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活动的建议

2024-07-29

社会实践活动的建议(共11篇)

社会实践活动的建议 篇1

关于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中考考试成绩实施活动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贯彻党教育方针精神,积极落实市教育局和我校对学生实践工作的具体要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锻炼中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契合校情学情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市教育局及相关部门的指导和配合下,我校将《关于在初中阶段全面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并将考核结果纳入中考成绩的实施意见》在全校教职工范围内做了广泛的多轮讨论,并积极向学生及家长做了宣传,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教职工、学生及家长代表的意见。我们反复研究,对大家的困惑与意见进行了整理,在此对在初中阶段全面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并将考核结果纳入中考成绩的活动提出以下问题与建议: 困惑

1.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得分的标准怎么确定,谁来确定,评判者的资格如何认定,对于得分产生分歧怎么办,评分的过程如何做到公正公平透明。

2.社会实践基地相关单位的接待能力是否充足,接待意愿是否积极,接待单位消极应对学校组织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怎么办。

3.学校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前期的经费投入谁来保障。4.在学生安全保障工作中,对意外伤害的责任认定如何认定。学校、接待单位、交通服务提供者、保险公司等主体单位如何理清权责。

5.如何评定各学校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优劣。建议:

1.是否可先确定若干活动试点试行,待充分论证后再全面推开

2.初三年级学生功课进程异常紧张,能否先从初一年级试行开始。

社会实践活动的建议 篇2

一加强对课程的认识

1.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 体现素质教育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 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在当前积极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下,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应对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

2. 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实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 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3. 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良好个性品质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积极探究, 掌握生活技能;认识自我,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二加强专业素养的修炼

1. 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 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的学习与研究, 形成积极、生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组织者

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 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

3.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培训者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 强调人与物的相互作用, 人与人的互动。教师应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

4. 信息技术教育的先行者

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 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

三加强对活动的有效组织

1. 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型及指导规范

能根据不同阶段的活动任务划分“问题发现课”“主题确定课”“方案制定课”“方法指导课”“成果汇报课”“总结反思课”等基本课型, 并能根据教学内容对这些课型进行规范地指导。

2. 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活动组织形式可以是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 以小组合作为主, 各种组织形式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相互配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社会现象及社会热点话题, 结合相关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确研究课题;要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 预设活动开展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及解决方案, 并指导学生制订计划、实施计划, 通过参观访问、实地考察、资料查阅等方式进行实践与探究, 获取丰富的信息和资料;指导学生填写活动记录表, 取得过程性材料, 体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并使活动的结果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

3. 教师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安全教育

把安全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性学习主题, 把“自理自护”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能力目标加以贯彻和落实。在某些情况下, 教师可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把现场引进课堂”, 从而降低学生学习活动的安全风险和经济成本。教师应负责对学生的校内活动进行监控, 开展校外活动时, 课题组和老师要预先向学校提出计划和申请, 学校批准后方可执行。学生的校外活动如果没有教师的直接参与, 必须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由家长协助, 保障学生的安全。

四加强对课程的评价与管理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过程评价为主

注重活动过程中的即时评价, 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同伴间的相互评价, 促进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的反思和关注;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研究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尽量避免简单的结论性评价。

2. 以多样化方式交流和分享活动过程的体验和收获

在活动总结阶段, 教师要指导学生整理过程性资料, 拟定活动成果展示方案, 以多样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 交流和分享活动过程的体验和收获。指导学生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的个人或小组档案袋, 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专业人士等均可参加评价活动。

3.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督导与管理, 引导学校认真落实课程计划。每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非指定领域内容的实施分别不少于2课时和1课时。每学期每个学生至少完整地经历2~3个主题活动过程。

4. 增加必要的专用场地、专用教室和设施设备

社会实践活动的建议 篇3

关键词:教学方式;创新意识;主题活动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中十分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既要接触大量的知识,同时也是形成习惯、爱好、特长、兴趣以及情感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初中教育对于学生具有较大的影响,教师必须重视初中阶段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下面是笔者对于初中

综合实践这门活动课程开设的相关建议,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

帮助。

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教师必须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还要建立民主平等以及和谐的关系。时刻关注学生生活的实际,在选择以及确立活动的主体时,要针对学生所在学校以及社区的特点,并且还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特长。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充分地激发出来,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因此,在每次开展活动时,教师都要在其中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与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活动开始时便能参与进来,进而体会到实践过程中带来的喜悦。

二、综合实践活动转变教学方式

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上,教师应该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以及指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方面真正的主人。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调查和观察、咨询和实验这些方式来解决问题,进一步认识事物,从而学生才能够在具体且无法代替的实践活动中进行思考,对事物进行观察,同时收集与整理,进而进一步归纳和概括,从而取舍一些纷繁复杂的信息。而教师必须在整个实施过程中由知识传授者向学习的组织者以及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转换。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生活中所遇到的安全方面的问题进行指导,对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进行培养,从而有效地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讲解“我们周围的环境”这一课程时,教师就要告诉学生在回家或者上学的路上要对身边环境留心观察,同时还要观察沿途景物。例如,建筑和街道以及河流等等。做好相应的记录,特别是途中环境的现状,例如水清澈与否,空气清不清新等。发现问题后需要拍下照片做好记录,在考察结束之后学生需要对有用的信息进行整理,然后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示,通过共同的交流与分析来找出能够将问题解决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个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这样能够将学生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使其发挥出不同以往的潜力以及罕见的创造能力。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活动能够使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创造欲得到最大满足。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观察以及实验和交往等能力,使其提出和分析以及解决能力的问题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学生解决问题起到一个激励的作用。在实践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使实际的问题得到解决,从而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四、培养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

