屠呦呦诺贝尔奖演讲稿

2024-07-11

屠呦呦诺贝尔奖演讲稿(共8篇)

屠呦呦诺贝尔奖演讲稿 篇1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获奖者,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在短短的几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热情,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

谢谢William C.Campbell(威廉姆.坎贝尔)和Satoshi ōmura(大村智)二位刚刚所做的精彩报告。我现在要说的是四十年前,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

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大家可能已经在很多报道中看到过。在此,我只做一个概要的介绍。这是中医研究院抗疟药研究团队当年的简要工作总结,其中蓝底标示的是本院团队完成的工作,白底标示的是全国其他协作团队完成的工作。蓝底向白底过渡标示既有本院也有协作单位参加的工作。

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起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又经过很多次失败后,1971年9月,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法,改用低温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而后用碱溶液除掉酸性部位的方法制备样品。1971年10月4日,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即标号191#的样品,以1.0克/公斤体重的剂量,连续3天,口服给药,鼠疟药效评价显示抑制率达到100%。同年12月到次年1月的猴疟实验,也得到了抑制率100% 的结果。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疟药效的突破,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

1972年8至10月,我们开展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临床研究,30例恶性疟和间日疟病人全部显效。同年11月,从该部位中成功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的结晶,后命名为“青蒿素”。

20世纪50年代,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右)与老师楼之岑副教授一起研究中药。(演讲幻灯片)

1972年12月开始对青蒿素的化学结构进行探索,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22O5,分子量282。明确了青蒿素为不含氮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1973年4月27日,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分析化学室进一步复核了分子式等有关数据。1974年起,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相继开展了青蒿素结构协作研究的工作。最终经X光衍射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确认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立体结构于1977年在中国的科学通报发表,并被化学文摘收录。

1973年起,为研究青蒿素结构中的功能基团而制备衍生物。经硼氢化钠还原反应,证实青蒿素结构中羰基的存在,发明了双氢青蒿素。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青蒿素结构中的过氧基团是抗疟活性基团,部分双氢青蒿素羟基衍生物的鼠疟效价也有所提高。

这里展示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蒿乙醚的分子结构。直到现在,除此类型之外,其他结构类型的青蒿素衍生物还没有用于临床的报道。

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卫生部新药证书。于1992年再获得双氢青蒿素新药证书。该药临床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北京联合召开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第四次会议,有关青蒿素及其临床应用的一系列报告在会上引发热烈反响。我的报告是“青蒿素的化学研究”。上世纪80年代,数千例中国的疟疾患者得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有效治疗。

听完这段介绍,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不过是一段普通的药物发现过程。但是,当年从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沿用历史的中药青蒿中发掘出青蒿素的历程却相当艰辛。

疟疾对于世界公共卫生依然是个严重挑战。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在谈到控制疟疾时有过这样的评价,在减少疟疾病例与死亡方面,全球范围内正在取得的成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如此,据统计,全球97个国家与地区的33亿人口仍在遭遇疟疾的威胁,其中12亿人生活在高危区域,这些区域的患病率有可能高于1/1000。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全球疟疾患者约为1亿9千8百万,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58万,其中78%是5岁以下的儿童。90%的疟疾死亡病例发生在重灾区非洲。70% 的非洲疟疾患者应用青蒿素复方药物治疗(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ies, ACTs)。但是,得不到ACTs 治疗的疟疾患儿仍达5千6百万到6千9百万之多。

疟原虫对于青蒿素和其他抗疟药的抗药性。在大湄公河地区,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恶性疟原虫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在柬埔寨-泰国边境的许多地区,恶性疟原虫已经对绝大多数抗疟药产生抗药性。请看今年报告的对于青蒿素抗药性的分布图,红色与黑色提示当地的恶性疟原虫出现抗药性。可见,不仅在大湄公河流域有抗药性,在非洲少数地区也出现了抗药性。这些情况都是严重的警示。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这项计划出台的目的是保护ACTs对于恶性疟疾的有效性。鉴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已在大湄公河流域得到证实,扩散的潜在威胁也正在考察之中。参与该计划的100多位专家们认为,在青蒿素抗药性传播到高感染地区之前,遏制或消除抗药性的机会其实十分有限。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任务迫在眉睫。为保护ACTs对于恶性疟疾的有效性,我诚挚希望全球抗疟工作者认真执行WHO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全球计划。

在结束之前,我想再谈一点中医药。“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最后,我想与各位分享一首我国唐代有名的诗篇,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请各位有机会时更上一层楼,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们!

深深感谢家人的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衷心感谢各位前来参会!

谢谢大家!

屠呦呦诺贝尔奖演讲稿 篇2

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本期聚焦2015年1 0月5日北京时间17时30分,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〇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 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 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当晚, 受有关党和国家领导人委托,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尚勇前往屠呦呦家中表示祝贺。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对屠呦呦获奖的贺辞中表示, 屠呦呦的获奖, 表明了国际医学界对中国医学研究的深切关注, 表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刻意义, 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 是中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对防治疾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 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这是5日晚间, 刚刚摘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 通过前往看望她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 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据介绍, 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宁波, 多年来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 目前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时, 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曾将其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 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治疗疟疾的药物, 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个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的大奖, 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 (来源:新华网)

屠呦呦问鼎诺贝尔奖 篇3

She discovered Artemisinin, a drug that h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death rates for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malaria.“Artemisinin is a gift for the world people from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uring malaria and other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for protecting the health of the world people,” Tu said in Beijing. “ The discovery of Artemisinin is a successful example of collective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prize winning is an honor for Chinas science caus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ir course of reaching out to the world.”

“Tus winning the prize signifies Chinas prosperity and progress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field, marks a great contrib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he cause of human health, and showcases Chinas growing strengths and rising international standing,” Premier Li Keqiang said in a congratulatory letter Monday evening.

In 2011, Tu became the first scientist on the mainland to win Americas respected Lasker Award for the anti-malaria therapy. Graduating from the Beijing Medical College in 1955, she is chief researcher and professor at the Beijing-based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On Chinas Twitter-like Sina Weibo, the breaking news has been forwarded by at least tens of thousands of users and received numerous “thumb-ups.” Netizen “Shengxiaxohuiyi” wrote, “ Now I feel truly proud of being a medical student.”

