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名言

2024-06-09

诺贝尔奖获得者名言(精选10篇)

诺贝尔奖获得者名言 篇1

一、人生的规划 智慧一 树立理想

1.1 克鲁岑:不断地追求理想 1.2 吉尔曼:为理想而不安分 1.3 雅各布:向着正确方向努力

1.4 丘吉尔:口吃的孩子也能当演说家 1.5 杨振宁:12岁的“少年狂人 1.6 诺贝尔奖获得者谈理想 智慧二 培养兴趣

2.1 特明:兴趣中蕴涵着成功的机遇

2.2 奥斯特瓦尔德:把兴趣引上正确的方向 2.3 多塞:兴趣也可以培养 2.4 缪勒:兴趣成就美好未来 2.5 多伊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6 诺贝尔奖获得者谈兴趣 智慧三 博览群书

3.1 汤川秀树:博览群书

3.2 赫希巴奇:科普读物的引领 3.3 哈耶克:战场上的学习3.4 斯科尔斯:跨越知识的边界

3.5 德布罗意:历史和物理的完美结合 3.6 诺贝尔奖获得者谈博学 智慧四 高度敬业

4.1 巴甫洛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2 李政道:做事情要认真 4.3 霍奇金:为了钟爱的事业 4.4 密立根:勇攀高峰

4.5 阿尔弗罗夫:获奖后首先想到的还是事业 4.6 诺贝尔奖获得者谈敬业

二、个性的培养 智慧五 充满信心

5.1 雅洛:打碎性别歧视

5.2 丁肇中:未来的十年内我将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 5.3 朱棣文:自信冲破“光环 5.4 西奥雷尔:儿子,你一定行 5.5 居里夫人:自信是前进的动力 5.6 诺贝尔奖获得者谈信心 智慧六 自知之明

6.1 桑格:知道自己的缺点 6.2 杨振宁:真正了解自己

6.3 爱因斯坦:认识自己后再确定目标 6.4 贾埃沃: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6.5 康普顿:择业立足于自己的长处

6.6 诺贝尔奖获得者谈自知 智慧七 反省自身

7.1 杰尼:亲爱的,因为你我去读书 7.2 格林尼亚:从错误中认识自我 7.3 约里奥:浪子回头金不换 7.4 福井谦一:走出失败的阴影 7.5 塞曼:迷途中的指路灯 7.6 诺贝尔奖获得者谈反省 智慧八 勇于挑战

8.1 艾根: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8.2 哈耶克:勇敢地论战 8.3 罗斯:杀蚊子的罗斯 8.4 黑格:去冒险吧

8.5 蒙塔尔奇尼:奋不顾身 8.6 诺贝尔奖获得者谈勇气

三、成功的品质 智慧九 自强不息

9.1 鲍林:学习和工作两不误 9.2 普朗克:泰然面对不幸 9.3 海明威:坚强的“小男子汉 9.4 马歇尔:被捉弄的新学员 9.5 川端康成:超越重重苦难 9.6 诺贝尔奖获得者谈坚强 智慧十 勤奋刻苦

10.1 拉佛郎:偷学成就的伟业 10.2 范德瓦尔斯:十年苦寒窗 10.3 居里夫人:高度自觉

10.4 丁肇中:创造时间的附加值 10.5 李政道:爱书如命的“三糊涂 10.6 诺贝尔奖获得者谈勤奋 智慧十一 坚持不懈

11.1 布洛姆伯根:坚持完成学业 11.2 麦克林托克:孤独地坚持

11.3 夏帕克:从炼狱中走出来的科学家 11.4 努斯莱因·芙尔哈德:永不言放弃 11.5 伯格:坚持到最后 11.6 诺贝尔奖获得者谈恒心 智慧十二 善于合作 12.1 巴丁:三驾马车

12.2 沃森:取长补短的合作 12.3 沙里:科学的竞争也真诚 12.4 弗洛里:科学合作的硕果 12.5 摩尔根:蝇室里的领导艺术 12.6 诺贝尔奖获得者谈协作

四、创新的历程 智慧十三 独立思考

13.1 爱因斯坦:思考——白痴变天才的魔法 13.2 拉曼:在思考中行动 13.3 巴拉尼:深究到底

13.4 萨姆纳:不停顿地使用大脑

13.5 梅奇尼科夫:大胆幻想成就伟大发现 13.6 诺贝尔奖获得者谈思考 智慧十四 亲自实践

14.1 丁肇中:重视动手能力 14.2 昂尼斯:实验闯下的大祸 14.3 科斯:在实践中寻求答案 14.4 阿斯顿:做个实验操作能手 14.5 波施:科学需要实践 14.6 诺贝尔奖获得者谈实践 智慧十五 抓住机遇

15.1 田中耕一:在失误中抓住机遇 15.2 尤里:错误的背后也有机遇

15.3 兰斯坦纳: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15.4 弗莱明:不断地抓住机遇 15.5 伦琴:抓住平凡细节中的机遇 15.6 诺贝尔奖获得者谈机遇 智慧十六 大胆创新

16.1 马可尼: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发明家 16.2 班廷:好想法+行动=创造 16.3 阿累尼乌斯:理论创新的艰难 16.4 普朗克:“量子论”的诞生 16.5 克劳:更爱真理

16.6 诺贝尔奖获得者谈创新

五、幸福的享受

诺贝尔奖获得者名言 篇2

———李政道, 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果你想在这个世界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那么你就应该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只要你愿意付出代价, 只要你能不懈地向着你的目标努力, 你的愿望就一定会实现。

在我寻找新粒子的实验尚未成功之时, 人们说我是傻子, 因为成功的可能性极小。但是当我找到新粒子的时候, 人们又说我是天才———其实, 傻子与天才之间只有一步之遥。要有信心, 有好奇心, 不断地追求, 再加勤奋地工作。

———丁肇中, 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的生命毕竟是有限的, 若要过有意义的生活, 就必须好好规划。人生应该有目的。

———李远哲, 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我想, 好的教育应该是让你自由寻找那些对你有意义的事情。好的教育还在于让人批判性地思考, 敢于质疑前人。这是我在中国学生身上发现的不足的地方。

不管你们一生中做过什么, 都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做什么, 并对自己想要做的事充满激情。应该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你到底做了些什么?你是一个好人吗?你是一个正派的人吗?你是否获得了某些能力, 并为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箴言 篇3

——李政道,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果你想在这个世界上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你就应该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只要你愿意付出代价,只要你能不懈地向着你的目标努力,你的愿望就一定会实现。

