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描写桂花的作文

2024-12-28

小学五年级描写桂花的作文(共15篇)

小学五年级描写桂花的作文 篇1

今天,我要经过儿童公园去练琴。我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浓郁的清香向我扑鼻而来,我寻找着这是哪一朵花的香气……

我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这是一种散发着浓郁清香的桂花。她们三五成群地开在一起,长得挨挨挤挤的,仿佛在说悄悄话呢!她们穿着一件雪白的衣裳,似乎是一位位小小的仙女。她的花很小,只有拇指般大小,很可爱。当我用手轻轻地抚摸时,她就轻轻地跳起舞来。一旦没有人触摸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给人感觉非常优雅。

我忽然觉得自己也一朵桂花。穿着雪白的衣裳,一有人触摸我就轻轻地舞动起来。人们走了,我和同伴说着悄悄话。小鸟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蜜蜂停在绿绿的小叶子上,偷偷告诉我,她发现了一个特别多花蜜的地方……

突然有一个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吓了一大跳,把我一下子从想象中拉回了现实,原来是同学晓慧呀!我这才想起我不是桂花,我还要练琴呢。“我,我们快走吧!老师还在等你呢!”她说。

我喜欢桂花。喜欢她的香气,更喜欢她的优雅。

小学五年级描写桂花的作文 篇2

一、结合生活实践,促进作文教学的高效实施

作文写作本身就源于生活,只有源于生活的作文才更具生命力,小學五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因此,小学五年级作文教学的实施也要与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要让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更好地结合生活实践,教师就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生活中有太多的美好的事物,小学生所欠缺的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观察,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引导小学生学会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例如:在写“我的   ”这样的作文时,学生在生活中所接触的人主要是自己的爸爸、妈妈等,这些人虽然经常接触,但是真正让学生来描写,却不知该怎样下手,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学生在平时缺乏必要的观察,因此,写起来就觉得语言匮乏,难以达到预期的写作效果,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你能说出妈妈的特点吗?”“你和妈妈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你还记得吗?”“妈妈做的哪些事情让你很感动?”等等,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引导,逐渐地教会学生学会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以此促进作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以生活经验的丰富与阅读素材的积累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

生活经验的积累对于作文教学的开展是非常必要的,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教师要通过开展各项活动促进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春游、秋游、演讲活动、辩论活动、拔河比赛、风筝比赛等活动来积累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学生活实践的感性体验。与此同时,组织学生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手段,收集更多的写作素材,阅读大量课外阅读的资料,通过丰富的写作素材的积累,为作文教学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积累生活经验,收集写作素材,还要教会学生学会运用这些写作素材,学会在自己的作文中体现自己对生活的理念认知,以此促进作文教学的有效开展。

小学五年级的作文教学开展对促进小学生作文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小学五年级作文教学的实施为视角,提出一些值得借鉴的作文教学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促进作文教学的有效实施。

三年级描写桂花的作文 篇3

离远一点看桂花,这些桂花一个挨着一个就像手拉着手做着游戏。近看桂花大多数只有四个花瓣,就像许多蝴蝶都小翅膀围在一起转圈圈,可美丽了,我轻轻摸了摸桂花,软软的可舒服了,手上全部沾染了桂花的香气,感觉自己变成了香香公主呢!我不小心碰到了桂花的一根树枝,一朵朵金黄色的小桂花就像下起桂花雨在半空中飘飘悠悠,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金光。好美。有的时候我正捡桂花别的小朋友不小心碰到我头顶的桂花树,桂花就全部落在了我的头上,我仿佛到了童话王国,桂花长得那么茂盛、那么美丽。我还陶醉在这芳香美丽的童话中,突然陈老师说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该回教师了,可是我们还是依依不舍地离开。

我真希望我可以用我捡到的桂花做成香水、做成美味的桂花糕、酿成香醇的桂花酒。把芳香扑鼻的桂花香水送给老师,感谢老师的尊尊教诲,把美味的桂花糕送给妈妈,让她也可以感受到这桂花的香味,把浓郁的桂花酒送给奶奶让她品尝这酒的香醇。

小学五年级描写朋友的作文 篇4

书在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在生活中给予了我无穷的乐 趣,所以我非常喜爱读书。记得在我一两岁的时候,妈妈就开始教我读书背诗了。虽然有一些困难,但我还是要拼命把这首诗背下 来。虽然我吐字不清楚,但是妈妈还是微笑着拍拍手,一直鼓励着我。我很高兴,也很快乐。

等我到了五六岁的时候,我就可以勉强读书了。妈妈经常给我买有拼音的图书,这样我读起来就省时间 了,妈妈也给我买没有拼音的图书,我一有不会的字,怎么办呢?妈妈教过我查字典,在身边放一本字典, 就可以了。虽然有些麻烦,但总比把这个不会的字空过去好吧!就这样日积月累,最后,很可能成为一位文 学家呢!

