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共8篇)
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 篇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 七 十 五 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7年10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
二〇〇七年十月二十八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作如下修改:
一、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修改为:“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对仍不履行协助义务的,可以予以拘留;并可以向监察机关或者有关机关提出予以纪律处分的司法建议。”
二、第一百零四条第一款修改为:“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一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一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
三、第一百七十八条修改为:“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四、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改为第一百七十九条,修改为:“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
(七)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的;
“
(八)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
(九)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
(十)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
(十一)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
(十二)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
(十三)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对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情形,或者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
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五、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八十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将再审申请书副本发送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书面意见;不提交书面意见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请人和对方当事人补充有关材料,询问有关事项。”
六、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二款改为第一百八十一条,修改为:“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因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案件,由本院再审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七、第一百八十二条改为第一百八十四条,修改为:“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二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
八、第一百八十五条改为第一百八十七条,修改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出抗诉。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九、第一百八十六条改为第一百八十八条,修改为:“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
十、第二百零七条改为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修改为:“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十一、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零二条:“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十二、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零三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十三、第二百零八条改为第二百零四条,修改为:“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四、第二百零九条改为第二百零五条,第三款修改为:“人民法院根据需要可以设立执行机构。”
十五、第二百一十九条改为第二百一十五条,修改为:“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十六、第二百二十条改为第二百一十六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有可能隐匿、转移财产的,执行员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十七、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一十七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十八、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三十一条:“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十九、删去第十九章“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
本决定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根据本决定作修改并对章节条款顺序作调整后,重新公布。
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 篇2
放眼民事诉讼领域, 有理的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而进行民事诉讼活动, 没有理的为了取得腐败分子制作的垃圾判决也在进行民事诉讼活动。于是乎, 越来越多的法官出现了, 根据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这些法官无不成为面对社会公众的是非评判决策者, 有个别的权威部门或人士甚至成了面对社会公众的司法、立法、释法的唯一决策者。这种集司法、立法、释法于一人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导致民事诉讼法律秩序的混乱也只能是在所难免。
我们可以负责的说, 一部无良的《民事诉讼法》, 已经成为诱导人们放弃道德、放弃人格、败坏国人良知和品味的罪恶渊薮。而公正难、执行难、申诉难, 也就成了《民事诉讼法》制造社会难以调和矛盾的三大类无垠车间。
抬头看, 大量的申诉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甚至为了一个并不是大原则的是非标准涌到了北京, 涌到了国务院, 涌到了中南海, 甚至涌到了国际相关组织驻中国的派出机关。他们渴望能有人给他们公正, 给他们清白, 给他们保障, 给他们维权。有的居然仅仅是为了一个简单的道歉。
怎么办, 修改《民事诉讼法》, 重新设计民事诉讼规范, 为人民法院系统一家统治民事诉讼领域设计矛盾的输出缺口, 设计民事诉讼活动中产生的生效法律文书的瑕疵补偿机制, 已经成为目前民诉法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而这个任务历史的也是必然的落在了当代各位专家和领导的肩膀之上。
我们万分的荣幸能有机会在这里发言。因为这不仅是中国文明进步的象征, 更是中华民族腾飞的象征。我们的文章便是从这里开始落笔的。
一、设立判例入法并公开制度
当判决作为判例和法律的组成部分影响了其他案件公正审理时, 即使案件的当事人不出来主张权利, 也会有人要求撤消该判决的。
建议增设条款内容: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书对社会公众有是非评判的指导作用, 其判决的原则和结论对其他类似案件有指导和依据性作用。是我国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彰显判例的是非评判作用, 保持法律的同一性和严肃性, 人民法院在作出判决后三日内应该将判决的内容公示到自己的网站上, 保留时间不少于20年。
二、设立法官个人意见公开制度
解决法官素质底下, 暗箱操纵判决谋取非法利益时有发生的问题。
建议增设条款:合议庭成员在法庭调查结束后, 应当立即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审判长总结各位合议庭成员不同的意见后, 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得出合议庭意见作为判决内容当场宣读, 同时在判决内容宣读后五日内将判决书送达给各方当事人。当合议庭成员意见不一致时, 判决书应当载明各合议庭成员的不同意见。如果合议庭成员的任何意见都无法形成多数意见, (比如三个合议庭成员各自提出了不同意见) , 该案件自然升格为该院审判委员会审理的案件。审判委员会不同人员的意见应当在判决书中载明。
