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切入点

2024-05-25

人民法院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切入点(精选6篇)

人民法院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切入点 篇1

人民法院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切入点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马三刚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指出:“各级法院必须正确理解三项重点工作的要求,准确把握三项重点工作的内涵和相互联系,立足人民法院的本职工作,履行好人民法院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的历史使命。”目前,全国各地法院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扎实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少数法院和干警对三项重点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错误或模糊认识,思想认识不到位,对三项重点工作的内涵理解不深不透,对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没有理清。尤其是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认识不足,不能将社会管理创新与审判工作紧密结合,对三项重点工作还只停留在表面工作和一般号召上,办法不多,措施不新,效果不佳。因此,深刻理解三项重点工作的内涵,准确把握三项重点工作的相互联系,抓好三项重点工作与法院职责的结合,对于人民法院更好地依法履行职责,推进科学发展,维护和谐稳定,服务工作大局,具有积极意义。笔者认为,从三项重点工作的相互关系看,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之间是内在统一、同步推进、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其中,社会矛盾化解是目的,社会管理创新是手段,公正廉洁执法是保障。一、三项重点工作的内在逻辑关系 社会矛盾化解是目的,社会管理创新是手段,公正廉洁执法是保障。三者内在统一、同步推进,同时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一)社会矛盾化解是目的

矛盾是存在于任何社会当中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因素。矛盾的产生是必然的,关键问题是人们如何认识和化解矛盾。笔者之所以说社会矛盾化解是目的,是从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以及人民法院职能作用的发挥层面所作的论断。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另一方面,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决定着必须将化解社会矛盾作为其一切工作的归宿和根本。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消除各种不安定隐患,是人民法院在社会转型期所必须担负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人民法院一切工作的最终价值目标和根本目的,法院的一切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这项根本职责和根本目的来开展。

(二)社会管理创新是手段

当前,激烈社会变革对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组织形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社会管理模式也要随之更新和完善,在此背景下,人们迫切地提出要进行社会管理创新。首先,既然是创新,那就需要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人们需要通过改革这个途径使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科学,通过创新这个手段打破旧有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新的社会管理秩序。因此,无论是管理理念还是管理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无论是管理内容还是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都可以称其为一种途径抑或一种手段,通过这种途径或手段实现“维护社会安定有序,更好地化解矛盾纠纷”这一根本目的。

其次,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外在表现形式同样是手段。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不仅是职能表现,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责任。人民法院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行使的司法权是国家权力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社会秩序的守护者,各种利益要求和利益冲突的平衡者,法院不仅要履行传统的解决纠纷的职能,而且需要担负起维护公共利益、调控社会秩序的职能。人民法院通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审判职能作用有效发挥,丰富社会矛盾化解方式,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对人民法院而言,社会管理创新同样是促进社会矛盾化解的有效手段。

(三)公正廉洁执法是保障

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关键是要有公正廉洁的执法队伍作保障。法院的每一起案件都是由具体的法官来办理的,人的因素是决定性因素,法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案件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创新的力度和社会管理的深度,法官只有真正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才能正确执行国家法律,才能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才能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内部矛盾,才能有效维护社会安定和法制秩序。公正廉洁执法是法官的职业道德底线,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后的保障,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也是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的终极要求。

(四)三者内在统一、同步并进、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王胜俊院长指出:“做好每一项审判工作都是化解社会矛盾,做好每一项审判工作都是加强社会管理,做好每一项审判工作都需要队伍公正廉洁司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本质属性的具体体现,作为人民法院在新形势下履行自身职能的必然要求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三项重点工作内在统一并必须同步推进。其中,社会矛盾化解是基本职能,社会管理创新是基于社会矛盾化解而延伸出的、促进职能作用发挥的手段,公正廉洁执法既是对广大法官的内在要求,也是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和保证,三者与人民法院工作紧密相连,不可割裂。同时,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首先,社会矛盾化解需要不断的社会管理创新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丰富了社会矛盾化解的方式和手段,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矛盾的化解。

其次,创新社会管理离不开社会矛盾化解这一根本点和出发点,只有在社会矛盾化解的过程中才能发现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问题创制管理机制,制定管理政策、措施、方法和手段。由此可以看出,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从化解社会矛盾这个基本需求出发而相应展开。

