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1942有感(精选12篇)
看1942有感 篇1
看《一九四二》有感
看完《一九四二》,心情很沉重,这一部对得起真实历史的电影。电影中不管是陈道明李雪健的主演的国民政府线,还是张国立父子主演的灾民线,都是有血有肉,没有刻意的污蔑,也没有太多的煽情,即使抛开历史,也算得上是一部好片。
张国立饰演的财主,因为吃的问题,被他村村民围攻,甚至最后独子也死在乱刀之下。混乱的人群,高水平的还原度。影片一开始便压下了一个沉重的气氛。
随着后续情节发展,张国立饰演的老东家开始逃荒路途。一路上,饿死的、冻死的、生病死的数不胜数。到处都是饿殍遍地,甚至连野狗都能吃人!!
河南省省委主席李培基,因为自身原因,对蒋介石隐瞒河南灾荒的严重程度,致使大量灾民饿死在逃荒路上。
军阀蒋鼎文甚至在这样灾难严重的河南还要征收三千万军饷?!直至后来政府赈灾粮拨下来之后,他竟然硬是要走了三千万粮食!而当时政府给河南拨下的赈灾粮一共就只有八千万!
灾民逃荒的路上,卖孩子、卖姑娘、卖媳妇,为的就是那几斤小米,供给全家人活命。可是最后的老东家仍然变得家破人亡!媳妇因为生下孩子,没有食物,活活饿死。一行人到达重庆,却被关在城门外,这时候老东家的媳妇也死了。在这里,老东家的姑娘自愿把自己
卖出去,给拴住和老东家换五斤粮食。
这样的事情我从来不曾亲眼看见过。这一部电影给我的震撼极大!他让我知道了战争的残酷,国民政府的腐败,投机倒把,欺下瞒上!让我知道了中国如今的生活简直像是生活在天堂一般,没有战争、没有饥荒、没有买卖人口。但这样的生活离我们不远,就在几十年前以前。
作为90后的我却完全不了解这件事情的残酷程度。
在逃荒路上,中国撤退的士兵抢走灾民的粮食,抢走灾民的马车。在日军袭击这里的时候,大片的泥土飞溅,人变成红色的肉块,没有血腥迸溅,只有一个又一个,一块又一块尸体的一部分被炸出来。在这部电影面前,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每一个人对这一部电影都会有自己的一个理解。经历过或感受过战争余温的60岁以上的人群,我想也从未如此真实彻底的了解过这件事情。
如果有更多的人看过这部影片《一九四二》,知道战争的惨烈,知道我们应该团结,维护国家主权,我们就不会出现钓鱼岛暴民事件了!现在的我们已经忘记了过去的艰苦,只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挑毛拣刺,而这真的是对曾经历史惨痛经历的一种不尊重!
看1942有感 篇2
镜头1:小班美术课上, 教师在出示了用五彩颜色装饰好的鸡蛋以后, 发给每人一张纸。纸上已画好了椭圆形, 让孩子们在椭圆形上涂色。一个小男孩涂好后, 又在椭圆形边上添画了两个三角形。教师看到后, 连忙拿起橡皮把三角形擦去, 说:“你这样已经做好了, 不要再画蛇添足。”
分析:孩子有“百种语言”。绘画是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方式。孩子对画面或作品的色彩、内容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作为幼儿教师, 我们不能依据自己的经验和成人的思维方式去主观判断幼儿的行为是否正确, 而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表达, 对孩子稚拙的想法、行为应该首先给予鼓励、支持, 而不能以标准化来要求孩子的艺术表现。如果我们站在孩子角度, 用孩子的眼光来欣赏幼儿作品, 引导、启发他们用自己语言表达自我, 就会发现, 这是一幅生动的、有创造表现的作品。
镜头2:走进一所市级优质幼儿园, 发现每班的环境布置内容都很丰富, 活动室内有主题墙, 有展示孩子学习成果栏目;活动室外有家园联系栏等。但这些都被老师布置在1米高的墙裙以上, 孩子看起来很吃力。为什么张贴得那么高呢?教师们说, 如果放低了, 两天不到, 就被幼儿摸坏了。包括一些自然角、活动区角, 也都设置得比较固定, 并且要求幼儿不要乱搬、乱移, 要保持整齐。
分析:我们都知道, 环境作为“隐性课程”,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纲要》提出, 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等应有利于引导、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 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积极的相互作用。而我们许多农村幼儿教师在布置环境时, 更多的时候考虑的是美观, 环境成了装饰的“门面”。幼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成长的, 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好恶或出于功利性目的而“我想怎样布置, 就怎样布置”。只有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 启发、引导、支持幼儿共同参与, 创设可变的、有教育内涵的、可供幼儿自主探索的环境,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镜头3:我在一所农村幼儿园听课, 看到一个小男孩跟在他的老师后面一直重复这样一句话:“老师, 老师, 我不想上小班。”我很纳闷, 以为这是一个想快快长大, 能够像中、大班小朋友一样学习的小班幼儿。经询问, 才知道中班要上公开课, 为了效果好, 只要二十多名幼儿。而农村幼儿园班额一般偏大, 所以只能从中挑选一部分孩子, 余下的就被带出中班教室, 暂时由小班教师照看。这名孩子就是落选的二十名孩子中的一个, 他以为教师想把他送到小班 (老师以前也说过谁要是不听话就把谁送到小班) , 故此发出这样的请求。
分析:尊重孩子, 让他们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 心情愉快地游戏、学习, 是《纲要》对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就是这所幼儿园, 围墙上还赫然写着:为了一切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应该说, 教师还是知道怎么做才是真的为了孩子。但为了自己获得好评价, 就不再考虑孩子的感受。从根子上讲, 是教师没有理解幼儿教育的内涵, 没有真正做到爱孩子, 其结果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
镜头4:自主游戏活动时间, 张老师一边准备明天上课用的教具一边不时瞄一眼孩子。她心里正想着, 今天孩子真乖, 没有哭闹或告状的。正当她暗自庆幸的时候, 突然玲玲跑了过来, 眼里含着泪水:“老师, 我正在搭大桥, 强强却说要盖房子, 把我的积木抢去了!”张老师边继续做教具边对玲玲说:“玲玲乖, 不哭, 过一会儿我去批评他。你先去玩吧!”可玲玲等了很久都没有等到张老师批评强强。
分析:在孩子的自主游戏中, 教师依然应该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很多农村幼儿园, 虽然能够为幼儿开展自主游戏提供材料、安排时间, 但在孩子游戏时, 教师的观察、指导、融入不到位, 不能最大限度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在幼儿游戏时, 教师要倾听他们之间的谈话, 记录下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了解游戏的进展, 关注他们的兴趣点, 或者以玩伴的身份和幼儿共同游戏, 用动作、语言暗示、引导游戏持续、深入进行;观察和了解孩子, 评价幼儿的发展状况。
1942影评七 篇3
由小说《温故1942》到电影《一九四二》,刘震云和冯小刚走了18年。
