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文读后感

2024-06-24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文读后感(通用9篇)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文读后感 篇1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者马克·吐温(1835---1910),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这是继《汤姆·索耶历险记》之后的又一部描写儿童历险的小说。这两部姐妹篇堪称马克·吐温的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耗时八年,写的都是真实发生的故事,当然没有任何著作是完全真实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也虚构了情节、夸大了事实。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汉尼伯镇和密西西比河沿岸,那是马克·吐温生活了14年的地方,那里富有生命气息的河流、岸边的自然景色、童年的伙伴、镇里各种的人以及发生的事,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所以我认为这是一本带有很强自传性的小说。这部小说耗时八年,由此可见作者马克·吐温这本书的执着,对写作的执着。所以这本书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方面都相当成熟,可以说是马克·吐温的最优秀作品。

马克·吐温不仅是美国的著作家,还是有名的幽默家,这点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也有体现,读后感《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书中在哈克逃亡的路上遇到了自称“国王”、“公爵”的两个骗子,虽然两人的骗术并不高明,但是黑人吉姆还是上当了,可是哈克确心知肚明,一路上通过几人夸张的表演骗了不少的钱。我没有像马克·吐温那样的文笔,所以并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上初中,也曾经被书中所描绘的生活深深吸引过,那种自由放荡的生活仿佛成了我心目中的“人间仙境”,可那是不可能的,那只是像书中哈克和汤姆那样的孩童的幻想罢了。在看到书中导读时我才知道,原来我们在市面上读的都并不是原稿,都只是马克·吐温手稿的后五分之三,这使我相当惊讶,因为当你读书的时候并不觉得少了什么,这也使我相当好奇那五分之二的内容是什么,希望什么时候有幸能读一读那五分之二的内容。

说句老实话,我看了哈克的种种历险却并不觉得有多么的精彩,感觉比《鲁宾逊漂流记》差远了。《鲁宾逊漂流记》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环境都要离我们的生活更远的多,作者能够更加天马行空的构思很多有趣的东西,反正我看的是很有趣的。也许因为我并不了解哈克所处的环境,对美国的历史和文化并不了解得很深入,难以领略作者隐含在文字之下的东西,也许还要再读几遍?

有人认为该小说是一部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品,但马克·吐温本人并不承认,他在前言中提到“这本书根本不是写给孩子看的,只有成年人才能看得懂它,它是专门未成年人写的。”这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啊!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的马克·吐温,一个带领着大家在文学上打了一场南北战争的伟人,他的作品竟然被评为儿童文学作品。我自认文学水平不是很高,但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主旨还是稍有领悟:反种族歧视、批判罪恶的蓄奴制是小说的基本思想。

当然这部小说也存在明显的局限。如将一个反蓄制的英雄放在一个14岁的孩子身上,将以叶扁舟作为避风港,将吉姆的解放寄托在沃森小姐的一纸赦免令……凡此种种,表现了马克·吐温不满现实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一部可读之书,你不仅可以领略书中朴实的修辞,还可以领略美国蓄奴制给黑人同胞带来的疾苦,还有一个正直孩子的心。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文读后感 篇2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thropology and Jung's psychological theory of"the collected unconscious",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novel belongs to Bildungsromans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initiation rites by Nancy Walk[2].The following will try to explore in what way Mark Twain expresses his own experience and ideas of becoming mature in mind in the shape of Huck and Huck's development of moral concepts,displaying the traditional rites of a young man from childish to maturity.

1 The Definition of Initiation Rites

As the definition of bildungsromans goes,the theme of it is to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the protagonist's mind and character development[3].It mainly depicts the hero's bitter grown-up experience from childhood to adult,in which the hero should usually go through mental crisis,then suffers dramatic changes,and lastly is accepted by the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thropology[4],initiation rite is held in many primitive cultures for the young who does not reach adult age.Initiation rite sets off with a series of brutal tests,in which the young men would be brought far away from their initia society,tribes or cultures by respected elders,and then they would live in solitude to be tortured or tested in order to acquire how to be a responsible adult,a"new man"to be qualified in their society and family.During the process of rites,the young is not recognized as his usual personal status,or even having his own name.He is nameless to some extent until he acquires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be a qualified adult.After that,they would be set back to their original society to bear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2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Initiation Rites for Huck

The novel is famous for Mark Twain's excellent characterization of"Huck",a typical American boy whom its creator described as a boy with"a sound heart and deformed conscience[1]".Mark Twain symbolically displays initiation rites in modern times by describing Huck's experiences as a tramp along the Mississippi As the hero of the rites,he cuts himself off from the society and undergoes symbolic deaths and rebirths for three times.For each step,Huck enters a new era of his life,acquires essential knowledge,moral rules and social values,till the complement of the whole rites.

2.1 Huck's symbolic deaths

We could summarize that there are three times symbolic deaths for Huck in the book.

