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

2024-08-30

切尔诺贝利(精选12篇)

切尔诺贝利 篇1

20多年来, 切尔诺贝利事件造成的大片被荒废的地区成了一种独特的野生动物庇护所以及一个令人惊奇的自然实验, 向人们展示着核辐射将会对自然界生态系统造成何种影响。

研究显示这里的很多鱼类现在已经繁衍地相当繁盛, 甚至在当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冷却池中情况也是如此。狼的数量似乎也有增加, 原因可能是这里的老鼠和其他啮齿类小动物的数量出现了急剧增长。已经在野外绝迹的普氏野马甚至还被成功地重新引进到这片地区。但是一些科学家也指出, 严重核辐射引发的问题仍然存在, 尽管有时候如果不注意很难留意到这些细节。比如说, 研究显示这里的鸟类物种多样性仅相当于未受污染区的一半左右, 并且即使是这些生活在此的鸟类, 其种群数量也仅有正常情况下的一半左右。这些鸟类还表现出更高比例的畸形发病率, 其中包括脑部发育不全等等。

切尔诺贝利 篇2

——论反应堆安全的重要性

核电站又称核电厂,它指用铀、钚等作核燃料,将它在裂变反应中产生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发电厂。核电厂主要以反应堆的种类相区别,有压水堆核电厂、沸水堆核电厂、重水堆核电厂、石墨水冷堆核电厂、石墨气冷堆核电厂、高温气冷堆核电厂和快中子增殖堆核电厂等。

核电厂由核岛(主要是核蒸汽供应系统)、常规岛(主要是汽轮发电机组)和电厂配套设施三大部分组成。

核电站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利用核能产生蒸汽的核岛,包括反应堆装置和一回路系统;另一部分是利用蒸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汽轮发电机系统。核燃料在反应堆内产生的裂变能,主要以热能的形式出现。它经过冷却剂的载带和转换,最终用蒸汽或气体驱动涡轮发电机组发电。核电厂所有带强放射性的关键设备都安装在反应堆安全壳厂房内,以便在失水事故或其他严重事故下限制放射性物质外溢。为了保证堆芯核燃料在任何情况下等到冷却而免于烧毁熔化,核电厂设置有多项安全系统。

核电站除了关键设备——核反应堆外,还有许多与之配合的重要设备。以压水堆核电站为例,它们是主泵,稳压器,蒸汽发生器,安全壳,汽轮发电机和危急冷却系统等。它们在核电站中有各自的特殊功能。

一、三里岛事故简介

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于1979年3月28日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外核事故,事故2小时后,大量放射性物质溢出。事故发生后,全美震惊,核电站附近的居民惊恐不安,约20万人撤出这一地区。美国各大城市的群众和正在修建核电站的地区的居民纷纷举行集会示威,要求停建或关闭核电站。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政府不得不重新检查发展核动力计划。

二、切尔诺贝利事故简介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于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境内的普里皮亚季市,该电站第4发电机组爆炸,核反应堆全部炸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成为核电时代以来最大的事故。辐射危害严重,导致事故后前3个月内有31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6-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方圆30公里地区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为消除事故后果,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

三、核安全的含义

对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的健康与安全有切实可靠的保证:在正常运行情况,反应堆厂房外的放射性辐射以及向外排放的液态和气态放射性废物,对反应堆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造成的放射性辐照,应该小于规范规定的允许水平。在事故情况下,不论事故是内部原因(如系统或设备的故障)或者外部原因(如飞机坠落、地震等)引起的,反应堆的保护系统及专设安全设施都必须能及时投入工作,确保堆芯安全、限制事故发展、减少设备的损坏、防止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周围环境中去。

四、核安全的目标

辐射防护目标:确保在正常运行时核电厂及从核电厂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引起的辐射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ALARA)的水平,并且低于规定的限值,还确保事故引起的辐射照射的程度得到缓解。要求在正常情况下具有一套完整的辐射防护措施,在事故情况下有一套减轻事故后果的措施,包括厂内和厂外的对策,以缓解对工作人员、居民及环境的危害。

技术安全目标:有很大把握预防核电厂事故的发生;对于核电厂设计中考虑的所有事故,甚至对于那些发生概率极小的事故都要确保其放射性后果(如果有的话)是小的;确保那些会带来严重放射性后果的严重事故发生的概率非常低。

五、核安全对策

在所有情况下:正常运行或反应堆停闭状态与故障工况或事故状态。有效控制反应性:紧急停堆控制,功率控制,补偿控制。主要通过控制棒,可燃毒物,可溶毒物引入反应性。

确保堆芯冷却:事故工况下,由蒸汽发生器应急给水系统,余热排出系统,安全注入系统等一系列的安全系统冷却堆芯。

包容放射性产物:正常运行时,保持现场或厂房内、对存在放射性碘的区域相对负压,防止放射性气体或气溶胶向其他区域扩散。通过放射性废气、废液处理系统收集带放射性的气体,传送到废气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储存和监控,待其放射性衰变到可接受水平后,送到装备有过滤器和碘吸附装置的烟囱进行监控排放。低放射性废气经过过滤后可直接通过烟囱排放。放射性废液经收集后,送到硼回收系统或废液处理系统进行过滤、除盐、除气、蒸发和储存监测后,送到废液处理系统储存箱储存。通过取样分析达到环保部门要求的排放标准后,向环境进行监控排放。

事故工况时,反应堆紧急停堆系统:控制第一道屏障;稳压器安全阀:第二道屏障;安全壳:第三道屏障。

六、安全设计

1、纵深防御:

预防:防止偏离正常运行工况与防止发生系统故障 按照适当的质量水平和工程实践 争取并保守的设计、建造和运行核电厂。

检测:及时检测到和纠正偏离运行工况。以防止预计运行事件升级为事故工况 ;设置专用的系统与制定运行规程。保护:制止预期运行事故和始发事件升级发展成严重事故,控制其后果。采用固有安全特性,故障安全设计,附加的设备和规程。

缓解:应付已超出设计基准的严重事故,并保证放射性后果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保证包容功能,通过附加的措施和规程防止事故发展,通过减轻所选定的严重事故后果,加上事故处置规程可以完成该目标

应急:减轻事故工况下可能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后果。适当装备的应急控制中心,场区内和场区外应急响应计划。

2、多道屏障 包壳

一回路压力边界 安全壳

3、安全设计的基本准则 安全系统的冗余原则 多样性原则 故障安全原则 独立性原则

固有安全性的设计原则 运行人员操作优化的设计

七、安全分析

反应堆要具有完善的安全系统,该系统的功能有发生失水事故时,向堆芯注入含硼水,阻止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阻止氢气在安全壳内浓集,向蒸汽发生器应急供水。

设计原则为:设备必须高度可靠,系统要有多重性,系统必须各自独立,系统应能定期检查,系统必须有可靠电源,系统必须具有充足水源。

最重要的是要充分采用固有安全性。

八、事故的经验教训

三里岛事故主要是小破口事故,但是由于预警系统的不健全和人员的操作不熟练,导致了误操作。当局不得不提高操作人员的培训,为管理人员提供知识和工具。在三里岛事故之后的调查中发现,除了设备本身的问题外,事故主要由一系列人为误操作造成,而且事故产生的重大破坏力量主要在反应堆内,对于外界的辐射出乎意料地小,可见安全壳屏障的重要性。

三里岛核突发事件的教训,主要在组织管理,操作人员素质培训与人一机联系等方面,特别是操作人员的屡次操作失误,其教训尤为深刻。据报导当时几个在处理事故过程中的操作人员,甚至连堆芯内因失水,温度高引起堆芯沸腾的问题都没有想到过,在安全壳内观察到有强放射性水平以后的三、四天里仍没意识到燃料元件包壳可能严重损坏等等,可见操作人员的实际素质与技能水平是何等之差。三里岛核电站为实现反应堆的安全而设计有多层设防的纵深防护结构,如果不是操作人员强行干预了安全系统与设备的工作,堆芯损坏和放射性的向外逸出是不会发生的,故操作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应接受必须要获得的判断能力方面的实践知识训练,这对确保安全至关重要。

三里岛核突发事件也暴露出在安全控制系统上的一些不足之处,诸如怎样防止一些人为故障与及时预测,预报等问题,操作人员一旦误操作如何在安全系统中能及时反映显示出来,以提醒相关人员能及时纠正等。

三里岛核突发事件以前,总认为核电站设计、建造和运转十分可靠,严重事故机会极少,即使发生,对厂外几乎无放射性影响。问题是对核电站本身的可靠性过于自信、“绝对化”了,因此对严重事故可能发生缺少充分思想准备。

反应堆设施的设计者,没有提供能够防止第4号机组这样的事故(即切除技术保护系统和接连几次违反操作规程的事故)情况下的安全保护系统,因为他们认为发生这样的组合事件是极不可能的。