首先要明确获取信息的渠道与途径,并且引导学生采取多种途径去收集信息。同时教师应对于掌握收集以及处理信息的方法应多加注意,使学生能够学会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在活动开始的阶段,结合视力对其进行基础训练,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并利用一些工具书以及使用试听媒体和记笔记与访谈的方式对资料进行整理并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时收集并处理信息。可以让兴趣相同的学生自愿地组成小组,调查校园中的花草树木,同时做好相应的记录。回到教室后整理其调查的结果,并加以展示。

五、及时评价学生活动的内容

在主题活动结束之后,教师都应该及时且全面地评价与总结,通过回顾和反思以及讨论,让学生对参加这次活动的体会和感想以及收获进行总结,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从而增加学生对于综合实践这门课程的兴趣,方便开展课程与评价。

同时教师还需要正确对待过程与结果的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性的评价,主要注重的就是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以及合理的思维方法,科学操作的程序以及深刻的领悟。对于课程研究的结果并不是十分看重。并且还要强调小组成员相互的评价,由于小组成员在合作的过程中有着进一步的接触,可以针对合作情况来做出自己的判断,需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做出选择与判断,从而使自我教育、管理以及约束的责任感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本文主要对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良好的开设提供一定的帮助,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徐永军.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的若干建议[J].基础教育,2013.

社会实践活动的建议 篇4

1、在事业部岗位人员健全方面应予以重视,以实现事业部对项目切实、全面、精细的管控。

2、公司对事业部整体运行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出台不多,从而使事业部可能出现运行偏差的现象。

3、建议公司利用信息化平台手段,以像材料计划、收料小票的模式,当期资料当期审核上传,确保资料收集及准确。

4、尽快出台缺失的相关合同、标准化等指导书或规范文件或范本,尽快步入精细化管理的正规。

5、公司部门下工地检查的多,但事先帮助指导的少,希望将帮助指导变被动为主动,变随机为定期。

6、建议财务部能够积极参加事业部组织的月度工作会,将需要规范整改及脱钩的现象及时解决。

7、建议实行男职工每年体检制度。

8建议组织事业部经理及项目经理外出考察、培训或座谈,以拓宽视野、相互学习。

9建议建立人才流动库,并对事业部经理及项目经理开放,让大家了解选择人员且根据选取形成末位淘汰制度。

10建议印发各流程指导书,便于新开项目在这方面少走弯路,保证流程运行的顺畅和时效性。

11建议丰富八建集团网站的内容并及时更新,突出企业形象。

12、建议进一步规范办公平台及短信通知的发布程序,并可操作成用手机和平板等便携设备办公。

13、建议出台各职能部门与事业部、项目部的职责划定,防止出现现在的“都在管、都不管”的现象成为常态。

14、后北屯基地办公网络速度需提升。

15、公司新办公平台运行程序较为繁琐,有些地方不够合理。

16、公司各部门工作配合不够协调,集体主义意识不够浓厚。

17、领导应多下基层关心职工,了解基层职工的实际生活情况,以便更好的进行决策。

18、在不断提高员工薪酬待遇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19公司的决策和制度出发点非常好,但有的时候却不能够很好的下达并执行。建议在落实环节应加强力度。

20、对于海外工程项目组织机构不管是技术组还是国内管理组,应加强技术力量,特别是要施工人员,一定要有多年的施工经验,才能在施工管理和材料计提和采购当中节约成本,做到准确无误。

21、在援外工程中专业性较强的分部分项工程,如:电梯、消防、弱电、污水、净水处理等。集团公司应给与大力支持,解决难题。

22、我公司员工有很大部分是年轻人,而住房问题又是困扰年轻人的一个社会性问题。如果公司在此方面能多一些扶助性政策(如增加住房公积金),会让年轻人腾出更多的精力,激发出更多的创造力,朝气蓬勃的为公司服务。

教育实践活动意见建议 篇5

一是要创新活动载体。注重从本地本单位实际出发,创新活动载体,设计服务项目,丰富活动内涵,切实增强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活动带来的成效惠及广大群众。

二是要强化群众参与。活动开展的效果如何,关键要看群众的切身感受和满意度如何。要坚持开门搞活动,既要注重吸纳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同时,也要把握好群众参与的度,树立正确的活动导向,真正达到教育干部、教育群众的目的。

三是要深入查摆问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活动中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护短、不遮掩,确保查得深、摆得准,不回避矛盾。对查出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便于操作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方案,限期进行整改,使党员干部真正受教育和触动。

四是要突出活动重点。要突出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这个重点,通过抓一把手、一把手抓,逐级动员、层层发动,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解决党性观念、廉洁自律、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五是要紧扣中心工作。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核心目标,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活动,进一步增强各级党员干部抓项目、抓发展、抓执行、抓落实的能力,为推动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作风保障。

社会实践活动的建议 篇6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贯穿始终的总要求。贯彻落实这一总要求,要遵循党的建设规律,在总结借鉴以往党的集中教育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把总要求具体化为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工作原则和方法。

