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诗歌

2024-05-26

渐行渐远诗歌(共10篇)

渐行渐远诗歌 篇1

孤独的停留在一个角落里

发现所有的人都渐行渐远

唯有自己却依旧迷茫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

心中又怎样是苦楚?

一切都来得太匆匆了

逝去的即将逝去,永远无法复返

只留下他们华丽的背影

然而一切都渺无声息了

抬头仰望天空

天空依旧如往常一样平静

心确如那苍茫的大海

依旧久久不能平静

这来与去之间,又留下些什么呢

是短暂的虚幻,还是漫长的等待

匆匆走过了冬日的严寒

接下来又要迎接什么呢

依旧是等待?依旧是虚幻?

渴望着春天里的田野

依旧充满着那浓郁花香

依旧迎来春燕的旅行

依旧有你的相伴

依旧为我讲述那春天里的故事

即使短暂却又如此温暖

如同那晨曦的光芒

如同那夕阳的光辉

渐行渐远诗歌 篇2

教学是一门艺术, 从特定角度讲, 语文课堂教学其实就是板书艺术。当我们面对语文课堂上那些提纲挈领、设计新颖、赏心悦目的板书设计时, 我们不得不惊叹于教师的匠心独运, 不得不惊叹板书的确是一门“行为艺术”。

浓缩的都是精华。从某种程度上说, “备板书”是语文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 甚至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最近听了我校特级教师崔国明老师讲的一节《前方》, 老实讲, 崔老师的板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现以崔老师的课例《前方》为例, 谈谈自己对板书这一“行为艺术”的感悟, 期待方家指正。

一、板书“渐行渐远”的原因

1.多媒体的冲击———课件代替板书

现在不少年轻教师上完一节课后, 黑板上一个字都没有。问之, 则曰:“我有课件! ”这种现象在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 且有泛滥之势。鼠标一动, 课件一放, 课堂教学自然可以机械地按照教师的预想进行下去, 免去了教师的很多“烦恼”;甚至在有些语文课堂上, 教师照着课件念, 学生看着课件抄, 语文老师的确很“轻松”。

当然, 我们不得不承认, 电脑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随着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 多媒体以其全方位的感官效果、灵活的使用手段、大容量的信息交流等独特优势走进了课堂, 对教学效率的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多媒体课件自有它的功效, 但如果因此忽略板书, 以为课件完全可以替代板书, 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语文教学很有可能会走上一条“不归路”。

实事求是地讲, 语文教师备课当中的“板书设计”的确让人费神, 但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对教学思路的确定等匠心也许正体现于“费神”之中。在这一点上, 老教师可能比年轻教师做得更好, 也许他们的教学思想更传统一些, 教学基本功更扎实一些, 也许他们接受新事物不如年轻教师快, 所以他们更愿意“中规中矩”地教, 但课堂教学的奥秘或许就在这“中规中矩”中。

崔老师的《前方》上得着实精彩。精彩到无需使用课本, 课堂内容条理清晰, “不蔓不枝”, 下课铃声响起, 黑板上呈现了完整的、震撼人心的板书。

点面结合说画面

由影到文说联想

虚实结合说前方

精神家园

崔老师的这节课是典型的“传统”教法, “一支粉笔, 一块黑板”, 现代化教学手段踪影全无。这样的板书是教师随着教学的展开一步一步在黑板上呈现出来的, 而这对学生清晰地体会作者的行文思路、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无疑大有裨益。也许使用课件展示板书上的这些内容只要一秒钟, 但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在教师的板书中体验着作者的行文思路, 感受着语文的强大魅力, 这岂是鼠标轻轻一点就能完成的?

也许, 你轻轻“一点”鼠标扼杀的正是学生的思维。

2.功利性的驱使———动嘴代替动笔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的“动嘴”能力很强, 口若悬河, 但“动笔”能力有待提高。归结下来, 大致有两个原因:其一, 美其名曰可以节省时间, 把节省的时间用来多讲几道题目;其二, 懒惰的表现, 只想嘴说, 不愿意动笔写。

在这种功利性的驱使下, 久而久之, 就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 而且会经常提笔忘字, 如果是偶尔的一两次, 想必学生都会原谅, 但如果是七次八次, 就是教师自己也会觉得“难为情”。如果一直不想写字, 那么老师的自信心就会慢慢没有了, 一旦自信心消失, 那后果就“很严重”了。

我们需要“动嘴”, 但我们更需要“动笔”。

崔国明老师的这节课给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真动笔”, 什么叫做“动嘴”与“动笔”的完美结合。崔老师这节课没有用课件, 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构成这节课的所有要素。有些老师认为“多讲点”、“少写点”, 学生会“多学点”。殊不知, 这些老师所谓的“功利”却是极大的“不功利”。相反, 崔老师这节课, 看似“不功利”, 对学生来讲, 却是最大的“功利”。

这个板书, 从设计到最终呈现在黑板上, 经历了一段“艰苦”的过程。在课前的设计阶段, 教师需要反复“动笔”修改、完善, 仔细斟酌;在上课过程中, 更需要教师“艺术”地“动笔”, 在合适的时间写下合适的板书, 呈现给学生。教师的“动笔”“不经一番寒彻骨”,

哪来的“板书”“扑鼻香”?

二、为什么说“板书”是一门“行为艺术”

1.教师的板书将会“艺术”地感染学生的行为

教师的书写是学生的启蒙, 教会学生写字, 首先从老师的书写开始。如果教师的字写得很漂亮, 那简直就是一件法宝, 一大喜事。一笔一画地写在黑板上, 学生看了就是一种“艺术”享受, 久而久之, “目染”会教会学生很多写字技巧, 这远比学生自己课后敷衍地练字效果要好得多。有的教师说:“我字写得不好看, ”即使字不好看, 我们也可以教会学生一种态度, 一种认真做事的态度, 这不也是“极好的”吗?

崔国明老师的板书字体工整漂亮, 而且能够看得出, 崔老师有意将书写速度放慢, 用意是什么? 让学生看清楚, 书写就是应该这样写, 此时教师的“身教”远胜于“言传”, 有的学生在下面也禁不住动起笔来, 照着老师的样子写。工工整整的板书布满黑板, 学生还收获了一种做事的态度, 做学问的态度———严谨、务实, 我们教学生时不能局限于教学生知识, 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更为重要。

从这个角度讲, 教师通过“板书”这个载体, 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人生真谛, 这难道不是一门“行为艺术”吗?

