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考察报告(共8篇)
庐山考察报告 篇1
庐山考察报告
1、考察时间:2010年8月20日至2010年8月29日
2、考察目的:
1、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2、了解庐山的资源环境和红色文化概况
3、以庐山为借鉴,为黄冈市的红色旅游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献言献策。
3、考察路线: 第1天黄州——九江;
第2天上午九江——庐山及整理内务;下午花径——锦绣谷——仙人洞; 第3天含鄱口——五老峰;
第4天三叠泉;
第5天美庐——会址——三宝树——博物馆;
第6天汉阳峰;
第7天植物园——小天池——望江亭——北门;
第8天上午大天池——龙首崖;下午参观庐山牯岭街及休整;
第9天庐山——九江——黄州;
第10天室内整理考察资料,编写考察报告及图件。
一、庐山概况: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
—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长约25公里,宽约20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牯岭街1167米,高出四
周平原约1440米,属中山类型。庐山的地形成因是断裂隙起的断块山,周围断层颇多,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规模较大,由于这种断层块构造而形成的山体,故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千姿百态,山地的周围则满布着断崖峭壁,峙谷幽深。庐山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类型,有地质公
园之称。庐山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基地和宗教中心。1996年12月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庐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
一、全国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我国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
景观、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是世界级名山。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由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亚热带山地气候特征,土壤和植被垂直分带明显等特征,也就成为了一个各高校都首选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地点。
二、庐山地质概况
(一)庐山的形成庐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它是一座崛起
于平地的巍峨的孤立形山系。但是在上升之前它曾经也经历过了沉降的过程。
大约在10—23亿年前,即前震旦纪——二叠纪时,本区处于浅海至滨海环境,并发生
缓慢的沉降,沉积物厚达5000米,沉积岩层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等。当然在总的沉降过程中,也有几次的上升,过程如下:前震旦纪——吕梁运动上升为陆地,——后下沉——晚奥陶世上升——后下沉——志留纪末至泥盆纪早期上升(加里东运动)——泥盆纪中期至二叠纪下沉。
中生代燕山运动时,从上二叠纪至白垩纪庐山发生断裂上升而成为陆地——晚白垩纪庐山周围断裂下沉接受沉积,沉积物厚达数百米——第三纪历史地区微弱上升——第四纪直到现在强烈上升,并使庐山成为断块山,山体受到剥蚀,但是庐山周围相对下沉,而且产生鄱阳湖。庐山断裂上升量最大是在山体的中南部,向东北方是西南方递减,所以庐山的高度也同样中南部喂最高。
(二)庐山的地层
本区地层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庐山主要由震旦纪及前震旦纪地层组成,山体中部出露最宽向东北部和西部收敛,以九奇峰,仰天坪一节为界,庐山地层分为南、北两部。南部主要由出露前震旦纪双桥山群,庐山最高峰汉阳峰为前震旦纪喷出交流纹岩组成,因受风化,故呈圆浑状,北部出露震旦系统南沱组。
(三)庐山岩石的类型和特征
庐山的岩石主要有两种类型:沉积岩和变质岩。
1、沉积岩:沉积岩主要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其中,砾岩最为常见。在环湖路的芦林冰碛泥剖面中,砾岩居多,大小混杂,但磨圆度均较好。其构造有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主要受河流和风力作用影响而形成。
2、变质岩:庐山的变质岩主要由沉积岩经过区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石英岩、板岩、片岩、片麻岩、角闪岩等,片岩居多。其结构有等粒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等,构造多为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块状构造,特点是呈块型或片型,片岩层理分明。
三、庐山地貌概况
庐山是由北东——南西走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呈肾型,中部宽向东北是西南逐渐收窄。山体内的褶皱、断层、个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此外,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
(一)构造地貌
庐山主要是在中生代燕山期形成,组成庐山的地层由沉积到剥蚀。庐山的构造、岩性和新构造运动对山体及次一级地貌的形成起着控制作用。主要构造为东北——西南方向即褶曲的延伸方向,受来自西北——东南的挤压力。完成后,内力作用见效,外力作用增强,从燕山运动到新构造运动,主要受外力作用,既破坏又建设。庐山大致从九奇峰——仰天坪一线为界,分为南北两段。九奇峰一带发育一系列逆掩断层,同时又受岩性影响,在地貌上出现奇峰林立,谷岭相对的现象。
由构造(褶皱和断层)所控制的山脊主要有5列,由南向北,高度逐渐降低,山脊之间为谷地,主要有4列,山脊和谷地平行排列,而且均作北东——南西走向。
(二)河谷地貌
发源于庐山的河流,主要是循软弱岩层和在地质构造发育,其流向主要是北东——南西,其次是横切构造的而较新发育的河流。它们流向大都于上述流向垂直。河谷的形态十分特殊,这就是上游宽谷,下游为峡谷,两者之间出现裂点和瀑布。
1、宽谷:多发育在软弱岩层之上,于地质构造相适应,且与岩层走向一致,谷宽而浅,谷地内覆盖着第四纪堆积物。宽谷的高程,在山的中南部最高,向东北降低,如仰天坪:1260米~1300米;七里冲:1100~1250米;东谷、西谷:900米~1100米;天梯:400米。
2、峡谷:表示第四纪地壳上升,河流强烈下切而成。峡谷谷坡陡峭或阶梯状。纵比降
较大,多裂点和瀑布,表示幼年期河谷特征。如庐山西侧的石门涧,它是东谷和西谷的下游,在长约4~5公里范围内,高度下降800米。
3、瀑布:由于溯源侵蚀作用,即流水向沟谷源头侵蚀,随着侵蚀作用不断加强,侵蚀面不断后退,转折点坡度变大,水流到次便会形成跌水,形成瀑布,如三叠泉瀑布、大口瀑布。
(三)冰川地貌
庐山是存留第四纪冰川遗迹最典型的山体:大坳冰斗、芦林冰窖、王家坡U形谷、莲谷悬谷、犁头尖角峰、含鄱岭刃脊、金竹坪冰坡、石门涧冰坎、“冰桌”鼻山尾、羊背石、冰川条痕石„„海拔800~900m的网纹土这都是冰川地貌的有力证据.下面是几处主要的冰川遗迹
1、王家坡U形谷:冰川在谷底流动中,侵蚀和掘蚀所塑造的谷地形态。谷地宽而两坡陡,横断面呈U字形。是庐山U形谷中规模较大,形态特征保存较为典型的谷地之一。谷地有震旦系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所组成,气势浩然,谷地源头高程约800米,长达4公里,谷地宽约700米。谷中有著名的王家坡双瀑。
2、大坳冰斗:冰川源头屯积冰雪的小型凹地,呈圈椅形状,后壁陡峻,一面开口。大坳冰斗,是鉴定冰川遗迹的重要标志之一,位于大月山东北角,由震旦系南沱组片麻状含砾石石英岩所组成,冰斗长300米,宽250米,深约100米,斗底高程1200米。
3、含鄱岭刃脊:是较为典型的岩地貌景观,海拔1286米,长约1250米,由震旦系南沱组长石石英砂岩夹砂粒所组成。岭脊如刀刃,两坡陡峻,形态似鱼脊。
4、犁头尖角峰:因冰体啮蚀山坡,使山峰形成金子塔形而称为角峰。海拔1328米,峰体苍劲,形如铁犁,挺拔俊俏,构成特有的孤峰地貌景观.刃脊和角峰成因:刃脊和角峰是在冰斗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前者是谷坡冰斗壁后退的结果则使山脊形状锋锐,后者是相邻而朝向相反的谷源冰斗壁后退形成的极尖峭。
5、芦林冰窖:冰窖是山谷冰川的发源处,是屯冰的基岩洼地。芦林冰窖地貌上称为芦林盆地,发育于震旦系南沱组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之上,底部有冰物沉积,长约1300米,宽约750米,呈椭圆形洼地,现为芦林湖。湖水清澈,湖畔浓荫馥郁。
6、石门涧冰坎:L长约3000米,宽200余米,谷地呈槽状,亦是冰川谷。在其出口处,由基岩及其上覆的冰积物组成一横亘于谷中的门槛,形成冰坎地形。石门涧,水系发育丰沛,有急湍奔泻的石门涧瀑布。
三.气候概况
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气候状况受到大范围气候状况的制约,具有鲜明的季风气候。以牯岭为参照系,年平均气温为11.5℃,比同纬度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低5~6℃,与北京年平均气温11.6℃几乎相等,这相当于牯岭纬度向北推移10°。盛夏时,长江中下游河谷和鄱阳湖盆地一片热浪,而庐山虽处于这片夏热中心,却与“长江火炉”形成鲜明对照。牯岭7月份平均气温为22.6℃,比山下九江、星子低7℃,这与自由大气气温垂直递减(0.6℃/100米)基本相符合,在相同天气状况下,夏日午后最热的时刻,牯岭气温比九江低10℃,比星子低7.8℃。牯岭极端最高气温只有32℃,故而有“清凉世界”的美誉。有趣的是,牯岭的英译文Kuling便是从英语Cooling(清凉)一词演变而来的。庐山是一座中山,与周围平原地区相比较,却具有山地气候特色,表现出夏短冬长,春迟秋早的四季特色。牯岭的四季,同山下九江、星子相比,夏季短85天,7月进初夏,季节开始落后一个半月,“走走过场”便悄然而去了;冬季早早“叩响山门”,提前一个月来临,延后一个月迟迟不愿结束,冬季几乎比山下长两个月;春季姗姗来迟,三月桃花四月开,明媚的春光常常伴随着云雾,使春光神“半抱琵琶半掩面”;天高云淡的秋季,云雾偏少,显现庐山真面目的机会增多,和九江,星子相比,秋季的来去都提前一个月左右,而秋季的长短差别不明显。冬日的庐山,仿佛是耸立在江湖间的一座琼岛。牯岭1月份多年平均气温为-0.1℃,极端最低气温,也曾在水银柱-16.8℃的刻度上停留过。
四, 植被概况
庐山由于山地自然条件的复杂性,许多植物比平原更有条件保存下来。为保存古老类型,如鹅掌楸、擦木、大血藤、紫树等和引进新的植物种类,提供了有利条件。早在本世纪之初,中国植物学奠基人之一的胡先啸教授,便对庐山的植物社会进行过调查;秦仁昌、陈封怀等教授也相继作过研究。他们三人于1934年在庐山建立了中国第一座正规的、供研究的植物园--庐山植物园。从国内外相继引种3千余种植物,总数达到3000余种。
庐山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东部常绿阔叶林亚区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植被上显示出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过渡特征。庐山植物有两大特色:一是杜鹃花种类繁多,植物园已建成拥有300余种杜鹃花的国际友谊杜鹃园;二是裸子植物丰富,植物园拥有裸子植物260余种,被称为松、杉、桧、柏的活标本园,为中国之冠。
五、土壤概况
庐山土壤形成因其独特的形成过程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形成类型多样的土壤。据庐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常绿阔叶林的植被条件,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和黄壤。但是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生物、气候依次变化,土壤类型也依次更替,呈现出垂直地带性的特征。另外,许多隐域吐,像草甸土、沼泽土、水稻土、石质土等在庐山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从庐山的地质基础来看,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使庐山沿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1000~1400m的山地,奠定了当前庐山土壤垂直地带性的基础。另外,庐山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各种类型多样的地貌形态。这些都是构成了庐山土壤形成的基本条件。庐山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变化,深刻地制约着植被地垂直分布,因此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带的更替,由于植物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并且影响到土壤结构以及保湿和保持养分的性能,所以庐山植物的分布垂直分布特征直接影响到土壤的形成。庐山的局部地貌和水文状况使得局部地区土壤发育,形成一些非地带性的土壤。如五老峰一带,地势高,山峰陡峭,在岩石缝隙中,因排水不畅,且风蚀作用微弱,从而发育成石缝土。在溪边和湖滨平地地区,因地下水的影响,往往形成草甸土。
六、总结
庐山在资源开发和利用、环境保护上的成功经验对黄冈市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坐落于大别山下的黄冈市有着丰富的红色革命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红色革命圣地。黄冈是中共早期建党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组建了红十五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红四方面军等革命武装力量,爆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建立了革命政权,是当时重要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五师转战大江南北, 新四军中原突围在此发生;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由守到攻的序幕。为缔造共和国,先后有44万黄冈儿女英勇捐躯,其中5.3万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三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林彪、王树声、韩先楚、陈再道、陈锡联、秦基伟、周希汉等200多名开国将帅,1989年中央军委确定了33位军事家中,黄冈就有林彪,王树声和李先念三人,黄冈还铸就了“紧跟党走、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老区精神,留下了以红安七里坪、红安烈士陵园、麻城烈士陵园、刘邓大军高堂铺战斗指挥所为代表的一大批珍贵的革命遗址和遗迹,红安有“全国将军第一县”、麻城乘马岗镇有“全国将军第一乡”的美称。丰厚的革命历史资源决定了其重要的红色旅游地位,在2005年确立的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黄冈就有麻城市烈士陵园、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英山县英山革命烈士陵园、罗田县胜利烈士陵园入选,黄冈也被列为国家12大红色旅游区之一,而武汉—麻城—红安—新县—信阳是国家推荐的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对黄冈市发展红色旅游的几点建议
