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经验(共10篇)
国家公务员考试经验 篇1
公务员考试经验总结
(2014年国考交流群:320149037)
职位填报指南
第一步:收集基础信息——寻找现实冷门
1、职位数量信息。按照公务员招录管理权限要求,省直机关及垂管系统的职位公告由省人事考试部门发布,市级机关及以下的职位公告由市人事考试部门发布。考生报考某市范围内的职位时,要收集该市人事考试部门发布的招考公告及职位表和省人事考试部门发布的法检系统、监狱劳教系统、地税系统、交通系统的高交警(其它垂管系统今年未招考)发布的公告和涉及该市的职位表,同时还应收集周边城市的职位数量,预测流动考生情况。
2、职位条件设置。包括身体条件及执行的体检标准、专业及学制、执业职格证书、语种、政治面貌、基层工作经验、服务期限、加分政策等,这些信息能反应后期的资格审查、体检、体能测试、政审所面临风险,当然,风险高机遇也大,高风险职位容易爆出冷门。
3、考生数量信息。包括区域内毕业生总数和应届毕业生数。可以预测区域职位招考冷热程度,对不限定考试区域的考生在区域选择上有帮助。
4、各专业职位数量和考生数量信息。可以预测各专业职位本次招考的冷热程度,对具有多学历层次、多学位的考生选择报名有帮助。
5、区位优势及基础状况。包括交通、经济水平、人口状况等,可预测区域职位冷热程度,对不限报考地区的考生有帮助。
6、历史招考记录。往年地区招考中职位调整情况、开考比例、录用人员笔试成绩水平等,可以反映区域职位受重视程度。
第二步:洞察考生心理——避免心理冷门
1、主导整个报名趋势正常心理:“回家”心理,即回原籍或者结婚所在地工作。“求稳”心理,根据自身实力作一定的保守估计,倾向招录人数多的职位。“上进”心理,即能力强考生会选条件好的职位。
2、爆出冷门的几种非正常心理:担心条件苛刻的职位有猫腻,担心条件好的职位人多竞争大,“刷人数”来吓退观望者(此行为违法),观望考试部门发布的报名人数统计信息最后同时报名。
第三步:确定选择原则——避免拥堵
1、专业选“专”不选“泛”。由于高校设置的专业太多,很多考生参加人事考试时专业不对口,最终被迫选择不限专业或允许相关专业的职位,使不限专业的职位几乎没有冷门,考生如果有符合专业的职位,可以考虑走专业道路;
2、学历层次选“高”不选“低”。由于中高等教育结构呈“金”字塔型,学历层次越高符合条件的考生必然越少,特别是要求学位的职位,非全日制的考生即使有学历也可能
被拒之门外;
3、优选要求工作经历、资格证书、政治面貌等苛刻且自身条件符合的职位;
4、在同专业职位较多情形下,淡化拟录用人数多少。招录人数少的职位考生总量少,遭遇高手的可能性会小些,而且这种职位可能出大热门和冷门。而招录人数多的职位几乎没有冷门出现,而且这里面遭遇考试“高手”的可能性大,对成绩不拔尖的考生难有偶然的机会。
5、淡化区位优势。区位优势差距明显的职位常有大冷门和热门出现。但条件好的地区总有信心足的优秀考生报名,冷门不冷;而条件差的地区即使出现大热门,但考生的竞争实力往往差距不会很大,考生应该根据自身实力来选择。
第四步:参考官方报名人数统计——及时调整职位
报名人数统计信息每日固定时间统计发布,并非报名截止前的动态信息,最后一天的报名人数统计信息往往不发布。考生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多数会观望到最后,因此,最后一天报名人数会出现“井喷”。如果一个职位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拟录用人数的比例在10:1-30:1的范围内,应该比较正常,这种职位最终报名人数比例不会有很大变化。对比例在10:1以内的职位,一定要仔细分析低比例的原因后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避免“大冷”后遭遇“大热”的情况。
第五步:该出手时就出手——把握报名时机
网上报名时间一般一周,考生网上报名的高峰期一般出现在考试报名结束前2日内。因为多数考生期待官方在报名结束前发布的报名人数统计信息来参考,又担心到最后时遭遇网络拥堵和资格审查未通过而无法再调整。对所有考生而言,如果官方在报名期间不发布报名人数信息统计,大可不必等到临近截止时报名。对于在结束前要公布报名人数动态信息的地区,建议考生等到公布后马上开始报名,而且要选择网速快、人数少的时段快速填写提交,否则可能就连网页都进不去。
考场提分技巧
(一)考前提醒
1.早餐一定要吃,不宜过饱,以热食热饮为宜。
2.提前到达考场,携带好随身物品,不要丢失或落在交通工具上,打车要索取发票。要注意安全,不要抢、挤,不要与人发生口角。尽量心态平和。
3.九点到十一点保持头脑清醒,可以选用提神饮料。
4.Q:行测考完之后,如自己感觉不好,要不要继续?
A:要,因为自己的感觉是不客观不准确的。自己觉得难,别人也会觉得难,这个时候比的就是谁能坚持到最后。
(二)行测作答策略
1、关注总题量,不要漏题。
2、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配好每部分的作答时间。确定答题顺序,一般建议由易到难,速度由快到慢,争取把能拿的分都拿到。
3、学会放弃。有些难题或篇幅较长的题不要“恋战”,一般能把握住100题就可以。
4、涂卡时建议答一部分涂一部分,避免最后集中涂卡出现失误,涂卡时5个一组,比较节省时间。
5、如何“蒙答案”
(1)整块题目选择放弃,全部蒙C
(2)少量题目放弃,根据已答蒙未答,哪个选项少蒙哪个。
(三)申论作答策略
1.先看题干再看材料,材料需要整体把握,科学把握阅读时间,保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确保答完。
2.概括需要多写要点,多用序号。
3.对策需要明确问题,结合材料。
4.分析需要理解题干,多用连词。
5.贯彻需要理解题干,巧借题干。
6.论点在题干材料中,高频高档词汇。
7.标题需要准确新颖。
8.分论点首句要写清,开头结尾多用连词。
国家公务员考试经验 篇2
近年来, 英国政府主要的措施有: (1) 增加对儿童特别是贫困家庭儿童的福利。英国儿童的贫穷率下降了10%, 成为欧盟主要国家中改善儿童贫困问题效果最为显著的国家。 (2) 加大对青少年接受教育与培训的支持力度。政府希望到2015年时将接受学校教育和技能培训的17岁左右青少年的比例从目前的75%提高到至少90%, 有效地改善贫困青少年的发展问题。 (3) 加强对老年人与残疾人的照顾。 (4) 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使全体国民都能享受到公平合理的高水平社会服务。 (5) 改革完善政府的税收制度, 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形势, 使之“现代化”, 保证所有纳税人之间的公平合理, 推动政府宏观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英国政府走出的这么一条总体兼顾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政府执政道路, 既符合本国国情, 对其现代化发展助力颇多, 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
(二) 德国的社会公平和保障政策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追求的最高目标是自由、公平、安全和富裕, 其思想基础是把市场上的自由与社会平衡结合起来,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的协调统一, 实现个人利益与国民经济总体利益的协调统一。德国的公平和保障政策主要有收入再分配政策、社会保障体系、劳动保护政策、企业职工参与决定政策和劳动市场政策等。通过把税收的一部分以一定形式补贴给失业者、退休者、离休者 (退休公务员) , 调节收入差距。根据德国法律规定, 公民必须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四大社会保险。它以法律的形式来实施强制性的社会保险政策, 提高了社会公平实现的可能性。德国的劳动保护政策主要有解雇保护、工资保护、工伤保护、妇女儿童保护等。德国的《企业组织法》保障职工参与涉及雇员权利和利益问题的决策。德国政府采取免费介绍就业、提供寻找职业所需费用、对成年人教育和专业培训免费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实现充分就业。
