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侨联工作状况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2024-05-09

武昌区侨联工作状况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共7篇)

武昌区侨联工作状况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篇1

侨联工作情况汇报及建议

武昌区侨联

基层侨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基层归侨侨眷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党开展对基层侨界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加强武昌区侨联工作是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武昌,推动武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推进我区侨联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下面按照《市侨联关于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具体汇报如下:

一、侨联组织、工作情况

武昌是武汉江南重镇,面积87.42平方公里(含东湖水面32.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13万;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辛亥革命发祥地;是侨务大区,有归侨72人,侨眷已办证1280多人,海外华侨华人共5408人,新移民4302人,人数多,层次高。我区侨联组织建设基础较好,基本实现了有组织、有队伍、有阵地、有活动的良好局面,为武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1、按照要求,基本达到“四有”。

(1)组织比较健全、队伍较为齐整。

武昌区侨联于1989年元月成立,本次换届于2006年8月,有主席1人、副主席3人、秘书长2人,均属兼职。侨联委员有老归侨代表、新华侨华人代表,有民营企业家代表、有高校 1

和科研所代表,队伍整齐、代表面广。

(2)阵地设施优良,活动丰富多彩。

我区于2008年,采取企业配建、(由区侨联副主席孙德安领衔的新安公司提供场地和部分设施)政府协建、(提供部分文体器械)侨企共享的办法,建立了280㎡的“武昌区归侨侨眷活动中心”。活动中心内有全套的音响设备、3个乒乓球台、3套健身器材、2个牌艺室等,为区侨联学习、娱乐活动拓展了新空间、提供了新平台。

2、努力作为,各项工作成绩显著

(1)组织学习活动,思想素质得到新提高

近年来 区侨联 坚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并以此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要点、学习计划。我们借助“武昌区政协论坛”、区理论学习中心组报告会等学习的平台,每年组织侨联委员参加全国“两会”精神报告会、形势报告会等。并自行组织了学习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传达上级侨务工作重要会议精神等学习活动,促使侨联委员和归侨侨眷思想理论水平的提高。

(2)开展联谊活动,怡情健身营造新氛围

区活动中心基本做到每年逢单月15号开放,以方便归侨侨眷前来一聚,娱乐健身。这几年中秋、国庆、元旦或春节等节日,我们在活动中心或酒店精心组织了几次联谊、联欢、聚餐等活动,场面活跃热烈,给归侨侨眷留下美好的记忆。

(3)热情为侨服务,帮扶工作达到新水平

为武昌地区归侨、侨眷服务,维护归侨侨眷权益是侨办的工作重心。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国务院《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积极为侨界服务。近年来我们认真受理来信来访,努力做到依法、主动、科学护侨。为侨办实事12件,收到信访件15件,接待来访人员37人次,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办理归侨侨眷身份认定389份,为拆迁的归侨侨眷出具身份证明284份,慰问困难归侨侨眷38户。

(4)搞好交流联络,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

我们积极借用华创会平台,认真做好引智引资工作;充分发挥侨联组织对外交流合作的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积极组织归侨侨眷参加华创会、武昌区中国(武昌)辛亥首义文化经贸旅游节等活动, 邀请海外华人华侨和客商参加经贸洽谈会。在对外交流活动中积极宣传武昌,积极争取省市侨联对武昌侨联的指导与帮助。不断加强与区外经局、区海联会、台联会的交流和联系。在“华创会”开幕式上,我们和武昌区外经局一起与美中国际商务有限公司投资“现代社会化物流”项目签约,同时还和区外经局一起听取美中国际商务有限公司吴敏总经理介绍情况及帮助解决有关困难与问题。

(5)开展调查研究,凝聚侨心获得新成果

我们按照市侨联要求,认真开展调研活动。在全区广泛开展

了侨情摸底调查,重点了解新归侨及侨眷的基本情况。建立了武昌地区归侨侨眷信息库;撰写了《发挥侨资侨力,共创和谐武汉的初步探讨》等调研报告。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武昌地区侨界情况,找准了侨联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拓展了凝聚侨心的渠道。

(6)切实履行职责,参政议政迈上新台阶

区侨联为更好的提高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侨联委员的政策水平和参政能力,积极组织侨界代表、委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认真撰写了促进武昌社会发展、维护侨界合法权益的议案和提案,所撰写的议案、提案、社情民意20余份,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并转到各相关单位落实办理,在社会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还加强了侨联自身建设,积极探索了侨联组织的发展方向,把握了侨联工作的规律性,不断增强了侨联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开创了侨联工作新局面。

