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哈克贝丽芬历险记

2024-08-04

分析哈克贝丽芬历险记(精选6篇)

分析哈克贝丽芬历险记 篇1

名著梗概:《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美国)马克·吐温 著

[故事梗概]

哈克贝利·芬和汤姆·莎耶是一对爱好自由、追奇猎险的小孩。他们找到了强盗藏在山洞里的一笔钱,每人分得了六千元的金币,由法官莎彻给他们拿去放利息。寡妇达格丝把哈克收养下来做了干儿子。教他讲究“体面”和“规矩”,学会怎样做人,以便由“模范儿童”,成为未来的“上流人物”。同时,她还让她的妹妹,一位老姑娘瓦岑小姐教他拼音识字,送他到“主日”学校学习。这种“教化”,使哈克忍受不了。

哈克的父亲是个酒鬼和无赖,他抛下儿子,整天在外过着游荡的生活。他的头发又长又乱,油烘烘的往下搭拉着;他那两只眼睛在一缕一缕的乱头发后面闪光,“仿佛他是躲在葡萄蔓子后面往外看似的”。他知道儿子发财了,便回来纠缠,要儿子把钱全数交给他,不准儿子再去上学和信教。达格丝寡妇和莎彻法官控告哈克的父亲,要法庭判决哈克父子脱离关系。但新上任的审判官为了表示仁爱,没有答应。他劝导哈克父亲要重新做人。老头子也作了漂亮的保证,表示要改邪归正。可是就在当天晚上,他又喝得酩酊大醉,从房顶上摔了下来。以致审判官认为除了给这老头子一枪外,别无挽救他的法子了。

哈克的父亲终于把儿子拉回身边,把他关锁在树林里的一间木屋里。他自己则常到镇上去喝酒。喝醉了便骂街和狠毒地揍哈克。一次,哈克拾到了一只从河上游漂下来的独木船。他把它藏好。他决心远远地离开醉鬼父亲和达格丝寡妇,逃往外地。于是他把一些食物偷偷地搬到船上,还储备了一些弹药,外加一把猎枪。逃走那天,他又布下了自己被人谋杀的疑阵,用斧子砍破了房门,并用野猪血涂了满地,然后他登上独木船,沿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

哈克在河心的甲克森岛上逗留了几天。在这里,他遇见了瓦岑老姑娘的黑奴吉木。吉木是反抗女主人把他出卖,而逃亡出来的。他想到北部自由州去工作,将来把老婆、孩子赎出来,一同过自由幸福的生活。这样哈克便和他结成伙伴,一同逃走。

河里接连发了几天大水。从上游漂来一座木房,房主已死了。哈克和吉姆从木房里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把它们搬回岛上。他们准备起程了,吉木却被蛇咬伤了,哈克留下来照顾他。吉木整整躺了四天四夜才好转起来。

镇上,自哈克逃跑后,人们作了种种猜测。有人认为是吉木把哈克杀了,因为在哈克失踪的那天,吉木也跑了,他们出了赏格要捉拿吉木;有人则怀疑是哈克的父亲把儿子杀了。后来人们还到甲克森岛上搜查。哈克和吉木都巧妙地躲过了。

哈克和吉木乘坐木筏,往密西西比河飘流而去。一条破船停泊在江中,旁边还有一只小筏子。哈克爬上船去看看究竟。他发现有三个强盗因分赃 的事正在火拼。两个强盗把另一强盗绑起来要下毒手。哈克机灵地盗走了他们的小筏子,让他们无法登岸。然后,他又编了一个谎,让一艘渡船回去“搭救”他们。

木筏快到开罗了。吉木要在这里上岸到北方自由州去。这时哈克思想起了激烈的斗争。他感到把一个黑奴放走是“昧良心”的事,他对不起达格丝寡妇和瓦岑老小姐。他准备上岸去报告。可是吉木眼看即将获得自由,打从心底里感激哈克。他对哈克说:“我成了自由人了,要是没有哈克,我永远也得不着自由;这都是哈克做的好事。我吉木一辈子也忘不了你的好处,哈克,你是我吉木顶好的朋友;你也是我老吉木独一无二的朋友。”这种由衷的感情,使哈克软了下来。他下决心不去报告了,并欺骗了两个前来捉拿逃跑黑奴的白人。可是他们错过了机会,开罗已经过去了,吉木来不及上岸。一只逆水而上的大轮船又把他们乘坐的木筏撞沉了。哈克和吉木都掉进了河里。

哈克好容易游上岸来,他和吉木已失散了。一个叫甘洁佛的绅士收留了他。这是个退休的上校,有一百多个黑奴,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他们住着一座很精致和很有派头的房子。甘洁佛上校个子很高,身材很细,皮肤是黑里透着苍白,连一点儿红润的影子出没有;他每天早晨总要把他那整个的瘦脸刮得光光的。他的两个儿子巴布和汤姆都是高高大大的美男子,他们的肩膀都很宽,脸庞古铜色,头发又长又黑,眼睛也是乌黑的。至于两个女儿:莎乐蒂小姐,年纪二十五岁左右,态度又骄傲又神气,在她不发脾气的时候,她非常和蔼可亲;一到她动了火的时候,“她那副脸色会让你当场吓瘫了”。她的妹妹莎菲亚,年纪只有二十岁。她又温柔又可爱,象只鸽子似的。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黑奴侍候着。