第三,社会矛盾化解与社会管理创新可以推进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从而为公正廉洁执法创造更好的司法环境,为公正廉洁执法排除各种干扰。

第四,公正廉洁执法为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保障。做到了公正廉洁执法,不仅可以有效处理好各种矛盾纠纷,更可以缓解官民之间的矛盾,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也就会迎刃而解,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也可以据此寻求新思路。公正廉洁执法工作做不好,其他两项工作就失去了条件,更失去了保障,实现“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的目标就缺少了根基和保证。

二、人民法院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切入点

明确了三项重点工作的内在逻辑关系,就抓住了三项重点工作的根本点和归宿,抓住了其核心和保障,也就明确了促进人民法院科学发展的切入点,为人民法院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人民法院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必须从确立价值取向、更新工作理念、构建工作机制、增强工作能力四个方面做文章。

(一)确立“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价值取向 我国司法的人民性决定了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必须确立“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价值取向,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切实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服务。法院和法官要通过审判活动的导向作用,确保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在司法领域的有效落实,确保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有效实现。

为大局服务中的“大局”,既要立足于党和国家这个“大局”,也要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人民法院的中心工作必须服务和服从于“大局”。为大局服务,要求人民法院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的严峻形势,准确把握人民法院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担负的重要职责,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人民司法,就必须深刻了解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时时处处把人民群众当做自己的亲人,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推进司法公开、扩大司法民主、提升司法公信力、转变司法作风上有新举措;要进一步强化司法为民意识,积极探索便民、利民、为民的新机制、新举措,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二)树立“一切为了社会和谐”的司法理念

落实三项重点工作要求人民法院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社会和谐”的工作理念,并把这一理念贯彻到执法办案的具体环节中。要着眼于社会矛盾化解,狠抓执法办案,全面加强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和执行、信访等工作,在办案中要强化司法的化解矛盾功能,着力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从“案结了事”向“案结事了”的转变;必须坚持以当事人为本,坚持和谐司法,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类别当事人的实际,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妥善解决纠纷;高度重视发挥调解功能,坚定不移地贯彻好“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坚决避免强迫调解、违法调解和片面追求调解率;在立案、审判、执行的全过程加强对当事人的诉讼指导,扩大法官主动释明的范围和力度;尽可能将纠纷解决的重心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和早期介入前移,争取将纠纷化解在最佳时机,防止矛盾激化;积极应对社会需求,充分发挥司法在协调支持其他社会治理力量,推动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培育公众法治意识、引导政策生成等方面的能动作用;在办好案件的同时,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回访帮教、司法建议等工作,促进国家和社会治理制度的完善,努力追求司法效果的最大化。

(三)构建科学、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

社会矛盾化解需要有效的管理手段加以推进,需要科学、有效、完善的工作机制创新加以促进。当前,从化解社会矛盾这个根本目的出发,人民法院急需建立和完善以下工作机制:一是矛盾预警和应对协调机制。将“有可能引发群体越级非正常访的矛盾”、“有可能引发群体闹事苗头的矛盾”、“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及时通报相关部门;针对破产改制、征地拆迁、工矿事故、环境侵权等引发的群体性纠纷要通过建立实施科学有效的形势预判、协调联动等制度,与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做好矛盾应对和化解工作。二是重大敏感案件和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向党委、政府和上级法院汇报重大敏感案件审理情况;加强案件审判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庭审安保措施,制定突发事件防范处置预案;运用新闻发布平台,及时发布权威的案件审判消息,争取舆论主动权,消除不稳定因素,防止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三是民意沟通表达机制。通过网上发布案件信息、接受当事人举报、回应网民关切等方式深入了解群众司法需求,探索完善法官进基层等加强民意沟通的做法,畅通民意表达渠道;高度重视司法调研工作,通过个案剖析和对审判执行工作的研判,及时发现和研究司法实践中的各类政策法律问题,积极向党委、政府和社会组织提出司法建议。四是审判监督指导机制。切实加强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指导,规范监督行为,提高监督水平。要重点加强对新类型案件、复杂疑难案件、敏感性案件以及连锁性案件的监督指导,对涉及政策实施方面的重大问题,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沟通慎重处理;对于适用法律方面的重大疑难问题,及时报请上级法院进行审判指导、统一司法尺度。五是诉讼与非诉讼解决纠纷衔接协作机制。要强化对民间纠纷解决机制的指导,更好地发挥各种非诉讼矛盾解决机制的作用,通过社会力量构建纠纷预防和早期介入的第一道防线,促进基层自治,同时注重发挥行政执法机关日常纠纷解决的能力和主动性。人民法院在诉讼与非诉讼解决纠纷机制中要积极主动地发挥引导、协调作用,坚持把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有机衔接起来,大力推动社会法庭建设,通过加强与基层自治组织、行政执法机关的沟通和配合,逐步形成多级联动、逐级推进的化解矛盾纠纷格局。六是司法公开机制。落实公开审判制度,进一步全面实行立案公开、庭审公开、证据采信公开、事实认定公开、法律依据公开、判决理由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过程公开;继续推行审判公开方面的便民措施,保障当事人在诉讼程序各环节对审判权运行过程的知情权;建立健全执行案件信息和案件办理情况查询机制,方便当事人了解案件进展情况。

