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考研英语阅读新题型(通用11篇)
攻克考研英语阅读新题型 篇1
攻克考研英语阅读新题型
从起,考研英语阅读部分增设了“新题型”,共有5道题目,总分值为10分。一般来说,考研英语新题型可以归为三类,一类叫做“插入”,就是我们传统说的“7选5”;还有一种叫“配对”,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论据找论据”,一种是“论点找论据”;还有种叫“排序”。
三种类型都是考大家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它们交替出现,本质考的内容不变――考查同学们对于文章句子的逻辑把握:“插入”考的是你对句组之间的文字关系的理解;“排序”考的是你对段落之间的文字关系的理解;“配对”考的是你对论证以及论点之间的关系的把握,说白了就是考对文章的把握。所以说,我们在准备新题型时,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没有进入到自己复习的文章中去,更多是陷入到做题方法的训练上,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因为新题型考的说到底还是考考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如果阅读能力没有根本的提高,获取高分只能是一种空想。所以,对于新题型,我们在准备时要多注重提高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多读一些文章,然后再去注重一些方法和技巧。
平时怎么复习?
1、学好英语基本知识
要提高阅读能力,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要熟练掌握历年最新大纲规定的词汇量,再一个就是英语的一些语法和惯用法知识。如果词汇量不够,阅读时生词就多。这不但影响阅读的速度,也影响理解的程度,因而难以顺利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而且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也不能有效地进行阅读。当然,英语语法和惯用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否则就不能正确理解阅读中遇到的结构复杂的难句、长句。可见,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就是练好扎实的语言知识基本功,主要是掌握尽可能多的词汇,熟练掌握英语语法和习惯用法,并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
2、精读一系列文章
这里说的精读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确阅读。找一本大家都认为比较好的阅读理解方面的书,把做题的想法暂时抛开,从标题到结尾,每一段,每一句,每一个单词,都要弄清楚是什么意思,特别是句中句,要弄清楚哪部分是起修饰作用,哪部分又是对上几句的解释,一定要彻底弄清楚。这样每篇文章可能至少要花上一个小时才能把文章吃透,把每个隐藏的语法都挖出来。如果你觉得开始很困难,可以从最简单的做起,比如把单句的成分划出来,联系上下文猜不懂单词的意思。这样的训练至少要维持半个月到一个月,每天都要坚持两篇以上的文章。不要觉得这个步骤太麻烦,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往下的训练才能更有意义。
3. 对症下药,注重方法;循序渐进,注意速度
当你对文章句子结构的掌握有了较大的`提高后,就要开始进一步训练。开始的时候要先做一些容易的练习题,而后再逐渐增加难度。做了一定的练习后要定期总结,以便及时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去加以弥补。
提高阅读能力,还必须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有效的阅读技能。一般说来,考生应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阅读方法:
略读
略读就是快速阅读。目的是通过浏览全文的方法,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旨,对文章的内容有个总的概念和印象。具体地说,就是略去细节部分,不花时间琢磨难句和生词,重点阅读开头段、结尾段以及每段的首句和结尾句。
寻读
寻读或查读的目的是要有目标地去找出文章中某些特定的信息或回答阅读理解题所需要的事实或依据。因此,查读时,也要以很快的速度扫视文章,注意与答题内容有关的词句;与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部分则可一带而过。
细读
在含有所需信息的段落或句子中要找到准确的内容,不但需要进一步重点细读有关的词语和句子,理解其表层意义,还需要对句子进行分析、归纳、推理,从而了解句子的真正内涵,做出符合逻辑的判断,回答较为复杂的问题。在细读中遇到不熟悉的词语,可通过联系上下文,根据有关常识、背景知识以及利用构词规则来猜测词义。如果遇到难以理解的或结构复杂的长句,可借助语法知识,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搞清主谓关系、指代关系以及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等,从而达到更为深刻准确的理解。
通常我们应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如要了解一篇文章的大意,用略读的方法;要获取某些特定信息,用寻读的方法;要掌握确切的内容,就要用细读的方法。在正式考试中,这三种方法都是必不可少的,解答阅读题的过程,就是综合运用这几种方法的实践过程。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用在阅读选择题部分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所以在平时的练习中还要注意的自己做题速度,否则很难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
攻克考研英语阅读新题型 篇2
1 题型特点
完型填句/段题是2005年考纲改革后新增题型 (占卷面总分值的10%) , 虽然首次使用, 但此题型以其灵活性、多样性和全面性等特点早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英语考试中, 如英国剑桥商务英语考试 (BEC) , 雅思考试 (IELTS) 等。根据大纲要求, 此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文中给定的框架结构和备选项对文中缺失句子或段落进行完整补充。其特点是:首先, 选项长。与传统完型填空题不同, 该题备选项均为20个单词及以上组成的一句或一段话, 这就要求考生不仅需要有丰富的词汇量做基础, 还要有一定的句意理解能力。其次, 文章结构紧密。根据命题对逻辑和连贯的侧重考察, 此类题目选取的文章多为逻辑结构紧密, 条理清晰的篇章, 且文中常见承上启下内容。再次, 文章首段不设空。考生可根据文章首段所给内容确定文章中心思想, 理解文章大意。
2 解题基本原则
2.1 顺序原则
任何文章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展开的, 可以是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因果顺序、论证说明顺序等。掌握文章的写作顺序对于认清文章整体结构, 理清文章层次联系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可以快速解决那些依据顺序标志词设置的简单选项, 还可以有效避免将文章后部的信息填到文章前部, 犯张冠李戴的错误。
2.2 结构原则
完型填句/段题选取的文章结构基本可划分为两种类型:发展联系型与观点独立型。发展联系型文章紧密围绕着一个事物或者一种观点进行发展性阐述。这类文章在近八年考试中占75%的比重, 句与句之间, 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 逻辑性强。考生遇到此类型文章要充分利用上下文的提示词, 综合段落大意进行句、段填充。而观点独立型文章出现频率较低, 但是也要引起考生足够重视。此类题目是多个独立观点或概念组成的一篇文章 (通常每段为一个独立观点或概念) , 文章句与句之间衔接紧密, 逻辑性强, 但段段之间独立, 故做题时仅需定位此段被挖空前的句子进行分析推断即可, 大胆排除利用前后段落联系设置的迷惑选项 (如2009年Part B题目) 。
