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鸟蛋》公开课说课稿

2024-06-23

《两只鸟蛋》公开课说课稿(精选11篇)

《两只鸟蛋》公开课说课稿 篇1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我重视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在设计两只鸟蛋这课时,我注意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教材,包括利用自读、互读、评读、配乐读来完成这一目的,我还通过想象、感受、课件展示、搜集信息等形式来达到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能力这一目的。

二、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第9课《两只鸟蛋》,这首儿童叙事诗主要讲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清新流畅的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的对小鸟的关爱,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当孩子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时,孩子看到了小鸟的明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希望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诗歌语言优美流畅,学生以前也有过接触,他们比较喜欢这种形式,我在让学生进行反复诵读中,进一步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和意境美,从而让学生逐渐熟识诗歌。另外文中的字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交流识字经验,激发他们识字的热情。为后面诗歌及识字的学习奠定好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6个字。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从**的语言,我的神情动作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从**的语言,我的神情动作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2、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说教法:

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是设计合理的教法。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启发式结合的教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动手触摸让学生手脑想象,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因此,我将遵循直观性、抽象性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课文扶、生字半扶半放的教法,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

四、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主体始终是学生,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在具体的情景中动手触摸、进行大胆合理想象,学习体会人物的想法,读出感受,加上评读,体验朗读有语气的成功及快乐弥补不足。

2、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讨论、交流完善自己的想法,学习识字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如:利用识字比赛巩固识字,如:自读、指名读、配乐读等提高朗读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解理解人物语言,体验对大自然的热爱。

五、说教学过程

一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比较、想象的能力。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根据此特点,我想通过五个环节来完成我的教学。

(一)利用音乐及实物切入主题

(二)粗读课文整体把握

(三)多种形式学习生字

(四)细读课文加深理解培养能力

(五)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鸟蛋实物、录音机和磁带。

第一层:利用音乐及实物切入主题

1、听音乐。放音乐《百鸟朝凤》: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师:在大自然中,鸟类是个大家族,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鸟妈妈是怎样把它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呢?(板书课题)

2、出示实物。教师让学生摸盒子里的实物:猜猜这是什么?(鸟蛋)你们对小鸟和鸟蛋有哪些了解?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关鸟蛋的诗。

第二层:粗读课文整体把握

小组内自学(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利于提高自学效果。)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字或句子作上标记。

2、学生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读一读,其他人认真评议:发现他哪个字音读得准,你就向他学:他哪个字音读得不太好,你就提醒他。

第三层:多种形式学习生字

识字(多种形式复现生字,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学生认读。

2、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学生认读。

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

4、出示去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

5、竞赛识字。出示词语大转盘,让学生自己转动,转到哪个词就领读三遍,看谁读得准,认得多。

第四层:细读课文加深理解培养能力

朗读(读说思议练结合,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回忆刚才摸鸟蛋的感觉(小小的、凉凉的)体会着读一读。

(2)比较鸟蛋凉凉的和凉凉的鸟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这类词语的特点:词序不同,但表达的意思相同。)除了凉凉的鸟蛋还有什么是凉凉的?

(3)你还能像这样再说几个吗?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进行指导,把写有花儿、小草、柳枝、大海,红红的、绿绿的、软软的、蓝蓝的的词语卡分给学生,让拥有不同词语的学生去找朋友,再让两个朋友变换左右顺序。)

2、学习第二小节:

(1)轻声读文,思考:你怎么知道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2)出示小鸟破壳的图片或课件,引导学生说一说。

(3)启发想象:鸟妈妈焦急不安是什么样?你能表演一下吗?

表演后试着把**的语气读出来。

(4)你还能用焦急不安说句话吗?看谁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背诵(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背诵积极性,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语言。)

练习有感情的背诵前两个小节。

朗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理解读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感受能力。)

1、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描写我的神情动作的词语。

(2)学生做动作理解小心、连忙、捧着、轻松等词语。

(3)小组练习演读课文,体会我送还鸟蛋时小心翼翼的样子。

2、学习第四小节:

(1)组内读文,讨论:我为什么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结合插图理解投向)

(2)想象读文: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当你抬头仰望蓝天时会看见什么?体会着读读这小节。

(3)仿佛一词怎样理解?(可以和好像互换)你还能用它说句话吗?

如:鸟儿仿佛

仿佛

3、配乐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配乐渲染气氛,情景交融,使学生情感和课文语言合二为一,进入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

背诵(竞赛更易于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积极性。)

分小组以挑战冠军的形式背诵全文。

第五层: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练习(延伸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1、读文抄写文中你喜欢的词语,争取记住它。(这是积累语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读、写、记好的词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文中凉凉的、焦急不安、连忙等词语。)

2、学生想象最后一节诗所描绘的画面,并画一幅画。

3、寻找有关鸟的图片、文字资料,想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他们。

写字(自主练习书写更易于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学生自己描红,练写定、向两个字,并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两个字,教师相机指导。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焦急不安:心里着急不安定。

仿佛:似乎、好象。

连忙:赶快,急忙。

相关链接:

1、鸟蛋。

世界上的鸟蛋五彩缤纷,大多数啄木鸟、猫头鹰和鸽子的蛋是纯白的,画眉的蛋是纯蓝的,大白鹭的蛋翠绿如玉,短翅树莺的蛋就像红宝石,夜莺的蛋壳上有大理石般的花纹,美不胜收。鸟蛋的颜色和花纹有保护色的作用,可隐蔽自身,不被敌害发现。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我想要能反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即:引导学生从**的语言,我的神情动作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本节课主要帮助学生理解和背诵课文的过程。

9两只鸟蛋

取鸟蛋

鸟妈妈焦急

送还鸟蛋

鸟儿欢唱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尝试运用讲授、启发及多媒体辅助等教学策略力图营造一种和谐有真实情感体验的的教学环境,更好地将学生的感受与理解,动口与动脑,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通过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于公开课说课稿的几点思考 篇2

一、说课稿要规范表现形式

一篇完整的说课稿,首先要求表现形式规范。在综合多位老师说课稿的基础上,总结出一篇说课稿要包括的几个基本环节:

1.说教材

说课教师首先要阐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包括本册教材的特点、本单元特点,以及所说课例的特点。

