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取保候审的流程图

2024-09-03

申请取保候审的流程图(通用8篇)

申请取保候审的流程图 篇1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法律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s.yingle.com

怎样申请取保候审,具体流程是什么

取保候审须知

一、适用条件

1、正面条件

①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②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

③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④需要逮捕但又证据不足的被拘留人;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⑤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处理完毕,但又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

⑥持有有效出境证件,不需要逮捕但又可能逃避侦查的。

2、不能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

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侯审。

二、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

(一)保证金的保证

1、数额在1000元人民币以上。

2、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情节、性质,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状况等确定保证金的数额。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二)保证人的保证

1、保证人的条件

①与本案无牵连;②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③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④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2、保证人的义务

①监督;②报告

3、保证人的责任

①行政责任:罚款②刑事责任

③民事责任:连带赔偿责任。如果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同时也是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保证人还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以其保证前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起的诉讼请求数额为限。

三、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四、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保证金的收取、保管、确定是否违反规定)

五、被取保候审人应遵守的规定

①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②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③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④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取保候审人违反规定的后果

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注意:被取保候审人取保期间重新犯罪的:①暂扣保证金;②故意犯罪的,没收保证金;过失犯罪的,退还保证金。

七、取保候审的期间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申请取保候审须知

一、申请的主体

1、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2、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3、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二、申请取保候审需要准备的材料

1、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2、申请人是律师的须出具授权委托书(.doc)

3、取保候审申请书.(.doc)

三、书写取保候审申请书应注意事项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1、案件的性质并非严重。

2、如果是偶犯,应注明。

3、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平时的表现较好。

4、如果是过失犯罪,应注明。

5、犯罪时的年龄,如是未成年人,应特别注明。

6、犯罪后有较好的悔改表现。

7、是否有固定职业,有固定职业更容易被批准取保候审。

8、同案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否归案,如归案的,应注明。

9、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知道举报人或证人的情况,如不知道的,应注明。

10、案件的重要证据是否已经收集,已收集的,应注明。

11、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身体状况,是否患有严重疾病。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12、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否在哺乳不满一周岁的婴儿等等。受理须知

受理申请的机关

1、侦查阶段:公安机关(检察院)

2、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

3、审判阶段:人民法院 审查

一:审查事项:

被申请人是否具有以下情形的:

①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②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

③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④需要逮捕但又证据不足的被拘留人;

⑤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处理完毕,但又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

⑥持有有效出境证件,不需要逮捕但又可能逃避侦查的。

二、不能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

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侯审。

三、审查期限

公安机关接到申请后应当在七日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答复。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被批准采取取保候审: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作出决定。

执行

一、执行机关:

1、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取保候审的,由公安机关执行。

2、国家安全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以及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国家安全机关移送的犯罪案件时决定取保候审的,由国家安全机关执行。

二、执行事项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1、取保候审保证金由县级以上执行机关统一收取和管理。没收保证金的决定、退还保证金的决定、对保证人的罚款决定等,应当由县级以上执行机关作出。

2、决定机关作出取保候审收取保证金的决定后,应当及时将《取保候审决定书》送达被取保候审人和为其提供保证金的单位或者个人,责令其向执行机关指定的银行一次性交纳保证金。

3、执行机关在执行取保候审时,应当告知被取保候审人必须遵守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及其违反规定,或者在取保候审期间重新犯罪应当承担的后果。

4、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不中止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告知申请人

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同意取保候审的,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取保候审保证金保证相关事项

一、采取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一千元。

二、决定机关应当以保证被取保候审人不逃避、不妨碍刑事诉讼活动为原则,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情节、性质,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状况,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

三、取保候审保证金由县级以上执行机关统一收取和管理。没收保证金的决定、退还保证金的决定、对保证人的罚款决定等,由县级以上执行机关作出。

四、县级以上执行机关应当在其指定的银行设立取保候审保证金专户,委托银行代为收取和保管保证金,并将指定银行的名称通知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五、保证金应当以人民币交纳。

六、决定机关作出取保候审收取保证金的决定后,应当及时将《取保候审决定书》送达被取保候审人和为其提供保证金的单位或者个人,责令其向执行机关指定的银行一次性交纳保证金。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七、决定机关核实保证金已经交纳到执行机关指定银行的凭证后,应当将《取保候审决定书》、《取保候审执行通知书》和银行出具的收款凭证及其他有关材料一并送交执行机关执行。

八、执行机关在执行取保候审时,应当告知被取保候审人必须遵守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及其违反规定,或者在取保候审期间重新犯罪应当承担的后果。

九、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依法应当没收保证金的,由县级以上执行机关作出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的决定,并通知决定机关;对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同时提出变更强制措施的意见,连同有关材料一并送交决定机关。

十、决定机关发现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认为依法应当没收保证金的,应当提出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的书面意见,连同有关材料一并送交县级以上执行机关。县级以上执行机关应当根据决定机关的意见,及时作出没收保证金的决定,并通知决定机关。

十一、被取保候审人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但在取保候审期间涉嫌重新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的,执行机关应当暂扣其交纳的保证金,待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决定是否没收保证金。对故意重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新犯罪的,应当没收保证金;对过失重新犯罪或者不构成犯罪的,应当退还保证金。

十二、决定机关收到执行机关已没收保证金的书面通知,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意见后,应当在五日内作出变更强制措施或者责令犯罪嫌疑人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的决定,并通知执行机关。

十三、执行机关应当向被取保候审人宣布没收保证金的决定,并告知其如不服本决定,可以在收到《没收保证金决定书》后的五日以内,向执行机关的上一级主管机关申请复核一次。上一级主管机关收到复核申请后,应当在七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十四、没收保证金的决定已过复核申请期限或者经复核后决定没收保证金的,县级以上执行机关应当及时通知银行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上缴国库。

保证人保证相关事项

一、采取保证人形式取保候审的,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保证人未及时报告的,经查证属实后,由县级以上执行机关对保证人处一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并将有关情况及时通知决定机关。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二、执行机关应当向保证人宣布罚款决定,并告知其如不服本决定,可以在收到《对保证人罚款决定书》后的五日以内,向执行机关的上一级主管机关申请复核一次。上一级主管机关收到复核申请后,应当在七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三、没收取保候审保证金和对保证人罚款均系刑事司法行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如不服复核决定,可以依法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诉。

四、采取保证人形式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发现保证人丧失了担保条件时,应当书面通知决定机关。决定机关收到执行机关的书面通知后,应当责令被取保候审人重新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或者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通知执行机关。