在我寻找新粒子的实验尚未成功之时,人们说我是傻子,因为成功的可能性极小。但是当我找到新粒子的时候,人们又说我是天才——其实,傻子与天才之间只有一步之遥。要有信心,有好奇心,不断地追求,再加勤奋地工作。

——丁肇中,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的生命毕竟是有限的,若要过有意义的生活,就必须好好规划。人生应该有目的。

——李远哲,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我想,好的教育应该是让你自由寻找那些对你有意义的事情。好的教育还在于让人批判性地思考,敢于质疑前人。这是我在中国学生身上发现的不足的地方。

不管你们一生中做过什么,都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做什么,并对自己想要做的事充满激情。應该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你到底做了些什么?你是一个好人吗?你是一个正派的人吗?你是否获得了某些能力,并为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朱棣文,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项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 篇4

锂电池作为最主要的便携式能量源,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锂电池,就不会有如今的便携式穿戴设备。锂电池产业已经接近年产几十亿美元,为人类的日常活动提供动力。锂电池还曾和晶体管一起被视作电子工业中最伟大的发明。97岁的二战老兵Goodenough也成为史上最年长的诺奖得主。

John B Goodenough,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机械工程系教授,锂电池之父,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曾获 Japan Prize, Fermi Award,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和Charles Stark Draper Prize。老爷子出生于1922年7月25日,二战老兵,本科毕业于耶鲁大学数学系,芝加哥大学物理博士,杨振宁先生的同学。如今以97岁高龄,仍然坚持研究工作,寻找下一个超级电池。

M. Stanley Whittingham,纽约州立大学Binghamton 分校化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授,锂电池研究先驱。1941年出生,本科、硕士和博士均毕业于牛津大学。加入Binghamton之前,长期在石油公司Exxon工作,从事电池研发。

吉野彰 (Akira Yoshino),1948年生于日本。1972年吉野彰毕业于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专业。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的开发者、旭化成公司研究员,旭化成株式会社吉野研究室室长,还是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专业特命教授。历年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5个奖项之一,从19至,共颁发了109次,拥有178位获奖者。

诺贝尔化学奖是为了表彰前一年中在化学领域有最重要的发现或发明的科学家。然而,这一学科却被不少科学家调侃为“理科综合奖”,因为物理、生物、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甚至农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都获过化学奖。

通过梳理过去100多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名单,可以发现,除了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生物学科研究获奖的次数超过20次,物理学科研究获奖的次数也高达20次,甚至农学方面的研究也获得了一次化学奖。

-的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情况

20: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贡献。

:美国Woods Hole海洋生物学实验室的下村修、哥伦比亚大学的Martin Chalfie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钱永健因发现并发展了绿色荧光蛋白(GFP)而获得该奖项。

20:英国生物学家万卡特拉曼•拉玛克里斯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斯泰茨(Thomas A. Steitz)和以色列女生物学家约纳什(Ada E. Yonath)因在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中的贡献共同获该奖。

:美国德拉威尔大学的Richard F. Heck、普渡大学的Ei-ichi Negishi以及日本仓敷艺术科学大学的Akira Suzuki,他们发明了新的连接碳原子的方法,获得20诺贝尔化学奖。

20: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准晶体的发现而获得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克比尔卡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丁•卡普拉斯、迈克尔•莱维特和阿里耶•瓦谢勒,以表彰他们在开发多尺度複杂化学系统模型方面所做的贡献。

20: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埃里克•贝齐格、威廉•莫纳和德国科学家斯特凡•黑尔,以表彰他们为发展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所作的贡献。

:瑞典科学家托马斯·林达尔、美国科学家保罗·莫德里奇和土耳其科学家阿齐兹·桑贾尔因在DNA修复的细胞机制研究上的贡献而获得20的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让-彼埃尔·索瓦、美国科学家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和荷兰科学家伯纳德·费林加因分子机器的设计和合成而获得20的诺贝尔化学奖。

20:瑞士生物物理学家雅克·迪波什(Jacques Dubochet)、德裔生物物理学家约阿基姆·弗兰克(Joachim Frank)和苏格兰分子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因研发冷冻电镜,简化了生物细胞的成像过程、提高了成像质量,荣获 年诺贝尔化学奖。

20: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家Frances H. Arnold、密苏里大学科学家George P. Smith及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实验室Sir Gregory P. Winter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 “肽类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的贡献。

2019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二>

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John B. Goodenough教授,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M. Stanley Whittingham教授和日本化学家Akira Yoshino(吉野彰)三位共享这一殊荣,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发展上所做的工作 。其中John B. Goodenough教授出生于1922年,刷新了获奖者的最高年龄纪录。

锂离子电池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并应用于从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以及电动汽车等众多领域。本年度三位获奖者的工作,为无线、无化石燃料的社会奠定了基础。

根据诺贝尔奖官方社交账号发布的消息,在七十年代初,M. Stanley Whittingham在开放首个功能性锂电池时利用锂的巨大驱动力来释放其外部电子;John B Goodenough将锂电池的潜力翻了一番,为功能更强大、更有用的电池创造了合适的条件;Akira Yoshino成功从电池中去除了纯锂,取而代之的是比纯锂更安全的锂离子,这使得电池能够投入实际应用。

John B Goodenough,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机械工程系教授,锂电池之父,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曾获年 Japan Prize,年 Fermi Award,2011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和年Charles Stark Draper Prize。老爷子出生于1922年7月25日,二战老兵,本科毕业于耶鲁大学数学系,芝加哥大学物理博士,杨振宁先生的同学。如今以97岁高龄,仍然坚持研究工作,寻找下一个超级电池。

M. Stanley Whittingham,纽约州立大学Binghamton 分校化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授,锂电池研究先驱。1941年出生,本科、硕士和博士均毕业于牛津大学。加入Binghamton之前,长期在石油公司Exxon工作,从事电池研发。

吉野彰 (Akira Yoshino),1948年生于日本。1972年吉野彰毕业于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专业。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的开发者、旭化成公司研究员,旭化成株式会社吉野研究室室长,还是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专业特命教授。

诺贝尔奖获得者名言 篇5

为什么1+1=2?你们一定以为这是个愚蠢的问题,一个加上一个,就是两个了,连一年级小朋友都知道,但我认为不一定,如果比一大1的是3,那1+1=3也是对的。比如这里有一个碗和许许多多的枣。我放进碗里一个枣,算式就是0+1个枣;再放进一个枣,就是1+1个枣;又放进一个枣,就是2+1个枣……加1得1;加1得2;加1得3;加1得4……数学家们认为2只不过是1的继承数,就像3是2的继承数一样。数学的区域非常大。比方说我告诉你:有个人他在书店里,穿着牛仔裤,在看一本《稻草人的故事》的书,你马上就知道我说的是谁。要是我只告诉你有个人他穿着衣服和裤子,你就不知道我说的是谁了。这说明数学不是一个单数项,是有很多连在一起的关系。有了这些原理,我们就可以推理出别的定理来,那就是数学定理,它可以证明为什么1+1=2了。哦,原来是这样啊。别看平时很简单的算式,数学家们是花了很多精力去研究的。

这里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问题和答案。为什么我不能光吃油炸土豆条?因为土豆条之前被人在工厂里削皮,切条,先预先烧好,再冷藏,后来,在小店里解冻,在油锅里反复地煎炸,很不新鲜。你长吃会对身体不健康,缺少营养,甚至生病呢。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什么东西都是由一种东西——原子组成的。布丁中的原子比较稀疏,就软了,石头中的原子比较多,排的比较密,所以就硬了。

凭什么我们能获得诺贝尔奖? 篇6

凭什么我们能获得诺贝尔奖?