离甘洁佛村子不远的地方,住着另一个绅士雪富生。他和甘洁佛家一样高贵、豪华、有钱有势。这两个体面人家,因小事口角,结成世仇,互相斗殴和屠杀。后来整个家族和奴仆都卷进去了。他们连上礼拜堂也扛着枪,互相提防着。可是,偏偏甘洁佛家的二小姐莎菲亚爱上了雪富生家族的少爷海奈。有一天,这对年青的情人,一同私奔了。甘洁佛父子三人闻讯骑马追去,雪富生家族的人预先在路上埋伏好了,把他们都射杀了。陪伴哈克的甘洁佛家的小奴仆叭克也被枪杀了。目睹这番残酷的景象,哈克心里十分难过。他不愿意在这野蛮的地方再呆下去了。

在一个苇塘的后面,哈克凑巧遇见了吉木。原来他落水后,也游水来到这村子。靠了黑人奴仆的帮忙,把他窝藏起来,供给他吃喝,还将一只拾来的木筏送给了他。吉木已把木筏修理好了,于是,哈克和吉木便乘坐着木筏,一同离去。

密西西比河上的风光美极了。每当晨雾渐渐消散的时候,东方红了,河也红了。一切东西都朝着太阳微笑,那些歌唱着的鸟儿,简直是闹翻了天。微风从河对面吹来,又凉爽、又新鲜。河岸上有的是树木花草,那种气味清香好闻。每天夜晚,哈克总有一两次看见一只轮船在黑暗里开着,有时它会由烟囱里喷出一大片火花来,象雨点似地落在河里,好看极了。然后,轮船拐过弯儿去,它的灯光看不见了,那嘈杂的声音也听不见了。大船掀起的波浪向哈克木筏滚过来,把木筏轻轻地摇晃几下。

一天,哈克在漂流时,搭救了两个被岸上人追赶的男人。原来他们是两个江湖骗子,其中一个老头,大约七十岁的样子,秃着头顶,长着白花花的连鬓胡子,他戴着一顶坑坑洼洼的垂边破帽子,穿着一件油搭搭的蓝色毛衬衫,和一条蓝斜纹布裤子。他是个布道师,自称是法国失踪的皇太子路易十七。另一个较年轻,大约三十岁左右,差不多和老头一样一副穷酸打扮,他是个卖洗牙药水的,自称是布里吉窝特公爵。他们在船上要哈克和吉木按他们的身份和地位称呼和尊敬他们。哈克心里明白这两人都是无耻扯谎的家伙,但他装着相信他们的样子。

木筏飘流到剖克卫镇。两个骗子要上岸骗钱,便把哈克带在身边,免得他把木筏开走。那位老骗子走到镇上布道场,自称是个大海盗,他在印度洋里行劫了三十年,现在他要改邪归正了,并且还准备回去感化同伙。说到伤心处,他嚎啕大哭起来。人们同情他,募化钱给他。于是,这位老骗子“拿着帽子在人群里穿来穿去,一边揉眼睛,一边给那些人祝福,并且赞美他们,感谢他们,因为他们对海外那伙可怜的海盗,居然慈悲到这种地步”。这天,他总共募到八十七块钱,认为是他有生以来收入最多的一天。那位“公爵”也以承包印刷业务的花招,搞到了九块半钱。

木筏快到阿堪索州的一个小镇了。两个骗子又合计了一个骗钱的新花招。他们准备到镇上去连台演出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理查三世》的片断。他们在木筏上排练击剑,打打闹闹,窜来窜去。结果“国王”摔了一跤,掉进水里,好容易才把他救了上来。然后,他们到镇上去张贴广告,招徕观众。

这是个小市民的集镇。所有店铺都排在一条街上。每家门口都支着一个自家制造的布篷。篷底下摆着许多装货用的空木箱,那些游手好闲的人整天坐在上面,手拿伯乐牌的小刀,在箱子上削来削去,嘴里嚼着烟草。他们闲得无聊,看狗打架取乐。有时,在一条野狗身上浇上松节油,点上一把火,或是在狗尾巴上拴一个洋铁锅,看着它跑断了气。无论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稀泥。

一个从乡村来的老头鲍哥,因喝醉了酒,大骂镇上恶霸佘奔上校。佘奔便在光天化日之下,开枪把鲍哥打死了。全镇的人都围拢来看热闹。有些人同情鲍哥,还有一些想出风头的人,带头包围了佘奔的家。佘奔却很镇静,从容地拿着一杆双筒火枪,站在房顶上。他带着讥诮的口气说:“你们有那么大的胆子,敢来收拾一条好汉!„„怎么着,一条好汉哪怕是落在一万个象你们这类的东西的手里,照样是平安无事。”他举起了枪,扳上了枪机。人们害怕了,象潮水似地往后一退,便朝四面八方飞跑了。

