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飘香的优美散文

2024-07-06

槟榔飘香的优美散文(精选12篇)

槟榔飘香的优美散文 篇1

这是个满月的晚上,月亮落了一地的光华,我和女儿手牵手到操场散步。

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桂花香,我贪婪地吸了几口,香味沁入心间。

循着香气,我们来到了桂花丛。

“怎么看不到桂花呢?”女儿张望着寻花。桂花该是尘世间最小的花儿吧,你看她那么一丁点儿,似米粒大小,淡淡的黄,一簇数朵,怯怯地藏在叶腋下,怎会轻易看见。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桂花不仅小而且开在仲秋,是不是因为自己渺小,不与千娇百媚的花儿在春光潋滟中争宠,静静地飘香在这成熟的季节呢!

小时候我没见过桂花树,所有关于桂花的记忆都是从月宫中砍不败的桂花树而来,从一包风干的桂花而来,从桂花糕、桂花糖而来。

皓月当空,遥望月宫,吴刚正卖力伐树,一刻不息。可几千万年过去了,你看,那神奇的桂树依旧蓬蓬勃勃,生机盎然。每至中秋,诱人的香气飘飘荡荡。我常常纳闷,月宫中有这么神奇的桂树,人间有没有呢?“山寺月中寻桂子”、“宿因月桂落”,白居易曾在一个朗月高照,轻风拂面的夜晚,徜徉天竺寺寻找桂子。我抬头凝望月中的桂树:在这静静的夜晚,她是否也会悄悄地撒下几粒种子呢。我流连桂丛,一边享受桂花独特的香味,一边低头寻找。我想,这里的桂树该不会就是月桂撒下的桂子长成的!

桂花糖桂花糕是小时候向往的美味。“香烟洋火桂花糖———”电影中常常有小男孩小女孩臂弯上挎着一只竹篮高声叫卖,心里想象着:那桂花糖定像花儿样的好看吧。

有年春节,父亲的朋友来访,送给我们家一包风干的桂花,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桂花。“怎么这么小啊!”我不屑地叹道。

父亲抚着我的头说,你可别看桂花个头小,用处可不小。这几天你嗓子不是不太好吗,我煎桂花茶给你喝喝看。真的神了,喝了三天的桂花茶,我哑哑的嗓子居然清亮了许多。父亲用桂花泡酒喝,他说桂花酒能舒筋活血、帮助消化、消除疲劳。父亲还用桂花做了桂花糖和桂花糕,那香甜的记忆一直萦绕在我心间。

长大后我又加深了对桂花的认识,知道桂花不但可以吃,可以当药用,还可提取清油,香气幽远绵长,很是名贵。我不再觉得桂花小了,每当闻到那芬芳的香味,我都会停下匆匆的脚步,怀着敬慕的心,寻找桂花的芳影。

不以娇艳迷人,而以香气悦人,以实用惠人,此乃桂花脱俗的品质。

槟榔飘香的优美散文 篇2

“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的散文《春》以诗的笔调, 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图画, 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无限希望, 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 奋然向前。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 一幅风景画。

文章一开头, 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 粗略地勾勒春天的轮廓画:“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由于抓住春天的特征来点染, 给这幅轮廓画抹上了迷离的色彩, 创造了一个动人的意境, 引起读者对春的热烈向往:春天, 该是怎样的美妙啊!然后, 作者从容不迫地“推”出五幅“特写”, 细致描写春天的动人景象。先写草,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 突出草的绿, 描写春天绿草如茵的情景。次写花, “桃树, 杏树, 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突出花的争相斗艳, 画出春天百花盛开的繁荣景象。第三幅画写春风, 着力刻画春风的“温馨”“鸣唱”, 描绘出春风送暖的胜境。第四幅画面写春雨, 渲染春雨的“轻柔”“湿润”, 画出夜雨和郊外的美丽画面。最后, 画出了一幅迎春图, 人们在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几幅风景画交相辉映的绮丽春色中, “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充满了无限的活力和希望。五幅图景, 五幅画面。

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 是一篇“纯”写景的散文, 文中写景用了“最自然最恰当最现成的字”, 使之显示了一种特有的朴素美, 这是文章在语言上具有的独特风格, 而其最大特色———绘画美, 也因此体现了出来。作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语言的启示性, 在读者头脑中形成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

第一幅是小山摇篮图。作者先为读者勾勒了一个“理想的境界”:“一个老城, 有山有水, 全在天底下晒着, 暖和安适地睡着, 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何等恬静, 又何等明媚。作品的“出奇”之处, 是在引出“山”之后对“山”的描摹上:“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 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的慈爱, 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的了。况且“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篮曲呢:“你们放心吧, 这儿准保暖和!”一幅“小山摇篮图”蕴涵着感人的脉脉温情。

雪后初晴的美景是第二幅画面。“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山尖全白了”。多么妙的雪霁晴峦图啊!更令人击节称奇的, 是小雪给大自然增添了迷人的色彩。山坡上, “有的地方雪厚的, 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 一道儿白, 一道儿暗黄, 给山们穿上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了”。而且全白了的山尖“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竟还有“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直“羞”得薄雪“微微露出点粉色”呢!可以说, 雪后的济南格外秀丽了。这真是一幅动静相间的水墨淡彩。