The first"death"appear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whole story.Huck carefully starts a premeditated plot of being murdered by robbers in order to flee away from his drunkard father who always bullies him.As is mentioned above,the first step for initiation rites is the separation from the young man's habitation.If we take a careful look into the design of the"murder",it's not hard to find that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murder to its end,the whole process is full of atmosphere of rites.First of all,the appearance of blood proves the truth.The initiation rites in primitive tribes is generally operated by circumcision,tattoo or pulling out a tooth,which means that the elimination of man physically as"natural mankind"and transmits to the living state as a"social mankind"[4].In the seventh chapter[5],Huck kills a wild pig to create a murder scene to delude his father's belief of his death.From a symbolic viewpoint,Huck fulfills the blood sacrifice.Secondly,the sound of gunshot completes the second step of rites.After they know Huck's"death",they—"father,Judge Thatcher and Becky Thatcher,Joe Harper and Tom Sawyer,his old Aunt Polly,Sid and Mary,and a lot of other people"were"firing a gun over the water to make my dead body come up…The gun let off such a roar right before me that is made me deaf with the noise and nearly blind with the smoke.[5]"From the rites'significance,the report(of a big gun)finds its similarity with the sound of gong and drum in initiation rites.Blood and report accompany Huck,entering Jackson's remote island afterwards.The small isle is like the closed campsite which is designed for the young to undergo the rites.Later on,Huck and Jim starts to float on the river on a raft and begins the next step of initiation rites.

The second symbolic death takes place on the scene that Huck's raft is crashed by a steamboat and he falls into the river,nearly drown himself to death.When he finally climbs up to the shore,he enters a fairly unfamiliar circumstance—a strange clan by himself alone.This time,Huck finishes his first step of rites by getting away from his raft on the river and starts his second step of rites in the Grangerfords family on shore.

The third symbolic death occurs in"'the feud".Huck witnesses the fierce wrangles and bloodshed fights between the Grangerfords and the Sheperdsons,in which he nearly goes to his doom.Huck ends up his third death by learning more cruel social realities from his experiences in the Grangerfords and starts off his journey again back to the Mississippi.

2.2 Huck's symbolic rebirths

Huck's first rebirth follows his first landing.He disguises himself as a girl named Sarah Williams in order to inquire some tidings.He comes across a forty-year woman,but she soon sees through him and remarks that all Huck's manners reveal him to be a boy instead of a girl.Huck receives his first lesson concerning sex from this kind-hearted woman.His first rebirth begins with an opposite sexual status and ends up with his knowledge of sex.

For Huck's second rebirth,again,he fabricates a name George Jackson and enters the Grangerfords by chance.Huck experiences disputes and fights with weapons between two clans,and before that,he plays a role as a message sender for two lovers which he senses the meaning of love.In this process of rebirth,Huck learns what is violence,love and bloodshed death.

Huck's third rebirth begins with his good deeds.He,using Tom Sawyer as his name,steals gold coins from the"Duke"and the"King"who deceive from Mary Jane.For his last rebirth Huck no longer learns but operates what he has learned from the previous two rebirths.

It's not difficult for us to find that for Huck's three times rebirth,he ceases to use his real name,first Sarah Williams,second time George Jackson and last Tom Sawyer,which identifies its similarities in initiation rites—nameless to some extent in the process of rites.After the three times rebirth,Huck finally requires the acceptance from society by operating like a real responsible and upright"social mankind".And at the end of the story,Huck returns to himself,using his own name,and starts to show his senses of responsibility,heroic spirit and wisdom by helping Jim escape confinement of slavery.In the process o symbolic death and rebirth,Huck learns,is tortured and tested operates and finally finishes the whole process of initiation rites.

3 The"Tutor"and"Devil"in Initiation Rites

The process of initiation rites is full of learning and testing The young should be taught by tutors and examined by kinds o tests.Jim is Huck's tutor,while the"Duck"and the"King"play a role as devil by their trial and seducement to test Huck's nature.

3.1 Jim's influence on Huck

Being a slave of Miss Watson,Jim is moral,realistic and knowing in the ways of human nature.At times,he appears as a substitute father for Huck:looking after him when he is ill,helping him when he is in trouble,teaching him about the world around him when he is confus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lot,we can sense Huck's changes under Jim's influence.Huck,a white boy growing up in a slavery state,is inevitably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moral standards.It's certain that Huck is a kind,honest and upright boy by nature,but he doesn't shake off his bias against black slave a the beginning.But when he goes well with Jim during their cruise,Huck changes his traditional viewpoint towards slaves step by step and becomes a more mature"social mankind".He is no longer influenced by fixed social standards as a passive receptor,but acquires his own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 by learning,feeling and experiencing himself.He forms his own values and judgment under Jim's influence.Until now,we may say that Jim teaches Huck to be an independent thinker,able to make decisions by his own moral standards instead of passively obeying fixed social moral ones.

3.2 The"Duke's"and the"King's"influence on Huck

The dramatic performances of the"Duke"and the"King",a gang of frauds,culminate in the fraudulent exhibition of the"Royal Nonesuch".The two play a role as devil incarnation.The portrayal of individual incidents and characters achieves intense verisimilitude of detail.The aim of their performances is to tes Huck by deceiving,seducing,intimidating and threatening.In Chapter 19[5],the two rush into Huck's and Jim's lives.The two bastards provide Huck with opposite and passive examples.Fortunately,Huck doesn't listen to them but insists on his own judgment,and finally passes their"tests".To some extent,they teach Huck some social knowledge and help him broaden his eye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real world.Huck becomes to know what is deceiver and what is guilty from the"Duke"and the"King".A the same time,his wisdom,courage and abilities have greatly improved,thus further develop his moral state.Huck has established his own moral belief and adult sense,his self-awareness becomes distinct and his moral viewpoint becomes sound under their influence.