三、设立审判委员会成员署名制度解决审判委员会成员只有权利而没有义务的问题
建议增设条款:对合议庭无法达成多数意见以及审判委员会认为应当由审判委员会作出判决的案件, 相关审判委员会成员应当参加庭审活动, 并当场发表各自的意见, 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由审判委员会主任总结审判委员会各种意见后得出审判委员会意见作为判决内容当场宣读。同时在判决内容宣读后5日内将判决书送达给各方当事人。
四、设立诉讼参与史入档制度解决执行难、社会公众诚信不足、以讼牟利的事件时有发生的问题
建议增设条款: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后, 除在本单位网站公示二十年之外, 还必须将判决书送达给当事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或者企业注册登记机关, 公安机关的户籍管理人员和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机关的企业信息注册人员应当把当事人参与诉讼的情况记入其个人或者企业注册档案之中。
五、设立法律服务机构抗诉制度
解决当事人直接对抗高层法院, 高层法院无暇研究社会矛盾的问题。为人民法院系统封闭审理案件开一个小洞。增加社会矛盾化解渠道。
建议增设条款:法律服务机构在接受当事人委托, 对生效不满半年的判决, 经超过生效判决署名人数二倍以上 (最少不低于6人) 法律服务工作者签名, 可以对生效判决提出抗诉。抗诉的受理机关是各省高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收到法律服务机构提出的抗诉文书后, 应当在5日内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 进入案件的抗诉审理程序。
受理抗诉案件的高级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公开案件的案情、各程序审理案件的结论、抗诉的法律服务机构名称、抗诉的提请人、开庭的时间、地点、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的姓名并在当地的至少一家媒体公布, 同时允许不少于100名成年公众参与旁听 (也可以考虑陪审团制度, 邀请100名陪审员参与开庭审理活动并授予其部分决策权) 。参与旁听的社会公众 (或者陪审员) 在经过审判长同意后都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 合议庭负责人在法庭调查结束时总结出各种不同意见后, 应当先将各种意见付诸听众进行表决, 当合议庭意见与听众意见原则上不一致的时候, 人民法院应当另行组织合议庭, 同时在邀请原听众的基础之上再增加邀请同样基数以上的听众继续审理。二次审理再次遇到听众与合议庭成员意见原则上不一致的, 审理该抗诉案件的人民法院应当直接裁定将该案件移交给最高人民法院审理。
六、设立败诉赔偿金制度, 解决恶意诉讼问题
建议增设条款:败诉方除承担胜诉方因为提起诉讼而依法支付的包含但不仅限于法律服务、差旅、误工等实际支出费用之外, 还应当向胜诉方支付不低于案件争议标百分之十的败诉赔偿金。败诉赔偿金的最低数额是审理案件人民法院所在地上年度在岗职工6个月的平均工资收入。
七、设立判例撤消制度, 维护法律的同一性
建议增设条款:经不同省份三个以上法律工作者所在机构申请, 15名以上法律工作者签名, 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对各级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进行审查, 同时成立生效判决撤销课题研究小组, 以招标的方式交给三个以上社会法律研究机构进行365天的调研, 同时按照抗诉案件的审理程序于365日之内在三个不同省份高级人民法院进行预审。
以判例撤消程序撤消的判决结果不对案件当事人产生权利和义务的约束力。相关当事人因此受到的各类伤害, 应当参照瑕疵判决的补偿条款直接向当地财政部门申请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的合议庭意见和抗诉意见、听众意见原则上不一致的, 应当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制工作委员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制工作委员会应当按照《立法法》规定的立法审查程序对该案件进行重新讨论并公示结果。
最高人民法院收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按照立法审查程序作出的结论后, 应当立即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做出撤销或者维持判例的法律文书, 并送达各方当事人。
八、设立瑕疵判决赔偿制度
(解决瑕疵判决过多, 而且结论更改可能更不适应案情的问题, 同时生效判决的权威也不能随意玷污。解决当事人上访无门的问题。)
建议增设条款:当事人不服生效判决, 对已经执行或者部分执行完毕的生效判决, 认为生效判决有明显程序或者实体瑕疵的, 可以申请社会法律工作者阅卷, 在取得100 (大约为参与审判法官的5倍以上) 名社会法律工作者签名支持后, 即可以向生效判决的作出机构申请瑕疵判决登记。原作出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在接到当事人瑕疵判决登记申请后, 应当在5日之内审核社会法律工作者签名的真实性, 如果签名不真实, 按照败诉赔偿金的处罚原则对申请人进行处罚。如果签名真实, 应当在3日内将该生效判决列为瑕疵判决并在原生效判决公示处注明, 同时发给申请人瑕疵判决证明书。申请人可以在接到瑕疵判决证明书之后, 30日内向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所在地财政部门申请瑕疵判决补偿。瑕疵判决补偿仅限于生效判决生效后瑕疵判决申请人所支付的由生效判决规定的各项费用或者瑕疵判决申请人提出的一审诉讼请求范围内未获得判决支持的现金利益。
九、设立小额财产纠纷案件由社会法律工作者裁决制度
解决人民法院面临的海量诉讼问题。因为很多社会问题, 当事人并不一定要通过法院解决, 只要是有资格的法律工作者都可以参与社会矛盾的化解。为将来减少法院的级别做准备。因为未来政府可能要减少级别。比如省管县并取消乡镇人民政府的政府结构框架随时有可能出现。
建议增设条款: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 当事人可以共同向当地的法律服务机构申请小额案件仲裁。法律服务机构受理当事人小额仲裁案件, 可以参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的审理程序进行处理。法律服务机构对小额案件的裁决书属于生效终局裁决法律文书, 当事人不仅应当履行, 而且没有上诉权。如果当事人认为裁决确有瑕疵的, 可以参照瑕疵判决的程序申请瑕疵裁决登记。
当事人主动履行的小额仲裁裁决, 法律服务机构不将当事人的裁决申请情况移交给相关的档案部门, 也不对裁决结果进行公示。如果当事人拒绝履行小额裁决决定经一方当事人申请后人民法院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的, 人民法院应当参照生效判决的公示方式进行公示, 同时通知公安机关或者工商企业登记主管机关将裁决内容和执行情况记入当事人档案。
小额案件的具体标准和范围, 由各地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所管辖区域的不同情况确定, 每5年调整一次。
十、设立民事案件预调、预裁和授权法律工作者调查制度
将当事人对证据质证、证据调查、证据固定、证据交换、案件当事人下落不明的起诉状副本送达等工作交给社会。解决人民法院法官忙于民事案件的审理程序工作而无暇研究法律和调查案件真相的问题, 鼓励当事人多次申请法律服务工作者对民事案件进行预裁。如果不是危言耸听, 很多基层法官每人每年居然可以审理上百起以上的案件 (有媒体报道个别法官每年居然审理250起以上) , 平均二个工作日一个案件, 连案情都无法吃透, 哪有时间去研究法律和同类案件中的判例, 更不会考虑案例对社会的是非评判作用。
建议增设条款: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必须提交至少一名法律服务工作者或者社区服务工作者的预调工作记录、证据质证记录, 或者法律服务工作者作出的民事案件预裁意见书。法律服务工作者在办理预调和预裁案件的过程中, 有权对当事人无法掉取的证据进行调查, 有关部门应当配合。
法律服务工作者处理民事案件的预裁程序参照人民法院的一审程序执行。法律服务工作者主持民事案件预裁听证活动, 各方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与法律服务工作者主持的民事案件听证活动。
预裁意见书除应载明判决书应当载明的内容外, 还应当载明诉讼风险、有管辖权的法院名称、起诉的期限、人民法院诉讼费收费标准。被告下落不明的, 还应当附有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刊登的起诉状副本送达公告。
案件所有当事人均书面表示认可法律服务工作者做出的民事案件预裁意见书结论的, 该民事案件预裁意见书等同小额财产裁决书一样对各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
案件当事人中有任何一方不认同法律服务工作者民事案件《预裁意见书》结论的, 可以在收到《预裁意见书》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该民事案件《预裁意见书》的效力仅及于民事立案的前置程序完成的证明文件。
各方当事人在收到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民事案件《预裁意见书》之后, 既没有履行预裁意见书中规定的义务, 也没有得到预裁意见书中规定的权利, 在法律规定的起诉期限届满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人民法院可以径行判决该民事案件超过了诉讼时效而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案件当事人拒绝配合法律服务工作者预裁工作的, 主持预裁工作的法律服务工作者可以径行出具法律意见书, 建议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判决由不配合法律服务工作者预裁工作的当事人承担诉讼费用和败诉赔偿金。
