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30周年演讲稿

2024-10-15

公司30周年演讲稿(共11篇)

公司30周年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

在这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六月,我们共同迎来了xx集团三十周岁的生日。三十年,一万多个日夜,我们公司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过来了。历史的演绎,时代的进步,势不可挡,面对在不断拼搏、实践、奋斗道路上的所有人来说,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不可避免的,正因为有了你们的无私奉献,我们大家才有了今天和公司一起欢庆三十周年的机会。

《感恩的心》这首歌对大家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感恩,一个永恒的话题,感谢生命中的点点滴滴,感谢生命中的每个人。

船在茫茫大海中航行,需要灯塔为它导航,引领着它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样,公司的发展,也需要指引者。公司的领导者王总,就是我们的领航人。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他带领着我们迎着风风雨雨走过了三十载,使我们在向着目标前进的同时,也使我们自己变的更加充实,更加强大。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管理制度对于一个公司而言,就是一杆标尺,时刻矫正我们的步伐、规划我们的行为,为我们指引方向。公司在三十年的发展当中,一直以员工为重心,采取人性化的管理。给大家提供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使员工有个非常好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在工作之余又开设一些娱乐活动,使大家的业余生活得到更加的充实,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们公司的管理领导层,感谢你们。

集团能够走过三十年的风雨路程,也得益于我们公司的研发、销售、生产等各部门的齐心协力,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研发方面,不断地勇攀科技高峰,总工程师带领技术人员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也在对原有的配方进行改良,使产品的质量稳定地在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持续地在提升,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站的更稳,也变的更加强大;在销售方面,我们在不断探索更灵活有效销售技巧的同时,也极积开拓国内销售市场,使我们的产品受益多人。

“万丈高楼平地起”可见其基础的重要性。无论对一个人、一件事还是对一个公司来说,基础是最重要的。我们要感谢那些奋斗在生产一线的员工。由于工作环境的关系,他们在严热的夏季享受不到空调带来的凉爽。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车间主任和班长的带领他们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要求,以严谨的工序流程和态度进行生产作业。他们没有任何怨言,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为了能够使产品及时地发出去,他们非常努力地工作,不怕脏,不喊累。正因为有了他们这种敬业的精神,才使我们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你们是最棒的!

我是一名新来的员工,工作的时间还不是很久,我在实习中得到了全体员工的帮助、得到了各位同事的帮助,他们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能在这样的企业里工作,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很感谢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给了我这个机会,谢谢大家。

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

公司30周年演讲稿 篇2

会议在展览举行之前早已开始, 亚太区皮革展和来自英国的一家媒体Leather International举行了两场网上讲座, 主题为“皮革在急速转变世代中的角色”, 讲者为The Sauer Report发行人Ronald Sauer以及皮革行业专家暨Leather Naturally, 发言人Mike Redwood。

在展会的第一天, 今年的主题国家巴西的代表团将举办一系列行业研讨会, 主题包括环境可持续性问题、皮革行业技术趋势和工艺改进等。著名设计师Maurici Medeiros将发表关于Design na Pele的演讲。Design na Pel是巴西制革厂与设计师的合作项目, 并将於今年的展会上展示项目期间创作的产品。

展会的第二天将继续举行讲座和研讨会, 首先是来自伦敦的奢侈皮革产品和室内装饰品牌Bill Amberg创始人Bill Amberg, 将以“将皮革传统及创新意念融入室内设计”为题进行演讲。

“多个世纪以来, 皮革一直用于建筑材料、家俱、装饰用品。但我一直醉心研究如何将传统皮革的技术和设计跟现代处理方法和用途结合, 目标是把皮革带进21世纪家居生活的核心。”Bill Amberg说。

Mike Redwood在第二天亦将举行以“皮革与其奢侈性”为题的讲座。其他落实发表演讲的人士包括主讲“皮革基本认识”的Amanda Michel, 以及主讲“爬虫类皮革的起源”的Ralph Arbeid。

“随着皮革不断发展, 全球的人均拥有量亦愈来愈少, 因此不论在生产、实用性或在消费上, 皮革都日趋罕有珍贵。皮革的实用性直接影响其用途, 但皮革的质感和质素就成为其在消费者眼中价值的关键。制革商必须考虑到以上影响, 才能以不同类型和质素的原皮设计出新颖的皮革产品, 以及了解如何跟设计师和买家合作将产品带到普罗大众的手中。”Mike Redwood说。

30周年限量版腕表8617 篇3

该腕表采用不锈钢配18K玫瑰金表壳,蓝宝石玻璃表镜,银白色表盘镶嵌玫瑰金色刻度。表背图案利用立体效果体现品牌的厚重感和品质感。清晰的“30”数字,直观向受众传达今年是罗西尼30周年。图形“30”右边的“0”字处理成表盘形式,表达罗西尼品牌专注手表制造30年,体现了品牌的专业性。

罗西尼2014年全新公务腕表

日臻于公义,勤务于时间。罗西尼公务腕表所倡导的是公正于心、义薄云天的人生价值,以及低调务实、勤奋耕耘的做事态度。秉承“雅尊商务”系列简洁大气、睿智明朗之风格,低调务实之气质,开启“臻公?务时”新风尚。防水50米的不锈钢及玫瑰金表壳,黑色表盘上分布有玫瑰金色时标及指针,在8到11时位有动力储存显示功能,搭载黑色牛皮表带,不锈钢折叠扣。公务腕表标识“勋章”是以稻穗、天平、五角星、丝绸彩带和环绕周圈的纽带组成的图案,设计和谐美观并展现丰富内涵。

奥俪薇时尚机械女表

8620是奥俪薇时尚機械女表,由贝壳面拼接成的雪花表盘奢华腕表光彩夺目,映照出天空般的光韵效果。表盘上镶嵌着的12颗耀眼锆石,仿如恒星闪烁于翻腾的云海。表圈与表盘重叠出多层次的正圆形,如同明月初升散发皎洁光芒,令整款腕表熠熠闪耀。

改革开放30周年演讲稿 篇4

我的家乡在遥远的天津。从小,我就爱在苍凉的塘沽炮台上,眺望无际的渤海和隐约的白舟。“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禁海几亡,开海则强。”水和船,在我看来,象征着一种面向世界的开放精神,并且,越是古老的地方,这种精神越富有生命力。大学毕业后,我便来到这座钟情已久、历史厚重的苏州城,光荣地成为交通系统的一名普通的海事工作者。

自从肩膀扛起了“铁锚”,汗流在甲板上、工作在风浪中,眼下景色尽波涛。没有闹市的繁华,没有鲜花的氛围,然而,我却如此执着和自豪!船舶搁浅,是我们一次次合理调度将其脱浅航行;轮队迷航,是我们一次次指点迷津将其引入航路;水下障碍,是我们一次次现场勘查将其清理排除。多少回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巡航;多少回以理说法、耐心疏导劝阻;多少回生死度外、风口浪尖搜救。从整顿通航秩序到处置违章运输,从维护渡运安全到整治桥梁隐患,从开展船舶检验到组织船员培训,无处不显现我们的身影。水运企业称我们是水上交通安全的“保护神”,船民朋友们赞扬我们为“水上卫士”。这就是我为之执着的海事事业!这就是我为之自豪的交通海事人!