2.教师的板书将会“艺术”地展示思维的功力

教师对一篇文章的理解, 可以通过“板书”展现出来。甚至有时只需要通过板书就可以看出教师对这篇文章的理解程度。 好的板书可以体现整节课的思路, 一节课先教什么, 再教什么, 光靠课件是不行的, 板书设计好, 思路自然清楚了, 一节课也就有条理了, 何处详讲, 何处略讲, 按照板书, 一目了然, 应付也就自如了。当然, 板书从哪来? 靠的应该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思考。板书还是一门“凝练”的艺术, 如何把洋洋洒洒的上千字的文章压缩成合理有序有深度的几十个字的板书, 教师没点“功力”真不行。

崔国明老师这节《前方》就是通过板书向我们传递着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独特理解的。“人生的悲剧在于总是想到达目的地而总是无法到达”。“想实现理想, 但又不能实现所有的理想”。“人生实际上是一种循环, 是一种悲剧的循环”, “苦不完全是 皮肉之苦 , 更是来自于 一种精神 的折磨”。 (见《前方 》板书 ) 崔老师一直 说 , 备好了板 书也就备好 了一节课。 板书是教师思维的高度凝练的概括, 化繁为简是一种能力, 更是一种艺术。我们需要这样的“板书”, 更需要这样的“艺术”。

3.教师的板书将会“艺术”地影响学生的写作

一篇文章的条理线索通过板书可以很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条理的意识从何培养?板书就是重要一环。如果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将“板书意识”贯穿其中, 学生就会慢慢形成条理意识, 并逐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正所谓“见贤思齐”。

崔国明老师在这节课结束之时, 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 让学生以《身边的风景》为题, 写一篇800字的文章。课后我们惊喜地发现, 真的有学生设计了从“现实”到“精神”这样一种“由实到虚”的写作思路。学生或许受了教师这节课的影响, 受了教师“板书”的影响, 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了一种思路的设计。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是多么“艺术”, 学生在一种“非强加”式的环境下完成了作文的学习, “板书”的“艺术”, 善莫大焉。

《语文建设》倡导“真语文”, 掀起了一股旋风, 我想“真”也应该体现在“真备课”上, 而“真备课”应从“真备板书”开始。某种程度上一节课可以没有课件, 但绝不能没有板书, 绝不能没有教师对这节课的再思考、再创造、再呈现。

渐行渐远渐无“书”, 水阔鱼沉何处问? 期待语文课堂“行为艺术”的板书不是“渐行渐远”, 而是“青春永驻”。

参考文献

[1]刘广生.中学语文教学黑板板书的重要性[J].文学教育 (下) , 2010 (04) .

[2]张礼和.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板书接受意识[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 (06) .

迈腾:渐行渐远 篇3

“一汽-大众旗下大众品牌的首款紧凑型B级车迈腾凭借长4765mm宽1820mm高1472mm的外形尺寸以及2709mm的轴距将成为2007年中国市场上最受期待的‘紧凑型B级车’之一”。

“一汽-大众将凭借德国车一贯的口碑和原汁原味的德国风范以及紧凑型B级轿车的特殊定位把迈腾打造成今年新车市场的一匹黑马,并且依靠‘紧凑型B级车’这片蓝海对A级车型成巨大的压力。”

2007年4月,在上海国际车展高调亮相后,迈腾赢得了众多媒体的高度赞赏。人们热切期待着它能在2007年的车市上成就一番大的业绩,以帮助一汽-大众摆脱单品利润率低的窘境。如今,2007年已过,迈腾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

数据显示,迈腾上市后,销售数据始终不温不火,2007年7月到1 2月共销售27235辆,月平均不到5000辆,其中1 2月只有3225辆。不仅与直接竞争对手广丰凯美瑞相差许多,距离一汽-大众自己制定的平均每月7000辆的销量目标更是渐行渐远。

“大”还是美

“虽然流线型比较强,但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觉,更没有与众不同的惊艳感。”消费者刘先生说,“和速腾极其相似,光看正面,在4S店我每次都琢磨这到底是速腾还是迈腾,看背面也几乎没有区别。”

看来,迈腾的“紧凑型B级车”的卖点并没有为其带来预期的响应,相反,由于其国产并没有采取像以前的帕萨特引进时那样加长车身,并表示将来也不会加长的做法,导致人们的质疑:一汽自己多年来致力于奥迪的加长工作,怎么会在迈腾身上判断失误?难道其对中高级汽车市场一无所知?

几年前,当POLO、GOLF遭到冷遇后,大众总裁毕睿德就提到:“中国消费者只喜欢简单的大车,不喜欢复杂的小车。”事实上,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是产品的胜利,十几年后的中国市场应该是营销的胜利。今天迈腾的失利恰恰表现出其在营销上没把住中国人的脉。

中国的消费观点是“大就是美”,坐惯了国产帕萨特和领驭的人必然会因迈腾缩小的轴距而感到不习惯。也就是这样的外观气质和车形尺寸,注定了迈腾在中级车市场成为不了主流。连曾经顽固的宝马都在新5系上推出加长轴距版本,已经说明这一趋势无法避免。

现在,刘先生由坚定的迈腾支持者现在变成了犹豫不决者,“如果单纯的从运动性和驾驶乐趣来看,我也觉得迈腾还可以。但是我买车,还有一些别的用途。”刘先生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在类似于刘先生这样的消费群体中,真正的“玩家”很少,追求大气、商务外形的客户群,才是主流。

失策的高台“跳水”

如果说产品本身的能量已经决定了迈腾的发挥空间,那么,接下来,一汽-大众为迈腾制定的销售策略则加速了迈腾走向低落,“高开低走”成为迈腾在市场表现的最好代名词。

想当初,一汽的策划者们为迈腾的上市准备了一个盛大的仪式,并企图复制广本的模式,利用“饥饿疗法”策划一个有价无车的局面来炒热迈腾,最大程度提升迈腾的市场知名度。这确实起到了一定效果,市场上一度出现加价销售的局面。谁知仅仅过了4个月,号称要动摇国内中级车市场的扛鼎之作迈腾,便有了最高达11000元的优惠。

从加价提车到价格跳水,巨大的反差让消费者动摇了对大众的信心:“不知道过多久他们又会降,现在只有傻冒才会去买。”刘先生这样调侃。

还能坚持多久?

对于刘先生来说,撇开迈腾,其现在的选择空间也很大。08款雅阁、领驭、新蒙迪欧制胜、新马自达6都在环伺四周,当然,更不用说目前风光无限的凯美瑞。

不能否认,汽车的消费主体也在发生变化,个人消费已占据主导地位,尽管中高端车型还没有走出传统的商务主导阶段,但是随着汽车价格的逐年降低和消费者收入的增加,以及换车时代的到来。中高端车市的个人消费比例逐年增加也是大趋势。这个消费群体的变化,决定了对中高端车型的需求,在传统的商务特点方面会增加高性能和个性化的需求,这对中高端车市运动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市场基础。

对于目前备受煎熬的迈腾来说,也可能是惟一值得安慰的信息了。不过,主打运动牌现在已经成为潮流。除了一贯坚持运动风格的马6和锐志,新蒙迪欧制胜和新雅阁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贴近运动。

渐行渐远 篇4

但现在,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各种补习班的增加,我能和爷爷奶奶相聚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一个月也只能见一两次,我这才开始想念起以前一家六口坐在一起吃晚饭时的情景和那份短暂的亲情。一家人在餐桌前说说笑笑,聊聊天,听爷爷奶奶讲爸爸小时候的故事,让爸爸尴尬。