五、取保候审即将到期的,执行机关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书面通知决定机关,由决定机关作出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于期限届满前书面通知执行机关。

六、执行机关收到决定机关的《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通知后,应当立即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决定机关。

七、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定,也没有故意重新犯罪的,在解除取保候审、变更强制措施或者执行刑罚的同时,县级以上执行机关应当制作《退还保证金决定书》,通知银行如数退还保证金,并书面通知决定机关。执行机关应当及时向被取保候审人宣布退还保证金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其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心怀法治法律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赢了网建议大家遇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必要时可寻求在线律师咨询的帮助。

来源:(怎样申请取保候审,具体流程是什么http://s.yingle.com/s/366029.html)

精彩推荐:

新三板挂牌公司董监高人员产生与组成的法律规定http://s.yingle.com/s/375250.html 什么企业适合新三板http://s.yingle.com/s/375249.html 新三板首期指数是什么http://s.yingle.com/s/375248.html 企业上新三板定位价值链案例借鉴http://s.yingle.com/s/375247.html 公司小额交易是否具有持续经营能力http://s.yingle.com/s/375246.html 新三板扩容案例介绍http://s.yingle.com/s/375245.html 暂免征收民族自治地区挂牌公司挂牌费用的公告http://s.yingle.com/s/375244.html 新三板分层对股市有什么影响http://s.yingle.com/s/375243.html 新三板如何开户http://s.yingle.com/s/375242.html 新三板挂牌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案例http://s.yingle.com/s/375241.html 新三板挂牌同业竞争案例http://s.yingle.com/s/375240.html 投资者投资新三板需要知道什么http://s.yingle.com/s/375239.html 投资新三板股票有什么好处http://s.yingle.com/s/375238.html 公司成功在新三板挂牌后有什么好处http://s.yingle.com/s/375237.html 新三板定增涉及哪些制度问题http://s.yingle.com/s/375236.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新三板投资者享有的八大权利http://s.yingle.com/s/375235.html 新三板挂牌公司管理层任职诚信上有何要求http://s.yingle.com/s/375234.html 新三板公司董监高的相关法律规定整合http://s.yingle.com/s/375233.html 新三板原始股http://s.yingle.com/s/375232.html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两网公司及退市公司股票转让暂行办法http://s.yingle.com/s/375231.html 新三板有什么影响作用http://s.yingle.com/s/375230.html 企业借壳新三板之股权收购案例借鉴http://s.yingle.com/s/375229.html 新三板法律尽调之股权代持问题http://s.yingle.com/s/375228.html 新三板的由来是怎样http://s.yingle.com/s/375227.html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转让方式确定及变更指引http://s.yingle.com/s/375226.html 新三板公司信息披露详解http://s.yingle.com/s/375225.html 公司申请挂牌或发行融资,中介机构核查有何要求http://s.yingle.com/s/375224.html 新三板公司信息披露文件披露后的审查和处理是怎样的http://s.yingle.com/s/375223.html 新三板企业常见问题汇总http://s.yingle.com/s/375222.html 新三板分层制度解读http://s.yingle.com/s/375221.html 新三板股票发行法律意见书内容与格式http://s.yingle.com/s/375220.html 2017年中秋国庆新三板休市时间http://s.yingle.com/s/375219.html 新三板创新层的优点http://s.yingle.com/s/375218.html 如何判断新三板同业竞争http://s.yingle.com/s/375217.html 新三板挂牌案例同业竞争怎么办http://s.yingle.com/s/375216.html 新三板主办券商持续督导工作指引http://s.yingle.com/s/375215.html 新三板企业同业竞争怎么办http://s.yingle.com/s/375214.html 新三板挂牌中公司社保与公积金缴纳问题http://s.yingle.com/s/375213.html 新三板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包括哪些http://s.yingle.com/s/375212.html 新三板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的内容与格式http://s.yingle.com/s/375211.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新三板与主板创业板相比有何特点http://s.yingle.com/s/375210.html 新三板企业融资渠道有哪些http://s.yingle.com/s/375209.html 新三板出现同业竞争怎么办http://s.yingle.com/s/375208.html 新三板募资新规的主要内容http://s.yingle.com/s/375207.html 新三板公司怎么避税http://s.yingle.com/s/375206.html 企业借壳新三板之增发收购方式案例http://s.yingle.com/s/375205.html 新三板与主板的三大区别http://s.yingle.com/s/375204.html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有关收费事宜的通知http://s.yingle.com/s/375203.html 解读新三板收购政策http://s.yingle.com/s/375202.html 新三板公司与中介机构如何合作http://s.yingle.com/s/375201.html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转让异常情况处理办法http://s.yingle.com/s/375200.html 新三板有什么意义http://s.yingle.com/s/375199.html 新三板法律意见书有哪些内容http://s.yingle.com/s/375198.html 新三板的操作程序是怎样的http://s.yingle.com/s/375197.html 新三板挂牌公司有望迎来私募可转债http://s.yingle.com/s/375196.html 新三板并购,中小股东权益谁来保护http://s.yingle.com/s/375195.html 新三板公司对私募基金登记备案有什么要求http://s.yingle.com/s/375194.html 新三板和创业板的区别http://s.yingle.com/s/375193.html 新三板公司怎么运用券商评价结果http://s.yingle.com/s/375192.html 新三板公司股票发行备案文件内容与格式http://s.yingle.com/s/375191.html 新三板退市机制http://s.yingle.com/s/375190.html 新三板企业如何有效治理http://s.yingle.com/s/375189.html 新三板涉及的法律问题,你知道多少http://s.yingle.com/s/375188.html 新三板企业连续存续两年怎么计算http://s.yingle.com/s/375187.html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交易单元管理办法(2017最新)http://s.yingle.com/s/375186.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推进新三板发展意见的主要内容http://s.yingle.com/s/375185.html 新三板企业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http://s.yingle.com/s/375184.html 全国股转系统就重大资产重组业务指引答记者问http://s.yingle.com/s/375183.html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异常转让实时监控指引http://s.yingle.com/s/375182.html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与证券交易所的主要区别http://s.yingle.com/s/375181.html 新三板怎么实现分层管理http://s.yingle.com/s/375180.html 案例分析之新三板对赌协议http://s.yingle.com/s/375179.html 如何理解新三板融资途径多元化http://s.yingle.com/s/375178.html 新三板融资方式有哪些http://s.yingle.com/s/375177.html 新三板权益披露规则的主要内容http://s.yingle.com/s/375176.html 新三板分层方案出炉三大标准(2017最新)http://s.yingle.com/s/375175.html 已挂牌公司更换主办券商的操作流程http://s.yingle.com/s/375174.html 新三板公司定增特殊条款注意事项http://s.yingle.com/s/375173.html 新三板公司并购有什么好处http://s.yingle.com/s/375172.html 新三板要约收购规则解析http://s.yingle.com/s/375171.html 新三板成功案例关联交易披露http://s.yingle.com/s/375170.html 新三板是什么http://s.yingle.com/s/375169.html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业务支持平台挂牌审查系统上线试运行的通知http://s.yingle.com/s/375168.html 2017年新三板休市安排的通知http://s.yingle.com/s/375167.html 新三板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业务指引(2017最新)http://s.yingle.com/s/375166.html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http://s.yingle.com/s/375165.html 投资者如何看新三板企业资质http://s.yingle.com/s/375164.html 公募产品能否投资新三板http://s.yingle.com/s/375163.html 新三板企业融资方式http://s.yingle.com/s/375162.html 新三板案例分析对赌协议http://s.yingle.com/s/375161.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案例分析之新三板挂牌为何不成功http://s.yingle.com/s/375160.html 新三板公司设立定增特殊条款注意事项http://s.yingle.com/s/375159.html 如何防范经营者‘卷款跑路’http://s.yingle.com/s/375158.html 新三板挂牌要具备什么条件http://s.yingle.com/s/375157.html 新三板优先股业务指南http://s.yingle.com/s/375156.html 第三方支付是什么http://s.yingle.com/s/375155.html 谨防新三板企业变相保层http://s.yingle.com/s/375154.html 全国股转系统对出现问题的挂牌公司有何处罚措施http://s.yingle.com/s/375153.html 借支付宝行骗的新型网络犯罪案件分析http://s.yingle.com/s/375152.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申请取保候审的流程图 篇2