2.3 联系原则
根据考纲规定, 完型填句/段题是对语篇和结构整体性、关联性、衔接性的考察。即此类题目测试的核心是文章中心与部分的关系。这就要求首先, 正确选项必须要与中心相联系, 不能偏离主题。其次, 被挖空部分与其前后内容紧密联系, 不能独立出现。这种联系可能是结构上的联系, 如被挖空前面出现“on one hand”提示词, 那么被挖空处所填就可能是含有“on the other hand”提示词的选项;也可能是语义或者语法上的联系。
3 解题技巧
3.1 略读法
完型填句/段题是一篇总长度为500-600词的文章, 考生不仅要读懂文章大意, 还要对备选项进行分析。这就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对文章内容做一定的取舍。一些扩展性, 非重要性信息在文章中常以以下几种方式出现, 解题时可以舍弃:专有名词、职位头衔、机构名称等;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状语从句等修饰性从句;插入语、括号部分、破折号解释部分;由“for example”等引导出的举例部分等。重点留意每段的中心句 (多为首句或尾句) ;转折句;人物理论观点句等核心内容。
3.2 复现法
为保证文章内容的前后一致性, 逻辑性, 衔接性, 文章多采用一个关键词或短语出现在一段话的前后句或前后段不同位置的方式发展文章。复现法具体表现为三种形式:同一个词的前后重复出现, 如2012年考研真题第43题的前后有“superfluous”与“download”出现, 而本身也有这两个词的选项可能就是正确答案;同根词前后的变形出现;同义词前后的替换, 如2006年第45题中“America”替换了下文的“forty-four states”。利用复现法, 研究需填空位置的前后句子中出现的承上启下词语可以很好的提高解题正确率, 节省时间。
3.3 指代法
为避免啰嗦重复, 文章写作时多用指代词代替前面已经交代过的事物, 使行文简洁明了。在解题时如遇含有指代词“it, they, this event”等的选项, 考生须审视前文中是否已经明确交代了被指带的对象, 再进行选取。
3.4 逻辑法
英语文章要求内容、结构两方面都要严密符合逻辑。完型填句/段题对逻辑紧密性与多样性要求很高, 不同逻辑关系提示词常出现于文章中, 利用这些提示词可以方便研究句子之间, 段落之间的关系, 简化备选项。常见的逻辑关系词主要有⑴并列关系, 如and, also, or等;⑵时间关系, 如ago, after, before, then等;⑶转折关系, 如but, however, instead, although, different等;⑷对比关系, 如while, rather, unlike, otherwise等。搞懂此类逻辑标志词前后意思对于解构文章, 提升阅读速度效果明显。
4 结束语
完型填句/段题是一种对考生英语语言知识和逻辑语篇能力全方面阅读素质的考察。因此掌握这种题型的解题技巧需要从词汇、语法、逻辑、语篇多角度培养和训练, 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英语阅读能力。
摘要: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新题型 (完型填句/段题、标题内容匹配题、排序题) 中, 完型填句/段题以其经典有效的测试性成为高频备选题。该文首先分析了完型填句/段题型的特点, 接着提出了解题的基本原则, 最后介绍了常见的解题技巧以供教师和学生参考, 提高阅读效率。
关键词:考研英语阅读新题型,完型填句/段,技巧
参考文献
[1]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辅导用书编委会编.201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 (一) 考试大纲解析 (非英语专业)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2]曾鸣, 张剑, 李云.考研英语阅读理解Part B高分突破[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2.
[3]马鹏.英语阅读理解专项突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攻克考研英语阅读新题型 篇3
细节事实题是阅读理解考查的重点,也是分值最高的一种题型(平均占比将近一半)。细节事实题主要考查短文的细节和事实,考查形式包括事实识别、有关某一具体信息的判断以及文章所述内容正误的排除等。做细节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然后回到原文中定位。在定位时,最好定位选项中的名词、数字以及大写的词语,这样找起来比较快也比较准。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遇到题目中的关键词在文章中无法找到的情况,就需要看关键词是否发生了同义转述,即文章是否用了不同的词语来表述相同的含义。以2015年北京中考阅读C篇第51题为例。
If we visit a museum with friends, we can _________.
A. share the experience with them
B. come up with strange ideas
C. cut down the cost of the visit
D. discuss the next visit plan
本文主要讲述了参观博物馆的准备工作和参观步骤。题干问“如果我们和朋友们一起参观博物馆,我们能够______”。首先找关键词,题干中的名词museum全文都有提到,无法定位。因此只能通过名词friends这个关键词来定位。阅读文章后不难发现,最后一段首句“Take a friend or two”出现了关键词,可初步确定答案要在该段寻找。继续阅读可以发现,该段最后两句话“You can talk over what you're seeing. A friend also brings another way of thinking when you talk about the exhibits.”与A项意思相符,即参观时可以和朋友交流、分享不同的参观体验和感受。故本题答案为A。
主旨大意题 主旨大意题主要考查短文的主旨和大意,考查形式包括归纳总结文章大意或主题、找出文章题目等。主旨题在阅读理解中属于比较难的一类题型,命题者常常会设置一些错误选项来干扰考生。一般来说,错误选项通常是文章某一自然段的大意,或是文章核心意思的扩大或缩小。因此,要找到主旨题的答案,大家需要把握文章的首段、尾段以及各段的首句。除此之外,有时还需要把握文章中的核心词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需要补充的是,在初步确定选项后,大家可以进行逆向思维,假定文章的题目或主旨是你所选的那项,看文章是否围绕这个题目或主题来进行议论或说明,进而确定选项是否正确。以2009年北京中考阅读B篇第54题为例。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
A. the rules of behaviour in public
B. the ways of communication
C. the acts of kindness among people
D. the knowledge of social life
由题干可知本题需要考生总结文章主旨大意。原文中有三段文字都进行了加粗,考生阅读了这三段文字的首句,基本上就可以知道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在公共场合咳嗽或打喷嚏、随人流进出入门和乘扶梯时应该如何做才不会失礼。下面来分析四个选项:A项(公共场所的行为准则)与文章所讲述的三个方面相符,可初步定为正确选项;B项原文中没有提到;C项只是对文中随人流出入门的时候扶着门这一方面的归纳,是对文章主旨的片面解释;D项是对文章主题的扩大。把A项带入原文检验,不难发现,不论是咳嗽或打喷嚏、进出入门,还是乘扶梯,都是围绕公共场所的行为准则而谈的,故正确答案为A。
词义猜测题 词义猜测题主要考查短文中词语的意思或句子的含义,这些词句除了其字面意思外,往往还具有深层含义。这就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推断能力,能够利用阅读材料中的信息,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其特定意义,或者根据句子的语法关系分析、挖掘其含义。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解答词义猜测题时切记就词猜词,一定要通过上下文、前后句进行有逻辑性的猜测。以2010年北京中考阅读C篇第54题为例。
The underlined phrase "run into" means ______.
