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课后习题及答案

2024-09-03

木兰诗课后习题及答案(精选7篇)

木兰诗课后习题及答案 篇1

《木兰诗》课后习题答案

一、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背诵全诗。

二、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

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来。

这两句的意思是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打开我东屋的闺门,坐在我西屋的床上。

这两句的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不是开了东阁的门而不进去,然后转到西阁的床上去坐着。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

这两句的意思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三、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看看这些句子各有什么句式特点,从诗中再找出一些类似的.句子。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这两句是复沓句。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这两句是顶真句。顶真,又称“联珠”。“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也是顶真。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这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句。此外,“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也是很工整的对偶句。另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不甚工整的对偶句。

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这几句是排比句。“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一节四句,也是排比句。

四、讨论: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

本题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木兰的形象。认识木兰的形象要抓住两个方面:一是人物的传奇性,一是人物性格的丰富性。要引导学生紧密联系课文内容,从故事情节中体察木兰的思想感情,并加以适当概括。

木兰诗考试题目及答案 篇2

1.自读课文,掌握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

机杼()可汗()鞍鞯()辔头()燕山( )鸣溅溅()鸣啾啾()胡骑() 戎机( )金柝()著傍 地走( )

2.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皆相沿袭。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二、自主探究 疏通文意

4.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愿为市鞍马()北市买长鞭()胡骑()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著我旧时裳()

安能辨我是雄雌()

5.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6.文章开头写木兰停机叹息有什么作 用?

7.“旦辞爷娘去,……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节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什么作用?具有什么作用?

9.“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出木兰的什么精神品质?

10.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11.学习完课文木兰给你怎样的印象?以 “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

四、拓展延伸

12.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生活中,又是怎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五、课堂小结

木兰是一个云鬓黄花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后,又谢绝,返回家乡,重新从事的和平和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一起的。木兰的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六、达标测试

13.按要求默写。

(1)《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将士奔赴战场行军急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木兰从军后艰苦 的战地生活 的句子

(3)表现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家人喜迎木兰归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一句诗文。

14.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15.结尾一段是吟唱,以兔为喻,赞扬了什么?

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6.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意思。

17.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 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④描写木兰:

18.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19.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 达作用。

20.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

1.zhùkèhánjiānpèiyānjiānjiūróngjìtuòzhuóbang

2.(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1)问女/何所思,问 女/何所忆。(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4.思念;买;集市;战马;战争;过;北方;记功;有余;穿;怎么。

5.(1)到各处街市 备办鞍马等战具。

(2)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 一座座山。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的声音,清泠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铁甲战袍。

(3)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了,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4)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

(5)据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6.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 木兰为何忧愁。

7.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念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漏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写出了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8.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 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句 诗,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

9.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的耕织生活、不募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和 高贵品质。

10.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11.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12.学生围绕着学习和生活中的小事谈起,言之有理即可。主要让学生有一颗感恩心和爱国心。

13.(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4.C

15.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16.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

17.①扶将②理③磨④开坐脱着理帖

18.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19.木兰归家的喜悦之情。

《木兰诗》的同步练习及答案 篇3

2、《乐府诗集》;南北朝

3、文告;通“贴”;带兵的人;搀扶;买;集市;军机军事;织布机

4、D

5、A

6、C

7、夸张;对偶;排比;对偶

8、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9、东市……长鞭

10、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2、A

13、D

14、A

15、磨刀霍霍;扑朔迷离

16、A

17.天子“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的要求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8.动作描写。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恢复女装的激情。

19.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离骚课后习题及答案 篇4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谣诼(zhuó) 离骚(sāo) 岌(jí)岌可危 B、方圜(yuán) 蛾(é)眉 朝谇(suì)而夕替

C、攘(rǎng)诟 兰皋(gāo) 相(xiàng)道 D、溘(kè)死 芰(jī)荷 鸷(zhì)鸟

1、D(“芰荷”的“芰”应为“jì”)

2、下列句中加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D

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高,加高。长,加长。“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

B、芳与泽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泽,污浊。昭质,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亏,亏缺。

C、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朕,秦以前一般都可用于自称。复路,返回原路。之,无意义。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虽,即使。惩,惩罚。