(四)增强公正廉洁执法的工作能力

公正廉洁执法是保障,也是一种能力,是对每一个执法者的内在要求。做到公正廉洁执法,人民法官必须增强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服务大局的能力。要求法官切实以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完成好审判、执行工作任务;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恪守法官职业道德,不断提升法官职业修养;以强化审判业务和解决纠纷作为出发点或切入点,恪尽职守,全身心地投入到司法工作中;在做好审判工作的同时,注重社会责任担当,积极应对社会需求,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二是增强为民司法的能力。人民法院的人民性决定了法官必须不断增强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增强化解复杂矛盾的能力,增强将人民群众的期望与需求融入案件审理的能力;必须争做平民法官,运用贴近人民群众的司法工作方法,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在审判工作中,对社情民意、公序良俗以及社会正义给予关注和尊重,凭借自身的法律专业素养,将法治理念潜移默化地传达给社会公众。三是增强公正司法的能力。要求法官必须遵循立法的宗旨和法律的精神,严格依据事实和法律,对案件做出公正裁判和正确处理;慎重运用审判权,严格在法律体系和法律框架内审理与裁量,力争使所办的每一起案件都无愧于法律,无愧于人民。四是增强抵御诱惑、防范风险的能力。法官权重责大。在生活中,要净化自己的社交圈,警惕别有用心的人的拉拢腐蚀;要加强对身边的人的教育和管理,防止在廉洁问题上出现薄弱环节;要正确看待进退得失,谨言慎行;在执法办案上,要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警钟长鸣,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钢铁长城,确保履行好司法职责。

人民法院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切入点 篇2

在充分认识我院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新课题的情况下, 在积极听取全院干警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 2010年我院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市院和分院检察长会议精神, 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紧紧围绕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 以深学理论、转变观念为先导, 以深化改革、转变身份为动力, 以“规范上质量、巩固抓提高、深化求发展”为着力点, 以确保办案质量、提高执法水平为根本目标, 努力推进铁检天津院的各项检察工作再上新水平。

加强社会矛盾化解, 力争服务和谐京铁建设再上新水平

要紧紧抓住影响铁路治安秩序、运输安全的主要问题, 充分发挥专门检察职能, 下大力气抓好矛盾化解工作, 努力为铁路发展创造良好法制环境。

一要灵活掌握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既要落实上级院对该政策的普遍要求, 同时也要结合管内治安形势, 确定切合实际的政策方针。一方面, 结合当前天津铁路地区的犯罪形势, 对危害铁路运输安全和铁路建设的刑事犯罪严打方针, 办案中坚持从严从快, 特别是对破坏铁路建设及运输设施、危害铁路公共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 要依法坚决及时批捕、起诉, 依法予以严厉打击。保持与公安、法院的密切配合, 继续对盗窃铁路运输物资犯罪和倒卖车票犯罪开展专项打击。另一方面, 在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 坚持区别对待原则, 对于轻微刑事犯罪依法从宽处理, 积极推进量刑建议、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特殊办理等工作, 探索附条件不起诉办案方式。