A. work out B. come across
C. look into D. pass by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阅读科技文这类不太容易理解的文章的方法。直接定位到划线部分所在的句子:Start to read normally until you run into a sentence that doesn't make sense to you. 这句话的意思是“开始正常阅读,直到你_____了一句你不理解的话”。由句意可以推断,在阅读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一些我们不理解的语句,因此,这里的run into应该是“遇到”的意思。分析四个选项,A (算出,解决)、C (调查)、D (路过)都不符合句意,只有B项come across有“遇到”的含义且符合句意,故答案为B。
推理判断题 推理判断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意图或文中人物观点的理解,以及从短文内容推断出结论或作者的弦外之音等。推断题最常见的标志是infer,见到该词,大家就要做好推理判断的准备。在推理判断时,大家需要把握两点。一是答案来自于原文,但不等同于原文;二是答案必须要忠于原文,不能主观臆断。以2009年北京中考阅读C篇第57题为例。
From the last sentence of Paragraph 5 we can infer that ______.
A. it's difficult to change a stressful situation
B. it's not stressful when a good change takes place
C. a big change will cause another stressful situation
D. a stressful situation can't be changed without any effort
通过题干可以直接定位到原文第五段最后一句:A big change might be a good change, but it will still be stressful. (一个大的转变可能是一个好的转变,但这个转变仍然会产生压力。)题干问的是从这句话可以推断出什么,我们可以从选项入手,看哪个选项忠于原文。A项对应的原文是sometimes you can't change a stressful situation,文中没有提到difficult,故不可选。原文认为“一个好的转变也会导致压力产生”,而B项和原文意思相悖,也不可选。C项是对原文意思的推断,忠于原文,故为正确答案。D项原文中并没有提到,属于主观臆断,不可选。
综上来看,做细节题需要关注同义转述,主旨题要全面把握文章,猜词题要把握上下文的逻辑,推断题切忌主观臆断;在选择时不要被选项的以偏概全、夸大其词、黑白颠倒、张冠李戴以及无中生有所干扰;在平时要注意对词语和句型的积累及运用。做到这些,相信大家一定能从容面对阅读理解,从而在考试中拿到理想的分数。
作者简介:
王冰,北京新东方学校优秀教师、讲座师,集团教学培训师、优秀教师,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20周年功勋教师;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进修;主讲中考英语;授课风格热情似火、风趣幽默,在旁征博引中让学生领略英语学习的奥妙所在。
考研英语阅读新题型平时怎么复习 篇4
考研英语阅读部分增设了“新题型”,共有5道题目,总分值为10分。一般来说,考研英语新题型可以归为三类,一类叫做“插入”,就是我们传统说的“7选5”;还有一种叫“配对”,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论据找论据”,一种是“论点找论据”;还有种叫“排序”。 (来源:考研教育网)
三种类型都是考大家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它们交替出现,本质考的内容不变――考查同学们对于文章句子的逻辑把握:“插入”考的是你对句组之间的文字关系的理解;“排序”考的是你对段落之间的文字关系的理解;“配对”考的是你对论证以及论点之间的关系的把握,说白了就是考对文章的把握。所以说,我们在准备新题型时,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没有进入到自己复习的文章中去,更多是陷入到做题方法的训练上,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因为新题型考的说到底还是考考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如果阅读能力没有根本的提高,获取高分只能是一种空想。所以,对于新题型,我们在准备时要多注重提高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多读一些文章,然后再去注重一些方法和技巧。
平时怎么复习?
1、学好英语基本知识
要提高阅读能力,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考研提示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要熟练掌握历年最新大纲规定的词汇量,再一个就是英语的一些语法和惯用法知识。如果词汇量不够,阅读时生词就多。这不但影响阅读的.速度,也影响理解的程度,因而难以顺利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而且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也不能有效地进行阅读。当然,英语语法和惯用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否则就不能正确理解阅读中遇到的结构复杂的难句、长句。可见,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就是练好扎实的语言知识基本功,主要是掌握尽可能多的词汇,熟练掌握英语语法和习惯用法,并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
2、精读一系列文章
这里说的精读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确阅读。找一本大家都认为比较好的阅读理解方面的书,把做题的想法暂时抛开,从标题到结尾,每一段,每一句,每一个单词,都要弄清楚是什么意思,特别是句中句,要弄清楚哪部分是起修饰作用,哪部分又是对上几句的解释,一定要彻底弄清楚。这样每篇文章可能至少要花上一个小时才能把文章吃透,把每个隐藏的语法都挖出来。如果你觉得开始很困难,可以从最简单的做起,比如把单句的成分划出来,联系上下文猜不懂单词的意思。这样的训练至少要维持半个月到一个月,每天都要坚持两篇以上的文章。不要觉得这个步骤太麻烦,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往下的训练才能更有意义。 (来源:考研教育网)
3. 对症下药,注重方法;循序渐进,注意速度
当你对文章句子结构的掌握有了较大的提高后,就要开始进一步训练。开始的时候要先做一些容易的练习题,而后再逐渐增加难度。做了一定的练习后要定期总结,以便及时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去加以弥补。
提高阅读能力,还必须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有效的阅读技能。一般说来,考生应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阅读方法:
略读
略读就是快速阅读。目的是通过浏览全文的方法,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旨,对文章的内容有个总的概念和印象。具体地说,就是略去细节部分,不花时间琢磨难句和生词,重点阅读开头段、结尾段以及每段的首句和结尾句。
寻读
寻读或查读的目的是要有目标地去找出文章中某些特定的信息或回答阅读理解题所需要的事实或依据。因此,查读时,也要以很快的速度扫视文章,注意与答题内容有关的词句;与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部分则可一带而过。
细读
在含有所需信息的段落或句子中要找到准确的内容,不但需要进一步重点细读有关的词语和句子,理解其表层意义,还需要对句子进行分析、归纳、推理,从而了解句子的真正内涵,做出符合逻辑的判断,回答较为复杂的问题。在细读中遇到不熟悉的词语,可通过联系上下文,根据有关常识、背景知识以及利用构词规则来猜测词义。如果遇到难以理解的或结构复杂的长句,可借助语法知识,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搞清主谓关系、指代关系以及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等,从而达到更为深刻准确的理解。
通常我们应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如要了解一篇文章的大意,用略读的方法;要获取某些特定信息,用寻读的方法;要掌握确切的内容,就要用细读的方法。在正式考试中,这三种方法都是必不可少的,解答阅读题的过程,就是综合运用这几种方法的实践过程。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用在阅读选择题部分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所以在平时的练习中还要注意的自己做题速度,否则很难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来源:考研教育网)
攻克考研英语阅读新题型 篇5
考研对于学生来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犹如第二次高考,在考研复习过程中充满痛苦,但是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对自己负责,用最大的努力迎接成功,用不懈的毅力战胜磨难,用自己不屈的力量寻找成功的捷径。在此,老师就考研英语阅读复习为大家提供几点建议。
考研英语阅读时英语复习的重点,它所占的分值高,对于提高其他题型的分数有帮助。所以,建议考生多做几遍阅读真题,对正确答案的特点,干扰选项的排除方法,常见的出题点,题目类型等等,做出详细的分析总结,从而琢磨出历年真题的出题规律。第一遍做好精读笔记,包括生词、短语、长难句、解题思路、篇章结构等。之后几遍则分侧重点进行复习。通过对生词、短语的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解题能力;通过对长难句的掌握,来提高翻译题型的解题能力;通过对段落篇章的分析,来提高阅读新题型的解题能力;通过对精彩句型的背诵,来提高作文能力。这样,充分利用阅读真题来提高英语能力,效果会更好。
在复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肯定要做阅读方面的训练。在阅读的第一遍过程中,可将重点放在训练速度,掌握文章大意及基本结构上,并找出问题,以便进一步阅读时着重解决。第二遍阅读的重点有两个:一是扩大词汇量。具体做法是:把文章再过一遍,查出生单词,记到小笔记本上,有时间就拿出来背。当学习别的内容效率较低的时候,背单词最合适。每次背的时间不一定很长,贵在多次反复。就这样,随着阅读量的增加,面的扩宽,大家的词汇量也会有突飞猛进的效果。