目前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没有行政编制,办公地点在区外侨办;

二是没有固定经费,开展活动较难。

二、关于加强基层侨联组织建设的建议

1、加强党对基层侨联工作的领导,提高侨联工作的适应能力。

要主动地争取区委区政府对侨联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没有党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侨联工作就难以开展,要取得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关键是自身的工作要做好、做出成绩,真正发挥侨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工作中遇到问题和困难,要及时向党政领导请示汇报,使之为侨联部门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侨联工作才能有效地开展。同时,要严格遵照《中国侨联章程》,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发挥侨界的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加强基层侨联的思想作风建设,提高侨联干部(班子成员)的综合能力。

要加强学习,既要学好政治理论,又要学习和掌握侨务法律法规,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省市侨联组织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基层侨联工作者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学习,使他们逐步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熟悉海外侨情,掌握党的侨务政策和侨务法律法规,更好地为侨服务,为武昌经济建设服务。

3、加强基层侨联创新工作方法,提高侨联网络的辐射力。

根据侨情的不断变化,要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手段和工作载体,从组织形式看,我们认为可以从“区属化”走向“区域化”,即在培育以侨的优势较好的地区为中心建立区域性侨联组织,构筑横向联系涵盖地区和社区的侨联网络。

4、加强市区侨联上下沟通协调,提高新时期侨联工作活力。

认真贯彻中央省市侨联会议精神,把基层侨联“五有”工作推上新台阶。建议市侨联在全市选择1—2个城区作为“五有”建设的先进点,通过示范作用,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使全市基层侨联组织建设跃上新台阶,全面提高新时期侨联工作的活力。

三、积极参与落实市侨联“十二件实事”

武汉市第九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上提出了着力办好“十二件实事”,如创建武汉市为侨服务园区、成立新侨联谊会、深化侨界“爱心帮扶工程”、推进“走向世界〃深入侨社”组团出访活动、开展“走进武汉侨胞行”系列活动、开展侨界“双十”评选表彰活动、开展“辛亥革命志士后裔寻访”活动,等等,切合实际、体现侨意。我区侨联积极响应,其中涉及到武昌地区需要参与或予以配合的,我们一定尽心尽力,进一步调动我区归侨侨眷积极性,充分发挥“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学术上有造诣、社会上有影响”的独特优势,为促进武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1年3月17日

武昌区侨联工作状况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篇2

1 海林林业局资源概况

1.1 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为东经128°42′———129°26′, 北纬44°29′———45°02′。海林局施业区总面积15.6万hm2, 森林覆盖率92%。

1.2 资源概况

活立木总蓄积1308万m3, 其中幼中龄蓄积926万m3, 近成熟林蓄积310万m3, 散生木72万m3, 疏林地0.2万m3。幼中龄林面积116323.1hm2, 其中:幼龄林面积38089.4 hm2, 中龄林面积78233.7hm2。幼中龄林蓄积926万m3, 其中:幼龄林蓄积224 hm2, 中龄林蓄积702万m3。幼中龄林面积比为1:2, 蓄积比为1:3.1。幼龄林公顷蓄积量为58.88 m3, 其中:人工75.24 m3, 天然52.11m3。中龄林公顷蓄积量为89.71 m3, 其中:人工103.54 m3, 天然87.63m3。

2 森林经营的现状

海林局急需抚育、改培或改造的人工红松纯林及人工红松混交林总面积3413hm2, 其中1998年以前改培过的面积2135.5hm2, 没有进行生长抚育伐的有1277.5hm2。现在已改培过的人工红松林分的密度为1000-1800株/hm2之间, 郁闭度已达到1.0, 自然稀疏比较明显, 极大影响树木个体的生长发育。三部落林场1、2、7、8号样地, 人工红松和天然林株树在1866-4300株/hm2之间, 且天然林已形成一个主林层, 红松在天然林下也形成了一个林层, 处于被压状态且郁闭度达到1.0, 这样的林分急需进行改造, 应分1~3次进行间伐改造, 最终达到人工红松林500的目的。

经过双向培育后的人工红松林分, 在密度达到500-1500株/hm2后, 分1-2次间伐, 调整后的密度在500~600株/hm2效果最佳。如:三部落林场3、4、5、6样地, 从调查结果看, 密度在500-600株/hm2之间各项指数最好, 平均胸径、平均高、平均单株材积都比密度大的高。从结实量来看每公顷结实量在100kg左右, 效益1200元 (12元/gk) 。密度在900株/hm2左右, 结实量在50kg/hm2左右, 效益600元 (12元/kg) 。密度低的比密度高的效益增加一倍。

