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

2024-06-23

商鞅(共13篇)

商鞅 篇1

赢驷为什么要对商鞅处以车裂 商鞅之死是必然吗

大批能臣造就了秦国在惠文王时代的辉煌,也反映了秦惠文王的识人驭人的本领。秦惠文王即位后的第一个对手就是大名鼎鼎的商鞅。商鞅变法后,秦国有了一个比较严格规范的法治系统,这个强大的法制系统只求法不讲理,对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不论因何触法,只要违反秦国法规就得受罪,没有任何理由,一时间之间多少人因此饱受皮肉之苦或是亡命天涯,而对统治者的约束是最触痛他们的,太子不留神犯法,商鞅竟刑其大夫,黥其师,此举不可不说是大胆之举,不懂得变通的商鞅为自己的死设了个死套,换句话说商鞅的死是必然的。

顾全大局

一登上王位的秦惠王赢驷就处决了商鞅,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商鞅已成为王权与贵族利益冲突的焦点。贵族们不敢对王权发出不满,但要把这种不满发泄在商鞅身上,所以秦惠文王刚刚即位,商鞅就被诬告谋反,为了处理好王权和贵族的关系,秦惠王赢驷不得不让商鞅死,以此安抚阶级的情绪。商鞅变法一开始就引起大量秦国老贵族的利益,只是迫于秦孝公没有发作而已。秦孝公一死,贵族纷纷把矛头指向商鞅,新君秦惠王为了稳定时局必杀商鞅以平息贵族之愤。

私人恩怨

当年赢驷年少时犯法被商鞅新法处置,作为尊贵的王室成员,因为自己的一个不小心触犯了法规,商鞅居然刑其大夫,黥其师,不但自己受到处罚,赢驷的两个师傅也被判刑。所以秦惠王,包括公子虔怀恨在心是有可能的,但是赢驷也并不是一个彻底无情无义的君主,到底还是一个务实的君王,处决商鞅以后,其变法的内容仍在执行。

斩草除根

在法治建设完成后,秦惠文王和商鞅拥有巨大的权力,既是法治的最强维护者,也是法治的最大危害者,而君主制下的法的象征只能是一个人,商鞅这样的能人只能在秦国为秦多用,放在别国都是个极大的威胁。君主制时代臣子势力,威望盖过君主是很可怕的,当时商鞅即是如此。从庙堂到地方到处都是被商鞅提拔的拥护变法的官吏,甚至是军队也不乏大量商鞅的支持者。尽管商鞅是大公无私,忠君爱国,但是这样强大的力量对于新即位,根基不稳的秦惠王来说是非常可怕的。同时,商鞅变法已全面实施,改革也走上了正轨。因此商鞅之死是无法避免的悲剧。

商鞅 篇2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愤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还是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就封他做官。”

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有一个卫国的贵族公孙鞅(就是后来的商鞅),在卫国得不到重用,就跑到秦国,托人引见,得到秦孝公的接见。

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重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必须有赏有罚。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

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张。可是秦国的一些贵族和大臣却竭力反对。秦孝公一看反对的人这么多,自己刚刚即位,怕闹出乱子来,就把改革的事暂时搁置了下来。

过了两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稳了,就拜商鞅为左庶长(秦国的官名),说:“从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拿主意。”

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金子。”

不一会儿,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

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高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去扛。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没少。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

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出去了。新法令赏罚分明,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贵族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因为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

《松下与商鞅》 篇3

然而,他怎么和生于公元前309年我国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商鞅连在一起了呢?商鞅因战功卓著,又经两次变法,从而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俗话说:“商场如战场。”聪明的松下阅读中国史书,从商鞅那里学到不少“经营之道”。松下从小虽然体弱多病,但意志坚强。随着经营业务的扩大,他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是手下的几百人、几千人,甚至几万人都能充分发挥作用,其力量就是无穷的。于是他活学活用商鞅的哲理名言:“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想方设法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并委以重任,充分发挥其创造力。难怪有竞争对手把他称为“可怕的用人魔鬼”。

中国是一个有古老文化传统的国家,“洋人”尚且注意从中汲取营养,我们更应“近水楼台先得月”,去努力学习、传播我们祖先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在丰富精神世界的同时,作用于我们的经营管理,实现“两个文明”一齐发展。 (插图/李建章)

[挑战自我]

1.松下幸之助与商鞅有什么联系?

2.照样子把句子补写完整。

例: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是手下的几百人、几千人,甚至几万人都能充分发挥作用,其力量就是无穷的。

(1)教室里很安静,甚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溪水清澈见底,甚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甚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的意思。

⒋为什么竞争对手把松下幸之助称为“可怕的用人魔鬼”?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些什么?

商鞅南门立木反思 篇4

包信镇中心校邹光耀

《商鞅南门立木》是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为了在全国建立起一种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显示了他变法的决心和意志。

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突出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1、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课前我布置学生利用多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时代背景。由于课文内容比较容易,课堂上我让学生围绕课文写人的方法,展开阅读和感悟。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都能积极展示自己问题,小组讨论也比较热烈,学习效果良好。

2、让学生通过读去体会课文内容、感情。课堂上,我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当商鞅南门立木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人们都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并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多读几遍,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把自己的体会在旁边写下来。这一环节的设计其实也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因为有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能积极感悟,大胆发表自独特的见解。

3、让学生联系实际谈感悟。商鞅南门立木取得老百姓的信任,他的变法才得以顺利进行。我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他人的经历,不守信用的后果,守信用的好处让学生知道“言而有信”的好处,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此外,还让学生拓展了一些内容,如古诗,格言,以及推荐的书目等。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许多不足:

1、一节课反复磨练,对于老师而言,是一个教学经验成长的过程,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反复的学习同样一节课,学生难免会厌学。一节好的课堂,是可以也应该有遗憾的,存在的问题可以放在下一个课堂上想办法避免,而不是围绕一节课反复“锤炼”,以免有作秀的嫌疑。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学生读不到位,我没有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范读也没有任何的感染力,以至于想要指导好有感情朗读,却有心无力。老师缺少激情,而学生之前也缺少类似的练习。指导学生评价朗读情况的时候,泛泛之谈,没有深入。

3、教师语言不够简洁,有重复学生语言的地方。

商鞅名言名句 篇5

1、以日治者汪,以夜治者强,以宿治者削。 ----《商君书・去强》

2、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3、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 ----《商君书》

4、以强去强者,弱;以弱去强者,强。国为善,奸必多。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国贫而富治,曰重贫,重贫者弱。兵行敌所不敢行,强;事兴敌所羞为,利。主贵多变,国贵少变。国多物,削;主少物,强。千乘之国守千物者削。战事兵用曰强,战乱兵息而国削。 ----《商君书》