到了小学的毕业时候,我的周末更是被排得很满,只有星期天早上有一点时间,可却要写作业,和爷爷奶奶往往一个月也见不到一次,就算是见到了,也因为长时间没见面变得十分陌生,见到也没什么好说的,以前我还和爷爷玩枕头大战,现在也觉得没意思,不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就是到房间里闭目养神,再不像以前那样亲近了。

4A 渐行渐远 篇5

麦迪逊邦最近内容更新非常快,体现了行业最近的快速变化。4A们辉煌的时代随风而去,就像大观园,昨夜歌舞生平之后,一夜豪雪,天明时分物是人非。但每家都在内心无奈之时强作欢颜。广告人好面子,守着一个经不起折腾的寄生业务模式,放不下原本气派的排场,于是对“新兴市场”洞察,对“年轻人”洞察,对“90 后”洞察……层出不穷。问题是谁还有兴趣?广告人不断无力地向市场呐喊:“我们是一个有知识和有价值的行业,你们应该看到我们的价值。”然而,市场的变化,经济的萎缩,预算的减少让营销企业更多地关注快速发展时期的业务模式和市场的拼杀。除了替垄断性行业和强势企业锦上添花,广告成为为销售推波助澜的奢侈利器。

在过去高度关注强者的氛围下,中小企业被忽视,细节被忽视,基本功被忽视……广告人一味跑马圈地并伴随着豪言壮语,

然而转眼之间,大家放慢了节奏,将重点放在了苦练内功和精耕细作。

4A 向来强调创意,即使像麦肯这样的生意导向巨无霸也打出了向创意转型的口号。的确,创意在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显得重要,然而市场需要的未必就是广告创意,而是生意的创意。但是4A 人员的高成本、灵活性和激励体制决定了它无法提供这样的创意。

4A 在广州从来就不强,现在在北京也开始衰落。在北京,谁挤不进红筹企业俱乐部谁就完蛋,因为从此垄断型企业会认为你不再门当户对了。如果4A 为中小企业服务体现不出价值,无法得到回报,将会步广州的后尘。接下来就是上海了――上海市场程度最高,合资企业最多,FMCG 也多,所以还能把这样的模式坚持一段时间,但能够坚持多久?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广告创意如果越来越去争夺硕果仅存的几个大客户,那中小4A的关门指日可待。

马丁爵士(WPP 集团CEO,Martin Sorrell) 早已经看到今天了,而对于他的解决方案其实也很简单:让广告走到它该走的地方去。以传统广告为龙头,走向更细分的专业领域。想法很好,然而问题出现了。奥美的整合这么多年,效果如何?如果不是IBM等几个大客户的支持,整合又从何谈起。JWT 中国整合了很多公司,然而逃脱不了各自为政的无奈。我们还是停止幻想,做一个比专业更专业的创意工匠,必然会有回报,但回报不可能比拟以前的印钞机了。

渐行渐远作文 篇6

不知从何时起,总是梦回那个村庄。我曾以为,思念是离家的游子在千山万水之远才会有的心绪,谁曾想可以在闲余之时回返的我也会有这般的思念。

当梦境在我眼前展开时,那逼真的画面让我不禁迷惘。

清晨的村庄,有一种宁静古朴的美。沿街的房屋虽免不了涩黄斑驳,但更透出了一分典雅的韵味。太阳还未完全跃出地平线,仅有薄晖映在它的脸上。这时的村庄,更像是笔墨渲染出的桃源,隐约中似乎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狗吠。

院中,有一位老人正在洗衣,石板搭起的洗衣台旁就是一片竹林,而老人在这翠绿的映衬下挺起了原本被岁月压弯的腰杆,唱起了欢快的歌谣。她的脸上透着朝气,似乎是心还停留在多年以前的时光中从未老去。

歌声之中,屋内跑出了一个孩子。她剪着短发,双颊上泛起两朵红晕,身上穿着运动衫,脚上是一双手纳的布鞋她的手里拿着一个冒着人气的糍粑,大口大口地吃着,双眼笑已弯成了月。

她不时地跑到老人身边去捣乱,老人双手一摆轰走了她,引起一阵银铃般的笑,然后跑出院子去玩了。

跑着,跑着,道旁的景物渐渐地抽离,而后是一片黑暗。

这样的梦大抵相似,多是农村十年前的模样,以及我脑海中或虚或实的记忆。

就在不久前的清明,我和往常一样回老家扫墓祭祖。村中早已变了模样。没有了白皮红心的砖房。取而代之的是每家每户独幢的三层洋房;没有了往来于小路上的背着竹筐的老人,那小路已成了贯穿小村的公路,而老人们也早已不干农活了。整个村子只剩我们家的老屋孤零零地立着,但住在其中的人也早已到了城里生活。我努力地寻找着这里和我记忆中的村庄有哪些相似之处,但似乎,除了那独一座的老屋,也再无其它了。这里虽仍十多年前的那片土地,但变味了,陌生了。想到这,心中免不得陡然生出一分怅然和失落。

我你不止一次地听到老人们的抱怨,几乎都是些琐碎之事,比如抱怨冬天太阳少,夏天太热出不了门之类的。当我们提出带他们出去活动的时候,他们只是紧闭着双唇,严重多了一份落寞。有一次,我听到了他们特别的抱怨:外面的山水和村里的有什么不同,都是一样的山一样的水,干什么放着近的不去费那周章还浪费钱听到这话,我的心中不免酸楚。

似乎我不曾远离过家乡,可又似乎那个能让我寄托灵魂与盛放最柔软的记忆的地方我已无法到达了。我们在时光中行走着,一双无形的手推着我们,束缚着我们,当我们试图回返的时候,它大力地将我们扭转了方向,以至于在我们身上留下深深浅浅、密密麻麻的印痕。我们从不想远离,可是我们无从选择。于是在一个虚构的世界中,我无数次地重回,又无数次地迷惘。摊开手掌,掌心纵横交错的掌纹就是时光留给我们的记忆,它不可磨灭,同样也无法复制。

渐行渐远诗歌 篇7

关键词:凉州贤孝,历史渊源,生存现状,问题对策

一、凉州贤孝的历史

“转轴拨弦两三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作为一种已经深深植根于武威民间的古老说唱艺术,凉州贤孝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根基与动人心弦的说唱特色,其分布范围除了它的发源地武威外,与武威毗邻的古浪、民勤、景泰、永昌等地也有着很深厚的群众基础。凉州贤孝的最早产生时间至今仍无定论,老艺人们之间师徒相传以及民间流传着其起源于秦朝的传说。

