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古诗欣赏

2024-12-29

白居易古诗欣赏(通用13篇)

白居易古诗欣赏 篇1

欣赏白居易两篇古诗原文

古诗《见萧侍御忆旧山草堂诗因以继和》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琢玉以为架,缀珠以为笼。

玉架绊野鹤,珠笼锁冥鸿。

鸿思云外天,鹤忆松上风。

珠玉信为美,鸟不恋其中。

台中萧侍御,心与鸿鹤同。

晚起慵冠豸,闲行厌避骢。

昨见忆山诗,诗思浩无穷。

归梦杳何处,旧居茫水东。

秋闲杉桂林,春老芝术丛。

自云别山后,离抱常忡忡。

衣绣非不荣,持宪非不雄。

所乐不在此,怅望草堂空。

古诗《山中独吟》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王夫子,

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

万缘皆已消,此病独未去。

每逢美风景,或对好亲故。

高声咏一篇,恍若与神遇。

自为江上客,半在山中住。

有时新诗成,独上东岩路。

身倚白石崖,手攀青桂树。

狂吟惊林壑,猿鸟皆窥觑。

恐为世所嗤,故就无人处。

白居易古诗欣赏 篇2

一.在诵读中体会古诗语言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 只有学生对文本进行朗读才能充分感受到文本语言的魅力及文本语言的情感。因此, 在初中古诗欣赏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品味古诗语言优美。

例如, 在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 里面有这样精彩的几句诗:“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在教学时, 我并没有对这几句诗的意思对学生进行讲解, 而是通过以下几步引导学生进行诵读。

第一步, 创设情境, 引导感知。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首古诗的主要内容, 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钱塘湖春行”情境图, 学生在这优美的图画下, 初步知道了这首古诗描绘的美丽景色, 这样, 学生就在头脑中对这首古诗的意象形成了初步的印象。接着, 我给学生播放了优美的音乐, 并进行了范读, 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范读的过程中体验这一首古诗的节奏。

第二步, 配乐朗读, 感受韵律。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 学生对这一首古诗的节奏有了初步的掌握以后, 接着, 我组织学生对这首古诗进行配乐朗读, 让学生在配乐朗读的过程中感受这一首古诗的韵律美。

第三步, 反复诵读, 整体感知。在前面二步的基础上, 学生对这一首古诗的节奏、韵律有了初步感知以后, 接着, 我组织学生对这一首古诗进行反复诵读, 这样, 学生就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 对这一首古诗的语言就有了整体感知, 对这一首古诗的内容也就有了整体的理解。

以上案例中, 正是因为教师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诵读,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欣赏这首古诗的兴趣,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对其语言有了充分的了解, 并感受了古诗语言的节奏美、韵律美。

二.在比较中体会古诗意境美

在初中古诗欣赏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把一些意境相同的古诗同时呈现给学生, 引导学生对这一些古诗进行比较, 在比较中深入体验古诗的意境美, 这样, 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 在一次古诗欣赏课中, 我给学生呈现了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苏轼的《赠刘景文》、刘禹锡的《秋词》这三首古诗。这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天的意境的, 但每一首古诗的切入点却都不同。课堂上, 学生们对这三首古诗进行了对比研究, 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发现了三者的不同。在这三位大师面前, 对于“秋”的描写学生大开眼界了, 他们被这三位诗人的优美诗句所感动, 很快地进入了秋的意境中去了, 一个个当起诗人写起自己的“秋赋”来。有的学生写道:“秋风、秋雨、秋思, 一切忧愁在秋中。”有的学生写道:“秋色给人以一种无尽的遐想, 秋思给人以一种无尽的思念。”

以上教学案例中, 教师三首古诗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 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 不但发现了这三首古诗的不同, 而且深刻领会了古诗描绘意境, 并且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这样, 学生也就真正入诗了, 教学效果可谓一箭双雕。

三.在品评中感悟古诗情感美

古诗中往往蕴含着诗人深刻的情感, 而这一种情感是不容易被学生一下子就挖掘的,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语言进行品评, 这样学生就能够体验到古诗蕴涵的情感美。

