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副值岗位职责

2024-05-23

电气副值岗位职责(共3篇)

电气副值岗位职责 篇1

副值

1、岗位职责及工作内容

1.1行政上受主值领导。

1.2认真学习和执行现场运行规程和各种规章制度,主动完成安排的各项任务。

1.3正确迅速地执行值长或主值下达地操作命令,遇有错误命令时,应及时提出更正意见。

1.4负责监视设备正常运行,掌握运行方式和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情况。

1.5填写操作票并核对其正确性,进行模拟操作和倒闸操作。

1.6参加工作许可和安全措施的布置。

1.7定期巡视设备,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报告值长,不得私自处理。

1.8积极参加设备缺陷分析,并做详细记录。

1.9认真学习技术,做好事故预想,技术问答,反事故演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协助值长做好新人的培训工作。

1.10负责保管运行现场各种技术资料,正确填写各种记录。保持图表整齐、清洁,工器具、钥匙、备件等完备。按规定时间和规章制度及及时入库。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1.11维护/检修工作时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相关工作。

1.12执行《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其他相关管理体系文件,完成本岗位工作。

1.13完成主值交给的各项工作。

1.14执行设备运行的有关规定和检修工艺规程,并进行设备质量的自查、互查。

1.15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有关规章制度。

1.16学习升压站一次、二次系统和风机维护技术。

1.17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工作方法和提高工效的技术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1.18合理使用保养和维护专用工具。

1.19遵守劳动纪律,注意劳动保护、环境卫生。

1.2参加本值组织的各种会议和活动。

电气副值岗位职责 篇2

《电气控制与PLC》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也是职业院校电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我们在企业的实际工作和教学实践中体会到, 实施模块化教学是解决理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 体现教学工作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实现职业技术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模块化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改革, 涉及专业和课程的诸多方面。以PLC课程为例, 我们觉得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教改尝试。

2、教学内容的改革

现在《电气控制与PLC》这门课的内容主要由低压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器 (PLC) 和调速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在保持现有基本内容的前提下, 模块化教学改革要从功用角度把它分成三大功能模块, 包括低压电器控制功能模块、PLC功能模块和调速系统功能模块。为了避免理论和技能训练的脱节, 保证技能训练的有效性, 在模块化教学中, 教学目标要围绕岗位工作过程开展, 设置“基于岗位工作过程教学演示”环节, 让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岗位工作过程的技能训练”, 打破原有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走出长期形成的忽视专业培养目标按教科书施教的简单化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也能与其他相关专业资源共享。

有关专业在制订新的教学大纲时, 结合专业特点, 充分利用模块灵活易变的优势, 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组。

2.1 低压电气控制教学内容的改革

设置“低压电气控制系统功能模块”, 把它分为三个子功能模块:一是“常用的低压电器元件与基本控制电路子模块”, 二是“典型电气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分析与维修子模块”, 三是“变频调速系统子模块”。每个功能模块既有基础知识的讲解, 又有“岗位工作过程的技能演示”环节。低压电气控制教学中增加的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课堂教学演示内容, 包括从电器元件展示、安装、选线、下线 (剪成合适的长度) 、压线鼻子、接线, 到电器元件动作演示、电气控制线路接线演示等过程。通过低压电器元件实物展示、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接线及动作的讲解和演示, 使学生掌握其原理及应用;通过各种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及运行, 使学生学会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控制柜的设计制作安装调试及运行的原理及方法。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大学生的理论和岗位技能水平同时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 可以实现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自由选择。

2.2 PLC教学内容的改革

设置“PLC功能模块”, 将它分为三个子模块:一是“PLC初级子模块”, 包括:“PLC基础知识、PLC基本指令、基本功能指令、编程方法及实用程序”;二是“PLC中级子模块”, 包括:“PLC基本控制指令、PLC比较指令、PLC常用高级指令、编程技巧及实用程序”;三是“PLC高级子模块”, 包括:“PLC特殊高级指令、A/D、D/A转换模块的应用、PLC的通信与网络、PLC在典型数控机床的应用”等。 三个子模块及其由浅入深的内容, 反映了深浅不同的PLC的工作原理, 性能指标及编程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岗位教学目标选择不同子模块, 对于有机组合理论教学与演示实践,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使学生尽快掌握相应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加强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 所增加的工业生产过程应用实例讲解、理论教学验证性演示及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应用实例演示, 发挥了案例教学的优势, 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理解记忆、培养临场工作应变能力都有十分突出的作用。