(一)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发展历史

我国古代已有相应的取保候审制度, 它的历史可追溯到西周。《疏》:“仍恐司前, 为非而不改, 故使州长里宰保任乃舍之。” (1) 而国外, 《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也象征着规定了类似取保候审的制度, 其中第四条就规定:“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 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 应当具有同等财产的人。如有贫民, 则任何人都可充任。” (2) 可见, 取保候审这项制度沿袭至今, 各个方面的内容或随着国家和历史文化的不同而各有所变化。

(二)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概念与特点

取保候审是司法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担保, 以保证人或保证金的形式担保被取保候审人不被监禁, 保证其不逃避侦查、起诉、审判, 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属于强制措施种类之一, 因此他具有强制措施的一般特征:如预防性、强制型、临时性、程序性等。

(三)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价值基础

取保候审制度是“权力”与“权利”孰重孰轻的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 司法机关可以直接主动地决定取保候审, 或者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所委托的律师申请取保候审。但在司法实践中, 司法机关往往是一家之言。

二、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缺陷

(一) 国外很多国家保释制度是为了保障公民的人权, 我国

取保候审虽然也有保障公民人权的意味, 但更大目的是为了保障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使得能取保候审的而不能取保候审, 造成大量的羁押, 增加司法诉讼成本。

(二) 期限不明确。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 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这里就有问题出现了, 公检法三家都可以决定取保候审, 这个12个月的期限是指三家共同取保候审的期限呢, 还是一家取保候审的期限?

(三) 保证金不科学。

《取保候审规定》第七条规定:“保证金应当以人民币交纳。”而在现实中, 犯罪嫌疑人现金比率在财产中是比较少的, 法律规定只能以人民币交纳, 使得很多人只得放弃取保候审。《取保候审规定》第五条规定:“采取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 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1000元。”这样法律只规定了下限, 而对保证金数额上限并无规定。

(四) 无救济程序。

英美国家在保释制度上有救济制度, 由于保释是一种权利, 依据“有权利就有救济”的原则, 英美国家公民在得不到保释时, 就可以向法院上诉等救济制度。而我国刑事诉讼法只是简单提到:“对于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 不同意取保候审的, 应当告知申请人, 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三、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之改革与完善

1.转变观念。李建明教授指出, 如果取保候审制度在观念上不进行转变, 依旧将其视为公安司法机关的权力而不是公民的权利, 即使引进国外现行的保释制度也不能使羁押率有明显的下降, 因此也无法达到改革和完善取保候审制度的目的。因此,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作为强制措施之一应向保障公民权利制度转变, 使“权力”转变成“权利”, 公民和司法工作人员在观念上都得到改变, 取保候审制度其他改革措施才能得到下一步的进行。

2.扩大取保候审适用范围。借鉴英美国家保释制度, 进一步扩大取保候审适用范围。英美国家规定的保释制度适用范围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是可以使用保释制度的, 只是除叛国罪、出逃或者个别严重的犯罪才不能使用保释。我国可以借鉴这一国际通例, 在立法上首先明确任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可以使用取保候审, 对于杀人、抢劫、放火等严重罪行也可以明确指出不适用取保候审, 这样既明确又容易操作。

3.明确最长期限和扩大担保范围。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出现, 这12个月期限是一家司法机关取保候审的期限, 还是三家司法机关的期限呢?容易造成混淆。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刑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取保候审的期限均应重新计算。这与司法机关在实践中相一致, 但却与《刑事诉讼法》有相悖之嫌。因此, 笔者建议明确三机关取保候审最长期限为12个月, 而不是一家的期限。《取保候审规定》第七条规定:“保证金应当以人民币交纳。”这显然也会降低取保候审率。笔者建议扩大保证金范围, 如不动产、知识产权及有效证券等, 这样就会提高取保候审率, 更大范围地保障人权。

4.重新确定决定机关与明确救济程序。《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可以取保候审。”我国取保候审是公检法三家机关都可以决定的, 这样就容易出现分工不明确, 造成互相争取保候审等不必要的麻烦出现。因此笔者建议决定机关由法院一家统一决定, 学习英美国家先进的保释制度。

取保候审制度改革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 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英美国家的保释制度与我国取保候审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很多地方都可以值得我们借鉴。但是具体制度的改革仍需要现有司法理念的先行改革作为指导, 只有这样, 才能构建一个科学的取保候审制度。

摘要:取保候审作为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一个重要的制度, 但在实践中, 并没有实际充分发挥其作用, 而是在追究犯罪的过程中, 偏重于适用拘留、逮捕的羁押性措施, 并且超期羁押的现象比较严重, 本文指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缺陷及提出改进方法。

关键词:刑事诉讼,取保候审,保释

参考文献

[1]张国华主编:《中国法律思想通史》,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第一版, 第213页。

[2]卞建林、刘玫:《外国刑事诉讼法》,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年第二版, 第198页。

[1].陈光中.刑事诉讼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9 (2) .

