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验

2024-10-11

国家经验(共12篇)

国家经验 篇1

(一) 英国“公平社会”建设

近年来, 英国政府主要的措施有: (1) 增加对儿童特别是贫困家庭儿童的福利。英国儿童的贫穷率下降了10%, 成为欧盟主要国家中改善儿童贫困问题效果最为显著的国家。 (2) 加大对青少年接受教育与培训的支持力度。政府希望到2015年时将接受学校教育和技能培训的17岁左右青少年的比例从目前的75%提高到至少90%, 有效地改善贫困青少年的发展问题。 (3) 加强对老年人与残疾人的照顾。 (4) 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使全体国民都能享受到公平合理的高水平社会服务。 (5) 改革完善政府的税收制度, 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形势, 使之“现代化”, 保证所有纳税人之间的公平合理, 推动政府宏观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英国政府走出的这么一条总体兼顾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政府执政道路, 既符合本国国情, 对其现代化发展助力颇多, 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

(二) 德国的社会公平和保障政策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追求的最高目标是自由、公平、安全和富裕, 其思想基础是把市场上的自由与社会平衡结合起来,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的协调统一, 实现个人利益与国民经济总体利益的协调统一。德国的公平和保障政策主要有收入再分配政策、社会保障体系、劳动保护政策、企业职工参与决定政策和劳动市场政策等。通过把税收的一部分以一定形式补贴给失业者、退休者、离休者 (退休公务员) , 调节收入差距。根据德国法律规定, 公民必须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四大社会保险。它以法律的形式来实施强制性的社会保险政策, 提高了社会公平实现的可能性。德国的劳动保护政策主要有解雇保护、工资保护、工伤保护、妇女儿童保护等。德国的《企业组织法》保障职工参与涉及雇员权利和利益问题的决策。德国政府采取免费介绍就业、提供寻找职业所需费用、对成年人教育和专业培训免费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实现充分就业。

(三) 法国调节社会公平的措施

法国政府通过再分配来调节社会公平, 主要的手段有:第一, 通过完善税制增强再分配调节力度, 缩小贫富差距。据有关报道, 目前法国高级管理人员与非熟练工人的税前收入差距为4倍, 而税后可支配收入的差距降到2倍。第二, 通过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调节社会公平。其社会保障的内容包括工伤、生育、医疗、养老、失业等。第三, 通过再分配的重新投入加强公共服务事业建设, 让低收入者共享社会福利与公共服务。法国政府将通过税收所得的财政收入较大部分, 重新投入于交通、能源、卫生、文教、体育、廉租房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事业, 将此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形式, 并在制度上尽可能保证低收入者共享这些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事业, 以扩大社会公平。

(四) 美国的公平披露规则

为了维护证券市场公平、公开、公正,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于2000年8月通过了公平披露规则, 明令禁止上市公司从事选择性信息披露行为。该规则强调:若上市公司或其代表者, 在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对其他证券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披露之前, 将该信息向市场特定人士进行选择性披露, 并得知或根据合理预期可以得知该人士将以此信息进行交易决策时, 必须对所有投资者公开披露信息, 公开披露使所有投资者处于平等地位, 共同承担股市风险, 共同获取投资收益, 满足了投资者利益保护在信息获取方面的基本要求, 保护了投资者利益, 更确切地说, 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样大大促进了经济领域竞争的公平性, 从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不可否认, 公平正义也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理想追求, 它们通过各种立法、政策来实现社会公平。■

编辑史新建

国家经验 篇2

第一章 追梦

One Day,I Have A Dream。

我出生在河南的一个小县城,父亲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他上学时候学习非常好,从小立志上大学然后从政,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可惜文革时推荐上大学,祖上几代贫农的他不可能有推荐的机会,大学也就与他擦肩而过了,文革后读了个中专谋了个事业编制不可能有任何升值空间的工作。父亲的志向自然而然也就落在了我的肩上。我小的时候父亲就经常给我讲历史政治方面的东西,慢慢的我也有了步入仕途的理想。现在想想也好笑,我上初中时就在盘算几岁能到部级,几岁能进政治局。只是现在看来,我进政治局的希望一定肯定注定是零了,呵呵。中学时成绩有反复,但最终还是上了某重点大学。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开始复习公务员考试,做了大量的真题。到我毕业的时候,中央机关就都

要两年基层工作经历了。我是一心要考中央的,为了熬那两年基层工作经历,我随便找了个小企业就工作了,根本没有去认真找工作,就一门心思想着熬够两年工作经历就赶快参加国考。工作期间,我一刻也没有放松复习,偶尔也兼职讲讲公考课程什么的,还经常指导身边的同学朋友复习,这也算教学相长吧。掐指算来,我手把手指导的同学朋友已经有十几人考上各级党政机关了,个别的还有面试考全市第一的。最近国考成绩快出来了,大家都该准备面试了,我就先讲讲面试吧,笔试容日后慢慢道来。去吃饭,一会儿再续。

第二章 国考面试经历

去年1月6号还是7号晚上我忘了,当时是先在网上查到的成绩,一个小时后又收到了短信。刚看到成绩时我还真有点不敢相信,国考刚结束时我行测估分73,申论估分50,行测几乎没有出入,申论比我估分高了12.5,大大出乎了我的预料。当时我就知道,我肯定能进面试了,并且排名会比较靠前。可是第二天人社部公布的面试名单,我在我那个职位排第八名,当时我就想,奶奶的,我134.5才第八名,那第一名的分数难道要140多吗?后来才知道,那个排名不是按分数而是按考号,所以大家看到这个排名不要紧张。一般每个单位具体公布的面试名单才是按分数排名,当然也不排除二般情况哈。单位给我用EMS邮寄了面试通知单和注意事项。我是2月底到京参加的面试。面试前,我们都是签了保密协议的,保证不能以任何方式泄露考题。所以面试

的题目我就不说了。当然我就在这里说说其实也没事。中央好多部委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涉密信息,有些密级还很高。我每天工作接触的信息也都是保密的。所以我的保密意识还比较强,绝对不会在这方面犯低级的错误。因此我也不会在我的这些文字里体现我的任何个人信息和单位信息,同志们如果想知道这些信息的就只能敬请谅解了。当然,我不是在anquan部门工作,我有几个朋友都在anquan部门,他们是绝对不会在网上发任何帖子的。

面试是在早上八点进行。我提前一周每天喝胖大海保护嗓子,早上也会朗读来练习嗓音,同时调整生物钟,早上六点半准时起床。那天我六点半起床后洗漱完毕穿上正装,又套上了羽绒服就去吃早餐了。吃完早餐到面试地点已经七点五十了,是最后一个到的。抓阄排序已经结束,工作人员对我说,你好淡定从容啊,就剩这一个号了,给你吧。我打开一看,是6号,心里暗自一喜,真是个好号。然后就是坐等。单位非常人性化,提供了很多书报供考生阅读,还准备了很多开心果,巧克力,香蕉,咖啡,果珍等食品供考生自由取用。我当时也不客气,吃了根香蕉,又喝了几口纯净水。每人面试时间是25分钟,中间又休息了一会儿,到我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多一点了。一个工作人员直接把我带入考场,进去后,那个工作人员指着我说,这是六号考生XXX,我当时就蒙了,这是什么套路?面试不是不能说考生的个人信息吗?他怎么能直接说我的名字呢?只听他说完我的名字后,所有的考官都拿着一叠A4纸在哗啦呼啦的翻,然后抽出一张,我定睛一看是我的简历信息。然后我问好,鞠躬,主考官让我坐下,然后宣读考场规则,我稳稳神环顾考场,只见正对面是七个考官,其中主考官是个女的,超级漂亮又有气质,年龄有四十岁出头,当时我估计她可能会是个厅级干部,后来才知道是副厅。我的右手边有五名工作人员。角落里还有一个摄像机对着我。主考官读完一题,我答一题。答题期间,考官一边看我的个人信息一边听我答题。那天我发挥的非常出色,中间没有卡一次壳,并且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字正腔圆(我的嗓音非常好,歌唱比赛获过奖),引用了好多例子和名言。就连习总刚说的打铁还须自身硬那句也恰到好处的引用上了。答完题后,几个考官有微笑的,有点头的,有边耳语边对我指指点点的,也有扶了扶眼镜看看我的,主考官对我微微颔首,说请考生退场。我一看考官们的表情,我就知道了这次我准能考上。出了考场就给爸爸打电话说不出意外我半年后就能来京报到了。俺爹说,你怎么那么肯定?俺说,感觉。

第三章 面试经验

第一节

关于积累

公务员考试制度已经实行了差不多有20个年头了。考试的模式发展到现在应该说已经非常成熟,并且也非常科学。通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选拔出来的大多都是比较优秀的人才,这一点我在入职培训的时候就体会的很深刻。中央各个部委局办新录用的公务员都是在人社部下属的公务员培

训中心统一培训的,培训期间我接触了各色大牛,有钢笔字写的比字帖还要漂亮的,有出版过几本书的,有写过许多歌词被歌星广泛采用的,有出口成章旁征博引的,不一而足。当时我深深地被震撼了,同时也感到很荣幸,能和这么多顶尖级别的青年才俊一起学习培训,也是人生一大幸事。公考的笔试是让阅卷老师来看你作答的内容,你作答的时候可以修改,可以长时间思考。而面试却是让你直面考官,思考时间非常短,也不存在错了再修改的问题。这对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知识的积累,应变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和挑战。以小生愚见,面试比笔试更能考察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而知识的积累和储备是面试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我的积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从初中开始,就注重自己分析问题和表达能力的训练,记得那个时候,我经常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某个问题用自言自语的方式谈谈对它的看法和理解,说完之后,我再回想一下刚才说的哪些地方比较好,哪些地方有漏洞。那个时候我根本不知道公务员面试为何物,当然不是为了这个准备,只是出于训练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的需要,没想到后来学习公考面试时这些积累派上了大用场。第二,我读的书相对多一点,大学四年读了大概有几百本书吧。第三,腹有诗书气自华,我经常背一些文言文和古诗词,到现在我中小学的文言文和古诗词基本上都能熟练地背出来。第四,我经常看新闻,关注时事,浏览各大门户网站,每天不看新闻总感觉少点什么。三天不上网,就有种与世隔绝的感觉。第五,平时看书,看电视,聊天的时候,一些好的句子和例子,有意识地去记忆并时常的回忆巩固。比如,总书记在记者会上的打铁还需自身硬,李总的壮士断腕等。第六,丰富自己在文史哲和政治地理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历史,旁征博引在面试的时候很重要。我面试的时候引用了李瑞环的一句常说的名言和他的为人风格,让几位考官顿时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第七,有一种错误的观点,我必须纠正一下。那就是大家都常说的,复习面试和申论要多看人民日报,半月谈,新闻联播,十八大报告等。这种观点误导了不少人。我们的申论和面试都是非常具体,非常细小的问题。而那些东西都是一些宏观的东西,和面试申论基本不搭。另外,小小孩子都学会那种官腔说话,会让考官和阅卷老师很反感。还有很多原因,时间关系我就不细说了,总之,千万不要看那些东西。纯粹浪费时间,很可能还起副作用。

第二节

我和面试考官的一些交流和心得

由于各种偶然或人为的机缘,我接触过几位省考和国考担任考官的同志。和他们详细请教和交流过面试的一些问题。接下来这一节我简要谈谈考官对面试的观点和看法。

考官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不要把考官深化。当然,考官也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毕竟他们能决定你的命运。所以,对考官要适当的尊重。不要冒犯和挑战考官的权威。同时也不要在考官面前表现的过于谦恭和卑微,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人格怎么能让考官看的起你呢。着装发型要得体,虽然不一定非要穿正装,但是最好还是穿正装,一个考场如果19人都穿正装,就你一个人不穿,你就显得特别的扎眼,如果你穿的得体还好,不得体你肯定就死翘翘了。发型不要有奇怪的发型和颜色,公务员要求的是稳重大方,奇装异服什么的肯定是不符合公务员形象的要求的。

第一名考生可能会吃点小亏,但是也不一定,抽到第一名的不用担心。一般每次面试都是前三名考生面试结束之后才对这三名考生统一打分,这三人的分数分出高中低三等,以后的考生就参照这三等来打分,答的好的就是和前三名的第一等得分差不多,以此类推。这样就让整体显得比较公平,所以抽到第一名的同志也不要太担心,不会吃多大亏的。

答题的时候最好不要多次卡壳,卡一次两次是很正常的,只要不是卡太长时间,考官一般都能理解。多次卡壳,或者一次卡壳很长时间就很糟糕了,基本没戏。答题的时候,没话也要找话说,说点废话垫吧一下,把前面说过的话再换个方式说一遍,把前面说的总结一下,把沾点边的都表述一下等等。不管用什么方法,最好不要长时间卡壳。一定要做到对答如流,不管你答的有没有道理,靠不靠谱,只要能流利地答完,就说明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又很自信,同时还能自圆其说,这会给考官留下非常好的印象。我参加过的面试从来没有卡过壳,每次都能字正腔圆非常流利地答完,把考官侃的一愣一愣的。从进门到坐下这一段非常关键,都说第一印象很重要,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进门的时候敲门的声音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更不能太急,敲的太急那是警察查房,进门后走路要抬头挺胸,自信大方,不能让人看出很紧张,甚至腿发抖什么的。问好的时候简单干脆,不要罗里吧嗦的,比如,各位考官好!各位考官上午好就行了。千万不要什么各位考官辛苦了之类的废话,辛苦了是XXX在天安门检阅阅兵式的时候慰问解放军指战员才说的话,你暂时还不到那个级别吧?坐下的时候要把椅子轻轻拉开坐下,不要把椅子整出太大响声。坐下后目视主考官就行了。不要坐下之后突然想起来面试老师讲的是坐凳子的三分之一,我好像坐了三分之二,就赶快起来往前挪一点,对这种考生考官除了无语,就是打低分了。总之,整个过程就是流畅自然自信大方。不要有丝毫的做作。面试的时候千万不要说那些培训班里经常讲的东西,不要让考官看出来上过培训班。考官非常反感考生说培训班讲的那一套。比如,一开口就说,政法干警的职责是。。我作为一名政法干警应该。。。