一、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用好理论学习与查摆问题相结合的方法。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有利于突出主题,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利于激发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保护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利于营造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一要搞好理论学习。树立群众观点,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弄清楚群众观点的本质内涵,弄清楚在新形势下群众观点的具体要求。要通过个人自学、专题辅导、集中交流、案例分析、网络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有关文件以及有关学习材料,进一步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认识,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二要深刻查摆问题。按照“两不”、“四重”方针,即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纠缠历史旧账、不纠缠个人责任,重在分析问题、重在总结经验、重在明确方向、重在解决问题,使每一名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都真正投入到党 1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去,深刻查找自身在学风、作风、廉洁自律、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求收到自我教育、正面教育的实效。

二、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用好自我教育与“开门”搞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工作方法。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把自我教育与“开门”搞教育结合起来,扩大群众的参与度,可以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客观规律和群众意愿,可以促进全党上下进一步形成为民服务的共识,从而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建设。一要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主题,认真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重点分析查找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委扩大会议可邀请党员、群众代表或人大代表列席。二要请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注重群众参与的广泛性,采取设立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和发放征求意见函等形式,努力拓宽了解和听取民意的渠道,扩大群众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的范围,真正做到听取民意找问题、顺应民意抓改进、依据民意看效果。三要注重群众监督的实效性,切实组织好群众评议。主动邀请群众评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分析总结报告,创新方式调动群众参与

评议的积极性,扩大参评人员的代表性。

三、坚持讲求实效的原则,用好整改落实与建章立制相结合的方法。只有坚持讲求实效的原则,才能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办成群众满意工程。一要做好突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按照具体化、目标化、责任化、制度化的要求,遵循统筹协调、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方针,形成省级、中层、基层和广大党员干部协同整改的工作机制,凝聚整改落实的强大合力。要把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作为整改落实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二要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开展集中性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时间毕竟有限,而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项永恒的任务。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只有做好建章立制工作,才能保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常态化、长效化。要把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同时,要抓好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各项制度的落实,抓好中远期整改任务的落实,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真正体现到解决问题、服务群众上。

四、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用好整体推进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方法。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分类指导,是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一要建立强有力的组

织领导,为整体推进提供组织保证。各级党组织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高度重视,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和责任体系,党组织负责人要亲自抓,确保教育实践活动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二要自上而下分批分步实施,确保活动有序推进。各个层级、各行各业各领域情况不同,教育实践活动决不能搞一刀切,否则容易流于形式。要区分不同层级单位、不同行业领域、不同工作岗位,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按照自上而下的原则,分批次、分步骤、分类别推进。同时,在启动之前要做好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的充分准备,以保证教育实践活动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有序地推进。三要结合工作分类指导,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分类指导的目的在于确保活动切合实际、取得实效,关键是把教育实践活动与各行业、各单位的中心任务、与每一名党员的岗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无论是整体推进还是分步实施,都要注意把教育实践活动与中心工作、岗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落实到中心工作与岗位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党内外和人民群众的欢迎,才能避免活动与工作“两张皮”的现象,确保在解决作风不实、不正、不廉上取得实效,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上取得实际成效。

活动目录资源规范管理的建议 篇7

根据信息系统调查的结果,发现很多单位的活动目录架构未进行有效规范的资源管理规划,这些活动目录资源包括用户、组、计算机、打印及文件共享资源等。由于缺少有效合理的资源管理规划,造成目前针对活动目录各种资源的管理配置非常不灵活,搜索及定位资源效率十分低下,给IT管理人员带来繁重的工作负担;同时,由于资源没有进行规范的管理,使得组策略的应用变得非常困难,无法针对各种不同需求的用户设置符合单位管理要求的组策略;另外,由于未对文件及打印资源进行统一的组织规划,各种文件共享及打印共享资源散布于单位的众多客户机及服务器上,不仅导致搜索及定位这些资源困难,而且也无法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针对上述面临的问题,下面将提出活动目录资源规范管理的建议,以帮助单位管理员尽快建立规范、安全、有效的活动目录资源管理体系,为后续的各种应用及系统调整、管理打下良好的架构基础。

2 活动目录资源规范管理的建议

2.1 组织单元(OU)规范架构设计

一个规范的组织单元(OU)架构规划,将可使对资源的管理及组策略应用变得十分灵活高效。组织单元的架构规划包括命名、整体层级架构、服务器/帐号/资源组织单元、授权管理及组策略应用等方面。针对上述各个方面,做出如下方案设计的建议。

2.1.1 组织单元命名规划

组织单元的命名应遵循简单明了、规范、可反映单位组织结构的原则。简单明了的组织单元命名有利于查找及定位资源。

建议Contoso活动目录组织单元命名采用下述方式:

(1)中文化组织单元名称;

(2)根据单位组织架构进行组织单元命名,如“Contoso”、“信息技术部门”;

(3)在组织单元各层次针对不同资源类型命名的资源组织单元存放各种资源,如在“信息技术部门”组织单元下创建“信息技术部门-计算机”、“信息技术部门-用户”等子组织单元。

2.1.2 组织单元的整体层级架构规划

(1)组织单元整体层级架构主要可分为如下几类:

(1)基于地理位置的组织单元架构;

(2)基于单位组织架构,部分划分的组织单元架构;

(3)基于业务功能的组织单元架构;

(4)结合地理位置及部门划分的组织单元架构。

(2)组织单元整体层级架构设计的原则如下:

(1)能反映单位组织结构;