我上小学了,就能读没有拼音的的书了。记得有一次,我四年级期末考试的时候,有一道题正好是我在 书里阅读的内容,我就把它写了下来,最后我得了一个好成绩。我是那样开心,那样喜悦。

小学五年级描写彩虹的作文 篇5

我望窗外望去,果然,在那橘黄色的天空中,隐隐约约地出现了一条有七种颜色的彩带。其中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以为雨后水雾弥漫在半空中,所以那条漂亮的彩虹霎时间变得模糊起来,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氛。

水雾慢慢地散去,这条彩虹变得清晰起来。橘黄色的天空,飘这一条五彩缤纷的彩带,美极了。

这让人想到一句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彩虹的景色真是好迷人呀,而且这是我第二次看到彩虹了。这次看到的彩虹比第一次看到的要亮一些,停留的时间长一些,更大、更长一些。

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那条彩虹慢慢的逝去,天空也随之黯淡下来,可想而知——天快黑了。那条彩虹慢慢变模糊了,颜色也慢慢变深了。原来清晰可见的七种颜色,渐渐变成了五种、三种、二种,最后完全消失了,只留下模模糊糊的痕迹。

浅谈作文描写自然五法 篇6

听音观景绘声色:我们眼前的景色往往不是沉寂的,鸟鸣虫唱,自然界各种声响都会通过眼前的景物传到我们的耳朵,这就需要动用我们的听觉来描写了。如《周庄水韵》中“丝竹管弦声在被木船搅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飘绕不绝……”写了周庄美妙的乐声,然后“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穿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写出了晚上人们的狂欢声,有了这些声音的加入,周庄的水韵更加让人难忘了。

当然,视觉上的美景也是另外一种描写技法。例如《海濱仲夏夜》中的美句:“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作者用颜色的明暗渐变,表现了霞光的逐渐消散,景物层次丰富。再如《春》之妙笔:“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火”与“霞”写出了花色的艳丽鲜亮,给人热情温暖之感;”雪“写出了花色的纯净明朗,给人素雅清淡之感。它们生动形象地绘出了春的绚烂缤纷,活泼多情。

沉音醉景抒激情:描写自然景物时,仅仅描绘自然界中的“声色”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能够写出自然界的声音和美景在自己的心中的反映。观赏者与景物,心灵与自然,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王国维认为,“人物情感与景物色彩息息相关之真谛,喜时,山明水秀,鸟鸣似唱;哀时,天昏地暗,猿声如泣……”于是,声音色彩有了性格,有了生命成为了人物自我的主观体现。

例如《故乡》结尾写道:“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碧绿”、“深蓝”、“金黄”都是“我”的想象,宁静、祥和、温暖的色彩,表现了“我”对未来的憧憬。总之,只要内心冷暖与色彩相协调,相信你一定会从中感知作者或人物的思绪,产生心灵共鸣。

又如《顶风的女孩》:“她静静地伫立在风中,风很大,裙角翻飞,一如她飘摇的心。

不知是因为怕风,还是因为怕冷,天空中只有几颗隐隐闪烁的星星。远处万家灯火连成密密浅浅的一片,朦胧却很温暖。”

在这里,“风”成了“她”内心不平静的写照,而“冷”和“暖‘则准确地传达了“她”对父母和老师在“她”中考志愿选择问题上的意见的独特感受。

一切景语皆情语,事物皆有灵性。在观景中,不仅要做到胸有成竹,还要将心融入自然之中,让心灵与自然共舞,让景物理解并委婉地表达你的喜怒哀乐。这样注重自然写景的语言感情色彩,不仅能描绘出自然的美景,还能够描绘出你心中的景色。