4 Conclusio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was a success from its publication in 1884 and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one of the good books of Western literature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6]Mark Twain presents the readers a vivid picture of the rustic-like life on the Mississippi and even the American society.Through his thematic contrasts between innocence and experience,nature and culture,wilderness and civilization,Mark Twain also expresses his pursuit for ideal democracy,that is,every man,whatever race,color,has the right to enjoy liberty,which is the rootfor Huck's popularity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the century

参考文献

[1]张伯香.英美文学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493-499.

[2]Alexandar J Butrym.Mark Twain's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and Related Work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Simon&Schuster,1996.

[3]Define Bildungsromans at Dictionary.com[EB/OL].[2011-0930].http://dictionary.reference.com/browse/bildungsromans.

[4]张德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与成人仪式[J].浙江大学学报,1999,29(4):91-96.

[5]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简写本)英汉对照世界文学从书第二辑[M].苗广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文读后感 篇3

摘 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开创了美国本土文学的先河。该书出版至今,一直受到文学评论家的关注和评论。在这本书中,马克·吐温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哈克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旅程和见闻,同时又巧妙地融入了许多原型。本文尝试采用原型批评的文学理论来分析和反映小说的主人公哈克以及蕴涵其中的深刻社会问题——种族歧视、自由和束缚、文明和野蛮等。

关键词:美国文学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原型批评

一、引言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虽然该书刚出版时,备受争议,但是时间证明,这是一部经典的批判美国现实之作。长期以来,许多批评家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理论对这部作品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研究。王庆勇认为哈克孤独不能见容于主流社会,把它归入“遁世文学”;王晓莉的观点是它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着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它的种族冲突和融合;张德明、张淑玲等人则从哈克的反叛与追求、矛盾与痛苦、对吉姆的认识和态度的变化等方面,认为它是一部真正的成长小说等等。

实际上,这部作品包含了更为深刻的内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大致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这部小说反映了19世纪美国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种族歧视、恐怖、暴力、虚伪等丑恶现象。马克·吐温在作品中将真实的生活与神话原型、传奇的故事情节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本文将尝试运用原型批评理论,挖掘这部作品中的原型。原型既来自于神话、传说,也来自于现实生活,甚至于来自于自然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原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马克·吐温表达了哈克(或者美国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自由的向往等思想。

加拿大著名学者诺思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在吸取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G. Jung)的原型理论和英国学者詹姆斯·弗雷泽(James G. Frazer)的人类学观点后,提出了神话原型理论。“原型批评家认为,最基本的文学原型是神话,各种不同的文类只不过是神话的延续和演变。”原型和神话的关系密切,因此,有的批评家也称其为“神话原型批评”。弗莱从神话、仪式这些被视为积淀人类祖先的原始经验和原始意象的形式出发,认为文学是神话仪式的表现,是神话的再生与复活。弗莱原型批评理论的核心是“文学原型”。他在构建其文学理论时对原型进行了移位,把心理学或人类学意义上的原型移到了文学领域,原型就成了文学意象,一个原型就是一个象征、一个意象,它常常在文学中出现,并可被认为是一个人的整个文学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原型是神话中反复出现并扩展到其它题材的文学作品的成分,最主要的是形象和结构。

二、美国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神话原型

在美国文学作品中,许多作家的作品中都蕴涵着神话原型。华盛顿·欧文在他的代表作《瑞普·凡·温克尔》中,创造了一个美国人原型,瑞普·凡·温克尔(Rip Van Winkle),他代表着美国的狄厄尼索斯。其他美国文学作品中的神话原型,如霍桑的《红字》中的海丝特·普恩,母亲原型和成长原型;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所表现的追寻原型;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传说、迷信等原型。《愤怒的葡萄》、《汤姆叔叔的小屋》、《喧哗与骚动》等作品中都可以找到神话原型。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马克·吐温更是巧妙地把现实、浪漫和神话原型编织在一起。

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原型分析

(一)复活原型

该书生动地描绘了哈克和吉姆的密西西比河之旅以及两岸的真实画卷,同时将神话寓意穿插于其中。复活原型在小说中反复出现。哈克的每次“死而复生”标志着他的成长和思想的成熟。为了摆脱好心的道格拉斯寡妇的管教和父亲的纠缠,哈克精心安排自己被“谋杀”,然后和吉姆登上竹筏,踏上了他的河上历险,预示着他将要告别过去,开始新的生活;从落水到被救、和吉姆失散后再重逢,二次“复活”后的哈克对吉姆的认识和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的种族意识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在营救吉姆的前后过程中,哈克经历了第三次“复活”。三次“生死”经历使哈克逐步从一个天真无知、顽劣不羁的流浪儿童变成了一个有勇气、具有强烈正义感与责任心的小伙子。马克·吐温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国人心中的英雄成长形象。

(二)“诺亚方舟”原型

《圣经·旧约》中记载的诺亚方舟的故事在西方可谓妇孺皆知。诺亚方舟,装载着全部未来人类与动物的生命,完成了人类万物从死亡到重生的轮回。这个轮回的实现,预示着旧的混乱秩序结束,新的理想秩序到来。人、上帝以及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又重归和谐统一。打破不公正的、充满种族歧视、暴力的旧世界,建立一个公正的、种族平等的、和谐的新世界是马克·吐温在小说中的理想和追求。在小说中,他把“诺亚方舟”变成了哈克的竹筏,来借以寄托他的理想。在河上,在竹筏中,哈克和吉姆是安全的,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和温馨;而一旦离开竹筏,哈克经历的和目睹的却是一个充满了暴力、歧视、凶杀和欺骗的世界。为了躲避这些,他只有在逃回到竹筏上。在小说的结尾,哈克的选择还是离开。作者或许在暗示,密西西比河的水无法像《圣经》里的洪水那样荡涤一切罪恶,这个竹筏也只能帮助哈克暂时远离岸上的社会,不受伤害而已。