1. Why is Tu Youyous winning considered the landmark success?

A. Because she is the first Chinese national to win the Nobel prize.

B. Because she arouses an intense sense of national pride and hopes.

C. Because she improves the fu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 Because she shares the Nobel prize with Japans Satoshi Omura.

2. People use Artemisinin to ___.

A. control death rates of patients in hospital

B. reach out to the different parts of world

C. cure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the malaria

D. make people work on Chinese medicine

3. What Premier Li Keqiang said in the third paragraph means ______.

A. he encouraged scientists to seek progress in technological projects

B. he wanted to show the world  Chinas rising international standing

C. he contribu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he human health

D. he praised medical researchers for their work and achievements.

【答案】1. A  2. C  3. D

【生词】

1.Artemisinin青蒿素

例句:I need mention only Artem-isinin for malaria to make this point.

我只需要指出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就能说明这一点。

2. congratulatory [ k?n?gr?t?u?l-e?t?ri ]  adj. 祝贺的

例句:Scores of congratulatory telegrams and letters greeted Franklin on his return.

富兰克林一回来,就收到了几十封贺电和贺信。

3. numerous [?nju:m?r?s]  adj. 很多的,数不清的

例句:The doctors gave numerous examples of patients being expelled from hospital.

医生们列举了大量病人被逐出医院的实例。

【长难句分析】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uring malaria and other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for protecting the health of the world people.

青蒿素在治疗疟疾和其他传染疾病以及在保护世界人民的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屠呦呦诺贝尔奖演讲稿 篇4

S315050041 付裕晖

自然辩证法角度分析屠呦呦获奖原因 屠呦呦 Vs 黄晓明

如何看待屠呦呦“三无”学者的身份 由此延伸的两点思考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秘书伦达尔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来自爱尔兰、日本和中国的3位科学家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为我国摘取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医学科学最高奖项,同时也引发了热议,其它暂且不表,下面本人尝试就这一事件利用本人仅知的部分自然辨证法相关理论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如有不当恳请交流指正。

一、从自然辩证法角度分析屠呦呦获奖原因

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相关理论是我国千百年医疗实践的宝贵财富,然而在此之前,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并没有得到世界的一致认可,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屡屡与诺贝尔医学奖项无缘。归其原因,私以为是我国中医事业缺乏标准化建设。对于西方人来说,数字和指标是非常重要的,西医就是建立在数字统计学分析基础之上的。而中医和西医的最大区别就恰恰在于:西医讲求具体指标,而中医讲求“因人而治”,缺乏可通约性,常常以个人经验为主,并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学分析体系,而如果所做的研究缺乏数字依据的支持,西方人是不太可能认可的。故而,时至今日,中医还没有完全走上世界舞台。

而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就是我国中医药为世界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同时标志着我国中药事业为国际认可的里程碑,其发现过程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对科学发现的影响。青蒿熬水可以治疗疟疾的事实早已被广泛记载传播,许多单位均做过青蒿的抗疟筛选,都因无效而与幸运无缘。而屠呦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在采用传统方法未果之后,通过对中医药文献的反复研究及参考西方萃取方法对青蒿素的提纯方式思路的改变,细心的想到其抗疟成分可能是热不稳定的,通过冷萃取法得到了没有被热破坏的青蒿素,最终得到抗疟效果极好的青蒿素。青蒿和青蒿素,一字之差便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此前的科学家受困于中药提纯常规方法的限制,人为的将中医和西医划上鸿沟,中医和西医就其理论、研究手法、起效时间、治标治本等等来说的确是对立的,然而单纯的将二者对立是一种狭隘的思想,如此次青蒿素的发现,便是运用西方萃取对中医药进行定量提取,同时此举也是对西医临床的重大贡献,二者互相促进,是统一的整体,中医不破坏药物原始成分基础上,讲究医疗综合效果的做法值得西医学习;西医的精确诊疗、有的放矢的治疗及技术也值得中医借鉴。这里体现了对立与统一的思想。

不但如此,所有特点的医学包括中医、西医、蒙医、藏医等都可以相互借鉴融合,形成有益于人类减轻病痛的统一的医学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造福全人类。

二、屠呦呦 Vs 黄晓明

当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新闻与黄晓明的奢华婚礼新闻相撞的时候,在当下中国引发了一片热议。

首先,私以为,将屠呦呦教授与黄晓明并列谈知名度、曝光率甚至引申到对青少年的教育层面本身不具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把追求真理的科学家和追求曝光度的明星放在一起,然后比较哀叹科学家的曝光度为什么不如明星,这本身就存在问题。二人追求的本质不同,一是真理,一是知名度。明星更多的是台前,相比下,科学家更多的是幕后默默无闻的研究,太多的曝光对于从事学术研究的科学家来说并不一定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科学家的包装或者说是关注点更多的是针对学术的而不是针对民众的。所以,所谓的哀叹科学家知名度不如明星这命题本身就没有特别大的讨论价值,我们更多的应该关注由此引发的其它内容。

其次,谈到篇幅或者报道情况,明星结婚篇幅铺天盖地其实无可厚非,因为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说,得了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当然值得鼓舞和敬佩,但实际上作为普通人并不能切身理解科学家的辛苦和可贵;然而结婚是所有人都经历或者见识过的,同时黄晓明是为人所熟知的。社会舆论本就是更关心大家更熟悉的事情,娱乐新闻也正是人们普遍的精神娱乐之一,所以并不适合像某些人或媒体一样上升到家国危机甚至中国梦是否实现的层次上。

