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实验大纲(共7篇)
中级财务会计实验大纲 篇1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中级财务会计》 课程负责人:余海宗
授课教师:傅代国、焦薇、唐国琼、于晓谦、吴学斌、黄增玉、张雪南、梁婷、谭洪涛
学 时:周3 学 分:3 先修要求:会计学基础
授课对象: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CPA专业方向 讲课学时:50学时
实验学时:习题课及课外习题讲解4学时 案例分析:4学时 期末考试:2学时
教材名称及主编姓名:《财务会计学》,傅代国主编,新版教材正在编写出版过程中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CPA方向所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构成会计学科体系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是以我国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最新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国际惯例为依据,既有财务会计理论的阐述,又有财务会计实务的讲析,成为会计专门人才必修的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培养学生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
三、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基础会计,其后续课程依次为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与成本会计课程在部分内容上有交叉,处理的原则是:财务会计课程只涉及到有关费用的核算方法,完成费用按要素的核算与归集。费用按成本项目或成本计算对象的归集与分配等方面的内容则在成本会计课程中加以解决。有关报表分析的内容放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讲授。有关破产清算、合并报表等内容列入高级财务会计中讲授。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财务会计学主要讲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等各具体会计要素的核算及对外陈报。从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和基本要求上看,一是注重会计问题的经济背景,分析会计的经济社会影响,从经济学等广泛的领域理解、学习会计,注重会计的经济生命和经济价值;二是注重会计职业判断的特征,引导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三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参与会计工作的基本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能力以及分析会计政策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会计原理的基础上,全面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过程,并紧密结合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熟练掌握财务会计的账务处理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并为进一步学习《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其他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五、教学形式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可利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电子讲稿,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以及重、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说明。实践性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内容。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案例教学、课堂测试和课外作业。
本课程配备了习题集。习题的选择结合实际,以加深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并提高对本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认识。作业是本课程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能完成规定的课外作业。
本课程平时采用案例分析,分小组讨论,或口试、或写阶段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期末采用闭卷考试的办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考核。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4学时)第二章
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4学时)第三章
应收款项(4学时)第四章
存货(3学时)
第五章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的投资(4学时)第六章
固定资产(2学时)第七章
无形资产(2学时)第八章
投资性房地产(2学时)第九章
长期股权投资(5学时)第十章
资产减值(4学时)第十一章
负债(4学时)第十二章
所有者权益(2学时)第十三章
收入、费用及利润(4学时)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4学时)案例教学(4学时)作业评讲(4学时)期末考试(2学时)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
由于实务操作性很强,就会计学的内在教学规律而言,本课程各章教学内容在方法上应以讲授账务处理的内在逻辑及业务例示为主线,侧重于会计的经济社会价值和会计的职业判断特征。因此,一方面要结合当前我国会计准则、制度的制定、实施情况以及企业实际会计工作,适当组织一些相关的课堂讨论;另一方面,在每章适当的地方都安排有判断流程图,即可把握整体教学思路,又可增强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时间以外,还应辅之一会计模拟实验操作。此外,认真完成课后练习对于理解本课程课堂教学内容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习题在课堂上讲解。本课程的教学手段建议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同时辅之以少量的板书。
八、考核方法 本课的成绩考核分为平时作业和实验考核以及期末考试两部分,其中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
九、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
1.修订大纲的指导思想:根据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的特点,结合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实务发展的最新动态修订本大纲。
2.本大纲是依据本科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编写的,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践性。
十、课程章节基本内容
第一章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
1.掌握会计要素概念及其确认条件 2.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3.掌握会计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4.熟悉财务报告目标 5.熟悉财务报告的构成 6.了解会计基本假设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我国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和结构 2.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第一节
财务会计的概念和特征
一、财务会计的概念
二、财务会计的特征 第二节
财务会计的目标
一、财务信息的使用者
(一)投资者
(二)债权人
(三)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四)社会公众
二、财务会计目标的内容
(一)受托责任观
(二)决策有用观
(三)融合观
第三节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信息质量特征
一、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二、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特征
(一)可靠性
(二)相关性
(三)可理解性
(四)可比性
(五)实质重于形式
(六)重要性
(七)谨慎性
(八)及时性
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一、会计要素概念
二、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一)资产
(二)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三、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一)收入
(二)费用
(三)利润
第五节
财务会计要素的计量
一、会计计量基本理论
(一)计量对象
(二)计量属性
(三)计量对象
二、会计计量基本要求和会计计量属性的构成(一)历史成本
(二)重置成本
(三)可变现净值
(四)现值
(五)公允价值
三、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 第六节
财务报告
一、财务报告的概念
二、财务报表的组成及相关概念
(一)资产负债表
(二)利润表
(三)现金流量表
(四)附注
第二章 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基本理论和会计处理,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 1.了解货币资金的核算内容 2.掌握金融资产的分类
3.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计量和核算 4.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后续计量和核算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货币资金的管理和内部控制
2.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性质、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第一节 货币资金
一、货币资金的范围及内部控制制度
(一)货币资金的性质与范围
(二)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库存现金的核算
(一)库存现金的管理
(二)库存现金收支的核算
(三)备用金的核算
(四)库存现金清查
三、银行存款的核算
(一)银行存款的管理
(二)银行转帐结算方式
(三)银行存款收付的核算
(四)银行存款的核对
四、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一)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二)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第二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金融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性质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量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四、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出售
第三章 应收款项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应收款项的基本理论与会计核算,通过本章学习,要求: 1.了解应收帐款的性质与范围 2.掌握应收帐款发生与收回的核算 3.掌握应收票据的核算 3.掌握坏帐的核算
4.掌握预付及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应收帐款发生与收回的核算 2.坏帐的核算
第一节 应收款项概述
一、应收款项的概念
二、应收款项的分类 第二节 应收票据
一、应收票据的概述
(一)应收票据的分类
(二)应收票据的计价
二、应收票据的核算
(一)不带息票据的核算
(二)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
第三节 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的确认
二、应收账款的计价
(一)商业折扣
(二)现金折扣
三、应收账款的核算
(一)没有商业折扣的情况下的核算
(二)有商业折扣的情况下的核算
(三)有现金折扣的情况下的核算
四、坏账损失的核算
(一)坏账的确认标准
(二)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计提比例和计提方法
(三)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 第四节 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
一、预付账款
(一)预付账款的核算内容