(三) 法国调节社会公平的措施
法国政府通过再分配来调节社会公平, 主要的手段有:第一, 通过完善税制增强再分配调节力度, 缩小贫富差距。据有关报道, 目前法国高级管理人员与非熟练工人的税前收入差距为4倍, 而税后可支配收入的差距降到2倍。第二, 通过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调节社会公平。其社会保障的内容包括工伤、生育、医疗、养老、失业等。第三, 通过再分配的重新投入加强公共服务事业建设, 让低收入者共享社会福利与公共服务。法国政府将通过税收所得的财政收入较大部分, 重新投入于交通、能源、卫生、文教、体育、廉租房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事业, 将此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形式, 并在制度上尽可能保证低收入者共享这些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事业, 以扩大社会公平。
(四) 美国的公平披露规则
为了维护证券市场公平、公开、公正,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于2000年8月通过了公平披露规则, 明令禁止上市公司从事选择性信息披露行为。该规则强调:若上市公司或其代表者, 在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对其他证券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披露之前, 将该信息向市场特定人士进行选择性披露, 并得知或根据合理预期可以得知该人士将以此信息进行交易决策时, 必须对所有投资者公开披露信息, 公开披露使所有投资者处于平等地位, 共同承担股市风险, 共同获取投资收益, 满足了投资者利益保护在信息获取方面的基本要求, 保护了投资者利益, 更确切地说, 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样大大促进了经济领域竞争的公平性, 从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不可否认, 公平正义也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理想追求, 它们通过各种立法、政策来实现社会公平。■
发达国家节能经验 篇3
一、制定“节能优先”的能源战略,出台节能法律法规
提高能源效率,成为各国增强产品竞争力、保证能源安全、降低环境损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和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国家都以立法形式制定了国家级及地方级的节能法律法规,如日本的《节能法》、美国的《国家节能政策法》等。同时,发达国家将能效标准和标识作为一种重要的节能法规形式。节能标准和标识分为强制性和自愿性标准两类,前者是相关产品、设备、系统的最低能源效率标准,以法律法规形式颁布执行;后者是通过财政激励措施鼓励厂家、用户实现更高的能源效率标准,属于市场行为。上述能源政策及节能标准随着节能技术发展每隔3—5年不断更新。
二、设立政府节能主管机构,给予节能工作人力财力支持
节能除了具有市场推动的性质以外,还具有公共事业的性质,存在着市场失灵现象。发达国家经验表明,节能必须由政府来推动,强化政府节能领域的职能,采用多种调控手段干预市场。例如,美国能源部在上世纪90年代专门设立了国家节能办公室,现改为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办公室;日本经济产业省由资源能源厅的节能新能源部专门负责节能事宜;澳大利亚政府设立了可持续能源署。同时,发达国家从财力、人力等方面对节能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三、制定经济激励措施,鼓励高效节能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一是节能专项补贴、减免税政策。在鼓励高效节能产品(建筑)方面,日本对使用列入节能产品目录的Ⅲ种节能设备实行税收减免优惠,减免税收约占设备购置成本的7%。在鼓励节能改造项目方面,荷兰制定了一个目录,明确规定能够享受能源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项目类型,包括建筑物的保温隔热、高能效生产设备、热电联产、余热利用设备、太阳能、风能、煤炭利用设备、提高交通设备能源利用效率以及水电等。另外,节能设备加速折旧是对节能产品进行减免税的有效手段,美国对热电联产等设备及系统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鼓励其提高能源效率。英国、法国等也有对部分节能产品加速折旧的措施。
二是节能基金和低息贷款政策。包括节能公益基金和节能信贷基金两种类型,节能公益基金用于支持相关节能中介机构开展节能政策、法规、标准的研究和节能活动;节能信贷基金是节能项目的融资渠道之一,以低息贷款的方式支持企业乃至家庭的节能改造和新建节能项目。英国的碳排放信托基金则主要用于促进新的或已有的能效技术的商业化,其中约50%的基金用于高效节能低碳新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化,其余基金用于支持节能改造项目融资和中介机构开展节能活动。
三是能源环境税。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能源环境税收可以使能源价格反映环境等外部成本内部化,确保价格反映维持能源供应的长期成本,从而通过市场信号影响能源需求,促进消费者节约能源和能源结构调整。能源环境税主要有消费税、销售税、碳税、二氧化硫税等。例如,到2002年绝大多数欧盟成员国实施了不同水平的碳税,碳税收入在欧盟成员国的总税收收入中的比例从1980年的5.84%上升到1997年的6.71%,碳税中95%的收入来自于能源和交通部门。
四、政府机构树立典范,率先开展节能工作
美国在一系列法律中对政府机构节能问题进行规定,如《国家节能政策法》对各政府机构提出具体节能目标:1995年单位面积建筑物能耗在1985年基础上降低10%,2000年降低20%。为进一步促进政府机构节能工作,1991—1998年美国还发布了10份行政令和2份总统备忘录,其中相关行政令要求各政府机构2005年节能30%。为完成法定目标,美国能源部实施了“联邦能源管理项目”,各政府机构根据规定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制定了“白宫节能计划”。按照上述要求,美国政府公共设施的购置首先考虑使用带有能源之星标识的高效节能产品;政府办公楼也都在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基础上采用更先进的节能技术,1996年联邦政府建筑的单位面积能耗比1985年下降了23.4%,节约了2亿多美元的能源费用支出。澳大利亚规定所有机构每年都要向工业、旅游和资源部报告其年度能耗状况,报告同时提交国会,接受议会和公众监督,以提高政府机构节能工作透明度。上述国家政府自身节能的成功作法,取得了明显节能效果,也推动了全社会的节能工作。
国家公务员考试经验 篇4
一般招录职位中有明确要求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生首先就要望而却步了,毕业两年之类的人员也多半只能避而远之,因为基层工作经验至少都要求两年的。那么具体什么是基层工作经验呢?
招录职位中所谓的基层工作经历 ,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针对村官 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已经在基层服务的人员,以及在县以下各事业单位的人员,或者在村组织等群众性自治机构服务的人员;另一种就是指毕业之后,在一般公司上班的人员。因为大部分在公司企业上班的,也多半超越不了基层的。不过有一种特殊的情况比如毕业当年入伍,退伍归来的人员,那么,在部队的经历则是不属于基层工作经验的,但是在地方军团或兵团服务过的,则属于基层工作经验.