这30年,我们保障了一条经济畅通的运河道。这里,百舸争流、秩序井然,但你可知道,数年前,这条美丽的运河曾失去它应有的光彩,那时,苏州及上海、浙江等周边地区大规模生产及建设全面展开,70%以上的原材料通过水运供给,苏南运河船舶日流量达6万艘次,年运输量达5.4亿吨,相当于设计通过能力的3.1倍。搁浅、触损、沉船等事故随着拥堵纷至沓来,12家厂矿企业联名上书政府迫切要求改善通航环境。身处“四面楚歌”的我们,痛定思痛,以高度的责任感探索应对良策:排堵保畅预案完善起来了,所点布局合理起来了,24小时巡航制度建立起来了,报港措施实行起来了,大功率排挡艇添置起来了,视频监控系统铺设起来了……我们的管理从被动处置转变为主动预防,从粗放型步入集约型,创造了干线航道5年来无一堵航事故的奇迹,令效益节节攀升的业主和船民拍手称快,发挥出“交通海事”的巨大能量。就在刚刚过去的冬天,江南暴雪,封山截路,路运全线告急,煤电企业忧心忡忡、市民的菜篮子“翘首以盼”,我们临危受命,严寒中,走访企业码头,掌握第一手影响交通安全的资料,日夜巡航守护,开辟重点物资“绿色通道”,22万吨电煤和农业生产物资无惊无险地穿过这片水道,流入千家万户。

这30年,我们谱写了一首荡气回肠的英雄曲。经历了太湖上生死一线噩梦的人们不会忘记,那一张张救他们脱离险境的铁铮铮的面孔。2004年7月,强热带风暴“蒲公英”席卷古城,太湖水面12级的风力远超过海巡艇的抗风等级,然而30名船员命悬一线,我们舍身一搏又有何惧?!一排排水墙横过来,驾驶台进水了、机舱进水了,搜救人员的身上全湿了,甚至受巨浪的长时间挤压,海巡艇的快慢控制档失灵了,退缩,不是没想过,我们也是血肉之躯,然而,怀着对船民兄弟强烈的爱,凭着长期搜救工作中练就的驾驶技巧,海巡艇的船头无数次被巨浪这回,又无数次顽强前行,很快,一双双救援之手伸了出去,一双双渴望生命的手又接了过来,10余小时的明知不可而为之的营救行动圆满结束,船民们悉数获救无一伤亡。也许你会庆幸生命的奇迹,会钦佩海事人员过人的胆识,我却深深了解这背后的辛劳和苦乐,这仅仅是我们无数次出生入死的一个剪影。曾经,莫测的太湖让船民谈之色变,消逝的生命让我们扼腕叹息,如今,我们通过探索、实践,已构建了一个完善的湖区安全监管体系,搜救成功率连年来都维持在100%。我们的故事,汇成荡气回肠的歌声,随着南来北往的船只,传颂到四面八方。

这30年,我们开启了一扇繁花似锦的文明窗。“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优”,这是上级领导对交通海事人的要求,我们时刻不忘嘱托。在我们心中,“想船户所想、急船户所急”绝不是一句空话,安全监管到位了、水运有序畅通了、地方经济促进了、海事效益起来了,才能让船民们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海事文明。我们有这样的干部,他的对讲机永远是开着的,无论何时,哪里最艰苦、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我们尊敬他、跟随他;我们有这样的职工,他业务精通、守责有方,一腔热情、两袖清风,耐住逆境的寂寞、经住顺境的考验,我们信赖他、学习他。我们这支以太湖海事所为代表的交通海事执法队伍在船民和社会各界中出了名,“竖起了一面在太湖边高扬的旗帜”,成为“海事人的方向,海事人的骄傲

1979年,我出生的那一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那是一个酝酿着天翻地覆的年代。30年的改革开放,30年的豪迈步伐,书写了中国历史的辉煌一页,铸造了交通水运行业的沧桑巨变:从支流小河到高等级航道网,从水泥船到标准化船型,从简易码头到亿吨港口,从人挑肩扛到现代化桥吊……有些是我经历的故事,有些是发生在我身边的历史,都将作为交通水运行业的财富被深刻铭记。

我的家乡在遥远的天津。从小,我就爱在苍凉的塘沽炮台上,眺望无际的渤海和隐约的白舟。“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禁海几亡,开海则强。”水和船,在我看来,象征着一种面向世界的开放精神,并且,越是古老的地方,这种精神越富有生命力。大学毕业后,我便来到这座钟情已久、历史厚重的苏州城,光荣地成为交通系统的一名普通的海事工作者。

自从肩膀扛起了“铁锚”,汗流在甲板上、工作在风浪中,眼下景色尽波涛。没有闹市的繁华,没有鲜花的氛围,然而,我却如此执着和自豪!船舶搁浅,是我们一次次合理调度将其脱浅航行;轮队迷航,是我们一次次指点迷津将其引入航路;水下障碍,是我们一次次现场勘查将其清理排除。多少回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巡航;多少回以理说法、耐心疏导劝阻;多少回生死度外、风口浪尖搜救。从整顿通航秩序到处置违章运输,从维护渡运安全到整治桥梁隐患,从开展船舶检验到组织船员培训,无处不显现我们的身影。水运企业称我们是水上交通安全的“保护神”,船民朋友们赞扬我们为“水上卫士”。这就是我为之执着的海事事业!这就是我为之自豪的交通海事人!