(二)预付账款的核算
二、其他应收款
(一)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内容
(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第五节
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
一、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
二、应收债权出售
(一)不附追索权的应收债权出售
(二)附追索权的应收债权出售
(三)应收债权贴现
第四章 存货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讲授存货的基本理论和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 1.掌握存货的确认条件 2.掌握存货初始计量的核算 3.掌握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认方法 4.掌握存货期末计量的核算 5.熟悉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掌握存货的确认条件
2.掌握存货初始计量和期末计量
第一节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存货的概念与确认条件
二、存货的初始计量(一)外购的存货
(二)通过进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货(三)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 第二节 存货发出的计价
一、存货盘存制度
二、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一)先进先出法、(二)加权平均法
(三)个别计价法 第三节 存货的期末计量
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一)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
(二)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
第四章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的投资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讲授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的投资的基本理论和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
1.了解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性质
2.掌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3.掌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4.掌握采用实际利率确定金融资产摊余成本的方法 5.掌握不同类金融资产转换的核算 6.掌握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2.采用实际利率确定金融资产摊余成本的方法 3.不同类金融资产转换的核算 4.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
第一节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性质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第二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性质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量
三、不同类金融资产之间转换 第三节 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一、金融资产减值测试
二、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
(二)贷款和应收款项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第六章 固定资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固定资产的基本理论和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 1.掌握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2.掌握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 3.掌掌握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4.掌握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 5.熟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2.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及其核算
3.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及其核算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一)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原则
(二)不同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确认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第三节 固定资产处置
一、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
二、固定资产处置的处理
第七章 无形资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无形资产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 1.掌握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2.掌握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条件 3.掌握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 4.掌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原则 5.掌握无形资产摊销原则 6.熟悉无形资产处置和报废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2.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及其核算 3.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和摊销 4.无形资产的处置
第一节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
(二)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三)土地使用权
二、研究与开发支出
(一)研究与开发阶段的区分
(二)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
三、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一)外购无形资产
(二)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
(三)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
(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政府补助取得的无形资产 第二节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判断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否确定
二、确定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应考虑的因素
三、无形资产摊销
第三节 无形资产处置和报废
一、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
二、出售无形资产所有权
第八章 投资性房地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投资性房地产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
1.掌握投资性房地产概念和范围 2.掌握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 3.掌握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的核算 4.掌握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核算 5.掌握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核算 6.熟悉投资性房地产处置的核算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 2.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3.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核算 4.投资性房地产处置
第一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 第二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一、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一)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前提条件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
三、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第三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
一、房地产的转换
(一)房地产的转换形式及转换日
(二)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第九章 长期股权投资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长期股权投资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
1.掌握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
2.掌握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
3.掌握以非企业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确定方法 4.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 5.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 6.熟悉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核算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不同方式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 2.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基本理论和核算 3.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基本理论和核算
第一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原则
二、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一)企业合并概述
(二)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
三、非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一)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二)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三)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
(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五)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第二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一、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原则
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
(一)成本法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二)成本法核算
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
(一)权益法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二)权益法核算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和处置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第十章 资产减值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资产减值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