5、赳赳烈学家学,不物里子种作好难泯。 ----《大秦帝国她如样时去黑色裂只西》

6、格想

献公继们着气再就去前,秦国已是我说代乱政。财富土好后西空前流说道,二开下水的士没和后觉风年,年年有多认。府库早已消耗一空,牧只第已于你多认倪可征。兵器已断铜铁原料,成这自人口大为减少。函关易手,河也没他士尽说道,列国卑秦,不与种着士没盟。此等情心而样生我说,一多认说道后西,邦国灭亡,尸骨成孩一。当趁这自上道多年尚存就去时,保住百姓,包住心而样生里国,恢复元可是在这别家她图谋。赳赳气再得秦共赴国难! ----《大秦帝国就去黑色裂下水》

7、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

8、得用变自西界孩下者,先自得者也;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

9、治国她如样时去难,不在治善,如样时去想不物在治奸。唯有惩恶将军国能扬善,所以想外不她如样时去根除私斗,惩治凶犯决不能手软。 ----《大秦帝国她如样时去黑色裂只西》

10、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辩。愚者之笑,智者哀焉;狂夫之乐,贤者丧焉。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我听说从偏僻小巷走出来的`人爱少见多怪,学识浅陋的人多喜欢诡辩,愚昧的人所讥笑的事,正是聪明人所感到悲哀的事。狂妄的人高兴的事,正是有才能的人所担忧的。那些拘泥于世俗偏见的议论言词,我不再因它们而疑惑了。) ----《商君书・更法》

11、不作时郭为食,不边个时郭为荣,一对爵时郭为尊,一对禄时郭为富,一对官时郭为长,此你会再下大你会再为奸你会再下。

12、关中土好后西,沃野千当个,

在秦百年,荒芜薄收。渭别样觞觞,在秦于你险,秦据渭别样,生这自说道航运。农人勤耕着士没这自士没和不能温饱,兵里国天还功着士没这自士没和不能得爵。好后西小自多认少,工田不振,甲兵气再得旧,私斗成风。 ----《大秦帝国就去黑色裂下水》

13、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

14、语有之矣,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夫子果肯终日正言,鞅之药也。鞅将事子,子又何辞焉!

15、还于水每里人安于故习,和可者溺于所闻。 ----《商君书》

16、作法以自毙商鞅

17、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商君书》

18、有多少惩处多少! ----《大秦帝国她如样时去黑色裂只西》

19、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圣人有必信之性,又有使天下不得不信之法。

20、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21、“秦种吃和与魏,譬若人有腹心种吃和疾,非魏这都秦,秦即这都魏。生时者?魏居岭厄种吃和就才们格说,吃和想安邑,与秦真年河,起一独擅时个主声子而我种吃和年到,年到则就才们格说侵秦,主声则子而我收第时个主声过。今以君种吃和贤圣,国赖以盛;起一魏多生年大破于齐,诸侯畔种吃和,可出会才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子而我徙,第时个主声便去水于秦据河、时个主声种吃和固,子而我乡以制诸侯,此帝夏种吃和业也。”

22、重罚轻赏,则上爱民,民死上;重赏轻罚,则上不爱民,民不死上。

兴国行罚,民利且畏;行赏,民利且爱。国无力而行知巧者必亡。怯民使以刑,必勇;勇民使以赏,则死。怯民勇,勇民死,国无敌者强,强必王。贫者使以刑,则富;富者使以赏,则贫。治国能令贫者富、富者贫,则国多力,多力者王。王者刑九赏一,强国刑七赏三,削国刑五赏五。 ----《商君书》

23、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

24、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25、秦真也食草,秦人可畏。 ----《大秦帝国她如样时去黑色裂只西》

26、“我虽死犹生,大好你们 ,虽生犹死!”

27、小政在朝不在自多认, 大政在自多认不在朝。 ----《大秦帝国就去黑色裂下水》

28、且下学在有成小人人可心然里没者,固见负于开并学,有独知可心虑者,必见骜于好小上。 ----《商君书》

29、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商君书》

商鞅变法评课稿 篇6

本课设计立足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认为本课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

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师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宫廷辩论很精彩,在模拟的情境中,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渲染了变法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体会变法的艰难和必要性。本节课教师设置了总理落泪的故事情境,把学生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以让学生体会总理落泪的心情结束课程,不仅使本节课首尾呼应,而且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以不同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学生人人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无论是角色扮演还是小组合作,都能使学生深入其中,学会体验,学会合作,既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深入理解了本课的`主旨: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教师恰当地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商鞅变法前秦国的社会状况和变法后秦国发生变化的史料,对学生理解变法的原因和意义很有帮助,突出了教学重点。通过材料解析,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体现了历史教学“论从史出”的特点。

商鞅预防官吏犯罪思想评析 篇7

一、商鞅提出严格的防范官吏犯罪的制度

商鞅认为, 官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农、商、官三者, 国之常官也。”官吏与务农经商一样是国家的正常职业分工。可见官吏的重要地位。官吏是联系君主与民众的桥梁, 官吏的行为时时受到民众的关注。因此, 官吏的职责尽到了, 那么百姓就会拥戴, 那么君主的政权就会稳定;反之, 如果官吏违法犯罪, 那么百姓就会反抗, 从而造成民众与国家政权的对立, 不利于国家政权的稳定。所以, 官吏是国家稳定, 君主统治地位巩固的重要环节。正因为如此, 商鞅非常重视预防官吏犯罪, 并提出了严格的防范措施。

(一) 商鞅在制度上设立了专门监督官吏的专职监察官, 时时监督官吏的行为, 并将官吏的行为随时向君主上报, 这样, 官吏在监督之下, 就不敢轻易的触犯法律, 并对监察官和法律有所忌惮, 不会以身试法。设立监察官的措施是预防官吏犯罪一种有效做法。但是, 这种制度也有缺陷和不足。因为如果监察官与官吏互相勾结, 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官官相护, 那么监察官就形同虚设。因此, 即使这种制度有其合理性, 但是仍然有漏洞。

(二) 针对以上制度的漏洞, 商鞅强调用法律来预防官吏犯罪, 强调法律的统一性、公平性、平等性和普遍性, 以法来约束官吏的行为, 并起到刑罚中重刑治理犯罪的威慑作用和抑制作用。

首先, 商鞅认为, 应该明确官吏的职责权限, 建立规范有序的官吏体制。很多官吏容易超越自己的权利范围, 以权谋私。但是, 如果用法规定各官吏的职责, 使他们各司其职, 那么他们不会轻易“越界”, 奉公执法。因为一旦他们越权, 很容易就被别人发觉。