3、对句中加线词的解释错误的项是 3、D

A、背绳墨(喻准绳)以追曲兮。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

B、不吾知(了解)其(无意义)亦已(罢了)。

C、屈心而抑(压抑)志兮,忍尤(尤,罪过)攘(忍受)诟(耻辱)。

D、謇朝谇而夕替(贬黜),将往现乎四荒(四处荒凉、冷落)。

4、“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溜应识九歌心”这幅对联说的是 4、C

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

5、填空

(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_______________。

4)制芰荷以为衣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苟余情其信芳。

5)________________,长余佩之陆离。_______________,唯昭质其犹未亏。

(6)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屈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其代表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离骚》全诗主要以主人公“余”的________构成。它采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手法。

(9).“离骚”,按东汉班固的解释,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10).《楚辞》是由__________(朝代)代__________(姓名)所辑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后人仿写的作品,因这些诗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名为“楚辞”。

6、翻译下列句子

①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我后悔选道路没有看对,久久地伫立着我想返回。

②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到朝庭去做官受到责难,回江湖重整我旧时衣衫。

③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佩带上好服饰多彩缤纷,香喷喷那气味真是好闻。

④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怨我那神圣王实在荒唐,他始终不能把民情体谅。

⑤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是雄鹰是凡鸟不能同群,都这样自古代直到如今。

⑥民生之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老百姓过日子乐趣各样,我独自爱修养习以为常。

7、作者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即后悔当初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想要返回去。作者是真悔吗?这一节在行文中起什么作用?

7、“悔相道之不察兮”具有假设意味,并不是真悔,而是作者的反省:是否当初没有看清道路,应该返回去呢? 这一节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8、承着前面反省的思路,作者开始从哪些方面来检查自己?结果如何?

8、作者从进退、制衣、佩饰三个方面检查、反省。通过自省,作者愈加坚持自己的崇高品质,坚定自己的追求:“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9、“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中 “芰荷”“芙蓉喻指什么?

9、喻指诗人高洁的德行。

10、反省之后,诗人为何还要“高余冠”“长余佩”,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在反省自己走过的路后,诗人没有畏惧邪恶,而是更加坚定了走自己的路的决心。“高余冠”“长余佩”更是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无悔自己的选择。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离骚 (公开课优秀教案)

2.离骚 译文

3.《离骚》导学案

4.离骚教案

5.语文必修二离骚重难点

6.《离骚》备课参考

7.离骚的主题思想

8.《离骚》跟踪训练

9.《离骚》学习目标与教学设计

教育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篇5

一、单项选择题

1.涂尔干说:“教育史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实施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种论断正确地指出了(A.教育具有社会性)。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C.实施终身教育)。

3.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B.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4.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力量。这一理论的主要缺陷是(C.忽视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其他筛选标准)。

二、辨析题

教育能推进一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正确。教育推进着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与人民的文化素质、教育水平密切相关。一个国家的教育普及程度越高,公民素质也就越高,就越能具有公民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措施,同时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积极履行民主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因此,国民教育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是推进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三、简答题

简述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发展,培养个体的主体性; 2.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形成个体的独特性; 3.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开发个体的创造性。

四、分析论述题

“每逢新学期开始,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凤凰镇寄宿制小学的学生„„”试结合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一般原理,对此加以深入分析。

1.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当代经济发展已由依靠物质、资金的物力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人力和知识资本增长的模式;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现代教育正是通过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专门劳动力的培养,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对政治的作用不仅表现在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而且可以促进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在当代表现得尤为突出、重要。

(1)教育传播科学真理,启迪人的民主观念。

(2)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3.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3)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4.教育的科技功能

科学技术的创新依赖于人才的创新,而人才的创新无疑依赖于教育。正因为教育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发展有如此重要的功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确立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新教育等一系列重大命题。

5.教育的人口功能

教育不仅对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有着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教育作为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活动,其直接的效果就是改善人口质量。当今的教育不只着眼于培养少数专业性、高科技人才,而是通过普及义务教育,实施人才开发战略,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毋庸置疑,良好的教育能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的属性主要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D.精神属性)。2.中国先秦的孟子的人性论是(A.性善论)。

3.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B.社会关系)的总和。4.教育学中的人的发展专指(B.个体的人)的发展。

5.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的谬误之一是否定了人的(D.主观能动性)。6.(C.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7.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B.社会环境)两部分。

8.学校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个体个性化与个体(A.社会化)这两个方面。9.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C.主导)作用。

10.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学校教育要(A.因材施教)。

二、辨析题

1.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错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片面的强调了遗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忽略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2.卢梭是典型的性恶论者。

错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是心善论者。他认为: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

3.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精神的发展。

错误。人的发展包括身心两个方面。身的方面包括肌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素质的健康成长两个部分;心的方面指人的心理过程和道德情操。心理是大脑的技能,身体是精神的载体,两者是统一的、紧密相连的。

4.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错误。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人的发展中有重要的意义。其作用的发挥也要受到条件的制约,如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育的自身状况、家庭环境的效应和社会发展状况。

5.人的身心发展在一生中基本是均衡和匀速的。

错误。个体发展具有非等速、非直线的特性。在生理发展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生长不均衡。在高峰期,身高、体重发展较其他年龄阶段更为迅速。在心里方面,儿童发展存在关键期和最佳期,发展亦有不平衡的方面。

三、简答题

1.人的社会性包括哪些方面?