[2].卞建林, 刘玫.外国刑事诉讼法[M].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2002-6.

[3].唐亮.中国审前羁押的实证分析[J].法学, 2000, (7) .

[4].陈瑞华.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探讨 篇3

关键词:保释;取保候审;羁押;不足

1取保候审制度的优越性

第一,保释制度具有重要的权利保障功能。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实施羁押固然有利于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但同时也要看到羁押作为最严厉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手段,它会造成对人权的严重侵害,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中拘留及逮捕的比例很大,办案机关对羁押的实用主义,导致了超期羁押的极易出现,这一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利。丹宁勋爵曾指出:“人身自由必定与社会安全是相辅相成的,……每个社会均须有保护本身不受犯罪分子危害的手段。社会必须有权逮捕、搜查、监禁那些不法分子。只有这种权利运用适当,这些手段都是自由的保卫者。但是这种权利也可能被滥用,而如果它被滥用,那么任何暴政都要甘败下风。”在尊重人权、保障人权已成为国际潮流的今天,这些问题更应引起我们的正视。所以我们要把羁押的适用限定在特定的范围内,若非出于防止干扰诉讼及因具有较大的社会危险性而作必要防范的目的,则应予以犯罪嫌疑人以保释的可能。

第二,保释制度的另一优点在于对国家资源的节约。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羁押看管,要求有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为保证,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把有限的办案经费大量投入到看守所的建设上,并不是一个最优的资金配置选择,因而在诉讼过程中有效地运用保释制度,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国家资源,合理有效的分配办案资金,加大对社会治安的防范投入,以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

第三,大量的犯罪嫌疑人审前被集中羁押在一起,势必会造成犯罪习性的交叉感染,那些主观恶性小、甚至可能是原本无辜的犯罪嫌疑人,因处于和累犯、惯犯一同羁押的环境中而潜移默化地发生思想改变,这无疑是与教育改造的初衷相背道而驰。相比之下,保释在外的犯罪嫌疑人自然不易产生上述问题。

2取保候审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1)司法实践中的价值取向:羁押是原则,保释是例外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英美法系的保释制度,可以说,取保候审是犯罪嫌疑人的权利,而不是司法机关的权力。所以,基于保障人权的精神要求,我们要把羁押的适用限定在特定的范围内,若非出于防止干扰诉讼及因具有较大的社会危险性而作必要防范的目的,则应予以犯罪嫌疑人以保释的可能。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特别是侦查机关的工作人员,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人、刑事被告人,往往从职业观念上倾向于实施拘留、逮捕,而取保候审等非羁押性强制措施,采用的比例极小,而拘留及逮捕的比例很大,“事事必拘留、案案必逮捕”,审前羁押已成为一种惯例,办案机关对羁押的实用主义,导致了超期羁押的大量出现,这一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3取保候审的立法缺陷: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取保候审的立法过于宽泛,缺乏可操作性。主要表现为:第一在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难以以确实充分的证据确定犯罪嫌疑人是否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侦查过程是收集证据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是否犯罪的过程,在适用取保候审时只能根据侦查人员个人的分析判断来决定是否采取取保候审,缺乏实事依据,有很大的随意性;第二对“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而作出判断又比较困难的,完全由司法人员依据主观判断自行决定,实践中采取取保候审,往往为个别办案人办人情案、关系案提供了机会,因而导致诉讼延误的现象屡有发生。

(2)取保候审的权力体系:违背权力制衡原则,不利于法律监督

根据法律规定,公、检、法机关都有权决定适用取保候审,一是自行决定取保候审;二是根据申请决定取保候审。分散行使取保候审决定权与公安机关统一行使执行权间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主要表现为:首先公、检、法三机关均有权决定适用取保候审的规定,不受其他机关影响,违背了权力制衡的原则,因此,在由公安机关自行决定适用取保候审时,就会出现决定权与执行权不分的情况,而且法律未规定相应的监督措施,发生公安机关滥用职权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人身自由的违法行为在所难免,严重损害司法机关的执法形象和权威。“在刑事司法实践中,没有哪一中弊端会比强制措施滥施损害国家法治形象的程度更为严重。”其次:取保候审决定机关与执行机关不同而产生执行脱节。刑诉法规定,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在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管辖的案件采取取保候审时,作为执行机关的公安机关往往根本不愿承担这项义务,由于具体运作的程序尚无明文规定,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又不明确,因此司法实践中通常都是由决定机关自行执行,公安机关不插手。而由于检察、审判机关的警力不足,难以对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保证人进行有效监督。

(3)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措施乏力,威慑力不强

《刑事诉讼法》第5s条规定的取保候审保证方式有两种:人保和财产保。

“二高三部一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不能要求同时提供保证人并交纳保证金。”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没有按规定履行保证义务的保证人处罚不力;现行法律对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而采取的处罚措施仅为罚款,而追究刑事责任,除保证人有《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的行为而以窝藏、包庇罪进行追究外,再无其他关于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构成犯罪的规定,因而使保证人没有足够的责任心来认真履行保证义务。二是保证金措施的无力;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违反法定义务,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保证金,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变更强制措施。方式的反复性,究竟有多大的威慑力,值得怀疑。而且,保证金数额的起点为1000元,保证金的上限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实际操作中使犯罪嫌疑人交取保证金后,便一跑了之的现象时有发生,更是给司法腐败留下了空隙,低额保证金无法形成必要的约束力,使执行机关只能没收保证金了事,成力变相的以罚代刑。

(4)取保候审期限:规定模糊,重复计算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8条的规定,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司法实践中。公、检、法三机关实际上将此解释为在诉讼的不同阶段各自采取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刑诉解释》第75条第一款规定:对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已适用取保候审,法院受理案件后也应

重新办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手续,并且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重新计算,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取保候审不得重复采取的规定。法律的不一致,导致实践中认识不一、做法各异,使执法人员和群众对法律产生模糊认识,不利于有关规定的贯彻执行。

4取保候审的执行:随意性大,有待规范

(1)不严格执行取保候审后的侦查、审查期限,办案期限最大化。在侦查阶段,我国刑诉法对于侦查期限没有作出硬性规定,仅规定了侦查羁押期限,而对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的案件的侦查期限,法律并未明文规定;在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法律虽对审查起诉期限、审判期限虽然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刑事诉法》第74条规定又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上述规定。导致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出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候审的案件的审限不能正确执行。