3 森林经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分类经营区划分的影响

分类经营区划的比较僵化, 规定的严格, 妨碍了合理经营的开展。现在已经成林急需经营的人工林, 大部分分布在交通方便的公路两侧, 各林场和经营所附近及河流两侧的重点公益林和一般公益林区域内。这样的林分由于不得从事经营活动, 违背森林发展的自然规律, 严重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 没有最大限度发展林地的生产力, 从而影响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挥。

3.2 管理体制的制约

管理体制不适应。一方面, 因为由于采伐限额的限制, 林业局的主财源还是木材, 只有充分利用好有限的采伐限额, 通过木材生产管理、加工等一系列的生产工序, 产出最多、最佳的产品, 才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林业局才有发展和繁荣, 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另一方面, 大部分人工林和天然林急需进行森林抚育, 进行抚育经营后就产生的木材产品, 就占部分采伐的限额, 而这些产品的价格是极低的, 所以经济效益也低, 使得人们不愿意进行这种正常的科学经营活动, 形成了恶性循环。

4 森林经营管理发展的建议

4.1 首先森林分类经营的公益林区要细化, 对不同类型的林分要求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

4.2 属于森林经营管理为目的, 最大限度提高森林质量和功能的林分, (如对低质、低效林和人工红松改培、改造林为对象) 应不占林业局的采伐限额。

4.3 森林经营管理要双轨制, 即抚育为目的产生的木材限额和以高效收益为目的的木材限额要分开。

4.4 对低质、低效和人工林进行改造、改培急需抚育的林分要同正常伐区管理相同。

4.5 营林主管部门同资源、专员办等有关部门一同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

摘要:目前公益林的管理上违背森林发展的自然规律, 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 没有最大限度发展林地的生产力, 从而影响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通过公益林区的细化, 对不同类型的林分要求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 达到有利于提高森林质量和功能的林分。

关键词:森林资源,分类经营,采伐限额,公益林

参考文献

[1]王喜武, 谭学仁等.辽宁红松商品林经营与发展对策[J].辽宁林业科技, 2006 (5) :36-39.

[2]徐小刚, 胡万良等.辽宁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资源培育现状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 2004 (4) :52-55.

[3]谭学仁, 胡万良.红松人工林大径材培育及种材兼用效果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0 (3) :75-77.

[4]王忠利, 红松人工林自然生长规律的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 2000 (7) :18-19.

[5]胡万良, 谭学仁.抚育间伐对红松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J].辽宁林业科1999 (2) :13-16, 49.

武昌区侨联工作状况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篇3

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办法

一、由驻马店市降水减少推测生态环境的状况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有限的水资源及水环境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驻马店年市年降水量基本上在800毫米以上,据驻马店市气象局报告称,近年来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个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位于淮河中上游,秦岭-淮河一线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我国800毫米降水量的分界线,也是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因此,我市气候具有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双重特征。我市降水还是比较丰沛的,年降水量基本在800毫米以上。夏季,从南方吹来的大量暖湿空气,与北方的冷空气在我市上空相遇时,往往会产生大范围降水。我市每年50%~60%的降水集中在 6月~8月。“我市的降水虽然比较丰沛,但是有一点不容忽视:近3年,我市的降水量呈现递减的现象。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市降水量逐渐下降呢?代华龙告诉记者,近年来,大气环流出现异常是主要原因,但人为原因也不是没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保证降水量的稳定。

关于大气污染的问题,目前已成为一个全球化的问题。驻马店地区目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分为药业公司,小型造纸厂以及化学制造厂,周围居民已多次反映,目前新区正在不断的对外招商引资,未来大气污染状况会更加严重。由于事关经济问题,目前该问题还不能有效解决。

二、结合十八大谈谈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

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1.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只有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

2.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将生态文明纳入其中,既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又充分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反映出我们党不只是想着创造当代的政绩,还要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着想。将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思想的飞跃,是我们今后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http://www.sdhh.gov.cn:2001/news/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3085《试论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张光义

[2]邹爱兵. 生态文明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1998,(05)

[3]陈荣富. 高校建筑规划与生态文明的思考[J].四川环境,2004,(01)

武昌区侨联工作状况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篇4

关键词: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问题,建议

在建筑工程施工与设计的过程当中, 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环节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强建筑工程当中的消防给排水设计, 可以使建筑工程的安全隐患有效降低, 并有效提升其安全性能, 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 对于降低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来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笔者在下文当中, 分析了当前消防给排水设计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的有效措施。