巧用修辞摹神韵:鲜活的形象比抽象的概念更丰富生动,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如何能描摹出眼前之景的神韵呢?画家用的是颜料,作家用的是修辞。先在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事物的特征,做到胸有成竹,然后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将眼前之景活画出来,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运用比喻时要注意抓住事物色、香、味、形等方面的特征,找到本体与喻体的相似之点,使比喻贴切、生动、形象;运用拟人时要注意赋予景物以人的行为动作或思想感情,表达出心中的喜爱之情;运用排比时要善于在铺陈中使描写的景物更形象生动,抒情味更浓郁深厚。例如:

轻轻地滑过:

天空飘云,云轻轻地从天际滑过;云外鸟翔,鸟轻轻地从风中滑过。水里鱼跃,鱼轻轻地从水底滑过;鱼旁有碎石,小石砾轻轻地从鱼身上滑过。地上有树,风轻轻地从树梢滑过;风外有蝶,蝶轻轻地从花朵上滑过……

静默的辉煌:

倾颓的围墙,破旧的古钟与沧桑的古树,构成了一幅破败的萧瑟图。特别是那可怜的钟,像个命运多舛的老头,脸涨成烟斗般的紫红色,孤独着沉默不语……顽皮的孩子捡起鸡蛋大小的石子,使劲地砸它,“咚……”它痛苦的声音凄恻悠长,脸痉挛了一下,很快趋于平静,愣愣地望着人们。

所以在自然景物描写中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可让描写对象更丰满具体。如果运用修辞手法时抓住主客体之间的相似点进行细节描摹,相似点找得越细,对比点找得越小,就越能造成富有感染力的修辞效果。

缀连诗词添文采:缀连诗词是指直接引用或化用古典或现代诗词佳句于文章之中,给人以厚重的诗香氛围。雄厚的文学积累和运用的巧智,塑造着作者的学者和智者形象,不仅在考场上鹤立鸡群,在描写自然中也卓越不凡,令人击节称赞。比如:

美好的回忆:

春天的嫩竹有一种说不出的美……竹的虚心有节,笔直向上,曾给人无限的想象和启发,因此古代的文人墨客非常喜欢咏竹,把竹当作人的人格的一种象征。如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徐陵“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

托物寓意化为美:自然是我们写作的源泉,山川房屋、田野大地、鸡犬虫鱼、山羊白兔皆可入文。我们在作文中要赋予这些纯自然形象以丰富深刻的精神,来表现其独特的美感。

抽象寓意:

祖国是什么?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它是与你有血缘关系的一片土地以及生活其中的人和事。然而,当苏轼放言“大江东去”的时候,当岳飞歌咏“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时候,当文天祥叹息“零丁洋里叹零丁”的时候,当于右任悲鸣“山之上,国有殇”的时候,当毛泽东感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候,祖国是什么的答案还会这么简单吗?

景中寓意:

蔚蓝色的大海常常是我们描写的对象,它的包容,它的宽广是它的特点。

海螺代表的是封闭,一旦遇到急流,总是把自己封在深厚的壳中。

植物寓意:

桂树终年常绿,花期正值中秋,有“独占三秋压群芳”的美誉。古人常以桂花为意象寄寓了许多的情感,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落无声湿桂花”,“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小学五年级描写校园的景色作文 篇7

蓝天,骄阳,白云,绿树,鲜花,操场,以及在操场上奔跑的孩子们,构成了七彩的黄杰小学。

黄杰的一年四季都是彩色的。春天,小草个个都争先恐后地长出嫩芽来,几天后,绿色的毛毯铺满了大地,鸡冠花开了,有深紫的,有鲜红的,一簇簇,芳香美丽。山茶花开了,一团团红色的火苗燃烧着。夏天,仙人掌开花了,一朵朵可爱的小黄花,为仙人掌增加了一些美,绿中带黄。我觉得夏天的栀子花是最美的最香的花,它的花苞是绿的,渐渐变白然后绽开,在栀子花绽开的时候,会散发出一种清香,特别诱人。秋天,红的枫叶像一把把燃烧的火把,黄的银杏树叶像一把把小扇子,在风中翩翩起舞,冬天是白色的世界,大树穿上了白色的衣服,可怜的银杏树爷爷已经掉完了它的满头黄发,整个教学楼都被白雪覆盖,一片白色的世界。

黄杰小学不仅四季是彩色的,建筑也是彩色的。红白相间的教学楼,各种颜色交织的善学园,润泽园,还有最美的操场,五彩的阶梯,银色的栏杆,深绿和浅绿交织的踢足球草坪,红色的跑道加白色的跑线,以及周围的绿树和升旗台上的五星红旗,还有两旁的鲜花,汇成了五彩的操场!