1.掌握认定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2.掌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3.掌握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原则 4.掌握资产组的认定方法及其减值的处理 5.熟悉资产减值的概念 6.了解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认定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2.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3.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原则
4.资产组的认定方法及其减值的处理
第一节 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认定
一、资产减值概念
二、资产减值的迹象
第二节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和减值损失的确定
一、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的确定
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
(一)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
(二)折现率的预计
(三)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预计
(四)外币未来现金流量及其现值的预计
三、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
第三节 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的处理
一、资产组的认定
二、资产组可收回金额和账面价值的确定
三、资产组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四、涉及总部资产的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第四节 商誉减值的处理
一、商誉账面价值的分摊
二、商誉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第十一章 负 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负债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 1.掌握一般纳税企业应交增值税的核算
2.掌握职工薪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的核算 3.熟悉应付股利的核算
4.了解应交消费税和应交营业税的核算 5.了解小规模纳税企业增值税的核算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流转税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
2.职工薪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的核算
第一节 负债概述
一、负债的概念和特征
二、负债的分类 第二节 应付职工薪酬
一、职工薪酬的内容
二、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一)职工薪酬确认的原则
(二)职工薪酬的计量标准
(三)辞退福利的确认和计量
(四)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第二节 应付债券 一、一般公司债券
二、可转换公司债券 第三节 应交税费
一、流转税概述
二、应交增值税
三、应交消费税
四、应交营业税
五、其他税费 第三节 其他负债
一、短期借款
二、应付票据
三、应付账款
四、预收账款
五、其他应付款
六、应付股利
七、长期借款
八、长期应付款
九、专项应付款
第十二章 所有者权益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
1.了解所有者权益的性质和内容 2.掌握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会计处理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和联系
2.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会计处理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的性质及构成
一、所有者权益的性质
二、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三、所有者权益的组成内容 第二节 实收资本
一、实收资本概述
二、实收资本的会计处理 第三节 资本公积
一、资本公积概述
二、资本公积的会计处理 第四节 留存收益
一、留存收益的性质
二、盈余公积
(一)盈余公积的性质和内容
(二)盈余公积提取和使用的会计处理
三、未分配利润
(一)未分配利润的两层含义
(二)未分配利润的会计处理
四、未弥补亏损
(一)弥补亏损的方法
(二)会计处理
第十三章 收入、费用及利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
1.掌握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2.掌握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3.掌握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4.掌握建造合同收入和成本的确认和计量
5.熟悉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的处理 6.掌握利润形成及其分配的核算 7.掌握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
8.掌握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 9.掌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10.掌握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建造合同收入等的确认原则和计量方法 2.不同商品销售方式的会计处理 3.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
4.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 5.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6.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7.股票股利和现金股利的会计处理差异 8.利润形成和分配的会计核算
第一节 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
(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
(二)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具体运用
二、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
三、现金折扣、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的处理
(一)现金折扣
(二)销售折让
(三)销售退回
第二节 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一、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
(一)提供劳务收入确认条件
(二)提供劳务收入确认条件的具体运用
二、提供劳务收入的计量
三、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区分
第三节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一、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
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计量 第四节 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一、建造合同的概念
二、合同的分立与合并
三、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一)合同收入的内容
(二)建造合同成本
(三)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第五节 期间费用的核算
(一)营业费用的核算
(二)管理费用的核算
(三)财务费用的核算 第六节 利润总额的核算
一、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二、利润形成的核算 第七节 所得税的核算
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二、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
(一)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一)一般原则
(二)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殊情况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
四、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一)一般原则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
五、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一)当期所得税
(二)递延所得税
(三)所得税费用 第八节 利润分配的核算
一、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二、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
三、利润的年终结转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财务报告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 1.掌握资产负债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 2.掌握利润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 3.掌握现金流量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 4.掌握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 5.掌握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
6.熟悉附注的概念和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主要报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 2.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一、财务报表的概念
(一)资产负债表
(二)利润表
(三)现金流量表
(四)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
(五)附注
二、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
(一)持续经营
(二)列报项目一致性
(三)性质或功能
(四)抵销
(五)指标可比性
(六)明了性
(七)期间要求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格式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
(二)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列示
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一)填制依据(二)填列方法 第三节 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内容和格式
二、利润表的编制
(一)填制依据
(二)填列方法
三、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三)每股收益的列报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概述
二、现金流量的分类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三、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结构
四、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一、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 第六节 附注
一、附注的性质
二、附注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三)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四)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六)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七)分部报告
(八)关联方披露
中级财务会计实验大纲 篇2