或者说,考生思考完毕,现在开始答题。。或者说,领导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或者说,遇到这种情况,我一定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或者说,领导刁难我,是对我的考验。。。或者说,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一定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总之。。等等。试问,一个没上过培训班的考生会说出这些让人听了就起鸡皮疙瘩的废话吗,会说这些不是正常人说的话吗?肯定不会!好好的一个考生,怎么一个面试就把他们折腾的不正常了。考官怎么会给你高分。面试的时候千万不要说那些人人都会说的名言。比如,只要是和群众沾边的题目,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学生,都会说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句话。一个考官给我说,有一次面试三十个考生,有二十五六个都说了这句话。他听到后来就直接想吐了,然后凡是说这句话的他一律打分很低。名言什么的是要说,但是不要说那些大家都会说的,既然大家都说了,那你的优秀表现在哪里呢?我面试的时候曾说了一句:“前政协主席李瑞huan同志经常讲,要想公道,打个颠倒。”我说这句话以后,所有的考官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因为我知道,只有我一个考生会说出这句话。并且说的非常的切题。上午和下午的最后一两个考生一定不要啰嗦,答的要尽量的短,当然也不能太短,要求二十分钟的话答个十一二分钟就行了。那个时候考官都饿了,并且听了一上午或一下午让人感觉恶心的回答早就想吐血了。你在那里不但啰嗦还答的枯燥乏味,考官不恨你怪呢。曾经有个水平很高的考生,下午最后一个已经八点多了,他一直啰嗦到超时,然后直接60多分,全场最低分。

答题思路最好不要一听就是培训班或辅导教材的思路,比如凡是计划组织协调类的,都是事前事中事后,凡是人际关系的都是,我要第一反思自己,第二与他沟通。凡是应急应变类的都是先应急补救,再查找原因,再制定预案或追究责任等。考官一听这种套路就很讨厌。

考官喜欢的考生,总体是这样的:衣着得体,举止得当,自信从容,语言流畅,思路清晰,逻辑严谨,不卑不亢,礼貌大方等等。

第三节

我是怎么准备国考面试的

在国考面试之前,我也参加过一次公考面试,那次貌似是全市面试第一,不过职位不好,放弃了,幸好当时没有黑名单制度,否则。。即使这样,我丝毫不敢大意。因为我知道和我竞争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们。笔试成绩刚出来,我就买了市面上能买来的所有面试资料,大概十几本吧,并且全是正版的,花去了几百大洋。我买公考资料从来不买盗版的。有些考生报个培训班几千上万的花钱毫不吝惜,买个几十元的书都不舍得,经常买盗版的。这么简单的轻重都拎不清,你怎能在面试中答好题目呢。从一月上旬到二月底,我大概每三天一本书的速度,把这十几本书看了一遍。看书是有技巧的。一本面试资料前面几十页基本都是着装礼仪和心理调节以及讲讲面试形式评分等方面的废话,我都是直接屏蔽的。我只看历年各地的面试真题以及书上讲的答题的思路。请注意,是思路不是套路。大多数公考资料的水平都是很烂的。面试资料基本都是按套路讲,有些面试题目的答案有一千多甚至两千字,一道题顶多有3到4分钟的答题时间,这么多内容你即使读也读不完吧?所以,一般我只是揣摩命题人的命题目的,想考察什么?想让考生答什么?想让考生从哪些方面来答。然后再看看面试书上讲的答案是从哪些角度答的,哪些方面答的好,哪些方面答的不好。一道题几本书上都有答案,我就把这几种答案那在一起看,分析不同版本答案的优劣。然后综合他们各个的长处,我自己再用自己的思路,自己的语言写一份自己的答案。我向来主张集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至于那些答案中的套路,模版以及套话,我都是直接屏蔽的。看完这十几本书以后,我邀请了面试考官,考上公的同学,领导的秘书等组成了考官团来给我一个人模拟练习了两次。每次都全真模拟四五次。是全真的,有计时的,有提醒的,有。。和面试完全一样。他们轮流给我提意见,每道题都分析一下答的好和不好的地方。第二次面试结束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肯定没有问题了。同时,我还提前一周每天喝胖大海,早上练嗓子,晚上背古诗词培养语感和自信。还准备了安眠药,我的心理素质不好,容易失眠,考前服用了一颗安眠药,完全没有影响第二天的成绩。

第四章 笔试经验

第一节

行测考试的一个基本原则 我先讲一个做行测的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放弃”。对,是放弃!我每次行测考试都会有选择性的放弃15道题左右(不包括常识判断放弃的题目),这并我不影响我国考行测70多,省考行测80多。行测考试绝大多数人是做不完的,我说的做不完是指没有认真把题目做完,蒙完的不能算是做完。其实只要我们懂得放弃的技巧都是可以把题目做完的。任何比较成熟的带有选拔性质而不是测评性质的考试,都会把题目分成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高难度题三类。我们做行

测卷子的时候不难发现,行测的每种题型都会有一两道或者两三道一分钟之内就是神仙也不可能做出来更不可能作对的题目。这些题目就是高难度的题目。我曾经问过一个参与过某省行测命题的老师,为什么要搞这些一分钟之内做不出来的题目还让我们一分钟之内做出来,这不是估计刁难我们吗,他说,我们弄这些题目就不是让你们做的,而是考察你们有没有全局的意识,就是让你们放弃的。谁会放弃,说明他有大局观念和全局的意识。这本身就是公务员需要具备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当然,这只是他的一家之言,或许不足为据。但是学会放弃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考试的时候我们平均50秒就要做出来一道题,如果一道题平均是0.8分,你的正确率是百分之七十,那么你50秒的价值就是0.56分,如果你用三分钟或者四分钟做出来了,即使作对了,顶多也就1分,但是你三四分钟的价值应该是2分左右,所以即使做对了也是赔本的买卖,干嘛还要做呢?因此,我们做卷子的时候,每一部分都要有选择性的放弃两三道题。每看到一道题目,先用十秒钟左右的时间把题目迅速的扫一遍,评估一下自己一分钟能不能搞定,如果一分钟不能搞定的话,就果断放弃。这样,你虽然放弃了十几道题目,但是剩下的题目我们一分钟之内都能搞定,即使正确率百分之七十多,把放弃的题目随便蒙一下,你也能得到将近七十分的分数。因此,我把“放弃”作为要考好行测的终极捷径。我们复习行测时,一定要时刻绷紧放弃这根弦,时刻想着放弃放弃再放弃。今天就到这里,改天再续。第二节

申论的复习方法

这一段实在是太忙了,谁要是再说公务员是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爆一句粗口哈,我真想问候他们全家的女人。我承认有些公务员比较清闲,但是还是有一些同志拿着低廉的工资在靠党性为党为人民工作的,昨天我们在人社部培训的各部委的公务员在一起聚了个餐,我发现团中央的一个哥们特别的憔悴,关切地询问怎么回事,他说,你听说过团中央的长明灯办公室吗,我就在那个办公室工作,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是早的,凌晨两三点是常事,连续通两个宵什么的也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发达国家的防灾自救经验 篇3

“7·21”北京暴雨之后。“汽车被淹后如何逃生”成为舆论关注的话题。

有的专家在网上称,可以用汽车座椅头枕钢管砸碎玻璃逃生。有多家媒体就此进行实验。《新京报》的记者发现,用头枕钢管砸碎玻璃几乎毫无可能,而最方便的办法还是用逃生锤破窗。另有媒体的实验则表明,头枕破窗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关键不是砸,而是用钢管沿着车窗的右下角撬玻璃。

一个看似简单的汽车破窗实验,竟然会有如此多的窍门。这恰恰说明,自救知识很专业,大众对此几乎一片空白。而“7·21”的暴雨,既暴露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脆弱,应急能力的低下,也令公众切身感受到了,防灾、救助教育的薄弱。

身处险情的那一刻,指望政府、他人及时赶来救助是不太现实的,在灾害中,能否生存下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自救能力。而公民的自救能力不是天生的,一方面这需要自我注意相关知识、技能的积累,一方面则离不开完整的防灾自救教育体系。而后者正是当下社会的短板。

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日常的防灾演练开始正式进入学校教育。但是,在实践层面,效果并不理想。有很多学校或者不搞,或者很少进行防灾演练,或者流于形式。我女儿正在北京上初中,她的学校还不错,还经常搞防灾演练,但是,一般学校都会提前下通知,甚至会明确告诉大家某日上午大课间进行防灾演习。然后,大家就像演戏一样进行演习。

而她在英国伦敦读书的同学则说,她们的学校每月都要搞一次防灾演练。关键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搞,或者正上着课,或者,大家正在吃着午饭,警报就响了。不管你正在做什么,这个时候都得快速向操场跑去。你要不跑,或者慢跑,后果很严重,学校和老师会有非常严厉的处罚措施。

很多发达国家在防灾自救方面,不但从娃娃抓起,而且有着一套完善而成熟的教育体系。据报道,日本的防灾教育几乎是终身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没有死角”,学校、企业、政府机关等一般都要求有应对地震的自救教育与训练,而且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其防灾教育发达并不令人意外。而美国这方面的教育也不落后。1999年,美国红十字会开发了“灾难演习”培训课程,向老师和学生传授有关灾难安全的内容。防灾资料涵盖飓风、龙卷风、洪水、地震和闪电。防灾技巧和信息还包括居住安全、荒地中的防火与安全,以及家中的伤病预防等。目前,该课程已经正式列入美国全国的校园课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防灾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如在美国,学生们还要亲自置身公交车、小轿车里,模拟车辆可能发生的各种颠覆和火灾事故,或者置身房间及其他一些逃生困难的地方训练学生如何逃生。

在此之外,有些国家也非常注重自救能力的培养。如在荷兰,小孩子要考游泳证,不只是看他们能游多远,还要考救人与被救。荷兰人认为“光自己会游泳是不够的,要永远想着别人,遇到溺水者要勇于相助并且知道如何正确帮助”。

相比较而言,我们这方面做的还很不够,而很多国家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修改防灾方面法律、法规,给予防灾自救教育更加重要的地位,构建更加系统而使用的防灾自由课程体系,国家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防灾教育的投入,都需要提速解决。当然,在此之外,在游泳、驾校培训等社会技能培训等环节。也应该将自救、救人作为必考科目。

美日国家创新体系经验借鉴研究 篇4

国家创新体系是在国家内部系统组织及其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下, 在公、私领域内形成的一种机构网络, 其活动目标是启发、引进、改造和扩散新的技术 (Freeman, 1987) 。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国立研究机构、地方研究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和民间科技中介机构等组成的有序结构, 分别发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功能 (冯之浚, 1999) 。政府和市场分别在资源配置、战略引导、政策调控、法制保证、文化环境和舆论建设等方面发挥其作用 (Patel P, 1994) 。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表明, 政府在技术创新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Poh-Kam Wong, 1999) 。因此, 分析和探讨美日两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中的作用, 对更好地发挥中国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1美日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由于各国所拥有资源的不同及战略导向的差异, 不同国家的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 (Nelson RR, 1993) 。美国和日本分别作为欧美模式和日韩模式的代表, 分析它们在其各自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1美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一百多年来美国国家竞争力始终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 美国的综合国力之所以能够全面增强, 成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 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晏敬东等, 2002) 。

其一, 创新体系建设政策日益成为国家战略政策的重心, 科技创新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美国联邦政府明确必须加大对国家创新的投入并充分发挥国家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对全社会R&D投入、军事武器研发经费持续增长。其二, 对基础研究持续稳定的支持和重视。在美国, 企业申请专利的科学基础73%来自政府支持的基础研究。其三, 以国防高科技发展为重心, 重视产学研结合, 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美国硅谷的成功即是产学研结合的典范。其四, 资本市场的健全发育为创新提供资本支持。美国联邦政府创造条件培育风险投资业, 在管理政策和法律制度上鼓励民营风险投资, 并设立风险投资基金, 使对研究和实验投资的税收减免规定永久化。风险投资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科技迅速产业化, 同时催生了一批批高技术创业型公司的成长和快速发展 (孔庆江等, 2007) 。

1.2日本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日本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影响和作用非常突出。日本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 以技术创新为先导, 辅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 便使国家的经济出现了十分强劲的发展势头, 成为工业大国。日本政府一手构筑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框架, 运用法制、统一规划、专利保护、财政激励等手段和一贯到底的科技领导体系协调与管理科技工作, 真正发挥了企业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主体作用 (麦丽臣, 2003) 。

其一, 日本政府政策推动技术创新的主导型模式。制定整体科技发展及其重点领域的总方针、总计划, 通过建立各种研究开发制度, 加强对科技发展的导向, 运用经济杠杆对民间企业的科技活动进行指导等等, 把国有基础技术专利无偿或低价转让给民间企业。其二, 基础研究的投入比重大。日本针对其基础研究薄弱的问题, 逐步加大了科研资金的投入和政策扶持, 1995年制定了《科技基本法》, 规定1996至2000年为第一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五年期。五年间, 日本政府对科技投入17万亿日元。2001~2005年为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五年期, 期间, 政府投入比首期投入增加40%以上, 高达24万亿日元 (张丹凤, 2008) 。日本第三个科学技术五年期 (2006~2010) 基本计划也于2006年开始执行, 政府投入仍持续增长。其三, 实行“官、学、民”三位一体的科技管理模式。日本以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重心、注重发展民用技术、在坚持自主性和自立性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二次创新、注重官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引进创新型”创新体系建设。其四, 日本政府为长期信用银行对风险企业的贷款提供80%的担保, 为创新提供了资本支持。