(三)漂流原型

在众多的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中,都有大量的关于古希腊人在海上和陆地漂流的描写,其中最著名的是奥德修斯的故事。特洛伊战争后,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了整整十年后才回到家乡。然而,他不甘愿在家太平度日,又再次出游。奥德修斯的漂流,表现了古代西方人的个体意识、冒险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它开创了西方文学的旅程文学传统。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哈克为了不受道格拉斯寡妇的管束、逃避父亲,毅然到密西西比河上漂流;在故事的最后,哈克又拒绝了萨利姨妈的认养,决心再次踏上漂流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奥德修斯的漂流原型的再现。

(四)上帝和魔鬼原型

“天堂和地狱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是神话中的基本模式。”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马克吐温大量运用了二元对立。比如,自由和束缚,白人哈克和黑人吉姆,不断成长的哈克和永远天真的汤姆,安全的河流和凶险的陆地等等。马克·吐温还在小说中创造了替代“神(上帝)”的形象——神父,试图让苦难中的人们向他们求助。但神父只是表述“上帝”旨意的工具,在邪恶的“魔鬼”——“国王”和“公爵”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不能当众揭穿假公爵、假国王的骗“钱”伎俩。值得一提的是,“国王”并不是马克·吐温杜撰的,而是来自一个美国生活中的真实形象,一个自称是“美国皇帝”的旧金山人——约书亚·诺顿。

(五)美国神话

哈克身上处处体现着美国神话的影子。为了逃离腐败、混乱、罪恶蔓延的国度,进行彻底的宗教改革,那些受到迫害的清教徒从英国逃到了美洲,期盼着能创造一个“伊甸园”,建立一个全新的秩序,人间的天堂。这一带有“伊甸园”神话色彩的理念催生了美国神话以及美国人的英雄模式。哈克不甘受到传统的束缚,敢于冒险,向往自由,机警务实,奋发向上,正是这样一个具有原型意义的美国英雄,体现了美国人的性格特点。

四、结语

在小说中,通过对这些原型的再现,马克·吐温塑造了哈克贝利·费恩这一不朽的形象。“诺亚方舟”的神话原型,一方面表达了人类对和谐社会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建立没有种族歧视、重建完美世界的愿望;另一方面,小说也通过它反衬现实世界(陆地)中的缺陷和不足,并暗示拯救罪恶世界的艰难。这部作品所反映了的深刻的社会问题、成长主题、文明和原始的冲突,表明了作者思想的连续性。这一切都毫无疑问地说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远非一般人认为的那样是浅显的儿童读物。

(本文为江苏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为:神话批评与美国梦:论《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项目编号:1251150004。)

参考文献:

[1]王庆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遁世主义[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3).

[2]王晓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种族冲突与融合[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3]张德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与成人仪式[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

[4]张淑玲.一部不朽的少年成长小说——试析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

[5]韩静.原型批评理论与美国文学作品的互融[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2).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篇4

我最近刚读完了一本书,名叫《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开始哈克贝利发现了一串奇怪的脚印,便知道自己的爸爸回来了。哈克贝利的爸爸是个酒鬼,总是动不动就说要宰了他,他非常无奈,只好鼓足勇气,逃到了杰逊克岛,独自过着以打猎和钓鱼为生的生活。书上主要写哈克贝利去营救他的好朋友吉姆,每当看到这里,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想:哈克贝利那么勇敢我却那么胆小。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下楼散步,我一个人在家非常害怕,躲在被子里不敢出来,不一会儿,便听到开门的声音,我吓的“啊”的一声尖叫起来,以为真的有鬼进来了,爸爸妈妈觉得非常奇怪,跑过来一看,都哈哈大笑。

虽然我没哈克贝利勇敢,却和他一样聪明,有一次妈妈不小心把钥匙掉到了水沟里,非常着急,我看到了,连忙找来一块大吸铁石,用透明胶固定在棍子上,放入水中,不一会儿,钥匙就被吸上来了。真希望再出版一本这样的书。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作文 篇5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国王”和“公爵”冒充遗产继承人,骗取了彼得留下的巨额遗产,彼得的三个侄女玛丽·简三姐妹却对财产将骗子们洗劫的事毫不知情。在那相处的日子里,善良而有教养的三姐妹唤起了哈克的良心,他不忍心看到三姐妹被骗子欺负,于是决定出手帮助她们对付骗子,他悄悄溜进了“国王”和“公爵”的房间,千方百计偷出了金币,并将钱袋藏在了彼得的棺材里,尽管哈克知道把实话和盘托出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但他觉得说实话要比说谎话好的多,所以他便将事情的真相全部都告诉了玛丽·简并想出彻底摆脱两个大骗子的方法,帮助玛丽·简三姐妹夺回了遗产。

从中让我认识了敢于追求自由,用善良,正义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哈克;勤劳朴实,热情诚恳,对朋友忠心耿耿的吉姆;聪明伶俐,敢于探险,热爱幻想的汤姆。

小说赞扬了男孩哈克贝利的机智和善良,谴责了宗教的虚伪和信徒的愚昧,同时塑造了一位富有尊严的黑奴形象,他是马克吐温作品精选中最杰出的一部。海明威曾评价道:整个现代美国文学都来源于马克·吐温的著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是我们最优秀的一部书,此后还没有哪本书能和它匹敌“。

