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处精耕细作原文欣赏

2024-09-12

小处精耕细作原文欣赏(共10篇)

小处精耕细作原文欣赏 篇1

小处精耕细作原文欣赏

台湾一家店就叫“小器”。老板说,就只做小餐具、小碗、小锅铲,很受欢迎。老板钟情自己的“小”,也很有勇气承认自己的“小”,痴迷于扎扎实实在“小”处精耕细作,收获了成功与幸福。

性情须大,执著于微。 有人说,那追求史诗般的宏伟壮丽的大时代已式微,如今的世界残存着的是个人注意的小时代。我却以为,秉持性情、格局之大,专注于技艺、生活之微,未尝不能是“小而美”的美好结局。

人生也有涯。若一味求大、求高、求无尽,那将会应了庄生两千年前的谶语:“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是以我们不妨如同台湾一器具店“小器”的老板那样,拾起执着于细微处的勇气,在“小”处精耕细作、精心打磨,选择用完美的“小”来填充大生活,勇于承认自己的“小”,勇于以全身心来成就“小”之美,而非不自量力地制造出宏大的废墟,这其实是人生的大智慧,是直面内心选择的大勇气。

清人袁枚的一首小诗长久地打动着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确是如此微小而不起眼的,以至于一般人甚至难以察觉它的存在;然而苔花未曾意志消沉,未曾妄自菲薄,它小然而恣肆的盛开,给诗人、给后世的我们带来怎样的震撼与激励;它小然而执著的美丽,让多少张扬而盛大的繁花黯淡;它的小在人们的心上放出了怎样真正长久而盛大的`光采啊!

苔花小而执着的美,何尝不是人生的大信念,何尝不是直面真实自我的大勇气。

然而我们也不应忽略了维持小与大之间的的均衡的必要。正如金苍在谈论“小清新”现象时所提出的,于个人情感追求的层面而言,“小”是无可厚非,甚或是值得鼓励的;然而置于社会与时代的层面来看,一味的追求那”小”的美是有危险性的。无论是对个人的性情格局还是国家社会,大担当与文化上的大气象是不可或缺的。一味追求“小”也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过分关注一己的小情绪、一人的小得失、一方的小变动,缺少对人类共同体的大关怀。

因此我们或许可以说,惟有秉持性情格局之大,直面执著于微,方能成就不失其大的“小”之美。本职是公司职员的佩索阿说:“在个人的小生活上,我承认自己与他人的雷同;但在这雷同背后,我把星星散布在我的更广阔的天幕之上。

愿你我也能如佩索阿一般,在有勇气直面自我之小的同时,让自己在性情的大苍穹之上,繁星满天。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要求的作文,命题侧重点旨在引导考生辩证地思考问题,理性地看待社会、人生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材料作文的审题,宜紧抓材料的中心,审读材料中心是审准题的第一步。而此则材料中的议论句是审题立意的关键:“痴迷于扎扎实实的‘小’处精耕细作,收获成功与幸福”。

因此考生需要深入思考的是:如何在生活细微处精耕细作,才能收获成功与幸福。

考生应该聚焦于“小即是大”进行三个角度大胆追问,材料中所倡导的“小”是什么样的“小”,为什么“小”可以成就“大”,怎样才能够“小中显大,小中悟大”等等。

“在小处精耕细作”讲评 篇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有一家店就叫“小器”。老板说,就只做小餐具、小碗、小锅铲,很受欢迎。老板钟情于自己的“小”,也很有勇气承认自己的“小”,痴迷于扎扎实实在“小”处精耕细作,收获了成功与幸福。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作文材料以台湾一家“小器”店独特的经营方式引出话题,最后落脚于老板的人生哲学:扎扎实实在“小”处精耕细作,就可以收获成功与幸福。表面上说的是市场营销方式,实际上说的是人生态度、人生追求等问题。而这,应当成为审题的着眼点和立意的出发点。

一、从立意上看,可以对“小”的内涵进行深入发掘,拟题为“小器也好”“小中有真意”等,也可以对“小”与“大”的辩证关系进行合理阐述,拟题为“小中有大”“事小无碍幸福大”“小也是另一种大气”等;还可以对由小变大的方法,即材料中的“精耕细作”进行认真探讨,拟题为“业精于小”“扎根于小”“把小做好”等。

二、从文体上看,可以写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但角度力求做到小、巧、新,立意要有一定的深度或高度,这样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可以写一篇复杂的记叙文,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在小处精耕细作,最终收获成功与幸福”的例子,叙述时尽可能写出波澜;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编述一个故事或者虚构一篇小小说。

三、从素材上看,可以引用的俗语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螺蛳壳里做道场”。名人名言如:“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在艺术的境界里,细节就是上帝。”(米开朗琪罗)“一個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卡耐基)“能真正震撼人心的,往往不在那些伟大成就,而就在身边触手可及的小物品上,因为小东西中有灵感的沉积,有精神的力量。”(龙应台)事实论据如著名画家康斯太勃尔一生都居于英国乡间,在他成名后,他的朋友们都劝他到繁华的大都市巴黎居住,但康斯太勃尔执意留在他的小小乡间。在那个流行恢宏、壮大的宗教画的时代,康斯太勃尔始终专注于对风景画的研究,他把时间花在如何画出更逼真的云朵、更苍翠的树、更生动的彩虹上,仔细地描摹画上的每一个细节,多一架水车,少一条小狗,都要反复修改,用心揣摩,他甘心留在乡间的小小天地之中,将他热爱的乡间美景用尽心血地绘入画中。他不知道的是,那一方小小天地,因他的甘愿、他的专注,随着岁月的流逝,成为绘画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又如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专注于“小”,认真打磨每一个镜片,最终发现了另一个奇妙的世界——微观世界。小彩旗在马年春晚舞台上,化身“时间使者”连续旋转4个小时,正是执著于对舞蹈中每一个“小动作”的严格要求,方才成就了舞台上的神话。

