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与不幸的作文

2024-05-14

幸与不幸的作文(共13篇)

幸与不幸的作文 篇1

列夫·托尔斯泰曾在书中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都各有各的不幸。我曾经认为我是不幸的,到今天,到那一秒为止,我才发现与那些更为不幸的人相比,我该万幸。

与电视上剪辑过的,在敬老院里一片欣欣向荣,热闹非常的景象不同,在我眼前的一排简陋的二层房屋,可以称之为破败的景象,画面中,那些患者疾病的老人,防止跌倒的拐杖也常见,扶着他们走向属于他们的房间,从走廊这头到走廊那头所用的时间,感觉过了一个世纪,我也只能缓缓地陪伴,偶然想起独住的爷爷奶奶也只能惭愧了。

倒出冬日里最寒冷的风来招待我们,这个季节。推开奶奶居住的房门,有一位老人坐在那儿,目光有丝呆滞,老奶奶说那位老人有些听不见。我们与老人围坐在火炉周围,聊天,也只是为了让老人暂时不孤单,我知道这不够,直到发现老人手上血淋淋的.裂痕,我也才发现,我的谈资,都变得单薄。原来,在这寒冬腊月里,老人的衣服都是自己洗的,周围,同学们有的在扫地,有的在擦窗户。老人的眼睛终于是动了,我能感受到她眼中的感激,由于他的耳朵听不见,也只能看着我们讲话,但是你能感受到她们由衷的快乐。我尝试着凑着她的耳朵大声说话,即便她仍不能理解我的意思,但是她却开始与我们讲述她的故事了,并且招呼着周围忙碌的同学们过来休息一下,烤一下火。我也开始打量起,这个小房间,十分简陋,有一个窗子被风吹得作响,直到风停了,屋里才有一点儿温暖,老人的话可以说是十分琐碎,可是我却不感到厌烦或许是出于怜悯,谁能想到这眼前的,疾病缠身,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人也曾是个那样健康,青春,热情的少女呢?一切的一切,我们都不得而知。

我是幸福的,我相信。你能理解在离你幸福最近的地方,却有一群并不那么幸福的人甚至是不幸的人,你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情吗?什么都没有,我们并没留下什么,但是这一切却让我理解了生命的难能可贵。

坐在返程的车上,窗缝里穿过的风拍打在脸上,瑟缩着身子,偶然地触摸到一个东西,哦,忘了说,临离开的时候,老人塞了一把糖在我的口袋里,似乎猜到我会说什么,她说她患糖尿病,不能吃糖。

幸与不幸的作文 篇2

这些话是作为讽刺日本人在文化方面吃现成饭的事实而设计的。该剧写于1909年, 去日俄战争不远。正当日本人在十年的时间里相继打败了中国与俄国两个庞然大物后, 用这样的话来描绘他们当时的洋洋自得的粗俗嘴脸是并不过分的。

日本留学生是不是说过上面那些话不必当真, 但这些话却是道出了日本文化幸运的一面。所谓幸运就是指他们在历史上有几次直接输入了比自身文化先进数百上千年甚至数千年的外来文化, 从而使自身文化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大跃进, 跨越了其他民族必须循序渐进耗时费事而无法省略的社会发展阶段。

但是日本文化也有不幸的一面。日本文化的不幸就是在自己的文化尚未成熟时, 已然遇上外来的发达的大文化, 这个大文化压制未成熟的日本文化的自然发育, 使之在精神方面始终处于侏儒状态。前述的文化方面的大跃进其实主要只是在物质方面与部分的制度方面。

无论中国, 无论欧洲, 其精神文化都是在物质文化的发展上同步发展起来的, 自身精神文化的建立绝对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观念的东西很难超越。对任何一个民族而言, 不与其他民族发生文化交流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当这一交流发生时, 往往使自己的文化产生新的活力, 不但在物质文化方面增添新的内容, 使之更显丰富, 而且也在精神文化方面有所更新而发出异彩。但不管如何变化, 对于循序渐进的民族而言, 其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都是齐头并进的, 不会发生上下不整合的现象。无论是卡尔·马克思所认为的: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不过是作为基础的物质条件 (特别是经济条件) 的反映;或者是马克斯·韦伯所主张的: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是既定的, 任何一种类型的经济如果与这种伦理道德相一致, 就必然要兴盛起来;上两理论说的都是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相一致的问题, 尽管两人的观点完全相反。但是当一个弱势文化受到强势文化的影响而发生文化上的大跳跃时, 情形就有些两样。在这种情况下, 弱势文化常常发生物质文化方面的跳越发展阶段的变化。但是跳越物质文化发展阶段的民族, 也必须跳越精神文化的发展阶段, 否则必然要发生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在意识形态方面与伦理道德方面出现痛苦的分裂现象。

日本人的不幸即在于他们的物质文化已经发生大跃进, 他们的精神文化却产生分裂, 一部分随着物质文化一起跃进, 几乎是全盘接受外来的意识形态与伦理道德;另一部分却依然停留在跃进前的水平之上, 仍然以自己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行为方式来应付外部世界。这就使得日本人成为世界上最为奇特的民族:他们既好斗又和善, 既尚武又爱美, 既彬彬有礼又妄自尊大, 既温文尔雅又蛮不讲理, 即刻板又富有适应性, 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 既忠贞不二又会背信弃义, 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 既在乎别人对他们的看法又常常一意孤行。而且更要的是, 这一切相反的行为方式又都是以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使人很难对日本民族的性格下一个准确的断语。

纵观日本文化发展历程, 可以看到日本的精神文化始终处于弱势的地位。全盘接受外来的精神文化吧, 又与本身原有的精神文化不能合拍, 于是常常要发生回归日本文化的运动;全盘拒绝外来精神文化吧, 自己原有的精神文化又要与已跃进了的物质文化发生裂痕, 又不能不接受外来的精神文化以弥补这个裂痕。的确是处于两难的境地。这种尴尬局面的产生只能解释为日本文化不具备消化外来文化的能力, 或者说来不及消化与自己差距过大的外来文化, 因此便只好简单地包容它, 或者如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所比喻的, 只是将外来文化当衣服穿, 而衣服是不能与躯体合二为一的, 所以外来文化的成份在日本文化中始终清晰可辨, 不会与日本文化相混淆。对于这一点, 苏联作家爱伦堡的观察最说明问题。二战后, 爱伦堡到日本访问时, 就很惊异于任何一个日本人竟然每天要过几小时欧美式的生活, 也要过几小时传统的日本式的生活这种奇怪的现象。因此他说:“在日本人中, 不同的世界同时并存。”这不同的世界其实就是指不同的文化。

黄州的幸与不幸 篇3

一说到黄州,首先想到的是苏东坡的黄州。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东坡因 "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至元丰七年(1084)离去,在黄州生活四年又四月,计作诗220首,词66首,赋3篇,文169篇,书信288封,让黄州这个长江边上的穷苦小镇天下闻名。

"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四壁皆画雪景,"苏子隐几而昼瞑,栩栩然若有所得"。雪堂的台阶下,有一小桥;雪堂之东,有高柳一棵;再往东,有一小水井,水颇清冽;放眼东望,有稻田、麦田,带桑林菜圊;他的西邻家有一片很大的竹园,"人行其中,不见天日",苏东坡就在此浓荫之中,消磨漫漫长夏。黄州的生活,开始变得舒适而快乐。他新朋老友一起,在承天寺夜游,看"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错";他与异人同游清泉寺,在兰溪作歌唱白发黄鸡;他与朋友共游沙湖,"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安国寺"坐中论调气养生之事";他和朋友月夜泛舟,写出了传颂千古的绝世妙文《前后赤壁赋》;他在赤壁怀古,写出了不朽的名篇《念奴娇 ·赤壁怀古》;他常常和认识不认识的人一起夜饮,"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如雷鸣,敲门都不应",怎么办?"倚杖听江声"。这样的达观自在,世上能有几人?