金秋9月开学了,电视新闻里,小学生们规规矩矩、正襟危坐在教室里,整齐划一地把小胳膊交叉摆放在课桌上,突然觉得很悲哀。也许是中国的孩子太多,又是天真烂漫的年龄,给他们做老师可能真的`很不容易,难以秉持耐心。然而,从“人之初”我们给孩子们灌输的就是守规矩、少发言、畏师长、尊权威,最终培养出的多是循规蹈矩的庸才。

我们在许多场合强调的是整齐和秩序,不论是阅兵还是运动会开幕,整整齐齐显然更入法眼,行走于社会,处世法宝就是随大流少出头。站在大学的讲台上,下面都是“好学生”,从不就学术问题质问老师,甚至很少会回应老师的提问,以防答错成为同学的笑柄。我们现在并不缺少精通心算的神童,也不缺乏高分低能的高材生。然而,我们失去了科学创新的源泉,缺乏勇气打破坛坛罐罐,这样的教育体系什么时候能培养出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名言 篇7

一研究思路的形成及其凝练

若以科研选题而论,《成功之路》遵循了科研选题的首要原则———需要性原则。纵览人类历史,可以看到科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科学与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使人类的认知能力得以提升,进而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类文明跃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近代实验科学诞生以来,尤其是进入现代科技文明之后,使人类更为清晰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此不难想象,现代社会的人们,会以怎样的热忱、怎样的执着献身于科学技术活动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不仅诞生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诺贝尔,更诞生了由他创立的、作为现代科技文明标志的诺贝尔奖。科学学家赵红洲说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两项大奖,是最能牵动国际社会的中枢神经的。一个是奥林匹克奖,一个是诺贝尔奖。”[2]1978年春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我国科学的春天,科学界的目光自然投向了诺贝尔奖,由此引发一场热烈的大讨论———中国人为何与诺贝尔奖无缘。这不仅是一个理论命题,更是一个关乎如何推进中国科技发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振兴之梦的现实问题。恩格斯曾说过:“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3]《成功之路》正是以我国现阶段的科技发展状态为背景,以医学的学科角度切入来解析此命题,这不仅关系到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更关乎医学人才的成长与进步。

解析包括生理学和医学在内的诺贝尔奖获奖奥秘是一个大命题,诸多的学者们将其解析为科学技术与社会协同发展、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社会物质文化条件、科学技术发展的种系发生学、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个体发生等一系列的问题,并从包括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科学心理学和科学技术史等多维视角予以深入。[4]鉴于诺贝尔奖是对最优秀科研成果的认定并由此对最优秀科学家的褒奖,探寻获奖奥秘就是揭示这些最优秀科学家的成才与成功之路;鉴于追问中国为什么与诺贝尔奖无缘,客观上就在承认一个事实———我国的科研水平与国际的先进水平存在着差距;鉴于做科研、出成果的是人,是从事科学活动的科学工作者,我国科研水平的差距某种意义上就是我国科学工作者与世界一流科学家的差距。因此,以中外优秀科学家的比较入手,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寻求策略,以求切实促进我国的科技发展。这就是《成功之路》解析命题的整体思路,更是这本书呈现给我们的清晰轮廓:

全书10章,划分为4个部分,前两章对诺贝尔及其创立的诺贝尔奖做一简介,并概述了医学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以为后续做理论铺垫;第三至六章,系统研究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科学活动的若干本质特征;接下来的第七章至第九章,将我国优秀科学工作者及其科学活动与前述研究所呈现的国际水平相类比,找差距、究原因;最后的第十章,阐述我国的诺贝尔奖战略。如果用直观图示来表达全书内容的话,是为四个相交集的圆。第一部分为位于下面的一个圆,二、三部分位于中间的并列两圆,第四部分是位于顶端之圆。这就是本书的框架结构,更是段教授论证命题的内在逻辑。

二研究方法的运用及其评价

马克思说过:“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5]就段教授的研究而言,拟解析的问题确定之后,接下来便是如何获取第一手素材———科学事实的问题,即如何做的方法与程序是关键。多种研究方法及其运用,是该书最为着力的地方,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强化了以定量为基础的实证研究。笔者利用“中国知网”,在篇名和关键词字段输入“诺贝尔奖”,做“逻辑或”运算,在1995年至2015年时间段内,查得1611篇文献题录。通过题目、作者、载文期刊及发表的时间,选中并下载200篇原文以作本次研习的素材。在查阅的相关文献中,有研究数据的定量研究非常少,文中以明晰而确切的文字交代研究方法并呈现所获得的相关数据者更少。在诺贝尔奖研究领域最为经典的莫过于美国学者H.乍克曼的《诺贝尔奖获奖奥秘》(劳永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以下简称《获奖奥秘》),《成功之路》中多次提及或引用的哈里特·朱克曼的《科学界的精英》(商务印书馆,1979年),此书在国内至少有三个译本。《获奖奥秘》以访谈4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资料为基础,从社会学或科学社会学角度阐述观点,以叙事见长。30余万字的《获奖奥秘》,仅有7幅图、28个表。而50余万字的《成功之路》,有169幅图,142个表。从第三章至第九章,无论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科学产出状况、我国一流生物医学科学家的科研状态,还是中外生物医学科学工作者的比较,均以大量的研究数据作为立论的依据。鉴于“我们甚至可以正确地宣称,正是由于有了数学,现代科学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6]以科学的研究方法,获取大量的第一手数据,以定量为基础,定性为升华,相得益彰以增强论述的科学性和可信性,是《成功之路》的一个最为明显特征,体现了以实证为标志的现代科学的理念。