(2)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实践中,能否适用取保候审,完全由办案人员决定,虽然最后要经本机关负责人审批,但这种审批多是程序要求,法律也未规定对取保候审的监督措施,因此,公、检、法各机关对取保候审的适用决定权几乎不受限制,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应该取保候审的被取保在外,而那些符合取保条件的人却被关押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国家司法机关的权威和形象。

5对完善取保候审制度的意见

(1)坚决贯彻“可捕可不捕者不捕”和“少捕”的刑事政策,借鉴保释制度,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被保释的权利。对犯罪嫌疑人从“羁押为主”改为“保释为主羁押为辅”,即将保释视为一般原则,而只有例外的情况下才对犯罪嫌疑人予以羁押。

(2)刑诉法应进一步明确取保候审范围。为了防止取保候审的不当适用,应增加不准保释的例外规定:累犯;可能判处无期、死刑的;有组织犯罪、涉及恐怖组织犯罪的;曾在先前的保释期间潜逃或者实施故意犯罪的等。以上是能够判断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较大或者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而有防范的必要。

(3)明确办案期限,加强审限监督。一方面,刑诉法应明确不同诉讼阶段的办案期限,取消羁押案件与非羁押案件之间办案期限的区分;另一方面,实践过程中,形成监督,从程序上杜绝取保候审超期限现象的发生,形成三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机制,有效遏制当前取保候审超期限展屡发生的现象。

(4)严格实行决定权与执行权相分离的原则,有必要对我国目前的取保候审体系加以调整。对于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案件应当交由检察机关审查批准,由公安机关执行;人民法院决定取保候审的案件由人民法院自行决定,并交由公安机关执行,检察机关可以进行监督。

取保候审申请书 篇4

通讯地址或联系方法:

电话:

申请事项:对犯罪嫌疑人 申请取保侯审.理由:犯罪嫌疑人 因涉嫌 一案,于xx年xx月xx日经 公安局批准(或决定)羁押.根据该 案犯罪嫌疑人(或近亲属)的要求, 为犯罪嫌疑人提出申请取保候审.其保证金是 或保证人是。在该伤害案件中,的家属替犯罪嫌嫌疑人与受害者进行了和解,并赔偿受害者的损失。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其社会危害性不大,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特为其申请,请予批准.此致

北京市 区人民检察院

申请人:

取保候审申请书 篇5

申请人:**

身份证号码:**************系犯罪嫌疑人*****的母亲。联系地址:***省**********。联系电话:****** 申请事项:对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

申请理由:犯罪嫌疑人**因**一案,现已彻底悔悟,由于犯罪嫌疑人涉嫌的具体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小,再加上犯罪嫌疑人母亲***身患多种疾病需要人照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65条、66条、95条规定,特为其提出取保候审申请,并愿依法提供*****市****职工钱**为担保人,请予以批准。

此致

**市公安局**派出所

申请人:

取保候审申请书 篇6

取保候审对象(犯罪嫌疑人):杨XX,男,因涉嫌盗窃罪,被XXX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现处于拘留期间。

申请事项:

对涉嫌盗窃罪犯罪嫌疑人杨XX申请取保候审。

事实与理由:

本人系犯罪嫌疑人杨XX的委托律师,现依据犯罪嫌疑人杨XX及其家属的请求,结合其个人身体状况面临的实际困难以及其犯罪的具体的社会危害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65条及相关法律的规定,特为犯罪嫌疑人杨XX提出取保候审申请,法律依据和理由如下:

一、犯罪嫌疑人杨XX身体状况一直不佳,长期患有高血压和脂肪肝。在xxx0年2月份曾因头昏目眩、四肢无力前往医院就诊(相关病历资料附后)。

二、犯罪嫌疑人杨XX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其家属愿意以人保或财保的方式为犯罪嫌疑人杨XX提供保证。

犯罪嫌疑人杨XX涉嫌罪名为盗窃罪,系非暴力性犯罪,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属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5条“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情形,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6条、第67条、第68条、第69条及第70条的各项规定,杨XX家属愿意以人保或财保的方式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保证。

保证人保证随时向执行机关报告被保证人的情况并且保证监督犯罪嫌疑人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保证犯罪嫌疑人杨XX做到:(1)遵纪守法;(2)保证随传随到;(3)不干扰证人作证;(4)不作毁灭、伪造证据和串供的行为;(5)保证不离开自己所居住的县市。

综上所述,犯罪嫌疑人杨XX身体状况一直不佳,长期患有高血压和脂肪肝。而且犯罪嫌疑人杨XX也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恳请人民检察院考虑犯罪嫌疑人杨XX的实际困难,对为其提出的取保候审申请予以批准为谢。

此致

XX区人民检察院

申请人:广东知明律师事务所

钟xx 律师

xxx4年4月24日

附:

1、律师证复印件一份;

2、授权委托书复印件一份;

3、犯罪嫌疑人杨XX近期门诊病历复印件一份。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最新仲裁申请书范本

2.仲裁申请书范例

取保候审的修改对反渎工作的影响 篇7

一、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对渎职侵权类犯罪侦查措施的意义

笔者从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检察院2007年至2011年五年立案的反渎职侵权类案件分析看出, 2007年立案三件、采取的强制措施为拘留1件、取保候审2件, 2008年立案五件、采取的强制措施为拘留3件、取保候审2件, 2009年立案五件, 采取的强制措施拘留1件、取保候审2件, (1) 2010年立案四件, 采取强制措施取保候审4件, 2011年立案两件, 均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其中在这五年中, 牵扯到侵权类职务犯罪的案件, 例如非法拘禁罪、刑讯逼供罪, 和市院交办的案件强制措施全部为拘留, 共有5件, 囊括了这五年所有的拘留强制措施, 其余绝大部分涉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办案用得最多的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 这也符合反渎职侵权类案件在现阶段发展的特点。

(一) 取保候审强制措施更利于操作和符合比例原则

《刑事诉讼法》修改将指定监视居住提了出来, 但是涉及的案件范围为“特别重大的贿赂犯罪”, 显然不适合渎职类案件, 取保候审措施的执行方式已比较成熟, 交由公安机关监督执行也不会增加更多的负担, 比较有利于技术操作。从另一方面来讲, 渎职类的案件通常侦查思路都是从结果往前推原因, 在初查阶段基本上外围证据能固定, 犯罪事实比较的清楚, 立案后嫌疑人经过预审, 认罪态度比较好的话, 从比例原则角度来考虑, 采用最为经济有效方式保障刑事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 取保候审较为合适。

