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权威(共10篇)
国家权威 篇1
1415家不规范运行机构被处理
16家出具虚假报告机构被撤销资质
6月12日,质检总局在京发布2015年度国家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数据,其中1415家不规范运行机构被处理,16家出具虚假报告机构被撤销资质。质检总局认监委总工程师许增德致发布辞,并同认监委实验室与监测监管部乔东主任一起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6月12日下午,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了2015年度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数据,质检总局认监委总工程师许增德和认监委实验室与监测监管部乔东主任回答了记者的相关提问。许增德就目前检验检测行业发展情况及资质管理情况作了介绍,表示国家认监委将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一方面落实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另一方面加强检验检测机构事中事后监管,不断规范检验检测市场。同时,发布会披露了1415家不按规范运行的机构。这些已被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包括北京中维京宝珠宝玉石鉴定有限公司在内的16家出具虚假报告的机构被撤销经营资质。
许增德介绍,近年来,国家将检验检测服务业定位为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自2013年度开始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不含港澳台)工作以来,到2015年底完成整个数据的汇总、核对和分析,呈现出3个方面的趋势:
1.检验检测服务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从机构数量看,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共计31122家,较2014年度增长9.82%,近3年年均增长11.92%;从营业收入看,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营业收入1799.98亿元,较上年增加10.37%,近3年年均增长13.45%,远高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水平。从吸纳就业看,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共吸纳就业人口共计945073人,较上年相比增长8.78%,近3年年均增长率10.36%,高于全国新增就业人口增幅。统计表明,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检验检测服务业仍保持了高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持续上升,为国家“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战略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2.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共拥有各类仪器设备4463801台/套,全部仪器设备资产原值3017.59亿元,实验室面积5369.15万平方米,近3年来设备资产年均增长26.69%。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中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机构数为1689家,较2014年增长70.7%。表明我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发展质量也有所提升。
3.检验检测服务业结构布局持续优化。从机构属性来看,企业型的检验检测机构18665家,占机构总量59.97%;事业型单位11853家,占机构总量38.09%;其他法人型604家,占机构总量1.94%。近3年来,事业型检验检测机构比重逐年下降,42.5%(2013年)、40.6%(2014年)、38.1%(2015年),与近年来我国加快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转企改制的趋势一致;民营检验检测机构保持高速增长,数量年均增长超过30%,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17%;外资检验检测机构在华业务发展迅速,2015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7%。表明检验检测服务业的结构布局持续优化,民营机构成为推动检验检测市场发展的生力军。
许增德表示,目前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呈现积极趋势,但是总体上以小微机构居多,服务范围有限,国际竞争力不强。全国96.2%的检验检测机构从业人数少于100人,平均就业人数为32人,大多属于小微型企业。全国82%以上的检验检测机构仅在本省区域提供服务,提供全国性服务的机构数量偏少,国际化发展的机构几乎没有。此外,国内检验检测市场呈现竞争加剧态势,近3年来检验检测机构平均出具检验检测报告的数量减少3.8%,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增幅大于检验检测业务增幅。
许增德说,近年来,国家认监委通过深化检验检测机构资质管理改革等工作,在检验检测领域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2015年,国家认监委部署开展检验检测机构专项监督检查活动,对全国3.1万余家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全国共有1415家检验检测机构因为违法违规或不规范运行而受到资质认定部门的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其中,对520家存在文件管理不规范、人员管理不严格等问题的机构作出行政告诫处理,对123家存在超范围检验检测、质量体系不能有效运行的机构作出暂停资质处理,对北京中维京宝珠宝玉石鉴定有限公司、石家庄市藁盛机动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等16家存在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报告情形的机构予以撤销资质处理,对中央储备粮重庆北碚直属库粮油检测中心、宁夏公路管理局中心试验室、宜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西科大司法鉴定中心等756家不能持续满足资质认定要求的机构予以注销资质处理。