这30年,我们保障了一条经济畅通的运河道。这里,百舸争流、秩序井然,但你可知道,数年前,这条美丽的运河曾失去它应有的光彩,那时,苏州及上海、浙江等周边地区大规模生产及建设全面展开,70%以上的原材料通过水运供给,苏南运河船舶日流量达6万艘次,年运输量达5.4亿吨,相当于设计通过能力的3.1倍。搁浅、触损、沉船等事故随着拥堵纷至沓来,12家厂矿企业联名上书政府迫切要求改善通航环境。身处“四面楚歌”的我们,痛定思痛,以高度的责任感探索应对良策:排堵保畅预案完善起来了,所点布局合理起来了,24小时巡航制度建立起来了,报港措施实行起来了,大功率排挡艇添置起来了,视频监控系统铺设起来了……我们的管理从被动处置转变为主动预防,从粗放型步入集约型,创造了干线航道5年来无一堵航事故的奇迹,令效益节节攀升的业主和船民拍手称快,发挥出“交通海事”的巨大能量。就在刚刚过去的冬天,江南暴雪,封山截路,路运全线告急,煤电企业忧心忡忡、市民的菜篮子“翘首以盼”,我们临危受命,严寒中,走访企业码头,掌握第一手影响交通安全的资料,日夜巡航守护,开辟重点物资“绿色通道”,22万吨电煤和农业生产物资无惊无险地穿过这片水道,流入千家万户。

这30年,我们谱写了一首荡气回肠的英雄曲。经历了太湖上生死一线噩梦的人们不会忘记,那一张张救他们脱离险境的铁铮铮的面孔。2004年7月,强热带风暴“蒲公英”席卷古城,太湖水面12级的风力远超过海巡艇的抗风等级,然而30名船员命悬一线,我们舍身一搏又有何惧?!一排排水墙横过来,驾驶台进水了、机舱进水了,搜救人员的身上全湿了,甚至受巨浪的长时间挤压,海巡艇的快慢控制档失灵了,退缩,不是没想过,我们也是血肉之躯,然而,怀着对船民兄弟强烈的爱,凭着长期搜救工作中练就的驾驶技巧,海巡艇的船头无数次被巨浪这回,又无数次顽强前行,很快,一双双救援之手伸了出去,一双双渴望生命的手又接了过来,10余小时的明知不可而为之的营救行动圆满结束,船民们悉数获救无一伤亡。也许你会庆幸生命的奇迹,会钦佩海事人员过人的胆识,我却深深了解这背后的辛劳和苦乐,这仅仅是我们无数次出生入死的一个剪影。曾经,莫测的太湖让船民谈之色变,消逝的生命让我们扼腕叹息,如今,我们通过探索、实践,已构建了一个完善的湖区安全监管体系,搜救成功率连年来都维持在100%。我们的故事,汇成荡气回肠的歌声,随着南来北往的船只,传颂到四面八方。

这30年,我们开启了一扇繁花似锦的文明窗。“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优”,这是上级领导对交通海事人的要求,我们时刻不忘嘱托。在我们心中,“想船户所想、急船户所急”绝不是一句空话,安全监管到位了、水运有序畅通了、地方经济促进了、海事效益起来了,才能让船民们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海事文明。我们有这样的干部,他的对讲机永远是开着的,无论何时,哪里最艰苦、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我们尊敬他、跟随他;我们有这样的职工,他业务精通、守责有方,一腔热情、两袖清风,耐住逆境的寂寞、经住顺境的考验,我们信赖他、学习他。我们这支以太湖海事所为代表的交通海事执法队伍在船民和社会各界中出了名,“竖起了一面在太湖边高扬的旗帜”,成为“海事人的方向,海事人的骄傲[page_break]!”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演讲稿1 篇5

—— 从筚路蓝缕到世界标杆

2020 年 4 月,上海浦东开发开放迎来 30 周年辉煌里程碑。1990 年 4 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开发开放浦东,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此后,浦东开发开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制定出台,浦东迎来大好机遇,至今已走过辉煌壮丽的 30 年伟大历程。

今天走在上海外滩,眺望黄浦江对岸的浦东地平线,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成就跃入眼前,30 年前的江畔稻田和寻常巷陌已蜕变为高度现代化的世界城市标杆,中国乃至世界金融、科技、经贸的脉搏汇聚在此形成交响。

浦东开发开放 30 年,走的是一条解放思想的改革之路。30 年来,浦东敢为人先,坚持首创,始终站在中国改革的最前沿。特别是几年来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浦东坚持探索,率先制定并实施负

面清单、单一窗口、事中事后监管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发展治理举措。这些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使得浦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带路人,并不断影响和带动中国其他地区的发展。

浦东开发开放 30 年,走得是艰苦创业、求真务实的奋斗历程。浦东大道 141 号一个不起眼的小院落里坐落着今天的浦东开发陈列馆,从 1990 年代初至 2000 年的近10 年间,这里则一直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的工作地点。141 号与“一是一”谐音,反映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作风;简朴的设施陈列,反映出改革开放大潮中共产党人的初心坚守。

浦东开发开放 30 年,走的是一条沟通东西的开放之路。30 年前,浦东积极走出去、请进来,通过扩大开放让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今天,在浦东开发开放的已有基础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启动,浦东和上海不断引领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格局,并在对外经贸交往合作中发挥功能高地作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引领推动作用。

公司30周年演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评委、领导、来宾朋友们:

当您在工作之余,闲瑕之时,与朋友、家人一起徜徉在我们美丽的城市,畅游在一座座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花园里,您一定会醉心于身边如诗如画的美景吧?您看,文明小区、广场雕塑、音乐喷泉、神奇般地映入我们的眼帘;四通八达的道路、鳞次栉比的楼群、入夜的霓虹,亮出了这座现代化新城的丰姿;萋萋芳草、锦簇花团、翱翔白鸽则向人们展示着这座滨江小城的青春与活力。凌空跨彩虹,广厦千万间,楼宇展新姿,绿色满新城,老街弹新韵,江畔景致新……

日新月异的xx,正一步步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设施配套、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滨江旅游城市目标迈进。几年来,县城区建成面积从3.5平方公里扩展到7.67平方公里,田坝新街、坝尾槽迎宾大道、高滩新区重庆路……一条条大道展新姿;高滩新区、盐丰小区……一幢幢拆迁安置房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天福园、紫荆豪园、金沙时代……一个个商住小区星罗棋布拔地而起;高滩新区、坝尾槽新区……一片片新区开发热火朝天。

作为一名普通的城市建设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备感欣慰和自豪。正如我们的健康是由“救死扶伤、医德高尚”的白衣天使来守护;正如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由英勇无畏的人民警察来捍卫;朋友们,您身边如诗如画的城市风景,正是由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城市建设和管理者,用他们的双手创造出来的。他们中不仅有建筑工程师、工程设计人员、技术管理人员,更有许多奋战在园林、环卫第一线的工人。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爱岗敬业、团结奉献的集体,为城市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正是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自己的理想、青春、汗水都奉献给了城市建设事业。

5月5日,成都康骨医院,党组书记、局长xxx在病床上向全社会作出掷地有声的服务承诺。超负荷的运转使他腰椎间盘突出,疼痛难忍,只能一只撑着腰弯腰行走,可他不顾疼痛,工地上、会议室、办公室、拆迁现场,到处都是他忙碌的身影。办公楼里,每天第一个到的是他,最后一个下班的还是他。医生建议必须做手术了,然而,病床上,他心里想的还是工作。快速出院后,“5.12”地震爆发,他不顾医生的叮嘱,腰上还缠着一圈圈绷带,他就带领我们深入灾区查看灾情,带头捐款,抗震救灾。