(二) 渎职侵权犯罪判决“轻型化”致使社会容忍程度较高

渎职犯罪本质上是一种严重的腐败行为, 但一些相关单位为了本部门利益的考虑将案件藏着掖着比较普遍, 社会知晓度低, 结果导致案件的社会影响力小, 一些司法工作者对此类犯罪的容忍度较高, 最后产生了判处缓刑和免于刑事处罚的结果。 (2) 当然从发案单位职务犯罪预防角度来说, 不一定必须通过判实刑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长期轻刑化对待渎职犯罪, 就可能将这种职务犯罪理解为一种“不至于危害社会”成为常态, 那么取保候审措施就会成为常用强制措施手段。

(三) 反渎案件的强制措施往往会将社会效果考虑其中

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办案影响力相对缓和, 玩忽职守和滥用职权类犯罪占有比例高, (3) 这类渎职犯罪的动机, 有的是盲目听从上级领导安排违规从事, 有的是贪利心理造成执法过程不严谨造成损失的发生, 有的是不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在其位不履其职, 总之都是同职务行为有关, 将其羁押会严重影响所在部门的稳定, 也不利于犯罪嫌疑人主动配合侦查活动。如果在侦查结束后采取相对不起诉的方式, 之前的羁押就更显得不适宜。总之, 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 能最小程度上影响犯罪嫌疑人原有的生活和维护所在机关稳定的办公秩序。

二、新修订刑事诉讼法中对于取保候审的规定对反渎工作的影响

反渎职侵权工作取保候审措施的修改比较实用, 将会成为今后基层院反渎案件办理常用的刑事强制措施, 新刑诉的要求更为具体明确, 操作性更强, 赋予了检察机关更多的自由裁量权。

(一) 尊重和保障人权鼓励用非羁押性强制措施

“尊重和保障人权”贯穿于刑事诉讼具体制度设计中, “将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相分离, 从层次上将不羁押与准羁押之间分离开来, 是一种保障人权的需要”, (4) 新《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 将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纳入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 而不是作为逮捕的特例, 表明我国立法机关希望扩大取保候审的使用范围, 减少羁押的适用, 从该法第七十二条可以看出, 监视居住一般是要符合逮捕的条件才可以, 提高了监视居住的条件也就从另一个角度是鼓励取保候审措施的运用。然而, 降低羁押率是否就意味着尊重和保障人权, 对国家、公共利益和受害人的权利如何更好地保障也将成为问题。

(二) 取保候审执行和撤销程序更为规范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 规定了保证金数额的收取要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 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害性, 案件的情节、性质, 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 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并且要将取保候审保证金存入指定的银行制止了罚没不分、收支合一的现象。在撤销上明确写明凭借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到银行领取, 言外之意就是要在取保候审结束时必须发给解除通知书, 也防止了取保候审不了了之的现象。然而, 这里面对财保进行了规定, 对于人保未规定, 办案中人保是最常用的手段, 这还有待完善。

(三) 进一步强化取保候审义务有利于侦查办案

被取保候审人应当遵守的义务增加了“信息变动报告义务”和检察机关责令的“选择使用措施”, 对保证人保证义务修改为“履行保证义务”的监督和报告义务, 这两方面的修改对于取保候审制度意义重大, “使得取保候审的强制手段进一步向监视居住靠拢, 但又不同于监视居住, 不至于任意自由而丧失其强制功能”, (5) 保证人往往是基于信赖而愿意承担保证义务的人, 从原来的“未及时报告”变为现在的“未履行保证义务”更有利于对被取保候审人的看管。取保候审时能主动限制其行为, 对于防止嫌疑人串供, 妨碍和逃避侦查具有益处。然而, 该制度的操作和监督又成为难题。

(四) 律师参与侦查也对取保候审提出挑战

强制措施的决定和执行过程中, 将会出现律师参与的问题, 这作为总则的原则应该得到执行, 笔者从《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征求意见稿) 中看到, 第八十二条“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措施”, 第一百零六条“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认为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可以提出解除要求”, 将原来的委托的律师更改为辩护人, 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 代理申诉、控告、向侦查机关了解案情和提出意见, 并且还有会见的权利, 这些措施会对反渎案件的办案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

三、反渎部门适应新刑事诉讼法对取保候审措施修改的建议

对于取保候审措施的问题多集中在适用的范围不明确、保证金数额不确切、保证人取而不保、自由裁量权滥用、取保候审期限存在多重标准以及缺乏监督, 实务解决有的是不好操作, 有的是有关情形很难发生, 有的是具有替代解决办法, 例如保证金数额不确切, 职务犯罪用保证金来兑现犯罪嫌疑人的承诺无法保证, 办案过程中通常以人保为手段。再如自由裁量权滥用问题, 如果细化为一个个具体数额标准, 也需要人去自由裁量。笔者就适应新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的规定提出以下建议。

(一) 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应该以保障刑事侦查活动顺利进行为前提

“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贯穿于刑事诉讼法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肯定这种“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的同时, 也应该看到刑事诉讼活动在打击犯罪, 保障公民人身权利, 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方面的作用。新刑诉法最大的价值笔者认为是“用更加透明的手段实现刑事诉讼的追诉功能, 让每一个案件都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取保候审作为一种强制措施也应该如此, 取保候审制度是一种强制措施手段, 以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 是最低层次的强制手段, 所以本质上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应该为刑事侦查活动服务。渎职侵权办案不能及时、果断使用强制措施, 灵活使用、及时变更强制措施造成许多应该立案的案件不能立案, 对严重的渎职犯罪后果无人承担刑事责任, 应该值得反思。

(二) 加强与公安机关执行协调机制保证被取保候审人遵守相关规定

新《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执行参考了《刑法修正案 (八) 》中关于“禁止令”的相关执行标准, 并规定禁制令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但是问题也存在, 刑事侦查阶段的犯罪嫌疑人同已被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必然不同, 社区矫正机构主要任务是改造罪犯的一种方法, 犯罪嫌疑人毕竟不是罪犯, 侦查的主体为侦查机关, 也不能让社区矫正机构敦促嫌疑人做思想工作主动交代问题。这里面还牵扯到一个侦查涉密的问题, 如果将执行文书发给社区矫正机构会不会引起犯罪嫌疑人的反感, 产生抵触的心态不利于案件侦查。职务犯罪毕竟不同于暴力犯罪, 社会危害性相对较低, 社区矫正人员应该如何去看管, 使得此项制度不形同虚设也是问题。笔者建议, 反渎职侵权部门应该重视初查阶段的外围实物证据获取, 在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时候就已经能确定犯罪事实确凿, 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嫌疑人认罪态度较好, 否则就不要轻易运用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决定运用强制措施后, 应当在取保候审告知书中载明告知事项, 并把相关手续送达公安机关即可, 涉及的禁止义务应与公安机关协调配合, 也可以建立社区矫正检察联络室制度来予以监督, 无需过多地扩大社会人员知晓面。