2充分发挥中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推动作用

美国和日本的成功经验对提高中国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国家创新系统的效率, 完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创新系统, 有效发挥中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中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2.1加大政府投入, 加强基础研究

政府的直接投资, 可以为国家创新提供物质支撑和资金储备, 引导产业技术创新的方向, 刺激企业技术创新经费的增长。就R&D的投入总量来看, 2007年, R&D经费总额中国487.9亿美元, 美国3669.4亿美元, 日本1504.4亿美元, R&D经费与GDP之比中国1.44%, 美国2.68%, 日本3.44% (中国国家统计局2009年7月6日科技统计报告) 。学术界认为, 如果投入占GDP的比重在l%以下, 该国的创新无所作为;投入占GDP的比重在1%~2%, 该国的创新有所作为;投入占GDP的比重在2%以上, 该国的创新则大有作为。2008年, 全球研发经费突破一万亿美元, 中国R&D经费总支出为676亿美元。从国际排名看, 中国2008年的R&D经费总额超过法国和英国, 由2007年的第六位跃升至第四位。随着R&D经费总量的大幅增加, 中国R&D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 (GDP) 之比近年来也实现了连续增长, 由2007年的1.44%上升至1.47%。 (中国科技统计2009年度报告) 。中国R&D经费总额较前几年虽有较大幅度提高, 但与美国相比, 仍存在一定差距, 而且就支出的结构来看, 美国R&D经费应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的支出比例相比中国而言更均衡合理。美国R&D的大规模投资使其成为世界专利的主要拥有国之一, 且美日两国在近几年的专利申请量上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图1显示了2009年主要国家的专利申请量, 美国、日本、德国的专利申请量分别是中国专利申请量的6、4、2倍。

数据来源:2009年WIPO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公布国际专利申请 (公开量) 数据统计信息。

在美、日等发达国家, 企业R&D的人员占总数的比例、R&D投入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大约为三七开, 即企业占70%, 其他部门占30%。就投入主体来看, 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企业是研究与开发的主体, 政府是第二大资金来源 (刘景江等, 2001) 。然而, 中国的现实情况决定当前中国政府是研究与发展经费的投入主体。因此, 中国政府应当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 加强基础研究,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加强和利用国际科技合作, 推动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国际化, 增强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

2.2制定和规范国家技术创新法律

立法是国家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法律保障。政府除了通过制定战略规划支持和推动技术创新, 还应该通过颁布健全而又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保护技术创新。然而, 中国目前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还不尽完善, 主要表现在: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使技术创新在遇到一些新问题时出现无法可依的情况;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 现行的法律法规不能完全满足现实的需要;有些法律法规出现了判断和理解的偏差, 在执行过程中遇到许多实际问题。因此, 有必要为国家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

2.3营造良好的税收与金融政策环境

对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高技术企业, 以及主营出口创汇产品的高科技企业应减收增值税, 并保持税收抵免政策的连续性, 以利于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税收抵免政策也有助于鼓励私有企业增加研究与试验的投入。同时, 由于创新的高不确定性、高风险性及高成本性, 政府应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 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对于创新型企业发展所具有的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 (胡长生, 2007) 。

2.4制定国家产业创新战略, 加强产学研用合作

为有效地扶植重点产业的发展并提高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 中国现有的产业计划必须重视产业的战略规划问题, 并在电子、通讯及机械等复杂技术领域中保持持续创新。根据具体国情制定国家产业创新战略, 对产学研用合作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组织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合作进行一些重大项目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同时, 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投入 (陈佳洱, 2003) 。此外, 政府应统一引进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 建立专门的消化创新基金, 组织产学研进行联合消化吸收与创新, 最后再转移到企业, 同时注重运用财税、信贷等经济杠杆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3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应进行制度创新, 培育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主体, 并且强化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整合与互动。中国政府应该借鉴美国和日本的成功经验, 充分发挥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建立有利于国家创新的经济制度和社会环境, 提高整体创新能力和创新系统的效率, 完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创新系统。

当然, 本文也有一些不完善之处。对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的作用与影响仅进行了定性的探究, 还有必要进一步开展定量的实证研究。此外, 对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的作用与影响的绩效评价的分析, 也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 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竞争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取决于该国的国家创新能力与创新成果, 而政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 因此, 正确定位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职能, 发挥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推动作用, 是建立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前提条件。从中国政府在推动国家创新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出发, 对美日两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所发挥的推动作用进行了分析, 进而借鉴美日两国政府的成功经验提出了现阶段发挥中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推动作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政府,国家创新,推动作用,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路甬祥.创新与未来——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2]FREEMAN, C., 1987, 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 London:Pinter Publisher.s

[3]冯之浚.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纲要[J].科学学研究, 1999, (3) .

[4]PATEL P, PAVITT K,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why theyare important, and how they might be measured and com-pared.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1994, (3) .

[5]POH-KAM WONG.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for rapid tech-nological Catch-up: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a comparativeanalysis of Korea, Taiwan and Singapor.eOECD, 1999.

[6]NELSON RR (ed) ,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a comparativeanalysi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1993.

[7]晏敬东, 郭际, 吴先华.借鉴美国经验充分发挥中国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推动作用[J].科技与管理, 2002, (3) .

[8]孔庆江, 刘仁平, 胡峰.美日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比较与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9) .

国家开发银行面试经验 篇5

一、工商银行总行

1.第一轮是笔试,主要是英汉互译两篇文章以及一篇作文。作文写对“小编辑勇拒大文毫文章”的评论。 题目有些BT,要选择一个好的角度不容易,可能很多人都截在这篇作文上了。 当时我选择了王选关于权威评论的角度。后来去面试的时候,工总人事主管得意地说:想不到吧?我印试卷的前一天晚上想的题目,就是要这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2.第二轮是多对一面试。通知8点面试,结果等到12点半才轮到我。原来所有上午的人都通知的8点! 我当时一肚子火气,差点就提前走了。最后虽然坚持下来面了试,但没有面试好。我根本不感到可惜。

3.去年就业情势不好,清华、北大的硕士以及海归的博士都到工行面试,让工行特别地得意. 我感觉工总是一下子把头抬得很高,可以从那个人事主管的话里体会到他的洋洋得意。

4.工行要求签约5年,再加见习期1年一共6年。签约后可以毁约,要交罚金5千。

二、建设银行总行

1. 建设银行对于研究生没有设置笔试,直接到总行进行两轮面试。

2. 第一轮是多对一形式,2.5分钟自我介绍,然后每人问点问题。最后一问是一个英语问题,当时是为什么来建行或介绍自己家乡。

3. 第二轮是一个人事主管单独见每个人,说是随意谈谈。

这个主管很有水平,笑容可拘,令人轻松。他既问你问题,也会向你介绍建行,还可以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

4. 建总行签约要预交3千保证金(报到时退还),签约5年,违约金800*未完成月数。建行的待遇,科技部门作项目的,总收入可能在4~5~6K/M间,还常有各种奖金。宿舍最好,位置就在西单,两室一厅两人住,能住三年(以后得自己买房),建行住房公积金1400/M。

5. 我感觉建总行作个保底还是挺不错的,因此就交了保证金,但最后没有去(5555,可怜我的三千大洋)。

其实就收入而言,在建行的三四千,一般抵得上在外企的六七千。因为外企不解决住处、午饭等,而建行项目费常有一千多,各种奖金只要效益好发得真多。 当然,最终的选择是要看你自己,我是喜欢自由。

三、国家开发银行

对于国家开发银行,可能大家除了感觉“名头特大”以外,认识都不多, 因此我尽我所知地多做些介绍.

1.国家开发银行(以后简称“开行”)是国家三大政策性银行之一

2.开行位置在追阜成门附件,具体路线可坐地铁从阜成门华联出来,再往西坐两站很近的公车即可到达.进入开行需要证件登记,由军队把门比较严格.

3.开行主要做巨大型的项目,例如核电站建设,西气东输,三峡工程等,都是百亿级的规模,因此“国家开发”,名副其实. 一) 笔试.

开行笔试分两部分分开考试,都是中文。第一部分是类似公务员的综合试卷,有同义、近义、反义以及词语联想等选择,有错误句的判断,有类似GRE的那种逻辑题等等。 这部分其实主要考的是语文能力,题量虽然很多,但实在没有难度。我是很轻松地完成了这部分,好象是提前了近半小时吧。

做这类题有两个决窍:

1.只管一路往下做,不管对错。不会的做个标记,先随便选一个答案,然后跳到下一题。

2.要对你自己的水平有自信:我不可能(也不追求)全对,我至少能对80%以上。

如果这种考试也过不去,那么去好好地自我检讨吧。如果提前做完,可以去(也只需要去)检查一下你做过标记的题目。

第二部分是心理测试题。这种题就更简单了,例如问你觉得你在你朋友眼中会是什么样人等等。根本就不需要思考,是怎么样的就选什么样的答案OK了。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样的答案最好,也最好不要去猜,大量的题目让你选下来,还是能够基本看出你的本来面目,否则,呵呵,是这样套心理题设计的失败。

这部分的时间是三十分钟,我十五分钟搞定就交卷回家。这不是我牛,而是我确实在战略上渺视它。当时开行考试官还是很有些诧异,截住了谈了一会。

在我的带动下,大家也开始陆续提前交了。

(二)作文 + 大组讨论

很快就迎来了一面,开行的组织效率很不错。这轮仍是两部分:作文+大组讨论。 作文时间是1个小时,当时的题目是“谈学习雷锋”,是不是够FT&BT?和工行题有得一拼。

这种题的难度在于:

一,你必须有这有限的时间里写出东西来;

二,你必须写出你的分析以及新意。

我很佩服那些提笔就能开写的同学,我当时是足足二十分钟没有动笔。最后我选择的角度是:市场经济下不能*雷锋精神,而要*有效的激励机制去激励人们为人民服务。

作文之后是讨论,我们的题目是年轻人频繁的跳槽现象。十二个人一组,抽号分配座位,围坐半圈,准备五分钟后开始自由发言。开行有六七人在别一边坐一排,不做任何评论只是不断地记录。我不幸抽到一号,因此采取了这样的策略:

一,主动第一个发言,这样也名正言顺。发言内容限于圈定题目讨论的范围,给大家设置主方向。

二,在大家都基本发过一次言后,适时插入发表一次个人的具体意见。

三,注意控制整个的讨论时间,适当时候提议最后一号作总结陈辞。

在我的带动下,大家也开始陆续提前交了。

三)多对一面试.

还有最后一关。开行人事部给我们做了一些解释,说没有看任何的专业背景,所有的人同样的考试同样的标准,是因为开行做为政策性银行,更多的是需要综合性的能力。这点我是很赞赏开行。

这一关与工总/建总的面试过程差不多,就是六七个人一排面视你一个。不过相比之下,开行问到的问题非常的到点子上和有现实意义。例如,如果你作了主管,你将怎样处理与资历比你深,年龄比你大的同事等。

(四)OFFER &总结

我最终拿到了开行的OFFER,但没有签约,主要还是待遇不高的原因。开行人事非常坦诚地介绍并解释了在开行收入的情况:

1.给硕士的待遇大约是:一年约4万,有宿舍,没有分房.签约需要先交2千保证金,签约5年,违约金=800*未完成月数。

2.开行的效益不错,只是可惜待遇不高.因为属于国家行政人员编制,就算效益再好也不会狂发奖金.不过有地方分行一次发奖金28万的。

总的感觉:

1. 开行的招聘过程做得非常地专业,体现的人员和组织水平都较高!

2. 开行的面试过程,我觉得有一定的收获!这是在别的银行/国企面试所感觉不到的,因此写得也较详细。

3. 可惜开行的待遇水平等受到了政策的限制,不然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国家经验 篇6

关键词:北欧福利国家;普遍主义原则;启示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052—04

一、引言

北欧现代福利国家(主要指瑞典、丹麦、挪威、芬兰等国)的发展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这些国家百年来的发展进程表明,完善的、普遍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对缓解社会危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其普遍主义模式发展的历史背景和进程,从中总结出一些福利国家制度建设中可借鉴的经验教训,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二、普遍主义是北欧社会福利政策的基石

北欧模式的福利国家,其核心被视为“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领域中公众的广泛参与,其目的是促进经济的效率,增强社会处理其各种问题的能力,提高和均衡公民个人和家庭的生活条件。在社会政策中,该模式的基石是普遍主义。”“普遍主义”意为北欧国家已经着力建设覆盖全部人口的福利国家。它被概述为:高标准的公立教育机构为所有学生提供免费或低费的教育,以同样的标准普遍实行免费或低费的医疗保健;为所有有孩子的家庭提供孩子津贴;而不是经过收入审核只为贫穷的母亲提供资助,普遍地发放养老金,其中包括家庭主妇和其他不曾就业的人均享有补助金的权利;普遍的个人住房政策而不是“公共住房”政策[1~2]。

北欧模式被称为“制度的福利国家”,规定个体的福利是社会集体的责任;所有的公民应该被平等地赋予体面生活的权利;而且公民的全部社会权利和社会服务应该无条件地被保障。当代北欧福利国家在制度方面可以表述为三个主要的特征:社会政策是广泛而全面的;社会权利的原则已经被制度化;而且社会立法带有社会连带主义和普遍主义性质[2~3]。

北欧福利国家制度是经过几代人一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不断积累,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

三、一条适合农业国国情的早期福利国家的发展道路

牛津英语辞典把“福利国家(welfare state)”定义为“依靠政府实行的社会服务确保给所有的公民以福利的国家[4]。”尽管这个术语首次出现在英国是在1941年[1],但它的宗旨和原则的存在却要早得多,即,福利是针对所有的公民的。

西方现代福利国家起源于城市化、工业化和人口流动,但北欧的福利国家,却走出了自己的路。有着自己的模式。

19世纪下半叶迅速增长的城市工人阶级,集居在仓促建成的贫民窟中,社会越富有,他们就显得越贫穷。1880年代以后欧洲各国推行改革措施谋求为日益增长的中产和工人阶级提供最小的经济保障,这种想法迅速在北欧扎了根,得到了社会民主党和其他党派的响应。