2.说教学目标

关于教学目标,多说教师采用新课改三维目标方式,即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说课中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要分开表述,不能混为一谈。重点可以就教学目的而言,难点则根据学生的能力确立。

4.说教法和学法

课程改革重视学法,在说课时,要对教法和学法分别表述。相对而言,说法重于教法。

5.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即教学的基本流程。总结十多位老师说课稿特点,选修课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导入部分、文本研读部分、拓展延伸部分、作业布置部分四个环节。

6.说板书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眼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说课中,对板书的说明必不可少。

二、说课稿要突出重点环节

在上面所谈的七个方面,教学过程这一环节是说课的重点。在说课中要讲清以下几个方面:

1.导入

在导入中,以什么导入,为什么这样导入,导入的目的是什么,要一一交代清楚。

2.文本研读

文本研读是教学过程的重点。在这部分,除了要表现文本解读的层次性,不能把前面的教法和学法丢到一边,要把教法和学法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的表述中。

3.拓展延伸

就选修课看,不少教师把这一环节作为重点,重视程度甚至超过文本研读。我觉得拓展延伸要简而精,不能随意发挥;要注重学情,贴近学生,贴近现实。

4.作业布置

三、说课稿要体现个人智慧

当我们面对教材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教材上有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等五个问题。对这五个问题得处理,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智慧。

1.教材上有什么

一般认为,只要反复地熟悉教材,对教材了然于胸,也就掌握了教材上有什么了。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不同的教师在熟悉教材时,虽然有共同的认知,但肯定也会产生教师的个性认知。这些带有个性特点的认知,反映的是教师的个体智慧。

2.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知识从整体上提出学生通过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具体到每一个文本的学习,还要求我们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明确最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

从教的角度看,涉及教学方法的使用和教学环节的安排两个方面。從学的角度看,涉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最合理的方法学习,以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四、说课稿要与多媒体投影互补

要将说课与多媒体幻灯片配合起来运用,这样声像并茂,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作者单位 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

公开课说课稿 篇3

说教材:我们班幼儿没有印画经验,所以本节课我选了一节比较新颖的活动《迷彩服》,因为我班幼儿是第一次接触印画画,所以我要求小朋友印画的作品不是很难,印一幅迷彩服作品。

说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纸团印画的方法来装饰迷彩服(重难点)

2.培养幼儿的印画兴趣。

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运用了谈话法、提问法、示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说活动准备:活动准备:颜料、颜料盘、树枝画若干

说教学程序设计:

教师首先以情景和提问等方式导入,然后引到教师的主题,教师再通过示范,和讲述等让幼儿对印画产生兴趣,最后让幼儿自己完成印画作品。

说活动过程:

1.教师跟随音乐踏正步走出来,引起幼儿的注意。

2.你觉得老师的衣服怎么样?

3.你知道这衣服的名字是什么?(迷彩服)

4.这迷彩服穿着在身上多神气啊!你们想穿吗?可是,你们看这里只有这白白的服装,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用纸

团印画迷彩服)

5.谁来将这套衣服变成迷彩服(幼儿印画,师用简短的语句解说,拿一拿------蘸一蘸------按一按------换地方------印一印)

6.小朋友,这里还有许多的服装要变成迷彩服,在变的时候一个纸团只能蘸一种颜色,这样你的迷彩服才是干干净净的,每组小朋友要一起将白色服装变成迷彩服.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1)要一起作画迷彩服

(2)一个纸团不能蘸两重颜色(3)保持画面,桌面,手脸干净。

7.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四日

公开课教案

活动班级:小班

组织教师:侯芳

活动科目:美术

活动主题:迷彩服

活动目标:1.尝试用纸团印画的方法来装饰迷彩服(重难点)。

2.培养幼儿的印画兴趣。

活动准备:绿、黄颜料若干纸团若干制作衣服若干 活动过程:1.教师跟随音乐踏正步走出来,引起幼儿的注意。

2.你觉得老师的衣服怎么样?

3.你知道这衣服的名字是什么?(迷彩服)

4.这迷彩服穿着在身上多神气啊!你们想穿吗?可是,你们看这里只有这白白的服装,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用纸团印画迷彩服)

5.谁来将这套衣服变成迷彩服(幼儿印画,师用简短的语句解说,拿一拿------蘸一蘸------按一按------换地方------印一印)

6.小朋友,这里还有许多的服装要变成迷彩服,在变的时候一个纸团只能蘸一种颜色,这样你的迷彩服才是干干净净的,每组小朋友要一起将白色服装变成迷彩服.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1)要一起作画迷彩服

(2)一个纸团不能蘸两重颜色(3)保持画面,桌面,手脸干净。

7.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四日

公开课反思

本节课优点:教师的导入非常的形象,环节也比较紧凑,因为我班孩子从来没接触过印画,所以对本节课比较感兴趣,在最后环节幼儿的完成率也很高,大部分幼儿都完成了,而且作品也很漂亮,所以目标也达成的很好。

不足之处:由于我班幼儿是第一次接触印画,虽然他们感兴趣,但是在操作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不是很清楚,也有原因是教师在引导时候没有讲清楚规则,导致好多幼儿在制作时把颜料弄到了衣服上;本节课教师语速非常的快,在最后一环节当幼儿完成作品后,应该叫几个幼儿去评价一下作品。

班级:小班

教师:侯芳

《草原》公开课说课稿 篇4

大家好!