早在1994年,初为导演的冯小刚在看到这部小说后就被深深地吸引和震撼,立誓要把它搬上银幕。然而,由散点式的小说到不能没有戏剧性的电影,技术难度是极高的。而比技术难度更高的是题材难度,把一场惨绝人寰的中原大饥荒直接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尽管时光流逝50年,仍然不是一个“说走咱就走,一路向天不回头”的轻省活儿。在过去的18年中,冯小刚和刘震云两次筹备,两次作罢,有时候是因为投资不凑手,有时候是因为氛围不融洽。现而今,在所导12部影片累积了20亿元以上票房之后,冯小刚再次担心这个艰巨的任务。在老板王氏兄弟的鼎力支持下,在一众台前幕后老伙计的帮衬下,这次他成功地举起了这个千钧之重的大块头。
故事简单而朴素,1942年河南大旱,赤地千里,遍地饥民踏上逃荒之路。微观层面,地主和穷人结伴而行,东家和长工相依为命。天上有飞机轰炸,地上有乱兵哄抢,离乱人不如太平狗,一条命只抵数斤米,这是一条看不见光明的绝望之路。宏观层面,日军进攻河南,国军催逼军粮,蒋委员长被丧师失地的坏消息包围,对河南的事装聋作哑,无暇理会。将微观和宏观两端连接起来的是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他实地踏勘,有图有真相,以翔实的报道将中原惨剧直达天庭。然而一切为时已晚,300万河南人死在这个天灾人祸交杂的年份里……
这是冯小刚的沉淀之作。都知道他是拍京味儿喜剧的行家里手,内地的贺岁片的概念就是他确立的。但他从来都不甘于仅只是娱乐世人,早在他还是电视剧导演时,他与刘震云合作的《一地鸡毛》就堪称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做了电影导演之后,每拍两三部喜剧片,他就要反刍般认真地纠结一回:《甲方乙方》和《不见不散》之后是颇为警世的《一声叹息》,《大腕》、《手机》、《天下无贼》之后是颇为沉重的《夜宴》和《集结号》,两部《非诚勿扰》之间还夹杂着悲伤的《唐山大地震》。到了《一九四二》,冯小刚把自己全然沉浸在深海中,看着民族苦难史的一个横断面从上方流过。用心还原,谨慎地撷取,这可能是冯小刚最小心翼翼的一次创作,也是他积蓄多年能量发起的一次总攻。
这是张国立的影帝之作。我在微博里说“绝色之作”是想在修辞上有所不同,但很多严肃较真儿的人跟帖说:一个老爷们儿有什么姿色,难道是基佬?那我只好回归最传统的说法。张国立演的是一个老奸巨猾的地主,灾难初临时,他认为凭自己一辈子积攒的生存智慧足以化解一切危局。但事态的发展很快就超出了他的预见,在亡命天涯的盲流大军中,他和其他人一样卑微无助。房子烧了,粮库空了,儿子死了,老婆、闺女、孙子命如风中之烛,人类所能遭遇的悲伤他一个都没落下,而张国立则用他那张司空见惯的脸真切地给出了人物不断变化的内心世界,难道还当不起一声“绝色”吗?
这是徐帆的母性之作。徐帆演过催人泪下的《唐山大地震》,也演过一根筋的《青衣》,那是她迄今最深入人心的两个角色。但在这部电影中,她收起了泉水般的眼泪,也收起了怪咖和乖僻,演了个我以我身护我儿的母亲。刚出场时,花枝还较劲地守护着女人的贞洁。饥
寒交迫之下,有饼干胜过一切。徐帆收着表情敛着劲儿,越是不嘶喊越能觉出人物内心母性的涌动。
这是张默的爆破之作。张默的名声似乎不太好,身为星二代总是被人指责为“拼爹”。场外的事、以前的事且不说,他这次演的栓柱,的确是一次爆发和突破。其他的人多数是成熟的,因为成熟也就单色彩,而栓柱在灾难中实现了从懵懂到担当的成长,这不是犯个愣、耍个酷就能演好的。编剧和导演给的戏份足,张默把握得也好,他先是很二,甚至有些喜剧感,后来一夜之间变成男子汉,却不幸遭遇了世间惨事。如果说其他人的遭遇会唤起观众的同情,栓柱的下场则会点燃观众的愤怒。
这是范伟的虐心之作,他演的厨子外憨内奸开始还惹人笑,后来则成了一种说不出来的痛。这是李雪健的忧愤之作,他演的有良心的省主席,不能救民于水火,他的嘴唇总是处于颤抖的状态。这是陈道明的枭雄之作,《长征》里的老蒋正当全盛之时,演得那叫一个嚣张;《一九四二》里的老蒋困坐愁城,只能是“不痴不聋不做家翁”,这样的领袖未免做得憋屈。这是张涵予的焦虑之作,他演的神父不知道上帝是否看见了中国发生的悲剧。这是冯远征的懵懂之作,他名为“瞎鹿”,死得也糊涂。这是阿迪里安-布劳迪的惊心之作,他演的记者把“狗吃人”摄入了镜头。这是蒂姆-罗宾斯的迷惑之作,他演的神父在中国待得越长就越不理解这里的事。
1942观后感 篇4
1942年,河南百分之九十以上已沦为战区。那个时候的人们在国军、日军、土匪之间寻求生存。民以食为天,在没有粮食的日子里,农民手中仅有的余粮也被搜刮殆尽,军粮供给亦不可少。当时的国民政府,从蒋介石开始,对于这场饥荒带来的灾难就处于“甩包袱”的态度。他假装不相信的态度也并未避过《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当面递上的血淋淋的灾情照片,中国人向来就是乐忠于报喜不报忧的。即便是最终拨下的救灾粮食,要支付军粮开始,打点上下级关系,最终到达灾民手中的已是寥寥。
《1942》摆出的是一盘没有救的死局,影片中几乎动用了一切似乎可能救灾的外在手段:政府动用军粮的援助、宗教团体和国际社会的努力、民间的慈善捐助……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刘震云和冯小刚是智慧而充满灵性的,在片尾出现了这样一幕,大当家收养了一个刚刚失去母亲的小姑娘。这就是他们给出的救世良方:仅有全人类最终开始明白人与自然其实是一个整体,仅有人内在和谐了,才能有风调雨顺;仅有当人类之间做到不分彼此的去爱时,人祸才能最终避免。
看1942有感 篇5
1月3日 哈尔滨王岗伪满军飞行队起义。
1月6日 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新四军在泾县境内茂林地区遭国民党军顾祝同所部上官云相指挥的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后,血战7昼夜,除2000人突围外,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在13日与上官云相谈判时被扣,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被叛徒杀害。
1月10日 华北朝鲜青年联合会在晋东南成立。其宗旨是推翻日寇统治,与中国人民共同为民族解放而斗争。
1月11日 周恩来就新四军被围一事向国民党代表张冲提出抗议,并指示《新华日报》揭露国民党袭击新四军的阴谋。
1月13日 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发表《抗议皖南包围通电》。
1月14日 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等联名致函蒋介石,谴责他背信弃义,呼吁撤消“剿共”布署,发展抗日力量。
1月17日 蒋介石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名义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其番号。军长叶挺被“革职”,交“军法审判”。
1月18日 中共中央发言人发表谈话,揭露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的真相和摧残人民抗日力量的罪行。宋庆龄、何香凝等联名致电斥责蒋介石,指出今后绝对停止以武力攻击共产党,必须停止弹压共产党的行动。
1月18日 国民党新闻检查机关扣压《新华日报》关于皖南事变真相的报道和评论文章,报纸开了“天窗”。凌晨,周恩来挥笔写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挽诗刊在开“天窗”的版面上。
1月19日 菲律宾华侨领袖余清箴在《新华日报》发表谈话:“希望祖国加强团结,坚持抗战”。
1月20日 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
1月22日 中共中央军委发言人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实行反共方针的阴谋,向国民党政府提出惩办“皖南事变”的祸首等12条要求。