1 消防给排水设计的问题分析

(1) 根据我国消防设计的有关制度来看, 大部分建筑内封闭楼梯间无法实现天然采光与通风, 所以设计必须根据防烟楼梯间要求来进行, 才能确保楼梯内保持空气的流畅, 使楼梯逃生的这一基本功能可以实现。另外, 设计防烟楼梯间时, 一定要在楼梯出口处设计前室或者凹廊, 才能确保防烟楼梯的安全性, 在没有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当中还要设置有关的机械设备, 确保可以正常地排除烟尘, 使逃生人群避免烟尘的影响。但是, 我国当前的建筑设计当中, 为了节省建设资金并提升建筑使用面积, 一般都会省略建筑内部的一些设施, 再加之缺乏排烟的设备或者位置不合理, 建筑内部一旦发生火灾, 住户很难利用防烟楼梯来疏散, 危险系数大大增加, 对住户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构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

(2) 消防给排水管道网设计存在的问题。当前, 很多建筑都运用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这也是建筑物火灾事故有效地控制扑救措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消防给排水管道网进行支持。但是, 建筑工程施工中, 不少建筑缺乏考虑消防给排水管道网的设计, 导致无法有效控制管道网内部的水压, 这会严重地影响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工作的效率, 无法及时控制火势的蔓延。而管道网的水压如果过高, 也会损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导致灭火时发生管道爆裂的情况, 使其失去应有的灭火功能、瘫痪, 火灾事故也会因此加大危害程度, 后果极为严重。

(3) 建筑消防水池及消防管道设计存在的问题。建筑施工设计当中, 要按照建筑内部供水系统采取相应措施, 确保发生火灾事故时可以有足够的水量对火势进行控制, 保证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因市政供水满足不了消防用水量, 再加之不少建筑工程设计都没有配备消防水池, 一旦发生火灾则难以有效地将火势控制住, 后果非常严重。同时, 一些建筑施工设计当中, 往往采取消防用水与生活用水共用的方式, 无法保证消防水池的水量, 发生火灾事故后, 水量不足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会酿造人员严重伤亡的重大事故。

2 消防给排水设计问题的解决建议

(1) 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内容必须严格, 确保消防结构的全面性与合理性。建筑消防结构的全面性与合理性, 是消防能力保障的重要手段。建筑施工设计当中, 必须严格地按照国家的有关规章制度设计消防结构, 避免消防电梯与客梯混用的问题, 不要为了空间的节省省略必要的消防设施。设计防烟楼梯时, 要确保防烟楼梯内部空气的通畅, 若建筑内部的消防楼梯实现不了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 必须设置通风设备与机械防烟的有效措施, 使烟尘可以有效地排出去, 确保内部空气可以正常的流通。同时还要注意防火门闭门器的功能与质量, 要保证防火门关闭和密闭的程度, 避免流入烟尘。

(2) 消防器材设置要合理。消防器材的设计是否有效, 关系着建筑的消防能力。设计人员在选择消防器材的位置时, 要保证消防器材容易被发现、被找到, 不要用其他的物体来进行遮挡, 保证消防器材作用的效率与质量。设计消防栓时, 设计人员必须对消防栓充实水柱的长度进行计算, 并合理地进行消防栓的布置。有关规定指出, 消防栓充实水柱对通过水力进行计算后确定, 100m以下的建筑不可小于10m;100m以上的建筑, 不可小于13m。另外, 设计人员必须确保消防栓设置的合理性, 要将水龙带的长度作为依据, 设计消防栓的间隔距离, 在提升消防质量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降低资金的投入, 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

(3) 安装并使用水压检测设备。对于建筑的消防给排水管道网来说, 如果无法有效控制水压, 自然灭火系统将会失灵, 甚至造成管道破裂, 导致灭火系统瘫痪, 酿成重大事故。为了使水压差压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 设计给排水管道网时, 必须将压力监控装置设置于管道网当中, 使其与消防稳压装置有效结合, 如果管道网内水压下降到某一数值, 压力监控装置则会自动发出报警信号, 而消防稳压设备则会开始工作并提升管道网内部的水压, 确保水压可以满足消防用水的需求。如果消防管道网内部的水压过大, 压力监控装置会自动检测并发生相应的信号, 由稳定装置采取有效地措施对水压进行控制使其恢复到正常的水压, 避免因水压超压影响到管道的正常使用, 使水压过小和过大问题得到解决。