人的社会性就是:人的社会属性中符合人类整体运行发展要求的基本特性,人的社会性主要包括:利他性、服从性、依赖性、自觉性。

2.简述内发论与外铄论的主要观点。

内发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完全由其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心理发展的实质是这种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发展的。

外铄论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环境影响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与形式。3.如何认识人的社会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包括:

(1)人类共生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2)人际关系中的社会交往。(3)人伦关系中的道德性。

4.简述皮亚杰的认知理论。

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皮亚杰按照儿童只会发展阶段将儿童的发展分成四个大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2)前运算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4)形式运算阶段。

四、论述题

1.如何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

(一)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人的身形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根据身形发展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所有的学习都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二)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人的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要求教育必须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三)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个人发展具有非直线的特征,教育活动要善于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

(四)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由于遗传、家庭、社会等因素会造成儿童存在个别差异,这就需要教育做到因材施教。

2.遗传、环境和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如何?

遗传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遗传素质的成熟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

环境的作用:人的发展取决于社会关系;社会环境制约着人的发展,但人从来都不是环境的消极产物。教育的作用: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第七章 课程

一、单项选择题

1.学科课程分科过细,偏重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距离较远,不能照顾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立足于客服这些缺陷的课程是(D.活动课程)。

2.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主要强调(A.课程目标的主导作用)。

3.按照布卢姆目标分类的基本要求,下列选项中,不宜作为教学目标的表述是(A.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4.主张课程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的课程评价模式是(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二、辨析题 1.隐性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正确。隐性课程,也被称为非正式课程、非官方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是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的,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实现显性课程功能的补充。

2.学校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思维和问题解决一般方法的训练上,而不应放在学科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教学上。错误。这种观点将解决问题的能力看作是一种不可分的单一能力,认为这种能力可以通过系统的心理训练得到加强。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已确认,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多种子技能构成。如果不去有效地教会这些子技能并对这些子技能进行概括、协调和整合,那么这种忽视学生对于知识、技能、方法的掌握,而去一味地追求普遍的、一般的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便只能是一种幻想。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是进行专门训练还是结合学科知识进行训练,目前尚有争议,较多的研究结果支持结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来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

3.课程即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的总和。

错误。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目标的手段和工具。在我国,一般认为课程就是学校所开设的全部学科的总和。但是,从课程的表现形式上来看,课程有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之分。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课程。这种课程一般有固定的教材,有规定的教学内容,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能够测验和评价。题干中“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的总和”即是典型的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是指那些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即出现的、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的那些内容。包括校容校貌、班级学风、人际关系、礼仪习惯、舆论信仰等。

三、分析论述题

2003年6月18日《中国教育报》曾刊登了赵小雅的《新课程改革中不可忽视的新问题》„„试结合新课程改革背景,评价这则按理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这则案例反映出了课改中探究的泛化的问题。本次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像这样越记越复杂的探究就是没有意义的。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用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靠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无需探究的问题却要去探究导致了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

第八章 教学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学过程由四个阶段组成:阐明“个”的阶段、阐明“类”的阶段、掌握规律与范畴的阶段、获得世界经验与生活经验的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属于(C.范例教学模式)。

2.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组织、方法及媒体的使用等所进行的系统规划称为(D.教学计划)。3.班主任在于小明谈话时说:“根据前段时间你的表现,虽然学习效果不很理想,但非常努力,如果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相信成绩会不断提高。”其中的评价属于(B.形成性评价)。

4.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认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是(B.明了、联合、系统、方法)。5.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实验中,提出教学过程就是促进学生的(A.一般发展)。6.被称为刺激—反应理论的教学理论是(A.行为主义教学理论)。7.不属于教学评价的教育性功能的是(C.可以激发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动力)。