1月23日 陈毅等发出《新四军将领就职通电》,呼吁全国人民“拒绝内战,一致对敌”。
1月25日 日军在河北丰润县制造潘家峪惨案。全村238户、1033名村民除4人幸免,82人被打伤、烧伤未死外,其余均惨遭杀害,全村房屋被烧毁。
1月28日 新四军新的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并着手整编部队,将全军扩编为7个师、1个独立旅,全军共9万余人,继续坚持长江南北的抗战。
2月13日 顾祝同所属苏鲁皖游击纵队副总指挥李长江公开叛国,被汪精卫委任为和平救国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
2月15日 中共领导的新四军进攻洪泽湖重镇青阳。
2月19日 新四军讨伐叛国贼李长江,歼敌千余人。
看1942有感 篇6
人类在灾难面前是那么渺小,灾难来临时戏里戏外的人都受到死亡的威胁,这种威胁会产生强烈的震动,形成痛苦和绝望的情感。但与此同时,人在灾难面前也会显示出一种特别关爱同胞、亲人、朋友的情感,形成灾难片中独特的人情之美。
电影《1942》中,栓柱虽然与花枝只做了一天的夫妻,但他信守了对花枝的承诺,当他发现两个孩子不见了之后,毅然决然地跳下火车,这等于是放弃了自己生存的希望,而他最后也死在了日军的尖刀之下。《唐山大地震》中很多人自发组织救援,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忙得顾不上吃饭,甚至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些人物让我们看到了灾难并没有让人失去灵魂,他们没有因恐惧而变得自私自利麻木不仁,越是艰难越体现了人性的光辉。
现今社会,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文精神却在不断弱化和消解,人情的冷漠让人反思和警醒。灾难片的英雄拯救情结往往会塑造出很多高大上的人物形象,让我们看到人性中的真善美,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二、映射现实问题和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在影片《1942》中我们看到,河南的受灾群众露宿荒野,食不果腹的时候,当权者却出席高级的宴会,享用丰盛的菜肴,不同的阶层在物质条件和生活待遇上有如此巨大的悬殊,不仅如此,强势群体还时常对弱势群体进行欺辱:士兵抢夺灾民的粮食钱财,不法商贩从赈灾款项中抽取各种各样的好处费。这些无疑映射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种种弊病,是对社会现状的一种强有力的批判。
《大白鲨》讲述了一群由于人工试验发生异化的大白鲨吃人的故事,《哥拉斯》中蹂躏城市的怪物来源于核试验,《侏罗纪公园》里科学家潜心复活的恐龙却让人类差点陷于灭顶之灾,这些影片批判了人类滥用科学技术给人类自身带来的苦果。
灾难片不仅可以映射现实问题并加以批判,还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来关注人类的命运,它将超越时代而指向永恒,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三、死亡体验所带来的重生意识
灾难片中表现的种种灾难现象或多或少都是现实的真实写照,我们的生活同样面临着灾难的挑战与威胁,影片通常用宏伟的场面和震撼的效果表现人们在灾难面前经受死亡考验时的恐惧,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揭示了人们对生存的渴望。灾难带给人类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死亡,而死亡对人类来说是最大的不幸,因为它代表了一切事物的终结,灾难片往往在表现灾难场景之后,以更震撼的方式展现大规模的死亡,《1942》中300万饿殍和《唐山大地震》24万死难者都让我们感受到死亡的恐惧。
观众在观赏灾难片时,与电影中的人物一起经历灾难的艰辛,一起在死亡的边缘游走。电影结束后,观众以“生还者”的身份重新回到现实中,深刻地从死者的立场来体会生命的可贵,在死亡体验的高度上对生命的价值作出肯定,从而进一步唤起自我生命存在的幸福感和对生命的珍惜。
人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往往不能够体验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只有生命遭遇抵抗和毁灭的时候才能体会到生存是多么的伟大。《地心毁灭》中的七位科学家为拯救人类揭开地壳之谜,但其中五人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让我们明白我们不仅要活着,更要知道为什么活着。
灾难片中人们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最能触动我们的死亡意识,让我们置身于一种极端的生命状态,看到自己不敢或不愿意看到的真实,以此来考察我们的生存态度。对死亡的关注,恰恰是人类对生命的深深眷恋,这也正是灾难片体现出的价值和魅力所在。
四、结束语
花花绿绿的电影何其多,可真正能让人记住三年五载的确是少之又少。电影《1942》选取了内容沉重的题材,为观众打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并将主题扩大到“人”,对民族顽强生命力的悲壮来一个讴歌。浮躁的社会情势之下,保持清醒的头脑最难能可贵,能到电影院感受一下精神的洗礼,也算是对内心焦躁灵魂的一个交代。本文通过分析灾难电影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发现它弘扬人性中的真善美,映射现实问题,并能够通过死亡体验所带来的重生意识让观众重新审视自己,对现实具有积极的意义。也许,电影市场的下一个救世主就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深沉式电影。
摘要:电影《1942》摆脱了其他国产灾难片纯粹的悲剧模式,展现了更多的人性思考,这种思考是站在普通阶层视角,聚焦的是市井大众的生活状态,其求生的主题,是一种对个体生命权利、生存状态的极大呼唤和尊重。本文以电影《1942》为例探讨灾难片中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灾难片,人文关怀,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2]张德昭.深度的人文关怀[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942观后感精选 篇7
但是老爸想去看,本打算我和王伟去看王的盛宴,给老爸买票看1942的,后看影评说王的盛宴不好看,一个朋友的微博评价王的盛宴说:原先陆川也会拍陈凯歌式的烂片。看了这个评价后,决定不看王的盛宴了,和老爸一齐看1942吧,学习学习历史。
剧情方面就不多做剧透了,就谈谈观后感吧。
整体编剧,个人感觉还是不错的,比较正剧,没有一味的煽情,情节也比较紧凑,有些细节的设计很真实,比如最后星星说她吃的太饱蹲不下去的情节。
画面方面,日本人轰炸的场景拍的比较震撼。
影片长近2个半小时,没有觉得十分长,有的情节确实让人感到很难过、哀叹、沉重,那个年代,天灾、饥荒、战争,一齐加在老百姓身上,那时候还思考什么,能活着就很好了。看着亲人一个一个在身边死去,从痛苦变成抽泣、从抽泣变成叹息,最后,从叹息变成麻木。当人连吃都满足不了的时候,还能思考到什么,日本人发粮食,就跟着日本人打仗,老百姓没有错,连命都活不了了,老百姓还能思考到多少爱国、抗日。
走出电影院,外面冷风呼呼的,但是心里感觉很暖,觉得很幸福,没有生在那个年代,没有吃过那样的苦。