村官,三支一扶,特岗教师以及县以下事业单位的人员其基层服务工作年限至少得满两年。不过在此岗位的人员一般都有工作年限硬性合同规定,所以能否参加考试,还得上报单位领导,获得批准才可。而在一般公司上班的人员,基层工作经验的时间是从入职开始计算的,到报考当年7月31日截止。中间因更换工作单位,不连续的,时间是可以累计计算的。只是就比较麻烦了,因为需要不同单位的工作证明。但是毕业生毕业当年实习的工作经历,则是不计入的。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提供工作证明了。在政审的时候,是需要提供《劳动合同》的,如果没有,则需要有原单位开具的书面证明材料,当然必须要有签章的。中间更换单位,时间累计的,还需要开多个单位的书面证明。村官,三支一扶,特岗教师以及县以下事业单位的人员则必须提供所在单位书面同意书及盖章。
公务员考试经验小结 篇5
一、认知浅薄,动力不足
虽然大学生们都热衷于报考公务员,但对公务员考试的认知却比较浅薄。根据某权威机构的调研结果,大部分的应届毕业生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的理由很简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榜样力量:亲戚朋友在考或者有亲戚朋友已经是公务员。
2.从众倾向:身边有不少同学都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我也想去试试,以免落单。
3.解决户口:考上公务员就可以解决当地户口,从此可以在大城市中扎下根来,再也不用漂来漂去。
4.实用为上:企业招聘有用,很多企业招聘的时候笔试就考行测或者申论。
5.获得实惠:作为就业的一种选择,公务员不但工作稳定、有社会地位,而且福利待遇也很好。
6.父母意愿:从小凡事都听父母安排,父母的指示不会有错。
除了上述的公务员报考理由简单外,现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有很多想法,既想找工作、又想考研,还想参加考公务员考试。这一不分主次全面出击的心态也是致使公务员考试失败的主要因素。只有专注,才会成功。专家建议:应届毕业生要想把公职作为自己的第一职业选择,而且最好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这样既有充分的备考时间,又不会耽误上半年的省考或者找工作。当前正是备考的黄金时间,建议准备报考公务员的考生,一定要利用好这段时光。其实公务员考试的竞争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激烈,因为80%的考生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去参加公务员考试,他们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备考,对公务员考试的认知只是停留在比较肤浅的水平上。
二、随性而学,没有计划
公务员考试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技巧性强、答题时间短,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肯定是无疾而终,什么事都做不成。因此公务员考试备考,首要要制定好学习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展开复习;其次要不停地反思,对学习进行阶段性总结;最后就是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具体来说以下三点可供广大考生备考参考。
(1)系统学习考试要点。选一本比较权威的教材,并按计划展开复习;有条件的考生可以报一个培训班进行较为系统地学习。培培训班的学习效果比自己看书要好很多,老师的经验都很丰富,会传授给您很多必要的解题技巧。如果时间安排不开,网络课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及时复习,以免遗忘。子曰:“温故而知新”,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一边学,一边复习,过于追求速度,只会欲速则不达。所以每天开始学习时,原则上先不学习新东西,而是先对昨天或前一段时间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反思,查漏补缺,夯实基础。每周抽15分钟的时间反思一周学习情况,制定下周学习计划。
(3)强化练习提升应试能力。每周都要做模块练习题,复习考试要点,掌握解题技巧;每月要测评一次,通过测试查漏补缺、提升答题速度;平时要做最新的真题,掌握命题规律,明确答题方向。
公务员考试个人经验总结 篇6
1#
发表于 2012-7-6 14:23:37 | 查看: 50946| 回复: 58 今年的江苏公务员考试是我最后一次公务员考试了,政审已经通过了,再过两个月就要去上班了,进的是别人说没有关系绝对进不去的单位,我只想说,只要你有足够实力,灰色潜规则是奈何不了你的。我并不擅长这种考试,但是这次的申论81.5分的得分让我占足了便宜,笔试成绩就高出了第二名一大截,最后面试没有一点风险地就成功了。
在我复习的历程中,QZZN的坛友们给了我很多好的建议,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这里谢谢大家了!
这次考试完了我发现申论绝对是有窍门的,而且是大窍门!作为回馈我以我最详尽的表达来介绍一点经验,希望对还在为公考奋斗的坛友有一点作用。
希望大家能有耐心看完我的文章,我只能说,我把我知道的诀窍都抖出来了^_^。
一些牛人可能要笑我了,申论80分以上吹什么。我在这里不是炫耀,因为我在这次考试前的15天的一次地方考试中,我的申论才68分,而之前的申论也从来没上过60分,这短短15天里我觉得我的方法是可以让大家参考的。
【讲述】
引子
我真正说来复习公务员断断续续也有半年时间了,我以为申论无非就是多练猛写,每天写一篇,坚持了大概有一个月,终于坚持得恶心了。但是从最开始半天挤不出来一句话到后来确实有话可说了,写作速度也上去了。每次模考或者正式考试也好,行文总是行云流水,考完感觉甚佳。但是每次考出的结果非常失望,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我甚至一度以为我天生申论就写不好了。
偶遇
在最后一次考试的前一个月左右,我遇到了一位老师,他是我们学校里面中文系的老师,以前参加过职员考试申论的阅卷,我说起我公考申论的惨痛往事,他就向我索要了一些写过的文章,说可以帮我想想办法。我拿了自以为写得不错的一些申论文章给他看,看完他叹叹气对我说,你写的文章是不错,但这不是申论,申论有两点比文章本身内容还重要,那就是“结构和条理”。结构和条理,这两点的指导对于我来说就跟没说一样。他跟我细说了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两点的重要,不但要有结构,而且要结构精美,不但要有条理,而且条理要很容易看出来。这开始让我的申论写作有一点头绪了。
实践的提点
在家里复习一段时间里,我父亲帮我找了一个土地管理所的临时职位,说他们最近在做总结报告,反正我也是练习写申论,让我过去看看,有可能可以学点东西,于是我将信将疑去了那个小的单位。工作并不太累,每天统计数据,写总结些意见,让领导提修改意见,还有就是阅读大量的地方报告。我并不认为这些对我的申论有什么帮助,可当我实习完一段时间回来,有一天写关于农民失地问题的一篇申论的时候,我发现脑子里面清晰无比,写出的文章我觉得比参考答案还要深入,可能很多坛友早就明白这个事情,可是我这个时候才明白什么叫策论文--就是脑子里面有货,心里有主意。所以我开始狼吞虎咽地阅读各种新闻资料,国内的国际的,经济的社会的,然后在接下来的一次地方考试我终于突破了60分,68分,但是还是不高,所以没以绝对优势取胜。
闪光15天
这次失败并没有让我气馁,因为我发现申论不是虚无缥缈,而是有章可循,而且这些要点是不容易被重视的。所以我继续练习,但是今天写一篇明天写一篇,可没有人打分,我并不能判断我今天写的是不是比昨天的好,感觉效率很低。有一天我以前的舍友打电话给我(我的成功全靠我身边有这么多人支持我),说深圳有一个申论批改标准中心的机构,是专门训练申论阅卷人员的,在他们中心的网站上可以申请提交申论,阅卷组会给你的申论打分并且给出评审意见。这无疑绝好地解决了我的问题,我马上申请了测试账号,在接下来的15天里我除了每天打打篮球就做一篇申论,然后晚上等着评分和批改结果的出来。
当你发现每天有权威人士按评审标准帮你的文章打分给评语的时候,就像你知道了对手的底牌一样的感觉,看完分数和评语马上就知道是哪里的问题,每天看完批改我就上网找找资料,补充下脑子里的材料,然后躺在床上想想今天的分高或者分低的原因,慢慢就摸透了申论评分标准的规律和脾气。我感觉这是我并不漫长的申论复习史上最有效率的15天。
终局击杀
终于到了去南京考试的,因为我是外地考生,所以前一天晚上买的机票,很晚才到南京,找了个小旅馆匆匆住下来了,和以往不同,这次我的心里出奇地平静,就像是来旅游一样。我的行测向来是发挥比较稳定的,分数不高不低。申论考试的时候感觉变化很大了,我把材料仔细读了三遍,确定自己每一个材料的细节都读透了,然后刷刷刷开始下笔,我提前10分钟完成了试卷,把自己的答卷纸看了一遍,我觉得这次的分数至少在75分以上。不再是以前那种盲目自我良好的感觉,而是觉得如果不出错,一定能拿到这个分数。所以到最后考试结果出来,旁边的人觉得我人品爆发了,但我自己并不太吃惊。
【总结】
上面写得比较乱,但我把能在15天内我能从68分提高到80分的经验归结为以下三点。
1.结构与条理
每本辅导书都这么强调,但是能正真意识到这个重要性的考生并不多,这就是传说中的“熟视无睹”。结构上要注意各部分划分合理,各部分之间逻辑性强,每段开始和最后要承上启下,每段的总分结构就不用说了,一定要保证。条例上,要保证自己的文章所有的字句都在条理之内,也就是都被“就国内形势而言......就国际形势来看......”“一方面......另一方面......总之......”“短期来看......长期来看......”所包括,不是某些部分,而是全部都在条理之中。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对这一点已经理解透彻做得很好了。
2.知识累积
千万不要背资料,要多看,要理解,要了解问题的核心实质所在。很多人推荐看半月谈或者人民网的评论文章,我觉得初学的时候可以这样,但是要想得高分,就要多看一些报道性的文章,直接获取信息自己加工,比看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更有深度,而且用起来也会更灵活。自从我知道这个道理之后,闲来无事就看报,看新闻,看网络报道,阅读的时候同时想想以前自己看到过类似的东西没有,这些东西的内在联系在哪里。只是累积也不需要很久,一个月半个月的持续高强度信息输入,我个人觉得也很有效。
3.吃透评卷标准
有人说要吃透材料,有人说吃透阅卷心里,其实吃透评卷标准才是关键,公务员申论阅卷的评卷标准不是公开的,但是有实战机会那是最好的,我那15天内等于每天参加了一场正式的申论考试,所以才提高得那么快。所以有考试机会就要去参加,甭管省考市考试,这种累积是非常有用的,我参加的那个申论批改标准中心的测试算是投机取巧,不过对于缺乏指导和练习的人来说绝对是捷径,但很难申请到账号。体验评卷标准,就是摸透申论评分的脾气,就像航向标一样,让自己知道应该往哪方面进步,不管是用什么方法,朝着正确的方向大踏步走,这是得高分的关键。
4.持之以恒
像我这么愚钝的人坚持半年都能考下一个难度不小的职位,大家就更没有问题了,不要怀疑,只要坚持练习,坚持总结。
【资源】
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非常好的新闻站,没有某些新闻网站那么多桃色新闻什么的,纯净而有深度。
公务员申论标准研究评测中心(http:///)这个地方比较偏,但确实是一块宝地。
我难得写这么长的帖子,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用,高手不要见笑,版主要觉得有参考价值就收起来吧。小生在这里祝大家行测准确、申论有神、面试笑傲群雄。已有 13 人评分 wanan0507
Newst
lyzjn
mcgrady7075722
***
文采 + 2 + 2 + 2 + 2 + 2
理由
文章不错,值得表扬。文章不错,值得表扬。文章不错,值得表扬。
太牛了,佩服的五体投地,还让我学到了很多.文章不错,值得表扬。
真牛人也!这文章给了我太多的信心。
我最差的就是申论,我想拼了老命,不拖后腿就行,从来没敢想过70分以上。看了这帖子,瞬间感到腰杆硬了,手也不抖了。国考,我来了!非常经典的文章,很多人考了好几次也不知道申论为何物,楼主一篇文章就让大家豁然开朗。不错!