8.下面不属于我国当前对教学过程性质认识的观点是(D.教学过程是纯智育的过程)。

9.“自学—指导教学模式”是一种(B.教学活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二辨析题

1.学校工作必须坚持教学唯一。

错误。学校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教学则是学校中最经常、最主要、占用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一项工作,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集体的气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决定了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教学为中心,但不能搞教学唯一,轻视或舍弃其他教育活动,因为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不仅要通过教学,而且要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其他途径。因此,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中心,统筹安排。

2.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错误。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内容与手段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师也能在教学活动中获得自身的专业发展。

3.教学模式等于教学方法。

错误。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双方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办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

4.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正确。教育性教学原则,意指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所谓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会形成和改变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的一条基本规律。这是因为:首先,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各门学科知识,总会使学生在获得一定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同时,形成相应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从而对学生的价值观,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旨在掌握特定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性。最后,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班级社会气氛和人际关系的性质也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和性格。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教学?教学的意义和任务是什么?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内容与手段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师也能在教学活动中获得自身的专业发展。

意义:教学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对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任务: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能力;引领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基础。

2.如何理解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什么? 教学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认知过程,而是师生以交往互动、平等对话为表现形式的教育活动过程,是认知过程、反思过程、社会过程的复合整体。

3.当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如何?

(1)在教学目标上,从注重知识传授到注重学生的智能发展,再到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2)在师生组合和互动关系中,既强调学生的主题能动性,又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3)在评价上,将教师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4)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和综合化发展。

(5)重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开发应用,创新出多媒体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并孕育着教学模式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的新趋势。

4.什么是教学方法,在国内外它是如何分类的?

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双方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办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

国外学者的教学方法分类模式: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分类、拉斯卡的教学方法分类、威斯顿和格兰顿的教学方法分类。

国内学者构建的教学方法分类模式:李秉德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分类——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黄甫全的层次构成分类模式。

5.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知是主体主动建构其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主体在认知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着,相反,他要主动地构建信息的意义,这一过程是其他任何人不可替代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收集、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

6.简评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赫尔巴特把教学理论建立于心理学的基础上,根据统觉的原理,论证了教学过程的形成阶段——明了、联合、系统、方法。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形式阶段是对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本质的科学认识,为教学的科学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其在四个教学阶段中都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和以教材、书本知识为中心的思想倾向,忽略了儿童的个别差异,没有关注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问题,使得这一理论有机械论的倾向。

7.教学评价有哪些类型?

根据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起到作用不同对教学评价的分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的分类:自评、他评;

按评价标准的不同和解释方法的不同对教学评价的分类:绝对性评价、相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性评价。

四、分析论述题

1.你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指教学过程所固有的,由其内在矛盾的特殊性所规定的,使教学过程与其他非教学过程区别开来的根本属性。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学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对它的不同认识会导致教学实践的差异,因而,一直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我国学者对教学过程本质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特殊认识过程说,其主要观点是: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特殊认识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2)认识发展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觉地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3)实践说,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以教育目标为指针,以教科书为学生认识对象和手段、启发、引导、支持、促进学生主动地掌握文化工具,认识客观世界,全面发展身心的一项社会实践;教学过程就是按照一定的社会目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传递知识信息,以此来引起、激发、调节和控制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的实践活动;就教师而言,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改造受教育者的过程,是改造主观世界的一种实践活动;就学生而言,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树立一定的世界观、促进自身社会化的实践活动。

(4)认识实践活动说,其主要观点是: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人类已有知识经验,发展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技能、能力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参与改造主观世界、促进个性形成、推进个体社会化的一种实践过程。

(5)交往说,这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和有计划的师生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中没有师生共享的教学经验及成果,就没有交往,也就称不上是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的含义是多维的,不同的研究者探讨这一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有的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有的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有的是从教学的角度;有的从一个侧面去概括,有的从两个侧面去概括,有的从整体去概括;有的着力于教学过程的归属的分析,有的着力于教学过程的性质的分析,有的着力于教学过程的功能的分析等等。各有所据,不一而足。

总之,教学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认知过程,而是师生以交往互动、平等对话为表现形式的教育活动过程,是师生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是认知过程、反思过程、社会过程的复合整体。

2.有人认为:“只要备好课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是上好课的基础。除备课外,教学工作还包括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习考评等环节。

其中,上课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与其他教学工作密切相连,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师通过上课将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上课学习间接经验,提升知识水平与能力,可见上课是教与学集中实现的过程。

课外作业是课堂作业的延伸,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而恰当的作业对于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确而及时的作业批改能有效地发挥反馈—矫正的作用。

课外辅导是传递接受式教学的必要补充,是教师围绕学生的独立作业和自学进行的各种课后的教导活动。课外辅导室教学工作不可忽视的环节。

学业考评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其实质就是判断学生的学业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这些环节在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做好每一个环节才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

3.试阐述你是如何看待班级授课制的?