【作文示例】

小中有大

一考生

你是否记得《核舟记》里的核舟,虽小如拇指,然而其中却别有天地,另藏乾坤,苏轼、黄庭坚、佛印个个栩栩如生,其雕刻之奇巧,细节之精细,令人叹为观止。

器虽小,然而小中有大。

老聃曾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中国手工业自古享誉世界,丝绸、陶瓷远销海外,虽是小器,然而无数能工巧匠在这上面“精耕细作”,尽施本领,在这小器上是工匠们的大智慧。日本武士刀削铁如泥,每一把刀的制作无不耗费工匠所有的精力,刀刃的打制,刀鞘的描边、烫金,无不展现了工匠对“精”的执著和追求,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曾称这种精神为“物我合一”。美国英特尔公司的酷睿芯片,每一种型号都凝聚了工程师和科研人员的血汗和对质量的坚持。小器虽小,然而却凝聚着对细节的追求,对完美的坚持,对技艺的展现以及每一个小器制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然而,在这个追求“宏大的华丽”的世界上,为什么有人却痴迷于“小”呢?

因为“小”代表着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大局。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因油箱出现了一道小小的裂缝,而酿成了一场悲剧;迪士尼公司要求接待人员必须与顾客眼睛平视着说话,必须弯下腰与儿童或矮个子顾客交流,最终缔造了影视帝国。

因为“小”能集中表现某种精神、某个主题。一篇冗长的抒情散文有时不如一首唐诗、宋词更能表现人物内心;小小说因其微言大义而成为这个快节奏生活中的一道文学大观;中国古代绘画讲究收万水千山于尺幅之内,以尺寸之幅传递万丈豪情。

“小”更是一种态度,是扎扎实实,是精耕细作。因为器小,创造者的注意力和才华更容易集中,创作出来的东西往往是精品,如瑞士的手表和军刀,意大利的手工女鞋,法国的精品皮包如路易斯威登、爱马仕等。因为小,所以精,自然受欢迎。

我们人生也应有一种“做小器的态度”——扎扎实实、精耕细作。

尼采说:“每一个不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的人生也应如“小器”,脚踏实地,收获成功与幸福,于这小器中,过出大滋味。

[点评]

思路清晰、说理深刻是本文最大特色。

文章先以《核舟记》为例,引出话题并进行分析,得出“小中有大”这一中心论点;接着分别以中国手工制品、日本武士刀、美国英特尔公司的酷睿芯片为例,说明“小中有大”的道理;然后作者以一个设问句,将话题不断引向深入:“为什么有人却痴迷于小呢?”文章就此深入探因,分别从“代表着细节”“表现某种精神、某个主题”“更是一种态度”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说理,将“小”的内涵阐述得具体明白;最后文章联系实际,得出“于这小器中,过出大滋味”的结论。文章步步为营、层层深入、一气呵成。

刹那含永劫

一考生

给小店冠以“小器”之名的店主是明智而豁达的,从“小”物体上花“大”工夫,以“小”处精耕细作实现生活之“大”幸福,以“小”为名,令人玩味,发人深省。

“一花一世界,一石一天堂。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这便是以“从一粒沙中看世界”而闻名的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那首《天真的意象》更具东方禅意的一种译法。短短二十字,由沙砾草木到世间轮回万象,其中之深意,博大而精妙。小又如何?小也是一种哲学。人们常以“管中窥豹”来形容以小见大;“多米诺骨牌”效应风靡世界,巨大的连锁反应的源头便是一枚微不足道的被推倒的骨牌;因为某种偶然而出现的最原始的细胞,那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命,却成了造就现今你我之生存的巨大起点……“小”是一种起点。

敢于承认“小”,首先便已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勇气。正如这“小器”店的主人,敢于承认自己的“小”,方能专注于“小”,打造出实用的小器具;正如承认个人力量微小的愚公,却也能胸怀踏平两座高山的志气。承认“小”是一种勇气,但同样也是参透生活的智慧,认识到“小”背后蕴含的无穷力量,体会到点点滴滴聚集起来的大功用。

而“小”也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属性。面对造就种种丰功伟绩的巨人,普通人是渺小的;面对自然,人类是渺小的;面对广阔至亿万光年的宇宙,地球是渺小的。而能够正视这种小,辨清我与“它”之关系,安于己道,相与不欺,顺其自然,何乐而不为?这位台湾老板精心于实实在在的小物体,经营着小店,同时也是在经营着自己的小生活、小人生,而这生活,也因小而精彩、幸福。

小并非无。盘虬而坚实的老树根可塑得千姿百态,而不过拇指大小的桃核也可以变成精致的核舟,人物栩栩如生,物件精巧不已。一大一小,哪个更需功力,哪个更叫人心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即是如此。

安于“小”者无须大,缘由小即为大。有好高骛远者为求得千古流芳,世代赞颂,一意好大喜功,如历代统治者,又如现今常见诸报端的某些高官,其作为不过是劳民伤财,人民苦不堪言,怨声载道,落得个骂名遗臭,不如多从小处着手,多干实事为好。

小中可见大,一花见枯荣。安于小,接受小,小人生也有大智慧。

[点评]

思路开阔、观点新颖是本文最大特色。

文章标题就很吸引人,以威廉·布莱克的诗句为标题,不仅切中题旨,而且把人引入哲思的境界;作者善于围绕作文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分别得出“小也是一种哲学”“小是一种起点”“小背后蕴含无穷力量”“小也是一种状态、一种属性”“小并非无”“安于小者无须大,缘由小即为大”等认识,这些观点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为了增强说服力,作者多处使用举例论证,但语言概括性极强,这些都增大了文章的容量,使语言充满了张力。