例如, 《石壕吏》这一首古诗, 主要对“有吏夜捉人”这一情景进行了描写, 虽然是一首叙事诗, 却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情感。教学中, 我通过引导学生对诗中的形象描写“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进行品读, 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吏”与“妇”之间的尖锐矛盾。接着, 我再引导学生对诗中的一“呼”、一“啼”、一“怒”、一“苦”这一些具有强烈对比的语言进行品评, 学生就在品评的过程中深刻体验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 学生就在品评诗句的过程中, 与诗歌文本进行了深入对话, 与诗人的思想情感进行了深入对话, 在对话的过程中, 充分体验到了这一首古诗蕴含的情感美, 并深切地在这个过程中深入体会到杜诗的“诗史”风格。

刍议古诗词曲欣赏 篇3

一、从诗歌的类型入手

(一)送别诗。送别诗诗题中往往带有送别赠等字,一看诗题,马上就可以确定是一首送别诗,表现的是离情别绪,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或黯然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或豁达“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或称赞“桃红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怀古诗。怀古诗即咏史诗,诗人别有寄托,借题发挥,或借古讽今或抒写情怀。晚唐杜牧创作出许多有“二十八史论”之誉的作品,是典型的借古讽今之作。如《泊秦淮》等,而王昌龄的《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则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委婉表达了对朝廷的讽刺。

(三)边塞诗和思乡诗。边塞诗沉雄浑厚,以描写战争为主,表达战士的奋勇杀敌,或揭露战争的残酷。如高适的《燕歌行》,或写漠北极寒的艰苦生活,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思乡诗表达的是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时,烟波江上使人愁”即此。还有将士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如“燕然未勒归无计”。

(四)闺怨诗。一类是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如李白的《长干行》写的是年轻商妇对久别丈夫的思念,温庭筠的《忆江南》亦是。另一类是慨叹青春易逝,好景难留的情绪,如胡嘏的《江楼有感》。

(五)借景抒情类和咏物言志类。借景抒情类是通过写景,抒发诗人心中的忧愁哀思和抱负,如黄巢的“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表达了农民起义军领袖的理想。咏物言志类通过对独特事物赞扬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信念,如李商隐的《蝉》表明诗人要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廉洁,永不变心的情怀。

二、从诗题入手

(一)诗(词曲)题,一般都概括了诗(词曲)的内容,起诗眼的作用,从诗题中基本上可断定诗人的写作内容。如王维的《新晴野望》,可理解为“天刚放晴,在愿野里眺望”。这就概括了诗的内容,且是借景抒情一类诗。

(二)词牌名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但只看词牌名,有些还是可以猜到词的写作内容。如《长相思》写的是闺阁相思一类的内容。若在词牌后再添上一个标题,那就知道词的写作内容,如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写的是打猎情景,表达是为国效力的决心。

(三)曲指的是小令,如[越调]天净沙 秋思,“越调”指的是宫调名,“天净沙”指曲调名,“秋思”才是本首小令的标题,意为“秋天的思绪”。

三、从作者的创作风格方面入手

陶渊明的诗写的是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以时事为诗,忧国忧民;李白的诗清新俊逸,一生狂妄,豪迈激昂;王维的诗写的是山水田园风光,表达的是安适恬淡空明宁静心境;苏词豪放,他性格豁达乐观。问题是大作家作品风格丰富多彩。需要仔细斟酌,如苏轼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表达的是对亡妻思念之情,刚健之中含着婀娜。再如李清照的词给人的影响是凄婉悲怆的感觉,但其作品也有大丈夫的豪爽之气,温婉中透出刚健洒脱的男子气概。

四、从意象意境入手

意象是指在一切审美活动中,脑海里活跃着包含丰富意蕴形象的事物,如孤雁表现的是孤独,夕阳表的是晚年。在内心体验孤独获得外在感性事物孤雁的过程,就是意象形成过程,是一个“心目相取”,即景会心的过程,是“眼中之景,心中之情”相融洽的过程。如柳宗元的《江雪》,仅二十个字,把天寒地冻,人鸟绝迹的雪景和作者遭贬后孤独无援的心情融为一体,表现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意境。再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只有把疾风大雁黄花梧桐等意象结合在一起,才能呈现一个愁字,表现一种极度凄凉悲苦的心境。

五、从注释入手

一般来说,每首诗词曲后面或多或少有些注释,有作者简介,有背景介绍,有诠释诗词曲中典故,有对词句作些点拨。我们应该重视这些注释,对理解诗词曲的内容,有着重要的作用,对解题很有启示。

六、从问答题选择题中窥视答题要诀

拿到一首诗词曲,看了诗题,认了作者,阅读了作品内容,仔细推敲了注释,还是一头雾水,别慌,还有一招,那就是作品后面的试题,往往前面的一个题目,后面的题目作了回答或作了暗示,一看就明白,何乐而不为?