其次, 商鞅认为, 应该严格官吏的选举制度。“官爵者所以劝功也”。“功”不单指军功, 也包括农功, 告奸之功。应任用那么些有功之人为官吏。同时, 不应任用那些犯过罪, 依附外国势力, 投靠权贵者以及不体恤百姓的人为官吏。一定要“任人唯贤”。官吏的素质高, 那么就会自觉遵守法律, 做法律的维护者。

二、商鞅预防官吏犯罪思想的价值与它的历史局限性

商鞅提出的预防官吏犯罪的一系列措施是相辅相成的, 交互起作用的。它对当时预防官吏犯罪有着重大的价值意义。

第一, 对防范官吏犯罪特殊重要性的清醒认识。商鞅清醒的认识到, 官吏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官吏犯罪, 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繁荣发展。商鞅提出的一系列预防官吏犯罪的思想, 起了有效的预防作用, 他不仅是在表面上提出, 更重要的是他挖掘了犯罪的深层次的原因, 并针对原因提出了严密措施。可见,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商鞅有着远大见识。

第二, “商鞅强调法律的公平性和普遍性, 向普通百姓进行法律宣传和教育, 让百姓懂法, 知法。这也有效预防了官吏的犯罪, 它对官吏形成了监督作用, 给官吏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为官吏的一切行为都暴露在人民大众之中, 一旦触犯法律, 必定逃不过大众的眼睛。因此可见, 对人民群众进行普法的重要性。

尽管商鞅防范官吏犯罪的思想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但它同时也有一定的缺陷和历史局限性。

商鞅过分的注重法律在预防官吏犯罪中的作用, 从而造成了“重法律, 轻道德”的趋向。商鞅把法律作为预防犯罪唯一有效的手段, 而在法律实施过程中, 又过分强调重刑的作用。这就导致无论官吏犯罪的轻重, 一律用重刑来惩治, 这无形中造成了刑罚的不公平性与非人道化。同时, 官吏犯罪的动机不一样, 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也不一样, 如果不加以区分, 也一概实施重刑, 也会给人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样也会打击官吏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官吏一旦犯罪, 很可能会铤而走险, 聚众反抗, 从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商鞅的预防官吏犯罪的思想尽管有其缺陷, 但是那是由其历史局限性所造成的, 我们不能否认他的思想的重要性。他的思想对于今天来说仍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隋淑芬, 中国古代思想教育史[M], 红旗出版社, 2005, (12)

[2]刘焕曾, 王国文, 《商君书》吏治思想初探[J], 锦州师院学报, 1988, (03)

[3]张文安, 论商鞅预防和治理官吏犯罪的思想[J], 2009

商鞅变法(上) 篇8

孝公下令国中曰:“昔我穆公④,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⑤,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①,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卫公孙鞅闻是令下,乃西入秦。

公孙鞅者,卫之庶孙也,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病,魏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如有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王嘿然。公叔曰:“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召鞅谢曰:“吾先君而后臣,故先为君谋,后以告子。子必速行矣!”鞅曰:“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杀臣乎!”卒不去。王出,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卫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②,说以富国强兵之术。公大悦,与议国事。

(公元前359年)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不告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③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①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②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③。乃下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④”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商鞅南门立木》教学反思 篇9

人间天平。本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是:

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用心体会人物的情感与认识,从而领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课文主要讲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为了在全国建立起一种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显示了他变法的决心和意志。

这次学习回来,觉得和学生的习惯又要磨合,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突出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1、强调课前资料搜集。课文讲的事情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在理解课文内容上有一定的困难。课前我布置学生利用多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可是课堂上交流时,学生竟然在等我的答案,呆呆的看着我,我一调查,全班只有罗明阳和张彪两个同学查了资料,强压怒火,调整情绪,我在教育学生搜集资料之后,就当时的社会背景,由商鞅变法说开去,结合社会学现实,倒是激起学生兴趣,但是今后必须强调课前搜集,为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2、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堂上,我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当商鞅南门立木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人们都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并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多读几遍,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把自己的体会在旁边写下来。这一环节的设计其实也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因为有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能积极感悟,大胆发表自独特的见解,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3、精心设计板书。虽然在课前有板书,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学生的启发,我又临时修正了板书设计,我认为更能体现文章中心。

历史故事——商鞅南门立木 篇10

------------------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奋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就封他做官。”

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有一个卫国的贵族公孙鞅(就是后来的商鞅),在卫国得不到重用,跑到秦国,托人引见,得到秦孝公的接见。

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必须有赏有罚。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

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张。可是秦国的一些贵族和大臣却竭力反对。秦孝公一看反对的人这么多,自己刚刚即位,怕闹出乱子来,就把改革的事暂时搁了下来。

过了两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稳了,就拜商鞅为左庶长(秦国的官名),说:“从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拿主意。”

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金子。”

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

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

“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

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新法令赏罚分明,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贵族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多生产粮食

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因为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不久,秦国进攻魏国的西部,从河西打到河东,把魏国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来。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实行了第二次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一、废井田,开阡陌(阡陌就是田间的大路)。秦国把这些宽阔的阡陌铲平,也种上庄稼,还把以前作为划分疆界用的土堆、荒地、树林、沟地等,也开垦起来。谁开垦荒地,就归谁所有。土地可以买卖。

二、建立县的组织,把市镇和乡村合并起来,组织成县,由国家派官吏直接管理。这样,中央政权的权力更集中了。

三、迁都咸阳。为了便于向东发展,把国都从原来的雍城(今陕西凤翔县)迁移到渭河北面的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这样大规模的改革,当然要引起激烈的斗争。许多贵族、大臣都反对新法。有一次,秦国的太子犯了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必须上下一律遵守。要是上头的人不能遵守,下面的人就不信任朝廷了。太子犯法,他的师傅应当受罚。”

结果,商鞅把太子的两个师傅公子虚和公孙贾都办了罪,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上字。这一来,一些贵族、大臣都不敢触犯新法了。

商鞅变法:秦国从此走向强盛 篇11

秦的先世是周天子的“弼马温”,因为牧马有功,周孝王授予封地,成为在今甘肃西部一带的一个小国。西周末年,平王东迁,秦襄公因护送有功,受封为诸侯。地处偏僻蛮荒的西北一隅,秦国的经济文化十分落后,为中原诸国所鄙视。也正因为这点,秦国国君很重视从其他诸侯国引进人才。秦穆公时,以五张羊皮为代价,从楚人手中赎出百里奚,任其为相。秦国逐渐富强起来:战胜晋国,将国土推进到黄河西岸;灭了十二个戎狄国家,开地千里,称霸西戎。

秦孝公征贤

秦孝公继位时,秦国受到东方强邻魏国的威胁,黄河以西穆公时拓展的大片领土又被魏人夺去。面对严峻的形势,孝公决定发奋图强。他首先发出一道“求贤令”说:无论是秦国人还是外来宾客,只要有办法使秦国强盛起来,就给他授官加爵,分封土地。此令一下,引来一位将要改变秦国命运的人——商鞅。

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后裔,人称公孙鞅。他原是卫国人,又名卫鞅,商鞅之名是由其封地在商(今陕西商县)而来。

商鞅当时是魏国大臣公叔座手下的小官——中庶子。公叔座很欣赏他的才能,在病重时将他举荐给前来探病的魏惠王,要惠王“举国而听之”。见惠王只是敷衍,他屏退左右,轻声说:“大王如不肯用他,就把他杀掉,断不可让他离开魏国。”过后他又后悔。急忙召来商鞅,让他速速逃亡,以免杀身之祸。商鞅却说:“大王既不肯听您的建议用我,又怎肯听您的建议杀我呢!”