法律服务工作者因案件一方当事人拒绝配合民事案件预裁工作对民事案件当事人出具的法律意见书, 在民事诉讼活动中, 其效力等同民事案件《预裁意见书》。
一方当事人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收到过至少一个法律工作者民事案件《预裁意见书》的, 可以选择配合或者拒绝配合其他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二次预裁工作。
当事人起诉时, 附有不同法律服务工作者两次以上预裁意见书的, 人民法院免收案件争议标的部分的诉讼费用。
十一、司法解释权收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它的常务委员会, 解决最高法院和各级法院随意做出司法解释的问题
建议增设条款:本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 各级法院在工作中遇到问题, 需要司法解释的时候, 应当报请各级人大的法制工作委员会, 各级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应该将各地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随时报告给全国人大负责立法的法制工作委员会。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参照立法的程序对相关法律作出相应的解释。
十二、取消不适应条款
取消《民事诉讼法》中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审理一审案件的规定。解决最高法院和各地高级法院被具体而普通且没有任何代表性的案件缠绕无力指导基层法院化解社会矛盾的现状。将最高院和各地高级法院打造成司法审判领域中权威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机构和司法实践研究基地。为将来政府机构改革减少压力。
建议取消民诉法第19、20、21条。取消民诉法135条关于“还需要延长的, 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的规定, 避免判决无审限制约而长期拖延的现象发生。取消民诉法简易程序条款 (142-146) , 理由是已经增加了民事案件小额裁决制度和预调、预裁制度。
十三、吸收最高院关于民事诉讼法相关解释中的精华部分, 纳入民诉法条款之中
接受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历年来对民事诉讼中遇到问题的研究成果, 杜绝司法解释与法律抵触的现象发生。例如举证期限问题。民诉法第125条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而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21日公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4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 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 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两者不仅互相抵触, 而且各地执行标准不一。有的执行民诉法, 有的执行司法解释。建议规定一致。
考虑到可能设立预调、预裁制度, 可以将原被告的举证期限限制在预调、预裁程序之中。例如管辖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8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时未声明有仲裁协议, 人民法院受理后, 对方当事人又应诉答辩的, 视为该人民法院有管辖权。这说明人民法院可以附条件的管辖有仲裁协议的合同纠纷案件。而该解释143条和民事诉讼法第111条规定:依照法律规定, 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纠纷自愿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 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说明人民法院无权管辖此类案件。例如地域管辖审查权问题:民诉法第36条规定: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 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说明地域管辖的审查权利和义务在法院。
第38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 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 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说明提出管辖异议的权利人是当事人。
在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时候, 发现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 而各方当事人又都没有提出异议, 开庭后, 法院怎么处理, 是程序性的移送, 还是实体性的处理?建议规定清楚。类似的问题应该还有, 希望在这次修改的时候一并关注。建议全国人大在各地组织座谈会。允许媒体旁听。
十四、设立立案登记制度, 取消立案审查合议制度
建议增设条款:人民法院在接到当事人提交的符合立案条件的材料后, 应当进行立案登记, 同时给当事人送达民事案件立案登记通知书。
十五、设立法官、证人宣誓制度条款
解决法官忘记自己的职责、证人随意陈述的问题。
建议增设条款:人民法院的法官在开庭前应当宣誓, 向当事人承诺自己会公正处理自己审理的案件。证人在作证前, 也应该宣誓, 承诺其所说的话是真实的。证人作证的情况和参与诉讼的情况将记入本人的档案。
十六、设立民事诉讼违法审理的零容忍制度
解决法官权利大于义务、收益与风险不匹配的问题。
建议设立条款:人民法院的审判员对一方当事人提出的程序瑕疵不予理睬, 而事后证明该当事人或者代理人提出的瑕疵的确存在, 应当立即调离该审判人员脱离审判岗位。
人民法院审判员在审理民事案件中或者故意隐匿当事人证据, 或者漏列当事人观点, 或者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歪曲事实、或者曲解法律或者缺乏判例支持而导致当事人申请瑕疵判决成功的, 应当立即调离该审判员脱离审判岗位。
参与预调、预裁、小额案件裁决、抗诉活动的法律工作者在预调、预裁、小额案件裁决、提请抗诉活动中不顾当事人的提醒, 故意违反法定程序导致当事人申请瑕疵裁决书成功、或者抗诉失败的, 取消其参与预调、预裁、小额案件裁决、抗诉活动参与资格5年。
十七、完善民诉法和司法解释的抵触部分
比如人民法院是否应该受理企业员工因为没有缴纳社会统筹而引起的争议, 各地做法不一。但更多的区域是仲裁机构受理和处理后, 人民法院不受理, 不处理, 直接导致劳动仲裁结论和人民法院诉讼结果之间的脱节。
建议增设条款:人民法院不受理员工以企业没有缴纳统筹而引起的争议。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 应当将案件移交给政府部门的社会保障稽查部门处理。劳动法和仲裁调解法与此规定不一致的, 以此法为准。
十八、通过对民诉法的修改、研究与讨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比如:我国能否考虑法官的选民选举制度, 能否考虑设立个人收入的帐户唯一制度, 能否完善现金管理制度, 能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能否设立个人信息公开制度, 能否将现在的公民身份证与社会保障卡、银行卡、税卡、医疗卡、工资卡结合为一卡, 能否设立责任政府制度, 能否设立人权、物权、债权和行政权并列受到法律保护的制度, 能否将基层政府 (办事处以及乡镇政府) 成功改革为基层法律服务组织, 能否尽快完成省管县的行政改革工作, 能否将政府主导的各种考试、考核、管理职能部分移交给相关的行业协会。能否推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修改, 将包括不仅限于婚前财产登记、婚姻居住地约定、婚后财产归属约定等内容的契约作为结婚的必备文件之一。能否吸纳民间智慧对我国浩如烟海的有抵触法律条款进行修正。
详情可以参看敬民法律网----WWW.LAW168.NET:《社会保障法建议稿》《房屋征收条例建议稿》《扼杀男性的婚姻法急需修改》、《中华崛起十方略》等文章。
结束语
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 篇3
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章规定。
民事案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简单的民事案件,事实清楚,没有较大争议,诉讼金额较小。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这类案件一般是适用简易程序的。随着社会民众法制观念增强,越来越多的当事人开始寻求法律争端解决机制。针对日益增多的简单民事纠纷案件的局面,借鉴国外的好的制度和规范,结合国内部分地区试点运行的情况,新民事诉讼法就适用简易程序的部分作出了新的规定,设立了小额诉讼制度。同时,为了避免小额诉讼过于简易而导致部分案件难以得到公平正义的处理,新民事诉讼法进一步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裁定转为普通程序。
小额诉讼制度最大的亮点之一是规定了一审终审制,即一审裁判就是生效判决,撤销了两审终审制中上诉的程序设置。这一改动,极大地提高了基层法院解决简单民事案件的效率,实现了有效地分流。只有具备上诉必要性的案件可以继续进行上诉程序,而一般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案件在基层法院,经过一审即可得到有效解决。节约了司法资源,将其更充分地应用于需要的民事案件中,更大限度的实现了效率和公平的平衡。同时也减轻了当事人的负担,降低其诉讼成本,更加机动灵活,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司法马拉松”的现象。在之前的诉讼过程中,不管诉讼标的额或大或小,都适用两审终审制,然后加上再审,当事人都被司法程序弄得筋疲力尽,或者是惮于这样的现象,而不再运用司法力量正确的解决民事争端,打击了当事人司法的参与积极性,基于这样的弊端,小额诉讼的出现显得较为适应现实的司法状况。