第二遍阅读的重点在于培养语感。仔细地体会精彩的语言,留意词的使用以及搭配,对某些段落可以出声朗读,甚至背诵下来。这样做,有利于加强语感为写作打基础。建议大家重视阅读材料的选择。不单从兴趣出发,相反,有意识地读一些自己不甚了解、甚至不大感兴趣的科普、历史、哲学等方面的文章。另外,针对不同的训练目的,还要选取内容难度不同的阅读材料。例如,进行快速阅读时,可以选择生词量较小、篇幅较短的文章,而重点在扩大词汇量、拓宽视野的阅读训练,就选择英美报刊杂志。此外,还要注重循序渐进,根据不同阶段自己英语水平的变化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通过有意识的大量阅读、一方面扩大了词汇量,另一方面培养了语感。
除去这个方法同学们也可以自己做一个背诵单词的卡片,这个方法非常实用,我们可以随时携带、随时查看,至于采用怎样的编排体制大家可以自己总结,慢慢摸索,比如可以根据上文提到的词汇分类法进行卡片制作。
另外一个记忆单词的方法是把某个中心单词的相关词汇进一步扩展,包括其相应的名词、形容词、副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比如以动词celebrate( 庆祝、赞扬) 为中心,可以扩展出形容词celebrated(有名的、知名的)、名词celebrity( 名声、知名人士)、同义词famous(著名的)、反义词obscurity(身份卑微的)等。该方法结合词缀、词根记忆法,可以达到非常好的记忆效果。
考研英语阅读不能一蹴而就,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是语感的培养。形容一个学生语感的强与差,可从他阅读速度与效率中看出,而这都需要通过长期而大量的英语阅读,以养成的英语阅读的语感。通过大量阅读,熟悉英语的语序、固定搭配、甚至谚语,才能迅速提炼语句主干,进而达到掌握文中的句法结构、段落结构和逻辑思路的实质目的,领会文章内涵。因此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英语阅读的习惯,天天读英语,之所以强调读出声,是因为用视觉和声音双重刺激以加深对英语使用的习惯程度。另外在读英语的同时,也要坚持每天做阅读练习,理清出题答题思路,通过阅读练习巩固语感。考生在做完阅读之后不能仅仅只对答案了事,还需改正答案后再次阅读,并通过思考摸清文章的体裁及布局。这种思考性阅读方法对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有很大帮助。
攻克考研英语阅读新题型 篇6
阅读表达
阅读下面短文,并按照题目要求用英语回答(请注意问题后词数要求)。
A nurse of 78 this weekend celebrates 60 years of walking the wards-and she has no plans to retire.Jackie Reid was 18 when she started work in 1953-when 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was just five years old-and is believed to be the oldest nurse in Britain.The diabetes(糖尿病)specialist had to retire at 65 but returned as a nurse within two weeks and still does up to four seven-and-a-half hour shifts(轮班)each week.Mrs.Reid said: “Nursing is hard if you do it correctly but I love my job.” Working for the NHS has been my life.I have no other hobbies because I have worked all my life.Jackie has worked at a number of different hospitals--including one in Scotland.Her specialist field has been diabetes for the past 40 years.She retrained after her 12-year-old daughter Michelle developed the disease.She currently works at Southend
Over the last 60 years she has treated tens of thousands of patients.Jackie believes nursing should be protected from government cuts.She said: “There‟re lots of things I would say to the government.If you are going to get good care you have to have the resources(资源), you can‟t do it without enough money.They shouldn‟t need the cuts that there are in the NHS.It‟s hard now because there‟s a shortage of staff.”
Jackie has lived alone in Grays, Essex, since her husband died three years ago.The couple have two daughters Michelle, 50, and Karen, 54.Jackie added: “My youngest daughter worried about me-she doesn‟t think I should work as much as I do.I constantly say „don‟t worry about me, I‟m fine‟, but she never believes me.I don‟t like the thought of giving it up and will try to keep going forever.”
56.In which year was the NHS set up?(within 2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What does Jackie think of nursing?(within 6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When did Jackie retrain in the field of diabetes?(within 6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What does Jackie wish the government to do?(within 7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Why does Jackie‟s daughter worry about her?(within 8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选五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Public Speaking Training
Get a coach
public speaking training and courses, here are some things to look for when deciding the training that‟s right for you.Focus on positives
Any training you do to become more effective at public speaking should always focus on the positive aspects of what you already do well.Nothing can hurt confidence more than being told that you aren‟t doing well., so good public speaking training should develop those instead of telling you what you shouldn‟t do.If you find a public speaking course that looks as though it‟s going to give you lots of dos and don‟ts, walk away!Your brain is so full of what you‟re going to be talking about..As far as we‟re concerned, there are basically no hard and fast rules about public speaking.Your audience can be your friends.You are a special person not a clone
Most importantly, good public speaking training should treat you as a special one, with your own personal training course should help you bring out your personality, not try to turn you into someone you‟re not.A.You aren‟t like anybody else
B.You already do lots of things well
C.Turn your back on too many rules
D.Check the rules about dos and don‟ts
E.Whatever the presentation, public speaking is tough
F.The one thing you don‟t want is for them to fall asleep
G.So trying to force a whole set of rules into it will just make things worse
第12讲 阅读理解2013新题赏析之新题型
阅读表达
56.In 1948.57.It‟s hard but she loves it.58.After her daughter developed diabetes.59.Not to make cuts in nursing.60.Because she thinks her mother works too hard.七选五
攻克考研英语阅读新题型 篇7
麦卡锡 (Mc Carthy) 和卡特 (Carter) [1] (1994) 提出外语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篇能力”。中学英语教学应更加注重从语篇的角度开展, 自觉有意识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是现阶段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客观要求, 应贯穿于中学英语教学的始终。
二、语篇分析与阅读表达题 (2007)
语篇分析是以语篇为基本单位, 描述、分析其语言结构、文化特征、交际方式及语境等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特征的过程。2007年全国高考英语试卷 (山东卷) 阅读表达题是一篇与E-mail有关的夹叙夹议的文章, 设5小题。下面将具体分析语篇分析在此题中的应用。
[07-76]Which sentence in the passage is the closest in meaning to the following one?The possible existence of annoyance results from our inability to sort out e-mail.