2.3 调速系统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科书中的“调速系统”一般讲述自动控制系统概述、直流调速系统和随动系统、交流调速系统及典型数控机床的应用等, 内容较多, 专业针对性不强。面对如此的教科书, 经验不丰富的教师难于按教学时数安排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而学生对大量的教学内容也无所适从, 不易掌握。为解决这一问题, 模块化教学改革设置“调速系统功能模块”。此模块分为五个子模块, 包括:自动控制系统概述子模块, 直流调速系统子模块, 随动控制系统子模块, 交流串级调速系统子模块和交流变频调速系统与变频器应用子模块。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 变频器在电气传动控制、生产过程控制和电动机节能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掌握变频器的使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所以新增变频器应用这一内容。变频器种类繁多, 但使用方法大同小异, 只要掌握一种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其他类型的变频器可举一反三地掌握。所以“交流变频调速系统”只讲变频器的构成、工作原理和使用等内容, 相应增加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堂教学演示”, “实验和实训”等教学内容与环节。在具体教学大纲设计中,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岗位选择所需的子模块进行教学, 也可根据专业及岗位的需求对各子模块中的内容、深浅度加以调整, 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

3、教学方法的改革

《电气控制与PLC》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理论讲授、课堂教学演示、技能训练等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模块化教学方法所主张的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理论教学和课堂教学演示以及深入企业在实践中学习PLC技术的观点是适应教学内容的改革而提出来的, 它是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整体教学改革得以实现的保证。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开启教学活动的新面貌。

3.1 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

按专业培养方向在整体教学内容中选择有关模块, 组构PLC理论及与之配套的教学内容。在选定理论教学内容中把理论教学与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教学演示结合起来, 使理论讲授与实际工作不再脱节。在教师讲理论做演示的同时, 遇到简单雷同的问题, 也可以请学生上台, 尽可能多叫一些学生上来, 让他们近距离观察, 或亲自动手拆分操作, 以便提高学习兴趣, 加强对原理理解、记忆。

3.2 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按专业培养目标选定实验教学模块。对所选定模块进行实验教学时, 要增加课堂教学演示, 改变教师在实验室只讲方法不操作演示的传统习惯。对目前尚无条件进行演示的实验项目,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在教室间接演示, 争取获得相同的教学效果。

3.3 实训方法的改革

实训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开展实际工作培训或项目研制的教学方法, 它一般在学校实验室、教学工厂或社会企业进行。PLC模块化教学改革在选择实训模块时要充分考虑培养目标及教学条件, 尽可能利用学校条件满足培养目标的需求。在校实验室或工厂, 利用一周时间开展岗位实训。给学生一张较为复杂的电气图纸, 要求学生在读懂电气控制系统图纸的基础上, 亲自动手或和工人一起设计、安装、调试控制柜 (配电柜) , 包括其中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可以重点指导学生接线及走线工艺和方法等工作过程和技能, 考核其掌握程度, 在实训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拓宽视野, 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和社会企业的实际紧密联系, PLC教学改革要适当安排时间和经费组织学生到工厂开展实训。利用一周时间, 组织带领学生到有一定现代化控制水平的工厂进行实训, 参观了解工厂整体技术控制情况, 细致学习工厂PLC应用, 亲自参与有关安装与调试, 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技能, 为更好地适应将来的社会岗位打下基础。

4、模块化教改教学大纲的设计

为了适应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 课程教学大纲一定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工作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去设计。设计制定教学大纲, 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块构成模块群。大纲应做到每一节课每一个实验每一次实训从内容到方法都具有针对性、适应性和严格的规定性。所制定的课程教学大纲是开展教学的法律性文件, 不论谁讲, 不论选何种教科书, 授课内容与方法都应相对一致, 而不应该因为教师、教科书或教学场所的变化而改变。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 是实现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基础和第一步。

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教学大纲要体现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并重的原则, 让理论教学和岗位技能训练一比一进行, 实践教学应占到课程总时数的50%以上;或者一节理论教学一节技能训练, 让每一节课的理论知识, 都能在岗位工作中得到落实, 都能在岗位技能训练中得到应用, 都能在实验室或实训室变成相应的技能。在精心设计教学和岗位技能训练内容的同时, 教学大纲要在形式方面创新环节要素, 其中应包括章节标题、内容摘要、模块性质、授课时数、所用媒体、授课场所、作业与考核等要素。