(2)尽可能减少层级对象;

(3)具有一定灵活性,在单位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时易于调整;

(4)能有效、规范地组织各种活动目录资源。

组织单元整体层级架构顶层组织单元及容器说明如表1。

2.1.3 基础架构服务器组织单元规划

为了方便单位中存在的大量服务器的管理,特别是针对不同服务器应用不同的安全策略,建议将单位层次的架构服务器存放于“架构服务器”组织单元下,并按照服务器功能的不同,分别存放于不同的组织单元下,表2对“架构服务器”组织单元作了进一步说明。

2.1.4 普通用户及计算机帐号组织单元规划

帐号组织单元主要用于组织和管理活动目录内普通用户及计算机资源。建议将普通用户及桌面计算机帐户放置于“Contoso”组织单元下,再根据部门的划分,创建相应的子组织单元来存放用户帐号及计算机帐号资源。

建议在相应的部门子OU下创建<部门名称>-用户、<部门名称>-计算机、<部门名称>-组、<部门名称>-共享资源、<部门名称>-OU管理员等子OU来组织不同类型的用户及计算机资源,同时,可考虑在<部门名称>-用户子OU下,根据需要进一步划分子OU,组织不同权限的用户帐号。普通用户及计算机帐号组织单元规划具体说明如表3。

2.1.5 共享资源组织单元规划

为了高效搜索、定位各种共享资源,建议将文件及打印共享发布到活动目录中,并通过组织单元进行统一组织管理。对于不同层级的共享资源,可在不同层次的组织单元创建相应的共享资源组织单元存放共享资源对象,如:对于单位层次的共享资源,可在组织单元层级架构的顶层创建共享资源OU,用以存放单位层次的文件及打印共享资源;而对于部门级别的共享资源,可在部门级别OU上,创建共享资源OU,存放部门文件及打印共享资源。

2.1.6 组织单元的授权管理规划

进行组织单元规划,除了为了更灵活应用组策略实现有效管理外,另一个目的是针对组织单元进行授权管理。建议根据实际需要授权组织单元的管理,对只需管理某个部门对应资源的用户,只授权该用户在某个部门级别组织单元的管理权限,以分派最小化的所需管理的权限,强化资源管理的安全性。

为了更规范的组织、集中放置拥有组织单元管理权限的用户,建议创建组织单元管理员组,授权组对组织单元的管理权限,将需要对特定组织单元进行管理的用户添加到特定管理组,并将这些组集中放置于每个部门级别组织单元的<部门名称>-OU管理员组织单元下。表4说明了组织单元管理组与组织单元及权限的对应关系。

2.1.7 组织单元的组策略应用规划

规划组织单元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灵活应用组策略,在规划了规范的组织单元架构后,可以定义各种组策略对象,并应用到相应的组织单元实现组策略应用管理。

结合组织单元应用组策略,建议遵循如下原则:

(1)使用GPMC工具实现组策略管理及应用;

(2)创建组策略对象(GPO),在对测试组织单元测试后,再链接到生产环境组织单元;

(3)将组策略对象链接到需要应用此组策略的特定组织单元;

(4)尽量减少组策略对象数目,可考虑将同类组策略设置集中在一个组策略对象中应用;

(5)关闭不需要的组策略对象配置,如关闭“计算机配置”或“用户配置”等。

根据Contoso组织单元架构设计及组策略应用的实际情况,建议使用GPMC工具来统一管理和应用组策略。使用GPMC工具可以方便地创建、管理、链接和模拟组策略,实际应用到相应组织单元,可帮助管理员快速准确地定制、管理及应用组策略。

2.2 用户帐号资源及桌面环境规范管理设计

用户是活动目录中最常用的资源之一,管理员大量的日常管理工作都将与用户有关,所以,定制一个有效的策略对用户帐号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对用户帐号的规范管理,主要包括设计一个规范的帐号命名策略及配置用户各种属性参数,以实现快速的用户帐号查找定位。同时,用户桌面环境配置与用户的日常工作密切相关,建议针对用户定制一套桌面配置环境管理规范,以实现对用户系统桌面环境的统一管理和保护。下面,将对用户帐号的命名规范、用户属性配置规范及用户桌面环境管理规范提出建议方案。

2.2.1 用户帐号命名规范设计

对于用户帐号的命名,建议遵循如下原则:

(1)命名规则应尽可能避免帐号重名;

(2)帐号命名应能反映用户姓名;

(3)对按照命名规则命名而出现重名的用户,采用特殊的命名方式,但仍需尽量保持命名规则。

2.2.2 用户帐号基本属性设置规范建议

为了能快速查找定位域内用户帐号,建议对域用户帐号属性做规范设置,即至少填写以下用户属性:

(1)用户的“姓”、“名”及“显示名称”,采用中文姓名及显示名称;

(2)用户“描述”及“办公室”属性;

(3)用户“电话号码”属性;

(4)用户“职务”、“部门”、“单位”、“经理”属性。

2.2.3 用户桌面环境规范管理设计

用户桌面环境一般包括用户配置文件、用户桌面、“我的文档”文件夹、用户“开始”菜单及用户文件存储主目录等。

对于用户客户机使用来说,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是用户将自己的工作文档和配置文件存放于本地计算机,特别是经常习惯存放大量工作文件于操作系统桌面。当操作系统故障或用户在其它计算机登录的情况下,会造成用户无法使用原有的桌面配置和访问存放于桌面的工作文档,在操作系统故障的情况下更有可能造成用户数据的丢失。由于用户将大量工作数据存放于本地计算机磁盘,造成分散于用户计算机上的关键工作文档难以有效备份,导致数据丢失风险的出现。