此时的苏东坡,过的是神仙般的生活,这时的黄州,就是天堂。

但成为天堂,已是黄州的不幸。

因为苏东坡,古往今来,无论文人骚客还是普通百姓都对黄州有各种各样美妙的想象。那个被苏东坡描绘成天堂的地方,到底是如何的好呢?

于是我也去了黄州。

才发现今日的黄州,虽然因有苏东坡而游人如织,但却已不是苏东坡的黄州。没有了定惠院 ,那"缺月持疏桐,漏断人初静"的清冷已然无处寻觅;没有了承天寺,那月下夜游的飘忽之美也亦无处寻觅;苏东坡的雪堂乱哄哄的,已成为卖旅游纪念品的小市场;他的那片东坡田呢?他的那棵柳树,那眼水井哪儿去了?那片曾让他消磨漫漫长夏的竹林呢?西流的兰溪水呢?那让苏东坡也不忍踏碎的"一溪明月"琼瑶呢?

我来到了黄州,心却一片茫然。

好象只有赤壁了。

来到东坡赤壁公园门口,远望一座小山,松竹苍翠,白墙绿瓦隐约其中。心想也许山那边就是滚滚长江了吧?即使没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胜景,是不是依然能看到水光接天的烟波浩渺呢?

瞻仰了广场台阶上的东坡先生雕像,参观了先生在黄州事迹展览。然后踏着红岩上的石阶上山。一路看过东坡赤壁门楼、涵晖楼、挹爽楼、碑阁、雪堂、留仙阁、坡仙亭、问鹤亭、睡仙亭、放龟亭、二赋堂,景点多则多矣,但却到处是破损和灰尘,让人心中像吃了苍蝇般想吐,哪儿还有什么思古之幽情!

登上具有"不登栖霞楼,枉到赤壁游"之美称的赤壁最高楼栖霞楼。环顾四周,长江之水尚在千米之外,一片雾气朦胧,但眼下却是高低间杂的楼房。这就是当年苏东坡午睡初起,于坐榻之上,可望见水上风帆上下,远望则水空相接,一片苍茫的地方吗?

赤壁呢?

问身边的一个当地人,说要到山下长廊才能看到"赤壁",小山往下延伸与下面水面连接处就是大名鼎鼎的赤壁矶!我往下一看,差点笑出声来,原来山下那个面积几十平方丈的水塘就是早年与长江相连的江面啊!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就是在这一滩死水,并无半点波澜的地方写的吗?这就是那"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所在吗?那块红红的大石块就是东坡赤壁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景象就在此处吗?

高考作文两次改判背后的幸与不幸 篇4

这位考生无疑是幸运的。但是,我在为这位考生庆幸的同时,忽然想到在这背后,又会有多少这类文章被视为异端、打成低分呢?我相信,能够经历两次改判这样幸运的“异类”文章是极为寥寥的。我能想到,在那些被误判的文章背后,留给考生们的是无尽的血和泪、悲和愁的痛苦。

这些年,高考作文评分的失误已成了广大考生和家长心中永远的痛。我想,产生失误最大的原因就是阅卷的随意性造成的。产生这些随意性的失误主要在于阅卷老师的责任心较差,也与阅卷老师业务素质有关。另外,现在的作文阅卷方式下,阅卷老师时间紧,任务重。尽管这两年作文评分方式有所改进,但细则较多,操作很难,阅卷老师仍然有点疲于奔命之感,出现错判误判是很难避免的。

其实,现行的教学模式和考试模式也是产生作文错判误判的重要祸根。比如,现行的作文教学模式是采用僵化的套路训练模式,迫使考生走入预先设定好的轨道,写那些人云亦云的八股文。同时,作文的命题者已为考生界定了写作内容、价值取向,并以此束缚着考生的思维。要知道,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独立人格、独立思考、创新精神的人。陈寅恪就曾提出作文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但是,我们的教育和考试模式都在扼杀学生们的自由探索精神。上文评判《潘金莲的选择》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感慨和忠告:“考生言他人所不敢言,在高考时冒的风险是相当大的,他们希望以后的考生在选择如何作文时还是三思而行。”面对这样的感慨和忠告,我深感悲哀,我知道,他们的意思是让考生们在写作时要符合一种意志规范,不要刻意创新。

犀利哥的幸与不幸抒情散文 篇5

犀利哥闯入我们的视线,是网上流传的一组照片。凌乱的长发,混搭的服装,犀利的眼神,嘴里叼着一根香烟给人一种放荡不羁的感觉。由此犀利哥开始在网络上出名,受到网友们的追捧,有的网友干脆将犀利哥的照片进行PS。一时间,犀利哥成了网络上的传说。网友纷纷猜测犀利哥的身世,竟然出现了好几个版本随后,各地电视台也对犀利哥发生了兴趣,想方设法对他进行采访。更为有趣的是经过网络和媒体的报道,犀利哥竟然找到了自己的亲人,一家人得以在十一年后重新相聚。

犀利哥的原名程国荣,江西人。十一年前出外打工,不知何故刚开始和家里保持联络的他,竟然在后来杳无音讯。家人为了找他,先后两人出车祸,一个是他的父亲,一个是他的妻子。然而,他的母亲和弟弟始终没有放弃寻找。程国荣却流落到宁波的街头,成为一名流浪者,每天靠捡拾垃圾和一些好心人的帮助度日,很少与人交流。如果没有网络,他可能会一直这样过下去。网络却改变了他的命运,程国荣的遭遇引起网友“老馋猫”的关注,将他的故事和照片发帖子传到网上,犀利哥由此得名,并且开始在网上走红。人们也纷纷对他的遭遇表示了同情。而他的弟弟也是通过网络认出了自己的哥哥,他与母亲不远千里赶到宁波见到犀利哥,一家人失散十余年后终于相聚。团圆的那一刻,母子,兄弟相抱痛哭的场面感人至深。尤其是犀利哥与母亲、弟弟回家时一家围坐在桌旁吃团圆饭的画面更是让人感动,温暖。原本以为这个故事由此结束,犀利哥变回程国荣,过上平静正常的日子。

未曾料到,事隔几个月后犀利哥再次上了报纸,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这一次报纸上的题目竟然是《“犀利哥”不再犀利》,报道说程国荣开始了他的时装处女秀,然而身穿名牌服装在顺德碧桂园农庄首次与女模特儿同台作时装表演,吸引许多游人和网民前来捧场。多年未与女孩子牵过手的犀利哥显然不适应现场气氛,在亲友多次鼓励下才勉强登台,表演内容就是向观众挥挥手而已。照片上,犀利哥程国荣已经全然没有了那份放荡不羁,没有了那个犀利的眼神。而只是戴着一副太阳镜,被一个女模特挽着向观众挥手,可以看出他很紧张,完全没有模特那种潇洒自信。这不知道是犀利哥的幸,还是不幸?