从现今存留的文献中可知,凉州贤孝在古凉州地区曾经风靡千年,成为凉州地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与基因。明朝聂谦在其著述《凉州风俗录》中,对凉州贤孝的真实的演唱盛况有着较为详实细致的记载:“州城俗重娱乐,虽无戏而有歌曲,古称‘胡人半解弹琵琶’者今犹未衰,而此时最盛行无如‘瞎弦’,每由瞽者自弹自唱,间有自语,调颇多,喜怒哀乐之情,择其最美者而表之,然其所示乐器已非琵琶,大多为弦子,亦有胡琴,唢呐之类。其音苍凉粗猛,殆为塞上古音,听之令人凄然,或曰:‘瞎弦’,本胡乐也,余亦谓然。”由此可以大致推断凉州贤孝是产生于凉州本土的一种古老而悠久的民间说唱艺术。从现存史料中可以看出,最迟到元明朝时期,贤孝已经在凉州风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给付地域色彩的曲艺弹唱艺术风格,一直发展延续到现在。

二、贤孝的内容与特色

(一)贤孝的内容

在贤孝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贤孝曲目的主要内容主要以述颂古今英雄贤士等民间传说及真实历史事件为主,寓意惩恶扬善、行善积德、为贤行孝等于其中,故将其取名为贤孝。

凉州贤孝的唱本极为丰富,但是传统段子还是占了大多数,一般的传统段子分为“国书”和“家书”两个大类。以国家兴亡为核心内容的相关唱本为“国书”,例如《侯梅英反朝》《五女行唐传》等;而“家书”却主要以反映普通大众的民间生活故事为主,例如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等。“国书”题材大,内容多,篇幅长。“家书”的篇幅一般相对短小一些,大多可以一次性或连续性演唱。“国书”与“家书”两大类被统称为曲本。凉州贤孝大多都有曲本。而且传统的曲本的流传主要靠人手传抄,由识字的读书人传抄后教艺人们进行默记并演唱。此外还有靠师傅的口传心授,大多用死记硬背的传统方法传承。据不完全统计,流传至今的,一些健在的老艺人仍能记忆传唱的,至今也有一百二十多部。

(二)贤孝文化的特色

作为一种地域性极强的民间曲艺演唱,凉州贤孝与其他民间说唱艺术一样有着独具地域风格的艺术特色。

1. 凉州贤孝充满着厚实淳朴、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凉州贤孝大多除了歌颂各朝忠臣烈士、孝子贤孙之外,它在艺术上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淋漓尽致地展现凉州本地民间的风土人情。从百姓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到民间重要的岁时节令、卜卦风水等各个方面,无不包罗。例如,演唱父母养育儿女不易、怀胎十月的艰难,在《丁郎刻母》《郭居埋儿》等许多曲目中,均以一种固定的、程式化的唱段:

娘怀胎一个月才成露水,

娘怀胎两个月露水儿走转。

娘怀胎九个月三回九转,

娘怀胎十个月月份才满。

三月怀胎九月临,

九月怀胎十月生。

形容铺陈、淋漓尽致、包罗万象,让人拍案叫绝。

凉州贤孝的语言以及唱词都以凉州本地的方言为主,显得通俗幽默,极具生活气息。

2. 凉州贤孝的陪衬音乐一般都充满着极为鲜明的地域色彩,保留着许多古老悠久的唱腔曲牌,并充分吸收了“凉州杂调”以及当地民歌的丰富营养。

其所奏曲调流畅动听并富于变化,其创作时一般即兴创作性很强,这样使得段子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各种故事人物特征。说白诵唱间自由多变,间奏过门时长短随意。

3. 凉州贤孝文化具有极为深厚、广泛的人民性,深受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欢迎与喜爱。

一是因为凉州贤孝的演唱内容主要都是体现广大基层百姓的疾苦和悲凉,歌颂人世间的真善美,鞭挞世间假恶丑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凉州贤孝的曲本都来自于民间基层百姓的生活,又都是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的集体创作。同时,其表现方式又以一人自弹自唱这种最为简便易行的艺术形式出现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易于传播。

三、“凉州贤孝”当前状况及分析

(一)现状

凉州贤孝是一种古老质朴而又极富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曲艺演唱艺术,深受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与欢迎,并且成了武威地区的一个文化符号,2006年贤孝文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在调查走访当中,其在当下社会的状况却并不乐观。

无论是民间还是政府层面,对于孝贤文化的认知和了解都处于一个较为模糊的程度。在对于其的保护和传承方面更是乏善可陈,重视不够。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其传承和传播存在诸多问题。

(二)现状分析

1. 贤孝文化传播现状

(1)凉州贤孝的主体无疑是那些手持三弦琴,口吐贤孝德的盲艺人,目前会唱凉州贤孝的老艺人,一部分已经基本不进行公开场合下的卖艺赚钱表演,只是在政府为他们分配的敬老院或福利院内自娱自乐,一些唱词内容也依稀不记得了。

(2)凉州贤孝的演唱者们在过去是靠卖艺乞讨为生的身份卑微的艺人,而如今作为非遗的凉州贤孝的保护与发展依然没有很好的改善老艺人的生活状况,只有省级或国家级的艺人才能享受政府大额补助外,其他艺人只是在基本保障的边缘。

(3)任何一种民间艺术都存在着传承的问题,口传心授的贤孝,具有自身的局限与困难,既师徒在传承过程中必须做出相当的牺牲,尤其在生活物质支持方面。

(4)由于保护工作力度不够,老艺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演唱内容记忆模糊,这一批艺人的消失也将带来传统唱本整理难的问题。

四、存在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与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又因电视、计算机等新媒体的冲击,凉州贤孝这一民间演唱艺术已经开始失去了往日的荣光,并逐步走向低谷,出现了萎缩。现在贤孝艺人们几乎已经没有了固定的演唱场所,走乡串村的艺人现在也很少有人愿意出钱请他们去演唱,艺人队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青黄不接,听众圈子正在越来越小。凉州贤孝面临着经济转型时期民俗文化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

(1)“凉州贤孝”的创作与演唱反映了民众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念等,在现阶段的演变中,娱乐生活的丰富和文化的多元发展,使凉州贤孝的曲艺内容以及表演方式同样经受着剧烈的变迁,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得“快餐文化”变得前所未有的流行,贤孝的内容也开始出现一些迎合市场的变化,如短小,粗鄙现象较为突出。

(2)现状,贤孝的受众群体出现了断层现象,大多数以农村老人为主,而大多的中、青年人只是持一种同情或道德责任的态度来倾听贤孝,并且听贤孝的频率也比较少,这应当是“凉州贤孝”发展滞缓的主要问题。

(3)“凉州贤孝”是盲人们为谋生不得已为之,是他们在岁月磨砺中的一种情感的产物,过去主要以走街串巷为主,表演对象主要是农村人,但由于现代传播方式的变化和社会机构的调整,过去的传播方式已显落后与古板。

(4)从实地调查来看,对于“凉州贤孝”的群众保护意识还较薄弱,在新型潮流文化的冲击下,武威地区普通市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不足,只是将其当作是消遣娱乐的业余活动,没有从内心深处爱护的观念。