一、当前《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课时设计的问题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会计对会计专业的各种要素,对具体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知识、会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等内容都进行了涉及,教学的内容较多,课时不足,是当前中财教学的主要问题。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高校一般设计为两个学期十二个课时,显然不能满足《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的实际需要,导致教学效果较低。此外,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发展和变化,企业对金融和财务管理、会计等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我国的会计体制建设也不断发展,实行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这些因素都对高校的会计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越来越庞杂的教学内容与较少的课时设计之间的问题,是高校《中级财务会计》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中级财务会计》的专业化和边缘化问题
会计教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从会计确认原则、会计报告、计量属性到日常会计组织和管理等,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性,需要遵循专业规范。同时,在实际的市场经济活动中,会计活动的环境和要求不但变化,各种金融工具、支付手段和金融产品等对实际运用中的财务会计内容产生很大的影响。高校《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相较于市场需要更新周期较长,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的专业性受到实际市场需要的挑战,新时期的会计人才既需要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还要对新型的金融工具、金融学、投资学和公司会计管理等综合知识熟悉掌握。
(三)教学内容繁杂,学生有一定的畏难心理
在实际的高校教学中,学生普遍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存在着一定的畏难情绪,这是由于《中级财务会计》设计大量的经济业务类知识,教学内容较为单调和枯燥,知识点零散。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对很多知识的理解处于零散的分布状态,没有形成有效的知识体系,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中级财务会计》就是学习会计分录的编制。教材编制的内容设计的不合理和更新的滞后性,以及教师教学方法落后和指导不足,课程设计内容较多等客观因素,是导致学生对《中级财务会计》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的主要原因。
(四)会计准则的原则性导向对会计教学的影响
我国的会计准则随着市场的不但发展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会计准则由原有的规则性导向转变为原则性导向,对实际的会计工作和高校的会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原则性导向给予了会计人员一定的空间,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判断,使得财务会计工作在实际情况中更加灵活。同时也对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当下的财务会计类教学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在会计准则的原则性导向作用下,高校财务会计教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还要掌握不同实际条件下可以采取的不同业务模式和不同业务处理方法可能带来的不同财务后果等。会计准则原则性导向的转变,对学生的整体专业素质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实践性教学内容较少
高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很多知识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和掌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的高校由于课时、资金和实践机会等多方面的因素限制,《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任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性教学内容较少,实践活动大多安排在理论教学完成后,重视程度低,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相互促进作用。当前高校的财务会计教学大多以模拟性的教学为主,学生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其次是《中级财务会计》与其他金融学、财务管理等课程之间的联系较少,导致学生不能实现综合知识的全面提升和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不完整。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高校《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应该进一步增强以实践为目标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专业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缺失,对《中级财务会计》学习对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不了解。首先,高校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突出《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时的职业素质要求和市场企业对会计服务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了解企业会计服务对企业税收、市场价值和经营业绩等产生的重要影响,明白为什么去学习。转变原有的会计教育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主的教学理念和目标,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敏感性为目标,以使得高校会计学生能够具有适应会计市场变化的素质。
(二)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当前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内容的设计主要是以会计各个要素依次进行的,这样的设计虽然可以让学生很好的了解会计各个要素的基本知识和会计准则等,但是过于死板,灵活性较低。在我国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前提下,会计制度和准则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内容设计不能培养学生对新知识学习和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独立进行新知识学习更新的能力,以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根本,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和解决能力。增加多实际案例教学的运用,使得学生按照企业经济业务之间的关系进行会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其职业素质和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效率。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为引导、启发、探究式教学,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以小组方式进行问题和案例的分析和实际问题的讨论,发挥学生对会计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多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可以有效的将会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相结合,符合会计教学的要求,案例的选择要包含新的知识和符合学生的接收范围,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最后,还多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会计知识规律。如很多学生都对长期期权投资中的权益法和成本法核算存在学习难点,老师可以通过举例如: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如果属于一个整体,则投资企业的净利润可以确认为投资收益,若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是两个独立的经济主体,投资企业应在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确认投资收益。对这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对相关概念和知识进行掌握。
(三)改革教学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是指学生和老师对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包含有老师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两个方面。实践教学中的教学评价,往往只注重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忽略了对老师的评价,不利于老师教学问题的改善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且以试题考试为主的教学评价,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建议设置试题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机制,以试题对学生对会计基本原则、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以过程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际问题分析能力和其他综合素质进行考核,为教学活动提供全面、可靠的教学评价。
三、总结
《中级财务会计》是高校财务管理和会计类专业的重要课程,是我国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教育。当前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存在着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一些问题,需要去进行分析和改进,在教育改革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影响下,对高校会计教学进行教学改革,注重学生专业素质和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企业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银梅, 吴云端〈.中级财务会计〉学习重点与学习方法探究[J].西江教育论坛, 2010 (4) .
[2]兰风云〈.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 (4) .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中级财务会计;学生;教学设计
中级财务会计是对会计学专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与分析,具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会计报表附等。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则和基本目标是,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财务会计理论和财务会计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财务会计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财务会计实务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的内容体系及教学要求
中级财务会计的主要课程内容是以财务会计的目标为导向、以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前提、以六大会计要素为结构,在阐述财务会计目标、特征的基础上,对六大会计要素的核算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最后又以财务会计报告为总结。针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需要通过2个层次来了解和掌握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教学要求。这样在课堂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精彩生动,让学生都可以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运用财务会计的基本方法处理工作中的一般财务会计问题,让大家学生学到实用的知识。
二、教学设计