在整个19世纪,北欧各国都一直是农业国家。甚至在1920和1930年代农业仍是所有北欧国家中就业的最重要来源。在19世纪初,北欧各国的经济还处在初级商品生产阶段,大部分的社会问题还都集中在农村,城市避免了工业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圈地运动在北欧也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没有使得农民消亡,反而使得多数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独立的农民涌现成一个阶级,并形成自己的政党,独立的农民政治力量成为社会连带主义的福利方案获得普遍支持的有利因素[2]。

在19世纪后半期社会连带主义思想在北欧的农工运动中蔚然兴起。它倡导集体的凝聚力和集体行动,与集体共命运,谋求共同的利益,提倡“共同的责任和相互的义务”。

在社会民主党的思想体系中,把社会连带主义描述成“工人阶级特有的道德规范”,目标是一个以合作和互助为基础的更高标准的社会秩序[1]。到20世纪30年代初社会民主党在北欧巩固了权力的时候,把社会连带主义从工人阶级扩大运用到了整个社会,这样就把社会看成共同利益的整体, 成为北欧建设普遍福利国家的最初的思想基础[1]。

北欧的改革者仿效英国的改革,建立友好互助的社会来保障财产和人身的安全,其原则就是社会保险。北欧的工会说服了传统的行业协会和雇主们加入到这种互助保险体系,目的是最低限度的社会保障。合作农庄—丹麦土地改革的发动机,使得小农户能够利用到技术和科学的进步,饥荒从此成为历史[2]。

当19世纪末期国家的社会保障作用在全欧洲被摆到政治议程上的时候。北欧国家采用了已经小规模实现了的理想,首批社会保障法律诞生了,其中有丹麦(1891年)、瑞典(1913年)、芬兰(1936年)、挪威(1937年)的第一个老年抚助或养老金法律;挪威 (1909年) 的第一个疾病保障法律[2~3]。

19世纪北欧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也伴随着对文化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令人瞩目的变化是,义务教育的发展开始把乡村农民转变成有文化的活跃的公民,也是农民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的有利因素。

人口的健康因为与国家的财富创造和强盛息息相关而受到政府的重视,国家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积极干预者。北欧国家有健康和医学服务的悠久传统。对公共卫生健康的立法也较早。瑞典和挪威在十九世纪后半期雇用医生对穷人提供免费或者廉价的医疗服务,并且监督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丹麦在1858年通过了健康法,之后几年其他北欧国家也都相继颁布了健康法,这些法律都在指导地方部门对健康卫生的监督管理。

在此期间直到1930年代,在经济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同时,北欧的社会改革和社会政策也取得了成功的结果。这些社会改革替换了贬低穷人的法律和修修补补的、不连续的福利规章和措施,取而代之以推行为所有失业者提供俭朴但充足的生活标准的长久计划;并努力消除公共资助所能带来的耻辱感;为那些家庭人口多、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和农民家庭采取专门的措施,尤其是提供孩子补贴,提高他们的生活标准。

严峻的考验来自1930年代的世界经济崩溃。萧条影响了北欧的工农业,使得1/4的劳动力失业。在困境面前,社会民主党建立起广大的工农联盟(在北欧称作“红绿联盟”),取得了广泛的政治一致性,使得全面的福利计划和经济刺激计划得以实施。

同时,北欧国家已经有了基本的社会保险的安全网,保障了生命安全。尽管是最低限度的社会保障,在覆盖面上尚有很大的缺口,但正如英国社会历史学家 R.H.Tawway 所说,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经常比它已取得的成果还要重要[1]。

只有在二战之后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遍主义的制度才在北欧真正全方位地推行,包含了所有的公民。

1950年代和 1960年代,被称为“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北欧国家经历了生产和进出商品结构的多元化,迅速成长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几乎同时,“成熟的”普遍主义的福利国家已经制度化了,经济增长没有以牺牲福利国家的成长为代价。

四、支持普遍主义的理由

1.社会的融合。早期的社会保障方案是政治和经济的“现代化”的产物,在这一时期,国民同一性和社区建设受到重视。新兴的社会阶层迫切要求政治上的融合,不管这种努力成功与否;国家首脑们(不管是独裁的还是民主国家的),对社会的融合也都非常重视。早期的福利方案虽然没有包括所有的阶层,不同的阶层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受到排斥,但是普遍主义的理想至少可以说是当时“国体建设”计划中一个潜在性的因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岁月里,重要人物们考虑了国家的福利同效率的互补,福利应该在一个充满阶级分化的社会中避免人力资源的浪废。普遍的福利会造就普遍高素质的人口,这对国家的强盛有利。

2.风险共担。战争成为社会连带主义的和普遍主义的社会政策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战争的破坏性把主要的政治对手拉近了,有益于他们为未来构建一个共同价值的平台。他们都认识到,每个公民都可能面临各种风险,在长期的动乱、战争和危机所带来的社会风险面前,没有哪一个公民(不管他处于哪一阶层)可以承受住长期的收入损失,因而几乎全部的人口在社会风险的应对上都利益相关。“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是对社会风险透彻恰当的描述。而且每一个健全的公民都应当对应对风险的手段——福利保障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因此,普遍主义的目标——就是要扩大风险共担—从特定的阶层到包括所有的公民。

3.人的尊严。北欧模式的福利国家的二个重要的特性很早就可以看得到:实行福利的社会责任和以公民权利为基础的普遍覆盖的原则。

19世纪末兴起的救助城市贫民的运动,在北欧议会中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社会民主党主张进行社会改革和民主,这其中包括机会的平等和结果的平等:不仅每个人有机会发展他的全部潜能,辛勤的劳动和天才应受到奖励,而且也应保证天赋和成就的不均等不会对个人和家庭的物质文化需要造成严重的影响[2]。

即便如此,早期的社会福利方案倾向于把“道德不良的人”(乞丐、酒鬼、懒惰无用的人等)排除在外,这在当时没有很多争议。但是到了二战后,人权 (公民的、政治的、社会的权利)的观念兴起: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或者说价值上是平等的(1948年联合国公告),“道德不良的人”的观念从此失去了市场。在福利政治上采用社会权利和普遍主义双重观念的主要历史原因是要消除由于被排除在福利涵盖及权利之外所带来的地位、尊严和自尊的丧失。在享有公共服务时不应带来自卑、贫民化(受制于收容院的安置)、尊严的丧失或耻辱感;没有人应被归为“公共的负担” [2]。

在挪威的社会政治辩论中,尊严的论争是很突出的,对旧有家长式和羞辱性的助贫体系普遍怀有强烈的不满。因此,在1950年代,挪威的社会民主党的首相埃纳尔·盖哈德森便调整了政策,用尊严的理由把养老金从收入审核的方式转变为普遍的方式;老人们的尊严和社会地位比经济上的平等还要重要[2]。这种论证的结果也体现在1946年普遍实施的孩子津贴上;不把穷人和富人的孩子区分开有着同样的效果。

4.经济及政府的效率—节省管理费用。普遍主义的社会福利原则,也就是,在道德水平或经济地位方面没有选择性,在实用主义的基础上得到论证和拥护。比如,1950年代的挪威的情形就是如此,当时保守党和其它非社民党派首先呼吁改革收入审核的养老金,拥护普遍的(统一费率的)养老金,因为当时多达75%~80%的老人接受的是收入审核的养老金,这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使养老金——公民的权利普遍化,会节省大量的管理费用,提高政府的效率。因此,挪威在1950年代初率先把普遍的养老金方案包括进福利规划中。各种行政措施都在削减收入审核的合法性。

五、一条循序渐进的普遍主义福利国家的发展之路

北欧的发展经验表明,社会福利制度起初应该是适度而有限的而后才是逐步扩展的。这同国家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除了瑞典1913年的养老金和残疾人抚恤金法在覆盖范围上很普遍外,所有北欧早期的社会福利法案在覆盖面上都是有限的。早期北欧抚助金法都规定实行收入审核的养老金,而且直到二战后才有免收入审核的养老金制度,这样才使福利计划真正成为普遍主义的计划(瑞典在1946年;挪威和芬兰在1957年;丹麦在1964年)。行业意外事故保险,首先在1894—1903年间以几种形式试行,仅包括行业工人,之后逐渐扩展到涵盖所有的雇员。

挪威在1909年在全球率先在疾病保险中试行“家庭友好”的原则,不需支付额外的费用,雇员或工人的配偶和孩子都会自动被保险。其他的欧洲国家试行相应的家庭友好的方案是从1930年代开始。然而,只有到了二战之后的1950年代,所有北欧的健康福利才真正具有普遍的意义,包含了所有的公民。

战后北欧福利国家的建设经历了二个时期:第一阶段以社会民主党的努力、普遍接纳、并以统一的费率建立一个覆盖全部人口的福利体系为特征,建立基本的福利安全网,来保证一个对所有人(包括年迈、残疾、失业的人)都是俭朴而足够的生活标准,而不带有旧的助贫法所带有的耻辱感。

第二阶段从 1960 年代起一直持续到今天, 社会民主党,在全北欧发起了全面的、雄心勃勃的社会保障的扩展计划。新的目标是为所有人保障一个终身中等水平的生活标准,并且提高社会的经济平等,一般家庭的生活不会因年老、疾病、孩子或失业而被打乱。1950年代末开始实施补充养老金政策,提供给每个工薪者先前只有公务员和高管才有的平等而慷慨的养老金。对疾病、残疾和失业者的社会保险的偿付增加了1倍,为其先前市场收入的60%~90%[1]。自从 1960 年代起,在全北欧社会关怀服务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国家大规模地承担起照顾老人和孩子的义务(建立老人服务机构和幼稚园等),这些服务从大城市逐渐扩展到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自从 1970 年代以后,父母带薪休假的福利已经发展成世界上最慷慨的福利项目[2]。

“家庭友好”的社会服务政策,非常有助于提高北欧的劳动力参与率,促进了妇女持续进入劳动力市场,如今“家庭主妇”作为一个社会范畴在北欧或多或少已经消失[2]。

随着北欧国家进入高福利时代,高税收的经济政策逐渐取代社会保险成为北欧福利国家的主要经济支柱,40%~50%的家庭收入用来直接或间接地付税,与高累计所得税率相结合的收入保障体系使得大多数北欧家庭的收入终身稳定,生活得踏实,补偿了失业、生病或退休时为其提供转移支付和社会服务的成本。其结果是在北欧福利国家中,大多数收入的重新分配是在各代人之间,而不是在阶级或阶层之间进行。这一事实无疑归因于福利国家获得的普遍的政治支持[1] [5] [6]。

“家庭友好”也体现在税收政策方面,对促进就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瑞典,丈夫因第二职业或加班等原因获得第二笔收入,其税额高达增加收入的68%,但是如果妻子就业获得这笔收入,税率只有37%。丹麦的数字分别是66%和44%;挪威是56%和35% [1] [3]。虽然有如期而至的各种福利,但是在北欧,家庭生活很舒适和温饱之间的关键差别还在于是否有第二笔收入,妇女加入报酬性就业虽然不只为经济原因,但是经济上的诱因也是很主要的。

持之以恒地努力发展社会福利保障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促进了“全就业”和竞争力,并且把北欧国家推向经合组织国家中的就业率的榜首,高于美国和欧盟的平均水平,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表现出持续增加的劳动生产力。

在把税务和福利考虑进去后,一位瑞典教授一生中并不比一位冶金工人多挣多少。需要大学深造的职业的声誉在近些年也有所下滑,这部分是因为缩小经济差距和增加教育机会的结果;因为有很多其它的就业机会,专业大学师资出现短缺;一些北欧专业人员去国外找工作,但这些高福利的代价并没有影响北欧国家的实力,那些回来的人使得北欧能够跟得上全球的研发水平[1]。

终身保障每一个人中等的生活水平、追求社会平等的北欧福利国家发展到了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以后,从孩童到老年——“从摇篮到坟墓”的普遍福利政策,成为对北欧普遍主义福利模式的普遍评语。同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北欧各地也一直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迄今为止效率和平等之间的政策平衡问题在北欧五国已经大部份得到解决和维续。

七、构成北欧普遍主义福利国家模式的因素

北欧现代福利国家的模式可以总结为由四种主要的因素构成:(1)转移支付形成全覆盖网络,无论对象现在就业与否。对那些暂时失业者的转移支付几乎完全替代报酬收入。尽管总的来说倾向于在人的一生中平均收入分配而不是在各阶级间进行,但有一些专门的转移支付,像孩子津贴,常提供给残疾人的和女性养家的多孩子家庭,而不是状况好的家庭。(2)按需提供社会服务,而不是按支付能力。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北欧的医院、医药几乎全部免费。正式教育,包括高等教育、还有大规模对老人的社会服务几乎都是免费的;其他的社会服务,包括白天照料、成人教育、低收入家庭和老年人的住房、都提供丰厚的补贴[1]。(3)保持转移支付和社会服务的高费用,占GNP的1/4~1/3,而且与经济的健康度有关。当失业增多时,福利的成本也增高[1]。这种高成本带来了对经济管理的高需求,以使周期性和结构性的失业最小化。(4)力求从薪金构成的微观水平上对市场经济做出调整,以减少产生不平等的倾向。瑞典在这一过程上最为先进,通过集体协商,制定出社会连带主义的薪金政策;并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相结合,力求在每一地区调整劳动力的供需 [1] [7] [8]。

八、普遍主义福利国家给我们的启示

1.普遍主义福利国家的目的是让所有人都体面地生活,让社会更公平。而这种社会平等是通过转移支付实现的,没有这种再分配,社会就不会有公平,发展就不可能持续。

2.普遍覆盖的福利国家应该是由适度有限开始,然后才不断积累、逐渐扩展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呈跃进式上升。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北欧的模式也不宜用来照搬。但有什么样的福利模式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有什么样的福利水平也绝非首要,更重要的是有没有这样的政策目标,并为之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持续发展。努力的目标经常比已取得的成果更重要。