二是充分地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乃至我国的生物医学科学工作者,他们研究探索的领域或工作性质,常被视为自然科学的范畴。而以他们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生活经历、求学过程和成才路径,尤其是其学术成就及其科学活动等内容,则完全超越了自然科学的疆界,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这种研究,无论是研究内容,还是研究视角,都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乃至哲学的诸多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研究。同时,这些研究本身也在不断地细化和深入,从现象的捕捉与描述,到内在规律的揭示与解析;从个别事物的个性化表现到一类事物的整体性的态势;从现状的描摹到趋势的预测等等。这样的研究内容,这样内容的研究,没有相应方法学的支撑是会裹足不前的。“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方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远景。”[7]翻阅着从中国知网下载的20年来的相关文献,细看那些在文中交代了研究方法与/或研究数据的研究文献,可谓方法比较单一、数据略显单薄。就统计方法而言,几乎都是百分比。再次打开乍克曼的《获奖奥秘》,也是如此。而在《成功之路》中,尝试将更多的研究方法运用于其课题的研究之中。例如,利用散点图揭示获奖者获奖年龄与其发表的SCI论文之期刊IF高峰年龄相关性;用主成分分析、h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其发表论文进行评价,并比较其一致性;用折线图和箱式图直观呈现获奖者获奖前后论文的影响力,以比较图示揭示获奖者出生年代与颁奖年度时空特征,以波动曲线式折线图揭示获奖者平均获奖年龄变化等。有评价目标树形图、有散点图、高低图、柱形图、矩阵散点图、金字塔式层级图、箱式图、直方图、折线图、误差散点图、社会网络分析图等等。诸多获取与处理数据之方法的运用,各种揭示与表达结果之方式的展现,不仅展示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学术意蕴,为研究的深入与细化提供了拓展的思路,更为其诸多的立论提供了丰富的、多维度的数据支撑,平添了《成功之路》之详实而确切的科学性和可信性。

三是对所运用的方法给予评介和分析。在关注《成功之路》的研究方法及其阐述的时候,发现书中许多地方,不仅阐述了对方法的运用,而且结合研究及其结果对方法做了评价与分析。例如,通过对主成分分析、h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和专题讨论等方法的比较,进而提出“鉴于引用客观量化和文本分析是基于内容的特性,我们可以将二者嫁接起来……其内容或‘有用性’实现量化分析(P73)。在“关于论文被引次数时间分布研究的方法”处,谈到“本研究中被引次数的时间分布是基于横断面研究,该方法是静态的描述,只能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发表年限论文被引次数的变化,而不能说明不同年代发表论文各时间段的被引趋势。……流行病学中的出生队列分析,不仅可以……”(P88)。“默顿曾经提出优势累积理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该理论假设最能有效地运用学术资源的人是已经作出巨大的科学成就者,……从这一点看,似乎可以认为优势积累效应不足以解释在科学界精英阶层里的分层……”(P248)。这些内容,是在运用科学方法于科研实践的过程中,以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对方法本身的研究。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研究方法既是实现研究目的的工具———过河船只,又是研究内容或研究对象的组成部分。“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界事物认识的结果,把这种结果用于新的探索,它就成了获取新的认识成果的方法。……这样就构成了科学认识发生的加速循环:科学方法———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科学理论……”[8]正因为如此,《成功之路》的内容不仅丰富详实,而且客观理性。正如书中所说:“我们试图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在排序———频度分布的可适性、科学精英内部与科学共同体内部分层工具的差异性……的探寻等方面,都有新的发现。”(P61)这就是科学之所以为科学、科学研究之所以为科学研究之所在。

三研究结果的意义及其解析

目前,在申报各级各类基金项目时,标书中必有一项要填写的内容———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是啊,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曾明确说过:“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9]那么,如何看待《成功之路》之目的和意义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一是本书所呈现出来的;二是本书所蕴涵着的。

在《成功之路》的前言中,已经明确阐述了:“诺贝尔科学奖已成为一个大系统,即由多种因素相互结合组成的有机整体;也成为一种综合效应,既有科学的,又有社会的,还有人文的;更成为一面镜子,既反映了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的微观问题,又反映了国家宏观战略层面上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对于国家的经济、教育、科技等长远发展,很有借鉴意义。”该书的意义,就在于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去思考、去探讨,去发现问题和解析问题,因而其研究结果会对国家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规划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这样的研究,这样的意义,并不是段教授一个人、他的一个团队的独有功力。看看《成功之路》每一章后面长长的参考文献目录,再看看中国知网上数以千计的研究文献。笔者不由得想起贺福初院士在20多年前曾说过:“任一学科的发展总要经历数据积累和理论综合两个阶段,而理论综合是学科发展形成质的飞跃的前提。”[10]一个学科的发展如此,一个命题的解析同样是如此。近30年来,围绕着诺贝尔奖,围绕着中国科技的腾飞之梦,包括该书作者在内的我国几代学者在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探究,在做着点点滴滴的积累,《成功之路》无疑是在此基础之上的集大成者。罗曼·罗兰说过:“所谓天才,一半就因为他能把周围的伟大都吸收过来而使自己更伟大。”这就是综合创新,以信息综合为主要方式的理论创新,已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模式之一。

行文至此,掩卷三思。在品读《成功之路》的过程中,在写这篇拙文的过程中,是什么令我感动,是什么使我萌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那就是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所蕴涵着的、最为可贵的诺贝尔科学精神。当我们稍加留意此书每一章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会发现几乎都有段教授自己的研究所得。通过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的系统查询,查得段教授围绕诺贝尔奖的第一篇研究文献,是发表在1995年的《医学与哲学》,而此书的出版恰在20年之后的2015年。历时20年,凝心聚力于一个命题,先后发表了38篇学术论文。从李约瑟之谜、诺贝尔奖之恋,到钱学森之问,一脉相承的追问、孜孜以求的解析,实际上已经使国人异常清晰地认识到了:此中的关键就是科学精神,求知与爱智的科学精神。正因如此,2001年12月在复旦大学举办的“纪念诺贝尔奖颁奖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的宗旨明确为“弘扬科学精神,倡导学术创新”[11]从诺贝尔本人,到众多的获奖者,都是潜心静气地、长期一贯地致力于一个科学问题的研究与探索,不断地深化和细化、不断地拓展与丰富、不断地积累与突破……不论道路曲折、不论荣辱得失、更不论风吹雨打……这就是诺贝尔科学精神。该书的作者不仅是诺贝尔科学精神的倡导者、弘扬者,更是一位脚踏实地的践行者。邓小平同志早就明确提出“科学技术现代化带动四个现代化”的一化带动四化的发展思路。科学与教育是关键,人才培养是关键的关键。就人才培养而言,知识可以讲授、技术可以传授,唯有科学精神需要润物无声的熏陶与涵养。对一代代年轻学子的成长而言,更需要一代一代诺贝尔科学精神的践行者啊。科学家将澎湃的激情付诸沉静的理性,诗人是将深邃的思想表达为灿烂的文采。追寻科技腾飞的中国梦,不仅需要激情的呼唤、呐喊,甚至造势,更需要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沉静理性。