同时,许增德提示广大消费者朋友,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依法获得资质认定,并且在检验检测报告中使用资质认定(CMA)标志。希望社会各方在选择检验检测机构时,关注其是否依法取得资质认定,是否出具带有CMA标志的检验检测报告,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许增德致辞结束后,同乔东一起回答了记者们的相关问题。
就记者提到目前检验检测机构发展出现“小微机构居多,服务范围有限,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许增德表示国家已经明确指出了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方向,即向品牌化、规模化、市场化迈进,政府起引导作用,由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质监总局、认监委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在管理上进行了改革,让更多具备能力的机构活跃于行业。这些方面都是解决该项矛盾的措施。目前出现的规模小、服务范围有限的情况是必然过程,但是发展方向是明确的。
当记者提到如何惩罚不合格的检验检测机构时,乔东作了详细的介绍,即施行注销、告诫、暂停、撤销4种处理方式。其中,注销有3种情况,即检验检测机构证书到期,并不再申请认定或不满足认定要求;机构改革,自动被注销;按照相关法规要求,资质不符或环节变化比较大,自行提出注销。告诫有6种情况,即误用CMA标志;企业内部管理存在问题,没按照管理体系运转;原始记录保存不好或有问题;检验检测机构法人、地址、授权有变化但未通知资质认定部门;不如实填报统计数据或不申报到相关部门;有意躲避监管。告诫期限为1个月。暂停有5种情况,即机构不满足资质认定的要求,特别是技术能力;机构能力范围超出资质认定的许可范围;出具的报告与真实数据有差异;检测公正行为出现问题;检验检测报告书上没有授权人的签字。暂停期限为3个月。撤销有3种情况,即虚假报告,包括不检验就出具报告;机构被发现有问题,被整改期间,还在出具报告;检验检测有欺骗和商业贿赂行为。检验检测机构证书、检测能力范围将均被撤销,3年内不得再申请资质认定。
接着,许增德回答了记者关于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工作的进程问题,表示该项工作是由中编办和质检总局牵头,相关部委共同推进,在去年深圳检验检测资质认证整合工作会议上已经提出了第二阶段的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但是此项工作涉及的多是事业单位,存在难度大、范围广、历史遗留问题多的情况,总体还是在往前迈进。
最后,许增德和乔东共同回答了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提升具体体现问题。许增德表示高新技术认定机构有很大的提升,2015年高新检验检测机构认定企业达历史最高,627家,行业朝着良性发展。乔东表示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提升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首先是政府监管质量提升,2015年8月1日实施的“163号令”对监管提出要求,从机构的评审到评价准则和流程都做了要求;其次,越来越多的不同类别的检验检测机构加入到政府管理队伍中;再者,消费者对检验检测的意识越来越高,对检验检测行业提出的问题呈10倍数量级增长,使得检验检测行业的服务逐渐提升;最后对检测行业事中、事后监管进行强化,用比对数据严格进行事中事后管理。
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呈现积极趋势,但是总体上小微机构居多,服务范围有限。国家认监委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将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方针。
质检总局认监委总工程师许增德和认监委实验室与监测监管部乔东主任就记者提到如何惩罚不合格的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工作进展如何、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提升有哪些表现等问题做了回答。
国家权威 篇2
目前市场上的面试图书对试题的分类方式大多不够科学,容易使考生感到混乱。而对试题的分类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考生如何从整体把握公务员面试的基本题型,然后对试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应对。因此,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很有必要对试题的分类做一个简要的说明。在上文提到的九大测评中,实际上是可以分为两类的:一类是通过评估考生回答具体题目的内容来体现的。这一类主要有“综合分析能力”、“应变能力”、“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和“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五个测评要素;还有一类是通过考生在答题时的外在表现来进行测评的。这一类主要有“言语表达能力”、“举止仪表”和“自我情绪控制”,这些要素的测评是贯穿于面试过程中的,是通过整个答题的过程来体现的。
基于以上分析,中公教育专家根据测评要素将试题分成了五大类型:
一是综合分析题,例如:
北京大学新近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制”,被选中的都是重点高中,请问你对此有什么看法?(2010年3月2日上午国家公务员面试真题)
二是人际关系意识与技巧题,例如:
与固执、脾气不好的人相处不容易,谈一谈你平时与这种人相处的事例,并说明你是怎么处理的。追问:从中你认识到什么?(2010年3月4日上午国家公务员面试真题)
三是计划组织协调题,例如:
某市城管执法部门实行“公众接待日”制度,有上级领导要来参加,你单位领导让你来组织,你怎么做?(2010年3月5日上午国家公务员面试真题)
四是情景处理与应变题,例如:
你是老师,带一班小学生去外地玩,突然有几个人发烧,有可能是甲型H1N1,你怎么处理?(2010年3月5日下午国家公务员面试真题)
五是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题,例如:
社会上出现公务员报考热,有人说考公务员是贪图享受,有人说是为实现梦想,你怎么看?(2010年3月4日上午国家公务员面试真题)
国家权威 篇3
近几年液化气、汽油、柴油等能源价格飞涨,随着我国工农业的飞速发展,需求能源越来越大,人类的天然能源是有限的,势必人类要大力开发新能源,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我国2006年出台了《再生能源法》,鼓励个人、集体开发新能源。
