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90后实习生一封信

2024-06-27

给90后实习生一封信(共11篇)

给90后实习生一封信 篇1

坐在我背后的骚情的90后实习生们:

你们都斯文点,跟我这儿来开个小会,别对着屏幕龇牙傻笑了。

最近呢,微博上有人说,有一个跟你们一样的90后实习生,拒绝帮领导订盒饭的故事,引发微博对新一代实习生职场表现的广泛争议。这件事呢,在咱们公司,至少在我的团队里,我相信是不大可能发生的,因为每天你们都抢着给我订盒饭,生怕我的腰肢细过你们的小蛮腰。你们那点小伎俩哟!

这件事呢,虽然与你们关系不大,但是反应出来的问题是很普遍的。我不想给你们打上一个什么90后的标签,这样的划分很不礼貌,而且听上去很俗。我更想说说你们目前的问题,从穿衣打扮到花枝乱颤,从上班迟到到无休止加班。今天我们来开一个恳谈会,主要是我来说,你们听着,打岔扣工资。

第一,我们来谈谈工作态度。毛主席说过,一个人能力可以有大小,但是态度不积极就会让整个事情溃败了。实习生做事相对慢一些,因此我一般会给予一个相对宽松的时间。如果你做完了前辈给你的事情,该做什么?上微博?聊QQ?浏览八卦网站?每次我路过你们的座位,瞧你们那个忙啊;每次我回头找你们,你们都不知道在哪儿溜达呢!你们不能主动找找前辈,问问有什么事情可以帮忙吗?如果前辈不在,就不能看看工作文件夹里前辈以前做过的文件内容吗?比如报告怎么写,策划怎么写,调查问卷如何做的?当年我实习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看各种工作资料,尽快熟悉客户和业务,今天你们居然有人来问我公司的PPT模版是什么样儿的,你们说该不该请我喝奶茶?

第二,前辈给你什么事情,一定要积极主动的接受,有问题一定要问,而不要说什么:“啊,这个好难”“能晚点交吗?”“这个我做吗?”这话只要说出口一次,前辈的心情就会变了,觉得你爱推事儿,这是职场大忌,何况你个实习生就推事儿还怎么了得?不会做就要问清楚,不要不懂装懂,然后半天做不出来。难道你未来的实习鉴定上,我给你写个“工作不积极,态度不端正”?那时候你来跟我撒娇吗?

第三,不要等着前辈去教你们什么,没有几个前辈有耐心也有时间!你们要学会偷偷学艺。比如,看看前辈发邮件给客户是如何措词的,前辈发报告是如何粘贴附件的,遇到麻烦的事情前辈是如何与客户沟通的。当你遇到问题去问的时候,你需要记住的不仅仅是答案,还有前辈是如何思考和帮助你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关键。当你进入职场的时候,做事情一定不会那么专业,这时候更需要你来观察前辈的待人接物,讲电话发邮件都是怎样做的,等有机会你独立发邮件的时候,才能让前辈刮目相看,而不是让前辈觉得,怎么什么都要手把手的教才能会啊。实习生在职场,凡事要靠自己偷偷学习,不要等着谁去你身边像从小到大的老师一样教你。公司不是学校,需要的是能帮助公司产生更大利益的人,何况你没交学费,还发你工资呢!你说呢?今儿回去,给我把你们那些个话都说不利落的邮件签名给我改了,拢共五行字,还分两个字体两种字号,是要作死么?

第四,请注意你们的工作时间,学会抓紧时间,不要上班时间勾肩搭背打情骂俏,干嘛呢,这是干嘛呢!一点都不斯文!!!上班时间不要到处流窜!!!脑子里要有一个标准,尽可能的按时下班回学校回家,不要说事情太多你做不完,那是因为你们浪费了太大把的时间。多少次中午两个小时的吃饭时间,我就没见你们早回来一分钟;多少次晚上加班都在外面大吃二喝,八九点才回到公司里开始工作,然后抱怨工作量大做不完,我看你们天天在网上晒吃饭照片我都替你们捉急啊,一看就是没有男女朋友的。

第五,不要跟前辈走太近。不要觉得这是你前辈,就没事儿插科打诨,开开玩笑。前辈们之间开玩笑互相逗着玩是他们的事,他们之间是同辈同事或者亲疏关系不同。而你作为晚辈,不能随便开玩笑,否则前辈会有一种被侵犯,不被尊重的感觉。更不要随便偷偷看前辈的QQ和邮件,帮前辈拆包裹等。不管前辈怎么想,做一个礼多人不怪的`孩子吧,抱有对前辈的尊敬和适当的距离有利而无害。

第六,以前有实习生跟我反映,做的事情没意义啊,无聊啊,不重要啊!怎么叫重要啊?发射导弹重要,你能干吗?人贵有自知之明,有的同学,写个报告就哭天抢地的,客户说你一句委屈的跟孟姜女似的,就这么点抗压能力,有一天祖国打仗了,能指望你们当狼牙山五壮士吗?凡事啊要从小处着眼,比如,PPT上的内容能不能不要那么顶天立地的,有点边儿行吗?Excel表格那么大,你为毛都要挤在中间呢?这些小事说多少次就改不掉,真替你们捉急,给我以前老板,早破口大骂了!