(三) 重视初查阶段在渎职侵权犯罪侦查过程中的作用

律师作为辩护人上提至侦查阶段, 给基层反渎部门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题。这就要求基层反渎部门要摒弃以往过度依赖犯罪嫌疑人口供的情况, 转变办案模式, 采取强制措施前, 要将工作的中心从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转移到对证人证言、物证的搜集上。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加强渎职侵权案件初查工作的力度。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因为新刑诉法并未对初查工作做出规定。二是因为初查工作作为反渎部门立案查处渎职侵权案件的前置程序具有隐蔽性、不受律师辩护阶段上提干扰的优点。因此, 基层反渎部门应将办案工作重心前移至初查阶段。制定周密的初查方案, 强化初查阶段的方法、谋略、措施的应用, 在注重隐蔽性的前提下, 全面、依法收集案件相关证据。尤其是要查清涉及案件的关键性细节和主要证据, 避免采取取保候审后再搜集证据面临侦查阻碍。

总之, 强制措施的修改从其修改的内容和精神来看, 取保候审措施将很可能成为基层反渎部门办案的常用手段, 基层反渎职侵权案件侦查问题还比较多, 侦查能力和手段还很欠缺, 同社会的满意度还相差很远。如何能利用好新刑事诉讼法规则为渎职侵权这种特殊的案件服务, 将是今后几年反渎部门干警研讨的重点内容。

参考文献

④陈光中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条文释义与点评.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94.

⑤高景峰, 杨雄编.新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解读.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142.

[1]童建明.新刑事诉讼法理解与适用[M].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

[2]江海昌编.反渎职侵权实战全程指南[M].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

对取保候审几个问题的探讨 篇8

关键词:取保候审;强制措施;法律适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8—0130—03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强制措施之一,它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以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从实践中的情况来看,取保候审目前已经成为一种适用范围较广的强制措施,也是一种适用频率相对较高的强制措施,但其在适用中尚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拟对其中的几个问题略作探讨。

一、关于取保候审的名称

对于这一强制措施的名称,也许是因为沿用已久,大家都已习以为常,几乎没人对此提出异议。但笔者认为有值得商榷之处,主要的理由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取保候审的具体涵义可以看出,不仅人民法院可以适用取保候审,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在具体办案过程中也有权适用。但是从取保候审的字面来看,好像“取保”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候审”,而不包括“候侦”和“侯检”。而根据《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审判是人民法院专属的一项职权,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权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样就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人们的误解,以为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权适用取保候审,而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无权适用。

第二,在命名方式上,取保候审显得比较“另类”,没有和其他几种强制措施保持一致。其他几种强制措施,不管是较为轻缓的拘传、监视居住,还是较为严厉的拘留、逮捕,从名称上看,只是反映了该种强制措施采用的具体方式,并不能体现出适用该种强制措施的目的。而取保候审则不同,不仅从名称中体现出适用的具体方式——取保,而且还从名称中体现出适用的目的——候审,因而显得比较“特别”。但从强制措施体系的整体性来分析,这样的“特别”无疑是画蛇添足之举,实在没有必要。

第三,从历史角度和世界范围来看,从未出现过取保候审这一提法。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一制度古已有之,在我国可以追溯到西周。周礼秋官大司寇:“使州里任之,则宥而舍之。”疏:“仍恐司前,为非而不改,故使州长里宰保任乃舍之。”在国外,公元前5世纪中叶产生的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第一表“传唤”中第4条规定,“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当是具有同等财产的人。如系贫民,则任何人都可充任。”第9条规定,“保证人应担保诉讼当事人于受审时按时出庭”。这项制度沿袭至今,内容不断完善,名称也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法律制度不同而有所不同。我国古代称之为“保候”,国民党统治时期制定的《刑事诉讼法》则称为“具保”[1]。在现代西方国家,不管是大陆法系的德国、法国、意大利,还是英美法系的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都将其称为“保释”。由此可见,将该种强制措施命名为“取保候审”,确实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独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取保候审”这一名称欠妥,它不能准确地揭示出这一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内涵,很容易使人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因而有必要予以修改。西方国家的保释制度与我国的取保候审措施虽然在本质上不完全相同,“无论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都将保释作为被告人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保释不是独立的措施,而是羁押的替代性措施。”[2] 而取保候审的基本定位是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但两者也有诸多相似乃至相同之处,包括适用的条件、适用的对象、适用的具体程序等方面,因而可以说,保释基本等同于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既然如此,笔者建议将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直接易名为“保释”制度,这样就更确切些,不致使人产生误解,也与其他几种强制措施的命名方式保持了一致,同时还与西方国家的保释制度统一了起来。

二、关于取保候审的保证金数额的确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3条的规定,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人保”,即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符合条件的保证人,通过保证人的人格、名誉、社会形象等来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妨碍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并随传随到;另一种是“财产保”,即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司法机关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来促使其不逃避、妨碍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关司法解释中进一步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既可以采用提供保证人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缴纳保证金的方式进行,但不得两种保证方式并用。从司法实践的情况来看,采用后一种保证方式的案件数量在逐步增加,保证金担保将渐趋成为一种主要的保证方式。毋庸置疑,保证金担保方式,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注重发挥了经济手段在社会活动中的调节作用,旨在运用经济利益的驱动,促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确保侦查、起诉、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因而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科学合理地确定保证金的数额,不仅关系到取保候审这一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功效发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到司法机关能否严格执法。正是基于此,在《刑事诉讼法》就保证金如何确定的问题付之阙如的情况下,六部委《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2条指出:“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金保证的,由决定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保证金的数额。” 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75条也规定,“保证金的数额应当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犯罪嫌疑人的经济状况、案件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以及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等情况,综合考虑确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44条规定,“采取保证金担保方式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犯罪的性质和情节、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经济状况和涉嫌犯罪数额,责令犯罪嫌疑人交纳1 000元以上的保证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1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起诉指控犯罪的性质、情节、被告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决定应当收取的保证金数额。”令人遗憾的是,尽管上述关于保证金数额应如何确定的规定繁多,仍然没能有效根治司法实践中保证金收取颇为混乱的状况。其突出表现就是保证金数额的确定存在相当程度的随意性,司法机关在此问题上自由裁量的空间过大,由此造成了所确定的保证金数额在不同地区、不同司法机关、不同案件、不同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之间仍然严重地不平衡,少则一二千元,多则三五万元,甚至达到数十万元之巨,司法工作所要求的公平性、规范性、平衡性、统一性由此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上述《规定》、《规则》、《解释》的相关内容本身就存在着一些“瑕疵”,主要有:第一,在确定保证金的数额时,要求综合考虑的因素过多,不仅包括案件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涉嫌犯罪数额等“案内因素”,而且包括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经济状况等“案外因素”。事实上,要考虑的因素越多,就越容易产生确定保证金数额时随心所欲的情况。第二,保证金的上下限不甚明确,诸项规定中只有《高检规则》中规定了保证金的最低限额为1 000元,其它各项《规定》、《解释》中既没有规定保证金的最低限额,也没有规定保证金的最高限额。第三,刑事案件的具体案情尽管千差万别,但在程度上毕竟可以划分成轻重不同的一些类别,与此相适应,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时,确定的保证金数额亦应具有一定的幅度界限,但上述诸项规定均没有在幅度上作出限制。从上述分析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有关取保候审保证金数额的规定不具有可操作性,亟待对其加以改造。

