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韩荆州书教学设计(精选3篇)
与韩荆州书教学设计 篇1
《与韩荆州书》
李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2、通读全文,把握一至二段内容。
3、理解文中的字、词、句,掌握各类文言现象。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盛唐著名诗人,有诗仙的美誉。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
二、写作背景
在古代,上书给有地位的人自荐,陈述自己对政事的见解,赠送自己的诗文,表现自己的才华文采,以求高位者的赏识,并能向朝廷推荐,是一种常见的习惯做法。
公元734年(说法不一)李白34岁,他迫切希望得到朝廷的赏识,在政治上一展抱负,有所作为。《与韩荆州书》是李白写给韩朝宗的自荐信,希望得到韩的赏识,以借助他的名位,在仕途上有所进益。
三、课文理解
1、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而:连词,修饰。
用:需要。万户侯:封地达到万户的侯爵。唐朝封爵已无万户侯之称,此处借指显贵。但:只。一:一下
我听说天下言谈之士聚在一起议论道:“人活着的时候不用封为万户侯,只愿结识一下韩荆州。”
2、何令人之 景慕 一至于此耶!
之: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一:副词,竟,乃。
为什么让人敬仰爱慕,竟到如此程度呢!
3、岂不以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
以:连词,因为。躬:亲身,亲自实行。而:连词,表示修饰。
难道不是因为您有周公那样的作风,躬行吐哺握发之事,故而使海内的豪杰俊士都奔走而归于您的门下,士人一经您的接待延誉,便声名身价大增。(典故)
典故
周公吐哺握发,注解5
“我一沐(洗头)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史记·鲁世家》)一登龙门,《后汉书·李膺传》:“膺独特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4、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龙蟠凤逸:比喻贤人在野或屈居下位。于:介词,在。
所以屈而未伸的贤士,都想在您这儿获得美名,奠定声望。
5、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以:连词,因为。骄:形容词作动词,对„傲慢。使:假使。其:那个。
希望您不因自己富贵而对他们傲慢,不因他们微贱而轻视他们,那么您众多的宾客中便会出现 1
毛遂那样的奇才。假使我能有机会显露才干,我就是那样的人啊。
典故,注解10
概括大意。
第一段:极言韩朝宗地位之高,声誉之隆,并转入到对自己的介绍。
6、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
我是陇西平民,流落于楚汉。
判断句。省略句。
7、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干:干谒,对显达者有所求而请求拜见。
十五岁时爱好剑术,普遍地拜见地方长官。
8、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
历:普遍。抵:拜谒。
三十岁时文章有所成就,拜见了很多卿相显贵。互文
9、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与气义。
而:转折连词,却。雄:雄(于),称雄。超过。许:赞许。与:以。
虽然身高不满七尺,但志存高远,胜于万人。王公大人都赞许我有气概,讲道义。
10、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畴曩:从前,往日。
安敢不尽于君侯哉!句式:状语后置
这是我往日的思想与行为,怎敢不尽情向您表露呢?
概括大意。
第二段:
从才华和影响两方面介绍自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把握三至五段内容。
2、理解文中的字、词、句,掌握各类文言现象。
11、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
制作:著作。侔:相等。动:使动,使„感动。参:比,并。
您的著作堪与神明相比,您的德行感动天地;文章与自然造化同功,学问穷极天道人事。
12、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
幸愿:敬辞,希望。开张:舒展。古今异义。开张圣听以:连词,因为。
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希望您和颜悦色,度量宽宏,不因我长揖不拜而拒绝我。
补充: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
左右执事便来引导众人上前参见,众人也就纷纷跪拜,•韩朝宗只是欠身答礼。当众人差不多已拜见完毕,却见一人头戴高冠,腰佩长剑,•昂首阔步走了过来,对着韩朝宗,竟不跪拜,只是举起双手深深一揖。•韩朝宗刚把眉毛一扬,左右执事已上前叱问:“为何不拜?”只听这人从容答道:“昔者,•高阳酒徒郦食其,长揖汉高祖;今者峨眉布衣李白,长揖唐诸侯。况今日乃胜地雅集,•并非衙署公干,我以布衣进见使君,正该长揖不拜。”左右又欲上前加以喝斥,•韩朝宗却将手一挥,示意左右退下。然后望着李白微微一笑,便请大家入座。
13、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以:介词,拿,用。纵:放纵,听任。日:名词作状语,一天
如若肯用盛宴来接待我,听任我清谈高论,【状语后置】那请您再以日写万言试我,我将手不停挥,顷刻可就。
典故:注解1614、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
以:认为//以„为:把„当作。之:的一:一旦。
如今天下人认为您是决定文章好坏、衡量人物高下的权威,一经您的品评,便被认作优秀的人才。
15、而今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然而现在您何必舍不得阶前的区区一尺之地接待我,而使我不能扬眉吐气、激厉昂扬、气概凌云呢?