古代散文名篇《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 体现出了散文的图画美。文章首先描绘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在作者笔下, 醉翁亭的远近左右都是一张山水画。有山, 有泉, 有林, 有亭。然而, 作者没有孤立地用墨, 而是交织一体, 既各具特色, 又融合统一, 蔚然深秀的琅琊山, 风光绮丽, 苍翠欲滴, 以群山为背景, 酿泉环绕而过, 一座四角翘起的亭子立在上面, 这样, 无山, 则泉不美, 无泉, 则青山孤立, 无亭, 则山泉失色。山与泉相依, 泉与亭相衬, 一幅画中, 山水亭台, 一应俱全, 构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 作者笔下的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 也都是优美的风景画。文章还勾勒了一幅“与民同乐”的风习画。文章写滁人之游, 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游乐图, 在这幅图画中, 有“负者”, 有“行者”, 有老人, 有小孩, 前呼后应, 往来不绝, 十分热闹。这个场景在太守眼里, 应更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写宴饮之乐, 宴饮所需, 无论是酒还是鱼, 是肉还是菜, 都是就地取材, 这样意在夸耀滁地富足, 表明野餐的简朴。同样, 宴饮之乐也没有王公贵族府第宴饮的奢华, 但这是在滁州的土地上与滁州的老百姓一起宴饮的最好乐趣, 也是王公贵族梦想不到的欢乐, 作者在这里勾勒出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的游乐风习画。

传递正能量的优美散文 篇3

《散步》只有短短580字,写一家三代人在春天的田野上散步的故事。故事情节非常简单:漫长的寒冬终于过去,迟来的春天终于到来,“我”劝母亲趁天气好多出去走走,母亲接受了“我”的劝告,于是初春的一天我们一家三代人一起到田野去散步,一路上高兴地欣赏春天的美景,其乐融融。难走的地方,“我”背着母亲,“我”的妻子背上年幼的儿子。就是这么一次平常的散步,谱就了一曲真善美的赞歌。短文不仅熔铸了浓浓的亲情,歌颂了生命的意义,而且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符合时代的要求,传递了正能量。文中几处叙述和描写感人至深,并且饱含哲理。

《散步》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揭示了生命延续的道理,而且也表现了家庭的“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家庭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而“和谐”正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重要内容。家庭和美,社会和谐,乃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之一。

《散步》的深刻意义还不仅于此。儒家经典《四书·大学》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古代先贤将这段话概括为“修齐治平”四字。可以说,文中的“我”,是“修身齐家”的榜样。他是一家的核心,是家中的顶梁柱,担负着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责任。由于有他,这个家才母慈子孝,夫妻和睦,小儿天真可爱,全家其乐融融。如果全社会人人都像他一样,何愁不国家大治,天下太平?

《散步》也是一篇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这主要表现在对景物的描写上:文章写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踏青,必然要对初春田野的景色进行一定的描写。但文章对颇有诗情画意的景物的描写仅有寥寥几笔:“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着重的只是“随意铺着”的“新绿”和水田里不断冒出的水泡,并由此引发哲理性的思考:“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的确,生命是顽强的,但人的生命和植物的生命不同。植物的荣枯可以周而复始,正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所写,“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人的生命却不能长生不老,也不能返老还童,所以作者将笔墨更多的用在生命的新老传承上。关于景物,作者还通过“我”的母亲的眼睛作过同样精炼的描写:“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分明就是一幅春天的画卷,明媚的春景愉悦着母亲,儿子的孝心温暖着母亲,无边的春色弥漫在祖孙三代的心中……。

艾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4

端午节到了,在我们乡下,这天早晨家家户户大门头上都插上菖蒲和艾,说是能驱邪避难保平安。父亲相信这些,这天他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拿起弯刀去菜园割回一大捆艾,挨家挨户地送,然后再把自家前门和后门都插了个遍。他不知从何时起,年年如是。

父亲一生勤劳善良,从不怕苦怕累,唯独怕的就是灾难。“平安就是福”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的,他希望全家平安,更希望全村平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非常岁月,说端午节插艾的习俗是封建迷信活动。村民们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个习俗因此曾一度中断。然而,父亲种植的艾根如韭菜一般,还是年年生长,年年收割。父亲把它晒干贮藏起来。谁家的新生儿洗三朝,就送一些;谁家婴幼儿感冒了,父亲就拿出艾叶叫他把艾叶和鸡蛋一起油煎了给患儿敷肚脐。我童年时,由于兄弟多家境贫寒,冬季穿不暖,常常感冒,父母亲就常常用开水泡艾叶给我蒸脚、泡脚发汗。的确比吃药打针要好得多,既经济实惠,又方便无副作用。父亲的艾叶在那个特殊年代发挥了巨大作用,众乡邻也夸他的艾叶治感冒功不可没。父亲打心眼里高兴,禁不住露出了得意而又满足的微笑。于是,他种植艾的劲头更大了。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鬓发花白的父亲像小伙子一样,在几亩责任田里,挥汗如雨,春播秋收。转眼几年过去,终于有了一点积蓄,可父亲还是闲不住,又忙于选地基建新房。新房门前是一片荒山坡。父亲觉得荒着怪可惜的,就起早歇晚地一锄头一锄头地挖,开垦出一大块来作菜园。在这个园子的一角又种植了一小片艾。春天一到,艾芽萌发,长出绿叶,远望如席如茵;入夏长到半人高,株株如鸡毛掸帚,在微风中亭亭玉立,艾香扑鼻,沁人心脾,无不叫人赏心悦目。临近端午了,父亲又带着灿烂的微笑忙于收割挨家分送。就这样不辞辛苦,年复一年。

后来,我成家独立门户了,每当端午节的早晨,我一开大门,一股扑鼻的艾香,就沁入肺腑。抬头一看,哦,这是父亲插的艾呀!虽然独立门户多年,不管大事小事父亲总还为我操劳。我知道:这门头上插的不仅仅是父亲的艾草,它还是父亲为子孙、为他人和谐安康的一颗善心啊!