安徽省灵璧县清大新能源技术开发部具有超前意义,早在1997年前就同北京清大能源研究所和上海生物研究院共同开发新能源,已成功开发出高效液化气、复合汽柴油、环保秸杆气化炉等项目,已多次通过国家权威检测合格,今年又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节能环保上下功夫,研制了高效液化气、复合汽柴油最新系列配方,产品质量再次通过国家权威检测质量合格,技术全面升级。
环保高效液化气效果奇特
传统的液化气由6-8种化工合成,成本高,而且有些原料不易购,灵璧清大震撼推出只用2-3种化工原料合成环保高效液化气。原料各地化工商店均能购到,价格低,成本3.5-3.8元/公斤,而且比传统的液化气热值高20%左右,火力强、无黑烟、无残液,原来的钢瓶灶具通用,它以热值高、成本低、高效、环保、节能淘汰了传统的液化气和生物醇油,可替代液化气、柴油走进千家万户厨房、食堂、酒店,此项技术已申请专利:2008100975063.9,产品经国家检测合格,广东英德市邱远清2007年学习此技术后,在居民小区、集市演示给居民看,他们亲眼看到这无烟无味而且又便宜的液化气,他们纷纷用此液化气,他又带着产品免费到城里饭店烧柴油灶试用,试用户都说效果好又便宜,不到一年发展1000多户,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
复合汽油柴油全面升级
灵璧清大多年来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在石化、焦化、化工产品有的物质具有合成汽油、柴油的条件,经数百次的反复试验,2001年终于合成了环保汽、柴油,在各种车辆上使用,慢速、中速、高速和百公里性能试验,各项性能良好,未发现异常现象,对机体无损害,该技术荣获优秀科技发明奖,并申请国家专利:20081011074612,生产的各种型号汽油、柴油经省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权威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复合汽柴油各地化工原料易购,各地化工商店均能购齐,综合成本4800元/吨左右,现目前市场价7000多元/吨,加工配制简单,不用任何机械,简化了工艺流程和合成设备,几种化工原料混合乳化而成,可随配随用,也可配好储存。复合汽油、柴油色泽、发热量、功率、耗油量同普通汽油、柴油相同,即可单用,也可同原汽油、柴油混合用。灵璧清大多年来不断攻关新的汽油、柴油配方,2001年汽、柴油各一配方,经多年反复改进配方,从降低成本、环保节能下功夫,现已研制柴油五个配方、汽油六个配方,配方也由原料6-7化工原料合成,现简化到3-4种化工原料合成。质量不断升级,尾气排放降低30%,并能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海南陵水县谭明宽说:他学了多家合成汽柴油技术,唯有灵璧清大的技术真实,生产的产品在我当地轮船、挖掘机、拖拉机上使用都反映效果良好。其它那些没有专利技术没有国家检测合格技术根本不能用。
记者总结:灵璧清大新能源项目已在我杂志多年报道,是最受读者关注的创业项目。多年来树立了无一例加盟者投诉的良好口碑,很多加盟者赠送锦旗、写感谢信。受到众多学员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单位负责人也表示,以后还要刻苦努力,从降低成本节能环保上下功夫,研制更先进的技术服务社会,让更多创业者有好的项目,早日致富。
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清大新能源技术开发部
(科委宿舍院内)
项目咨询:18955767919 传真/电话:0557-6032829
国家权威 篇4
毫无疑问, UC2系列控制按钮的研发具有开创性, 是一次按钮安全快速接线技术的革命, 充分体现了友邦科技与创新的完美结合。
UC2系列控制按钮的特点和优势:
(1) 采用笼式弹簧接线方式, 无须螺钉压接, 接线更可靠、操作简单、防振动、免维护, 极大减少了批量接线时的劳动强度。
(2) 关键元件采用全进口材料, 制作精良, 内部机构精巧, 外形美观。
(3) 接线导线截面可达2.5mm2, 额定绝缘电压660V, 约定发热电流10A。
(4) 可实现多级模块化连接, 触头组合方式灵活方便。
(5) 获国家权威机构如3C、CE等认证。
(6) 获国家多项专利, 被评为国家高新科技产品。
国家权威 篇5
——胡帆谈国家统计数据库的开发
□ 本报记者
魏琳文
第十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近日在京颁奖。国家统计局研发的“国家统计数据库”系统获得了信息技术应用类奖项唯一的一等奖,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这一系统是国家统计局第一个对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统计数据库系统,它的建设还同时制定并形成了统计数据库建设的相关数据标准、技术标准、业务规范,确定了国家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结构,有力地提高了国家统计局的电子政务水平。当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心副主任胡帆代表数据库工作组接受本报采访,谈到国家统计数据库开发时,不免感慨万端。
2002年10月2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到国家统计局考察。原本准备在“统计信息化建设汇报”这一环节中进行数据库演示,但最由于当时数据库内所加载的数据,缺乏统一规划和规范整理,检索查询的结果不能保证与已发布的数据相一致,也不能保证跨专业查询结果的可查性和可比性,只好在汇报中以一组数据库用户界面的截屏一带而过。
在某年两会期间,当国家统计局一位副局长需要向与会代表、委员回答一系列关于统计数据的问讯时,他不得不点击了普通人都习惯使用的搜索引擎,在商业搜索网站上寻找“自己家里”生产的数据。这一幕,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统计人的心里……
追溯以往,几代统计人默默进行了20年的统计数据库开发建设工作,纷纷无功而返。
时隔几年,当政府信息化大潮再次汹涌而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在即,国家统计数据库,特别是建设用于公共服务的综合数据库,解决统计数据库建设中一直存在的指标解释不全、数据不匹配、分组不规范等问题已是箭在弦上,刻不容缓。
近年来,人们对统计数据愈发关注,每每谈及统计信息化也必谈统计数据库。国家统计局既拥有丰富的数据和谙熟统计数据的专业人才,又具有数据库开发建设的传统,拥有功能较为完整的数据库技术系统,建立一个权威的、可持续、好用的统计数据库应该是件容易的事情。然而,事情远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实际建设中不光要解决技术问题,还要解决诸多业务协调问题。面对试运行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掷地有声:“国家统计数据库就一定要建起来!”