概括段意。
第三段,阐明韩荆州居高位,自己有才情,如有机会,必将会得到赏识。
16、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
为:担任。下车:指即位或上任。古今异义。辟:征召。既:已经。
从前王子师担任豫州刺史,未到任即征召荀慈明,到任后又征召孔文举
17、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
甄拔:挑选提拔。或:代词,有些人。美:赞美。形容词作动词
山涛作冀州刺史,选拔三十余人,有的成为侍中、尚书,这都是前代人所赞美的。
18、而君侯亦一荐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
之:这些,这类以:连词,因为。//介词,凭借。见:被。被动句
而您也荐举过一位严协律,进入中央为秘书郎;还有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等人,有的因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操行清白受您赏识。
19、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
衔恩抚躬:怀恩感慨。于:介词,在。国士:国中杰出的人。此处指韩朝宗。
委身:托身,以身事人。
我每每看到他们怀恩感慨,忠义奋发,因此我感动激励,知道您对诸位贤士推心置腹,赤诚相见,故而我不归向他人,而愿意托身于您。
推心置腹
【解释】: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出自】:《后汉书·光武帝本纪》:“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
20、倘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敢:谦词,冒昧。敢问路在何方
如果碰到紧急艰难的情况,有用我之处,我当献身效命。
概括段意。
第四段,进一步地夸赞韩荆州的功绩,抬高韩朝宗的地位。通过写韩朝宗礼贤下士的既有事实,表明自己的归附是正得其人,并非饥不择食的趋炎附势。
21、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且:助词。用在句首,表示提挈,犹夫。
一般人都不是尧、舜那样的圣人,谁能完美无缺?
22、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
谟猷:谋画。自矜:自我夸耀。
我的谋略策画,岂能自我夸耀?
23、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
尘秽视听:请对方看自己作品的谦虚说法。
尘秽,活用,名词作动词,使动。合:符合,适合。
至于 我的作品,已积累成为卷轴,想要请您过目。只怕这些雕虫小技,不能受到大人的赏识。雕虫小技
【解释】:雕:雕刻;虫:指鸟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也用来谦称自己写的诗作或文章
【出自】:《北史·李浑传》:“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
【示例】:这些玩意儿,尽是些~,不过解闷消闲。我讲的是长枪大戟,东荡西驰的本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近义词】:雕虫篆刻【反义词】:雄才大略
24、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
刍荛:谦指自己的作品。割草为刍,打柴为荛,刍荛,指草野之人。缮写:抄写。
若蒙您垂青,愿意看看拙作,那便请给以纸墨,还有抄写的人手,然后我回去打扫静室,缮写呈上。
25、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
庶:希望。
希望青萍宝剑、结绿美玉,能在薛烛、卞和门下增添价值。
典故。昔者,越王句践有宝剑五,闻於天下。客有能相剑者,名薛烛。王召而问之,曰:「吾有宝剑五,请以示之。」薛烛对曰:「欧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
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青萍剑。相传东汉光武帝舞剑於莲花池畔,鹜见蜻蜓飞掠於花叶浮萍之间。或立莲枝随风飘摇,或驻足青萍随波荡漾;其姿轻盈曼妙,如剑之击刺翻飞,跃矫灵活,遂名其剑为『青萍』。因此其莲花型护手,一直流传至今。
结绿:美玉名。《战国策·秦策三》:“臣闻 周 有砥厄,宋 有结绿,梁 有悬黎,楚 有 和 璞。楚人和氏得玉璞(未经雕琢的玉石)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砍掉)其左足。及厉王薨(帝王死),武王即位。和有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人相之,有曰:“石也。”王有以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为,和乃抱其璞而哭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视之石也,忠贞之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果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26、幸推下流,大开奖饰,唯君侯图之。