最初认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该机组操作人员违背操作指令和规程的这些极不可能事件的组合所造成的。由于操作人员使反应堆进入不可控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空泡正反应性系数能使反应堆功率骤增。这种事故被认为是灾难性的。

九、总结

切尔诺贝利的阴影 篇3

1986年4月26日的凌晨,位于乌克兰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传出两声沉闷的爆炸声,4号核反应堆顶盖被掀飞,8吨多强辐射物质喷涌而出……(图1)。

(1)图组:震惊世界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一直到今天,依然是人类挥之不去的阴影

然而,人口增加和工业发展让世界对核能的需求增加。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核能被认为是高效清洁的能源,再次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世界上已有30个国家和地区共441座核反应堆投入运营,核电在全球总发电量中所占比重已达到16%。美国的核电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0%;在日本近三分之一的电力来源于核能,而在法国核电站所提供的电力更是高达78%。我国现有9座核电站,年发电量只占国内总发电量的2.2%。在未来15年内,我国要在沿海六省一市兴建31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将成为全球核电发展领域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

然而,切尔诺贝利的阴影对于老百姓仍然无法回避。问起如果在自己生活的地方修建核电站的问题,还是有很多人对当前的核技术持有不信任的态度,担心切尔诺贝利灾难再次降临。

20年前,切尔诺贝利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那场灾难的发生?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采用的是石墨沸水堆,通过核裂变产生热能驱动蒸汽供应系统,再驱动汽轮发电机产生电能。这些关键环节都需要特殊的冷却系统,而使用的冷却剂是在高温下易燃烧的石墨。事故发生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为了进行一项电能试验,工作人员错误地关闭了冷却系统。试验又是在凌晨1点进行,刚刚倒班后的工作人员并不清楚交班人员关闭了冷却系统,试验时6种安全系统都停止了工作,核燃料棒在石墨反应堆中急剧升温,最终发生火灾和爆炸。

在随后多年的调查中,核专家指出,反应堆结构和物理设计上的缺陷是导致灾难最直接的原因,而工作人员的操作错误只是诱发了事故。

记者在承担我国岭澳核电二期、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了解到:目前我国核电站采用的是压水堆型核反应堆,是使用加压轻水(即普通水)作冷却剂和慢化剂,并且水在堆内不产生沸腾的核反应堆。这是世界上公认技术最成熟、运行安全、经济实用的反应堆堆型。从反应堆设计和实际应用情况证明,从内部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已不存在。

压水堆型核电站在安全方面也远远高于石墨沸水堆。为防止核燃料在意外情况下泄漏,压水堆共设计了三道防护装置。第一道防线是将核燃料密闭在燃料元件包壳的金属管内;第二道防线是将燃料元件安放在密闭的反应堆容器内;第三道防线是整个反应堆设备用混凝土浇筑成的1.4米厚、完全密闭的安全壳包围,要想从外部摧毁反应堆也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些防护措施都是当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根本无法做到的。

核电站的设计是一项涉及领域广、安全性高、综合性强、高技术密集的系统工程。我国建造一个核电站从最初方案设计到试验论证,以及最后的并网发电,这一过程至少需要4~5年的时间。目前我国核电站在技术上已经相当成熟,其安全性能也极为可靠(图2)。

切尔诺贝利 篇4

1.1979年3月28日三里岛核电站事故

三里岛核电站2号反应堆发生的放射性物质外泄事故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电站事故, 尽管此次事故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2.1966年1月17日帕利马雷斯氢弹事故

在西班牙海岸上空进行加油时, 美国一架B-52轰炸机与KC-135加油飞机发生相撞。撞击之后, 加油机彻底毁坏, B-52轰炸机惨遭解体, 所携带的4枚氢弹“逃离”破裂的机身。其中两枚氢弹的“非核武器”撞地时发生爆炸, 致使490英亩 (约合2平方公里) 的区域被放射性钚污染。搜寻人员在地中海发现了其中一个装置。

3.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被称之为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站灾难。1986年4月26日早上,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 更多爆炸随即发生并引发大火, 致使放射性尘降物进入空气中。据悉, 此次事故产生的放射性尘降物数量是在广岛投掷的原子弹所释放的400倍。

4.1968年1月21日图勒核事故

由于舱内起火, 美国一架B-52轰炸机的机组人员被迫作出弃机决定, 在此之前, 他们本可以进行紧急迫降。B-52轰炸机最后撞上格陵兰图勒空军基地附近的海冰, 导致所携带的核武器破裂, 致使放射性污染物大面积扩散。

5.1957年10月10日温斯克尔大火

位于坎伯兰郡附近的一个英国核反应堆石墨堆芯起火酿成核灾难。大火导致大量放射性污染物外泄。此次核灾难是三英里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前最为严重的反应堆事故。

6.1987年9月13日戈亚尼亚核事故

在巴西的戈亚尼亚, 一名垃圾场工人撬开了一个废弃的放疗机, 并拆掉了一小块高放射性的氯化铯, 灾难就此降临到这座城市, 当时共有超过240人受到核辐射。由于被放射性材料的亮绿色蒙骗, 孩子们用手接触并涂抹在皮肤上, 导致几个街区污染, 不得不拆除。

7.1993年4月6日托木斯克-7核爆炸

这起发生在西伯利亚托木斯克的核事故是由硝酸清洗容器时发生爆炸导致的。爆炸致使托木斯克-7的回收处理设施释放出一个放射性气体云。

8.1985年8月10日K-431核潜艇事故

在符拉迪沃斯托克 (K-431核潜艇) 补充燃料过程中, E-2级K-431核潜艇发生爆炸, 放射性气云进入空中。10名水兵在这起核事故中丧命, 另有49人遭受放射性损伤。

9.1999年9月30日东海村核事故

发生在东京东北部东海村铀回收处理设施的核事故是日本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灾难。事故发生时, 工人们正在混合液体铀。

10.1970年12月18日加卡平地核事故

在巴纳贝利核实验过程中, 美国内华达州加卡平地地下一万吨级当量核装置发生爆炸, 实验之后, 封闭表面轴的插栓失灵, 导致放射性残骸泄漏到空气中。现场的6名工作人员受到核辐射。

新浪科技

读《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有感 篇5

“为什么每个人都对切尔诺贝利保持沉默?你觉得那是意外吗?如果我们战胜切尔诺贝利,人们就会谈论、书写它,但我们不了解其中的意义,无法把它放入人类的经验或时间的框架中。所以怎样比较好?记得还是遗忘?”

“我不说话,因为没有人用我可以回答的方式或用我的语言跟我说话。没有人明白我从什么地方回来,而且我什么也不能讲。”

30年前的4月26日凌晨,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产生的辐射线剂量相当于广岛长崎两颗原子弹总和的100倍。

在《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中,“清理人”妻子,被迫撤离出世代居住的家园的老人,被排斥奚落的年幼孩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老兵,苏联政府坚定的捍卫者,奔走于说出真相却被当局威胁的物理研究所主任……30年后,他们终于发出声音,让我们听到的,是被遗忘的历史与被抛弃的未来,被习惯的现实与被嫌弃的过往,被淹没的真相与被掩埋的罪孽。

原子能和煤炭一样安全,人们是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于是事故发生时,反应炉附近的居民纷纷站到高桥上欣赏漫天的绚丽烟火;事故发生后,当局对民众宣称只不过是普通的爆炸,需要派出50万“清理人”融毁反应堆核心时,人们自愿要求前往切尔诺贝利的信堆满了地方委员会书记的桌子。结果,这座反应炉埋葬了数十万死于辐射的青壮年,数百万疾病缠身平民的健康,还有生来畸形的几十万残障儿童。

这些人,被称为“切尔诺贝利人”;这座桥,被称为“死亡之桥”。

所有人都在自我麻痹,所有人都在等待上边的命令,所有官员担心的不是人民而是自己的地位,人们惧怕上级长官的程度更甚于原子。于是政府心安理得地欺骗民众,按吨计储备的浓缩碘原封不动,本可以用到20xx年的防毒面具一个也没少。当局成功避免了恐慌,他们选择遗忘,选择抛弃无辜平民,可是历史无法选择,历史会铭记。躺在门板上的清理人的垂死挣扎,隔离区的哀鸿遍野,是哀嚎还是控诉?真相的残酷,捅破了人性的玻璃纸。人类所能创造出来的最精致而残忍的折磨方式,叫做存活。

如今的切尔诺贝利,森林浓密,鲜花盛开,有麋鹿和鸟儿,却再也没有人回去居住了,田野与房屋布满灰尘,村子里一片死寂,这就是被抛弃的土地。不愿离开隔离区、“浑身都痛”的老太太说:“有时我太无聊了,还会哭出来。现在我只等待死亡,死亡不难,只是没有牧师来听我告解。”