“国王”和“公爵”在镇上上演莎士比亚的戏,总共才到了十一、二个观众。于是,两个骗子大为生气,咒骂镇上的居民需要的是那种低级趣味的滑稽剧,他们根本不配看莎士比亚的名剧。第二天,两个骗子又在镇上贴出海报,要上演惊人的悲剧《皇帝的麒麟》,另外附加上“妇女幼童恕不招待”的字样。果然镇上的人都轰动了,纷纷买票来看戏。老骗子便光着身子,怪模怪样地在台上跳舞,把到场的小市民都乐坏了。但除了这个下流的裸体舞之外,没有别的节目了。小市民们都感到自己上了当。再度演出时,他们都带了臭鸡蛋、烂白菜之类进场,要寻骗子报复了。两个骗子早有了准备,他们不等开幕,便带着门票钱从后台溜之大吉。

木筏继续往下游漂去。有一天,两个骗子在一条停泊在岸边的轮船上探听到一个消息:附近田庄一个叫彼得·威耳克的富人刚死,他们一家正在等待两个兄弟哈卫和维廉从英国来理丧,还有一袋金币留着分给他们。于是两个骗子便起了歹意。他们化装成彼得兄弟到死者田庄上去,并叫哈克充当他们的佣人,吉木看守木筏。彼得家人和亲戚谁也没见过哈卫和维廉,被骗子们瞒过了。两个骗子装模作样地在死者灵前痛哭了一场。老骗子的英国话说得很糟糕,引起医生的怀疑。但彼得的三个女儿玛莉·贞、苏珊、俊娜却单纯幼稚,把骗子当成亲叔叔维护。看到这一切,哈克心想无论如何不能让金币落在骗子们的手里,他要把金币偷出来,埋藏在地下,等自己离开后,再写信告诉玛莉·贞。晚上,他找到了那袋金币,把它扛在肩上,可是大门上锁了,出不去。哈克在匆忙间把金币藏入了死人的棺材里。

第二天,两个骗子以亲叔叔的身份,拍卖彼得的家产和黑人,弄得黑人奴仆妻离子散,十分凄惨。哈克忍不住了,把两个骗子的事暗暗告诉了玛莉·贞,并要她们姐妹躲到她们父亲的朋友家去。正在这时,彼得真正的亲兄弟从英国来了。两个骗子故作镇静和他们对质。但老骗子说不出彼得胸口上有刺绣花纹的标记,村人便决定开棺验尸,以分辨真假兄弟。坟挖开后,却发现棺材里有袋金币,人们都大吃一惊,拥上前去了。两个骗子情知事情要败露。便乘人们慌乱之际,溜跑了。哈克也在这之前逃了。

骗子们回到木筏上,对于金币为何会藏在棺材中一事,互相猜疑起来,后来竟动起武来。结果他们都承认自己曾想独吞那袋钱,只是没有先下手。他们始终不明白这是哈克干的。

木筏靠近一村镇时,两个骗子上岸溜了。老骗子还把吉木拐上岸,把他卖给菲力浦家当奴隶。哈克又气又恼,他想写信给瓦岑老小姐,告诉她吉木的下落,但这样会使吉木永远失去自由。他想起了和吉木在密西西比河上飘流的日子,他们间结成的深厚的友谊。他下决心要把吉木偷出来,不让他再给人当奴隶。虽然奴隶主宣传说帮助黑人逃跑,死后会下地狱的。但哈克心里想:“那么,好吧,下地狱就下地狱吧”,“打定主意再走邪道,走邪道是我的本行,因为我从小就学会了这么一套,做好事我反倒不内行。”他留心观察了地形,盘算着行动的计划,并把木筏划到岸边藏好了。

恰巧,哈克在村镇上遇见了汤姆·莎耶。他是到南边萨莱姨妈家作客的。哈克便把吉木的事告诉他,他很赞同把吉木偷出来,并邀哈克一同住在他姨妈家里。汤姆是个爱幻想,做事总要追奇猎险的孩子。他想按书上写的那样办,把吉木当作牢里的犯人,他们去劫牢。于是他和哈克挖了一条地道,直通到关押吉木的住房。他还装神弄鬼的,制造了种种紧张的气氛。结果他们把吉木劫出来时,汤姆被追来的庄稼人打伤了大腿。吉木把他扶上了木筏,他们把船划到河中的一个长满大树的小岛躲藏起来。哈克回到镇上去请医生。

在镇上,赛拉姨父把哈克当作汤姆,拉回家关了起来。哈克急得要命。接着,汤姆和吉木被人们找着了,抬回村来。吉木被揍得半死,并钉上脚镣手铐。正在这时,波蕾姨妈从北边带来了一件消息:瓦岑老小姐死了。她在遗嘱上宣布让吉木自由。于是人们把吉木放了。汤姆呢,原先知道瓦岑小姐的遗嘱,他到南边来就是要宣布这一消息的。但他想过过冒险的生活,便导演了这样一场自讨苦吃苦的闹剧。

哈克的父亲死了。死前,他把哈克放在法官莎彻那里的钱,要去花光、喝光了。萨莱姨妈想收留哈克做干儿子,教他“怎样做人学好”,可是哈克认为:“那种事我可实在是受不了,我早已尝过滋味了”。于是,他准备再过自己的流浪生活。

分析哈克贝丽芬历险记 篇2

关键词:评价理论,文学,态度,介入,级差

评价理论可以分析作者和说话者的态度和立场。它是关于评价的即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到的情感的强度, 以及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