“小”中有真意

一考生

罗丹曾说:“细节是生命的模式。”一花一叶一乾坤,涓涓细流中有广阔大海的生命,夕阳霞光中有日月之行的变幻,“小”中孕育了细节,点染了生命,拥有不尽真意。

台湾“小器”店中的老板钟情于小,痴迷小中的精耕细作,那些精雕细作的餐具,也因此受到大众热烈欢迎。精于“小”,意义却大,是一种用认真细致的态度镌刻生活的人生道路,是以漫长沉默却又饱含深情对待万物材质的诗意艺术。店中的器物,不再是以实用为唯一目的,而具备了一种灵性,一种追求精细、一种痴迷打造的情怀。我们看到,它反叛了现代社会中“假大空”充斥的庞杂虚无的幻境,反叛了工业文明下精神文明不断萎缩的物质困境,是以一种细小的精神,反抗巨大、华丽、空洞的大器物的封锁,以诗意的小对抗虚无的大,寻得一种曼妙认真的情怀。

有如日本俳句大师松尾芭蕉,于“小”中寻得自然真意。他的一生,走过了《荒野纪行》,走过了《奥之小路》,一支竹杈、一缕清风相伴,探寻自然中的“小”,在雨过青苔湿的小路中行走,回答佛问的真正禅意便是“青蛙跳入水音响”,在广阔的天地间一刹那的心动,水声涌入心间,便了悟禅心。也有如清少纳言的散文中,极力描绘“细小”之美,便如轻扇掩面、斜倚横栏的窈窕女子,便如朝阳下雏菊上的雨露,便如炭火旁夹炭的长筷,在她眼中具有无言的深意与优美的情意。

“小”中的真意,也体现在创作与镌刻艺术中,饱含生命意味的作品由此一一涌现。齐白石,一代绘画名家,创作得最多的不是那广阔河山,不是那无垠天际,更不是雄伟建筑,但是那一株白菜,一颗红椒,一只小虾,一只翠鸟,浓墨点染之下,白卷上只有那些细小的生物,栩栩如生,他从小中画出了他的爱与珍惜,如初次见到红椒的惊喜欢悦,又如最后一次见之的绵长眷恋,便如初遇如诀别。

林清玄曾说:“心美万物皆美,情深万象皆深。”唯有我们品味出“小”的真味道,才会在匆匆流逝的时光中,把握住值得铭记与回味的小细节,才能在已快被大数据、大成果填满的胸怀中,给自己的心灵留出小小的空间。

[点评]

本文在写法上有两大亮点:

一是字里行间充满文化气息,且富有批判精神。文中所举事例,皆与文学、禅宗、艺术等有关,使文章充满了书卷气,显示出作者良好的阅读积累;文章还借对“小器”店的褒扬,对现代社会中“假大空”予以顺手一击,体现出大胆质疑的精神,起到了振聋发聩的效果。

《隆中对》原文及欣赏 篇3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bǐng)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duó)德量力,欲信(sheng)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chāngjué),至于今日。然志犹(yōu)未已,君谓计将(jiàng)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miǎn),利尽南海,东连吴会(kuài),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zhòu],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jiàng)将(jiāng)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shū)敢不箪(dān)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隆中对》翻译/译文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与诸葛亮的关系一天天亲密起来。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于是不再说什么了。

《隆中对》注释

隆中:地名,今襄阳城西一带。

对:回答、应对。

亮:即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沂水南)人。公元198至2躬耕于襄阳城西隆中山,出山后官至蜀国丞相。

躬:亲自。陇亩:田地。

好(hào):喜爱。为:唱。

《梁父(fǔ)吟》:又作《梁甫吟》,古歌曲名。传说诸葛亮曾经写过一首《梁父吟》歌词。

管仲:名夷吾,春秋时齐桓公的国相,帮助桓公建立霸业。

乐(yuè)毅:战国时燕昭王的名将,曾率领燕、赵、韩、魏、楚五国兵攻齐,连陷七十余城。

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莫,没有人。之,代词,指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这件事。许,承认同意。

惟:只有。友善:友好,关系好。

信然:确实这样。

先主:先,先帝,主,刘备。屯:驻扎。

新野:现河南省新野县。

器:器重、重视。

谓:对……说,告诉。

岂:大概,是否。

之:代词,代诸葛亮。

与俱来:与(之)俱来,和(他)一起来。俱。一起。

就见:意思是到诸葛亮那里去拜访。就,接近、趋向。

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致,招致、引来。

枉(wǎng)驾:屈尊。枉:委屈。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

顾:拜访。由是:因此。

遂(suì):于是,就。

诣:去,到。这里是拜访的意思。凡:总共。

乃见:才见到。因:于是,就。

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汉室:指汉朝。倾颓:(统治)崩溃、衰败。

奸臣:指董卓、曹操等。窃命:盗用皇帝的政令。

蒙尘:蒙受风尘,专指皇帝遭难出奔。东汉的京城本来在洛阳,董卓强迫汉献帝刘协迁都到陕西长安,曹操又强迫他迁都到河南许昌。

孤:古代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

度(duó)德量力: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

欲信:通“伸”,伸张。想。而:表转折。智术:智谋,才识。用:因此。

猖蹶:这里是失败的意思。然:然而。犹:仍,还。已:停止,罢休。

谓:认为。计:计策。安:疑问代词,怎么。

出:产生。自:从。

已来:已,通“以”,表时间。跨:占据。

不可胜数:数也数不清。胜,尽。

比于:同……相比。

众寡:人少。意思是兵力薄弱。

克:战胜。为:以...为,变成。者:...的原因。

非惟…,抑亦:不仅仅……而且也;非惟:不仅;抑:而且;亦:也。

谋:筹划。今:现在。

挟(xié):挟持,控制。

令:号令。

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

此:这。诚:的确。

争锋:争强,争胜。已历:已经经历。

国险而民附:地势险要,民众归附。

贤能为之用:为:被。

可以为援:为:作为。援:外援。

图:谋取。据:占据。利:物资。

尽:全部取得。连:连接。通:到达。

此用武之国:这是用兵之地,国:地方。意思是兵家必争之地。

殆(dài):大概。

资:资助,给予。

所以:用来。

岂有意乎:可有意思吗?