班级授课制又称班级教学,是指将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变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根据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经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总结、改进和升华,初步形成。目前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学校教学采用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是:学生固定、内容固定、教师固定、时间和场所固定。

班级授课制的优势: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加速普及教育和发展教育事业;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作用;有利于系统地传授科学知识。

同时,班级授课制也有其局限性: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内在潜力;容易使教学产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第九章 德育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体谅模式,下述教例中对情景问题作出了成熟反应的学生是(D.丁和戊)

2.发现并重视团体生活对个人道德思维方式深刻影响的德育模式是(A.集体教育模式)。3.若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他的回答是“抓住了会挨打。”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A.前习俗水平)。

4.小明亲眼目睹欺负弱小的同学经常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处罚,而那些爱护弱小的同学则受到大家的喜爱。久而久之,他也变成了一个乐意助人、不欺负弱小的学生。这种学习属于(B.观察学习)。

5.德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与(B.法制教育)。

二、简答题

1.简述道德认知与发展阶段理论。

道德认知与发展阶段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将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称为指导儿童道德成长的重要理论之一。三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相对功力主义取向阶段、人际和谐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社会契约道德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2.简述道德教育体谅模式。

体谅模式也称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是由麦克菲尔和诺丁斯提出。主要观点为: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来确定道德教育的课程;道德教育应该促进发展成熟的社会判断和行为;要注重道德感染力和榜样的作用;反对用高度理性化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注重人与人的理解和关心,强调感情的沟通在道德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以母爱式的关心为道德教育的途径。其基本特征是:注重调查学生的思想状况,动之以情,以情感人。

三、分析论述题

论述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道德原则的内容、要求与注意事项。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与爱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这一原则是教育者正确对待受教育者的基本情感和态度。学校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在德育过程中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辩证统一的,尊重信任是严格要求的前提,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我们对个人所提出的要求,就表示出对个人的力量和能力方面的尊重;而在我们的尊重里,同时也表示出我们对个人的要求。”爱是严的基础、严是爱的体现。失去严格要求的爱,只能是放任自流的溺爱;缺乏尊重信任的严格要求,也可能变成刁难、苛求,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贯彻该原理的基本要求是:(1)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德育工作;(2)教师要尊重、信任和热爱学生,但不能溺爱;(3)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明确、具体、力所能及,不能苛求;(4)一贯到底,前后一致。

第十章 教师与学生

一、单项选择题

1.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中,认为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是(C.教师中心)。2.在杜维看来,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一般被概括为(B.学生中心)。3.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条件性知识、通识性知识和(A.本体性知识)。4.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情意、专业知识和(B.专业能力)。

二、辨析题

1.学生是被动的学习对象。

错误。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儿童。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将学生看做被动接受的一方,那么就曲解了教育的真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想象、认知、情感等均要参与进来,发挥自身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像个容器一样将教师传授的东西盛装起来。

2.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

正确。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培养学生是一种潜在的形态存在,要在学生步入社会后才能逐渐显现出来。教师劳动的长期性还体现在长期有效上,即一旦学生养成了某种习惯,形成了某种稳定的人格品质,就会在一生中持续不断地起作用。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体现在劳动目的、劳动对象、劳动方式三个方面。第一,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所需要的劳动付出比其他的职业而言实在是复杂太多了。第二,学生本身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因时而异。第三,教师不仅要做好教学工作,还要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三、简答题

1.坚持教师主导地位的原因是什么?

(1)现代教师均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他们能胜任教育教学的工作。

(2)相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占有更丰沛的学科知识,教师经验更能对学生起引导作用。

(3)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自学能力较弱,教师在学习方向和方法上的帮助和引导是必要的。2.教师的社会作用是什么?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推动社会文明的延续和发展。(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良多。(3)教师开发人的智力,并对人的各项潜能开发起奠基作用。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哪些?(1)职前培养。(2)入职指导。(3)在职培训。

4.全面的教师专业能力包含哪些方面?(1)教学设计能力。(2)教学实施能力。

(3)教学组织监控能力。(4)教育评价能力。(5)科研能力。

(6)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

四、分析论述题 1.如何科学地认识学生?