幸:希望。推:荐举,推选。下流:地位低的人,古今异义。唯:表示希望、祈请。图:考虑。希望您荐举身居下位的人,大开奖励称誉之门。祈请您加以考虑。
概括第五自然段的大意。
再次表达自己想要有一展才华的机会。由自负转而自谦。
四、一词多义
而
1、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
2、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
3、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
4、使白得颖脱而出
5、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以
1、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
2、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
3、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
4、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
5、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
6、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
7、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
其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脱颖而出,即其人焉。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
见
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
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
之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
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
所以龙蟠凤逸之士
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
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
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
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
唯君侯图之。
于
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
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内容。
2、理解典故及其作用。
概括1、2自然段的大意。
第一段:极言韩朝宗地位之高,声誉之隆并转入到对自己的介绍。
第二段:从才华和影响两方面介绍自己。
概括3、4自然段的大意。
第三段,阐明韩荆州居高位,自己有才情,如有机会,必将会得到赏识。
第四段,进一步地夸赞韩荆州的功绩,抬高韩朝宗的地位。通过写韩朝宗礼贤下士的既有事实,表明自己的归附是正得其人,并非饥不择食的趋炎附势。
归纳出1、2自然段的典故,分析作者使用这些典故的作用。
1.周公吐哺握发,“我一沐(洗头)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史记·鲁世家》)
2.一登龙门,《后汉书·李膺传》:“膺独特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典故的作用:
一方面,从内容上讲,李白在文章中捧人必夸己,利用这些典故在强调韩朝宗为伯乐之时,也不忘强调自己就是他要找的千里马。
另一方面,从艺术手法上讲,利用典故还能够达到委婉尽致的效果,含蓄地表达出自己的用意而不显露骨。
归纳出3、4自然段的典故。
毛遂自荐,颖脱而出,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倚马可待,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归纳出第五自然段的典故。
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青萍是指青萍剑,结绿是指结绿玉。薛是薛烛,古代善相剑者。卞,卞和,古代善识玉者。
三、有人认为,作为文章,本文确实使人不能不叹为观止;但是作为自荐信,却未免飞扬跋扈而且有些地方简直咄咄逼人,请你找出这些不妥的地方。
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脱颖而出,即其人焉。
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异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3.讨论:这封信可以视作是李白当时的一封“求职信”,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掷地有声地宣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通过学习本文,你觉得这是矛盾吗?透过这个现象你怎样理解李白?