2.3 组的使用规范设计

2.3.1 组的命名规范设计

组的使用是用户帐号管理中常用的方式,使用组可大大简化针对批量用户的设置工作。为了规划使用组来组织帐号,建议首先定义规划的组命名方式,一般来说,规范的组名需遵循下列原则:

(1)组名能反映组类型,如Domain local组、Global组及Universal组;

(2)组名能反映帐户资源的位置或部门;

(3)组名能反映组的用途,如:用户组、管理组或特殊用途组;

(4)适当地给组添加描述信息。

根据以上原则,结合Contoso的实际情况,建议Contoso至少针对每个部门用户(部门OU)创建用户组,并将该部门所有用户加入该组,其他组的设置可根据实际需要创建。组的命名建议采用以下命名方式:

<部门名称拼音首字母缩写>-<组用途>-<组类型>

2.3.2 组的使用规范设计

为了更有效更灵活地使用组,同时保持良好的组架构变化伸缩性,建议按以下方式组织和使用组:

(1)根据单位部门划分创建全局组(Global Group),将一般用户按部门加入对应的全局组;

(2)根据单位共享资源创建域本地组(Domain Local Group)或成员服务器上的本地组(Local Group),并将共享资源访问权限分配给相应的域本地组及本地组;

(3)根据用户对共享资源的访问需求,将对应的全局组加入相应资源的域本地组或本地组,以实现用户对共享资源的访问。

2.4 文件共享及打印资源规范管理设计

文件共享及共享打印机是单位最常用的共享资源,当单位存在越来越多的共享文件和打印机时,如果没有对这些共享资源进行架构设计及规范管理,那么在日常工作中,将会出现共享资源权限混乱、安全性低、查找定位困难等问题。为了避免Contoso在资源共享上出现上述的混乱,将提出以下文件共享及打印资源共享规范管理建议方案。

2.4.1 文件与打印资源共享命名规范设计

为了准确查找定位文件及打印共享资源,建议对文件及打印共享资源规范命名。

对于共享文件夹,建议在共享名中体现共享文件内容、共享人或部门,并在“描述”属性设置中做适当共享资源描述,如果共享文件夹已存在,且共享名不规范,在发布到活动目录时,建议重新定义一个规范的共享资源名称并添加适当描述,同时考虑添加与共享文件内容有关的关键字以便搜索。

对于共享打印机,建议共享打印机名中体现共享部门或人、打印机型号、黑白/彩色打印等信息,并在打印机属性中至少填写“位置”、“注释”描述。

2.4.2 文件与打印共享资源的活动目录发布及搜索

为了能快速准确查找定位共享文件及打印机资源,建议将共享的文件夹资源及打印机资源发布到活动目录中,并放置到对应部门的共享资源组织单元下进行管理。

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系统的搜索功能在活动目录中查找打印机,也可使用搜索文件或文件夹功能,准确快速定位打印机及共享文件资源。

2.5 客户机及服务器资源规范管理设计

为了进行规范、有效的计算机系统管理及硬件资产管理,建议对计算机(包括桌面客户机及服务器系统)采用统一规范的命名方式。一般来说,规范的计算机命名,需遵循下列原则:

(1)计算机名能反映计算机类型,如工作站或服务器等设备;

(2)桌面计算机名能反映计算机拥有者信息或拥有者编号;

(3)能反映计算机所处位置或所属部门;

(4)服务器名能反应服务器角色或承载的应用;

(5)计算机命名不宜过长、过繁琐。

根据以上原则,结合Contoso的实际情况,建议Contoso逐步采用如下计算机的命名方式:

桌面客户机:<WRK>-<部门>-<使用者或编号>

服务器系统:<服务器角色>-<SVR>-<编号>

3 小结

本文根据IT部门用户的需求,提出了活动目录资源规范管理的建议,并用最佳实例进行说明,其中包括组织单元命名规范、组织单元整体层级架构规划、基础架构服务器组织单元规划、用户和计算机帐号组织单元规划、共享资源组织单元规划等。管理员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和最佳实例,尽快建立起规范、安全、有效的活动目录资源管理体系,为后续的各种应用及系统调整、管理打下良好的架构基础,最终节省IT管理开支,提升管理水平。

摘要:为了尽快建立起规范、安全、有效的活动目录资源管理体系,文章全方位的对活动目录资源的规范管理提出了建议,并且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

社会实践活动的建议 篇8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结果

(一)问卷设计

1.你认为开设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有必要吗?( )

A.很有必要 B.只在高年级开设

C.只开设校本课程 D.不必开设

2.你所在的学校正常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吗?( )

A.各班按课表正常上好 B.大部分班级正常

C.大部分班级不正常 D.所有班级均不能落实

3.你所在学校进行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专题校本培训吗?( )

A.每月不少于1次 B.每学期1~2次

C.每学年1~2次 D.没有进行

4.你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内涵有怎样的认识?( )

A.很清晰 B.比较清晰

C.不够清晰 D.完全不清晰

5.你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部分的知晓水平如何?( )

A.很清楚 B.比较清楚

C.不够清楚 D.完全不清楚

6.你认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需要划分具体课型吗?( )