一、理论框架

评价理论具体分成三个系统: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级差系统。态度子系统包括人的情感, 对他人行为的判断以及对事物价值的鉴赏, 通过评价性词汇的分析可以看出说话者对事情的态度、立场和观点。介入系统用于研究态度来源, 主要涉及自言和借言。级差是态度系统的一个特征, 它借助于语势和聚焦方式来表现我们对某事或某物表示的强烈程度。[1]借助级差系统, 情感、鉴赏可用不同强度来评价。评价理论从形成至今被广泛地运用包括话语分析。

二、态度系统

态度是指心理受到影响后对人类行为、文本/过程及现象做出的判断和鉴赏。它又系统分为情感、判断和鉴赏。[2]态度系统揭示了作者用以表达情感的语义资源。小说中主人公哈克对吉姆的情感变化是由单纯的歧视与捉弄到喜爱、尊重与互相帮助。

(一) 开始的哈克——单纯的歧视与捉弄吉姆

受当时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 哈克认为吉姆身份比自己低劣, 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像其他的白人一样, 哈克不认为黑人也会像白人一样有尊严, 于是, 总是对吉姆搞恶作剧, 却从来没有在意过对方的感受。

……I killed him, and curled him up on the foot of Jim's blanket, ever so natural, thinking there'd be some fun when Jim found him there.Well, by night I forgot all about the snake, and when Jim flung himself down on the blanket while I struck a light the snake's mate was there, and bit him……then Islid out quiet and throwed the snake for I warn’t going to let Jim find out it was all my fault, not if I could help it[3].作者在词汇上运用了“natural、fun、down、quiet、fault”等词汇, 反映出哈克单纯地捉弄吉姆并感到很有趣, 而且不认为捉弄他是错误的、违背道德的, 所以捉弄他之后不会觉得很愧疚, 也不会对他说实话, 更不用说对他道歉了。

(二) 后来的哈克——尊重与帮助吉姆

吉姆对哈克处处照顾, 疼爱有加使哈克对他的态度在不知不觉中转变。一天, 湍流将木筏冲走了, 哈克和吉姆彼此失散。两人心急如焚, 迫切希望见到对方。可是当他们后来相见的时候, 两人的反应却大相径庭。吉姆为了哈克的安危而焦虑不安, 但哈克却欺骗吉姆说那只是个怪异的梦。后来, 吉姆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非常生气地斥责了哈克。那一刻, 哈克认识到吉姆不仅是个有尊严的人, 而且是个值得尊敬的人。

But that was enough.It made me feel so mean Icould almost kissed HIS foot to get him to take it back.It was fifteen minutes before I could work myself up to go and humble myself to a nigger;but Idone it, and I warn't ever sorry for it afterwards, neither.I didn't do him no more mean tricks, and Iwouldn't done that one if I'd a knowed it would make him feel that way.

也许哈克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吉姆态度的变化, 在一次捉弄吉姆之后吉姆的真心话让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卑鄙, 并且鼓起勇气, 克服了社会种族歧视观念和奴隶制在幼小心灵中的积淀, 勇敢地向一个黑奴道歉。这是哈克对吉姆态度变化的开始。作者用“enough、kissed、sorry”等评价词汇及“I would’t done that one if I’d knowed it would make him feel that way”把哈克当时的情感与态度暴露无疑。这与哈克一开始不愿让吉姆知道是自己的过错, 也不愿道歉到哈克对吉姆慢慢有了感情, 而且从哈克的道歉可以看出这是把吉姆当做一个平等的人的感情。

当哈克逃出公爵和国王的魔爪时, 便赶快回去找吉姆了, 当他找不到吉姆时便开始着急, 甚至为此哭起来。

Jim was gone!I set up a shout——and then another——and then another one;and run this way and that in the woods, whooping and screeching;but it warn't no use——old Jim was gone.Then I set down and cried;I couldn't help it.”表明哈克找不到吉姆后焦急的心理, 说明这时他对吉姆已经有了依赖和友爱。

……so I could go on sleeping;and see him how glad he was when I come back out of the fog;and when I come to him again in the swamp, up there where the feud was;and such-like times;and would always call me honey, and pet me and do everything he could think of for me, and how good he always was;……and he was so grateful, and said I was the best friend old Jim ever had in the world, and the ONLY one he's got now.

作者用“glad、honey、pet、good、grateful、best friend”等情感的词挑起了哈克的回忆, 哈克回忆起他和吉姆的木筏之旅, 他们相互关心, 相互帮助。吉姆是那么的忠诚、善良、真诚, 把他当做唯一的朋友。他意识到吉姆不仅仅是和他一样平等的人, 而且是他的好朋友。当他想起吉姆的优点及对他的好时对吉姆作出评价“how good he always was”, 哈克的情感进入高峰导致他不顾一切决心救出吉姆。

三、介入系统

在Martin和Rose的评价系统理论中, 态度是整个评价体系的中心, 而级差和介入都是为评价态度服务的, 介入则是用来考察态度的来源, 在评价体系中起辅助作用, 介入分“单声介”和“多声介入”, 并将实现多声介入模式的语言资源归类为对“话延展型 (dialogic expansion) ”和对话紧缩“ (dialogic contraction) ”。[4]所谓对话延展是指说话人在表达自已的观点、态度时能接受, 甚至鼓励对话人表述与自已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而对话紧缩是指说话人在表达自已的观点、立场和态度时直接或间接的否定, 反对或拒绝对话人不同的观点、立场, 缩小或剥夺对话人的话语空间。本文根据Martin以及王振华对介入系统的描述, 充分吸纳了系统的“对话延展”和“对话紧缩”理念, 结合小说中父子俩话语的特点, 因语料制宜, 建构了“介入系统”作为该文本分析的框架。如图

在哈克与父亲的对话中, 作者多采用对话紧缩型, 凸显哈克父亲嗜酒如命、野蛮粗暴的性格。如,

Father:Starchy clothes——very.You think you're a good deal of a big-bug, DON'T you?