我是小学语文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草原》。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大板块来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说教材。我将从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四个方面来说教材。

《草原》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老舍先生,这是一篇叙事散文,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陈巴尔虎旗的经历,描绘了草原的自然美景和主人的热情好客,表现了蒙汉情深。作为本组课文的首篇,对本组课文的教学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再根据第三学段的目标要求,我将从三个维度确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品析优美语句,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草原的美好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情深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了解西部的兴趣。

根据课文特点及学生认知水平,我确定教学重点是感受大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难点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情感。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教法学法必须遵循课标、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我所教的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为此,我将采用引导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法展开我的教学。在学法的选择上我将引导学生采用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等学法学习。

各位评委老师:接来下我将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从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课伊始,我将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我的导入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听了这首歌后,你想到了什么呢?是不是有种置身大草原的感觉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老舍先生一起到大草原看看!——草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为此,我将按排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同时在读的过程中对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有疑问的句子勾画出来,并做好批注。待学生阅读完毕,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交流讨论汇报,教师随机点名学生回答,适时点拨进入下一环节教学:

(三)研读品析,体会情感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感受、欣赏、评价的能力。为此,我将安排同学们再读课文并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草原之美的?阅读完毕,点名学生回答,现有学生自评反馈,教师再做总结。随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文章重点句子,让学生朗读感悟,如: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学生朗读感悟后,同桌间交流体会和感受,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点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基于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体现。

(四)总结全文,深化巩固

经过前几个环节,对课文的分析学习,教学进入了总结阶段。在这一环节,我将通过多媒体播放大草原录像。播放过程中要求学生观看,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谈谈感受。这一设计能从视觉上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活动的完结,而是应当以此为新的起点,激发学生再次学习的热情,为此,我将本课的作业设计为:

1、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

2、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过程安排,下面我将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教学的导航图,根据作者写作思路。我将在黑板板书:

自然风光

草原 蒙汉情深

风土人情

阁夜公开课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阁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课文。第三单元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因声求气”是我们在接触作品之初,首先要掌握其节拍、用韵等律诗特点。“吟咏诗韵”是要细心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在缓急、曲直的语调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声情并茂地朗读、吟咏,以充分体现出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所以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朗读,难点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说学生

古典诗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文学鉴赏对学生能力要求高,学生不仅要理解诗词内容,还要从文学角度欣赏诗词,使之逐步形成从文学角度来分析理解诗词的习惯,形成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鉴于古典诗词的语言特点:语句组合样式新颖,内容含量大,空白点多,理解相对困难。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多次的感情经验积累达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选择恰当的角度,确立恰当的目标,制定恰当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达到对诗词的深度理解与重点掌握。

三、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诗歌的学习,了解杜甫沉郁的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积累名句。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情怀。

由于篇幅短小,所以安排了1个课时。

四、说教法

反复诵读、引导、合作探究

五、教学设想:

指导学生诵读,初步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再结合时代背景文本内容理解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怀。最后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六、教学要点:

学生由对诗中的分析、讨论进而深入到对作者感情的把握。

七、说教学过程:

1、导入:

本课的导入采用的是启发式和引导式相结合的方式,比较新颖,很快能导入本课。

2、作者及背景:

因为前面已经刚学过了杜甫的两首诗,对于作者没有多做介绍,背景因诗中有涉及,把它融入诗歌分析当中来渗透。

3、朗读:

朗读分了三个步骤。初读读准字音,再读读出音律,三读读出感情。

最后实施结果不是特别理想,主要是学生不敢大声朗读,不敢表现自己,导致课堂有些冷场了。

所以,下次准备上课时要注意学生的特点,并在课堂上锻炼学生的胆量与表达能力。身为老师自己的朗读水平也要提高。

4、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设计了一个题:杜甫在这首诗中感慨万千,说说此诗中抒发了诗人哪些感慨?结合诗句细加品读分析。目的是通过对诗歌的分析,了解作者的复杂思想感情。这部分中学生表现的非常好。对诗歌的分析和评价的各个小组都非常到位,表现的非常出色。

因为在前面朗读部分浪费的时间较多,这部分讲的有些仓促,不过结合黑板上背景的板书,对诗人的思想感情学生都能把握。

四、拓展升华——悟读

引导学生透过诗歌,正确对待和继承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读写训练:

这一环节在课堂上没能完成。

六、作业: 背诵整首诗。

和时间赛跑优质公开课说课稿 篇6

邓 燕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第一篇课文《和时间赛跑》,本组课文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这一专题写的。下面我将分五个板块进行说课: 第一板块:紧扣特点,说教材。

1、教材解析:

《和时间赛跑》这篇散文写了两层意思,一是“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痛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以及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后,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二是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我”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

作者慧眼独珠地抓住了生活中不经意的时间流逝问题,以祖母去世我哀痛万分,通过父亲的启示和自己的切身感受,把时间变成了可以察觉到,并且在行动中可以抓得住的东西,从而点明中心,使人意识到“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所以要不断地和时间赛跑。

2、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这是一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的好教材,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文章,因此我安排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的统一结合,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自学生字词,联系上下文以及作者的相关资料,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4)仿照课文第5、6自然段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时间的感受,感受时间的一去不复返。

(5)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仿照课文第8自然段,写一段话,说说自己打算怎样和时间赛跑。

(6)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的珍惜时间的道理。

本课时教学重点是:完成第2、3和5这三个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 ①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时间的珍贵; ②指导学生读文体验,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进行阅读感悟,感悟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仿照课文第8自然段,写一段话,说说自己打算怎样和时间赛跑。第二板块:切合实际,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教学时我指导学生读问题并展开探究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阅读反思,感受时间的珍贵,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和情感体验。

第三板块:灵活多样,说教、学法。

教法:

1、引:教学过程是一个环节到下一个环节的层层推进,教学各环节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因此,我设计了各环节之间的过渡衔接,以便更好的引导学生。

2、活:课堂上总有许多生成问题,要求教师灵活处理。

3、辅:让多媒体设备成为语文教学的帮手,适时补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选取适合的背景音乐,帮助学生理解感悟。

学法:

1、读:“书声琅琅”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而读又分为不同形式和层次。在本科教学中,我采取了范读、个别读、配乐读、分男女读和齐读。其次,在读的层次上,又分为熟悉性的速读、欣赏性的感情朗读以及思考性的默读。

2、合作: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共鸣。

3、联:教学中,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进行阅读反思,解决问题。

4、写: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动口动脑,还注意让学生动手,如:写写自己打算怎样和时间赛跑。第四板块:多元阅读,说流程。

基于以上一些想法,本文我决定采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本堂课讲的是第二课时,教学过程采用我校的“六环节”模式。下面我分六个步骤就本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课前准备

1、课文回顾:

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

2、配乐朗读《匆匆》片段。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自身实际,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不能回来了,从而让学生领悟时间一去不复返的忧伤和无奈。补充著名作家朱自清的《匆匆》片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时间飞逝,那种着急与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二)自学探疑

默读课文第8—10自然段,思考:

1、课文中写了哪几件作者和时间赛跑的事?赛跑后,他的心情怎样?从文中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2、作者跑赢了时间,他有什么深刻体会?并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养成眼、口、手、脑并用的好习惯。

(三)小组合作要求

1、小组内从第四号组员开始作答,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见解。

2、别人作答时,请仔细倾听,待他人说完后,自己再补充作答。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共鸣,达到互帮互助的效果。

(四)汇报交流

1、课文中写了哪几件作者和时间赛跑的事?结果怎样?