A.需要 B.可以划分,也可以不划分

C.只在高年级划分 D.不需要

7.你知道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一些具体课型吗?( )

A.知道 B.只知道一种

C.全不知道 D.不必知道

8.你在教学中精心准备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吗?( )

A.精心准备 B.正常组织

C.比较随意 D.没有准备

9.你认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最难处理的环节是什么?( )

A.课前准备 B.活动组织

C.策略运用 D.课堂评价

10.你能经常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吗?( )

A.经常运用 B.适当运用

C.偶尔运用 D.从不考虑

(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下发问卷40张,收回40张,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二、相关分析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了部分教师已经对“综合与实践”活动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活动课课型及教学策略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但与《课标》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思想认识未能到位

“综合与实践”活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对培养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有着重要意义。部分教师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认识明显不到位,从调查情况看,一些教师认为只要在部分年级(比如高年级)开设这门课程,甚至有少数教师(占5%)认为不需要开设。究其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材中这类课程所占比例较小,以苏教版为例,每册安排了两课时,给人产生了其地位远不如新授课那么重要的感觉;“综合与实践”贴近生活,开放性强,教师、学生在课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操作过程相对烦琐,策略运用也不够丰富;“综合与实践”在各地区组织的调研监测中内容相对较少,教师对其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很不适应;等等。

(二)课程落实参差不齐

课程的落实水平决定着教学的效果,少部分学校的教师(仅占25%)认为,所在学校的各个班级能够按课表正常上好综合实践课,而近一半的学校有大部分班级实施了这门课程,依然有少数学校大部分班级未能落实这一课程。各学校呈现出水平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出管理者、教师在理念上存在差距。

(三)校本培训存在缺陷

从调研可以看出,校本培训是一个薄弱环节,每月不少于一次专题校本培训的学校仅占10%,每学期或每学年进行1~2次的学校占大多数。培训中鲜活的案例明显偏少,有的农村小学也只是“一阵风”,并没有坚持下去。

(四)概念内涵模糊不清

什么是数学“综合与实践”?一部分教师对其不够了解,有30%的教师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对于综合与实践课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要手段的特点理解得不够透彻;还有一部分教师对开设“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和发展综合素质的体会不够深刻,对这一课程的丰富性、多元化了解不够深入。

(五)课标学习浮于表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进行了专门阐述,但不少教师未能认真学习新课标,尚有7.5%的教师表现为很不清楚,这反映了广大教师对课标的学习还停留于表面,对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实施意义、编排体系及特点、教学建议等没有作深入思考。

(六)课型特点把握不准

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呈现的形态各异。但是,一些教师未能把握课型的异同,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共性熟视无睹,对不同课型的特点、教学方法及实施要求把握不准。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不必再对课型进行细化分类,对一些模式的特点产生了模糊认识。一些教师知道了其中的几种课型,比如场景观察型、课题研究型、游戏探索型等,部分教师不能掌握不同课型的特点。

(七)课程实施存在差距

与传统课堂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更多的是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少课堂活动是在教室以外的场地进行,比如“测定方向”“球的反弹高度”,对于习惯在教室内进行教学的教师而言,他们很难适应新的时空。由于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不同,组织水平参差不齐,效果也不尽相同。

(八)评价体系比较简单

相对于新授课而言,一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标准显得简单,对教师在课堂各个环节如何操作没有明晰的要求,教师自评无“法”可依,造成教学的低效现象,不少教师难以准确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

(九)策略运用不够主动

学校的研讨活动主题单一,往往只涉及考试检测的教研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未能受到重视。近几年来,在校级以上各种教研活动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不足20%,集体备课开展专题研究的案例则少之又少。

二、对策建议

结合以上调研,我们认为有必要采取以下一些教学对策。

(一)增强课程意识,力求全面落实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因其具有自主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品质大有裨益,教师有必要落实好这门课程。各学校、各年级均要落实好这门课程,各学校之间、各教师之间必须不断缩小在实施方面的差距。

(二)加强专题培训,提升实施水平

从课程改革的理念、实施路径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很有必要,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还可以提高教师的实施水平。培训内容主要涵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理论基础、核心内涵、基本课型及实施策略等。培训方式主要包括专家讲座、课堂观察、活动观摩、沙龙研讨等。就区域层面而言,有必要加强校际合作、骨干引领,并建立研究共同体。

(三)研究结构特点,探索不同课型

课型指上课的具体形式或类型。一般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是由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一种课堂教学结构。

以什么样的维度或视角来划分课型,这是一个错综复杂、非常棘手的问题。每个研究者所采用的视角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课型分类,从而形成不同的课型体系。划分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课型有着不同的方法,可以根据活动地点的不同,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分为课内活动型、课外活动型和课内外相结合型;也可以依据“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形态,把经常出现并有着明显结构特征的课进行归类,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自主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主要有动手操作型、场景观察型、游戏探索型、社会实践型、课题研究型、校本特色型、阅读拓展型、学科融合型等几种课型。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研究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不同课型,对场景观察型、游戏探索型、课题研究型、社会实践型等八种不同的课型进行深层次研究。这些课型有相同点,有利于探究整体建构,有不同点,有利于形成不同的模式,从而使综合与实践课程内涵更加丰富、课堂更加丰润。