人们之所以急于掩盖切尔诺贝利的硝烟,是因为它的弥漫,带来的不仅仅是恐慌与无奈,还有偏见。阿富汗战争的幸存老兵说:“我们很孤单,我们在这里像陌生人,他们甚至把我们分开埋葬,好像我们是外星人。我觉得死在阿富汗还比较好,在阿富汗死掉是很正常的事,至少你可以理解。”我们无法责怪普通人对于死亡的恐惧,也无法评判当年把吸收了高辐射的母女拒之门外的冷漠是否奏效,更不需要驻足于对亡灵的哀悼,但我们不能对百万人生活的重心轻描淡写。

目睹切尔诺贝利死亡区 篇6

2000年初的一个星期天,乌克兰外交部组织基辅外交使节参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据介绍,这是多年来首次安排这样的活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在我心中一直是个谜团,巴不得能有机会亲眼去见证一下历史。

进入“死亡区”

2月8日清晨,我们乘坐一辆大巴向基辅以北的方向驶去,切尔诺贝利离基辅的直线距离只有90多公里。大约过了两个小时,我们来到一个有武装卫兵把守的检查站。陪同人员介绍,1986年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政府作出决定,以切尔诺贝利为中心,将方圆30公里的区域划为“核隔离区”,亦即所谓的“死亡区”。周围筑起两米多高的铁丝网,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入内。

进入“死亡区”后的第一感觉是,这儿并不像原先听说的那样可怕,路旁的草木依然茂盛,并未发现畸形的动植物。隔离区内目前有400多种动物,包括280种禽类和50种濒临灭绝的动物。在远处,居然还有一些稀稀拉拉的民宅和耕地。经询问,得知虽然政府严令当地居民疏散外迁并予以妥善安置,但一些老人不习惯易地生活,又陆续回迁,目前大约住着200来户土著居民。

临近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时,又经过了一道岗哨的严格检查。按照指定路线,我们先去参观当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工作人员居住的普里皮亚季城。这个小城离核电站不到5公里,原有5万居民。如今,普里皮亚季城成了一座再也不能复生的“死城”。在进入小城之前,陪同人员就交代,要把所有玻璃窗关严,任何人不得开门下车,车内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当汽车缓缓地开进一片杳无人烟的街区时,我们被满目疮痍的悲惨景象惊呆了:街道两旁的商店、旅馆空空荡荡,职工宿舍破烂不堪,幼儿园、文化宫一片狼藉,废品、垃圾堆积如山,被遗弃的公共汽车还敞着车门停在路边,废墟四周死一般寂静。突然,一阵寒风刮起,从阴森森的断壁残垣内传出嘎吱嘎吱的碰撞声,令人毛骨悚然。

没过多久,我们来到了由一座办公楼和四个核电机组联为一体的乳白色建筑群前。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核能史最惨痛的灾难

主楼前屹立着一座列宁雕像,楼门上方依旧保留着前苏联国徽,一块铜制门匾上刻有“苏联原子能部切尔诺贝利列宁核电站”字样。这里的一切仿佛又回到了14年前的情景:1986年4月26日1时23分44秒,就是眼前这座电站综合体另一端的4号机组核反应堆发生爆炸。反应堆内的8吨多外放射性物质外泄,给核电站附近的员工和居民,给国家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巨大灾难,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历史上最惨痛的悲剧。

据统计,欧洲地区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污染的区域达20万平方公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遭污染土地约14.5万平方公里,受灾人数650多万。核辐射直接导致27万人罹患癌症,其中9.3万人很快死亡。参加救灾的60多万人中,有7000人在5年内相继死亡,其中包括一些核科学家和核工作者。因核灾难致死人数总计约50万。

核电站的总经理在门口迎接我们,他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有关情况。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现有职工5000多人,居住在离切尔诺贝利50公里的新城——斯拉乌季奇市。电站始建于1970年,共有4座装机容量为1000兆瓦的石墨型核反应堆,是前苏联时期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1号、2号、3号、4号机组分别于1977年、1978年、1983年、1984年并网发电。没想到,最新的4号机组检修时会出事故,爆炸引发的大火浓烟整整持续了10天。

1986年4号机组发生事故后,因乌克兰供电紧张,其它三个机组不得不冒着极大安全危险继续运作。2号机组1991年又发生火灾事故,此后一直处于非工作状态;1号机组运行到1996年关闭;3号机组按计划应于2000年年底关闭,可经几次检修后仍在运行。迄今,专家们对“石棺”内残留的核燃料状况知之甚少,估计可能还有100吨左右。在雨水的长期侵蚀下,“石棺”已出现裂缝,其顶板有坍塌的危险。而且核燃料也会发生某种自然反应,因此彻底改造“石棺”成了最紧迫的难题。

听了电站负责人的介绍,使节们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大家未提任何问题,都默默地跟在主人后面,参观了展厅中的核电站模型和3号机组控制室。自4号机组发生事故后,与3号机组相邻并连接在一起的通道已被封堵。我们顺着一条长廊返回主楼的门口,坐上汽车前往参观4号机组。

令世人惊愕的“石棺”

不一会儿,一座造型奇特的巨大灰色建筑体呈现在我们眼前。四周有围墙和铁丝网,戒备森严,一眼便能看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石棺”。“石棺”高75米,宽110米,长160米,里面掩埋的是就是4号机组核反应堆。为扑灭反应堆爆炸而引起的熊熊烈火,政府动用了军队和直升机。抢救人员当时毫不知情,身上没有任何防护设备。经过200多个昼夜奋战,投入5000多吨钢材,浇注了36万吨混凝土,才筑起这座“石棺”。

紧挨着围墙处有一个专门为进出禁区而建起的二层小楼,楼上设有观察“石棺”的瞭望台。据介绍,来这里参观的代表团一般都是到瞭望台上看一眼或拍一张照片即匆匆离去。因为“石棺”周围有核辐射,通常不安排到实地参观。在陪同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在更衣室换上洁白的衬衣、衬裤、线袜和工作服,穿上黑色棉外套和高筒套鞋,并戴上防毒口罩、白帽、手套和头盔。最后还发给我们每人一支放射性剂量测试笔。

一踏进潮湿昏暗的控制室,我仿佛一下子就屏住了呼吸。与刚才参观3号机组时看到的宽敞明亮的控制室大厅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精密仪表的景象有着天壤之别:控制台上密密麻麻的仪表都已拆得七零八落,残存的设备也尽是锈迹斑斑,油漆剥落的墙壁上还隐约可见抢险人员签名留念的字迹。可能是担心掉队,谁也没顾得上细看,只觉得一股股阴冷的潮气迎面袭来,只听见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在耳边响起。我们在里面总共也没呆上几分钟,但似觉过了好长时间。

参观结束后,电站人员认真查看了我们身上携带的测试笔,并告知一切正常,所受的辐射量只相当于在医院进行一次X光透视检查。大家脸上的紧张神情也都随之烟消云散了,但围绕那场核灾难的重重迷雾阴霾却还一直笼罩在人们的心头。

切尔诺贝利 篇7

一、前言

黑色旅游是对传统旅游的否定与突破,是后现代主义在旅游学科内的“一个暗示”。目前黑色旅游在世界各地兴起,成为一种新特色。此时,切尔诺贝利“一日游”也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走进切尔诺贝利,感受其独特景色。

二、研究区概况

切尔诺贝利位于乌克兰北部,距首都基辅只有140公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原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1986年,核电站爆炸致使约为60—80人明确由核事故导致死亡,134人罹患严重的辐射疾病,11.6万当地居民在事故后被迫从电站周围30公里内迁出(此后共增加移民23万人)。此后,由于人类的退出,切尔诺贝利回归自然,动植物繁盛,数量猛增,切尔诺贝利实质上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切尔诺贝利“一日游”愈演愈烈。

三、研究方法

本文将运用SWOT定性分析模型对切尔诺贝利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

S W O T定性分析模型,也叫威胁分析法或自我诊断分析法,是一种成熟的策略选择分析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着眼于系统的自身实力及与竞争对手的比较;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强调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系统可能的影响。SWOT分析是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四、基于SWOT定性分析模型的切尔诺贝利旅游资源分析

(一)优势分析

1、自然资源丰富

由于远离人类活动的干预,在过去20多年里,动植物数量增加,切尔诺贝利周边隔离区实质上已成为欧洲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这里安居多种野生哺乳动物、鸟类、爬虫,其中不少是珍稀或濒危物种。隔离区内有至少5个狼群,野猪数量达到爆炸前10到15倍;昔日的麦田现在生长着茂盛的黄华柳和白桦树林。动物的遗传学功能表明,辐射的影响十分小,不足以引起可遗传变异,动物自身的基因修复功能就能解决问题。由于自然界物竞天择,受到辐射的不健康胚胎通常在母体中就夭折,即便出生,也会迅速死亡。在远离人类活动的打扰下,切尔诺贝利在短时间内动植物种类、数量快速发展并成为动物的一方天堂。

