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金属的化学性质_教学设计_教案

2025-04-12|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1_金属的化学性质_教学设计_教案(通用11篇)

1_金属的化学性质_教学设计_教案 篇1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识别危险化学用品的标志,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掌握过滤、蒸发的实验技能。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分组实验、整理反思等方式,锻炼解决问题、合作交流、归纳整理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体验化学实验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认识到安全无小事以及化学的环境友好思想。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实验安全问题、良好的实验操作 难点:良好的实验操作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图片展示:金刚石、石墨、C60 介绍:组成元素都是碳,但性质却各异。

比如,C60的特性1.延展性比钢强100倍 ;2.能导电,导电性比铜强,重量只有铜的六分之一

回顾历史:C60的发现和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取

请用所学化学知识为小朋友制一个氢气球

创设情境:1.实验时发现稀硫酸用完了,如何正确稀释浓硫酸;2.稀释过程中不小心把少量浓硫酸滴在手上,怎么办

展示:制备氢气的实验改进措施——增加一个带小孔的塑料隔板

进一步引导提出:做实验时药品的“按需取用”和“最少量”原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对产生的氢气进行综合利用: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展示:实验装置

提问引导:1.可燃性气体使用的注意事项;2.实验开始时,先通H2一会儿再加热的原因;3.为何装有CuO的试管口需稍微向下倾斜;4.酒精灯的使用5.试管为何要预热

归纳强调:1.化学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这是实验顺利进行和避免受到意外伤害的保障。2.确保实验安全应注意的问题(1)遵守实验室规则(2)了解安全措施(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展示:氯酸钾制氧气的错误实验装置

创设情境:有同学想用H2O2分解的方法制备氧气,希望回收利用上述实验中的二氧化锰,如何分离提纯

提问引导: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原则?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归纳小结:分离提纯时,常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先考虑物理方法,后考虑化学方法;体现简单易操作原则

实例分析:如何从实验残留固体中分离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教师巡视,指导,实时拍照

ppt展示所拍的照片

课堂小结。

课后习题。

板书。

1_金属的化学性质_教学设计_教案 篇2

本研究采用溶胶-碳热法,在前驱体中掺杂适量的钴离子来合成LiFe1-xCoxPO4/C(x=0,0.05,0.1)复合正极材料得到了性能较好的磷酸铁锂复合材料。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合成

以柠檬酸做络合剂,乙酸锂为锂源,硝酸铁为铁源,乙酸钴为钴源,磷酸为磷源,分别按化学计量比Li∶Fe∶P∶Co=1∶(1-x)∶1∶x,x=0,0.05,0.1称取原料,首先将硝酸铁乙醇溶液匀速滴加入柠檬酸乙醇溶液混合搅拌5min,再将乙酸钴乙醇溶液和醋酸锂溶液加入,最后滴入磷酸形成透明溶胶,水浴加热,温度控制为30℃,一直搅拌至溶剂完全挥发形成湿凝胶;将所得湿凝胶至于鼓风干燥箱中80℃干燥12h,得到干凝胶。将所得干凝胶置于坩埚放入管式炉,通入高纯氩,先在350℃下保温5h,继续升温到700℃保温10h,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得到所需材料。

1.2 结构与表征测试

采用美国热电公司的ARL X’TRA型X射线衍射仪研究样品晶体结构,辐射源为Cu靶,扫描速度5°/min,扫描范围10~80°,采用Sirion型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镜研究颗粒形貌与团聚状况。

1.3 电极的制备及恒流充放电测试

将制得的电极活性物质按质量比(LiFePO4:乙炔黑:PVDF=80:10:10)称取,经充分研磨混合后,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搅拌均匀后形成糊状物,用涂覆模具涂于铝箔上,将铝箔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在100℃下干燥10h,将烘干后的铝箔冲成直径为13mm的小圆片,称重做为电池正极。将涂有料的铝箔做正极,金属锂片做负极,聚丙稀多孔膜为隔膜,组装成扣式电池进行电化学测试,用含有1mol/L LiPF6的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乙烯酯(EC)(体积比为1:1)的混合溶液做电解液。将电池置于恒温箱中下,使用蓝电测试系统在恒流条件下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可逆容量、循环寿命的测试。测试电压范围为2.5~4.2V。

2 结果与讨论

2.1 物相分析

图1(a)是掺杂不同量钴LiFe1-xCoxPO4(x=0,0.05,0.1)的XRD图谱。从XRD图上可以看出,掺杂钴后的LiFePO4/C的X射线图谱与未掺杂的样品几乎完全一样。通过与JCPDS卡片进行比较发现,掺杂不同量钴的LiFe1-xCoxPO4样品同样具有橄榄石结构,均没有发现新相的产生,这表明钴离子已经取代了铁的位置并没有改变LiFePO4的晶型结构特征。图1(b)所示,将XRD图的2θ角等于20~40°范围的放大图,从图可以很清晰的发现,掺杂对材料的结构产生了影响,LiFePO4的晶体结构由铁氧八面体和磷氧四面体相互连接构成[9,10],钴离子的掺杂占据了Fe位后,由于铁氧键和钴氧键的键长不同,使得磷酸铁锂的晶胞参数发生了变化,在XRD图谱中可以看到随着掺杂量的增加几个特征峰向右发生了偏移,比如(111)、(211)和(131)晶面,根据布拉格公式,峰向右偏移说明d值变小,晶胞参数变小,晶胞体积变小。LiFePO4及不同钴参杂量的LiFe1-xCoxPO4的晶格参数列于表1中。从表中看到,掺杂后的样品晶胞体积有所减小,a、b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而减小,而c的变化基本无规律。这与XRD图得出的结论相符,参杂后的磷酸铁锂晶胞体积变小这是因为LiFePO4的晶胞体积比LiCoPO4的晶胞体积要大。