此次,国家统计数据库的软件开发由局数据管理中心负责,数据组织制度由统计设计管理司、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和数据管理中心有关人员组成的局数据库工作组共同负责,各业务司(中心)整理、审核、提交入库数据,工作动员和督促检查则事实上由局党组和局常务会负起了责任,并以此组建了临时的数据库建设领导小组、工作组。
在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这一年时间里,国家统计局召开了3次统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以及20多次信息化专题会议,研究数据库建设及相关问题。时任局长谢伏瞻先后4次主持会议,亲自指导、督促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当时的主管局领导张为民、郑京平均主持或参加了上述所有的会议,具体指导协调相关工作。马建堂局长上任后,对数据库开发提出要求,紧紧瞄准世界统计科学和信息化发展前沿,紧紧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对此,胡帆感慨地说:“局领导的决心和推动作用非同一般,是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局内专业司和地方统计人员一开始还是习惯于将《统计年鉴》的数据表搬到数据库里。”胡帆说:“这样做,既忽视了社会公众的需求,也无法保证跨专业的共同分组,解决不了指标体系的重复矛盾。于是,我们决定将年鉴数据拆分开来,把按统一设计、规范的综合数据报表重新加载到数据库里。这样既可再现各种年鉴表,还可以重组多种跨专业的查询表。而多年前被‘打入冷宫’的宏观数据库系统,经过改造也获得新生,承载起公共数据库过渡系统的软件重任。”
2008年4月30日国家统计数据库过渡版开始对外试运行;
2009年9月10日连接到升级版发布库,正式版国家统计数据库全面上线;
2010年,国家统计数据库项目通过了国家级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专项评审,相关应用系统还通过了国家保密局的安全测评。
雷洋案:权威发布为啥不权威 篇6
5月7日晚,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雷洋离家后身亡,昌平警方通报称,警方查处足疗店过程中,将“涉嫌嫖娼”的雷某控制并带回审查,此间雷某突然身体不适经抢救无效身亡。
一篇网文准确地说中了舆情汹汹背后的动因:屏幕背后的眼睛们一边读着新闻,一边总会在心里拿个镊子,在命运的天平上调整筹码,自觉或不自觉地测算自己和不幸的潜在距离。
换句话说,每一个人都担心自己可能是下一个雷洋。
情况发生后,警方几次披露的信息都意图证明:雷某确实是嫖娼了。既有足疗店的人证接受采访,也有物证的DNA检测。这些细节的推出不但没有成功灭火,反而让舆论进一步热闹,人们甚至开始讨论服务的细节问题。这些讨论越来越娱乐化和泛道德化,当事警方的形象也随之狼狈不堪。
雷洋的妻子吴某准确地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不考虑丈夫是否嫖了娼,只在意警方执法是否有问题。”对于一个妻子而言,丈夫嫖娼与否,当然无法与他的生死相提并论。即便雷洋嫖娼,也构不成犯罪,更不值得以命相搏。
所以,大家讨论 “人大硕士”“国资委下属机构干部”能否在初为人父时嫖娼是一种严重失焦。无论一个人毕业于哪所学校、处在什么样的社会阶层,褪去外在的种种“标签”,每个人都是普通公民,都面临着最基本的生命权如何有效保障的问题。
公众尤其是家属最关注的,是雷某从被“抓嫖”到死亡发生了什么,由此来判断雷某因何而死,执法是否适当。
2015年美国巴尔的摩骚乱,起因是一个有前科的小混混被警察押上警车后离奇死亡,同样是没有执法记录仪和摄像头来还原真相,当时美国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主要不是这个小混混做了什么,而是警察对小混混做了什么,是否存在种族歧视和粗暴执法问题,没有谁特别在意小混混的前科和生平表现。在这个时候,警察面对的只是一个合法的公民,有着国家保护的基本权利的公民,不管他是中产还是弱贫者,是青年才俊还是小混混,有前科还是一身清白,作为执法人,面对嫌疑,在没有受到法律的裁判之前,仍然不得侵犯他的合法权益。
警方现场记录缺失,让大家的质疑更加理直气壮。警察执法要有规矩,要遵循程序,这是可预期的公共安全依靠。而大家把雷洋案与“孙志刚”案相提并论的一大心理预期就是:通过对雷洋死因的真相调查,将公权力进一步关到笼子里,让警察执法更加规范。
在事件发酵的过程中,当事警方出面说明不能平息舆论的另一原因是:办案警方已经成了当事一方,不能够作为权威信息发布方。即便他们是出现在央视、人民日报这样的媒体上。
有法律专家提出,在雷洋死因调查的法律程序中,前期介入案件的昌平警方办案人员甚至昌平警方整体,是否应该整体回避的问题。而现实却是当日带队警员依然在接受媒体采访,复盘彼时情况,在一起嫌疑人非正常死亡案件的调查期间,前期办案人员本身亦是应当接受调查的主体。检察机关已经介入,包括对死者进行尸检等程序,需要超脱于案件本身的调查机构,同时也需要及时公开相关视频证据。这事关对警务行为的定性,以及其与嫌疑人非正常死亡结果的关系判断。暴力抗法是否存在,对什么程度的抗法行为采取什么强度的强制约束措施,需要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来完善官方说法。或许雷洋案是执法过程中的一次意外事件,但这一结论需要扎实的视频证据去证实。比如一刀不剪的视频。
执法过程全程录像不仅是对被执法者权益保障的需要,也是执法者自身职业保障、职业风险防范的需要。或许此案之后,我们的警方宁肯放过一群嫖客,也不肯忘带摄像设备。
权威发布 篇7
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 2016 年, 山东省财政安排4.46 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全省食品监管工作,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这个数字同比增长14.3%, 这其中的2 亿元, 用来支持制定食品安全风险标准, 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环节的食品、保健食品开展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等。其中1.2 亿元, 支持开展“食安山东”活动, 加强省级食品检验能力建设, 推进省级食品安全市、县创建, 积极争创国家级食品安全城市;5350 万元, 支持全省食品监管信息化建设, 引导和加强区域食品检验能力建设, 查处食品违法违纪案件等;7205 万元, 支持食品安全监管教育, 培养山东省急需专业人才, 夯实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基础。
本刊记者 周雅楠
● 天津出台《2016 年天津市食品安全监管计划》
近日, 《2016 年天津市食品安全监管计划》经天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计划》, 今年天津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将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 按照“五个三”监管思路, 强化“三方责任”、做实“三级”食安办、创新“三项机制”、填补“三个空白”、探索“三种模式”, 提升全市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切实维护“舌尖上的安全”。