小额诉讼案件一般矛盾冲突并不尖锐,法律关系简单,事实较为清楚,当事人本身也希望能够节约金钱与时间成本,因此小额诉讼制度较符合当事人的利益。事实上,小额诉讼在此之前也已在一些地方实施过,并公布了相应的实施细则。比如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布的《上海法院开展小额诉讼审判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其规定包括劳动报酬纠纷在内的七类1.5万元以下的民事案件将适用小额诉讼方式,实行一审终审,大大缩短了诉讼周期。
然而,毕竟小额诉讼作为从国外首次引入的制度,在我国并没有发展成熟,相应就会存在些许问题。首先,小额诉讼的最大亮点是打破了我国两审终审制的原则,规定了小额诉讼可以一审终审。但是,一审终审在提高法院裁判的权威性的同时,也增加了法院贪污腐败的风险。虽然是小额案件,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案件就是自己最大的事情,如果因为一审终审,自己的民事权利无法主张,反而会使得小额诉讼制度成为一种掣肘的力量,浪费了司法资源,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
其次,小额诉讼制度的救济程序虽然包括了再审制度,但是再审毕竟不是二审,作为上诉审的二审程序,是当事人只要提出上诉,上级法院就必然启动二审程序;而再审程序的启动并不是只要申请就必然进入程序,事实是大量的申请再审的案件因为不能过审查关而被拒之门外,这也与方便当事人诉讼的原则不相符。
再次,小额诉讼制度旨在方便当事人,但是,这样的方便会不会导致诉讼爆炸问题。还有一些案件,虽然其标的额较小,但是其争议的主要法律关系并不是财产关系,还可以是人身关系,比如婚姻案件、人格权案件等,这样的案件并不适合适用小额诉讼制度。
小额诉讼制度的确定和设立,是合理学习国外先进立法实践模式,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和部分试点地区的经验,综合运用的结果。而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还是应当根据我国具体司法实践,对其进行细化和完善。比如,实行小额诉讼简易程序的组织机构的确定,应当根据现有的法院的机构配置和人员安排,避免较大范围和幅度的改变,根据各地区、各司法机关的受理情况和案件类型,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调配和设置,以避免不合理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其次,小额诉讼的受理条件也要严格限制,避免出现法律执行和司法实践上的漏洞。比如适用小额诉讼制度的案件必须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严格限制小额诉讼案件的标的,其争议焦点也一般围绕财产权利,不夹杂过多的非财产争议或其他复杂争议。再次,参考国外经验,考虑限制法人作为小额诉讼的原告以及限制原告提起小额诉讼的次数;同时,还应当加强相应的监督审查程序,降低一审法院的腐败可能性。针对一审中的诉讼结果,当事人提起再审的,可以降低再审的审查标准,避免当事人的救济权利受到不合理的剥夺。
民事诉讼法修改要点与解读 篇4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修改的内容:
1、保障诉权
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规范撤诉行为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关于改革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的要求,依法保护起诉权,建立立案登记制,《民诉法司法解释》规定,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时,对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的起诉条件,且不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情形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应当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民诉法司法解释》还依法保护和规范当事人一审、二审、再审各个阶段申请撤诉行为,增加规定反诉构成的要件,明确规定因重复起诉不予受理的判断标准,对当事人在诉讼中变更或者增加诉讼请求作出细化规定。”杜万华说。
2、法庭纪律
未经许可现场传播审判信息,法院可强制删除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案件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个别诉讼参与人未经准许进行录音、录像、摄影和利用邮件、博客、微博客、微信等方式报道庭审活动现象;出现了个别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冲击、哄闹法庭,在法庭上公然殴打对方当事人,辱骂法官的现象,引发舆论关注。
对此,《民诉法司法解释》规定,未经准许进行录音、录像、摄影的,未经准许以移动通信等方式现场传播审判活动的,人民法院可以暂扣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进行录音、录像、摄影、传播审判活动的器材,并责令其删除有关内容;拒不删除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制删除。
审判公开是实现审判公正的重要保障。《民诉法司法解释》严格执行开庭审理规定,对二审、再审程序可以不开庭审理的情形予以限制,进一步规范裁判文书制作,规定了申请查阅裁判文书的范围和方式。
“作为与《民诉法司法解释》配套的成果,我们正在制定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文书样式,全面梳理、规范民事诉讼涉及的法律文书,制定可操作性规则,以此切实提高裁判文书制作水平和质量。”最高法贯彻实施修改后民事诉讼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佑海说。
3、电子证据
明确短信、微博、网聊记录等可作证据
证据制度是现代民事诉讼制度的基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的要求,严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对此,《民诉法司法解释》增加举证证明责任分配原则的规定,合理分配举证证明责任;对逾期举证及其后果作出了分层次、分情形予以处罚的规定;增加关于法官组织质证、进行认证的规定,指引和规范法官组织质证、进行认证活动;增加关于法官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的规定,要求法官公开对证据审查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根据《民诉法司法解释》,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也可以作为民事案件的证据。
4、诚信原则
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的纳入“黑名单”
“近年来,民事诉讼中的虚假陈述、伪证、虚假调解、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规避执行等现象时有发生,必须予以严厉制裁。”杜万华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在总则部分增加了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在分则部分增加了禁止虚假诉讼、规避执行的规定,并修改提高了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罚款上限,加大了制裁力度。
为促进诉讼诚信,《民诉法司法解释》规定,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拒不签署保证书,待证事实又欠缺其他证据证明的,人民法院对其主张的事实,不予认定。证人拒绝签署保证书的,不得作证,并自行承担相关费用。对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除对被执行人予以处罚外,还可以根据情节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被执行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的信息向其所在单位、征信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机构通报。
5、公益诉讼
提起公益诉讼需有公益受损初步证据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公益诉讼制度,但仅有一个条文规定。该法第五十五条:“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为规范公益诉讼有序进行,《民诉法司法解释》按照立法原意,结合有关审判实践,细化规定提起公益诉讼的受理条件。根据《民诉法司法解释》,有关机关和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除了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还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有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初步证据;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为明确公益诉讼案件的管辖法院,《民诉法司法解释》规定,公益诉讼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污染海洋环境提起的公益诉讼,由污染发生地、损害结果地或者采取预防污染措施地海事法院管辖。对同一侵权行为分别向两个以上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必要时由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6、小额诉讼
