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读后感

2024-09-11

《戊戌变法》读后感(共12篇)

《戊戌变法》读后感 篇1

《戊戌变法》读后感

《戊戌变法》读后感

现在已经是2016年了,遥想祖国当年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许多岛屿都被外国占领,也有许多英雄为国家尽忠,为了了解历史,我特意借阅了一本书,名叫《戊戌变法》。看完这本书,我真有一种奋发图强的意志。

这本书主要分五大部分;《戊戌变法的兴起》、《戊戌变法的过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戊戌变法评价及历史影响》、《戊戌变法中的重要人物》,主要讲了;因为甲午战争失败是直接原因,维新思想的起兴是思想基础,公车上书揭开了序幕,创办报刊,学会制造舆论,所以康有为等人主张戊戌变法,此后,康有为接连向光绪帝上书,陈述受法主张,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变法运动一开始就遭到封建顽固派的抵制和反对,随着运动的开展,维新派与顽固派的矛盾和斗争迅速加剧。1898年9月21日,光绪帝被幽禁,谭嗣同等6位维新志士惨遭杀害,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新政全部被推翻,变法运动彻底失败。失败原因是1.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不可能成功2.对外国侵略者带有幻想,具有依赖性3.没有也不敢发动群众

像康有为、梁启超这样的英雄人物还有很多,如江姐、杨靖宇......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影响,他们都怀着颗赤诚之心,有济世之才,一代人杰啊!我长大后一定要报向祖国为祖国出一份力。因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做国家的栋梁之材!

《戊戌变法》读后感 篇2

一、两国维新力量与守旧力量对比悬殊

中国的封建势力比日本的封建势力强大的多。中国的封建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之资产阶级维新派都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 有着完整的封建主义体系。变法运动所依靠的光绪皇帝只不过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傀儡。在军政大权都操纵在地主阶级守旧派手中的情况下, 颁布变法诏书, 推行新政, 必然成为一纸空文。日本则不同, 封建势力的德川幕府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之下, 已经摇摇欲坠, 开明的贵族与资产阶级结成了倒幕联盟。日本倒幕派是利用人民的力量, 通过国内战争的手段取得政权的。而中国的维新派, 把自己的活动范围局限于帝党官僚和士大夫阶层的少数人的小圈子里面。他们害怕革命, 甚至仇视农民革命, 除谭嗣同外, 维新派的领袖们差不多都仇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因此, 他们以革命去恐吓、打动封建统治者, 刺激封建统治者施行变法的决心, 把防止革命作为变法的推动力。维新派在不根本否定封建制度, 甚至主要依靠同样也是封建势力代表的帝党官僚来推行资本主义一套主张, 这当然是南辕北辙, 所以也就很难有成功的希望。

在日本明治维新时, 幕府的势力十分脆弱, 陷入极端孤立的境地。维新势力以中下级武士为核心, 抬出天皇为旗帜, 与反幕府的强藩相结合, 既有基地又有军队, 广大农民和市民也积极参加和支持反幕武装, 因此, 组成了强大的维新阵营, 一举推翻了幕府旧政权。中国的情况则不然。有地主、商人、高利贷和官僚结成的“四位一体”, 同现存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 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又是它们的共同思想准则。而且, 这股发动势力还有强大的外国侵略势力的支持。因此, 在这个具有特殊凝聚力的统治营垒中是很难分化出与之相抗衡的革新势力的。如中国的维新势力仅以有资产积极倾向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为核心,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联合少数官僚, 既无基地, 也无兵权、财权, “与守旧党相比, 不过千与一之比, 其数极小。” (严复语) 因此, 守旧势力一反扑, 维新势力顷刻瓦解。

二、两国文化传统和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不同

中日两国维新运动之所以产生上述不同特点, 其根源还在于两国文化传统不同, 对待西方先进科技的态度异殊。

日本跨入文明的时代比较晚, 在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中, 总是“接受了很多, 但付出的很少”, 形成一种对外国文化乐意吸收的文化心理传统。他们先是学习中国文化, 近代以来有大量的、全面地吸收西方文化, “明末以来中国介绍西方和世界的书籍, 便成为日本的应急之需”。佐久间相山、吉田松阴、西乡隆盛、桥木左内都曾“如饥似渴地反复阅读”中国魏源的《海国图志》, 并邀请同仁们“共同讨论研究”。以后西学在日本人民尤其是平民和下级武士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因此, 明治维新时推行文明文化政策阻力较小。另外, 日本历来提倡武士精神, 崇实而不倡哲理空谈, 对中国儒学有所清算和批判, 这对维新改革也是有利的。

中国式文明古国, 几千年中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但是由于它太久太光辉了, 一旦需要变革的时候, 反而成为一个文化负担。估计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崇拜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以中华为自豪, 而对外来文化不屑一顾, 因为天朝大国无所不有。在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中, 一直是输出的少。封建统治者自诩为“天朝上国”、“华夏中心”、四周都是“蛮夷藩属”, 要严防“以夷变夏”, 因而形成一种自尊、自足、拟古拒变的文化心理传统, 直到维新时期守旧派还顽固地坚守“祖宗之法不可变”, 顽固派大官僚徐桐甚至宣扬“宁可王国, 不可变法。”另外, 中国的宋学义理、汉学考究和词章等等, 都脱离实际或逃避现实, 以古训和心成之说为依据, 使中国人崇古好古, 不敢胜过古人而终于在古人的圈子里想问题。这些对维新改革都是十分有利的。