犀利哥是幸运的,因为网络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对他的注意,使得他得意与家人团聚。还获得好心人的帮助。就这一点来说犀利哥的确运气很好,生活中有许多与他一样的流浪者,从未引起过注意,甚至受到不知多少鄙夷。更不用说,被别人追捧,帮助。他们能吃饱饭,有个安身的.地方就已经很不错了。

直面人生的不幸作文 篇6

读完了《青铜葵花》这本书,我的心里像打翻的五味瓶,书中各种各样真挚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有时不幸的环境却催生出坚硬的人生。在《青铜葵花》一书只能怪青铜一家人,在艰苦的境遇中没有退缩,努力地活下去,并且在艰难困苦中,努力寻找人生快乐的点滴。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城市女孩葵花和乡下的哑巴男孩一起经历苦难的磨砺,产生了浓浓的情。整个故事情节曲折,真是“尺水兴波”啊!读这篇文章时,我就仿佛是那大麦地里的孩子,正光着脚,俯看人生的“麦田”。

这本书描写兄妹情描写得很细致,又刻画出了一个性格十分鲜明的人物形象——青铜。火灾使他丧失了说话的能力,在无言的世界来讲话,但他时时刻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乐观面对生活。身上的缺陷反而更磨炼了他正直善良、坚韧刚强、天真坦荡的.品质与性格。只有经历磨难、感受过痛苦,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只有他们才更能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岁月维艰,爱弥珍贵”。他们也许经过要面对人生中的不幸、困难、甚至灾难。但人性的至爱、亲情、挫折成了他们前进的动力,毅力更加坚定,人心更加团结!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芦花鞋》这一章。青铜不放弃,一定卖出最后十双芦花鞋。在苦苦等待买主后成功时,他也没有利用他们的喜爱而抬高价格,而是朴实本分地报出实价。为了给最后一位顾客一双鞋,不惜自己受冻,不穿鞋。脚冰冷,可我想,他的心,却是温暖的。

透过《青铜葵花》,我想到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中华民族经历了多少灾难!如今,“东方雄狮”醒了,发出了震撼世界的吼声!是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支撑着我们呀!回想那时长征,后有追兵,前有漫漫长路。中华民族的士兵却挺了过来,走过大行雪山,渡过金沙江。不就是面对苦难永不低头、永不放弃的精神支撑着他们吗?即使没有吃,没有穿,也不抛弃,努力向前冲,遇坎坷化为能量,继续勇往直前,最后“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我们现在虽然没有很大的苦难,但我们最需要的,正是这种精神啊!

郭守敬的幸与不幸 篇7

因此,就个人而言,郭守敬是有着非常完满的人生的,那么,他的不幸又是什么呢?这就必须从中国整个科学环境以及中国人对待科学的态度来讲,如果从这个层面来看,中国的科学家似乎都有着一种来自于宿命的悲哀。

1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郭守敬的人生简历看起来有点简单平凡,没什么悲欢离合,也没有太多供现在的电视编剧们挖掘的花边故事。公元1231年,郭守敬出生于河北顺德邢州郭村(今河北省邢台县郭村),历史上没有关于他父母的记载,他从小和祖父郭荣生活在一起,郭荣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不但通晓五经,而且还精于算学、水利等实学。在祖父的教导之下,郭守敬从小就勤奋好学,加之生性安静,不爱打闹,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尤其喜欢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还有很强的独立分析问题与实际动手的能力,大约16的时候,他就根据一张拓印的图纸,复原了北宋时期的一种计时仪器“莲花漏”,还根据一幅“尚书璇玑图”,着手仿制了这种古代天文观测的浑天仪。

1247年(当时北方是蒙古贵由汗当政),郭守敬遇到了他生命中的一位贵人——刘秉忠,刘秉忠精通易经、天文、地理、律历和风水等,不仅仅当时,而且在元朝(1271年)建立之后,他一直都是忽必烈的重要谋士。刘秉忠也是邢州人,且是郭荣的好友,当时他是回乡葬父。郭荣见机,把郭守敬送到刘秉忠门下学习深造。这段学习的时间虽然不长,只有几个月,但对郭守敬的一生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刘秉忠这里还认识了张文谦、张易、王恂等人,其中张文谦是郭守敬的前辈,当时也是忽必烈的重要谋士,王恂则要比郭守敬小四五岁,应该说是同学。他们五人经常在邢州的紫金山探讨学问,后人称之为“紫金山五杰”,后来张文谦、张易、王恂还和郭守敬在水利、天文等方面有着非常密切的共事合作。

1251年,郭守敬21岁,参与了恢复家乡邢州城北因战争毁坏的石桥修复工作,并疏浚了河道,初步展现了在水利工作方面的才能。1262年,张文谦向忽必烈推荐了郭守敬。郭守敬向忽必烈提出了发展华北水利的六项建议,深得忽必烈的欣赏,称赞道:要是所有的官员都能像郭守敬这样,就是不白拿俸禄了。自此,郭守敬入朝为官,此后一直在水利和天文的部门工作,在两个部门之间往返调配多次,有一段时间还同时兼管水利和天文工作,由于工作出色,加之无人顶替,以致于朝廷后来不批准他退休,可以说,他是一直工作到死,死于掌管天文的部门太史院负责人任上。

2

郭守敬去世后,他的学生、太史院继承人齐履谦在为他撰写的传记《行状》中,将他的一生功绩总结如下:“一曰水利之学,二曰历数之学,三曰仪象制度之学。”高度评价了他在水利和天文学上的卓越成就。

在水利方面,郭守敬取得的主要成就如下:

1、1234~1235年,在今天的宁夏地区,随张文谦一道,成功修复了黄河古代遗留下的灌渠,恢复了引黄灌溉工程,得到了宁夏人们的赞扬,他们甚至为郭守敬建立了纪念生祠。

2、1292~1293年,主持改造南北大运河,开通惠河,实现了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真正实现了江南漕运船只直航进入北京城。

3、1266年,引永定河水入北京,实现了北京历史上从西南方向引水入城的范例;后开通惠河,引白浮水,成功实现从北京城西北方向引水入城,解决了北京城市发展和综合供水的需要,并奠定了后来北京城市供水的格局,直至今日,北京依然没有改变这样的格局,即便是现在要实现南水北调工程,但是引水入城的路线还是离不开这两条路线。古代北京城市排水,可以向东、西南两个方向排泄洪水和城市污水,今天北京最重要的的两条排水干渠:坝河和通惠河,也还是郭守敬当年奠定的基础。

在天文学方面,郭守敬取得的主要成就是编定了《授时历》。1276年,忽必烈决定成立太史局,修编新历,由张文谦、张易负责行政工作,王恂、郭守敬和许衡具体主持,其中,郭守敬负责天文观测和仪器制造,收集编制新历所需要的大量原始数据。1281年,《授时历》在全国正式颁布实行,但还有很多的后续工作尚未完成。不幸的是,这一年,许衡去世,第二年王恂去世,又过一年,张文谦去世,当初参与编写新历的主要负责人只剩下郭守敬一个人了。此后,郭守敬潜心钻研,细心总结,用了四五年的时间,完成了后续工作,从而使《授时历》得以流传后世,这也就是今天当我们提起《授时历》的编订者,往往只提郭守敬的主要原因。

《授时历》是当时世界上领先的科学成果,它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比当代科学家所测定的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了23秒。欧洲著名的历法《格里历》也规定一年为365.2425日,但《格里历》是1582年才颁布使用的,比《授时历》晚了300年。