(b)不同钴掺杂量样品的局部XRD谱图(2θ=20°-40°)

2.2 材料微观形貌与钴掺杂量的关系

从图2中所示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图像可以得到,掺杂前后样品的表面形貌并没有大的变化,所有三个样品显示的大小为50-300nm的范围内的微粒,这与我们观察到的在XRD显子相一致,此外颗粒的表面是光滑的,因为柠檬酸不光作为络合剂同时也作为碳源通过烧结碳化分布在粒子的表面上,从图中还可以看出部分颗粒产生了团聚。

2.3 不同钴掺杂量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图3(a)给出在0.1C充放电下LiFe1-xCoxPO4(x=0,0.05,0.1)的首次放电曲线。3个样品的放电曲线在3.4V左右均出现平台,这与磷酸铁锂稳定的橄榄石型结构有关。从图中可以看出,样品LiFe0.95Co0.05PO4表现出最高的首次放电比容量最高达到147.5mAh/g,而LiFePO4和LiFe0.9Co0.1PO4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9.5和125.4。可以得出结论,钴离子的参杂对磷酸铁锂的性能起到改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参杂后材料内部结构产生缺陷提高了材料的电子电导率。而过量的参杂使材料的性能开始下降,这与活性物质的相对含量减少有关。

图3(b)给出在0.1C充放电下LiFe1-xCoxPO4(x=0,0.05,0.1)的循环性稳定性。所有样品都表现出了较好的循环稳定性,未参杂的磷酸铁锂0.1C下50次循环后容量仍达137mAh/g,且没有衰减趋势。这体现出磷酸铁锂作为锂离子正极材料结构稳定性的优势。掺杂后的样品由于较好的体相电子电导率,放电比容量和循环性能也较优异,从图中可以看出参杂10%的钴后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下降比较严重,50次后的库伦效率仅为84.8%,而LiFe0.95Co0.05PO4/C样品5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为146.4mAh/g,库伦效率为99.2%,这可能是由于少量的掺杂可以使材料发生部分缺陷,缺陷的产生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导电性,从而提高电化学性能。但是掺杂量变大之后会引起晶格收缩,锂离子的扩散通道变小,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的脱嵌困难,这降低了材料循环稳定性能。

3 结论

1_童年的朋友_教学设计_教案 篇3

1.教学目标

1.激发孩子对家人的爱心。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种方法,感受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

2.教学重点/难点

1. 传授学生揣摩课文语言的方法,体会文学作品中感人的片段,从而培养学生对家人的热爱,体会亲情的概念。

2. 文章中重点语句的揣摩,以及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阅读《童年》的开头段落,结合图片,介绍作者。烘托一种沉重的氛围。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感受“我”的外祖母在“我”的生活中的重要。板书课题,扣住“朋友”,整体体会文章的要旨。

二。点拨

1.朗读课文,说说 “外祖母”和我的关系。

学法指导:①要了解一篇文章的主旨,重要的是要抓住文章的“文眼”.即文章的关键句。在记叙文中,就要多观察文题和文章的最后一段。②在每读完一段时,要及时概括段落的中心意思,这样就能尽快的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

[明确]:

外祖母是我终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2.读课文,结合人物描写片段,说说你所认识的外祖母。

学法指导: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情描写„„另一种分类: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所有的描写都是为了刻画人物的性格。

[明确]:

外貌描写:

头发--多、密、长、黑、厚

眼睛--光芒(气愤、愉快、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小、圆

脸--皱纹(但年轻、明朗)

嘴唇--歪扭

鼻子--松软、大、红

牙齿--坚固、雪白

身材--肥肥胖胖

分析: 健康 慈爱 乐观 坚毅

语言描写:

温暖而柔和;用心唱歌,像鲜花一样温柔、鲜艳、丰润

分析:对话的内容有关头发;睡觉的事情;打碎牛奶瓶的事情。生活并不令人满意,但只要和“我”说话就显出轻松,平等,和蔼;关爱(朋友);比喻句说明外祖母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我”的爱,“我”完全体会出了这里的爱。

动作描写:

梳头、编辫子、嗅烟草

分析:反衬她眼睛的明亮。

神态描写:

快活

总之:“我”的外祖母是一个饱经生活的艰难却永远年轻、乐观、慈爱的老人。

三。揣摩外祖母对“我”的影响。

1.外貌描写中感受到对“我”的影响。

[明确]:突出老人的特征,对生活的不如意,与对我的态度的温和做个对比;在对比中表现对我的深爱;开朗的性格,年轻开朗的心态,是外祖母成为“我”的朋友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如此困难的并不顺心的生活中,外祖母如此乐观,必然对“我”的性格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也赋予“我”在人生中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和描写人物。外祖母的微笑、牙齿、衣服、眼神等,都寄寓着“我”对外祖母的爱。特别是比喻句,表现“我”和外祖母“朋友”的关系。