和太阳比赛,和西北风比赛 十天完成暑假作业

读三年级就做五年级的作业

2、读下面这句话,体会作者的心情。

我跑赢太阳了,我跑赢太阳了!设计意图:让学生接收文本,你我同跑,深刻体会作者当时激动、兴奋、骄傲„„的心情。

3、学习第8自然段的感悟:

作者和时间赛跑的过程中,赛跑的()越来越广,由()中,赛跑到()上;节约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由()到(),再到()。

设计意图:层层递进,深入解析文本,帮助学生理解“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快跑一步。如果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这句话。

4、作者跑赢了时间,有什么深刻的体会?

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快跑一步。如果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1)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2)理解“受益无穷”,交流林清玄的资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同时加深对作者的了解,也能更好地理解“受益无穷”一词。

5、从和时间赛跑中,“我”得到了什么启示?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抓住“一直”一词、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五)练习测评

仿照课文第8自然段,写一写:

1、你打算怎样和时间赛跑(分别举一件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事例)?

2、你会用赢得的时间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我们班级中有很多不懂得珍惜时间的孩子,我利用学习本课的契机,不单想教育他们懂得惜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以致用,明白自己该怎样和时间赛跑。

(六)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朱自清的《匆匆》。欣赏音乐《时间去哪了》。第五板块:简洁明了,说板书

板书设计中,我以“赢”为中心,总体归纳,紧扣主题,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两只鸟蛋》公开课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所选的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是以祖国为主题的学习这个单元,要求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情绪慷慨激昂同时,歌词节奏鲜明、音节洪亮,长短句结合,韵律自然和谐这首诗十分注意刻画黄河的形象,营造出了宏大壮阔的画面之美学习《黄河颂》这首抗日救亡的诗,要与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相结合,由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深化拓展,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黄河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二、教学目标

《黄河颂》全篇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句式长度悬殊极大,长短结合,节奏强烈且富于变化在韵脚上,巧妙地运用了双声叠韵词,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总体上,韵律响亮、节奏铿锵,朗诵起来琅琅上口,极富音乐美正如诗人所言:“我……惯于为朗诵或制曲而锻句在我看来,诗歌的语言,主要地不是诉之于视觉,而是诉之于听觉的”因而,该课教学无疑需要特别重视朗读同时,《黄河颂》从内容和主题上又是反映抗日救亡的,结合单元目标中要求“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这一目的,我们需在培养爱国情操方面加以关注此外,诗歌的时代背景与学生距离较远,且初一学生的朗读能力还不够强,把握不准诗歌的节奏、语气、重音等因而,根据上述我们分析的《黄河颂》的特点,根据单元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把握全诗主要内容和结构层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借助背景介绍、朗诵聆听和自我朗读,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挚烈情感

(三)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

深刻感悟黄河的雄伟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激发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深刻感悟黄河气概,激发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挚烈情感,深入理解民族品格

三、教学学法

(一)说教法

本课教学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结合学情、课文和教学目标,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入文、入情、入境,在师生、生生等多重对话的基础上,体味诗歌情感,感悟黄河气概,激发爱国情怀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诗歌紧扣黄河雄姿,刻画出了黄河磅礴雄浑、恢宏壮观的形象对于不在黄河边长大的学生来说,可以借助图片或视频等相关的直观方式来让大家了解黄河的形象而对领唱部分的朗诵和歌词中黄河乃民族魂、民族神的内涵必须以学生对黄河雄姿的感受为基础领唱部分可以极快地在学生内心产生震撼,深化对“英雄气魄”的感悟,歌词中的第一段可加强学生对黄河雄姿的感受

2.朗读法

本诗节奏鲜明铿锵,富于音乐美,适合朗读朗读是深化理解和体味诗歌的有效手段,教学中,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朗读方式来展开教学环节,如:阅读前的名家朗诵聆听,赏析前的配乐自由朗读,赏析中的个读、配乐齐读,赏析后的配乐领读与齐读相结合等通过反复朗读,在读中生悟,在悟中促读

3.互文补充法

本课内容涉及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黄河的地理位置等,加之又是大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一首歌词,涉及到历史、地理、音乐等相关知识对于诗中所言“黄河”为“摇篮”、“黄河”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的理解需要借助相关历史、地理知识,而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挚烈情感和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则又不得不借助背景知识因而,在教学中,可把写作背景、黄河的地理知识及图片等充分引入教学中

(二)说学法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朗读和讨论等,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体味诗歌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话说黄河史

此环节意在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情感,给课文教学铺垫一个厚实的背景

首先,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多媒体演示战争画面及八路军战士在黄河岸边行军的画面,利用声音和画面,再加上老师的讲述,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讲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了全面进攻,中国军民奋起抗战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战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背景画面】汹涌奔腾的黄河(画面直观、醒目,让学生内心油然升起豪壮之情)

然后,简单介绍一些与课文学习有关的黄河的历史知识对此,主要关注中华民族的其他表述词语,引导学生明确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他们就曾于黄河流域群居借此切换到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同时,教师深情讲述:“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黄河流域自古就是古文明的发源地,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对这条河流有着深厚的感情”

接着再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相关的知识

(二)吟读黄河颂

此环节重在借助朗读和赏析,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和结构层次,初步感悟和体会作者情感和诗歌的意蕴

首先,让学生聆听名家朗诵,强化第一环节中已唤起和激发的兴趣与情感,在学生内心深处掀起一阵感触的高潮,同时也借此形成教学节奏层面的一个小高潮听完名家朗诵后,让学生自由言说自己的感受