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幸运的必然,屠呦呦的获奖与本书的面世差不多发生在同一时段。历经多年的潜心静气执着探究,屠老先生实现了中国人诺贝尔奖零的突破,真是一件划时代的可贺之喜。由此,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追寻热情,不会因屠先生的获奖而减退,反而会更加浓烈。因为人类自诞生以来,从未停歇过探寻自然奥秘、领悟人生真谛的脚步。那么,同样可喜的是,以往每当人们在讨论诺贝尔奖的时候,会不约而同地提到乍克曼耗费10余载心血的《获奖奥秘》,这就是经典,这就是经典的魅力。不难想象,日后的未来,当人们讨论这些话题的时候,会同样不约而同地提及这本出自中国教授之手的《成功之路》,她的意义和价值会像化学上的缓释效应,更会像一坛精心的陈酿,愈久弥香……

参考文献

[1]段志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成功之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2]赵红洲.中国不可淡漠诺贝尔奖[J].科技导报,1995(8):3-6.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7.

[4]钱长炎.略论“诺贝尔奖问题”研究的向度及其启示[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3):2-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7.

[6]克莱因.西方文化中的数学[M].张祖贵,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8

[7]巴甫洛夫选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49.

[8]高兴华,彭湘庆,李亚宁.科学认识论教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7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3.

[10]贺福初,吴祖泽.分子进化规律与学说的理论综合及其验证与应用[J].中国科学基金,1995,(2):9-15.

1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校友 篇8

我很幸运。1999年,我获得了英国文化委员会知奋领奖学金,并于次年9月,从北京乘班机前往伦敦,开始了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产业关系和人事管理硕士学位的学习生活。现在我已经回到北京,在世纪博园留学咨询有限公司做了4年的英国事务首席代表,关于留学生活的记忆也只剩下几个片段。

由于工作关系,以前也曾多次出国访问,这一点可能与时下的留学生们不同,对出国、乘飞机、入境等手续了如指掌,轻车熟路。惟有对于自己即将开始的读书生活有点惴惴不安,毕竟离开学校太长时间了。还好,平常也读些经济学、社会学方面的书籍,知道当时担任伦敦经济政治学院院长的是安东尼?吉登斯教授。吉登斯教授是西方最著名的社会学大师、“第三条道路”思想的主要缔造者、被誉为英国工党政府以及首相布莱尔的“精神导师”。

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朋友来机场接我,顺利地找到住的地方、与家人通电话报平安、购买好生活必需品,第二天便在朋友的陪伴下乘车前往学院“踩点”。

说实话,刚到学院,多少感觉有些失望。我曾去过哈佛大学、麻省理工、斯坦福等众多名校,成片的草坪、茂密的大树以及维多利亚式的教学楼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名校应该有的基本景色。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座落在伦敦的市中心,夹在英国皇家高等法院和一条商业街中间;往东是著名的伦敦金融城和新闻传媒集中的舰船街,往西过了商业街是著名的鸽子广场和白金汉宫;对门就是英国广播公司(BBC)总部。地理位置应该说挺好,但教学楼怎么看怎么觉得像栋写字楼,连来连去也就5、6栋6层左右教学楼。没有找到正经的校门,只是在几个街的拐角处挂了几个 “LSE”(学院英文字首简写)的铁牌,并不醒目。朋友说学院大概有七八千学生,真不知道教室够不够用。

当然要参观一下学校的主楼-老楼(Old Building)。要说学院有校门的话,老楼的大门应该就是,虽然它更像一个高一些的门洞。门的左下角不起眼的地方刻着英国乔治五世(也可能是三世 或者是四世,记不准了)为此楼奠基的碑,才感觉出此楼的不同之处。热情的朋友马上带我上四楼,我还以为是什么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原来是学校学生餐厅所在。朋友调侃说这是我的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民以食为天嘛。了解了学校餐厅的价格和购买规则之后,本想离开。朋友突然说:“你看,那就是安东尼?吉登斯教授!”心里突然一种莫名的紧张,多少带一点激动,没想到刚来“踩点”就可以见到大师了。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教授60岁左右、中等身材、头发花白、西装笔挺,倒和我的想象相差无几。有趣的是教授正左手拿着一个三明治和一罐可乐,右手拿着一根香蕉,边走边啃。可能是担心他的学生崇拜者窃笑他的形象,也可能是有紧急公务,教授很快离开了餐厅。朋友告诉我,虽然是学生餐厅,许多教授也来这里用午餐,因为他们认为学生餐厅比较便宜一些,能省就省吧。我的天呐!院长和教授都觉得贵,那我们穷学生怎么办?朋友笑了笑,说:“你说呢?告诉你,我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的一年中一共去学校餐厅用过四次餐,其中还有一次是同事访问伦敦带我去打牙祭,另外三次是考试阶段,没有办法。饭菜十分不合口味(客气话,实际上是很难吃),价格却令我心痛。”英国食文化中有句名言:“吃饭是为了生存”,这次算是真正理解了。

老楼的六层靠右手走廊尽头就是著名的萧伯纳图书馆。与其说是图书馆,还不如说是一个休息室。因为除了一些经济学、政治类杂志以外,书柜内的古版书是拿不出来的。图书馆显然是为纪念萧伯纳先生而设,约100多平方米,典型的英国老式装潢,围了一圈木制书柜,全是古版书,一台老钢琴前摆放着几个高背绒面暗红座椅,那便是休息的地方了。虽然朋友也不知道萧伯纳是否真的在这里阅读过,我的脑海里还是幻想出萧伯纳先生坐在高背座椅里,吸着浓香的古巴雪茄(我也不知他是否吸烟,但总认为这就是大学者应有的形象),品着刚刚磨好的黑咖啡,正阅读一本厚厚的大书,伦敦难得的阳光从房间窗户透进来,照在他身上,给他带来无尽的智慧。我大学本科毕业的论文就是评论、分析萧伯纳先生的名著《皮克马利翁》(电影版名为《窈窕淑女》),精神上老觉得与他更亲近一些,加上喜爱此处老英国的味道,于是后来我经常在此午休,边阅读杂志,边啃自制的榨菜肉丝馅三明治,幻想着自己哪一天也能成为如萧老先生一般令人崇敬的大学者。萧伯纳图书馆经常举办小型高雅音乐会,图书馆门口印有精美的介绍材料。为控制入场人数,需要去学生会索取门票,但通常免费。参加演奏的音乐家应该都是在音乐圈里有名的人物,虽然我不太了解他们,但介绍材料上显示他们多是柴可夫斯基音乐大奖的评委或获奖音乐家。开学没有多久,去欣赏过两次,虽不懂高雅音乐,也觉得挺好。后来学习太忙了,也就没有再去,白白错过了一次次宝贵的高雅音乐扫盲的机会。