2、文化底蕴深厚

1986年人们匆匆撤离,20多年里,庞大的苏式建筑在风雨中遭到侵蚀,大量被污染的苏联坦克、直升飞机和防毒面具被遗弃在辐射区,房间里仍挂着列宁的画像,墙上当时留有标语,街灯上仍旧有共产党的镰刀斧头标志。在禁区内外还有几个被遗弃的村庄,可以从中一窥前苏联时代的农村生活,卡拉斯诺村的圣米歇尔教堂现在仍在使用中,保持着当时的文化。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这种独特的灾难文化和苏联文化对于进行环境保护的反面教材、对灾难的和人类行为的反省、撤离居民对故乡的怀念等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3、市场潜力巨大

切尔诺贝利的旅游市场覆盖全球范围,针对正在进行核资源开发的国家的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学术人员、普通民众及探险家。对于很多正在进行核资源开发的国家来说,需要吸取教训,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进入切尔诺贝利参观能加深广大科研工作者、学术人员对核灾难的认识,提高核利用的安全系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去切尔诺贝利感受不一样的气氛、苏联文化、当初最大的核电站和最大的核灾难发生地,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劣势分析

1、旅游安全问题突显

由于核污染严重,切尔诺贝利的所有土地、动植物以及水体都已经受到污染,核辐射将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该地区仍然是极危险的地区,因而盲目把游客带进污染区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游客在参观时必须穿着特质的衣服,并设定合理的参观路线、参观时间来减少核辐射对身体的伤害。首先,切尔诺贝利本身作为严重污染区,对游客身体健康已形成威胁;其次,现在大量野生动物出没,容易攻击游客,曾经出现过工作人员被野狼攻击的事件。旅游安全问题便成了阻碍人们走向切尔诺贝利最大的障碍。

2、管理水平、基础设施落后

切尔诺贝利作为禁区荒废多年,基础设施落后,旅游设施几乎没有。且目前切尔诺贝利的旅游仍属于极限旅游,不属于大众旅游型,没有形成系统性,管理水平落后。基于其危险性较大,工作人员技术、知识、管理水平要求较高,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3、旅游开发资金匮乏

切尔诺贝利核污染的影响重大,直到现在政府每年还要为其支付大笔资金,但还是杯水车薪,所以无法抽出资金来发展旅游。即便灾难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国家预算里仍有6%用于有关切尔诺贝利的项目。资金来源匮乏,制约其旅游发展。

(三)机遇分析

1、国家及管理部门政策支持

政府今年来呼吁全社会关注切尔诺贝利,并举办集会纪念切尔诺贝利事件,社会各界对它的关注越来越多,增加了其影响力。政府近年来正式发表声明,并进行旅游宣传,展示出政府对此的重视。随着各国对核资源利用程度的提高,对防辐射的技术也得到了大力发展,这对于游客进入切尔诺贝利参观提供了安全保障。

2、多种宣传途径支持

近年来,以切尔诺贝利为背景的电影、游戏等的相继出炉(如电影《切尔诺贝利日记》、游戏《切尔诺贝利一日游》等),加深了人们对切尔诺贝利的了解,同时对切尔诺贝利也充满着好奇,有利于吸引人们去当地。

(四)挑战分析

1、高辐射对人体的危害造成人们的心理压力

目前仍存在的高辐射,以及技术制约,尤其是当地破败的环境、死亡的气息让人们对于进入这个禁区仍存有很大的怀疑与恐惧,游客心理压力比较大,不利于吸引游客。

2、专家的反面意见

针对政府所提倡的禁地游,专家提出批评,认为现在政府的当务之急是修建新的安全的掩体来阻止进一步可能的核泄漏,而不是发展旅游,在辐射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旅游发展是相当冒险的行为。但同时也有专家指出,游客小心听从导游的指导,不要离开团体单独行动,旅游也是可以发展的。国际原子能机构也认为,尽管放射性同位素仍在这个被隔离的地区存在,但“短时间的暴露”是可以承受的。

五、切尔诺贝利旅游资源评价

前文仅从定性角度进行分析,很难得出对于黑色旅游开发的可行性结论,因此,笔者尝试运用德尔菲法从量化的角度对各分变量的重要性进行权衡比较,再对其在该区的实际状况进行量级评分,最后加权平均得出4个变量的评价结果(见表1)。

从表中得分可看出,切尔诺贝利发展黑色旅游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属于“优势+机遇”型。从劣势与优势的比值(0.53)和挑战与机遇的比值(0.50)可以看出,切尔诺贝利发展黑色旅游的内部条件中的劣势大于外部条件的挑战,因此,切尔诺贝利发展旅游资源的关键在于如何克服内部劣势,解决其安全问题、资金问题、管理问题。

六、切尔诺贝利旅游资源发展模式优化

(一)提高科技水平,加大安全保障

切尔诺贝利当务之急便是提高其防止核辐射继续加大的科技水平,在开发旅游业之前,必须全面检测隔离区内的辐射值,并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对游客的保护。由正规的旅游发展公司经营,设计好参观路线、防护措施、参观时间、参观方式等,限制参观人数,避开辐射热地,注意保护游客免受野生动物的攻击,保障游客人身安全。

(二)寻求政府支持

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向政府寻求帮助,加大宣传、管理与投入,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制定相应政策帮助其发展,让这片土地恢复一些生产力。管理部门应对此加大宣传,扩展客源市场,可以将科研与旅游结合起来,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加大对核辐射等方面的科研,为以后的发展避免悲剧再次上演。

(三)利用多种方式筹集资金

在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的同时,相关部门也可以利用其它途径争取资金支持,招商引资、自主筹款等,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其旅游发展。

七、结语

切尔诺贝利 篇8

日本3月11日9级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发生一个月, 同时令人担忧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危机也已持续了一个月。日本原子能安全与保安院4月12日上午做出决定, 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等级由目前的5级提高到7级。这意味着,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规模达到了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同样的等级, 属于最高级。

日本原子能安全与保安院称, 这是根据国际核泄漏等级评定机构ZNES规定的标准重新审定的。但是, 保安院说, 虽然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染范围较大, 但核放射量远远低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据报道, 4月4日福岛第一核电站二号机组取水口处附近的海水取样, 碘-131浓度超出日本国家标准500万倍, 铯-137浓度超标110万倍。日本接近三分之一地区自来水检测出放射性污染, 约1/3地区自来水遭核污染, 民众出现抢购矿泉水行为。同时, 日本核污染食品持续扩大, 继蔬菜、奶制品后, 厚生劳动省宣布, 福岛县盘城市的蘑菇验出放射碘和铯超标, 当局要求农民停止付运。

4月7日, 环保部门在我国内地除贵州外其他30个省 (市、区) 部分地区空气中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 另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陕西、宁夏和新疆等22个省 (区、市) 检测到更微量的放射性核素铯-137和铯-134。从江苏地区的莴苣叶、广东地区的莙荙菜抽检中发现了极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对饮用水的抽样监测无异常。结合近年来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分析, 初步确认各地所检测到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来自日本福岛核事故。种种核污染现象造成了公众一定程度的恐慌, 需要核专家现身, 代表科学共同体发出理性的声音。

4月20日, 在中国科协“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现场, 三位核专家与数十家媒体就社会公众关心的有关核问题展开了对话。

参加“面对面”活动的专家有:

陈竹舟:中核集团科技委研究院教授、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核学会第五届秘书长

傅满昌:研究员高工, 曾任中国核学会第六届秘书长, 国家科学技术评奖委员会委员,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与国际合作部主任

周平坤: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核学会理事, 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常委

本次活动的话题是:核辐射防护、核泄漏事故与环境关系以及核辐射与日常生活

傅满昌:2011年3月11日, 在日本中海岸发生了里氏9级大地震, 同时引发了海啸, 这两个严重事故的叠加造成了福岛核电站的事故。3月13号, 也就是事故发生33小时以后, 被定为核事故四级, 后来随着情况不断恶化, 由原来的核事故四级提升到七级, 这是核事故中最高的一级。核七级事故到目前为止只发生了两次, 一次是切尔诺贝利, 一次就是福岛。

核事故到了七级的时候就已经造成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大气当中去, 随着风向会在整个的大气当中进行扩散, 好在日本的福岛核电站在东海岸, 风向是向东吹, 影响略微好一些, 如果往西吹的话, 影响的面积会更大。即使这样, 在我们国内不少地区已经报道, 已经检测到铯-137和铯-134, 还有碘-131这是非人工的放射性物质, 如果不是核泄漏, 不是反应堆原件烧毁的话, 这些在大气中是不存在的。这一点证明确实有放射性物质吸收到大气当中去。谈到放射性物质对人的影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外照射, 一类是内照射。外照射主要是皮肤烧伤, 引起白血病, 破坏红血球和白血球擦伤, 另外一类改变细胞结构和基因造成两个效应:一个叫做躯体效应, 表面烧伤、癌症, 还有一个遗传效应, 可能在未来的第二代产生基因的变异, 影响第二代的健康。