第七,你可以是一个有个性的孩子,但是不能是个个性到无法融入集体的孩子。年轻人嘛,谁还没有点闷骚的小脾气,但是没事儿就摆出一副别人欠你钱的脸色就不好了,更关键的是,说起话来不要那么自我为中心,特别是跟客户讲话的时候,更要小心,过过脑子再说。有客户跟我投诉,说你们跟他电话里说:“你能不能快点确认啊,我都等了一天了。”谁说的谁给我买奶茶去,我光给你扑这大火就废了一天功夫!

第八,说好的事儿,请不要变来变去的。面试的时候你说你一周能来四天半,开始上班了,您今天要上课,明天导师找,后天又突然来一个考试。每当我听到你又要请假的声音我就怒火中烧啊,因为你好任性啊好不好,你好自我为中心啊好不好,我好想扣你工资又不忍心啊

第九,安排给你的事情一定要想办法完成,不要完不成也不告诉我。你要有别的什么事儿要提前跟领导说一声啊,不能莫名的就下班回家不管了,等领导追着你问进展的时候才说,哎呀没做完,你让大家都情何以堪啊。

第十,要勇于与公司里各种不同的人说话打交道,不要那么害羞好不好啊!你让你去找财务部问个事儿,财务说一句话你就给我传过来一句话,一点都没有继续沟通下去的赶脚啊!你是我的勤务兵哪,还是我的通讯员?想要做大事,就要勇于和陌生人说话。不要跟我说:“哎呀,我不认识耶!领导你去说行不行?”你说行不行?行你个毛线!

我的前领导跟我说过一句话:“无论你今天过什么样儿的日子,都是自己作(读一声)的。”所言极是啊亲们!假大空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我相信你们心里比我都懂得早,我就强调“执行力”。大家经常在什么求职论坛上看这个秘籍啊,那个攻略啊,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哪一代都是一样的,没有7090之分,就算有不同,也是新一代比老一代更加光彩夺目,让人忍俊不禁的拍案叫绝,而不是满目钉子般不顺眼的目光!你们还会在职场很久,而基础越扎实,根基越牢固,未来才能走的长远。20岁当不上白富美可以怪父母,30岁还不是高富帅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不求你们在职场谱写什么新的传奇,只希望未来能看到踏踏实实,并肩作战的新气象!

祝你们在实习的道路上,发扬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精神,在十八大的鼓舞下,手拉手心连心,共同迈向成为有钱人的一天!

华尔街给90后新鲜人的一封信 篇2

从现在起,你们已然不是小孩儿了,该有人告诉你一些关于人生的实情了。

首先要说的是,在这个知识决定命运的经济环境中,知识依然是很受重视的。但可惜你们也许是这么多年来最缺乏知识的一届毕业生。

人们一直说教育的目的不是灌输式的记忆,而是学习如何思考。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在我长期面试在校生的印象中,我觉得他们并不是缺乏智商,而是在于他们根本不知道知识从何而来的时候,无法建立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这个问题比如何思考更急需解决。

第二桩事实是关于国际化竞争的。不要以为你们已经知道得很多、想得很多,可以轻松脱颖而出。在像爱尔兰、法国、印度和西班牙这样的地方,你们不乏天赋与目标的同龄人正在一个更糟糕的经济环境中毕业。他们会说许多种语言,并拥有一个科学或工程方面的学位。我在纽约工作的地方附近就有许多这样的人,是时候提高警惕了:他们仍然保持着应有的礼节,没有让本土佬感受到竞争的压力,然而如果经济环境继续恶化下去,他们也许第二天就会开始抢你们的饭碗。(这让人联想起中国现在大批90后海归回国的情况。——编者注)

第三件事也许更现实。你们善于夸夸其谈,卖弄自我,但雇主对你们的表演只是笑而不语——你们中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不切实际?