1、深挖资源,整合景点,加强合作,形成体系规模
在黄冈市内,各县市红色旅游资源之间缺乏联系,红色旅游资源和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之间也缺乏联系,我们可以将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加强他们之间的合作。在黄冈市完全可以形成东坡赤壁旅游区,大别山生态旅游区,四祖、五祖佛教旅游区,红安、麻城革命遗址旅游区相结合共同发展的运作模式。
2、隆重包装,拓展内涵,组合多种旅游产品
除了进一步包装好已经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红色旅游景点,如红安、麻城等,还要注意开发那些旅游价值较高但有长期没有得到重视的红色旅游景点,如团风县贾庙、杜皮等,以延长产品链。拓展内涵,把“红色”和“古色”(古代历史遗迹)、“绿色”(自然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红带古,以红带绿,以古促红,以绿促红,兼及其他文化旅游,拓展旅游资源,延长旅游时间,提高旅游内涵,从而拉长旅游产业链,提高当地旅游产业收入。产品组合,红色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可以和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相结合。一是“红红组合”,就是相邻的革命老区或主题相关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组合在一起,例如麻城市可以将市区的烈士陵园和将军之乡乘马岗镇的红色旅游资源组合在一起。二是是“红绿”组合,即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组合,例如罗田县可以将罗田县胜利烈士陵园和天堂寨旅游组合在一起。三是 “红古”组合,即红色旅游与历史文化旅游以及古迹古遗址旅游组合。产品组合可以实现捆绑经营,共享客源市场;可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可以延长产品链,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游客消费。
3、完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
主要是依法打击景区乱收费的行为,更新红色旅游景点陈列方式;提高景区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可以在当地高校黄冈师范学院设立旅游专业,引进或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门化人才,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出台相关法规条例,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保护;注意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同时还要提高景区的接待能力。
报告人:政法学院“红色之旅”庐山资源
环境综合考察小分队
庐山考察报告 篇2
一、德国物流园区发展概况
德方专家把物流园区 (Logistik Park, 简称LP) 和货运中心 (Guterverkehrszentren, 简称GVZ) 看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物流园区的服务对象是某一行业或企业, 具有专业性和特定性;而货运中心服务的客户是所有的企业, 具有通用性和社会性。按照我们的思维习惯, 也为了表述的方便, 本文把这两个概念统称为物流园区。
(一) 德国物流园区发展历程
德国是物流发展最好的欧洲国家, 在物流园区建设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德国的物流园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建立, 到现在全德已有33个物流园区。
1984年, 德国第一个物流园区——不莱梅物流园区建立。1992年, 当时的联邦铁道部和过去东德铁路局合作, 提出了物流园区建设的总体规划。1993年, 德国货运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D G G) (即德国物流园区协会) 在不莱梅成立。1994年, 德国邮政在园区内建立了邮件处理中心, 随后铁路公司也在园区内设立了货运中心。2001年, DGG参与制定了联邦政府交通部对物流园区建设的一些相应法规。2002年, 物流园区的规划并入德国交通网络规划。
(二) 德国物流园区发展模式
在物流园区的建设和经营上, 德国一般采取联邦政府统筹规划, 州、市政府扶持建设, 组建发展公司企业化管理, 入驻企业自主经营的发展模式。德国现有33个物流园区中, 有11个物流园区的公铁联运中转站是德国联邦铁路投资修建的, 政府资助最高可达80%。
州及地方市政府主导前期规划论证及基础设施建设。由当地政府出面, 组织企业、协会与开发商等, 共同开展需求调研及可行性分析。政府与土地拥有者进行谈判, 先期投资购买土地, 完成“熟地”建设, 每平方米前期费用约为120欧元 (含30~40欧元的地价) ;然后, 按照每平方米80欧元的价格卖给物流企业;垫付的价差, 政府通过以后的税收收回。
(三) 德国物流园区功能定位
德国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是根据物流需求来确定的。物流需求主要来自当地居民消费需求、生产需求和中转需求三个方面。从德国发现的规律来看, 为满足居民消费的物流需求, 一般50万人口应该有1个物流园区;生产需求和中转需求数据, 可分别从当地生产企业和港口等处取得。如不莱梅50万人口设1个物流园区, 占地1.7平方公里;柏林350万人口, 设3个物流园区。德国许多物流园区的面积都超过200公顷。
德国物流园区选址, 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转运方便;二是交通便利;三是经济合理;四是生态环保。
(四) 德国物流园区管理体制
由入驻企业共同组建非盈利的发展公司 (类似于协会组织) , 负责物流园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发展公司运转所需费用, 政府负担25%, 其余部分由入驻企业分担。
德国货运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对德国货运中心提供服务。其目标是将货运中心在地方和区域等级产生的积极影响转变至国家及欧洲等级。主要服务领域有:促进货运中心之间的多式联运, 组织货运中心的业务合作;制定货运中心的服务标准, 主持货运中心的考核评价;承接全国与国际研究和咨询项目, 推动货运中心可持续发展;参与欧洲货运中心协会的工作, 扩展欧洲及全世界物流平台。
(五) 德国物流园区的绿色环保措施
运输方面的节能环保措施。运营车辆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使用节能环保设备, 政府给予补贴;对驾驶员进行节能驾驶培训, 经过培训可以节油10~20%, 节约成本的一半奖励司机;运用信息化手段, 优化运输组织, 对不同物流企业的货物重新组合, 增加满载, 减少空驶;对多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 超过3 0 0公里运距, 就要考虑铁路或水运;采用甩挂运输, 用四个拖车就可以完成100多个集装箱的移动工作;大量使用带支架的桥式集装箱, 移动时收起支架拖走, 到位后放下支架可当临时仓库, 减少了多次搬倒;在公路集装箱运输中, 大量使用中置轴挂车列车, 一台拖车可同时牵引两个集装箱或两个汽车商品车挂车, 运输效率成倍提高, 碳排放量显著减少。
物流园区的节能环保措施。建设物流园区必须按照1∶1的比例, 在园区外购买绿地, 园区内还要留出25~30%的绿地。绿地不仅是景观, 而且充当吸纳雨水的作用, 使雨水能够渗入地下。利用仓库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 所发电力进入统一电网。我们在奥格斯堡一家物流企业了解到, 企业入网电价高于用电价格。这家企业100万欧元的发电设备, 利用发电和用电价差, 大约10年可收回投资。
德国的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到2020年, 在保证物流量直线上升的同时, 温室气体排放要比1990年降低40%, 高于欧盟设定的指标。目前, 德国的大货车普遍适用欧Ⅳ排放标准, 开始研究是否采用欧Ⅴ、欧Ⅵ标准。有8个实验区正在研究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为汽车充电。园区的规划建设, 执行噪声控制标准, 并注重风景视觉效果。
(六) 德国物流园区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贡献
物流园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近年来, 物流业是德国增长最快的产业, 增速超过了G D P的增长, 排在汽车产业、医药健康产业之后, 超过机械制造业位列第三。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和高效运行的物流园区, 带动了海运业特别是集装箱运量的增长。物流业不仅增加了当地税收, 减轻了政府负担, 而且帮助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优化物流系统, 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效应。
物流园区对社会的贡献。有资料显示, 不少于1200家企业在物流园区设立了办事机构, 提供了40000多个就业岗位。
二、德国物流园区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虽然中德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自然环境、资源秉赋、经济体制不尽相同, 物流发展模式也有很大区别, 但德国物流园区的发展经验, 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一) 物流园区的设立要以需求为基础
物流是生产性服务业。物流园区一定要以需求为基础, 以产业为依托。我们参观的勒沃库森化工物流园区占地11平方公里, 70多家公司的100个生产车间及研发机构分布在三个厂区, 来自50多个国家的45000名员工在这里工作。我们在另外一个城市, 还参观了一家与工业园区配套的物流园区。上世纪90年代初期规划80公顷土地, 到现在只开发出24公顷, 主人指给我们看的还是白纸上的蓝图和绿色的田野。这家园区独家ONLY
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是缺乏足够的有效物流需求量。通过对比分析, 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 物流需求的规模、结构、特点, 是物流园区设立的重要基础和首要条件。离开了对物流需求的分析和把握, 就失去了物流园区建设的基础和条件。中国是这样, 德国是这样, 其他国家也是这样。
(二) 物流园区的运作应贯彻供应链管理理念
德国专家把物流园区看作是供应链的中心环节。通过园区, 实现海港与内陆的连接, 远程运输与城市配送的连接, 生产企业上下游之间的连接, 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的连接, 直至生产者与最终消费者的连接。大企业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把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 物流园区因此成为物流外包的良好载体。由于无缝连接的硬件设施和高效可控的信息系统, 使得精益化物流成为可能, 大大提高了供应链运行的效率。
(三) 物流园区应是多式联运的枢纽
多式联运是德国物流园区的显著特点, 每个园区至少有两种运输方式连接。我们参观的科隆物流园区, 内河、铁路和公路三种运输方式构成了多式联运体系。一部大型吊车, 横跨三条线路, 可以很方便地直接换装。
近年来, 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超常规发展, 特别是线路建设突飞猛进。但相应的节点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节点与线路不配套, 各类节点不连接, 多种运输方式无法实现有效衔接。
(四) 物流园区在绿色环保方面大有作为
物流业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 物流园区在绿色环保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物流园区的多式联运功能, 优化了交通布局, 可以把公路运输转移到铁路或者航运, 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我们应该学习借鉴德国经验, 从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入手, 推动我国绿色物流体系建设。
(五) 物流园区的管理须体现合作协同精神
物流园区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坚持合作协同的精神。奥格斯堡物流园区的占地, 分属三个行政区域管辖, 由三家政府出面组成一个委员会, 统筹协调规划和建设问题。这在我们看来, 这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德国的行业协会在与各有关方面的协调、协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组织行业培训、会议研讨、代表企业与联邦铁路部门沟通, 参加联邦以至于欧洲协会的活动。
(六) 政府应明确在物流园区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德国政府在物流园区发展中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统筹布局。二是规划设计。三是投资赞助。四是营造环境。政府不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企业按照市场的需要, 依法经营, 照章纳税。
三、对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的建议