在哈克的历险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他追求自由的勇者姿态,还有他身上闪烁着的纯洁善良的美德之光。在朝夕相处中,哈克与吉姆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他真心地帮助吉姆掩藏身份,不辞辛苦的帮助吉姆逃往自由之地,而且面对吉姆对她的照顾,他充满感动和感激之情,并发誓一定要帮助吉姆实现自由,在吉姆被骗子卖掉之后,只身前往费尔普斯家营救,在明知自己面临很大风险的情况下,他依然决定这么做。哈克身上的这种勇敢和善良,还有他对朋友的忠诚和关爱,读来令人动容。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后感 篇6

主人公哈克贝利将事情化险为夷让我深受启发: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要自己动脑筋解决。

看了这本书我想去“百幕大死亡三角”,探索它们为什么“杀人不眨眼”。我要去神秘岛,看看它为什么能长,也能沉。我要去浩瀚的宇宙看看它有没有边缘,是否外面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我要去其它星球,探索宇宙里是否还有一些形态各异的外星人,如果有,看看它们的土地发达不发达……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文读后感 篇7

一、浪漫主义情结

马克·吐温尽管被称为现实主义作家, 以其对社会问题犀利的洞察力著称, 但是作品中仍然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描述了少年哈克和黑奴吉姆为了能够自由地生活, 乘木筏沿着密西西比河而下所经历的种种传奇故事。故事发生在远离城市喧嚣、风光旖旎的密西西比河上, 哈克发现吉姆是在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甲克森岛。这里安全、平和、充满阳光, 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在这他们忘却烦恼, 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接下来的旅程, 他们又遇到了一个个浪漫传奇的地方。哈克带着吉姆逃亡本身就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十三四岁的白人少年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这样冒险而富有戏剧性的故事一环紧扣一环, 使整部作品张扬着浪漫主义色彩。美国著名南方作家福克纳和米歇尔成功掌握了这一写作特点。福克纳从小就生活在充满甜蜜、柔情与阳光的庄园, 他的浪漫主义在对南方过去和现实的描写中明显表现出来。《去吧, 摩西》中的三篇作品《古老的部族》、《熊》和《三角洲之秋》被称作“大森林三部曲”, 福克纳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崇拜贯穿于小说始终。风靡世界的小说《飘》中, 米歇尔对传统的南方庄园生活模式描写地淋漓尽致。她笔下的庄园到处都是一派温馨祥和的田园风光, 在仁慈的庄园主的关怀下, 黑奴过着轻松惬意又心满意足的生活。

二、自我意识矛盾冲突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南方神话彻底破灭, 农业经济使根植于土地的南方人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强烈的地区观念, 战后的艰辛使得南方人分外怀念美好的过去, 却又苦涩地意识到昔日不复重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展现了内战前的美国社会, 所描绘的小镇上, 有这着小地方的保守和狭隘, 社会等级和蓄奴制是既存的也是合理的。小说中的华珍小姐就是维护旧秩序的代表人物, 她教导哈克社会礼仪, 费尽心思地改造哈克, 最后导致了哈克的出逃。哈克带着黑人吉姆由此开始了密西西比河上的漂流, 当他们突然看到岸上的亮光时, 以为自己到了废奴州。想起华珍小姐对他的百般照顾, 哈克的罪恶感上升, 奴隶制的思想观念促使他决定去告发吉姆。作为白人世界成长起来的孩子, 哈克固守原先的是非观。但当吉姆真正被出卖后, 哈克撕毁了告密信, 解救下吉姆。这种矛盾的双重性格人物形象在以后的南方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福克纳笔下的艾米莉小姐既是南方贵族的代表也是旧南方的象征, 她珍视自己的贵族身份但同时违背了南方的传统规范, 拒绝纳税, 无视法律威严, 否认浸礼教会牧师的道德和权威。韦尔蒂《巡回推销员之死》中的鲍曼, 一生都处在对古老南方生活方式的眷恋和对现实生活厌倦的矛盾之中。

三、细腻的心理描写

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 费恩历险记》中塑造了美国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充满心理冲突的儿童形象。这本书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者, 马克·吐温藉此把哈克内心关于黑人认识的真实心理活动轨迹十分准确地表达出来。玩性未泯的哈克在十五章中对吉姆开玩笑, 却不知道他的话伤透了吉姆的心, 在听完吉姆对自己的真实感情时, 马克·吐温写道, “这下子可真叫我觉得自己太缺德, 我简直恨不得去亲亲他的脚, 好叫他收回那些话”“足足过了十五分钟, 我才鼓起勇气来, 打定主意去向一个黑人低头认罪 ;”短短几句话将哈克激烈思想斗争的情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三十一章, 马克·吐温描写了哈克在撕毁告发信时进行了最复杂、关键的心理斗争, 由此哈克也由一位叛逆的、被规训的白人少年成为了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哈克内心的前后矛盾产生的戏剧性心理变化是整部小说的一条暗线, 马克·吐温对哈克复杂心理过程的描写, 成功地将一名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少年形象刻画出来。南方作家继承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对于心理现实活动的描写, 在这一点上有很多南方作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 对人物复杂内心世界的揭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韦尔蒂曾说过人类内心世界是新奇、诱人的, 她的作品《三角洲婚礼》讲述了费尔查尔德家族的故事, 描写了婚礼前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奥康纳的人物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 她的代表作《好人难寻》生动地描写了奴隶制在人们心灵上产生的巨大影响, 将人物内心的邪恶、迷失生动展现出来。