二要积极参与铁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探索专门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机制。要认真总结犯罪特点和规律, 掌握管内治安、安全问题突出的辖区、线路、列车、高铁分布情况, 坚持立体综合治理思路, 建立与铁路公安、法院、铁路综治部门、铁路沿线地方综治部门的联系制度, 面向铁路沿线村民、铁路职工、铁路沿线外来流动人员, 采取主动发起或积极配合的方式, 开展“法制宣传进沿线”和“法制宣传下基层”活动, 通过讲法制课、发放宣传材料、展示法制展板的方式, 会同有关部门对管内和铁路沿线开展集中整治。根据管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规划、进展情况, 建立铁路工程建设治安防控机制, 力争做到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到哪里, 铁路护路联防和犯罪预防跟到哪里。

三要切实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建立健全与铁路办事处、基层站段维稳部门的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机制、检调对接机制, 形成与铁路局、基层站段的排查化解矛盾的外部合办;实行控告申诉部门与业务部门联合督办机制, 加强协作, 一同健全对重大敏感案件和作出不捕、不诉、不立案、不赔偿、不抗诉及撤案决定可能引发矛盾的案件的风险评估立体预警机制, 形成化解矛盾的内部合力;重视对信访人员的释法说理工作, 探索制定开展释法说理工作的意见和规范, 防止初信初访演变升级为重信重访;继续深入开展重信重访专项治理活动;探索在轻微刑事案件中开展刑事和解工作, 认真借鉴外部实践经验, 加强与人民调解机构、公益律师等专业调解组织的协调配合, 增强和解效果。

保障国有资产和铁路投资安全, 力争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取得新突破

要深层次理解查办预防职务犯罪与社会矛盾化解之间的逻辑关系, 认识到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既是纯洁党的肌体、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迫切需要, 也是深层次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

一要突出查办重点。以当前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为契机, 重点查办发生在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承发包、项目施工和物资采购等环节的职务犯罪案件, 确保国家大规模铁路建设资金安全, 确保铁路建设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二要加大办案力度。要着力提高攻坚克难的能力, 进一步整合办案力量, 突出抓好案件线索统一管理、侦查活动统一指挥、侦查资源统一配置, 努力提高初查成案率, 扭转成案率低的局面。

三要强化职务犯罪预防。围绕路局、路局党委“建设和谐京铁, 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大规模铁路建设”的目标, 将保障铁路专项的投资安全和工程建设质量作为预防工作的重中之重, 继续坚持“三树立、三增强”的预防工作基本思路, 把预防工作放在与查办案件同等重要的位置。

明确监督重点, 力争诉讼监督工作取得新成效

要提高思想认识, 增强责任感, 讲求艺术性, 正确处理好监督与配合的关系, 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 在明确监督重点的基础上, 按照法定程序, 加强内部协作, 灵活运用查处职务犯罪、抗诉、纠正违法通知、检察建设、建议更换办案人等方式开展诉讼监督。

一要加强立案监督。深入开展站车交接刑事案件专项检查监督活动, 建立完善站车交接案件立案监督有效途径, 重点加强对以罚代刑、立而不侦、侦而不结、违法撤销案件等问题的专项监督, 建立对公安机关立案工作的动态监督长效机制。

二要加强侦查监督。重点监督违法采取强制性侦查措施和刑讯逼供以及漏捕、漏诉等问题, 建立对公安机关拘留后未报捕、批捕后另案处理、批捕后变更强制措施、侦查后未移送审查起诉等问题的跟踪监督机制。

三要加强审判监督。以深入开展铁路刑事审判法律监督专项活动为依托, 继续监督有罪判无罪、量刑畸重畸轻以及违反法定程序等问题, 重点加强对判决裁定的审查力度, 完善量刑建议工作机制, 建立类案判决前后差异的情况分析制度, 努力拓宽抗源渠道, 实现抗诉案件零突破。

四要加强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继续坚持365天工作日满岗检察制度, 坚持重大节假日期间24小时驻所检察制度。

五要加强民事审判监督。重点是加强与法院、站段合同签订部门、多经企业等单位定期联系, 尝试通过权利告知、维权建议等形式建立铁检机关与民事案件当事人的联系, 畅通外部监督渠道;加强与自侦、控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 落实会同公诉部门共同研究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工作联系制度, 努力拓宽内部监督渠道;积极探索对民事执行活动开展法律监督的新举措。

确保公正廉洁执法, 力争检察工作机制完善取得新进展

要保障检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注意对已有工作做法的分析总结和对内在规律的理性思考, 通过提炼经验完善检察工作机制, 确保公正廉洁执法。