老爸说,电影里的画面,除了战争,其他的他都见过,那是在60年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那些苦,他也都吃过,此刻的生活,真的很幸福了。
冯小刚电影1942 影评 篇8
文/墨惜
那么巧,昨天去看电影,又那么巧,早晨看到博友也看了这部电影。今天一大早晨就爬起来,原因是想说一下《1942》,它给我的触动太大了。
昨天电影院有四部片子,《王的盛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1942》和一部韩国灾难片。去的路上,我和男友是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韩国灾难片中做选择,猜拳,谁赢了看谁指定的,然后我一如既往的没赢,再然后到电影院的时间是13点15分,韩国灾难片刚上演,可是零食没买,这个大男生没了零食进不了电影院,所以时间刚刚好的是《1942》。
于是我们看了片长150分钟的虐心的电影。
一九四二年,因为一场旱灾,我的故乡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与此同时,世界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
老东家叫范殿元。大灾之年,战争逼近,他赶着马车,马车上拉着粮食,粮食上坐着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陕西逃荒的人流。三个月后,到了潼关,车没了,马没了,...车上的人也没了。这时老东家特别纠结,他带一家人出来逃荒是为了让人活,为什么到了陕西,人全没了?于是他决定不逃荒了,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人流中喊:“大哥,怎么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个死。”老东家:“没想活着,就想死得离家近些。” 转过山坡,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娘的身上哭。老东家上去劝小姑娘:“妮儿,别哭了,身子都凉了。”小姑娘说,她并不是哭她娘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认识了。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老东家:“妮儿,叫我一声爷,咱爷俩就算认识了。”小姑娘仰起脸,喊了一声“爷”。老东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开满了桃花。(摘自百度百科)
太虐心了!压抑的要窒息,从电影院出来对男友说,这部电影只适合看一遍,第二遍都不想看也不能看。1942,在河南省发生这样的悲剧,旱灾,蝗虫,饥饿,逃荒,战争。
美国李培基对老蒋说,灾区受灾群众政府统计有1062人,老蒋问,实际呢?李培基说,300万人。
老东家的家产和粮食被一群受灾饥饿的百姓抢了、吃了。去找兵来赶走这帮龟孙,报信的在中途被行进的日本兵吓退了回来。报信没成功,反倒把老东家害了,灾民在饥饿和愤怒中爆发,抢了粮食,烧着了老东家的宅子,打死了老东家的儿子......老东家套上马车,对一家老小说,咱不是逃荒,只是出去躲灾,过一个月半个月灾难过去了,咱就回来了。
逃荒的路一天天走,家人一个个的减少,儿媳妇的遗腹子在逃荒的路上出生,儿媳妇产后用尽力气说的第一句话是,把他掐死吧!反正他也活不下来。老东家的孙子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了。产妇很虚弱,几天没吃东西,没有奶水。老东家最后把一路陪伴女儿的小黑猫扒皮做猫汤给儿媳补充营养,好让孙子活下来。小黑是女儿的宝贝,逃荒路上女儿星星宁愿自己不吃东西也要喂小黑。
逃荒数天以后,嫂子生产,星星忍痛把小黑献出来做猫汤。老东家觉得很对不住女儿,正要和女儿说自己的无奈和苦衷安慰女儿。只见女儿起身说,爹,我也要喝猫汤。眼睛里看不到任何悲伤。这就是饥饿。
由阿德里安·布劳迪饰演的美国记者白修德骑着毛驴一路随着灾民的逃荒路线,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一幕幕惨剧的发生。路上碰到了老东家和佃户瞎鹿和花枝一家,饥荒使得老东家对白修德的驴打了主意。趁白修德睡着的时候,老东家带着瞎鹿和拴柱去偷驴,顺便抢了白修德的饼干和相机。白修德被惊醒,用不标准的汉语说驴和饼干给你们,相机不能吃,给我留下。
栓住拿着饼干,瞎鹿牵着驴,可是驴死谁手还是未知。老东家与美国记者交涉完,找到瞎鹿,却没看到驴。问瞎鹿,驴呢?瞎鹿说怕那个洋人醒抢回驴,就照着驴屁股打一巴掌,结果驴惊了,跑了。黑天也没看清跑到哪里。瞎鹿和拴柱分两个方向找驴。瞎鹿看到一群灾民在那烧水,扒驴皮,准备吃驴肉。走近一看正是自己抢来的驴,瞎鹿对灾民喊,这是我的驴。灾民还会管这是谁的驴吗,不听瞎鹿说话继续分肉,瞎鹿拿起一块驴肉准备回去,嘴里还说着,杀了我的驴总得让我拿回一块肉走吧!
灾民怎么会让瞎鹿拿走肉呢,一群人和瞎鹿厮打起来,抢肉的灾民一不小心把瞎鹿推到了烧的滚烫的水锅里。灾民停住了,有人小声说,咋把他推锅里了呢!花枝是瞎鹿的老婆,见不到瞎鹿怎么也不肯继续逃荒,要老东家给个说法。老东家说,这里找了三天了,哪里都没发现瞎鹿的影子啊。花枝不依,说,别人死了能看见个尸首,我家瞎鹿怎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你还我瞎鹿。逃荒的人群已经陆续转移,只剩下老东家一家和瞎鹿的媳妇带着一双儿女,在空旷贫瘠的荒郊喊着,瞎鹿,瞎鹿,瞎鹿.....河南300多万灾民,老蒋只知道河南大旱,灾情并不严重。直到美国记者白修德几经波折找到老蒋,说在灾区看到人吃人和狗吃人的惨剧。老蒋才知道这场灾难的严重性几乎空前绝后。
花枝和老东家逃到陕西,老东家的儿媳死了,紧接着是老母亲没了,再然后是老东家的媳妇在陕西城门前咽了气。只剩下老东家,星星,老东家襁褓中的孙子和长工拴柱,另外还有佃户瞎鹿的老婆和两个孩子。
陕西的政府下了命令,不让灾民进城。老东家在城外搭个窝棚,灾荒之年什么事都会发生,几升小米就能换个大活人。在大年三十那天,老东家的女儿星星
提出来让老东家把自己卖了换几升小米。老东家不答应,星星说,是自己坚持不住了,卖了也好,自己有个活路,家人也有小米吃。
于是悲剧的一幕又拉开了,星星在自愿被卖的人群中被选中,老东家竟然露出了笑容。一是女儿不会被饿死了,二是自己有几升小米。在逃荒的路上,小米比金子、比活人都值钱。
花枝穿上自己结婚时的红棉袄,也被选中,只是花枝带着两个孩子,又被刷下来。
拴柱喜欢星星,老东家也曾许诺等灾难过去就把星星许给拴柱。在星星被带走的那一刻,拴柱拼死拉回星星却被老东家拽下来。老东家对拴柱说,留下她你也得让她饿死。这时候花枝过来说,我跟你,让你在饿死前有个媳妇。在陕西城门外,老东家主持,拴柱和花枝拜了天地。当晚,花枝对拴柱说,你知道我为啥和你拜天地。拜完天地你就有媳妇了,有媳妇就可以卖媳妇换小米了。我带着两个孩子不好卖,现在卖了我,孩子也有个爹。
拴柱在有了媳妇的第二天把媳妇卖了4升小米。
花枝临走时对栓柱说,卖了我,就是即便饿死也别卖孩子了。
剩下的这几个人爬上了火车进了陕西省。老东家一家人只剩自己和孙子了。爬下火车,老东家对孙子说,现在就剩咱们俩了。说着低头打开包裹着孙子的棉被,发现孙子早就没了气。
于是出现了这一幕,老东家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他没想活着,就想死得离家近些。
1942,如果没有播出这部电影,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1942年河南省有这样大的灾难,逃荒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河南闹饥荒,河南人去陕西逃荒。山东闹饥荒,山东人逃荒到东北。
听父亲说,我们的根在山东,太爷爷逃荒到东北,途中失散了一股人,找不到了。这也就是父亲常说的老五股丢一股。父亲认了几个同姓的兄弟,原因是得知他们也是老五股丢一股,不知道是不是当年走散的那一股的后代,这个谁也查证不了,都算作是亲人罢!