再次,很多人讨论屠呦呦和黄晓明的收入,黄晓明的一场秀可能价格上便超过了屠呦呦教授多年的收入,然而这些都是价格层面,也就是事物的表面,往深一点看,这便是对价值与价格的思考。对此,马克思曾给出一个标准,即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在这个理论下,屠呦呦单位时间内解决的是人类社会关于生存的问题,而黄晓明解决的是满足经济基础或者基本温饱条件后的上层建筑精神需求的娱乐问题。一个是生存层面,一个是娱乐层面,“自然,屠呦呦教授所做的事情价格应该更高。”这是大家给出的论调,但是为什么,黄晓明的资产、收益远远高于屠呦呦教授呢,这看似无法解释然而却可以用经济学的一些理论进行理解——在充分竞争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使用价值和供求关系:使用价值方面,例如,同类产品中质量较好的可以有较高的价格,又例如,对于奢侈品,其价格往往取决于其给人们在荣誉感、自我满足感等心理方面带来的效用,而不完全取决于其本身的物质意义上的使用价值,明星的出场与演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奢侈品,那么黄晓明的或者说是明星高收入就可以从价值角度解释通了。

然而,对于黄晓明等明星的高收入问题(价格)解释通之后,不妨回到二人或者说是两个层面的价值问题上。无论人们对于明星的追求多么狂热,多么一掷千金,冷静下来面对孩子的教育,谈及屠呦呦教授时用的是更为崇敬的姿态,科学家的曝光度和收入水平虽然不如明星,但论影响深远则是明星难以望其项背。百年后,屠呦呦很可能依旧会被留在教科书,而黄晓明也许30年后就少有人知了。从这个角度看,在深远的影响力层面上体现了屠呦呦教授的社会与人生价值。

综合的说,黄晓明为首的明星和屠呦呦教授为首的科学家都对社会创造了价值,价值是多元性的,他们都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都是值得人们敬佩与学习的,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只要是在合理合法范围内为梦想不懈努力就都是为了中国梦实现迈出了一步,只是步伐或大或小罢了。

三、如何看待屠呦呦“三无”学者身份

现年85岁的屠呦呦教授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头衔,故被称为“三无科学家”。也正是这样一位“三无”的科学家实现了我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零的突破,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

2011年,屠呦呦获得了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被视为离诺贝尔奖仅一步之遥。这意味着,五年前屠呦呦便已经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而五年间,屠呦呦仍然只保留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的身份,没有院士头衔。不禁让大家思考,中国的院士评定制度怎么了?

有业内学者分析,屠呦呦迟迟得不到院士头衔,原因之一是其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的关键性贡献至今仍有争议,其次,屠在业内的声誉不高,未得到包括当年从事青蒿素研究的同事的支持。

归根到底,我认为是诺贝尔奖评定并不认可集体成就,而强调从集体研究中界定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个人这一主要矛盾,中国的学术界更强调集体的作用,又或者说,大家都不愿“屈居人后”,由于这一原因错失诺贝尔奖已经不是首次了,参与实验的人员和集体彼此间是对立与统一的,统一于同一个实验项目的进行,又对立于成为获奖成员的需求。这一矛盾导致我国的科研成果总是归属不清,同时中国科学界又过于注重学术贡献以外的问题。

鲁白认为,屠呦呦在青蒿素提取中实现了关键的一步,是因为她提出的乙醚提取法才让人们找到了有效单体。“虽然有很多人参与,但是这个最关键的一步是她做的,而诺贝尔奖也是看谁做了最关键的一步。”这与我国学术界评奖观点是有所出入的,对传统学术界评定指标进行冲击与否定,随后认识到问题的中国学术界对此进行调整完善出更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价指标,实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前进,即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了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

四、由此延伸的两点思考

除了以上三个热议的话题外,还有两个点戳中了本人,在此与大家进行交流分享。

其一,刚得知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时,本人的第一个本能反应是核对屠呦呦教授的国籍,当看到“中国籍”三字时长舒了一口气。实在是因为屠呦呦教授之前已经有八位华裔美籍人士获得了诺贝尔奖,然而,都只不过是华裔。看起来似乎不借助国外的培养,不改变国籍,中国人没有得诺贝尔奖的希望一样。而屠呦呦教授没留过学,没有博士学历,照样做出世界级的成绩,让全球为之瞩目。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界的!这在一个层面上表示,我们中国自己是可以培养出最优秀的科学家的,这圆了我们多年的诺奖情节,这意义却又已不止于一个奖项,这是国际对中医科学的认可,这充实了我们不断发展的中国梦。

屠呦呦诺贝尔奖演讲稿 篇5

中医药再一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全国171个国家和地区,给世界人民带来极大的福利,成为中华文化的又一张“名片”。

近年来,作为中医药巨头广药集团“大健康”产业的核心板块之一,王老吉坚持科技创新、优质产品和文化输出,同样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不久前,由中国质量协会解读了《食品行业(茶饮料)用户满意度研究报告》,王老吉占据20茶饮料消费者满意度榜首,实现消费者满意度三连冠。

中医药成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名片”

据了解,中国传统医药目前已经传播到171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华文化活跃于国际上的一张“名片”。今年,国家“一带一路”发布,在其中 “民心相通”的部分,提出“扩大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这标志着中医药国际化纳入国家顶层规划,成为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交流的纽带之一。

此外,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出炉,母婴、医药、保健、健康等行业将受益倍增的大势下,中医药迎来了全面新的契机。作为中医药巨头广药集团“大健康”产业的核心板块之一,王老吉领衔广药大健康板块显现了全面利好发展态势。受内外多重利好提振,整合优势加速大健康产业链的布局,在科研创新方面继续引领凉茶行业发展,全速助推大健康产业发展。

目前,王老吉的销售网点已超过600万个,覆盖全国31个省份;遍布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全球 5 大洲,出口国达到50个国家和地区。近期,继在南非、安哥拉之后,王老吉成功打开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市场,不断完善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国际化布局,加快中国传统凉茶文化的传播。

王老吉三度荣登消费者满意度榜首

中国传统医药在国际上备受关注,在国内,受国家“十三五”规划带动下,“医疗、保健、健康”等相关产业也迎来全面利好。就在上月30日,中国质量协会发布了《20度食品行业(茶饮料)用户满意度研究报告》,广药集团大健康产业核心板块之一的王老吉横揽六项第一,再度登上年度茶饮料消费者满意度榜首。