戊戌变法的另面 篇3

戊戌变法期间张之洞召京

这是一个重大的决定

“百日维新”前,清朝中枢有一项重大政治举动,即召湖广总督张之洞入京辅政。

中枢的情况与慈禧太后的态度是,在1861年咸丰帝去世前,安排肃顺等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主持朝政;咸丰帝的弟弟恭亲王奕訢与慈禧太后联手发动政变,杀肃顺,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任议政王,并主持军机处和总理衙门。这位年青的近支王公在桂良、文祥、曾国藩等人的支持下,有所振作,开创了“同治中兴”的新局面,洋务运动由此而兴。然而,慈禧太后与恭亲王的矛盾始终不断。同治四年(1865年),慈禧太后罢去奕訢“议政王”名衔。光绪十年(1884年),即中法战争时,慈禧太后更以“委靡因循”为名,罢免以奕訢为首的军机处和总理衙门的全体班子。该年是甲申年,史称“甲申易枢”。10年后,甲午战争爆发,慈禧太后在朝野压力下再度起用恭亲王奕訢,然奕訢此时已无30多年前的那股朝气,为政平和,一切以慈禧太后的旨意为归。

“甲申易枢”时,光绪帝的师傅翁同龢亦罢去军机大臣一职,仍任工部尚书,并奉命继续在毓庆宫行走。此后不久,翁改任户部尚书,光绪二十年(1894年)再次出任军机大臣、督办军务处会办大臣,光绪二十一年出任总理衙门大臣。这些重要职位加上光绪帝的师傅,使之地位大升。

作为精明的权术家,慈禧始终认为,只能有一个人对光绪帝具有影响力,即她本人。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正月十三日,慈禧太后下令撤汉书房。翁从此失去了在毓庆宫与光绪帝单独相见的机会,只能在早朝“叫起”时随军机大臣一同与光绪帝相见。

光绪二十年恭亲王奕訢重入总理衙门、军机处之后,奕訢是这两个最高机构的首领。此后不久,情况发生变化。恭亲王的身体开始出现了问题,在慈禧太后及朝廷中一班老臣的眼中,恭亲王奕訢一旦去世,朝中将无人可遏制翁同龢的权势。在此情况下,光绪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九日(1898年4月19日),大学士徐桐出奏“请调张之洞来京面询机宜折”。

光绪帝收到该折后,未签署意见,当日将之上呈慈禧太后。徐桐的建议让慈禧太后足足考虑了3天,至闰三月初三日(4月23日),清廷发出电旨:“奉旨:张之洞著来京陛见,有面询事件。湖广总督著谭继洵兼署。”这是一个重大的决定,意味着张之洞很可能入京辅政。而徐桐的这一奏折,是由张之洞的亲信内阁候补侍读杨锐与其友刑部候补主事刘光第商议起草的。

02

搭救杨锐

张之洞大约认为此案杨锐自当脱罪

戊戌政变发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日(1898年9月21日),从“张之洞档案”中可以看出,他于次日凌晨丑时即得知消息。由于与康有为之间的政见分歧,他对政变后的前景一开始并不是很悲观,反而对康的落难,有着几分暗喜。但听到杨锐被捕后,张的感受一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杨锐很可能是八月初八日(9月23日)早上在家中被捕的。而在初九日的下午,张之洞就得到了消息。他于酉时分别发电报给张权、黄绍箕,除要求查明原委,还希望了解慈禧太后的下一动作,并要求焚毁相关的电报函件。然仅过了几小时,张又于亥时再次发电张权,根据张之洞的判断,杨锐、刘光第等新任军机章京4人若有革职拿问的明发上谕,将不再会有新的行动,到了第二天,张之洞再发电张权,张之洞所担心的,是杨锐等新任四章京由康有为所保,这将使案情变得极为复杂。而到了八月十一日,张之洞开始行动了,档案中留下他大量亲笔电报。八月十一日寅时(上午3时至5时),张之洞发电其侄吏部主事张检:

“是否有人劾?究系何故?此外有要事速电告。如须密者,专人坐火车送至天津发电,并告权。即刻复。”与此同时,张又发电此时正在京觐见的湖北按察使瞿廷韶。过了几小时,张之洞又命幕僚杨文骏,发电给其兄、直隶总督荣禄的幕僚杨文鼎:“闻军机章京杨锐因康有为案同被拿问,骇愕之至。杨章京自四川学政任内,相随晋、粤、江、鄂二十余年,品行端洁,凡事最小心谨慎。此次召见,系陈右帅所保,与康丝毫无涉。嘱电兄转恳荣中堂,设法保全,免受诬累。”

张之洞恳请荣禄能出面保杨。然此时荣禄已去北京,护理总督袁世凯复电,表示“遵办”,即将此意转告荣。又过了几小时,十一日亥时,张之洞正式采取行动,命瞿廷韶去找王文韶、裕禄,搭救杨锐。据瞿的回电,王文韶表示同情,裕禄未能相见。与此同时,张之洞又发电盛宣怀,请盛转恳王文韶,搭救杨锐。盛对此完全照办。张之洞的行动似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据陈夔龙的笔记,当时主持审讯的奕劻,亦有意援救杨锐、刘光第两人,很可能就是转受他人之托。

从清晨的寅时,到夜间的亥时,张之洞的动作有如三级跳,先是由瞿廷韶“婉陈”,继而由其幕僚转求,最后方是自己出面,这一系列的动作,自然与京中的来电有关。张之洞电文中“召见蒙恩”“与康无涉”,说明他已查明康确未保杨。由于得到了京城来的好消息,张之洞大约认为此案杨锐自当脱罪。