五、贤孝文化现状问题的对策

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冯骥才认为:“就文化遗产而言,非物质的比物质的更脆弱,也更濒危。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口传心计一代代流传下来的,现在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生态的改变,农耕文化孕育的民间文化正遭到毁灭性重创,可以说,如果传承断裂,很多文化遗产也将随之断绝。”作为丝绸之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凉州贤孝”也在城市化的语境下改变了原有的生存土壤,在保护与传承中等待着自己的命运。鉴于此,我们综合有关方面的调查与探索,认为针对“凉州贤孝”的发展大概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一)保护发展传承主体,延续贤孝生命。

“凉州贤孝”的演唱者是这门说唱艺术的作者,他们的存留直接影响了此“活态民俗”的存在状态。我们一方面应继续进行全市贤孝艺人的普查工作,完善贤孝艺人的资料档案,建立完整的艺人档案,另一方面要通过财政补助与民间捐献来确保老艺人的基本生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有能力的进行授徒活动,更主要的是提高艺人文化素质,培养新人。

(二)树立群众文化保护意识,引导大众参与。

“凉州贤孝”的保护与开发要以政府为主导、民众为主体,以满足与迎合大部分民众物质文化需求为基本点,营造良好的氛围让民众主动参与民俗文化的保护。树立全民的文化保护意识,用现代的大众的方式去宣传,让贤孝艺术得以普及。

(三)完善法律法规,进行科学规划。

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与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进入全国人大立法程序,武威市政府及凉州区政府也应积极修订出相关法规和条例,确保凉州贤孝的开发在正确的指导思想下进行.

(四)纳入现代文化信息网络,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现代流行娱乐形式的冲击使得传统的“凉州贤孝”面临生存困境,但是,现代技术也是保护这些传承难度大的文化遗产的可行可靠的有效方式。

(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在“凉州贤孝”的保护中,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民俗文化的保护需要政府加大对贤孝文化保护的投入,调动多方力量支持地方艺术传承,一方面,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政府要做好文化宣传。政府要重视遗产保护,发展地域特色文化。

(六)重视西部文化保护开发,加大西部支持力度。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国家与文化界的重视,大批的资金与资源投入文化活动中,但是由于武威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其文化保护所需的物质等支持较为缺乏。基于此,国家应加大对西部文化保护的投资力度,重视西部地区的民俗遗产开发,武威当地也应做好自己的地方宣传,吸外界的资源,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争取国家的经济支持。

“一切都本无原型,一切都可能在过程中漂变。”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无形文化财产值得我们尽最大力量去保护,去弘扬它,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任何一种保护都必须在尊重它自己的基础上,我们不用为它现在的某种改变感到惋惜,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顺其自然,小心翼翼地进行应该进行的保护进程,不要人为地扭曲它的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袁世硕.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2]中国艺术研究曲艺研究所.说唱艺术简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渐行渐远的“年味” 篇8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过年的感觉也在变化。特别是在经历“文革”中破四旧立四新浪潮席卷之后,年味也淡了许多。 到后来,是鞭炮在一些城市的退出。过年对人们感官上的影响大为减少。随着食品紧缺这一历史现象在中国大陆大部分人口中的结束,以集中时间大吃大喝为主要特征的年味也在消失。按照困难时期过年的饮食标准,现在人们可以说是每天都享有过年时的生活,所以也就无需等到过年时再去享受了。

我所在的城市禁止燃放鞭炮之前,燃放烟花爆竹曾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数量和品种上都达到了高峰。从晚上12点开始,噼里啪啦、叮叮咚咚的鞭炮声响成一片,各色礼花布满夜空,此伏彼起,连绵不绝,蔚为壮观。禁止燃放鞭炮的制度曾有反复,第一次禁了几年,人们本已习惯,不知什么原因又放开了,第二次是2015年春节起又禁止的。我对禁止燃放鞭炮的看法是:有利有弊,利大于弊。禁炮的代价是,不热闹了,年味少了。得到的是:消除了由放炮引发的火灾事故和爆炸事故以及空气污染、噪声污染。

拜年,曾是过年的主要活动之一。正月初一黎明时分,先放开门炮,然后人们穿戴整洁开始探亲访友,相互拜年。有家族内部的拜年,也有邻里之间的拜年。以我的经历,更熟悉的是党政机关人员的拜年活动。拜年的人很累,接受拜年的人也很累。后来官方倡导开团拜会,希望取代拜年,收效甚微。直到2008年以后,上级关于开过团拜会后不要再拜年的要求比过去更为明确,我本人很赞成,随即从春节放假期间给上级领导人拜年的行列中走了出来,每年春节都在家休息。或者写一些贺年卡寄给各界人士。就整个社会来说,拜年的方式也在逐步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人山人海到处跑的拜年方式,悄然之中已被电话、短信、微信所代替。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属于过年范畴的时间逐步被规范,人们逐步地把这几天宝贵的假期用于休息、旅游,而不再是到处拜年、探亲访友。

随着行政干预的介入,曾经风靡一时的贺年卡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从1988年起,到2013年,我把贺年卡当作主要的拜年方式,省时、省力,但却是非常认真地写出每年数百份的贺年卡,用小楷毛笔,写给每一个人合适的、想说的话,一笔一画传递真情实感,从内页到信封每个字都出自本人手笔,糊信封、贴邮票,都是自己完成,内心中觉得这是必须自己做的一件事。实际上也看到了贺年卡行将退出的征兆,有不少人已经不是自己写,从单位统一购买,工作人员代为打印、发出,已经和发卡人关系不大了。接收的一方,有的人也已经不大在意,尤其是某些大机关,索性就把寄给领导人的类似贺年卡的信件截留下来,扔到废纸堆里。与领导人的交往,无论是关心、尊重,还是巴结、讨好,居然是这种结果。其实,贺年卡的遭遇也能说明很多。

贴对联,也是过年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在最困难的年代,最贫穷的家庭,也要买上大红纸,如果自家没有人会写,就请人写。除夕那一天,把对联贴到门上,就算正式过年了。记忆中,我从十来岁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就开始为自家和邻居写对联了。从那时至今,家里的对联一直是自己写。近些年来,流行单位发放从市场上买来的对联,大多数人家是张贴这种买来的对联。贴这种买来的对联,少了写对联的环节,是年味的又一种流失。

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变和节能、消防意识的普及,在城市,点旺火的习惯已经没有了。在农村和小县城,居住小院的人家还保留着这个习俗。旺火,是对新的一年平安顺利、兴旺发达的祈祷,据说,围着旺火烤一烤,可以保证一年不生病。在长期缺医少药的环境下,依靠祈求上天获得幸福是最方便的选择。

