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评课稿(精选7篇)
商鞅变法评课稿 篇1
商鞅变法评课稿
本课设计立足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认为本课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
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师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宫廷辩论很精彩,在模拟的情境中,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渲染了变法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体会变法的艰难和必要性。本节课教师设置了总理落泪的故事情境,把学生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以让学生体会总理落泪的心情结束课程,不仅使本节课首尾呼应,而且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以不同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学生人人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无论是角色扮演还是小组合作,都能使学生深入其中,学会体验,学会合作,既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深入理解了本课的`主旨: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教师恰当地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商鞅变法前秦国的社会状况和变法后秦国发生变化的史料,对学生理解变法的原因和意义很有帮助,突出了教学重点。通过材料解析,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体现了历史教学“论从史出”的特点。
教师发挥了历史学科谈古论今的功能,能够把教学和现实相联系,以古鉴今。通过让学生思考从商鞅变法中借鉴什么,谈改革家应具备的品格,不仅使学生学有所得,提升了人文素养,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今天改革的认识。在此处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让学生结合身边的事例谈一谈改革的成就,将会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本课的主题,教学效果会更好。
历史故事《商鞅变法》 篇2
今天我要讲的是商鞅变法的故事。
商鞅是春秋战国时期法家著名的代表人物。当时的秦国十分落后,秦孝公成为秦国的君主之后,决心改革,便从魏国找来了商鞅。商鞅来到秦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并在秦国有效的施行。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也变得十分强大,终于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一开始的时候,商鞅制定的新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商鞅不是秦国人,担心秦国的百姓不相信自己,不按照新的法令去做,于是他决定“立木为信”。
他叫人在咸阳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说:“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赏他十两黄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有人说:“这根木头这么轻,谁都拿得动,哪用得着十两赏金。”有人说:“这个商鞅是在骗人的吧。”大家你瞧我我瞧你,却没有人敢上前搬动木头的。
商鞅又下令说:“有能搬动这根木头的,赏他五十两黄金。”正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有个人壮着胆子跑出来,把木头从南门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赏给他五十两黄金,一分也没少。这事立刻传开了,一下子轰动了秦国。秦国的老百姓都知道商鞅是个言出必行,信守承诺的人,接着商鞅下令变法,新法令很快在全国推行。
商鞅变法,老百姓十分开心,因为商鞅制定的法律十分公平,哪怕是皇帝犯法,也要受到惩罚。变法过程中,太子的老师触犯了法律,商鞅没有留情,依照法律严厉的惩罚了太子的老师。因为这件事,太子对商鞅怀恨在心。秦孝公死了之后,太子继承了王位,也就是秦惠文王。
惠文王做上了秦国的大王,第一个便下令逮捕商鞅。有人把消息告诉了商鞅,商鞅连忙逃了出来,想要离开秦国。商鞅没日没夜的赶路,终于来到秦国的边境上,那个时候天色已晚,商鞅刚想出关,不想却被守关的士兵拦住,士兵说:“商君有令,黄昏后非特殊情况不得出关。”商鞅又累又饿,只好去找一间旅店住下。他来到一家旅店,要求住宿.老板走出来说:“客人我们当然欢迎,但请您出示您的身份证明,弄不清您的身份,我会被杀头的。这是商君的法令,违背不得呀。”商鞅当然不敢承认自己的身份,走出旅店,仰天长叹: “我这真是作法自毙呀!”商鞅走投无路,只能回到咸阳自首,最后被五马分尸而死。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篇3
1、颁布法律,制定连坐法,轻罪用重刑。将李悝《法经》颁布实行,增加了连坐法。就是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互相告发,同罪连坐,告发“奸人”的与斩敌同赏,不告发的腰斩。一家藏“奸”,什、伍同罪连坐。客舍收留无官府凭证的旅客住宿,主人与“奸人”同罪。
2、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规定斩敌甲士首级一颗赏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服劳役的“庶子”一人。爵位越高,相应的政治、经济特权越大。宗室、贵戚凡是没有军功的,不得列入宗室的属籍,不能享受贵族特权。
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J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意思是尽力从事男耕女织的生产事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免除其本身的徭役;凡从事工商业和因不事生产而贫困破产的人,连同妻子、儿女没入官府为奴隶)。
4、强调“以法治国”要求国家官吏学法、明法,百姓学习法律者“以吏为师”。
5、改法为律。强调法律的普遍性,具有“范天下不一而归于一”的功能。