03

湘水生波,因何而起

何以昨日忽催泪

既然杨锐在光绪帝面前弹劾康有为,并欲令康迅速离开北京,那么,杨完全可以在审讯中将自己摘出,说明自己并非康党。恰也就在张之洞极为放心的八月十三日,慈禧太后恐外人干涉,下令处死杨锐等“六君子”。八月十四日,噩耗传来。张之洞收到瞿廷韶电报:“昨日陛见后,分谒枢廷,未见。便见合肥,论杨、刘事,尚谓必有分别。旋见钱密缄,已云仓猝,虑难挽回。果于四点钟遽同谭、林等同时处决。在京多称杨、刘之冤,奈内旨迫切,于午刻迳由刚相奉密旨立办。措手不及。”

该电说明李鸿章等都认为杨锐、刘光第“必有分别”,此案由刚毅奉密旨“立办”。张之洞得报后,随即发电张权:“芝艾同焚,奇冤至痛。到部数日,所闻何供?峤曾劾康,想必供明。何以不理?何以昨日忽催泪?”张之洞急切想知道,杨到刑部后的审讯过程,“峤曾劾康”是对杨最为有利的情节,可他为何会遇难呢?张之洞不理解审判的结果,亟想知道杨锐遇难前的遗言。他此时还不知道,杨锐、刘光第等人是不审而诛。直到第二天晚上,八月十五日亥时,张之洞发电黄绍箕:“叔峤恐系为杨崇伊所潜害,望详加考究。黄遵宪实是康党,都人有议者否?”此日原本是中秋佳节,张之洞却在悲痛中度过,且以悲为恨而记仇于杨崇伊、黄遵宪等人;且在极为悲痛之际,指责昔日的朋友黄遵宪是康党!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罪名。又过了几天,八月二十三日,张之洞又发电为杨锐收尸的乔树枏:“肖岩到否?思永扶柩何日行?如需费,速示。湘水生波,因何而起。漾。”

“思永”,杨锐之子杨庆昶的字。杨锐的棺柩由杨庆昶、杨悦一路送行,由北京经西安至家乡四川绵竹安葬。至时,张之洞会想到什么,能做些什么?两年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张之洞另两位得意门生、总理衙门大臣许景澄、袁昶在极端保守派的鼓噪下被杀,张又会想到什么?又能做些什么?这是一条伤痛的河,从这位“忠臣”的心上淌过。

新书速递

压力测试

作者:[美]蒂莫西·F·盖特纳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2015年4月

定价:58.00元

作为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主席和奥巴马的财政部长,盖特纳在这部回忆录中,带领读者领略金融危机的台前幕后,解释他如何作出各种艰难抉择以及在政治上不受欢迎的决定,用以修复一个破碎的金融体系。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作者:阎步克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5年3月

定价:75.00元

帝制中国的官僚政治由拥有人文教养的儒生文士承担,“文人”和“官僚”一身二任,由此塑造出了一种“士大夫政治”。本书探讨的是它的衍生过程和这种政治文化模式的特点、机制。

余生皆假期

作者:伊坂幸太郎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2015年2月

定价:28.00元

商鞅变法读后感500字 篇4

商鞅,本名公孙鞅,魏国人,从师公叔痤,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后因秦国孝公发布了 一副求贤令,商鞅便飞奔秦国。

商鞅到秦国后,四次朝见秦孝公:第一次讲的是帝道;第二次讲的是王道;第三次讲的是法道;第四讲的是霸道。商鞅想:如果孝公选帝道与王道,那么他就是直接离开这儿,如果他选的是法道与霸道,那么这里就是我的舞台。最后,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赢得了秦孝公的信任,秦孝公把变法的重任交给了商鞅,果然,商鞅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每年的粮草收益和兵力明显增加了很多,但在这同时,商鞅背叛了自己的故国——魏国,他把自己的故友公孙昂抓了起来,又率先领秦军占领了魏国的河西之地。此外,它的刑法还引起了许多民众的痛恨,比如连座:连座的意思是一个人犯法,全家或全村都得受罪。同时,也招来了太子的痛恨。

当秦惠文王即位时,就下令全国抓捕商鞅,用车裂处决商鞅,最后,商鞅用自己的血清洗了秦国,让秦国成为东方霸主。

重读戊戌变法 篇5

   中国的宪政移植运动发轫于戊戌变法,文化抵抗也自此揭开了“民族主义”的旗号,并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康有为在戊戌五六月陆续进呈的《日本变制考》中,说明了他的变法主张: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局、开矿务,可谓之变事,未可谓之变政;改官制,为选举,可谓之变政,未可谓之变法;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在康氏看来,制定宪法,行民选议院才算变法,可以“摄百千万亿臣民之心智”,人民不会与朝廷疏离,而会竭尽心智能力,使政举法行,国家可长治久安。

 

康有为认为,政治改革的最终结果是激烈的,但改变的过程必须缓慢平和。在实现全民共知的“太平世”之前,中国必须经过君主立宪的过渡时期。在《日本变制考跋》中,康建议“我朝变法,但操鉴于日本,一切已足”。康氏也明白“升平世”的君主立宪与“据乱世”的绝对王政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必须作若干之说明与预备:由于宪法之定,出于公天下之民,以人民之福利为重,则通国上下之官皆为民事而设,而事有今昔之不同,常变之各别,而官也因之有异,此与中国过去专制政体之设官分职,欲家天下,防范人民,而制定《律例》及《会典》,其立法精神是迥然不同的。