其次,在此基础上,教师注意提示学生关注“啊,朋友”中的“朋友”,“我站在高山之巅”的“巅”,“啊!黄河!你……”中的“你”,但不做具体阐释,只是要求学生在配乐自由读的过程中,细细体会这些词及其效果,和这些词在朗读层面的处理学生配乐自由读完后,让学生们自己思考或相互讨论来加以落实,借此关注诗人在人称表达层面的转换及效果,体会歌词中第一部分的视角转换及效果

再次,引导学生紧扣“啊!黄河!”的三次重复,同时关注课文中的“朗诵词”、“歌词”等字眼,落实课文结构层次的把握

此环节将学生引入了课文情感的波涛中,从中感受体味诗中澎湃激昂的颂扬与赞美之情

(三)探究黄河魂

这一环节重在理解课文主旨,感悟作者情感,体会民族品格

首先,以一段话“诗歌的韵味,伴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情感,敲打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诗歌,探究黄河精神”来过渡然后屏幕展示相关问题,让学生合作探讨:

1.黄河有着怎样的气势和精神?你是怎样体会的?

2.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绘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是要表达什么情感?

3.请用相似的短语来替换诗歌结尾的“伟大坚强”这个词,发出你的誓言

4.引入《长江之歌》,类比体会两个文本情感层面的一致性,以深化理解和升华爱国情感

(四)咏唱黄河曲

师生齐唱《保卫黄河》,然后教师说结语: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儿女,维持了祖国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国歌唱今天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奋斗,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奉献自己的力量!

五、板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黄河颂》公开课说课稿】相关文章:

1.黄河颂说课稿

2.《黄河颂》公开课的教案

3.《黄河颂》公开课教案

4.《黄河颂》公开课的教案设计

5.黄河颂公开课教案

6.人教版《黄河颂》教学设计

7.《黄河颂》优秀说课稿

8.《黄河颂》说课稿范文

微型课说课稿 篇8

一、导入:同学们好!老师有个习惯就是每天临睡前看几页自己喜欢的书,有没有和老师有一样的习惯的同学呀。恩,我们就是书友了。下去我们再交流心得体会哈。在夜阑人静时,让心灵和文字倾心的交谈,让灵魂轻盈自在的呼吸。这就是我理解的幸福。这种感觉是那些不爱读书的人所无法体会到的。最近老师喜欢上了一位黎巴嫩作家的作品,我给大家背诵一段好吗?“我是爱情的向导,是精神的美酒,是心灵的佳肴,我是一束玫瑰,迎着晨曦,敞开心扉,于是少女把我摘下枝头,吻着我,把我戴上她的胸口。”你喜欢这样的作品吗?你想认识这位作家吗?那么就和老师一起走进纪伯伦的《组歌》,去聆听他心底的吟唱吧。(板书:组歌

浪之歌

纪伯伦

(一)知人论世

屏幕展示

纪伯伦简介

(二)遇见文字 人生就是无数的遇见,遇见人,遇见风景,也遇见文字,这些文字充实丰富着我们的人生。今天我们会认识哪些新朋友呢?(屏幕展示生字词)

好,谁来正确的拼读这些字词?

你读的真好,看来大家都在下边做了预习了。

(三)师:读诗是一种高雅的情感体验活动,当我们在想象中进入诗中的意境,体悟到诗中美好的情韵就会有一种想要用声音传达出来的愿望,这时,我们就会受到美的熏陶。(屏幕显示:配乐诵读,体味散文诗的音韵美)

(1)同学们请轻声朗读课文,把你内心独特而新鲜的感受旁批在字里行间,现在开始。师:大家读的真认真,老师真的不忍心打扰大家,我多么希望这种静心读书、醉心文字的场景能够保留的久一点,再久一点。老师真诚祝愿每一个同学,在你的心之客厅里,永远有书的位置,永远飘荡着文字的芬芳。

问:你认为这篇文章语言风格是怎样的?这篇散文诗该怎么读?(清新婉丽

舒缓轻柔)(2)配乐诵读,体味散文诗的音韵美。

师:老师和你的理解差不多,我这里准备了一段背景音乐,配上你们美如天籁的声音,就是一件朗诵作品。来吧,展现你的风采,让同学们对你刮目相看吧!播放背景音乐(海浪 海鸟 轻音乐)师:谁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读的怎样?

师:你评价的很好,那么你来挑战一下他吧。也挑战一下你自己。我相信你一定行的。(3)想象诵读,体味散文诗的画面美

师:有了想象,世界变得多情而美丽。文学作品的创作更离不开想象。

下面请听老师的朗诵,同学们请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发挥想象,用“我看见了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领起,描述你想象到的画面。

师配乐深情诵读。好,请在小组里展示,在推选出代表班内展示。

(4)自由品读,品味散文诗的表达美

师:品诗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通过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可以培养我们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语言婉丽清新,极具美感。自由品读,找出你认为美得词句,具体品析,用“————美,美在—————”的句式表述。从诗歌的用词、句式、修辞等角度进行赏析。各小组任选一个角度讨论交流,推选代表展示。

4、深情演读,体悟诗歌的形象美、意蕴美。

(1)通过刚才几位的朗读,同学们可以发现,文章使用了最主要的一种修辞手法是什么?

明确:拟人。

(2)海浪在散文诗中是一个温婉的女性呢?还是一个刚强的男性?说出根据来。

引导学生分析:海浪是在诗歌前四节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从诗第二段可以看出“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

(3)海浪仅仅是在恋爱中的女性吗?她还做了什么工作?

引导学生明确: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她为美人鱼伴舞,为少女分担痛苦,与礁石分享,救助过人,还赠送了海底的珍珠给美人们。这样的博爱,在作者的眼里就是一种“奉献”。

师:意蕴,就是渗透在作品艺术形象中的理性内涵,是读者能够体味得到的作品内在的情感、灵魂、风骨、精神及某种人生精义。

(1)礁石对海浪的态度怎样?对于礁石的态度,浪是怎样表现的呢?它退缩了吗?