毕业生们,当我阅读你们简历的时候,我所看见的只是无穷无尽的“给自己的广告”。你们在21、22岁时所完成的一切,不管来自你上个夏天的实习或者是在学校的校报工作,甚至已经超出沃尔特·李普曼和厄尼派尔(均为非常有名的作家,普利策奖得主)在他们自传中对他们自己的描述了。

也许你愚蠢地认为这种吹嘘并不会为人们所发觉,或者你自作聪明地认为既然大家都这么做你也必须从众一下。但你真实的自我绝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每个人的内在都曾经是谦逊的。当你了解什么叫做“更少才是更多”的时候,你就会有不过分在简历中标榜的自信了。(许多毕业生都认为他们的学习生涯已经结束于大学毕业这一刻,剩下的时间只是靠着工龄来提高自己的薪酬。“赢在起跑线上”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他们却不知终点在哪里,把长跑错当成短跑了。——编者注)

对于每一代人而言,人云亦云的问题是很普遍的。但对于你们这代人来说,这个问题尤其严重,因为你们大量的从众行为大多带上了不走寻常路的伪装。这是我与西点军校的实习生聊天时学到的。

“穿着统一的制服,反而让我理解到什么才是真正区别自己与别人的本质。”现在她已经是一个有着对生活的理想和荣誉的少尉了,而且她有对自己生活意义的独到见解。你们呢?你们中也许没几人能完全像她这样一步一步走过去。当然你们完全没有必要跟随别人的足迹,但是如果你们能够放下自我中心的想法,多独立思考,也许在你的生命中你能够做出些不枉此生的事情。也许是找到一份工作。加油!

你亲爱的布雷特斯·蒂芬斯

给实习社工的一封信 篇3

说起社工,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想象,似乎这些年社工的发展很快,政府投入的加大,市场需求的涌现,越来越多人投身社工行业,真正有心的一线社工却面临巨大的流失,个中原因不做探究。然而每个人对社工的明白都不一样,为何选取社工,需要我们思考选取的背后是正因什么,需要大家一齐谈谈社工之我见。本文就从个人的实践经历讲讲做社工的那些事。我想在大学进修社会工作专业也许并非是每位伙伴的首选志愿,被调剂的可能有些数量,于是有人捧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就学了,何况此刻这个专业的发展也不错,毕业之后做社工的话也不愁找不到工作。几年前,我也是既来之则安之,我要不安的话也没有机会转专业,选取回去复读,再来一次又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于是在声声抱怨中学了四年这个专业,到最后也没有搞明白什么是社会工作?唯独记得老师在课上讲过社会工作是助人自助,听着真是伟大、崇高。但是很多老师也非社工专业出身,他们讲不明白,也不知道如何教导学生,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我们顺利毕业了。当年的社工机构甚少,毕业之时也没有确定自己要走社工之路,心想社工专业还是教了不少与人打交道的方法和技巧,去做个销售的工作兴许不错,既能锻炼自己,还能得个不错的收入。最后没能如愿进入

销售行业,却转到了专业对口的社工行业,成为“5。12”汶川地震灾区的一名学校专职社工,这也是我们学校(天津理工大学)自开办社会工作专业以来,为数不多的工作与专业对口的案例之一,我成了当年社工班里(67人,男生27,女生40)最早也是至今坚持做社工的唯一男社工。带着这份殊荣,我在社工圈里走过了六年,还有下一个六年,下下个六年……不一样的时刻做着不一样的事情,不管是什么都和社工有关。

3月,还没正式踏出大学校门的我初次进入服务的学校,一切茫然,工作如何下手?虽然前人已经打好基础,作为新手带着困惑、无助、紧张,跌跌撞撞开始了驻校服务,一路前行,一路摸索。每一天清晨七点起,晚上零点睡,常常深夜还在挑灯写材料,人送外号“拼命三郎”,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排山倒海的文案资料,诸如日志、策划、总结、反思等等扑面而来。这些也是当前众多伙伴面临的状况,需要写不一样的文案,这是做社工少不了的事,写帮忙我们整理并重新思考,写让我们做过之后有痕迹。做社工不能成为写工,做事最重要。我开始做事,督导老师也有指导和推荐,初期她一向强调服务需要建立良好关联,需要以人为本,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但是如何建立关联,如何从需求出发?对学校的状况全然无知,怎样办?于是鼓起勇气,找到学校对接工作的主任,从他那要了一份学校老师的名单,然后挨着办公室走访老师,先从班主任老师入手,再到任课老师,透过熟悉的老师认识同办公室的其他老师,就这样两周的时刻与全校一百多位老师聊了一遍,也慢慢记住这些老师的名字,在哪见面都能热情、微笑地和他们打招呼。过去没有想到“微笑行动”这样的方式,如今在各校推进“微笑行动”却遇到不一样的问题,是我们没有