3.北欧国家的经验表明,社会福利代表着冲击的吸收体或者缓冲器。布局周密合理、高度发达的福利国家,可以更容易地,或者至少以适度的社会代价(在增加的贫穷和不平等方面)度过危机。当社会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人们在生活保障上的安全感和社会权利上的平等对社会的安定显得更为重要。当受到严重的经济衰退打击的时候,全面的、民主的福利国家完全有能力作出政策的调整来刺激新的经济增长。

4.普遍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十分重要,这毋庸置疑。但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核心方面是该以何种方式组织它以求对工作提供激励。失业保险制度的效果应该是促进经济部门的结构重组,减少职工对改革的抗拒。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保障从业人员的就业条件和各方面权益(包括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养老医疗等等),鼓励和扶持就业和再就业,力争达到“全就业”,这是政府的职责和义务。积极的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障体系、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同步发展,相互促进,是福利国家良性发展的表现。

5.全球化促进了更大范围的劳动力流动、更多的职业变动,这种趋势将导致退休金制度方面的变化,变得更加透明,使得职工的退休金更少地依赖部门、企业及个人的“好的年景”。在退休金反映职工全部工作年头的贡献的意义上,北欧的退休金制度更加公平,可以提供给其他国家一个借鉴,因为它把最明显的“工作友好”的方面同普遍的老年收入保障相结合,维护社会地位同预防贫穷相结合。

6.普遍福利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社会平等,不仅是人人机会上的平等,而且要达到结果上的平等和尊严上的平等。普遍福利国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就是对低收入人群的扶助,结果是大幅度提高那些境况最差的人的消费能力。其效果应该是不仅实现了社会平等,而且提高了国民的购买能力,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7.北欧很早就推行的普通教育和普遍的公共医疗(健康服务),已经证明对后来经济发展的成功和“国家的富有”有着巨大的重要性。普遍健康和有文化的的人口的确有助于经济的“现代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8.北欧福利国家的另一个经验,就是他们对孩子、老年人和病人的社会服务方面的重视,这样家庭就解除了一些“负担”,劳动生产力和经济增长就会增加。另一方面,社会服务业本身可以增加就业岗位,拉动内需,改善民生。政府的社会政策可以为家庭、职工以及公司的灵活解决办法的提供基础,使得丈夫和妻子既能共担家庭义务又都胜任全日制 (或部分时间的) 工作。社会政策中有较多“性别敏感”的福利国家,不管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方面都会是相当成功的。

9.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的差异可能引起人口过度向城市流动,引起城市住房、交通等各种设施的紧张,超出城市社会服务的承载能力,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因此,在建立福利制度时注重城乡之间的再分配和均衡,让农村获得和城市一样的社会服务,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Einhorn, E. S. & Logue, J.. Modern Welfare States, Politics and Policies in Social Democratic Scandinavia[M].Westport, Connecticut: Preager Publishers,1989.

[2]Kuhnle, Stein. & Hort, S. E. O..The Developmental Welfare State in Scandinavia: Lessons to the Developing World[M]. Geneve, Switzerland: United N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ocial Development, March 2003.

[3]Einhorn, E. S. & Logue, J.. Economic and Social Security In Scandinavia:A Model for the Baltic Area? [M].Chicago: the Council for European Studies Meeting, April,2006.

[4]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1982.

[5]蔡宇宏.福利制度:社会民主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比较——以瑞典与美国为例[J].学术研究,2006,(12):31-34.

[6]袁群,安晓敏.北欧福利国家的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6,(11):139-142.

[7]阎安.瑞典的社会福利制度及其特点[J].科学·经济·社会,2006,1(102):66-69.

[8]李丽芸.瑞典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J].社会福利,2004,(9):81-83.

国家经验 篇7

一、西方主流理论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在巨大成绩面前出现上述认识上的反差,究其原因在于国外的学者是以总结于发达国家经验的主流理论来看中国;国内社会科学教材则是直接翻译或以发达国家的教科书作为范本来编写,国内舆论界、知识界也同样以西方主流的理论作为参照系来理解、认识出现在我国的各种社会经济现象和问题。

我国的改革开放并没有照搬西方主流的新自由主义理论所倡导的“休克疗法”,试图以“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一次性地消除计划经济时代的各种制度,而是根据我国社会的承受力,可动员的条件等情况以双轨渐进的方式来推进,随着条件的成熟,不断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但西方主流的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不如市场经济,要向市场经济转型就必须一次性地消除各种扭曲,最糟糕的经济是改革不彻底的双轨制经济。受此理论的影响,不少学者把我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于没有按照西方主流的理论来进行改革所致。不过问题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按照西方主流理论来进行转型的苏联、东欧和亚非拉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普遍出现经济崩溃、停滞、危机不断,少数在转型中取得经济稳定和快速发展的越南、柬埔寨和非洲的毛里求斯,推行的却都是双轨渐进的改革。

不仅在转型问题上,在发展问题上也是如此。发展经济学是二战后出现的一个新的现代经济学子学科,第一波思潮主张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由政府直接动员、配置资源,建设发达国家所拥有的现代化的大产业。受此思潮影响,二战以后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普遍推行这种战略,虽然在头几年取得了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其后,不约而同,经济出现增长停滞和危机不断。日本和四小龙等少数几个东亚经济体推行的则是出口导向战略,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着手发展经济,这种发展战略在当时被主流发展经济学认为是错误的。

少数成功国家的转型和发展的道路违背了西方主流的理论,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现象的理论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即使在发达国家适用的理论,拿到发展中国家来也常有“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缺憾。如果未能认识到发达国家主流理论在发展中国家运用的局限性,照搬的结果经常会事与愿违,以此为参照系来观察社会的结果则经常会使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分子变为社会批评家而难于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只有总结我国自己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成败经验的理论创新,才能真正揭示我国过去能够在转型期维持经济的稳定和快速发展的原因,以及当前问题的根源、解决的路径,只有这种来自于我国的创新性理论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中国奇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如果我们能实现到2020年两个翻一番的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我国有可能成为二战结束以来第三个从低收入进入到高收入的经济体。从二战以后到2008年,也只有13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发展成为高收入经济体。上述数字表明,其他180多个发展中经济体绝大多数长期陷于低收入或中等收入陷阱。

新的理论来自于新的现象,只有深入理解出现在我国的新的社会经济现象,而不是仅以现有理论为考察问题的出发点,才有可能提出真正能够解释我国现象的新理论及其一般意义。1994年,我和蔡昉、李周所著《中国的奇迹》这本书在这个方向上迈出了第一步。此书出版后,被译成日、俄、法、韩、越等国文字在海外出版,并且成了许多海外大学中国经济课程的教科书。

2007年我有幸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的邀请去做一年一度的马歇尔讲座。我以《中国的奇迹》一书中建立的经济体制内生于发展战略的理论框架,提出了一系列可验证的假说,并用二战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数据对各个假说做了经验检验。演讲的内容后来整理成书《经济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和自生能力》。

2008年我把《中国的奇迹》一书的分析框架进一步发展成《新结构经济学》,总结了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经验,从要素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和企业自生能力出发,探讨了经济发展和转型的本质,论证了市场和政府在经济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各自的作用和边界,提出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理论体系。2012年我在世行的工作结束前由世界银行出版社出了《新结构经济: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并以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结合我在世行工作的经验和访问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所思所见,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繁荣的求索:发展中经济如何崛起》。此两书出版后在国外获得学界的好评。

三、非洲国家是检验中国经验的最好地方

非洲国家在发展早期各项条件比我国好,自二战以后在政治上摆脱了西方的殖民统治开始追求自己国家的现代化,但是,在西方主流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将近三代人的努力,目前却沦为世界上最为贫穷的大陆。非洲国家是检验总结于中国经验的理论是否有一般意义的最好的地方。

在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任上,我开始向非洲国家介绍中国经验,强调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贫困,实现稳定、快速、包容的发展,既要逐步建立起“有效市场”制度,也要有“有为政府”来动员资源,消除经济发展、结构变迁过程中的各种瓶颈限制。我在埃塞俄比亚做试点,向该国政府介绍如何办好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以一站式服务来克服现代产业在落后国家发展所面对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的瓶颈,和如何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以及如何招商引资来加速产业的升级。华坚鞋厂在埃塞俄比亚的快速成功为该思路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例证。

根据2010年我在世 界银行所主持的一项研究,埃塞俄比亚制鞋业的工资仅为中国的1/8到1/10,而其劳动生产率则为中国的70%,埃塞在劳动密集的制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2011年3月我拜会了埃塞时任总理梅莱斯·泽纳维,向他汇报这项研究发现。受此启发,梅莱斯总理于2011年8月来到深圳,邀请中国制鞋企业赴埃塞投资。东莞的华坚集团于2012年1月在亚的斯亚贝巴附近的“东方工业园”开办鞋厂,雇用了550名当地工人,到2012年底增至2000名。2013年埃塞政府在首都附近的博乐拉明镇设立新工业园区。埃塞现已成为非洲吸引外商投资最热门国家和经济发展明星。世界银行在今年破天荒地提供了2.5亿美元贷款支持博乐拉明工业园区的第二、三期发展。

发展条件属于最差的埃塞的成功也为其他非洲国家的减贫和发展提供了经验、带来了曙光,并引起了非洲国家对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来自于中国的发展理论的重视。2013年2月,坦桑尼亚的总统贾卡亚·基奎特邀请我担任顾问,为新建立的工业园区出谋划策。2014年1月,塞内加尔总统麦基·萨勒邀请我前去访问,发表新结构经济学的演讲,并为表彰我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反思和推动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授予我国家功勋勋位高级骑士团司令勋章。2014年7月我访问埃塞俄比亚时,新任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给我颁奖表彰我对埃塞俄比亚经济发展的贡献。

四、21 世纪很可能是中国经济学家的世纪

自1901年严复翻 译出版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以来,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100多年里,经济学是我国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中的显学,但我国经济学家对当代经济学的思潮和发展方向的影响还很有限。社会科学理论在本质上是一个用来解释社会现象的逻辑体系。解释的现象越重要,理论的影响就越大。因此,研究世界上最大、最重要国家的经济现象并将之总结成理论的经济学家,他们的成就越容易被认为是世界级的成就。从18世纪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英国是世界上最大、最强的经济,同时也是世界上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心,生长或生活在英国的经济学家近水楼台先得月,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多出于此。一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的重心和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心逐渐转移到美国,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也逐渐出自美国。

发达国家粮食物流发展经验及启示 篇8

1.粮食物流发达国家经验

1.1粮食物流各环节有法可依, 相关法规不断完善

发达国家通过法律规定粮食生产、储运、加工和销售各环节的责任和义务, 做到管理和监督有法可依。澳大利亚粮食市场发达, 交易秩序井然, 主要得益于健全的法律体系。政府在粮食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等各个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且操作性很强的法律。凡是法律明文规定的, 都要严格执行。日本在1942年制订了《粮食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 为应对WTO有关规则又于1995年制定了《新粮食法》。这些法律的出台和实施, 为稳定粮食生产、规范粮食交易、建立粮食储备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2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实现信息化管理

发达国家一般都建立了完备的粮食信息管理平台, 实现从产到销整个产业链的有机统一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提高了粮食流通的效率和效益。如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了以服务社会为目标、资料齐全的粮食统计信息网络, 随时采集, 定期发布, 指导农民和粮食企业的生产和贸易活动。在上述公共信息平台的基础上, 粮食物流企业建立了自成体系的物流管理信息平台, 用于粮食物流的计划、采购、仓储、运输等各项业务活动, 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澳大利亚在粮食的接收、装卸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计算机管理, 大大提高了效率。全国的收购点都与澳大利平小麦质量保证体系联网, 所有收购数据均汇总在澳大利亚小麦保证体系的数据中。

1.3粮食物流设施配套齐全, 物流企业装备技术含量高

粮食物流发达国家一般都具有良好的硬件基础设施, 粮食物流企业也一般实现了机械化, 信息化。澳大利亚政府为促进全国粮食产业健康发展, 提高粮食出口竞争力, 统一规划并用五十年时间花费巨资投资建设了铁路、公路、沿海粮食专用码头和港口库、大型铁路沿线中转库等粮食物流基础设施, 购置了散粮专用火车皮、散粮船舶、散粮汽车。

粮食物流企业基本实现机械化, 自动化;配送中心的分拣设施、拼装作业使用数码分拣系统,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4粮食物流基本实现四散化

粮食实现四散化, 即散装、散卸、散运、散存, 可以提高粮食流通率, 降低粮食物流成本, 也是发达国家粮食物流发展的主要原因。

澳大利亚政府在1930年就通过立法推行粮食的散装、散卸、散储、散运。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配套完善的“四散”系统。这套“四散”系统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 粮食在流通过程损失少, 成本低, 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粮食主要产区和港口的分布, 澳大利亚规划建立了以各州为基本覆盖范围的散装粮食运输系统, 配有方便的运输网络, 粮库配有铁路和汽车散粮装卸系统;在水路运输条件较好的港口还配有粮食专用码头和粮食散装散运系统。利用铁路、公路和水路, 澳大利亚整个粮食运输系统实行散装、散运, 粮食运输、配送效率较高, 大大节约了粮食运营成本。

加拿大粮食的“四散”物流也己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粮库作业采用智能化管理, 每个中转库和港口都配备完善的散粮设施以及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科学合理的配套设施大大降低了粮食物流成本。同时, 粮食集装箱运输与一般粮食散装运输相比, 以其装卸方便、粮食不易腐烂等优势发展较快。