《授时历》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明朝建立之后,颁布了《大统历》,但实际上换汤不换药,还是原封不动的实行《授时历》,只是为了面子问题,改了一个名称而已。清王朝建立后,实行的是以西法为依据的《时宪历》,但这时对《授时历》的研究却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顺治皇帝评价《授时历》“尤为精密”,他的肯定,为《授时历》的研究开了先河,此后著述不断,奠定了《授时历》在历史上的地位。

同时,《授时历》还对朝鲜和日本影响甚大。早在《授时历》颁布的当年,元朝便派使臣给朝鲜送去了《授时历》,朝鲜当时虽然没有实行《授时历》,但后来还是派学者来中国学习《授时历》的原理和计算方法,改用《授时历》后一百年的时间里,朝鲜对《授时历》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授时历》传入日本的时间大约在1453年,虽然研究者不少,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得以实行,直到1683年,日本才以《授时历》为蓝本,颁布了《大和历》。

在制造仪器方面,郭守敬取得的主要成就如下:

1、制造了多种天文观测仪器,如简仪、高表、景符、窥几、仰仪等;

2、制造了计时仪器,如宝山漏、丸表、赤道式日晷、星晷定时仪、行漏、大明殿灯漏、柜香漏、屏风香漏等;

3、制造了天象演示仪器,如玲珑仪、证理仪、日月食仪、浑象、水浑运浑天漏等;

4、制造了安置校正仪器,如候极仪、正方案,悬正仪、座正仪等。

郭守敬在仪器制造方面的成就,得到了当时及后人的高度评价,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外国人。1600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南京鸡鸣山看到郭守敬制造的浑象、浑仪等仪器时,大为赞叹。1622年,德国传教士汤若望获悉郭守敬在天天文历法领域,尤其是在天文仪器方面的成就之后,称赞郭守敬为“中国的第谷”,第谷是丹麦人,当时在天文领域和天文仪器制造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当然,这个评价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不满,因为第谷晚于郭守敬300多年,因此他们认为,将第谷称为“欧洲的郭守敬”,似乎更为贴切。

3

郭守敬能取得以上的科学成就,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和他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分不开的。中国古代对圣人的标准是“立德、立言、立功”,这其中,“立言”非常重要,影响到做学问方面,就是人们大多重视写华丽的文章,说漂亮的话,这样容易引起世人的注意和重视,从而名垂青史。反之那些研究“实学”的学者,即做实际工作的科学家,却一直受到漠视,比如顾炎武,他的学问,以《天下郡国利病书》为代表,做得比大儒朱熹、王阳明等人实际上还要更好,但名声却小得多,在当时没什么实际影响,如果没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漂亮的话语,说不定他就被后人给忘记了。郭守敬一生心无旁骛,在很多人们不感兴趣,甚至被认为是绝学的领域,做着天文、水利、术数等科学研究工作。但他的境遇比顾炎武要好一些,这源于他是当朝的一位高官,他做的很多工作也是朝廷当时所需要的,所以他才有将自己的热爱和科学研究转化成实际成果的机会,而后人还享受到了他的这种成果(比如《授时历》),从而确定了他的历史地位。

其次,得到了皇帝的大力支持。郭守敬是幸运的,他遇到了忽必烈这么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向朝廷提出的多次建议,都得到了忽必烈的批准,比如他最初向忽必烈所谈的“水利六事”,就很受忽必烈的赏识。后来通惠河开通之日,为了表示重视,忽必烈命令丞相以下的官员,都到工地上去参加劳动,等等。

此外,客观来讲,元初在思想方面的氛围还是比较自由的,对人才的选拔也是唯才是用,当时没有实行科举制度,像郭守敬这样的人才是通过举荐而受到重用的。这一点很重要,对很多人来讲,少了很多限制,使他们有精力有时间从科举考试中脱身出来,去从事一些更有实际效用的工作。关于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的得失,本刊在以后会有专文讨论,在此就不多做评述,只是就郭守敬的个案来说,他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至少是他和中国古代科学的一件幸事,中国多的是道德文章家,比如韩愈、柳宗元之类的人物,多一个少一个,都没有什么关系,而像郭守敬这样的科学家,少一个就是极大的缺失。和郭守敬共事过的许衡说得很清楚,他曾很感慨的说:上天真是佑我元朝,像郭守敬这样的人才,世间哪能轻易出现?可以说是“度越千古矣”!

其三,郭守敬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水利方面,郭守敬特别注重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早在他宁夏治水之初,他就根据忽必烈的旨意,对宁夏的河渠进行了考察,并绘制出了详细的地图,这成为他后来成功完成宁夏治水任务的基础。自宁夏返回后,郭守敬曾经从孟门山(今陕西宜川至山西吉县一带)起,顺中条山往东,对黄河故道及沿岸地区的地势变化进行了考察测量,绘制了详细的地图,同时用文字说明了哪些地方可以引水,哪些地方可以进行灌溉,这些工作为进一步开发治理黄河,取得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在对冀鲁水系进行考察时,郭守敬依旧绘制了详细的地图,这也成为山东大运河开通的主要依据。郭守敬还对黄河源头进行过考察,但对于这次活动,历史记载不详。总而言之,郭守敬在治水中的考察,并非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亦非猎奇式的道听途说,而是脚踏实地的科学活动。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对郭守敬在水利方面的成就评价非常之高,尤其指出了郭守敬的水利之学是以测量学与数学为基础的,亦即实地测量与定量计算是郭守敬水利工作卓著的根本保证。

在多次的考察测量当中,郭守敬还有一些创造性的科学成果,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了海拔高度的概念并运用到了实际工作当中,时间大概是在1279年,郭守敬路过开封之时,他发现流经此处的黄河的流速比流经北京的河流快得多,又兼及北京离海近而开封离海远的基本事实,提出了海拔高度概念并得出开封海拔高度应高于北京的结论,从而建立了以海平面作为衡量各地水平高度统一标准的概念,解决了进行大面积测量时,各局部数据的统一性问题。海拔这一科学概念的确立,对于测量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直到今天,世界各国的区域性测量,其水准测量成果,仍然是归化到以海岸某点的平均海水面作为基准面的高程系统中。我国现在的海平面高程,就是采用青岛港验潮站历年记录的黄海平均海拔数值。

在修编《授时历》的过程当中,郭守敬非常重视实际观测天文,为此,他征得忽必烈的批准,在全国设了27个天文观测点,其范围包括现在的西伯利亚、朝鲜、河西走廊、南海,这就是天文史上“四海测验”的壮举。郭守敬派了14名监候官负责全国的观测工作,他自己也到各地的观测点了解情况。现存于河南省登封市城东南15公里告成镇的登封观星台,就是郭守敬于1276年建成,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天文台,具有测影、观星、记时等功能。进行天文观测,离不开天文仪器,郭守敬为此制造了众多的天文仪器,前文已有介绍。值得一说的是,在《授时历》刚开始编时,王恂、张易等人并没有制造新仪器的想法,而只是想对原有的天文仪器略作维修,用以进行必要的测量,是郭守敬参与后,竭力主张制造新仪器,也多亏了他的坚持,才有了《授时历》后来的准确。

4

有必要对郭守敬的水利思想再做一番介绍,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水利思想的先进性。值得人深思的是,这种思想的先进性,恰恰是在工程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产生出来的,比如就郭守敬治水中最主要的引水工程来讲,由于没有现代的混凝土技术,建不起抗洪水冲刷的大坝,所以主要是采取无坝引水,而无坝引水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是防洪,在这一点,郭守敬做得非常出色,总的思想是不与水对着干,而是顺应自然,因势利导,既修迎水堤,又修退水渠。在郭守敬的治水生涯中,这一思想在宁夏引黄灌溉中就得到了贯彻,而在引永定河进北京的工程中体现得尤其突出。