商鞅离开魏国,来到秦国,做了秦孝公宠臣景监的宾客。经景监引见,他两次谒见孝公,秦孝公对其所说不以为然。商鞅再次求见,这一次却说得孝公大悦,对景监说:“这人不错,可以一叙。”此后多次召见,畅谈数日不倦,有时听得兴起,孝公还不知不觉离开坐席,凑到商鞅跟前。景监很纳闷,问是何故。商鞅说:“前两次我给君王说先王之道,也就是孔丘、孟轲所宣扬的‘王道’,他听不进去。第三次我给他说‘霸道’,也就是强国之术,对上他的胃口了。呵呵,这不正是我平素所学的吗。”

农与战,强国之本

秦国的东邻魏国在魏文侯时,重用西门豹、李悝等人,变革法制,使魏国富强起来,在诸侯国中首屈一指。秦孝公十分羡慕,早有变法之意,只是苦于无人辅佐,更恐天下议论。现在与商鞅畅谈强国之术,真有相见恨晚、如鱼得水之感。

商鞅对他说:“犹犹豫豫,什么事都做不成。智者在新生事物尚未萌芽时,就要预见它的未来。成就大事的人必须有乾纲独断的魄力。为什么不能变法?圣人只问能否强国,不问是否合乎成法;只问是否有利于黎民百姓,并不拘泥于陈规旧俗。”

孝公一听此言,连连点头,又问如何变法。商鞅将胸中酝酿已久的想法一一道出,秦孝公十分赞赏。看到时机已经成熟,便不顾一切反对意见,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让他主持变法。

商鞅敏锐地抓住了在当时国家强盛的根本:一是“农”,一是“战”。农,就是发展农业生产,非农不足以富;战,就是强兵,在商鞅看来,还须勇于出击,非战不足以强,甚至不能自保。

商鞅制定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农耕和征战。

首先,取消贵族世袭爵位的特权,规定只有具有军功的人才能得到爵位;依爵位定尊卑等级,使“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其次,将社会上各种闲杂人员(包括从事“末业”的商人)驱向农田和战场。为做到这一点,商鞅规定:一,对于不从事农业生产的社会闲杂人员按人头征以重税;二,凡努力耕织而生产粟帛多的人,可以免除本身徭役。

第三,鼓励开荒,允许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负担。这样就破坏了井田制的生产关系,提高了农民垦荒、生产的积极性,使秦国的耕地面积大幅扩大。

第四,以严刑峻法安定社会秩序,保证农业生产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商鞅按照五户一伍、十户一什的方式将民户组织起来。实行“相坐法”,责令各民户互相监督,严禁社会斗殴。

徙木立信和太子受罚

法令制定出来了,商鞅怕秦国百姓不相信国家变法的决心,就命人在都城南门竖立一段三丈长的木头,张贴榜文说:谁将这段木头搬运到北门,就赏他50两金子。过往百姓指指点点,谁也不敢揭榜应命。有一个胆子大的人,把木头扛到北门,果然得到了50两金子的赏钱。秦国的百姓这才明白,朝廷说话是算数的。

商鞅这才把法令公布出去。在新法施行的头一年里,举国哗然,数以千计的秦国百姓跑到都城诉说新法对民众生活的干扰。这事引起太子的不满,他故意违抗新法,阻碍其实施。没想到商鞅铁面无私,说:“法之不行,自上犯之。”要惩办太子。但太子是未来的国君,不能对他用刑,商鞅便以责罚太子的师傅来代替。太子的一位师傅公子虔被责打,另一师傅公孙贾遭受黥刑——在脸上刺字。数年后,公子虔再一次犯法,商鞅仍没有放过他,对他施以“劓刑”——将鼻子割掉。这样一来,秦国对新法有意见的,也不敢说出来了,只好老老实实照新法去做。10年下来,秦国面貌一新,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家富足;老百姓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大增,受到各国尊重,周天子也将祭祀用的肉(胙)赠送给秦国。

秦国新政后的扩展

国内富足以后,秦国开始东进扩张,新近遭受桂陵之败的魏国成了它进攻的第一个目标。公元前352年,秦孝公派大良造商鞅率军进攻魏河东之地,包围魏国都城、河东重镇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安邑守军战败投降。秦国强大的军事压力迫使魏国将都城东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对秦采取守势。

第二年,秦孝公再遣大良造商鞅率军进围魏固旧城(今陕西米脂),将其占领。公元前341年,魏国在与齐国作战中大败,周边各诸侯国再度乘机犯其边境。秦大良造商鞅也率军攻袭魏西部疆域,魏军组织反攻,被秦军击败。

公元前340年,大良造商鞅劝秦孝公乘机攻魏,夺回河西之地,然后“据山河之固,东向以制诸侯”,成就帝王大业。秦孝公采纳了他的策略,即遣商鞅举兵攻魏。魏使公子卬率军抵御。商鞅在魏国时,与公子卬友善。两军相遇,商鞅函约公子卬相见,议和罢兵。公子卬不知是计,前往赴会。双方盟誓已毕,正饮酒时,秦预先埋伏的甲士冲出,俘虏了公子卬。秦军乘势攻魏。魏军无备,遭受重大损失。魏惠王闻讯,十分惊恐,被迫割让大片河西之地向秦求和。这为秦国东出中原创造了有利条件。

遭此大败,魏惠王诲当初没有听取公叔座的建议:任用或者杀了商鞅,可惜时机已经丧失。

秦孝公没有食言,因其杰出的功勋,封给商鞅於(今河南内乡县东)商(今陕西商县东南)之地15邑,号为商君。

公元前338年,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为秦惠文王。公子虔等人见报复商鞅的时机到了,便诬告他谋反。惠文王派遣官吏缉拿商鞅。商鞅逃到自己的封邑商,起兵反抗。兵败被杀,惠文王为泄当年被罚之恨,将商鞅尸体车裂示众,杀了他全家。

商鞅 篇12

一、经济政策核心是“重农”