1.5政府和行业协会粮食物流体系中发挥作用

美国政府在粮食物流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创造公平的信息共享系统和公正的粮食质量控制系统, 信息共享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有关部门定期向全社会无偿发布的信息, 而美国农业部联邦谷物检验局 (FGIS) 负责建立国家粮食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 保证美国粮食生产和物流标准化。美国各个粮食行业协会通过帮助会员 (农民或粮商和加工企业等) 研究市场, 开拓市场, 提供预期建议, 使美国的粮食生产、贸易和加工都能在基本稳定的预期框架中运作, 从而保证了美国粮食物流的稳定发展。

澳大利亚政府实行开放的农业政策, 政府只在市场动态、信息反馈、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上加以引导和服务。农民的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强, 主动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 合理安排粮食作物的种植。

1.6完善的粮食物流网络布局

物流系统具有效益悖反性, 某一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产生的同时, 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利益损失。粮食加工节点布局直接影响到粮食物流的效果, 系统化是现代粮食物流发展战略的首要条件, 发达国家的粮食物流系统强调供应链合理布局和和粮食物流系统整体效率最优, 综合成本最低。

美国粮食从生产到消费 (出口) 集并运输的基本路线为:农场筒仓—内河或铁路中转库—加工厂或港口终端库。从农场筒仓到内河中转库主要依靠卡车运输, 从中转库到加工厂或终端库, 主要依靠铁路和驳船运输, 出口主要是5万吨级以上的大型散装或集装箱船运输。

在澳大利亚, 粮食收储由州级散粮流通公司、港口中转库和乡村收购站形成一个储运系统。全澳洲有5个散粮流通公司, 基本各州都设有这种公司负责本州的粮食收储、运输和销售业务, 均建立了通过铁路、公路连接乡村收购站和港口中转库的收购、运输和销售网络。全澳散粮流通体系约有900个乡村收购站和17个港口中转库, 仓储能力在3 000万吨以上。此外还有仓储能力达1 000万吨的临时性粮仓。这些粮食收购站和港口中转库按照粮食种植区域流向, 形成了合理的布局和结构。

2.我国粮食物流存在的问题

2.1基础设施落后, 信息化程度不高

从总体上看, 我国粮食物流设施整体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 由于储备库存点不科学、仓容不足、仓储保管技术落后、运输设施的简陋等因素, 导致粮食流通效率低, 流通费用高, 导致商品粮成本高, 难以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同时, 国内粮食流通信息管理系统不健全, 粮食流通存在信息不畅、价格失真、粮食信息服务不周到、不及时, 以致粮食流通不方便、速度慢、交易率低。

2.2四散化程度低

我国粮食流通过程中, 基本以包装储存、包装运输、拆包装船、卸船打包作业为主。经常出现散粮打包、包粮运输等重复性作业, 收纳库、中转库、储备库之间没有形成良好衔接的网络。同时, 我国适合粮食散装、散运的交通设备不完善, 大大影响粮食快速便捷流通。而粮食流通涉及的铁路、交通等部门信息沟通不畅, 没有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粮食流通体系, 也致使粮食流通成本高、效率低下。

2.3粮食流通网络不完善

目前, 中国储备粮库主要分布在东北、黄淮海以及长江中下游粮食产区, 东南沿海销售区库容相对不足, 中转设施也相对落后, 港口接待能力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例如, 我国东北地区粮食南运, 主要铁路运输和水上运输, 粮食运费高损耗大且效率低。如黑龙江粮食南运, 走铁路加水运到广东, 流通费用占销售总成本的35%左右, 如果从大连口岸出口粮食, 流通费用占30%左右, 撒漏损失一般占3%~5%。

2.4粮食物流组织化程度低

我国许多粮食批发企业、储运企业各自为政, 缺乏组织协调和市场规划安排, 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和资本优势。缺乏一批跨行业、跨地区, 集粮食收购、储存、中转、加工、贸易等业务于一体的大型粮食物流企业。

3.粮食物流发达国家对我国粮食发展物流的启示

3.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根据全国各地粮食生产和消费情况, 统筹规划和构建区域粮食物流网络和全国粮食物流体系。为粮食物流提供信息服务和政策指导, 政府部门应经常向粮食经营者、粮食物流组织者提供国内外粮食市场供求信息、交通运输信息和运力方面的情况, 使他们能依据市场供求情况和运力等现实条件组织粮食流通活动。同时, 国家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约束粮食物流参与者的行为, 规范和监督粮食商品运作过程, 协调和处理所发生的粮食物流纠纷。

3.2加快粮食物流设施建设, 推进粮食“四散化”

建成一批适应散装散卸的全国主要粮食物流节点。加大对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的投入, 改善粮食储运条件, 适当建设部分立筒仓并在较大范围内研究、推广平房仓的机械化作业。增加散粮自动装卸、计量设备和专用运输工具的数量, 适度提高集装箱运粮的比重。

3.3构建新型粮食组织结构模式

推进粮食企业改组、改制, 努力形成精简、统一、高效的组织结构新格局, 组建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 使其在粮食物流体系中承担着从粮食收购、集并、仓储、运输、进出口到加工的各个物流环节的组织运作, 实现了物流上下游、产销加工的有效衔接, 使其具备与国际粮食企业竞争的实力。鼓励粮食协会等组织的构建, 这些组织可以为粮农和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预测市场需求, 提供市场信息, 有利于粮食供需平衡, 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粮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非凡.国外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发展的经验与启发[J].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6, (7) :15.16.

[2]李益良, 王亚南.澳大利亚粮食流通体制现状及启示[J].粮食问题研究, 2005, (4) :4.7.

[3]朱东红, 慕艳芬.国外粮食物流发展概述及启示[J].世界农业, 2007, (3) :7.9.

[4]王莉蓉, 李福军, 谭本刚.美国粮食现代物流业现状[J].粮油食品科技, 2007, (2) :56.58.

[5]高兰.现代物流与粮食”四散化”流通技术[C].中国粮油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 (上册) , 2004.

国家经验 篇9

一、欧盟国家私立学前机构的发展简况

按照是否具有营利性质,欧盟国家的私立学前机构可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种类型,后者获得政府补贴的机会和额度通常高于前者。从分布特征来看,芬兰、瑞典、丹麦、法国、德国和奥地利0~5 岁儿童的学前教育服务几乎全部由公立和非营利性私立学前机构提供。其他欧盟国家的普遍经验是,面向3~5 岁儿童的学前教育主要由公立学前机构提供,面向0~3 岁儿童的保育服务则由公立和营利性的私立学前机构共同提供。值得关注的是,英国和爱尔兰学前教育私有化占比明显高于其他欧盟国家。欧盟就业与社会事务理事会2010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英国,面向0~3 岁儿童的托儿服务97%是由私立机构提供的,在爱尔兰这一比率也高达98%。在英国,即便是面向3~5 岁儿童的学前教育,也有40%来自私立机构。在私立学前机构中,英国和爱尔兰以营利为目的的托幼机构的比重也是欧盟国家中最高的。上述两国面向0~3 岁儿童的保育机构中,营利性机构占比均高达85%。”[2]

欧盟国家对于私立学前机构的发展战略大致有四种类型:“一是以英国和爱尔兰为代表的鼓励发展包括营利性私立幼儿园在内的私立学前机构,并对之加以严格监管;二是以荷兰为代表的鼓励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私立学前机构的共同发展,但却对之放松管制;三是以北欧国家为代表的只支持非营利性的,不鼓励营利性私立学前机构的发展;四是以南欧国家为代表的发展思路不明确,对私立学前机构疏于管理。”[3]实践证明,最后一种发展战略不利于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活动的健康运行。

二、欧盟国家关注私立学前机构的三大功能,将其作为建设福利国家的重要手段

允许私立学前教育的适度发展,决不意味着欧盟各国政府逃避和放弃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职责和使命,相反,他们将私立学前机构作为建设福利国家的重要手段。由于私立学前机构具有不容忽视的三个重要功能,因此得到欧盟各国的普遍关注:一是可以开拓本国学前教育的存量资源;二是可以满足民众的多元教育需求;三是有助于引入竞争机制,最大限度地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层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盟的许多发达国家确立了“福利国家”的发展模式,并将学前教育纳入社会福利体系。在福利国家中,享受普及学前教育儿童的年龄不断下延、范围不断拓宽、学习时间不断增加。一些国家在普及学前教育的过程中遭遇传统公立学前机构的容纳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日益旺盛的学前教育需求的困境。人们理性地发现,单独依靠地方当局承办的公立幼儿园来实现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缺乏现实可能性。加之近30 年来,为了缓解日益严峻的财政危机,以英国为代表的部分欧盟国家开始向福利与经济共赢的“后福利制国家”转型。“这使得一些国家的政府转而采用向私立学前机构购买教育服务的方式(这是‘后福利制国家’福利制度民营化的一种典型方式,叫做‘合同外包’),拓宽学前教育渠道,增加全社会学前教育的存量资源”。[4]

学前教育服务的可选择性,直接决定着公众对学前教育的满意度。在教师任用、经营管理、开放时间、课程设置、特色服务等方面表现得灵活多样的私立学前机构可以帮助人们实现对学前教育的自由选择。正因为如此,欧盟国家不仅允许私立、公立学前机构共存,而且还鼓励前者在相关法律框架下积极探索和分享多元化办学经验。丹麦在《日托法案》(Dagtilbudsloven, amended 2014)中明确将“满足家庭对学前教育的多元需求;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相应的学前教育服务”[5]作为发展私立学前机构的基本原则和现实依据。

英国、爱尔兰、荷兰等国是积极将市场机制引入学前教育的典型代表。在新自由主义框架下,托幼机构被视为保育和学前教育服务的提供商,政府和家长则充当购买者与消费者。这一举措一方面推动了私立学前机构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将竞争机制引入学前教育,迫使性质各异、类型有别的诸学前机构直面教育市场的竞争,主动提升服务质量。以英国为例,2005 年的《儿童照看法案》(Child Care Act,2005)明确了私立学前机构的准市场地位,此后地方当局迅速从公立学前教育举办者的角色中撤离,从而使得私立学前机构在英国学前教育供给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0 年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由地方当局举办的公立学前机构约占59%,私立机构约占30%,社区和志愿者机构约占9%”。[7]“到了2009 年,英国由地方当局举办的公立学前机构占比降至8%,私立机构占比升至70%,社区和志愿者机构占比约为22%。2002 年至2008 年间,英国营利性学前教育市场的规模扩大了70%。”[8]学前教育的市场取向必然引发公、私立学前机构之间的竞争,尽管可能带来学前教育市场的短时波动,但也无疑提高了学前教育的活力。

三、努力兴办“付得起”的学前教育,为私立学前机构提供财政拨款

在欧盟国家,私立学前教育经费的分担主体包括政府、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欧盟各国特别重视为民众提供“付得起”(affordability)的学前教育。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匈牙利、荷兰、挪威、葡萄牙、英国等欧洲国家都在相关法案中对公、私立学前机构(特别是针对3 岁以上儿童的)收费上限做了明确规定。多数国家强调学前教育支出不得超过家庭收入的15%~20%。[9]英国学者海伦潘(Henlen Penn)援引欧盟2011 年的调查数据发现,欧盟24 国民众的平均家庭学前教育支出占家庭收入的12%。[10]

降低家庭的学前教育经费负担,必然以增加政府和社会的学前教育支出为基础。为此,欧盟国家不仅资助公立学前机构,而且也通常会为私立学前机构提供政府拨款。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欧盟国家对于私立学前机构的资助政策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资助对象和资助方式的差异中。在资助对象方面,丹麦、芬兰、瑞典等国通常只为非营利性私立学前机构提供政府补贴;英国、爱尔兰等国则同时资助营利与非营利两种类型的私立学前机构。在资助方式上,多数欧盟国家主要通过按人头补贴的形式直接资助私立学前机构;英国、荷兰等国在沿用前一种方式的基础上,还开发了“需求导向型”(demand-led funding)的资助新形式,即通过推行税收抵免、统一福利等制度为家长提供购买私立学前教育服务的经费,从而间接地资助托幼机构。不论采用哪一种资助方式,欧盟各国普遍对资助款项的支出程序、形式和内容提出明确的监管要求,并且特别强调如果政府无法准确跟踪定位各项补贴在私立学前机构中的使用流向,那么该机构就无法获得政府的后续资助。

在欧盟各国中,英国既是私立学前机构占比最多的国家,也是学前教育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英国独具特色的“需求导向型”私立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可以追溯到撒切尔执政时期,1997 年工党执政以来,该资助体系日臻完善。它主要包括儿童保育个人所得税减免(Childcare Tax Credits)、统一福利(Universal Credit)和免税的儿童保育(Tax-Free Childcare)三种形式。儿童保育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始于1999 年10 月,作为家庭援助的一部分,它惠及那些每周工作16小时以上因照顾子女而损失收入的家庭。2005 年4 月,英国就业及退休保障部(DWP)规定,育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子女的家庭每周可以享受210 英磅的收入税减免,育有一个子女的家庭每周可以享受122.5 英磅的收入税减免,该政策一直沿用至今。[11]英国的统一福利创立于2013 年4 月,主要惠及失业家庭及每周工作16 小时以下的家庭,涵盖住房补贴、儿童补贴、学前教育补贴等内容,采用单月支付的方式,福利金的额度取决于家庭的实际收入和现有财产。统一福利可以为家庭预支学前教育费用,即便父母失业,儿童仍然可以获得学前教育补贴。[12]免税的儿童保育政策颁布于2013 年3 月并将于2015 年秋季正式生效。该政策主要惠及那些育有12 岁以下儿童(或17 岁以下残障儿童)的工薪家庭。父母双方(或单亲)的收入必须均高于国家最低工资标准,并且没有享受儿童保育个人所得税减免及统一福利。据英国政府初步估算,将有190万个工薪家庭受益。该政策明确规定,英国政府每年都会为符合资质的家庭支付学前教育费用的20%,每位儿童的资助上限是2,000 英磅,这与家庭收入所得税的比率基本持平。[13]