本小题要求从文章中找出与所给的句子含义最相近的句子, 可以理解为同义句在句法、语义上的相互转换, 当然也包括表达方式上修辞方法的变化, 一个词隶属于另一个词的内涵等。这类句子内涵及外延都比较丰富, 单凭字面意思一般无法准确理解, 特定的上下文语境及词汇衔接手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07-77]Fill in the blanks in paragraph 3 with a proper sentence. (Within 10 words)
本小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整篇文章的基础上, 根据上下文推敲并补全空缺部分, 需要考生对语篇行文结构及两个或更多的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行分析, 既考查了学生对语篇的宏观把握能力, 又考查了学生的微观分析能力, 但此题以主观形式出现对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07-78]What advice is given in the last paragraph? (Within 10 words)
本小题是一个封闭性问题, 可以从原文中找到答案, 原文最后一段给出了对于冗长E-mail的回复情况, 虽然作者没有确定说出一定要做什么, 但考生只要抓住本段的主题句即可准确找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段落主题句和关键词的感知和应用能力。
[07-79]For what purpose does the author mention his American friend in paragraph 1? (Within 10 words)
本小题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答案不固定, 需要考生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自己组织答案。本题通过“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第一段提及自己的美国朋友”考查了学生对作者谋篇意图的掌握情况, 需要考生从文章的行文脉络整体把握。
[07-80]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last paragraph into Chinese.
本小题为句子翻译题, 一份好的答案需要考生在理解全句、全段甚至全文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词汇意思、语法和上下文语境才能得出。一般来讲, 翻译包括分析、表达和校对三个阶段, 任何阶段都不能脱离文章这一具体语境孤立进行。另外, 分析阶段是对语篇在微观层面进行字词句的分析;表达阶段是将原文要表达的意思按照汉语的行文模式组合成一个完整句, 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语篇的语体结构, 比如说, 如果文章是科普类的, 就要特别注意被动句与主动句的转换。校对阶段是全面检查译文的准确性, 进行润色的阶段, 此时要着重考虑的是译文微观层面的字、词选择, 逻辑性及连贯性等。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2007年全国高考英语试卷 (山东卷) 新题型阅读表达题要求考生从表达完整、具有确切思想内容和意义的篇章入手, 分析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衔接和相关意义及逻辑思维的连贯,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考查了学生对整体语篇的把握能力、根据所提供语境分析细节的能力以及综合利用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今后的中学外语教学有很好的反拨作用。
三、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1. 优化语法教学, 夯实语言知识基础
语篇教学并不排斥语法教学, 相反, 语篇教学必须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 建立在学生坚实的语言知识基础上。在阅读过程中, 只有在学生掌握一定语法知识的基础上, 才能对长句、难句等复杂句子进行有效分析, 加深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2. 采取语篇教学, 提高综合理解能力
(1) 依托篇章结构及标题宏观导入
语篇的宏观结构可以分为:叙述语体结构、论证语体结构、科技语体结构、新闻语体结构等[2]。不同的篇章结构特点不同, 例如, 叙述结构一般包括:开始、走向、过程、结尾等, 而论证语体则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熟悉和掌握英语篇章结构的不同特点有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谋篇布局, 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进而准确理解文章所传递的思想和文化信息。
此外, 标题是整个篇章的关键词, 是预测语篇内容的另一有效手段。从认知角度来讲,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进行交流的积极思维活动, 利用标题预测语篇内容还可以使学生始终处于推测-证实-再推测-再证实的思维过程中, 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将新信息与已有经验结合起来, 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更能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有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
(2) 以篇章衔接手段为切入点微观分析
语篇教学主要强调从宏观上将语篇与意义联系起来, 但这并不否定从关键词、词汇的衔接手段、逻辑连接语及语法手段等方面对语篇进行的微观分析。脱离字、词、句的宏观理解是不存在的。本文主要讨论篇章衔接手段在语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各种衔接手段不仅是组句谋篇的工具, 也是读者对语篇深入理解的线索。中学英语教学应加强对衔接手段的专题教学或训练。比如对语法衔接手段“所指”的教学, 可让学生阅读已标出所指成分的语篇, 让他们找出每一所指成分所指的项目及所指类型;对词汇衔接的教学可让学生运用词汇重复模式猜测生词、还可让他们找出与某一主题相关的词汇链;对省略与替代的教学则可采用让学生填补语篇中被省成分或删去冗余成分的练习形式。
在各类衔接手段中, 逻辑联系语在语篇阅读理解中作用最大。中学阶段逻辑联系语主要表示添加、转折、因果、时空、解释、总结、列举、替代等语义关系, 可为学生列出清单以便于归纳和记忆, 比如表添加的有:and, or, even, furthermore, similarly, in addition, what's more, etc.表转折的有:but, yet, though, however, etc.表因果的有:because, so, thus, consequently, etc.表解释的有:for example, that is, that is to say, etc.在教授这类词项时, 不仅要解释其字面意义, 更应着眼于它的篇章建构功能。只要在平日教学中注重引导, 久而久之, 学生就能主动地循逻辑线索层层解读篇章, 对篇章的前后呼应、上下连贯产生感性认识, 实现准确理解篇章内容, 推断作者意图的目的。
3. 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熏陶和培养
语言与民族、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 不同的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千差万别。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引导学生理解语篇的先决条件, 不仅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 而且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 加深对全文的理解。因此, 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 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意识, 将语言这个载体的教与学和语言载体之内文化信息的教与学巧妙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有关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图式”越多, 越有利于他们把握语篇的主要信息及观点, 也就越有利于他们培养语篇分析能力。
4. 重视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
根据不同阅读目的和材料调整阅读策略, 帮助学生克服已有不良阅读习惯是语篇教学的又一重要任务。有效的阅读策略包括略读、寻读、预测阅读内容、猜测词义、识别指代关系等[3]。自觉有效运用阅读策略可以使学生根据阅读需要, 或集中于一点, 或顾及整篇, 为以语篇为出发点理解篇章提供了可能, 例如略读、寻读的阅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轻松了解文章的主旨大义、结构、写作意图以及获取某些特定信息。
当然, 对学生进行语篇分析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内是不够的, 还要引导他们在课外自主阅读, 有意识地培养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 进一步升华对语篇阅读思路的感觉和把握, 从而不断培养语篇理解能力。
四、结语
2007年高考英语试卷 (山东卷) 新题型阅读表达题对考生的语篇分析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以语篇为出发点, 注重语法教学的同时,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引导学生, 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文章, 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本文只涉及2007年 (山东卷) 的一份高考试卷, 类似的结果是否会出现在其他省份及年份的试卷中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 语篇教学的实际效果也需要更多定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McCarthy M, Carter R.Language as discourse:perspectives for language teaching.London:Longman, 1994.