还有糊窗户、贴窗花、贴福字、贴年画、守岁(俗称“熬年”)、吃年夜饭等许多内容。各地有不同,经济政治地位和文化品位不同,过年的方式也有“豪华版”和“简易版”之分。

值得一提的还有压岁钱,这是诸多过年习俗中最强劲的一个习惯,非但没有淡化,还不断强化。在我幼时,过一个年能够得到的压岁钱一次也就几毛钱,每年总数不曾超过十元。后来我的孩子在十岁前每次过年得到的压岁钱总数不超过百元,家里人也就给一二十元,偶有亲戚朋友给五到十元,就是很重的了,一般为一两元。再大一些,每当家里有了客人,就把孩子支开,以孩子已经大了为由不让给压岁钱了。整个幼年和少年时期,他得到的压岁钱总数不超过四五百元。家里人给儿子压岁钱,随着工资的调整和社会物价水平的变化,逐步增长,直至儿子成家之前,父母和奶奶、姥姥姥爷每次给一百元,孩子自己也没有管理过这些钱,只是在家长手里流通,可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到了我的孙女、孙儿出生后,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过去好多了,在孩子的亲属圈里,老奶奶、爷爷奶奶每人每年大约一两千、三五千元不等,实际上也就是给他们的生活补贴。孩子的爸爸妈妈给的不多也在百元以上,还有我家和姥姥一家各种称谓的近亲,都会给。总之是一代比一代环境优越。至于社会上,压岁钱一度曾受到不良风气的侵蚀而变味。我是保持了对压岁钱这一圣洁名词的尊重和敬畏的。在自家后代之外,给朋友、同事的后代压岁钱,在不同时期,有过一两元,五到十元,一二百元,五百元,没有超过千元的。不曾在压岁钱里掺杂政治等超越礼尚往来的因素。

在古代,以农耕为业的祖先为了庆祝丰收,祭神祭祖,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的活动,时在岁首,称为春节,成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延续数千年至今。春节实际上是一个系列活动,从腊月初八的腊祭、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初一的过年达到高潮,还有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甚至整个春天,有一系列的祭祀活动。核心是祭神祭祖,迎喜接福,除旧布新,祈求平安健康和丰收。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每一天都有其说法和讲究。除了家庭团聚、亲朋好友的联络,也有村庄、城市、社区灯展、社火、扭秧歌、唱大戏等各种文化活动,表达人们庆祝丰收的喜悦,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不能主宰自身命运的人们,唯一崇拜的对象是神,是上天,向神和上天祈祷、许愿,是他们安慰自己的一味良药,是贫困潦倒中的力量源泉,是苦难中的希望之火。“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这首题为《元日》的诗,高度概括地反映了春节的喜庆景象和精神内涵,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是众多以春节为题的古诗中流传较广的一首。

在人类社会演进的漫长历史上,各种习俗、文化的变迁伴随其中。年味由浓变淡,也是经济、科技、社会、文化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每一步,都会从行囊中放弃一些过时的物品,以利轻装前行。每一种曾经流行的生活方式,都是阶段性的,而不是永恒的。我们有理由怀念渐行渐远的年味,有理由为之惋惜,同样,我们也有理由为人类生活方式每一步的新陈代谢而欢呼。

郝志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9年起先后发表散文20多篇,杂文50多篇,诗歌100多首。著有《七色土》《做人做事——一个国家公务员的经历与感悟》。

童年,渐行渐远作文 篇9

春天来了,风和日丽,春暖花开。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聚在一起,开始玩游戏。这次玩的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游戏。我长得最白,毛遂自荐当白雪公主,其他小伙伴们只好当小矮人了。我们从家里抱出一大堆玩具,摆在门前的草坪上。我们先用积木搭了一间小房子,把那儿当成我们的家,又用围巾铺成了一条漂亮的路。最后用方盒摆成了七张小床,自然是为七个小矮人准备的。

我和小伙伴们开始玩了,“小矮人们”对我好极了,有给我做花裙的,有给我编草帽的,把我装扮得漂漂亮亮的,我就是“白雪公主”了。接着,为了报答他们,“白雪公主”开始给他们做饭,做饭的原料是橡皮泥。“白雪公主”灵巧的小手捏来捏去,不一会儿,一桌丰盛的饭菜就做好了。“小矮人”高兴地说:“太好了,都是我们最爱吃的。”吃完饭后,我们开始跳舞,欢声笑语中,一个美好的下午结束了。