又到山芋飘香时优美散文 篇5

儿时,我生活在父亲下放的农村。每年秋季前后,田埂上,极目四望,一条条长长的绿带,绵延成一片绿色的海。状若鹅掌般的山芋叶,嗅起来,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是农村喂猪极好的材料。但,在那缺衣少食的年代,山芋叶也成了乡下人家的救命菜。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母亲就背着竹篓,早早的赶到田间。在我睁开眼的时候,灶台前,母亲的半条裤腿早已被露水打湿。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母亲落下伤寒腿的毛病,每到冬季,就疼痛难忍,需用膏药热敷。

母亲将山芋叶分开,摘净清洗,老的藤叶,切碎,兑糠麸煮熟喂猪;嫩的,摆在一边,拍碎一把黄豆,冲好玉米面,放入大粒的粗盐,烧上一大锅芋叶粥。还不及揭开锅,就有要命的香气,冉冉飘出,极诱惑我小小的胃。

或许就是源于芋叶的缘故,家乡少有人栽种水稻。不像现在的孩子,挑三拣四,极厌烦的推开面前的白米饭。在我记忆中,儿时,很少吃到米饭,难得的几次,也是用纱布包起米粒,在粥里煮熟,留给年幼的弟弟和在地里做农活的父亲。我和母亲,喝着芋叶粥,就着咸菜,吃那一煮一大锅的山芋头。吃的多了,连胃里泛出的都是酸水。只有逢年过节,才可以盛上一大碗香喷喷的米饭。那时候,我常常想,要是天天有白米饭吃,那该有多好啊。

收获的季节,是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候。土里浅埋的,是一根粗粗的藤条。用钉耙,轻轻一刨,大大小小,连在一起,一拉就是一串。忙碌的只是大人,孩子的世界,永远是无忧无虑的,在田里打滚,在干了的沟渠里捉迷藏,看南飞的大雁排成“人”字形从天际飞过。千百年来,谷满归仓,是农人的最殷实的愿望。父亲在院子里挖了几个深深的地窖,将山芋窖藏起来。青黄不接的日子,有了越冬的山芋,日子,于年少的我们来说,多了一份香甜与企盼。

母亲手巧,总是变着法子,做出不同的饭菜。小小的山芋在母亲手里,或煮或烧,或煎或炒,生的山芋,母亲用来生切成片,晾晒几个日头,在粥里一煮,就是极富嚼劲的山芋干了。煮熟的山芋,吃不完,就切成条状,在阴凉处晾干水分。上学的时候,在书包里塞上一把,金黄,绵软香甜,是记忆中最好的零食。

如今,移居城市,吃腻了大米白面,也很少有机会再吃到山芋了。今天与昨天的距离,有时,就像是弹指一挥间。每次,与儿子讲起喝芋叶粥的故事,儿子总是张大嘴巴、瞪着眼睛看着我,那种感觉,久远而遥不可及,恍若隔世。

飘香的玉米散文 篇6

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谁没有见过玉米,谁没有吃过香喷喷的玉米?

在故乡的土地上,到了秋收的季节,到处可见黄澄澄的玉米林,到处可见黄澄澄的玉米,玉米成了故乡的山民们的口粮,成了孩子们的希望,成了男人和女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看着那一堆堆黄澄澄的玉米,我的心仿佛到了那些美丽的土地,和玉米成了好兄弟,好伙伴。我亲近玉米林,亲近玉米,因为玉米延续了我的生命。

春天到来,父亲架着犁铧在翻耕播种玉米的土地,那些泥土在大水牛的脚下翻滚,仿佛扬起一层层沃野,仿佛父亲心中的绿浪。父亲踩着大水牛拉过的土沟,用树枝抽打大水牛的屁股,大水牛使劲往前走,一浪盖一浪的泥土成了父亲心中的立体诗行。那纷飞的牛虻在大水牛的背上吸着血,大水牛的尾巴左右摆动,目的是想赶走牛虻的袭扰,但是始终赶不走牛虻的攻击。父亲见牛虻吸血吸得厉害,就吆喝一声,大水牛就停下了,父亲一巴掌拍在大水牛的背上,再把手翻过来一看,满手都是血,父亲的心里痛木了。父亲说,虽然大水牛不会说话,它的心里很明白,父亲是爱它的,保护它的。它就用舌头舔舔父亲的手臂,表示对父亲的感谢!

经过一个上午的翻耕,一块大土就平整出现在父亲的面前了。父亲把大水牛栓好,让它吃着青草,父亲手握锄头开始收土边,打玉米坑了。当母亲在家里朝着父亲劳动的山坡喊父亲回家吃饭了时,一大块土的玉米坑也打得差不多了。

母亲喊吃饭,实际上是吃的杂粮,烂红苕干、玉米馍馍、玉米饭等,这些还算好的,最差的是吃野菜。不过玉米饭那种香味隔上几间屋都能够闻到。我们家的4个孩子就默默吃着。等父亲回来,玉米饭所剩无几了。父亲的脸上还是挂着笑容。母亲说,娃儿吃多了,你的很少了,父亲说,没事,我不饿,孩子是吃长饭的,让他们吃饱吧。父亲就一直这样爱护着自己的孩子。

父亲挑着大粪,一个坑一瓢大粪,母亲一个坑丢三四颗玉米,父亲挑着大粪满头大汗,母亲说,你不要浇那么多大粪,那么高的山坡,你要挑到什么时候?父亲说,肥少了生长出来的玉米苗不壮,你不要担心,要不了多少时间,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你把玉米种子丢完了就回去做饭,等会儿娃儿放学回来没有饭吃。母亲常常埋怨父亲的动作太慢,他们在争吵中完成了一块玉米地的播种。父亲汗流浃背,这时的父亲,望着自己的杰作,内心仿佛家乡的小河水一样荡起了涟漪。

春风化雨,燕子呢喃。一夜之间,春雨滴答滴答地下着,那些竹叶上的露珠欲滴,青草开始吮吸大自然春雨的营养,山间的万物在一夜之间变得如婴儿般可爱,那些赤条条的树木开始发芽了。万物开始复苏了,山民的心情开始从冬眠中苏醒了。不过父亲最关心的是自己播种的玉米,他来到土地边,用一个老农民的慧眼开始观察玉米的生长情况,玉米在春雨的滋润中,玉米苗开始出土了。父亲看见哪颗玉米苗被风吹歪了,他就轻轻地用手把它扶正,用泥土磊一下玉米苗子。农民的谚语说,苗好就有半成收获。这话一点不假,如果苗子不壮,这颗玉米的长势很渺茫,甚至经不起风吹雨打,也许很快就要夭折。