明白行动背后的好处还是我们在与老师沟通时没有讲清楚,亦或是其他的原因?三个礼拜的“微笑行动”已经结束,我们需要做些梳理和总结。其实,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很简单,一个友善、真诚的微笑就能带来不一样的结果。微笑行动,我们与老师建立关联的载体和渠道,亦是服务开展的前期准备。当然,在与老师建立关联的同时也不忘与学生接触,利用课间、用餐、休息时刻和学生接触,透过不一样的方式与学生互动,主动出击,与学生打成一片。有了这样的基础,后续的服务开展就相当顺畅,所做的事情也容易得到学校师生的认可。

【经验分享】

总结梳理个人在过去服务中的经历,有这么一些经验与诸位分享,关联建立中的“四多”,服务工作中的“四勤”,团队沟通中的“四分”。

第一、关联建立中的“四多”,即多聊、多动、多看、多帮忙。

对于初来乍到的大学生,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接触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人群,进行着社会工作的专业实践,这时最需要的就是与服务对象建立关联,如何建立关联?参看“四多”

法宝:多聊、多动、多看、多帮忙。

一多是多聊,所谓多聊就是要多和服务对象(老师、学生)沟通、交流,多与他们聊天,从中了解状况、评估需求。社会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说话、聊天是必不可少的。在建立关联时要多聊,那里的聊不是漫无目的、天马行空的聊,在聊的过程中需要有必须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即有一个聊天的主题。聊天的过程是我们了解状况、了解需求的最好时机,多聊的过程就是多知道、多了解、多熟悉、多获取的过程。

二多是多动,所谓多动就是要经常走动,要多走出去,去与服务对象进行零距离的接触。每个学校都有社工站作为我们的工作阵地,我们工作时刻的大部分也都是在办公室或活动室度过,要么处理文案资料,要么开展活动。我们对阵地周边的环境是否了如指掌?我们是否经常走动,是否常从阵地中出来?我们需要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联,就需要多和他们接触,多走进他们的圈子,多去探寻,多去接触。多动,从阵地中走出来,去看看阵地外的事物,我们会发现其实校园里处处都是好风景,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会有收获。

三多是多看,所谓多看就是要多观察,多用眼睛去看,去发现。每个学校都有不一样的需求,我们的服务又难以满足全部需求,也难以和每一个学生建立关联,但我们能够利用课间时刻,走访班级的时刻,上社工课堂的时刻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然后就观察到的现象与同伴、督导、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交换意见,增加对所观察学生的认识。当我们用心去看时能够看到很多平时未被察觉的资料,能更好的明白学生,在关联建立中也更得心应手。

四多是多帮忙,所谓多帮忙就是多伸出我们的双手,为周边的人搭一把手。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正因我们的工作就是助人。对年轻的我们,学会去帮忙他人,力所能及的.事做一点其实吃不了亏,常常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多帮忙能够拉近我们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多做事能够加深我们在学校师生中的印象,对关联的建立以及服务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好处。

第二、服务工作中的“四勤”,即勤思、勤做、勤写、勤论。

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思考-行动-再思考-再行动。对我们的服务工作需要做到勤思、勤做、勤写、勤论这“四勤”,并相互结合。

首先是勤思,进行完需求评估之后,我们要针对需求制定服务计划,服务计划的制定也不是说有就有的东西,它需要思考。勤思就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多想想,多问几个为什么,多问几个怎样样,事先预设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状况或问题。在行动之前,我们先要思考,行动之后,我们还要思考。前后的思考侧重不一样,前者所思考的是我们的服务计划是否能够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我们在带给服务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未知状况,我们需要预备哪些方案和措施来应对突发事件;而后者所思考的是我们的服务是否满足了服务对象的需求,服务工作的优势与不足,在带给服务时所遇到的困惑与挑战。不管是哪种思考,在我们的工作中,都需要多思考、勤思考。

其次是勤做,所谓行动才是最有效的。思考之后就需要行动,行动的表现之一就是去执行、去操作,将我们的计划付诸实践。虽然我们在很多方面还不算成熟,作为大学生,身上总会带着一丝学生气,这能够明白,但我们能够尝试做我们所思考过的事情。只有实践后才知道计划或方案是否贴合服务对象的需求,只有实践后才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提高,只有实践后才知道服务对象对我们服务的反馈。做十分的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有差错也是情有可原的,情不可原的是我们怕去做,甚至不去做。虽然做不容易,做好更不容易,但是不做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的潜质和优势。多做、常做、勤做,在做中学,在做中积累经验,这样才有收获。

再次是勤写,我们的工作不是做了就结束,需要有记录。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成长的证明,也是工作的交代,需要保存这些重要的资料。勤写,多动笔,多动脑,需要我们在服务完成之后能够以文本的形式将服务予以呈现,记录服务中的心路历程,并从中总结出服务的特色和亮点。写能够帮忙我们记忆,也能积累资料,成为宣传的素材。