学校的图书馆是临时借他人房屋设立的,因为新图书馆正在建设之中。临时图书馆非常不起眼,七拐八绕,转过几条小街后终于到了。朋友告诉我,别看图书馆小,可是英国国家图书馆之一,藏书非常丰富,许多国家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府智囊机构的高级学者经常来此查阅资料。果然发现,图书馆门口左下角的一个牌子上写着“大不列颠政治经济图书馆”字样。图书馆内部却不小,主要的阅览室为全部木制结构,大木桌、大木椅、大木书架,大木楼梯,很有味道。别的书籍不太懂,便去看看关于中国的书籍,居然找到了孙中山先生(用名孙逸仙)和薛暮桥教授的著作,倍感亲切。因贪图这里的安静,我上完课,便经常来此复习和看书。但太安静也让我尴尬过一回。一次没吃早饭上完上午的两节课,11点来钟,离下午上课还有三个小时,本打算上完下午的一堂课便冲回住处大吃一顿,也可省去一顿午餐费用,于是便躲在图书馆看书。学生不少,与大家分享一个木桌,找了本书闲看。看了一会,我感觉有些饿,告诉自己坚持、再坚持。继续看书,但看书的余光却告诉我同桌的几个同学不时地在瞟我,不管他们,接着看。还瞟,怎么了?旁边一个印度模样的女孩,小声问我,“You feel hungry?”(你觉得饿吗?)咦,她怎么知道?问完,她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肚子。我突然感觉我的肚子饿得在叫唤,原来他们都听见了,太尴尬了。我红着脸说:“Yes, I did not have my breakfast, I am going to buy something to eat.” (是的,没用早餐。我去买点东西吃。)于是冲出图书馆,在休息室的自动售货机上买了点心充饥。回去后,同学们善意地对我笑笑,但我多少还是觉得不好意思。大约半年后新图书馆落成,临时图书馆停止使用。虽然新图书馆非常现代,空间更大,查资料、上网也方便许多,但我还是怀念临时图书馆地板的嘎嘎声和淡淡的木香。

朋友告诉我,学校有大量的学术活动,会请来众多大学者、各国政要给学生讲课、与学生交流。一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生活下来,果然活动不少。我自己就参加了墨西哥总统福克斯、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希腊财长、欧盟贸易代表拉米的演讲会以及安东尼?吉登斯教授关于“第三条道路与全球化”的系列论坛。参加福克斯总统演讲的经历至今记忆在胸。福克斯总统当选前曾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担任高级讲师,所以去参加演讲会的学生和教授非常多,估计有一些还是总统亲自调教过的学生。我也得到了票,去凑热闹。本以为和在国内一样,坐在会场,领导讲完话,大家鼓鼓掌就散了,一到场,才发现情况完全不一样。总统先生首先用了两分钟时间用带有西班牙口音的英语回顾了他与学院的渊源,然后用十分钟时间介绍了墨西哥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掌声未断,一个小个子的墨西哥学生就窜上讲台,为总统戴上了标有LSE标志的运动帽;可能是事先没有安排这样的活动,总统略微表示了惊讶,随即微笑着弯下腰让这名学生将运动帽给自己戴好并友好地拍了拍学生的肩膀。送帽子的学生又大大方方拿起麦克风对总统的当选表示了祝贺,并提出希望总统履行自己当选时对于国民的承诺。总统当然给了积极的回复。于是,一大帮学生举手向总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墨美关系中的非法劳工问题、北美自由贸易区问题、拉丁美洲的左翼政党问题,甚至包括总统的童年、总统的爱情,五花八门。所有的问题总统都耐心地给予解答,但对于私人问题,总统就改用幽默的语言回答,甚至反问。由于学习紧张,很多活动没有参加,有些可惜。毕业回国后,才知道,那一年,克林顿总统、安南秘书长、布莱尔首相、索罗斯等人物也曾分别前往学院演讲过。虽没有参加,可以想象十分精彩。

回忆是轻松的,学习是紧张的,属于刻骨铭心那一类,还需要慢慢整理。

编/王兆军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简介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在英国独树一帜,是惟一将教学与科研集中在社会、政治、经济科学领域的顶尖学校。学院于1900年成为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的一部分。今天的LSE是伦敦大学最大的学院之一。目前学生总人数超过7000名,其中约一半为来自150个国家的海外留学生;LSE拥有一个庞大的海外学生团体,校友包括国会议员、贵族议会议员、26位世界各国政府现任或前任首相。

LSE位于伦敦市中心,介于西区与金融城之间,大英图书馆、伦敦大学议会图书馆近在咫尺,距离该学院不到一英里就是主要的政府、法律、金融和传媒中心所在地——这些机构才是该学院“真正”的研究对象。LSE共有18个系、26个研究中心和研究所,开设有经济、数学与统计、历史、法律、哲学等多种社会科学专业。LSE在经济学领域曾有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展了最具权威的经济理论,许多对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有影响的思想、政治体系均源于LSE。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文素材新读 篇9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文素材新读

41 3000湖南 罗小军

莫言:我不会离开这个地方

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消息一出,震撼全国。诺贝尔奖评审委员在谈及莫言作品时称,他在作品中所构建出的世界,创造了一种世界性的怀旧。他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引人联想的世界。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莫言是一位很好的作家,他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对中国文学有里程碑的意义,更是圆了国人的一桩心愿。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代表作有《红高梁》《丰乳肥臀》等,其中《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当有记者问及获奖后是否会迁居海外时,莫言直截了当地回答:“我离开了国家干吗?我连高密都不想离开,我就想待在高密这个地方,因为这个地方生我养我,我熟悉这个地方,这里的食物特别适合我,所以我不会离开这个地方。”话音未落,现场爆发出阵阵笑声。他接着说,作家跟故乡的关系,实际上跟很多人都是一样的。你在这个土地上的时候,感觉不到它跟你有多密切的联系。一旦当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你就会产生一种魂牵梦绕的感受,当然对于作家来讲,这种感觉更为强烈,尤其是像我这样以乡土为主要风格的作家。

素材解读

1.百年梦想。这个时代,天下大事总会疯狂地进入我们的视野,可没有哪一件事会如此令国人欣喜和震撼。诺贝尔文学奖,一个构建了百年的梦想,一个争议了百年的话题,今天终于让一个叫莫言的作家破解了。这是他的.幸福,更是中国文坛的幸福!