玉米苗在父亲的精心呵护下一天天长高。他对待禾苗就向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经过父亲的施肥、除草、管理,玉米苗长到了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子那么高,玉米就开始抽穗了。

经过风雨给玉米自然受粉,玉米仿佛怀胎的妇女时,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玉米就要成熟了。这时的母亲来到玉米地,找早熟的玉米,东一株玉米瞧一下,西一株玉米瞧一下,母亲舍不得下手摘玉米,她说玉米还是嫩的呢,不能吃。孩子们就望着母亲的背篓发呆,因为背篓是空的。

当等到玉米半成熟时,母亲狠心摘几个玉米棒子回家,母亲升起灶膛,把摘来的玉米放进火堆里,我们几个孩子的嘴对着灶膛猛吹,本来就很大的火,被我们越吹越大,眼睛被烟子熏了流出伤心的泪水。母亲说,你们吹那么大的火,把玉米都烧糊了,外面糊了里还是生的,怎么吃呢?玉米要用微火烧,烧出来的才好吃,才喷香。母亲这么一说,我们在一边看着母亲操作,母亲用微火把玉米烧好后,用火钳夹出来,拿在手里用嘴巴吹去玉米身上的灰尘,一个孩子一个玉米棒子,我们拿着烧得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吃在嘴里特香。

这时我联想到玉米的用途了。玉米的用途很多,可以打成粉子做糕点,做玉米饭,也可以做出淀粉,做佐料,还可以做玉米凉粉,酿造玉米酒等。次品玉米可以用来喂猪,猪儿吃了玉米长得膘肥体壮,瘦肉多,营养价值很高。故乡的人们就是在玉米堆里用手抹着玉米粒一代一代繁衍下来的,到现在不知道繁衍了多少后生了,都是吃着玉米,看着玉米林老去,最后终结自己的生命的。

1981年夏天,一场特大的洪灾降临到故乡的土地上。我们满河坝的玉米看着就成熟了,被洪水洗劫一空。庄稼人的眼泪流进洪水里,顺着洪水奔腾,不知道要流向何方?那些被洪水淹没的玉米倒下了,故乡的男男女女等洪水退了,到玉米林里,抚摸着玉米杆失声痛哭,我们的.口粮就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我们不甘心呀!

1983年11月我有幸当上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1984年4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和平环境中的局部战争“老山战斗”。当我们来到边关老百姓家里时。老百姓拿出他们最爱吃的玉米棒子招待解放军。我吃着香甜的玉米,我的心里有说不完的高兴话。可是老百姓的土地里的玉米不能收割了,因为随时都有敌人的炮弹打来,老百姓的生命就危险了。因此许多老百姓不得不躲进天然的山洞防炮。我们眼看老百姓的玉米要收割,我们只好利用战斗间隙给老百姓收割玉米,让他们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老百姓说我们是好样的,是世界上最棒的军人。

时间已经过了很多了年了,我的玉米情结始终未减,现在我看见城里的小贩在卖玉米棒子,这些玉米棒子是城里人追求绿色食品的奢望,他们吃大鱼大肉吃腻了,要吃吃从前我们山民们延续生命的玉米棒子,城里人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的优越性,他们没有那种饥饿的感觉。因此,他们把玉米当成了山珍海味,当成了美餐。这时,我的心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我仿佛看见我的母亲在蹒跚着脚步,走进了玉米林,在寻找成熟的玉米,把最好的玉米摘回家,燃起炉灶,把玉米丢进微火里,玉米被被火烧得哔哔剥剥的响,我的口水就要流出来了,那种香味延续了几十年,直到现在还想吃那种山村特色的火烧玉米。

那飘香的丹桂散文 篇7

记得那是我第一次离开我童年生活的小山村,背着母亲亲手做的土布印花被子,肩垮草绿色书包,走进了我梦中渴望的地方---洗马中学.

校门口有两兜神似毛笔的松柏树,就象两位手拿戒尺的先生,威严地注视着我们这些山娃子,难道嬉戏无忧的童年就此告别吗?

踏如四合院式的校园,发着丝丝幽古的青砖和着班驳的回廊散发着谈谈的书香,肃穆庄严的易氏祠堂倾诉着学堂里的宁静,易氏先祖的勤劳几乎全部疑聚在这神圣的.学堂里,乡亲们不会羡慕你的万贯家财,只会钦佩借钱送儿读书的母亲,洗马人嗜书如命的传统远扬整个洪江.

校园的中央矗立着两棵高耸入云的丹桂,爬满秋衣的树干诉说着学堂绚丽的华章,郁郁葱葱的丹桂树就好象两朵祥云呵护着莘莘学子,早晨的朗朗读书声和着那丹桂树叶的摇曳声,不是正和鸣着新的华彩乐章吗?

八月丹桂盛开的季节,十里飘香的丹桂又是校园里一道亮丽风景,浓香甘醇的丹桂就象一壶醉回梦乡的桂花酒,沉醉在梦乡的先生是否能象广寒宫里的嫦娥万里长空挥舞广袖?抑扬顿挫的木兰词仿佛使我们穿越到金戈铁马的玉门关,醉乡的先生豪迈的吟唱着沁园春.雪里的北国风光;感叹“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易安居士会有如此的洒脱吗.