2.从议论的语句汇总体会“我”对外祖母深厚的感情。

[明确]:最后一段的抒情议论,表达“我”对外祖母的感激,写出了外祖母对“我”一生的重大影响。

“她从来„„花边”,运用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没有外祖母,“我”的生活是黑暗的,没有温暖,没有阳光,外祖母的“爱”把“我”从黑暗中带到光明的世界里,是外祖母的爱使“我”的世界丰富多彩。

“她马上„„朋友”,三个修饰语,表现了外祖母在“我”生活中的极为重要,也极为特殊的位置。

“是她„„生活的”.外祖母对我无私的爱,对生活的爱,和她那乐观的精神和坚毅的性格,使我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使我有了战胜生活中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3.完成课后练习。

四。小结:

这篇自传体小说,通过“我”的体验与感受,表现外祖母这个人物形象,他富有活力,充满幽默感,对年幼的“我”关心备至,用平等、关爱的心态关注着我的成长,给了“我”最大的支持与安慰,是“我”“最珍贵”的“终身朋友”.文章通过具体、细腻的描写,把人物表现的淋漓尽致,独具魅力。

课后习题

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第1节__电压_教学设计_教案 篇4

1.教学目标

1.知道电源的作用、电压的单位,知道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电压值。2.知道电压表是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和电压表在电路中的符号 3.通过练习会将电压表接到被测电路的两端测电压,会读电压表的读数。

2.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电压的单位,学会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会读电压表的读数。

3.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源能够提供电能,电路中有了电源形成通路就可以让电荷在电路中做定向移动,开成电流。但同学们再深入思考一下,为什么电荷可以做定向移动呢?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

过渡语:了解了学习目标,请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课本,时间约7分钟

二、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指导

课件展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看课本P55-56页内容,勾画知识点并记忆,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 1.阅读课本p—,了解电源的作用,电压的单位、符号,电压常用单位及5

556其换算,知道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电压值。

2.看课本p—,知道电压表的作用及在电路中的符号,记住电压表的使用5758方法,会使用电压表是测量电路两端电压。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完成检测题。

(二)学生自学教材,师巡视

(三)自学检测反馈

要求:7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让5个小组的的同学到黑板前展示,书写成绩和题目成绩记入小组量化,要求书写认真、规范,下面同学交换学案,小组长组织成员用红笔将错误画出,准备更正。

1.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电路两端就要有________,在电路中提供电压的装置是________。

2.电压用字母________表示,国际单位是________,简称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电压的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3.记住几种常见的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______节蓄电池的电压:______ 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________手机电池的电压:________对人体的安全电压:________ 4.电压表的使用方法:①电压表要与被测电路________联。②电压表接进电路时,应当使电流从________接线柱流入,从________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能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________ 5.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与电流表读数类比)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

三、后教环节

(一)展示交流,统一答案

先交换学案,然后更正。选取4个小组同学分别展1个题目,下面同学提出修改和补充建议,老师要做出及时评价,2分钟时间让学生用红笔更正,提出先学中未解决的疑惑,小组或全班讨论解决。

(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小组合作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并用电压表测出小灯泡和干电池两端的电压,进一步总结电压表的使用和读数方法。

四、当堂训练

过渡语: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完成学案上当堂检测题。10分钟完成。

(一)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1.关于电池的电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干电池只有接入电路中它两端的电压才是1.5V B.电池不使用时没有电压 C.不论电池是否接入电路,电池两端都有电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估计被测电路两端的电压为1.2-1.5V,如果用双量程的学生用电压表去测量,为使测量结果较准确,所选用的电压表的量程应该是()

A.一定要选0-3V的量程 B.一定要选0-15V的量程 C.要选1.2-1.5V的量程 D.哪个量程都一样 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 B.电压表测L2两端电压 C.电压表测L1和L2两端的总电压 D.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4.请指出在a、b两个电路图中,电压表分别测量的是哪个灯泡两端的电压?画出它们的电路图

5.学生喜爱的便携式单放机通常需要的电压为 6V,它需要 ____节干电池____ 联使用,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 ____ V,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____V.

6.220V=________kV;0.39V=________mV;250uV=________mV. 7.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测出的电压是()

A.灯L1两端的电压 B.灯L 2两端的电压 C.灯L1和L 2两端的总电压 D.电源两端的电压 8.如图所示是两只电压表的刻度盘,已知电 压表V1的示数为4.5V,V2 的示数为2.3V,请 在图中标出两电压表指针的位置

(二)学生展示,反馈矫正。(调查学情,统计疑难问题,先让其他小组补充矫正,教师更正或点拨)

板书

16.1电压

一、电压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符号:U 3.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 KV =103 V 1 V=103 mV 4.常见电压值

二、电压表的使用

1.观察:量程、分度值、指针是不对准零刻度线 2.使用规则

1_金属的化学性质_教学设计_教案 篇5

1.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时间的意义,激发珍惜时间的意识,立志养成和时间赛跑、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