从以上的分析上可以看出,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成了南方作家的创作榜样, 而这些优秀的南方作家更加深入地发展了马克·吐温的创作手法。

参考文献

[1]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M].张友松, 张振先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2]杨岂琛, 龙文佩.美国文学选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文读后感 篇8

关键词:文学翻译 复译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百花竞艳的文学领域中,文学作品凭借着深刻的思想意义以及独到的描写方式、精彩的叙述手段备受不同年代读者的重视追捧。在国际一体化的时代大潮下,翻译界对越来越多的世界优秀作品进行复译的现象也更加普遍。针对复译现象,尽管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见解各异的看法,但总体上对复译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例如,许钧在其著作《重复·超越——著名译现象剖析》中便给作者传递了这样的观点,已有的翻译作品或是译文粗糙,或是语境不适合现今人们的理解方式,或是因为合译本出现风格难以融为一体等原因,必须要适时地进行作品的复译工作;奈达则更为直接地宣称,无论一部译本对原著是多么重视的反应,它的平均寿命徘徊在50年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学者翁显良坚信翻译就是为了实现将外来作品以符合当下人们的理解方法而进行不断地再一次的复译。本文通过对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翻译进行文学作品复译工作的巨大历史意义以及现实意义的探讨。

一、《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品简介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文学经典,本书作者马克·吐温耗费了整整8年心血才完成了本书的构思与创作,该书刚一面世就获得了轰动性的成功,甚至连当时知名的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对本书也颇为关注,并给出了“美国所有的现代文学,都是起源于马克·吐温的一本叫做《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书,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一本书。”的高度赞扬。《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书,不但是在叙述主人翁形象、书中的主体构思以及书中使用语言的选择全部具有鲜明的马克·吐温式写作风格。本书为读者呈现的是一个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美国的故事。哈克是一个穷苦白人的儿子,因为十分恐惧受到嗜酒如命的父亲的虐待,再加上天性叛逆的他忍受不了种种清规戒律对自身的压抑,便利用装死的方法离开了那个压抑的生活环境,在流浪过程中,哈克见到了同样是落荒而逃的黑奴吉姆,尽管在当时的风俗习惯下,白人与黑人是相对立的两大种族,然而哈克深深地理解吉姆的内心与挣扎,于是两人便相依为命,谋划着从不自由的南方转向处处洋溢着自由的北方。两个人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彼此照应,吉姆尽一切可能地对哈克进行着细致入微的生活照顾,而哈克的主要工作便是帮助吉姆藏匿不被别人发现。两个人在经过重重的困难洗礼后,成为了终生的好伙伴,吉姆最后也意外地获知了自己已经摆脱奴隶身份的禁锢,整个故事以美好的大结局收尾。在本书中,马克·吐温通过对种族思想的批判与抵制,揭示了蓄奴制的罪恶,赋予了本书历史意义的同时,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风格。

二、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复译的意义分析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被引入我国后出现了各种不同版本的译文,这就导致市面上同一部作品往往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由于翻译者的水平差异、翻译年代不同、翻译目的相异等差别,翻译风格差异甚大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使得读者在进行选择时无法确定哪一版本才是最为适合他们阅读的作品,本文通过对张友松、张振先的译本,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1953年9月发行以及成时在的译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9年9月发行的两种不同译本进行比较,分析翻译界对文学作品进行复议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时代背景不同使得复译能够更好地适应现实环境的转变。通过对两种译本的综合比较、分析,笔者发现,从时间上来说,成版的译本是出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张版的译本是在上世纪50年代,两本书在翻译时间上相距三十余年,而在这短短三十余年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仅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们对于世界的整体感知也大大加强,传统的译文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认知能力,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进行及时复译,从而达到与时俱进的要求。再从翻译主要面对的服务群体来讲,成版译本的主要面向对象是尚未成人的小朋友,张版译本的读者群体则定位于成年人,这就使得两本书使用的语言风格上有着巨大差异。时代主题分析,张版的译本出现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而成版译文是在经过新中国建设者们不断奋斗,终于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下出版的,融入世界、感悟世界是当时新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后最需要做的基本任务,而不是采用了抵御、防范的态度开展文学活动,因此,成版的译本更加注重文学本身的价值,政治色彩与张版相比,显然要不明显许多。

(二)从译文的连贯性分析复译的作用。译文通顺,便于理解是进行文学作品翻译的一项基本准则,本文通过对张版《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译文与成版《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译文进行语句连贯性对比,为翻译界进行定期的文学经典名著展开复译工作的必要性进行进一步分析。

通过对两个译文的对比,可以发现,张版的译文相对生硬,且翻译的精准度远远不如后者,以“moved around a lot”来讲,张版译文只是把它翻译成为经常搬家,成版译文则运用“居无定所”这个更为贴合中国人生活习惯的翻译方法,在精准度以及文学性上也更胜一筹。

(三)从对原著的重视度进行分析复译的作用。忠实地依照文学作品开展翻译工作是进行翻译的一项基本前提,这是对读者以及原作者负责的具体表现,然而由于时代发展程度的不同,我国的译者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西方用语的习惯存在着各种无法避免的巨大差异,这就导致对同一部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本不同的翻译效果在对原著的语句翻译中存在着各种无法避免的差异,举例来说,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结尾处,张版译文与成版译文的差异存在着十分明显的表现。

对两个版本的译文比较,可以发现成版译文不仅仅是对原文进行了准确的翻译,更将哈克不愿意学习所谓“规矩”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地点明与叙述,这显然符合作者此刻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更为容易被读者所接受。

三、结语

复译工作是翻译者们为实现经典文学名著与时俱进而进行的一项十分有效的努力与尝试,通过文学作品的复译能够使不同年代的读者们深刻、直接地感悟到文学经典的不朽魅力,从而主动地走进名著、感悟名著,这对于经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当对此高度肯定。

参考文献

[1]Barbetti, Claire. Ekphrastic Medieval Visions: A New Discussion in Interarts Theor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1:2-3.