(一)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

1.学生是未完成的人。学生不仅在其生理学意义上是未成长成熟的人,在社会学意义上更是一个需要不断接受教育、不断经历、不断成长的人。

2.学生是迅速发展的人。无论是幼儿期还是青少年时期,都是一个人迅速生长的高峰期。学生的身体和心里都在急速发展中,他们的身心没有成熟和定型,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发展空间。

3.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学生的发展性与学生的不成熟性给教育留下了大有可为的空间。从本质上讲,他是能够接受教育的。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

(二)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儿童。

1.学生是儿童。学生是人,未来会成长为成年的具备社会性的人,但现在却不是缩小版的成人,而是具有其自身独特年龄特点、独特身心发展水平的人。

2.学生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的个体。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将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的一方,那么就曲解了教育的真义。

2.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不了解学生,教师就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无法和他们有共同的语言,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和态度,直接决定师生关系的性质和内涵。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认识,尊重其独立性和主动性。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成才。

(3)主动与学生沟通,经常与学生交往,善于理解学生。教师要掌握与学生沟通与交往的主动性,与学生经常进行心理换位思考,满足学生的正当要求。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真诚,从而与教师拉近距离,建立亲近的关系。

(4)正确表达教育爱。爱是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与学生建立密切关系的基础。教师不仅要求爱,还要学会表达自己的爱。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成功、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5)善于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教师在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时,要小心谨慎,按照以下原则行事:注重调查,实事求是;秉持公正、公平的态度;对事不对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可武断,要客观处理。3.如何理解学生群体的作用?

(1)学生群体有利于实现个体社会性的培养。群体对人的最大价值就是给人以归属感和使人形成社会性。学生之间是真正平等的。个体相互学习和模仿,又彼此竞争和对抗,这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社会的培养和锻炼。

(2)学生群体有利于学生摆脱“自我中心”倾向,发展良好行为。学生在班集群体中没有他人理所应当容忍、呵护自己的情况,他们需要独立面对各种情景、争取自己的利益,也要学会与他们合作。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逐步学会换位思考,逐步克服自我中心,因而有利于他们良好行为的形成。

木兰诗课后习题及答案 篇6

1、以下表现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特征性的是()A、晨僵

B、腕、掌指关节肿痛 C、近端指间关节肿痛 D、远端指间关节肿痛 E、手指关节的半脱位畸形

2、患者,男性,42岁,双颞颌关节、腕关节、膝关节对称性肿痛伴晨僵3月,RF(-),ESR34mm/h,CRP56mg/dl,手X片示骨质疏松。诊断是()A、风湿性关节炎 B、类风湿关节炎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干燥综合征 E、强直性脊柱炎

3、男性,67岁,近半年来右膝关节隐痛,白天活动后加重。X线片示双膝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考虑诊断为()A、痛风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风湿性关节炎 D、骨关节炎 E、感染

4、以四肢大关节游走性肿痛为特点的关节炎是()A、类风湿性关节炎 B、风湿性关节炎 C、创伤性关节炎 D、骨关节炎 E、SLE的关节病变

5、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目的是()A、减轻症状

B、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关节的破坏,以达到较长时间的临床缓解 C、尽可能保持受累关节的功能

D、促进已破坏的关节骨的修复,并改善其功能 E、以上都是

骨关节疾病、腰、背、肩痛的诊治与预防——颈肩痛和腰腿痛:

1、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鞍区麻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是由于突出物压迫()A、脊髓腰膨大部 B、脊髓圆椎 C、马尾神经 D、骶1神经根 E、骶2神经根

2、中年男子,猛抬重物后腰剧痛并向右下肢放射,咳嗽时加重,其诊断最大可能是()A、腰椎骨折 B、腰椎滑脱 C、腰部肌筋膜炎 D、腰椎间盘突出症 E、腰扭伤

3、颈椎病最常见的类型为()A、神经根型 B、脊髓型 C、交感神经型 D、椎动脉型 E、混合型

4、腰椎间盘突出时下肢放射痛最常见于()A、坐骨神经分布区 B、闭孔神经分布区 C、阴部神经分布区 D、股神经分布区 E、股外侧皮神经分布区

5、颈椎病发病最重要最基本的病因是()A、颈椎间盘退变 B、劳损 C、外伤 D、发育因素 E、遗传因素

骨质疏松诊治与预防——骨质疏松症诊治规范:

1、骨折中危害最大是 A、肋骨 B、桡骨下端 C、椎骨 D、肱骨上端 E、髋骨

2、国际公认骨密度检查方法 A、DEXA B、SPA C、QUS D、QCT E、超声波测定法

3、骨形成指标是 A、HOP B、D-PYr C、TRAP D、CA/Cr E、BGP

4、内分泌疾病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是 A、淋巴瘤 B、皮肌炎 C、库欣综合征 D、胃大部切除术后 E、肺癌骨转移

5、遗传因素在决定骨密度的地位中约占 A、70—80% B、100% C、50% D、30% E、20%

6、骨折中危害最大是 A、肋骨 B、桡骨下端 C、椎骨 D、肱骨上端 E、髋骨

7、国际公认骨密度检查方法 A、DEXA B、SPA C、QUS D、QCT E、超声波测定法

8、骨形成指标是 A、HOP B、D-PYr C、TRAP D、CA/Cr E、BGP

9、内分泌疾病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是 A、淋巴瘤 B、皮肌炎 C、库欣综合征 D、胃大部切除术后 E、肺癌骨转移

10、遗传因素在决定骨密度的地位中约占 A、70—80% B、100% C、50% D、30% E、20% 骨质疏松诊治与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1、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A、钙加维生素D B、双磷酸盐 C、降钙素 D、雌激素

E、雌激素受体调剂

2、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A、钙加维生素D B、双磷酸盐 C、降钙素 D、雌激素 E、雌激素受体调剂

常见皮肤病诊治与预防——皮炎和湿疹:

1、急性湿疹皮损的表现是()A、丘疹 B、风团 C、水疱 D、多形性损害 E、结节

2、关于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A、抗原有特殊性

B、仅在高浓度才引起皮炎反应 C、皮疹常为播散性的 D、皮损边界常不清楚 E、其反应是渐次加强

3、接触性皮炎初发于()A、暴露部位 B、非暴露部位 C、四肢 D、手部 E、接触部位

4、一位成年患者手足背有边界清楚的红斑,其上方有群集小疱和鳞屑痂,前臂及小腿有播散的皮损,最可能的诊断是()A、寻常型银屑病 B、扁平苔藓 C、体癣 D、湿疹 E、脓疱病

5、在口周皮炎的患者病史中常可问出()

A、慢性胃肠疾病 B、年青时有寻常痤疮

C、不恰当的外用氟化皮质类固醇激素 D、唇区常有单纯疱疹发生 E、有变应性鼻炎

基本操作技能——基本操作技能:

1、吸痰时,如痰液粘稠,下列处理错误的是()A、滴少量生理盐水 B、增大负压吸引力 C、叩拍胸背部 D、协助更换卧位 E、雾化吸入

2、插导尿管前,再次消毒女性尿道口和小阴唇的顺序为()A、自上而下,由内向外 B、自下而上,由外向内 C、自上而下,由外向内 D、自下而上,由内向外 E、由外向内,再由内向外

3、鼻导管给氧,下列哪项步骤不妥()A、氧气筒放置距暖气1m B、导管用液体石蜡润滑

C、导管插入长度为耳垂至鼻尖的2/3 D、导管每日更换1~2次

E、停用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氧气开关

4、使用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错误的是()A、将病人头转向操作者一侧 B、先用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 C、将吸痰管固定于咽部抽吸 D、如痰液黏稠可叩打胸部 E、吸痰用物每日更换

5、为病人导尿后,不需留置尿管的情况是()

A、昏迷尿失禁 B、测量膀胱压力 C、会阴部损伤 D、截瘫引起的尿潴留 E、盆腔内器官手术前

基本操作技能——给药:

1、下列须放在冰箱内保存的药物是()A、盐酸肾上腺素 B、乙醚 C、糖衣片 D、疫苗 E、维生素

2、药瓶上的标签规定哪项是错误的()A、内服药—蓝色边 B、外用药—红色边 C、剧毒药—黑色边

D、药名应用中文,不可用外文 E、瓶签上要标明药名,浓度和剂量

3、临睡前的外文缩写是()A、qh B、hs C、am D、pm E、qN

4、发口服药时,如果病人不在应将药()A、取回保管并交班 B、放在床旁桌上 C、交给同室病人保管 D、放在床旁桌的抽屉里 E、包好同下次药一起发

5、下列哪类药在服用前要测心率()A、氨茶碱 B、泼尼松 C、利血平D、洋地黄 E、地西泮(安定)基本操作技能——物理降温、注射法:

1、用冷敷可减轻疼痛是因为 A、神经末稍敏感性降低 B、局部免疫功能降低 C、细胞新陈代谢率降低 D、细菌活力降低 E、细菌活力增强

2、注射部位皮肤消毒的直径为

A、5cm B、4cm C、3cm D、2cm E、1cm

3、无痛注射方法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排除病人思想顾虑,分散注意力 B、进针要快 C、拨针要快

D、先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再注射刺激性弱的药 E、操作速度快

4、无菌注射器及针头哪个部位手可接触

A、针栓 B、针梗 C、乳头 D、活塞 E、针尖

5、酒精擦浴的酒精浓度为

A、25%~35% B、35%~45% C、45%~55% D、55%~65% E、65%~75% 基本操作技能——外伤现场急救技术--止血、包扎:

1、指压止血法的前提是()A、用于临时出血 B、现场急救

C、熟悉浅表动脉走行 D、用于动脉出血 E、出血量大

2、可用于各种伤口出血的止血方法是()

A、指压止血法 B、加压包扎止血法 C、止血带结扎止血法 D、直接压迫止血法 E、外用止血药物

3、止血带结扎止血连续使用的时间不应超过()

A、15分钟 B、30分钟 C、45分钟 D、60分钟 E、90分钟

4、加压包扎止血不宜用于()

A、动脉血管破裂 B、静脉血管破裂 C、骨折所致出血 D、较大伤口出血 E、较小伤口出血

5、绷带包扎关节部位最常用的方法是()

A、环形包扎法 B、蛇形包扎法 C、螺旋形包扎法 D、回返式包扎法 E、8字形包扎法

基本操作技能——外伤现场急救技术--固定、搬运:

1、急诊固定术主要用于()A、休克 B、预防感染 C、大出血 D、骨折 E、伤口疼痛

2、固定大腿时,外侧夹板的长度应从()

A、腋下到足跟 B、腋下到腘窝 C、病变部位上下3cm D、腹股沟到足跟 E、腹股沟到腘窝

3、对于开放性伤口,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应先止血、包扎、后固定 B、先止血、再固定、后包扎 C、先固定、后止血、包扎 D、止血、包扎后、不固定也可以 E、止血、包扎、固定无先后顺序可言

4、在搬运伤员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搬运伤员之前要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和受伤部位 B、搬运伤员前首先要保持伤员的呼吸道的通畅 C、在人员、担架等未准备妥当时,切忌搬运

D、对于脊髓损伤病人,可采取双人“手抱法”进行搬运

E、在搬运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如窒息,应停止搬运,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5、家庭急救护理中,常用的急救技术不包括()

法制史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篇7

简答题

1.“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则是什么?

2.简述清末修律的指导思想。

3.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4.简述战国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

5.简述《大元通制》。

6.简述南京国民政府的特种刑事法庭。

参考答案:

1.《晋律》第一次将之列入律典,作为定罪量刑的原则。封建礼制以丧服为标志表示亲属间的远近关系,共有五等,即“五服”制。按五服制的标准,愈亲近者,卑犯尊,处罚越重;尊犯卑,处罚越轻。愈疏远者,卑犯尊,处罚较亲近者为轻;尊犯卑,处罚较近者为重。这一原则使法律成为“峻礼教之防”的工具,从而确立了后世法定亲等制度。

2.19,清廷命沈家本等为修律大臣,并下达下谕,规定修律的指导思想是:“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此后又陆续发布上谕,反复强调其指导思想,表示绝不能动摇“三纲五常”这一“数千年相传之国粹,立国之大本。”

3.宣布废除封建性.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确定以乡村为单位.按人口平分一切土地的土地分配方法;确认农民对所分得土地的所有权;确定土地改革的合法执行机关为乡村农民大会.贫民团大会.区县省级农民代表大会;确定保护工商业原则。

5.(1)“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即,取消旧贵州的特权无论何人犯罪,都要依法论处。

(2)制定成文法公布于众,使人人知法而又有法可依。

(3)执行刑罚时,加重对轻罪的处罚,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6.(1)元英宗至治年间成书的一部法律集成。

(2)共2539条,分为三纲一目,纲目之下又分为若于细目。

(3)内容方面继承了唐宋法典的基本精神。。

(4)是一部有法典性质的法律集成。

7.(1)1927年增设。

(2)1948年公布《特种刑事法庭组织条例》、《特种刑事法庭审判条例》。

上一篇:烟台市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管理考核办法下一篇:啤酒进入价值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