6、轻罪重罚,不赦不宥。主张凡是有罪者皆应受罚。
7、鼓励告奸
8、用法律手段剥夺旧贵族特权。如废除世卿世禄制度。规定除国君外的嫡系以外的宗室,没有军功就取消其贵族身份。
9、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全面控制,剥夺旧贵族对地方政权的垄断权。
公元前350年第二次变法,主要有下列两点:
1、“开阡陌封疆”。破除过去每一亩田的小田界一阡陌和每一顷田的大田界一封疆,把原来的“百步为亩”,开拓为240步为一亩,重新设置“阡陌”和“封疆”。国家承认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私有权,在法律上公开允许土地买卖。
由“商鞅变法”看企业变革 篇4
商鞅因被荐才、“求贤令”而入秦,后在秦孝公赏识下历经二十余年,过程经历戒斗、奖励耕战、废除世袭、废除奴隶、耕者有田、大开民市、训练新军、统一政令、收复失地等大功绩而变法大成,促进秦国成为强国。
笔者作为一营销咨询师,可能是职业习惯使然,不禁对原先经历和接触之企业进行一定的联想,有些许感悟,聊以暇作:
感悟一:企业需要循变应变
常听许多企业在内部会议上常说:“企业亘古不变的东西是变”。为此有许多企业是为了变而变,更有甚者听闻某企业对营销人员的日常管理表格有两套完整的体系,他们在上半年用一套,下半年用另外一套,美其名曰只有维持新的变化动态中才能给营销人员以新颖的感觉以维持其工作激情,结果呢,变了形没有变质,企业还是一样的成长不起来,可以说其老板根本不理解变革的实际意义。
那企业为什么要实行变革呢?秦国的变法是在遭受着六国之欺凌即将亡国之时,其领导人秦孝公远赴山东六国招贤纳才寻求变革。那对我们企业呢?笔者总结了下有下述的几项条件时我们才能寻求或者适合于企业变革:
1) 市场竞争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不变革则被逐出市场;
2) 竞争对手发生重要变化时,商鞅变法时期正值法家变革昌盛时期,竞争对手发生了重大变革,自己不变则会落后于市场;
3) 业务区域拓展需求管理职能强化时,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任何企业的高效发展都离不开运营体系的健康,只有日渐高效稳定的运营体系才能支撑起企业的健康发展,否则再好的发展策略,再好的商业模式,也只能是“鲜花把牛粪砸扁了”,
4) 新业务单元导入时,原有体系和新业务单元的运作不匹配,不变革则新业务搁浅。
5) 已经是领导型企业又想快速领跑者,变则通畅,才能领跑。娃哈哈最近几年从产品、渠道、运营管理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变革和流程的再造,所以其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平台的基础上不到发现消费者的需求和导入新产品即可支撑其的快发增长。
高中历史商鞅变法知识点 篇5
1. 政治方面枣商鞅对政治的改革是以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斩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重点。他在这方面的贡献远远超过李悝和吴起。
2.经济方面枣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这是战国时期各国中唯一用国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土地所有制的事例。
3. 废井田,开阡陌图
4.社会方面主要推行小家庭政策,以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等。具体规定:凡一户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禁止父子兄弟(成年者)同室居住。
5、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商鞅变法是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创立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都起了重要作用。
商鞅变法评课稿 篇6
摘要:随着国家对法制建设的愈发重视,依法治国的理念与方针也逐渐被国民所熟知,通过法律制度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保驾护航已成共识,这也凸显出法制建设与依法治国在我国的重要性。本论文正是基于此,通过对我国战国时期秦国所实施的商鞅变法,来分析法学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演变与传播,根据对商鞅其人和商鞅变法事迹的研究,总结出商鞅变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具有的发展意义,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商鞅变法对现如今我国的依法治国政策有何启示作用,从根本上分析商鞅变法对促进我国法学历史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关键词:法制;商鞅变化;发展;历史
从我国的法制历史发展来看,商鞅变法是开启我国法学研究、传播法学意识的起点,正因为商鞅变法的成功才促使了秦国的强大,通过变法使当时孱弱的秦国逐渐变得强大,并在世代执行商鞅变法制度的情况下,最终促进了秦国成为一统天下的大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变法也逐渐强化了社会对法学的认可与理解,也带动了其他士子和弱小国家对法学的推崇。在后续的历史发展中,也有很多法律制度源于商鞅变法,可以说,商鞅变法对我国法学历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其在改变秦国管理制度的同时,也逐渐将法学意识深入人心,促进了我国社会对法学的认可。从我们对我国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发现,商鞅变法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有关法学的记载,其在井田制度、奖惩条例、郡县管理、阡陌开发等方面的建设颇具成效,而立木为信则是这为这些法令的实施提供了信任基础,为我国后续法学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参考及推动作用。
1.商鞅变法的基本概述
作为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为秦国的发展与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因为其在秦国所实施的商鞅变法,才使得原本羸弱的秦国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强盛起来,并统一六国。从商鞅变法在法学发展上的意义来说,其所实施的秦国户籍改革、军功爵位设立、土地耕种制度、行政管理区划、税收法制改革、市场度量衡等方面均属于历史先河,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在法制实施过程中强调诛法不诛心、执法不避权贵、刑上大夫等,任何处罚法律条文的均会受到惩罚,而即使拥有异心,但没有付诸实施,也不会受到惩罚,这种观念对于当时的人治社会来说是非常罕见,且难以被接受的。以至于当公子虔受到鼻刑之时,在当时的战国引起了重大的反响,这也为后来商鞅的车裂埋下了伏笔。