[2] 刘纪蕙.《故宫博物院VS超现实拼贴:台湾现代读画诗中两种文化认同之建构模式》,《中外文学》(25卷7期).1996: 66-96.

[3]Beckson, Karl and Ganz, Arthur eds. Literary Terms: A Dictonary. 3rd edition. New York: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89:244.

[4] Fuller, John. A Reader’s Guide to W.H. Auden. New York: Farrar, Straus & Giroux. 1970:121.

[5] Kennedy,David. The Ekphrastic Encounter in Contemporary British Poetry and Elsewhere. Surrey: Ashgate. 2012: 42-42.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文读后感 篇9

关键词:成长;小说原型;引路人;伙伴;自然;神灵

成长作为一种文学主题,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有悠久的创作传统。

一、成长的定义

成长小说来源于德国,英文中指教育小说。韦伯词典这样定义成长小说:它是针对主人公受教育和自身发展变化的小说。成长这一文学主题,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也具有身份悠久的创作传统。作为西方文学传统来源之一的《圣经》中就有着成长文学的渊源。

成长小说限制在主人公对成人世界从无知到知之的叙事,是叙述人物成长过程为主题的小说,常通过其中人物成长经历的叙述,反映出人物在经历过程中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成长小说的主人公是动态人物,具有亲历性,一般有一个基本模式,也就是“天真—诱惑—出走—迷惘—考验—失去天真—顿悟—认识人生和自我”的过程,主人公在经历了人生的磨难之后,对社会,对人生,对自我有了重新的认识。

二、美国的成长小说:

成长是美国文学一个不可或缺的主题,它重视的是美国这个民族的集体经验和国民性。由于每个时代都有困扰年轻人成长的不同主题,成长小说在美国经久不衰。在美国,第一位关注青年人成长问题,并通过小说成功予以表现的作家是霍桑,他的《年轻的布朗先生》,《红字》都是优秀的成长小说。另外一位重要作家赫曼.麦尔维尔的《白鲸》也对美国成长小说贡献很大。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迅势发展,给青少年成长带来很多新问题,这又为美国成长小说提供了新鲜而又生动的素材,促进了美国成长小说的繁荣。清教主义和西进运动后,乡村生活的枯燥和黑奴问题又成为美国成长小说不可回避的问题。马克吐温举世闻名的两部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出现标志着美国成长小说的成熟。从南北战争以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社会处于上升时期。这一时期成长小说的主流是乐观和自信的。天真,真是美国成长小说繁荣时代的基本特征。二战后,年轻的一代失去了生活的坐标,由于社会道德的缺失和混乱,青少年成长遭遇了普遍困境,年轻人对现实社会和文明开始质疑,悲观。

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哈克的成长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也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影响深远的作品。哈克是小说中的中心人物,也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富于正义感和叛逆精神的儿童形象。他和黑人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哈克善良的天性和自然的正义感使他对吉姆产生同情和友爱,一路上,他们经历了种种考验和危险,在经历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帮助吉姆获得自由。

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原型,最早可以追溯到《圣经》中的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过着无忧无虑,天真无知的生活。他们代表了人类的童年。后来撒旦诱惑夏娃偷吃禁果,夏娃听从了。夏娃的心理反映了青少年成长的共同心理,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希望变得更加聪明。他们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会经不住诱惑,敢于违背上帝的禁令,冒险偷吃禁果。违背上帝就是反叛权威和长者。偷吃禁果后的亚当和夏娃获得了智慧,但也受到了惩罚,需要独立生存,经历磨难。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几乎都有做过父母不赞同,禁止的事情。这意味着他们在尝试自己的独立能力,体验自主行为的刺激和冒险。夏娃亚当的故事还反映了人类注定要追求知识,不会因为知识的后果和知识的烦恼而放弃求知的努力。哈克也是一个反抗权威,即可爱又淘气的孩子。但他内心善良,质朴。他渴望自由自在,不

受约束,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寡妇道格拉斯认我做干儿子,她说要教我学学规矩,可是只要想想这寡妇为人处事有多古板,多正经,就能明白一天到晚呆在她屋里是多么受罪,所以到了我再也受不了的时候,我就溜啦。在第四章中,哈克一晃眼混了三四个月过去,几乎天天上学,也会识字,念书和写字了。

但他仍然看不上数学。刚开始恨学校,后来慢慢习惯,烦了就逃学。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哈克具有典型的“美国男孩”特征;首先是对“文明”的拒绝,渴望自由自在,不受规矩的约束,二是不满足现时的生活和环境,渴望某种形式的逃离和探险;三是实用主义原则,按照自然的正义法则和利益原则,怎么实用怎么方便就怎么做。他的举止都是本身本能反应和享乐原则,对周围的人和事都充满了好奇。这种好奇也更激发他对探险的兴趣,也正是之后的密西西比河的游历促进了他的成长。