在我们城市建设的大军中,像xxx这样的城市建设者又何止一个?正是无数个吴德权似的建设者,为和谐美好新xx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党员干部杜民四,不记得有多少个今夜无眠通宵达旦?对xx的城市建设,他似乎有无穷无尽的精力,可曾经,他却没有精力保护好自己的妻子,让妻子一个人风里来雨里去操持家里家外,最终导致意外灾祸降临。然而,他无怨无悔,在城市建设这条雄关漫道上,他走过了多少风霜雨雪依然初衷不改,痴情不移。副局长何湘钟,城市建设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他说一天不上工地心里就空落落的,我们都不记得他在工地上度过了多少个新春佳节?曹大尧,这个坚强的汉子,多少次不被群众理解,遭到打骂围攻,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背地里,他也曾流下委屈的泪水,但第二天,你会看到,他仍然镇定自若地出现在拆迁现场,耐心面对群众,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郑朝芳,这个新来的纪检干部,上班第一天,高滩苏州路拆迁现场,啪的一声,一妇女一口痰正面吐在她脸上,她转过身,从包里掏出一张纸,擦干净,继续做拆迁户思想工作。高滩新区开发建设常务副指挥长xxx,这个年近花甲的老人,你可曾看到他花白的头发?朋友,那不是岁月的痕迹,那分明是点点心血的凝结。

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精彩。我们的建设队伍,就是这般满腔热忱、任劳任怨,我们的共产党员,就是这样默默无闻、执着追求。如今的xx,高楼大厦多了,道路宽敞了,环境整洁了,城市愈加和谐美丽。可敬可爱的城市建设者正一如继往的奉献着、坚持着,精心呵护着我们的城市。烈日下,我们的共产党员种下绿树、植下绿草,也种下了万里长江第一港的文明和风尚;风雨中,我们的共产党员清理明沟、疏通暗渠,编织着水清岸绿的梦想;黑夜里,我们的共产党员还坚守在供水泵房里,听着马达的轰鸣声,也仿佛听到了清甜的自来水在千家万户流淌;工地上,我们的共产党员正挥汗如雨,构筑心目中最美丽的城市蓝图。

公司30周年演讲稿 篇7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苏子孟

值此《建筑机械化》创刊30周年之际,谨向你们表示热烈祝贺!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快速发展,令世人瞩目,2010年全行业销售收入在2009年完成3157亿元,实现同比13.85%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将获得更大幅度的快速增长,其中中国制造的装载机、轮式起重机、混凝土机械等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已是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大国,发展速度创造了国际工程机械发展史上的奇迹。

《建筑机械化》创刊于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 始终关注工程机械和机械化施工的发展和进步, 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工程机械和机械化施工领域的风云际会, 在推广普及先进科技成果、高效施工工艺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作为国家级综合性科技刊物, 贵刊在长期发展中始终保持科学、朴实、严谨、平易近人的风格, 坚持贴近工程实际, 不求炫目, 不媚时俗, 赢得了同行的认可和广大读者的喜爱。

三十载薪火相传, 三十年铸就辉煌。希望建筑机械化杂志社以创刊30年为新的起点, 继承优良传统, 加快改革创新, 以更多栏目, 更丰富多彩的内容, 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谱写更加绚烂的篇章!

《建筑机械化》, 我的良师益友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用户工作委员会刘伟

由于《建筑机械化》杂志的名称源自于建筑机械化研究所, 和原中国建筑机械化协会同名, 又曾是中国建筑机械化协会会刊, 所以这本杂志引起了我的格外关注和喜爱, 二十多年来我几乎每期都在阅读, 成为了《建筑机械化》杂志的忠实读者。从杂志中我看到了我国建筑机械化的发展历程, 看到了施工技术和工程建设机械的同步发展, 看到我国重大工程建设和新型工程机械的诞生, 看到了我国工程机械质量的提高和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 看到了一批有建树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成长;在倍感欢欣鼓舞的同时, 自己也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地进步。

可能是因为我多年来在科研单位从事科技管理和协会工作, 所以《建筑机械化》编辑部不时地向我邀一些稿件, 我都欣然接受了, 我在本世纪之初写出了“钢筋加工商品化势在必行”, “钢筋专业化加工与配送技术”, “建设机械的环保与节能”等文章, 在《建筑机械化》杂志发表后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 也有一些读者打来电话和我共同探讨一些问题, 文章也被一些刊物转载, 文中一些论述和数据至今仍被引用。当时, 我根据国内外的调查和钢筋砼发展的规律, 在国内媒体上首次提出了钢筋加工商品化的定义, 并将钢筋成型、钢筋笼成型、钢筋网成型、钢筋网深加工制品及钢筋机械连接纳入钢筋加工商品化与配送的范畴, 2005年建设部修订的关于《建筑业进一步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中就提到了建筑节能和环保技术的应用、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焊接箍筋笼、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和钢筋加工部品化等技术。看到今天我国钢筋机械及钢筋加工行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我感到欣慰, 此时此刻不能忘记《建筑机械化》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起到的作用。

《建筑机械化》杂志多年来发扬办刊特点, 关注施工技术和工程机械的结合运用, 形成鲜明的特色, 对东方广场、国家大剧院、上海环球中心、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高铁建设、奥运及世博工程的施工技术及施工设备都做了大量的报道;尤其在对地下工程和盾构技术的介绍阐述方面, 在国内同类期刊中走在了前列, 这些文章我看到后受益匪浅, 不但丰富了视野也促进了我的工作。

我深深体会到《建筑机械化》杂志是读者、作者和编者互动的园地, 是制造企业和用户沟通的桥梁, 是施工技术和工程建设机械交流的平台。在创刊30周年之际我衷心祝愿杂志越办越好, 愿《建筑机械化》永远是我的良师益友!