[2]段云礼, 孔祥永.语篇分析在英语专业八级阅读理解测试中的应用.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12) .
攻克考研英语阅读新题型 篇8
【关键词】英语高考 七选五阅读理解 解题技巧 教学方法
阅读理解“七选五”新题型的主要特点分析
内容新颖,体裁多变。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在新课改之后,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文章来源越来越多,且摆脱了之前单一、陈旧的记叙文和说明文,现在的新题型大多来自经典或较新的英美国家的出版物,涵盖了新闻报导、人物传记和期刊论文等丰富内容,时效性和生活气息都非常强。体裁仍以说明文和议论文为主,文章结构也多为总分式、分总式和提纲式为主。七选五阅读题型在高考中主要分为主旨大意题、逻辑关系题和文章脉络联系题等三大板块,既考察了学生单词、短语、语法和文篇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锻炼了学生分析文章、总结和归纳段落大意和理解上下文逻辑串联关系的能力,是《英语新课程标准》里“提高学生英语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最好诠释。其中,上下文逻辑关系的建立对学生的语言学习非常重要,属于语言微技能的训练方式之一。
注重考查综合能力,稳定变化。七选五的主要考察方式则是让学生在在把握文章主旨内容的同时,还要对注意细节问题,在多选项的情况下,先搞清楚各个选项的含义,然后在读文章时找到每一句对应的文章内容的一段或者几段,然后选择出最适合文章空缺部分对应的内容,保证文章内容和结构层次的完整、顺畅。另外需要老师和学生均注意的是,英语七选五阅读理解高考题因其还在继续改革,考试方向的变化也需要及时把握。具体来讲,我们发现出题形式并不单一,包括句子填空、段落摘要和带选项的段落摘要等等,特点也更为突:首先是考查的内容更加注重细节,句子位置更加注重在段中而不是首尾位置,这样学生要在把握文章中心后,还要对某一段段中的前后句和逻辑也能熟练分析;其次,所填的答案唯一,但是给出的干扰句子的干扰性越来越强,不再是两句毫无关系、差别很大的句子,答案句子和它的干扰句的句子内容会更加相像,让学生学会分析两个句子,发现其中的小细节造成的差别;最后突出构成语段和文章上下文之间的意义的结合,例如选项位置处于句尾,但是如果只是认为要选总结句未免太不谨慎,很多新闻报道里常引用科学家或社会学家等相关人物的观点,使得下文的开头则是这些人所说的话语,则此时上一段句尾很可能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在了解了该题型的特点后,采取层层入手的方式,保持谨慎认真的态度,才能保证了优秀的英语总成绩。
七选五阅读的具体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
留下足够时间,态度认真。做英语七选五阅读,忌浮忌躁,态度才是王道;要想得分,“先易后难、逐个攻破”是关键。很多学生对七选五并不重视,有的甚至因为它是新题型不好把握而选择在最后做,使得本来可能足够的做题时间内,学生紧张感倍增,做题慌手慌脚,错误百出。学生要在老师的帮助下,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想法。高考重要,每一分都重要,不能轻视每一部分的内容,相比于英语作文写作较低得分率、低回报率,把这部分题的答案选对就能保证得分,提高成绩。因此,学生要做答卷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给这部分内容足够的时间,当然不是指在做不出来或一时没有想法时,止步不前,钻牛角尖。时间要足够,但不可过多;态度要认真,但不能走死胡同。而是保证有时间认真去看这部分内容,遇到困难或者某次考试训练遇到的题型非常陌生时吗,也要懂得取舍,简单有把握保证可以得分的选项要先在试卷上做出标记或选出答案,较难理解、没有思路的就先放过,但是一定要先有一个预备答案做出选择,然后跳过某段,或者认真看过后全篇都不太把握时也要先跳过全篇,先去做试卷其它内容。等到其它可以把握的内容都做完时,再结合考试交卷的时间,第二次做七选五阅读题,第二次做不仅有第一遍的总体把握,还能分清楚哪些段落对答题较为重要,哪些是属于文章背景或者补充内容等等。再次做题,要更专心,更谨慎,例如有些选项的线索可能和整体的时间点有关系,有些学生只是单纯地寻找“since +过去时间点”“时间段+ago”或者“have been or done”等常见时态标记词,却忘记了“used to do sth”代表“过去常常做某事”等特殊的短语或用法。这时离考试结束越来越近,学生会更紧张,但要有强大的内心顶住压力,不到考试结束坚决不放弃,专心地去分析,去看,去答题。平时的训练也要按照高考的感觉对待,不可忽视,只有日常训练积累到一定量,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在最终考试中升华自己的技巧,得到满意结果。
学会利用文章逻辑和句式结构等各类关系,点面结合。说到底,英语阅读也是在说明一个人或者一个故事等内容,意思必须都是连贯和通顺的。所以做题时首先可以以该点为切入点,如果读懂了大部分内容,知道每一个选项的意思,又读懂了空白缺失部分的所差的意思,结合选项,则能顺理成章地选出正确的答案。一些线索词也可以给出帮助,例如有些人名、专属地名和文章中所涉及的文件、公约、条例等等,都可以作为寻找答案的有效导向和标志,有的叫简单的题目,根据一些重要名词在段中和选项中的重复出现,就可对应。不同的表达方式都要讲求正确的逻辑关系,英语的段落之间和句子之间的关联词的运用比汉语的还要多。所以较难的就是文章中由连词和从句构成的又长又复杂的长句,有的段落不短,但是句子可能只有几句,每一句都较长,让学生非常苦恼句子的分析。这时候,就需要学生学会断句和省略,不管多复杂的结构,思路是清晰的,结构是连贯的,学生学会在平时分析短句的基础上,学会在段落里把握选项空白处的前后各一句的意思。找到句子主题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因为它们只能有一套,而带有“that,which,what,if”等的句子起到的是修饰或解释说明等作用,对主句没有太大影响。然后在把握选项和段落之间关系时,是属于并列、转折、让步、递进还是从属等关系时就能更轻松地应对。不同的句间和段间关系在正确的选项和前后句之间会有所体现,例如一些涉及文章中心人物和主要发生事件的一些名词和动词,有的会重复出现,但是更多的是以近义的词或短语来代替,学会找到这些重要的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反之亦然,整体与部分结合,平衡总说和分说关系,才能使用正确的“钥匙”打开答案的“大门”。