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精选出好的方法和好的资料 这是楼主的一大贡献 回复 只看该作者 举报
luyun 当前离线
九品学士
九品学士,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文采 2
4#
发表于 2012-7-6 18:00:41
我这帖子我以前看过,当时激励了我好久。虽然没有像文章里说的冲刺到81.5分,但我还是拿到了平时不敢想的72分。我这次能进面试,感谢作者,感谢分享!回复 只看该作者 举报
银两 24
luyun
zhaojinxu 当前离线
九品学士
九品学士,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文采 3 银两 96
5#
发表于 2012-7-6 18:08:04 我正在备战国考,时间还算比较充足的。我希望能和楼主说的一样,申论得到长足地提高。
我也在中政申论上做题,老师的批改我感觉很有用,只是我的领悟力和底子没有作者的高,所以提高效果没这么恐怖。但我相信,我只要完成了我的套餐,只要坚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申论提高到70分以上肯定没问题!
╭︿︿︿╮ {/ ︿︿ /}((oo))︶ ︶ ︶
回复 只看该作者 举报
zhaojinxu 6#
发表于 2012-7-6 18:15:57 哈哈,楼上的表情很有爱。
每次我有所动摇的时候,就把这种帖子拿出来看。
每次在吸取别人经验的时候,我也从别人的方法中找到了自己道路。
回复 只看该作者 举报 wangyong 当前离线
九品学士
九品学士,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文采 4 银两 98
wangyong
176878262 当前离线
7#
九品学士
九品学士,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昵称
不散的烟圈 文采 1 银两 62
发表于 2012-7-6 20:36:46
我是新人 刚冒出打算明年国考的想法
还不懂申论所谓何物
谢谢这位仁兄提的这么多宝贵意见
让我少走很多弯路
顶起
回复 只看该作者 举报
176878262
henghengxu1029 前离线
九品学士
九品学士, 积分 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文采 6 银两 180 当
8#
发表于 2012-7-7 19:07:08
刚刚去看那个申论测评的地方报名刚刚截止.......真是悲剧......还要继续关注.....然后好好练习.......今年不容有失......回复 只看该作者 举报
henghengxu1029
9#
发表于 2012-7-10 11:27:57
我是新人 刚冒出打算明年国考的想法
还不懂申论所谓何物
谢谢这位仁兄提的这么多宝贵意见
让我少走很多弯路
顶起
回复 只看该作者 举报
*** 当前离线
九品学士
九品学士, 积分 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文采 12 银两 71
***
10#
发表于 2012-7-12 02:48:18
写的很好,特别是总结的好,把目的总结的很透彻 jialijun1004 当前离线
九品学士
九品学士,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文采 3 银两 21
国家公务员考试经验 篇7
一、西方主流理论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在巨大成绩面前出现上述认识上的反差,究其原因在于国外的学者是以总结于发达国家经验的主流理论来看中国;国内社会科学教材则是直接翻译或以发达国家的教科书作为范本来编写,国内舆论界、知识界也同样以西方主流的理论作为参照系来理解、认识出现在我国的各种社会经济现象和问题。
我国的改革开放并没有照搬西方主流的新自由主义理论所倡导的“休克疗法”,试图以“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一次性地消除计划经济时代的各种制度,而是根据我国社会的承受力,可动员的条件等情况以双轨渐进的方式来推进,随着条件的成熟,不断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但西方主流的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不如市场经济,要向市场经济转型就必须一次性地消除各种扭曲,最糟糕的经济是改革不彻底的双轨制经济。受此理论的影响,不少学者把我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于没有按照西方主流的理论来进行改革所致。不过问题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按照西方主流理论来进行转型的苏联、东欧和亚非拉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普遍出现经济崩溃、停滞、危机不断,少数在转型中取得经济稳定和快速发展的越南、柬埔寨和非洲的毛里求斯,推行的却都是双轨渐进的改革。
不仅在转型问题上,在发展问题上也是如此。发展经济学是二战后出现的一个新的现代经济学子学科,第一波思潮主张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由政府直接动员、配置资源,建设发达国家所拥有的现代化的大产业。受此思潮影响,二战以后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普遍推行这种战略,虽然在头几年取得了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其后,不约而同,经济出现增长停滞和危机不断。日本和四小龙等少数几个东亚经济体推行的则是出口导向战略,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着手发展经济,这种发展战略在当时被主流发展经济学认为是错误的。
少数成功国家的转型和发展的道路违背了西方主流的理论,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现象的理论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即使在发达国家适用的理论,拿到发展中国家来也常有“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缺憾。如果未能认识到发达国家主流理论在发展中国家运用的局限性,照搬的结果经常会事与愿违,以此为参照系来观察社会的结果则经常会使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分子变为社会批评家而难于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只有总结我国自己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成败经验的理论创新,才能真正揭示我国过去能够在转型期维持经济的稳定和快速发展的原因,以及当前问题的根源、解决的路径,只有这种来自于我国的创新性理论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中国奇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如果我们能实现到2020年两个翻一番的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我国有可能成为二战结束以来第三个从低收入进入到高收入的经济体。从二战以后到2008年,也只有13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发展成为高收入经济体。上述数字表明,其他180多个发展中经济体绝大多数长期陷于低收入或中等收入陷阱。
新的理论来自于新的现象,只有深入理解出现在我国的新的社会经济现象,而不是仅以现有理论为考察问题的出发点,才有可能提出真正能够解释我国现象的新理论及其一般意义。1994年,我和蔡昉、李周所著《中国的奇迹》这本书在这个方向上迈出了第一步。此书出版后,被译成日、俄、法、韩、越等国文字在海外出版,并且成了许多海外大学中国经济课程的教科书。
2007年我有幸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的邀请去做一年一度的马歇尔讲座。我以《中国的奇迹》一书中建立的经济体制内生于发展战略的理论框架,提出了一系列可验证的假说,并用二战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数据对各个假说做了经验检验。演讲的内容后来整理成书《经济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和自生能力》。