显然,宪政有着与专制大异其趣的精神与文化。至此康有为遇到了一个难题:中国没有宪政的实践,但有没有宪政的精神呢?若有,为什么产生不出宪政?若没有,是否意味着文化上也跟着全盘西化?康氏陷入了二难选择:若主张有,必须冒大不韪,推翻千年之定识,重新解释儒教;若主张无,有伤民族自尊,等于宣布“文化自杀”,并根本上动摇儒教作为清政府的立国基础,这不但皇帝不同意,官吏不同意,也肯定招致士人阶层的普遍反感,最后可能是天下共诛康氏本人。两害取其轻,他选择了第一种方式:西方国家以行政、立法、司法三权来实现民主政府,而在中国已有这样的理论存在。中国在民主实施上落后于西方,不是因为孔子的学说有缺点,而只是他的许多门徒误解了他。这就是康氏《新学伪经考》(1891)和《孔子改制考》(1896)要说明的问题。

康有为不但认为儒教有宪政的理论(如《孔子改制考》说尧舜为民主、为人道之极至),而且已经深入到操作层面上的“阶段论”。他在《论语注》中写道:“春秋之义,有理乱世,升平世,太平世”,而每一世都有他相应的政治制度:绝对王政适于据乱世,君主立宪适于升平世,共和制度适于太平世。当人类从较低的社会层次发展到高层次,政府的形式也要相应改变。在《论语》中,孔子有言“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传统的理解是大夫不能控制政府,百姓不议政治。康氏批评此屡见的“不”字乃系误植,误植之人盖不明孔子的真正意思,因此必须删去。康氏评论孟子所说“民为贵”时有云:此孟子立民主之制,太平法也……公平所归乃举为民主,如英、法制总统然……近于大同之世。经这么一解释,儒教本来就有君主立宪和民主立宪思想了,并明示了二者的更迭和渐进过程。康有为于是主张设制度局以定宪法,并以孔子自称为素王,孔子亦主张改制,为其变法立宪确立了经典依据。就这样,通过对儒教本土资源的`重新挖掘,宪政理论大可自给自足,移植西方宪政而不必同时引进西学,难怪梁启超称呼康有为系“孔教马丁・路德也”。

康有为提出以儒变法和以儒教为国教还有直接抵抗基督教文化的动机。康氏认为“耶教言灵魂界之事,其圆满不如佛,言人间世之事,其精备不如孔子”。他觉得儒、佛、基督三教虽讲基本上相同的真理,但以基督教最不如人意。他相信儒教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学说都优越,在理论上适宜全人类,是在目前情况下惟一适合中国的宗教。为了保全帝国的目的,中国的法律、行政和经济制度都必须按照西方的模式改变;但如果放弃儒教,企图对整个道德生活西化,则将是文化自杀。因此,康氏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所取的立场,可说是一种“文化民族主义”。

综上所述,康有为认为戊戌变法的直接目标是开议院,制宪法,行君主立宪,以解释后的儒教为指导思想,而不能引进基督西学作基础。尽管康有为对儒教经典的“重新解释”引起了较多的非议,但光绪皇帝除不答应明确立国教外,其他主张大多被接受,并任命康有为作整个变法的“总设计师”。因此可以说,康的思想基本上代表了变法时期关于“宪政移植与文化抵抗”的样式。我认为,康有为与戊戌变法对二十世纪中国宪政的重大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康有为的所有努力,在我看来,是为了中国的宪政移植寻求一种能为国人所认同的合法性基础。这种基础根植于传统文化,与意识形态休戚相关,而又不能根本违逆世界之大潮。于是,便有了对儒教经典的重新解释,但康的用心良苦反而加重了文化的认同危机,使他的“合法性基础”一直处于边缘地带:传统的实权派和士人阶层斥康为“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而革命派和西学派也不买康的账,视之为极端保守的顽固分子。对此,费正清指出:“康氏为了弥补漏洞,经常不得不违背已被大家所接受的解释,乃引申经文以便将平等、自由、共和与宪政诸义注入儒学,他的做法乃是善意地使中国的道德遗产现代化以保存之,使清廷的思想基础合时以挽救它的危亡。假如康氏依据家法,他不过是另一个可敬的公羊家,与他之所为完全不一样”。尽管说得不客气,但后继者发现康思考的问题是不能绕过的,并且几乎走上了同一条道路:宪政移植与文化抵抗。前者为西化和现代化,后者为民族化和本土化。最终,中国移植了宪政之体,而排拒了宪政之魂。

第二,康有为主张渐进改革,认为中国先行君主立宪为实现真正的民主宪政所必需的过渡阶段,而急功近利的革命只能导致历史的轮回。“仆戊戌以来,主张君主立宪;自辛亥以来,主张虚君共和”。康认为虚君可置身于政治竞争之外,可作为国家团结和安定的象征,既顺应传统民情,又为宪政建设提供了一个和平环境。孙中山先生当时提出要革命,要“民治”的宪政,二者区别不在于目标,而在于和平与暴力的手段分歧。但越往后看,孙中山先生的做法就越清楚了:他不得不承认,民治宪政只能是渐进的,而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于是便有了“宪政三段论”,而长达的训政时期人民根本上无权可言。皇帝被赶走了,却迎来了无数个“皇帝”,军阀混战,国无宁国,民不聊生,还谈得上什么人权、民主、宪政。本世纪的宪政遭遇不幸被端方和康有为言中,而戊戌的思想本来是可以直接避免这种情境的(辛亥革命后若行虚君立宪根本无阻力可言)。后继者的实际操作者在暗渡康氏陈仓,但却为表面的形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第三,康有为“渐进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智未开”,尚须教化,此为康最初主张君主立宪和开明专制的缘起。康氏认为,中国人民在专制统治下几千年,既无能力也无欲望取得政权,因此在他们有资格动用权力之前,给予他们政权是愚蠢的,最安全的方法是尽量利用现存设施作大转变的准备。康氏认为适用于“太平世”的民主尚未到来,操之过急,将适得其反:伸民权平等自由之风,协乎公理,顺乎人心……将来全世界推行之,乃必然之事也……须有所待,乃可为也……中国果服革命之药,则死矣。民国成立后的局势证实了康氏对于未成熟宪政改革的诸多忧虑。他说,“所谓民权者,徒资暴民之横暴恣睢,堕实桀颉而已。所谓平等者,纪纲扫尽,礼法荡弃而已。所谓自由者,纵欲败道,荡廉扫耻,灭尽天理,以穷人欲而已。”