七、从起承转合入手

起承转合,旧时写文章常用的行文顺序。五言七言绝句中四句,和五言七言律诗中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依次是起承转合,合句(尾句尾联)体现了诗人的写作意图。如于谦的《咏石灰》尾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抒发自己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崇高志向。杜甫的《秦州杂记》尾联“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表达了诗人忧乱思良将的爱国情怀。

白居易西湖古诗 篇4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译文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镜。群峰上,松树密密麻麻排满山面,千山万峰显得一派苍翠。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

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面铺满厚厚的丝绒线头;蒲叶披风,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带群幅。一幅格调清新的山水画图展现眼前,白居易不由发出对西湖风光的赞美。春色如此秀丽,白居易不愿离开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这风景如画的西湖。

赏析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镜。群峰上,松树密密麻麻排满山面,千山万峰显得一派苍翠。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

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面铺满厚厚的丝绒线头;蒲叶披风,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带群幅。一幅格调清新的山水画图展现眼前,白居易不由发出对西湖风光的赞美。春色如此秀丽,白居易不愿离开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这风景如画的西湖。

诗的前三联绘景,尾联抒情,全诗则情景交融,物我划一。首句鸟瞰西湖春日景色,谓其“似画图”。白居易以具有如此浓重感情色彩的字眼儿入诗,并非偶然。在孩童时代,白居易曾立志要到杭州做官,心愿得酬,自然为之欣喜,其对杭州的深情于此可见一斑。此诗不仅是白居易山水诗中的佳构,亦是历代描写西湖诗中的名篇之一。

“乱峰”以下三句,具体描绘如画之景∶群山环绕,参差不一,湖上水面平展;排排青松装点着山峦,如重重叠叠的翡翠,皎洁的月亮映入湖心,象一颗闪光的珍珠,这是多么诱人的美景呵!然而诗的旨趣并没有凝滞在范山模水的层面上,“碧毯”二句出人意表地把笔舌转到对农作物的体察上。在山水诗中嵌入农事,弄不好会雅俗相悖,很不协调,而白居易却别出心裁地把农事诗化了━━早稻犹碧毯上抽出的线头、新蒲象青罗裙上的飘带。如此精妙新奇的比喻本身不仅体现出白居易对湖区人民的关怀,使读者由此可以联想到正是这位自幼向往杭州的白刺史,一到任便体恤民瘼,浚井供饮,把杭州变成了人间天堂,从而铭戢其德惠。同时,在诗的写作上也是一种变格、一种可贵的出新,它比白居易描绘西湖的另一名篇《钱塘湖春行》,立意更加新颖,语言益见精妙。

这首诗的结构曲折委婉,别有情致,特别是最后两句“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唐宋诗醇》)那么其“言外余情”是什么呢?这得联系白居易的有关行迹和创作来探寻。除杭州刺史之前,白居易原在长安任中书舍人。面对国是日荒,民生益困的现实,屡屡上书言事而不被采纳,眼见时局日危,朋党倾轧加剧,便自求外任,来到杭州。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做隐士不好,做京官也不好,只有做杭州刺史闲忙得当,正合其意,即所谓“□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唯此钱塘郡,闲忙恰得中。”这话是出自《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一诗,在其他篇目中 尚有不少类似的说法,这既是白居易的心里话,也是此诗的“言外余情”。

因为“皇恩只许住三年”,白居易抱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西湖,这种情绪本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西湖早已是驰名中外的湖山形胜之地,此诗亦不胫而走,值得玩味的是如今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景观的命名,有的很可能是从这首《春题湖上》中的相应诗句衍化而来的。

背景

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欣赏 篇5

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的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等诗歌因其文学价值颇高而被历代文人墨客传唱。下面来谈谈白居易的诗歌艺术分析,欢迎借鉴!