《计划》强调, 要强化“三方责任”, 即各级政府属地管理责任、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建立食品安全市、区县、街镇乡三级责任制, 完善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制度, 建立风险排查制度, 强化食品安全工作保障。
天津市还将通过做实市、区县、街镇乡“三级”食安办建设, 创新食品安全城市“三级”联创机制、“三级”抽检机制、“四有两责”工作机制等“三项机制”, 探索建立严密的行政处罚与刑事追究衔接模式、京津冀安全监管协作模式、食品和保健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模式等“三种模式”, 综合施策, 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 婴幼儿配方乳粉将按月检查
“今年将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监管、抽样检查, 从去年每个季度抽样检查公布一次改为月月抽检、月月公开。”2 月29 日, 国家食药监总局局长毕井泉在国新办就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情况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是透露。
据毕井泉介绍, 目前全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共有103 家, 总体上看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是可靠、安全的。“今年要继续加大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体系的检查力度, 严格控制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的数量和品牌, 禁止利用配方进行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
从产品质量检测到对产品配方的清理, 国家相关部门对于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监管越来越严格, 对于行业整顿力度也越来越大。业内人士认为, 在此严格环境之下, 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集中度也会进一步提升, 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将逐渐被市场淘汰, 操作规范的大型企业市场地位将会进一步稳固。
● 安徽试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温度太高, 食品容易变质, 防腐剂过量, 也会影响食品安全。作为风险极高的食品企业, 今后将可投保食品安全责任险, 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保险公司将直接对受害者先行赔付。日前, 《安徽省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出台, 将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保证食品安全事故中的受害人得到及时补偿,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方案要求, 试点期间, 由安徽省各市、省直管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采取招标方式, 选择信誉好、实力强、服务质量高、网络齐全的保险机构作为试点承保机构。投保企业发生食品安全损害事故后, 应当立即按照相关规定对事故进行处置, 防止事故扩大, 并按规定向有关政府部门报告。同时, 及时通知保险公司, 协助保险公司开展事故勘查和定损。
● 青海28 类食品生产审批权下放
近期, 记者获悉, 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28 大类500 余个品种的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审批权限下放至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为认真做好食品生产行政审批事项下放承接工作和下放后的规范管理, 海东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谋划, 采取相应措施, 着力抓好食品生产许可审批承接工作落到实处。面对新的工作任务, 海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严格许可、不降门槛的要求, 强化服务意识, 做到保证发证质量, 规范审批行为, 优化审批流程, 确保海东市食品生产许可审批工作扎实推进。
目前, 海东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依据新修订的《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规定, 受理了7 家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申请。其中, 6 家为延续换证, 1 家为首次申请。其余各项许可程序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 马铃薯主粮产品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效
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25 日主办的马铃薯产业开发高层研讨暨成果发布会上获悉, 近两年多来, 我国积极推进马铃薯主粮产品的产业开发,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筛选出10 多个适宜主食加工的马铃薯新品种, 成功将馒头、面条、米粉等传统大众型主食产品中的马铃薯粉占比由10% 提高至70%、45%、55%。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会议上表示, 立足我国的资源禀赋和粮食供求现状, 特别是顺应居民消费需求趋势, 必须树立大食物观, 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 有助于培养健康消费理念, 打造小康社会主食文化;有助于破解农业发展瓶颈、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有助于集约节约利用资源, 引领农业绿色发展,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权威发布 篇8
为加快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粮食流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粮食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