2.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时间的意义,激发珍惜时间的意识。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名言吗?谁给大家说一句有关时间的名言?程老师也喜欢收集名言,课下要送给大家每人一个小书签。(出示课件:)

1、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朱熹

2、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英国)培根

3、失去眼前的时间,就等于失去所有时间。――(德国)贝纳姆

谁能大声地给大家读一读?你能把自己的理解给大家说说吗?老师相信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今天的学习对“珍惜时间”会有更深入的感触。

二、情境导入

(配乐出示古诗:)《长歌行》

师:这一老一少立于江边,昭示着人生短暂,转眼百年,时间就如同滔滔江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是呀!太阳落山了,有再升起的时候;小鸟飞走了,有再来的时候;小树枯萎了,有再绿的时候;花儿凋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然而时间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有人面对时间一片茫然,而有人却要和时间赛跑!两种态度,结果会一样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时间赛跑》。

三、领悟文章

1、带着问题,快速的读一遍课文,之后思考填空:出示思考题:

(1)通过外祖母去世这件事,“我”懂得了_________,长大后要告诉自己的孩子_________。

(2)文中的“我”是一个_________的孩子。

(3)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

2、小组讨论之后汇报。

3、结合着学生的汇报问:爸爸看到“我”为失去外祖母哀痛的样子,对“我”说了什么话?边读边画在书上。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

4、指名读爸爸的话。爸爸想让孩子明白什么?

爸爸的话朴实,深奥。“我”有什么反应呢?指名读。

5、理解两句关于时间的谚语。(体会时间的宝贵)

6、爸爸的话比这些谚语还让人震动,还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爸爸的话是什么呢?再读。

7、爸爸的话始终围绕在耳际,爸爸的心愿从此埋在了“我”的心底。“我”发现时间果真过的是那么飞快,“我”是怎么明白爸爸的话的?

“我”不仅明白了,还非常着急、非常悲伤。想一想:“我急的是什么?”“悲伤的是什么?”“决定的是什么?”

8、文中从哪几个方面写“我”和时间赛跑的?他认为和时间赛跑就像在做游戏,多么紧张、多么快乐,赢过时间又是多么自豪。能体会着读出你的感受吗?指导读。

9、因为他时常能够赛过时间。这种游戏可能就是最好的珍惜时间的方法了。听了爸爸的话,不仅不为外祖母的去世而伤心了,反而更加懂得了珍惜时间,与时间赛跑。他最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指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受益不浅”你是怎样理解的?是什么使“我”懂得珍惜时间,与时间赛跑的?再读爸爸的话。

“我”理解了爸爸的话,爸爸的话已不是一个谜语。而且还找到了谜底:假如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我”要把这句话告诉自己的孩子,告诉所有的人。让我们也牢牢地记住这句话吧:(出示课件)齐读最后一句:假如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

10、你能用具体事例来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吗?可以说自己,也可以说别人。

11、这么多人都懂得珍惜时间,那我们做得如何呢?我们算一算:每天有24小时,睡觉大概用去9小时,吃饭要用2小时,上学时间用6小时。那大概还剩7个小时,哪里去了?我们来做个实验:我计时间,你们轮流来读这篇课文,看一分钟能读多少个字。(结果出来了,同学们大都能读三百字以上)我们算一算:一小时我们可以读一万八千字,7小时呢?(十多万字!)带着你们新的感受再来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四、课文拓展

像作者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就像我们课前说的那些名人名言一样,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你们看:(出示图片)

1、矿难救援与时间赛跑,一次次救援工作与时间争分夺秒。

2、中国的宇宙飞船与时间赛跑,三峡工程和时间赛跑,中国的发展和时间赛跑。

未来的科学家、作家、艺术家、设计师们„„你们一定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新的启发。请拿起你们的笔,尽情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吧。

(学生动笔写后进行交流。)

五、总结

孩子们,时间无处不在,它正悄悄地从你身边流逝,如果你听到了时光奔走的声音,请调整自己的心态,与时间赛跑吧!

六、布置作业

1、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好后贴在写字台前,时时提醒自己要珍惜时间!

2、发给每人一个小书签,继续收集关于时间的名言。

课后习题

13和时间赛跑

课时训练

看谁填得快,填得准。

sài

wâi

yōu

shǔ

()外

()蓝

()伤

()名

()跑

安()

()秀

()假

2.读拼音,写词语。

tãnɡ

ài

jiǎ

ruò

suī

rán

kuánɡ bēn

yuâ

suō

shòu yì

wú qiónɡ

3.请选择出对句子的正确理解。

(1)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

A爸爸对我说的话是一条谜语,我猜不着答案。

B爸爸的话我没有完全理解。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A是说时间宝贵,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B是说黄金可贵。

4.请你把每组词语送到合适的“()”里。

①与其„„不如„„②虽然„„但„„③不是„„而是„„④假若„„就„„

(1)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老鸟,()小鸟了。

(2)将来我会告诉我的孩子:()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可以成功。

(3)他们知道()欺骗我,还()对我说实话。

(4)()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答案:

塞外

蔚蓝

忧伤

署名

赛跑

安慰

优秀

暑假

2.疼爱 假若 虽然 狂奔 日月如梭 受益无穷

3.(1)B(2)A

1_金属的化学性质_教学设计_教案 篇6

1.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丑、堆、孤、单、洁、越、冷、影”8个生字,积累“稻草堆、孤单、洁白、越来越冷、散步、镜子、影子”7个词语,正确书写“冷、丑、孤、单、影”5个生字。认识部首“两点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教育学生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不要因暂时的困难和挫折而自卑与沮丧。

4、引导学生课外进一步了解安徒生,阅读安徒生童话,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丑小鸭出世后的悲惨遭遇。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能选用“灰灰的、大大的、瘦瘦的、漂亮的、雪白的、长长的”等6个词语,介绍丑小鸭和天鹅的样子,鼓励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或能将课文内化为比较规范的自己的语言。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红彤彤的太阳当空照,蔚蓝的天空中飞翔着一群可爱的小鸟,可是在清澈的湖面上,有一只小鸭垂着头,难过地哭泣着,因为它觉得自己是一只——丑小鸭!

2、“丑”是什么意思?它的反义词是什么?(难看、不好看)

(1)师:是啊,这只小鸭子多难看呀,所以人们叫它——丑小鸭。(2)补齐板书:18 丑小鸭。

3、齐读课题。

4、丑小鸭遇到了哪些事,结果又如何呢?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师:跟着老师一起来读读自学要求。(老师大声读,学生轻声读)

2、学生按照自学要求自学课文。

3、交流。

(1)出示重点生字词语,检查读音。丑:翘舌音,读准字音。书空,注意笔顺。堆:比较 堆---推---谁 孤:交流记字方法。单:注意最后两笔笔顺。

洁:右边是个“吉”,上横长,下横短。越:整体认读音节,先写外再写里。冷:后鼻音,读准字音。认识“两点水”

影:整体认读音节,后鼻音。(2)指名接龙读课文,评议。(3)交流描写丑小鸭心情的词语。(孤单、惊奇、羡慕)

课堂小结

三、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生字。

2、抢读词语。

3、写字指导。

冷:左窄右宽,右边的撇捺要写得舒展。丑:注意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孤:左窄右宽。有并排几个撇的字,不要写成象一排牙齿。要有大小变化,注意最后一笔捺略高于撇。

单:最后一横写得长一点,竖为垂露,当垂露的若悬针,则显得无力。影:左宽右窄。连着三撇的字,下撇应依次顶着上撇的中间。

课后习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丑、堆、孤、单、洁、越、冷、影(每个写3遍)。

2、抄写词语:稻草堆、孤单、洁白、越来越冷、散步、镜子、影子(每个写2遍)。

1_金属的化学性质_教学设计_教案 篇7

1.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识记“筑 插 狠 建 攻 商 驾 驶 炸 挖”10个生字,认识部首“建字底”,会写“建 插 攻 商 挖”5个,积累“相约、建造、商量、驾驶、轰炸、赞赏”6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时不同的语气。

3、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像,编一个“智救公主”的故事。

4、感受孩子们欢乐的童年生活。

2.教学重点/难点

1、在阅读中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读好人物的对话,感受孩子们的快乐。

2、能在阅读中了解孩子们所编织的童话故事的内容,并试着用连贯的语句说一说。引导展开想象编说童话。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板书:沙滩

师:去过美丽的大海边吗?那里有金色的沙滩,如果你来到沙滩,你会干什么?

2、出示句子:(1)指名读句子。

(2)把“这里”替换为“沙滩”,再来读一读。(3)师:孩子们开始了有趣的活动。

3、出示句子:(1)指名读句子。指导读出快乐的语气。(2)学习生字:筑 插 师:它们都是动词,重点指导“插”的笔顺:(3)孩子们在干什么呢? 板书:城堡

(4)这群聪明的孩子不但垒起了一座美丽的城堡,而且还编了一个非常美丽的童话故事呢!板书:编织童话

4、补充课题。

齐读课题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们在沙滩上编织的美丽童话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

(小组自学:读文识记生字,讨论问题。)

2、交流。

(1)分节读课文。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攻城堡、炸魔王、救公主(3)学习生字“攻”“炸” 师: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攻:后鼻音,指导读准字音。第三笔是提。炸:翘舌音。交流记字方法。(4)借助板书用一句话说一说童话的内容。指名说,同桌互相说。

3、齐读课文。

读准生字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课堂小结

三、复习巩固

1、读生字。

2、游戏:猜猜我是谁?

一人拿着生字卡片,让其他同学猜。

3、写字指导。

插: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边部分的笔顺。攻:左边偏旁小,写时要注意偏上。

4、齐读全文。

课后习题 作业

1、抄写生字:筑 插 攻 炸(每个写3遍)。

2、抄写词语:相约、轰炸、赞赏(每个写2遍)。

1_金属的化学性质_教学设计_教案 篇8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知道电源在直流电路中的作用 2.知道恒定电流的定义、单位

3.从微观角度理解导体中电荷定向移动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流的概念

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导体中电荷定向移动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1.电源

观察教材图2.1-1,A、B分别带正负电荷,如果在它们之间连接一条导线R,导线R自由电子会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动(电流),电子移动方向为