12年前, 在深圳出现了第一家叫做“物流基地”的基础设施。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物流园区 (基地) 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2009年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把物流园区列入九大工程之一, 各地掀起了新一轮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的热潮。但总体来看, 我国物流园区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促进我国物流园区健康发展, 参照德国物流园区发展的做法与经验, 我们提出以下关于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的建议。
(一) 从转变发展方式的角度支持物流园区发展
我们要充分认识物流园区的基础性和公益性。物流园区和供电、供水、供气及公交系统一样, 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创造的价值, 主要体现在产业链的整体优化, 对其他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上。物流条件也是投资环境的有机构成, 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物流业高效有序运作, 同时也会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物流业的发展, 有利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我们要按照《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 构建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园区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 资源的有效整合, 业务的流程优化, 能够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降低物流成本, 减轻能源和环境的压力, 是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枢纽性设施。
建议采取多种措施, 支持物流园区发展。中央政府层面, 应抓紧制定物流园区发展专项规划, 尽快确定全国物流园区的基本布局。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把物流园区纳入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政府应该像投资其他基础设施那样, 支持物流园区建设。物流园区产生的自身效益比较低, 不宜笼统地按照亩均投资、亩均税收等标准设置准入门槛。由于这些项目投资大、回报慢, 不宜收取过高的土地费用, 并要拓宽物流园区建设的投融资渠道。
(二) 研究制定我国物流园区设立的标准和条件
当前, 各地建设物流园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再加上我国土地资源紧缺, 增值预期强烈, 各类企业积极要求参与建设, 物流园区规划占地规模迅速膨胀。如控制不好, 有可能出现盲目投资和圈占土地的问题。
我们建议, 应在做好现有仓储类物流设施 (物流园区、配送中心、货运场站、各种仓库等) 情况调查的基础上, 抓紧建立符合我国国情需要的物流园区设立标准和条件。要明确多么大的需求量, 设立多么大的物流园区;要设置居民消费、生产配套和中转物流量的核算标准;要有多种运输方式衔接配套的硬性规定;要有节能环保的具体要求;把这些标准和条件, 作为规划布局, 批准立项的依据。
(三) 务实构建我国物流园区的考核评价体系
我们建议, 借鉴德国的做法, 结合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特征, 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减少城市交通压力、优化城市布局、促进资源整合、减少环境污染等各项指标, 建立社会化的物流园区评价体系和方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深入开展物流园区综合评价工作, 从行业自律层面强化对物流园区的管理, 引导物流园区健康发展。
(四) 积极推进我国绿色物流园区建设
在绿色物流方面, 我们与德国相比差距较大。全面推进, 困难较大, 但有几项工作可以先做起来。如, 选用节能环保车辆, 加大对企业更换车辆的补贴力度, 限期淘汰老旧汽车;开展驾驶员节油培训, 拿出节约部分奖励驾驶员;加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优化运输组织, 减少空驶浪费;制定桥式集装箱行业标准, 积极推广甩挂运输;允许中置轴挂车列车在高速公路行驶, 提高货车运行效率;研究提出仓库屋顶太阳能发电进入统一电网的可行性, 制定优惠政策, 促使企业自发地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探讨入驻物流园区的企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交易碳减排量, 而获得节能减排收入及政府补贴;加强物流园区和企业的绿色物流检查与评价, 运用政策杠杆, 调动企业节能环保的积极性;随着铁路建设进度加快, 客货分线快速推进, 铁路运能紧张问题得以缓解, 要抓紧研究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分流的问题;扩大铁路和水路运量, 发挥公路集疏运与城市配送的功能;加强联运转运设施的规划建设、信息系统的对接和管理体制的协调, 促进多式联运发展。
(五) 加强地区和部门间物流园区的合作与协调
我们建议, 中央政府层面, 应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牵头, 吸收相关部门参加, 制定有关的规划与政策, 加强对物流园区发展的指导、协调和宏观管理。各级各类物流园区应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重要节点城市的物流园区应该纳入全国统一规划。地方政府要服从于全国统一规划, 指定专业职能部门分管物流业及物流园区相关工作。要加强物流园区规划、立项及专项资金投入的后评价工作, 对于改变土地用途, 挪用专项资金的, 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六) 与德国有关方面建立物流园区联系机制
山西学校考察报告 篇3
一、三所学校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极其到位
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极其到位,在三所学校随处可见教育学生的标语,校园内、走廊里、教室里等等。只要学生看得见的地方就会有。如:“大胆表达,勇于质疑,让思想碰撞,让心灵交流,频频闪烁智慧的火花”,“态度决定高度,习惯决定命运”,“不比基础比发展,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时尚比德行”,“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多彩课堂缔造希望,合作创新尽显风彩”等等。“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这些名言警句,对学生来说具有多么大的教育意义。学生时刻能比较自己的行为。
二、三所学校课堂改革学案实用、教学模式新型
灵石二中学科采用学案教学,学案的设计分为:“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展示反馈——拓展提升”四大板块。学案给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内容方法,它是架在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过程为“自主学习、学案引领;小组合作、互助共赢;展示反馈、张扬个性;拓展提升、激励成功。”四个环节。其核心是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亲历探求知识的过程。形成学习经验,内化为自学能力。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的学习方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情,对教材进行创作加工,集体备课设计而成。学案让学生在学习前便了解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标,成为沟通教与学、学生与教材的一座桥梁。它同时又是教案,师生课堂共同操作,教学案一体化。学案教学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转变了教学方式,进而可以解决学生厌学等课堂教学问题。“学案教学”明显提升了学生自学、参与、合作、交流、表达、质疑、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学生的团队精神、意志、毅力、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也都得到了培养,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山西省新绛中学是“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和“山西省示范高中”,是有着光荣传统和辉煌业绩的百年名校,但在2004年以后,学校一度遭遇办学危机:面对生源质量下滑、教师流失严重的双重困境,学校选择了革故鼎新。2008年,该校开始实施以深化优化“学案课堂”为核心的全面课堂改革,充分发挥“学案”的目标引领作用,大胆采取半天授课制,学生半天上课,半天自主学习。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学校摆脱了困境,创造了历史,如今的新绛中学,文化建设特色鲜明,素质教育有声有色,高考成绩突飞猛进。新绛中学的课改是从课堂开始的,改革的重点也是推行“学案课堂”。“学案课堂”的内涵:编好学案是前提,完成报告是基础,课堂展示是提升,自主学习是灵魂,综合提升是目的。学案课堂八字方针:教师——编、验、点、导,学生——学、做、展、悟。通过两种课型:自主课和展示课加以落实。
新绛中学的课堂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六至七个小组,每个组八至九人,实行“环形座位”,同时教室四面均有黑板,教师和学生随时使用。还有整个教学楼随处可见黑板,黑板上呈现的是每班同学的“学习报告”。消灭课后作业,成立“导师”引领下的“半天授课制”。新绛中学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基本是由学生答疑主讲,教师只是解决学生疑惑的主要问题。学生可以坐着,也可以站着,体现课堂的民主和谐。
在运城市人民路实验学校,观看了介绍学校的纪录片,听了两节课。它的的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舞台;它的上课是真正意义上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主人。无论是第一环节中的基础达标,还是以后环节中的设问导读、巩固训练、拓展延伸,它的学生思维一直在动,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做到了以学定教、多学少教、能学不教。教师定位准确,不越俎代庖,真正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在课堂中学生紧跟导学案积极学习,或练习,或思考,或动手操作,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动态之中。期间教师巡查点拨,指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课堂上教师能适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多次感悟;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说、勇于说、乐于说,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可以说他们的课堂是高效学习的课堂,主动探究的课堂,合作交流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评价,评价语言朴实、准确,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让课堂回归常态,让课堂流露真情。他们的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情感的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真正做到了“师生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信任”。
三、扎实有效的学校管理是三所学校教学工作的有力保障
根据三所学校的介绍,他们每一年级都责任到分管年级的副校长和年级主任,各司其责。对教师的考核,是根据实际情况,以学生的达标数作为考核标准,教师不分等级,同科同年级教师捆绑考核,得同样的奖金。教师之间不留一手,而是毫无保留相互共赢,我认为这样能极大地开发教师的集体智慧,为共赢而献计献策。对学生的管理,更是责任到人。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小组长的作用很明显,人人抢着争当小组长,参与性较高。几乎每个学生管一样,事无巨细,有管纪律的、卫生的、个人卫生的、卫生角的、讲桌整洁的、课桌摆放的等等。这样每个学生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者,相互之间可以换位思考可以相互理解,工作好做多了。从而学习秩序有条不紊、生活环境清新怡人,每个小组有自己的黑板并可以自己设计,画上喜欢的花边,起个好听的名字,这与一般意义上的教室大相径庭,处处彰显了人文教育、和谐发展。整个学校体现出来的是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通过参观学习,三所学校容校貌、严谨的师风、学风,严格的教育管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的教学模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触很深,思考颇多:
打造高效课堂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从我们参观的三所学校来看,关注课堂、研究课堂、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已是必然趋势,通过课堂改革最终实现学生的低负担、课堂的高效益,是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效结合的实践平台,是改变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低效、无效甚至负效教学行为的有效举措。
庐山实习报告 篇4
实习目的:我们的专业是旅游管理,而旅游文化学是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我们通过参观庐山这个世界文化遗产之“世界文化景观”,考察不同的旅游文化景观来加深我们对该专业的了解和认知,丰富我们的知识面,认识到旅游文化对旅游主体的重要性,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的影响与价值.最后分析这两句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旅游内涵与价值。分析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