(衣服浆得很挺嘛——很挺嘛。你自以为了不起了, 是吧?)

Huck:Maybe I am, maybe I ain't,

Father:Don't you give me none o'your lip, "You've put on considerable many frills since Ibeen away……I'LL take it out of you.Who told you you might meddle with such hifalut'n foolishness, hey?——who told you you could?

(别跟我顶嘴, 自从我走以后, 你可越来越神气了……看我揍你。谁教你干这样的蠢事, 嗯?——谁告诉你可以这么干的?)

Huck:The widow.She told me.Father:The widow, hey?——and who told the widow she could put in her shovel about a thing that ain't none of her business?

(嘿, 那寡妇?——又是谁告诉寡妇, 说她有权插手与她不相干的事?)

Huck:Nobody never told her.

Father:Well, I'll learn her how to meddle…….

You lemme catch you fooling around that schoolagain, you hear?

(好, 让我来教训教训她, 瞎管闲事会有什么下场……要是让我发现你还去学校, 我就饶不了你, 听到了没有?)

父亲与哈克的对话当中多采用对话紧缩模式限制哈克的话语空间, 表达训斥、怀疑甚至威胁态度, 如此强势, 丝毫不顾及小哈克的感受。笔者用介入系统下的对话紧缩方式在哈克长期遭受家庭暴力 (殴打或言词威胁) 的问题上与读者产生共鸣。

四、级差系统

级差是对态度、介入程度的分级, 包括语势和聚焦。语势可调节态度范畴的力度, 如是强势还是弱势。聚焦是把不能分级的态度范畴分级, 聚焦分明显和模糊。[5]级差横跨整个评价系统, 它是对人际意义的润色, 对态度系统的修饰。聚焦是把不能分级的态度分为明显 (sharpen) 和模糊 (soften) 。这些都是说话者态度的另一侧面的表现。

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 级差系统下的语势资源相当丰富。强势资源表达了主人公情感更强烈, 更可以把特定情景语境下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下面看一下在文中出现的句子。

‘Git up and hump yourself, Jim!There ain’t a minute to lose.They’re after us!’Jim never asked no questions, he never said a word;but the way he worked for the next half an hour showed about how he was scared……past the foot of the island dead still——never saying a word.

首先, 情感的加强与减弱可以通过修饰词 (intensifier) 来表达。以上几句中作者描述当主人公得知有人马上追过来时, 用了副词“never”来强调谓语的动作, 以此表达吉姆当时害怕的心情, 想以最快的速度逃离, 说句话都怕耽误逃跑, 用几个“never”把这种情感和态度表现得更强烈、更明显。如果把这几个“never”改为“didn’t”, 语气就大大地减弱了。

另外, 句式的排比可以强化情感, 如“It was because my heart warn't right;it was because I warn't square;it was because I was playing double”, 恰到好处的排比表达强内心强烈矛盾的感情, 哈克可以为自已找到充分的理由不能依靠上帝, 因为上帝是不会眷顾像他这样的孩子的。由此可以看出, 作者运用了不同的方式来强化态度。读者通过分析英文文学作品中的评价手段和评价资源, 就可以判断出作者的主观倾向性, 揣度出作者的价值取向和态度立场, 而且还可以使读者养成独立思考、评价阅读作品的良好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 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 2005.

[2]李艳梅.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在文学语篇分析中的应用[J].剑南文学, 2010.

[3]MarkTwain.The Adventure of Huckleberry Finn (中英对照全译本) [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75-396.

[4]王振华.王洋介入系统嬗变[J].外语学刊, 2010.

分析哈克贝丽芬历险记 篇3

我们总是从林子里跳将出来,冲向那些赶猪的人和那些赶着车把菜蔬运往菜市场去的妇女。不过我们从没有把他们扣押起来过。汤姆·莎耶把那些猪叫做“金条”,把萝卜之类的东西叫做“珍宝”。我们回到山洞里去,吹嘘我们的功绩,我们杀了多少人啦,给多少人留下了伤疤啦。不过我看不出这一套有什么好处。

有一回,汤姆派一个哥们儿,手里举着一根正燃着的火棍,到镇上跑了一圈。他把这火棍叫做信号(是通知全帮的哥儿们集合的)。接着,他说他获得了他派出去的密探探得的秘密情报:明天,有一大队西班牙商人和阿拉伯富翁要到“洼洞”那里宿营,随队有两百只大象,六百匹骆驼和一千多头“驮骡”,满载着珍珠宝贝,他们的警卫却只有四百个人。因此,用他的话来说,我们不妨来一个伏击,把这伙人杀掉,把财宝抢过来。他说,我们必须把刀枪擦亮,做好一切准备——他连一辆装萝卜的车子都对付不了,却非得把刀枪全都擦好,准备好一切。其实刀枪不过是薄木片和扫帚把,你再擦,擦得累死累活,这些东西原本是那个料,最后不过是一堆灰烬罢了。