商鞅变法总计进行了两次,第一次变法是根据当时的秦国现状,在户籍、军功、农商等方面进行法制规定,以促进秦国经济与战力的恢复;第二次变法主要以开阡陌封疆、废井田、统一度量衡等方面为主,以规范秦国农商市场,促进秦国国土扩张为主要目标。从商鞅变法的实施来看,其注重阶段性和有效性,这对于变法的成果体现是非常有帮助的,这点与当时申不害在韩国实施的变法有所差别。
2.商鞅变法对法学发展的促进意义
战国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各方士子为了学术、学位进行辩论切磋,而商鞅正是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看出了“法治思想”的优势,于是他结合韩非、李悝的“法家”思想,根据自身对秦国的认识,总结出商鞅变法的各项法制条例,这对于当时的人治封建社会来说是极具挑战意义的。
2.1 促进法制在政府管理机构中的形成
战国时期的各国主要是封建人治,各级官僚在处理政府事件时表现得较为随心所欲,往往根据管理者的个人喜好来处理国家事务,同时当时的贵族阶级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各级阶层的民众地位非常不平等,这就造成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办事效率低下,且有失公允,造成失信于人的局面,不利于国家的团结稳定。商鞅在变法过程中,一来通过法律规定了政府职权和职责,同时也对老百姓提出了要求,比如通过法律确定了土地所有制,确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将法律的规范意义显现出来,并且在这些法律条文实施过程中严格参照,刑上大夫也已成为当时秦国的常态,这对于秦国国民认识商鞅变法,敬畏法律条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使法制成为政府管理机构中的典型参照。
2.2 促进了法制作为政治实体的形成
秦孝公面对羸弱的老秦国,深知只有彻底的变革才能将秦国起死回生,而商鞅为秦孝公的抱负实现提供了可能,也可以说是秦孝公成就了商鞅,也是商鞅成就了秦国,在君臣共识下,法制正是成为秦国的政治实体,各行各业均参照商鞅变法条例进行运作,法律成为秦国国政的权力桥梁,最高统治者通过法律条文将社会上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者串联起来,任何人不得触犯法制这份国家政治实体。如此,使得统治者对法制的依赖性更强,而社会各级阶层也更加敬畏法制,逐渐使法制成为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使法律制度成为一种政治实体得以生存发展下来。
2.3 促进了法学思想的传播与推广
通过商鞅变法,秦国从羸弱走向强盛,从失去河西到收复河西、剑指河东,这种发展是法学思想开始在其他六国得到传播,一时间?纷效仿“变法”,旨在增强国力,其中申不害在韩国实施的变法反响最大,但由于韩国国情与秦国的不同,申不害所实施的变法内容也与商鞅存在较大的差距,以至于最后申不害在韩国的变法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各种变法行为的出现加强了法学思想在当时的传播与推广,使法学思想逐渐成为士子们争相学习的内容之一。以至于韩非子对商鞅变法也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其认为正是由于商鞅变法的实施,才使得法学思想被人熟知,才使得法制成为后续各级管理者非常看重的内容。
2.4 促进了法学意识与文化的发展
商鞅变法不仅为秦国制定了法律制度,其在规范人的行为,培养百姓的法学意识等方面也有重大意义,比如在变法过程中,其进行了大量的立法工作,通过探讨协商来确定法律的基本条例,开办法律教育来促进法学意识的发展,是法学文化成为当时秦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封建法律思想资源和人才资源的起源。同时,商鞅也强调法制的变通与修订,认为不同时期的社会应当有着不同的习俗和道德风尚,不同国情的社会应当采取不同的法律制度,将变化的法制意识深入人心,法制在维护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希望社会发展所反映出的问题来修补法制的空白,这种法学意识与文化对于强化现如今我国所采取的“依法治国”基本方针是有借鉴意义的。
3商鞅变法对于我国“依法治国”的启示
商鞅变法的成功实施首先是秦国君臣对新颁布的法律树立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并且商鞅在执法过程中非常严格,违法必究,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观念融入在法制实施过程中,并且注重“诛法不诛心”,这些新型法制意识对于现如今我国“依法治国”基本国策实施也是大有帮助的,比如对我国高层领导的犯罪管控、对犯罪动机与犯罪实施的辨认与处理等,都可以从商鞅变法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其次,商鞅变法的实施具有较强的阶段性,根据秦国当时的国情制定不同的法律,这点是关乎变法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现如今的我国依法治国也应当如此,虽然我国的法制建设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但是依然还不够成熟,需要根据不同的国情进行不同程度的修订,最重要的是需要强化法制观念的灌输,避免社会对法制和法律缺乏认识与信心的现象发生,而对法律缺乏信心也正是现如今我国依法治国最大的障碍,需要政府管理机关在执法公正、公平上进行更大的改善。商鞅变法在法制观念和意识上的宣贯是非常值得借鉴参考的,当时的秦国无人不知商君,无人不知变法,也正是因为全国对商鞅变法的敬畏,才促进了变法在秦国的价值体现,最终使秦国变得强盛起来。
总结
无论是封建时期的法制观念,还是现如今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商鞅变法都对其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商鞅变法的实施使更多的人了解法家思想,使更多的士子产生了对法学的兴趣,这对于我国法学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促进了法制在政府管理机构中的形成,促进了法制作为政治实体的形成,促进了法学思想的传播与推广以及促进了法学意识与文化的发展,这些我国法学历史发展中的转变,为我国现如今所实施的“依法治国”基本国策提供了参考与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锋敏.诚信视角下的商鞅变法[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3):21-22