实习时间: 2012年11月17日至2012年11月21日
实习地点:江西省庐山
实习内容:考察,分析与评价庐山文化旅游的类型与特征;庐山旅游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分析庐山被誉为”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历史名山,建筑名山,等的成因。最后考察,分析与评价九江旅游文化的类型,特征,内涵与价值。指导老师:梁锦梅、曾兰华、杨雅莹 实习生: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1106班陈惠君 [一]、关于庐山概况介绍: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接中国九江,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山体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南北长、东西窄。全山共90多座山峰,最高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群峰间散布有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 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水气缭绕的万顷江湖,使庐山夏日清凉,雨水充沛,云雾弥漫。庐山的年平均雾日多达191天,弥漫的云气为庐山平添了许多迷人秀色和神秘色彩。庐山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
(一)总括我们实习的安排内容
实习时间:2012年11月17日至2012年11月21日
实习内容:调查庐山主要植被类型及组成、结构动态和分布规律。
实习路线:11月18日下午:沙河庐山站—— 庐山南门——匡夏宾馆——大林路(冰川遗迹)——如琴湖(别墅,园林,湖心亭)——花径(摩崖石刻,园林,白居易草堂)——锦绣谷(天桥,仙人洞)——匡夏宾馆。远途听老师的讲解,参观不同的景观,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内涵与价值。11月19日:匡夏宾馆——月照松林(黄山松,松门别墅)——回龙路——黄龙寺——三宝树——庐山会址——毛泽东诗词纪念园——庐山博物馆——芦林湖——含鄱口——植物园——东谷别墅群——美庐——匡夏宾馆。关于庐山的旅游景点的综合实习,了解了庐山文化,历史与建筑对景点的重要性。8月21日:匡夏宾馆——小天池——大天池——庐山北门——九江浔阳楼——九江大桥——琵琶亭——甘棠湖(点将台,烟水亭)——沙河(庐山站)对九江旅游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与补充
(三)参观庐山各个景观,分析庐山文化的旅游价值
一、庐山的自然风景资源
从第一天开始我们便体会到庐山的自然之美,从如琴湖到锦绣谷,从含鄱口到小天池,从牯岭到花径,自然风光无比的美好,简直是预言都无法言喻的。各种各样的景观,丰富茂盛的植物,如黄山松、直条型扁柏、马挂木、化香树、落叶阔叶树金、钱松、小叶柏了树、灯台树、大花金鸡菊、胡桐树、红豆杉、柳杉和冷杉。应有尽有。而且植物都是具有历史的。特别的让人惊讶。如三宝树两棵柳杉,一棵银杏,都是具有几百年的历史的了。这些自然资源都是庐山的宝贵财富,当初我们刚到庐山看到满山的枫叶时一直在感叹,相信很多旅客也和我们一样,庐山就像是一阁氧吧,绿化非常好,真是令人向往的地方.二、庐山的宗教文化资源
我们在美庐,在黄龙寺,在牯岭街,在三宝树,在东谷别墅,都可以体会到宗教对庐山的影响力。庐山宗教的分布,无论是时间历史分布,还是宗教种类分布,在所有的宗教名山中都是名列前茅的。时间上可以追溯到公元386 年,可谓源远流长,宗教种类有佛教、道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而在庐山独特的宗教文化中,影响比较大的是佛教文化,其次是道教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特别是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在此建立了很多相关的建筑.在参观各种不同别墅,教堂及建筑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庐山也是中西文化最早的交汇处之一。这次实习过程中参观过的很多建筑都是那时候留下来的。
三、庐山的历史,名人文化资源
没去庐山前,从网上查过到中国田园诗的开创者、大思想家陶渊明,是庐山人。公元418年,他在庐山写的《桃花源记并诗》,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谢灵运,中国第一个山水画家顾恺之,中国第一个山 水画理论家宗炳,有“书圣”之称的书法家王羲之,都在庐山进行了学术研究或艺术创作。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些名人所说的那种庐山美。如面如小提琴的如琴湖,还有美丽的芦林湖。看得我们惊呼声一波接一波。
而最特别的是,我们参观的别墅群,也是就有历史意义的。据资料,自1895年起,庐山有英、俄、美、法等二十余国建造的别墅群,庐山成了中外著名的避暑胜地。同时,庐山出现了大量的外国教堂、银行、商店、学校、医院,以及市政议会等,庐山成为西方文化影响中国腹地的独特代表。最特别,最重要的人物就是李德立了,他对于庐山风景区的贡献是最大的了。
在参观庐山博物馆和庐山会议旧址过程中,我们从不同的物质,不同的文献,图片,资料中,可以知道.庐山会议旧址位于牯岭东谷掷笔峰麓,风景优美。1959年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现在,这里已辟为庐山会议纪念馆。里面保存着当年许多珍贵的实物、照片、材料和根据纪录片制作的录相片,供游人观看。位于会址和大厦中间的就是庐山图书馆。庐山博物馆位于芦林湖畔,那是毛泽东在庐山期间曾住过的地方,人称芦林别墅。1984年改成博物馆馆址。解放前庐山各栋中外别墅中的精品、陈列品和历史文物是馆藏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的展品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五百罗汉图》。还有博物馆内展出历代名瓷中的精品,非常精美。此外,馆中还藏有青铜器、陶器、工 4 艺品、金石篆刻、历代钱币等藏品,其中也有许多是难得的珍品。都是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的。
还有少不了提的便是烟水亭和浔阳楼了,都是因为名人而出名的,当然那里的风景也非常的令人惊叹的。烟水亭据说是根据北宋寓“山光水色薄笼烟”之意改为“烟水亭”。由于相传周瑜练水军时曾在此点将,故又称“周瑜点将台”。浔阳楼因九江古称浔阳而得名,浔阳楼自唐代至清代沿存,且颇具规模。庐山和中国历史,特别是现代历史紧密相连。它与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信仰、事件和人物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四、庐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庐山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人文景观为内容,构成人文景观融合、主体和客体和谐、岭泉云石交相辉映、江湖山岳浑然一体的完整的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美丽的如琴湖,芦林湖,小天池,含鄱口等,让我们一路上都在惊呼,尖叫。忍不住停下脚步拍照。如我们参观的著名的花径,从公路旁的的法国梧桐到顺路可见的冰川遗迹,再到著名的诗句让我们人忍不一看再看据说唐代诗人白居易登庐山时,山下桃花已谢,而这里的桃花却正值怒放,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大林寺桃花》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现在很多人去庐山旅游就是为了体会这种感觉.而且我们在参观的过程中一路都有提及.庐山的历史由来已久.连我们住的宾馆都历史悠久。匡夏宾馆,是庐山最早居住的子孙创建的。庐山是有这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辅相成而出名的。还有我国著名的的亚 热带高山植物园,风景美丽得让你流连忘返。现代化旅游资源
我们最后一站去到了九江,九江的步行街,挺繁华的。是又一具有开发意义的景点之一。还有九江大桥,虽然没有下去看,但经过途中可以感受到它的绵长。
庐山的冰川地貌是又一重要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各地的地理学家,学者来考察,研究.就像我们在参观过程中所看到的冰川遗迹都是非常具有历史的.如小天池附近的冰川遗迹,还有在博物馆里有关一冰川遗迹的展览都是庐山的又一旅游资源.各种旅游资源形成的原因:它地处江西省北部,东偎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并济,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历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爱此山,世人赞美此山。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从司马迁,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坛巨匠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的文化名山的确立;从慧远始建东林寺,开创“净土法门”,到集佛、道、天主、基督、伊斯兰教于一身的宗教圣地的形成;从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弘扬“理学”,到教育丰碑的构建;从“借得名山避世哗”的隐居之庐,到上世纪初世界25个国家风格的庐山别墅群的兴建;从胡先骕创建中国第一个亚热带山地植物园,到李 四光“第四纪冰川”学说的创立;从上世纪中叶,庐山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到庐山作为政治名山地位的确立……庐山的历史遗迹,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处处闪烁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光华,充分展示了庐山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美学价值。
实习结果:我们更了解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对今后旅游开发知识方面有了更好的补充。我们对旅游资源与旅游文化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对我们学习旅游文化学有更好的侧面反映,让我们从实际中学习到东西。让我们了解历史文化对一个景点的重要性。这次实习不仅让我们了解历史文化对景区开发的重要性还填补我们在地理知识方面的缺憾,还促进我们同学间的感情,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以后在参观景点时会懂得挖掘一些更深一层次的东西。由于天气,我们没能感受到庐山那种雾气的美,那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有点遗憾感。
实习过程总存在的问题:资料准备不充分,实习过程中虽然很积极,但多数都没有做足记录,特别是老师讲解过程中,很多人因为见到景点,就忘了记笔记。
庐山实习报告 篇5
地理实习报告
学校:九江学院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地理教育 学号:21210040132 姓名:樊敏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 九江学院地理教育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目录
前言…………………………………………………………………………… 庐山概况………………………………………………………………… 庐山地貌………………………………………………………………… 实习路线及观察内容………………………………………… 月照松林-庐山观测站-观云亭-大月山山脊-五老峰-大月山水库-大校场-含鄱口-庐山中学门口-仙人洞-石门涧电站大坝
水系及其演变………………………………………………………… 庐山气候…………………………………………………………………… 实习总结与感受……………………………………………………… 九江学院地理教育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前言
(一)实习时间:2013.11.4—2013.11.8
(二)实习地点:江西庐山
(三)指导老师:赵追(地质地貌),赵军凯(人文水文),曹铭
(四)成员:地理教育全体学生
(五)实习工具:罗盘、放大镜、铁铲、流速仪、水准仪、(六)行程路线安排:十一月四号下午,路线:月照松林-庐山观测点-观云亭。十一月五号,路线:女儿城-大月山-五老峰-大校场U型谷。十一月六号,大校场谷底-含鄱口-植物园。十一月七号,冰桌-如琴湖-仙人洞-石门涧电站大坝-博物馆。
(七)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1、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了解和掌握有关仪器和工具(罗盘、放大镜、水准仪、流速仪、地质罗盘、地质锤、铁锹、卷尺、野外记录本、铅笔、海拔仪、风速风向仪、手持GPS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自然地理野外调查工具;
2、培养学生学会野外仔细观察主要岩石、矿物、构造的主要特征,重要自然地理、地质现象,并准确、完整记录所观测到的现象、特征和数据,标本与样品的采集方法,学会初步分析有关现象、特征形成的原因;
3、培养学生独立从事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初步掌握确定地壳运动的一般方法;
4、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庐山主要地貌类型、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了解地质、水文、气候、土壤与植被等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5、使学生学习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调查全过程的程序与方法,包括资料的搜集、野外观测记录、标本与样品的采集、资料的综合分析整理等。
6、了解庐山植被类型和代表性植物的种属,观察植物生态与环境的关系。
7、学会对土壤剖面进行观测及对土壤组成、结构等特征
8、掌握土壤路线调查、土壤标本的采集、土壤分布草图、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9.人文地理特征初步了解庐山地区 九江学院地理教育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庐山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一.简况