永定河斜贯北京城的西南,是路经北京地区最大的河流,但是水流浑浊,迁徙无定,经常泛滥成灾,很难控制,如果引水不当,则会对北京城产生重大威胁。元代以前的金代,就有过引水失败的先例。而郭守敬通过种种合理的设计,成功、安全地实现了从永定河引水。首先,他将引水口设在了金代取水口金口的上游,在取水口左侧修筑一段引水堤,引导河水入渠,经过三四里的引渠,永定河水才到达进口闸。这样设计的最大优点是;当永定河发生大洪水,首先淹没的是引水堤。即使大水冲毁了这段引渠,洪水也不会流入金口。其次,在金口上游预先开减水口,在减水口后开挖一条退水渠,相当于泄洪道,这条退水渠靠近永定河一岸,挖的又深又宽,连通永定河。当特大洪水来临时,从取水口进入引渠的超标洪水,大部分可以沿退水渠又回流到永定河,而不会进入金口对北京城产生威胁。减水口一般安装闸门,或者修筑竹笼装石的溢流坝,实际上是一种自溃坝,这种坝在在洪水来临时可以自动溃决,实现泄洪。这种引水方式,原理与四川都江堰分水鱼嘴和飞沙堰泄洪方式一样,也与宁夏黄河引水的方式类似,都是中国传统水利技术结合当地河流特点的应用,面对暴涨暴落的大河,在当时没有混凝土等强抗冲刷建筑材料技术的条件下,这样做是最好的解决引水与防洪矛盾的办法。

后来,在开通惠河时,为了解决运河与山溪交叉的问题,郭守敬修建了清水口工程,在没法利用混凝土修建大跨度立体交叉输水渠道的条件下,同样采取了这种自溃坝的技术,即将新建渠道的山溪入口处河堤修建得很低,保证溪水可以直接流入渠道,而修建入口对面处河堤时,多用临时性建筑材料修筑而成,比如竹笼装石等,这样可以保证平时溪水可以自然流入渠道,而当山洪爆发时,洪水会将与原来山溪下游用竹笼装石修筑的河堤冲毁,形成缺口,让山洪可以很快从原来的河床排泄到下游。山洪停止后,仅用较少的人工,很快就能将冲毁的堤岸修复,渠道就能恢复正常通水。

从以上可以看出,郭守敬所采取的引水和防洪设计方案,和现代相比,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看,的确是落后的,但所蕴含的顺应自然的水利思想,又是十分先进的。今天我们利用先进的工程技术,修筑了很多的大坝,企图控制住洪水,但事与愿违,洪水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有更加严重的趋势,每一年我们都会听到“百年一遇的洪水”的说法,实在是荒唐,明明是一年一遇嘛!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和我们今天的治水思想存在方向性的错误有关,我们太相信人的力量了,相信到过于自大了,以为凭借科学技术,人就可以控制住自然,这实在是可笑的。我们还看到了人类因为违背自然规律,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就修大坝来讲,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失衡,比如鱼类的灭绝等等。

因此,当代水利专家李佩成院士说,要想治好水,首先要治好人的心态。在自然面前,我们的确应该多一点敬畏,少一点愚妄,与其与之抗争,不如老实顺应,此为天道矣!

5

尽管中国古代出现了像郭守敬这样的科学家,但当我们把中国的科学成就置之于世界文明的背景之下,还是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科学,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现代科学还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其成就也是寒酸的。

首先,中国古代科学家研究科学的出发点,是非常实用主义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所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而不是来自于对客观世界的热爱与探索,这一点与现代科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郭守敬等人制造天文仪器观测天文,并不是为了探索未知的世界,而是为了修编《授时历》。晚年他制造了众多的仪器,比如柜风漏、屏风香漏等,仅仅是为了为了供皇族祭祀和出巡等用的,成为了一种奢侈品。而他治水,目的性则更为明确。当然,笔者在此不是否定这些工作的价值,只是感叹,中国古代科学活动从来都陷入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外在环境中,到今天也依然如此。

其次,中国古代科学只有“家学”,而没有一套公共的科学体系。拿人才培养来讲,基本上处于一种看天吃饭的状态,比如郭守敬,他之所以成为科学家,除了天赋异禀之外,很大程度上源自于祖父的影响和教导。可以这么设想,假如他的祖父不这样教育他,他是不是就不会成为后来的郭守敬呢?很有可能。郭守敬一生从事科学研究达60多年之久,但到后来,元朝在这方面还是人才匮乏,以致于出现了不准他退休的规定,实在是不得已啊。

前文讲过,郭守敬在十几岁的时候,就修复了古代的一些计时仪器和天文仪器等,这一个方面说明他有本事,但另一方面又说明,中国古代科学是没有传承性的,一项科技成果,往往说没就没了,后人要想了解,只有重新开始研究制作,而制作出来的是不是原来那个东西,只有老天知道。反观欧洲,两千年前发现的欧几里得几何原理,到两千年后还是中学的基础教材。郭守敬一生也制造了大量的天文仪器,这些仪器中很多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的人们也已经不甚了然了。更让笔者感到绝望的是,郭守敬十几岁时恢复制作了“莲花漏”这样以往的计时仪器,到后来他所制作的计时仪器,还是与之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和进步。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评价郭守敬治水成就时,认为他是继承了大禹的绝学,这句看似夸奖的话,却让笔者默然,更为不幸的是,徐光启又指出,郭守敬在治水中的科学传统已经又失传了,又成为了“绝学”。从元代到明代,这才多长时间啊!

唉,为什么我们总有那么多师傅传徒弟的“绝学”呢?什么时候我们不以这样的“绝学”沾沾自喜了,我们的科学才有救。

6

关于郭守敬的研究,一直以来侧重于他在天文历法上的成就,国内外肯定的最多的也是他这方面的成就,1970年,国际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1978年,国际天文组织又将国际编号为201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郭守敬星”。但对郭守敬水利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关于其水利思想,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上,正如前文所叙,郭守敬等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水利思想,极为智慧,契合天道,继承并发扬这种思想,对今天我们的水利工作应该大有帮助。

不幸的一幕四年级作文 篇8

星期六的傍晚,天阴沉沉的,还不时飘着细雨。几只家燕在马路上无忧无虑地嬉戏着。突然,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我的心一紧,禁不住闭上了眼睛,我知道不幸的事发生了。

宽阔的马路上一片寂静,我慢慢地睁开了眼,只见刚才还热闹嬉戏地家燕躺在马路正中间,孤零零的,翅膀还在微微抖动,好像还没咽下最后一口气。

这时,另一只家燕蹦到马路中央,站在一旁“叽叽”地叫着,躺着的家燕挣扎起来,仿佛要在最后的.几秒与家人、与世界告别。家燕没反应,嘴角流出鲜红的血,它的同伴更着急了,索性用尖尖的小嘴啄它蓬松的毛,还用翅膀不停地拍打它。可是,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它绝望了,像一尊雕塑似的,静静地依偎在同伴身旁。一辆辆汽车飞奔而过,不知过了多久,家燕才一步三回头无奈地走了。

别总惦记过去的不幸作文 篇9

青春只有一次,大好年华也只有一次!如果失去了,就不再拥有。如果失去了,那将是无法挽回的!现在的我们,眼前只有过去和未来。的确,时间在走,我们在不断的改变!为了我们,为了命运,抓紧一切,相信,自己是一定可以的!与过去说再见,与未来所招手!希望我们将会越来越好,也希望,我们将会得到的更多!命运在手,青春飞扬!