险塞(sài):险峻的要塞。

天府之土: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

高祖:刘邦。

因:依靠,凭。

刘璋暗弱:刘璋(当时的益州牧)昏庸懦弱。

殷:兴旺富裕。

而:但是。

存恤:爱抚、爱惜。恤:体恤、体谅。

胄:后代。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汉景帝刘启的儿子)的后代,所以称它“帝室之胄”。

信义:信用道义。

著:闻名。

总揽:广泛地罗致。揽,这里有招致的意思。

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西:向西。

和:和好。

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

抚:安抚。

夷越:这里泛指我国南部各族。

内:对内。

修:治理。

政理:政治。

将荆州之军:将:率领。

宛、洛:河南南阳和洛阳这里泛指中原一带。

身:亲自。向:奔向(译为:向……进军)。

川:平野。

箪食壶浆:用箪筒(盛着)粮食,用壶(装着)美酒。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类似竹篮,这里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箪筒盛。食,食物。壶,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水壶盛。浆,美酒。(形容人民群众热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爱戴的军队。)

诚如是:如果真像这样。

情:交情。

日:一天天。

悦:高兴。

之:代词,代与诸葛亮关系变好这件事。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犹:好像。

愿:希望。

《隆中对》赏析/鉴赏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形势分析和提出的战略决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和可行的,但同时也存在着它的困难和局限,这在后来形势的.发展中逐渐显现出来,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跨有荆、益”和“外结好孙权”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首先夺取刘表的荆州和刘璋控制的益州为根据地,然后“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伟蓝图。但是,荆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占有荆州,向南可威慑江南,进而扫荡割据江东之地的孙吴;向北可出兵宛、洛,北定中原。因此争夺荆州,无论是对曹操、刘备、孙权都至关重要。在赤壁战前,面对来势汹汹的曹操大军,唇亡齿寒,共同的利害关系,使刘备、孙权结成抗曹联盟。赤壁之战曹操战败,退出了对荆州的争夺,而赤壁战后,刘备与孙权荆州争夺的序幕就拉开了。

建安十九年,孙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孙权)遂置南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为争夺荆州地区,吴、蜀不惜兵戎相见。建安二十四年,刘备集团留驻荆州的大将关羽率军攻打曹魏占领下的樊城,水淹曹操派来援助曹仁的于禁所督七军,“羽威震华夏”,曹操甚至“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刘备集团势力的发展,不仅对曹魏集团是一种威胁,对孙吴集团也是严重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和孙权又暂时结成同盟。孙权趁关羽出兵樊城,后方空虚的时机,命大将吕蒙袭取荆州,斩杀了关羽。

蜀汉章武元年为了夺回荆州,刘备不惜倾巢出动,沿长江而下伐吴。夷陵之战,蜀军大败,刘备的蜀汉再也不能对孙吴构成威胁,这时倒是曹魏对孙吴的威胁更加显现。于是,孙吴向蜀汉“遣使请和”,蜀汉与孙吴又结成了抗曹联盟。由此可见,“跨有荆、益”和“外结好孙权”之间是存在着极大的矛盾,是有一定条件的。

荆州的失去,使得北伐的基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诸葛亮《隆中对》“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的提法,也逐渐了失去了原有的号召力。诸葛亮《隆中对》认为在军事战略上要分两步走:首先利用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的弱点,不失时机地夺取荆、益二州;然后再以荆州、益州为根据地,等待时机成熟,两路出兵,对曹魏实施两面夹击,以达到逐鹿中原,兴复汉室的目的。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形势也正是按照诸葛亮提出战略决策发展的,刘备集团先后夺取了荆、益二州。此时真可谓万事俱备,只欠“天下有变”的东风了。

然而,荆州的失去,使得后来诸葛亮北伐时的条件,已异于《隆中对》中提出的北伐战略条件。失去荆州,使得蜀汉政权处于偏安一隅的窘境,经济实力大大削弱,军事上丧失了“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与“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遥相呼应,两面夹击曹魏的可能。已注定灭亡了。

尽管诸葛亮后来与孙吴重修盟好,解除了可能来自孙吴方面的威胁。同时诸葛亮对蜀汉政权在政治上加强治理,整顿吏治,举贤任能,调整了蜀汉集团内部,主要是随刘备入川的荆州集团和原属刘璋的益州集团的关系;经济上则大力奖励耕战,务农植谷;军事上治戎讲武,为北伐作准备。经过几年的励精图治,蜀汉出现了“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的局面,训练出了一支十余万人的精兵。为了安定蜀汉的后方,解除北伐的后顾之忧。蜀汉建兴三年,诸葛亮经过两年的准备,亲率大军南征,“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迅速平定了南中四郡南夷首领的叛乱。同时,又得以征收南中地区出产的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等物资以给军国之用;并挑选劲卒万人编入蜀军,号曰“飞军”,加强了蜀汉的军事实力。但仅管如此,蜀汉与曹魏、孙吴相比,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还是最弱的。