报告数据显示,王老吉在品牌形象、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满意度、消费信心、忠诚度六大方面均拔得头筹,在满意度指标中王老吉以高于茶饮料行业3分,总分为75分雄踞首位。此外,2015年王老吉品牌的忠诚度指标表现优异,领先于行业其他竞争对手。

王老吉连续三年获得了消费者满意度第一,关键在于历年来秉承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产品的理念。如今中国饮料行业年均增速由20%以上逐年下滑,饮料企业受到了“新常态”的严峻挑战下,王老吉坚持从原料、科研创新、产能创新、生产管理各方面稳健前行,以逆势增长扩大市场份额,促进了凉茶行业发展的破局,赢得了行业以及消费者的关注。王老吉三度夺冠,实至名归。

有营销专家表示,王老吉连续获得消费满意度的三连冠,在于产品优秀品质铸就了品牌的公信力。再者,王老吉不断地融合各方力量,在渠道、产能、资源等方面形成王老吉大健康产业的“十三五”布局,在凉茶行业市场增长中具有强力优势,全面利好促进“开门红”。

屠呦呦人物素材 篇6

导语

呦!她终于获奖啦!成为获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第一人!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30分,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其实,在此之前,有关屠呦呦的新闻已见诸报端,科学界关于屠哟哟的讨论也一直存在,甚至关于她的争议也一直存在。这位因在2011获得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而被称为“离诺贝尔最近的中国女人”的药学家,却还有一个称号——“三无”教授。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学经历、不是两院院士,只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一名普通研究员。

那么,为什么是她捧起了诺贝尔奖?其人其事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给屠呦呦的颁奖词:

疟疾的传统疗法是氯喹或奎宁,但其疗效正在减低。上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因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

“离诺贝尔最近的中国女人”

其实,在此次获奖之前,屠呦呦就已经被称为“离诺贝尔最近的中国女人”。公开信息显示,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

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学习,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2011年,屠呦呦因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以表彰其对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所作出的贡献,曾引起过外界关注。这是该奖项设立65年以来,首次颁给中国科学家,也是到那时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大奖。

因为拉斯克奖还有一个“诺贝尔奖风向标”的别称,人们便激动地预测,屠呦呦很有可能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个中国人。

消息一出,各大媒体像炸开锅一样,开始追踪报道屠呦呦的获奖背景,研究专业,以及生平记事。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两个美国人和一个法国人。虽然希望落空,但这也不影响人们给屠呦呦加冠另一个头衔——离诺贝尔最近的中国女人。

生活中粗线条,科研中的执着者

1930年年底,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作为家中5个孩子中唯一一个女孩,屠呦呦一直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她的高中同学陈效中回忆说,屠呦呦在班上不声不响,经常上完课就回家,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

尽管成绩并不突出,但屠呦呦还是在1951年考入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一直工作至今。

呦呦十分低调,即使是获奖后,她都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在普通人看来,她有些神秘,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但在朋友眼中,屠呦呦是个十足的“马大哈”。“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我帮忙找找,我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生收拾得那么停当。同学们见了后都笑话她。她家务事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由先生做。”陈效中回忆道。

2015年屠呦呦再次以个人身份获奖。6月4日,哈佛大学医学院官方网站公布2015华伦·阿尔波特基金会的授奖信息。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其在抗疟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荣获此奖。据悉,屠呦呦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

为什么是她获诺奖?

她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上个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以及越南战争时期。当时作战士兵常常被疟疾所累,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于是,多国政府都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抗疟药物的研发上,但都一筹莫展。

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聚集北京,就疟疾防治药物和抗药性研究工作召开了一个协作会议,就此启动了代号为“523项目”的计划。该项目的短期目标是要尽快研制出能在战场上有效控制疟疾的药物,长远目标是通过筛选合成化合物和中草药药方与民间疗法来研发出新的抗疟药物。

国家对“523项目”十分重视,特设仿造西药或制造衍生物、从中药中寻找抗疟药、制造驱蚊剂等几大课题组,组织了来自60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的50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研发,这其中就有来自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她被分在了中医药协作组,主要从中医角度开展实验研究。

解决问题的转折点,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

实验的过程漫长而复杂。光调查收集这一个过程,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成员便筛选了2000余个中草药方,并整理出了640种抗疟药方集。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200多种中草药方和380多个中草药提取物。这其中,青蒿素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

青蒿素是来自一种菊科艾属植物的提取物,屠呦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它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但这个抑制率十分不稳定,甚至在后续的实验中,抑制 率显示只有12%-40%。对此屠呦呦猜测,低抑制率可能是提取物中有效成份浓度过低的原因造成的。于是她着手改进提取方法。通过翻阅古代文献,特别是东晋名医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意识到常用煎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有效成分。

不出所料,改用乙醚低温提取后,研究人员如愿获得了抗疟效果更好的青蒿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我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首先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

后来,为了获证青蒿素对人体疟疾的疗效,屠呦呦等人首先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实验效果十分喜人。随后,屠呦呦课题组深入到海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21位感染了疟原虫的患者身上试用之后,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临床效果非常成功。

青蒿素对恶性疟疾、脑疟强大的治疗效果,挽救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称之为“中国神药”。“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如此评价发现青蒿素的意义。

屠呦呦因此被称为“青蒿素之母。

贡献无法泯灭

“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屠呦呦在荣获拉斯克奖时说,“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其实,无论蜚语再多,屠呦呦的科学贡献都无法泯灭。正如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所说:最重要的是,这些药物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我们应该推崇他们的工作、肯定他们的成就。科学,有着客观的标准,通过争论可以将我们带近真理。

一个特殊的科研者,带给我们多维度的思考

就在2011年,屠呦呦获拉斯克奖后,在一片叫好声中,人们渐渐发现了这位卓越的女科学家区别于传统意义中获奖者的独特之处,她既没有博士学位、留学经历,也不是两院院士,只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一名普通的研究员。这甚至引发了人们对于我国科研经费、科研体制的探讨。这一点,在她获得诺奖的消息传出之后,又一次被媒体热议。

个人荣誉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5年6月15日,获得2015沃伦·阿尔珀特奖。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评论:屠呦呦这朵花