就像老东家对路边一直对着咽气的母亲喊娘的小姑娘说,“妮儿,叫我一声爷,咱爷俩就算认识了。”逃荒时会有多少不是亲人的人成了亲人。五百年前都是一家人,谁还不自己的亲人呢!
看1942有感 篇9
1 社会环境奠定营销基础
社会发展的同时, 人们往往会有怀旧的情结。而纪录片以全景式的视角记录真实的生活景象, 成为人们怀旧的载体, 越来越为观众接受和喜爱, 并成为广电频道新的亮点。《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 对2500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发现, 2010年多达85.9%的受访者看过一部或多部纪录片, 没看过的人仅有14.1%。特别是2011年新年伊始, 6集纪录片《美丽中国》, 揭开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面纱。随后, 纪录频道相继播出《玉石传奇》、《隐蔽战线》、《地球脉动》等纪录片, 受到观众热捧, 成为央视新年的收视热点。这为纪录片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和人脉, 纪录片营销, 也爆发出惊人的能量。除了庞大的受众群体外, 品牌的力量为《舌尖上的中国》一举走红提供了保障。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通过多种渠道, 打造国产纪录片播出平台, 国产片播出比例占70%, 目前覆盖人口超过6.5亿, 也就是说全中国接近一半的人都会收看到这个节目, 收视人群从开播之初的每天2700万增加到4200万。这样庞大的一个营销对象, 再加上中央电视台的品牌力量, 让“舌尖”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人文关怀感动观众。《舌尖上的中国》通过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七个不同的主题, 对一个又一个最原始、最生态、最环保、最传统的食物生产和烹饪方式进行了朴素而细腻的描述, 向人们讲述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独特的饮食习惯。讲述的过程充满了对普通劳动者辛勤劳动的赞美, 同时也通过美食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亲情、友情、爱情、感恩……一系列的情感在这里面都通过最朴实的语言和行动展现出来, 带给人们的更多的是一种情感和久违的乡土气息。人们往往或多或少在最原始的记忆中保留了曾经制作、享受美食的经历, 感受到的是一种对往事的回忆, 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能够激起内心深处的情感, 从而不自觉的想起许多年前自己所经历的一切, 通过情感价值来达到营销的目的。
2 营销策略多处运用新招
好的标题吸引观众的眼球。国内各电视台拍摄的美食纪录片不少, 多个美食节目也长年播出,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 与其片名让人眼前一亮不无关系。戛纳电视节上, 《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国所有参展纪录片中问询量位居第二, 电视节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也点名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片花。“他说他被这个名字吸引住了。”该片总导演陈晓卿如是说。优质的拍摄制作给观众美的欣赏。《舌尖上的中国》按照欧美流行纪录片拍摄模式, 用碎片式的叙述方式来介绍美食。影片从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 历时13个月拍摄完成, 这也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摄制组行走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70个拍摄地, 动用前期调研员3人, 导演8人, 15位摄影师拍摄, 并由3位剪辑师剪辑完成。鲜醇爽口的毛豆腐、热气腾腾的黄金馒头、肉色红润的金华火腿……《舌尖上的中国》将各地的美食娓娓道来, 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挑战着观众的食欲, 尤其是看着影片中的食材如何从原材料一步步制作成美食, 更是让人边看边流口水, 连影片总导演陈晓卿都笑称, 《舌尖上的中国》绝对是一部既养眼, 又养胃的文化大餐。运用网络搞营销是该片的创新。《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 网络推动作用力很大。陈晓卿作为纪录片导演和美食专栏作家, 在纪录片尚未开播, 就积累了好口碑。陈晓卿在新浪微博的粉丝数超过16万, 其中更有众多名人粉丝, 一条节目预告的转发率和评论率就相当可观。配合纪录片每天一集, 每集一个主题的讨论, 更是形成了持续效应。陈晓卿即时更新的微博吸引了众多“吃货”, 同时采用不同于以往纪录片风格、更为国际化的叙事手段, 吸引了微博众多的文化人。从节目开播到首播结束, 百度指数从最开始的8494 (5月14日) , 到452870 (5月24日) , 可谓节节攀升。纪录片主创团队做客新浪微博“微访谈”, 加上网友自发组织的“晒零食”、“晒夜宵”、“深夜发吃”等活动, 让该片人气越来越旺。随着节目的开播, 微博上是宣传页随之展开, 很多观看过节目的观众自发转发相关信息, 进行二级传播, 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因此央视九套纪录频道重播期间, 收视用户数多于首播。关于《舌尖上的中国》的微博传播也很“给力”。第一条相关微博是该纪录片导演陈晓卿于2011年5月21日下午发布的, 这条微博只得到19条的转发。但第一次引爆微博热力传播的是发布于2012年5月11日13:44分, 纪录片正式播放前3天。截止5月29日下午14:23, 该条微博共转发1595次, 评论197条。仔细观察其转发量可发现, 此条微博的转发呈现两次高峰, 一次是在11日该微博发布后, 另一次为14日此纪录片正式播出后的短时间内。说明该纪录片的高质量受到观众认可, 更增强了其传播效果。此条微博的传播层级众多达2.69, 说明该微博穿透力非常强。且该微博的扩散呈现多角度多方向的趋势, 均匀分布, 可见在传播中多是普通粉丝的自发转发。当然其中也有纪录片宣传方的推动因素。@新浪传媒和@下厨房两个官方微博带来了很大比例的转发量。5月11日13:44发布微博后的4分钟, @新浪传媒立即转发该微博, 从时间和文案设计上, 可明显看出, 此为双方的合作传播, 该微博带来了31条的转发量。5月14日, 该片首播完毕后, @下厨房立即转发了此条微博, 以提问方式引爆话题, 带来237次转发。这是前期整个传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转发。这个转发保证了后续网友在微博中对该纪录片“有迹可循”。在本身片子质量不错的前提下, 传播得到了延续。由此可分析, 纪录片宣传方十分懂得选择合适的时机、账号和文案进行宣传, 只用了两个合作账号带动转发, 就将此话题初步引爆。在此条微博的传播中, 除2个合作账号外, 我们了解到, 加V粉丝占比非常小, 只有3.83%, 转发者的粉丝人气主要集中在“草根”。由此说明《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个非常大众化的纪录片。几乎全为普通网友的观看和支持, 这个话题的火爆, 前期是基于纪录片的高质量的庶民的胜利。