为了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统一天下的大业,诸葛亮从蜀汉建兴六年春开始,到蜀汉建兴十二年八月病死北伐军中,七年中先后五次兴兵北伐曹魏。以诸葛亮之才,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却功败垂成,收效甚微。客观地讲,北伐的失败,与其北伐时的条件已异于《隆中对》时提出的北伐战略有关,蜀汉和曹魏两国力量过于悬殊,蜀汉以一州之力难以蹈覆雄据九州之地的曹魏;诸葛亮本人也在《后出师表》中提到:“(先帝)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北伐成功的可能性不大;然而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和对主上的忠心颇为后人所称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对诸葛亮十分崇敬,他在《蜀相》诗对诸葛亮北伐未能成功而深感惋惜。

作者陈寿简介

顾城《等待黎明》原文欣赏 篇4

这一夜

风很安静

竹节虫一样的桥栏杆

悄悄爬动着

带走了黄昏时的小灌木和

他的情人

我在等

钟声

沉入海洋的钟声

石灰岩的教堂正在岸边溶化

正在变成一片沙土

在一阵阵可怕的大暴雨后,

变得温暖而湿润

我等

我站着

身上布满了明亮的泪水

我独自站着

高举着幸福

高举着沉重得不再颤动的天空

棕灰色的圆柱顶端

安息着一片白云

最后

舞会散了

一群蝙蝠星从这里路过

她们别着黄金的.胸针

她们吱吱地说:

你真傻,

灯都睡了

都把自己献给了平庸的黑暗

影子都回家了,走吧

没有谁知道你

需要

这种忠诚

你是知道的

你需要

你亮过一切星星和灯

我也知道

当一切都静静地

在困倦的失望中熄灭之后

你才会到来

才会从身后走近我

在第一声鸟叫醒来之前

走近我

摘下淡绿色长长的围巾

席慕容《信仰》原文欣赏 篇5

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诗集 《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及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著《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席慕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创有诗集 《贝壳》《无怨的青春》 《七里香》《请柬》 《时光九篇》 《在那遥远的地方》 《河流之歌》 《有一首歌》 《三弦》 《写给幸福》 《我的家在高原上》 《山月》 《禅意》 《如歌的行板》 《如果》 《一个春日的下午》 《历史博物馆》 。

2011年7月出版第7本个人诗集,名曰《以诗之名》。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席慕容诗作《乡愁》赏析

2.席慕容的《贝壳》教学设计

3.席慕容经典诗一棵开花的树

4.席慕容的爱情诗《错误》

5.席慕容优美的爱情诗

6.席慕容散文好句精选15句

7.席慕容诗欣赏《山月》

8.席慕容经典语录50句

9.席慕容诗歌欣赏

《折桂令·忆别》原文及欣赏 篇6

⑵期程:起程日期。

⑶丢丢抹抹:修饰打扮。

⑷“唱到阳关”二句:《阳关三叠》是古代送别的歌。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句,后人送别时反复歌唱,称之为“阳关三叠”。阳关,地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⑸揉腮揽耳:形容内心不安,慌乱的样子。呆答孩:发呆的样子。

⑹“雁杏鱼沉”二句:古代有雁足系书和鱼腹藏书的传说,“雁杳鱼沉”形容书信全无,音讯渺茫。

⑺“娇模样”句:《盛世新声》、《词林摘艳》、《乐府群珠》中均作“娇模样甚实曾丢抹”。丢抹:即丢丢抹抹,梳妆打扮之意。

⑻谁曾:何曾。

⑼绷曳:勉强支持。

⑽一百五日:即寒食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距上一年冬至日,刚好一百零五天。

⑾二十四夜祭灶:旧俗,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或二十三)日夜间祭“灶王爷”。

⑿笃笃寞寞:周旋、徘徊。

⒀咨嗟:叹息。

作者刘庭信简介

刘庭信元代散曲作家。益都(今山东)人。原名廷玉,排行第五,身黑而长,人称“黑刘五”。为南台御史(一说湖藩大参)刘廷□从弟。生卒年不详。《录鬼簿续编》说他“风流蕴藉,超出伦辈,风晨月夕,惟以填词为事。”

游太和山日记原文欣赏 篇7

【简评】:太和山即武当山。相传真武曾修炼于此,为道教名山,亦以传授武当派拳术著称。山在湖北均县西南境,有72峰、36岩、24涧、11洞、10池、9井等自然风景。其山中殿宇规模宏大,现保留有太和、南岩、紫霄、遇真、玉虚、五龙等六宫,复真、无和二观。全山游程达60公里。

下笔之初,该篇日记即对太和山(武当山)地区的行政区划予以记叙,并对其风物景色给予了令人爽心悦目的描绘,如:“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显然,徐霞客对武当山的印象颇佳。

从“第一山”之米芾书法写起,寻紫霄宫,摩展旗峰,对山中异品榔梅亦有所记载。山峰接踵而至,霞客笔下生花,至天柱峰,则尽力描摹峰高险绝。继而,对金顶之幽绝亦赞不绝口,文中还有有趣的索取榔梅果实情节的.描写,让人倍感亲切动人。描写滴水、仙侣二岩时,已是游踪将止,但其意兴之浓,不逊于前。

武当乃道教名山,霞客笔下的仙观玉宇也处处透出道教风味,对各祠、殿的描绘也精练纯粹。更有结尾处对杏花美景、桃雨烟柳的再现,显示出一种对名山仙道的美好情感。

【原文】:十一日 登仙猿岭。十余里,有枯溪小桥,为郧县境,乃河南、湖广界。东五里,有池一泓,曰青泉,上源不见所自来,而下流淙淙,地又属淅川。盖二县界址相错,依山溪曲折,路经其间故也。五里,越一小岭,仍为郧县境。岭下有玉皇观、龙潭寺。一溪滔滔自西南走东北,盖自郧中来者。渡溪,南上九里冈,经其脊而下,为蟠桃岭,溯溪行坞中十里,为葛九沟。又十里,登土地岭,岭南则均州境。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山坞之中,居庐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鳞次,不似山、陕间矣。但途中蹊径狭,行人稀,且闻虎暴叫,日方下舂,竟止坞中曹家店。