过去

曾经的曾经,以往的以往。那是什么?与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那些曾让我们伤心流泪的人。现在想一想,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真的不值得。可当初的自己却还是那么的`傻!那么的天真!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也无须再提。因为那样有想起一些人,一些事。又想起不开心的事情来!过去了,都已经是过去。那就彻底的说再见!不要去想,因为都不值得!别总是惦记过去的不幸。因为自己会更加的痛苦!那样的痛苦,不如就此先择放弃,选择忘记!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好的成长!才会更好的成熟!过去发生的一切,都只是回忆罢了!选择忘记,选择遗忘!也许忘记了,才不会想。这样才是最好的。希望我们展示不同的未来!希望现在的我们更加的精彩!

未来

现在的自己,脑子都在想,我们的人生规划是什么?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的确,现在的我们离成长不远了。离未来也不远!只可惜我们还是个孩子。还是没有成熟起来。不过,折哦度没有关系,我们会慢慢的变化,这也许就是成长的变化吧!把握机会,展示现在。明天将会更加的优秀!为了自己,更为了梦想。为了命运,相信自己,我能行!

别总是惦记过去的不幸。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敢于面对,敢于变现!那以后的以后,将会越来越成熟,做好乐观的心态,把握自己!那将是最好的!希望我们不负梦想,不负追求!做好现在,展现未来!

李途纯的幸与不幸 篇10

2月12日下午,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而被拘禁15个月的湖南太子奶集团原董事长李途纯重获自由。案子的关键点在于李途纯借贷资金的性质界定。《不起诉决定书》将其向单位和个人借贷的行为界定为单位筹措资金和民间借贷,而不是非法集资。但很多人认为,李途纯的获释与之前接管太子奶集团的高科奶业负责人文迪波被“双规”不无关联。

李途纯已难拾昔日风采。从雄心勃勃的创业者到拥有奶业帝国的企业家,从多元化扩张到背负巨额债务,直到走进集资的“灰色地带”而身陷囹圄, 李途纯经历了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幸与不幸,甘苦自知。

判决结果引发争论

2010年6月,株洲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对湖南太子奶集团及李途纯等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不到一个月,株洲市委宣传部通报,李途纯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11月底,湖南株洲公安局发布消息称李途纯等人非法吸收的资金多达7900多万元,并先后面向社会不特定对象高息借款5813万元,大部分没有归还。一个月后,李途纯代理律师王清辉透露,李途纯准备反诉太子奶集团的托管公司高科奶业,并提出超过3.5亿元赔偿要求。

此后事情陷入僵局,直到去年7月底,高科奶业董事长文迪波被湖南省纪委“双规”,此时距李途纯被捕已有一年时间。9月14日,李途纯被株洲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取保候审,28日,太子奶重整计划草案获债权组通过,太子奶由新华联三元股份联合体接盘。

2012年1月20日,株洲市天元区人民检察院对李途纯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书》,认为李途纯等人的行为不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而其涉嫌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等罪名最后认定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予起诉。

有专业人士认为,李途纯能够获释很幸运,因为到目前为止,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的范围尚未有明确界定。近日的“吴英案”就是一个反例,与李途纯有相似经济行为的吴英得到的却是死刑判决,这也将“非法集资”与“合法借贷”之争推上了风口浪尖。

吸收民间资本是很多中国民营企业的唯一选择。一是因为民营企业融资难,二是大量民间资本没有更好的投资途径。而民间借贷可以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但由于缺乏规范,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在法律上界限模糊。业内人士表示,李途纯、吴英等案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只要不合理的资金使用体制不变,民间借贷就不可能消失。

急剧扩张引发灾难

在民营企业界,李途纯的例子并不少见。“江苏铁本钢铁公司的戴国芳、广州健力宝公司的李经纬、广东三九集团的赵新先、山东日照钢铁的杜双华、湖北东兴航空的兰世立……这些人都有过从他们创办的企业出局的情况,其中一些人的结局比李途纯更加不堪。”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就此事发表的意见中表示,“这份名单之长甚至让当代的中国企业始终无法抹去悲凉的底色。”

1990年,30岁的李途纯从工作十年的国企辞职,兜里揣着300元去了深圳。1993年,他从银行贷款10万元,印了一批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挂历,挣了一两百万元,由此掘到第一桶金。

1996年,李途纯在株洲建立了太子牛奶厂。次年,公司扩大生产并以8888万元的高价夺得了央视黄金时段日用消费品广告的标王。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太子奶的资产总额还没有竞标价格高,甚至有半年多没有发过工资,就连李途纯去央视竞标的20万元入场券也是借钱买的。但之后央视的广告却起了作用,大量订单蜂拥而至。背水一战让李途纯拿到了8亿元的订单。

在此基础上,李途纯确定了“零风险经营”的销售策略,包括:经销商如果觉得业绩不理想,可以随时解除合作关系;商品如果超过保质期,公司负责全部换货。李途纯把太子奶的经营风险几乎全部集中到了自己身上,很快征服了市场。几个月间,太子奶就在29个省、市、自治区的250多个大中城市构建了营销网络。5年内,集团总资产达到20亿元,总销售额达100亿元。

2002年—2004年,李途纯斥巨资在湖南株洲、北京密云、湖北黄冈、江苏昆山、四川成都同时启动五大乳酸菌生产研发基地,形成东西南北中的全国性战略布局。2007年初,他引进英联、摩根士丹利、高盛等风险投资7300万美元,并签了一份对赌协议:在注资后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就可调整(降低)对方股权;否则,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

拿到风投资金后,李途纯想要走一条多元化扩张的路线,开始涉足服装、超市等领域,并不断扩张奶业生产基地。但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外资银行开始纷纷向太子奶催款,当年9月三鹿牛奶三聚氰胺事件的爆發,更是给中国奶业市场带来了灭顶之灾,太子奶的销售量也大幅萎缩,无法实现增长超过50%的对赌协议,李途纯因此失去了对集团的控股权。此后, 由株洲市政府全资控股的高科奶业通过租赁经营的形式对太子奶集团进行托管,李途纯彻底被边缘化。

为了保住控制权,李途纯开始努力筹措资金,这成为其个人灾难的导火索。从2008年开始,他在全国范围内向社会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到2009年12月,太子奶集团吸收的公众存款达1.3亿余元,其中绝大部分没有兑付(以票据为凭证支付现金),其中包括以“高利贷”方式筹措的5000万—6000万元。后来在李途纯涉嫌的四个罪名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民营企业家共同的困境

早在2010年9月,著名刑法专家、北师大教授赵秉志和北京大学教授陈兴良就曾联合签署《法律意见书》认为:李途纯个人为了集团的生产经营,向特定经销商和集团内部收取货款准备金,以及向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借款行为,属于单位筹集资金和民间借贷性质,不具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构成要件特征。2011年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开始实施,使李途纯案有了更多的法律依据。

尽管如此,业内人士仍然认为,是文迪波的落马才给李途纯案带来了最终转机。这位株洲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在接管太子奶集团之后,并未能使其解困,加上自己贪污事发,最终被“双规”,不久后李途纯便重获自由。