(2)再次听老师简介作者经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大屏幕出示纪伯伦的较具体的简介。)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明确:对礁石的这种态度,海浪感到伤感,苦恼。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但是她的恋情并没有因此而减退,也没有因此而动摇对爱情的信念,决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这样消磨岁月。显示了海浪对爱情的无限忠诚。

这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反映。在这首散文诗中,作者借助海浪与海岸这对热恋形象,曲折表达了她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学生深情演读课文,把自己想象成作者,设置情境,找一些同学进行助演,扮演海浪、海岸、礁石、美人鱼、有情人等。并与海浪进行对话。

(五)语言表达训练

朗读《浪之歌》第五节“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

要求运用“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当……时,我……”句式来说一段话。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六)课下按照今天学习散文诗的方法自主学习《雨之歌》。

(七)拓展阅读

教师向学生推荐纪伯伦《组歌》中其他三首:《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要求学生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并摘抄散文诗中的佳句。大屏幕展示《花之歌》,进一步感受作者天籁浑成的语言之美。

(八)小结:

浪和雨,对我们来说,如此普通的意象,却能在诗人的笔下幻化成美好的灵魂。万物皆有情,我国近代学者王国维曾经说过:“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屏幕展示)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屏幕展示)同学们,擦亮你们的慧眼去发现美吧!愿每个同学都拥有一双敏锐的眼,一颗灵性的心!最后老师以纪伯伦的诗句结束今天的课,和同学们共勉:

有些星星很久很久以前就熄灭了,不再发出光焰。

有些人很久很久以前就死去了,我们仍然受到他们人格的影响。(九)布置作业

一粒沙、一棵树、一片云``````都可能触动我们的情思,引发我们的想象。请用第一人称,发挥丰富的想象,学习多样化的拟人手法及其他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选取一物,以“——之歌”为题写一首散文诗。(2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表达美 : 清丽婉转

巧用修辞

句式整齐

浪之歌

形象美 : 博爱者

人间美好事物的守护者

意蕴美 : 一曲对万物博爱

对祖国忠贞的恋歌

九、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是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好教材。所以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教学活动。如“配乐读”“想象读”“自由读”“演读”,让学生激发兴趣,深入理解和感受文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尤其是散文诗,希望能通过这节课让学生明白读诗是一种高雅的行为,读好的文章是可以荡涤和提升自己的灵魂的。从而让学生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对语言艺术的爱!我精心设计,以精炼而动情的语言去打动学生,引领他们一步步走向散文诗的殿堂。注意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孩子意识到“这里是我的地盘,我才是语文课堂上的真正主人。”

教学中除了读的能力的培养之外,我还注意了听、说、写的能力的培养。听:听课文录音,听别人读。说:说自己想说,说个性化的见解。写:模仿课文写作,写自己的心灵。整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和谐融洽,师生、生生之间较好的进行了双边互动。

班会课说课稿 篇9

开学伊始,孩子们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学习,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新的打算,新的期待。但是该如何实现梦想,又靠着自己的实际行动。这是一个绽放梦想的时代,在中共十八精神的引领下,为弘扬民族精神,加强队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我们开展了一次以“追寻梦想,展翅飞翔”为主题的班队会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明确班级思想,树立集体意识,解决学生思想中的对梦想的模糊认识,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本次队会的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红领巾中国梦

第二部分、班级思想回顾

第三部分、畅谈我的梦想

根据三三中队队员的年龄特点和学情,制定了本次队会的目标是:

1、学生能明晰自己的少年梦想,确立正确的梦想。

2、学生知道如何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并认识到实现梦想需要靠自己的不懈努力。

3、学生能领悟“中国梦”的内涵,理解自己身上背负着的关于祖国未来的责任,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联系,在实现自己小梦同时为祖国美好明天添砖加瓦。

活动准备:

辅导员准备:

召开动员会,公布《追寻梦想,展翅飞翔》主题中队会活动方案;“我的梦想”书写纸、表演部分小奖状的设计制作。

队干部准备:

1、活动主持词、选定相关表演者,并进行相关节目的排练。

3、收集一系列相关的图片、歌曲和背景音乐。

4、画主题板报,制作本次活动的多媒体课件。

队员准备:

收集相关交流资料;准备表演相关道具;排练节目。

队会的形式:

本次队会,我将采用主题漫谈与讨论、文体表演,如朗诵、小品、唱歌等。

具体过程:

(一)预备整队

1、整队,报人数。(各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人数。)

2、出旗敬礼。(从左向右出中队旗。)

3、唱队歌。

(二)宣布活动开始。

第一部分、红领巾中国梦

首先主持人开篇引入“中国梦”主题

理解中国梦的来历,什么是中国梦,交流搜集的资料,主题漫谈;讨论梦想与理想的关系:理想是方向,而梦想是彼岸。就像在大海中航行的船,灯塔是理想,而最终停靠的港湾才是梦想。首先有一个美丽的梦想,然后把它变为现实。有梦最美,筑梦踏实;中国梦的最新解读、中国之最图片、奥运会、卫星发射图片,理解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的联系,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为祖国美好明天添砖加瓦。

第二部分班级思想回顾

苏格拉底曾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通过班级思想的确立,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知道如何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并认识到实现梦想需要靠自己的不懈努力。

“梦想飞翔”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是43个孩子梦想起飞的地方。“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是我们的班级理念,“追寻梦想展翅飞翔”是我们的班级口号。

第一期板报主题是“毛虫与蝴蝶”,主题是“破茧而出蜕变成蝶”,孩子们现在好像慢慢爬行的小毛虫,只要拥有梦想并坚持不懈的努力终有一天会破茧而出,蜕变成蝶!