四、通过加强学前教育立法,促进私立学前机构的健康发展

私立学前机构的管理主体到底应当是谁,是国家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还是地方?哪个国家部门或者地方当局对之负有管理权?欧盟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像芬兰、瑞典和斯洛文尼亚就由教育行政机构负责全权管理;丹麦则是委任社会福利机构来监管。其他欧盟国家比较常见的做法是,针对3 岁以下儿童的私立学前机构由健康或福利部门管理;针对3 岁以上儿童的私立学前机构由相关教育部门管理。尽管对私立学前机构的管理主体尚存争议,但是欧盟国家无一例外地重视学前教育立法,他们纷纷颁布相关幼儿教育法案,从中明确规定对私立学前机构进行监管的责任主体、程序和内容。据欧盟就业与社会事务理事会统计,截至2010 年,英国、法国、德国、丹麦、芬兰、挪威、荷兰、波兰、捷克、希腊、意大利、葡萄牙、比利时、罗马尼亚等14 国已将监管私立学前机构的立法权提升到了国家层级,但是匈牙利还停留在地方立法、区域指导层面上管理私立幼儿园。尽管欧盟各国在私立学前机构监管中的立法层级有所不同,但是通过加强学前教育立法促进私立学前机构的健康发展,已成为欧盟诸国的共识。

欧盟就业与社会事务理事会在收集、整合欧盟各国近年来颁布的相关学前教育法案的基础上,概括出欧盟国家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强化对私立学前机构的立法管理。一是厘定政府在发展私立学前机构中的职能与责任。越来越多的欧盟国家在立法层面上明确规定政府必须为私立学前机构提供财政支持,并对财政经费的来源、资助标准、资助方式等做了具体说明。比如丹麦《日托法案》的第38 条规定:“地方政府对于公立和私立学前机构的补贴额度应该大致相当。”[14]二是明确规定私立学前机构的设立标准、审批程序和注册登记制度。在设立标准中,欧盟各国纷纷提出严格的儿童健康和安全规定。在匈牙利的《儿童保护法案》(Act on the Protection of Children 1997),荷兰《育儿法案》和《普通质量框架》(General Quality Frame-work introduced in 2004 Childcare Act),英国的《每个孩子都重要》(Every Child Matters 2003)、《育儿法案》(Childcare Act of 2004)和《早期教育方案》(Statutory Guidance on the 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 2008)等政策法规中不乏各国对私立学前机构安全设施建设的强制性规定。三是明确提出私立学前机构教师的任职条件、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在职培训、专业化发展等内容。欧盟各国都在相关法案中对私立学前机构的教师和保育人员提出了严格的专业资格要求。比如芬兰在《儿童日托法案》和《社会护理专业人员资格要求》中规定,一切学前机构的教师都必须具有教育学或社会科学的本科或者硕士学位,保育人员则必须持有护士执业证书。早在1959 年,法国的《DEBRE法》就对私立学前机构教师的工资做了特别说明:“包括私立幼儿园在内的私立教育机构可通过与国家签订合同的方式加入法国公共服务系统。与政府签订‘合作合同’的私立幼儿园中具有一定学衔和资格的教师按照相应规定成为国家的合同雇员。政府依据不同的合同类型在不同程度上负担这些机构教师的工资。”[15]四是加强对私立学前机构教育服务质量的监管和督导。欧盟各国都明确提出私立学前机构必须定期接受政府委任的相关监管机构的检查和评估,并对评估性质、评估主体、评估指标、评估程序、评估对象、评估方式、评估结果的公示范围、奖惩办法、申诉程序、追踪指导等内容做出具体规定。

五、重视国家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在发展私立学前教育中,国家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组织结构、职能权限等构成私立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基础,决定着国家和地区私立学前教育的现实发展水平。本文将以近年来在发展私立学前教育中异军突起的英国为例,对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职能与相互合作进行解析。

英国学前教育的中央主管部门是教育与技能部(DFES),在发展私立教育中,它充当着指导者和中央学前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初始分配角色。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对于学前教育的领导和统筹,2007 年7 月,“新工党”布朗政府又把教育与技能部划分为两个内阁级别的部门:儿童、学校和家庭部,创新、大学和技能部。前者专门负责制定私立学前教育的发展战略,指导中央与地方当局之间的协作与整合。在发展私立学前机构中,英国的中央政府负责制定并颁布相关政策和法案,在全局层面规划私立学前教育的发展战略。经过十余年的改革,英国中央政府确立并完善了“第三者”监督机制,由教育标准办公室(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简称OFSTED)负责制定全国统一标准的托幼机构学前教育服务质量规范并专司学前机构的注册和督导检查等工作。自2001 年9 月起,教育标准办公室就开始负责监督公立和私立幼儿园。2003 年,英国中央政府开始在各地建立地方性的教育质量督导网络以支持教育标准办公室的督导工作。[16]2012 年9 月,卡梅伦政府明确规定,教育标准办公室做出的质量评级是决定公、私立学前机构是否有资格获得由政府提供的幼儿教育补助金的唯一标准。在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还负责把中央政府提供给儿童保育和早期教育的经费分配给地方当局,必要时它会对拨款的结构和主要的资金流向做出说明。

发达国家市场配置资源的经验借鉴 篇10

1 发达国家市场配置资源的共同选择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基本方式的经济体制,其基本要素和运作规律在各个国家具有同一性。美国、日本、德国在市场主导资源配置方面的共同特征集中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 社会资源配置机制方面

西方国家在资源配置机制方面,都以市场竞争为基本手段。在对待竞争问题上,美国、日本、德国的共同特征集中表现在2个方面。

一是要通过立法建立人为的、有序的竞争。这是因为都强调竞争的重要性,同时又都看到个人与企业有排斥竞争的本能,所以社会资源配置,不能有望于自发的市场秩序,要建立人为的、有秩序的竞争。例如,美国的反托拉斯法、日本的禁止垄断法、德国的反对限制竞争法等。

德国的路德维希·爱哈德说:“竞争不可分地是市场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甚至是它最内在的要素,排斥、损害或阻碍竞争都必然导致根本毁坏这种制度。”在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通过市场,主要就是通过竞争,因此西方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法学家都特别重视竞争,致力于保护竞争,把竞争看成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而这种通过竞争协调资源配置、协调经济发展的思想,出自斯密的理论。在他看来,人的利己主义本身就是一种调节力量,但这种调节力量只有在竞争的情况下,才能发生有益于公众的作用。

二是要间接地为建立有序竞争创造重要的框架条件。这些国家认为,为了建立这种有序的竞争,不仅要直接制定若干必要的调整竞争秩序的法律条款,而且还要间接地为建立有序竞争创造重要的框架条件,例如币值稳定、市场开放、契约自由等。

1.2 政府的社会资源配置职能

西方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方面的职能相当接近。西方政府管理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思路主要出自以下2个方面:一是国家的任务主要是以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正常运转创造框架条件,而不是自己直接从事资源配置活动;二是针对市场竞争所必然带来的弊病,以及国家之间的种种矛盾、冲突,力争加以缓和。据此,西方政府提出了2个层次的经济政策目标:一级目标主要包括经济自由、社会保障和社会公正;二级目标是指通货币值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分配公平等。

西方发达国家为了遵循上述基本思路和实现各个层次的经济政策目标,都发展或完善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工具,包括竞争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增长政策、对外经济关系政策和社会政策等。当然,在运用这些政策工具时,虽然大方向一致,但各国在“配方”和“剂量”方面还是有不少差别。

1.3 社会资源配置的发展趋势

西方国家在社会资源配置的发展趋势和前途方面,总的说来是在日益相互接近、彼此靠拢。

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社会资源配置各有其长处和短处。人们普遍认为,美国更多地强调“自由”,而相对较少地关注社会均衡;德国比较重视社会均衡,但相对缺乏“自由”;日本则两者都不足。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它们各自取长补短,其差异不是在扩大,而是在缩小,相互之间起到了优势互补的作用。

西方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虽然有种种弊病,但从大方向上看,它们在继续进步,使社会资源配置趋向高效发展。

2 新时期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

经济新常态下,西方市场配置资源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主要是政府管理资源配置的基本思路。西方政府管理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国家的任务主要是为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正常运转创造必要的框架条件,而不是自己直接从事资源配置;二是针对市场竞争所必然带来的弊病,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那么,在这种思路下,西方政府对社会资源配置究竟管些什么?即,维护制度条件和创造环境条件。

2.1 维护制度条件

所谓维护制度条件,主要是指体制问题。在经济体制问题上,主要抓一件事,就是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西方国家大体上都遵循同一原则,即“尽可能——市场,必要时——政府。”这就是说,发达国家在社会资源配置上,尽可能地让市场力量自行调节全国的经济活动,只有在必要时政府才出面干预。这个必要时是指经济发展过程周期波动时,经济部门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时,出现种种不公平和不公正时,这时在国家与市场的关系上,就需要国家采取适当的经济措施,使市场扬长避短,如制定行情政策、结构政策、社会政策,仅限制不正当竞争和维护正常竞争秩序等政策。可见,发达国家经济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就是政府对经济的影响与市场关系相结合,建立了国家垄断调控体系。在这个调控体系中,组织经济的基本力量是市场,但政府调控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运行机制中的重要因素。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

现阶段,我国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后改革时代。在这一阶段,按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未完全理顺。从市场层面看,市场化程度低,市场经济发展不平衡。就全国而言,将呈现多层次、多水平的市场经济状况。同时,市场环境急需改善,可以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因此容易出现市场失灵。从政府层面讲,宏观调控的水平较低,时机把握不精准,手段不灵活,因此经常有越位、缺位和错位的状况。同时,社会中介组织发展滞后,政府与企业之间缺乏纽带与桥梁,从而阻碍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协调发展。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总体思路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的经验。就是健全和完善“政府—经济团体(中介组织)—企业”的组织架构。即,通过中介组织这一支点,搭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从而通过规范政府行为、推进中介组织及促使企业发展,进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产品结构优化,使我国经济再上新的台阶。

2.2 创造环境条件

所谓创造环境条件,主要是指法制保障。在法制保障问题方面,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建立有序的、合理的、公平的竞争。为此,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德国,都既创造经济环境条件,也创造社会环境条件。它们一方面致力于建立有序竞争创造必要的宏观条件,例如币值稳定、市场开放、契约自由等;另一方面还致力于为调整竞争秩序而进行一系列必要的立法。

可见,发达国家为保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有序运行,政府必须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来规制破坏市场的行为,为市场配置资源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当前,我国从借鉴西方国家创造环境条件的视角切入,以美国政府强调市场的合理性为目标,就是说既要实行充分有效的竞争,又要保证市场信号真实。我国政府应在以下3个方面予以加强:首先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尽快实现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其次,完善市场交易规则,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加强对产权和契约的保护,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第三,打破行政垄断、市场垄断、资源垄断行为,控制垄断价格,推进平均利润的形成,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2]李琮.当代资本主义重要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3]路德维希·爱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国家经验 篇11

关键词:知识产权 知识经济 知识优势

在21世纪,知识创新的世界强国必将是现代化的主导者。西方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发展实践告诉我们,知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作为术语而不是定义提出来的。我们把知识经济的本质表达为:知识经济就是把国民经济活动建立在最广泛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依靠科技知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经济形态。“创新”是21世纪全球经济竞技场的“入场券”,创新也是知识经济的内核。中日两国同为东亚经济强国,由于两国发展水平层次上的互补、地理区位的相临、文化传统的相似,对两国在知识产权及知识优势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基于日本经验培育中国国家知识优势,这对中国国家竞争优势的再造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日本经验,从知识产权与保护、知识创新与培育等几个方面着手来培育中国的国家知识优势。

一、知识产权及其保护

(一)日本的做法

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日本政府于2002年就提出了“知识产权立国”的口号,并且还把知识产权战略保护和利用作为国家级目标,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大纲》,并颁布《知识产权基本法》。日本政府最高领导层在立法、司法、行政活动中对知识产权及其保护的切实重视,有利于日本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知识产权创造领域,日本通过政府基金资助,为大学和企事业研发机构提供便利条件,给予他们特别鼓励;通过在大学与研发机构区域内部设立技术许可办公室,安排相关专家进行知识产权评估,促进发明创造的产业化和知识产权资产管理;通过允许专利或者专利拥有者应用其知识产权启动商业基金,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便中小型企业扩大商业与贸易机会。

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日本抵制盗版和侵权,日本注重行政职能的持续改进,通过增员等措施减少专利审查的沉积现象。在人力资源开发领域,更加注重知识产权专才的培养。

(二)经验启示

日本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自主创新与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提升到国家级的战略高度。在全球经济危机的现实背景下,中国必须坚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同时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促进产学研合作,全面提高科技水平与产业水平。明确高校与企事业研发机构是自主创新的主体,除了在法律上对其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外,还应给与行政、经济等方面的支持,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加强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政府应加快专利审查和判决流程,优化相关的行政职能。

二、知识的创新和培育

(一)日本的做法

日本推进知识财产的创造与利用是与国内经济结构的变化相对应的。首先把货物制造转变为知识创造,使日本成为世界最高水平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国家;近20年来,为了振兴经济,日本无法靠低人力资本与邻国竞争,必须要靠开发更好的技术与发明谋求国家经济复兴,为此日本采取“提高人力资源而改革教育、确立知识基础和推广技术革新”等措施。

在世界现代化潮流中,经过消化先进技术再加上自己的模仿、改良、创新,日本在许多行业技术上很快拉平了与欧美的差距。日本正是凭借“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创新模式来生产优质产品,并使其畅销国内外市场。日本专利申请数量在国际上长期位居前列,这是其产品占领高端市场、企业竞争力强的根本因素。加之,日本有着强烈的创新与竞争意识,同时还在不断改善着竞争体制、竞争能力。