据悉,为了拯救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李途纯已经先后将家庭财产“无偿”划进公司,1200万元的款项包含自己名下的多处房产、妹妹的房产以及给父母、岳父母准备的养老金。如今,李途纯的妹妹、妹夫靠早期经营的一个茶坊维持生计,租房度日。

从李途纯案中可窥见民营企业家面临的共同困境。专家认为,当公权力可以对私人资本行使剥夺权而没有赔偿的时候,从法律意义上讲,对民营企业主有失公道。有人认为李途纯应该对他在太子奶集团所拥有的股权进行追诉,但相比于吴英,李途纯又将有怎样的思考?获得自由后,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本人一直申明放弃国家赔偿,如果一定要赔也只要一块钱。我只是希望在法制的环境下,让遭受误读的一批民营企业家得到公正对待。”

编辑:尹洁美编:黄浩编审:吴迎春

一朵花的不幸作文300字 篇11

从前,有一朵娇艳的花。她生长在一片肥沃的土地中。她唯一的缺点就是爱吹牛。

一天,她在同伴面前又吹起牛来。她说:“我啊,能立刻让几只蝴蝶过来,。围着我团团转”!同伴说:“你这么爱吹牛,总有一天会有不好的下场”!她没有理他们,自己拼命吸收营养和水份,让自己的芳香与美丽吸引蝴蝶。最后,一只小的不能再小、颜色单调的不能再单调的蝴蝶飞了过来,对她说:“你不要再吸收养份了,你不仅爱吹,还爱面子,不顾自己的行为给你和他人带来的伤害,看看你的伙伴吧,这样下去,你即使一个拥有一片肥沃的土地,也不会活多久”!说完,就自己飞走了。

她停下向四周望去,同伴已经全部死去,只有她一个还活着。她开始感到不安和疼痛,同伴死去和吸收了过多营养而疼痛折磨着它。

往后的日子,就像那只蝴蝶所说的,她不快乐。虽然改了缺点,但一切再也无法回到从前,她垂下了头。

关于不幸作文800字 篇12

现实生活中,像老王这样的人多吗?太多了!例如老舍笔下的“祥子”,本来身强力壮,善良正直,乐于帮助和自己命运相同的人,却连遭厄运,他所盼望的新车也一次次化为泡影,在爱情方面也尽受磨难。没有人对他的不幸过问,甚至有人对他讽刺嘲笑;没有人抚平他内心的伤疤,甚至有人在他伤口上撒盐;没有人对他尊重与关爱,甚更多的人压迫他。他的希望被渐渐磨灭,最终放弃了梦想,走上吃喝嫖赌的末路,行尸走肉般走向死亡。

几乎同样的境遇,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老王悄无声息地去世,虽无人问津,但他的灵魂还保持了一份纯净。祥子却变成了社会的垃圾,污浊了自己的灵魂。

难道只是因为老王思想觉悟高,祥子自甘堕落吗?不是,在老王最低谷的时候,杨绛先生一家帮助了他;祥子最低沉郁闷时,得来的只有无情的嘲讽与压迫。他们都是善良的人,是世态的冷漠让他们有了不同的结果——旧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

有人说,是竞争让社会变得冷漠,残酷,我认为这不过是那些对社会有丁点贡献的人的借口罢了。他们用着残酷的手段来做慈善,所谓的善良也只是麻痹人性的毒药。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之所以社会变得冷漠是因为人性的扭曲,人们总把“因为”乱拧在“社会”头上,久而久之,人性的扭曲也成了普遍现象。

马云曾说过一句话:“对那些荧光灯下的慈善捐款我觉得每次捐一块钱就够了”。的确那些为了作秀的人,不求被捐的人感谢他,只求百姓去崇拜他。而马云捐了多少?一百五十多亿,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呢?真正的慈善就是这样,并不是要多么风光,为的是能帮助很多的人,这才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运者应该所做的事情。

在平常生活中,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生活幸运者。别人的不幸,不是我的责任,但帮助别人摆脱不幸,是我的责任,所有不幸者都应得到帮助。并不是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不是我们拒绝帮助他们的借口,用善良体察善良,关注身边不幸的人,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行动。

幸与不幸的作文 篇13

大风起兮:中国Mall势力

21世纪初,在全世界为中国经济之崛起而唏嘘不已之际,中国商业又阔步迈进了一个史无前例的Mall时代。

2004年,中国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超过9500亿元,同比增长28.9%,其中商业地产项目投资同比劲增34.7%,增幅远远高于全国整体地产投资增幅水平;全国立项在建的购物中心多达200家,总面积约为3000万平方米;2003年更是因为商业物业开发规模之大而被称为“商业地产年”。

然而,在风生水起的Mall势力席卷全国之际,商业地产运作中的种种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下面就是一个不得不说的商业故事。

档案:华南Mall

2002年至2003年冬春之交,在梦想与创业的乐都东莞市,一座哥斯拉似的巨型建筑拔地而起,它就是被《纽约时报》称为“世界最大的购物公园”的华南Mall。看看以下资料,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感觉到华南Mall可谓来势汹汹:

投资者:广东省东莞市三元盈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总投资额:超过25亿元人民币。

具体位置:华南经济重镇东莞市万江区。

总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40万平方米。

容积率:1.91。

停车位:8000个多层(错层)停车位。

休闲购物:七大主题──阳光激情的美国南加州海岸和旧金山、晴朗明媚的阿姆斯特丹、高雅浪漫的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感性美丽的加勒比海岸、惊险刺激的热带雨林。

娱乐主题:英国天线宝宝、加拿大IMAX巨幕电影院、欢笑天地。

目标商圈:珠三角腹地的主要地区(广州、深圳、珠海、中山、江门、佛山、顺德、惠州等),覆盖人口达4333.41万人,约占广东省常住人口的50%。

志向:打造中国首个超大型主题式购物公园。

华南Mall之幸

作为商业地产中的庞然大物,华南Mall是幸运的,这种幸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华南Mall从立项批地,到周边环境的配套,到产品上市运作,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鼎力支持:2001年年初东莞长途汽车总站、公交车总站投入运营;2003年东莞万江鸿福西路全线通车,东莞市区最大的江滨景观公园也已竣工。此外,华南Mall的第一次推介会也是在东莞市政府的主导下举行的。为了配合华南Mall建设,东莞市万江区政府还启动了名为“新万江、新经济”的一系列工程项目:投资3亿元的东莞花卉中心将成为珠三角新的花卉集散地,投资4亿元兴建建筑面积为20万平方米的西城美居装饰材料广场,投资5亿元建设全长为5公里的旅游观光带……万江区委书记梁国英的讲话更是充分显示了地方政府的决心:以华南Mall的建设为发端和契机,不出3年,万江将成为一个集“生态科技、商业物流、碧水花园”式的新城区。显然,地方政府把华南Mall看成是推动地方商贸前进的发动机,这对一个商业项目而言可以说是万幸。

其二,先期的营销运作和项目开盘的成功,为华南Mall的社会影响和品牌知名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期的产品推广减轻了压力。先期推广的业绩包括引进了众多知名商家:台湾好又多,香港阿玛高档百货、铜锣湾百货等主力商家;全球娱乐巨擘加拿大IMAX巨幕影院、英国BBC、天线宝宝、新加坡欢笑天地;麦当劳、肯德基;德国欧倍德家居超市、全球第三大商业零售巨头麦德龙、时代华纳,等等。此外,商铺面积约4万平方米,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1.2万~1.3万元,考虑到项目所处的位置、投入的成本极低以及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如此销售业绩当属不俗。