与韩荆州书教学设计 篇2
《荆州书》是李白写给韩朝宗的一封自荐书。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中度过, 二十五六岁时怀着“愿为辅弼, 使寰区大定, 海县清一”的报国理想出蜀漫游, 34岁时来到襄阳。为求见时任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山南东道采访使韩朝宗并得到他的引荐, 便写了这封自荐书。书中李白一开始就借用天下谈士“生不用封万户侯, 但愿一识韩荆州”之语, 极力赞美韩朝宗的谦恭下士、识拔人才之举。接着作毛遂自荐介绍自己的经历、才能和气节, 表现了作者“虽长不满七尺, 而心雄万夫”的气概和“日试万言, 倚马可待”的才气, 以及不卑不亢“平交王侯”的傲狂性格。文章虽然写得气势雄壮且历来广为传诵, 然而从自荐角度看却是一篇失败之作, 因为后来的李白始终没有得到韩朝宗的引荐, 而且尽管他一生中“徧干诸侯”“历抵卿相”却至死也没能实现他那宏伟的政治抱负。
《太尉书》是苏辙进士中第后写给韩琦的自荐书。1056年, 苏轼、苏辙兄弟俩随父苏洵赴京师赶考, 第二年兄弟二人便双双高中, “三苏”之名随之享誉天下。虽然兄弟同科进士一时显得荣耀无比, 但要取得朝廷重视必须有得力之人推荐, 新科进士逐一拜见朝中显要展示才华以自荐已成惯例。当时朝中文有欧阳修, 武有韩琦, 能获得两人的支持和帮助是苏氏兄弟在政坛站稳脚跟的基础。之前苏轼已因一篇文章让欧阳修赞不绝口而收为弟子, 苏辙便想通过这封自荐信取得位尊权重的韩琦的引荐。苏辙在信中一开始不是吹棒对方而是提出了一个令时人耳目一新的原创观点——文气说, 然后阐述“养气”理论、自己的养气经历及其所获和遗憾, 最后委婉地提出了得到对方引荐的想法。后来的事实证明, 《太尉书》是自荐的成功之作, 苏辙受到了对方的青睐, 这在他的仕途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后来苏辙也遭受过不少坎坷, 但与李白在政治理想的失意相比当有天差地别。
从文学的角度讲, 李白和苏辙都是名垂千古之大家, 《荆州书》和《太尉书》这两篇文章也是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它们不仅被选入《古文观止》也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然而在其艺术价值之外,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 为什么同样出自名人笔下、同为传世名作, 有着相同的作文目的和写作背景, 且表达的对象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而最后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呢?探讨这个问题, 有助于面临就业选择或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们提高自己的自荐水平。
自荐, 说到底是一种言语表达活动。表达即言语的实际运用, 要想取得表达的成功, 需要表达者具有较高的表达能力。需要说明的是, 表达不是“表现”, 并非文思泉涌、倚马万言或伶牙利齿、口若悬河就能顺利实现表达目的。从理论上讲, 言语表达即表达者根据自己的表达目的, 针对特定的表达对象, 结合具体的时境, 对相关内容的有机组合和对形式的最佳选择。看准对象、有的放矢是言语表达中的“铁的定律”。李白自荐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就在于他没有做到“看准对象、有的放矢”。其主要体现在虚、狂两个方面。
所谓虚即多不实之词。
首先, 是李白在文中对韩朝宗写了太多而且华而不实的溢美之词。爱听好听话是人之常情, 人际沟通中善于赞美对方是表达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尤其是有求于人或做自我推荐之时, 给对方戴点“高帽子”也实为必要之举, 但这个“高帽子”一定要大小合适才能让对方感觉舒服, 否则都会适得其反。李白一上来就用“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 但愿一识韩荆州’”给对方扣了一顶令人肉麻的“高帽子”, 并将对方与周公相提并论。对方之所以感觉不舒服, 是因为它不符合实际, 因为据相关文献所载, 韩朝宗虽然也有善提拔后进的美名, 但毕竟还没有达到让天下之士宁肯不做万户侯也要与其见上一面的程度。接着李白又夸对方“制作侔神明, 德行动天地, 笔参造化, 学究天人”——这显然也是虚妄之词。