明确物业、电信服务合同等小额诉讼一审终审
什么是小额诉讼程序?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根据此规定,我国确立了小额诉讼程序,而本次出台的司法解释进行了细化。
行政诉讼法的修改 篇5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行政诉讼法》的制定是社会主义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十几年来,行政诉讼制度的实践对“依法行政”、“有限政府”、“权力制约”、“人权保障”等法治理念的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毫不夸张地说,《行政诉讼法》的颁行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开启民主宪政建设。
然而,随着司法实践的发展,行政诉讼法自身的缺陷逐渐突显,诸多规定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
于是,我们需要适时并适当地对现行《行政诉讼法》进行修改。
关键词民主法制 行政诉讼 宪政建设
一、我国行政诉讼法概况
行政诉讼法实施来,成绩是巨大的,成果是丰硕的。
首先,在观念方面,它第一次将“民告官”这样一种法律制度固定下来,改变了长久以来人们“官贵民贱”这样一种观念,使得老百姓和政府能够坐在同一个法庭的两端,来接受法院的裁判。
这种观念的改变是巨大的,对政府观念的改变更是十分显著。
大家知道今天我们的官员之所以还知道一点“依法行政”的观念,知道一点行政诉讼法的知识,我想行政诉讼法是功不可没的。
这种观念的变化比任何制度甚至环境的变化要重要的多,因为它是从骨子里头发生作用。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就是,行政诉讼法促使了一大批民主法制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这个从行政诉讼法实施之后的国家赔偿法开始,到后来的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立法法、行政许可法都是在行政诉讼法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
所以说,行政诉讼法在我们国家整个行政法制的奠基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个贡献也是没有人能够否认的。
另外一个贡献,就是在救济老百姓,救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方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
尽管现在很多人还认为这个渠道不是直接的、最有效或者最完美的,但它毕竟是一个渠道。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行政诉讼法,那么也许今天我们有更多的冤案,今天我们有更多的人上访,或者有更多的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所以,诉讼法为人们宣泄、为人们调整和政府的关系、为人们权利的保障和救济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一个渠道。
随着司法实践的发展,行政诉讼法自身的缺陷逐渐突显,诸多规定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并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我想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行政诉讼法本身在立法的时候就可能疏忽的或者没有预见到的、在制度设计上出现的一些问题。
二、我国行政诉讼法修改方向
现行行政诉讼法的全面修改必须依托于广泛的理论争鸣和深厚的学术积淀。
为此,必须深入总结行政诉讼法实施的教训,并以此作为行政诉讼法法修订的现实基础,准确把握行政诉讼制度的根本目的,进而完善我国的行政法制。
(一)扩大受案范围
受案范围过窄,导致大量的行政争议案件无法进入行政诉讼程序,是现行行政诉讼法最为突出的问题。
修改建议稿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在扩大受案范围上作出努力:一是对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围由原先的列举规定改为概括规定,对法院不予受理的事项仍使用列举规定。
二是规定除国务院的行为外,其他抽象行为都在法院的受理范围之内。
受案范围需要扩大,在学界和实务界已达成共识,问题的关键在于作多大程度的扩展。
清华大学于安教授认为,司法对行政的干预程度涉及到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关系,这也是行政诉讼法最核心的问题。
在世贸组织的规则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不仅限于行政机关和其授权的机关,还包括很多公共组织,全球背景下的行政法改革必须在立法技术和制度设计上对此给予充分考虑。
国务院法制办汪永清司长认为,行政权与司法权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行政权不应过多地跑到司法权领域,但也不可矫枉过正。
(二)提高行政案件审级
行政诉讼是对行政机关行为进行法律审查的制度,是中国惟一以法律手段控制国家权力的制度,因此对法院的独立性要求更为迫切。
修改建议稿提出在现有体制基础上提高行政案件的审级的设想,即增加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一审行政案件,扩大地域管辖中的选择范围,行政案件由被告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原、被告在同一个法院辖区的,原告可以申诉其所在地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指定最邻近法院管辖。
这一方案对现行制度的改变不大,比较现实可行但是不够彻底。
另一种方案为取消基层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管辖权,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各级人民法院根据地域、人口分布等情况设立若干巡回法庭以方便当事人诉讼。
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若干问题 篇6
江必新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30——40%的原告胜诉率
行政诉讼法的不足正在显现
1.救济法益(对行政相对人的救济不足)每年11、12万行政诉讼案件,相当一部分案件是通过原告撤诉解决争端的,进入判决过程实际上不到40%,其中上诉率通常要达到70%、80%,经过两审终审后,申诉率也再90%。上诉率比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要远远高出。在上诉和申诉的案件中,原告一方提出占了90%+
说明我们的行诉制度对保护公民利益还远远不够
整个诉讼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片被告
在转型时期,拆迁等案件很难处理
不处理,有案不受
涉及补偿标准,后案比较,补偿不断增加,政府无法承受
受理,保护政府,被指官官相护
即使判决也很难执行
制度层面的问题:我们的诉讼体制——管辖的机关方面存在问题
很难救济,即使获得救济,也是法院花了极大地精力进行调解
法院判同级败诉的几率极低。
上级法院能否处理好下级政府的案件呢?也很困难。区法院判镇案件,镇里的领导都是人大代表,那么院长的工作总结在人大会议上非常难以通过
县级法院审理同级政府的下属部门还相对容易。
行政诉讼实行合法性审查原则。随着依法行政的落实,真正意义上的违法行政越来越少,而在合法范围内的不合理行政越来越多。
法院变更行政处罚,困难极多
在实践中,滥用职权,该理由很难成立。“滥用职权”,在刑法上构成犯罪。法院在用此理由时需要非常谨慎。
相对人认为不合理,就申诉、上访
司法资源的配置,还是在于地方的政府和党委。遇到财政厅、发改委、公安等强势部门作为被告时,法院在撤销行政行为时会遇到很多的干预和阻力。
相对一部分行政机关在其决定内,写明“当事人不服,多少天内可向法院起诉”,但实际却对当事人百般阻挠,并且批评受理案件的法院
第二个大的问题,当事人请求司法救济的路径不畅。
1受理的条件限制太多,2受案范围过窄
3起诉时限过短(最长的也只有三个月)
4.原告资格限制过严
·法律规定“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非常宽泛——没有限制,在当下的特定情况下,司法机关无法做限制,一旦限制,就将过严。
·地方土政策限制案件受理,如受理特定案件必须地方党委或者政府同意。
·法院有案不受、有告不理。因为申诉制度、信访制度。那么以后该类案件,法院都要包下,牺牲法院极大地精力。
行政诉讼法的非理性
·很多借鉴国外制度,很多制度和我国并不相符,·而且实践中很多问题都还没有暴露出来,针对性不足
·在制定行政诉讼法时,我们的行政行为以行政处罚为主要行为进行设计
1对于不同的行政行为,其受理条件、方式等都是不一样的,但大多数法律条文都是行政处罚进行设计的。
2原告资格应当宽严适当
3被告的范围过窄,许多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主体被排除在外
4.诉讼的客体不尽准确,只限于具体行政行为(学界讨论)
以“行政行为”而不是“行政争议”(不一定表现为刑侦行为“为客体,大大限制的受案范围
5.起诉期限不统一
6前置程序过于复杂,7行政责任规定不完整。不作为
8裁判手段单一,除了三种手段之外,还有相当多的处理方式
9对程序违法的现象规定的过于原则、笼统。过度严格,忽视了目的性和效率
10程序的内容不完整
11概念系统不尽科学一审判决生效与二审撤销判决
总的来说,行政诉讼法存在的问题
1救济法益
2路径不畅
3理性不足
怎么完善
1.增强救济和补偿的有效性*修改行政诉讼法的核心问题
HOW?