我可不相信我们能打垮这么一大群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不过,我倒想见识见识那些骆驼啊,大象啊之类的。因此,第二天,星期六,伏击时我也到场。一得到消息,我们就冲出林子,冲下小山。不过不见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不见骆驼,不见大象,就只是主日学校(教会办的双休日学校)举办的一次野餐,而且只是一年级学生参加。我们把小孩子们冲散了,把他们冲进了洼地。不过东西呢,我们什么也没有捞到,就只是一些炸面包、果子酱。朋·罗杰斯总算捞到了一只破旧的洋娃娃,乔·哈贝搞到了一本赞美诗集和一本小册子。接着,他们的老师赶来了,我们只能把一切全扔掉,赶快溜走。

我可没有见到什么钻石。我也对汤姆·莎耶这么说了。他说,反正那里一驮驮有的是。他还说,那儿还有阿拉伯人哩,还有大象哩,还有其他东西等等。我说,怎么我看不见啊?他说,只要我不是这么笨,并且读过一本叫做《堂·吉诃德》的书,我就不会这么问了,就会懂得了。他说这是魔法搞的鬼。他说,那儿有成百上千的士兵,有大象,有珍珠宝贝,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不过,我们也有敌人,他把他们叫做魔法师,是他们,把这一切整个儿这么一变,变成了主日学校,就只是为了存心捣鬼。我说,那么好吧,我们该干的就是去寻找那些魔法师。汤姆·莎耶说我真是个呆脑。

“那怎么行,”他说,“一个魔法师能召唤出一大批精灵。你还没有来得及喊一声‘哎哟’,他们就能把你剁成肉酱。他们的身子有大树一般高,有一座教堂那般大。”

“啊,”我说,“要是我们能让一些精灵帮我们那就好了——那样我们就能把那群人打垮了吧?”

“你怎么能请到精灵呢?”

“我可不知道。人家又是怎么请到他们的呢?”

“啊,他们把一盏旧的白铁灯或者铁环那么一擦,精灵们便在一阵阵雷声隆隆、一道道电光闪闪、一股股烟雾腾腾中,呼的一声涌现了。然后叫他们干什么,他们便马上干什么。要他们把一座炮弹塔从塔基上拔起来,或是要他们用皮带抽打一个主日学校的校监或是别的什么人的脑袋,在他们看来,那都不在话下。”

“谁叫精灵们这么快赶来的呢?”

“当然是那个擦灯、擦铁环的人咯。他们得听从擦灯、擦铁环的人的指挥,他怎么说,他们就得怎么干。要是他叫他们造一座皇宫,四十英里长,用珍珠宝贝砌成,里边装满了口香糖,或是别的什么,还弄来一位中国皇帝的公主嫁给他,那他们也得服从命令去办——并且非得在第二天太阳升起以前办好。还不只如此——他们还得把这座宫殿在全国各地来回地搬来又搬去,他高兴到哪里就到哪里,你懂吗?”

我们把这件事想过来、想过去,想了两三天工夫。最后我决定不妨试它一试,看究竟有没有道理。我搞到了一盏破旧的白铁灯,还有一只铁环。我到林子里去,擦啊,擦啊,擦得我全身被汗湿透,活像个野人,指望精灵们给我建造一座皇宫,然后把它卖个好价钱。可是啊,怎么擦也不管用,始终不见精灵出现。我断定,这全是汤姆·莎耶撒的谎,这不过是他撒的无数谎其中的一件罢了。我估摸,他还是相信阿拉伯啊、大象啊那一套,我可不那么想,这完全是主日学校用来对付小孩的那一套。

阅读宝盒:

这段故事里提到的一本叫《堂·吉诃德》的书,你读过吗?读一读,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汤姆·莎耶能看见大象和阿拉伯人,可哈克却看不见。“把一盏旧的白铁灯或者铁环那么一擦,精灵们便在一阵阵雷声隆隆、一道道电光闪闪、一股股烟雾腾腾中,呼的一声涌现了。”这是《一千零一夜》里的情节。马克·吐温小时候就把这本书读得滚瓜烂熟了。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书笔记 篇4

这本书写得十分精彩,一次次惊险、有趣的历险情节深深吸引了我。书中讲了哈克贝利。芬与杰姆共同顺着密西西比河漂流,见识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书中,很吸引我的一次历险是他们遇到了两个流浪汉,可流浪汉却称自己为国王与公爵。他们与哈克贝利。芬和杰姆结识之后就与他们一起漂流,这两个流浪汉四处骗钱,甚至连死人的遗产也要骗。最后,他们俩被人抓了起来。

文章通过大篇幅的描写反应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态,两个流浪汉、大骗子就是其中一种,不学无术,整天游手好闲,还到处骗人,最后自食其果!