微话题出现。随着纪录片的热映, 5月17日, 出现了微话题“舌尖上的中国”及页面。当天的曝光数为60627169, 截止5月29日15时, 该话题量达到了5, 450, 333次, 在23日又一次呈现爆发井喷式增长。在话题整体传播中, 五百多万次的话题量分为三方面:草根单纯转发、专业角度评析和商家造势。各草根账号纷纷表达自己对于这部纪录片的喜爱, 14日晚上23点20开始至15日零时短短40分钟的微博数就达到3201条, 完美达到“刷屏”的效果。观察整个话题传播过程中转发量最高的三条微博, 均出现在5月23日, 且均为百万级电影类草根大号原发视频微博, 可见红人账号对于话题的传播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网购“加温”, 双方共赢。每天晚上每一集播出结束后, 不少网店卖家乡特产时, 已经打着“舌尖”旗号了。自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开播之后5天内, 共有5844791人上淘宝网找过零食特产, 搜索次数达471万次, 搜索量环比增长13.54%, 有2005万人浏览相关美食页面, 成交729万余件。5月24日, 淘宝网推出“舌尖上的淘宝”, 集纳了纪录片播出的几十种美食特产, 在短短24小时内, 超过31万人关注, 浏览量高达1000万次, 成交7万多件。在此带动下, 食品相关类目支付宝成交额达2195万元, 环比增长16.71%。尤其是在“舌尖”第三集出现的徽派土特产“毛豆腐”, 搜索量暴涨了48倍。淘宝网零食特产频道搜索量大增, 购买高峰转移到每晚22-24点, 这正是《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时间段。第一集中提到的云南诺邓火腿, 某出售诺邓火腿的淘宝店在14日之前只有1件成交记录, 当天立即产生了33笔订单, 其中32笔都是在当晚11点后产生的, 单价从298元、338元、368元、398元一路涨到458元。
3 互动引发连锁反应
在现代商业的营销理论中, 最高境界应该是达到持续的共赢效果, 因为只有相互获取了利益才能够有助于长期的效果。而“舌尖”把这个理论运用到了极致, 在播出“舌尖”的同时他们都赢了。首先电视台赢了, 通过央视收视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 5月14日至5月22日《舌尖上的中国》播出期间, 节目播出前收视并发数是400, 播出20分钟后, 收视并发数达到800, 节目播出过程中收视并发数一直保持在800左右, 基本无波动。尽管节目是在22:40才开始播出, 播出时间较晚, 但播出过程中收视并发数一直呈缓慢增长的趋势, 说明节目优质度高, 留住了观众, 整个过程中无大量观众跳出。通过“舌尖”赚得了不少的收视率, 从而使得更多的电视台愿意主动去宣传“舌尖”和播出“舌尖”以获取收视率, 从而带动该台的其他节目的收视率。那么当下一次有类似节目的时候, 就会有不少的电视台会主动出资来搭建这样一个免费的播放和营销平台。
1942观后感1000字 篇10
回来的路上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觉得这部片子好看,但也在说,可能很多人会不觉得好看。我也在整理着自己,到底被什么打动了,绝对不只是影片拍得很真实。我在看的过程中,会去自然的对比现在的生活,比起生活在解放前的中国,真的犹如天堂一般。觉得自己太幸福,也感谢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但越往后面看,我确越多的看到了更深层的东西,当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现在的中国去掉经济高速发展光鲜的外衣后,其实骨子里面的东西,跟1942年居然没有两样时,我不仅打了个寒颤。我脑子里开始浮现出那位外国记者反复问道的一个问题:“怎么会这样?”
一九四二年的河南,中日军队在此陷入胶着状态,大面积的蝗虫和旱灾使得夏秋两季绝收。在没有粮食的日子里,最后的出路就是贩人,年轻的闺女媳妇通常被买去周家口等地的窑子。电影中,徐帆饰演的花枝在失去丈夫后,为了孩子能够有一口吃的,在于男人一夜夫妻之后又将自己卖了了出去,临走之时,她对仅处了一天的丈夫说:“你来,我的裤子囫囵(完整)一些,咱俩脱下换一下吧。”男人听罢,默默无语,只能无能为力的目送马车离去。
天灾也许还可以用“逃离”来解决,可是战争带来的伤害却是避无可避。即使河南已沦为半壁江山,仍是国民政府手里的粮食支柱,从河南征购的粮食支撑着整个西北的军队、官僚和城市。天灾来时,农民手中仅有的余粮也被搜刮殆尽,军粮供给亦不可少。当时的国民政府,从蒋介石开始,对于这场饥荒带来的灾难就处于“甩包袱”的态度。他假装不相信的态度也并未避过《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当面递上的血淋淋的灾情照片,中国人向来就是乐忠于报喜不报忧的。即便是最后拨下的救灾粮食,要支付军粮开始,打点上下级关系,最后到达灾民手中的已是寥寥。
《1942》600字初一观后感 篇11
我一直认为,如果从电影的艺术形式感来说,冯小刚还只是停留在电视剧创作的水平.《唐山大地震》和《一九四二》皆是如此.同样都是灾难题材,同样都是电视剧的表演,电视剧的调度.相对于《唐山大地震》的过度煽情,《一九四二》还算是收了很多,冯小刚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谈到一场戏,徐帆饰演的角色在得知男人要把自己的孩子卖掉后,呼天抢地,这种表演被冯小刚拒绝,二人为此还发生争执,最后影片呈现出来的结果还是徐帆个人的表演方式.我支持冯小刚的处理.本该发生的事情自然地发生了,本该爆发的情绪被期待地爆发了,这不是高明的手法,电影需要一种非常规化表达,需要呈现出生活中的错位,让人看到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经验之外的东西.
说冯小刚是电视剧导演,除了演员和情绪控制之外,还在于他的镜头一贯都是没有力量感,他吸引观众的是通俗的剧情,而这些,只要是会讲故事、能控制拍摄场面、运气好的人就可以完成.在没有力量感的镜头下,所有的灾难呈现出来的都是视觉上的产物,不会走心.冯小刚和张艺谋在拍电影时一定是两个套路:冯考虑一场戏会先从故事性和人物角度出发,而张的出发点则是在保证视觉效果之后再讲故事.从电影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角度出发,无疑张艺谋更接近电影的本体,而听故事是人的天性,对视觉接受需要一定的修养,这就是为什么冯比张的群众基础要牢靠的一个很大原因.