(4) 防水水箱要合理设计。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当中, 要想使建筑的整体消防能力与消防水平得到保障, 设计时要尽量应用建筑两路供水系统, 把建筑防水箱和生活水池分离, 由消防水池接入水泵间的引入管道应在两根或两根以上, 在接入泵房前不可将引入管合二为一, 避免给建筑安全增加隐患。另外, 在设计建筑给排水管道时, 自消防泵接入消防管网的供水管道也要设计为两根, 才能确保消防给排水系统较高的工作性能。

3 结束语

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工作, 对于建筑安全、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进行消防给排水设计时, 必须将国家有关规定作为依据, 确保消防内容与结构的完整性, 注重管道设计的合理性, 确保水压得到有效地控制, 保证建筑消防性能的完整性, 提升居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加强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工作, 可以使建筑的消防能力有效提升, 避免发生火灾事故, 或者在发生火灾事故时, 可以保证人员的快速疏散, 将火灾事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降低人员以及财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林俊宇.建筑消防给排水系统的问题与完善方法[J].建设科技, 2016, (5) :80-81.

高校音像档案管理问题及解决建议 篇5

关键词:高校音像档案,管理问题,解决建议

高校音像档案根据介质不同分为磁带、DV带、DVD碟片、硬盘等, 内容涉及行政会议、教学视频、学生活动、科学研究等等方面, 其准确、客观、形象再现的原始性, 是高校的文化记忆, 是纸质档案所不可替代的, 也是不可再生的档案资源。相对音像档案的发展速度而言, 音像档案的管理明显滞后。

一、存在问题

1. 音像档案数量剧增:

高校的快速发展, 使得很多高校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校区, 有的还不在同一个城市或地方, 使其教学、行政、管理及附属结构部门数量成倍增长, 虽然都与高校发展有关, 但各自相对独立。每个校区、每个院系、每个部门都在不停的产生音像档案资料, 诸如来自老师的课堂教学、科研立项、成果发布;来自学生的实训基地、教学实验、社会活动等教学类音像档案, 以及来自院系领导的重要会议、重大决策;来自重大节日庆典、重要人物来访;各院系的人事、财务、审计等音像档案。

2. 新型信息介质和记录方式的出现:

唱片、录音技术的兴起, 逐渐形成了声音档案;摄影技术的发展, 又形成了照片档案;而录像技术的迅速传播和推广, 使声音和图像功能集于一体, 形成了磁带录像档案;计算机相关硬件的发展, 从A盘、光盘、U盘到移动硬盘的推陈出新, 特别是手机照像功能的普及, 使音像档案更具流动性、便携性、大容量性。

3. 如何有效保护音像档案:

声像档案的载体大多由感光材料、化学磁性材料制成, 这种磁性像带易受环境影响, 如温、湿度的过高过低, 空气中苯、醛、汞、甚至灰尘都易促使其老化毁坏、出现长霉、变形、扭曲、粘连、脆裂、掉磁的现象, 还容易遭受电场、磁场的破坏, 所以, 保存条件要求苛刻。同时, 磁盘取放不慎易致划痕, 反复使用中机器的磨损也会造成像带的信号逐渐衰减, 造成声音失真或人物变形, 或图像颤动, 影响视听效果, 如何有效保护音像档案就成为档案人员需要研究的问题。

4. 如何适应音像档案利用的社会需求变化:

音像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利用是其价值再现的根本形式, 档案只管不用, 等于垃圾, 管且善用, 方能创造出社会和经济效益。音像档案的有效利用, 包括三个方面:及时利用、局部利用和反复利用。社会会因政治、经济、法律与行政管理制度的不同而对音像档案信息需要方向不同;会因科学、文化、艺术与大众审美情趣的变化而对音像档案信息需要内容存在着变化。需要的变化有大有小、有起有落。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发生的变化是档案管理部门面临的问题之一。

二、解决建议

1. 运用多种形式疏通收集渠道, 采用有效的前端控制:

包括教学科研、行政管理、音像制作、校园网络、以及档案管理部门在内, 整个高校的0A自动化办公使用统一的信息系统。规范音像档案制作的标准和格式, 对音像档案分类、鉴定、处置、检索、安全、存取权限控制。同时, 建立健全音像档案管理的法制建设, 通过相关制度来严格落实, 对于分散在不同业务部门的声像档案, 必须通过制度的方式来增强声像档案管理部门执法权利。对于重点单位的资料要强化收集。即学校在管理会议、教学讲座、师生活动、科研汇报等方面的录像、视频, 按学期归档, 按年度检索, 并配有清晰的档案目录。