我与《建筑机械化》的不解之缘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刘良臣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柳工准备开发挖掘装载机, 当时我在主持柳工的产品开发。听说在河北廊坊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有1台国外挖掘装载机样机, 于是我就和相关人员出差到了该分院, 仔细考察了这台样机, 受到当时的刘伟副院长及相关人员的热情接待, 并与之进行了挖掘装载机的技术交流。在交谈中, 他们谈到该分院出版的《建筑机械化》杂志有这方面的文章, 推荐我看看该杂志, 我从此开始接触了《建筑机械化》。

2001年吴学松高工由分院调入《建筑机械化》杂志社工作, 吴工约我撰文介绍国内外装载机的发展, 我欣然同意。自此之后我们之间开始了经常地密切联系, 我与《建筑机械化》杂志也结下了不解之缘, 与刘伟、吴学松及编辑部的编辑们都成了好朋友。

《建筑机械化》杂志的资讯及各个栏目都办得多姿多彩, 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高屋建瓴的见解, 对促进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功不可没。比如砂浆搅拌设备、墙改政策及设备、高铁及设备、盾构技术、混合动力等, 几乎行业的新产品、新市场、新技术等刚一露头, 《建筑机械化》杂志就以本刊特稿、专题研究、设计开发等栏目加以重点报道, 引领了行业发展方向。

《建筑机械化》杂志给了我极大的帮助。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了我不太了解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找吴工、找《建筑机械化》杂志, 吴工也总是推荐我到《建筑机械化》杂志某某期去找答案。比如我以前对砌块机一无所知, 而在扬州柳工工作期间, 需要了解砌块机情况。我请教吴工, 他推荐我去看《建筑机械化》2001年第5期“建筑砌块推广应用特辑”专栏, 使我对整个砌块机行业有了基本了解。又比如, 因工作需要, 我要了解随车起重机行业情况, 又是这样到《建筑机械化》中去找到了答案等等。从2001年起我把《建筑机械化》作为宝贵资料一期不落地全部保存了下来。可以说我从《建筑机械化》杂志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 《建筑机械化》杂志是我真正的良师益友!

我在《建筑机械化》2001年第5期上发表了我的第1篇文章—“国内外装载机新技术展望”, 以后在吴工及其他编辑约稿的情况下, 又陆陆续续发表了一些文章。从2001年到现在, 《建筑机械化》杂志上共发表了我的12篇文章。因此, 既是《建筑机械化》杂志给了我营养, 我也为《建筑机械化》杂志添了砖、加了瓦, 相得益彰!

我将一如既往与《建筑机械化》一同携手并进, 也希望《建筑机械化》继续为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工程机械强国而呐喊助威!

《建筑机械化》给了我力量

中铁隧道集团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陈馈

不管是在家, 还是在办公室, 我的书桌上, 总放有《建筑机械化》。自1980年10月创刊以来《建筑机械化》已走过30个春秋。30年奋斗, 30年收获, 喜看杂志日臻成长壮大, 硕果累累, 心情格外激动, 我的思绪也飞回了对往事的回忆。

9年前, 我从北京去德国海瑞克公司考察。在机场正准备安检时, 一张熟悉的面孔朝我奔来, 手里拎着一个袋子。啊, 是我大学时的老师!原来老师特意给我送来几本杂志, “你这一去近2个月, 想看国内的杂志不容易, 这几本杂志我觉得挺好的, 能帮你度过漫漫长夜。”我不知说什么好, 只是热泪盈眶。

到德国后, 我投入到了工地考察和工厂监造的紧张工作中。每天工作后浑身散了架似的, 也极想念国内的亲友们。想起老师送给我的杂志,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 原来是6本《建筑机械化》, 里面还夹了封信。老师在信中反复叮嘱我千万别忘了学习, 一定要将工作中的心得及时总结, 要多写论文。我万般珍惜地打开杂志, 里面的论文深深吸引了我, 顿觉心旷神怡, 疲惫全消。

回国后, 我被分配到南京地铁TA15标盾构工地, 工作中牢记老师的教导, 将近2年的技术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 并积极与领导及同事探讨, 分别于2003年7月、9月、11月写成了4篇论文, 将稿件投给了《建筑机械化》杂志社。

不久, 一个慈祥的声音给我打来电话, 经交流, 是杂志社的羌荣生老师。羌老师不厌其烦地通过电话和我探讨论文修改的细节, 在羌老师的指导下, 经过修改的4篇论文在2004年第2期及以后的杂志上陆续发表, 论文的发表给了我极大的鼓舞, 鞭策着我不断进步。

后来, 为适应隧道施工、盾构技术的蓬勃发展, 《建筑机械化》开辟了“盾构工程”专栏, 这正与我的工作密切相关, 每当收到一期新杂志都迫不及待阅读。2008年8月, 北京奥运会期间, 杂志社吴学松副主编给我打来电话, 商量将近年来刊登的盾构技术相关论文整理后, 专刊发行。经与吴副主编探讨, 为了比较全面地反映盾构法施工的新技术、新方法, 总结盾构法施工经验, 由杂志社组织了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公司、广州地铁设计院等盾构法施工领域的技术专家编写了《盾构施工技术》一书, 本书由我、洪开荣和吴学松任主编, 并于2009年5月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同年6月, 杂志社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合作, 在北京成功举办了“2009盾构施工新技术研讨会”。2010年3月中旬, 杂志社又与中国中铁咸阳管理干部学院合作, 共同举办了“2010盾构TBM施工技术培训班”;3月底, 杂志社又在广州独立主办了“盾构隧道技术与项目管理培训班”。《建筑机械化》在盾构施工领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近年来, 我在《建筑机械化》杂志上累计发表了38篇文章, 并与杂志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现在, 我什么杂志都可以不看, 唯有《建筑机械化》, 我是每月必看的。

感谢我的老师, 给了我第一本《建筑机械化》杂志。是《建筑机械化》杂志给了我前进的力量, 并让我结交了很多业内朋友, 也安抚了我这颗漂泊的心。

《建筑机械化》伴我成长

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队陈再捷

时间飞逝, 转眼间《建筑机械化》已经30岁了, 我看到了它的成长, 我见证了它的成长, 同样我也伴随它成长。

记得我们这批刚刚恢复高考的大学生, 正赶上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 全国百业待兴, 奋发向上, 呈现出尊重知识、崇敬科学的社会氛围。我1982年分配到公司设备处工作, 处里正好订阅《建筑机械化》, 每当新一期杂志到来之时, 我就兴奋不已, 逐页翻阅, 为便于以后工作查阅, 看见有关的文章就抄写在笔记本上, 由于当时没有复印机, 全靠手抄很是辛苦啊!多年来我对每一期杂志都难舍难分, 一本本一册册, 不断积攒, 一般都保留几年以上。近30年的设备管理工作, 它始终伴随我, 成为我的良师益友。我的第一篇论文也发表在《建筑机械化》1995年第2期上, 题目是“天津房产局实行土建工区设租赁站”, 以后一发不可收, 陆续发表了2003年第4期“论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质量保证措施”、2003年第5期“混凝土泵技术改造方案及实施”、2004年第7期“建筑机械租赁企业用户满意工程的实施”、2008年第7期“软土质下塔式起重机基础变更设计方法”等等文章。通过不断学习、阅读杂志, 我的管理知识不断充实, 技术职称也不断提高, 从助理工程师到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现在已经是正高级工程师。

我感谢《建筑机械化》, 祝福《建筑机械化》, 愿它成为建筑机械行业的一颗璀璨的明星, 永远发光!