看1942有感 篇12
电影《1942》主要讲述了1942年河南大灾荒、300万人饿死的故事。电影分两线并行, 一条以逃荒路上的老东家和瞎鹿两家为核心, 展现出灾民们在痛苦一线的挣扎和痛苦、希冀和愤怒, 一条以国民党中央政府为核心, 展现他们的冷漠和腐败及他们对人民的蔑视推动和加深了这场灾难。这部电影是一段对历史的深刻解读, 是一段对生命人性的关怀与追问, 它展现出了一个70年前的中国, 一个积贫瘠弱被饥荒、战乱和绝望所充斥的中国, 一个早已被网络时代的年轻人所遗忘了却又必须面对的中国, 一个经历了那个时代的河南人所刻骨铭心而又不愿回首的中国。
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里, 尊严与生存充斥, 信仰与肉体斗争, 真相与谎言交织, 良知与利益斗纠缠着……在那里, 没有什么是对, 没有什么是错, 一切似乎都是合理, 一切又似乎都是毫无意义。剩下的只有饥饿, 只有逃亡, 只有绝望……
二、冲突
(一) 贫民与财主
故事从河南的一个村庄开始, 传统意义上的中国财主与贫民既是一种对抗, 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对立体, 一切都似乎显得那么平和。但在饥饿面前, 这种对立失去了平衡。一场饥荒, 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饥荒不幸降临, 有史未遇的旱灾与蚂蚱之害导致了河南粮食奇缺的景象。“在千千万万的村落中、山崖上、深涧里、陌头和阡边, 都有饿得皮包骨头的人, 提着篮子, 拿着镰刀或系着钩子的长竿, 在四处寻觅, 捕捉能够救命的东西” (李蕤《豫灾剪影》) 。面对饥荒, 财主老范, 不再是一向温和的老东家, 粮食成了他最为关切的宝贝疙瘩, 他反复叮嘱家仆要仔细看护好自家的粮食;地主的儿子也不再是常态下的公子哥儿, 少
至校花身上的淡淡的芳香。而时过境迁, 当时代英雄迈克尔.杰克逊陨落, 当男孩变成男人, 当曾经的坏小子已作人父, 当青春的回忆被时光打磨历练, 最珍贵的则正是当初最纯、最真、最倔强的梦想。而这些主题之所以如此令人魂牵梦萦, 其中的关键在于, 编剧在影片情节构思中设置了迈克尔.杰克逊这个特殊人物, 他在影片的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 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其实, 本文论述话题的焦点就是编剧的人物设置。关于人物设置, 应该说, 其所涉及的思考很多, 其中以出场人物为主, 也包括未出场人物, 本文谈及的就是未出场人物的一种类型。在微电影《老男孩》中, 迈克尔.杰克逊虽然没有真正出场, 但正如前面所谈的那样, 这个人物的设置确实在情节展开与人物心理与情感驱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特殊功能。应该说, 探讨这个人物设置, 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把握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 而且能够进一步理解其情节生成的重要方面, 更重要的在于, 通过这个人许的粮食使他成为了引诱民妇的资本;贫民则不再是一向温顺的小绵羊, 饥饿使得他们丧失理智、难念旧情, 即便是曾经有过的救命之恩。终于有一天, 邻村的刺猬带着大批的饱受饥饿之苦的农民们冲进了曾经的救命恩人老东家的宅院, 面对老范为保护自家粮食而请官兵前来镇压, 喊出了“老东家, 兄弟们就吃顿饭, 吃完就走, 你就要我们的命啊”, 一场混战毁掉了财主老范, 毁掉了农民, 毁掉了延续数辈以来财主与农民之间的依存关系。
(二) 避难与逃亡
所有的人都走上了逃荒之路, 因为战争, 更因为饥饿。一无所有的农民们携家带口, 带上祖宗的牌位, 带上自己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孩子, 走上逃亡之路, 正如李蕤在《豫灾剪影》里描述的那样:“朝西去的大路上就充满了从洛阳出来的缓慢蠕动着的人群, 有的步行, 有的乘大车、人力车、排子车、汽车……人们的叫骂呼喊传到远处的田地里, 混成了一种持续不断的低沉的音响, 像只受伤了的野兽把血淌进一条长河时的沉吟”。即便是穿上出嫁时花衣裳也丝毫掩饰不了逃亡者的命运与悲哀。硕果仅存的财主老范带着银元和粮食, 带着家仆, 带着母亲和女儿, 带着身怀六甲的儿媳, 走上的是一条他自认为充满希望、优越感极强的避难之路。离家十五天后, 地主老范继续优越着, 还能在别人饥寒交迫无粮可食时拿出余粮喂养女儿星星的宠物猫, 还能在瞎鹿母亲病重的时候拿出一些粮食给与救济, 还能依然自得地拥有并指挥着仆人栓柱。但在若干多天后, 地主老范的优越地位开始出现崩塌。中央政府国民党军队溃败, 他们在“迂回作战”时与难民们不期而遇, 相拥挟行, 抢夺食粮;日军发起了猛烈的空中攻击, 爆炸, 扫射, 哭喊, 奔跑, 混乱。在这恍然一梦中, 财主老范成了一个象想向他求助救济一些粮食的佃户、想向他请求帮助的同村人一样的一无所有的避难者, 他的“避难”之路成为了真正的“逃亡”之路。所有的人, 只为活下去而一路向西。
(三) 信仰与肉体
在普通民众看来, 饥饿和逃亡是由于战争和饥荒, 然而在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看来, 所有的受难是由于他们没有得到主的庇护, 他们是异教徒, 没有皈依主。善良的乡村牧师安西满竭尽所能告诉难民们要皈依主, 竭尽所能地为活着的人减去一丝伤痛, 让死去的人们闭上双眼。但现实是, 不管如何, 活着的难民们面对的依然是饥饿、依然是死亡。他们不仅仅面对着日本军队的狂
物设置的分析, 对于如何设计未出场人物极其在情节中的作用等问题, 可能会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当前, 微电影的发展方兴未艾, 由于微电影篇幅小、时长短, 可以表现多方面的社会生活, 其传播途径与方式多种多样, 具有方便快捷自由灵活等优势, 比如电脑、手机等都是其传播的重要载体, 而电脑、手机的普及与技术程度实在惊人, 因此这就客观上为微电影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发展空间。同时, 我们也不应回避, 现在的微电影创作总体水平偏低, 迫切需要一批质量上乘的作品, 引领提升微电影的创作档次, 以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和娱乐需求。因此, 注重个案作品的分析与研究, 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这也许是目前微电影研究的当务之急。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让微电影的探讨更为具体性和实用性, 也能够更直接地与当下微电影创作相联系,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微电影创作进一步发展与提高。笔者认为, 这也许是我们撰写这篇文章更有价值之所在吧。
轰乱炸, 还面对着国民党军队的溃败、掠夺和欺凌。当仅存的粮食被抢夺、仅存的马车被征用、仅存的亲人在一瞬间灰飞烟灭, 当看到年少稚嫩的姑娘伤口所流出的血用手也捂不住、用棉袍也捂不住、甚至用神圣的圣经也捂不住的时候, 麻木的难民们完全不知所措, 虔诚的牧师也近乎崩溃, 他开始一遍遍地追问“这里发生的一切, 主知道吗”“为什么上帝总是战胜不了魔鬼”, 他也开始质疑神圣的信仰是否能拯救天下这些饱受饥饿的肉体。
(四) 尊严与苟活