渐行渐远小人书 篇10

童年是一列发往远方的火车,消失在苍茫而迷蒙的云雾之中了。回首脚下,只剩两条僵直的铁轨,仍在不断地向前延伸,而两边的景物早已面目全非。小时候爱看火车,心想坐上它,风驰电掣般地呼啸而来,又风驰电掣般地呼啸而去,那该是多么的神奇和美妙啊!可一旦搭乘上了这列火车,它就越开越快,让人只感到眼前的风景树一闪而过,“嗖嗖嗖”地直往后退,很快就变得愈来愈模糊了。还记得当年那个小儿郎吗?他背着个花书包,穿行在乡间的小路上,像一只欢快的鸟儿,一蹦一跳的。走在他前面的是三个小朋友,和他年龄大致相仿,装束大体相当,也各自同样地背着一个花书包。中间的那位,手里还拿着一本小书,一幅极度入迷的神情。两边的紧紧地靠着,一左一右,分别将手搭在中间的那位的肩头。他们并排地走着,低着头看着。由于路的凸凹不平,他们因为拣路还时不时地左右摇摆,像一幅开开合合的折叠扇。那儿郎紧跑几步,和前面的三个人抱在了一起,笑嘻嘻地问:“看的啥画本?”有人答:“《敌后武工队》„„”接着问:“棒不棒?”答:“特棒!”“让我也看看!”说着就要抓抢。只听其中有人说:“魏强正带人杀鬼子、锄汉奸呢。别乱,等会叫你看。”往事如梦,现在不说,谁也不会相信,当年的那只欢快的“小鸟”就是我。我上学稍早,比他们年龄偏小,总爱跟在他们屁股后面,见他们干啥,我也干啥。他们三人中间的那位叫“小军”,他只比我大一岁,但个子好高,像个小大人似的。两边的要比我大两三岁,我们都是本村的,他俩与小军同住在斜街,来往上下学也一路。小军手中拿的,也就是他们三人挤在一起走着看着的小书,我们当时叫做“画本”或“画书”。这种“画书”有一个极为通俗的别名,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小人书”。“小人”与“大人”是相对而言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人”是指封建官员,“小人”则是草民百姓或下人的自称。还有的时候,“大人”指“正人君子”,那么“小人”则是心术不正或邪恶之人。不过,在乡下农村,一般说“大人”通常是指成年人,“小人”就是“未成年人”,也就是“小孩子”。书画同源,早年的汉字就是象形的图画,而那时的“书”早已发展成为了纸与铅的印刷品。这“小人书”说开来,其实就是一种少年读物。“小人书”虽然名为书,但它的主体是画。它主要是通过连续的画面来讲述故事。小人书的画面一般是采取白描似的粗线条勾勒,利用人物的典型动作和特殊表现来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有时为了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要与现实情境区分开来,常常在画面周围加上“白云边”或“光环”。当然画面的下方,作为画面的说明和补充,往往还有一两行简洁的解说词。总的说来,“小人书”是画面的组合,它就像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一样,很大程度上要借助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因此,“小人书”又叫“画本”“画书”或“连环画”。作为读物,那时我们主要是看画。因为我们虽然也认识字,但认不全。关键是文字没有图画来的直接,也没有图画形象生动。当然,我们读文字,只是粗略些罢了。现在记得,当时的“小人书”大多好像都是四十八开或三十二开,也有六十开和六十四开的。至于“开”是怎么回事,我还是前不久上网才弄明白,原来“画书”是以一个印张纸能切割成多少份、正反两面共计多少页码画片为书的开本。譬如一个印张切成三十份,正反印六十图即为六十开。如果再加上封面和封底就是六十四开。在当时那个年代里,由于物质匮乏,文化活动的确少得可怜。像我这样的小孩子,除了不定时的跑老远才看场没有头的电影外,就是冬天夜里耐着严寒忍着瞌睡听一听所谓的“大鼓书”。或许有人会说“电影”怎么会没有开头?不怕大家笑话,那时看电影,又没有谁通知,都是吃罢晚饭,听到了发电机的马达声和放电影的“嗡嗡”声才拔腿冲去。村与村是有距离,可想而知,尽管前面有片头的交代与说明,需要一段时间的播放,可跑的再快,一部电影最终还是很难看完整的。而“画本”作为书,简单明了,生动有趣,又携带方便。画本的内容大多适应于小孩子读,可以说“画书”是我们当年极为难得的精神佳肴。但由于一方面缺钱,另一方面进城不多,凭我们自己所能,想得到画书那势必难上加难。印象中,我当时所能接触到“小人书”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与我住在同一胡同的春芳家,另一个就是小军家。春芳比我们都大几岁,被人们称作“孩子王”或“小孩头”。他有个哥哥叫“留芳”,是五十年代的大学生,毕业于西南某高校,后来支边去了青海,据说当过贵德中学的校长。每年春节探家的时候,这位当哥哥的校长都会给弟弟带回些半新不旧的“小人书”。春芳非常地爱惜,经常把它装在一个自制的木匣子里。我至今记得,那木匣就放在他堂屋西间靠墙的那张三斗桌上。那时的春芳已长成个了,能够帮家里干些活了。我们每次找他玩,都见他正忙着。当然,他所干的活儿也很简单,无外乎就是折断干树枝做柴火,抱些秫秸棉柴夹篱笆或者摘摘梅豆角、打扫打扫卫生什么的。这些活我们也都能干,于是大家便七手八脚地忙活一阵,帮助他很快就干完了那些活儿。这个时候,春芳就会从堂屋里搬出一张小方桌来,把它放在庭院西南角的那棵国槐树下,上面摊上一块塑料布。随后,有人抱出了那个没上过油漆的木匣子。春芳打开后,把“小人书”一下子从匣子里倒出来。大家很快地围拢过来,拣一本自己最喜欢的,各自随便找个小板凳或树根砖头什么的坐着。有的甚至什么也赖得找,就把身子往国槐上一靠,有的干脆蹲在国槐的根处,就急不可耐地翻看,把头插入到了画书中。那棵国槐并不高,但枝条伸得老长,曲曲折折地像虬龙一般。天上的白云悠悠地飘过,树上的鸟儿飞来又飞去,它们仿佛对树下一群看书的小伙伴的举止很好奇,一只只胆大的麻雀竟然落到了书桌上。有一次,两三只麻雀叽叽喳喳地飞来,看到下面一片安静,便渐渐地平静了下来。还有一次,几只麻雀在打斗,被小朋友专注的神情惊呆了,一不小心,整个一下子掉在了桌面上,“扑通”一声,引得大家一阵好笑。有时候,在我们看画书的当儿,春芳妈还送来了茶瓶和茶碗,让我们边喝边看。刚开始大家相互谦让,你看看我,我看你。可过不了多久,有人便存不住气了,倒上茶,喝了几口,兴致很高,就会跑到别人处,指指点点,说说笑笑。于是先前宁静的情景打破了,大家互相争论开来,那场面极为热烈。当时我就觉得在春芳家看画书,就好像请客下馆子,可以多点几个菜;如果尽兴,还可以再要瓶酒,吆五喝六般地伸伸手,来来媒。你想那么多书,那么多人,又是讲又是说,又是笑又是闹,多么的快活!不过,现在想想,要说还是这种读书法最有用、最长见识。在这里看过多次,慢慢地我就发现,春芳家的画本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古老的成语故事,大多为一个故事里一个主人公,一个故事里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如“自相矛盾”“郑人买履”“拔苗助长”“滥竽充数”“南辕北辙”和“买椟还珠”等。这种成语故事类的画书一般都不厚,很快就看完了一本。记得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好像是“守株待兔”。那个锄地的宋国人,白捡了一只“触根折颈”兔子,就贪念着天天能捡到一只。试想田野有那么大,一只小小的兔子哪能正好撞到树根上;即便是撞上了,又哪能恰巧让他给碰上,真的是既滑稽又可笑!当然,由于年龄小,有些故事我们真的一时搞不清楚到底说的是什么。至今我还记得,有一个叫“愚公”的,为了给自家寻找一条出路,年近九十岁了,还领着一家老小挖山不止。故事里好像有个叫“智叟”的,挖苦他:“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但老愚公不为所动,最终却感动了天神。何为智,何为愚?孰为智,孰为愚?这世上还真的很难说清。不过,大家当时都有个一致的看法,认为那个“跳往助之”的小孩值得赞赏。其中的原因之一,则是画面上的那个小孩子还光着个屁股,挺可爱的。春芳家画本的另一类,便是古典名著中的片段。如《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失街亭”“华容道”等,所讲故事大多都与诸葛亮有关。与成语故事不同的是,表现的几乎全为人类的智慧。