中国江西省北部名山,位于九江县以南,星子县以西。它是世界级名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东偎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约25公里,宽约15公里。东西两侧
为大断裂,山体多峭壁悬崖,相对高度1,200~1,400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4,422尺),山势雄伟。传周代有匡氏兄弟七人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因名庐山。又称匡山、匡庐。东汉明帝(58~75年在位)时为中国佛教中心之一。6~8世纪又为道家、诗人、学者驻地,寺庙道观遍布。胜迹有白鹿洞、仙人洞、观音桥、三叠泉、含鄱口等。山中牯岭,又名牯牛岭,以有大块岩石状如牯牛得名,海拔1,056米。清光绪年间先後为英、法、美等国强行租占。1935年始收回。现兴建疗养院、休养所等多处。庐山植物园因有地形屏障,亚热带、南亚热带植物在此驯化生长良好。2009年,庐山植物园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早的亚热带山地植物园。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第四纪期间庐山有冰川发育,引起国际学术界瞩目。因而庐山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庐山虽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但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
二.地理位置
庐山,是中国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位于东经 115°52′~116°8′,北纬29°26′~29°41′。雄踞于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的沙河县中心花园附近。可谓一山飞峙,斜落而俯视着万里长江,正濒而侧影着千顷阔湖,山清水秀景色泛胜。由长江、庐山、九江学院地理教育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鄱阳湖相夹地带,才会形成襟江带湖、江环湖绕,山光水色、岚影波茫之景象。故古人云:“峨峨匡庐山,渺渺江湖间”,形容恰到好处。也正因是如此,庐山才不愧为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
庐山,是中国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位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雄踞于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的沙河县中心花园附近。可谓一山飞峙,斜落而俯视着万里长江,正濒而侧影着千顷阔湖,山清水秀景色泛胜。由长江、庐山、鄱阳湖相夹地带,才会形成襟江带湖、江环湖绕,山光水色、岚影波茫之景象。故古人云:“峨峨匡庐山,渺渺江湖间”,形容恰到好处。也正因是如此,庐山才不愧为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
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它经过漫长复杂的地质运动:早在震旦纪就在浅海底开始沉积,经过“吕梁运动”慢慢升高露出水面受到锉磨,后下沉淹没汪洋海水继得洗礼,直至白垩纪时发生“燕山运动”,掀起“褶皱”波涛重新露出水面,断块续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经长期积雪覆盖,到四世纪末地球变暖,再经更强烈的冰川剥蚀,因而造就了崔嵬孤突,峥嵘潇洒,雄俊诡异,刻切剧烈。
庐山地貌
构造地貌
庐山由构造(褶皱和断层)所控制的山脊主要有5列:五老峰、大月山、女儿城、牯岭、虎背岭。山脊之间为谷地,主要有4列:七里冲、大校场—船洼、中谷(东谷)、西谷(大林冲),山脊和谷地平行排列,而且均作北东—南西走向。
3.1.1 褶皱构造主要地貌如下: ⑴ 五老峰单面山
它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断层陷落于山南。五老峰高1358m。
⑵ 七里冲向斜谷
位于大月山与五老峰之间,发育在三叠泉向斜构造之上。
⑶ 大月山背斜山
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构造控制,走向北东—南西,主要由石英砂岩组成。大月山高1453m。
⑷ 大校场(谷地名称)及西谷次成谷
前者在大月山与女儿城之间,后者位于虎背岭与牯岭之间。成因是牯岭向斜两翼的软弱岩层受外力的强烈侵蚀、破坏而成,地貌特别低下,故成为谷地。
⑸ 女儿城(山名)及牯岭次成山
位于莲谷—东谷的两侧,原是牯岭向斜的两翼,由于岩石坚硬未被侵蚀而成为低矮的山岭,故称为次成山,山岭的相对高度不大。牯岭的日照峰海拔1310m。
⑹ 东谷(又称中谷)—莲谷、王家坡谷向斜谷
受牯岭向斜控制,位于女儿城与牯岭之间,两谷地本来向同一方向延伸,但因受剪刀峡断层的错动影响,故使莲谷、王家坡谷向东北倾斜,而东谷向西南倾斜。
⑺ 虎背岭单面山
它是虎背岭倒转背斜残留的南翼(北翼断陷),成为单斜 九江学院地理教育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层及单面山。
3.1.2 断层构造主要地貌如下:
⑴ 虎背岭断层崖地貌
它是因虎背岭北侧的莲花洞大断层把虎背岭错开,使其北翼断落而成。该断崖在石门涧和莲花洞一带高达1000m,向东北方和西南方降低,断层崖呈阶梯状下降,如好汉坡一带呈二级阶梯。
⑵ 五老峰断层崖地貌
因庐山正断层切进五老峰背斜南翼而成,它在秀峰、海会一带崖高达1000m,向东北方递降。断层崖亦分2~3级,断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许多垭口,所谓五老峰就是五大垭口之间的山峰。
山地夷平面地貌
夷平面在山北分布的高度为1000~1100m左右,生成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即地壳上升之前。夷平面的地形起伏和缓,高差不大,有略为高起的岭脊(齐顶)和相对低凹的宽谷(如西谷、东谷、莲谷—王家坡、大校场谷、七里冲等)。宽谷属古老河谷,谷内发育了Q2红土层,二者均表示为庐山上升前夷平面作用期的产物。夷平面的发育对庐山的建设及旅游业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河谷地貌
发源于庐山的河流,主要是循软弱层和向斜构造发育,其流向以日照峰为分水岭,其东流向东北,其西流向西南,少数是横切构造发育的较新河流。它们流向大都与上述流向垂直,作南东-北西向。河谷的形态十分特殊,与常态河谷不同,这就是上游为宽谷,下游反而是峡谷,两者之间出现裂点和瀑布。
⑴ 宽谷
多发育在软弱岩层之上,并与向斜构造相适应,且与岩层走向一致,如西谷、东谷、莲谷—王家坡、大校场谷、七里冲等宽谷,谷宽而浅,谷地内覆盖着第四纪堆积物,主要有三层:
上层:黑色—灰黑色土层,时代全新世。中层:棕黄色砂砾层,时代晚更新世。下层:棕红色砂砾层,时代中更新世。
⑵ 峡谷
是第四纪地壳上升时,河流侵蚀复活,河谷下游的河床首先遭到强烈下切而成峡谷。峡谷谷坡陡峭或呈阶梯状,纵比降大,多裂点和瀑布,表示幼年期河谷特征。如庐山西侧的石门涧,它是东谷和西谷的下游,在长约4~5km范围内,高度下降800m。宽谷和峡谷之间出现大裂点,表示第四纪庐山上升,河流重新下切和溯源侵蚀到达之处,如三叠泉裂点、天桥裂点。
表1 庐山的峡谷与宽谷的相对应名称及其间的裂点位置 下游峡谷名称 轮回裂点位置 上游宽谷名称 锦绣谷 天桥 西谷 石门涧 芦菱桥 大校场 三叠泉谷 三叠泉 七里冲
水系及其演变 九江学院地理教育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1、水系的形态
在构造影响下,河流流向与构造走向一致,两者相互平行,作北东—南西向,少数河流流向与构造垂直,作南东—北西向。
2、河流袭夺
(1)牯岭——西谷——锦绣谷——仙人洞——黄龙潭;地貌实习。锦秀谷袭夺河:西谷原来由虎背岭南侧向南西流入石门涧,但在天桥四周被向北西流的锦秀谷袭夺。
证据:①、花径风口:风口段河谷是西谷自然延伸部分,谷内堆积物又与西谷相似,保持着棕红色——棕黄色砂砾层及棕红色网纹红土风化壳。②、天桥袭夺湾及裂点:在裂点(天桥)以上为宽谷(西谷),以下为峡谷(锦秀谷)。袭夺时代为晚更新世之后,理由是裂点上溯不远,西谷内由晚更新统棕黄色堆积物所覆盖的谷底未受明显的破坏。
(2)牯岭——汉口峡——大校场——芦林盆地,地貌实习。东谷支流袭夺河:该小河切穿插女儿城山岭,袭夺了大校场河上游,使大校场河上游原来向南西流入芦林盆地的,现向北西流入东谷,造成汉口峡。
河流袭夺原因分析:庐山上升之前,山体内的河流已发育为成熟的老河谷阶段,即河流循软弱岩层发育和沿岩层走向(作北东向或南西向)流动。当山体上升后,新出现的东西向或南东向河流溯源侵蚀,由于它的流程短和纵比降大,所以不论下切或溯源侵蚀的速度均大于老河流,因此袭夺了东北流或西南流向的古老河流。
3、其他水体
庐山人工湖有芦林湖、如琴湖以及承接黄龙潭、乌龙潭储水的庐山水库,并建成水力发电站,即电站大坝。庐山瀑布分布广泛,著名的有三叠泉、黄岩瀑布等。与瀑布相关的还有许多深潭,著名的有黄龙潭、乌龙潭、青玉峡、碧龙潭等。此外,由流水侵蚀、塑造,山上山下沟谷发育,溪流众多。它们与瀑布、深潭、人工湖共同组成庐山水文网。
庐山气候
1.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区域,因受东亚季风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特点。庐山是一座中山,随着海波的升高,水热状况存在明显的垂直差异。与周围的平原地区相比较,又具有山地气候特点。庐山年辐射能比较丰富,如南昌为4676.15MJ/M2,而在海拨在1165M的庐山牯岭为5040.1MJ/M2.2.庐山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牯岭年平均气温11.5℃,而山下平原地区的星子、九江分别为17.3和17.2,牯岭极端最低温-16.8℃。极端最高温只有32℃。山上空气密度较小,空气与地面热交换过程快。山上气候显得凉爽宜人。
3.庐山降水比山下平原多。牯岭年平均降水1833.5mm,而山下的星子、九江平均年降水分别为1344.7mm和1300mm,分别比山上少488.4mm和355.5mm。
4.庐山相对湿度山上山下也有区别。牯岭年相对湿度为78%,而星子、九江分别为75%和77%。庐山雾日较多,牯岭全年雾日平均为188.1天,最多的1961年有221天,最少的1963年也有158天。
5.庐山的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带性差异。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九江学院地理教育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月照松林
在牯牛岭脊背间,倚靠东西两谷高处,这里盘岩悬露,纵横叠置,嶙峋怪特,上下左右全是松树
海拔1125m 温度23.9°
湿度50.4RH 风速0.7m/s 气压897.6pa 风向:东南风
东经151°58′23.1〃E 北纬29°30′0.6〃N
倾向(东南)150° 倾角42°
1.位于牯岭街西端的牯牛岭山脊,绵延约1.5公里,原名“松树林”、“万松林”。山间依坡就势遍植松树,浓荫蔽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穿行于林间,月夜漫步其上,隐约可见月光透过松影,点点洒落,如雪似霜,若银赛玉;微风拂过,松林轻吟,宛如悦耳音乐,令人陶醉。松林中怪石参差,或偃卧如牛,或蹲踞如虎,其中还有数十块居高竖立。路边一石岩上有冯祖树题刻的“月照松林”四字和抗日将领马占山的“树林曲”诗刻。小径西北坡有“松门别墅”,系清末民初名人陈三立的故居,旁有“虎守松门”、“松涛虎啸”等手书题刻。庐山“月照松林”与西湖“三潭印月”、苏州“石湖串月”等一起被列为我国中秋赏月的“十大胜地”。
2.牯牛岭的地质构造状况,并且对于时下盛行的李四光的“冰川学说”和施雅风的“泥石流说”进行了简要阐释。六十多年前,地质学家李四光,从地质科学角度,第一个揭露了庐山真面目,首先发现了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例如:王家坡凹形谷、大月山凹形谷;大坳冰斗;芦林冰窖;莲谷悬谷;犁头尖刃脊;鞋山鼻山尾;新桥终碛垄、蛇土岭终碛垄;海会盘谷;金锭山漂砾;冰桌;金锭山擦痕、“李四光环”;石门坎冰坎、钓鱼台冰坎;石门坎冰川堆积物、海会冰川堆积物等。李四光经过反复考察和研究,认定庐山第四纪时发生多次冰川,并命名为:鄱阳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大姑冰期、大姑—庐山间冰期、庐山冰期,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在月照松林和多处实习中都用到了罗盘,因此介绍一下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了解地质罗盘仪的结构
一般都由磁针、磁针制动器、刻度盘、测斜器、水准器和瞄准器等几部分组成,并安装在一非磁性物质的底盘上。
4.从大月山水库往下是汉口峡,汉口峡位于女儿城上,女儿城是南沱组中部上层,主要由石英砂岩组成。由于汉口峡不断向上溯源侵蚀,袭夺大校场上游水流,大校场谷地伸向西南,在汉口峡转向西北后又转向西南与东谷水流汇合,下切很深,形成了袭夺河,袭夺湾成九十度转弯,袭夺河改变水流方向,长期侵蚀作用下,崖口处侵蚀向被夺河移动,沿着崖口形成一条与原先水流相反的河流,称为反向河,崖口也成为两条河流的分水岭,大校场河流成为断头河
庐山观测站
海拔高度1164.5m 温度20.2°
湿度48.8RH 风速0 气压892.7pa 经度115°59′E 纬度29°35′N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于1954年在庐山建立了气象站,1963年升格为国家基本站。观测站30公里半径范围内没有工业区、矿区以及固定的空中交通航线,不会受到局地人为源或自然源的直接影响。观测场正北面为九江市,距九江长江大桥17000米;东北方向为日照峰,距离为l323米;正东和东南方向为大月山,距离为1323米;南面为九奇峰,距离为2905米。1954年庐山观测站建站以后就没有搬迁过,气候资料具有很好的连续性。观测场明显高于周围的树木,视野 九江学院地理教育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开阔,也没有因复杂地形而引起的山谷风、城市风等局地环流影响,不易形成稳定逆温层,全年获得具有区域代表性资料的时间在60%以上。他感慨地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气象服务的领域在迅速拓展,农业气象、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很快,为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服务,气象更加贴近百姓生活。”
观云亭
海拔1070m 温度19.8°
湿度67.5RH 风速0 气压902.8pa 经度150°58′44.9〃E 纬度29°34′37.3〃N
下为东林大峡谷,鞍部与牯岭街西谷连接,右为剪切断层(剪刀峡)
大月山山脊
海拔1339m 经度115°59′6〃 纬度29°33′35〃
大月山受公路阻挡,大月山背斜山: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构造控制,走向北东——南西,主要由石英岩组成。大月山本是夹在大马颈和五老峰两个大背斜之间的较小的背斜,均是在燕山构造运动时期形成,在此之后,区域地貌受主要外力的作用。第四纪时期,庐山地壳抬升,发生断裂,大马颈和五老峰与断裂平行,大马颈仅西南部随断裂抬升