国家经济的根本是农业,《 商君书》 主张“ 入使民属于农”[1]169, 认为国家在经济上要以“ 重农”为唯一政策,国家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通过围绕农业来开展。

“ 富国强兵 ”是《 商君书》 经济思想的逻辑起点 ,即其所有的思想都是针对怎么样实现“ 富国强兵”这一政治目标而提出和展开的。 《 商君书》 把国家的“ 富”“ 强”“ 王”作为政治目的,而推行重农政策是实现这个目的的重要手段。 商鞅用这些手段和措施的确让秦国在短时间内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

《 商君书·农战》 篇云 :“ 善为国者 , 其教民也 , 皆作壹而得官爵,是以不官无爵。 ”又云:“ 民见上利之从壹空出也,则作壹。 作壹,则民不偷营。 ”所谓的“ 壹”,即指农业。 国家规定,只有经营好农业,才可得以利禄官爵。 因为国家的赏赐是以务农为唯一标准的,百姓会专心从事农业生产。 在《 睡虎地秦墓竹简·司空》 中提到:“ 一室二人以上居赀赎责( 债) 而莫见其室者,出其一人,令相为间居之。 ”[2]85意思是说,家里因两人以上以劳役抵偿债务而无人照顾家庭,进而耽误农业生产的,可以让两人轮流服役。 《 睡虎地秦墓竹简·司空》 中还提到:“ 居赀赎责( 债) 者归田农,种时、治苗时各二旬。 ”[2]88意思是说, 以劳役抵债的人可以在劳作时回家作农,播种和管理禾苗的时节各有二十天。《 睡虎地秦墓竹简·戍律》 中提到:“ 同居毋并行,县啬夫、尉及士吏行戍不以律,赀二甲。 ”[2]147意思是说,同居者不要同时征服边戍。 县啬夫( 县令) ,县尉和士吏不依法征发边戍,罚二甲。 可见秦国非常重视农时、珍惜民力,当时已经以法规政策来保证从事农业生产的充足劳动力。

二、采取统一的农业赋税制度

《 商君书》 认为 ,应该采取合理的农业赋税制度 ,把人力统一到农业上来,只有实行统一的财税制度,才会保障经济上的统一。 《 商君书》 主张按照土地的数量与收成来征收赋税 。 《 商君书·垦令》 篇云:“ 訾粟而税,则上一而民平。 ”“ 訾,量也”即计算的意思。 “ 上一 ”在这里即指税收制度的统一 ,也就说朝廷计算农民收入粮谷的多少来征收地税。 地税制度的统一,也就有了信用[1]20。“ 民平”,就是说农民就会心悦诚服。

《 睡虎地秦墓竹简·田律》 规定 :“ 入顷刍稾,以其受田之数 ,无豤( 垦) 不豤( 垦) ,顷入刍三石,稾二石。 ”刍,指饲草。 稾,指禾秆。 每顷地应收的饲草和禾秆,按照田地的数量来缴纳,不论是否垦种,每顷需缴纳饲草三石,饲草二石。 可见,秦国对农业的税制有统一标准,且这一标准已经用法律文书的形式进行确定,这应该是商鞅变法后制度的延续。 只有税制统一的前提下,百姓才会觉得公平,才能保障“ 重农”的经济政策顺利实施。

三、抑制私人工商业的发展

一是加重私人工商业的税收。 《 商君书》 认为,想要有充足的农业劳动力,必须要加重私人工商业税收。 《 商君书·内外》 篇云: “ 欲农富其国者 ,境内之食必贵 ,而不农之征必多 ,市利之租必重 , 则民不得无田。 无田不得不易其食。 食贵则田者利。 田者利则事者众。 食贵,籴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去其商贾、技巧, 而事地利矣。 故民之利尽在于地利矣。 ”

《 商君书》 主张提高商品的税收 。 如果想把人力统一到农业上来,须对商人及市场进行抑制,而可行的办法之一就是利用徭役赋税来调节。 《 商君书·垦令》 篇云:“ 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然则商贾少,农不能酣奭,大臣不为荒饱。 商贾少,则上不费粟。 民不能喜酣奭,则农不慢。 ”朝廷以法规的方式来打击非农业, 加重酒肉的税,让税额比成本高十倍,导致酒肉价格提高,以致买酒的人就会减少,就会转向务农;大臣也因为酒肉贵不会荒淫醉饱,国家政事也不会因此拖延。 农民不懒惰,官家不浪费粮食,于是就实现了“ 垦草”的目的。 《 睡虎地秦墓竹简·田律》 里也提到了限制百姓买酒的一些规定“ 百姓居田舍者毋敢盬( 酤) 酉( 酒) ,田啬夫、部佐谨禁御之,有不从令者有罪。 ”[2]20从上述可以看出朝廷以政策的规定来抑制私人工商业的发展,促使百姓从事农业。

二是加重非农业人口的徭役。 朝廷对依附于商人的雇佣劳动力群体进行控制,《 商君书·垦令》 篇云“ 以商之口数使商,令之厮、 舆、徒、重者必当名,则农逸而商劳。 ”朝廷按照商家的人口数,分配徭役,让商家的奴仆依册来应役,这便可以按照实际依附商人的人口征税,商人也就不会从过多剩余的劳动力那里得到更多的利益。 国家对有爵位者依法控制的依附人口也有严格的限制,这就可以迫使一些人转向农业。 不仅《 商君书》 提到了官员的依附人口要按规定役使,睡虎地秦简里也提到了对依附人口的要按照规定役使。 如“ 当除弟子籍不得,置任不审,皆耐为侯( 候) 。 使其弟子赢律,及治( 笞) 之,赀一甲;决革,二甲。 除弟子律。 ”[2]131如果过度役使“ 弟子”,则要加以罚惩。 可见当时对于依附于贵族的人口,国家是很重视的。 朝廷对官宦子弟也按册征发徭役和赋税。 《 商君书·垦令》 篇云:“ 均出余子之使令,以世使之,又高其解舍,令有甬官食饩,不可以辟徭,而大官未可必得也,则余子不游事人,则必农。 ”“ 余子”即嫡长子以外的子辈。“ 世”当为“ 册”。“ 解舍”指徭役减免[1]26。 国家对“ 余子”严格按照户籍征发徭役赋税,他们也就少有机会去“ 游事”权贵谋求高官,只好去务农。

三是限制雇佣劳动力的发展。 为保障农业的顺利进行,除商品以外,劳动力也不可随意出卖,这样可避免一部分人脱离农业。 《 商君书·垦令》 篇提到 :“ 无得取庸 ,则大夫家长不建缮 。 爱子惰民不窳,而庸民无所于食,是必农。 大夫家长不建缮,则农事不伤。 爱子惰民不窳,则故田不荒。 农事不伤,农民益农,则草必垦矣。 ”意思是说,朝廷制定政策不准大夫家雇佣人,限制劳动力的自由出卖。 这样一来,大夫家的爱子和懒惰的人就只能自己劳作了。 而且,那些做雇佣工的人,因这样政策的存在,不能自由出卖劳动力,则只好务农了。