(填A→B或B→A),若要保持持续的定向移动(电流),A、B需有一个装置,使A、B周围的空间始终存在一定的电场,能使A、B间维持一定的电势差的装置称为。

2.恒定电场

导线内的电场是由

、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的,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电场的分布也不会

。由

的电荷所产生的 的电场,称为恒定电场,3.恒定电流

由于

的作用,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运动的速率

,而运动过程中会与导体内不动的粒子

从而减速,总体来说自由电荷定向运动的 不随时间变化。把

、都不随间

的电流称为恒定电流。

I表示电流,q表示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它们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电流的单位为

,简称

,符号是

,常用的电流单位还有

。【典型例题】

一、形成电流的条件

【例1】如图验电器A带负电,验电器B不带电,用导体棒连接A、B的瞬间,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有瞬时电流形成,方向由A到B

B、A、B两端的电势不相等

C、导体棒内的电场强度不等于零

D、导体棒内的自由电荷受电场力作用做定向移动

一、电流的定义

【例2】 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原子核的静电力吸引下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则电子运动形成的等效电流大小为多少?

二、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例3】 有一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强度为I,设每单位体积导线有n个自由电子,电子的电荷量为q,此时电子定向移动的速度为v,在Δt时间里,通过导线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A.nvSΔt

B.nvΔt C.IΔt/q

D.IΔt/Sq 【例4】如图所示的电解槽中,如果在4s内各有8c的正、负电荷通过面积为0.8㎡的横截面AB,那么⑴在图中标出正、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⑵电解槽中的电流方向如何?

⑶4s内通过横截面AB的电量为多少?

⑷电解槽中的电流为多大?

【课后练习】

1.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是()A.只要有电压加在物体的两端 B.必须保持导体两端有电压 C.只在导体两端瞬时加电压 D.只要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2.在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形成的电路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导线中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

B.导线中的电场强度方向跟导线方向平行 C.导线内各点的电势相等

D.导线内沿电流方向各点的电势逐渐降低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中的电流是正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B.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等于电流的传导速率 C.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数越多电流越大

D.导体中越粗的地方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数越多电流越大)4.某电解池,如果在1s内共有5×1018个二价正离子和1×1019个一价负离子通过面积为0.1m2的某截面,那么通过这个截面的电流是()A.0 B.0.8A C.1.6A D.3.2A 5.导体中电流I的表达式为I=nqSv,其中S为导体的横截面积,n为导体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q为每个自由电荷所带的电荷量,v是()A.导体运动的速率 B.电流传导速率

C.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 D.电子热运动速率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导体中有电荷运动就形成电流

B.电流的方向一定与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C.对于导体,只要其两端有电压就有电流 D.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

7.将左边的铜导线和右边的铝导线连接起来,已知截面积S铝=2S铜.在铜导线上取一截面A,在铝导线上取一截面B,若在1 s内垂直地通过它们的电子数相等,那么,通过这两截面的电流的大小关系是()

A.IA=IB

B.IA=2IB C.IB=2IA

D.不能确定

8.在示波管中,电子枪2 s内发射了6×1013个电子,则示波管中电流的大小为()A.4.8×10-6 A

B.3.0×10-13 A C.9.6×10-16 A

D.3.0×10-6 A 9.一个半径为r(米)的细橡胶圆环,均匀地带上Q(库仑)的负电荷,当它以角速度ω(弧度/秒)绕中心轴线顺时针匀速转动时,环中等效电流的大小为()A.Q

B.Q2π

C.Qω2π

D.2Qωπ 10.关于导线中的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线内的电场线可以与导线相交

B .导线内的电场E是电源电场E0和导线侧面堆积电荷形成的电场E′叠加的结果

C.导线侧面堆积电荷分布是稳定的,故导线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D.导线中的电场是静电场的一种

11.半径为R的橡胶圆环均匀带正电,总电荷量为Q,现使圆环绕垂直环所在平面且通过圆心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则由环产生的等效电流判断正确的是()

A.若ω不变而使电荷量Q变为原来的2倍,则等效电流也将变为原来的2倍 B.若电荷量Q不变而使ω变为原来的2倍,则等效电流也将变为原来的2倍 C.若使ω、Q不变,将橡胶环拉伸,使环半径增大,等效电流将变大 D.若使ω、Q不变,将橡胶环拉伸,使环半径增大,等效电流将变小 12.在显像管的电子枪中,从炽热的金属丝不断放出的电子进入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设其初速度为零,经加速后形成横截面积为S、电流为I的电子束.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求在刚射出加速电场时,一小段长为ΔL的电子束内电子个数是多少? 答案:

例1.答案 e22πr2mkmr 解析 所谓等效电流,就是把电子绕核运动单位时间内的电荷量通过圆周上各处看成是持续运动时所形成的电流,根据电流强度的定义即可算出等效电流的大小. 截取电子运动轨道的任一截面,在电子运动一周的时间T内,通过这个截面的电荷量q=e.则有:I=qt=eT 再由库仑力提供向心力,有:ke2r2=m4π2T2r得 T=2πre mrk 解得I=e22πr2mkmr 例2答案 AC 解析 此题考查对电流强度公式I=q/t的理解及电流强度的微观表达式I=nqvS的理解.在Δt时间内,以速度v移动的电子在铜导线中经过的长度为vΔt,由于铜导线的横截面积为S,则在Δt时间内,电子经过的导线体积为vΔtS.又由于单位体积的导线有n个自由电子,在Δt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nvSΔt,故A正确.由于流经导线的电流为I,则在Δt时间内,流经导线的电荷量为IΔt,而电子的电荷量为q,则Δt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IΔt/q,故C也正确.例3解析:⑴电源与电解槽中的两极相连后,左侧电极电势高于右侧电极,由于在电极之间建立电场,电场方向由左指向右,故正离子向右移动,负离子向左移动