.从大月山水库往下是汉口峡,汉口峡位于女儿城上,女儿城是南沱组中部上层,主要由石英砂岩组成。由于汉口峡不断向上溯源侵蚀,袭夺大校场上游水流,大校场谷地伸向西南,在汉口峡转向西北后又转向西南与东谷水流汇合,下切很深,形成了袭夺河,袭夺湾成九十度转弯,袭夺河改变水流方向,长期侵蚀作用下,崖口处侵蚀向被夺河移动,沿着崖口形成一条与原先水流相反的河流,称为反向河,崖口也成为两条河流的分水岭,大校场河流成为断头河
五老峰
海拔1310m 温度17.2°
湿度77.7RH 风速0.1m/s 气压819pa 风向:西南
经度116°0′33〃E 纬度29°32′48〃
主要观察五老峰岩石产状要素、单面山、断层山、我们在这知道庐山从 北—南 有三个大背斜,分别为:虎背岭 — 大月山 — 五老峰。
大月山水库
海拔1238m 温度19.1° 湿度52.1RH 风速0 气压882pa 风向:西南经度115°58′59〃E 纬度29°33′ 九江学院地理教育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图:大月山水库
大校场(U型谷谷底)
海拔1089m 温度12.4° 湿度52.1RH 气压901.9pa 经度115°58′29〃E 纬度29°33′26〃N 大校场U型谷为冰川谷,谷底平缓,由于河流袭夺造成许多断头河,U型谷内树木大多是人工次成林,了解了大校场U型谷的形成和断头河的形成 九江学院地理教育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含鄱口
海拔1122m 温度15.2°
湿度77.4RH 气压896.6pa 风向:北
经度115°58′52〃E 纬度29°32′64〃N 含鄱口的在公路两边,我们在路边看到了球状风化石,据 老师解释我们知道此球状风化石的岩石成分和形成原因。
球状风化石的主要成分是花岗岩,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角部受三个方向的风化,棱边受两个方向的风,而面上只受一个方向的风化),故棱角 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为第四纪冰川提供漂砾来源,在前往含鄱口的公路两边,我们观察到在一些裸露的长石石英砂岩,因抗风化能力弱,破碎逐渐形成含有高岭石颗粒的小层土壤
在含鄱口景区,可以远望鄱阳湖、汉阳峰,太乙峰(角峰),太乙峰角峰:由冰斗不断扩大和后退,使山坡受到显著刻蚀,两个相邻冰斗间残留的岭脊,便成为尖锐的刃脊。一般由三个以上的冰斗所夹峙的残留山峰,便成了角峰,而太乙峰角峰棱角分明,是一个典型的角峰。
太乙峰的角峰是前寒武纪的长石和石英砂岩变质成石英岩硬度、产状较大。
图:太乙峰
在岭西,汉阳、五老两峰如两角相对,而犁头尖山正界其中,这座由第四纪冰川刻切的角峰,如一快锋利的犁头,在苍天间
在含鄱口的公路两边,我们观察到在一些裸露的长石石英砂岩,因抗风化能力弱,破碎逐渐形成含有高岭石颗粒的小层土壤
实习基地
主题: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水准仪的结构:主要由望远镜和三角座组成。
九江学院地理教育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部件有目镜、物镜、调焦手轮、微动手轮、物动手轮、管状水准器、圆形水准器。水准仪的使用:水准仪的使用包括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五个步骤。安置是将仪器安装在可以伸缩的三脚架上并于两观测点之间、粗平是仪器的视线粗略水平,利用脚螺旋置圆水准气泡居于圆指标圈之中、瞄准是用远镜准确地瞄准目标、精平是使望远镜的视线精确水平、用十字丝,截读水准尺上的读数。水准仪的实际操作:架设好仪器,转动三个角螺旋初平仪器,使圆形水准器、气泡居中,瞄准目标(在远处目标物旁竖放一有刻度长尺)、用微倾手轮使管状水准器气泡居中。在圆形水准器、管状水准器两者气泡都居中后,再去读数值
庐山中学门口(飞来石)
海拔1110m 温度19.1°
湿度75RH 风速0 气压904.8pa 经度115°58′21〃E 纬度29°34′13〃N 飞来石位于宽谷中,上部位页岩,下部为石英砂岩,长5.6M、宽4.5M、高2.9M,上下两块岩石岩性不同节理不同,并且与四周岩石岩性都不同,所以判断其为外力搬运而来,通过计算,庐山上河流不可能搬运如此之大的岩石,只有冰川才能搬动,属于冰川漂砾。
九江学院地理教育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图:飞来石
锦绣谷
锦绣谷是庐山风景区中著名的景点。由大林峰与天池山交汇而成。因第四纪冰川作用,锦绣谷这块面向西南的山间凹地,经过冰川的反复刻切,形成了一个平底陡壁的山谷。这里的岩石主要是由麻岩组成,虽抗蚀能力较差,但垂直节理发育,经流水切割形成陡峭的山坡和险峻的山峰,层峦叠嶂,峡谷深邃。庐山南部主要是沿温泉断层、庐山垄断层和通运断层不等量上升形成的长方形断块地貌。断层延伸方向与五老峰、鄱阳湖延伸方向一致,大断层至少有两次断裂,呈阶梯状,因为庐山经过三次断块抬升,与庐山北部的三个裂点相对应。其中尤以庐山垄断层与温泉断层之间的断块上升量为最大,汉阳峰就位于其上。断块西侧沿庐山垄断层发育了庐山垄峡谷。该谷地平直,谷坡陡峭,为一典型断层谷。断块上的河流多与断层崖走向或庐山垄峡谷直交,表现出断块山地的水系特征。庐山垄断层与通运断层之间的上升断块,上升量较小,山脊高度向西南递
仙人洞
九江学院地理教育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海拔1021m 温度16.7° 湿度65RH 气压945.2pa 经度115°57′34〃E 纬度29°33′52〃N
仙人洞是震旦纪砂岩中的一个潜蚀洞。砂岩层面平缓,倾的节理面,有一组陡且有一条小断层,流水沿断层及裂面潜蚀崩塌成洞。洞宽约4 m、深12 m,是道教活动圣地。在老师的讲解后,我们对仙人洞有所了解:仙人洞在构造地貌上属于倾伏背斜,形状象右手手掌倒扣下来(又称为佛手岩),五个手指都很明显核部主要是页岩、千枚岩,硬度小,易遭风化和流水侵蚀,而外部为石英砂岩,硬度大抗风化、流水侵蚀能力强,因此,经年累月,核部逐渐被掏空,后期再经人口修饰,就形成了现在的岩洞。洞口开阔,向里逐渐缩小变窄。洞底平整,洞内有二个泉眼,仙人洞的岩层微微有点向上拱起,岩层与洞底水平面大约成45°向上倾斜。
仙人洞还含有浓重的道教文化气息,它是南方道教的发源地,是道教文化的集
石门涧电站大坝
海拔640m 温度20.1° 湿度65.6RH 风速0.8m/s 气压945.2pa 风向:西南东南 经度115°57′0.3〃E 纬度29°33′23.7〃N 流速0.42 m/s
博物馆公路旁
海拔1000m 温度16.5°
湿度68.8RH 经度115°58′19〃E 纬度29° 九江学院地理教育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33′57.9〃N
王家坡冰川U形谷 九江学院地理教育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第四纪冰川时期,大约始于100万年前,在山区冰川占据河谷或山谷后,对底床不断进行侵蚀和磨蚀
同时两岸山坡岩石经寒冻风化作用不断破碎使原始谷地被改造形成了谷坡陡
谷底宽平纵向呈U字形的谷地即冰川U形谷
实习总结与感受
在庐山实习的五天,让我们用另一种方式来学习地理,加深了我们对地理学的认识,让书本上的知识到野外来证实,让书本上的知识真正成为生活实用知识。让我们对庐山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庐山“第四纪冰川时期”存在冰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实习让我坚定的认为庐山是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大校场U型谷,含鄱口刃脊、芦林湖冰窖、冰川漂砾(西谷飞来石)、芦林冰碛泥砾剖面等一系列证据都说明庐山在第四纪时期的处于冰川时代。
庐山实习时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的学习,让我们不在是赵括——纸上谈兵。在庐山实习,我们认识和学到如何使用了一些地理学仪器,并且亲自动手操作了一下仪器,能从仪器中获取我们需要的数据,并通过数据计算来求出我们需要的信息,让我们有了一定的仪器操作技能。
庐山地理实习报告 篇6
1、实习时间:2011年10月9日至2011年10月14日
2、实习内容:庐山地貌状况;庐山构造地貌类型;庐山谷地地貌类型;庐山河流袭夺情况。
3、实习路线:10月9日:气象站——剪刀峡——王家坡谷底。10月10日:汉口峡——大月山水库——大月山军事基地——大月山水库大坝。10月11日:含鄱口——五老峰。10月12日:第四季冰川遗迹——羊背石——如琴湖——仙人洞——龙首崖。10月13日:月照松林——庐山大厦小路边——女儿城南坡小路边——庐林大桥——大窖场谷底沟口。
内容详述:
一、植物概况:
庐山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在钟灵清秀的庐山,更有集庐山植物景观之大成的璀璨的“山中明珠”——庐山植物园。
二、庐山群落类型:
庐山在自然植被上,由于它地处中亚热带,海拔1400多米,属于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离海700公里左右,在植被分布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导致植物群落类型多种多样。从大的方面来分,主要分为两部分:针叶林和阔叶林。
(一)针叶林:
对于针叶林,我们所抽取的样方有两个点,一个是日照松林——黄山松群落。另一个是回龙路1000米处的扁柏林——线状植被。
1、黄山松群落:分布在牯岭,属于落叶阔叶林的一个群落。黄山松,又名台湾松,它属于阴性树种,耐低温,能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一般分布在海拔800或850米以上至山顶的地段,在海拔1250米以上成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我们所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再种的,它属于松科,裸子植物。黄山松与广东的马尾松有明显的不同之处。黄山松枝条平直生长,主茎与枝条成直角,而马尾松成锐角。马尾松的叶子两伸为一出,较长、细。而黄山松的叶子也是两伸为一出,但较短、粗。
2、扁柏林——线状植被。
回龙路1060米处,阴坡,坡度40度,地面枯枝落叶较厚。
(二)阔叶林:在庐山,常绿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也有着广泛的分布。常绿阔叶林又叫照叶林,叶光亮、革质、墨绿色、而落叶阔叶林(夏绿阔叶林)叶薄、草质、淡绿色。
1、常绿阔叶林:分布于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海拔一般为700米或800米以下。在秀峰寺、白鹿洞、观音桥、石门洞、碧云庵等地有小面积残存,而南坡优于北坡。其群落性质、类型、区系组成与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基本相似。植物群落主要由壳斗科、山茶科和樟科等科的常绿阔叶林组成。
2、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海拔1000或1100米以上。地带性植被类型的落叶阔叶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以牧马场至铁船峰一带保存较好。
3、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布在海拔700或800至1000米(西北坡)或1100米(东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两种植被类型之间的过渡带。目
前在黄龙潭、黄龙寺、碧云庵等地和沟谷陡坡处有天然的次生林分布。
三、植被的分布规律
庐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顶的分布规律是:常绿阔叶林——常绿及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根据庐山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垂直带:
1、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环境温暖湿润是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为水平地带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山地的延伸部分。分布于海拔700米(西北坡)或800米(东南坡)以下,占有最大的垂直幅度。
2、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分布在海拔1000或1100米以上。这里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
3、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分布在海拔700或800至1000米(西北坡)或1100米(东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两种植被类型之间的过渡带。目前在黄龙潭、黄龙寺、碧云庵等地和沟谷陡坡处有天然的次生林分布。
二、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
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庐山沿着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1000~1400米的山地,为土壤垂直地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庐山在气候上处于中亚热带的北缘,这决定了本区植被土壤垂直带谱的性质;地貌和水文条件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影响到局部地区土壤发育的方向,形成某些非地带性的土壤。
三、主要土壤类型
(一)垂直地带性土壤
1、红壤:广泛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以及灌丛草本。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和残积坡积物。从红壤的颗粒组成来看,各层次间质地相当均匀,说明成土过程中有红壤化的性质。
2、黄壤:分布于山麓地形比较低平的部位,或发育在粘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质上,山地黄壤分布在900或800米以下的地带,局部地区可达1000米左右。二者母质大都为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纪风积物。
3、山地黄棕壤:分布于海拔800(900)~1200米地带的各种母质上,植被为常绿、落叶混交林,或灌木、草本,现以三宝树简易公路500米,海拔980米和三宝树简易公路100米,海拔930米这两处的土壤剖面为例
4、山地棕壤:分布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由于森林植被遭受破坏,目前大都成为灌丛草类,母质主要为砂岩,板岩的坡积物,局部地区以风积物为主。现以大月山去五老峰小路旁的土壤剖面为例。
(二)非地带性土壤
1、山地草甸土
这类土壤分布于山地比较平缓地段,植被为茂密的山地草甸群落。在生长季节中,土温并不过低,草本植物生长高大而旺盛,不论地表或地下,都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因此,土壤形成的生草过程旺盛,但由于暖湿的生长季节不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有机质分解缓慢,较深的土层,积聚了大量的有机质,形成暗