最后是勤论,所谓勤论就是在服务前后要多进行讨论,针对服务方案、活动设计进行讨论,针对服务状况、活动现场、服务对象反馈进行评估,了解服务的成效。在一个活动开始前先讨论,讨论时常常会碰撞出多彩的火花,这些火花就是服务中的特色和亮点,而这些火花常常是一个人所想不到的,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两个人的想法综合在一齐就成了一个全新的想法。在活动结束之后及时进行沟通讨论,就活动中的优劣进行商讨,取长补短、补缺补漏,为下一次的活动积累经验。勤论不仅仅能够激发出智慧的火花,而且能够发现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实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三、团队沟通中的“四分”,即分工、分享、分析、分先后。

在项目学校带给服务的不是个人,是团队。作为团队就少不了沟通、交流、协作、配合,在团队沟通中需要分工、分享、分析、分先后。

分工在团队沟通中能够明确成员的身份主角,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各尽所长,发挥优势。分工合作是团队沟通中的一块重要资料,没有一个明确的分工就难以确定团队成员的职责与位置,彼此的行动便会相互干扰、不相一致,同时会出现资源闲置或紧缺的现象,这样团队的行动就缺乏组织性和协调性,不能最好的发挥团队的力量和成员的优势。

分享是团队沟通中情感支持的一种表现。作为同来实习的驻校社工,大家来自不一样的地方,远离自己的家乡,然后聚集在一齐,在异地他乡开展实习工作,从情感上来说需要有人支持与关怀,团队成员之间的分享与交流就满足了这一需求,同时分享能够及时了解不一样项目学校的工作动态,能够相互学习、相互指点,为下一步的服务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分析是团队沟通中对问题的回应。一个团队正因不一样性格的成员组合在一齐,难免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所采取的态度和方式决定了这个团队的发展。分析能够帮忙我们理清团队沟通中的问题所在,为我们解决问题带给帮忙。科学、理性、对事不对人的问题分析能够使我们的团队更加凝聚,并一齐完成既定的目标,展现团队风采。

分先后是团队沟通中处理各项事务时的原则。一个团队一齐开展工作,需要处理的事务常常不只一项,沟通之时需要遵循分先后、主次,轻重缓急的处理原则,分清事务的主次、类别,合理分配时刻,相互商讨决定,重要紧急的事务先处理,不重要不紧急的事务后处理,避免无主次、无秩序,不分轻重的状况出现,同时也能够规避沟通中的冲突,使团队成员更容易达成共识,统一行动。

【结束祝语】

军训后给教官的一封信格式 篇4

你们好!

首先,我要感谢你们这几天对我们的严格要求和传授知识。对我们来说这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让我遗憾的是没有参加龙拳的训练表演,背对着玩的战友是我唯一的举动。我不知道我能为他们做什么,我也无法面对他们。听着背后那一声声呐喊,我觉得很难过,很想加入他们。最后宣布一排获胜的时候,不自觉留下来几行累,这其中包含了多少的付出与无奈。

今天早上的海边拉练,当我被通知留下来休息的时候,心里有很多的不情愿,但是我立马想起了军训第 一天教官所说的话:服从,闭上嘴,用耳朵听。回到宿舍听着那首《勇往直前》根本没有睡意。最后睡着了,梦里却还是和战友一起看海边的日出。

从前,从未穿过这身迷彩,对于我来说这已经是一种馈赠。记名字这件事我一直努力在做,全部人的名字我都能一一喊出。我不是在拿着笔死记硬背,我能记住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征,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战友。

名字记不住就多打几次招呼,被子、内务做不好就早起一个小时慢慢来,龙拳不会打就多练几遍,这是我来西点之后所学习到的东西,以后我也会保持这种做事的方法,在工作生活中争取做一个做事有效率和成功率的人。

最后,感谢西点所有人,感谢郭教官、杨教官和其他教官,感谢食堂阿姨,也感谢老师和同事,你们让这四天三夜充满了不一样的生活体验和意义。

写信人:__

给90后实习生一封信 篇5

这个学期里,我们学校60位老师中,一位目前产假、一位怀孕保胎、一位二胎保胎,两位已怀上二胎,下学期铁定要请假了,还有几位也在计划二胎中,加上十来个小姑娘也会在这几年结婚生娃,在我们这所男老师比例不算低的学校里,一线老师也处于即将告急的状态。

这段时间,和其他校长聊天,大家都情不自禁地说起这个话题,我突然发现,自己还不算最头痛的一个。

身为父亲和丈夫,在我心里,妈妈是很伟大的,怀孕的女人相当不容易。所以,我不会动员,也不会劝说女教师暂缓或有计划地生二胎。从教育者的身份考虑,如果一个做教育的人,都感受不到人性的光辉,那也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但实际问题却摆在眼前。

平时极个别教师请一两天的假,还能学校内部调剂。怀孕生孩子至少请假一个学期,遇到保胎的基本上要请假两个学期,学校本来就编制不足,老师们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一位老师倒下,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般引起连锁反应,最终殃及学生。

目前,我们和大多数学校一样,采取的办法只能请代课教师。从退休教师、师范院校学生或是师范专业取得教师资格证的社会人员中招聘。但临时要想找到一个认真负责教学水平高的代课教师,真的要拼人品。代课教师的待遇实在也是很低,每个月到手两千多元,说多了都是泪啊!