黄杰小学不仅四季是彩色的,建筑是彩色的,活动也是彩色的。课内的活动:有诗词大赛、数学思维赛、作文竞赛,等等等等。课内的活动有:戏曲进校园、读三字经、跳巜红星闪闪》、做戏曲操,等等等等。我最喜欢跳红星闪闪,同学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所有同学拿起红星,像一片火海,再加上太阳照射,红星变成了金星,一闪一闪的特别耀眼,同学们蹲下去的时候,一个个黑色的小脑袋瓜露了出来,这是我们黄杰小学独特的风景。

黄杰小学,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爱黄杰小学!

作者|邓娇洋

小学五年级描写春天的作文:春雨 篇8

第二天早上,雨还在下。在阳台上俯瞰留石路:环卫工人的橙色的衣服格外引人注目,其他的一切都是雨蒙蒙的,车辆被掩埋在雾的怀抱里;红杉树被窗户上的雨珠遮挡;就连中学操场的红旗,也被吞噬得一干二净。粉蝶们在窗台上可怜地缩起翅膀,腿脚不停地动着,转过来,转过去,因为吸饱了水分而耷拉的两只触角,宛如古代女子头上戴着的饰品。

走下楼,撑一把雨伞,沿着腊梅香的石头小径散步,梅花基本已被雨水浇落,只有里头的几朵还给人奉献出一种娇艳欲滴的感觉,脚下石板缝里那些小小的狗尾草也长了出来,昨日才几厘米高,今日仿佛又窜出了些,雨水顺着伞上的凹处流了下来,形成了一股小小的细流,遮住了我的视线……

你看,那米粒般大小的新冒的柳芽,还有那浅浅的嫩嫩的小草,有的雨珠将他们含在嘴里,有的站在他们的顶端,有的吊在他们的下端,将断未断,好似一群顽皮的小猴在荡秋千。我仿佛看到了那垂柳依依,绿遍天涯的时节。正如那描写春天的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学五年级描写桂花的作文 篇9

关键词:修改习作;思考;策略

一、修改习作需要做更多的思考

我从事一线教学十几年了,也做过一些尝试,开始不好做,学生虽然对自己进行修改习作有一定的新鲜感,但没掌握方法,得慢慢来,教些简单又容易做得到的方法,他们就会很自觉、很主动、很乐意去修改习作,并与同学老师交换意见。这一来是不是就意味着老师可以“偷懒”,并不是。其实老师需要思考得更多、更细:首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学习水平)逐步教给一些方法;然后,在学生自改、同学互改、师生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找到共性的问题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难度更大了;最后,学生经历了上述过程后,老师还要再次去肯定学生的习作,提出需要进一步修改的地方。这一来二去,花的时间和精力更多,但学生习作的思路就会更明朗,条理也会更清晰。一学期下来效果会有的。我们可以分成两步进行:一是从单元习作入手训练;二是加强随堂片段或句子的修改能力,双管齐下,功夫在平时。

二、修改习作的有效策略

几年的实践,我总结出一些简单又可行的方法,主要从“培养兴趣”“互相评论,互相修改”两个方面指导五年级的学生自己修改习作,效果较明显,大部分学生能接受并成为一种习惯。

1.培养兴趣

(1)以故事的方式铺垫

我们除了要重视学生作文的指导和批改外,不要忽视了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这一重要环节。虽然是高年级的学生,但由于长期依赖老师给他们批改习作上的错误或没养成自己修改习作的习惯,造成对修改习作毫无概念,更有甚者不当一回事。于是我常常结合学生的习作和平时的小练笔,找准机会,营造一下氛围,慢慢进入正题,讲述一些我国古今作家名人修改文章的趣闻轶事,让他们容易接受一点。

(2)成立习作对子

当学生明白了修改的意义后,就应该让他们开始尝试自己第一次修改的“成果”了。这个“第一次”很重要,要先配好对,以和谐的人际关系做“互改”的心理保障,另外,教师要将“优、中、差”生合理搭配做适当调整以实现优势互补。所以要列出一些要求,让学生学会寻找对方的优点。