孙中山先生当初主张激进革命,并在民国成立后宣布人人平等、自由,享有天赋人权。但他很快就发现:正如康有为所言,中国人民实际上还停留在需要引导,才能走上民主宪政的地步。因此,他提出了“训政论”―――宪政保母论,寄希望于“先知先觉”的精英。与此同时,胡适、蔡元培、丁文江等大学者也呼唤“好人政府”,这样,某某主义和儒教文化的巧妙结合使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希翼救世主的心态和官方的“牧民”意识得以实现一个在道德和智识上无可置疑的“好人政府”。

戊戌变法时,康有为基于“民智未开”而主张君主立宪的开明专制,用皇权教化人民,使宪政权利次第实现,康氏的思想自然遭口诛笔伐。但那些谴责康的人后来掌权了也走上了他的老路,只不过少提一个“皇帝”罢了。这种“巧合”是必然的:宪政是从西方那里搬过来的,但头脑还是中国的。它的源头是儒教的人性哲学:上等的“圣人之性”先天就是善的,不需要教育;“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需要经过教化、改造,方可“化性而起伪”,臻于完善,圣人君主官吏自然“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呼唤救世主和好人政府不就是“内圣外王”,“修齐治平”的政治产物吗?

中国之所以自己开不出宪政,移植又不成功,从康有为氏的“变法”主张中已可以看出其中端倪:以“民智未开”而主张集权训导、教化人民,看似有理,实际上是一个祸害致深的伪命题。其一,“民智未开”并不构成政府干预的正当理由,因为政府本身也存在类似的难题,政府本质上不是超越个人之上的实体,并非全知全能,它也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个人组成的,这些人往往也是“官智未开”的,起码在中国行宪前,不会存在一个宪政素养良好的官吏集团足以示范教化人民,因为官吏和人民一样只有在宪政的环境里才能逐步培养宪政素养并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其二“人民未能自事其事”绝不是“政府代行其事”的充分条件,在宪政生活中,公民拥有权利,可以行使,也可以弃权,但没有授权,任何人不能越俎代疱。通过开明专制大包大揽来推行民治宪政,本身就构成了手段与目的的悖论。其三,人民没有行宪的热情和能力,或者宪政一开,就导致民情混乱,自由滥用,纵欲败道等诸现象,往往并非“民智未开”,而是宪政自身的制度设置尚未产生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是行宪初期的必然现象,而政府一旦热衷干涉,可能会返回专制状态。最后,以民智未开而行训导教化政策,必然用权至极并视人民为掌中可任意揉搓的试验品。其无法避免的结局是“为政者打着人民的旗号反人民,官吏以行公益之名中饱私囊”。“权力容易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绝对会使人腐化”,二十世纪的经验为这个真理提供了太多的例证。

戊戌变法教案(精选) 篇6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掌握1895到1898年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重大事件名称和顺序。

能力目标:比较分析社会各界对于戊戌变法的不同反应,了解新旧时局关系紧张的具体表现,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讨论探索变法法令内容在政治方面的局限性和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的进步作用。由此理解变法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改革。

情感目标:谭嗣同等人不惜牺牲生命,希望通过变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值得后人敬仰和怀念。充分理解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陶冶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增强新时代青年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引导,了解,维新变法的基本知识公车上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突出重点。

难点: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历史意义。通过学生讨论以及老师的引导讨论出戊戌变法的性质以及他虽然失败了,但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来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谭嗣同所写的《狱中题壁》的朗读视频。在同学们观看完以后提问,为什么他们被人们称为戊戌六君子呢。而谭嗣同为什么又会被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坐着时光飞船回到当时一起去了解戊戌变法。

新课讲授:

我们今天就把戊戌变法当做一个故事去听去感悟和学习。那么我们把它分为四个章节,一起先来看一看第一章:粉墨登场。

出示公车上书的图片。

老师:同学们看一看,这幅图上这些人都是什么人呢?他们又在干什么呢?

学生:

老师:这幅图叫做公车上书,那么现在同学们带着问题自行阅读公车上书的第一自然段找出答案。(展示课件上的问题)(1)什么是公车上书?(2)为什么要公车上书?(3)公车上书代表人物是?(4)它标志着哪一事件的开始?

老师:同学们知道康梁之间是什么关系吗,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请同学跟我们讲一讲。(师生关系)

过渡:尽管康梁等人很努力,他们迫切希望光绪帝变法。但公车上书最后还是没有成功,那么公车上书失败后,他们是不是就放弃而无所作为了呢。

学生:有。老师:好,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第二章:精心筹备

请同学们自行阅读33页的第一自然段找一下他们都做了哪些准备?