2. 规范音像资料归档管理技术和流程:

从录制、编辑、到后期索引和技术处理要统一规范, 音像资源格式转化和压缩后, 上传归档形成音像实体档案。做到相关事件建立一个文件夹, 以时间为序体现事件发展始末, 并由音像形成者在文件内注文字说明。如事件、时间、地点等。档案馆人员在整理工作中分清重点。按照《高校档案实体分类法》进行分类、标引、著录, 为了方便查阅, 档案部门还应编制各种音像专题目录, 将音像档案分类、有序地上架, 或者放入音像档案专柜。档案柜有统一醒目标示, 用以准确识记各类音像档案所处的具体位置。档案馆对音像信息档案运用计算机管理, 编制科学、实用的档案检索工具, 便于检索和利用。面对众多的资料也要有所选择, 建立专门的表、卡、册分门别类整理归档。对体现高校教学特色的素材要进行详细登记。

3. 设立音像档案专用档案室, 创造良好的保存条件:

不同时间段的声像档案, 其存储介质不同, 有的是感光材料、有的是化学磁性材料, 不同存储介质, 保存条件、保护方法均不相同, 首先要保持恒温、恒湿, 温度保持在14—24℃, 日变化不超过±2℃;相对湿度保持在45—60%, 日变化不超过±5%。同时做好防压、防尘、防光、防火等问题, 以及容易被忽视的防磁问题。这就要求单位领导给予高度重视, 创造条件, 建立专用音像档案室, 避免出现因发霉、掉磁、粘连、变形等毁损造成音像资料的损坏和丢失。

4. 定期检查维护:

音像档案属于磁性载体档案, 为防止丢失, 录音带、录像带一般每五年复制拷贝一次。CD和DVD光盘虽然联机能力强、存储量大, 但其表面覆盖的聚碳酸酯 (polycarbonate) 树脂, 存在慢腐蚀, 常用的CD-R比CD和DVD更易腐蚀, 所谓的一劳永逸只是幻想, 六年左右也需进行重新拷贝。录音带、录像带用后要及时倒带, 并尽快入盒存放, 以防止尘埃污染。一般情况下, 长期不用的音像带, 每学期要走带一遍, 防止粘连。每年对使用率非常高或非常低的音像资料交由专业人员审查, 做必要的技术处理。每二年对音像档案全面检查核对一次, 写出检查总结,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另外, 母带/片与子带/片保管方法一致, 但母带/片必须专柜保管, 一般不外借。

5.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元化处理信息的手段。它采用窗口选择操作、图形交互界面等集文体、声音、图像、视频和动画为一体, 档案管理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使文、图、声像等集中管理, 使视听一体化, 为各类档案的现场再现提供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如运用成熟的3G全球眼系统, 实现实时、多方位、多功能、综合性多媒体课件的录制与播放, 系统将语音信号直接传送到多媒体主控台上, 显现视听一体化效果。同时, 多媒体利用扫描仪, 把文本图像等档案材料输出并经过加密处理, 设访问权限, 增加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并利用计算机软件功能对某些重要的历史档案破损原件进行修补和复原, 以提高档案信息的管理能力。

6. 开发大众化音像资料查询系统:

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图像、声音编辑功能, 可对声像档案进行高保真录入、播放输出以及多种检索服务等, 实现快速查询, 还具有主题词智能标引、任意组合检索目录、打印输出等功能。建立健全音像档案计算机网络平台, 把多媒体教学录像、各类精品课程、讲座、以及学校各类视频资等通过数字化设备处理, 链接到校园网、统筹使用、信息共享, 为高校师生员工及社会人员提供全面、方便、快捷的音像服务, 有效地提高音像档案的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 声像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真实记录和形象反映高校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 我国各高校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 各档案馆应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和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校音像档案, 用高校档案工作者的辛勤和汗水记录和谱写高校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赵爱武.论声像档案的收集与管理[J].办公室业务, 2014 (11) :65.

[2]张伟.浅谈高校音像档案管理[J].山西档案, 2013 (3) :58-60.