30年, 脚步从未停滞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缪谦

欣闻《建筑机械化》杂志创刊30周年了, 30年是一段难忘的成长, 30年更是一段绵长的记忆, 记录了自1980年10月创刊以来杂志已走过的春秋, 承载着荣光与艰辛。今天, 《建筑机械化》已经成长为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机械化施工的重要期刊, 先后获得“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建设部优秀期刊”等荣誉, 在各行各业的工程建设领域影响越发深广, 这些都体现了广大读者和业界人士对杂志创刊30年来的认同!

自古以来, 科学技术引领未来, 更是推动社会蓬勃发展的原始推动力, 而技术类杂志的办刊宗旨与使命, 我想也正是对科学技术的传播与推动。果然, 《建筑机械化》杂志不负众望, 30年来刊登发表了大量的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建筑机械化等方面的技术文章、新闻报道、创新成果等, 及时、充分、详实地记载并宣传了国内外建筑机械化的发展历程, 同时也展示了行业有关的最新科技成果, 促进了各行业间的沟通交流与技术进步。记得杂志前些年曾发表过一篇关于电力建设施工机械方面的技术文章, 是阐述创新发明和首次应用的一种新型液压顶推机械设备和配套的施工工艺, 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关注, 如今该类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冶金、市政等多个工程建设行业。在科技成果宣传及先进技术推广方面, 《建筑机械化》的脚步从未停滞, 30年, 一路充满着艰辛与欢乐!

最后, 祝《建筑机械化》越办越好, 路越走越宽, 期待她的50年、100年!

岁月峥嵘润物无声

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胡浪

光阴似箭, 岁月如梭, 转瞬之间已进入了2010年的金秋时节, 在这充满喜悦的丰收日子里, 《建筑机械化》迎来了她三十华诞, 同时也步入了而立之年。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步, 三十年来, 杂志始终能够秉承着“面向工程建设机械生产企业与用户, 为促进工程建设机械行业技术进步服务, 为提高建筑机械化施工水平服务, 为促进建设机械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服务”的办刊宗旨, 精心遴选, 浓缩精华, 一直致力于行业动态及技术创新的前沿报道, 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国内外建筑机械及其施工方法的整体水平和最新进展。“润物无声, 默默耕耘”表现出她所具有的优良品格, “源远流长, 静水流深”体现了她所拥有的博厚底蕴, “岁月峥嵘, 风雨兼程”见证着她所走过的光辉历程。

我认为, 把《建筑机械化》比喻成为“实现梦想的桥梁和纽带”和“铸就成功的平台和基石”一点也不夸张, 作为该杂志的投稿人, 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成长与它不无关联。记得那是在2000年, 心理上, 大家普遍都以为“国家级期刊、建设部优秀期刊”肯定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刊物, 投稿的专业人士诸多, 要想在上面发表论文那简直是异想天开的事情!由于经验和底气均有所不足, 抱着孤注一掷的心理, 我小心翼翼地向《建筑机械化》投出第一篇稿件—《塔机臂架下弦杆连接叉 (耳) 的理想方案》, 出乎意料, 稿件经过审稿程序并略作修改之后即获得了正式录用, 我的梦想居然变成了现实!直到后来, 我才了解到文章所介绍的“塔机臂架下弦杆分体式板件连接叉 (耳) 方案”原来是塔机起重臂架局部技术领域的大胆创新与突破, 打破了国内外长期以来采用整体式连接方案的历史, 既安全又可靠, 工艺性也好, 性价比极高, 获得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该论文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当年顺利晋升高级职称所提交的有效材料之一。从此以后, 《建筑机械化》给我的感觉只有“平易近人, 和蔼可亲”, 近年来, 我先后又在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技术性较强的专业论文, 通过“相互探讨, 以文会友”的方式, 在认识了一些行业内专业人士的同时, 自己的技术水平也获得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对于一些创新程度较大的技术方面自然就会拥有充分的话语权。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 让我们携起手来, 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一起关心与呵护《建筑机械化》杂志, 共同谱写未来华美的篇章!

空谷幽兰他乡知己

哈尔滨东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尹兴家

与《建筑机械化》相识虽不长, 但也有三个春秋了, 说实话虽然我也是理工科出身但并不是学习机械的, 所以一开始接触《建筑机械化》的时候我是抱着一种充电和学习的态度, 希望能够从中学习一些关于塔式起重机和工程机械方面的前沿技术、创新应用和规律总结等。每期杂志邮到的时候, 我都是第一个翻阅, 搜索到自己想要学习的文章进行复印, 然后交给领导或同事传阅。确实《建筑机械化》没有让我失望, 我在它的上面学到了不少的知识, 如高强螺栓的使用规律、塔机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塔机结构有限元应用、塔机新国标GB/T 5031的条款解读、机械涂漆的前沿和发展等专题、专项的知识。结识《建筑机械化》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在其上发表文章, 我和大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建筑机械化》是科技核心期刊, 我开始的时候还不敢向其投稿, 而是先向其他期刊投去, 可对方给我的答复是只要出版面费就能发表, 这不是我想要的。我不是学机械专业的, 我发表文章不是为了凑篇幅、评职称, 而是为了证明自己能行。也是抱着试试看、不想让自己的文章就这样夭折的态度, 我将文章投向了《建筑机械化》, 通过编辑的严格审阅和修改, 我的文章现在已经发表了3篇。

《建筑机械化》确实是一个真正的学术型为业内人士服务的核心期刊, 它无愧于自己的第一个30年, 还会庄严和胜利地走过自己的第二和第三个30年, 同时也会获得更多业内人士的认可和口碑。我在这里深深地向《建筑机械化》鞠躬, 祝你三十岁生日快乐, 同时, 向你身后辛勤劳动和秉承严谨工作作风的团队, 致以深深感谢。

《建筑机械化》引领现代塔机使用技术

湖南省六建物资公司朱森林

改革开放30年, 国家经济建设飞速发展, 建筑规模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合宜并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在施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这中间扮演了主要角色的就是大型附着式水平臂塔式起重机。

在我国上世纪70年代前, 多是用中、小吨位的以动臂变幅为主的仿苏联的各型塔机。而现代塔机的突出优点是在于其较长的水平吊臂及具有小车变幅的快捷性, 使作业覆盖面广, 生产效率高。今天, 现代塔机在国内各地的建筑工地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现代塔机在实用中的许多应用技术只能是在实用中碰到后,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摸索, 这些出自实践的经验与技术离不开国内专业同仁的努力工作, 更离不开《建筑机械化》等相关国内一流的专业杂志的引领。