【原文】:十二日 行五里,上火龙岭。下岭随流出峡,四十里,下行头冈。十五里,抵红粉渡,汉水汪然西来,涯下苍壁悬空,清流绕面。循汉东行,抵均州。静乐宫当州之中,踞城之半,规制宏整。停行李于南城外,定计明晨登山。

【原文】:十三日 骑而南趋,石道平敞。三十里,越一石梁,有溪自西东注,即太和下流入汉者。越桥为迎恩宫,西向。前有碑大书“第一山”三字,乃米襄阳即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笔,书法飞动,当亦第一。又十里,过草店,襄阳来道,亦至此合。路渐西向,过遇真宫,越两隘下,入坞中。从此西行数里,为趋玉虚道;南跻上岭,则走紫霄间道也。登岭。自草店至此,共十里,为回龙观。望岳顶青紫插天,然相去尚五十里。满山乔木夹道,密布上下,如行绿慕中。

【原文】:从此沿山行,下而复上,共二十里,过太子坡。又下入坞中,有石梁跨溪,是为九渡涧下流。上为平台十八盘,即走紫霄登太和大道;左入溪,即溯九渡涧,向琼台观及八仙罗公院诸路也。峻登十里,则紫霄宫在焉。紫霄前临禹迹池,背倚展旗峰,层台杰殿,高敞特异。入殿瞻谒。由殿右上跻,直造展旗峰之西。峰畔有太子洞、七星岩,俱不暇问。共五里,过南岩之南天门。舍之西,度岭,谒榔仙祠。祠与南岩对峙,前有榔树特大,无寸肤,赤干耸立,纤芽未发。旁多榔梅树,亦高耸,花色深浅如桃杏,蒂垂丝作海棠状。梅与榔本山中两种,相传玄帝插梅寄榔将梅嫁接于榔,成此异种云。

【原文】:共五里,过虎头岩。又三里,抵斜桥。突峰悬崖,屡屡而是,径多循峰隙上。五里,至三天门,过朝天宫,皆石级曲折上跻,两旁以铁柱悬索。由三天门而二天门、一天门,率取径峰坳间,悬级直上。路虽陡峻,而石级既整,栏索钩连,不似华山悬空飞度也。太和宫在三天门内。日将晡bū黄昏,竭力造金顶,所谓天柱峰也。山顶众峰,皆如覆钟峙鼎,离离攒立;天柱中悬,独出众峰之表,四旁崭绝。峰顶平处,纵横止及寻丈。金殿峙其上,中奉玄帝及四将,炉案俱具,悉以金为之。督以一千户、一提点,需索香金,不啻御夺。余入叩匆匆,而门已阖,遂下宿太和宫。

【翻译】:

【原文】:十四日 更衣上金顶。瞻叩毕,天宇澄朗,下瞰诸峰,近者鹄hú天鹅峙,远者罗列,诚天真奥区也实在是未受人世礼俗影响的中心腹地!遂从三天门之右小径下峡中。此径无级无索,乱峰离立,路穿其间,迥觉幽胜。三里余,抵蜡烛峰右,泉涓涓溢出路旁,下为蜡烛涧。循涧右行三里余,峰随山转,下见平丘中开,为上琼台观。其旁榔梅数株,大皆合抱,花色浮空映山,绚烂岩际。地既幽绝,景复殊异。余求榔梅实,观中道士噤不敢答。既而曰:“此系禁物。前有人携出三四枚,道流即道士株连破家者数人。”余不信,求之益力,出数枚畀bì给予余,皆已黝烂,且订约定无令人知。及趋中琼台,余复求之,主观仍辞谢弗有。因念由下琼台而出,可往玉虚岩,便失南岩紫霄,奈何得一失二,不若仍由旧径上,至路旁泉溢处,左越蜡烛峰,去南岩应较近。忽后有追呼者,则中琼台小黄冠即小道士以师命促余返。观主握手曰:“公渴求珍植,幸得两枚,少慰公怀。但一泄于人,罪立至矣。”出而视之,形侔móu相同金橘,漉lù渗以蜂液,金相玉质,非凡品也。珍谢别去。复上三里余,直造蜡烛峰坳中。峰参差廉利棱角锋利,人影中度,兀兀欲动。既度,循崖宛转,连越数重。峰头土石,往往随地异色。既而闻梵颂声,则仰见峰顶遥遥上悬,已出朝天宫右矣。仍上八里,造南岩之南天门,趋谒正殿,右转入殿后,崇崖嵌空,如悬廊复道,蜿蜒山半,下临无际,是名南岩,亦名紫霄岩,为三十六岩之最,天柱峰正当其面。自岩还至殿左,历级坞中,数抱松杉,连阴挺秀。层台孤悬,高峰四眺,是名飞昇台。暮返宫,贿其小徒,复得榔梅六枚。明日再索之,不可得矣。

【原文】:十五日 从南天门宫左趋雷公洞。洞在悬崖间。余欲返紫霄,由太子岩历不二庵,抵五龙。舆者轿夫谓迂曲不便,不若由南岩下竹笆桥,可览滴水岩、仙侣岩诸胜。乃从北天门下,一径阴森,滴水、仙侣二岩,俱在路左,飞崖上突,泉滴沥于中,中可容室,皆祠真武。至竹笆桥,始有流泉声,然不随涧行。乃依山越岭,一路多突石危岩,间错于乱蒨qiàn野草丛翠中,时时放榔梅花,映耀远近。