(四)研讨教学案例,优化教学策略

怎样上好“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教材中安排的课程以及自主开发的课程如何落实,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应当研究典型的教学案例,对不同课型的典型案例进行重点研究,通过案例研究,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从教学设计、活动组织、合作学习、成果展示、课堂评价等不同层面进行策略运用的研究与思考。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设疑—精设问题,明确探索方向;善导—精心组织, 指导合作探究;促思—精于启思,提升能力素质;展现—精彩展示,激励个性张扬;深省—精妙点评,促发自主完善。在实践活动中,又要进一步发现问题,寻求解决不同问题的相关策略,达成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高效化。

(五)构建评价体系,促进质量提高

在当前的教学中,影响“综合与实践”课程深入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评价体系的缺乏,有的学校没有制定《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评价标准》,有的学校没有形成定期督评机制。评价应该体现“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放性、综合性等特点,侧重点应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六)开展系列活动,形成文化自觉

从区域层面看,要围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积极开展系列活动,引领教师理解课程意义、把握课型特点、掌握教学策略,不断优化活动课程;从学校层面看,要通过教研组、课题组等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定期举办课堂观摩、沙龙研讨,从而促进教师形成一种执行课程的自觉性。

总之,这次调查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实施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需要教师从观念上更新、从认识上提高、从策略和方法上革新,只有全员重视、深度研究,并不断丰富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注:文章是江苏省第十期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型及教学策略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主持人:洪荟春、洪建林)

社会实践活动的建议 篇9

——大队辅导员讲话稿

家长委员朋友们:

大家好!

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有了你们的参与,孩子们在节假日的生活更加丰富,活动更加精彩,让实验小学在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有许多活动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这对于宣传实验小学,弘扬社会正能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我代表孩子们向各位家委会委员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对少先队工作越来越重视。习主席在百忙之中,连续两年亲自参加全国少代会,逐个接见了入会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特别今年,全国少工委推出了少先队改革方案,对于少先队活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特别是队活动,要求越来越规范。更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在某些地方,出现了敌对势力对少先队组织的渗透,比如说童子军,一些带有宗教性质的免费活动营等,引导孩子信耶稣等。这些不良的苗头,我们也要引起注意,坚决捍卫红色阵地,坚决不能让孩子参加这些活动。

针对我们节假日的实践活动,我结合烟台少工委领导提出的建议,和大家交流几点。

一、活动主题要鲜明。

咱们这些实践活动,一定要有主题。这些活动可以针对争创文明城,敬老爱老、绿色环保、缅怀英烈、文明礼仪、自理能力、宣传法律法规、献血等,也可以结合重大节日,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国庆节、母亲节、元旦、重阳节、端午节等开展活动。特别党的十九大马上就要召开了,十九大之后,少先队员如何紧跟党,热爱党,也要通过活动来体现。总之,我们开展实践活动,主题一定要鲜明,尽量不要重复一些以往的活动,要独出心裁,方向正确,旗帜鲜明,一定要紧跟当前国家的大形势,弘扬社会正能量。

二、队标志使用佩戴要规范。

在最近我参加的全国省市一些少先队工作的培训中,专家们对少先队员在活动中标志的使用与佩戴格外重视。要求队旗使用要规范,红领巾佩戴要正确。一些实践活动课的资料,因为学生没有佩戴红领巾而降低评奖档次。有些同学买社会上易拉得红领带,那不是红领巾,是不允许佩戴的。我们建议大家在组织队活动时,尽量要打队旗,打队旗时,表情要严肃,要双手执旗中下端,不能单手执旗,也不能拖着旗,不能扛着旗,队旗要挺直。红领巾呢,少先队员在活动时必须要佩戴,不能戴歪了,也不能说放假了,不用戴。这不行。我们的队活动,都要往栖霞市团委、教委,烟台市省一级一级推送,我们代表的不仅仅是班级,而是代表实验小学,代表的栖霞。

三、影相资料要有大局观。

咱们许多班级组织的活动非常精彩,我们要及时留下影视资料,根据宣传的需要,咱们尽量要上报相片资料,视频文件太大,不太方便上传。相片与活动的文字简介要单独分开,发给班主任,班主任再发给我。通过以往报上来的相片我发现一些问题,活动很精彩,相片体现不出来。比如说,到英灵山缅怀先烈,有的班级就出现了学生带着零食,在吃零食,显得很不和谐,不严肃。有的照片呢,拍摄角度不对,不能体现活动的内容。比如说,有的陵园门口合影,没有陵园的名字,这样的相片报上,看不出在哪搞的活动。有的看望老党员,用白纸黑字写的标语,显得不郑重,如果做成小的横幅或者红底黄字就和谐了。还有的相片拍的人物与场景太小,看不出在干嘛。所以我们负责拍照的委员请注意,照片尽量以全景为主,近景也要有,但是呢,都要突出学生,让别人看了这些相片,明白在干嘛。

四、文字记录要详细。

大家都能看到,咱们在第三届家委会群里发的,我们家长在网上制作的一些活动美篇,图文并茂,配有音乐,的确下了功夫,非常好,很用心,很精彩。但有的文字介绍有点小小的遗憾。没有写清学校,只写实验小学,我们大家在上报给学校的文字中,学校名称要写全,栖霞市实验小学,班级,参与的学生、家长数量,活动主题,经过,意义,都要写清楚。上报时,相片与文字 资料要分开,制作的美篇可以发到网上,群里,大家相互学习。大家可以网上关注少先队工作的一些网站,未来网,红领巾集结号等,学习参考人家的行文规范。总的来说,咱们家委员成员,非常辛苦,你们不仅仅是活动的组织者,还是记录者,任重而道远啊!