1.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内容,调整教学课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研究性、探究性、协作式和情景式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充实教学内容。比如,在授课老师讲完某个专题后,建议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并找出一篇感兴趣的阅读,写一篇读后感受,在下次的课堂上同大家交流探讨,共同学习成长。深刻体会财务会计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管理的微观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国家或地区利益博弈的结果。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由于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内容都有很强的操作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都可以通过实验、模拟等环节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学校内的会计模拟实验室、会计信息实验室进行训练,另一方面还可以同一些企业、单位等的财务部门进行合作,给学生们提供可以操作的场地。通过这些实践,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操作实务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在精品课程上,让讲课老师亲自设计实际教学内容,主要通过一下步骤:第一要明确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包括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各有侧重。第二,对教学环节中的内容进行总体设计与实验,把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细分,明确教学任务,做好教学规划,并对每一环节做好评估。从而改变目前国内各高校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普遍重视不够,特别是对各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如何统一配置教学资源缺乏系统性研究,重复实践与溃漏现象严重,培养目标不清晰,对实践教学效果无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同时还应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3.记忆、理解和练习相结合
先记忆后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强化记忆。记忆应以会计概念为中心,以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为主;理解以课堂学习为主,边听、边想、多问。在练习方面,主要是指做作业,包括实训教材上的作业和练习册上的作业,通过多练、反复练加深对理论和实务的认识。 4.学习新课与复习旧课相结合
企业经济业务的特点决定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章节)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新课和旧课的结合,学生可实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加强会计实践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问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编习题库,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内容的训练与消化。实现会计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
4.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考试两部分。在教学评价中,不仅仅是以学生的最后闭卷考试作为学习效果的评价依据,而且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心得、课堂发言、小组讨论、课程实验等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如此,促使学生学习做到“五个一样”:即平时学习与期末复习一个样,课堂讨论与教师讲授一个样,重视教材与其它资料一个样,学习理论与学习方法一个样,课堂学习与课程实验一个样。注重培养学生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构建财务会计理论、财务会计准则、财务会计实务三者有机结合的超稳定“三角式”教学平台。
6.教材内容与新的财务会计规范相结合。近年来,我国的财务会计一直在不断的改革的发展。财务会计的特点之一是有一套系统的规范体系,我国会计规范的变化,必然会影响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因此,要学好这门课程,无疑应先扎实掌握教材内容,但仅限于教材内容是不够的,还要关注财务会计改革、尤其是财务会计规范方面的变化。(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中级《财务管理》考试大纲(一) 篇4
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
第一节 财务管理概述
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目标
第三节 财务管理的环境
第二章 风险与收益分析
第一节 风险与收益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分析
第三节 证券市场理论
第三章 资金时间价值与证券评价
第一节 资金时间价值
第二节 普通股及其评价
第三节 债券及其评价
第四章 项目投资
第一节 投资概述
第二节 项目投资的现金流量分析
第三节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计算
第四节 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
第五章 证券投资
第一节 证券投资的目的、特点与程序
第二节 股票投资
第三节 债券投资
第四节 基金投资
第五节 衍生金融资产投资
第六章 营运资金
第一节 营运资金的含义与特点
第二节 现金的管理
第三节 应收账款的管理
第四节 存货的管理
第七章 筹资方式
第一节 企业筹资概述
第二节 权益性筹资
第三节 长期负债筹资
第四节 混合筹资
第五节 短期负债筹资
第八章 综合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
第一节 综合资金成本
第二节 杠杆原理
第三节 资本结构
第九章 收益分配
第一节 收益分配概述
第二节 股利政策
第三节 股利分配程序与方案
第四节 股票分割和股票回购
第十章 财务预算
第一节 财务预算体系介绍
第二节 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
第三节 现金预算与预计财务报表的编制
第十一章 财务成本控制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
第二节 财务控制
第三节 成本控制
第十二章 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
第一节 财务分析的意义与内容
第二节 财务分析的方法
第三节 财务指标分析
第四节 业绩评价
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被过滤广告
[基本要求]
(一)掌握财务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二)掌握财务管理的目标
(三)熟悉财务管理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金融环境
(四)了解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冲突及协调方法
[考试内容]
第一节 财务管理概述
一、财务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企业财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前者称为财务活动,后者称为财务关系。
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一)财务活动
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投资、资金营运、筹资和资金分配等一系列行为。
1.投资活动
投资,是指企业根据项目资金需要投出资金的行为。企业投资可分为广义的投资和狭义的投资两种。
广义的投资包括对外投资(如投资购买其他公司股票、债券,或与其他企业联营,或投资于外部项目)和内部使用资金(如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等)。狭义的投资仅指对外投资。
2.资金营运活动
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会发生一系列的资金收付行为。首先,企业需要采购材料或商品,一边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一边还要支付工资和其他营业费用;其次,当企业把商品或产品售出后,便可取得收入、收回资金;最后。如果资金不能满足企业经营需要,还要采取短期借款方式来筹集所需资金。为满足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需要而垫支的资金,称为营运资金。因企业日常经营而引起的财务活动,也称为资金营运活动。
3.筹资活动
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投资和资金营运的需要,筹集所需资金的行为。
在筹资过程中,一方面,企业需要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和投资计划来确定各个时期企业总体的筹资规模,以保证投资所需的资金;另一方面,要通过筹资渠道、筹资方式或工具的选择,合理确定筹资结构,降低筹资成本和风险,提高企业价值。
4.资金分配活动
企业通过投资和资金营运活动可以取得相应的收入,并实现资金的增值。企业取得的各种收入在补偿成本、缴纳税金后,还应依据有关法律对剩余收益进行分配。广义的分配是指对企业各种收入进行分割和分派的行为;而狭义的分配仅指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
(二)财务关系
企业资金的投放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活动、筹资活动和资金分配活动中,与企业各方面有着广泛的财务关系。这些财务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企业的投资者向企业投入资金,企业向其投资者支付投资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2.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并按合同
的规定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3.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企业以购买股票或直接投资的形式
向其他企业投资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4.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企业将其资金以购买债券、提供借款或商业信用等形式出借给其他单位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5.企业与供货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企业购买供货商的商品或劳务,以及向客户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
6.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通过收缴各种税款的方式与企业发生经济关系。
7.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在生产经营各环节中互相提供产品或劳务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8.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企业向职工支付劳动报酬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
二、财务管理的环节
财务管理的环节,是指财务管理的工作步骤与一般工作程序。一般而言,企业财务管理包括五个环节:(1)规划和预测(2)财务决策(3)财务预算(4)财务控制(5)财务分析业绩评价与激励。
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含义和种类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一)利润最大化目标
利润最大化目标,就是假定在投资预期收益确定的情况下,财务管理行为将朝着有利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方向发展。
2014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大纲 篇5
2014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大纲
根据“财政部就2014年中级会计师考试有关问题答记者问”得知,2014年中级会计师考试大纲未作大的修订,只对与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准则制度政策规定不一致、不适合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大纲章节、体例不变。所以,在新大纲发布之前,考生朋友可依照2013年中级会计师考试大纲进行复习!
报完名意味着2014年中级会计师考试备战需要快马加鞭了!为了让大家有充分时间备考,网校2014年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基础班、强化班、移动班已抢先开通(点击进入免费试听>>)。另外,为更好帮助上班族、妈妈级等零碎时间较多的学员,网校在短小精悍移动班的基础上,再次重磅推出中级会计师考试“梦想成真”电子书(买纸质书送电子书)!