我们的班徽,向上的蝴蝶寓意孩子们奋发向上,上边的毛毛虫形成“一”的形状,寓意孩子们终将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蝴蝶翅膀组成2、3的形状象征我们二年三班,中间追梦二字是我们中队的名字。

我们的班歌《梦想的翅膀》

我们的学生作品《梦想飞翔,展示自我》这是我们的阵地,有我们所有的同学的展示,完美的,不完美的。

我希望,在我们的教室里,师生的生命能得到最丰富的滋养和最美的呈现,希望教室是我们幸福之泉,班队会等课程使我们的幸福之泉悄然喷涌。

第三部分畅谈我的梦想

一、班级活动回顾

在活动中成长,做有梦想的人,在多彩的活动中学生的潜能得到挖掘;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学生享受到了成长的快乐,学会了创意表达生活,懂得了感恩,理解了尊重,提升了精气神,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回忆。更重要的是,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教室里快乐成长,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讲名人故事:

1.莱特兄弟的飞翔之梦

2.茅以升立志造桥

许多人为了自己美好的梦想,不断努力,不停进取,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了祖国的腾飞,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奋斗,终于使我们的祖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有了今天世人瞩目的辉煌。

三、表演

1.诗歌朗诵

《我有一个梦想》

海之晨

我有一个梦想

它是不可能的梦

我想踮起脚尖

摸到太阳的脸颊

我想偷偷乘着萤火虫

到达月亮的宫殿

满天星星眨着眼

告诉我

银河是一片永难泅渡的海

2.歌曲演唱

《隐形的翅膀》《种太阳》《梦想的翅膀》

3.情景表演《小学生的中国梦》

大纲:

老师(由一名同学扮演)和同学们围在一起讨论中国梦的话题,引出孩子们的梦想。孩子们分成四组分别代表,科学家、医生、军人和艺术家。在老师的引导下,每组孩子用语言共同描述自己的梦想和对祖国的贡献……这些梦想最终汇聚到中国梦……

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演进一步理解“心中有梦”,并为了梦想不懈努力的重要性。

四、身边的榜样:

飞出教室的小毛虫:张竞一故事。

活动结束。

(1)请辅导员讲话,提出要求。

辅导员总结:

少先队员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2)呼号。

(3)退旗,敬礼。

(4)宣布活动结束。

效果及收获:

一堂生动的班队课,总是能让孩子有所行动,一堂厚重的班队课,总是能让孩子有所感悟;一堂有灵魂的班队课,总是能让孩子有所提升。本次活动以追梦为主题,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收获。孩子们积极地参与、踊跃地发言、骄傲的表情、激动的.话语让我深受感动。我将理想信念的教育转化为更多的爱和行动,转化为“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为实现“中国梦,我的梦”不懈努力!

评价激励:

根据队员们的表现,颁发最佳组织奖、最会表达奖、表演参与奖、中国梦知识渊博奖、文明守纪奖。

反思:

一、家校配合

队会课程老师要做到心中明确,并对学生训练到位。队会课的前期准备更是一个繁杂的过程。能够顺利的上完每次的队会课,感谢家长的大力配合,真正感觉到有合作才有共嬴,有很多感动之处。家校配合,一路同行,让孩子在团结的沃土上成长。

二、活动中的学生建立自信

在这次展示活动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展示中来,许多不善于交流的学生也担当了一个小角色,一次一次的展示,孩子们由害羞变得大方,由不敢发言到能自信的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次活动他们的收获最大。活动成就孩子,老师多提供给学生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

《老王》优质课说课稿 篇10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文章是部编教材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杨绛的《老王》。

下面我将从说教学理念与教材分析、说学情分析与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和说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与教后感想等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学理念与教材分析

(一)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定性为“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教材分析作者杨绛用散文的笔调为我们介绍了老王的身世遭遇、和我们的交往以及老王死后作者心灵的愧怍,鲜明的刻画了老王的人物形象,高度赞扬了老王的善良品质,含蓄的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二、学情分析与教学目标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喜读不喜说,善听不善写。对于部编新教材,学习的热情有余而方法不足,对文本的阅读有待规范和指导;现在的孩子,接触社会的时间少,关注生活的空间小,对爱的体验不足,对他人的体贴不够。

新课标向我们阐释,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身边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老王》这篇文章能够入选教材,正是注重了它的人文性,因此,我为本文确立如下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杨绛及本文写作背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揣摩“镶嵌”“愧怍”等词语的含义,通过具体事件理解老王这个人物形象。

(展示第七张图片)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探究合作、反复品读、拓展延伸等环节,领会文章主旨,把握作者感情倾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老王的善良,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的确立,我将本文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

1、教学重点反复品读,揣摩老王这一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进而培养学生爱心。

三、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针对文章的特点以及教师本人和学生的特点,拟定采用如下的教法和学法进行教学

(一)教法

1、品读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反复走进文本,掌握课文内容。

2、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在碰撞中产生知识的火花。

3、拓展法由人及己,指导学生领悟平等的观念及人道主义精神。

(二)教学手段本课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学法

根据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的特点,我采用的学法如下

1、预习。通过提前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顺畅读完全文,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等环节完成导学案中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感悟能力。

2、自主阅读。在个性阅读的过程中,促进自主学习,熟悉作者语言,体悟文中情感。

3、合作交流。在合作中质疑,在合作中答疑,分享阅读感受,互换对生活的体悟,从而促成共同的进步。

四、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

(一)激趣引题,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情景导入教学法。首先,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学生熟悉的黄晓明和陈乔恩的图片,问学生同学们,屏幕上的这些人大家都认识吗得到学生的肯定回答之后,教师再展示一幅陌生老人的画像,再问学生:

这一位呢学生可能会说不知道,教师这样回应学生老师也不知道他是谁。平时我们都习惯于关注那些有耀眼光环的明星。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却是像这位老人这样的普通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讲述普通人的文章——《老王》

(这段导入的设置,我从普通大众入手,让学生置身其中,并直接提出文章的主人公,突出本文中心人物。)

(二)检查预习,处理导学案

1、检查字词

出示幻灯片,请同学明确字音和解词。也可以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由学生自己补充一些字词。

2、作者及背景介绍

先让学生来介绍查阅的资料,可以是文字形式,图片形式,也可以介绍钱钟书的一些情况,教师就学生没介绍到的内容进行补充。

(三)自主学习,走进老王

学生阅读课文,用一句话回答以下的问题。

(1)老王的生活过得如何

(2)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这个环节,要求学生自由、快速阅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并运用圈点勾画的方式初步理解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环节主要运用“自读点拨法”。以此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这一人物。

(四)合作探究,品味老王

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四人一小组就下列问题合作探究

(1)本文在写老王的“苦”和“善”时,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老王的生活很苦,文章主要是从三方面来写的生理一只眼是瞎的,有夜盲症;居住荒僻的小胡同,小屋破烂;职业蹬破旧三轮,文革期间被取缔