新发布的意见提出四大主要目标,包括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粮食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及粮食产品供给结构更加优化,并明确了重点任务。
意见提出,要完善粮食收储体制机制,继续执行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积极争取财政、信贷等支持政策,鼓励引导大中型粮食加工企业、饲料生产企业等入市,推动形成多元主体积极参与收购的粮食流通新格局;完善优质粮食评价标准体系,健全收获粮食品质测报制度,引导优质粮食生产;积极发展“订单粮食”,鼓励粮食收储加工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收购合同。
●食药监总局发布粉新奶政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6月8日发布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此次发布的《办法》明确了“用药品管理方式规范配方奶粉”,严格限定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注册申请人必须为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企业。而且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和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都应当取得食药监总局颁发的注册证书。根据规定,只有具备相应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和检验能力,符合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对出厂产品实施逐批检验的企业,才能申请产品配方注册。
此外,《办法》对配方奶粉管理限制配方数量从原来每个企业可生产5个系列15种产品配方,缩窄至不得超过3个配方系列9种产品配方。这直指当前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过多、过滥,甚至配方制定随意、更换频繁的问题。
预计在新政实施后,目前市场上三分之二的奶粉配方都将被淘汰。
●食药监总局发布生产许可证新规
8月16日,食药监总局近日正式发布《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将于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通则》严格划分了许可审查的方式,将生产许可审查划分为申请材料审查和现场核查两种方式;完善了许可审查机制,赋予申请人核查整改机会,对于判定结果为通过现场核查但存在一些管理瑕疵的情况,准予申请人在1个月内进行整改,发放生产许可;提出了行政许可方便服务机制,准许申请人委托代理人申请生产许可证。新《通则》与现行的《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相比,主要有“两通一简”三大变化:一是实现《通则》的通用性。食品(含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食品添加剂通用一个《通则》,对同一企业生产不同类别食品,统一审查基本要求,与“一企一证”原则实现有效衔接。
●农业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运行规范(试行)》
农业部日前印发《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运行规范(试行)》。
规范提出,交易主体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具备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其他组织或个人。交易条件应该是交易标的权属清晰无争议,交易双方具有流转交易的真实意愿,符合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要求。交易品种包括以家庭承包方式和其他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经营权,也包括集体经济组织未发包的土地经营权,以及其他依法可流转交易的土地经营权。
为进一步规范工商资本下乡行为,规范还强调,流入土地超过当地规定标准以上的,需提供农业经营能力等证明,项目可行性报告,以及有权批准机构准予流转交易的证明。
●食药监总局加强救援食品监管
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发布《汛期食品安全风险提示》,要求监管部门加强对救援食品的监督检查和抽样检验,严格督促救援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确保生产、运输、分发等全过程的食品安全,尤其是做要好运输工具的清洁、消毒。
《风险提示》指出,应根据受灾地区特点和需要来选择适宜的救援食品,如清洁的包装饮用水、可常温保存的定型包装直接入口食品(乳类、肉类、果蔬类罐装食品)、含水量较低或干燥的食品(饼干等)、清洁的蔬菜水果(包括某些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生大蒜)、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等。新鲜或冷冻的动物性产品、非定型包装直接入口类食品、非冷藏运送的熟肉熟鱼类制品等不宜作为救援食品。
《风险提示》要求,监管部门应对临时应急状态下的食物加工环境和供应地点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对洪涝导致霉变的粮食和食品,应依法及时处理,避免再次流入市场。加强对洪涝地区居民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提醒公众不喝未经消毒处理的江河湖水、洪涝积水,不喝生水;不捞食、捡食水中、路边的不明动植物或食品。
●食药监总局1岁以下婴儿不宜食用蜂蜜
国家食药监局近日发布蜂蜜食用安全提示,提醒一岁以下的婴儿不宜食用蜂蜜。国家食药监局表示,由于婴儿抵抗力较差,如果不慎食用了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蜂蜜,肉毒杆菌容易在婴儿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会引起婴儿肉毒杆菌中毒。
教师权威靠什么 篇9
记得小时候, 爷爷不喜欢我, 因我好动爱实验, 每每相遇, 怒目而视, 吓得我魂飞魄散, 长者权也;又因学阉鸡弄死爷爷家的公鸡, 塞我满嘴鸡毛, 横威也;后又弄坏观音像, 挨训罚跪, 触动了爷爷的封建思想, 对神灵冒犯, 神威也。这几件小事道出了人性之威的三种形态:天威, 专威, 神威。而今, 我已为师二十多载, 对影响人生的往事还记忆犹新, 可见, 师者育人不可不慎, 师之威对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也不可小觑。