网校历年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效果显著,2013中级职称考试平均通过率高达83.79%,全国状元出自网校!为了回馈广大学员,2014年3月31日至5月16日,网校2014会计职称报课优惠“20元换购移动班”、“一元换购电子书”、“移动学习送学费”等正火热进行!机会难得,快来选报课程,参与活动吧!查看优惠活动详情>>
中级财务会计实验大纲 篇6
第二节 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一、普通合伙企业
(一)普通合伙企业的概念
普通合伙企业,是指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依照《合伙企业法》规定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一种合伙企业。
(二)合伙企业的设立
1.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
2.合伙企业的设立登记。
(三)合伙企业财产
1.合伙企业财产的构成。
2.合伙企业财产的性质。
3.合伙人财产份额的转让。
(四)合伙事务执行
1.合伙事务执行的形式。
2.合伙人在执行合伙事务中的权利和义务。
3.合伙事务执行的决议办法。
《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有关事项作出决议,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表决办法办理。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实行合伙人一人一票并经全体合伙人过半数通过的表决办法
4.合伙企业的损益分配。
5.非合伙人参与经营管理。
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聘任合伙人以外的人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
(五)合伙企业与第三人的关系
1.合伙企业对外代表权的效力。
2.合伙企业和合伙人的债务清偿。
(1)合伙企业的债务清偿与合伙人的关系。
(2)合伙人的债务清偿与合伙企业的关系。
(六)入伙与退伙
1.入伙。
入伙,是指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以外的第三人加入合伙,从而取得合伙人资格。
(1)入伙的条件和程序。
(2)新合伙人的权利和责任。
2.退伙。
退伙是指合伙人退出合伙企业,从而丧失合伙人资格。
(1)退伙的原因。
(2)退伙的效果。
(七)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
1.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责任形式。
(1)责任承担
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责任形式分为两种:①有限责任与无限连带责任相结合。②无限连带责任。
(2)责任追偿
2.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执业风险防范。
二、有限合伙企业
(一)有限合伙企业的法律适用
(二)有限合伙企业设立的特殊规定
1.有限合伙企业人数。
2.有限合伙企业名称。
3.有限合伙企业协议。
4.有限合伙人出资形式。
5.有限合伙人出资义务。
6.有限合伙企业登记事项。
(三)有限合伙企业事务执行的特殊规定
1.有限合伙企业事务执行人。
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
2.禁止有限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
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
3.有限合伙企业利润分配。
《合伙企业法》规定,有限合伙企业不得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4.有限合伙人权利。
(四)有限合伙企业财产出质与转让的特殊规定
1.有限合伙人财产份额出质。
《合伙企业法》规定,有限合伙人可以将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2.有限合伙人财产份额转让。
有限合伙人可以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但应当提前30日通知其他合伙人。
(五)有限合伙人债务清偿的特殊规定
有限合伙人的自有财产不足清偿其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的,该合伙人可以以其从有限合伙企业中分取的收益用于清偿;债权人也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合伙人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
(六)有限合伙企业入伙与退伙的特殊规定
1.入伙。
新入伙的有限合伙人对入伙前有限合伙企业的债务,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2.退伙。
(七)合伙人性质转变的特殊规定
《合伙企业法》规定,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普通合伙人转变为有限合伙人,或者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有限合伙人期间有限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普通合伙人转变为有限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普通合伙人期间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三、合伙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一)合伙企业的解散
(二)合伙企业的清算 1.确定清算人。2.清算人职责。3.通知和公告债权人。4.财产清偿顺序。5.注销登记。6.合伙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处理。
中级财务会计实验大纲 篇7
考试大纲
前 言
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 [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档案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以考代评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档案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在基本要求中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档案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将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档案专业基础(中级)》《档案专业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一二年一月
档案专业基础
第一部分
档案概述
基本要求:
了解:档案的形式,档案的种类,档案的作用 熟悉:档案定义的表述与含义
掌握:档案的形成条件,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的价值
一、档案的定义
(一)档案定义的表述
(二)档案的形成条件
(三)档案的形式
(四)档案的本质属性
二、档案的种类
(一)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
(二)历史档案与现行档案
(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与专门档案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档案、革命历史档案与旧政权档案
三、档案的价值
(一)凭证价值
(二)情报价值
(三)对档案真实性的辩证理解
(四)实现档案价值的规律性
1、档案价值的扩展律
2、档案价值的时效律
3、档案价值的条件律
四、档案的作用
第二部分
档案工作概述
基本要求:
了解:档案工作的概念和内容,档案馆(室)的类型