黑色或灰色的腐殖质层。现以大月山水库下游海拔1100米处的土壤剖面为例。
2、山地沼泽土
该土类分布于地势平坦、低洼,容易积水之处,其有机质含量较高,粉砂粒含量也较高,粘粒也有一定的含量,心土常年或一年中有一段时期积水,土壤有机质分解程度较强,呈酸性反应;水解性酸较高,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三、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
庐山在“中国土壤区划”中,属于中国红壤及黄壤带中的华中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和山地棕色森林地区。400米以下山麓及山麓以外的丘陵和沉积阶地为红壤和黄壤分布区域;400--1200米之间山坡地带,为黄壤和棕壤的分布区域;在1000米以上的山地,为山地棕壤和亚高山草甸土分布区域。
一、地貌概况:
庐山是由北东——南西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形态呈肾形,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逐渐收窄,长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最高峰为汉阳峰,高1474米。山体内的褶皱。断层和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此外,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六十多年前,地质学家李四光经过反复考察和研究,认定庐山第四纪时发生多次冰川,并命名为:鄱阳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大姑冰期、大姑—庐山间冰期、庐山冰期,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构造地貌类型:
由构造(褶皱和断层)所控制的山脊主要有五列,由南向北,高度逐渐降低,山脊之间为谷地,主要有四列。山脊和谷地平行排列,而且均作北东——南西走向。
1、大月山——五老峰,进行地貌实习。五老峰单面山:它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断层陷落于山南。
2、青莲寺——七里冲向斜谷:位于大月山与五老峰之间,发育在三叠泉向斜构造之上。
3、大月山背斜山: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构造控制,走向北东——南西,主要由石英砂岩组成。
4、牯岭——汉口峡——大校场——芦林盆地,进行地貌实习。大校场(谷地名称)及西谷次成谷:前者在大月山与女儿城之间,后者位于虎背岭与牯岭之间,成因是牯岭向斜两翼的软弱岩层受外力的强烈侵蚀,破坏而成,地貌特别低下,故成为谷地。
5、女儿城及牯岭次成山:位于莲谷——东谷的两侧,是牯岭向斜的两翼,由于岩石坚硬未被侵蚀而成为低矮的山岭。故称为次成山,山岭的相对高度不大。
6、东谷:——莲谷向斜谷:受牯岭向斜控制,位于女儿城北侧。两谷地本来向同一方向延伸,但因受剪刀峡断层的错动影响,故使莲谷向东北倾斜。
7、虎背岭单面山:它是虎背岭倒转背斜北翼断陷后残留的南翼,成为单斜层及单面山。
三、谷地地貌类型:
(一)成因:发源于庐山的河流,主要是循软弱岩层和地质构造发育,其流向主要是北东——南西,其次是横切构造的而较新发育的河流。它们流向大都与上述流向垂直。
(二)形态:河谷的形态十分特殊,这就是上游为宽谷,下游为峡谷,两者之间
出现裂点和瀑布。
三、河流袭夺
1、地貌实习路线:牯岭——西谷——锦绣谷——仙人洞——黄龙潭。锦秀谷袭夺河:西谷原来由虎背岭南侧向南西流入石门涧,但在天桥附近被向北西流的锦秀谷袭夺,证据:
①花径风口:风口段河谷是西谷自然延伸部分,谷内堆积物又与西谷相似,保持着棕红色——棕黄色砂砾层及棕红色网纹红土风化壳。
②天桥袭夺湾及裂点:在裂点(天桥)以上为宽谷(西谷),以下为峡谷(锦秀谷)。
袭夺时代为晚更新世之后,理由是裂点上溯不远,西谷内由晚更新统棕黄色堆积物所覆盖的谷底未受明显的破坏。
2、三叠泉;地貌实习。三叠泉袭夺河:原来的青莲寺河向北东流,在三叠泉附近被向南流的河流溯源侵蚀,袭夺了青莲寺谷,河流成直角拐弯,河流袭夺后,裂点向青莲寺谷上溯2公里之远,河流下切深度达150——300多米,可见袭夺时间应早于锦秀谷。
3、牯岭——汉口峡——大校场——芦林盆地,地貌实习。东谷支流袭夺河:该小河切穿插女儿城山岭,袭夺了大校场河上游,使大校场河上游原来向南西流入芦林盆地的,现向北西流入东谷,造成汉口峡。
河流袭夺原因分析:庐山上升之前,山体内的河流已发育为成熟的老河谷阶段,即河流循软弱岩层发育和沿岩层走向(作北东向或南西向)流动。当山体上升后,新出现的北西向或南东向河流溯源侵蚀,由于它的流程短和纵比降大,故袭夺了北东——南西流向的河流。
广西蚕业考察报告 篇7
1 广西蚕业基本情况
2000年广西桑园面积20000hm2, 蚕茧产量2.9万t, 列全国第7位。2011年全区109个县 (市、区) 中, 有73个县 (市、区) 共88万农户种桑养蚕, 桑园面积16.8万hm2;全区29个蚕种场, 生产蚕种437万张;蚕茧产量29.6万t, 鲜茧收购均价34.78元/kg。农业板块综合产值100亿元以上。从2005年至2011年连续7年蚕茧产量居全国第1位。2011年全区有缫丝企业81家, 缫丝规模29.3万绪, 绸机600台, 消化本地蚕茧量由原来的10%提升到70%以上;生丝等级4A以上, 部分5A、6A;生丝产量1.76万t, 批绸549万m, 丝棉被40万床。工业板块综合产值约90亿元。
广西发展蚕桑产业具有一定的自然优势。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16.5~23.1℃, ≥10℃积温5000~8300℃, 是全国积温最高的省区之一。年降水量为1080~2760mm, 大部分地区在1300~2000mm。年日照时数1169~2219h, 较湘、黔、川等省偏多, 比云南大部地区偏少。广西光、热、水资源丰富, 且雨热同季, 为因地制宜发展蚕桑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土地资源优势。根据2011年广西统计年鉴, 2010年末广西人口5159万,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897万hm2, 人均面积为1141m2/人。根据2011年四川统计年鉴, 2010年末四川人口8042万, 实有耕地面积401.1万hm2, 人均面积500m2/人。广西土地资源较四川丰富, 人均耕地面积多近667m2。
比较效益优势。广西蚕桑生产在当地和全国具有明显的比较效益优势。蚕桑、甘蔗和木薯是广西主要经济作物, 近年其产量均在全国排位第一。根据黄贤帅资料, 2006年广西每667m2桑养蚕、甘蔗和木薯的投入成本与收益比较见表1。
全年蚕桑、甘蔗和木薯种植收益分别为4080元、1180~1475元和875~1050元, 其中纯收益分别为2083元、264~559元和445~620元, 种桑养蚕收益最大, 分别是种植甘蔗和木薯的3.72倍和3.36倍以上, 说明每667m2土地种桑养蚕比较效益最高。根据曾森等资料, 广西2011年上半年具有代表性的主产区9市县养蚕成本和效益分析见表2。
按照广西主产区平均年667m2桑养蚕4.5张计, 667m2桑养蚕产值7200元。扣除成本940元/667m2 (不含人工成本) , 667m2桑毛利润6260元;扣除成本5058元/667m2 (含人工成本) , 667m2桑净利润2142元。
根据2011版《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2010年全国主要省区桑蚕茧成本收益调查见表3。
综合表2、表3数据, 广西667m2桑养蚕比较效益全国最高。
2 广西蚕业基本做法
2.1 管理方面
一是建立了蚕业管理体系。桑、蚕、种的行政管理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其中:蚕种生产许可证, 跨市和跨县级蚕种经营许可证, 蚕种生产、经营许可证变更等, 由区农业厅核发;经营范围不跨县 (市、区) 的县级蚕种经营许可证, 由经营者所在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报自治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销售区外母种、原原种、原种, 报自治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共育商品小蚕, 报所在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茧、丝、绸的行政管理由经信委负责。其中:鲜茧收购资格认定、缫丝绢纺企业生产经营资格认定, 由区经信委负责认定。二是建立了政府主导的蚕桑技术推广体系。在政府主导下, 广西形成了区、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栽桑养蚕技术指导推广网络, 建立完善了蚕桑管理及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技术服务推广体系。三是建立以小蚕商品化为中心的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政府统一建立小蚕共育基地, 聘请懂技术、会经营的蚕桑技术人员, 实施租赁经营, 开展商品化小蚕共育,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小蚕价格随市场蚕农需求而调整。小蚕共育场指导大蚕农户饲育, 培训栽桑养蚕技术, 提高大蚕户养蚕单产, 增强对共育蚕的认可和信任, 提高小蚕共育场的信誉, 提高小蚕共育经营效益。目前, 全区小蚕共育面、方格蔟推广面均60%达以上。四是建立了完善的市场化供应、收购服务体系。通过市场对资源的配置, 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等规范引导, 逐步建立并完善了蚕茧收购、蚕需物资供应、茧丝交易等市场化服务体系。同一区域允许多家蚕茧收购企业存在。具备蚕茧收购经营条件的, 经申请同意后均可参加蚕茧收购经营服务, 收购主体间的市场竞争, 防止了区域性蚕茧收购垄断。蚕需物资供应市场化服务网点较完善。取得兽药、农资经营许可证企业或个人即可经营蚕药及蚕需物资, 并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服务。茧丝交易市场。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建在南宁, 开展干茧、生丝现货、期货交易, 每5t为一个交易标的, 合同交易周期1周。2011年干茧交易1.5万t, 生丝1500t。茧丝交易市场的建立, 为蚕茧的商品化提供了平台。
2.2 技术方面
一是推广桑树良种良法。现主推桑品种有“桂桑优12”、“桂桑优62”、“桑特优2号”等, 不需嫁接, 667m2产桑叶4000kg, 667m2桑产茧量250kg。通过育苗、密植移栽或种子直播、一步成园技术, 实现当年育苗、栽桑、投产。桑园盛投产期通常可持续约5a。桑树育苗中667m2播种量0.75~1.00kg。育苗后移植, 667m2栽5000~6000株, 行距0.6~0.8m, 株距0.13~0.20m;深耕翻松土地, 施入基肥;按规格植入桑苗, 踩实、淋足定根水, 剪留苗高10~20cm, 加强管理, 不久即可产叶养蚕。或可按照栽植规格, 用杂交桑种子直接播种, 一步成园。
桑园管理。桑园每年剪伐两次:冬至前后冬伐, 冬伐留长枝 (即留下半年生枝条高30~60 cm) ;6月下旬至7月下旬夏伐, 即离地面20cm处剪伐。大蚕用成熟叶。桑园冬施有机肥, 及时追肥, 除草、排涝抗旱、防治病虫害。
二是推广养蚕良种良法。广西充分利用光热土地资源, 养蚕布局与桑品种选择、桑树栽培紧密联系, 最大限度地提高亩桑养蚕量和均衡用工, 确保亩桑效益。每年3月初春蚕第1批出库催青共育, 其后每间隔约20d出库共育1批, 至7月下旬约150d, 可养蚕6~8批;其后桑树夏伐, 秋蚕从8月中下旬至11月约100d, 养蚕6批。全年养蚕12~14批。春蚕第1~2批, 秋蚕最后1~2批, 因气温不高, 选用多丝量蚕品种“桂蚕一号”;其余养蚕批次, 选用抗高温多湿蚕品种“两广二号”。亦有全年使用“两广二号”。共育规模150~200张/户, 通常共育至4龄起蚕发蚕。大蚕饲养户从共育室领回4龄起蚕, 多采用地面育及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家有桑园0.33hm2的大蚕户, 春蚕每批养2张, 秋蚕每批养1.5张, 可基本不请人, 一年养蚕21~25张, 养蚕茧款收入约3~4万元, 667m2桑产值约6000~8000元。收购企业根据生丝现价确定鲜茧收购价格。随行就市的价格在目前鲜茧供不应求的情况下, 农户养蚕收益高。较大型茧站多采用“川西牌”、“创艺牌”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 多收购毛脚茧, 但通常需扣2%~5%的水分。干茧质量一般可达到:毛折303、茧丝长700~900m、解舒率50%~60%、清洁96.5分、洁净92分、万米吊糙4次以下。
3 广西蚕业发展的思考和启示
3.1 效益优势, 调动了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
在全国桑园面积锐减、蚕茧产量大幅下滑的情况下, 广西蚕业能逆势而上的主要原因, 就是栽桑养蚕的比较效益得到了充分体现。一是667m2桑比较效益高。现行栽桑养蚕方式, 极大地提高了667m2桑养蚕数量和产茧效益。二是规模效益高。广西人均耕地较多, 在以户为主体及其现有劳动力条件下, 实现了户均养蚕规模、户均养蚕效益的最大化。三是用工效益高。多批次滚动养蚕, 一年四季均衡用工, 避免了季节性、突击性用工, 确保了从事栽桑养蚕人员数量和素质。
3.2 市场开放, 保证了农民栽桑养蚕的收益
广西蚕鲜茧收购价格高于国内其他蚕区, 其市场化运作发挥了主要作用。具有资质、从事鲜茧收购企业均可在同一区域收购蚕茧。其与蚕农的关系就是市场中的买卖关系。蚕茧收购企业鲜茧收购价格紧跟生丝现价, 上季收茧价格若偏高, 下一季则偏低收购, 因年收茧12~14批, 茧价调整周期短, 在目前丝价情况下, 茧价普遍较四川高。企业在鲜茧收购环节通常微利, 但不会亏损, 其效益主要在干茧加工及缫丝环节体现。
由于广西鲜茧收购资格准入门槛低, 市场化程度高, 收购主体间形成了一种公平的市场竞争, 防止了区域性蚕茧收购的垄断, 鲜茧收购价格随行就市, 极大的保护了蚕农的售茧利益, 提高了蚕农经济效益和市场经济意识, 增强了蚕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稳定了蚕桑产业的发展。
3.3 技术引领, 体现了科技对栽桑养蚕的贡献
广西因地制宜, 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技术创新, 总结推广了杂交桑种育苗、合理密植、一步成园等栽桑技术, 及抗高温多湿蚕品种选育推广、多批次养蚕、商品小蚕共育、大蚕地面省力化饲养、方格蔟自动上蔟等养蚕技术, 促进了养蚕稳产高产, 品种抗性及茧质解舒率优势等得到充分体现。
3.4 服务到位, 确保了农民栽桑养蚕的需要
广西蚕需物资供应市场化服务网点较为健全, 配套服务逐步完善。同时, 省、市、县、乡、村5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等政府部门设立的技术服务网点健全, 确保了农民栽桑养蚕物资技术的需要。
3.5 政策引导, 促进了广西蚕业持续发展
通过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广西蚕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其过程中, 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引导广西蚕业规范、科学发展。一是规范蚕种生产经营、商品小蚕共育等行为。二是降低鲜茧收购资格准入门槛低, 允许多家企业在同一区域收购蚕茧;三是对蚕种场改造、基层蚕桑技术服务站建设等提供补贴, 支持桑蚕品种选育、栽桑养蚕技术及机具的研发和推广。