武昌区侨联工作状况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篇6

建设工程的造价分为静态和动态投资,是建设工程的一种价值体现。有自己的特有价格形成方式,国家对于按照项目类型分为:大型项目、中型项目和小型项目。虽然建设工程具有普通商品一样的特性,但是由于它的承包生产方式,决定了它不能像其它商品一样去流动作业,所以在建设全过程中就要做好造价的控制管理工作。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设计的内容十分复杂。

2 加强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紧迫需要

加强我国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经济的建设都有十分的益处。第一,加强我国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有利于实行经济核算。各建设企业可以根据造价管理部门提供的价格信息,来改变自身的技术方式和产品的结构,对于企业可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第二,有利于社会经济效益整体的提高。建设工程的造价控制合理,可以使得投入降低,在低投入高成本的保证下,自然能间接支持社会经济的整体提升。第三,有利于商品化住房的综合需要。第四,有利于国家从宏观经济角度去调控固定自查的投资和理化。第五,有利于我国建筑市场快速健康的发展。

3 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几个阶段

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与越来越重视。在资本社会主义发展的国家里,对于建设工程造价的研究比较早。在16世纪初,只是简单的对于工料、工程委托人、建筑商之间的一个管理雏形。到了19世纪之后,西方国家的工程建设逐步推行了工程招投标制度,由简单的对于材料和施工的要求,变为更加科学的、合理的测量、评估等等过程。

4 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管理法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对于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起步较晚,在实施过程中的某些地方还存在着法律的空白。虽然我国近年来也逐渐对于行业内颁布了《价格法》、《建筑法》、《合同法》、《招投标法》等等的法律条文,但是建设工程是一个综合的行业,只是在某一个环节去按某适用的法律作为标准,这样是不严密的,对于行业本身没有立法,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4.2 定额方式落后

第一,我们现行的定额法定量较之市场相对于落后。具体体现为人工用量的落后和检测的数据准确性欠缺。这会导致企业承担的政治和功能效果相互背离,使企业的资金费用结构产生变化。第二,定额的计价方式较之市场需求不配套。实际工程施工中需要的工、料等度量的单位变化性不强,如果用传统计价的方式,需要经过分析之后才能名前,直观性不强。第三,适应不了市场化的价格更新速度。第四,与国际通用的计量标注不配套。

4.3 计价方法有缺欠

现行的建设工程造价的计价方式强制性过于高,多为指令性之。这就制约了市场化的竞争机制,使得施工企业的装备和管理水平达不到要求。

4.4 管理队伍的素质偏低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专业性较

强。这就需要从业人员第一要具有较强的业务知识,第二还需要有较强的职业道德素质。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大部分从事造价咨询服务的人员多数都是无证从业人员。而一些负责专业的经济和技术造价人员,则多数由原企业的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转兼。不专业和无证人员的上岗,也是一些工程造价准确性发生偏差的主要原因。

4.5 缺乏行业统一性

许多企业对于专业的造价咨询机构尚没有深刻印象,大部分工作由会计事务所和审计所带办。首先,这些中介行业的名称大多不规范,会让不了解行业的人无法识别。第二,这些机构在工作中,并没有按国家的规定适用正规的合同范本。第三,各个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没有交集,很少有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这对于推动行业发展是不利的。第四,建设工程造价收费制度混乱,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许多公司收费项目五花八门,从长远的角度看这是会影响市场发展的。

4.6 信息管理落后

第一,建设工程的造价信息处理手段方式不全面,基础设施落后。第二,建设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开发成本偏高而使用率却很低,这就倒成了行业的垄断局面,严重的影响各个机构之间的分隔情况。第三,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市场化体系完善性不强,对于供求之间的关系阻隔性偏大。第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建设工程造价信息业务也逐渐的由计算机取代了原是的手工模式,但是有许多专业人员对于计算机的使用精通程度有限,造成了复合型人才的严重缺乏。

5 加强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几个建议

5.1 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

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立法的保护才能健康发展,造价行业也不例外。目前在已经有的现有适合法律法规基础之上,还应该增加与行业更为贴切和配套的法律。

5.2 改革现行的工程定额方式

首先,要重新对于定额的法定量进行修改和测定。其次,要尝试逐步的对现行的计价方式进行改革,要综合工程的各项费用,以满足实际的需要。

5.3 改变现行的建设工程造价计价方式

第一,政府要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逐步的转变管理职能,应该从指令性的角度改为指导和建议性的管理。第二,要实行实体材料和施工材料的消耗分离工作,顺应市场的价值规律要求。第三,要全面的按照国家的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定实施工程计算。第四,要从各个方面综合的对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管理。

5.4 加强工程建设造价信息网络化管理

第一,要健全网络组织机构,建立以工程建设造价信息为基础的资料库。第二,要做好与之配套的软件、硬件工程,做好信息源的采集和整理工作。第三,要从根本上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学习交流,保证其业务能力、服务质量和道德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如宝.建筑经济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黄渝祥,刑爱芳.工程经济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试论社保审计常见问题及解决建议 篇7