屠呦呦是一朵花,中国当代医学科研最灿烂的一朵花,历经40年的风霜雪雨,春华秋实,这朵花终于彻底绽放了。

10月5日,85岁高龄的屠呦呦用双手捧起了沉甸甸的诺贝尔奖杯,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这一大奖。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诺贝尔委员会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屠呦呦,以表彰其对治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研究贡献。

屠呦呦这朵花开得有点难。当时,她的试验条件极差,自己身体又有病,而且,恰逢“文革”混乱,各种干扰非常厉害,造反派拎着大棒捣乱。但她和她的团队顶住干扰,克服重重困难,宵衣旰食,殚精竭虑,在经历了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终于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打开了成功之门。

屠呦呦这朵花开得有点晚。1971年,屠呦呦的试验即获得成功,并后来投入生产,推向世界,几十年来,这种被称为“东方神药”的青蒿素每年都在挽救全世界无数人的生命。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屠呦呦的成就40年后才得到国内外的普遍承认,拿到诺贝尔奖。唏嘘叹息之余,使人不由想起王勃的名言: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屠呦呦这朵花开得墙外比墙内香。美国拉斯克基金会在临床医学研究奖颁奖词说:“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厚礼。”但是,这一巨大发现在国内的被认知程度并不高,仅被授予一个国家发明二等奖,发放奖金四千余元,而屠呦呦申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也铩羽而归,长期以来,她在国内的知名度还不如一个三流明星。更没想到她竟然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

屠呦呦这朵花开得有点“争议”。屠呦呦获奖后,国人纷纷为之欢呼叫好,喜不自胜,引以为荣。但也有人嫉妒,有人眼红,有人持不同意见,甚至还有人写信告“洋状”,想把她获奖的事闹黄,各种异议归纳起来就是一个意思:功劳归于一人不公平,大伙都有份,要不然,我得不到你也得不到。本来,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临床实验,绝不该有争议的屠呦呦,也陷入这种尴尬境地:誉满天下,谤满天下。

我们都来爱惜屠呦呦这朵花。好花须要绿叶扶,屠呦呦这朵花开得不易,开得艰难,也开得辉煌,开得大气,给国人争光,给人类造福,功在当今,富润后世。我们理当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珍惜爱护屠呦呦获得的这一荣誉,每人都要当护花使者,不要作鲜花杀手。作家郁达夫在鲁迅追悼会上曾说过一句名言:“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同样道理,一个没有鲜花的花园是悲哀的花园,一个有了鲜花却不知道善待的花园则是一个毫无意义的花园。

屠呦呦诺贝尔奖演讲稿 篇7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指出, 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困扰了人类几千年, 构成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 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 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超过10亿人受益于此次获奖的三位科学家的科学发现。

一般来说, 诺贝尔医学奖颁给有重大影响力的科学发现, 例如, 发现某种方法或原理, 改变了我们对细胞的认识, 或者帮助我们加深认识生理过程;又如, 能够大幅改变对疾病的治疗。全世界的科学标准应该是一样的, 在这方面不应该有所谓的“中国特色”。应该考虑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原创, 二是这个原创贡献对科学、对社会有没有重大影响。

以屠呦呦的研究为例, 其原创性贡献主要体现为如下两点:在她之前, 很多人都用各种传统的中草药提取, 屠呦呦最后锁定在青蒿, 这是第一个贡献;第二步是在同行普遍用煮的办法来提取的时候, 屠呦呦采用了乙醚进行萃取。这两个发现和步骤奠定了她的得奖基础。她在30年前做出的成果, 是在中国本土做出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原创性工作, 堪称中国近代新药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团队合作, 科学家的原创性并不以工作量大小、是否亲手干, 或者是否做完整个工作链条的事情为标准。其一, “亲手干”不是原创。屠呦呦当时是一个小组的领导, 是团队的灵魂, 重要的是她的原始想法。这个想法可以是由她的一个学生、一个助手, 或者技术员做出来, 而不一定由她本人亲手操作。其二, 工作量的大小也不重要。其三, “工作完整”也不是原创的必要条件, 尽管在科学上这很重要。1972年屠在南京某次会议上讲了他们的研究想法, 一些研究人员知道之后, 用好的技术、人力和设备, 取得了比屠呦呦更好的药物效果, 但这个不算原创性的发现。

是否具有原创性的关键问题是, 在整个科学发现的长链中, 哪个是最早最原始的想法, 哪个是最重要的关节点, 在这个关键点上, 是谁先想出最原始的解决办法。最早提出突破最重要关键的思想和想法的人, 才是最重要的原创者。

中国院士制度缺乏以原创性贡献为内核的荣誉感

屠呦呦无疑完全有资格进入院士行业, 但她在国内没有拿到最高的科技大奖, 也没有被评上两院院士。2011年屠呦呦荣获“拉斯克奖”之后, 知识界和舆论界对我国科研评价体制做了反思, 人们已对我国科研评价体制和院士遴选方式有所批评, 遗憾的是, 这些批评似乎并未获得相应的回应。四年之后, 屠呦呦再获诺贝尔医学奖, 可以更清晰地看到, 目前院士遴选制度对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贡献仍然不够重视。

并不只是屠呦呦在院士评选上有这种遭遇。袁隆平在院士评选过程中亦曾多次落选, 直到设立工程院之后才当选院士。袁隆平在评选院士问题上的境遇, 与他的研究的巨大贡献, 形成了令人遗憾的反差。

院士遴选, 不仅仅是对被遴选者的考验, 也是对评审者的考验。屠呦呦作为诺奖得主未能当选两院院士, 人们自然会问, 为什么她没选上院士, 难道选院士不应该是把做出最好的科学工作人选上去吗?难道不要对最好的科学成就有认可吗?