又是槐花飘香时的散文 篇8

望着眼前的槐花,回味在花香中,看蜜蜂在花丛中飞舞,清风吹来,那嫩嫩的槐花,像一串串洁白的珍珠。想起小时,在我老家旧宅,房前屋后,街道村畔,到处是槐树的身影。那时都不富,常以菜叶当粮,每当槐花开时,大人们总是让我们上树采撷槐花。我们象猿人一样,身手敏捷,三下二下,就上到树上,槐树和别的树不一样,它树上有小小的尖,一不小心,就会刺着自已。这时是我们的节日,站在槐树上,伸手就能摘下洁白的花,嗅一下那花香味,是醉人的,吃几口,有一种清香山野味。看着下面的大人,采一枝扔下来,大人们就会抢,纷纷采摘槐花,一串串的槐花,摘到筐子里。想想,少年那神奇的样子,现在想起,还会有一种快乐的感觉。徜徉在槐花丛中,槐花依旧清香,丛下故人去,母亲离开我已十几年了,飘香的`槐花,竞是我相思的情愁,一缕缕,时浓时淡,采撷一串串槐花,凭作相思的信物,送给在天国的母亲。

淡淡的花香,也是淡淡的相思。

豆袍,渣粥,黏豆包的飘香散文 篇9

作为一个20多年的老姑爷随着夫人给岳父拜年,实在是一件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是从心里没有一点新鲜感。因为元旦刚刚回过那个家,那时见到的岳父大人身体状况十分糟糕,连说话都有些困难,有时连亲人也不认识,看当时的样子,恐怕过了今年就不一定有明年了。因此,作为女儿女婿,春节看望岳父尽尽孝心乃是天经地义。

为了安排仅有的几天假期,已经事先做了必要的准备。在年三十和初一最热闹的日子里,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单位值班,这样初二以后的时间就可交给夫人支配了。

还不错,夫人开恩,初二没有走,全家陪着老娘一天,也算过年了。初三早晨一大早就开始了拜访岳父的行程。

初三可能不算什么春运高峰时间。尽管初二下午夫人已经到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咨询了车票的情况,并得到了非常沮丧的答复。但初三早晨居然也买到了本来意想的车票,而且车上的人不多,还有座位。看来是个好兆头。

下了火车,转乘长途汽车。为这个缘故,自己在火车出站口就大喊是否有到自己目的地的汽车。立即就有两个人应声。这一下放了心。

可是实际上只有一辆中巴车。而且车况肯定是不敢恭维的。因为在车上等了20分钟人员差不多的时候,居然车子就是不能发动了。老板动员了几个年轻的乘客下车推车。开始的时候,是向后推。共有四五个人使劲的推车,每次推行约20米左右,然后等到有了一点速度,就挂档,看是否可以着车。这样推了四次,每次都有一点着车的迹象,可是就是不能着车。而且,车的后面再也没有空间了,只能向前再推。第一次向前推,着车的迹象更明显一些。再一次推,终于着了,虽然我们在后面被喷了一身臭气,加上满身轻轻的细汗,也算终于松了一口气。到了车上,我们一致的要求给我们几个人减价。当然是不能答应的了。

等到坐下,我开玩笑说:“不着车还好说,别刹车失灵就好了”。惹得夫人一阵白眼。不过旁边的一个老人倒是嘻嘻哈哈的跟我说起了话。

这个老人是从吉林来的,已经坐了20多个小时的火车。这是到比自己还原的另外一个城市看望自己的大儿子。还说起他自己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吉林,一个在这里。大儿子是接了自己的班,在铁路工作,这时我才明白,老人也穿了铁路制服。

还说,这个大儿子的孙子也四五岁了,很是可爱。自己可以免费乘坐一段火车。所以,趁这个时间去给儿子拜年。

到中午的时候,问老人是否要吃饭,老人说自己还是昨天晚上吃的饭,不过现在不饿。就是饿了,也要等到了儿子家,才能吃儿子准备的好饭。老人一脸的笑容,也感染了我们整个的车厢。

后来,半路上来一对夫妻,老板要求他们买票,可是人家就是说没有钱,看来老板也没有办法。可是,过了一会儿,人家两人就拿出了大中华香烟,就喷云吐雾起来。因为车里的空间小,自己也很是不习惯,看着人家的那幅模样,自己也只有忍了。等到半路,安排乘客下车方便的时候,问老板是否可以要求他们不要在车内抽烟。老板说:“车上禁止抽烟的大字这么亮,人家都不看,要车票都不给,我可不敢说。没准自己找一顿揍,大过年的不值得,忍了吧”。看来也只有自己再忍了。这一路上,二位的烟就一直没有停止。

终于自己到站了。本来车上的人员也不多,下车的人也就是四五个,是根本没有必要拥挤的。可是刚开车门,就上来一个三十多岁的大汉,好像要上车的模样。那时我就在这个四五个人的队伍后面。亲眼看见,这个大汉的手伸到一个20多岁的女人上衣口袋里,一个漂亮的红色的翻盖手机就转移了物主。

下车来,悄悄捅了姑娘一下,姑娘会意,又指了一下那个男人。这恐怕就是自己唯一能做的了DD赶紧离开。后面就是一阵子的吵嚷。

想到在电视里面看到的“镊子帮”,一周时间就可连续“镊”出来几百部手机,看来一切都是真的。还有就是贼不走单。如果被同伙发现自己的“罪行”,来上一刀子,这年就恐怕只有在医院过了。

回头跟夫人提起,夫人也感到害怕。赶紧搭上一个三轮跑了。

现在的经济就是发展了。至少一件事可以一叶知秋。车上很少见到原来的大包小包的年货甚至大米白面了。自己也乐得轻闲,只是提了一个手包。到了城镇,找到一个超市。实在和城里没什么区别。夫人全权决定:烟、酒、糖、茶、蛋糕、反正也就是三五百元的东西,只要夫人开心就好。

至于价钱,好像也跟城市里,没有大的区别。

这样从超市出来,已经不再是两个“无业游民”的模样,而变成了十几个大包回家拜年的“姑娘姑爷”了。

虽然自己感觉,自己一直没什么出息,总有点无颜面见江东父老的心态。可岳父一家人可一直把自己当成“楷模”看待了:无论是作为教育后代的“榜样”,还是作为“文人”的“标竿”。自己也就只能努力的做的更像一些。