一、社保审计面临的几个问题

1、社保审计的对象具有特殊性

社保基金的管理单位一般是省级以上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特定征收机构, 同时这些机构又是相关法规的制定者, 造成了这些单位即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问题, 双重身份导致了监督的障碍, 同时这些单位的级别一般很高, 对审计工作产生一定的障碍, 并且对审计跟踪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2、法律法规滞后

首先, 社保基金多种多种, 结构复杂、筹集途径广泛且单笔资金额度较小、支出分散这就造成了相关的配套法规、管理办法不完善。其次, 此外存在国家立法滞后, 地方立法杂而分散, 二者没有统一建立起一整套严格科学广泛的法律体系, 导致审计人员在实际办案中还要分析相关法规政策是否一致, 是否相悖等。最后, 目前已有的社保相关法规多是程序法而非实体法, 对违规处理没有明确的规定, 导致了审计难以定性等问题。

3、审计内容多种多样

社保基金的审计是复杂而又多样的, 这首先体现在审计的内容的复杂性, 社保审计内容涵盖面广、数额大、审计户多、单笔金额小, 涉及广大弱势群体和所有的职工干部。社会保障基金的种类繁多, 常见的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住房公积金等等。其次社保基金的来源和支出更是复杂, 来源包括各级财政拨款、社会捐助、银行利息、单位或个人缴纳, 还有些具有投资权限的基金获得的投资收益等。支出项目一般单笔款项小而杂, 支出次数多, 涉及人员广泛, 其支出包括养老、失业、住房、救灾、扶贫等等。同时由于不同基金的管理部门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审计无法在广度和深度上全面覆盖社保基金。

4社保基金收益难以做到保值增值

社保基金种类繁多, 但大多数社保基金无法实现保值增值的功能。目前我国除有些国家级大型社保基金可以进行股票等有价证券的投资外, 地方性社保基金增值方式十分单一, 一般除正常开支外结余部分都是存入银行或买国债, 收入缓慢而低效。尤其是近几年在经济大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 银行存款基准利率长期保持在很低的水平, 实际低于CPI涨幅, 造成了社保基金存款实际收益为负值的尴尬局面。

二、审计方法

1、以绩效审计为指导, 以财务审计为重点

在社保审计中, 需要注意社保的功能作用, 社会保险的个功能代表着社会的稳定和最广泛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审计工作社必须从宏观考量社保基金的意义, 要有维护人民权益的意识, 要有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思想觉悟。因此社保审计的思想重心要从合法性审计向效益审计倾斜。努力寻找财务合法性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相平衡的方式, 审计不仅是要监督管理, 更需要由此探索出社保制度的完善提供依据和第一手资料。

财务审计是社保审计的重中之重, 也是社保审计中最繁琐、工作量最大的部分, 此部分可采取审计软件辅助的手段加快效率。首先, 应该注意的是资金的征收环节, 征收工作的真实性, 欠费问题, 审核参保单位缴费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瞒报职工收入降低缴费标准的问题, 是否存在有单位以物抵资的现象。同时还应注意审查基金管理部门有无资金节流, 私设小金库等行为;其次, 追踪资金支出环节。此环节是社保工作审计的难点, 需要大量的排查资金是否发放, 有无截留、拖欠等现象, 要想做好此项工作需要对基层领取社保人员抽访, 跟踪相关领取社保单位, 检查其开户银行看款项是否发下去。并重点审计领取社保人员是否真的具有相应资格等。最后, 要留意相关社保管理单位对资金的管理是否存在不当, 是否存在不必要的支出, 有无“小金库”嫌疑等。并检查相关社保管理单位是否对相应的法律法规熟知。

2、改进审计手段, 积极使用计算机审计

社保基金审计由于其资金来源复杂, 支出项目一般单笔款项小而杂, 涉及人员广泛等特点。如此繁杂的审计任务, 审计工作辛苦而又易出错, 因此社保审计工作更适应于使用计算机完成这些繁琐的工作。审计工作人员需要与时俱进, 积极推进“金盾工程”。审计工作中针对社保基金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库, 更易管理, 通过审计相关软件利用网络技术, 对相关的社保相关财政、税务数据联网到审计软件, 便于实现系统对采集的数据开展异地远程的审查、分析。同时也便于审计人员做好审前工作, 设计审计方法。在社保审计中运用计算机技术, 可以进一步积累经验, 为进一步的推进审计的计算机化打好基础。

3、整合审计资源强化审计人员自身素质

上一篇:京京的解释及造句下一篇:国家公务员考试经验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