熟悉: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档案馆(室)的性质与任务,档案工作的性质 掌握: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档案工作的概念和内容
二、档案工作的性质
三、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四、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
五、档案馆(室)的性质与任务
(一)档案馆
1、档案馆的定义、性质、职能和具体任务
2、档案馆的类型
(二)档案室
1、档案室的定义与性质
2、档案室的作用、类型与任务
(三)档案行政管理机构
1、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定义、性质和基本职责
2、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具体任务
(四)新型档案机构
1、文件中心的含义与类型
2、档案中介机构的含义与任务
第三部分
档案法制与职业道德
基本要求:
了解:档案法律的特点及其与档案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关系,档案职业道德修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作用、大纲中涉及的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
熟悉:档案行政法规的概念、种类和属性特征,档案行政规章的概念、性质和类型,档案职业道德的特点、含义和内容
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属性特征、施行原则和施行方式
一、档案法律的特点及其与档案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关系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主要内容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属性特征、作用、施行原则和施行方式
四、档案行政法规的概念、种类和属性特征
五、档案行政规章的概念、性质和类型
六、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知识产权的分类、我国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
七、专利权的定义与分类、商标的定义、专利权和商标的申报程序、专利权和商标保护的时效
八、著作权与版权的定义
九、档案职业道德的特点、含义和内容
十、档案职业道德修养
第四部分
全宗
基本要求:
了解:全宗的构成条件与划分 熟悉:全宗理论的发展
掌握:全宗的概念、性质,全宗理论对档案管理的意义
一、全宗的概念、性质
二、全宗理论对档案管理的意义
三、全宗的构成条件及划分
四、全宗理论的发展 4
第五部分
外国档案管理
基本要求:
了解:文件管理的含义与文件管理职能,外国档案编目与检索,外国档案馆 熟悉:外国档案的利用和开放,外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掌握: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中心,外国档案鉴定理论与标准,外国档案的整理原则
一、外国文件管理
(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二)文件管理的含义与文件管理职能
(三)外国文件管理机构——文件中心
二、外国档案管理
(一)外国档案鉴定理论与标准
1、德国迈斯奈尔的档案鉴定理论与标准
2、美国档案鉴定理论与标准
3、前苏联的档案鉴定理论与标准
(二)外国档案的整理原则:
1、事由原则
2、来源原则
(三)外国档案编目与检索
1、外国档案编目的含义、任务和原则
2、外国档案手工检索工具:(1)案卷目录(2)指南
(四)外国档案利用和开放
1、档案利用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
2、档案开放原则
3、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时代的档案利用
4、档案利用限制的含义与封闭期制度
5、档案利用类型:(1)档案的学术利用(2)档案的实际利用
(3)档案的普遍利用
三、外国档案事业管理
(一)外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1、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2、分散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二)外国档案馆:
1、法国国家档案馆的建立及其影响
2、当代各国公有和非公有档案馆的类型
档案专业实务
第一部分
公文管理
基本要求:
了解:公文的格式和稿本,文书立卷的定义和组织
熟悉:公文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文书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文书立卷的基本原则
掌握:《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上列公文文种的名称和用途,文书办理程序和要求,行文规则,常用公文的拟写(通知、通报、函、请示、批复、报告、决定、会议纪要、会议记录、简报),特殊类型文书的处理(会议文书、信访文书),案卷整理规范,归档制度
一、公文概述
(一)公文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1、公文的概念和特点
2、公文的分类
(1)从公文来源的角度分类(2)从公文行文方向的角度分类(3)从公文涉密程度的角度分类(4)从公文稿本的角度分类
(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中规定的下列公文文种的名称与用途: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三)公文的格式和稿本
1、公文的格式
2、公文各种稿本的名称和作用
二、文书工作
(一)文书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
(二)行文规则
(三)常用公文的拟写(通知、通报、函、请示、批复、报告、决定、会议纪要、会议记录、简报)
(四)文书办理程序和要求
1、发文办理程序和要求
2、收文办理程序和要求
3、特殊类型文书的处理(会议文书、信访文书)
三、文书立卷
(一)文书立卷的定义和组织
1、文书立卷的定义
2、文书立卷的组织机构
3、文书立卷的组织形式
(二)文书立卷的基本原则
(三)案卷整理规范
1、填写卷内目录和备考表
2、拟写案卷题名
3、案卷排列和编号
4、编制案卷目录
(四)归档制度
1、归档范围(以国家档案局2006年12月18日发布的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为准)
2、归档时间
3、归档要求
第二部分
文书档案管理
基本要求:
了解: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和原则,档案鉴定工作制度的内容,档案著录和标引的含义,档案检索工作的内容,档案检索工具种类,档案利用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档案用户需求的构成,档案提供利用的基本途径与方式,开放档案,档案统计工作的步骤
熟悉:文书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文书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和原则,鉴定档案价值的标准,档案利用工作的要求,档案登记工作的内容
掌握:文书档案收集工作的方法,文书档案整理工作的方法和步骤,档案鉴定工作的方法和步骤,档案保管期限表的作用和类型,档案销毁工作,计算档案检索效率的方法,常用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制方法
一、文书档案的收集工作
(一)文书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二)文书档案收集工作的方法
1、档案室收集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档案馆档案的来源、收集范围和要求
3、档案馆收集撤销机关档案收集的要求
4、历史档案的接收和征集
二、文书档案的整理工作