1.将权利救济作为行政诉讼的主要价值功能
·多年实践发现并重不足以解决问题
·诉讼双方的当事人在实体法上是不对等的,行政机关永远处在强势地位
·权利救济和监督,是不是应该均衡。当事人撤诉,是否还应该继续审查,”权利救济和监督“,回答不同
2增加复议机关当被告的情况。如果当了被告就要被追究、扣分,复议机关宁可不改变原行政行为(不然要被当做被告)SHOULD 在维持的情况下作为共同被告,在改变的情况下作为单独被告。*复议机关正在走向委员会制(使得复议制度失去便捷的特点)
3实行相对集中地管辖制度和交叉管辖(相对集中的主管制度和管辖制度)。(1)是否可以在几个省合起来设立高级人民法院、几个市和起来„„(2)取消基层法院的行政案件管辖权(基层法院抗干扰的能力有限(3)由中级法院成立一个单独的行政审判庭,各基层院作为中院的派出法庭(4)直接在省一级或几个市设立中级法庭,下面在实行派出法庭
4增加诉讼停止执行的范围
区别对待,类型化处理,有可能侵害权益的停掉
国外立法例,既有停止也有比停止
5被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要出庭应诉
IF不出庭应诉,听不到原告和法院的意见
而且行政案件公开审理,对他们有压力,他们有权当堂改变行政行为。
如果下属出庭,败诉将受到领导批评,转而指责法院不同,增加对法院的压力
6要委托原告一方调查取证,允许其获得证据
7法院对抽象行政行为没有审查权
8对自由裁量权的监督。现在,”滥用职权“的概念,不好用,法院难判
增加对程序滥用的监督(法律无程序规定,但明显违反正当程序)
9构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制度。很多时候行政案件虽然处理了,但是民事诉讼却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
分别处理会对同一法律关系作出不同的评价。合一审理,避免裁判的冲突
10增加和解、调解的因素
当初:行政机关没有处分空间;担心进入调解,行政机关会利用其强势地位;相对人败诉率增加
现在更多的案件是通过调解解决的,担心还是在地,需要通过制度设计进行防止
11适当增加裁判方式
裁判方式是司法权基本的一个表征。通过司法解释增加裁判方式。应该补充道诉讼法中 12调整变更判决的适用范围
行政处罚显示公正,直接变更非常困难,比如拘留如果变更将很难执行。完全可用通过撤销的方法,让行政机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应当增加对行政裁决(民事)的变更,天然属于司法权管辖范围
很多情况下,当事人胜诉后,行政机关也不处理
13增加强制执行的手段和措施
增加对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或者直接责任人的处罚
14引入检察机关的监督机制,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权益,增加救济和监督的有效性
2.救济和监督的广泛性问题
1建立广义上行政行为的概念,既包括抽象行政行为,也包括具体行政行为
2采用概括式的肯定规定,不搞正面列举(限制受案范围)
3.限制终局裁决的范围。用”不属于法定受案范围“足矣
4.内部行政行为,和具有外部效果的中间行为
5明确行政公益诉讼范围。谁来提起?*授予检察机关比较合适,在某些情况下,社会团体。放开让个人提起,条件还不成熟
6将规章一下的抽象行为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最低限度,也要进行附带审查
7将行政不作为,普遍纳入受案范围
8扩大权利保护范围,涉及到合法权益便可提起诉讼,只要产生一种实质性的影响;既包括权利也包括实际利益
9适当地放宽起诉的期间。特别是规定不是当事人个人的主观原因而是客观原因导致无法提起
3.增强救济和监督的科学性问题
1.建立科学的概念系统。”公民“——”个人“、“自然人”
2.实现繁简分离,增加简易程序。是否和民事诉讼的简易程序完全相同?介乎与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关键:类型化
3.适当地同一起诉的期间
4.适当地统一前置程序。可以先向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提出“异议”,行政机关有可能自行改正。进入法律程序,行政机关反而有一定可能坚持自己的决定。*对于减少诉讼有利(让行政机关自行解决争议)*现在程序混乱
5.增加行政机关作为原告的可能性。
在国外有政府告公民的案件也是行政诉讼(关键:有公权力的行使)
*现在的拆迁问题,当事人对拆迁决定不服,可以提出行政诉讼。当事人对补偿协议不服,当事人不告政府,政府着急,但却无法提起行政诉讼,只好改成民事诉讼。!政府不能当原告 6进一步完善其政策和制度
对不作为、第三人
7实行调判结合8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还是要作为裁判的依据。规章——参照
对合法有效地法院可以作为依据
9增加法律适用规则
10增加和规范提前管辖和飞跃上诉的制度
允许下级法院向上级法院请示是否相当于剥夺当事人的上诉权
要求法院独立自主进行审判
使得错案量大大增加。
解决:移送上级法院管辖,再无法,送至最高院。——避免出现很多的不同判
11.程序违法区分。
合法性只是行政诉讼追求的价值之一
目的性等也是其追求价值
轻微瑕疵不记——分别加以规定
12.适当延长审理期限
目前,一审只有3个月。
之前强调行政诉讼要快(以行政处罚为原型进行设计)
*一审延长为六个月
13.第一审裁判,认定为生效裁判。二审、终审为确定裁判
14完善再审制度
再审理由具体化、规范化
再审期间分类化
略论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指导思想 篇7
一、宗旨既定, 目标统一: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
刑法、刑事诉讼法都开宗明义地规定其主旨是“惩罚犯罪, 保护人民”。在当前“社会治安形势比较严峻, 有的地区犯罪还很猖獗, 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情况下,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当充分考虑如何保证及时有效地追究犯罪、惩罚犯罪, 这是修法时不能放弃的须置于首位考虑的要素。否则, 修改将脱离国情实际, 有违民意, 司法部门是否支持也很难说。毕竟, 民心向背是不可背反的历史规律。但是, 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必须结合起来, 二者不对立却是相统一, 即同时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加强人权保障。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 其内容大体上包括:保护普通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障所有的诉讼参与人特别是被告人和被害人充分行使各种法定诉讼权利;使有罪的人受到公正的对待, 包括受到公正的审判和受到公正的惩罚等。不过, 在一个具体的诉讼过程中, 追究犯罪与保障人权时常会发生直接的冲突。但根本而言, 国家行使刑罚权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相统一的。只注重一面而忽视另一面, 要么导致蔑视法制、践踏人权, 要么导致犯罪猖獗, 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受损。这显然违背了刑事诉讼法的根本宗旨, 又必然不被一个民主、法治国家所容许。实质上, 刑事诉讼法一方面是追究犯罪、惩罚犯罪的有力工具, 另一方面又是保障人权的重要法宝, 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2]若使刑事诉讼法典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就必须把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这对矛盾有机地统一起来, 并贯穿于各种程序制度设计之中。
鉴于此, 修改时, “惩罚犯罪”的目的、宗旨无需改动, 但把“保护人民”改为“保障人权”, 就应为必要和必须。这虽是一字之差, 却彰显了国家价值观的转换和确立, 也显示出其哲学基础由“斗争”转向为“和谐”, 深刻契合着宪法关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人文精神。保护人民终究是一个政治概念, 其外延偏窄, 保护范围稍小。而人权毕竟是符合法治国家意旨的法律概念, 即作为人应享有的权利, 即使是被追诉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判刑的罪犯也都有人权。对被追诉者权利的保护是衡量刑事诉讼法是否民主、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此为视角进行审视, 不难发现刑事诉讼法第12条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问题上显得缺乏力度, 不够到位,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就是真正确立无罪推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鲜明地体现着保障人权与惩罚犯罪的统一、平衡。
二、理念重塑, 价值回归:公正优先, 兼顾效率
(一) 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相结合