一要结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和市院要求, 制定完善新形势下具有铁检特色的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刑事审判监督、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民事审判监督等实施细则, 以提高监督效果和保证监督质量。

二要制定实施《案件质量动态监督、考评实施办法 (试行) 》, 以确保对案件办理进行全方位的立体保障和全过程的跟踪监督, 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建立院和各业务部门案件情况季度分析机制, 为院领导科学决策和上级机关指导办案提供参考和建议。

三要依据《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 (试行) 》的要求, 进一步规范检察建议管理办法, 以发挥检察建议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的作用。

四要进一步完善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 规范检委会工作流程, 强化检委会办事机构的作用, 以保证检察委员会对检察业务工作的全面议事决策职能。

提升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力争队伍专业化水平得到新提升

全部检察工作中, 队伍建设是根本, 队伍建设中, 党的建设是根本, 要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以适应形势对检察工作的要求, 必须坚持以党建带队建, 以道德建设促纪律作风建设。

一要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建设。要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建设, 研究制定建设规划, 明确班子建设的目标和改进措施;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管理工作, 建立科学考核评价机制, 强化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 严格执行党内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严格落实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 提高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水平;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的相互监督, 强化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工作, 努力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要切实抓好教育培训工作。以确保规范文明执法为目标, 落实我院2010年教育培训工作安排,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 完善教育培训举措, 尝试“走出去、引进来”的交流模式, 采取邀请优秀检察人才讲课、聘请优秀法学专家讲学、积极参与市院在线学习的方式, 以优秀公诉人、优秀侦查员、优秀侦监能手等岗位的培养评选为平台, 推进业务学习、岗位练兵常态化, 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 提升干警专业化水平和能力。

三要切实抓好思想道德建设。以“恪守检察职业道德, 提升执法公信力”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 推动铁路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 (试行) 》, 大力弘扬以忠诚、公正、清廉、文明为核心的检察职业道德, 狠抓铁检机关的纪律作风。

四要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五次全会精神, 落实开展党员干部作风年建设的部署, 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重点,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 引导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 建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和内部执法监督相衔接的机制, 促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取得实效;进一步加强检务督察工作力度, 确保各项职权规范运行;坚持从严治检, 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树立公正、廉洁、文明的队伍形象。

瞄准创建“一流”检察院目标, 力争基层院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基层院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抓紧抓好, 才能抓出实效, 必须通过建立一流的考评管理机制、后勤服务机制确保执法规范化、保障现代化。

一要重点加强制度落实, 逐步建立以逐级负责、逐级考核为主要内容的科室队、内勤、干警“三位一体”的三级考评体系。首先要探索制定院对科室队、科室队对个人的考核与管理规范, 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暂行办法 (试行) 》为依据, 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切合实际的规范, 以正确评价检察人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 以科学评价科室工作成果;其次落实完善我院的内勤工作考核办法, 在初次考核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措施, 以内勤考核为手段, 规范科室基础管理, 夯实基层院建设的基础;通过建立内部三级考评机制, 推进基层院规范化建设, 提高基层院建设水平。

二要落实我院的调研、信息、通讯报道和检察建议四项工作考核奖励办法。通过考核奖励引导干警将重心放到多研究办案上来, 鼓励干警将精力放到勤思考执法上来, 力争有更多的调研文章发表, 为检察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力争有更多的信息被转发, 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力争有更多的通讯报道被刊登, 扩大铁检机关影响力;力争有更多的检察建议被采纳, 帮助企业堵塞漏洞和整章建制。

三要按照“推进建设、突出应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思路, 做好检察技术工作。围绕我院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根据办公办案的实际需要, 千方百计增加投入, 及时增添更新设备;围绕我院办案重点工作, 配合自侦、刑俭部门做好证据调取、证据固定、证据出示等工作, 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四要继续坚持“全面服务、安全服务、精细服务”的工作作风, 做好警务保障工作。认真做好办案工作区的管理工作, 切实履行好维护秩序、安全警戒、看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涉案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对办案行为实施监督等工作职责, 确保办案工作区的办案安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申请用警、派警、调警、用警等规章制度, 全力做好法警的检务保障工作。