5、结语

《电气控制及PLC》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的特色在于:第一, 要求教学大纲按照模块集成的方式设计编制, 因而内容与形式都可灵活组织并有所突破。第二, 所增加的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课堂教学演示,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增加学习兴趣。第三, 采用模块化教学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整合, 便于剔除交叉重复的教学内容, 节约教学时间。第四, 强化了学生技能训练, 使学生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得以大幅提高。PLC课程中进行的初步教改实验, 基本体现出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在上述共同特色, 既有利于教师的“教”, 又有利于学生的“学”,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岗位工作过程的体验, 增加了就业适应性。PLC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实验虽然还应当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完善, 但其已取得的经验是不容忽视的, 尤其在职业教育日渐兴盛而教学方法尚无形成独立体系的背景下, 其经验就更显示出探索的勇气和意义。如果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的层面上研讨其经验, 有计划地在某些专业所涉课程中加以广泛推广, 那么, 模块化教学、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课堂教学演示和岗位技能训练等观念将会被更多的人知晓, 并在使用中取得更成熟的理论意义和更有价值的社会意义。

摘要:针对电气控制的现状, 结合职业技术教育和我校课程建设的实际, 提出了实施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构想。

电气副值岗位职责 篇3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专业;工作岗位;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6-0163-0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electrical automation work and related professional ability are analyzed, provides basis for electrical automation specialty talents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electrical automation major; jobs; professional ability

1 我国自动化专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我国很早就开始对自动化技术进行研究,但开展专业教育真正走进学校却比国外要晚。这也是后来我国这一领域的后备人才不足,与其他国家产生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迫切需要先进的生产技术来进行经济建设。有了国家的支持,一些大学就设立了自动化技术专业和研究所。改革开放后,自动化技术专业发展迅速,接近90%的高校开设了自动化专业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

因为社会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的适用性比较广,所以学习这些专业的人也越来越多。一般高校自动化专业每年的招生量都有200~300人,学历性质也由专科到博士不等,形成人才培养的梯级教育模式。而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青睐,因为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性强,和本科教育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相比,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对动手能力和实践知识的训练,在校学习期间经常通过实验、实习、考证、工学结合等方式模拟生产过程进行训练,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能够更快地胜任岗位和适应职业要求。

虽然在动手能力的培养上,高职院校占有一定的优势,但现代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是多元化的,除了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外,还对人才的合作沟通能力、抗挫折能力、发展能力、综合能力等提出要求。因为现代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一个专业知识扎实却无法与人进行良好沟通合作的人也不是企业欢迎的对象。因此,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合格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必须对相关的工作岗位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使之更具社会竞争力。

2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应着重加强技术技能的培养,培养目标是掌握电气设备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电气自动化的基本技能,从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开发、运行、设计和维护及技术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具备电工电子技术、电子测量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电机与拖动技术、单片机技术、机械制图等较宽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知识。主干学科包括电气控制工程、电子测量工程和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械制图、电子测量技术、机械基础、电机与拖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变频器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等[1]。

3 电气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

电气自动化专业是一个有前景的专业,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电气自动化专业属于信息产业,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量大、待遇丰厚;二是电气自动化涵盖面广,现代技术中的工业、农业、商业、国防等都与自动控制技术密不可分。它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支柱,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还落后于发达国家,自动化水平还和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有较大的差距。我国的传统工业还较为落后,国家现在鼓励技术改造,使我国工业技术能够多样化和智能化。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提高众多产业技术水平的主要内容,也是加快传统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因此,电气自动化专业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很大,学生就业率高。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主要在电气控制、信号处理、计算机应用、自动化等方面,涉及的工作领域也很宽阔,有电气公司、船舶、航天、科研单位、设计研究院、工商、通信、外贸、金融系统、工矿企业等多种领域[2]。

4 电气自动化专业工作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

通过对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从业的十几家企业进行调查以及对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总结出电气自动专业的工作岗位和职业要求如下。

电气自动化专业工作岗位

1)仪器仪表的安装检测与维护;

2)电气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

3)电气设备自动化设计与技术服务;

4)电气控制系统的应用开发、技术改造设计。

工作任务分析 对电气自动化专业工作任务分析见表1。

电气自动化岗位职业要求

1)具备对仪器仪表的安装检测与维护能力;

2)掌握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为核心的自动控制技术;

3)具备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设计开发、技术管理、调试维护能力;

4)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有遵守行业规范的工作意识和行为意识;

5)沟通及表达能力强、动手能力强。

职业能力分析 对电气自动化专业职业能力分析如表2所示。

5 电气自动化专业学习领域构建

对电气自动化专业学习领域分析如表3所示。

6 结束语

高职教育和一般的专科和本科教育是有所不同的,它除了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外,更加注重技术技能的培养。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教育是针对电气工程师岗位进行技能训练的,针对性强,比一般的专、本科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在社会就业等方面更有优势和竞争力。现代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是多元化的,因此对电气自动化专业工作岗位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静.“工学结合”模式下电气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0(7):134.

上一篇:讲党章党课讲稿下一篇: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