4 借鉴意义
如何因地制宜、学习借鉴广西蚕业先进经验, 如何正确认识、准确定位、科学发展四川蚕业, 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4.1 四川重点蚕区气候及产业特点
4.1.1 攀西蚕桑产业带。
气候特点:地处川西南山地雅砻江、金沙江流域海拔1000~1400m的河谷地带, 属局地河谷南亚热带。日温≥10℃日数在280d以上, 积温6000~7400℃, 年日照2200~2700h;年降水750~1100mm, 90%集中在5-10月;四季不明显, 干湿季分明, 冬干夏雨, 干、水、热矛盾突出, 形成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
产业特点:全国优质蚕茧生产基地, 蚕茧质优价高。
4.1.2 川南、川中北 (偏南部分) 蚕桑产业带。
气候特点:属中亚热带。日温≥10℃日数在250d以上, 积温5000~6000℃, 日温≥10℃的时段较长, 年日照1000~1600h;年降水量1000~1400mm, 春、夏、伏旱频率均较大, 秋多绵雨。
产业特点:全省优质蚕茧生产基地。
4.1.3 川中北 (偏北部分) 蚕桑产业带。
气候特点:属山地北亚热带。日温≥10℃日数不少于220d, 积温4000~5000℃, 日温≥20℃时段结束较早, 年日照1000~1400h;年降水量1000~1200mm之间, 多春、夏、伏旱, 秋多绵雨。
产业特点:全省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在养蚕水平高、收购市场规范的部分蚕区, 是全国优质蚕茧产区。
4.2 四川蚕业借鉴意义
4.2.1 立足质量, 提高优茧效益。
四川现有攀西、川南、川中北三大优势蚕桑产业带, 其中攀西蚕区、川南及川中北部分蚕区, 因气候干燥适宜, 是优质蚕茧生产基地。
与广西相比, 四川蚕茧具有较大的质量优势, 每年广西从四川购进蚕茧缫丝做织绸的经线。因此, 做强四川优质蚕茧生产基地, 做大优质蚕茧产量, 充分发挥优质蚕茧的优价效益和品牌效益, 是四川蚕业发展的基石。
4.2.2 因地制宜, 提高667m2桑效益。
借鉴广西经验, 因地制宜, 利用科研院所及国家蚕桑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 通过产学研相结合, 在我省川南或攀西部分蚕区光热水资源相对充足的地区, 研究探索桑品种选择、桑树栽培方式改革;研究探索养蚕布局改革, 实施多批次养蚕;研究探索蚕品种选择, 推广抗高温多湿蚕品种;推广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高667m2桑养蚕产茧量, 提高667m2桑综合效益。
4.2.3 适度竞争, 提高规模效益。
借鉴广西经验, 适度降低我省鲜茧资格准入门槛, 通过分类指导, 在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较弱的地区, 允许同一区域内多个收购主体, 收购环节让利蚕农, 调动蚕农养蚕积极性, 促进栽桑养蚕数量规模扩大, 提高规模效益, 稳定产业发展。
4.2.4 政策扶持, 促进持续发展。
陇南市引种蓝莓考察报告 篇8
关键词 蓝莓;引种;考察报告;甘肃省陇南市
中图分类号:S66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1-0-3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秦巴山区、长江流域,东邻陕西,南接四川,境内海拔550~4 187 m,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年均温10~15 ℃,年降水400~1 000 mm,无霜期120~260 d,全市辖8县1区,总人口285万,总面积2.79万km2,耕地面积55.33万hm2,全市森林覆盖率42%,生物资源多样。
根据省、市领导蓝莓引进试种的安排,2014年7月中下旬,对云南大理、山东青岛、辽宁丹东等国内蓝莓主要生产地生产情况及种植技术进行了专题考察,以期为陇南市蓝莓引进试验提供参考依据。
1 蓝莓生物学特点及国内外生产概况
蓝莓为越橘属杜鹃花科双子叶灌木类多年生植物,其蓝色浆果可食率100%,酸甜适口,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在所有水果中花青素含量最高,不仅具有很好的明目、抗视力退化作用和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抗氧化、抗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蓝莓栽培历史虽不足百年,但因其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而风靡世界。1998年,美国研究表明,在41种具有抗氧化功效的蔬菜水果中,蓝莓抗氧化能力排名第一;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蓝莓定为“21世纪首选十大健康食品”之一,世界粮农组织将蓝莓推荐为“五大健康水果”之一;2010年,美国《时代》杂志将蓝莓评选为“十大最佳营养食品”之一。因此,蓝莓享有“世界水果之王”的美誉。
蓝莓原产于北美和东亚,我国东北及西南地区分布有蓝莓类植物的野生品种资源。蓝莓栽培始于美国,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无论从面积、产量、技术研发、产业化水平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其次是智利和波兰。我国1983年开始在东北开展蓝莓引种栽培,经过30多年的试种,近年取得较快发展,现种植区域遍布全国20余个省份,主产区为山东、辽宁、黑龙江、云南、贵州等地。目前,全国蓝莓种植面积约2万hm2,挂果面积0.6万hm2左右,产量2万t,全国有蓝莓种植加工企业700余家。其中,超亿元规模的企业20多家,1 000~5 000万元规模的企业200多家。
2 各考察点情况
2.1 大理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州府所在地,海拔2 020 m,年均温15 ℃,无霜期225 d,年日照时数2 240 h,年降雨量1 092 mm,年均相对湿度64.4%。2010年在洱海流域大理市银桥镇及洱源县凤羽镇从辽宁、上海招商引进两个企业发展蓝莓育苗及生产,现已建立蓝莓生产基地373.3 hm2,其中挂果173.3 hm2,年产鲜果100多t,露地栽培4月下旬可成熟上市,大理是旅游胜地,蓝莓鲜果售价高,每667㎡产值可达10万元左右。大理天赐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计划投资10亿元,在中国西南打造最大的蓝莓加工产业化基地,并将大理培育成中国精品蓝莓之乡。目前,公司建有五个系列40多个品种的蓝莓品种园、100 hm2蓝莓种苗基地、266.7 hm2蓝莓种植基地,每年可出圃组培脱毒种苗2 000万株,种苗售价(三年生大苗)高达50 元/株。云南上汇蓝莓发展有限公司建有种植基地、育苗基地,并代理经销澳洲“澳之蓝”蓝莓系列保健品(酒、汁、胶囊、护肤用品等)。
2.2 青岛市黄岛区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位于山东半岛中东部,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2 ℃,无霜期202 d,年日照时数2 447 h,年均降水量798 mm,年平均湿度70%以上,土壤为棕壤或沙壤,pH值6~6.5。黄岛区蓝莓种植面积统计数据5 466.7 hm2,其中挂果2 666.7 hm2,年产量6 000多t。我们主要考察了联想控股佳沃集团沃林农业(青岛)有限公司,参观了公司全产业链生产过程。联想2000年开始多元化发展,2009年进入金融服务和现代农业食品等领域。目前,联想佳沃集团业务布局包括猕猴桃、茶叶、蓝莓、葡萄酒、食品等,具有“三全模式”(全产业链运营、全球化布局、全程可追溯)和“四先优势”(领先的农业食品技术、领先的产业大军、领先的信息化、领先的产业生态)。沃林农业(青岛)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门从事蓝莓种苗繁育、种植、加工、销售及进出口业务的大型综合性农业企业,公司拥有省级蓝莓工程技术中心、高规格组培中心、自动化育苗温室、品种资源圃、育苗基地、蓝莓分选车间、包装车间、加工车间、产地保鲜库、蓝莓示范园、蓝莓观光采摘园,产业链涵盖品种繁育推广、种植、分选包装、深加工、冷链储运、销售各个环节,配套设施栽培、生物农药、有机肥、全程可追溯、新型农机具、节水灌溉、物联网等全面应用。公司已建成包括36个苗木繁育基地在内的规模化基地,总面积1 000 hm2,每年可培育60多个品种、3 000万株蓝莓种苗。目前,沃林已基本完成从种苗培育到产品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打造,沃林农业已经成为国内蓝莓业界当之无愧的行业翘楚。
2.3 丹东市振安区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8~9 ℃,年降雨800~1 200 mm,是东北地区最温暖湿润地域,土壤以酸性棕壤为主,pH值5.1~6.9。我们主要考察了公司位于五龙背镇的种植基地。该基地面积33.3 hm2,全部为日光温室栽培,蓝莓树龄8年,树势健壮,蓝莓6月份已采摘销售完毕。沃林公司目前在东北拥有蓝莓种植基地100 hm2(丹东、大连、长白山等地),今年准备新发展或并购133 hm2。
3 蓝莓生长习性和主要种植技术
蓝莓为灌木,每丛有结果枝25~30条,栽植后第3 a有适当的产量,第五年进入盛果期,寿命50 a,平均株产量3~6 kg,平均单果重2 g,一般定植330株/667 m2左右,平均单产1 000~2 000 kg/667m2。
蓝莓对温度条件适应性较强,有的品种可抗-30 ℃低温,多数品种要求冬季冷温(7.2 ℃以下低温)需要量600~1 000 h,否则影响开花结果。
蓝莓根系分布较浅,且纤细无根毛,因此,对土壤条件要求较严格,喜疏松、湿润,有机质含量高(>5%)的酸性(pH值4.5~5.5)沙壤土、沙土和草炭土。土壤中性或酸性不足时,要在定植前1年用硫磺粉等调酸,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的,要挖宽50 cm、深60 cm的定植沟,按有机质、有机肥、原土1∶1∶1的比例进行改土,有机质最好用酸性草炭。
蓝莓栽培管理主要是施肥和修剪。蓝莓更适合营养齐全、微生物丰富、盐分低的有机肥,如发酵鸡粪、猪粪、牛粪、各种饼肥等。蓝莓修剪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发枝、合理确定结果部位和结果量、杜绝“大小年”,修剪技术与桃树较近似。蓝莓病虫较少,几个考察点都介绍可基本不考虑除地下害虫外的其它病虫防治问题,防治地下害虫只需结合土壤调酸施入辛硫磷即可。
蓝莓栽培种分三大类,即高丛蓝莓、矮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其中,高丛蓝莓又分为北高丛蓝莓、南高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矮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适宜在温带寒冷地区种植,北高丛蓝莓和一些半高丛蓝莓适宜在暖温带地区种植,兔眼蓝莓和南高丛蓝莓适宜在亚热带地区种植。每个类别都有一些代表品种。北高丛蓝莓果实大(直径可达1 cm),品质佳,鲜食口感好、喜冷凉气候,抗寒性较强,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栽培最为广泛,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群,代表品种包括公爵、布里吉塔、蓝丰等。
蓝莓春栽和秋栽均可,但秋栽成活率高。株行距兔眼蓝莓2 m×2 m或1.5 m×3 m;高丛蓝莓1.2 m×2 m;矮丛蓝莓(0.5~1)m×1 m。兔眼蓝莓自花不实,须配置授粉树,授粉树可选用高丛蓝莓。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自花结实率较高,但配置授粉树可提高品质和产量,配置方式采用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1:1比例栽植。蓝莓栽植种苗330株/667m2。目前,国内种苗市场价格因品种不同,每株小苗(一年生)10~20 元,大苗(三年生)25~50 元不等。
4 对蓝莓生产的一些认识
蓝莓果实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内发展势头好;国内从南到北,许多地方都能种植,适生范围较广;蓝莓生产大多采用公司化运作,很少有农户零星种植,产业化程度较高;蓝莓种植后,3~5a(大苗3a、小苗5a)进入盛果期,且树体寿命长(50 a),丰产性好,产量一般在1 000 kg/667m2以上,按不同季节、不同品种市场售价40~100 元/kg计,年收入在5~10万元/667m2,生产效益较高;蓝莓栽培技术较易掌握,病虫害少,除建园时改良土壤、调运种苗投入较大外,种植管理投入成本较小;蓝莓扦插繁殖成活率较高,但目前国内种苗扩繁大多采用组织培养,售价偏高,似有种苗炒作之嫌。
5 陇南引进蓝莓的建议
5.1 陇南市引进试种蓝莓在部分区域完全可行
武都区、文县、康县三县(区)交界的三角地带,土壤中性或偏酸,气候温暖湿润,多类蓝莓品种在该区域都能种植。
5.2 陇南市引进蓝莓种植有其必要性
可填补市内、省内空白,丰富市场果品供应;可建成休闲观光园,结合采摘让游客体验品尝,丰富旅游内容;可为部分地区农民探索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5.3 陇南市引进蓝莓种植的方法步骤
根据陇南市实际,一是陇南市大多区域土壤为碱性,气候干旱,灌溉条件跟不上,真正适宜蓝莓种植的地域有限;二是陇南市土地零星、龙头企业少,招商引资难,实现蓝莓规模化生产,公司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可能性不大;三是陇南市蓝莓生产现阶段只能是鲜果供应,但由于价格偏高,市场购买力有限;四是蓝莓种苗价格高,外调苗木建园投资偏大;五是蓝莓根系浅,树体较小,生态价值及观赏价值一般。因此,首先应进行多点试种观察,确定适宜品种和区域,然后示范推广扩大到适度面积。
5.4 陇南市引进蓝莓种植的建议
第一,以陇南市南部武都区、文县、康县三县(区)交界的三角地带为主,重点在旅游景区、新农村、干线公路附近布点,每点面积0.67 hm2。成县、徽县、两当县重点在示范园区布点,每点面积0.3 hm2。
第二,现在着手,尽快请蓝莓主产区专业技术人员来陇南市考察指导、帮助选择试种点、培训传授技术,然后在试种点确定地块,提前一年进行土壤改良。
第三,2014年秋季市上统一调进多类、多品种蓝莓三年生大苗,选择合适地点集中管理,进行抗逆性、适应性驯化,并观察记载其表现,明年再分送已确定并经土壤改良的各种植点规范栽植。
第四,试种成功并筛选出最佳种植区域、最适宜当地的品种后,采取调苗和自己扦插繁殖两步走的办法,在全市适宜区扩大种植面积。
【庐山考察报告】推荐阅读:
庐山实习报告植物08-27
庐山植物实习报告11-05
庐山白鹿外国语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自查报告10-22
寄庐山白上人,寄庐山白上人左偃,寄庐山白上人的意思,寄庐山白上人赏析06-02
劝人庐山读书,劝人庐山读书李群玉,劝人庐山读书的意思,劝人庐山读书赏析11-22
赴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社会实践报告10-22
送庐山衲僧,送庐山衲僧贯休,送庐山衲僧的意思,送庐山衲僧赏析06-18
游庐山五老峰,游庐山五老峰吴筠,游庐山五老峰的意思,游庐山五老峰赏析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