2.互相评论,互相修改

文章是学生写的,思路在学生心里。思路清晰不清晰,什么地方要调整,应该怎样调整,学生最清楚,最有发言权。但自改初期,尚需要老师扶一把,文中空缺的地方要与学生研究补偿什么,词不达意的地方研究如何改,思路偏颇的地方研究如何纠正,要引上路,引导他们沿着思路检查,顺其心意修改。

(1)初步掌握修改的技巧

教师在课堂上出示学生的“下水文”,从题目、内容(是否扣题、是否具体完整、字词句用得恰当与否、标点符号用得正确与否等)、中心(作者是否围绕一个意思抒发自己的情感)等来示范修改的技巧,并找准机会让学生也来试着修改,同时努力捕捉学生修改的闪光点,用学生修改的事例引发学生的修改情趣。一个学生在自改文中“我多么愿望饲养自己心爱的小动物呀!”时,学生发现“愿望”这一词用在这里不恰当,有的学生觉得应该改为“希望”,有的学生觉得应该改为“渴望”,于是我随机请文章的小作者说说自己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话音刚落,同学们都说应该用“渴望”。我满意地笑了:“大家真棒,结果当时的情景用渴望更能表现出小作者因不能饲养动物又很想饲养的心理活动。就是这样,开始之初每次让学生评修改的成功之处和自己的看法。用学生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来吸引学生、激励学生。尤其是让他们修改自己的习作,更贴近他们,难度也不大,这样他们做起来就不觉得吃力了。

(2)熟练地掌握修改方法

有人曾说过:“修改自己的作文,就像给自己照镜子,洗去了脸上的灰尘,达到了自我完善的目的。”教给学生一些修改的方法和步骤,让他们在自改的实践过程中学会修改。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修改符号,在反复的修改中强化这些方面及符号。

(3)教师做最后的评论修改

学生的习作经过学生自己先修改,同学互改这些过程,最后老师遵循原作者的意愿,根据习作的情况再把习作浏览一篇,给予更多肯定的评价,适当指出仍需改进的地方。这样既省了老师一些功夫,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将新课标细化为教学与评价中的可操作性目标,可以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参考,也为教师提供了自我监控的有效教学建议。“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五年级学生的习作经过多次的自改、互改,既养成了良好的修改习惯,又提高了写作水平。只要教师肯放手让学生尝试,慢慢来,总会有成效的!

参考文献:

小学五年级描写春天的作文:春雨 篇10

春雨淅淅沥沥,形状奇特,它如牛毛那样的柔软,如花针这般的细小。春雨又像万条银丝,飘落在屋檐上,洒下一排水滴,就像晶莹透亮的水帘。每当天空下起丝丝春雨的时候,我便会常常怀疑:那是不是花针群?是不是水帘呀?

春雨除了形状奇特外,还有一双精巧的“手”呢!

春雨像一位大画家,它把一丛丛的小草染青了,把一棵棵树涂绿了,它还把一朵朵美丽的花儿点“活”了。春雨似乎还意犹未尽,摇身一变,成了一位设计师,把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小珍珠”镶嵌在那美不胜收的花儿上,花朵们在空中尽情地摇摆,仿佛是美丽的少女们在跳着华尔兹舞呢,空中还弥漫着一种沁人心脾的清香,令人们的心情顿时豁然开朗啊!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写: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呀!

啊!春雨竟会这样的柔和,这样的美妙!它把一整个冬天所冻结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啊,春雨,你这样的无私奉献,是我们大方的象征!

桂花的描写三年级作文300字 篇11

我们围着小区转一圈,发现小区的桂花可真多啊!但很可惜很多桂花都落了。正在我们发愁时,有一棵正在开放的银白色挂花树映入眼帘。我们凑上去闻了闻,真香啊!又用手摸了摸,是软软的。

接着,我们开始摘桂花了,一簇簇桂花挤在一起,像一个个银白色的小雪球。摘累的时候,我用力一摇,就像下了一场银白色的桂花雨。

不一会儿,我们就摘了一盒银色桂花。我和妈妈决定再去摘一些金色的小桂花。于是,我们来到一棵高大的金色桂花树下。我忍不住用力摇一摇,满树的桂花落下来,就像下了一场金色的桂花雨。一朵朵桂花落在我头上、肩膀上、脚上,弄得我满身香。