社会实践活动的建议 篇10

项汇报材料

自我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村领导班子敞开大门,深入村民群众,把“面对面”与“背靠背”结合起来,把“个别听”与“集体谈”结合起来,把“走进群众听”与“组织群众评”结合起来,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重点查找“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我村分别于4月15日和16日,召集我村退休老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就村领导班子在工作中,有哪些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及需要改进的方面、班子成员及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和其他方面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现将征求意见建议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针对领导班子

1.形式主义方面:村领导班子要学会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剖析自身问题、做事不能涂于表面工作,要整改落实、建章立制。

2.官僚主义方面:要深入群众调查了解情况,帮助、服务、解决等群众具体困难和问题,不能习惯于在办公室想事做事,习惯于常规式、本本式地工作。

3.享乐主义方面:无

4.奢靡之风方面: 无

5.其他方面:无

二、针对班子成员

1.形式主义方面:无

2.官僚主义方面:村干部作为最基层与村民群众直接接触的人,应该要为村民实实在在办事,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遇到难事不应推诿扯皮。要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想为百姓所想,做为百姓所做,不要以走过场的形式解决问题。

3.享乐主义方面:无

4.奢靡之风方面:无。

5.其他方面:无

通过多种形式的意见征求,我村及时发现了一些村民群众反映热烈的针对村领导班子及村领导班子个人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党员群众所反映的问题,我村及时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专题研究了群众反映的问题,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认真对待,边学边改,领导班子成员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班子凝聚力进一步提升,取得较好成效。

中共金港镇封庄村党总支部委员会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身体活动的建议 篇11

缺乏身体活动被认为是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因缺乏身体活动而死亡的人占全球死亡人数的6%。成人进行有规律和运动量适当的身体活动,可以获得以下益处:减少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乳腺癌和结肠癌、抑郁症以及跌倒的风险;可改善骨骼和功能性健康;是能量消耗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因此对能量平衡和体重控制具有根本性的作用。

5~17岁年龄组

对该年龄组的儿童和青少年,身体活动包括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玩耍、游戏、体育运动、交通往来、家务劳动、娱乐、体育课或有计划的锻炼等。为增进心肺、肌肉和骨骼健康,减少慢性非传染胜疾病的风险,对该年龄组身体活动建议:

①应每天累计进行至少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

②大于60分钟的身体活动可以提供更多的健康效益:

③大多数日常身体活动应该是有氧活动。同时,每周至少应进行3次高强度身体活动,包括强壮肌肉和骨骼的活动等。

18~64岁年龄组

18~64岁成年人的身体活动包括在日常生活、家庭和社区中的休闲时间活动、交通往来(如步行或骑自行车)、职业活动(如工作)、家务劳动、玩耍、游戏、体育运动或有计划的锻炼等。为了增进心肺、肌肉和骨骼健康以及减少非传染性疾病和抑郁症风险,对该年龄组身体活动建议:

①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身体活动,或每周进行至少75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身体活动。

②有氧活动应该每次至少持续10分钟。

③为获得更多的健康效益,成人应增加有氧身体活动,达到每周300分钟中等强度或每周150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身体活动。

④每周至少应有2天进行大肌群参与的强壮肌肉活动。

65岁及以上年龄组

对65岁及以上的成人,身体活动包括在日常生活、家庭和社区中的休闲时间活动、交通往来(如步行或骑车)、家务劳动、玩耍、游戏、体育运动或有计划的锻炼。为增进心肺、肌肉、骨骼和功能性的健康,减少非传染性疾病、抑郁症和认知功能下降等風险,对该年龄组身体活动建议:

①应每周完成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身体活动,或每周完成至少75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身体活动。

②有氧活动应该每次至少持续10分钟。

③为获得更多的健康效益,该年龄段的成人应增加有氧活动量,完成每周300分钟中等强度,或每周150分钟高强度的有氧活动。

④活动能力较差的老年人每周至少应有3天进行增强平衡能力和预防跌倒的活动。

⑤每周至少应有2天进行大肌群参与的增强肌肉力量的活动。

⑥由于健康原因不能完成所建议身体活动量的老人,应在能力和条件允许范围内尽量多活动。

何谓中等强度和高强度的身体活动?

强度指身体活动的做功速率或进行某项活动或锻炼时所用力量的大小。可以认为是“完成活动的用力程度”。不同类型身体活动的强度因人而异。身体活动的强度取决于个人以往的锻炼情况及其相对健康程度。因此,以下实例仅作为指导,应因人而异。

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3~6METs,METs是代谢当量,其意义见文后)即需要中等程度的努力并可明显加快心律。中等强度锻炼包括:快走、跳舞、进行园艺活动、做家务、传统打猎和聚会、与儿童一起参与游戏和体育运动、带宠物散步、搬运中等重量的物品(<20千克)。

高强度身体活动

(约>6METs)即需要大量努力并造成呼吸急促和心律显著加快。高强度锻炼包括:跑步、快速上坡行走/爬山、快速骑自行车、快速游泳、竞技体育运动(如足球、排球、曲棍球、篮球等)、用力铲挖或挖沟、搬运沉重物品(>20千克)

上一篇:节俭一生的传家宝小学作文下一篇:员工宿舍居住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