生活贫困的老王又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的善也表现三个方面一是淳朴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二是正直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车费心不安;三是感恩去世前一天,还拿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2)“我”一家的善良表现在什么地方

(3)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段在这个片段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

老王临死前还要送鸡蛋香油这一情节)

细节抓住“镶嵌”“攥”“强笑”等词语的表达效果进行分析。

我们认识了老王和作者一家,在他们日常的交往中,我们被深深地感动着,现在,我们就再次走进他们的世界。

(五)、品味情感怀念老王

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关注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是怎样理解她的感受的(通过学生的深入分析,了解作者的善良,理解结尾一句话的含义,从而深刻理解本文主题。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文中,体现的是作者那种平等观念、人道主义和爱心。)

(六)拓展迁移,关注生活

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象“老王”一样遭遇的人,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别人是怎么看待他们的在今后的日子里,你将会怎么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

(设计说明“读书是为了明理”,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能够更好地关心身边的弱者,关注生活。要搭建平台由书本走向现实生活,使学生在深刻理解课文的同时锤炼语言和品性。)

(七)布置作业

小练笔写一封信给一个你认为需要得到帮助的人。

从课堂上的说话练习到课下的写作练习,采用这样一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与关爱,激发他们的善心和爱心。

(七)板书设计

老王

杨绛

生理

居住

职业

老王

杨绛愧怍

关爱弱者

淳朴

正直

感恩

这样的板书设计线索清楚,层次条理,概括性强。一方面使学生一目了然弄清楚本堂课所要掌握的重点。另一方面,把学生、作者、老师的感情连接在一起,使语文课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4形体课说课稿 篇11

形体课 说课稿

商务学院付彬兵

我说课的内容是形体课,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形体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视,而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内容——形体课,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背景下我院开设了这门课程。在这几年里我在摸索中学习,打破原来的“言传身授”的古老教育模式,使形体教育开辟一片新的天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来自我自编的形体课教材当中的中国民间舞部分,这一部分的内容东北秧歌、藏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蒙古族舞蹈、傣族舞蹈等,前面的内容我均在上几个学期上过,那么这次我安排的是傣族舞蹈。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人民普遍爱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动,感情细腻,许多动作多为动物的模拟与美化,头、肩膀、腰身、胯、所形成的弧线,俗称“三道弯”,舞蹈造型具有“雕塑性”,它那优美的舞姿,把人带入诗一般的境界。

2、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傣族舞的体态风格,并且灵活运用傣族的各种手形手位。

二、说教学目标

⑴、通过傣族舞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傣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基本造型,动作韵律特点等。⑵、扩大丰富学生的眼界及知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断提高自身鉴赏,舞蹈表演的能力。

⑶、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动作融会贯通,学会简单的创编。⑷、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三、学情分析

生理:本节课是针对中专一年级的学生设计的,学生的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日趋完善,与初中阶段相比,骨骼变粗,硬度增加,抗压抗折的能力提高.心脏容积,输出量,肺的容积,肺活量,最大通气量,吸氧量的绝对值都有所增大.心理:认知方面:这一时期的学生已有自己的见解,在授课时对学生的见解和建议要认真对待,尊重学生的正确意见.情感方面:这一时期的学生情感易波动,心理压力较大,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融入音乐和动作中,减缓压力,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对在练习在出现的自卑心理,挫折心理等要正确引导,鼓励.对调皮不守纪律的学生批评时要注意语言和方式,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四、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教学重点:舞蹈虽然是动作的艺术,但不仅仅只是做做动作而已,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民族的风格特点。这节课的重点就放在对傣族舞基本动作的教授上,因为学生做动作往往是单纯的模仿,有时候还模仿的不像,再加上这节课的内容较多,要力求使他们把动作掌握好,是这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这节课的难点就是要求学生们创编。可以说学生几乎没有什么舞蹈基础,创编对于他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学会基本的舞蹈的创编对他们来说也是一项基本技能。

五、说具体内容的实施教学方法

说教法:

为了学生能够更准确的抓住傣族舞的风格特点,攻克舞蹈的重点和难点,我主要操用了以下的方法:

1、视觉图像法:首先傣族的风土人情、文化内涵等对于我们这些汉族的孩子来说不那么了解,为了学生能更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我先拿出了一幅图片,上面是一个傣族姑娘,通过视觉的刺激和教师对这位傣族姑娘服饰的讲解,逐渐的引出傣族舞蹈的体态特点,使同学们在欣赏中接受知识,在介绍手形、手位时,我打破了以前那种老师做,学生学的传统模式,找了许多手形手位的示范图,让学生们自己去找动作,去配动作,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内容更加形象化,也起到了一定的强化作用。

2、情景模拟法:和一般的课不同的是,这节课我把它设计成为一节“舞蹈采风行动”,老师为导游,学生则为快乐的旅行者,从认识傣族到走进傣族,最后还拿出衣服让她们穿上,始终让她们感觉到自己好像真的身临其境一般,不会觉得上课会有什么压力,能够很好的融入其中。

3、语言启发法:教师的语言是最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教师的语言生动,学生就会很容易接受。在这节课中,我不断的用语言来启发学生,让她们转化角色,把自己想象成金色的孔雀,这样她们做动作会显得比较自信,对于我们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是很有帮助的。

说学法

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法和学法是相统一的,有什么样的教法就有什么样的学法,应该说教学思想决定了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决定了教法与学法。但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存在,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用视觉的观察来模仿老师的动作和图片的动作,听觉来把握傣族舞蹈的风格以及乐曲的旋律和节奏,不断的鼓励、启发她们主动性的学习。注重学生创造性的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渗入素质教育。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之后,复习舞蹈组合。

2、导入:教师在优美的傣族音乐声中,介绍傣族及傣族舞蹈,让她们谈谈听完之后的感受,从而引出傣族姑娘的图片,再引出傣族舞蹈的体态特点。

3、达标教学: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采用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方法:

⑴、在做傣族舞体态动作的时候,是通过欣赏一组图片,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对这一块内容马上就掌握了。

⑵、手形手位的教授。利用一些手形手位的图片,再加上对于孔雀这种动物的描述,使学生们强化记忆。

上一篇:关于雨的现代诗句下一篇:医药代表与医生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