从外照射来讲, 主要是飘来的一些放射性的烟云, 沉降物发出的射线造成的伤害, 防护的方法有三种办法。一是距离防护。离开得远一点, 效能就会减少。第二种是时间防护。接触得时间短一点, 大家知道核事故发生以后, 很多抢险队的队员在里面工作的时间很短, 有的几分钟、有的几秒钟, 有的半分钟。第三种是屏蔽防护。我们做X光透视的时候, 医生要带一个铅板的围裙进行防护。

内照射防护的办法, 主要是防止放射性气体、烟尘、粉状物到体内, 一个是房间要通风, 一个是要戴口罩, 一个是注意食物链。比如吃的蔬菜、瓜果、粮食、鱼类等。内照射最害怕的是α照射, 虽然射程很短, 但是伤害能力非常强。在防护的时候, 碘片有没有作用?有作用, 但是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大家知道碘-131放射出来以后, 如果吸收了, 可能在甲状腺里进行沉淀, 破坏你的甲状腺, 造成甲状腺癌。如果在事故前和事故后马上吃碘化钾, 可能有选择的吸收, 但是不适当的应用是没有好处的, 对身体反而有害处。

大家比较关心一旦放射性物质影响到我们的大气、水源、土地, 我们怎么防护?我们要注意根据国家公布的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一要重视, 第二不能紧张, 我们国家是非常负责任的, 而且我们的技术水平能够及时检测到空气的放射性水平, 到底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有多大, 对海岸线水资源的影响有多大, 我们的土壤里放射性沉降物到底有多少, 是不是要采取措施。我们国家的权威机构, 国家环境保护部不断公布的信息显示, 已经检测到, 但是远远低于影响健康的水平和国家设定的安全标准, 所以大家不必采取惊慌。按照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信息, 采取相应的措施, 是完全可以把放射性污染的危害降到最低的水平。

陈竹舟: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 现在出现一些好的苗头, 有的机组情况已经趋向于稳定, 环境当中放射线水平也有下降的趋势, 但是总的看, 目前应该说整个核电站事故的总体情况仍然是十分严峻的。特别这个事故的完全控制可能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现在放射性物质虽然量少了, 但仍然继续在释放。

放射性物质对人的影响, 我们通常关注的四条途径:第一条, 来自烟云的直接外照射, 你在空气当中直接受到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直接照射, 就叫做烟云的直接外照射, 这是在事故早期的时候, 放射性物质释放的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但是这是短期的。第二条, 吸收的途径, 你吸进污染的空气, 我们叫做烟云吸入, 通过呼吸途径在体内进行照射。第三条, 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沉积到地面以后就引起对你的照射, 叫做沉积外照射。这是一个是长期的照射途径, 因为对于一些长寿命的放射性物质, 有的是30年, 过30年是衰减到一半, 虽然也会由于自然风化的作用有所减弱, 比如降雨冲刷掉, 但是大部分还留在那里, 这是长期影响的。第四条, 污染的水和污染的实物。

我们对外照射有三条防护途径:距离防护、时间防护、屏蔽防护。对内照射我们有效的方法就是切断途径。从辐射防污角度、核心区的角度, 我们通常讲有这样的防护措施, 最主要是撤离, 就是把人从受影响区撤走, 这是最有效的防护措施。第二条途径是隐蔽, 请人进到屋子里去, 把门窗关闭, 空调关闭, 采取个人的防护措施, 这样能有效的防护。因为建筑物起到屏蔽的作用和气体隔离的作用。第三条途径是反应堆释放主要是碘-131, 主要危害是照射甲状腺, 我们要服用碘片。其他的防护措施还有很多, 比如个人防护, 比如个人的呼吸防护, 个人要洗澡等等。还有比如进行通道的控制, 也就是污染区尽量不要让外面的人再跑进来, 人要经过监测。还有其他的像食品的控制, 饮水的控制, 还有包括动物饲料也要进行控制, 在有要对土地、对设备、对人要进行清洗。我们可以采取这么多的防护措施来防止或者减小辐射对我们的照射。

总的来讲, 这次福岛核泄漏的影响对周边近距离的影响很大。这次有一个特别的问题就是对海洋污染的问题, 一个是放射性废水的泄漏到海洋, 中间又向海洋排放11500立方米的废水, 这些也造成近海海域的高的放射性污染。这是对日本本土的影响。

对我们国家的环境有什么影响呢, 严格道理上讲应该是有影响, 原来没有, 现在有了, 说明我们的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了。我们现在用的词儿是对我们的环境和健康不产生危害, 这个提法应该是比较科学的。大家知道, 天然放射性, 一个是来自宇宙天然性放射, 二是来自地面的天然性放射, 三是通过吸入的途径。我们每个人都要受到天然辐射的照射, 每个人受到的照射是不一样的, 平均起来中国人每人每年接受的剂量是3.1个毫希氟。

周平坤:核辐射必须有一个“核”字。因为是由于原子核的变化过程当中产生的, 也就是从核的裂变和放射性衰变过程中产生的辐射, 我们叫做核辐射。比如医院里有做X射线的检查或者是X射线肿瘤的治疗, 它是一个X型, 尽管也属于电离辐射, 也是破坏人的遗传基因, 但不是由于在核的过程中产生, 也不是核辐射。

生命是离不开辐射的, 这里有两个概念:一是在人的整个自然进化过程中就是在辐射的环境当中, 生命离不开辐射, 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我们做生物学研究, 比如我们做一个特殊的环境, 也就是利用天板, 把所有的辐射都屏蔽掉, 把这些生物放在这里养, 发现这些生物吃的东西、喝的东西都把这个放射核素去掉, 这样生物在这里生活, 它的寿命比正常环境的寿命要短。其实辐射也是生命之源。二是高盆地地区, 刚才讲到广东地区高盆地地区, 这里辐射水平比其他地区整体水平要高2-3, 发现这个地区人群的免疫水平和免疫功能比其他地区的人群高, 他们生活在这个环境里, 生命是离不开辐射, 但是同时又不能过量。

这个量的概念, 像喝酒, 喝一点对身体有益, 如果喝多了就是对身体造成伤害。辐射也是一个量, 只要不超过这个量, 对人体是没有伤害的, 如果超过这个量当然会产生伤害, 比如肿瘤、遗传损伤。

防护的问题, 刚才两位老师都提到了, 在这里就不重复了。包括外照射还没有到需要服用防护药品的地步。内在照射也没有达到要服用药物的水平。要不要服用碘化钾, 大家炒作得很厉害, ICRP的建议, 预计到甲状腺剂量达到100个毫西弗, 才有必要服用碘化钾。现在的辐射量跟这个差距非常大, 远远没有达到这个量。重点是要保护青少年, 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数据看,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事故肿瘤发生就是甲状腺癌的增加, 而且甲状腺癌的增加是发生在青少年阶段, 成年没有。这主要是由于甲状腺与它的生理有关系, 儿童本身的对这个比较敏感, 因此重点是要保护青少年儿童。这次日本福岛核电站也是, 40岁以上不需要服用碘化钾, 对这个人群甲状腺已经不是高风险的人群, 主要重点是青少年和儿童。

傅满昌:切尔诺贝利是整个核电的反应堆爆炸了, 核燃料的放射性裂变的产物都到大气当中。福岛的安全壳局部的破损, 如果采取合适的措施, 有可能把放射性物质继续控制在反应堆里面, 不向外泄漏, 只要保证不向外泄漏就可以。

陈竹舟:核事件的分级表是世界通用的, 是由国际原子能机构倡导, 目的就是发生核事故以后要跟公众、要跟媒体沟通, 沟通要有共同的尺度, 大家用同一个尺度来衡量。刚才傅满昌老师讲核事故分成七级, 前三级是事件, 后四级是事故。判断准则有三条, 一是人体环境, 二是对屏障的控制, 三是众生防御。从四级到五级主要是人与环境的影响, 还有对屏障的控制, 到了六级是人与环境的影响。人跟环境里有三个因素:一是释放量;二是对健康和环境影响的程度;三是要求采取的措施。到这时候提出来可以根据一个量, 就是叫做放射性释放来判断。现在判断唯一的根据是根据释放量。

中国科协

背景链接

核污染主要指核物质泄露后的遗留物对环境的破坏, 包括核辐射、原子尘埃等本身引起的污染, 还有这些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后带来的次生污染, 比如被核物质污染的水源对人畜的伤害。