屠呦呦的落选并非偶然, 目前院士制度出现这种尴尬局面有其内在原因, 其内在缺陷, 使得容易出现这种严重的“遗珠之憾”。其中的关键原因是, 目前院士制度目前还不是一个荣誉制度, 主要是一个利益制度, 于是, 在院士选举过程中人际关系等方面往往成为举足轻重的因素。

目前当选两院院士意味着拥有可观的利益。当上院士, 就会有大房子, 有车, 享受很多特殊待遇, 还常常有官衔相随, 院士常常会坐到大会主席台上。而在一些西方国家, 院士该排队的还是要排队, 学术会议上根本就没有主席台一说, 听人演讲时, 无论多大牌的科学家都是规规矩矩坐在台下。即使得了诺贝尔奖, 也不见得有特殊的待遇。笔者有一次与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一起逛街, 想打一辆出租车, 但他坚持要坐地铁, 因为那样更便宜。

由于目前院士有很多特权, 于是有人不择手段地去把自己变成一个院士。这样的人评院士, 争取的未必是学术的认同, 而是背后的房子、车子、位子。他们根本没想过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或者一项科学发现是不是非常有趣。

由于两院院士的名额是有限的, 一些不够条件的人为了把自己选进去, 便需要把够格的候选者“比下去”, 于是这些人的相当一部分将努力, 放在了如何不让那些够格的人当选。于是, 在选院士的过程中, 虽然院士是选举出来的, 但投票者选院士已经不再完全依靠科学成就了, 人际关系、运作能力、个人的社会位置, 都变成了重要因素, 造成了今天的一个很奇怪的状况, 就是有些明明够格的选不上, 有些明明不够格的却选上了。在这种评选机制之下, 屠呦呦无法当选院士, 一方面可以说是奇怪的事情, 另一方面, 也并不奇怪。

两院院士制度的强烈利益化特征, 很大程度上使得院士遴选制度无法将原创性贡献及其影响作为“生命线”, 也无法围绕这一生命线确立院士制度本身的荣誉感。也就是说, 如果院士身份不以做出原创性贡献的荣誉作为核心内涵, 院士制度也不会形成自身的荣誉感, 面对屠呦呦落选和公众舆论的批评可以长时间无动于衷。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 曾经这样评价将拉斯克奖授予青蒿素发现的重要意义:“在人类的药物史上, 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 并不常有。”这种评奖者自身的荣誉感, 是奖项和评奖的公信力基础所在。

中国科研评价应以原创性贡献为核心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与落选院士, 对目前中国科研评价体制尤其是两院院士制度提出了深刻的挑战, 也提供了丰富的启发。中国科学研究走向世界前列的进程, 才刚起步, 确立更为合理的、以原创性贡献为核心的科研评价体系和激励体系, 对于未来中国科研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院士制度是国家科研评价体系的“塔尖”, 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应该将两院院士作为一项表彰重要原创性贡献的荣誉, 不宜与太多利益挂钩。不能因为获得了院士身份, 就享有了更多的研究基金、决定权和人事权。院士应该回归到一个荣誉, 表彰一个阶段性的工作, 荣誉的认可并不意味着有很多额外的利益, 不意味着可以得到比人家更多的资源。特别是那些理应通过学术竞争才能得到的利益, 比如申请各种基金, 这个应该回归学术竞争, 靠今天的本事, 把院士制度去利益化。举例来说, 一位美国科学院院士, 刚刚因为他多年前的伟大工作得了诺贝尔奖, 不久后却被美国休斯医学研究所告知, 他不能继续得到该研究所的巨额资助, 原因是他近5年的工作不如他以前做得好。

无论院士制度还是诺贝尔奖荣誉, 都不宜与过多利益挂钩。例如, 屠呦呦今天得了诺贝尔奖, 只代表过去的贡献, 只是荣誉和奖金。让科学家把学术认可本身当成最大的奖励, 可以引导科学家们不要让关心学术成就带来的利益超越了关注学术本身。

更一般的优秀科学研究的评价标准, 也应将原创性贡献作为核心内容。如何评价一位科学家的学术成就?什么样的科学工作才是优秀的?如果将原创性贡献搁置起来, 或者将之置于次要位置, 科研评价很容易偏离方向。

评价一位科学家的学术成就, 会有一些比较客观的标准, 例如论文的数量, 影响因子, 等等。一位科学家做出一项有影响的工作后, 往往会受到一些专业会议的邀请去做报告, 应邀在有些大学相关的系科演讲。在做出一系列重要工作后, 他/她常会被一些专业杂志邀请来写该领域的综述。当然, 杂志的水平, 学校的知名度, 专业会议的级别, 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学术水平。另外一个指标是申请到的科学基金的数量。但必须指出的是, 我们不能过分地依赖于论文的数量, 影响因子, 更不能简单地以一个人的获得学位、职称、头衔或官职来衡量其科学成就。

拿生命科学领域来说, 最为核心的评判标准应该是:有没有重要的原创性发现, 有没有开创一个新的领域;有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生物学问题;有没有做出对本学科甚至对社会有巨大影响的科学思想、理论、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突破;有没有对人类的疾病提出新的认识。新的治疗方法;有没有做出对实际应用有巨大和明显意义的工作, 等等。其他科学领域评价标准也类似。

优秀的科学工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概括起来, 好的研究工作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 经典学科领域的重大突破。比如葡萄糖转运蛋白, 已经研究了半个世纪了, 这么多科学家用各种各样的方法, 就是不知道它的转运机制。清华大学的颜宁教授, 解析了它的结构, 从此可以了解它是怎样打开和关闭的。一个经典的古老的学科, 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 一下子有了突破。顺便说一句, 希望类似屠呦呦得奖以后还不是中科院院士的情况, 不要再次重演。

第二, 可以被广泛使用的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例如获诺贝尔奖的PCR技术和Patch Clamp技术。但有时候被非常广泛引用的技术性文章, 还不一定是发表在Science、Nature杂志上。比如Patch Clamp技术的文章就是发表在一个不起眼的杂志上。近年来开发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 也属这一类。

第三, 显而易见的实际应用。如发现了肝炎病毒的受体, 就可以想办法阻止它进入人类的细胞, 应用的前景显而易见。又比如找到老年痴呆症的基因, 这样就有可能及早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 否则无从入手。