学生归纳:创办了《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新成立了政治团体强学会。

老师: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过渡:强学会的形成《中外纪闻》的创办为变法做了更充分的准备。公车上书以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他是怎么构想的呢,请同学们阅读百日维新的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行阅读

老师:那么光绪帝又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不做“亡国之君”。

老师:当时维新变法是不是一帆风顺的呀,学生:不是。

老师: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碰撞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学生:表演顽固派与维新派辩论到底要不要变法。

老师:通过表演,我们可以看到最终荣禄拂袖而去,哑口无言,变法依旧继续。

创设情景:同学们,如果那么生活在当时,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变法。

过渡:是的,我们要变法,现在让我们进入故事的第三章:大展经纶,同时这也是戊戌变法发展的高潮。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变法的内容有哪些又对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变法内容: 经济:发展农工商业 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

政治: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官职;开放言论。文教:开办新学堂;废除八股文;创办报刊

根据内容给学生分析维新变法内容所带来的影响。

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思想上: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需求)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军事强大)老师提问:这些内容对顽固派造成什么影响? 学生: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过渡:现在我们进入故事的第四章:壮志难酬

最后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

出示戊戌六君子遇难的图片,描述他们遇难的惨状。

为学生解决导入时提到的问题:“戊戌六君子”分别是哪些人?紧接着出示谭嗣同的图片并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谭嗣同临死前写下的豪言壮语: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并让学生思考:维新派要杀的贼是谁?(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顽固派的镇压失败而无法挽回的局面。)

讨论与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戊戌变法有何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虽然挫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讨论与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它为什么会失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失败原因:封建顽固派的反对;领导变法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天生软弱;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没能发动群众。

结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通过提纲式的框架和学生一起巩固小结本课的内容。再通过几道习题检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创办 C.强学会成立D.戊戌政变

2.康梁组织“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 C.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马关条约》的签订

3.“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这段材料反映了这次改革的性质是()

A.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B.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人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 D.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斗争

4.光明中学八年级要排演一场《戊戌变法》的历史剧,张军饰演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那么他应最赞同下列哪项法令()

A.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B.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训练新式军队

5.你认为谭嗣同的牺牲有意义吗?今天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有意义。我们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老师: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诵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一起与之共勉。(配乐诵读《少年中国说》)

戊戌变法优秀教案 篇7

教学重点:

光绪帝诏书的主要内容和变法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1.复习提问:

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行了哪些维新变法运动?这活动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2.导入新课:

一千多名举人参加的“公车上书”,使京师哗然,国人震惊,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南北呼应的舆论宣传,使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的维新思想广泛传播。康梁等人为 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维新图强的政治抱负四处奔走,百折不挠。随着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的迅速开展,康、梁的“上层路线”也终于感动了深居“大内”的光绪帝,法即将成为现实。下面我们来学习1898年那不寻常的一幕。

3.讲授新课:

一.保国会的成立

1.康有为再次上书

康有为1897年再次上书光绪帝,痛陈变法的重要。(让学生阅读P81-P92内容)

2.康、梁组织保国会

1894年产值月,康、梁在北京组织保国会,制定章程,倡议在和省设立分会,呼吁救国,宣传变法。

二.百日维新

1.光绪帝下诏变法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百日维新开始。

光绪帝

2.变法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让学生看P82-83表格,了解变法的具体内容,老师通条分析。

三.戊戌政变

1.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慈禧太后

9月21日,慈禧太后和荣禄等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慈禧太后宣布“亲政”。下令手势搜捕维新派,废除变法法诏令。

2. 百日维新失败

去留肝胆两昆仑

康、梁逃走

谭等六人被杀,是为“戊戌六君子”

从变法到失败,前后仅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小结:

“戊戌变法为什么那么快就归于失败?”学生讨论发言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还不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势力太小。而他们又只是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相反,当时的封建顽固势力则十分强大。因此,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但这次变法时日虽远,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失败会换取教训,流血会唤起国民的觉醒。在将踏入另一个世纪门槛的时候,每一个探索中国自强之路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维新志士们的呐喊和他们所留下的那一串带血的脚印。

课后记: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篇8

难点: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的评价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的综合法;

教学用具: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深的表现,侵略的加深引起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变化?”由此,导入“的背景”。

一、的背景

在学生回答,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所引起的中国社会变化后,教师进行总结:

二、康、梁的维新思想

指导学生采用烈纪年表的方法,将基本史实理清。在理清史实后,重点讲述《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在理清史实后,重点讲述《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讲《新学伪经考》,先通过阅读注解,明确“新学”“伪经”作为历史名词的概念。随之强调,康有为是以维护孔子的名义进行的,以考据辨伪的方式,通过指斥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理论基础)的古文为伪造之作,这就从根本上推翻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的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根据。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康有为为什么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思想?在学生分析讨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根源、康有为的思想根源、社会现状等方面思考这一问题。 同时,教师应指出: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是由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形成的。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显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大的优势。伴随着侵略势力的深入,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政治学说和制度传入中国,这一切都是客观存在,必然反映到康有为的头脑中。而其思想的主体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所以,康有为主张的仅是清朝封建统治下的变法,而反对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

三、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主要是指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相关的小字内容,并根据此内容归纳论战中双方的对立观点,制成表格。对照论战的三个问题,启发学生认识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作用: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四、百日维新

通过提问、回答、归纳讲述,使学生在明确的历史背景时,掌握章节之间内容的内在联系。 重点讲解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强调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实际上提出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当时形势下的施政纲领。指导学生阅读思考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内容。 指出维新派成立保国会是为变法进行的组织准备。保国会一成立,顽固派与维新派的斗争更加激化。一则壁垒分明了,二则意味着思想领域的维新变法即将转变为政治领域的付诸实施阶段,斗争更加激化、这是必然的。