《 商君书·垦令》 篇也提出 :“ 令送粮无得取僦 ,无得反庸 ,车牛舆重设必当名,然则往速徕疾,则业不败农。”意思是说,朝廷规定给官家运粮,不能雇佣别人的车,不得回头载物;车牛所载的重量必须和官册注明的重量相当。 商鞅主张限制劳动力自由买卖,让这部分人口可以转向农业,也就为了达到重农这一经济目的。《 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记载“: 口捕:爰书:男子甲缚诣男子丙,辞曰‘: 甲故士五( 伍),居某里,乃四月中盗牛,去亡以命。 丙坐贼人口命。 自昼甲见丙阴市佣中,而捕以来自出。 甲毋( 无) 它坐。 ’”[2]251这从侧面反映了战国末期雇用劳动力市场的存在。

四、为配合经济政策而采取的相关政治措施

一是提高官府行政效率。 提高行政工作效率才可以避免国家政策法规因官吏办事不力而扭曲变形,才能使国家政策得到迅速有效地执行。《 商君书·垦令》 篇云:“ 无宿治,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而百官之情不相稽。 百官之情不相稽,则农有余日。 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则农不败。 ”“ 稽”,留也。 朝廷政务不拖延,百官不积压公务。 这样一来,奸官来不及在百姓中间追求私利,农民就不会受到损害,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就有更多的人投入到农业中。

不仅《 商君书》 中提到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内容,睡虎地秦简里也有提到,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 毕) , 毋敢留。 留者以律论之。 ”[2]103《 行书》 在此为律名,是关于文书传送的法律规定。 秦律规定,传送命书及标明紧急字样的文书应该立即传送,不准搁压,搁压的要依法论处。 睡虎地秦简还提到:“ 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莫( 暮) ,以辄相报殹( 也) 。 书有亡者,亟告官。 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勿令。 书廷辟有曰报,宜到不来者,追之。 ”[2]104秦律里指出,传送或收到文书,必须登记发文或者标注时间,以便及时回复。 文书如有遗失,应立即报告官府。 隶臣妾年老体弱及不可以信赖的人,不要派去送递文书。 征召文书上写明须急到的,应到来而没到来,要加以追查。《 商君书》 重视政府工作效率的思想主张在秦律里已经以法律的形式出现,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目的,则是为了使得重农政策更有效的执行。

二是严格户籍登记管理。 国家采取严格户籍登记管理的制度,把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以确保农业的顺利生产。 官府对人口进行统一管理,以户籍的形式控制人口的数量和质量,这样才能有效地实行一系列的经济政策。 《 商君书·去强》 篇云:“ 强国知十三数:竟内仓口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士之数,以言说取食者之数,利民之数,马牛刍藁之数。 欲强国,不知国十三数, 地虽利,民虽众,国愈弱至削。 ”政府只有对人口数量、特征有系统性的掌握,才能保证有效地从事相关的经济活动。 把握好人口的数量质量,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以为了实行重农政策,就要对人口实行统一的管理,那么首先就要严格执行户籍登记管理制度。

政府采取严密的户籍制度,对人口进行控制。《 商君书·境内》 篇强调:“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政府所管辖范围内的农民,无论男女,在官府那里都有名册,可见当时户籍管理很严格。《 睡虎地秦墓竹简》 中提到:“ 小隶臣妾以八月傅为大隶臣妾,以十月益食。 ”[2]50傅,即户口登记。 可以看出,户口登记已经以法规的形式来规定了。 在《 周礼·秋官·司民》 也有类似的记载“ 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 ”[3]888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农业的顺利进行,是国家重农政策的需要。

三是严格限制人口流动。 在实行户籍登记的同时,严格限制人口的自由流动。《 商君书·垦令》 篇强调:“ 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农民,无所于食,而必农。 ”[1]25废除旅店,使百姓缺少自由流动的客观条件。“ 废逆旅,则奸伪、躁心、私交、疑农之民不行,逆旅之民无所食,则必农。 ”[1]32。《 睡虎地秦墓竹简·魏户律》 里也提到:“ 自今以來,叚( 假)門逆呂( 旅) ,赘壻后父,勿令為戶,勿鼠( 予) 田宇。 三( 世) 之后,欲士( 仕) 士( 仕) 之,乃( 仍) 署其籍曰:故某虑赘壻某叟之乃( 仍) 孙。 ”[2]293经营客店的,给人作赘壻的,都不能立户,不准分配房屋田地。 可见国家对限制人口自由流动的重视。 限制人口自由流动,也是为了使人力专心从事农业。

官府禁止百姓与外国私下交往。 《 商君书·垦令》 篇云:“ 无以外权任爵与官,则民不贵学问,又不贱农。 民不贵学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则国安不殆。 民不贱农,则勉农而不偷,国安不殆, 勉农而不偷,则草必垦矣。 ”“ 无以外权任爵与官。 ”意思是说,国君不会因外国的势力而给人以官爵, 这样就可以使百姓不重视学问,不轻视农事,百姓也就因此变“ 愚”。 百姓的思想变得质朴,才会无条件地听从本国号令,才能专心从事农业。 这也是当时的大环境造成的,战国时期的人口流动性很强,而且游说者众多,国家要执行重农政策,就必须限制百姓与外国势力的交往,这样才能保障百姓从思想到行动都趋向农业。

7年级商鞅变法的教案 篇13

一、过程设计

导入:请一学生阅读上节课课文的倒数两个自然段:“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秦孝公受到很大刺激,认为这是莫大的耻辱,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商鞅辗转来到了秦国,辅佐雄心勃勃的秦孝公进行了改变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变法运动。”

通常课堂教学的导人新课,是注意本节课与上节课的衔接,没有必要就不必使用电化教学手段。这段课文阐述了秦孝公急于变法的细节,完全可以做开场白。

问题1:秦国变法的决心来自哪里?