后来,我们回到家,把桂花铺在阳台上晒干,准备做一些口罩桂花香包。

小学五年级描写桂花的作文 篇12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一、课堂导入的科学设计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于课堂导入,一节课开始之前,学生的思想活动十分复杂难以约束,如何使学生从杂乱的信息中收摄心神,使思绪转回到课堂教学中来,是教师相当头痛的一个问题,很多学生在课堂正式教学开始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思绪依然游走课堂教学之外,始终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进度,这种情况的产生就需要一个有力的课堂导入环节去解决。另外,有的学生对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没有清楚认识,常常产生学习茫然,一节课学下来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应该掌握哪些方法,学习缺乏目的性。优质的课堂导入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进入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兴趣点被老师吸引,学生的积极性被老师调动,在接下来的授课中,学生会根据导入环节中的内容进行积极思考,主动探求,不断尝试寻找答案,教师的教学目的得以实现。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的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提问式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也可以采取故事法或情景法将学生的内在经验与数学课堂形成对应,由于数学课程自身的抽象性导致了教学环节与生活环节常常脱节,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趣,教师恰恰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积极建立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好奇心,使学生怀着“为什么?”“答案到底是什么?”的学习心理走进课堂,学生思维会因此紧紧跟随老师,并对授课内容不断进行反复猜想,几十分钟的教学活动丰富而轻松地结束。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自主学习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是教师充当课堂的主要角色,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压抑,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会在老师的要求下完成各种任务,对于这些任务的真正意义却无从思考,课堂气氛常常死气沉沉,紧张严肃。又因为数学科学的抽象性、理论性、思维性的特征,小学生常常产生“怕数学”“躲学习”“数学差”的恶性循环,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传统数学课堂师生关系的模式造成的。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转变师生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调动出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就会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的不良局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对于说错的学生仍要继续鼓励,不要乱加批评,不要摆出师道尊严,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课程内有一章关于“多边形面积”的求法,如果直接灌输学生公式会使学生觉得难以理解,不妨使学生通过对“铅笔盒表面”的测量形成长和宽的认识,再引导学生积极探讨如何通过长宽信息求得铅笔盒表面的面积,在学生的探讨结果之后进行引导启发式教学,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选取一定要灵活

很多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最头痛的就是如何使小学生接受数学的抽象计算、抽象逻辑、抽象概念。在具体讲授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课堂上,选取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会加大学生的理解难度,比如在相关几何基础知识部分,如果以讲授法进行教学恐怕就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如果采取实物教学法,使学生在直观的几何图形、几何物体的面前产生感性认识,继而再形成理性概念,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小学五年级数学课本中有一章关于“广角植树”的探究教学内容,教师为了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可以采用模拟法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来到操场,以小旗或其他道具模拟树木,带着问题在实践中进行教学,使学生成为该数学问题的“模拟研究员”,对该数学答案的得出进行了全面探求,这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意义重大,灵活选取适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实际需要创设合理的教学环境,都是小学数学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感知数学、应用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的选取是迈向教学成功的关键一步。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的内涵会更加丰富,课堂效果的提高会获得更多实现途径,同时也会面临更多困境和阻碍,如何加强课堂效率的提高,如何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是需要所有小学数学老师通过不懈努力去探索的。

参考文献:

[1]孙圆圆.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1(4):116.

[2]崔风静.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要求[J].才智,2008(24):134.

桂花的描写三年级作文300字 篇13

九月的一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有意思的作业,那就是寻找桂花。我觉得这个作业很有趣,所以一到家就在小区院子里寻找起来。

我东找西找,终于在小区旁边找到了一棵桂花树。这个时间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奇怪的是树上居然没有一朵桂花,我的脑子里出现了一百个问号。为什么树上没有桂花呢?难道我找错了吗?我向爸爸请教,爸爸也不知道。我只好去问“电脑老师”,哦,原来是因为气温太高,它必须在26度左右才会开。

过了几天,天气转凉了,我又去看桂花树了。哇!我还没走到院子里,就闻到了桂花香。这桂花好像无数个小星星,一阵风拂过,它们好像在向我招手,让我想起了一首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听老师说桂花的营养价值很高,可以加工成桂花茶、桂花酒、桂花糕等,我最喜欢吃桂花糕了。

小学五年级描写桂花的作文 篇14

单调的纯白色,萦绕着冬天的大地。似乎也把一种孤独带到了人们身边。白色总是那么凄美,也让冬天充满寒冷,不再鲜花盛开,百鸟争鸣,也不再烈日炎炎,狂风暴雨,就连那硕果累累,梧桐翩飞也不曾出现。冬天就似一个白衣天使,带来的是一份沉浸在伤感里的宁静美。在大树母亲的声旁,睡着了。因为他明白,冬天来了。枯草点燃,就剧烈的燃烧,将自己化成灰烬,用火光来温暖自己冻结的心,随着冬风飘向远方,哪儿还会是白色的吗?