第四, 提出全新的概念。例如神经营养因子一直是被认为起着促进神经细胞营养的作用, 如发育、分化, 但1996年发现神经营养因子可以调控脑内突触的可塑性, 最终它也许可以调控学习记忆。这在当时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第五, 打破传统的理论体系。这与上面讲的是对应的, 一个是能提出一个新的概念, 另外是打破一个旧的观念, 就是说我要提出反对意见, 原来的概念有问题, 对它提出挑战, 提出这样的问题, 也是一个很好的工作。

第六, 开创崭新的领域, 例如获得2012年诺贝尔奖的诱导多能干细胞 (i PS cell) 的工作, 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许多工作就在此基础上开展。

草偃风从, 如果在优秀科研评价标准中能够以原创性贡献作为首要的考量对象, 可以对科学界的研究工作和风气, 尤其是对年轻科学家的研究目标的形成, 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科学道德在原创研究中至关重要

近年来, 在一些国际著名的科学杂志上, 越来越多地刊发来自中国科学界的论文, 这说明中国科学在进步。但也不难看到, 有些作者不惜一切代价来迎合评审者的要求, 以至文章中会出现一些不合理或与主体无太大关系的段落和图片。这是学风不正。还有一些作者编造篡改数据, 弄虚做假, 你要什么数据我就给什么数据, 以求评审过关。这就是学术道德的问题了。

今年, 《自然》杂志网站报道, 英国BMC出版社撤回43篇学术论文, 国际出版集团施普林格也撤回集团旗下10本学术周刊上发表的64篇科研论文。两次论文撤回事件的原因, 都是同行评议过程中存在造假现象, 涉事论文的作者绝大多数来自中国。一些第三方机构涉嫌参与造假, 这些机构在作者提交论文前, 提供论文格式优化、语言润色等服务, 甚至可能协助或主导了同行评议的造假行为。这样的风气, 严重阻碍了原创研究的正常进行。

学术道德不端中最基本的有三条, 一是造假, 二是篡改, 三是剽窃。现在中国的剽窃现象很严重。甚至在很多知名大学中的资深教授都不认为剽窃别人的想法、创意是件大不了的事, 对学术道德观念模糊, 对侵犯知识产权的意识十分淡漠, 认为谁做出来就是英雄。比如A和B两个科学家聊天, A听说了B有某个想法, 或正在做某个课题, 但A听后, 并不告知B自己也在做此类课题, 而是进一步套他的话, 了解相关信息, 并抓紧实施B的想法, 赶在B之前发表科研成果。有一种“我做出来就是我的”的想法。弄虚作假, 不择手段地抢资源, 抢作者权的事情在中国并不鲜见。更有甚者, 有些人还通过隐瞒, 故意散布不真实情况, 甚至用欺骗、撒谎的手段, 来获取学术成果。这些做法严重影响了科学家之间的信任, 也破坏了学术界自由交流的气氛。中国要成为科技强国, 学术道德不端将成为主要瓶颈之一。

学术不端事件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科学家的形象。这些现象的猖獗, 很重要的原因是执法不严, 惩罚不重。另外, 体制也是一个原因。正是科研评价中过于重视论文发表数量和影响因子, 并根据这些标准来确定如何分配利益, 形成了过于急功近利的科研文化。将论文数量与影响因子作为首要评价标准, 科学研究评价便会变成简单的数数, 数有多少《科学》、《自然》的文章, 数论文的影响因子是多少。笔者在与一些国内科学家的接触中, 常发现对方马上就会脱口而出说, 这篇文章的影响因子是几点几分。

追求新奇是科学家的一个基本特质。由于利益分配与这种“数数”的评价标准挂钩, 科研工作容易迷失, 只想着不断发表未必需要原创性贡献的论文和“成果”, 而无意进行科学研究的冒险, 去探索别人没走过的路。从事科学研究, 需要有“敢做”的精神, 做科学技术上的重大问题, 做对人类社会有深远意义的课题, 科学工作者投入这些工作, 需要自觉地突破“数数”的评价标准所形成的科研文化。

政府的科研资助应致力于扶持原创性思想和研究

当年屠呦呦发现和提取青蒿素, 张亭栋将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 这些成就都是在艰苦条件下取得的。如今科研投入越来越多, 在重大成果产出方面却不尽如人意。这一现象说明, 科学研究做出原创性贡献的主要基础并非大量的科研资金投入, 而是敢于挑战重大难题的精神与努力。因而, 科研评价体制的设计、科研资金投入制度的设计, 都需要以给予挑战重大难题的原创性研究必要扶持为首要目标。

其实, 投钱多、实验室大不一定是好事, 往往在手头有点紧张时反而能够全身心投入研究的突破。有些研究项目投钱太多, 反而害了科学家, 手中一旦拿到一大笔钱, 就得想很多题目来做, 考虑如何公平地分配资金、如何平衡各方利益, 反而分散了精力。近年来国内一些实验室日益庞大, 不少实验室超过了20多人, 很多是没有什么经验的学生。即使是一个很有经验的科学领导者, 也很难指导这么多人。最终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成了流水线上的员工, 没有创造性思维可言。

一些世界顶尖的研究所规定, 一个刚入职的助理教授只能带3个人的团队, 一个正教授的团队一般不超过6个人, 这样可以鼓励大家去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做出来, 而不是横跨很多领域, 不是做的东西多就是重要的。位于剑桥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 (MRC)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上世纪80年代初, 固定研究人员只有69人, 获诺贝尔奖却高达8人次, 是全世界生物学实验室中获得诺贝尔奖密度最高的。这家实验室的核心定位是:“物色真正有原创思想的人, 然后造成一种环境, 使原创思想得以萌发而导致科学的突破。”

现在政府研究经费的投入近年来持续增长, 但并未将扶持原创性思想和研究作为首要的目标。鲁白、邹承鲁和饶毅曾在2004年《自然》杂志、后来施一公和饶毅又在2010年在《科学》杂志发表社论文章, 批评中国科研基金的分配体制, 他们指出, 关键问题在于每年针对特定研究领域和项目颁发的申请指南。表面上, 这些指南的目的是勾画“国家重大需求”;然而, 人们基本上可以毫无悬念地意识到这些“需求”并非国家真正所需。政府官员任命的专家委员会负责编写年度申请指南, 所谓“专家意见”不过反映了很小部分官员及其赏识的科学家之间的相互理解。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不仅压抑了创新, 也让每个人都很清楚:与个别官员和少数强势科学家搞好关系才最重要, 因为他们主宰了经费申请指南制定的全过程。在中国, 为了获得重大项目, 一个公开的秘密是:作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屠呦呦现象”的重要性在于, 再一次地极为醒目地提示了, “拉关系”如何严重地妨碍了正常的科研评价。