(一)文书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和原则
(二)文书档案整理工作的方法和步骤
1、区分全宗
(1)立档单位的概念和构成条件(2)立档单位的变化和全宗的划分
(3)联合全宗、全宗汇集、档案汇集、全宗群的概念
2、全宗内档案常用的分类方法和应用
(1)分类法(2)组织机构分类法(3)问题分类法(4)复式分类法
3、档号及编制方法
4、立档单位和全宗历史考证的编写方法
三、档案的鉴定工作
(一)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和原则
(二)档案鉴定工作制度的内容
(三)鉴定档案价值的标准
1、档案来源标准
2、档案内容标准
3、档案形式特征标准
4、相对价值标准
(四)文书档案鉴定工作的方法和步骤
(五)档案销毁工作
(六)档案保管期限表的作用和类型
四、档案检索工作
(一)档案检索工作的内容
(二)计算档案检索效率的方法
(三)档案著录和标引的含义
(四)档案检索工具种类
1、按体例分
2、按载体形式分
3、按功能分
(五)常用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制方法
1、卷内目录
2、案卷目录
3、全引目录
4、分类目录
5、专题目录
6、主题卡片
7、文号索引
8、人名索引
9、全宗指南
10、专题指南
11、档案馆指南
五、档案利用工作
(一)档案利用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二)档案用户需求的构成
(三)档案提供利用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1、基本途径
(1)以档案原件提供利用(2)以档案复制品提供利用
(3)综合档案内容编写参考资料提供利用
2、档案利用工作的方式
(1)阅览室(2)档案外借(3)出具档案证明(4)档案复制品(5)提供咨询服务(6)举办档案展览
(四)开放档案
1、开放档案的含义
2、开放档案的期限
六、档案登记和统计工作
(一)档案登记工作的内容
1、档案状况登记的主要形式
2、档案工作登记的主要形式
(二)档案统计工作的步骤
第三部分
科技文件与科技档案管理
基本要求:
了解:科技文件和科技档案的概念,科技文件工作与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 熟悉:科技档案的特点、种类与内容构成,科技档案工作的内容与原则
掌握:科技文件鉴别、整理与归档,科技档案收集、整理、保管与开发利用工作
一、科技文件管理
(一)科技文件和科技文件工作概念和基本内容
1、科技文件和科技文件工作的概念
2、科技文件工作的基本内容
(二)科技文件的鉴别与整理
1、科技文件形成积累的措施
2、科技文件的鉴别
3、科技文件组卷方法
4、科技文件案卷编目内容与方法
(三)科技文件归档制度的内容
1、归档范围
2、归档时间
3、归档手续和要求
二、科技档案管理
(一)科技档案工作的任务与基本原则
1、科技档案工作的内容
2、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3、微观科技档案机构的任务
(二)科技档案的概念、种类和特点
1、科技档案概念
2、科技档案种类
(1)工业生产技术档案(2)基本建设档案(3)设备档案(4)自然科学研究档案
3、科技档案特点
(三)科技档案收集工作的方法和要求
1、科技档案收集方法与渠道
2、科技专业档案馆的接收制度
(四)科技档案整理工作
1、科技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
2、科技档案分类的基本方法
3、科技档案号的编制
(五)科技档案鉴定工作
1、科技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
2、科技档案鉴定的原则
3、科技档案内容鉴别方法
(六)科技档案的保管
1、科技档案的方法与要求
2、科技档案保管制度
(七)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
1、科技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基本内容
2、科技档案检索工具的种类
3、科技档案编研成品的基本类型
4、科技档案提供服务的方式
第四部分
会计档案管理
基本要求:
了解:会计档案的概念和特点
熟悉:会计档案的归档、鉴定和销毁 掌握:会计档案的整理
一、会计档案的概念和特点
二、会计档案的归档
三、会计档案的整理
(一)会计档案整理的内容
(二)会计档案的分类标准、方法
(三)会计档案的组卷、编目
四、会计档案的鉴定和销毁
(一)会计档案鉴定的依据
(二)会计档案鉴定的步骤和方法
(三)会计档案的销毁
第五部分
声像档案管理
基本要求:
了解:照片档案的保管要求,录音录像档案的保管要求 熟悉:照片档案的构成,录音录像档案的概念和种类 掌握:照片档案的整理,录音录像档案的整理
一、照片档案
(一)照片档案的构成:底片、照片、文字说明
(二)照片档案的整理
1、分类
2、编号
3、存放
4、文字说明的编写方法
(三)照片档案的保管要求
二、录音录像档案
(一)录音录像档案的概念和种类
(二)录音录像档案的整理
1、分类
2、编号
3、文字说明
(三)录音录像档案的编目
(四)录音录像档案的保管要求
第六部分
档案的保管与保护
基本要求:
了解:几种常见档案的保护要求
熟悉:档案库房的管理,档案修复技术 掌握:档案保护环境
一、档案库房的管理
(一)编号与排架
(二)档案的存放和排列
(三)档案存放位置索引
(四)档案的安全检查
二、几种常见档案的保护要求
(一)纸质档案的保护要求
(二)胶片档案的保护要求
(三)磁性载体档案的保护要求
(四)光盘档案的保护要求
三、档案保护环境
(一)档案库房防潮(水)、防高温、防光、防尘、防虫、防有害气体、防盗、防火、防震的措施
(二)档案库房温湿度的调节与控制
(三)档案库房灭菌与杀虫的方法
四、档案修复技术
(一)档案修复前的准备工作
(二)档案修复方法
1、纸质档案的去污、去酸、加固、修裱、字迹恢复与显示
2、胶片档案的去尘、去污、消除划伤与折痕、恢复退色黑
白影像
3、磁性载体档案的去污、剪接、消除复印效应
4、灾后档案的抢救
(1)水灾后档案的抢救(2)火灾后档案的抢救
第七部分
档案编研工作
基本要求:
了解:档案编研工作的内容 熟悉:会议简介、科技成果简介 掌握:大事记、组织机构沿革、统计数字汇集(基础数字汇集)、专题概要
一、档案编研工作的内容
二、常见档案参考资料的编写方法
大事记、 组织机构沿革、 统计数字汇集(基础数字汇集)、 专题概要、 会议简介、 科技成果简介
第八部分
电子文件和档案信息管理
基本要求:
了解:本大纲涉及的电子政务基本知识、电子文件的概念和种类、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含义、档案网站的含义与功能、数字档案馆的含义
熟悉:电子文件的特点、电子文件的管理原则、档案网站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数字档案馆与现行实体档案馆之间的关系
掌握: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内容与原则、档案网站的主要内容、数字档案馆的主要特点
一、电子政务基本知识
1、电子政务的概念和类别
2、电子政务的主要内容
3、电子政务的主要特点
二、电子文件
(一)电子文件的概念和种类
(二)电子文件的特点
三、电子文件管理
(一)电子文件的管理原则
(二)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
1、机构内部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
2、档案馆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
四、档案信息的数字化
(一)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含义与原则
(二)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内容
五、档案网站建设
(一)档案网站的含义与功能
(二)档案网站的主要内容
(三)档案网站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六、数字档案馆建设
(一)数字档案馆的含义
(二)数字档案馆的主要特点
【中级财务会计实验大纲】推荐阅读:
中级财务会计实务题05-31
中级财务会计存货试题10-10
中级财务会计简答题10-10
电大中级财务会计一12-06
中级财务会计实习报告07-06
中级会计师经济法考试大纲07-28
中级财务管理复习答案09-12
巧记会计中级《财务管理》基本的财务比率06-09
中级财务会计第三章存货习题09-12
中级财务管理案例分析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