人民法院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切入点 篇3

[关键词]三项重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稳定;职业化建设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检察工作的核心任务,鲜明突出了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责任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第一要务。如何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决定着检察机关在经济形势、社会稳定形势、反腐倡廉形势中的作用。这就需要检察机关必须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从检察官职业化建设的角度去加强检察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赶超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笔者从基层检察院的现实出发,对基层院如何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必须坚持围绕中心,着力服务大局,为经济社会赶超发展营造良好宽松的环境

检察机关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工作大局,不能离开检察职能活动,必须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服从服务大局为主线,突出抓好执法办案,增强为大局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社会环境、政务环境和司法环境。

(一)充分发挥审查批捕、起诉职能,与公安、法院密切配合,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坚决遏制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发势头,及时、高效、有力地打击影响经济发展的涉企、涉农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为经济建设营造一个安全的投资环境和良好的经营建设环境。结合办案对经济领域犯罪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提出堵塞各种经济犯罪漏洞的检察建议,配合有关部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努力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二)充分发挥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职能,突出查办以权谋私、破坏招商引资、贪污挪用国家公共项目基金、为不法经营充当“保护伞”等涉企、涉农职务犯罪案件;大力查办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给国家、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渎职案件。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进一步健全预防机制,拓宽预防领域,创新预防方法,充实预防工作力量,努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为经济建设营造一个清正廉明的政务环境。

(三)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着力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对侵害市场经济主体利益、危害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犯罪案件应立案而不立案的,依法进行监督;对审判不公、执行不力的涉企、涉农案件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努力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对执法活动和司法工作的有效监督,重点解决执法不公背后的司法腐败问题,进一步落实好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努力打造公正的司法环境。

二、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必须转变办案模式,强化能动司法,履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责任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凸现期,地区差别、城乡差别、贫富差别持续拉大,带来大量社会矛盾,利益诉求和矛盾争议呈多元化的态势。如何正确认识新时期社会矛盾,如何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如何有效参与社会管理,是检察机关面临的艰巨任务。

(一)以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突出转变办案模式

1.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建立健全在执法办案中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在整个执法办案的过程中,要坚持化解矛盾纠纷的理念,建立健全执法办案风险评估、社情民意调查和反馈、检调对接、刑事被害人救济等工作机制,为正确化解矛盾纠纷提供制度保障。积极开展释法说理、心理疏导、调解和解、经济救助工作,把化解矛盾纠纷融入执法办案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化解原有矛盾,有效预防新的矛盾。

2.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探索在打击犯罪中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审查批捕、起诉职能,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同时对罪行较轻、悔罪态度好的初犯、偶犯、未成年犯罪、过失犯罪等从宽处理,探索量刑建议、附条件不起诉等改革措施;特别要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制度,建立健全办案工作机制,采取适合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的办案方式,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的权益。

3.坚持法理并重,在处理涉检信访中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坚持首办责任制、联合接访、巡访下访、定期通报、责任追究、督查指导等工作制度,认真排查、妥善化解涉检信访积案和初信初访矛盾纠纷。坚持和完善涉检信访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建立信访督查专员制度、控告申诉部门提前介入检察诉讼环节等制度,完善处置突发、重大、非正常上访工作预案,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检信访。

(二)以创新社会管理为主线,突出强化能动司法

1.创新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机制和措施。基层检察院应积极参与和谐平安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积极参与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的治安排查和重点整治工作,参与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工作。结合执法办案工作,以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领域为重点,定期分析研判社会治安形势,积极向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提出消除隐患、强化管理的对策建议,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2.探索依法参与社会管理的新思路和新办法。认真履行检察职责,积极参加社区矫正试点和推广工作,完善对社区矫正进行法律监督的方式和措施,依法开展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的法律监督,防止和纠正脱管、漏管等问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安置政策,做好对不起诉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积极参与青少年群体的教育保护工作,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司法保护,完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机制。积极参与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坚决打击利用网络实施的各种犯罪性行为,配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等整治活动,净化网络环境。

3.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网上舆情监测研判机制,注意收集网民意见,认真进行分析整理,及时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建立健全重大案件事件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对个案、突发事件的网上舆论引导能力,建立同媒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牢牢掌握话语权。

4.建立健全预警机制,把宏观经济社会形势变化可能反映在司法领域中的各种情况和问题,预料在先、应对在前,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新类型疑难复杂案件、影响面广的敏感案件及连锁性案件的研究和指导,加强政策考量,有效解决现实问题,确保办案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统一。