屠呦呦 凭什么得诺贝尔? 篇8

在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颁奖词中有这么一句:“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句话肯定了青蒿素在疟疾的治疗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要想具体了解它,我们还得从疟疾的治疗说起。

对于疟疾的治疗主要在三方面:首先,要针对症状最明显、病情最危险的阶段进行治疗,这一阶段就是病人冷热交替,病情危重的时候,而对付这一阶段的经典药物是奎宁,就是我们常说的金鸡纳霜,但是由于此药毒副作用较大,现在已不常用。目前临床一线药物叫做氯喹,以及它家族的其他“喹”,比如磷酸哌喹、阿莫地喹等;而我们今天的主角青蒿素也是在这一阶段发挥作用的。其次,除了针对症状外,我们还要消灭处于稳定期、藏在我们肝脏里面的疟原虫,这里能用的药只有一种——伯氨喹。最后,我们还要预防,控制疟疾发病,这里的用药是乙胺嘧啶,去非洲出差的人都要使用这种药物预防疟疾。

青蒿素与抗药疟疾

临床治疗上这三方面相辅相成,互相配伍,比如治疗普通的间日疟,通常采用氯喹+伯氨喹的方法,一个扑灭症状,一个连根拔起,一急一缓,相得益彰。由于疟疾历史实在太长,随着用药史的延长,疟原虫进化出了对抗我们人类传统的氯喹治疗的耐药性。这种耐药性有多严重呢?上世纪60年代最早发现少数恶性疟原虫产生了氯喹抗性,由于没有有效的药物控制,今天大部分恶性疟原虫都已具备了氯喹抗性,这使得氯喹逐渐退出了恶性疟原虫治疗一线药物的行列。在青蒿素诞生之前,具有氯喹抗性的恶性疟原虫一度无药可治,成为疟疾防治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光如此,疟疾家族中流行最广泛、发病率最高的间日疟原虫也于上世纪90年代最先在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两个地区被发现产生了氯喹抗性。之后陆续在亚洲的印度、缅甸、越南、土耳其、巴基斯坦、阿富汗、泰国,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埃塞俄比亚,南美洲地区的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均发现了具有氯喹抗性的间日疟原虫。这种耐药疟疾的泛滥使疟疾这一疾病再次受到了世界各国医务人员的重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截至2012年全球仍有大约34亿人处于罹患疟疾的危险之中,每年约发生2.07亿起疟疾病例,有66万人死于疟疾,其中大部分是5岁以下儿童。在疟疾的重灾区非洲,由于抗药疟疾的肆虐,非洲的疟疾患者数量较上世纪翻了一倍。而青蒿素的出现在对抗抗药疟疾方面居功至伟,它以及它的衍生物(蒿甲醚、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在治疗抗药疟疾中起到了另辟蹊径的作用,其替代氯喹构成了青蒿素+伯氨喹的治疗方法,将抗药疟疾的治愈率提高到了95%以上,从而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

迟来的诺贝尔奖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事,我国很多学者倾向于将1975年定为青蒿素的“生年”。为什么时隔40年屠呦呦才获得诺贝尔奖?这与很多因素有关。在青蒿素刚被发现的时候,我国尚处于改革开放前夕,这种科研成果大多作为机密不对外公布,直到1979年年底,才有一份英文科学文献登载了青蒿素临床试验成功的论文,但这篇论文按照我国的习惯做法采用了匿名发表的形式。所以直到1981年,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屠呦呦才第一次公布了青蒿素及其化学衍生物治疗疟疾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但即使这样,国际上对青蒿素的效果仍存在质疑,经过了长达16年的研究和审定,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马尼拉会议上制订了青蒿琥酯的标准剂量疗程,并于1999年将青蒿琥酯和蒿甲醚列入国际药典,这才标志着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得到了国际承认。由于我国当时在国际科研领域位薄言轻,且缺乏科研经验及经费支持,因此关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后续相关研究相对较少。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医药学科研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很多学者陆续从青蒿资源、药物提取、生物合成、剂型研究、药理毒理、临床实践等多方面全面地证实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优势及实效性,加之抗药疟疾的日趋泛滥,国际上越来越认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疟疾治疗中的重大意义。因此,才在2011年将有“诺贝尔风向标”之称的拉克斯奖颁发给屠呦呦以奖励她的青蒿素对人类的贡献,并最终于今年将迟到了40年的诺贝尔奖颁发给了屠呦呦。

返璞归真,方得始终

有人说,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过于“平凡”。为什么呢?先让我们看看近几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1年是“对先天免疫机制激活的发现及发现树突细胞及其在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2012年是“发现成熟细胞可被重写成多功能细胞”;2013年是“细胞囊泡交通的运行与调节机制”;2014年是“发现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这4年的诺奖都与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有关。比起这些“高大上”的科研成果,今年3位获奖人的获奖理由与之前大相径庭,屠呦呦的青蒿素有效地治疗了疟疾,大村智和威廉·坎贝尔的发现有效地减少了盘尾丝虫病的发生,他们的研究与现在前沿医学的关系不大,如此说来确实有些“平凡”。

虽然前面学者的发现都走在学科前沿,代表了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认识,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许若干年后,世界会因为他们今天的发现而改变;但对于今天如非洲、拉丁美洲等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来说,这些前沿的重大发现跟他们并没有太大关系,他们仍然正在遭受疾病的折磨——他们的国家国力落后,没有国际地位,很多人挣扎在温饱线上,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这些人并没有被世界抛弃,因为有这么一类学者,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默默研究着一些技术,一些未必能给他们自己带来名利,却能拯救数以千万计生命的技术。今年获奖的三位获奖学者就是这种人。

上一篇: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总结报告20下一篇:服装店销售计划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