具体分析变法诏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进步性:①“提倡官房上书言事”须讲清楚两点:一是从发展来看,清朝旧制不仅平民不能上奏章言事,就是一般的四品以下的京官和三品以下的地方官也都没有资格上书言事。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康有为多次上书被轻易地扣压了。如今加以提倡,而且光绪帝极为重视,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二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一般的老百姓大多为生计操劳,没有文化,当时能够上书言事的大多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参政一种方式和途径,有利于打破封建统治思想。 ②“消闲散重迭机构,裁汰冗员”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体制,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③经济方面的举措,无疑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举措。 ④文化教育方面的举措,一是不仅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且有利于传播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二是废除八股取土,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这实际是在改变官僚机构的构成,用现代话说就是政治体制改革,无疑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变革的。

局限性:①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突出的是慈禧太后牢牢地控制着光绪帝和左右局势的权力。维新派幻想顽固派会放任他们去变法。反映出维新派对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的严重对立性认识不足,也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 ②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反映出康有为等在当时选择的是渐进的变革道路。从当时中国社会状况考虑,有它现实性的一面。这是历史发展客观的局限性,非维新派主观的局限性。 ③军事方面的举措,没有采取由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政变阴谋,束手待毙,运动失败了。反映出维新派对政治斗争残酷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军队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不可避免地失败,也就不足为怪了。

五、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优秀 篇9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戊戌变法的历史,了解到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采用问题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时,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努力向先进的西方学习,要求维新变法。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难点:重点: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难点: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讲述法

合作探究法 自主学习法 准备教材(教具、学具、资料等):多媒体课件

流程设计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 出示视频“甲午中日战争”,谈感悟。

公车上书

播放“公车上书”的录像片断。

阅读教材,找出“公车上书”的时间、地点、发起人、上书内容及结果。

思考:①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公车”要求拒签《马关条约》?

②为什么人们还同时要求变法?

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又进行了哪些活动?

学生观看视频,谈感悟。

学生看书并结合视频找出答案

学生思考后回答。

1.创办《万国公报》

2.组织强学会

3.形成维新派政治是团体。 激发学生情绪,引发思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流程设计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合作探究】

【教师点拨】 百日维新

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这引起了顽固派的不满,因此双方围绕“要不要变法”发生了激烈的论战。

讨论:光绪帝对变法的态度怎样?为什么支持变法?

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军事方面归纳百日维新主要内容,并分析变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篇10

戊戌变法是由光绪帝和维新派主导的一次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力量过于弱小。清朝晚期实权掌握在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手中,当戊戌变法触及到顽固派的利益时,就遭到了遏制和镇压。

维新派在变法的过程中,并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书都没有充分的证据,无法说服顽固派,甚至连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另外,在变法的过程中,维新派一些激进的宣传也为变法增加了社会阻力。

戊戌变法的目的虽说是为了救助那些生活不好的人民,但是却缺乏实际考虑,过于乐观的估计改革形式和变法的难易程度。同时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维新派变法最大的依仗不过是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官僚。

戊戌变法的演讲稿600字 篇11

当时,力量对比的天平明显地倾斜于保守派。从控制军政实权的大多数王公贵族,到军队将领和只会做八股文章的士子文人,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无不反对变法,从上到下构织成一张严密的抵制变法的网络。耐人寻味的是,本来与保守派有矛盾的洋务派,虽然在“西用”上与维新派有着共同的语言,但为了维护“中体”,而公然站到了保守派的阵营之中,使得维新派势单力薄。

维新派的主要靠山光绪,名义上是已经亲政的皇帝,但最高权力实际上依然为慈禧所垄断。维新派在变法期间只掌握一种权力,即起草上谕权,除此之外,他们什么也做不了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依靠上谕来推行变法新政,但百日维新中所下的上谕真正得到执行的其实很少。从严格意义上讲,维新派始终没有成为真正的改革实践者。

最致命的是,维新派始终没有认清光绪,没有看到光绪只是一个旧统治秩序的维护者、改善者,并不主张把中国建成一个资产阶级统治的君主立宪国家。虽然现实的危机促使他选择了变法的道路,但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他内心深处“君权至上”的理想。因此在发布那么多的上谕中,都没体现维新派所要求的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

第5课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篇12

学科:历史 教师姓名:罗震 授课班级:八二班 授课时间:

章节名称: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计划课时:2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 三疑三探” 【三维目标】

1.知识和能力技能目标:知道洋务运动兴起、总理衙门、曾国藩创建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六君子”;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洋务运动;能概括分析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以及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先学后教,三疑三叹。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与“公车上书”有关的知识;通过讨论,增强自己的参与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

(2)通过了解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在国家危难之际,为救亡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而不懈努力的史实,培养以天下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和品质。【学习目标】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教学重点】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以及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戊戌变法发生的原因及其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中的地位、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透彻地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是本课的一个难点。理解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失败原因是本课的又一难点。【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世纪60年代,一向顽固守旧、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王朝,为什么提出学习洋人的“洋枪机械”,搞起了“洋务运动”? 1.设疑自探:

一、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与西方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受到西洋坚船利炮威力的刺激下兴起。(课本P31)

2、目的

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3、领导阶级——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

主张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与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工业的开明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与之对立的是反对学习西方技术的“顽固派”

(注意:洋务派和顽固派阶级本质相同,只是洋务派进行“器物”层面的变革,来达到维护大清王朝统治的目的,都反对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他们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学习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