【原文】:过白云、仙龟诸岩,共二十余里,循级直下涧底,则青羊桥也。涧即竹笆桥下流,两崖蓊葱蔽日,清流延回,桥跨其上,不知流之所云。仰视碧落,宛若瓮口。度桥,直上攒天岭。五里,抵五龙宫,规制与紫霄南岩相伯仲。殿后登山里许,转入坞中,得自然庵。已还至殿右,折下坞中,二里,得凌虚岩。岩倚重峦,临绝壑,面对桃源洞诸山,嘉木尤深密,紫翠之色互映如图画,为希夷即唐末隐士陈抟,号希夷先生习静处。前有传经台,孤瞰壑中,可与飞蒨作匹。还过殿左,登榔梅台,即下山至草店。

仙潭美酒赋原文欣赏 篇8

噫吁仙潭!凤兮沧桑。沐风浴雨,人神共酿;溢光流彩,曲糟成釀,沉潜积蓄千载,氤氲百世典藏。锦鳞哺糟醨而追樯橹,苍鹭闻酒香而逐白云。风来隔壁醉,雨过十里香。

厚哉仙潭!赤水生香。静水深流,空杯澐长。天赐美禄,玉带流觞。“娄山十里泉,九泉溢诗行。”温润如玉,晶莹剔亮,“饮者留其名,汉使遥拜江”,润右军兰亭,滋道子画舫。娄山关前,残阳如血,赤水河畔,湝湝汤汤。酒史与国史同辉,佳醇与佳话共存。

醇哉仙潭!笃笃唇芳。采曲三月,含英咀华;下沙桂秋,调和精良,厚积薄发,酝纯酝佳。赤水八百沃野,濮人终岁粮仓;风兮雨兮,四时丰穰,风霜高洁,麦黍稻梁。“稻粟千重,枸酱蕴香,”万千技艺,古朴尊尚,斤汗斤酒,曲蘖良方。丰润甘美,琥珀菹光,逾麝兰气,胜百合篁。诗仙邀明月与之,五柳衔觞诗清漾。

韵哉仙潭!酒酣文畅。隐者大市,沽酒瓦当,思御六合,钟鼎八荒;“独有夜阑听风雨,醉里看剑若海棠”。和酒泼墨,下笔洋洋,浅斟慢饮,夕月低唱。酌彼兕觥,执手牵裳;把盏临风,慨当以慷。秦观“杨柳岸晓风残月”,自是饮者赴客迟;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当属瑶池燕归来。“西冈一醉十三春”,醒来早生发华梦。“为酌仙潭生衣细,不惜壶底做妆台。”

噫吁仙潭!惊世绝响。蕴古纳今,山河辞章。“古酱谁言传四陲,纷纷茹味胜甘诒” 。国祚之昌,酒业之兴,仓廪之实,酿事之盛,飨于民众,斡之四方。中国大梦,华彩绽放。

鳛地有诗云:万物皆有灵,斯是着光辉,山川居崇峨,风物彰格致。曲樽有仙潭,物我皆相宜。欲作逍遥游,振羽巴蜀翔。

★ 杜牧《阿房宫赋》全文欣赏

★ 《高唐赋》原文及翻译

★ 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

★ 躬身远行散文随笔

★ 《爱莲说》原文及欣赏

★ 《琵琶行》原文欣赏

★ 自省作文

★ 自省演讲稿

★ 李夫人赋原文及翻译

徐志摩《泰山日出》原文欣赏 篇9

振铎来信要我在《小说月报》的泰戈尔号上说几句话。我也曾答应了,但这一时游济南游泰山游孔陵,太乐了,一时竟拉不拢心思来做整篇的文字,一直埃到现在期限快到,只得勉强坐下来,把我想得到的话不整齐的写出。

我们在泰山顶上看出太阳。在航过海的人,看太阳从地平线下爬上来,本不是奇事;而且我个人是曾饱饫过江海与印度洋无比的日彩的。但在高山顶上看日出,尤其在泰山顶上,我们无餍的好奇心,当然盼望一种特异的境界,与平原或海上不同的。果然,我们初起时,天还暗沉沉的,西方是一片的铁青,东方些微有些白意,宇宙只是——如用旧词形容——一体莽莽苍苍的。但这是我一面感觉劲烈的晓寒,一面睡眼不曾十分醒豁时约略的印象。等到留心回览时,我不由得大声的狂叫——因为眼前只是一个见所未见的境界。原来昨夜整夜暴风的工程,却砌成一座普遍的云海。除了日观峰与我们所在的玉皇顶以外,东西南北只是平铺着弥漫的云气,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厚毳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的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辨认得出。那时候在这茫茫的云海中,我独自站在雾霭溟蒙的小岛上,发生了奇异的幻想——

我躯体无限的长大,脚下的山峦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这巨人披着散发,长发在风里像一面墨色的大旗,飒飒的在飘荡。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唤;在崇拜,在祈祷,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悲喜交互的热泪……这泪不是空流的,这默祷不是不生显应的。

巨人的手,指向着东方——

东方有的,在展露的,是什么?

东方有的是瑰丽荣华的色彩,东方有的是伟大普照的.光明出现了,到了,在这里了……

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云底工作;无数蜿蜒的鱼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

光明的神驹,在热奋地驰骋……

云海也活了;眠熟了兽形的涛澜,又回复了伟大的呼啸,昂头摇尾的向着我们朝露染青馒形的小岛冲洗,激起了四岸的水沫浪花,震荡着这生命的浮礁,似在报告光明与欢欣之临莅……

再看东方——海句力士已经扫荡了他的阻碍,雀屏似的金霞,从无垠的肩上产生,展开在大地的边沿。起……起……用力,用力。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的跃出了地平,翻登了云背,临照在天空……

歌唱呀,赞美呀,这是东方之复活,这是光明的胜利……散发祷祝的巨人,他的身彩横亘在无边的云海上,已经渐渐的消翳在普遍的欢欣里;

现在他雄浑的颂美的歌声,也已在霞采变幻中,普彻了四方八隅……

听呀,这普彻的欢声;看呀,这普照的光明!