2008年我把《中国的奇迹》一书的分析框架进一步发展成《新结构经济学》,总结了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经验,从要素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和企业自生能力出发,探讨了经济发展和转型的本质,论证了市场和政府在经济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各自的作用和边界,提出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理论体系。2012年我在世行的工作结束前由世界银行出版社出了《新结构经济: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并以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结合我在世行工作的经验和访问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所思所见,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繁荣的求索:发展中经济如何崛起》。此两书出版后在国外获得学界的好评。
三、非洲国家是检验中国经验的最好地方
非洲国家在发展早期各项条件比我国好,自二战以后在政治上摆脱了西方的殖民统治开始追求自己国家的现代化,但是,在西方主流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将近三代人的努力,目前却沦为世界上最为贫穷的大陆。非洲国家是检验总结于中国经验的理论是否有一般意义的最好的地方。
在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任上,我开始向非洲国家介绍中国经验,强调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贫困,实现稳定、快速、包容的发展,既要逐步建立起“有效市场”制度,也要有“有为政府”来动员资源,消除经济发展、结构变迁过程中的各种瓶颈限制。我在埃塞俄比亚做试点,向该国政府介绍如何办好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以一站式服务来克服现代产业在落后国家发展所面对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的瓶颈,和如何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以及如何招商引资来加速产业的升级。华坚鞋厂在埃塞俄比亚的快速成功为该思路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例证。
根据2010年我在世 界银行所主持的一项研究,埃塞俄比亚制鞋业的工资仅为中国的1/8到1/10,而其劳动生产率则为中国的70%,埃塞在劳动密集的制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2011年3月我拜会了埃塞时任总理梅莱斯·泽纳维,向他汇报这项研究发现。受此启发,梅莱斯总理于2011年8月来到深圳,邀请中国制鞋企业赴埃塞投资。东莞的华坚集团于2012年1月在亚的斯亚贝巴附近的“东方工业园”开办鞋厂,雇用了550名当地工人,到2012年底增至2000名。2013年埃塞政府在首都附近的博乐拉明镇设立新工业园区。埃塞现已成为非洲吸引外商投资最热门国家和经济发展明星。世界银行在今年破天荒地提供了2.5亿美元贷款支持博乐拉明工业园区的第二、三期发展。
发展条件属于最差的埃塞的成功也为其他非洲国家的减贫和发展提供了经验、带来了曙光,并引起了非洲国家对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来自于中国的发展理论的重视。2013年2月,坦桑尼亚的总统贾卡亚·基奎特邀请我担任顾问,为新建立的工业园区出谋划策。2014年1月,塞内加尔总统麦基·萨勒邀请我前去访问,发表新结构经济学的演讲,并为表彰我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反思和推动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授予我国家功勋勋位高级骑士团司令勋章。2014年7月我访问埃塞俄比亚时,新任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给我颁奖表彰我对埃塞俄比亚经济发展的贡献。
四、21 世纪很可能是中国经济学家的世纪
自1901年严复翻 译出版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以来,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100多年里,经济学是我国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中的显学,但我国经济学家对当代经济学的思潮和发展方向的影响还很有限。社会科学理论在本质上是一个用来解释社会现象的逻辑体系。解释的现象越重要,理论的影响就越大。因此,研究世界上最大、最重要国家的经济现象并将之总结成理论的经济学家,他们的成就越容易被认为是世界级的成就。从18世纪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英国是世界上最大、最强的经济,同时也是世界上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心,生长或生活在英国的经济学家近水楼台先得月,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多出于此。一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的重心和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心逐渐转移到美国,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也逐渐出自美国。
挪威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经验 篇8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挪威虽属于工业发达国家,但在北欧,挪威却不是最发达的国家,也缺少像瑞典“爱立信”和芬兰“诺基亚”那样高科技、高增长、高收益的超级企业。在缺乏超级企业自主提供科研创新投资的情况下,挪威如何保证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作为国家治理中的重要部分,科研创新能力在挪威是如何得到培育和发展,以提升整个国家治理能力的?在挪威,有哪些值得探索和借鉴的经验?
国家干预科研资金分配与创新体系建设
在北欧国家中,挪威的研发创新强度比较低,落后于瑞典、芬兰和丹麦。金融危机以后,挪威研发投入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始终徘徊在1.65%~1.76%之间,而其他北欧邻国基本上处于3%~3.5%之间。挪威政府提供了46%的研发资金,企业只提供了43%,而其他北欧国家政府研发投资大多低于30%,企业研发投资比例则普遍接近或超过60%。这种情况同挪威经济中缺乏瑞典和芬兰那样的超级企业有关,因为超级企业往往具有很强的研发投资偏好和投资能力。譬如,2013年,芬兰“诺基亚”一家企业提供的研发投资就占到当年芬兰全部企业研发投资的50%,但更直接的原因是,挪威研发创新过程中的国家干预因素较强。
二战后,挪威形成了多元化的科研和创新体系,特别是在科研和创新活动的实施层面,大量的高等教育机构、独立研究机构和企业研究机构参与其中。不过,在战略决策和资金分配层面,国家的作用仍然非常突出,主要通过挪威研究理事会(RCN)和挪威创新署两个机构来进行宏观协调。
此外,挪威工贸部下面还有一个叫“挪威工业发展集团”(SIVA)的机构,实际上也有政府背景。SIVA的资金来自政府各个部门,但在操作层面上商业色彩更浓一些,譬如,它可以向挪威的高科技创新企业提供部分风险资本。此外,SIVA直接管理挪威境内10个科学研究区、15个知识园区、24个孵化器和14个工业孵化器以及12个贷款和风险基金。
挪威研究理事会、国家创新署、工业发展集团均属于中央政府部门下属的二级机构,虽然隶属政府各个部门,但它们在科研和创新战略规划以及资金分配上具有较大的话语权,特别是研究理事会和创新署,政府各部门一般都会认真听取或采纳它们的建议。挪威政府所有科研创新资金都必须经过挪威议会的审批。
“三位一体”的科研创新格局
在科研和创新的实施层面,挪威形成了所谓“三位一体”的格局,即高等教育机构、独立研究机构、工业研究部门三部门共同推动科学研究。
挪威境内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指大学和学院,它们重点从事基础科学研究,也从事少量应用科学研究,2011年高等教育机构96%的经费来自政府,因此,国家对高等教育机构的影响很大,但在研究方面,它们是完全自由的。独立研究机构侧重于应用科学研究,也进行少量基础科学研究,大部分经费来自政府,2011年获得了110亿克朗(约合17.6亿美元)的资助,独立研究机构曾经是挪威境内最重要的科研和创新机构,但近年来的社会影响力有所下降,主要是政府资金更多地向高等教育机构和工业部门倾斜。目前,教育和科研部、工贸部、环境部、农业部、渔业部通过远程网RCN向境内的49个独立研究机构提供资助,获得资助的领域涵盖环境、资源、工业技术、社会和人文等。工业部门主要由企业研究机构组成,重点从事产品开发研究,同时也兼顾少量的应用科学研究,挪威政府通过RCN和创新署向工业部门的研究机构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