河水慢慢停下了匆忙的脚步,为了不吵醒进入梦乡的小鱼,缓缓的流淌着。不知他的内心是否也被冬天侵入,寒冷了呢?还是依旧保持着温热。身旁的伙伴都已离去,只留的自己一个人默默叹息,呆滞的望着渺茫的天空,心中满是说不出的无奈与孤独。只有守候在自己身边的那几颗木讷的石子,唯一的交流方式也只有两眼相对。

下雪了,雪花纷纷扬扬,淹没万物,眼前只是一片白,一片空洞的白。也许有人会认为雪狐花飞很浪漫,而你却又曾发现当你进入一片永远逃不出的白色时,这时的你还有享受浪漫的心情吗?单纯的白色看似柔弱,可也会让人害怕

小学五年级语文竞赛试题 篇15

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老张出门倒水,随手一带,门“砰”的一下锁住了。

他拎着脸盆站在门边发愣。热心的邻居拥来,想尽办法,结果还是——“没门儿”。

我家大姑站在人群里眨眼,忽然她笑起来,挤到老张跟前神秘地说着什么,眼神一个劲地往南院飞。老张愁眉渐渐舒展,却又显得很为难,大姑摆摆手,叫上几个小伙子连请带拽地拉来了南院的李小川。

小川前几年因偷盗,在劳教所呆了一年多。现在他成天不言不语,闷着头在厂里干活,谁也没再听说他干过那号事。平时人们很难想起他来,似乎院里根本就没这个人。

他茫然不知所措地被人们推到门前。大姑脸上浮着尴尬的笑容,拉着他连说带比画;老张笨拙地拿根烟一个劲儿地往他嘴里塞。他们极力怂恿小川打开这把锁。

小川脸上有些发红,鼻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低着头,手抄在口袋里,紧抿着嘴唇,一只脚在地上来回蹭着。邻居们期待的好奇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一下子周围变得异常安静。

他终于像是下了决心,慢慢抬起头,脸上现出一种古怪的表情来,似乎想笑一笑,却又笑不出来。他用手背拭了一下鼻子上的汗水,向邻居要了一根旧锯条。

他缓缓举起手,仿佛提着根千斤重的东西。人们注意地望着他的一举一动,后面的人起劲地往里挤,往上踮脚……他忽然闭上眼睛,锯条顺着门缝往里插,手猛地一抖。谁都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老张的门打开了。

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小川拨开人群低着头往南院走去。我看见大姑又开始眨眼,目光富有深意地向人们扫了一圈,随后她急步跟上小川,满面堆笑而又似乎漫不经心地问小川会不会开保险箱。

小川站住了,一双眼忽然变得冰冷冰冷的,那寒彻人心的目光迟钝地盯住大姑僵住的笑脸,又缓缓扫过人群,嘴角痛苦地抽搐着,发出一声低沉的冷笑。

“当”的一声,钢锯条在他的指间折成两截,他用尽全力把它扔到远远的阴沟边,像是扔出了一件沉重而又污秽不堪的东西。这一瞬间,我发现他的手指闪着一星红色的光点。

我的心骤然紧缩了,我几乎是跑着回到家里。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

第二天,大姑和老张家都换了双保险锁。

1.以上是一篇微型小说,请概括小说情节,不超过30个字。

2.通过这篇小说,作者要提醒人们的是( )。

A.请给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起码的信任。

B.不要相信人们会真正相信失足青年。

C.请理解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的上进愿望。

D.不要苛求失过足的青年言行完美无缺。

3.小说两次写到大姑“眨眼”,两次眨眼,各有用意。写出第一次眨眼和第二次眨眼的用意。

4.锁撬开后,“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根据小说的内容,“说不清的意思”实际上可以分析出几种来,请你谈谈两种理解。

5.小说倒数第2段,“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中“也”字在此有何含义?

上一篇:2023寒假社会实践论文题目下一篇:我的大哥情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