⑵电解槽中的电流方向向右

⑶8C的正电荷向右通过横截面AB,而8C的负电荷向左通过该横截面,相当于又有8C正电荷向右通过横截面,故本题的答案为16C ⑷由电流强度的定义I= =4A 课后检测

1。D 2.BD 3.C 4.D 5.答案 C 解析 从微观上看,电流决定于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电荷量、定向移动速度,还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故选C.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这个定向移动的速率都是电流微观表达式I=nqSv中的v.6.答案 A 7.答案 A 解析 这个题目中有很多干扰项,例如两个截面的面积不相等,导 线的组成材料不同等等.但关键是通过两截面的电子数在单位时间内相等,根据I=qt可知电流强度相等. 8.答案 A 解析 电子枪2 s内发射了6×1013 个电子,则2 s通过示波管横截面的电子数为6×1013个,因此电流I=6×1013×1.6×10-192 A=4.8×-6 A.9.答案 C 解析 负电荷Q均匀分布在橡胶环上,当环转动时,在环上任取一截面则一个周期T内穿过此截面的电荷量为Q,因此应用电流的定义式I=qt,再结合圆周运动相关的知识即可求解.T=2πω,I=qt=QT=Qω2π.10.答案 B 11.答案 AB 解析 截取圆环的任一截面S,如右图所示,在橡胶圆环运动一周的时间T内,通过这个截面的电荷量为Q,则有:I= =

又T=,所以I=

1_金属的化学性质_教学设计_教案 篇9

1.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等理解“尝”“炙”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初步感知古文和今文的不同。

3、能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

2.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初步感知古文和今文的不同。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1、相信一定有不少同学读过《三国演义》这本书。书中那个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的大将军你们知道是谁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与关羽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关羽刮骨疗毒)注意“毒”下半部分“母”的笔顺。和老师一起来写一写。“竖折、横折钩、点、横、点”。谁来读课题。

3、简介《三国志》

不过这篇课文选自的不是《三国演义》,而是晋代陈寿所写的《三国志》。自己轻声读一读。

4、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文,整体感知

1、回顾学习古文的方法:(1)读通课文。

(2)根据注释或译文、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3)熟读古文,了解主要内容和写法。

2、请同学们就按照这样的方法先轻声读读古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注释、译文或字典初步了解这篇古文的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字词在旁边打上问号。

3、检查自学情况,指导学习:镞、炙(1)理解“镞”的意思。

(2)认读词语:割炙引酒,注意“炙”读准翘舌音(3)根据“炙”的字形,理解字义。

“炙”上半部分是撇、横撇、点、点,下面是个火。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炙的上半部分是“肉”字的变形。你们看,古时候的“肉”字是这样写的。现在请你再来看看炙,能否根据它的字形来说说这个字的意思?

4、点名读课文,要求其他同学听听是否读准了字音。

5、读古文不仅要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更要注意借助注释、译文和工具书将多音字读正确。就请大家再来读读课文,注意文中的这些多音字。(1)交流“为”、“中”、“创”的读音 ●为流失所中:第二声,它解释为“被”

●后创虽愈、破臂作创:意思是“伤口”,读第一声 ●理解“破臂作创”的意思。(2)齐读古文,注意读准字音。

6、三读古文,注意读好句中的停顿。(1)师范读(2)生自己尝试。(3)齐读。

7、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共同解决。(如提问“乃”、“引酒”的意思,可放到研读课文时解决。)

8、现在,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

三、研读古文

1、羽为何要刮骨疗毒呢?轻声读读这两句话,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羽刮骨疗毒的原因。

(1)预设:关羽曾经被乱箭射中,这支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痊愈了,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这支箭的箭头有毒,毒已经深入到骨头,应当用刀剖开手臂刮去骨上的毒,这样,以后这里的病患才能除去。(2)师:这里的“尝”不是我们平时说的“品尝”,在这里应解释为(曾经)。(3)小结方法:看来有些字在古文中的意思和现代文中的意思有所不同,我们在理解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古今词意不同的字。

2、原来羽刮骨疗毒是因为他曾经被乱箭射中,并且那支箭贯其左臂。这个“贯”能否改为“中”?