(二)经验启示

中国要在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创新与应用上学习日本,一方面需要普及教育,扩大知识生产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要放松对于社会成员的各种限制,特别是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并充分享有自主权。关键是最大程度的打破垄断,确立公平竞争的环境,最终,要对知识产权给以切实的保障。目前,中国法制不断健全,比如物权法对于私有产权的保护,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基本建立,只要坚持不懈走下去,同时不断反省、检讨与修正错误,一定能缩小与日本等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

三、知识的转化和利用

(一)日本的做法

从法制层面看,日本十分重视知识转化,长期以来推行“科技立国”战略,也非常重视科技立法。日本政府于1998年和1999年先后通过了《技术许可组织法》和《产业振兴法》。2000年颁布《加强产业技术法》,2003年的《知识财产基本法》开始生效。此外,日本还通过了其他有关知识财产使用与保护的法案。

从战略层面看,日本于2002年出台了“知识财产战略大纲”,包含知识财产创造、保护与利用。知识财产创造战略要求将大学和公立研究机构转变为创造知识财产的体系,进行世界级的研发。政府鼓励日本企业多向国外主要是美欧申请专利,进行全球竞争,在世界上确立日本专利优势地位。日本政府还不断完善日本式的技术转移制度,产学研合作研究发展也极为迅速。日本政府期待大学独立创办的企业引领日本对21世纪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二)经验启示

与日本非常重视企业知识产权利用的整体战略比较,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利用的方式还比较简单,合作开发等方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建议中国政府及社会各界都应帮助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积极促进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利用的高效运作机制,鼓励高校与公立研究机构向企业的知识产权转移。此外,中国在创造属于自己的知识财产体系中,除了要注意数量,更要注重质量。中国应该抓住产业技术不连续转移的大好时机,鼓励企业要努力从事世界级的研究开发,强调自主创新,重点研究战略性新兴科技领域,如物联网技术、生命科学和纳米技术等,开放性的创造世界级的自主成果,形成极具国际竞争的中国知识优势。总之,知识资产质量的持续跟进才是保持中国企业、产业乃至中国国家知识优势的根本所在。

四、小结

知识创新是经济现代化的动力和源泉,它已经并将继续改变人类社会和世界经济。日本的知识优势战略告诉我们,知识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作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采取恰当的知识优势战略。

参考文献:

①张以彬,陈洁.利用知识管理来创造竞争优势[J].图书与情报,2010(3):22—25

②曾珠.知识竞争、知识优势及其培育[J].金融与经济,2010(7):34—36

③魏江,冯军政. 国外不连续创新研究现状评介与研究框架构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6):9—16

(王雪茹,1968年生,辽宁大连人,大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大连交通大学中日友好大连人才培训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大学日语语言文学、经济学)

国家经验 篇12

关键词:国库管理体制,国库单一账户国库监督

国库管理体制是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预算管理体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西方国家国库管理虽然因各国情况的不同存在自身的特点, 但在许多方面有共同趋势。研究与借鉴西方国家国库管理体制, 对于提高我国国库资金管理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公共财政, 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库管理体制的含义

国库管理体制是指国库采用什么组织形式来实现国库的职责与权限。一般认为, 国库是办理预算资金收支的机构, 相应的国库管理体制是指办理预算资金收支的国库内部各组成机构设置、职能划分等方面内容。从更广的视角看, 国库是一种管理政府财政资金的活动, 相应的国库管理体制包括政府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各类机构, 以及相应的业务职能分工、管理方式和制度等。国库机构则包括涉及预算管理的立法、行政和监督等部门, 如国会, 财政、税务、中央银行、审计以及政府各部委。业务内容涵盖预算编制、执行、审计监督、政府现金及债务管理等内容。其核心是各有关部门的职能设计、业务分工和管理制度, 目的在于通过国库机构间的分工协作和相互制约, 提高国库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 避免国库资金的浪费和贪污腐败案件的发生。

预算管理体制是国家在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预算收支范围和管理权限的一项制度, 是国家财政管理的主导环节。国库管理的各项工作是围绕预算管理展开的, 目的是保证国家预算的顺利实施。国库管理体制的各个环节, 包括预算资金收支的办理以及国家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都是以财政资金为对象, 服务于国家预算资金管理。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是预算资金使用权的分配, 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预算资金的集中与分配关系, 国库管理体制是对预算资金运行过程的管理, 核心内容是以制度形式确定预算资金的运行程序与管理方式。

二、西方国家的国库管理体制

(一) 美国的国库管理体制

美国联邦政府国库管理机构涉及行政和立法两大部门。属于行政部门的有总统预算管理办公室、财政部和联邦政府各部委。属于立法部门的主要是美国国会中的各个委员会 (如预算委员会、拨款委员会、批准委员会、收入委员会等) 和会计总监办公室。美国联邦政府关于国库资金管理分工明确, 相互制衡, 预算制定权和审批权、国库资金的使用权和监督权严格分开。政府负责联邦预算的草拟和执行, 预算政策的制订、预算收入的管理、国库资金支出的管理分开;国会负责联邦预算的审批和监督。因此, 美国的国库管理具有预算执行刚性强、审计监督机制严密健全等特点, 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政府预算和国库的透明度和合理性, 减少了浪费和腐败的产生。

美国国库收支同预算执行直接联系, 整个国库收支的运行过程就是一个完整地预算实现过程。以总统预算管理办公室为代表的政府部门的预算制定, 国会对财政预算的批准和拨款法案的通过, 联邦储备银行办理财政资金拨付, 行政部门内部的审计和以议会为主的审计形成了一套完整地国库资金管理体系。美国联邦财政资金实行基金或账户式管理制度, 财政部在联邦储备银行和商业银行开立财政存款账户, 所有收入都进入设在联邦储备银行的国库总账户中。在财政收入管理上, 纳税人将自己应纳的税收政策存入财政部授权的代理国库存款业务的商业银行, 然后各代理商业银行通过银行间的自动系统将税收收入划入联邦储备银行的国库总账户, 并同时将存款信息报告财政部。在财政支出管理上, 美国所有的支出也都要通过国库总账户, 根据美国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与程序进行拨付。

美国国库是由行政和立法部门共同协调发挥作用的系统, 国库的监督是通过国会控制实现的, 财政预算的实现自始自终处于国会的控制之下。美国的国库监督形式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即总统预算办公室制定行政预算报告, 国会接受并在各委员会进行审议, 拟定授权法案和拨款法案。在通过预算案基础上, 议会对拨款法案进行审核, 联邦储备委员会严格按照议会的拨款决议执行, 国会再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事后的监督。最后, 审计总署对所有财政预算开支进行审查、对国家决算进行审计。

(二) 英国国库管理体制

英国的国库管理机构是皇家国库部、皇家总支付办公室、英格兰银行和国家审计署。皇家国库部主要职责包括:管理政府借贷和国库单一账户, 向财政部长提供关于公共支出总量规模的信息和建议, 监督国库资金, 保证公共资金能恰当的运作, 确保国库资金合理、高效地使用。皇家国库部编制部门预算, 议会按部门审批支出预算。皇家国库实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制度, 皇家国库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对公共资金进行严格管理, 但是不限制预算支出部门管理支出的权力。国库单一账户开设在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随时根据国库部的指令从统一基金账户向支付办公室各部门的账户划转, 确保资金用于各部门的支付。

英国政府的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发债。税收收入和发债收入都直接纳入开在英格兰银行的财政部账户上, 财政部账户由国库部管理。英国国内收入署分别在苏格兰和英格兰设立了两个核算办公室, 其职责是处理各地区的税收收入。核算办公室通过自动化设备将纳税人缴纳的税款存入指定的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通过银行清算系统上划资金到国库单一账户。英国的公共支出是通过皇家总支付办公室办理的。皇家总支付办公室隶属于皇家国库部, 负责为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机构提供各种服务。皇家总支付办公室为所有的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机构至少各开立一个账户, 通过皇家总支付办公室内部转账或通过商业银行电子清算支票转账, 来实现所有的公共支出支付。

英国的国库监督是典型的立法监督, 即通过制定财政、国有资产、财务管理、会计的相关法律, 依法管理国家总预、决算。审计机关和监督机关向国会负责。英国的国库监督是从预算开始的, 即从政府内阁在对英国政治、经济形势判断的基础上, 确定年度收支计划和一个为期三年的滚动远景计划开始的。皇家国库部根据三年的滚动计划编制三年滚动预算, 提交政府内阁审核, 政府内阁对预算进行审核后提交议会审议, 由议会批准政府当年预算及以后的调整计划。议会批准预算之后, 皇家国库部将预算资金拨付到皇家总支付办公室为各部门开设的账户。国家审计署负责对设立在英格兰银行的财政账户支取款项进行审计, 对政府各部门和其他公共机构的账户进行稽核, 并对预算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财务分析, 每年将审计情况向下议院公共账户委员会报告。

(三) 法国的国库管理体制

法国的国库管理机构是由预算司、国库司、税收总局、公共会计司、法兰西银行和审计法院等部门组成。法国国库司设立在财政部, 主要职责是在进行政府现金管理的基础上, 对政府预算包括预算外资金进行广泛而严格的控制, 制订政府融资政策, 负责国债的发行和管理。公共会计司负责办理具体的收支业务, 其中包括监交中央税、地方税的税款, 汇总、分析和支拨财政资金。公共会计司在各省设出纳署, 下设100多个附属机构, 也称地方国库。税务总署负责制定各类税法、税收政策和税种设置, 也负责税款的征管工作。

法国国库实行单一账户的做法, 即将所有的政府现金资源 (包括税收和其他预算内收入, 也包括各项预算外资金) 集中在中央银行账户, 不允许在其他银行开户。所有政府资金的收支都通过单一账户办理。与单一账户配套使用的是国库分类账户, 即国库为所有政府支出部门分别开立分账户记录政府资金的变动和各政府支出部门和机构的资金运用, 并向政府提供相关信息。当涉及实际付款时, 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处理。

法国的国库收入包括中央税、地方税和各种公用事业收费, 以及财政向银行借款。法国国库收纳、报解和支付的管理程序是:纳税人向税政管理部门申报, 若无异义, 纳税人向征税机关或任何一家银行以支票的形式缴纳税款, 支票再通过银行清算系统直接上划国库单一账户中。法国国库支付模式是集权化支付模式, 由支出部门审核供应商的发票, 计算出国库实际应支付的数额, 并附上相关的凭证向国库提交支付申请, 由国库审核并签发支付命令, 出纳署或由出纳署通过银行清算系统将资金由国库单一账户实际支付给供应商。

法国的国库监督是以财政部日常业务监督和审计法院事后监督组成的监管体系。法国议会主要承担宏观预算制定为主的监督, 财政部日常监督确保财政支出在事前得到有效的审查和核实。财政部日常业务监督包括:财政监察专员对中央各部门和大区的财政监督;公共会计在公共支出时的监督;直属财政部长的财政监察总署对部长领导下的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及国库局、预算司等业务部门的账目和执法质量与工作效率检查。法国的审计法院是国家最高的经济监督机关, 独立于议会和政府, 除审计国家决算外, 审计法院主要是依法对公共会计师和公共支出决策人进行监督。

三、启示

公共财政制度是西方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实践建立起来的有效财政制度, 这种制度的核心思想在于政府收入主要依靠法定的税收和对公共产品的使用费, 政府支出则对全体公民提供有益的公共产品, 同时公共财政必须要受到监督。这一思想反映在国库体系中就是国库体系中不能仅有一个机构来独立办理财政收支, 而必须依赖互相独立的机构体系, 并且这些机构的运行同公共财政的目的相一致。此外, 按照公共财政理念, 西方国家的国库不再仅仅发挥传统意义上代理政府财政收支作用, 国库在从事政府收支安排的同时, 凭借其所掌握的全面、准确和及时的信息, 加强对政府公共支出的监督和管理以及政府融资政策的制定, 使国库管理深入到政府的现金管理、国债管理、投融资管理、外汇黄金管理等领域, 在促进财政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相比之下, 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的国库机构体系, 国库机构职能分工不健全, 国库管理对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以及资产负债管理的促进作用还很有限。

国库单一账户是西方国家在财政资金收付方面普遍采用的管理办法, 政府的财政性资金, 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统一集中到国库单一账户, 所有的财政收支均通过这一账户进行管理。国库单一账户一般建在中央银行, 只有在未设中央银行的地方, 才允许将国库单一账户设在商业银行。我国从2001年开始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改革试点, 目前预算内资金基本实现国库单一账户管理, 未来应逐步将所有的财政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 实现包括预算外资金在内的财政性资金由国库单一账户集中管理。在坚持财政资金使用权和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 一个预算单位只能开设一个零余额账户, 取消各预算部门独立开设的预算账户。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 在预算单位需要实际支付时, 将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付给最终用款人, 减少国库资金中间环节, 提高预算资金运行效率。

西方国家在有关国库资金的使用、支付和监督过程中对各有关部门的权利和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 并用立法的形式制定了严格的责任机制和规范的监管体系以及一系列的严惩措施, 通过围绕预算支出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形成了完整的监控体系。在这些监督中, 不同机构的职责和作用一般都有相关的法律来予以明确划分, 由此建立起分工明确的国库资金责任体系。此外, 西方国家还设计了专门的审计监督机构对国库资金的运作进行全程严格的监督。我国对国库资金进行监管的机构很多, 人大、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审计部门、政府支出部门都有对国库资金监管的职责,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权责不够明确和对称, 独立执法能力弱, 权力之间缺乏制衡, 监管流于形式、约束软化等。应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 以预算为主线, 对预算编制、执行过程、执行结果进行全过程监督, 以明确的法律形式明确各部门的权利和责任, 建立严密高效的国库资金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局, 西南财经大学.国库改革与发展[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7.

[2]财政部财政监督考察团.法国财政监督及对我国的借鉴作用[J], 财政研究, 1998 (1)

上一篇:水旱轮作下一篇:教育工作者教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