人都是有尊严的, 但河南大饥荒逃荒之路上的人却没有了尊严。为了生存, 他们不得不放弃尊严。为了挽救病入膏荒的母亲, 瞎鹿已无法再顾及父女之情, 他下定决心打算卖出自己的女儿, 尽管经过妻子花枝的强烈阻挠, 没有能卖成女儿, 但对瞎鹿而言, 为了生存已无所谓父亲的尊严。为了换取五斗小米, 曾经读过书、曾经花枝招展、曾经义气风发的星星决定卖出她自己, 她告诉老东家, “爹, 你把我卖掉吧, 给我一条活路。”面对五斗小米, 没有谁能挽留得住女儿的尊严。为了卖出自己, 花枝决定把自己嫁给栓柱, 拜堂后的第二天她就离开了, 她告诉栓柱, 嫁给他之后两个孩子就有了着落。为了生存, 谁也无法留住花枝作为一个妻子的尊严。为了保命而随波逐流的伙夫老马, 眼见栓柱因风车被日军用战刀刺死时, 他满含屈辱却又不得不露出讨好的笑容, 含着心中的眼泪而吞下日军悬在刀尖上的生鱼片时, 面对生存, 谁也无法保护一个想要活着的人尊严。
(五) 希望与绝望
踏上逃荒之路的初期, 无论是谁, 都还充满着希望。老东家不停地安慰着家人:“咱们就是去避难, 过了个把月, 就会顺利回来的。”花枝也穿上了出嫁时的红衣服, 打算出门见喜撞个吉利。栓柱心里默默喜欢着向往着星星, 在老东家的沉诺里暗暗期盼着星星能嫁给他的那一天。可现实远不及他们所预料的那么美好, 路越走越远, 粮食越来越少, 死去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遇到的不是好运气, 而是日本人飞机的轰炸、国民党溃逃的军队、车马粮食的被抢夺。当瞎鹿看着自己年迈的母亲病入膏荒、奄奄一息, 他却不能给她找来一点食物的时候, 他彻底绝望了;当老东家看着自己的好儿媳产子不久被活活饿死的时候, 他绝望了;当栓柱看着星星为了挽救家人也是挽救自己而自愿以五盆米被卖入妓院的时候, 他伤痛欲绝, 却只能在心里呼喊。面对死去的远离的亲人, 他们没有哭天抢地, 他们只是轻轻的合上亲人的双眼, 告诉亲人同时也是告诉自己, “死了好, 早死早托生, 来世别再投胎到这里来啦”。这既是对亲人们的来世充满希望, 也是对他们不幸所处的现世最彻底的绝望。
(六) 真相与谎言
有的人在掩饰真相, 有的人在揭露真相, 有的人在真相面前无能为力, 有的人在真相面前左右为难。谎言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为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大局, 为确保抗日战争的顺利进行, 为维护政府的国际形象, 政府公报河南饥荒死亡1063人、人吃人的现象绝不存在, “灾情是有的, 但没有那么严重。”“河南到底死了多少人?”“政府统计1063人。”“实际呢?”“300万人。”上报灾情时表示饥荒不严重、河南本省能够克服困难, 甚至政府还休刊整顿《大公报》以停止真相揭露, 而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休德却不顾生命危险, 躲过新闻审查, 深入灾区一线了解事实真相, 更可贵的是他回到重庆后通过重重渠道一定要将此事告知政府高层领导, 他拼命找宋庆龄、孔祥熙、何应钦、蒋介石等告知自己在灾区的所见所闻、告知河南灾情的真实情况, 以推动国民党政府赈灾、缓解灾民受困问题, 同时也帮助中央政府解决问题。
(七) 救国与救民
河南这场灾荒是一场特殊历史时期下的大饥荒, 特殊之处就在于中华民族正陷于日寇的疯狂侵略之下。为了抗击日寇, 几百万中国军队正在包括河南在内的每一寸土地上殊死抗争。为了保证战斗力, 政府必须从农民那里筹集大量军粮。为了救济早已断粮的难民, 政府必须向灾民拨出大量的救济粮。这无疑是一对矛盾。对于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而言, 他深知灾民之不易, 并试图想向蒋委员长提出赈灾请求, 但在重庆他看到的是蒋委员长正忙着处理缅甸前线战事、来自华盛顿的最新消息、即将举行的开罗会议的动向等“救国”大事的焦头烂额。当他向第六战区蒋鼎国司令长官要求减免军粮任务时, 他又遭到了“救国”与“救民”孰先孰后的质疑与困扰。在中央政府看来, 河南是个包袱要甩给日本人, 以获得政府在战争中的优势。在蒋鼎国看来, “救国”比“救民”更重要, “同样是一批粮食, 如果两个人中非要饿死一个人, 若饿死的是一个农民, 土地还是中国的, 但若饿死的是一个军人, 土地就会变成日本人的, 大家都会变成亡国奴”。
(八) 无助与阴谋
面对成批死去的大量难民, 面对人吃人的惨状, 羸弱的国民党中央政府即便有心也无能为力。中央政府本想将河南作为包袱甩给日本人, 在被美国记者曝光的情况下不得已给予一些所谓的资助。陕西等地方政府为了保存自己岌岌可危的暂时的安全, 在容纳了一部分难民之后也显得“无可奈何”。他们能做的就是用枪指着驶往陕西的列车, 要求他们立马回头, 喝止难民进入城内。也有人伸出了“援手”给了难民粮食, 那就是凶残的日本人。利用“这些灾民首先是人, 其次才是中国人”的理论, 日本人采用独特的“增兵”办法“仁慈”地用粮食赈济河南灾民, 吸纳中国人作为日军的后援力量。他们看似仁慈的背后隐藏的是一个巨大的阴谋。因为他们知道, 自己只有六万兵力, 而中国军队有四十万兵力。他们狡猾地向难民散发食物, 使难民在无形之中成为了他们的一部分, 在进攻时形成了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局面, 在防守时形成了中国人被中国人打的场景。想救助难民的无能为力, 救助难民了的却是充满着阴谋, 这就是1942年的河南难民们所面对的真实惨况。
(九) 良知与利益
在救济粮的处理上, 一部分人保持了应有的良知, 一部分人为了自身的利益, 丧尽天良迷失自我。经过美国记者白休德冒着生命危险调查真相、不顾个人安危冒死进谏, 同时也由于李培基一次次的上书, 中央政府终于了解了河南饥荒的严重程度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巨大的国际影响, 他们决定调拨粮食救济灾民。面对这批救济粮, 一部分的官员表现出了应有的良知, 但地方利益的驱使也使得一大部分人丧失了理智、出卖了良心, 他们一边贪污腐败、接受贿赂, 中饱私囊、大发国难财, 做出天理不容的恶心事, 一边假慈悲的说着“是不是有点过分”。有的官员潜心于研制“吃一粒管一天”甚至“吃一粒管七天”的仙丹式食物, 企图骗取救济资金。有的官员不顾整体利益, 只顾自己管理的那块区域, 拼命地争吵、攫取与阻挠。有的官员居然把救济粮化公为私变成了向灾民出售的商品, 并同不法商人沆瀣一气, 倒买倒卖, 逼良为娼, 使灾民本已不堪的生活变得更为雪上加霜。
三、结语
通过讲述1942年河南大灾荒这个悲剧, 电影《1942》充分揭示了战争与饥荒大背景下中华民族的国民性与民族性。在那个悲剧时代, 信仰与肉体相斗争, 尊严与苟活相矛盾, 良知与利益相纠结, 真相与谎言相充斥。正如作者刘震云所说:“这是中华民族最黑暗的一个时刻, 同时又是最温暖的时刻”。黑暗之处就在于肉体趋于泯灭、苟活几为真理、利益尘嚣于上、谎言不绝于耳, 温暖之处在于终会有一群有信仰的人、一群有尊严的人、一群有良知的人、一群相信真相并揭示真相的人。尽管覆巢之下难有完卵, 但从他们身上, 我们看到即使有再大的困难, 中华民族终会散发出人性的光芒, 哪怕再微弱, 也会温暖了人心、人性乃至民族与国家。
摘要:电影《1942》讲述了1942年中国河南大灾荒、300人被饿死的故事, 解读了一段积贫瘠弱的被饥荒、战乱和绝望所充斥的中国的历史。电影通过双线并行, 分别以老东家、栓鹿为首的灾民家庭和国民党中央政府为核心, 展现出了悲剧时代下的中国所面临的多种矛盾与冲突, 尊严与生存的冲突, 信仰与肉体的斗争, 真相与谎言的交织, 良知与利益的纠缠, 逃难与逃亡的演变, 发出了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与国民性的关怀与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