三、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必须加强检察官职业化建设,提高公正廉洁高效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检察官职业化,是指以进行专门机关的法律监督、防止司法权力滥用、保障人权,具有一定权威和社会地位的而独立行使国家检察权的特定职业,并且形成的独特的专门知识、技能、工作方法、行为方式以及专门思维模式的法律职业群体。推进检察官职业化建设能够有效地提高检察官队伍的职业素养、增长专业技能、规范职业行为,实现检察官职业化是全面履行新时期检察职能、推进检察队伍公正廉洁执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一)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和规范的培训制度

严格的检察官准入机制是保证检察官具备相应职业素质的最基本手段。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检察官法》的相关规定,坚持“凡进必考”,保证被准入的检察官经过系统的法律学习,具有较为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拥有成为检察官的最基本的条件和潜力。规范的检察官培训制度是保证检察官始终保持职业水准的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坚持参加上级检察机关开展的检察官选任、晋升培训及各种专业培训,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从根本上解决基层检察人员职业素质、能力偏低与艰巨的检察工作任务之间的矛盾,为检察官职业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智力保障。

(二)建立宣誓制度和严格的规范执法制度

检察官在任职和晋升时都应举行庄严的宣誓仪式,能够进一步增强检察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在一定程度上借助自我约束和社会监督,把外在的法律规范、职业要求内化为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从而约束自己的心灵、规范自己的行为。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检察职业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应切实加强对执法活动的全程管理和动态监督,建立检务督察网络,坚持主罪主证复核、重特大案件适时介入侦查、疑难复杂交叉阅卷、自侦案件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案制度,落实办案责任,规范办案流程,积极构建执法规范化长效机制。

(三)建立检察官职业保障制度

检察官职业保障机制是检察官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当前必须尽快建立起符合检察工作规律的各种合理机制,增强检察官抗干扰的能力,保障检察官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處分,并且逐步提高他们的待遇,增强检察官的事业感和职业吸引力,维护检察官的职业尊严和荣誉。

[参考文献]

1.刘缨.检察官职业化建设探索与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9

2.王田海.找准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着力点[N].2010-3-10.

3.何大新.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应做到“四个坚持”.www.chinacourt.orghtml402485.shtml.

4.佚名.检察官职业化论. http.www.xchen.com.cngllwfaxuelunwen479706.html.

人民法院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切入点 篇4

工作机制的完善

新城区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科 2009年12月18日在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上,中央政法委书记***同志要求全国司法机关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法执法这三项重点工作,统筹做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等各项工作。这是根据我国国情、民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对政法工作的提出的富有针对性的战略部署,对于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权威、增进司法机关公信力、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年多的工作实践证明,“三项重点工作”在检察机关确定工作重心,引导检察工作方向,带动检察事业健康稳步发展上起到了积极作用。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项建设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的一年,把过去两年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强化法律监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好做法好经验上升为制度规范则显得尤为重要。

检察机关完善“三项重点工作”工作机制,首先要以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为先导,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因此,检察机关必须牢固树立保护人民权利的意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检察实践,进一步强化保障人权观念,实现法律保障权利的价值。”在新形势下,检察机关要着眼于提高检察机关在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的执法公信力,以优化思想教育、细化执法管理和强化内外监督为抓手,不断推进公正廉洁执法。一是深化优化思想教育。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把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与解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在思想上、执法上的突出问题相结合,与党风廉政警示教育相结合,与开展“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相结合,不断强化干警公正廉洁执法意识。二是深化细化执法管理。加强案件质量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各项办案制度和办案流程,健全完善案件质量考评和案件质量季度分析通报制度。业务部门对容易发生执法偏差、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类案,细化执法标准、强化执法管理,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综合部门细化执法、执勤、处置突发事件工作规范,确保妥善应对,做到既严格公正廉洁执法,又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三是深化强化内外监督。加强纪律作风教育,从出勤、会风、车辆管理、检容检貌等细处着手严格管理。全面落实检务公开制度,对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诉讼事项,人民群众关注的检察工作,除法律要求保密的以外,一律通过各种载体向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公开,主动接受监督和制约,促进司法公正。

检察机关完善“三项重点工作”工作机制,其次要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为延伸,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社会矛盾化解是检察机关运用监督职权保障和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实现检察权的深层价值所在;社会矛盾化解是检察机关为促