笔者单位在上世纪80年代中就购置了意大利西玛、康曼地及法国波坦等现代塔机4台, 我有幸成为国内较早从事此工作的专业人员。在塔机使用中, 每进入工地都要设置一个较大的砼基础, 在国外塔机的使用书中, 所提供的基础体积均较大, 中型 (80tm) 塔机的基础用砼有62m3, 在当时实用中还为求保守, 有过达90m3。由于在工程结束、塔机拆除后基础即废弃, 如此大体积砼置于地下, 一般会造成妨碍与污染现象。在对其实际受力分析后, 我分别在1995年、1997年在《建筑机械》发表同名为“塔式起重机基础的设计计算”文章。但事后总觉得有一问题没有解决好, 即是要决定方型基础的体积, 虽只有边长b及高度h两个未知数, 但初始设计时如何准确计算它还找不到一个计算公式。以前设计中用概率取值的计算方法较为繁琐且易出错。此事一直在脑中萦绕经年, 在将整理的文章寄到《建筑机械化》杂志社后, 经相关专家分析指导, 总结出能直接计算出此2个未知数的联立公式, 并在《建筑机械化》杂志2000年第3期上以标题“塔式起重机固定式基础的设计”发表。在此前, 专业同仁们都只能按“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 (GB/T13752) 上的关于基础的两个公式, 但那两个公式只能用于事后的校核, 而此联立公式就完全解决了设计初始时的计算路径问题, 且相当易懂、简明、准确, 至今在国内已被广泛采用。

因此, 《建筑机械化》杂志社在我国现代塔机的使用技术理论的引领是决定性的, 而我个人也在此平台上有所展示, 这也使我对该杂志社常怀感激之情, 在此祝愿《建筑机械化》杂志社更加发展壮大, 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多做贡献。

责任与使命

山东德建集团有限公司设备机具租赁分公司许秀海

我与《建筑机械化》相识算来有10年了, 在喜迎《建筑机械化》杂志创刊30周年之际, 不禁回忆起我与她相识、相知的岁月, 感慨颇多。

我公司主要业务是建筑机械出租。2000年4月, 我由公司生产车间调到管理岗位从事技术工作。当我逐渐熟悉这个环境后发现, 有时候在众多的同事间, 自己是那样的孤独。因为别人上班忙起来, 就只有我一个人驻守办公室, 守着办公电话。那时候, 《建筑机械化》就是我最好的伴侣, 有时候自己还把以前的杂志翻出来学习。《建筑机械化》的特稿, 让我了解了行业的前沿动态;专题策划则让我提前认识专业技术的发展动向;安全与事故、维修与改造是我最喜欢的栏目, 与工作结合紧密。学习与实践相互促进, 让我迅速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

2006年, 我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写了“塔式起重机司机坠落事故预防对策探讨”一文, 鼓起勇气投到《建筑机械化》编辑部, 庆幸的是在2007年第1期就发表了。当收到寄来的样刊, 轻轻嗅着墨香, 我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也更鼓起了我投稿的兴趣。

2010年在工作之余, 我又写了一篇文章投稿。在稿件修改过程中, 我与王春雨编辑电话、电子邮件通讯不下数十次, 有时候仅仅是为了一句话, 反复斟酌。我和同事开玩笑说, 最近最怕收到王编辑的电话和电子邮件了, 因为收到通知, 肯定是我的文章哪个地方又让王编辑发现了问题和错误。玩笑之余, 我也真切感受到了杂志社编辑们认真和敬业的精神, 因为他 (她) 们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30年, 《建筑机械化》有了一个辉煌的过去, 我更希望《建筑机械化》不断鞭策自己, 在今后的十年取得更多成绩, 以崭新的自我去迎接未来。

公司30周年演讲稿 篇8

电力员工: 改革开放初期,**的电网是独立的,外来的电无法进来,所以只能靠小水电,供电极度困难紧张,经常是无电,缺电,工厂无法生产,居民无法照明,居民对用电紧张有“今晚肯定无电,明晚不一定有电”这样的说法。

直到1989年黄冈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产,我县电网才实现与省电网的联接,形成了水电、火电和省电三位一体的电力供应格局。从此全县电力供应比以前更加充足,供电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经过30年来的建设,目前,全县拥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安装主变压器2台,容量30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4座,容量196000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11座,容量79600千伏安。

公司30周年演讲稿 篇9

我的家乡在遥远的天津。从小,我就爱在苍凉的塘沽炮台上,眺望无际的渤海和隐约的白舟。“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禁海几亡,开海则强。”水和船,在我看来,象征着一种面向世界的开放精神,并且,越是古老的地方,这种精神越富有生命力。大学毕业后,我便来到这座钟情已久、历史厚重的苏州城,光荣地成为交通系统的一名普通的海事工作者。

自从肩膀扛起了“铁锚”,汗流在甲板上、工作在风浪中,眼下景色尽波涛。没有闹市的繁华,没有鲜花的氛围,然而,我却如此执着和自豪!船舶搁浅,是我们一次次合理调度将其脱浅航行;轮队迷航,是我们一次次指点迷津将其引入航路;水下障碍,是我们一次次现场勘查将其清理排除。多少回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巡航;多少回以理说法、耐心疏导劝阻;多少回生死度外、风口浪尖搜救。从整顿通航秩序到处置违章运输,从维护渡运安全到整治桥梁隐患,从开展船舶检验到组织船员培训,无处不显现我们的身影。水运企业称我们是水上交通安全的“保护神”,船民朋友们赞扬我们为“水上卫士”。这就是我为之执着的海事事业!这就是我为之自豪的交通海事人!

公司30周年演讲稿 篇10

青岛市农机管理局

淄博市农机管理局

枣庄市农机管理局

东营市农机管理办公室

烟台市农机管理局

潍坊市农机管理局

济宁市农机管理局

泰安农机管理局

威海市农机管理局

日照市农机管理局

莱芜市农机管理局

滨州市农机管理局

德州市农机管理办公室

聊城市农机管理局

临沂市农机管理局

菏泽市农机管理局

中国农机化杂志社

中国农机监理杂志编辑部

农牧与食品机械杂志社

农业机械学报

广东农机杂志社

江苏农机化杂志社

湖南农机杂志社

河北农机杂志社

贵州农机杂志社

新疆农机化杂志社

广西农机化杂志社

福建农机杂志社

重庆维普咨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中国知网

浙江农村机电杂志社

农机维修杂志社

农产品加工杂志社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杂志社

致富向导杂志社

农村大众编辑部

农业知识杂志社

山东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齐鲁渔业杂志社

山东畜牧兽医杂志社

山东省农机集团总公司

山东时风集团

山东国丰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金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科大微机应用研究有限公司

河南许昌车神汽车有限公司

山东奥龙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向农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东杰贸易有限公司

山东曹县霸王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中和新华印刷有限公司

公司周年庆典演讲稿 篇11

公司周年庆典演讲稿范文一:

奉献于建筑事业的领导们、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天津大悦城项目的马千钧。很荣幸能在分公司十周年庆典上演讲,感谢领导给予我这次宝贵的锻炼机会。我演讲的主题是《感恩企业、珍惜工作》。

时光荏苒,回想起2011年那个夏日,我被中建三局三公司接纳的那一天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因为我终于成为了一名中建人,能够去实现建设祖国大好河山的梦想,去完成伟大诗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博爱情怀!