究竟应当如何确定取保候审保证金的数额?这确实是个颇为复杂的问题,总体来看,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过低则难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形成有效的约束力,起不到应有的保证作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缴纳保证金后仍有可能出现毁灭证据、串供、逃跑等妨碍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情况;过高则与取保候审这种强制措施的轻缓性不相适应,甚至会出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宁愿被羁押,也不愿意被取保候审的尴尬局面。根据当前的司法实践状况,笔者认为,取保候审保证金的数额限定在3 000元~80 000元之间比较适宜。在此前提下,笔者主张只以将来可能判处的刑罚为标准,设立三个层级的保证金幅度。之所以只以将来可能判处的刑罚为标准,是因为案件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涉嫌犯罪数额等“案内因素”实际上都是和将来可能判处的刑罚相联系的,都是量刑时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具体设计时,可作如下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缴纳保证金的数额应与其将来可能被判处的刑罚相适应。对于将来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交纳的保证金数额为3 000元~20 000元;对于将来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交纳的保证金数额为20 000元~50 000元;对于将来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交纳的保证金数额为50 000元~80 000元。”这样规定,既能够使司法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灵活决定保证金的数额,又不至于司法机关自由裁量的余地太大而导致失控,有助于在保证金数额问题上实现平衡和统一。

三、关于取保候审的优先适用

《刑事诉讼法》第51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这就意味着,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这两种强制措施的适用对象是完全相同的,由此带出的一个问题便是,当一个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既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又符合监视居住的条件时,究竟应当适用哪一种强制措施更好?

监视居住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离开住处或指定居所,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强制方法。从具体的执行方式上来看,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是有显著区别的。如前所述,取保候审是由保证人具结担保或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司法机关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通过保证人的人格、名誉、社会形象或缴纳的金钱来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妨碍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如果发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的情况,司法机关可根据具体情况依法追究保证人的责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缴纳保证金的,可以没收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而监视居住则的执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1条第2款的规定,由公安机关负责,具体由被监视居住人住所或指定居所所在地的派出所执行,是依靠公安机关的“监视“来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活动。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采用监视居住措施,公安机关的工作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的,它必须派出一定的人力去看管、监视,时时提防,密切注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踪,稍有不慎或疏忽,都有可能产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串供、毁灭证据、逃跑等妨碍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情况发生。在当前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犯罪案件大量增加、犯罪率上升的情势下,公安机关的警力资源本来就显得捉襟见肘,如果还要分出过多的警力承担看管、监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任务,那也会让公安机关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尤其是采用“人保”的方法,就可以充分调动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亲属、朋友、同事的力量,依靠他们来约束、控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动,这无疑是对司法机关工作的有力支持与帮助。况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亲属、朋友、同事等人员,一般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工作、学习、生活在一起,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性格特征、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等情况比较熟悉和了解,一般来说,能够较好地完成担保任务。正是基于此,笔者认为,在适用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措施两可的情况下,宜奉行“取保候审适用优先”的原则,即先考虑采用取保候审措施,只有在适用取保候审措施存在某种障碍,例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既提供不出保证人又缴纳不了保证金时,才考虑采用监视居住措施。

四、关于取保候审的期限

我国1979年制定的《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取保候审的具体适用期限,由此造成了司法实践中办案机关适用取保候审不受约束、任意拖延诉讼的现象。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在此方面进行了初步完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与之前相比,这显然是个进步。但问题在于,当时立法中并没有对所规定的12个月的具体涵义予以明确,因此造成了理解上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这12个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侦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均适用取保候审措施时,累计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12个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侦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取保候审时,在每一个诉讼阶段都不能超过12个月,易言之,三个诉讼阶段累计起来最长可以达到36个月。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来说,当然是希望办案的时间能够充足、宽裕些,因此在理解这12个月时,都是持后面一种观点,这从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有关规定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92条规定,“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对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根据案情变化,应当及时变更强制措施或者解除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5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笔者认为,对这12个月作后面一种理解是违背《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立法精神的。《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是按照强制力程度由低到高逐步排列的,拘传排在第一位,是最轻缓的强制措施,而逮捕排在最后一位,是最严厉的强制措施。按照五种强制措施的排列顺序分析,取保候审处于第二位,因而它应当属于强制力程度较低的比较轻缓的强制措施。从其适用的具体方式上看,也的确如此,强制力程度低于监视居住,更不能和拘留、逮捕相提并论。作为比较轻缓的强制措施,其适用的期限自然不应太长,如果太长的话,那就体现不出它的轻缓性。试想,一种强制措施如果累计起来,适用的期限可以长达36个月,那么,它还能算是轻缓性的强制措施吗?基于此,笔者认为,对这12个月,应将其理解为在侦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累计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当然,作这样一种理解,也会有其它的问题,因为每个刑事案件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即便同样应当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也有可能存在此案件在侦查阶段需要的时间长一些、在起诉和审判阶段需要的时间短一些,而彼案件却完全相反的情况。那么侦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对这12个月如何“切块”?这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看来取保候审的期限问题虽然只是个小问题,但却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建议立法机关经过调研与充分论证后,对此作出一个比较妥善的规定。

参考文献:

[1]李忠诚.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184.

上一篇:小学运算教学案例下一篇:物业工资薪酬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