来源途径

1.有核武器实验、使用, 核电站泄露, 工业或医疗上使用的核物质遗失等。

2.核武器爆炸:热辐射伤害、核辐射伤害、放射性存留。

核爆炸不会引起明显的气候变化, 但会在事故发生地及一定距离范围内存留放射性。核电站受损后, 核污染是通过何种途径发生的呢?中国核能动力学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原主任温鸿钧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一处损坏的核电设施会释放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质, 其中一些“寿命短”的放射性物质相对来说危害不大, 另一些“寿命长”的放射性物质则要危险得多。这里的所说的“寿命”, 是指“半衰期”, 也就是放射性物质的原子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据了解, 利用高温分裂铀的过程会产生一百多种新的化学物质。核反应堆完全熔解后, 会释放一些较低毒性的放射性气体, 包括氮-16、氚和氪。这些气体比重轻, 会快速消散, 对人类的危害不大。氮-16迅速转变为稳定的氧。氪气很轻, 进入大气后迅速消散。氚气能量很低, 半衰期为12年。当它衰变时, 会以稳定的氦气形式存在。然而, 衰变也是核反应, 也产生辐射。据了解, 核反应堆完全熔解后, 会释放出另一种危险物质铯-137。铯-137有剧毒。铯-137的半衰期为30年, 人会通过食物和水将其摄入, 或类似灰尘被人吸入。与其接触, 会增加癌症的患病率。陈建民教授称, 核污染分为两种途径, 一种是产生放射性气溶胶等放射性污染物, 对呼吸系统及人体体表产生危害;另一种是随风向扩散产生的污染。但无论哪种, 其污染程度都要视核泄漏严重程度而定。切尔诺贝利事故中, 核燃料在爆炸中形成烟尘飘扬空中, 危害面积非常广泛。

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能引起核污染的原料生产加工使用。

2.通过立法限制核的使用和核原料的买卖, 交易。

3.使用核能源要确定其安全性, 以安全最大化为原则,

4.加快核能的科技研究, 更深入的了解其原理, 以更好的掌握和利用核能。

5.避免核战争。约束有核国家关于核武器的研制和开发。

贝利尼艺术歌曲探析 篇9

一、贝利尼艺术歌曲基本音乐特征

1. 旋律的长线条感。

贝利尼是一位以崇尚旋律线条美感而著称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并不倾向于和声结构上基本准则的遵循, 而是很好地传承了意大利民歌具有充分表现力的节奏与旋律, 发展出具有贝利尼特色的声乐旋律。他擅长写作长句, 乐句中微妙而忽然的速度变化, rubato的运用, 使其艺术歌曲充满简单而连贯的舒展感, 情感直接。在钢琴伴奏部分大量采用最基本的分解和弦 (即左手弹奏低音, 右手弹奏三或四个和弦音[1]) 的形式, 用以衬托旋律的优美感。这种方法在《尽情欢乐》《游移的月亮》以及《怜悯我, 心灵的偶像》等曲目中均有应用。

2. 诗词与音乐的结合。

贝利尼非常注重音乐与诗词的结合, 强调节拍重音与语言重音相吻合。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在1880年称赞贝利尼是一位严格遵守台本语言哲学规律的作曲家。歌唱者通过有感情的唱读, 而不是单纯的去演唱, 才能准确把握其艺术歌曲的内涵。如, 他以充分的想象力去观察一只可爱的蝴蝶——《蝴蝶》, 一首在贝利尼12岁时便完成的结构严谨的微型小曲, 此曲丰富的艺术内涵与莫扎特的《渴望春天》, 以及舒伯特作曲、歌德作词的《野玫瑰》非常相似。在这首小曲的每段开始部分, 旋律的设置从附点四分音符转换至八分音符, 再至十六分音符, 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此段旋律所对应的诗词涵义。从附点四分音符至八分音符处表现主人公欣赏蝴蝶, 并慢慢走近观察。而下一小节十六分音符, 则好比蝴蝶见有人注视, 匆匆飞离时迅速煽动着翅膀。此刻, 连续且快速演唱的四个十六分音符所对应的歌词是“匆忙 (freta) ”。这正是音乐与诗词的语意、语音的完美结合。[2]

3. 艺术歌曲中的戏剧特点。

贝利尼艺术歌曲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歌剧的创作, 为歌剧创作做了准备。如艺术歌曲《去吧, 幸运的玫瑰花》中开始时的主题和歌剧《诺玛》序曲中第48-54小节有着惊人的相似。贝利尼将艺术歌曲的主题只是稍作节奏的修改并翻高八度就放置在歌剧的创作中。见下例:

在歌剧序曲中出现艺术歌曲痕迹, 在艺术歌曲中渗透着戏剧性。这些歌曲无需具备叙事性, 如《蝴蝶》一曲, 创造性的以“蝴蝶”作为主角。贝利尼通常选择遗失或渴望的爱为主题——《诺玛》《梦游女》等, 铸就其音乐旋律线内在感伤的情绪。我们要了解贝利尼艺术歌曲的诗词背景, 区分每句诗的情绪, 透过单纯表面悲哀的旋律线, 体会每首歌曲内在更为复杂的情感, 应注重作曲家的速度标记并尽量严格的遵守, 注意原文发音的清晰。例如《尽情欢乐》的速度标记为行板, 《怜悯我, 心灵的偶像》的速度标记是激动地快板, 在速度处理上就必须加以区分情绪的变化。准确把握角色特点, 注重戏剧性。

二、《怜悯我, 心灵的偶像》特点分析

1827年, 贝利尼到达米兰, 结识了作曲家弗朗西斯科 (Francesco) 和他的妻子, 并与他们成为朋友。此后, 他创作了6首小咏叹调 (现被收录于《贝利尼艺术歌曲选》中) , 并将这些歌曲献给弗朗西斯科的妻子玛丽安娜 (Mariana) 。

这6首小咏叹调, 被集中称为一个系列“Sei Ariette”, 类似于声乐套曲。这些歌曲交织在大、小调的变换中, 有着共同的特点:忧郁的情绪, 诉说着焦虑, 被爱抛弃以及希望渺茫的梦想。

《怜悯我, 心灵的偶像》 (Per pieta, bell’idol mio) 是6首小咏叹调中的第5首。这首歌曲的诗歌选自梅塔斯塔西奥的悲剧《阿塔塞尔斯》, 第五幕阿塔塞尔斯与赛米拉的对话。

这首歌曲的歌词大意是:怜悯我, 心灵的偶像, 不要对我说, 我是负心人;上天已使我反复冒险, 尝尽了太多的艰难不幸。如有人忠于你, 那便是我。你的双眸使我神魂颠倒, 因我太爱你。上帝应该知道, 我的爱心, 你该知道, 命运已知情, 我的爱心, 你心中也应该知道。[3]

首先, 从第一个音符开始, 《怜悯我, 心灵的偶像》激昂的情绪便完全展现。速度标记为“激动地小快板”, 似乎已经预示每一缕乐思的活跃。乐曲开始处, 伴奏配有数个“落提”以及弱拍弱位置的重音记号, 立即明确了此曲的主基调:果断且严肃。乐曲第7小节处, 连续的八分音符被减七和弦忽然的打断, 转而进入第八小节保持2拍的长音, 似乎预示着戏剧性的来临, 表达了某种不悦的情绪。即便是此处的钢琴伴奏中也伴有激动地思想, 推波助澜般将乐曲的旋律迅速提起。

其次, 歌曲音乐与语言紧紧相扣, 严格遵循作曲家贝利尼所提出的:“在音乐中演讲”的观点。有感情地去唱读, 甚至按照节奏高声的朗读歌词, 读出语感, 再将这种语感赋予歌曲中。从而更加充分地表现了贝利尼艺术歌曲诗词与音乐完美结合的特点。

第三, 整个作品没有华丽的点缀, 仅凭借贝利尼标志性的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不断出现, 通过节奏变化来塑造音乐形象。再现部分通过小调至大调的转换, 让情绪变得积极, 实现了情绪的良好过度为结尾做好准备。乐曲最后的bA, 若用饱满的声音唱出, 即与随之在3小节内便立即结束的钢琴伴奏形成对比, 更增添了戏剧化。用最后短暂3小节凸显了钢琴伴奏的个性, 结束感强烈, 使曲中人物取得乞求爱的怜悯却仍不失尊严的效果, 展现了丰富的人物心理活动, 增添了歌曲的戏剧性。

多数的贝利尼艺术歌曲是为男声演唱而作, 但一直以来, 这些艺术歌曲也为女声声部习唱所用, 并且可以按实际的声部进行移调。如《怜悯我, 心灵的偶像》《游移的月亮》《背弃》等。

正确认识贝利尼艺术歌曲的特征, 准确把握角色特点, 注重戏剧性, 理解其声乐艺术的真正内涵, 正确诠释, 不仅是对作曲家的充分尊重, 同时也为歌唱者去进一步学习贝利尼深奥的歌剧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在十九世纪这样一个美声唱法发展的黄金时代, 意大利美声唱法的成熟与发展, 为像贝利尼这样的作曲家开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激发了作曲家们的创作热情。贝利尼的声乐作品 (包括歌剧和艺术歌曲) 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演唱技巧的发展和提高。[4]歌唱者通过歌唱技巧来展现作品, 同时优秀的作品也激励越来越多的歌唱者去提高歌唱技巧。贝利尼的声乐作品正体现了这样的一种良性循环。其艺术歌曲除有着与同时期德国艺术歌曲作曲家们相同高度的评价外, 更期待着被年轻的歌唱者去淋漓尽致的展现, 年轻的歌唱者亦可通过对贝利尼艺术歌曲的学习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唱水准。因此, 贝利尼艺术歌曲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http://www.docin.com/p-55281255.html

[2]李林.诗词与音乐的交融与会通——黄自艺术歌曲的美学意蕴[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6 (1) .