在成长小说中,成长的引路人也是美国成长小说的一个重要构件。人们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受到一些人的影响,这些人从正反两方面影响丰富着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对社会的认识。在小说中,成为哈克的旅途伙伴和引路人的是黑人吉姆。成年黑人的特殊身份使得他们能够成为白人少年最佳的伙伴。由于黑人和儿童都是等级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物,受到某些相同的待遇,能产生相似的感受。因此他们能以平等的身份与儿童相处。其次,黑人一方面是能干的成年人,可以帮助儿童学会生存,另一方面他们受到的教育有限,容易与少年儿童产生一定程度的认同感,之间能够互相同情和理解。吉姆为人忠厚,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虽然不如哈克聪明机灵,但他对哈克诚心诚意的关怀,使哈克懂得了什么叫友情和忠诚。而且在哈克与吉姆的相处过程中,哈克的自我矛盾,从想揭发吉姆到最后助他逃亡,完成了成长的过程。

哈克和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中间遇上了大雾,他们两个各自经历了一番凶险。当哈克重新找到吉姆的时候,他向吉姆开玩笑说一切都是梦,并没有发生什么。当吉姆把事情都想清楚的时候,生了气,说“我因为拼命地划木排,又拼命地大声喊你,差点都要累死了。在我困得打瞌睡的时候,谁想把你给丢了,心都要碎了,所以也就顾不得自己和木排会不会出事,就那么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看到你平平安安地回来了,我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我心里说不出的感激,恨不得跪下来亲你的脚。可是啊,你心里想的只是怎样编一个谎来糊弄老吉姆那边一堆残枝败叶是垃圾……哈克认识到自己的错,恨不得去亲亲他的脚求他收回他说的那些话,后来还是鼓起勇气向一个黑人低头了,而且从来没有后悔过。

调皮的哈克喜欢捉弄吉姆,这次的捉弄却伤害了吉姆的自尊心。黑人吉姆用自己的真诚,善良热情和对哈克的牵挂和担心感动了哈克,使哈克认识到自己戏弄朋友是卑鄙的行为,并向吉姆认了错。一个白人向黑人认错,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它不仅反映了哈克的道德成长,也反映了哈克对世俗观念的挑战。学会独立生活只是成长的部分意义,学会和人共同生活和发展,才是人成为社会人的重要标志。平等的心态是建立互相学习的基础,也有利于他们真心欣赏对方的优点,从对方身上学习自己缺乏的素质。

在第16 章中,在吉姆觉得自己即将获得自由的时候,哈克的内心矛盾十分激烈。吉姆说他如果到了自由州就要攒钱买回妻子和孩子,如果买不回来就偷回来。哈克觉得很难过,他觉得黑人就是给一寸,进一尺。他开始自责,觉得是自己帮助吉姆逃走的。他决定一看到灯光就划到岸上去告发他。但看到吉姆高兴并认为他的自由都是哈克的功劳,都是哈克做的好事,并说哈克是吉姆最要好的朋友也是唯一的朋友时,他就整个泄气了。他的良心告诉他不能出卖朋友,于是决定不再为这个问题劳神,怎么方便怎么做。

后来哈克和吉姆遇到了“年轻的公爵”和“老国王”两个骗子,他们教哈克和吉姆到各城市去传教骗钱,或是耍宝,愚弄乡民以骗取他们的金钱,或是遇到有人死亡便到他家中诈骗钱财,这两个骗子对哈克和吉姆无所不用其极。哈克在经历和磨难中不断了解社会,不断成长。在经过与吉姆同行的日日夜夜,哈克终于认同了吉姆,决心帮助他获得自由,并且拿起了告

发信说下地狱就下地狱吧,随后一下子把信扯掉了。吉姆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他采取了出逃的对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算是力所能及的反抗了。吉姆还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和牺牲精神的人,在大河上漂流时,他处处照顾哈克,尽可能不让孩子受惊受苦,当汤姆中弹受伤时他不顾自己的安危,留在危险区域协助医生救护孩子。通过吉姆一系列高尚热诚行为的描绘,我们看出,黑人在人格上不仅不比白人差,甚至在许多方面还超过了白人。而哈克在与吉姆的共处中终于悟出了这个道理,健全的心灵即民主理想与畸形的意识即种族偏见发生了冲突,畸形的意识吃了败仗,哈克也由此获得了成长。

美国成长小说的一个重要传统,也是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大自然中寻求自然神灵的引导。没有玷污的大自然---这是神圣的男性必不可少的环境。影响哈克成长的是密西西比河---这条象征自然和原始淳朴的圣河,哈克在它的怀抱里沐浴着自然神灵的洗礼。哈克和吉姆畅游在静静流淌的密西西比河上---在这里,水的流动完善了整个意象,使孤独的美国之梦得以漂浮。《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部伟大的作品是被公认的美国经典成长小说,为我们研究成长小说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文读后感】推荐阅读:

分析哈克贝丽芬历险记08-26

农村调研(哈克村)05-13

切尔诺贝利08-30

球王贝利 反思06-02

海拉尔区哈克规划06-09

贝利的名言佳句05-15

上一篇:卡比历险记作文500字下一篇:【今日新鲜事】教育部专项治理幼儿园小学化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