显然,这不是一两所学校的事,是社会的共性问题。各级部门也正在加紧研究对策,相信一定会出台相关的政策妥善解决。但是现阶段,我想说,更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相互理解。

在西方,孩子在不同年级去接触不同的老师是被倡导的,但中国家长中有一个传统:不希望老师换来换去,认为频繁更换老师,孩子会没有安全感,也会失去学习的系统性。记得上学期开学,就有几位妈妈找到我,诉说她们的担忧:“张校长,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又换了,调动太频繁,前两位语文老师都是副校长调走了提拔了,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英语老师也换掉了,我们又要重新去适应!”经过交流后,妈妈们释然了。

每所学校,每个孩子和家长都会遇到换老师的情况,家长的担忧,我完全理解。希望老师个个都优秀,希望老师稳定,这也是学校的意愿。对于老师的更换,学校不会很随意,必定有不得已而为之的原因,比如老师怀孕生子了、提拔调动了、学习进修了、不适应现有岗位了„„都会有老师的调整。而面对全面二孩的放开,在女性为主的老师队伍中,更换老师的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更频繁,也希望爸爸妈妈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学校在面对这件事上一定是非常慎重,从大局考虑尽量均衡,尽最大可能减少因教师的更换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换个角度想,让孩子遇见各种类型的老师,对他们的成长并不一定全是坏事。等孩子长大走上社会,他们的人生道路上终究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去适应各种瞬息万变,这也是一种学习。

我倒是担心,家长对换老师的过度焦虑,会带给孩子负面影响,你的言行甚至是眼神语气都会暗示孩子:情况很糟,这个老师不如以前的老师。孩子如果带着这种暗示去面对新老师,人为地增加了磨合期的难度。

前两年,有一段话被爸妈们看成金玉良言:无论成绩好坏,每个孩子都是种子,每人花期不同。其实这话并不是孩子的专利,它适合我们每一个人。在我眼里,学校的老师们,年长的有经验,年轻的有创新意识,校领导任课教学能力强,普通老师安心于课堂„„每位老师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颗爱孩子的心,你能仅仅用孩子的考试成绩来评定他们的好坏吗?

《给90后讲讲马克思》心得体会 篇6

《给90后讲讲马克思》心得体会

《给90后讲讲马克思》心得体会

在党支部的组织下,通过收听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参与主办的“给90后讲讲马克思”这档主题音频栏目,这档栏目的推出是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由市委党校年轻骨干教师,为广大党员讲述贯穿马克思一生的19个精彩小故事。

我在阿基米德上聆听了关于马克思的故事,这种形式既新鲜又有趣,完全不会觉得很枯燥。十九个小故事,十九个不同的侧面,让我们全面的了解了马克思的一生,虽然他家庭条件优越,但是他没有上过小学,他的启蒙老师是他的父亲,从小父亲对他教育,家庭教育可见十分的重要,从这一点上来说就拉近了我和马克思之间的距离。这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一生从事人类解放事业,并积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他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忘我投入,对友谊的珍爱,对亲情的眷恋,无一不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他的伟大不在于他是为自己,而是为整个人类事业孜孜不倦的工作。聆听了马克思的故事后,使我对马克思的整个人生经历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认知,对他的一些生活细节、生活习惯也了解的更多,这对于我理解马克思的学说是有很大的帮助。

精品学习资料范文

给90后实习生一封信 篇7

您好!

我是浙江省湖州市十二中的新生吕枢芳,住在南方的一个小城—————湖州。

去年的雅典奥运会上,我认识了你。望着你那如风似电的速度,望着你那猛虎般的身影,望着你那渴望胜利的眼神,望着你那……我顿时感到做中国人是多么的自豪。

“谁说亚洲人进不了前八强,今天我不但要进入前八强,我还要拿金牌。”你说的这句话打动了多少中国人的心。你的胜利,不但让自己感到欣慰,让对手折服,更让我们中国人心动不已、彻夜未眠……

12秒91的世界纪录,你终于达到了。21岁的你跨越了历史,跨越了中国人、亚洲人、甚至黄种人。什么是爽,什么是高兴,什么是喜悦,什么是自豪,什么是骄傲……这些,相信你当时都感受到了吧!这样一个让人们焦急等待充满期望的凌晨,无数个眼球被电视屏幕上的你牢牢吸引,让人们兴奋狂吼的一幕终于出现:你披着国旗,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人,拥有了世界上一切最美好的感受和希望。

你以两米的绝对优势显示着中国男子110米栏舍我取谁的雄风霸气。今天的一切荣誉属于你,今天的田径赛场属于我们中国!