记得《水浒传》中有个“花和尚”鲁智深的,他力气大,能够“倒拔垂杨柳”,有个叫“青面兽”杨志的,很倒霉,落魄到出卖自己祖传的宝刀,还有“黑旋风李逵”生性喜爱打打杀杀。但给印象最深的却是“智取生辰纲”和“三打祝家庄”这些故事,觉得有内涵。这部小说的内容回想起来,大多描写的是英雄的故事和传说。不知为什么,古典名著的峰巅《红楼梦》,里面的情节却没有看到。要说我们最喜欢的,当然首推《西游记》中的“偷吃人参果”“三打白骨精”和“三借芭蕉扇”等。单说《西游记》,猴哥和老猪我们都喜欢的不得了。猴哥的“金箍棒”那真神,能大能小;“筋斗云”更是了得,翻起来一个十万八千里。记得当时,只要我们手里拿个稍长的东西,便认作“金箍棒”,乱耍一通。有时遇到风,飞跑起来,自以为是驾着云头。“老猪”胖乎乎的,那嘴那耳朵那肚腹,挺有玩的,光想用手摸上一摸。老猪关键的时候爱闹个小情绪,贪吃是它的天性,这些既生动又有趣。他就是有个大缺点,好色不好。沙和尚人老实,靠得住,够朋友。最可气的是唐僧。他没本事,还人妖颠倒,动不动就念起了“紧箍咒”,简直比妖怪还可恨。至今记得,当时在春芳家看画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春芳管束比较严,看不完不能随意拿走。他的画书一般不外借,而小军的画书与之就不同了。小军爸当时在城里工作,具体是干啥的,我们谁也说不清。只知道他会吹一种长管的铜喇叭,能写一手像画一样的字,当时都说是“梅花篆字”。小军爸几乎每周六都回来,周日再走。回来的时候,他经常给小军带些“画书”看,那些画书现在想起来,大多好像还是新崭崭的刚出版的那种。小军很多时候就把它装在书包里,来往上下学的路上看。小军为人很随和,只要他看过了,谁想看谁看,只要给他说一声,他都借。因此,他的“画书”使用率很高,当然坏的也比较快。有些时候,一本画书,还没传过几个人,不几天就没有了书皮子,甚至传递丢的也有。不过,小军也不太在意。可事情往往很奇怪,到了后来,越是小军不在意,大家翻看的时候往往越小心。以至最后很少有烂掉的,更不用说丢失了。小军的画书与春芳家的不同,还表现在画本的内容上。小军的画书总的特征是以电影或戏剧素材为主。他的画书的内容大多是当时正流行的电影。看这类画书,不但可以预习或复习电影的内容,更多的时候还可以弥补看电影的缺漏。我当时也粗略地把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描写抗日和英雄人物的,另一类则是由样板戏改编而成的。仅第一类中描写抗日的画书就有很多。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鸡毛信》《小兵张嘎》《两个小八路》等,都在其列。这类故事大家往往都爱看,其中不仅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还充满了革命的英雄主义。画面很多地方都采用了夸张和讽刺的手法,既突出了正面人物的可爱,也显露了敌人的愚蠢与可恨,看了之后,给人印象深刻。记得《小兵张嘎》里有一个情节,说嘎子常常将从敌人那里获得的手枪,藏在大树老木疙瘩处的老鸹窝里,亏得他能够想出这主意。记得当时,下地割草的时候,我们通常就先把自己喜爱的东西藏在那里。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那真是一个学习英雄、崇尚英雄的时代。那时代的英雄也真多。记得在我看过的画书中就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面对敌人的铡刀英勇不屈的刘胡兰,有为了掩护战友堵枪眼的黄继光,有为了完成潜伏任务而被活活烧死的邱少云,还有奋不顾身勇救异国落水儿童的罗盛教。我们学习英雄,我们热爱英雄,我们要做一位小英雄。至今犹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当年就曾经戴上自己编的柳条帽,拿着自制的红缨枪,趴俯在地里逮猪抓羊。有时我们还分成小组,轮流保护生产队的庄稼。在小军的画书中,由样板戏改编的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有不小的一部分。当时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就有《沙家浜》《红灯记》《杜鹃山》《龙江颂》《海港》《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这其间我们最爱看的是《沙家浜》。除了阿庆嫂的智慧、刁德一的刁钻、胡传魁的老练等人物传神外,更重要的是我们村庄四周有一片片开阔的水域,生长着密密麻麻的芦苇。每当芦苇青青的时候,我们经常在那里摸鱼,抓青蛙,吹口哨,对暗号,捉迷藏,玩打仗,很是开心。我还记得,当年小军妈在生产队的一次扒房中受了伤,队里为了照顾她,就让她照看村东的池塘。池塘里种的是莲藕,碧绿的大荷叶像是一把把蒲扇,绯红的荷花箭高高耸立,大眼蜻蜓飞来飞去。池塘的四周栽着些垂柳,柳树下常常铺着一张芦苇编织的席子。每逢中午放学后,小军就到那里替他妈。我们几个小伙伴转着圈捉蜻蜓或抓青蛙。时常看到小军或坐或卧,屁股或头底下就坐着或枕着“小人书”。于是,我们就跑过去。当然,很多时候是小军主动地召集我们打扑克。我一般不参与,就坐在一旁看画书。一缕缕的阳光照过来,斑驳细碎的影子就印在画书上。一阵阵清亮的蝉鸣过后,微风一吹,荷塘里传来幽幽的清香。说来也怪,那时候看画书记忆力最好,当然印象也最深。曾记得看《闪闪的红星》,潘冬子狠狠地“咬”胡汉三一口,过去了很长时间,后来提及此事,他还说是被“狼崽子”咬了。胡汉三,坏家伙,被咬活该,那一下真过瘾。不过,自从看了《闪闪的红星》,我从内心里一直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得到一颗“红五星”。后来,我们都慢慢地长大了。春芳为了求学,投亲去了青海;小军辍学后跟随父亲到了城里。我也按照自己的人生轨迹运转着。岁月如流,不知不觉中“小人书”走出了我们的视野。想想那段难忘的岁月,尽管物质生活过得比较艰难,但我们的精神生活还是相当满足的。这得感谢“小人书”,是他填补了我们生命中的一段空白。那些成语故事,那些名著片段,那些英雄人物都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是它们教会了我怎样做事、怎样做人。再后来,镇子上出现了电影院,人们看电影方面多了。随着改革开放,街边有了放映厅,录像带、光碟、cvddvd,换着花样打滚似的向前翻。与此同时,黑白电视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不久,便有了彩色电视机。正当人们还未搞清是彩电好还是黑白的好、以为彩电耗电对人辐射大时,先富起来的一些人就已经由小彩电换成大彩电了,大彩电很快又改成了家庭影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逐渐普及开来,于是互联网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如今,无论大人小孩都能上网。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方便快捷,信息流量大,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日常的生活。特别是手机多功能的开发,想看啥只需要轻轻地一点。大千世界,古今中外,都会神奇般地出现在你的面前。手机成了人们的“掌中宝”,人们不但能观看图画,阅读欣赏,还可以开微博、发微信,参与到各种活动中。电子时代,一切都简化了许多,一切都容易了许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让当年无法想象的事情如今都变成了现实。而“小人书”,我们当年最喜爱看的“小人书”却早已悄悄地隐退。目前,“小人书”成了市场上的收藏品,也成了人们过往生活中的一段美好的回忆。“小人书”属于金色的童年。童年是一趟单程的火车,它不出售回程车票。一旦轰隆隆地驶过人生的原野,将一去不复返了。在苍茫的历史长河里,“小人书”渐行渐远,我们心存迷惘和惆怅,时光不可倒流,我们又该如何呢?可喜的是现在的孩子不仅能看五彩斑斓光怪陆离的动画,而且还能利用网络快乐地生活与学习。童年是幸福的,而幸福的童年又各不相同。童年是美好的,而美好的童年都将成为遥远的梦幻。

上一篇:高头管区农作物焚烧总结下一篇:一年级上数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