科研和创新体系的主要特点
挪威境内的科研活动比较集中,而创新活动比较分散,这与挪威的科研资源分布和企业活动有很大的关系。挪威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独立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奥斯陆、卑尔根、特隆姆瑟等少数城市,譬如,奥斯陆地区集中了挪威最优秀的科技人才和教育研究机构。2013年,奥斯陆-阿克什胡斯地区集中了挪威50%的科研资金,其中奥斯陆地区就吸纳了208亿克朗(约33.3亿美元)的科研资金,占全部资金的46%,该地区每千人中拥有43位科研人员,在奥斯陆和其他大学所在地周围形成了强大的科研集群。创新活动的分散特征则主要是由于挪威境内95%的企业都是不到100人的小型企业,其中还有80%是不到5人的微型企业,这类企业分布在挪威全国各地。
挪威的高等教育非常发达,科研和创新人才储备量很大。挪威政府历来重视教育投资,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充裕的资金,这使它拥有全球教育素质最高的人口。30年来,挪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不断提高,2011年达到38%,在北欧国家中仅次于芬兰,远远高于欧盟29%的平均水平。在奥斯陆、卑尔根、特隆姆瑟等城市,有挪威最好的大学和受过最良好教育的科研人员。
挪威政府还为科研和创新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战后,挪威虽然没有全盘接受西德社会市场经济的治理模式,但在劳工市场和雇员培训方面却有自己的特点,即所谓的“有弹性的社会保障”模式,也就是说,挪威劳动力不仅能像美国和英国劳动力那样自由地流动,也能像西德劳动力那样享受到各种社会福利,因此挪威企业增减员工的成本很低,被解雇员工的福利和培训费用,特别是转岗所需要的技术和技能培训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
挪威科研创新还具有很强的国际合作能力。从1994年欧盟第4个框架计划开始,挪威已经连续参加了4个欧盟框架计划内的科研活动。在第7个框架计划内,挪威从欧盟获得了7.96亿欧元的资助,有6400人参加了框架计划内的1600个科研项目,特别是在信息通信技术和环境研究项目上,挪威的兴趣非常浓厚。挪威还积极参加欧盟《2020地平线计划》(又称欧盟第8个框架计划,2014-2020年),准备为该计划提供180亿克朗(约合29亿美元)资金。此外,挪威在2013年还与世界124个国家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包括中国科技部),挪威国家创新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3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办事处(如北京、上海、香港),这些城市在某些方面具有很强的研究创新优势,挪威国家创新署的任务就是深入了解世界最新科技创新方向,帮助挪威企业寻找国际创新合作伙伴。
把握后经济危机时代科技创新的新方向
经济危机后,考虑到挪威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比较单一,一旦发生全球性经济衰退,出口能力必然受到影响,因此,挪威政府选择了信息通信技术、生物制药、生命科学、纳米材料作为摆脱产业瓶颈制约的突破口。2011年,政府为信息通信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了100亿克朗(约合16亿美元)的资金,为生物技术提供了38亿克朗(约合6亿美元)的资金。概言之,挪威政府正在通过积极的国家干预,加快实现“有创造力的社会、有创造力的人力资源、有创造力的企业”的战略目标。
国家公务员考试经验 篇9
2014年上半年省级考试进行了数十场,中公教育专家发现,如果考生在备考期间能够做到全面复习重点掌握,那么应对省级公务员考试试卷还是可以做到淡定从容、灵活应对的,部分未准备充分导致落榜的考生一定不要气馁,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可以继续再战.而且可以讲省级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些宝贵经验继续保留下来。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就目前的公务员考试形势来看“全面备考”一定是考生“从容应考”的一个最可靠的法宝。
题量大时间紧,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特点,考生们经过省公务员考试已经明白了这个现象,国家亦是如此。题量增加确实会令很多考生措手不及,不过更多的还是因为我们考生在备考的时候准备的不够充分,第一是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上不能做到灵活变通,对于很多熟悉的题型和题目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方能保证做对,冷门考点重获青睐,导致考生备考中出现知识点的真空区。由于备考时间和备考精力等因素的影响,很多考生在备考的时候目标明确,重点突击高频考点,对于其他的一些考点不做充分复习,这就导致在考场上出现该类考点时,考生手无足措不知如何应对。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备战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一定不要忽略一些最近几年未考的题型。否则会导致临场慌乱而无法作答。
综上可见,对于公务员考试的备考广大考生应该牢记一点:没有考不到的,只有准备不足的。省级公务员考试的情况告诉我们:要想在公务员考试中考出理想的成绩,那么备考就要非常的全面,无论是高频考点还是冷门考点,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速解技巧,无论是作答顺序还是临场发挥,这些都需要考生在备考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正所谓以不变应万变,其中的不变更多指的是全面的掌握,只有我们尽可能地将备考做充分了做全面了,才能够在将来的考场上笑傲群雄。
江苏公务员考试绝对成功经验 篇10
春节前后,各省的地方公务员陆续开始报名考试。连日来,很多朋友向我咨询公务员笔试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同学刚刚从考研的战场下来,硝烟还未散去,就立马要投入公务员考试的复习中,让我很是感慨。鉴于我之前写过公务员面试的相关情况,而对笔试没有特别的总结介绍,这两天我一鼓作气,写了如下文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样的,以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为蓝本。
一、综述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分A、B、C三类,A类是综合管理类,绝大多数职位包括法检系统都属于A类,考公共基础知识(以下简称公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性测验(以下简称行测)和申论三门,其中法检系统如不是只招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则需要加试法律;B类是行政执法类,主要是一些执法部门,典型的如工商、地税、质检、城管、监狱劳教系统等,考公基和行测两门;C类是乡镇类,主要是乡镇公务员,包括乡镇政府职位及乡镇各部门(土管所、司法所等),考公基和行测两门,每类的每门满分都是一百分。ABC三类都要考公基和行测,但三类的题型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A类的题是最难的,B类稍次,C类最简单。近几年江苏省考的考试时间一直飘忽不定,早的大约在三月下旬,迟的要到四月下旬甚至五月上旬,考试时只考一天,一般是周日,早上8点到9点半公基,10点10分到11点55行测,也就是说到中午时B类和C类的考生就结束了,下午2点到4点半申论,5点到6点半法律加试,所以对于A类特别是考法律加试的考生,体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成绩会在考试后一个月左右公布,同时公布省控线和各职位进入面试人员名单,只有总分、行测和法律加试有省控线,一般A类三门总分省控线150分,其中行测不低于50分,另外法律加试不得低于45分,行测难的年份(如2010年),省控线相应调整到45分,法律加试难的年份(如2009年),省控线相应调整到30分。B类总分90或95分,申论50或45分,C类与B类一样。
二、报名
考试前一个月左右报名,开考比例基本上都是1比3,也就是说,一个职位招N个人,只有报名的人数达到3N的时候,这个职位才能考试,如达不到,那就核减招生人数,比如招2个,只有4个人报名,那么这个职位就会核减,只招1个人;当N本身及为1的时候,如果报名人数只有2人,那么对不起,这个职位就不招了,这2个人再另给你们额外1天时间重新报名。这样就充分体现出公务员考试“择优录用、宁缺毋滥”的原则。