很幸运被派遣到分公司最大的天津大悦城项目部实习。在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在师傅科学合理的指导下,在前辈热情大方的帮助下,我很快适应了项目生活。专业技能的培训、实际工程的演练让我很快从一个青涩大学生蜕变成一名合格的预算员。项目上举行的拔河比赛、天津一日游、庆五.四羽毛球比赛等集体活动让我感受到项目大家庭的温馨。工作将近一年的时间,经历的点点滴滴都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没有阳光的温暖,万物就无法生长;没有雨露的滋润,禾苗就不会茁壮;没有企业环境的熏陶,就没有我们展现的舞台……我们每个人在为企业奉献青春和智慧的同时,企业也在为我们提供发展和表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丰富着阅历、充实着自我;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用激情点燃着梦想,用薪酬支配着生活。因此我们要感恩企业,感恩企业培养着我们,感恩企业让我们成长,感恩企业给我们一片展示自我的天地。

怀着感恩的心,诗人艾青在他的诗中写到:“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同样怀着感恩的心,我说“我爱建筑之美,如蓝天白云下的高楼大厦、如落日余辉下的街衢弄巷、如华灯闪烁的万家灯火,我们正是这些美的缔造者,我为中建人自豪!我爱建筑,它是我的精神火种!”

感恩是一种美德,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在成长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不可磨灭,但存在的不足同样不容小觑。我们只有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提高综合能力,珍惜工作、认真完成任务,才能更好的回报企业。我们要用青春为工作增色添彩,用智慧为企业添砖加瓦。感恩企业最好的表达是对企业有一种归宿感、荣誉感、责任感。若干年后,当我们再回首在分公司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为了我们的理想、为了分公司的荣誉而努力拼搏的时刻,相信我们会以能成为中建三局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而自豪,为当初的选择而骄傲;当别人问我在哪里工作时,我会自豪地对他说,我来自中建三局,在那里,有成千上万来自五湖四海的、为了中建事业、为了自身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兄弟姐妹。

著名学者李大钊曾说:“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我们又何尝不可以青春之我,来创造青春之中建三局三公司北京分公司呢!十年南征北战、十年开疆扩土、十年经营建筑我们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绩代表过去,理想展望未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朋友们,同事们,拿出我们青春的勇气,拿出我们青春的热情让我们以大地为纸、钢筋为笔、混凝土为墨、挥洒分公司美好未来锦绣蓝图,把苍茫大地装点的更加气壮山河!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

公司周年庆典演讲稿范文二: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__公司在__市场经济大潮中顽强探索,积极反思,以自强不息和永续经营的创业精神,与全体员工伙伴同舟共济,昂首阔步,迎来了__大楼的辉煌落成,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与爱戴,迎来了__公司三周年庆典的隆重召开。这一切正是__公司努力进取和迅速崛起的伟大标志,展示着__公司历史新纪元的全面开始!

历史的演绎,时代的进步,势不可挡。而对于不断在拼搏、实践、奋斗道路上不辞劳苦的领导者来说,为此而付出的代价是无可避免的。但对于一个事业充满信心、奋发向上的创业者而言,却是一种特别宝贵的投资,是高层次的创业,也是达到成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纵观,__公司以其自身的努力和拼搏,已出色的完成了她关键性的奠基期,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已逐步走向完善。并正以她矫健、豪迈的步伐,跨进了环保事业崛起腾飞的第四个年头。__公司长大了,__公司成熟了。

__公司具有强烈积极向上的心态。在竞争中顽强探索,在竞争中不断寻求突破,必然给__公司注入永续经营的强大动力。我们相信:__公司一定能在经济大潮中取得辉煌的成就,__公司一定能腾飞!__公司一定能成功!

回想创业的三位领导,忘不掉起步路上的汗水与泪水;忘不掉创业途中的艰辛与劳顿;忘不掉他们铁脚、马眼、神仙肚的拼搏精神;忘不掉他们金戈、铁马、跑神州的冲天干劲。三个春秋,一千多个白昼,一千多个黑夜,披星戴月,天属地寒,凭的是一颗火热的雄心,凭的是一颗火红的爱心,是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是__的产品凝聚着众心。他们用双手和智慧,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三个火红的年华;他们用勤劳和耐心,用热情和爱心描绘出明天的图画!

每一个举止、每一个微笑、每一个希望、每一个计划都充分的弘扬着一个同样的目标。是啊,“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借问行人何处去?眉眼盈盈处。”__公司的计划是宏伟的,源通公司的前景是璀璨的。

宏观慢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三周年的盛大庆典在事业扬帆出海驶入第四年之际,让我们共同祝贺:__公司,生日快乐!

今天,我们正掀开明天的序幕,让我们手携手,肩并肩,以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拉开时代的风帆,枕着希望,去追求__公司的美好未来。

回顾过去的发展历程,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满怀信心,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天会更好。

公司周年庆典演讲稿范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

在今天青海 __ 公司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很高兴,也很荣幸站在这个舞台上,代表广大 __ 公司的合作伙伴与 用户发言。同时,自己也有些不安,怕自己的发言不能完全表达出广 大合作伙伴与用户此刻的心情,但我想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 愿,那就是由衷的祝福 __ 公司在未来宏图大展,更上一层楼!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们目睹了 __ 公司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变 化过程,__ 公司的领导和公司员工是了不起的,他们用最优质的服 务和最踏实的劳动,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在同行业中的实力,在此,我 代表广大 __ 公司的合作伙伴与用户,向他们二十年来所付出的艰辛 努力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向 __ 公司这二十年来取得的显著成绩 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今天的 __ 公司,已经是业内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公司了,多年合 作中,__ 公司的员工勇于进取、诚信服务、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给 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公司领导低调作人,高调做事的风格赢得了 许多客户的赞誉。我们与 __ 公司的良好合作伙伴关系,不是一朝一 夕形成的,而是多年事业情感和理解信任所造就的。在这里,我代表广大的合作单位和客户对 __ 公司多年的努力 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多年以来坚持以“责任为根,诚信为本”的 ” 价值准则,为我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感谢 __ 公司做为一个专业的 会计服务机构,能够踏踏实实的从客户利益出发,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为我们广大客户提供最贴心的服务;感谢 __ 公司与各 合作单位融洽相处,互帮互助,实现共赢!作为合作伙伴与客户代表在这里发言我感到很荣幸,和 __ 公司 一起走过的日子我感到非常的快乐。有这样优秀的领导者,认真务实的员工,我相信 __ 公司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

上一篇:《追心路》想象作文下一篇:房屋维修通知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