[3]喻宜萱.罗西尼、多尼采蒂、贝利尼艺术歌曲选集[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

贝利尼艺术歌曲创作研究 篇10

关键词:贝里尼,艺术歌曲,歌词,旋律,音乐结构

贝利尼是19世纪初期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意大利作曲家, 同时也是意大利美声唱法在颠峰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在他短暂的一生中, 留下了十余部歌剧、二十多首艺术歌曲和数首器乐曲。虽然为他带来世界声誉的是他的歌剧作品, 但是他的艺术歌曲同样以优美的旋律、多样的风格对后世留下了深远影响。

一、19世纪的西方艺术歌曲

在18世纪末掀起的法国大革命的推动下, 欧洲各地相继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争取自由的民族解放斗争此起彼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对抗封建主义的统治, 在文化艺术上强调自由、激情的他们又与古典主义对立起来。在这样的历史大环境下, 浪漫主义思潮应运而生了。1

浪漫主义运动从文学领域开始, 19世纪是诗歌的黄金时代, 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思想积极的文学家。这其中包括德国的歌德、席勒、英国的威廉·华兹华斯、法国的雨果以及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等。他们积极吸收民间因素作为素材, 主张创作自由、个性解放。与此同时, 在音乐方面, 音乐家们更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及趣味, 强调自我个性的释放。而艺术歌曲作为现浪漫主义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产物, 在西方国家繁荣起来。德奥的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 法国的柏辽兹、古诺, 意大利的罗西尼、贝利尼、多尼采蒂以及俄国的柴可夫斯基等, 都是优秀的艺术歌曲作曲家, 写下了大量的、被人们广为传唱的艺术歌曲作品。

二、贝利尼生平及其声乐作品创作概况

温琴佐·贝利尼 (1801-1835) , 十九世纪初意大利美声唱法在颠峰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他与罗西尼、多尼采蒂所代表的美声歌剧时代在古典时期歌剧与晚期浪漫主义时期歌剧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2然而贝利尼33岁就英年早逝, 留下的作品并不多, 一生作有《海盗》、《凯普莱特与蒙泰古》、《梦游女》、《诺尔玛》、《清教徒》等十余部歌剧, 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斯特拉文斯基曾把贝多芬与贝利尼称作两大B, 他认为“当贝多芬还没掌握旋律财富就从事作曲的时候, 贝利尼却在不知疲倦地不断写出自然而优美的旋律, 尽管他自己好像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3

除了歌剧作品外, 贝利尼还创作了许多歌曲和器乐曲, 这其中包括了二十多首艺术歌曲, 这些艺术歌曲大部分是在1825年之后完成的。他的艺术歌曲风格多样, 包括活泼、浪漫、哀怨及戏剧性等, 与动人心弦的美妙旋律水乳交融。贝利尼的艺术歌曲对声音技巧和音色训练非常有价值, 其中较著名的有《游移的月亮》、《温雅的女神》、《玫瑰寄情》、《背弃》、《小蝴蝶》等。

三、歌曲实例解析—以《温雅的女神》为例

1. 创作背景和歌词段落

《温雅的女神》是贝利尼很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 他创作这首歌曲是在1825年之后, 那时的他已是职业作曲家。这是一首爱情歌曲, 在忧伤中带着不安和决绝。全曲短小精悍, 是一个带转调的单二部曲式作品, 两段风格迥异, 速度较快, 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在意大利Ricordi版本的曲谱中标注, 这首作品可能源于欧洲古代的神话故事, 讲述了以为被贬入人间的神为了能继续爱恋他所心慕的女神, 宁愿遵从天旨, 禁足在山林之中。这首歌的歌词分为两个部分“我的夏梦是为了你, 温雅的女神, 我的生命愿永远奉献于你。我欲得你那圣洁的情爱, 但却无奈于我的庸俗。……你能赐给我的爱将是大自然无法给予的, 为了能继续爱你, 我将不离开此地, 永留此间, 绝不, 绝不。”4音乐段落的发展与唱词吻合。

2. 音乐结构与歌曲细节分析

优美而简练的声乐旋律是贝利尼声乐作品的主导力量。贝利尼在音乐上是提倡伴奏与旋律紧密结合的。伴奏部分即用反复出现的固定的分解和弦或是三连音的节奏型来烘托旋律, 使之色彩更加鲜明, 而且一般都是以主、属功能为主。下面以各段的写作特点分析如下。

歌曲的前奏在f小调上奏出, 小调暗淡的色彩渲染出了整首歌悲愁、哀伤的情感基调, 最后结束在属和弦上 (见谱例1) , 为旋律声部的进入做了疑问、伤感的情绪铺垫。

艺术歌曲的中心就是诗意与乐情的完美结合, 这对歌词、旋律和伴奏都要很高的要求, 需要这三个因素相结合, 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5贝利尼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从前奏的写作开始, 不论是旋律声部还是伴奏声部, 都紧紧结合歌词涵义, 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性, 营造出了一种诗化的意境。

第一乐段共分为3个乐句。首先, 人声在分解和弦的衬托下缓缓而出, 贝利尼将这段歌词“我的夏梦是为了你, 温雅的女神, 我的生命愿永远奉献于你”在f小调中开始, 表达出歌曲主人公对他心慕女神的向往与爱慕, 意境深远而又富于想象。 (见谱例2)

第二句前半部分仍然在f小调上进行, 歌词继续诉说对女神的爱, 两个乐句呈重复类型的乐段, 最后转入降A大调, 低声部伴奏音型也由八度音程变为三音分解和弦 (见谱例3) 。通过在调性上的变化, 贝利尼形象地刻画出了个人心理状态的发展, 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跃然眼前。

接着第三句继续在降A大调上进行, 随着调性的转变, 歌词的内容也继续延伸发展, 描写到“我向诸神请求, 让我徜徉大自然, 终于他们接收了我的请求, 因为我已付出延续生命的代价。”最后第一乐段终止于A大调的主和弦上。

歌曲在两小节的连接句后进入第二乐段, 转入F大调, 旋律色彩变得明朗起来。其中一句“绝不, 绝不, 我将不离开此地”贝利尼用降E构成的重属和弦 (见谱例4) , 既丰富了和声效果, 又表达出了主人公激动不安的情绪。

最后几小节作曲家频繁使用休止符和附点音符来强调歌词语气, 使得音乐与歌词内容紧密相连, 在类似于发誓的歌词“不, 不, 绝不”中结束, 伴奏部分力度加强 (见谱例5) , 全曲达到高潮, 着重于人物内心的刻画, 充分表达出人物情感的丰富性, 充满戏剧性的力量。整个第二段以跳进为主, 旋律上下起伏, 与第一段的婉转悠长形成对比。

作为其艺术创作的重要领域, 贝利尼的艺术歌曲创作开始于他创作的相对成熟的时期。通过对其艺术歌曲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歌曲抒情性强, 既有戏剧性的力量, 又兼备了优美的旋律。这些特点确立了他在浪漫主义时期这一音乐体裁创作中的特有地位, 成为声乐教学的经典教材。

参考文献

[1]沈璇、谷文娴、陶辛, 《西方音乐史简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8年5月

[2]林涵, 《贝利尼与美声时代》, 《爱乐》2009年第6期

[3]林逸聪, 《音乐圣经》, 华夏出版社, 1999年1月

[4]周同芳, 《贝里尼艺术歌曲集》, 台湾全音乐谱出版社

切尔诺贝利:我们可以走近你吗 篇11

难以尘封的记忆

曾几何时,切尔诺贝利是苏联人民的骄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然而,1986年4月26日的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核电站的第四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爆炸使机组完全损坏,八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切尔诺贝利灾难不只污染了周围的乡镇,它还借由气流的帮助,不规律地向外扩散。欧洲议会议员丽贝卡·哈姆斯2006年撰写的一份关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报告《TORCH 2006》称,有一半的易挥发辐射粒子掉落在苏联以外的地方。而根据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政府于2005年9月合作完成的关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总体报告,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共达4000人,其中包括直接死于核辐射的47名救灾人员和9名死于甲状腺癌症的儿童。而联合国于2006年4月公布的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显示,在受辐射尘埃严重污染的地区(包括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等地)也许还有另外5000多名受害者死于核事故,这样受害者总数可能已经超过了9000人。绿色和平组织对事故受害者的数据计算更是恐怖。他们根据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的数据研究判断,在过去20年间,受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影响的受害者总计达900多万人,他们随时可能死亡。而且,绿色和平组织认为,切尔诺贝利核泄漏造成的死亡人数是九万多人,这个数字是官方统计数字的20倍!