记得刚从学校毕业时, 满腔热忱, 走向讲坛, 滔滔不绝, 几堂课下来,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可考起试来, 成绩差强人意, 家长学生怨声载道, 师愧也。而后改为学生自学为主, 师从旁指点, 一个月后, 再次测试, 成绩还不如第一次, 因生不知如何读书, 极端也。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总结, 师道的权威就在于吃透学生, 因势利导, 既不因师学有限而学不精, 也不因生不严未能专注学业, 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 “业精于勤”, 又不“墨守成规”, 创新也。
是什么因素影响着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
我想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师生结构及管理制度;二是教师的个性特征和品质等因素。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想想自己这几十年来的教学, 何尝不是按照学校要求的方向努力, 只要学生能考高分, 不管用什么手段, 也不管学生受得了受不了, 有兴趣也罢无兴趣也罢, 教师争分夺秒, 不怕辛苦, 全程陪伴, 直到完成为止, 每一学科皆是如此, 弄得学生苦不堪言, 却敢怒不敢言, 见了老师退避三舍, 更不用说学生主动与教师交谈, 还是按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来要求学生, 结果与信息时代格格不入, 学生表面恭敬, 骨子里不知埋下了多少叛逆, 最终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另外, 教师个人的修养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几年来, 有个别教师, 自己不会写作, 学生作文等级评不了, 一篇经典课文离开参考书更是无从教起, 怎么能令学生满意呢?还有些教师不是以品格胜人, 而是以严厉的手段来控制学生, 久而久之, 怨其师, 弃其学。因此, “经典+权威”的方式难以长久维持。
笔者认为, 教师权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 教师权威是法律规定和赋予的。只要是从国家规定的师范院校毕业, 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人, 都可以在教育机构里上课讲学, 但这不意味着教师就能够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 要想扮演好教师这一角色, 需要学识和人格魅力以及鲜活的思想, 赢得学生的尊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人形象地描述其师:讲坛上, 俨然一个将军, 讲坛下还不如一个逃兵。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 王崧舟老师提出了教师应具备的三种境界:人在课中, 课在人中, 这是第一种境界;人如其课, 课如其人, 这是第二种境界;人即是课, 课即是人, 这是第三种境界。这话说得很在理, 只有达到人道境合一, 天人合一, 师生合一以及权、威、信的高度统一, 教师的光辉形象才能树立在学生心中, 由教书匠到教育家的逐渐过渡, 才真正算得上一个有权威的教师。
其次, 教师权威表现在师道人格上。“道高为师”, 道越高, 越受人尊敬, 听者众, 否则, 无人问津。例如,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就要对经典文章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不能人云亦云, 同时也不能用歪理来糊弄学生, 否则只能自食其果。另外, 教师个人能力强, 学识高, 对学生的问题能有问必答, 能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靠自身的能力令学生敬佩, 产生威信, 进而产生权威。“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这是寻觅过程, 艰苦困难, 以求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探索过程, 只求流汗流血不流泪, 期望能达到“苦战能过关”的境界, 为了既定的目标, 执著坚定不动摇;“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这是成功后的超脱与自如, 是道的升华, 是人生的收获, 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是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财富。有这样的师道, 怎能不令学生刮目相看, 怎能不产生权威!
再次, 教师权威表现在思想开拓创新, 教法灵活多变。从素质教育角度讲, 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 “学古而不古”“学知有限而创新无限”, 让一切知识皆有“活水源头”。教师教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学的本领, 查资料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高超技巧。教是为了不教, 为其“江山代有人才出, 长江后浪推前浪”。
值得一提的是个体教师的专长。一个教师不可能仅靠外在的因素来维持其虚有的权威, 如传统、职务、专压等。他必须依靠自己的能力和知识, 依靠主体自身的权威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 才能产生无形的权威, 从而维系神圣的教学。
最后, 不得不说教师教学的具体操作要仰仗教师权威作用的发挥, 但我们也要看到, 教师权威下学生所受到的伤害也是不容忽视的。任何权威都是有限度的, 如果超出适宜的范围, 滥用权威的后果, 就是应有的理想状态被颠覆。记得中国有句俗话“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不管其对错, 都要遵从, 这样做的危害不言而喻。随着改革开放, “师生平等”“赏识教育”等理念的不断提出, 学生个性要张扬, 教师不再“唯我独尊”。教师权威和学生个性发生矛盾, 教师只能择其善道而教, 学生只能择其善者而学。因此, 千人有千面, 千学有千种, 人才扬其长, 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智慧, 最终达到教和学的高度和谐统一。
民主教育与教师权威 篇10