几乎全家出动,到门口迎接。首先拜望岳父,多亏了夫人年前安排的输液程序,岳父似乎比去年的状况倒好了一些,至少能够认识我是谁了。虽然话仍是不清楚。几个舅哥自然是一阵的寒暄。最热闹的还是晚辈的问候,一阵子的姑父还没有分清楚是谁,还有几个叫姑老爷的了。真的感觉自己怎么能不老呢。

晚一辈子的孩子们,最小的也20多岁了,已经丧失了获得压岁钱的资格,可是三个叫姑老爷的人,也就是4岁到11岁之间。先从小的开始,不磕头是不行的,可是还是很勉强,这个时候自然有两个大的又是示范,又是带头,地上放好了垫子,绲奶见了几声砸地的声音,三张崭新的钞票就飞了。

参加第一场正式酒宴的客人超过20人。岳父无论如何也不肯高座,只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吃了。其他人也足足摆了三张桌子,还有几个侄女是站着吃的。

自己刚买回的酒派上了用场。自己是老姑爷了,还要维护老姑爷的面子,只要自己总量控制应该没有问题的`。当然没有人可以让自己高喝。

三轮结束,能说的都说的差不多了。能喝的也喝得差不多了。多是劝自己常回家看看,包括感谢自己对家里的经济支持,以及感谢自己帮助安装的土暖气等。自己听了当然也感到很欣慰。

轮到自己当然也要表现一下。

首先,和大舅哥认真的敬上一杯。尤其是前两年闹关节炎,身体明显的老态。也不再喝白酒,只能半杯啤酒代替。大舅哥是这个大家庭里的中枢神经,一生辛苦,在父亲身边,对父亲的照顾是别人替代不了的。

然后,恭恭敬敬的敬上大嫂一杯,大嫂的一生就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妇女的代表,用任劳任怨四个字形容,实在是贴贴的很。别的不说,就是准备这个正月的伙食,让自己看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更别说真的照顾岳父,看管孙子等具体的事务。

第三,和其他的几个哥哥,姐姐,嫂子一起喝了一杯,聊表心意。

夫人在一边,计算着总量,刚好不到三两,一切圆满。自己也感到热乎乎的了。等到酒席撤下,居然没有记起自己是否吃了什么菜,或者是否上了什么主食。

下午的时间就是自由活动了,麻将占了不少人,当然包括上场的和观战的。而自己是从来不参加的。

大舅哥为了照顾自己,就陪着下象棋。可是自己一直就不是对手。可以说是难得赢上一回。不过这次在几个后辈的观战下,居然赢了一局。可以说应该记在在家史簿上了。

晚饭前,大嫂咨询吃什么,自己当然是惯常的豆袍、渣粥、黏豆包。油炸的豆腐袍炖大白菜粉条,虽然和老娘的做法不一样,可是吃起来还有点乡间的味道。黏豆包是当年岳母的手艺,如今岳母过世后一定将手艺亲传给了大嫂,味道一点也没有走样,豆沙的口感舒服极了。尤其是渣粥,在柴火慢慢的熏陶下,不要加碱面也一样的粘稠。喝到肚里感到热乎乎的。实在是远远胜过任何酒宴。

家里除了每个人都长大或者变老以外,还是有不小变化的。大堂里安装了分体空调机、厨房了配备了名牌电冰箱、原来只有一个灶眼的柴火炉子旁摆了一套液化气灶具、三个屋子里都有了彩电,当然大堂里的是新的,其他两个明显是二手旧货、新装的土暖气这几天也烧的热热的。一派暖哄哄的气氛。

大舅哥早就退休了。原来的单位说不上的是国有还是集体,一直也没有任何的退休金。加上最近几年的身体不好,更是感到寒冷。去年终于拿到了每月300多元的退休金,自己感觉病情也明显好了许多。笑容也多了不少。

叔伯小舅哥的生意也算红火。对明年的安排充满信心。顺便给自己出了几个问题,要求帮助解决。

大侄女一家子的小生意去年还赚了一些,准备今年再扩大一些营业范围。跟大致女女婿聊天,知道他们后年的目标是购买一辆轿车。当时,自己还劝人家为何不买一个微型双排小卡车。后来从大致女嘴里,才知道这是大侄女的策略:有个目标好努力奋斗,等有了钱,具体买什么那是以后的事。问到他们是否准备再要一个孩子时,没想到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就在农村,一个孩子的费用也超过20万元,实在难的很。这一个就够了。他们还给唯一的孩子上了保险,说城里人的生活要保险的多。趁着自己有一定实力,给孩子买一个保险,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看来,确实是观念变了,这一家子的日子蛮有奔头。

两天的功夫眨眼就过去了,自己初六还要上班。

离开的一切事务都是不用自己操心的。例行的事情就是陪着岳父座一会儿,邀请老人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到自己家里住上一段时间,当然回答也总是否定的。然后给老爷子几百元钱,想去年因为岳父糊涂的现实,把钱全部换成五元一张的,今年看来还算清楚,老爷子明白百元的钞票好保管。当然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与大舅哥大嫂话别,自然是要求自己抽空多回来。