此次事故不仅引起大众对苏联核电厂安全性的关注,也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而现在开放旅游也许会激活国际社会和公众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尘封已久的记忆,以及在开发新能源热潮中对核能安全的重视。

曾经的污染区安全了吗

今天我们谈及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污染区,是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围半径达30公里范围内的严重污染区。那么,这一地区如今的核辐射是多少,生态环境又如何。从乌克兰及西方媒体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略知一二。

尽管核武器发明的时间不短,但是人类对于核辐射影响的研究还是不足的。有关核污染地区动植物发生变化的报道也众说纷纭。据乌克兰媒体报道,在核事故发生过去了25年后,人们在高污染区内发现逐渐出现了大量的野生动物,当地人看到狼、熊、麇在废弃的街头出没,小雨燕从废弃的办公大楼上空掠过。科学家不能解释的一个问题就是,野生动物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重返切尔诺贝利,是否可以证明核辐射和核威力可能比科学家原来想象得要小。

但是,对核辐射地区的检测报告却证明,该地区仍然是极危险的地区。虽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机组已被装进钢筋混凝土构成的“石棺”之内,但是核辐射的威胁依然存在。“石棺”的隔离使其附近的核辐射值比事故之初降低了许多,但仍然远远高出每小时20微伦琴的安全值,达到了每小时350~700微伦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公布的报告,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特别控制区在1986年至2005年间的平均年辐射值为5000微伦琴。至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森林里的蘑菇和野果都是被禁止食用的,而居住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外国人普遍选择饮用进口的矿泉水,不能不说这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一种特有的现象。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还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特殊“景观”——鬼城普里皮亚季。它位于乌克兰北部,曾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工人和科学家居住的小城。根据苏联官方记录,这座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城市,其人口一度达到五万人。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市内所有居民在一夜之间被撤离了。从此之后,普里皮亚季便成了一个荒凉萧条的地方,庞大的苏式建筑在风雨中遭到侵蚀,大量被污染的苏联坦克、直升飞机和防毒面具被遗弃在辐射区,记录着曾经的悲剧。写在核悲剧25周年

对于开发切尔诺贝利地区的旅游,乌克兰学者可能最有发言权。2010年12月13日,乌克兰国家生态中心能源问题专家德米特里·赫马拉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对政府的做法提出了批评意见。他警告说,20多年来根本没有对核泄漏地区进行过彻底全面的清查和测量,盲目地把游客带进来是非常危险的。

2011年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25周年,国际社会和乌克兰人民将隆重纪念这次历史悲剧。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等国每年仍然投入经费与人力致力于灾难的善后及居民的健康保健。因事故而直接或间接死亡的人数难以估算,且事故的长期影响目前仍是个未知数。根据乌克兰政府的统计,目前乌克兰需要救助的受害者人数多达200多万人,乌克兰政府仅2010年用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害者的财政支出就已经超过70亿格里夫纳(约合10亿美元)。独立后,乌克兰创造了一个特殊的税种——切尔诺贝利税,即通过特殊的税种筹集资金来救助遭受核辐射侵害的人们,但这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对于目前的乌克兰政府而言,最紧迫的问题不是旅游,而是继续“石棺”的建设和加强对受害者的补偿和保护。苏联政府当时修建的临时密封“石棺”已经出现了多条裂缝,并且整体结构,已经不坚固,甚至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而现在的乌克兰政府根本没有财力和技术实力来解决这一问题。2008年,由八国集团和欧洲委员会成员国共28个国家负责筹措资金的新“掩体”项目已经开始建设,新“掩体”将在2015年全部建成。这是一个长150米、宽260米、高105米的巨大拱形建筑,用于全部遮盖第四机组连同此前建造的临时性防护设施“石棺”。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资金的缺口也在不断扩大。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克柳耶夫不久前称,由于安全要求大幅度提高,“掩体”项目总造价已由2004年的5,05亿欧元提高到现在的8,7亿欧元。因此,乌克兰政府开始不断寻求新的资金支持。总理阿扎罗夫在2010年底对乌克兰媒体表示,希望在即将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上继续获得国际社会的资金和技术援助。2011年1月,亚努科维奇总统在访问日本时公开表示,希望国际社会能够为乌克兰继续建设新“石棺”提供援助。

国际社会并没有忘记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参与下,联大干2010年12月通过了《切尔诺贝利事故25周年:未来的安全》决议草案。乌克兰政府能否获得后续资金援助,还要寄希望于拟在今年4月在基辅举行的国际会议了。

切尔诺贝利 篇12

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 人们运用了越来越多的方法来欣赏文学作品并同时引进了许多新的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和研究方法。文体学便是其中之一。对文学作品中语言的分析也有助于充分理解并欣赏作者的艺术成就。《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最著名的小说家, 幽默家马克·吐温最成功的作品。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欣赏这部名作, 如:主题, 结构, 语言等。本文将以新的角度——文体来进行分析。

二、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语言的文体分析

相当一部分的评论家认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民主最有代表性的巨作。它展示了普通人最基本的善良和智慧。哈克是那个时代的“坏”孩子, 但在我们眼中却是个勇敢的男孩。他真正思考了“道义”二字, 并真心诚意地把小黑奴吉姆看成是自己的挚友, 而不是奴隶, 尽管当时看来他似乎违背了法律。作者是如何描绘的呢?文体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欣赏这部小说。

1、简单词汇的运用

在这部小说中, 运用了大量的简单词汇, 如:

(1) Two or three days and nights went by;I reckon I might say they swum by, they slid along so quiet and smooth and lovely.

简单词汇通常是指单音节词汇, 其听上去更加朗朗上口。作者不管是在描写大自然的景象还是主人公的行为, 这些简单词汇都给人一个“每件事是自然地, 每个行为是自然的, 每份情感也是自然的”情感。同时, 这类词的运用帮助读者更加轻松地理解欣赏原文。

2、短句的运用

(1) Jim’s eyes bugged out when he heard that;and I reckon mime did, too.

(2) Yes, it is good enough for me;it’s as good as I deserve;for who fetched me so low when I was so high?

短句指那些不考虑结构, 一句话中只有几个单词的句子。此类句子容易组织表达, 常常蕴含着速度和力量的涵义。而且, 由于其短小清晰, 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 作者很容易对小说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为对他们而言, 欣赏这样的小说是件轻松愉悦的事情。

3、对话的运用

(1) ‘Alas!’

‘What’re you alassin’about?’says th baldhead.

(2) ‘No?’

‘No, you ain’t.You ain’t the only person that’s ben snaked down wrongfully out’n a high place.’

对话在大多数小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话有助于揭示人物性格特点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对话常用来暗示说话人的思想和情感。在这部小说中, 对话占了很大一部分。跟对话一道, 读者似乎也看到了每个人物, 并且也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并且会情不自禁地尽力来幻想每一个场景。

4、非标准英语的运用。

(1) Dern your skin, ain’t the company good enough for you?

(2) Drot your pore broken heart, what are you heaving your pore broken heart at us f’r?We hain’t done nothing.

(3) Brought you down from whar?Whar was you brought down from?

(4) Will yo’grace have some o’dis or osme o’dat?

所有的方言都可以归类成标准的和非标准的。在语法上和词汇上不同于标准英语的英语方言称作非标准英语。个人的语言可以表达个人的身份乃至揭示其处于什么样的社会阶层。同时, 还可以暗示个人的宗教信仰以及信念等。在这部小说里, 作者向读者展示了黑人英语和儿童英语。吉姆是个黑人, 是个奴隶, 是个孩子, 他的话语在很大程度上透露了自己的形象。在那个社会里, 他是“低等人”, 过着艰苦的生活, 几乎没受到什么教育, 但他热爱自由, 追求自由, 并对自己的朋友哈克充满了信任。黑人英语的使用帮助读者了解了吉姆。哈克和吉姆都是孩子, 因此使用了大量的儿童英语。在逃避各自苦难的道路上, 他们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朋友。哈克是白人, 但他善良, 忠诚于他的黑人朋友。经历了痛苦的思想斗争后, 他最后下定决心:宁愿成为一个“坏孩子”, 也不出卖他的朋友。儿童英语有助于读者验证他们之间纯洁的友谊。

三、结论

不难发现, 文体分析的确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欣赏文学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用它的简单词汇, 短句, 对话, 非标准英语等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善与恶, “道德”与友谊的故事。

参考文献

[1]Geoffery N.Leech&Michael H.Short.Style in Fiction: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itonal Prose小说文体论:英语小说的语言学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2] (美) 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M]胡鑫, 胡淼海口:南海出版社, 2000

上一篇:校园户外媒体下一篇:县域旅游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