每人只能报一个职位,并且没有调剂,所以在报名上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不建议报只招一个两个的职位,因为这年头强人太多,万一高手图稳报个很一般的职位,那你就惨了,比如2010年省考状元(A类,220分)报考的是南京市某区的卫生局,报这个职位的其他考生只能哭了。所以报名时一定要谨慎,我建议在招考职位表出来后,先选取几个意向性的职位,每天关注其报考人数(各地市人事考试网的报名系统中可以查到),然后在报名截止前3天左右再下手,根据彼时不断更新的报名人数,选取一个相对有把握的职位。如果真的出现了我上面说的没达到开考比例的情况,那大家也不要傻等核减招生人数,在报名截止前一天发现要达不到开考比例了,自己找个把朋友报个名凑个人数,帮他们出个报名费,到时候不去考试就行了——当然这是违法的,不提倡(我这里有传授犯罪方法之嫌了,这在刑法最新修正案出来之前可TM是死罪啊,晕)。
笔试的复习看似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但其实只要静下心来,一两个月时间是足以搞定的,我主要就A类的三门及法律加试逐项介绍。
三、复习所需资料
中公教育版公基、行测及申论教材(李永新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下同);中公教育版《历年真题解析》;中公教育版模拟试卷;自行下载打印《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自行下载打印或购买自前一年考试的那个月份起到这一年考试的前一个月止的时政材料;随便什么版本的模拟试卷(多买一些,多多益善)。
我需要解释的是,为什么推荐中公教育的书和模拟题,不是做广告,而是我觉得只有他们的题的难度是最贴近江苏省考的真题难度的。江苏省考的行测比国考行测要难,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数学部分,江苏省考的难度堪称全国之冠,面对这种情况,你在复习之时如果做不到与真题相近难度的模拟题,那上了考场只能是空对空。别的模拟试卷不是试题太简单就是答案太简单,丝毫没有锻炼价值,比如所谓的什么“红宝书”,练习题是不少,但只有个答案,解析一点没有,光知道个对错有毛用啊。那为什么又要买大量的乱七八糟的模拟试卷呢,这是因为中公版的模拟卷只有10套,这是远远不够的。复习公务员考试必须大量做题,不断提高速度及感觉,就像以前高考复习数学时一样,到最后每天都是练习小题目保持感觉,就是这个道理。
四、公基复习
1、公基综述
公基基本上分为时政、政治、哲学、法律、公文、常识这几大方面,试卷的分布情况大致是这样的,25道单选题每题1分,15道多选题每题1.2分,一个关于公文的材料(5道单选题每题1.2分),3个法律类的材料(15道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2分)三个政治类材料(15道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2分),最后一个论述题15分,一共1个半小时,时间是肯定够的。
2、时政
时政大约有10分左右,就按照我讲的,江苏省公务员网上每个月都有时政整理,把前一年到这一年每个月的时政下载打印下来,没事翻看,只要有个印象知道是什么事情,考试时就能选出来,其中中国时政考的最多,每年的一号文件是什么题目几乎是必考题。外国时政一般只考跟中国关系大的,美国日本等等,日本首相、泰国总理经常换,经常会考,还有中国参与的国际性的合作组织,APEC、上合、金砖四国等。尤其要注意的是,重要的周年纪念日时常会考,比如2009年是南京解放60周年,就考了南京的解放日期。那么2011年的周年纪念日特别多,辛亥革命、党的生日、九一
八、皖南事变、毛主席周总理逝世等,这些都是常识,需要记住的。
3、政治
政治部分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并且与我党党史相结合,大约占到20分左右。这一块内容繁杂,头绪很多,但没有什么捷径可言,根据教材的体系认真看,结合真题出现过的知识点,进行认真整理,之后再反复看,做到熟记。其中最重要的考点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毛泽东在革命各个时期提出的理论,什么工农武装割据、统一战线,以及各个时期他老人家写的著作,都要熟记;邓小平理论重点在于80年代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科学发展观的重点在于他的内涵和各个方面。
4、哲学
哲学就是考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其他的不相干的哲学派系基本不考,大约占15分左右,比较重要的点是联系发展的观点、矛盾转化观点、物质意识观点等,基本上高中是学政治的,或者是考研的同学,这一块都不会有问题,如果没有一点基础也不要紧,考的大都是易懂的哲学原理,稍微看一下就能理解。需要注意的是会考到一些古人说的话,问你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这个要对教材上及真题里出现过的话进行整理,力求每句话都理解。
5、法律
法律一直是公基中的重点和难点,不仅仅是不学法律的考生感到难,就是法学专业的考生,看到多选和材料题,也觉得头大,而法律在公基中占到25分左右,这就需要我们很好的复习。
对于法学专业的同学,并且民法商法比较好的,那么复习的重点在于行政法和宪法,怎么复习我就不赘述了;对于其他专业的一点法律基础也没有的同学,那就要从头开始。首先看物权法中的所有权部分,只要弄明白什么是我的,什么不是我的;再看合同法,只看买卖合同部分,不求吃透,只求知道买卖货物的全过程;之后看婚姻家庭法的继承那块,把继承的原则弄清楚,知道人死了根据什么原则分财产;理解力强的同学,再看一下知识产权法中的发明专利,在什么情况下属于自己,什么情况下可以给别人用,看这么多就行了。
为什么只看这些?法律博大精深,我们学了4年都是空对空(当然也没学好就是了),你一点基础没有,指望个把月时把所有东西都弄明白?那是痴人说梦。所以只能把最重要同时也是相对容易理解的考点弄清楚,什么宪法行政法,我可以说,短时间内门都摸不到,别提理解了。至于刑法,每年大概只考个1、2分吧,经常考的是故意和过失的区别及故意的类别,比如张三想杀李四,投毒,什么王二麻子也吃了死了,问张三对王二麻子的死是直接故意、间接故意、过失还是意外事件,诸如此类的。我为什么不建议没有基础的人看刑法,固然是因为刑法考到的很少,还有就是刑法重要内容太多,根本不知道考哪块,而且一看起来容易对刑法产生兴趣,特别是男生,什么杀人啊QJ啊,容易陷进去,复习时间寸土寸金,谁还有空研究先杀后J还是先J后杀?
如果连我上面提到的内容也看不完、看不懂,那就算了,法律固然25分,你蒙也能蒙个8分吧,有这个时间不如看看时政,做做行测呢,那些才是实打实的。
6、公文
公文本来是公基中的难点,因为考生平时根本接触不到,一点数没有,而且很杂,教材讲的又没有头绪。但是你只要在网上下一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把一共57条吃透了,再把历年真题弄懂,我敢说,公文的10分你至少能拿到8分。
7、常识
常识一般在3分左右,考的那可就杂了,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科技人文„„什么都有可能考,对于这种情况,那就没必要复习,看都不要看,看那么多常识,记都记不得,结果就考个把题,不划算,到时候就看你平时积累了,没必要为这个花时间。
8、论述题
最后是一道论述题14或15分,考的都是政治性内容,什么民主集中制啊、党风廉政建设啊,等等。这个没必要专门复习,一是复习申论时会带到,二是考的太杂,根本看不过来,即使看到了也背不下来。那怎么办,吹呗,不管什么题目,上手就吹,根据自己的理解吹点,最后上升到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基本上能拿个一半分吧,足够了。
这样一来,公基的复习就清晰了,你会发现教材上很多东西你看都不要看,什么公共职能,什么科技经济,全是空对空,但是我提到的这些,除了法律,一定要吃透。我再次提出复习公基的方法,看书,结合真题,整理知识点。只整理自己不会的和模糊的,尽量简便,“什么是什么”的形式,量会很大,但不要怕麻烦,抄一边等于你看5遍,整理好了之后,天天看,没事就看,两天翻一遍,怎么也记得了。
五、行测复习
1、行测综述
江苏省考的行测全是单选题,共120道,105分钟完成,主要分为数量关系、类比推理、图形推理、逻辑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及资料分析。满分一百分,每一题没有固定分值,而是跟四六级一样,是加权计分制,即该题做对的人少,分值相应高一些,做对的人多,相应低点,但也有限。
行测是大家感觉最头疼的一门,有人说也不容易提高,复习没什么效果,我认为不是这样。相交于公基和申论而言,行测是提高最快的一门,只要多练习,多做题,上升空间很大,而且江苏省考的行测是有省控线的,你要是本着半放弃的态度不复习行测,那你总分再高,行测不达线,同样没希望。事实上,行测是最为拉分的一门,高手能考80分,一下子能拉别人20分,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重视行测的复习。下面我逐一分析。