2.感恩故土。成功的理由,或许各有各的不同。然而我们没想到,在莫言心中,最让他魂牵梦绕的竟然是自己的那片故土。正是这种爱,让他不假思索地说出了“我不会离开这个地方”这样温暖的话语。

警世名句

1.不能靠名声来判断价值,还有比名声更有价值的东西。(莫言)

2.完美的文章并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绝望并不存在一样。(莫言)

适用话题

心灵的故土心愿感恩乡情

罗素:中国将给世界希望

他,多智且多情,1950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他更是一位哲学巨匠,其思想传遍全世界,影响深远。他就是那个从英国剑桥走出的多情才子――伯兰特・罗素。罗素的一生几乎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与通常的隐居书斋脱离世事的纯学者不同,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关怀的人道主义者与和平主义者。罗素曾经于20世纪五四运动之后来到中国讲学,并于1922年出版了《中国问题》一书。书中对诸多问题的看法,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

罗素在该书中发表的关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意见,让他在当时便获得了“中国问题专家”的美誉。一般来说,通才与专家往往是对立的,正如鲁迅所说,“博识家的话多浅,专门家的话多悖”,但罗素大概可以免于此讥。罗素乐观地预言:“中国人如能对我们的文明扬善弃恶,再结合自身的传统文化,必将取得辉煌成就。”他认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工业将会有迅速的发展,完全能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如果中国的改革者在国力足以自卫时,用全副精力投入于科学和艺术,开创一种比现在更好的经济制度,那么中国对世界可以说是尽了最恰当的义务,并且在当时那种令人失望的时代里,会带给人类一个全新的希望。他称,正因为这一希望是能够实现的,所以中国人应该受到所有热爱人类的人们的极高崇敬。

素材解读

1.智慧之光。所谓的预言,其实都是思考的结果。谁也没有想到,这位来自异国的哲学家,百年之前思考的那些问题,留下的那些预言,后来竟然大多成了事实。透过那束惊人的目光,我们看到了一位哲学巨匠的智慧之光。

2.心怀世界。一位学者,他的心里不能仅仅装着自己,还得装着祖国,装着整个世界。罗素百年之前对中国的那份希望与担忧,折射出的无疑是一种心怀世界的博大情怀。

警世名句

1.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的工作。(伯兰特・罗素)

2.乞丐并不会妒忌百万富翁,但是他肯定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伯兰特・罗素)

适用话题

智慧胸怀思考的魅力眼光站在高处

川端康成:我没什么可说的

沉默,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一大特色。当客人来时,一般人不管怎样也要找些不成不淡的话题,陪客人闲聊。川端康成则不然,他只是瞪着两只大眼睛盯着对方,半小时、一小时一言不发是家常便饭。时间一长,客人只得起身告辞,而这时川端康成好像猛地醒过来了似的,方才开口:“急什么呀!”然后双方又是长时间的沉默对坐。

川端康成打发采访者也是与众不同。人家记者请他说点什么,他总是以“我没什么可说的”加以拒绝。如果你要拍照,他倒是不拒绝,一旦照完相,你就是怎么问,他都是哼哼哈哈,从不认真回答。等你觉得可能写不成稿子了,要告辞时。他却突然冒出一句:“你随便写吧!就当我说的。”据说,一位年轻的女编辑来到他家向他约稿,川端康成又是一言不发在那里长时间枯坐。女编辑感觉不对头,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川端康成还是不开尊口。女编辑终于耐不住这种沉默,突然“哇”的一声哭起来。川端康成这才大吃一惊,开口问道:“怎么啦?”还有一次,川端康成应邀到神户讲演,他居然来了这么一段开场白:“我讨厌讲演,可又被请来了。因为邀请者说只要露个脸儿就行,那我就将脸展示喽!我现在开始在此静坐一小时,你们看个够吧!”说完便瞪起他那双大眼睛沉默下来,不发一语,惊得听众目瞪口呆。

素材解读

1.学会思考。谁也不会想到,一个总能与美邂逅,写出“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之类佳句的大作家,在众人面前竟然是如此沉默而笨拙。其实这也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他只是将所有精力放到了自己喜爱的事物之上了。大智若愚,说的当是这种境况。

2.本色自我。生活就像是一个舞台,在很多时候,在不同的地点,我们总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众不同的是,像川端康成这样的大作家,他们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能保持自我本色。这种本色,不失为一种人格魅力。

警世名句

1.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川端康成)

2.美,一旦在这个世界上表现出来就不会泯灭。(川端康成)

适用话题

诺贝尔奖获得者名言 篇10

S315050041 付裕晖

自然辩证法角度分析屠呦呦获奖原因 屠呦呦 Vs 黄晓明

如何看待屠呦呦“三无”学者的身份 由此延伸的两点思考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秘书伦达尔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来自爱尔兰、日本和中国的3位科学家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为我国摘取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医学科学最高奖项,同时也引发了热议,其它暂且不表,下面本人尝试就这一事件利用本人仅知的部分自然辨证法相关理论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如有不当恳请交流指正。

一、从自然辩证法角度分析屠呦呦获奖原因

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相关理论是我国千百年医疗实践的宝贵财富,然而在此之前,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并没有得到世界的一致认可,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屡屡与诺贝尔医学奖项无缘。归其原因,私以为是我国中医事业缺乏标准化建设。对于西方人来说,数字和指标是非常重要的,西医就是建立在数字统计学分析基础之上的。而中医和西医的最大区别就恰恰在于:西医讲求具体指标,而中医讲求“因人而治”,缺乏可通约性,常常以个人经验为主,并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学分析体系,而如果所做的研究缺乏数字依据的支持,西方人是不太可能认可的。故而,时至今日,中医还没有完全走上世界舞台。

而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就是我国中医药为世界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同时标志着我国中药事业为国际认可的里程碑,其发现过程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对科学发现的影响。青蒿熬水可以治疗疟疾的事实早已被广泛记载传播,许多单位均做过青蒿的抗疟筛选,都因无效而与幸运无缘。而屠呦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在采用传统方法未果之后,通过对中医药文献的反复研究及参考西方萃取方法对青蒿素的提纯方式思路的改变,细心的想到其抗疟成分可能是热不稳定的,通过冷萃取法得到了没有被热破坏的青蒿素,最终得到抗疟效果极好的青蒿素。青蒿和青蒿素,一字之差便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此前的科学家受困于中药提纯常规方法的限制,人为的将中医和西医划上鸿沟,中医和西医就其理论、研究手法、起效时间、治标治本等等来说的确是对立的,然而单纯的将二者对立是一种狭隘的思想,如此次青蒿素的发现,便是运用西方萃取对中医药进行定量提取,同时此举也是对西医临床的重大贡献,二者互相促进,是统一的整体,中医不破坏药物原始成分基础上,讲究医疗综合效果的做法值得西医学习;西医的精确诊疗、有的放矢的治疗及技术也值得中医借鉴。这里体现了对立与统一的思想。