相信自己,谨慎改错。很多老师也常说要“要相信第一感觉”“要相信自己”,事实证明很多情况下是有道理的。学生如果对于七选五阅读不把握且留出时间检查和重做的话,这个阶段一定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有信心相信自己把握的是对的,有勇气去改正自己认为不对的。很多学生受后面做题思路和再次看文章内容的影响,会对自己之前认为对的选项也表示怀疑,没把握的选项反而变得更加混乱和迷糊,结果对答案的时候会发现之前对的反而会改错了,之前对的思路再考虑后就和文章跑偏了。因此,学生要注意,对于自己刚开始没有疑问,最好就继续坚持下去,在检查时如果和自己不把握的选项没有太大的关系,内容理解上也不影响的话,甚至可以省略不看,既然都有时间回头检查,就证明针对该试卷自己水平还是可以的。对于自己不把握的,前面提到过在第一次做题时,自己心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当时的选项也不是随便蒙的,检查时就需要更多的比较和更细致的分析。把有疑问的答案、干扰项和段落空白处去比较,最直接的当然是把选项加进原文去读和理解,看哪一个句意更通顺,结构更完整。值得注意的是,七选五和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出题模式不一样,它的选项排除两个干扰项之外,其它的三道题的答案只能在三个选项里选择,和数学上的连线非常类似。因此,在改错题时,一定要谨慎,存在两个选项答案互换的情况,改错题时首先确定多余的两项有没有它的干扰项,如果没有,改错时是要同时改两道题,学生要确保两道题的正确的难度增大,不得不在细节、关键词和句式分析上多下功夫。
提高自我要求,经常反思。任何两个事物之间的需求都是相互的,就像我们需要依赖地球生存,地球更需要人类去开发和保护。各个学科知识也是有区分考试重点和非重点的,在英语七选五阅读中,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自己的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进一步讲,还有助与学生考试技巧的锻炼和个人心理素质的加强。因此,学生在不同的考试练习过后,要积极的对错题和当时考试的想法进行反思和总结,不能考一场忘一场,虽然高考对每个学生都很重要,但是在学术专业领域看来,也只是英语学习中的沧海一粟,此时的英语考试中的联系和规律还是很容易发现的,词汇量的要求也没有特别大,学生在发现这些后,可以温故而知新,在下一次考试中避免上次的错误。明白这些的学生,还需要知道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考试也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只有不断地训练,在平时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在平时生活中尽量多去使用和练习英语,纠正不良学习习惯,努力做到勤奋努力和积极向上,那么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和优秀高考成绩的取得都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更何况英语七选五阅读?
参考文献:
[1]高彦平.高考英语“七选五”解题技巧[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5,09:20-22.
[2]李伟.高考英语应试方略——攻克七选五[J].现代教育,2016, 03:55-56.
[3]刘燕燕,陈晶晶,唐日泾.“衔接理论”在高考英语“七选五”中的应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03:45-48.
[4]邓景鸿,彭桂华.全面破解高考英语阅读七选五[J].课堂内外(高考金刊),2016,05:82-84.
[5]唐小玉.高中阅读理解七选五的解题方法[J].广西教育,2016, 18:152-153.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题型分析 篇9
1.主题性问题
顾名思义,就是考查我们对文章或者段落中心思想的掌握。要做好这一类题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中心句。中心句通常以判断句的形式出现,全文的中心句常出现在文章第一段句首、第一段句末和全文末等地方,段落的中心句则通常是该段的首句和末句。所以,做题的时候要重点分析这些句子。
2.细节性问题
细节题有难有易,较容易的可以根据题干或选项的线索回原文定位,然后由相关句得到正确答案;较难的也可以在正确定位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推断得出正确的答案。总之,这类题的技巧性不大,最主要的是耐心和细心。
3.态度性问题
态度性问题主要考查我们是否了解作者或者文中某人对某事所持的观点或态度。做这一类型题的题目,最好在读文章和题干时,便把其中描述态度的`词标记出来,然后在文中找到有典型褒贬含义的词汇,最后再将两部分词进行对比得出答案。
4.推断性问题
这类问题考查我们根据已知内容推断引申含义的能力。它要求我们根据文章中的关键词、短语、结构等进行推断,或要求我们通过阅读某段或几段内容,推断出一个结论,类似于主题性问题。做这类题时,一定要避免不依据关键词而凭空进行推断。
5.词汇性问题
这种问题主要是根据上下文判断大纲词汇表以外某些词汇和短语的意义,主要考查两种情况:一种是熟词僻义或特定语言环境下的具体词义,在这种情况下,常规含义一般都不是正确答案;另一种是超出词汇表的生词含义的推断。无论是哪一种,都只能根据上下文来判断该词的真正含义。
6.逻辑例证性问题
这类问题主要是考查我们对论据的掌握程度。
攻克考研英语阅读新题型 篇10
【解题方法】题干+选项精确定位法
【解题步骤】
1. 找出题干关键词,精确定位到文章
返回原文可依据以下几个关键点来:
1)可以根据题干所列的地点、时间、人物、事物返回原文;
2)根据出题的顺序返回原文;
3)根据题干中或四个选项中的重点词,或同义词返回原文;
4)通过长难句返回原文。
2. 将所选答案精确定位到文章
【例题】20Text 1 Q.21.
【解题步骤应用】
1 题干定位
Dumn and Norton---- Ms. Dumn and Mr. Norton
According to----say
the most rewarding ----far better
purchase---- to spend money on
因此,答案定位在 experiences like interesting trips, unique meals or even going to the cinema.