学生能想到决心来自国君秦孝公。教师要进一步说明变法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成败决定于国君,成果能否延续则要看变法的内容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商鞅是卫国公子的儿子,他姓公孙,应该叫他公孙鞅,或卫鞅,后来他率秦国军队打败了魏国,秦孝公把商这个地方赐给他,封号“商君”,《史记》中有一篇他的传记,司马迁按封号取名“商君列传”,后人习惯上叫他“商鞅”。小小的卫国实际上是大魏国的附庸,地域都在现在的河南省,因此,商鞅应该算是河南人。他起初投身于魏国丞相的门下。

故事1:魏国丞相公叔痤非常赏识商鞅的才干,公叔痤病危时,魏惠王亲自来探望,问:“您要有个三长两短的,谁能接替您呢?”公叔痤说:“商鞅虽然年轻,但是个难得的人才,可以把全部政务交给他。”魏惠王沉默不语。公叔痤让左右的人都出去,又对魏惠王说:“大王不用他,一定要杀了他,不能让他去别的国。”事后,公叔痤本着先国君后臣子的原则,把原话又告诉了商鞅,让他赶紧逃走。商鞅却不以为然,说“魏王不听你的话起用我,又怎么会听你的话杀我呢?”结果正如商鞅所料,魏惠王认为公叔痤的建议很荒.唐。

问题2:魏国丞相举荐商鞅代替自己,又建议魏王不用就杀了他,说明什么?

商鞅真是个人才啊,你看,他对自己命运的判断很准确,面临被杀头的危险,还那么从容,一般人做不到。说明他判断能力强、心理素质好,有政治头脑,有政治智慧,是一个可以担当重要政治责任的人。

上述故事教科书只讲了一半,完整地讲这个故事,意在介绍商鞅这个人的特征。商鞅长的什么模样?史书没记载,教科书里的画像也是根据他的性格想象的,一幅冷面孔,看上去坚毅、果敢。商鞅是变法的主角,因此必须让学生首先了解这个人。以往教学大都忽视人物的个性,讲王安石变法,不讲王安石这个人,讲张居正改革,不讲张居正。尽管考试很少涉及人物的个性,但这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入历史情境进而理解历史的“药引子”。商鞅的个性特征和政治智慧与他后来能够推行改革有直接关系。

但是,他要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在当时只有一个渠道──把自己推荐给一个能够赏识自己、重用自己的国君。于是他跑到现在的陕西,投奔决心发愤图强的秦孝公。

故事2:一个河南人跑到陕西来想当官,成就一番事业,难度不小啊。商鞅也得走门路,怎样打通的关系?史书没有记载,这已不重要了。他通过秦孝公的亲信景监求见。第一次见孝公,他大讲“帝道”,即:黄帝、尧、舜等统治经验。孝公听了昏昏欲睡,事后很生气地斥责景监:你怎么介绍这样的混入?我怎么可能用这样的人呢!景监挨了训,责备商鞅。商鞅却说,我在试探他的想法呢,要求再次接见。5天后,第二次见孝公,商鞅大谈“王道”,就是夏禹、商汤、周文王的治国方略,秦孝公耐心听下来,但不以为然。事后又责备景监,景监又责备商鞅,商鞅说,我还没说到正题呢,请再安排接见。第三次商鞅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说到战胜各国、富国强兵的话题。秦孝公对景监说,这个人行。我还要和他谈谈。商鞅就争霸之道、强国之路,再次与孝公交谈时,孝公越听越入迷,不知不觉地挪动双膝,凑近商鞅(那时还没有椅子。席地而跪坐)。两人一连谈了几天,孝公还不满足。

问题3:司马迁就这件事评论说,谈帝王之道本来就不是商鞅的本意。是不是很有道理啊?可是商鞅为什么不直接切入正题呢?

这是一个引导想象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有各种猜测,比较合理的解释包括,试探孝公的诚意、志向、价值观念;商鞅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啊,夏禹、商汤、周文王如果按照帝道行事,就不会出现夏商周三代了。落点应强调:时代不一样,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就应该选择新的政策。

问题4:为什么秦孝公对帝王之道不感兴趣?但他还屡次接见商鞅?

这是教科书提出的问题。教科书上说“秦孝公求贤若渴”,学生可以想到。为什么不感兴趣?就是时代变了,按照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

这个故事有情节,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问题设计成两个,意在说明两个人的思想一致,这才能够结合。用足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思考问题,改革都是要改变传统中不适应当前形势的政策;自上而下的改革关键在于主政者,他们的思想决定改革的力度。

故事3:秦孝公决心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但又怕舆论非议,于是让商鞅与守旧大臣们对话。大臣甘龙认为:“依照民俗而施政,不费力就会成功;沿袭成法治国,官吏习惯,百姓也平安。”商鞅说:“你这是凡夫俗子的言论。你这类官员可以当官守法,但是不能与你讨论变法问题。”大臣杜挚又提出:“没有百倍的利益,不能改变成法;没有十倍的功效,不能更换旧器;效法古代不会有过失,遵循旧制不会出偏差。”商鞅回答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汤和周武王因为不遵循旧制才成就大业,夏桀、商纣因为不改旧制而亡国。违反旧制不能否定,因循守旧不值得赞美。”辩论的结果更加坚定了秦孝公变法的决心,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问题5:“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是商鞅留传后世的名言,意思是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发展就不能拘泥于旧制度。孝公安排商鞅与大臣们对话的目的是什么?这些辩论和推进改革有什么关系?

设计这一问题,是让学生认识改革需要作充分的舆论准备,估计学生可以想到。可能想不到的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首先来自上层,教师应强调这一点,以便认识其他改革。改革者意志坚定也是不可或缺的,改革的征途不会因为一次辩论而一帆风顺。最后指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成为后世改革的依据。

故事4:变法的法令拟好了,但没有公布。商鞅派人在城中人流较多的市场南门,立起一根大约6米多长的圆木,布告:“谁能将此木搬到市场北门,赏十镒黄金。”一镒按照20两计算,就是200两黄金,一两约折合今天20克多一点,(也有说合31.25克),至少4公斤的黄金!太多了,没人相信,也就没人去试。“谁能搬,赏五十金!”有个楞小伙儿扛起木头搬到北门,没想到,立马就得到五十镒黄金(20多公斤啊)。这事能不传开吗?

问题6:《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述了这件事。可是,这么多黄金的赏赐,秦孝公多心痛啊。司马迁说的是赏“十金”“五十金”,春秋战国时,黄金的单位有时论“镒”,有时论斤。一镒20两、一斤十六两,怎么算也不少啊,《史记》会不会有夸张的成分?

这样的问题会引起学生兴趣。司马迁生活在公元前135—前93年,这个故事应该发生于商鞅变法开始的那一年,公元前356年。变法的起始时间写在板书上。司马迁追记200多年前的事,从时间上说,《史记》对这件事的记载已不是原始材料。司马迁是严肃的史学家,他写这个故事肯定有依据,至于细节是否完全准确,可以存疑。在学生发言后,这样解释,目的有二:

一、变法开始的时间容易让学生记住;

二、对史料要看是否是当时人的记载,这是渗透历史重证据的意识。

就这个故事还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这件事流传开来的效果是什么?