苏辙在自荐信中虽然也给韩琦戴了高帽, 称对方“以才略冠天下, 天下之所恃以无忧, 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入则周公、召公, 出则方叔、召虎”, 但据历史记载这个高帽子做得比较合适, 因为时任宰相的韩琦曾屹立四朝, 确实为国之柱石。而且, 这种赞美是一步一步自然而然提出的, 并不让人有突兀之感:他先提出“文者气之所形”“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 接着叙述自己“过秦、汉之故都, 恣观终南、嵩、华之高, 北顾黄河之奔流”, “至京师……知天下之巨丽”, “见翰林欧阳公……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的“养气”经历, 以及“太尉以才略冠天下……而辙也未之见”之缺憾, 至此, 才水到渠成地提出求见对方以“尽天下之大观”的愿望。
其次, 李白对自己能力和才华的介绍也有自夸之嫌。说什么“十五好剑术, 徧干诸侯;三十成文章, 历抵卿相……心雄万夫。王公大人, 许与气义”等等, 这些都只能说明他曾经有过这些经历, 但实际能力究竟如何人们无法知晓。即使此时的他已是大有名气的浪漫诗人, 但这也并非做官的必备素质。而且浪漫之人多狂傲, 即便作了官也未必长久, 李白后来在长安的三年为官经历也能说明这一点。而苏辙一上来不是像李白那样给对方戴高帽, 而是提出了一个当时天下人闻所未闻、经过自己深思熟虑的纯原创的“文气说”, 不仅一下子震住了对方, 而且也让人觉得此绝非没有真才实学之人——这就不动声色地显示了自己的真才实学, 况且作文是做官的必备素质之一。《太尉书》中苏辙没有刻意推荐自己, 但真实水平尽然显现, 而李白自我吹嘘却得不到对方响应。这一点苏辙比李白要高明得多。
所谓狂即谦让不足。
自荐信是地位低下者对地位高贵者的一种“上行”文体, 自荐是一种有求于对方的言语表达活动, 因此自荐信的作者必须谦虚礼让而不能盲目自大, 否则容易先入为主造成对方的反感。但李白不懂这一点, 在《荆州书》中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对方提出要求:一开始既赞美对方因有周公之风致天下之士人所“景慕”, 又提出“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 寒贱而忽之”的希望——言外之意是对方这方面做得不够, 让他向周公学习——既显得自相矛盾也让对方感到不快。而且自己所想求见的大人物, 岂是可以随便指责的?接着, 他又要求对方对自己“开张心颜, 不以长揖见拒”, 而且“必若接之以高宴, 纵之以清谈”, 还“请日试万言, 倚马可待”。更有甚者, 他还责问对方“何惜阶前盈尺之地, 不使白扬眉吐气, 激昂青云耶”?文中他更是不着边际地来了一句“傥急难有用, 敢效微躯”。试问:作为一州刺史的韩朝宗, 用得着一个十四五岁时学了点剑术的人来解急救难么?——确实有点自不量力。最后, 李白还一再向对方提出“幸惟下流, 大开奖饰, 惟君侯图之”的要求。虽然李在这封自荐书中表现了多为人称道的“不卑不亢、平交王侯”的性格, 但这绝对无补于他希望通过对方引荐而实现入仕的目的。
苏辙在《太尉书》中既不阿谀对方也不自吹自擂, 而是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己想见到对方的目的是为了弥补自己“养气”经历中的不足并得到对方的教诲, 以使自己“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 就显得委婉而谦虚。苏辙这种彬彬有礼的态度必然在对方心目中形成好感, 给了对方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细节决定成败。从两封自荐信的标题中的一“与”一“上”两字, 也能看出衡量两人在自荐水平高低的细微差别:“与”的对象一般指地位、身份平等的人, “上”则是地位低下的人向地位高贵的人的行文。
从某种意义上讲, 韩朝宗对李白的自荐不予理睬对李白不是好事, 而对历史却未必是坏事。因为如果韩朝宗向朝廷推荐李白并且仕途通达, 中国甚至世界的历史上就有可能少了一颗文化巨星。但无论如何, 李白的自荐能力确实令人不敢恭维。据说, 李白在上这封自荐信之前, 曾在一次招待宴会上, 不顾身份悬殊贸然起身直接与当时在场的最高长官韩朝宗碰杯, 企图以这种独特的举动引起对方对自己的关注, 结果却弄巧成拙——或许此时已经引起了对方的反感, 对其自荐不予理睬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然而, 倒霉的李白却用自己的神来之笔给对方做了一次永久性的免费广告, 一举让韩朝宗永远地活在了后人的心中!