《中国大百科全书》把“权威”界定为“在社会生活中靠人们所公认的威望和影响而形成的支配力量”。那么,所谓“教师权威”,即教师由威望和影响而形成的对学生的支配力量。那么,教师的“权威”从何而来?我认为,教师的权威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教师的权威来自教师这一特定的职业角色。也就是说,虽然某一位具体的教师从教之初并不具备从天而降的权威,但因为教师职业本身就具备了某些先验性的威信,这就使所有教师具有了理论上的权威性。长期的社会舆论对教师职业的褒扬,自然而然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形象,人们受舆论的引导便对教师有一种天然的敬意。同时,教师职业本身拥有一定的“权力”强化了教师的权威,这些“权力”包括考试打分、评三好生、推荐保送、写评语等等,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 但却影响着学生的命运,教师便因学生的敬畏而产生了某种权威感。但另一方面,教师的权威更重要的是来自教育者本身的职业水平和人格魅力。职业水平包括知识结构、教学技巧、教育艺术等等,这是教育者通过教育教学过程有意体现出来的,应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其威信的高低。而人格因素则是教育者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体现出来的。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对假恶丑的毫不妥协,火热的激情,正直的情怀,永远是教育者的人格力量,也是教师真正的权威所在。一般说来,教学精湛而人格高尚的教师,其威信必然很高。在教师权威来源的两个因素中,教师的职业水平和人格魅力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生的年龄越大,越看重教师的职业水平和人格魅力。
教育民主不是不要教师权威, 而是强调教师的权威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心灵之上, 是学生对教师发自肺腑的尊重, 而不是对教师的敬畏或迫不得已的服从。对此, 我要强调四点。
第一, 教育者的权威是学生给的。有些教师总喜欢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 从中体验着自己的“权威”。其实,这不是权威,只是威严。教师真正的权威,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威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权威”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只会远远地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而当我们“无视”自己的“权威”,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情感,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这样,我们便把自己人格的丰碑铸进了学生的心灵之中,于是我们便拥有了真正的权威。陶行知先生曾谆谆告诫教师们说:“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这是一条至关重要的教育原则。
第二, 应该给“权威”注入情感的生命。传统教育所理解的“权威”是一种令学生望而生畏的“威严感”。而在民主教育中, “权威”同样具有人情味, 因为真正的教师同时必然又是真诚的人道主义者。我们应该努力让教师的权威充满人性, 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学生对教师的尊重都是出于一种双方共同拥有的真诚情感。在我的教育生涯中, 我经常为学生源于童心的爱所感动。于是, 为了报答童心, 我尽量使自己的整个身心都与学生融为一体。每带一个新班, 我都把全班同学的生日工整地抄贴在我书房的最醒目处, 每个学生生日那天, 我都送上一本小书、笔记本或其它小礼物。每次放假, 我都安排一次与学生的旅游:我曾与学生站在黄果树瀑布下面, 让飞花溅玉的瀑水把我们浑身浇透;我曾与学生穿着铁钉鞋, 冒着风雪手挽手登上冰雪世界峨眉之巅;我曾与学生在风雨中经过八个小时的攀登, 饥寒交迫地进入瓦屋山原始森林……每一次, 我和学生都油然而生风雨同舟、相依为命之情, 同时又感到无限幸福。这种幸福不只是我给予学生的, 也不单是学生奉献给我的, 它是我们共同创造、平等分享的。我可以自豪地说, 我所拥有的教育权威全部都来自这份珍贵而真诚的情感。
第三,教育的权威同时又应该是健康的集体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集体舆论就是一种教育权威。而集体舆论健康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引导。这里的“引导”绝非“说教”, 而是“转化”———巧妙地将教师本人对某一学生、某一事件的褒贬转化为集体舆论对之的褒贬。学生生活在班集体中,我们应尽量使他们感受到集体对自己的关注与监督,有的教师一方面在语言上对学生强调“个人离不开集体”,另一方面在行动上却很少把自己的教育意识同学生集体舆论融合在一起,这样,学生无论受到到表扬还是批评,都似乎只是老师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他感受不了集体舆论的存在,产生不了“同学们这样表扬我,我一定争取更大进步”或“我又犯错误了,真对不起集体”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学生很难获得集体主义道德体验,也很难感受到集体真正的教育权威。相反,如果教师善于创造出集体舆论,把自己对某一学生的关心、表扬、批评,转化为班集体对某一学生的关心、表扬、批评,那么,学生会真切地感到集体的存在,感到自己与集体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联系,因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集体,同时也受着集体的注视:有了进步, 他会赢得全班同学鼓励的掌声;犯了错误, 他会感到全班同学谴责的目光。因此, 高明的教育者总是把自己的教育意愿以集体舆论的形式表达出来, 通过集体去影响每位学生。
第四, 把教师的权威转化为学生集体的权威。所谓“把教师的权威转化为学生集体的权威”, 就是指把在一些人看来是属于教师个人对学生的威望、权力等“支配力量”, 转化为班集体对每一位集体成员的感召力、凝聚力、影响力等“支配力量”。这种“支配力量”既表现为前面所说的集体健康舆论, 也表现为班级的规章制度。“教师的聪明才智在于, 使孩子们把教师的意图当作自己的意图提出来并加以实行。一个真正的教育能手永远也不会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一个发号施令的人。”这里, 我以我的班级管理为例——十多年来, 我在班上运用富有“法治”精神的《班规》进行管理。我引导学生制定出科学、民主、严明可行的《班规》, 把教师 (主要是指班主任) 的权威转化为学生集体的意志。我班的《班规》与一般的《班规》最大的不同是, 它既“管”学生, 也“管”教师。《班规》一旦正式生效, 便成了班级“法律”。在它面前, 班上每个人 (包括班主任) 既是守“法”者, 又是执“法”人。不管是我, 还是学生干部, 或是普通学生, 平时的班内管理, 便是共同全力保证《班规》的严格执行。面对《班规》, 人人都有权利, 同时人人都没有特权。对班主任来说, 维护《班规》的权威, 便是维护自己的权威;对学生来说, 维护《班规》的尊严, 即是维护自己的尊严, 而教师的权威和学生的尊严都已通过《班规》转化为集体的意志。从1988年起, 这样的管理我已坚持了12年。实践证明, 当我把自己的权威融入集体的权威之中时, 我便拥有了最大的权威。
由此看来, 民主教育与教师权威非但不矛盾, 而且是互为条件并相辅相成的:教师真正的权威只有通过民主教育才能获得;也只有教育民主, 才能够保证教师拥有真正的权威。这样的“权威”, 其意义已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教育艺术与管理水平, 而更重要的是, 它使我们的教育真正充满社会主义的平等意识与民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