2、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是行测恒久的重点与难点,多少人倒在其面前,我觉得还是能提高的,数量关系具体分为两块,10道数列题,15道应用题。
数字是数学的基本,数列也是最基本的数学题,最简单的就是1、2、3、4、(5),当然江苏省考的数列题的难度接近变态,主要分为几类。一是固定数列,比如质数列,2、3、5、7、11,比如平方数数列1、4、9、16、25,比如等差数列,1、5、9、13、17等等。这个可以说是常识,对于质数列,1到20的平方,1到10的立方,要非常之熟悉,达到随意报个数字,是不是质数,平方立方是多少,立马能报出来的地步,另外基本的等差等比数列,要能够一眼能看出来,还有一些特殊的数字,要知道是什么情况,比如1001,是7x11x13,很多人觉得数列难,看不出来规律,其实大家对这些基本的数列都不熟悉,更不要谈之后的变化了。二是固定数列的变式及组合,比如二级甚至三级等差数列,等比与等差的结合,乘方数列加一减一等等,这个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对基本数列熟悉的基础上,逐渐能够看出来其中变化。三是简单的玩点小花样,比如123、145、268、459„„这个数列每个数字的前两位之和是第三位,这就是规律;再比如1248、2392、1040、1768„„这个数列前两位组成的数字和后两位组成的数字呈4倍关系,对于这些题,对数字敏感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而不敏感的人只要多练习,也是能够看出来的。四是变态题,根本不知道是什么规律,非常之难,这种题就没必要去复习,碰上了就认倒霉。
在对基本的公示熟悉之后,做题时,就要熟练快速的运用到各组数字中,一眼能看出来的不谈,看不出来的,如果是两位数数列,就不断提取因数,从其因数中找规律,如60,立马化为4x15、5x12,从中找,对于其中数字不常见的,如什么37、47,要立马想到是质数,不行,再要想到37是6的平方加一,47是7的平方减二„„对于三位数或更多位数的数列,除了很明显是平方立方的,就要从各个位上的数字上着眼,有可能是数字与数字之间有文章。总之,对于基本的数列一定要熟悉,基本的数字一定要敏感,这是在勤加练习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的。但练习的时候注意不要钻牛角尖,注意度的把握。
江苏省考的应用题讲白了就是小学初中的奥数题,学过奥数的人一点都不觉得难,什么鸡兔同笼啊、抽屉原理啊、牛吃草问题啊等等,但是对于没学过奥数的人来说,就感到很难。其实15道应用题每一道代表着一种类型的题目,只要把方法吃透,无论怎么变化,都能够运用自如。教材中对各种题型都讲解的十分详细,静下心来看,把公式记住,把例题看懂,把核心方法掌握,以前奥数中最难的牛吃草问题,其实也就是一个公式的事情。每一类题的核心点一定要吃透,如追击问题的速度差、年龄问题的年龄差,这样即可以不变应万变。
具体复习应用题时,先把书上的方法弄懂,然后自己试着做例题,遇到有变化的情况再去翻书钻研,在完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再通过多做题提高速度。对于数学基础非常差的同学,那也不要全盘放弃,要把常考的并且比较简单的题型力求掌握,如年龄问题,工程问题、排列组合问题等,其他的就随它去吧。
3、类比推理
这是行测最简单的部分,比如老师对学生,问你医生对什么,那自然是患者了,诸如此类,没什么可复习的。唯一要注意的是,这是行测中为数不多的能拉回速度的部分。你想行测105分钟120道题,10道题,平均每题只有52.5秒,除去涂卡时间,每题最多只有50秒时间,你50秒能做完一道数学题吗?能做完一道资料分析题吗?所以在类比分析上,你的速度快一点,就能赢得时间匀给其他题。
4、图形推理
这是江苏省考行测的难点,但我认为这不是我们复习的重点。因为江苏省考点的图形题十分变态,有的规律固然能看出来,有的根本看不出来不说,参考答案给的解释也非常牵强,所谓规律根本不可能想得到,跟蒙也差不多,还白白浪费了时间。有一点我再三强调,对于行测,时间就是生命线,不能把时间浪费在想了很久也不一定能想出来、即使想出来也不能保证正确的题目上。
那么对于图形题的复习,我们只要把教材上提到的典型题和真题上经常出现的题的规律掌握即可,比如数空间啊、数角啊、中心对称啊、轴对称啊等等,对于规律牵强的,根本看不出来的,一律放弃,随意蒙。
5、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大约有10题左右,考的题粗略看上去就像是我们以前经常玩的脑筋急转弯一般,什么一个圆桌,一共坐了8个不同国家的人,中国人旁边不是德国人,日本人旁边是美国人,韩国人不会英语但是能与身边的两个人无障碍交流„„给你若干个条件,最后问你比如讲俄罗斯人旁边是哪国人。对于这种形式的题,很多不得法的考生只有一个笨办法,就是把选项逐一代进去,有时候A选项恰好就试出来了,那算运气好,有时候好不容易试到D了,发现又乱了,浪费了太多的时间。逻辑推理的题目一定要掌握方法,这些在行测的教材里都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什么矛盾律啊、排中律啊等等,一旦掌握之后,做题自然得心应手。比如四个人各讲一句话,其中只有一句假话,那么首先找到说法矛盾的两句话,定然是一真一假——这就是矛盾律最基本的运用。所以在复习逻辑推理时千万不要急躁,认真看过书之后,再做真题和模拟题。
6、言语理解及表达
这一类型的题,讲白了就是语感,语感强的同学,看一眼题目就立马选出来,语感弱的同学,看半天也不知道讲的什么意思。那怎么提升语感?唯有大量的做题,看书是没有用的,每天做几十道题目,对答案之后慢慢理解领悟。语文上有一句话叫“耳不顺,句不通”,所以做题时可以轻声读出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悟来提高语感。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多接触人,多跟人吹牛,比如一个平时不联系的朋友突然打电话来,寒暄N久之后,婉转的提出手头紧,那他这段话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自然不是寒暄,也不是关心,而是借钱。要达到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境界。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点是不要钻牛角尖,比如排序的题目,因为题目都是从一些文学作品当中摘出来的,可能作者当时就是头脑坏了,非要这样写,实际上于逻辑不符合,但你不能强求,这种题目无法强求,没有为什么可言,就是语感。比如鲁迅先生的名句“我家后院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这句话什么意思?难道真如小学语文老师所说的蕴含着什么很深的哲理?都是空对空,你这样写就TMD是多此一举,鲁迅写出来就是名人名言。第二点要注意的是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选出来了就过去,不要再纠结,一是时间不允许你纠结,反而会影响你做下一题的思路,二是你纠结了半天也不一定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三是要相信自己。
7、资料分析
4个资料,有的是文字资料,有的是图表资料,里面有大量的数据信息,考查的是考生对数据的敏感程度、提炼的精度和计算的速度准确度。数据都很大,计算很繁杂,比如今年某县GDP1284亿,去年976亿,有一题让你选择增长的百分比。这种题目跟数量关系不同,数量关系有的变态题,给你一天时间都不一定能做出来,而资料分析纯粹是大量的计算,静下心来多给你个把小时,个个能做对,所以速度和速算能力在这里就体现出来了。列示子,快速的得到答案,这是小学生的题,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大量的练习就会有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资料分析是江苏省考行测的最后一项,很多人反映做到这里都来不及了,胡乱填个答案。行测的时间确实很紧,到目前为止,除了我,没听说有人能把江苏省的行测做完的,但是行测采取的是加权计分,大家都来不及做资料分析,那么资料分析题的分值自然就高,还有一点,除了大量的计算以外,还有大约四分之一的资料分析题是直接能从题中找到的,什么资料中的国家人口过亿的有多少个?数一数就出来了,这样的题如果来不及而胡乱选就太可惜了,所以接下来我要讲行测做题的顺序和取舍。
8、行测做题的顺序与取舍
前面说过,除去涂卡时间,行测每题平均大约只有50秒钟,那么怎样安排做题顺序,怎么取舍,就大有讲究。我的经验和建议是:抛开数学题,先从类比推理开始做起,做到资料分析题之前,如果还剩一个小时以上,可以先做数学,如果不到一个小时,先做资料分析,做一眼能找出来的题,繁杂的计算题只列式子,完了之后立马回头做数学,数学怎么着也能做对一点吧,剩下的不会做的不管他,回头把资料分析里的计算题做了,最后涂卡,剩下的数学题只好听天由命了。
【国家公务员考试经验】推荐阅读:
国家公务员考试经验总结09-22
公务员考试申经验范文08-28
国家公务员考试学习经验及心得11-14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入口06-16
国家与地方公务员考试怎么准备de(浙江)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