不但如此,所有特点的医学包括中医、西医、蒙医、藏医等都可以相互借鉴融合,形成有益于人类减轻病痛的统一的医学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造福全人类。

二、屠呦呦 Vs 黄晓明

当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新闻与黄晓明的奢华婚礼新闻相撞的时候,在当下中国引发了一片热议。

首先,私以为,将屠呦呦教授与黄晓明并列谈知名度、曝光率甚至引申到对青少年的教育层面本身不具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把追求真理的科学家和追求曝光度的明星放在一起,然后比较哀叹科学家的曝光度为什么不如明星,这本身就存在问题。二人追求的本质不同,一是真理,一是知名度。明星更多的是台前,相比下,科学家更多的是幕后默默无闻的研究,太多的曝光对于从事学术研究的科学家来说并不一定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科学家的包装或者说是关注点更多的是针对学术的而不是针对民众的。所以,所谓的哀叹科学家知名度不如明星这命题本身就没有特别大的讨论价值,我们更多的应该关注由此引发的其它内容。

其次,谈到篇幅或者报道情况,明星结婚篇幅铺天盖地其实无可厚非,因为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说,得了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当然值得鼓舞和敬佩,但实际上作为普通人并不能切身理解科学家的辛苦和可贵;然而结婚是所有人都经历或者见识过的,同时黄晓明是为人所熟知的。社会舆论本就是更关心大家更熟悉的事情,娱乐新闻也正是人们普遍的精神娱乐之一,所以并不适合像某些人或媒体一样上升到家国危机甚至中国梦是否实现的层次上。

再次,很多人讨论屠呦呦和黄晓明的收入,黄晓明的一场秀可能价格上便超过了屠呦呦教授多年的收入,然而这些都是价格层面,也就是事物的表面,往深一点看,这便是对价值与价格的思考。对此,马克思曾给出一个标准,即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在这个理论下,屠呦呦单位时间内解决的是人类社会关于生存的问题,而黄晓明解决的是满足经济基础或者基本温饱条件后的上层建筑精神需求的娱乐问题。一个是生存层面,一个是娱乐层面,“自然,屠呦呦教授所做的事情价格应该更高。”这是大家给出的论调,但是为什么,黄晓明的资产、收益远远高于屠呦呦教授呢,这看似无法解释然而却可以用经济学的一些理论进行理解——在充分竞争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使用价值和供求关系:使用价值方面,例如,同类产品中质量较好的可以有较高的价格,又例如,对于奢侈品,其价格往往取决于其给人们在荣誉感、自我满足感等心理方面带来的效用,而不完全取决于其本身的物质意义上的使用价值,明星的出场与演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奢侈品,那么黄晓明的或者说是明星高收入就可以从价值角度解释通了。

然而,对于黄晓明等明星的高收入问题(价格)解释通之后,不妨回到二人或者说是两个层面的价值问题上。无论人们对于明星的追求多么狂热,多么一掷千金,冷静下来面对孩子的教育,谈及屠呦呦教授时用的是更为崇敬的姿态,科学家的曝光度和收入水平虽然不如明星,但论影响深远则是明星难以望其项背。百年后,屠呦呦很可能依旧会被留在教科书,而黄晓明也许30年后就少有人知了。从这个角度看,在深远的影响力层面上体现了屠呦呦教授的社会与人生价值。

综合的说,黄晓明为首的明星和屠呦呦教授为首的科学家都对社会创造了价值,价值是多元性的,他们都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都是值得人们敬佩与学习的,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只要是在合理合法范围内为梦想不懈努力就都是为了中国梦实现迈出了一步,只是步伐或大或小罢了。

三、如何看待屠呦呦“三无”学者身份

现年85岁的屠呦呦教授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头衔,故被称为“三无科学家”。也正是这样一位“三无”的科学家实现了我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零的突破,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

2011年,屠呦呦获得了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被视为离诺贝尔奖仅一步之遥。这意味着,五年前屠呦呦便已经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而五年间,屠呦呦仍然只保留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的身份,没有院士头衔。不禁让大家思考,中国的院士评定制度怎么了?

有业内学者分析,屠呦呦迟迟得不到院士头衔,原因之一是其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的关键性贡献至今仍有争议,其次,屠在业内的声誉不高,未得到包括当年从事青蒿素研究的同事的支持。

归根到底,我认为是诺贝尔奖评定并不认可集体成就,而强调从集体研究中界定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个人这一主要矛盾,中国的学术界更强调集体的作用,又或者说,大家都不愿“屈居人后”,由于这一原因错失诺贝尔奖已经不是首次了,参与实验的人员和集体彼此间是对立与统一的,统一于同一个实验项目的进行,又对立于成为获奖成员的需求。这一矛盾导致我国的科研成果总是归属不清,同时中国科学界又过于注重学术贡献以外的问题。

鲁白认为,屠呦呦在青蒿素提取中实现了关键的一步,是因为她提出的乙醚提取法才让人们找到了有效单体。“虽然有很多人参与,但是这个最关键的一步是她做的,而诺贝尔奖也是看谁做了最关键的一步。”这与我国学术界评奖观点是有所出入的,对传统学术界评定指标进行冲击与否定,随后认识到问题的中国学术界对此进行调整完善出更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价指标,实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前进,即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了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

四、由此延伸的两点思考

除了以上三个热议的话题外,还有两个点戳中了本人,在此与大家进行交流分享。

其一,刚得知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时,本人的第一个本能反应是核对屠呦呦教授的国籍,当看到“中国籍”三字时长舒了一口气。实在是因为屠呦呦教授之前已经有八位华裔美籍人士获得了诺贝尔奖,然而,都只不过是华裔。看起来似乎不借助国外的培养,不改变国籍,中国人没有得诺贝尔奖的希望一样。而屠呦呦教授没留过学,没有博士学历,照样做出世界级的成绩,让全球为之瞩目。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界的!这在一个层面上表示,我们中国自己是可以培养出最优秀的科学家的,这圆了我们多年的诺奖情节,这意义却又已不止于一个奖项,这是国际对中医科学的认可,这充实了我们不断发展的中国梦。

上一篇:项目经理具体工作内容下一篇:家风的作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