公正是司法的根本价值和生命根基, 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是二者的有机结合。改变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观念和实践操作, 要求必须正视程序公正的价值。程序公正不仅仅是保障实现实体公正的工具, 其本身亦包含了民主、文明、人权、秩序等法治的重要意旨和内在价值。故而, 刑事诉讼法第1条将其目的之一定位于“为了保障刑法的正确实施”就值得商榷。为体现程序公正的价值, 和通过正当程序来发现事实真相, 保障实体公正的有效实现, 最有力度的举措就应当是将程序法定原则明文确定为该法的基本原则以为统领。虽说实体公正、程序公正二者不可偏废, 但以目前的中国现实, 更多地关注和保障程序价值的实现, 在理念上似更应为我们重视, 在实践中更应为我们执行。修改刑事诉讼法要使程序更加公正, 程序价值更加彰显, 程序人权更加充分。
(二) 公正优先, 兼顾效率
先前关于经济生活中实行的“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 在法治领域里曾造成了某种不当的理解和运用, 致使法制的各环节出现了不应有的偏差。但是, 就司法而言, 其生命线是公正而不是效率, 公正是司法的灵魂与核心。尽管公正和效率都是法所追求和努力实现的价值, 但本质上, 公正优先于效率, 不能为了追求效率而过于牺牲公正, 当事人寻求司法保护归根结底是为了讨个公平公正的说法与结论, 并非为了追求省事和快捷。当二者发生冲突时, 司法一般应当维护公正的价值而不是效率, 因为公正在法的价值体系中比效率的位阶更高, 价值更大。实践一再证明, 无公正也必然无效率。然而, 过分强调公正, 在实体与程序上过于苛求公正难免会降低效率, 效率低下或无效率又必然使公正受损或被牺牲, 毕竟“迟来的正义是非正义”, 无效率保障的公正仅是水中花, 镜中月。关于如何提高效率或者说追求诉讼效益, 世界各国刑事诉讼法一般均通过建立简易程序及其他速决程序, 并日益扩大其适用范围加以解决。对此, 我国应当加以借鉴, 但必须规范好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条件和具体程序, 以防止其滥用而导致办案粗糙, 侵犯人权, 损害公正。另外, 被告人认罪案件的简化审程序也应进一步规范, 以修正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中的不足。当然, 这两种程序都应当以尊重被告人的选择权为前提考量。
三、保持特色, 博采众长:本国经验与国际经验相结合
不立足于本国国情的法律是缺乏生命力的法律。修改刑事诉讼法要保持和体现中国特色, 是毫无疑问的重要原则。但是, 开放的世界和开放的中国, 要求我们在立足国情, 承袭本国经验的同时, 应当借鉴和吸收反映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成果, 反映立法、司法活动的共同规律, 并充分注意到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 (特别是联合国规则) 接轨, 不宜与之发生明显不协调的现象, 以避免损害我国的国际形象和为别有用心者留下攻击口实。中国的刑事诉讼法历史表明, 由封建刑事司法制度到现代刑事司法制度的转变, 是从借鉴、移植外国刑事诉讼法, 吸收国际上的有益经验而逐步形成并最终确立的。如法官独立地位, 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辩护权, 未成年人犯罪的诉讼程序, 起诉一本主义等, 反映了刑事诉讼活动的一般规律或发展趋向, 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这样, 既能立足国情, 又能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博采各国所长, 形成优势互补。另须指出的是, 除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外, 对于我国参加或批准的国际条约应当遵守执行。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这是公认的国际惯例, 亦是通行的国际法道德。然而, 关于国际法优先的问题, 我国仅以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加以规定, 而没有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国际法优先原则。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 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和作为追求现代法治的国家, 中国应当认真考虑将国际法优先原则规定在该法的基本原则体系中, 使其具体规则与国际公约特别是与联合国人权公约所规定的刑事司法准则能更好地适应。修改刑事诉讼法应与国际经验相衔接, 是实在的客观需要, 也是中国政府应履行的承诺和责任。
四、容量扩增, 突出实效:法典完备, 强化操作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典只有225条, 有很多问题没有具体规定。但公、检、法三机关的相关司法解释的总和却有1444条之多, 比例已然失调, 又见该法律的欠完备与疏漏, 而在实践中司法解释的效力似乎超越了基本法, 不执行司法解释似乎就不能执行形式诉讼的基本法。因此, 修改时, 可以把司法解释中经实践检验比较成熟的条文吸收进刑事诉讼法。作为程序法, 刑事诉讼法对很多问题不作具体规定会导致实际操作性相对较差, 以致适用困难。完善诉讼程序, 不只是法典的内容要科学, 且条文数量也要增加, 没有条文数量的上升, 就不足以保证法律内容和相关规则的增容。从近些年的实践看, 像测谎器的使用、窃听问题、卧底侦查等都应补充进去, 合理规范, 而强化控辩裁三方的诉讼构造, 并增加若干程序, 如涉外案件程序、司法协助程序、单位犯罪诉讼程序、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程序、保安处分程序等, 又是适应发展需要, 体现与时俱进, 解决突出的实践问题的有力回应。法律总是不断修改, 难免在获得有益评价的同时, 也收获不成熟与随意的批评。因此, 此次修改, 在解决刑事诉讼法相对滞后性的同时, 应当展现一定的前瞻性, 保证该法的基本稳定。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有关具体问题, 目前学术界和实践部门关注的重点主要有:监视居住涉嫌监禁且难以有效执行问题, 逮捕的司法审查问题, 尤其是检察机关自侦自捕缺乏制约问题, 辩护阶段不完整、会见难、取证难, 刑事诉讼法与律师法的协调问题、刑讯逼供问题、电子信息问题、诱惑侦查等特殊侦查手段问题, 移送审查方式问题, 证人出庭率低问题, 重大案件是否实行三审终审制, 是否应当取消死刑复核程序问题, 建立程序性的制裁机制问题, 审判监督程序改革问题, 等等。这些问题, 既有刑事诉讼法本身必须加以解决的部分, 又包括与其他法律衔接、协调的考虑。毕竟, 一个国家的法制应当是统一的。
参考文献
[1]关于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几点思考http://www.lawtime.cn/info/lunwen/xingfaxsssflw/2006102647149_3.html
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 篇8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 修改 检察监督体系
一、背景介绍
(一)民事诉讼法的修改
2012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是继2007年民事诉讼法部分修改后对民事诉讼法的首次全面修改,形成了2013年版《民事诉讼法》。相比于2008年版《民事诉讼法》,新法对具体法条共进行了60项修改。根据对比,2013版《民事诉讼法》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第一,认可了电子技术手段的效力,承认了视听资料记录、传真、邮件等新型的送达方式,并增加了电子数据作为有效的取证手段。第二,对相关的司法解释成果吸收采纳,简化了传唤、送达、审理等流程,明确了证人不到庭作证情况下的司法行为。第三,广泛采纳社会各界意见,并对诉讼程序进行了完善。第四,保证了各部法律之间的统一性,确保了三大诉讼证据的统一。
民事诉讼法的修改缓解了司法资源紧张、司法程序冗长的状况,提出了一些便民、利民的司法措施,不仅提升了司法体系的完善性,也给予当事人权利以充分的保障,提高了司法效率。
(二)我国的检察监督体系
检察监督制度指的是规范检察机关监督活动以及检察机关接受法律监督的法律规范体系,我国的检察监督体系包括诉讼监督体系、劳教监督体系、检察权法律监督体系、检务督察体系等,《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是我国检察监督体系的主要法律渊源。完善的检察监督体系是合理执行民事执行权的基础,是保障当事人和利益相关人权利的有效制度约束。
根据付国斌(2011)等人的研究,当前的检察监督体系主要存在立法缺失、司法实践相互排斥以及检察机关监督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通过立法和司法实践完善检察监督体系具有较强的必要性。
二、民事訴讼法与检察监督体系