孩子们已经没有了多少新鲜感,话别的气氛已不能与放爆竹的吸引力相比。自己也就匆匆的上车走了。

等到再转车才知道,原来回家时带的一个小手包,如今变成了两个大大的、重重的提包。暂且不管里面的内容,只能卖力气带回去吧。

回到自己的家,看到里面的内容,也一点不吃惊:二十斤玉米渣子,五六个黏豆包,一包炒花生米,一包油炸豆腐袍。

晚上的饭就省事了DD热一下就够了。还是那个口味的渣粥,还是那个口味的豆袍,还是那个口味的黏豆包。

粽飘香散文 篇10

又是一年端午节,忽然收到远在北京的女儿发来的照片,是几张包粽子的全部过程,看到她手上擎着一个精致又漂亮的小粽子,一脸的幸福和自豪,忽然想起二十多年前的往事。

那个时候,总是企盼端午节,因为每年端午节家里都会散发着浓郁的欢腾和粽叶飘香,那时候,妈妈还不会包粽子,总是请来隔壁的大娘过来给我们家包粽子,端午的味道总是浓郁而温馨。年复一年,大娘的年纪大了,也就不好意思请了,之后的几年,端午节总是到街边买上几个粽子表示一下而已,从此家里再也没了端午节的气氛,看着那几个冷冰冰的粽子,回想起那些年跑到芦苇塘摘粽叶、泡江米、红枣、花生。然后端午节的`前一天请来大娘,孩子们忙着屡粽叶,大娘灵巧的双手转的飞快,不一会一锅粽子包好了,然后妈妈又忙着在柴火上架一口大锅,煮粽子的时刻是在节前一天晚上,香味一出来,孩子们就在这样的香气里,走过来,走过去,探头探脑的。心里是欢喜的等待,脸上是无忧的笑容。闻着粽香,咽着口水,睡梦中也依然会有一些轻轻的牵挂。第二天一大锅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妈妈总会给左邻右舍的送一些过去,这时候,就感觉满弄堂都是我们家里幸福的味道。

思绪落回桌上那几个冰冷的粽子,忽然我直奔里屋,叫妈妈再去请大娘一次,这次我决定学会自己包粽子,不能让端午节失去那种欢腾,不能让弟弟妹妹们失去对端午节的企盼,我学的很努力,很快就能自己包上一锅粽子了,于是,每年的端午节又延续了那份欢腾和企盼,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围坐在圆桌前,弟弟妹妹吵嚷着挑选自己喜欢的各种馅的粽子, 角角落落都飘满粽叶的香味,忽然觉得,那一刻,幸福又回到了我们身边。

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女儿如今也二十多岁了,端午节那一天,她说,很感谢妈妈教会她包粽子的手艺,自己包粽子过端午节会觉得很开心,能感觉到家的味道和妈妈的味道。说现在所怀念的并不仅仅是家乡的粽子的味道,更多的则是对父母的想念,父母在家里挂念着我们,心中才会有一个依靠。学会包粽子的女儿,延续着我们的生命,延续着端午节的温暖,同时也延续着中华的传统文化。

寒梅在飘香散文 篇11

去见作家梅洁老师的时候,心里忐忐忑忑,双腿还有点颤颤抖抖。乡下妞没有见过大人物,听淅川县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洪连老师介绍梅洁老师是一级作家的那刻起,我的心就扑通扑通跳开了。

握着梅老师的手,一股暖暖的热流传遍全身,带着高度紧张而来的心也逐渐放松了。

梅老师剪一头齐耳的短发,用发卡把头发拢起了,让我一下子想起了解放前的女学生。如果不是因为年龄偏大,我想梅老师就是一位清纯的女学生。她的矜持,她的浅笑,她的语音,是那么的亲近、那么的善和。

一部巨著《大江北去》,把梅老师和鄂西北、豫西南两省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同饮一江水,身为一家亲。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启动,大批移民迁移,再次把至亲至善的梅老师引领回到丹江大河边上。

这条大河亘古至今滔滔不息,她不仅哺育了三省六县市数百万人,而且文化深厚源远流长,早在商周时期就有楚人在这条大河流域生活。

丹江河养育了勤劳善良的儿女,他们一边撒网捕鱼,一边在河边开垦土地种植庄稼。清澈的河流源源不息地流动着,流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流出一个个文明的传说。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个伟大的工程——南水北调,打破了丹江两岸平静的生活,几十万丹江儿女背井离乡迁徙异地,梅洁老师的故乡郧阳古城也因为南水北调,淹没在了丹江水库下面。

几十万大规模的移民,抓一把故乡的黄土,折一根故乡的柳枝。艰难的迁徙路上,流着无数的汗水、泪水、血水,演绎着一幕幕悲壮的场面。很多移民因为水土不服,加上当地人的欺生,又折返回了丹江湖畔,千里路程徒步,很多移民把生命丢在了回家的路上,灵魂飘荡在异地他乡,殷殷血,斑斑泪,早期移民的艰辛怎能一笔描述详尽。

乡音,乡情,乡愁,在梅老师的内心呼喊着,这位从大河边“逃”出去的女作家回来了。她在父老乡亲中间穿梭着,她记录着他们的诉说,记录着他们隐藏在心底的苦难。经过三个多月的走访收集资料,移民的血泪融进了这位善良的女作家心里,她的心伤了痛了。丹江河抚养的女儿,用她手中的笔写出了这部令鄂西北、豫西南人民争相拜读的著作《大江北去》。

《大江北去》让淅川人民牢牢记住了梅洁老师,梅洁老师再次来到了淅川,她把一腔真情带进了移民村,冒着大雨深入移民中间给他们排忧解难提供帮助,她像一尊金佛在移民村熠熠闪光。

眼前的梅老师声情并茂地叙说她在移民村所看到的见闻,动情处泪水潸然而下,提到给移民帮助时,她又欣慰地笑了。她说,能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到移民是她最高兴的事。

宾馆内大家争相与梅老师合影,站在梅老师旁边,挨着她的肩头,她柔声说:“来,拉着手,可亲热了!”我们的手拉在了一起,我侧身看着梅老师,她抿着嘴脸上带着微微的笑容。我的眼睛忽然湿润了,这是一位多么可敬的学者,如此炎热的天气,她千里迢迢来到偏僻的淅川小城,又不顾旅途劳累,直接奔赴在移民村,而她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没有显示出一丝一毫的倦意。