其三,项目成本优势。华南Mall于2002年动工,而此时全国的房地产风暴还没有大规模启动,此项目的购地开支为5.1亿元,土地成本价为每平方米1186元,相对于当前每平方米动辄几千元的土地价格,这个价格实在算得上是低廉了。如果把25亿元的投资全部算入89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里,那么平均投资成本仅为每平方米2809元。可以预见,在政府控制土地供应的政策条件下,当华南Mall进入魅力成熟期后,其价格上涨空间将是相当可观的。

华南Mall之不幸

在经历了市场推广初期的辉煌和甜蜜之后,华南Mall的种种不幸也随之而来。

■错误的位置:先天不足

美国Mall的商圈界定理论是:一般15万平方米以上的Mall辐射半径可达50公里,而30万平方米的Mall商圈可以辐射将近200公里,一个特大型Mall的有效辐射商圈一般在200~300公里,对区域的经济将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但是,支撑这样一个Mall,往往对当地的客观经济环境有着具体的要求:一是当地已经形成一批成熟品牌并能构成吸引客流的专卖店,二是城市居民向郊区延伸,三是人们的消费观念转向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双重满足,四是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万美元以上和居民的小汽车普及率超过50%。如果单纯从商圈理论出发,华南Mall的选址颇有逻辑。但当我们仔细考虑国内的消费现实时,就会发现华南Mall项目选址有着致命的硬伤。

首先,华南Mall 商铺所售商品,在广州和深圳几乎都可以买到,也没有独具特色的地方性商品足以吸引外地消费力。其次,尽管广州和深圳已经实现“出行汽车化”,但是东莞距广州69公里,距深圳78公里,起码一个小时的路程,有多少中产阶级愿意到此享受购物乐趣呢?此外,尽管广深轻轨计划中有一站到华南Mall,全亚洲最大型的东莞公交车总站就在其附近,未来也有专线旅游大巴通往华南Mall,但是,广大消费者凭什么要舍近求近、劳神费力地大老远坐着轻轨、乘着公交车到这里消费呢?再有,从购买力看,广州消费制高点的天河城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日最高客流量为60万人,据此建筑规模相当于5个天河城的华南Mall必须要有300万人口做支撑。而华南Mall在吸引外地消费者方面明显不足,所以核心消费群只能是当地消费者,即东莞的150万人(其余500万是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低收入外来人口)。而从广州和深圳近年来房价高涨的迹象看,城市空心化的趋势并不十分明显,未来几年内大量城市人口移居郊区的可能性并不大。

另外据《华盛顿时报》报道,美国人的购物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郊外大型Mall已开始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城镇中心的大型Mall。

华南Mall选址的先天不足也再次验证了地产经营的铁律:房地产经营第一重要的是位置,第二还是位置,第三仍然是位置。

■中间道路:此路不通

在华南Mall的整体功能中,娱乐功能约占10%,购物消费功能约占90%,这是项目“购物式主题公园”的定位反映。然而,这一定位方法直接违背了国际著名定位大师里斯和特劳特的单一定位原则,其直接后果就是竞争乏力:

一方面,在销售商品同质化的前提下,华南Mall处于不利地形,营销组合4C中重要的一个元素是方便(Convenience),而地理位置偏僻的华南Mall显然在这一方面先机尽失。扫描一下珠三角的商贸现状可以发现:目前广东省拥有各类商贸网点124万个,达到了17.7个/千人,国有商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已成三足鼎立之势,近年来纷纷加大了投资商业零售业的力度,如WAL—MART、CARREFORE等仓储商店,以及PARKN(百佳)、华润万佳超级市场、7—ELEVEN便利店等,已发展成为规模较大、较有影响力的连锁经营企业,专业化的零售业态咄咄逼人,决不会留给华南Mall留下太多的忠诚客户群。

另一方面,试图借助旅游路线吸引客流量的策略也没有取得成功。尽管华南Mall煞费苦心建设了不少娱乐设施,但相对于其整体功能而言,娱乐功能实在太小。与广州、深圳专注于娱乐功能的香江野生动物园、欢乐谷、世界之窗等主题公园相比,华南Mall的娱乐功能实在是相形见绌,消费者大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感。

单一化的定位易于形成清晰的品牌联想:百货商场卖的是时尚,便利店卖的是时间,超市卖的是便宜,主题公园卖的是娱乐。那么,华南Mall呢?普通消费者难以形成直接印象。可见,华南Mall的经营现状再次验证了权威大师里斯和特劳特的定位理论:中间道路走不通。

■资金匮乏:后天不足

根据国际上的商业实践,一家Mall能否成功持续运营取决于两个关键变量:一是资质优秀的项目,二是雄厚的资金。Mall对巨额投资的胃口不仅表现在建设本身需要海量资金,而且在未来相当长时间的Mall运营中,仍需要巨额资金予以维系。富丽堂皇的建筑作为商业地产,仅仅是一个“壳”,是载体,而商业才是Mall的灵魂。而商业灵魂的塑造,不但需要时间,更需要金钱的堆积。

华南Mall的投资方三元盈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总资产约为5亿元,而地产行业运作中开发商通常仅能投入10%~20%的自有资金,投资中的很大一部分靠政府信用担保、银行融资、商铺预售。在国家宏观调控收缩银根下,作为民营企业的开发商向银行贷款的难度很大,其他融资渠道则几乎没法弄到钱:信托资金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能融到的资金对于项目资金缺口来讲也只是杯水车薪;国外房地产投资机构进入的难度更大,除政策因素外,国内独有的商业地产盈利模式也让这些投资机构知难而退。在山穷水尽之际,投资方不得不考虑易手东家,美其名曰“引进战略投资者”。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北大系的北大资源集团将以20亿元注资华南Mall,并全面接手其经营管理。若此消息得到证实,这将是华南Mall不幸中的大幸,尽管这一出售的确算得上贱卖(华南Mall占地面积是广州正佳广场的近8倍,然而新闻报道中的售价却只是后者的三分之一),但相对于债主逼债、业主围攻的收场,这一结局当属善终了。

敢问路在何方:向左走向右走?

这个最近还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华南Mall,究竟路在何方呢?

凡攻战者必须思量天时、地利、人和。华南Mall所拥有的只是“人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在“天时”方面,与华南Mall同时入市的Mall不在少数,但全都是无力回天,可见“天时”不利。因此,华南Mall似乎能争取的只有“地利”了。面对行走在幸与不幸之间的华南Mall,无论掌舵的是老东家还是新东家,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向左走:全新路线,启用以娱乐功能为主线的商业模式。这就要求华南Mall调整其整体定位,将购物消费主导的功能调整为娱乐消费主导的功能。也就是说,要尽可能提升项目的娱乐功能,弱化购物功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效果,也才有可能让珠三角的消费者流连忘返。换句话,娱乐式主题公园更适合华南Mall的定位。通过重新定位,华南Mall项目也才有可能在“地利”上得分。

向右走:保守路线,沿续原有的经营思路。继续坚持原有的常规的Mall经营模式,这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甚至要等到城市空心化、郊区城市化的那一天,也就是说,要坚持到“地利”因素发生根本性变化的那一天。这对于投资方而言,除了需要有雄厚的资金,也需要有相当的耐心。

上一篇:几百几十加减法教案下一篇:从日记看蒋介石爱情世界---蒋介石日记读后感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