小结写法:你们看,一个“贯”字,让我们感受到了关羽伤势严重,动词用得相当准确。

3、还从哪儿可以看出羽伤势严重?(医生说的话)

4、指导朗读“医生的话”(1)理解句中“耳”的意思。

小结:在文言文中,有些字是没有具体的意思的,大多放在最后表示一种语气,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啊”“呀”等等。(2)理解“乃”在这里的意思。

A.同学们,“乃”是什么意思?我们查查字典。

B.交流,“乃”在字典里的解释有三项,这里应选:副词,才,就。C.究竟是解释为“才”好,还是“就”好呢?把它们分别代入句子中读读,想一想。(“才”让我们感觉病患除掉是不容易的,突出了关羽伤势严重,在这里,解释为“才”更好一些。)

(3)想想医生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怎样的语气?(4)指名感情朗读医生说的话。(5)齐读

5、背诵两句话,注意在背诵的时候也要像刚才那样表达出情感。(1)自己多读几遍,尝试背诵。(2)同桌互相背诵。(3)指名尝试背诵。(4)全班试背。

课堂小结

四、复习巩固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

2、再次小结学古文的方法。

课后习题

五、作业

1、抄写古文。

2、解释下列词语。

(1)镞:()(2)炙:()

1_金属的化学性质_教学设计_教案 篇10

1.教学目标

1、会竖式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

2、进一步理解除法的算理。

3、能将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经验和法则迁移到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中。

2.教学重点/难点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列式计算

95÷4= 89÷3=

新课探索 探究一:

1、师:六一节快到了,老师买了一些手工纸,有100张一叠的,也有10张一叠,分给3个班级做小挂饰,谁来帮老师分一分(小组讨论说说可以怎样分)请学生说说分的方法,并实际操作。

2、师:刚才同学们在汇报分的过程中,提到要先分整百,再分整十,最后分单个,现在老师就把同学们分的过程用简图来表示一下。黑板上画出简图。并写出分拆计算过程。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

3、师:刚才同学们用分拆的方法,先分百,再分十,最后分单个,得出536÷3=178张„„2张,我们还有什么方法来计算536÷3呢,小组同学尝试练习。生:还可以竖式计算。

师:说得对!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竖式计算的方法,这就试试看这道题能不能页用竖式计算来 解决!学生汇报。

4、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生:竖式计算!

师:来演算一下结果对吗?

师:①先说说商是几位数,最高位在哪一位? ②尝试练习,并说说计算过程。

③为什么308÷4 268÷3的最高位在十位上。

探究二

师:小丁丁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碰到了难题,除到个位,2不够被3除,怎么办呢?(小组讨论)

师:商末尾的0可以省略吗?为什么?

跟进练习

师:“仔细观察题目,看谁算得巧!”

小结:在计算这些除法题时,请注意商“0”!

课内练习

1、横式计算

875÷3=

945÷9=

684÷6=

128÷4=

2、竖式计算

809÷2

822÷3

819÷7

1、选择

1)要使得1□16÷7的商中间有1个0,□里面应填()。

625÷4

A.1

B.2

C.3

D.4

E.0 2)要使得6□54÷6的商中间有2个0,□里面应 填()。

A.1

B.2

C.3

D.4

E.0

2、判断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被一位数除,你有什么收获吗?

课后习题 课后作业

节能环保__教案1 篇11

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的情感,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树立低碳意识,节能环保,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成为低碳理念的传播者,成为“低碳生活”方式的践行者。

3、倡导学生懂得节约,提高环保意识。活动用具:多媒体设备、电脑课件。活动方式与方法:讨论法。时间安排:40分钟。活动场地:教室。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 引出班会主题

1、观看视频音乐 《地球,你好吗?》

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音乐。(播放完毕)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地球,你好吗》,2、你们说现在的地球还好吗?(学生回答)不好,同学们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

中国政府已对全世界公开承诺量化减排指标,决定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的跋涉中,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时代已如约而至,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3、这些问题的存在和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有什么联系?什么是低碳生活?我们为什么要倡导低碳生活?怎样践行低碳生活理念呢?这是今天主题班会上我们一起学习了解的内容。

第二环节、介绍“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第三环节 互动交流,发现感悟

1、批评与自我批评

小组讨论:你自己或周围的同学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行为违背了节能环保,绿色低碳这一理念的呢?

很多人还是对“低碳”不是很了解。其实,“低碳”就在我们身边。在生活中,做到低碳并不很难,很多时候只要自己动手就可以做到。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在 “低碳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

(1)废物循环再用;

(2)少用纸巾,重拾手帕;

(3)纸张的双面使用,节约用纸;(4)减少粮食的浪费;

(5)不用一次性的筷子,水杯,饭盒和一次性的塑料袋;(6)随手关灯,随手管好水龙头;

(7)开启电脑的节能模式,合理关闭相关设备,节约电耗;(8)出门多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条件允许的话,以步代行。

2、发出倡议: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从我做起。减碳是我们每个地球人的责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低碳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随时随地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环保的“低碳人”。党荣:我们提倡低碳生活,那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请听:同学们的回答。

学生1: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学生2:绿色交通,平衡饮食。学生3:节约用纸,少用纸巾。学生4:爱惜衣物,节约用粮 学生5:爱护动物,保护花草。请看同学们是如何行动的吧。

学生

1、少使用一个塑料袋,多享受一点好时光。学生

2、少一团温室气体,多一片蓝色天空。学生

3、打印双面用纸,淘米水浇花,随手关灯。学生

4、夏天空调温度调高一度,冬天调低一度。学生

5、多骑自行车,像城市的无车日一样,少开一天车。第四环节 教师总结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考研数学:高等数学上册复习重点串讲下一篇:高校元旦晚会汇演方案策划书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