[2]于力.商鞅的“?法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3]程幸之,王敏.浅析商鞅变法的主要思想与借鉴意义[J].作家杂志,2010(3):54-55
[4]茹继田.和谐社会与商鞅变法[J].西部时评,2006(4):29-31
商鞅变法评课稿 篇7
2016上半年四川中学教师资格面试备考之试讲:《商鞅变法》教学
设计
2016四川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成绩查询
2016四川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公告
四川教师资格面试备考资料 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资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掌握商鞅变法的时间和变法的主要内容;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和产生的巨大意义。【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商鞅变法的原因、措施、影响以及变法成功的原因,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改革对历史推动的作用,从商鞅为改革而死的人生经历,感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对商鞅的历史评价 【难点】
商鞅变法一些措施的含义及作用
三、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法、图片辅助法、问答法、讲授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演示文稿、图片)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芈月传节选)。再看视频的时候带着这样一个问题:”视频中的人物叫什么名字?”好的,开始吧!时间到了,老师现在提问一个同学。刚才这位同学说:“视频中的人物名字叫商鞅”,视频中还讲述了什么事情?有同学
四川教师考试网
说:“他被秦王处死”。那我有一个问题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商鞅为什么会被处死?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商鞅变法》。
环节二:新课教学(一)秦孝公求贤(课件)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大屏幕上得三幅图,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冶铁技术和铁农具的出现说明战国会冶铁,而且铁器做的工具已经普遍使用,牛的鼻子套了一个圈环,说明牛已经被用来干活。
教师:西周时期,我国已经会制造铁器,在春秋末期,开始使用牛耕田,在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生产力得到显著提高,成为生产力的主要标志。
提问: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争不断。处在那样一个战乱时代,怎样才能避免被兼并的厄运呢? 学生:发展生产,富国强兵。
教师:为了富国强兵,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改革,一时出现了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在众多变法中,商鞅变法是最为彻底的变法,所以也是对后世的影响是最大的。
(PPT出示课件)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为,那时秦国,地处西方,在七雄中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个方面都是最落后的,所以大家看不起他,他甚至还要派兵侵占他的领土。秦孝公感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立志要使秦国富国强兵,为此,他招揽贤才,并许诺有谁能出计让秦国强大,就给他高官,还分一部分土地。当然,对商鞅这样有抱负的人,当然希望游说诸侯,建功立业,在魏国不得志的商鞅就到了秦国开始变法。
(二)商鞅主持变法(课件出示变法条例)经济方面
1、土地改革(废经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2、重农抑商 政治方面
1、奖励军功(按照军功大小收于不同的爵位和田宅;贵族没有立军功的就没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权)
2、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全国设置31个县,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3、严明法令(连坐法)
四川教师考试网
了解了这些措施之后,同学们认为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分析)(三)变法的作用
学生:有利的打击了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有利于提高秦国的军队战斗力,有利于发展农业,增加国家的财政实力。总理,有利于秦国富国强兵。
教师:商鞅变法使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提高,是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国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提问:同学们现在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我们上课之前播放的是视屏中商鞅为什么最后被处死? 学生:商鞅变法侵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新国军即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王位,不得不把商鞅处死,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环节三:小结作业
这节课我们学了商鞅变法的原因、内容和作用,请同学们下课之后去思考一个问题:“商鞅最后被处以车裂极刑,那么商鞅之死是否意味着变法的失败呢?”
六、板书设计 商鞅变法
一、商鞅变法
1、时间
2、人物
3、原因
4、内容
5、作用
七、教学反思
本文来自四川教师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