学生马上反应“取信于民”。仅仅是“取信”吗?还有“令行禁止”的作用,等于布告天下,千万别拿政府的法令不当回事,不信你就试试?119,毛泽东在你们这个年龄曾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三叹”商鞅这一做法,还得了100分呢。文章怎么写的,同学们可以上网找找看。

准备工作都做完了,开始变法。看教材:商鞅变法首先是发展农业,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粟帛多的,可免除徭役。粟,是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帛,指丝织物。还有,因懒惰而贫穷的要罚为官奴。再看后一页: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

承认土地私有,那么生产积极性就能够提高;配之鼓励耕织的政策,产量就可以增加。因懒惰而贫穷,全家都要失去自由,这就逼着懒人干活。强制到年龄分户,史学家考证,17岁就要另立门户(你们这个年龄),也有说以身高5尺、7尺定年龄,不分户就要多交税。这些都是以农求富的政策。

问题7:这些政策使农业发展起来,秦国税收增加了。农民有哪些税收负担项目?

教材没有说明,估计学生回答不完整。确认土地私有,是要按亩征税,实物税包括粮食和帛,免除徭役说明农民要出徭役,还有户口税。可以再追问:怎么理解秦国的土地私有权?学生肯定语塞。结合学生的经验启发:你家的房屋是私有的吗?要不要每年缴税?税额多少?结合古代国家强制分摊到土地上的赋税负担,说明土地私有不是现代意义的私有权概念。

统一度、量、衡,也是一个高明的经济政策,好理解。有时间可说明那时度、量、衡与现在标准的差异。

新法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奖励军功政策的推行,使没有军功的贵族就要失去贵族身份。编户制和连坐法的推行,老百姓也不适应。新法推行第一年,有上千人到秦都“上访”,这时又发生了太子犯法的事情。

故事5:商鞅知道后说:“新法不能顺利推行,就是因为上面的人带头犯法。”太子违反了什么法令,司马迁没写。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啊,总要留点儿面子,不好动刑,商鞅就严惩太子的两个老师,一个削掉鼻子,另一个脸上刺字涂墨。这无疑会产生轰动效应。第二天,秦国百姓都服从新法令了。

问題8:这个故事说明什么?

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很踊跃。诸如:打击了守旧势力;树立了变法的权威;再次证明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上面;商鞅既坚持原则,又灵活掌握;太子是未来的国君,有问题还得绕着走。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改革面对的旧势力,包括社会上层的既得利益群体,和民众的习惯势力,因此改革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智慧。

故事(细节)6:变法还涉及政治体制改革,全国划分为31个县,县令为一县之长,配副手县丞、县尉等,所有官吏均由国君直接任免,采取俸禄制,官吏按职位高低领取薪俸。俸禄,又叫薪俸、薪金、薪水,现在叫工资。当时薪俸主要是粮食。官吏的政绩突出还可以得到国君的额外赏赐。如此,秦国建立起以国君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问题9:想想看,国君与官吏实质上是什么关系?为什么采取县制就能够建立起以国君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一问估计学生能够想到主仆关系、雇佣关系。第二问不知学生的反应如何。“以吏治国”是法家思想的核心。法令靠官吏贯彻,百姓靠官吏治理,官僚制度是“家天下”的保证。商周以来的官吏是世袭贵族,“世卿世禄制”就是贵族世世代代当官掌权,有封地享用。以领俸官吏取代世袭贵族,官吏根据才能功绩任免,使当官成为一种职业,官吏是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丢了官职就什么都没有了。这样,各级官吏就能积极为君主效力,中央集权就有了保证。教材上说,变法“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指的就是以官僚制度取代世袭贵族,县制是体制,靠官僚保证中央的集权。

那么,官吏怎样统治百姓呢?

故事(细节)7:商鞅在秦国全境建立社会基层组织,五家编为一“伍”,十家编为一“什”,互相监督,对不告发犯罪的、隐藏罪犯的人要腰斩。居民无论男女老少,都要登记,建立户籍,隐瞒户口,逃避赋税,严惩不贷。基层官吏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管理居民,按户按人口征收赋税。

问题10:想一想,严密的户籍制度与富国强兵是什么关系?

通过户籍和连坐、告奸,农民被纳入政府紧密控制之下;户籍制度是赋役的征收依据;赋税是强兵的保证;赋税也是支付官吏薪俸的保证。发展生产所获得的财富就这样使秦国强大起来了。官僚制度和户籍制度应该说是一个很精密的设计。它的实行使秦国强大起来,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那么统一后推广到全国效果如何呢?课本上说“商鞅变法„„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长期得到沿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不难理解吧?留一个问题,课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扩大视野,看看古代世界上哪个国家建立了官僚制度和户籍制度。

新法推行,秦国实力大增,迁都咸阳。商鞅用计打败了魏国,将秦国疆域向东扩展到现在的河南省西部。当初不用商鞅的魏惠王懊悔不已。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了,继位的就是那个太子,商鞅的麻烦来了。在此之前,就有人提醒过他。

故事8:有个叫赵良的人对商鞅说:“你外出时,随从的车有十几辆,车上都是训练有素的卫士,没有这些防卫措施,你就不敢出来,说明你的处境十分危险,你为什么还不急流勇退?退隐山林或许可以求得平安。”商鞅知道他反对变法,没有理会。

问题11:计算一下,从变法开始的公元前356年,到公元前338年,已经是多少年了?对,。改革的成效已经十分显著了,为什么还有人持反对态度?

商鞅出行戒备森严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改革的阻力和艰难,18年了,商鞅的处境仍然很危险。那么,变法主要触及了哪些人的利益?贵族。上述谈话5个月后,孝公去世,那个被商鞅挖去鼻子的太子的老师,纠合一帮人诬告商鞅谋反,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

故事9:商鞅闻讯出逃,到边关一客栈投宿,店主称,按照商鞅颁布的法令,留宿没有通行证的人要判罪,拒绝商鞅人住。商鞅到魏国,魏国记恨他,拒绝接纳。商鞅走投无路,被迫在自己的封地起兵自卫,兵败被杀,秦惠文王还下令车裂尸体、诛灭商鞅的家族老小。

问题12:商鞅死得很惨啊,即使那个店主让他住下,也保不住他的性命。但是,“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这是为什么?

读教材:新制度适合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繁荣。教师发挥:我们现在改革开放30年了,中国还会走回头路吗?不可能了。古今同理。

尾声:

细节10:千百年来,人们对商鞅及其变法褒贬不一。司马迁说商鞅“是个天性刻薄的人”,“刻薄”意思就是不近人情。司马光却说商鞅实现了“乡邑大治”,即城乡的秩序井然。王安石在《商鞅》一诗中说:“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教材的“学思之窗”还提供了一些人的看法,课后不妨看看。留下问题:

【商鞅】推荐阅读:

商鞅变法评课稿09-07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06-01

上一篇:老年人健康的六标准下一篇:2管理制度清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