“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样样胜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这句铭言可以帮助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克服困难。

真正让世界知道你的是7月,在瑞洛桑的一次国际田径大奖赛上。那时候,19岁的你跑出了13秒12的个人最好成绩,并打破了美国人保持了24年之久的世青年记录和中国人李彤保持8年的亚洲记录!

我虽然不能像你那样在田径赛场上为中国争光,但我一定会学习你那种敢想,敢拼的精神。我一定刻苦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报效养育、教育我的人。刘翔哥哥,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朝着各自的目标共同努力吧!

祝你

在再为中国夺冠!

一个关注你的小朋友

吕枢芳

我是90后演讲稿(一) 篇8

我是90后

新疆喀什农三师 袁红 指导教师 陈永松

90后的我们脆弱却又坚强,忧伤又阳光

90后的我们不愿托庇与父母的羽翼之下

90后的我们就不会寄希望“啃老”,而是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辉煌的未来。

———题记

90后的我们要记住自己的信念

生的价值并不在于成功后的荣光,而在于追求的本身,在于信念的树立与坚持的过程。

所有的成功,最初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信念所有奇迹的萌发点!

因此90后的我们要记住自己的信念。

这听起来像个神话,但却包含了成功的真谛;所有的成功,都是自我品质提升的结果;而其动力,来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某种信念;而信念,其实就是他是自身潜能的认可,是对自身价值的重新定位。

其实我们活着,每时每刻不都是靠着一种信念或者类似于信念的东西吗?拼命的工作,忘我的付出,默默的奉献都因为一种或多种信念的支撑。

90后的我们不缺少勇气

勇气是护卫人生最有力的武器。勇气是人格的支柱,是性格的钢筋,拥有它,生命便无坚不摧。

勇气人生。曾记得有位哲人言道: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90后的我们常给自己设定一些目标,却又找出种种理由不去实现;90后的我们常给自己许下一些诺言,却又轻而一举将它否定。在需要勇气时,我们变得怯弱;在面对抉择时,我们难以定夺。殊不知,人生需要的其实就是勇气,就是多往前走一步去超越极限。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胜者。

在挫折和失败面前,能否从新获得从头再来的勇气,这是对人生最严峻的考验,决定着我们人生最终走向成功或失败。

90后的今日中确实有许多的“不可能”驻扎在我们心头,它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我们的意志和理想,许多本来能被我们把握的机遇也便在这“不可能”中悄然逝去。其实,这些“不可能”大多是人们的一种想象,只要能拿出勇气主动出击,那些“不可能”就会变成“可能”。

90后的我们拿起自己的勇气吧!专注于某一件事情,哪怕它很小,努力做得更好,总会有不寻常的收获。请记住没有所谓的“不可能”。

90后的我们也懂得感恩

感父母之恩,就是懂得回报,反哺父母,拥抱亲情;

感生命之恩,就是珍爱一切,懂得创造,活得精彩;

感老师之恩,就是认真学习,懂得感谢,报答归恩;

感同学之恩,就是把握缘分,互帮互助,快了成长;

感失败之恩,就是勇敢面对,不断挑战,走向成功;

感社会之恩,就是满怀爱心,回报社会,服务他人;

感自然之恩,就是善待植物,爱护动物,保护资源。

90后的我们也知道宽容

常言道: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宽容对于人而言,是一种更宽阔的生命的空间。当你学会了宽容,你变真正领悟了生命的内涵,便能占到比别人更高的位置,看问题,会比别人更加透彻;处理问题,也会比别人更加理智。

宽容,是胸襟博大者为人处事的一种人生态度。懂得宽容才不会对自私,虚伪,嫉妒,狂傲感到失望,才会用宏大的气量去感受那一笑泯恩仇的快乐。智者也总会用宽容这把智慧之剑去斩断冤冤相报这扯不完的长线。

给90后实习生一封信 篇9

也正因此,最近逐渐流行了一句话:“前你们保护我们,现在我们来保护你们。”

我们的社会,正是因为这样的代际传递,才得以生生不息。90后的继承,不仅仅是单纯的生命延续,更是要将人性中的勇敢、善良、责任与爱持续发扬。

据报道,不久前南京市中医院驰援武汉方舱医院的六位护士中,平均年龄为27.5岁,除组长外都是90后。仅江苏支援黄石的医护人员中,90后就超过了五分之一。而早在1月底,