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式。检察机关要牢固树立案结事了、根除矛盾的执法意识,突出强化执法办案、风险矛盾排查两个重点,切实把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贯穿于执法办案的始终。一是以强化执法办案为基础推进矛盾化解。坚持将强化执法办案作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基本途径,不断加大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严重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大查办群众反映强烈的职务犯罪工作力度,努力通过依法打击和法律监督,促进问题的解决。二是检力下沉,深入推进矛盾化解。延伸检察机关信访接待工作触角,将检察接待窗口搬到农村、社区,开辟解决群众诉求的绿色通道,努力将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以风险矛盾排查为关键全力防止社会矛盾产生。结合办案实行事前、事中、事后三维风险矛盾排查机制,预先分析风险点,将化解矛盾贯穿于执法办案的始终。

人民法院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切入点 篇5

深入

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都是实实在在的,需要一件一件工作抓落实,一个一个问题去解决,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全国各级公安机关要按照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各项部署的落实。为此,公安部日前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在2010年元旦、春节期间,以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

弘扬务实精神,首先要认真组织学习,全面掌握精神实质。要把学习贯彻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程,制订计划,明确任务,严格要求,确保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地传达到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和每一位民警。领导干部带头学,全体民警深入学,全面深入领会精神实质、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准确把握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总体部署,自觉用会议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弘扬务实精神,还要遵循公安工作和各地的实际,找准贯彻落实的结合点、着力点,精心研究谋划好明年的各项公安工作。应该说,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的“三项重点工作”和部党委部署的“三项建设”,精神是完全一致的。明年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以深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和“三项建设”为载体,更加注重基层基础建设,着力打牢公安工作的根基,更加注重机制创新,着力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警务机制,更加注重队伍建设、着力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全面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弘扬务实精神,最关键的还是要讲求实效。“三项重点工作”落实得怎么样,社会稳定和谐、人民群众满意是最高标准。要抓出实效,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把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纳入第一责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法机关的整体部署、纳入绩效考核范围,推动“三项重点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要抓出实效,就要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扑下身子狠抓落实,要注重调查研究,拿出本地区、本部门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和“三项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办法;要抓出成效,务必改革创新抓贯彻、突出重点抓贯彻、统筹兼顾抓贯彻。

人民法院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切入点 篇6

一、坚持服务人

民群众,贴近各类纠纷源头,注重矛盾化解

从今年年初开始,我院就以辖区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立足于和谐司法,紧贴产生矛盾纠纷的最前沿,积极运用调解、和解等方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确保案结事了、定纷止争。我院遵循“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切实注重和谐理念在审判服务的实际运用,加大调解、和解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巡回审判,开设“夜间法庭”、“假日法庭”等特色法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4月份,该院民商事案件调解率为61%,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为98%,行政案件和解率为66.7%,行政非诉执行案件自动履行率95%。此外,该院以“三调联动”大调解网络为依托,与各行政机关、各乡镇密切合作,充分发挥院机关和派出法庭内设人民调解室、法院驻乡镇巡回审判联系点以及各乡镇兼职调解员的积极作用,真正化民忧、解民困、了民愿,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1-4月份,该院借助“三调联动”调解网络共化解各类纠纷100余起,得到了辖区党委、政府以及群众的充分肯定。

二、坚持服务发展大局,贴近社会管理前沿,注重服务创新

我院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五年倍增,争创一流”工作目标,立足五大工作主题,将司法服务的重点对准服务大局、促进发展,始终坚持能动司法,认真解决服务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以积极、主动的司法服务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1月份以来,该院先后启动了“破解难题促发展、服务民生促和谐”作风建设主题活动、“为全县计生工作提供法律保障”专项服务活动和“深化职业道德建设,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活动,积极投身“三创四化”和“三大战役”服务工作,主动服务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建设,认真为辖区企业送法维权,及时开展专项审判活动。严格执行工作预安落实销号制度,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工作机制,充分延伸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以创新促发展、以创新保服务、以创新求实效,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充分发挥了人民法院在服务经济发展、创建良好经济环境上的积极作用。

三、坚持推进队伍建设,贴近各个执法环节,注重公正廉洁

上一篇:现代管理会计的案例研究下一篇: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司法行政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