4、洋务派代表人物 中央:恭亲王奕? 地方:曾国藩(湖南人,两江总督)、左宗棠(湖南人,闽浙总督)、李鸿章(直隶总督)、张之洞(湖广总督)等。

5、旗号(口号、主张):“自强”、“求富”

6、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分2个阶段)

7、总理衙门——推动洋务运动的中枢机构 成立时间:1861年 主要负责人:奕? 全称:总理各国事物衙门

职权:外交、通商、海防等,后扩展到办厂、开矿、筑路等。

8、洋务运动的内容

(1)前期:在“自强”的旗号下兴办军事工业。曾国藩创建安庆内军械所(最早兵工厂)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最大军工企业)

(2)后期:19世纪70年代后,提出“求富”,兴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最早民用企业)

(注:70年代民用企业的出现,主要是协助解决军需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所以民营企业经办过程中存在许多弊端。但民用工业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的)

9、性质

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海军的覆没,标志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

10、评价

①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兴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②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③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扩张。④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⑤但是,洋务运动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成效不大,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其失败表明:依靠封建官僚地主搞近代工业,既不能挽救腐朽的统治阶级,也不能解救中华民族的灾难。】

2.解疑合探:

二、维新变法运动

1、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P33)

(1)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给中华民族以极大的刺激,也暴露了洋务运动的弊端。

(2)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维新变法运动的目的 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3、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4、维新派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两人并称“康梁”)、谭嗣同(湖南人)等。

5、序幕(开端)——1895年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的内容:康梁与各省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失败)

6、展开——创立报刊,组织学会,印行书刊(宣传变法,扩大影响)

7、戊戌变法

(1)时间: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前后历时103天,又叫“百日维新”。(2)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解释含义)诏书,宣布变法

(3)主要内容(P34-35):

①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订律法,澄清吏治。②经济上,奖励实业,改革财政。③军事上,编练新军,改习洋操。④文化上,(改科举,废八股,)设立学堂和译书局,准许创办报馆、学会等。(。)(4)变法措施的积极意义(P35)

这些变法措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事,有利于革除社会弊端。(5)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6)失败的标志——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幽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康梁亡命海外;“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血染菜市口;除保留京师大学堂(是今北京大学的前身)外,新政措施尽废。

(7)谭嗣同悲壮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因变法而流血者)有之,请自嗣同始”等。

8、失败的原因 讨论明确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使得维新派缺乏反封建的勇气和坚实的群众基础;采取改良的方法;康梁等人缺乏经验与方略,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后来又寄希望于袁世凯;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企图指望列强支持新政;等等。

客观原因:顽固派势力强大;袁世凯出卖维新派;改良道路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

9、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P36 ①维新变法运动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它既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符合历史发展潮流。②它倡导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③反对旧学、要求民主的人越来越多;维新失败,又使一些人走上了革命道路。④它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和平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在当时中国人民要想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求得国家富强,就必须推翻腐朽的清王朝。)

3.质疑再探:

 使学生了解洋务派企图不改变政治体制,就想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是洋务运动注定要失败的根本原因,这种单纯的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是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但洋务派做了些事实,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无意中带来了西方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部分地主、官僚、商人开始投资近代企业。这在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同时也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出现提供了社会基础。可以这样比喻:刚学走路时迈出的第一步,虽步履蹒跚,但正是因为有了当年的第一步,才有了以后的健步如飞!

 戊戌变法虽失败,但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所进行的改良运动,是爱国的,进步的,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它倡导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反对旧学、要求民主的人越来越多;维新失败,又使一些人走上了革命道路。4.应用拓展:

1、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道:“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A)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科技人才

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2、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C)A、重军事技术,忽视民用资本

B、没有兴办真正的资本主义企业 C、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D、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3、阅读材料

材料

一、奕?认为:“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质器为先”。

材料

二、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1)材料一、二反映的是地主阶级 洋务派 代表人物的主张,为此他们掀起了 洋务运动。

(2)为“觅制器之器”,他们主张的做法是什么?提出了什么口号?(做法: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口号:自强、求富)(3)结合材料,分析奕?、李鸿章思想的局限性。

提示:只单纯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主张改革封建制度。

1、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到了如下四项建议。其中最根本的一项是(D)A、“下诏鼓天下之气”

B、“迁都定天下之本” C、“练兵强天下之势”

D、“变法成天下之治”

2、谭嗣同被慈禧太后下令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甲说,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乙说,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丙说,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丁说,他是没地方可逃了

3、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与洋务派的主张的根本区别是(B)

A、改革教育制度 B、改革政治制度 C、向西方学习

D、鼓励开矿设厂

4、戊戌变法的主要功绩在于(C)

A、挽救民族危亡 B、追求民主科学 C、促进思想启蒙 D、否定君主专制

5、材料分析

材料

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材料

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材料

三、“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回答:(1)以上言论是谁说的?(谭嗣同)

(2)与其一同被害的还有哪几个人?历史上,人们称他们为什么?(3)材料一中的“贼”指的是什么?(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4)为什么“无力回天”?(维新派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推行变法,没有发动群众,当顽固派发动政变时,无力反抗。)

(5)“死得其所”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死得其所”指谭嗣同甘愿为变法而牺牲。他的死表明了他为了国家的进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气概,我们应学习他那种临危不惧,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6)1898年他参与了什么运动?这个运动有何内容和影响?这个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戊戌变法运动。内容和意义略。说明了资产阶级和平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在当时中国人民要想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求得国家富强,就必须推翻腐朽的清王朝。)

上一篇:财务年终述职报告范文下一篇:本科生出国留学推荐信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