2013版《民事诉讼法》不仅在公益诉讼制度、证人、鉴定人出庭质证、担保物权强制实现等方面对原有发条进行了完善,还在检察监督方面为现有的法律体系带来了重大突破。2013版《民事诉讼法》是在吸纳我国法学界近年来理论研究成果,并深入结合我国司法现实的前提下,结合中国特色司法检察制度得到的成果,深入研究新版《民事诉讼法》,对于理解法条精神,进一步建设我国检察监督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版《民事诉讼法》拓展了检察机关监管范围和监管对象
新民诉法实施之前,检察机关只能够顾对“民事审判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由于检察院与法院关于“民事审判活动”的解读存在偏差,致使在对法院的调解、执行等程序的监督中,检察院正常的监督权利无法实施。
2013版《民事诉讼法》对“民事审判活动”的定义进行了详细解读,“民事审判活动包括审判活动、裁判结果、所有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及非诉讼案件的审判等”,根据这样的解读,检察院的监督范围扩展到了民事诉讼领域的每一个环节,更加有利于监督权的实施。
此外,2013版《民事诉讼法》还将民事执行活动纳入了检察监督对象,并对民事执行活动的检察监督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新民诉法分则23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民事执行活动被纳入到检察监督体系中,不仅有利于肃整司法执行秩序,快速解决“执行难、执行乱”等问题,对于切实保障司法权威,提升我国司法体系的公信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新版民诉法还将调解书纳入到检察监督体系的范围中。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利用当事人一方缺乏法律知识的劣势进行虚假调解、强迫调解等,恶意损害当事人利益的案例时有发生。针对这种现象,新民诉法208条第二款便规定,如果人民检察院发现调解结果明显损害当事人一方利益,或者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造成了严重威胁,则有权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采取其他制止措施。
根据翟新建(2013)的研究,新民诉法赋予了检察院对审判人员的监督权利,这一法条变更也具有重要意义。新版民诉法出台以前,检察机关只能通过抗诉行使监督职权,新民诉法则赋予了检察机关对整个审判过程的监督权利,而且审判过程不仅针对案件本身,如果审判人员在审判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检察机关也有权进行监督抗议。
(二)新版《民事诉讼法》丰富了监督模式
新民诉法实施之前,我国检察机关只有抗诉一种监督方式,新民诉法除了对抗诉的部分内容进行规范,还赋予了检察机关“检察建议”的监督模式,并确立了抗诉与检察建议并行的监督模式。
由于监督对象复杂多样,案情也各不相同,因此单靠抗诉这一方法很难对所有的司法误判形成有效的监督。检察机关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总结经验,归纳出了一套检察监督方法。根据樊红凝(2012)的研究,我国检察系统多年来探索出的有效的监管模式包括:再审检察建议、检察建议、检察和解、发出纠正违法统治等。此外,例如督促起诉、支持起诉等监督模式虽不成熟,但是也有一定的效果。这些监督方式在监管机构的日常工作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但是由于缺乏法律基础,这些监管方法的执行效果得不到保障。很多情况下法院对于检察院的检察建议不理不问,检察建议难以取得良好效果。
新《民事诉讼法》208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了检察机关行使检察建议的权利,改变了以往检察院只能通过抗诉行使监督权利的困境,起到了加强检察监督效果的作用。虽然还有一些行之有效的监督模式没有纳入到《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监管方式中,但是检察建议方式的法规化、制度化已经是完善检察监督体系的重要突破。
(三)明确了检察监督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关系
对于审判监督导致案件再审主要有兩种原因,第一是人民法院发现案件审理过程中的问题自行决定再审,另一种是由检察院抗诉提起再审。
案件当事人如果对判决、裁定或者调解结果不满,可以首先向人民法院提起再审请求,如果再审请求被驳回,则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请求。案件当事人由于缺乏法律知识,或者刻意延缓审理过程,对同一案件中具有相同法律效力的判决提出多次再审请求,降低了检察监督的效率。新版《民事诉讼法》中针对这种情况,对再审申请条件、审查期限和反复申请作出了具体要求。
新版《民事诉讼法》209条规定,只有在三种情况下案件当事人才能够向人民检察院提出再审请求,这三种情况分别是再审申请被人民法院驳回、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以及案件的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在接到再审申请的三个月内,人民检察院应当对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后者抗议的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不得再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在检察院作出提出或不提出申请的裁决之后,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申请。
新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能够缓解检察监督资源紧张的局面,引导司法资源的合理利用,从法律上杜绝重复申请、多方审查占用司法资源的现象,提高了司法效率。
总体而言,2013版《民事诉讼法》对于我国检察监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新版《民事诉讼法》不仅拓展了检察体系的监督范围,而且丰富了检察机构的监督模式,还从制度上避免了检察监督资源被重复占用导致监督效率低下的局面。虽然有学者认为新版《民事诉讼法》设定法院先行的程序有悖于高效公正的司法程序,对抗诉案件数量的限制也可能会导致司法不公,但是总体来讲,新版《民事诉讼法》的出台反映了我国检察监督系统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智慧,对于维护司法公正、引导司法资源合理配置、完善我国检察监督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付国斌, 刘国涛.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体系应予完善[J]. 人民检察, 2011(22).
[2] 张骊. 论现阶段我国检察监督制度的完善与发展[J]. 科技信息, 2006(4).
[3] 韩成军. 新《民事诉讼法》对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拓展与规制[J]. 河南社会科学, 2012, 20(12).
[4] 樊红凝, 付丽. 民事诉讼法修改中检察监督权之导入[J]. 党史博采(理论), 2012(8).
[5] 刘肖, 白莹. 民事诉讼法修改与民事检察监督[J]. 赤子(中旬), 2013(11).
[6] 蔡虹. 民事诉讼法修改与民事检察监督[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8(1).
[7] 郭宗才. 民事诉讼法修改与民事检察工作的应对[J]. 中国检察官, 2013(5).
[8] 白洁, 殷季峰. 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民事检察监督审视[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5).
[9] 翟新建, 许衎婧. 民事诉讼法修改给民事检察监督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3, 12(4).
[10] 郝秀梅. 论我国检察监督机制的完善--以民事诉讼的执行为视角[J]. 法制博览, 2013(2).
【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推荐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负责人就发布《关于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决定》答记者问12-17
民事诉讼法修改的宪法之维09-20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全文与解读05-31
新刑事诉讼法修改09-11
【修改说明】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06-05
试论刑事诉讼法修改与审查逮捕工作12-01
关于修改《上海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的决定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