总之, 自我推销是当今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常用手段之一, 自荐能力也是当今人们的一种基本能力。探究李白和苏辙在《荆州书》和《太尉书》的具体PK, 尤其对当今学子涉世之际企图通过自荐推销自己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要想取得自荐的成功, 必须看准对象有的放矢, 既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真才实学或特长之处, 又要态度谦恭提出自己的想法, 还要恰如其分地赞美对方。只有这样, 才能比较顺利地取得自荐的成功。
王琴琴裴倩敏
与韩荆州书阅读答案附翻译 篇3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日: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臣,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一荐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白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倘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口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口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口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口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推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干:求
B.一经品题,便作佳士 题:书写
C.未下车,即辟荀慈明 辟:召
D.而愿委身国士 委:托付
7.在第五段的空格内填入的虚词,恰当的一组是(3分)
A.若 安 则 且 B.若 则 安 且
C.且 安 则 若 D.且 则 安 若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3分)
译文: ▲ 。
(2)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2分)
译文: ▲ 。
(3)幸推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3分)
译文: ▲ 。
9.请简要分析第四段举例的用意。(4分)
答: ▲
参考答案
6.B7.C
译文
我听说天下谈士聚在一起议论道:人生不用封为万户侯,只愿结识一下韩荆州。怎么使人敬仰爱慕,竟到如此程度!岂不是因为您有周公那样的作风,亲自做吐哺握发之事,故而使海内的豪杰俊士都奔走而归于您的门下。士人一经您的接待延誉,便声名大增,所以屈而未伸的贤士,都想在您这儿获得美名,奠定声望。希望您不因自己富贵而对他们骄傲,不因他们贫贱而轻视他们,那么您众多的宾客中便会出现毛遂那样的`奇才。假使我能有机会显露才干,我就是那样的人啊。
我是陇西平民,在楚汉游历。十五岁时爱好剑术,谒见了许多地方长官;三十岁时文章成就,拜见了很多卿相显贵。虽然身长不满七尺,但志气雄壮,胜于万人。王公大人都赞许我有气概,讲道义。这是我往日的心事行迹,怎敢不尽情向您表露呢?
您的著作堪与神明相比,您的德行感动天地;文章与自然造化同功,学问穷极天道人事。希望您度量宽宏,和颜悦色,不因我长揖不拜而拒绝我。如若肯用盛宴来接待我,任凭我清谈高论,那请您再以日写万言试我,我将手不停挥,顷刻可就。如今天下人认为您是决定文章命运、衡量人物高下的权威,一经您的品评,便被认作美士,您何必舍不得阶前的区区一尺之地接待我,而使我不能扬眉吐气、激厉昂扬、气概凌云呢?
从前王子师担任豫州刺史,未到任即征召荀慈明,到任后又征召孔文举;山涛作冀州刺史,选拔三十余人,有的成为侍中、尚书。这都是前代人所称美的。而您也荐举过一位严协律,进入中央为秘书郎;还有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等人,有的因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操行清白受您赏识。我每每看到他们怀恩感慨,忠义奋发,因此我感动激励,知道您对诸位贤士推心置腹,赤诚相见,故而我不归向他人,而愿意托身于您。如逢紧急艰难有用我之处,我当献身效命。
【与韩荆州书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寄荆州张丞相,寄荆州张丞相王维,寄荆州张丞相的意思,寄荆州张丞相赏析05-13
荆州创卫标语07-19
荆州双争剖析09-03
荆州旅游发展论文08-14
在荆州与张使君李居士联句,在荆州与张使君李居士联句鲍照,在荆州与张使君李06-28
荆州文化旅游发展11-10
荆州导游词206-15
湖北荆州中考政治试卷07-09
荆州市城镇居民消费05-18
荆州古城的导游词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