文中有很多好句,我在这里给大家讲几句生动的语句:1、当然,没过多久时间,我就知道这两个人根本不是什么国王与公爵,而是下三烂的骗子。不过我从来没有说出口,心里明白了就好了,因为我要避免争吵,也不至于招来麻烦。2、我们睡了一会儿,汤姆。索亚就叫醒了我,汤姆和我从避雷针那里滑下来了,偷偷溜进厨房,拿了一些肉,把那里的狗都引过来了,然后把狗都给通过那个地洞放进了杰姆的床底下。

分析哈克贝丽芬历险记 篇5

关键词:变异;功能主义;翻译目的;等值;合适翻译

一﹑《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文体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美国19世纪杰出作家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小说伟大之处在于作者大胆运用了大量美国下层人民的日常用语、俚语、方言土话,包括黑人英语。作为现实主义的先驱者,马克·吐温这一开创性文风至今还深深影响着美国文学的创作。美国作家海明威(Earnest Hemingway)称赞说:“所有的现代美国文学源于马克·吐温的一本叫《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小说⋯这是我所拥有的最棒的书”[1]。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E.T.Eliot)则评论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开一代文风,乃英语的一项新的发现”[2]。说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文体,首先要明确的是文体的定义。事实上,文体的概念可以从多种角度加以阐发:它既可指一个时代所流行的风格,比如19 世纪的“现实主义”,也可以指一个作家的独特风格,譬如“莎士比亚风格”。利奇(G.Leech)和索特(M.Short)在其合著的《英语诗歌的语言学指导》(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1969)一书中则从语言学的角度把文体定义为“对常规的变异”(deviation from norm),并列出语音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等八种变异类型[3]。秦秀白认为“常规”与“变异”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两个概念,并指出:“如果我们把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规则看作是语言的常规,那么违背这些规则的表达方式就是变异”[4]。“人们既然认为RP(Received Pronunciation)是英国英语的标准发音,那么伦敦方言(Cockney)当然就是对常规的一种变异,„伦敦佬‟的风格自然也体现在这种变异之中”[5]。由此可见,变异来自于违反语言常规,而文体则产生于变异之中。经过分析, 我们发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大量出现的黑人英语(BEV)主要在语音、词汇以及语法三方面存在违反标准美国英语(SAE)通用规则的现象,从而构成三个层面的变异,即:语音变异、词汇变异和语法变异。这三大变异也是《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独特文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文体翻译实例分析将在这三个层面上展开。

二﹑功能主义目的论

功能主义目的论(Skopostheorie)由德国学者弗米尔(Hans J.Vermeer)等人创立。目的论主要体现为四大法则和一个标准。其中,最高的法则是“目的法则”。目的论认

为“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首要原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

(theprimeprincipledetermininganytranslationprocessisthe purpose(Skopos)of the overall translational action)[6]。翻译目的的具体化即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理论上由翻译的发起人(initiator)根据自身需要给出,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由发人和译者共同商定[7]。目的论第二法则是“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所谓语内连贯是指译文不能造成读者理解上的困难, 并且必须在译入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具有意义[8]。目的论的第三法则是“语际连贯”。语际连贯指的是原文与译文之间的连贯性,或者互文性,有点类似传统的“忠实”(fidelity)或者“信”(faithfulness),但是不同的是,语际连贯不是独立的原则,而是受制于“语内连贯”以及“目的法则”。也就是说,译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既不能影响读者的理解,又不能违背翻译行为的目的[ 9 ]。目的论的第四法则是“忠诚法则”(loyalty)。作为补充性的法则,“忠诚”指的是译者必须有责任心,当好翻译各参与方的协调人。忠诚法则的提出是为了避免译文受翻译目的的盲目驱使而无限制背离原文[10]。此外,目的论还提出评价译文质量的标准应该是“合适翻译 ”(adequacy)。合适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传统的“对等”

(equivalence)只是合适的一种极端形态。也就是说只有当翻译目的是为了让译文跟原文具有相同的交际功能时,对等才成为评判翻译好坏的标准。其他情况下,译文只要符合翻译目的和要求,完成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的交际功能,即便不对等,也是成功的翻译[11]。由于目的论要求译文必须实现其在译入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因此译入语文化的各个因素,比如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都会影响到翻译目的的确定,进而影响到具体翻译策略的选择[12]。在下面的章节里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实例,来揭示由张万里和许汝祉分别在1979 年和1998 年翻译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不同版本的翻译目的,以及不同的翻译目的是如何影响译者在文体的翻译上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三﹑《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文体的功能主义分析

(一)两个译本的翻译目的和要求

诺德(2001)认为,翻译目的体现在翻译要求当中。完整的翻译要求包括以下元素:

1.文本功能;2.译文读者;3.文本接受的时间与地点;4.文本传播的媒介;5.文本生产及接受的动机 [13]。下面我们先就前四个因素来比较张万里和许汝祉的不同译本:

从上表可以看出,两个译本翻译要求的主要差异在于不同的文本接受时间。众所周知,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到上世纪70年代末,一切工作都是以革命和政治为中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陈毅在他发表于1962年第1期的《外语教学与研究》的讲话中这样讲到:.外语本身是政治斗争的工具。掌握了外语可以把外国人的长处介绍到中国来提高我们中国的经济和文化。掌握外语就可以把我们中国的革命斗争经验介绍出去,扩大我们的革命影响,加强对帝国主义的打击[14] ⋯⋯”陈毅的这番讲话“在当代的译界很有影响”[15]。不难理解,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翻译活动的首要目的是满足革命和政治斗争的需要。这一点可以在张万里译文的前言中得到印证:“作者自始至终用抒情的笔调,幽默的口吻,把人物的性格,大自然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又把资产阶级的卑鄙龌龊,好勇斗狠,种种丑态,暴露无遗,更着重抨击了美国的蓄奴制和种族歧视。”[16]从这番话可以看出,张万里的译本有意识突出政治意义,淡化艺术表现。而20年后许汝祉译本的功能发生根本性转变:政治方面的意义只字不提,体现诗学价值的黑人土语成为关注的焦点。在译文的卷首,许汝祉这样写到:“吐温在书中采用大量的方言土语是本书的特色之一⋯⋯这大大有利于表现各地的地方色彩和黑人的种族色彩,也大大有利于表现作品中人物的个性化⋯⋯吐温在此书采用方言土语,并为此在卷首发表一个说明,促请读者在开卷之前就注意本书这一特色,其意义非同一般,这样重视方言土语以突出人物的个性化和地方色彩、民族色彩的特色,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美国文学作品。”[17]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上世纪70 年代的作品,张万里的译本被更多地赋予了政治方面的意义和功能,体现了为革命服务的诉求,而20年后许汝祉的译本则基本上脱离了这方面的影响,如何重现原作中鲜活的黑人土语这一最具诗学价值的部分成为后者翻译的主要目的。让我们用图表来完整比较两位译者的翻译要求:四.结 语通过对两个中文版本从语音变异、词汇变异及语法变异三个层面的分析,我们发现译者所处的不同时代是影响翻译目的一个核心因素。《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在中国大陆的汉语首译本出现在上世纪的70年代,满足政治上的需要成为首要的翻译目的。而20年后的1998 年,国情发生巨大的变化,再现原作最具诗学价值的黑人土语成为重译者的主要诉求。不同的翻译目的,导致了译者在文体的翻译上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总结如下:

(一)以变异重构变异

王东风认为文体翻译存在两种主要的策略,即:“以变异重构变异”(deviation-for-deviation)以及“变异常规化”(norm-for-deviation)[37]。在对《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文体翻译上,仅许汝祉采用“以变异重构变异”的翻译策略,这一策略完全符合其凸现原文黑人土语的翻译目的。由于许汝祉自始至终采用汉语的同音异形字来表现原作各种变异,手法略嫌单调,无

法让读者认识到原作典型的黑人土语存在多种类型的变异。因此,作为许汝祉来说,应该丰富翻译手法,创造译入语的语音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来对应原文的多层次变异以求更加接近其翻译目的。

(二)将变异常规化的策略

张万里和许汝祉都采用这一策略,但是原因不同。由于张万里采用变异常规化的策略就可以保证其翻译目的的实现,因此他没有考虑重构变异的问题。而对于许汝祉,采用这一策略的原因就要复杂一些。许汝祉对原文的变异只是进行有选择、有限度的重构,原文的很多变异没有重现出来,而是用标准的汉语给常规化了。这样可以避免过多的变异影响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正如目的论所规定的那样,最大限度忠实的追求,不能以牺牲译文的可读性为代价。不同的翻译目的导致不同的翻译策略及效果,那么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评估翻译的效果呢?从传统的等效论的角度来看,许汝祉的翻译似乎比张万里的翻译要忠实、等效一些,这是否意味着前者的译文比后者的要优秀些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功能主义目的论认为,等值并不是必不可少的,而只是一种可能的结果。只要译者能够充分证明其采用的翻译策略和取得的翻译效果符合其翻译目的,那么他的译文就是基本成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张、许两位译者对原作文体的翻译基本是成功的,都基本达到各自的翻译目的和要求。由于译作产生的时代不同,翻译目的各异,因此并不存在谁的翻译比谁的成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2] Mednick, F.1985.An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Literature [M].Zhengzhou: Henan University Press, P.245.[3] Leech, G.& Short, M.1969.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M].London: Longman, PP.42-52

[4][5][30]秦秀白.文体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96 页;第96 页;第103 页。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篇6

马克吐温曾说过,那些有好书却不读的人不比无法读到这些书的人拥有任何优势。我也有很多好书,比如:四大名着、冰心散文集、巴金散文集……我也爱读书,但,我还是最爱读这本冒险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这本书主要讲了哈克的爸爸是个酒鬼,他受不了爸爸的打骂,逃到一个小岛上,和也在逃的黑奴吉姆相遇,他们开始了水上历险:遇到两个冒充国王和公爵的人,到处诈骗,最后,国王和公爵又为了挣钱,把吉姆卖了,哈克独自去寻救吉姆,路上碰到了他的好朋友汤姆,一起救出了吉姆,还让吉姆恢复了自由。

我欣赏哈克的善良,他逃到杰克逊岛上,发现了黑人吉姆并没有因为镇上正在搜捕吉姆而通风报信。但在当时美国正实行农奴制时,白人把黑人当作财产时,是多么难得可贵啊!虽然他只是个孩子,却知道黑人也是人,人人平等,和谐相处。

上一篇:2022年大学生家电维修实习报告下一篇:数字ip广播系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