这是我此时回忆泰山日出时的幻想,亦是我想望泰戈尔来华的颂词。

(原刊1923年9月《小说月报》第十四卷第九号)

注① 振铎,即郑振铎(1898—1958),作家、编辑、文学活动家。他是文学研究会

发起人之一,当时正主编《小说月报》。

【拓展】:

徐志摩(18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现代诗人、散文家。

徐志摩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1]

19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

林清玄《时间之旅》原文欣赏 篇10

在李维的大学毕业典礼上,一名神秘的老妇人送给李维一只金表,并对他说:“我在等着你。”便自人群中消失,经过多方查访,李维找到该老妇的住处,老妇却已在他毕业典礼当晚逝世。

八年后(一九七九年),李维成为剧作家,有一天他前往一座老式的旅馆度假,在大厅里,他看到一张摄于一九一二年的女明星肖像。李维查询之下,才知道这位六十年前如花似玉的美女,竟然是八年前送他金表的神秘老妇人。

为了实践八年前“我在等着你”的誓约,李维用自我的意志催眠,终于回到一九一二年与年轻时代的珍西摩儿发生一段缠绵徘恻的爱情,超越了六十年的时空,爱情随着时空的转换散发出震慑人的光芒。

结局是,李维无意间从衣袋中掏出一枚一九七九年的银币,时光即刻向前飞驰六十年,风流云散,一场以真爱来超越时空的悲剧终于落幕。

这一段故事是电影《似曾相识》(SomewhereinTime)的本事,情节单纯动人,但是其中却有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就是“爱情”与“时间”的问题,故事一开始几乎是肯定“真爱”可以超越“时间”的限制,让观众产生了期待;结局却是,真爱终于敌不过时间的流逝,留下了一个动人心魄的悲剧。

“爱情是可以突破时间而不朽的吗?”这是千古以来哲学家和文学家的大疑问,可是在历史中却没有留下确切的解答。我们每个人顺手拈来,几乎都可以找到超越时空之流的爱情故事,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与林黛玉,小仲马笔下的亚芒与玛格丽特,沈三白笔下的芸娘,歌德笔下的夏绿蒂,甚至民间传说里的白娘娘和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可以说是熙熙攘攘,俯拾即是。

问题是,这些从古破空而来的不朽情爱,几乎展现了两种面目,一种是悲剧的面目,是迷人的,也是悲凄的;一种是想像的面目,是空幻的,也是绝俗的。人世间的爱情是不是这样?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我们假设人间有“美满”与“破碎”两种情爱,显然,美满的爱情往往在时空的洗涤下消失无形,而能一代一代留传下来动人热泪的情爱则常常是悲剧收场。这真应了中国一句古老的名言“恩爱夫妻不久长”。

留传后世的爱情故事都是瞬间闪现,瞬间又熄灭了,惟其如此,他们才能“化百年悲笑于一瞬”,让我们觉得那一瞬是珍贵的,是永恒的。事实上“一瞬”是否真等于“永恒”呢?千古以来多少缠谴的爱侣,而今安在哉?那些永世不移的情爱,是不是文学家和艺术家用来说骗向往爱情的世人呢?

夏夜里风檐展书读,读到清朝诗人贺双卿的《凤凰台上忆吹萧》,对于情爱有如此的注脚:

紫陌春情,漫额裹春纱,

自饷春耕,小梅春瘦,细草春明。

春日步步春生。

记那年春好,向春莺说破春情。

到于今,想春笺春泪,都化春冰。

怜春痛春春几?

被一片春烟,锁住春莺。

赠与春依,递将春你,是依是你春灵。

算春头春尾,也难算春梦春醒。

甚春魔,做一场春梦,春误双卿!

这一阂充满了春天的词,读起来竟是娥眉婉转,千肠百结。贺双卿用春天做了两个层次的象征,第一个层次是用春天来象征爱情的瑰丽与爱情的不可把捉。第二个层次是象征爱情的`时序,纵使记得那年春好,一转眼便已化成春冰,消失无踪。

每个人在情爱初起时都像孟郊的诗一样,希望“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到终结之际则是“还卿一钵无情泪”,“他年重检石榴裙”(苏曼殊)。种种空间的变迁和时间的考验都使我深自惕记,如果说情爱是一朵花,世问哪里有永不凋谢的花朵?如果情爱是绚丽的彩虹,人世哪有永不褪色的虹彩?如果情爱是一首歌,世界上哪有永远唱着的一首歌?

在渺远的时间过往里,“情爱”竟仿佛一条河,从我们自己的身上流过,从我们的周遭流过,有时候我们觉得已经双手将它握实,稍一疏忽,它已纵身入海,无迹可循。

这是每一个人都有过的凄怆经验,即使我们能旋乾转坤,让时光倒流,重返到河流的起点,它还是要向前奔泻,不可始终。

对于人世的情爱我几乎是悲观的,这种悲观乃是和“时间”永久流变的素质抗衡而得来。由于时时存着悲观的底子,使我在冲击里能保持平静的心灵——既然“情爱”和“时间”不能并存,我们有两个方法可以对付:一是乐天安命,不以爱喜,不为情悲。二是就在当时当刻努力把握,不计未来。“会心当处即是;泉水在山乃清”。①只要保有当处的会心,保有在山的心情,回到

六十年前,或者只是在时序推演中往前行去,又有什么区别呢?“时间之旅”只是人类痴心的一个幻梦吧!

上一篇:宣传委工作总结下一篇:大学英语翻译句子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