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原定于春节期间举行婚礼的11位90后医护人员,均不约而同地返岗待命。

是的,她们有的还没谈过恋爱,有的正在热恋,有的原本计划今年春节结婚,然而因为疫情,她们又迅速被归为同一群体之下: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

正如17年前的70后、80后一样,

这次90后之所以成为医护群体的主力,既是生理年龄到了,也是社会责任的接力棒传到了他们手中。

尤其是我们看到,支援湖北的医疗队伍中,有很多90后是主动报名的。他们身上散发出的爱与责任的光芒,让人既感动,又感慨。

事实上,我们的年轻人,不仅有责任、有担当,而且也有能力。

如在1月底就突破90分钟检测时间、实现8-15分钟快检的江苏奇天基因生物科技团队,就是一个由专家带队、以90后为主的科研团队。

什么叫做希望?就是当我们的社会遭受威胁、出现困难的时候,我们从年轻一代的身上看到了有生力量。

他们表现出的品质和水准,让上一代放心,让下一代安心,这便是整个社会的安全感。

在这场疫情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值得敬佩的90后。比如,武汉的一位95后护士曾说:“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作研究攻克病毒。”年轻人的胸襟和气度令人震撼。事实上,这样的90后并非个案,7月2日,国内首个器官捐献登记网站“施予受”登记人次突破100万,登记志愿者中90后占比就超过53%。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90后的生死观念更加豁达。但是,这其实并不是因为90后更加不怕死,而是因为他们更加明白在身前身后,什么才是人生中更有价值的东西,也更能够毅然去守护。

我们不必去特意美化一个群体,正如我们不必特意去指摘一个群体。曾几何时,社会上有很多声音质疑90后的性格、志向、能力等。而如今,随着90后在社会岗位上陆续“各就各位”,这些声音也逐渐随之消失。

给90后实习生一封信 篇10

您好。最近过得还好吗?

听说近来您女儿的一些事让您操碎了心。最终她还死了。如果您看到这封信,请替我为她送上一束鲜花。

看着您如此热爱生活,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外婆。妈妈给我说,在她们小的时候,我们家很贫穷。可外婆非常乐观,非常热爱生活。她每天都唱歌。不管有多累,有多饿,她都在晚上快睡觉的时候唱歌,说是感谢上帝又给了她如此美好的一天。妈妈说就是因为她的歌声,自己才有活下去的动力。

也许,你们俩的上帝是同一个上帝。

我很喜欢你,很多人都喜欢你。喜欢你的善良,喜欢你的温柔,也喜欢你的友好亲切。

我喜欢听你讲故事。

我的妈妈也喜欢讲故事。小时候,每天晩上,我们坐在床边,我倚在她的怀里,听她讲一个一个的故事。我喜欢听神话故事。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我听了一遍又一遍。

妈妈的声音很好听。很温柔,像泉水。她很会抑扬顿挫。声音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细,一会儿粗。神彩飞扬,令人身临其境。又喜欢掉人胃口,总在最精彩的部分停下来,叫我睡觉。不管我怎么哀求,她都不讲。所以每天听故事,是我最期待的时间。

如果有机会,我想听您讲故事。

我很庆幸我的家人和您很像,我也庆幸您和我的家人很像。

祝您天天快乐,永远乐观。

您的朋友:罗子壹

给父母一封信 篇11

江汉大学设计学院环境设计四班的团日活动于2014年04月09日在学院B109教室进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给父母一封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团日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社会、回报父母的意识,建设和谐校园。

一、感恩父母,书信传情。

团日活动中,11级环艺四班的团员们都踊跃参加,通过书信向父母汇报到校后的学习生活情况、自己的学业和生活规划,并回顾成长学习历程,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团日活动还进行了公开征文,组织大家交流写信的体会和收获。大家的心中充满了对父母的思念和感激,但很多时候却羞于表达,而这次团日活动却为大家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会,帮助大家把感恩之情以文字的形式抒发出来。

二、回归初始,和谐温馨。

团员们通过最原始的书信的形式,来传达自己最真挚的情感,加深与父母的情感沟通,教育和引导学生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呼吁全社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倡导和谐、温謦的学习型家庭,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氛围。

三、总结思想,纸信情深。

活动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同学表示今后要经常跟父母写信联络,并通过努力学习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大家纷纷表示:在大学生活中除了努力学习以充实自己,报答父母之外,还要关爱同学,增进相互了解,让大家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中。

总结

上一篇:平安农机示范县(乡、村)考评标准下一篇:【部编版】三上语文练习《23带刺的朋友》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