二次拜访梅老师的时候,她与我们谈起了苦难的人生经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虽然她轻描淡写,可是透过她的眼镜,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她内心的伤痛。

她说,散文创作一定要注意语言的灵动、鲜活、智慧、激情。平静的表达会使散文充满魅力,饱含感情的文章才能打动读者。

她谈到了她的.作品《童年旧事》,虽然她也是第一人称而写的,却能引起那个时代人的共鸣。《童年旧事》写的不仅仅是她这个人,而是那一代人都是这样的,这部作品被收录在《中国散文一百年》,各大国内杂志以及海外刊物四十多家都刊发了。

随后我拜读了梅老师的博客。《我的丈夫走在那片青山绿水间》一文,我是在凌晨两点拜读的,寂静的午夜,窗外有雨滴落,雨滴落在我家窗外楼下那个坟头大树的叶子上,滴滴悲鸣……

伴随着午夜的雨声,显示屏在雾霭茫茫的双眼下模糊了。面对那些饱含真情泣血的文字,我想说点什么,留言栏里手颤抖了又颤抖,却始终敲不出一个字。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夫复何求?”那一刻,我似乎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这几句话的含义。

在痛失爱人的情况下,梅洁老师忍着悲痛毅然完成了长篇著作《大江北去》,她是何等坚强的女性啊!因为爱所以爱,心中有爱就能跨越生与死的界限。

梅老师信仰佛,她谈到了佛的博大精深,说佛教是哲学中的哲学,她看淡了世上的功名利禄。她说,一切都如过往云烟,我只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乡亲们。

梅老师就是一尊佛,在淅川移民村,移民拉着她的手说长道短、絮絮叨叨。她认真听着记着,和移民老乡们一起流着泪……

又到槐花飘香时的经典散文 篇12

清晨,在山路上散步,突然一股浓浓的花香扑面而来。侧身一看,一棵不大的槐树长在路边,一串串洁白的槐花,白色风铃般缀满枝头,格外惹眼。春风吹过,浓郁的馨香沁人肺腑,令人陶醉,儿时的记忆便浮云般涌现在脑海中。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每年四月底,当长着荆棘的槐树盛开洁白的花朵,缺衣少食的农家便多了一样食物――槐花饼,是用玉米面和槐花做成的面饼。槐花饼既增加了蔬菜的营养,也补充了食粮的不足,只是没有树上槐花的香甜。贪嘴的我们便偷偷爬上树,从密密的扇形槐叶中扯过一串风铃般的槐花,大快朵颐。一串接着一串,馨香中带着甘甜,满足了口欲,却把大人们的`叮咛置之脑后。第二天,一个个中毒长了痄腮,东家孩子长了,西家孩子也长了。大人们带着到公社医院看后,吃了一段中药才好。肿疼的痄腮,难以下咽的中药水,让儿时的我们对香甜的槐花有了更多的敬畏和疏远。

槐花盛开的日子,时有嗡嗡采花的蜜蜂飞来飞去,小蜜峰体内甜甜的蜜便成为我们的钟爱。唐人罗隐说:“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多的时候,是不敢招惹的,因为害怕蜜蜂蛰。若有单个或两三个小蜜蜂采花,就成了大家捕捉的对象。先用一块布捂死,然后小心地舔食蜂体内的蜜。有时,几个人争抢一个小蜜蜂,一个喊着:“我先看到的,我的,我的”,伸开双手去捂。不曾想,反被小蜜蜂蜇了,疼得呲牙裂嘴,一副可怜的哭相。时光如流水,洁白的槐花和小小的蜜蜂伴随年龄的长大在记忆中渐行渐远。

在生活富裕的今天,槐花不仅成为一种药材,更是城市饭桌上难得的绿色食品,槐花菜、槐花饼、槐花糕等各色小吃花样繁多。可能因为槐树生长期慢、经济效益不大的缘故吧,儿时记忆中槐花如云的盛景再也难寻。岱庙门前有一棵老槐树,相传有千年历史,已成为岱庙的活化石,记载着岱庙的世事沧桑,传递着“泰山安则天下安”的大气和淡定。只是,早已不开花。树枝上飘动着一条条红丝带,昭示着祥和安泰,让南来北往的香客多了虔诚和敬畏。

到哪里去看槐花呢?朋友说,徂徕山坳满是槐树,槐花盛开的日子,景色格外迷人。一时心动,约了三五好友,驱车前往。

一路上,少有人来,幸而遇到一位放羊的老人,便向他打听要去的山坳。憨厚的老人一张嘴,口中的牙所剩无几,但极为热心,细致地给我们指路,还不放心地叮咛:记不清就再问问,山里岔路多,别迷了路。感谢之余,按照老人所指的路,很快就到了心仪的徂徕山。

一进山坳,我的心便激动起来,在浓郁的馨香中,眼前涌现出一片人间少有的繁华:风铃般的小花,一簇簇、一串串,点缀在茂密的绿叶间,白得耀眼,繁得热闹,将整个山坳装饰成一片槐花的海洋。没有迎春花的灿烂,也没有樱花的娇媚,但她涵蕴着大山的朴实,沉潜着山里人的谦逊与真诚,不张扬,不喧闹,一味在槐叶笼罩的背后,悄无声息地开放着,把一缕缕浓郁的花香,释放给这个美丽的季节,释放成一个季节的美丽,整个山坳都沉浸在沁人心脾的清香之中。槐花盛开的日子,好一个人间四月天!

想起了那首诗:“槐林四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让人心醉的,正是这缕缕浮动的馨香,浮动在这诗意浪漫的人间四月,成为永恒的记忆,化为美好的流连和憧憬。

晚饭,就在山脚下的一个小店。席间,上了一道菜――槐花饼。吃起来,入口香甜,绵软不腻,连同那儿时的美好记忆涌上心头,回味无穷,久久难以忘怀。

上一篇:照片里的故事作文500字_初一作文下一篇:《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