2 选项定位
答案[B] A special tour
special----interesting 表示“特别的,有趣的”;
a tour----trips 表示“旅程”。
二、推理题
【解题方法】段落中心句+具体细节
【解题步骤】
1.找出题干关键词,精确定位到文章段落。
2.找出该段落的中心句。
3.将段落中心句与具体细节句相结合,与选项匹配。绝大多数推理题答案是文章中心或原文某句话的同义表达。正确答案与原文之间基本上不存在推理关系。
【例题】年Text 1 Q.24.
【解题步骤应用】
1. 题干定位
题干关键词:the last paragraph
Happy Money----this book
2. 段落中心句
该段中出现了两个句间转折词yet和but,中心句应为最后一个转折词之后的句子,所以本段的中心句为most people will come away from this book believing it was money well spent。
3. 匹配选项
[B] may prove to be a worthwhile purchase
worthwhile purchase ---- money well spent 意思是“这本书值得购买”
三、主旨题
【解题方法】主题词+串线法
【解题步骤】
1. 找出文章的主题词,通常为名词。
2. 找出文章各个段落的中心句,并将中心句串在一起。
3. 宏观阅读,匹配选项。正确选项通常体现全局以及概括性信息,因此选项不能选择局部信息,也不能选择范围过宽的信息。
【例题】2014年Text 1 Q.25.
【解题步骤应用】
1. 文章主题词:fulfillment, spending money, happiness
2. 各个段落的中心句
第一段:最后一句。该句指出如果老妇人希望这笔新得到的财富获得长期的成就感(lasting feelings of fulfillment),那么最好读一下《开心理财》这本书。
第二段:第五句。该句指出《开心理财》这本书的两位作者的观点,即最好把钱花在一些经历上,这些经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更有价值(more valuable with time)。
第三段:第一句。该句指出这本书主要涉及的内容是给人们提出了一些“如何从钱财中获得最大幸福感”(happiness bang for your buck)的建议。
第四段:最后一句。该句指出,这本书值得够买,体现出作者对这本书持肯定态度,即作者赞同这本书中的观点。
3. 匹配选项
[C] obtain lasting satisfaction from money spent
文章的主题词:money spent
lasting satisfaction -happiness
四、态度题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型探秘 篇11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理解; 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53-001
阅读理解题考查的核心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篇章结构和深层信息的处理能力。因而,考生应该在掌握大量词汇及语言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努力增强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卷保持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立足语篇”的基本命题思路。
一、阅读理解题型答案与干扰项关系的分析
1.答案项的设置方法
正确的选项往往是命题者把阅读材料的内容或信息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再现出来。一般而言,答案项的设置有以下几种方法:(1)选用原文中的句子;(2)使用原文词句的同义词或相似结构;(3)使用原文词句的反义词或相反结构;(4)答案项是对生词、长句或难句的解释;(5)答案项是对原文词句或段落的归纳、推理或演绎;(6)使用原文的上下义结构。
2.干扰项的设置方法
2.1以偏概全。考生在做猜测文章中心思想,给文章添加标题或判断推理时,往往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产生这类错误的原因是考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或考虑不周,以局部来代替整体。其具体表现为合理关联与不合理关联,准确概括与不准确概括之间的错位。
不合理关联就是表层理解与深层理解相混淆。表层理解是对文章中客观事实的感知与记忆,往往是文章直接表述的结论;深层理解则是对文章中的客观事实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后得出的结论。
2.2答非所问。命题者把文章作者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相混,题干问的是作者的观点,选项中出现的都是他人的观点;或者题干中问的是他人的观点,却把作者的观点放入选项中去。
例:以2009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第67题“We learn from the story that the beginning Andrew''s father__________.”为例,干扰项A项“holds the view that Andrew is hopeless” 与B项“has lost all his patience with Andrew”就是这种情况,而正确选项为D项“still hopes Andrew will improve.”
2.3偷换概念。干扰项用了与原文相似的结构和大部分相近的词汇,却在不易引人注意的地方换了几个词汇,造成句意的改变。
例:以2006年全国卷第57题“It can be inferred that greyhounds _________.”为例。此题乍看应选B项“like staying in bed all day.”因为原文中有这么一句“especially they would much rather be at home in bed than walking around outside”,殊不知选项中加了“all day”,使意思绝对化了。正确选项应为D项“need some exercise outdoors”考生若注意不到此细节的变化,势必造成失分。
2.4无中生有。干扰项往往是生活的基本常识和普遍接受的观点,但在原文中并无相关的信息和其特点,这种选项的设置往往与问题毫不相干。解答这类考题时,考生应注意问题中有无“In the author''s opinion”或“According to the passage”之类的限定语。
二、阅读理解题型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解答阅读理解题的总体思路是:单句入手,语篇突破,着眼整体,归纳推断。常用的解题技巧有以下几种:
1.排除法
排除法是解答阅读理解题的常见方法,对于那些不合情理或荒谬的选项,与短文内容相反的选项,与短文内容不相关的选项,虽在短文中出现但答非所问的选项,以及不是问题的主要因素的选项等,都可以采用排除法。
考生可以遵循如下的方法排除干扰项:
(1)如果干扰项明显与文章不符,即为“误”,可以直接排除。
(2)如果干扰项与文章内容不矛盾,但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这是“虚”,也可以直接排除
(3)有些干扰项似乎很有道理,文中也能找到相关的依据,但它却不能完全满足题目的要求,未能以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思维模式为出发点,未能充分体现严谨性和最大的合理性,这种虽没错但不是最佳答案的“偏”选项也可以排除。只要考生以“是否矛盾”,“是否有依据”,“是否以偏概全”来思考、分析和甄别每一个选项,那么解题的正确率就会得以提高。
2.定位法
定位法即根据题干和选项所提供的信息直接从原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然后进行比较和分析(尤其要注意一些同义转换),从而找出正确答案。
3.概括法与推理法
概括法指根据所读材料概括文章的主题、要点、标题和中心思想等。而推理法则根据所读材料的字面意思,通过语篇的逻辑关系以及各个细节的信息与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意,悟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考生在运用推理法时首先要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从字里行间捕捉有用的提示和线索;然后再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挖掘与加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通过分析,综合和判断等思维活动对文章进行深层处理以及合乎逻辑的推理。
三、几点建议
【攻克考研英语阅读新题型】推荐阅读:
四六级经验:攻克新题型!07-04
考研英语冲刺指导:攻克完型有大招01-20
考研英语:攻克英语长难句之定语从句08-19
学智库70天攻克考研英语词汇 第6天05-24
2018考研英语阅读新题型答题小窍门07-06
国考申论技巧之攻克阅读难关12-05
攻克英语口语关键靠自己11-25
考前一个月攻克雅思阅读的2个复习重点11-09
考研新题型真题02-02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题型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