白居易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他曾将自己五十一岁以前写的一千三百多首诗编为四类:一讽谕、二闲适、三感伤、四杂律。这个分类原不够理想,因为前三类以内容分,后一类又以形式分,未免夹杂,但基本上还是适用的。同时从他把杂律诗列为一类来看,也反映了律诗这一新诗体到中唐元和年代已发展到可以和古体诗分庭抗礼了。他晚年又曾将五十一岁以后的诗只从形式上分为“格诗”和“律诗”两类,也说明这一情况。

四类中,价值最高,他本人也最重视的是第一类讽谕诗。这些讽谕诗,是和他的兼善天下的政治抱负一致的,同时也是他的现实主义诗论的实践。其中《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更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杰作,真是“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丰富的现实内容。

从“惟歌生民病”出发,讽谕诗的第一个特点是广泛地反映人民的痛苦,并表示极大的同情。这首先是对农民的关切。在《观刈麦》中,他描写了“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辛勤劳动的农民,和由于“家田输税尽”不得不拾穗充饥的贫苦农妇,并对自己的不劳而食深感“自愧”。在《采地黄者》中更反映了农民牛马不如的生活,他们没有“口食”,而地主的马却有“残粟”(余粮):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所以诗人曾得出结论说“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苦辛!”对农民的深厚同情使诗人在《杜陵叟》中爆发出这样的怒吼: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狗爪锯牙食人肉!

这是农民的反抗,也是诗人的鞭挞。

在封建社会,不只是农民,妇女的命运同样是悲惨的。对此,白居易也有多方面的反映,如《井底引银瓶》、《母别子》等。对于被迫断送自己的青春和幸福的宫女,尤为同情。如《后宫词》:“三千宫女胭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白居易不只是同情宫女,而且把宫女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认为“上则虚给衣食,有供亿糜费之烦;下则离隔亲族,有幽闭怨旷之苦”(《请拣放后宫内人》),要求宪宗尽量拣放。因此在《七德舞》中他歌颂了太宗的“怨女三千放出宫”,而在《过昭君村》一诗中更反映了人民对选宫女的抵抗情绪:“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同情,诗人写出了那著名的《上阳白发人》: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惟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宫人白发歌》!

唐诗中以宫女为题材的并不少,但很少写得如此形象生动。“宿空房,秋夜长”一段,叙事、抒情、写景,三者融合无间,尤富感染力。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使诗人还只能发出“须知妇人苦,从此莫相轻”、“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这样无可奈何的感叹和呼吁,但在那时已是很可贵了。

人民的疾苦,白居易知道是从何而来的`,他曾一语道破:“一人荒乐万人愁!”为了救济人病,因此讽谕诗的另一特点,就是对统治阶级的“荒乐”以及与此密切关联的各种弊政进行揭露。中唐的弊政之一,是不收实物而收现钱的“两税法”。这给农民带来极大的痛苦。《赠友》诗质问道:“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为了换取铜钱,农民只有“贱粜粟与麦,贱贸丝与绵”,结果是“岁暮衣食尽”、“憔悴畎亩间”。在《重赋》中,更揭露了两税的真相:“敛索无冬春。”对农民的憔悴也作了描绘,并提出控诉:“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中唐的另一弊政,是名为购物“而实夺之”的“宫市”。所谓宫市,就是由宫庭派出宦官去市物。这遭殃的虽只限于“辇毂之下”的长安地区的人民,问题似乎不大,但因为直接关涉到皇帝和宦官的利益,很少人敢过问,白居易这时却写出了《卖炭翁》,并标明:“苦宫市也!”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篇中“黄衣使者”和“宫使”,便都是指的宦官。此诗不发议论,更没有露骨的讽刺,是非爱憎即见于叙事之中,这写法在白居易的讽谕诗里也是较独特的。《宿紫阁山北村》一篇,则是刺的掌握禁军的宦官头目,曾使得他们“切齿”。

中唐的弊政,还有“进奉”。所谓进奉,就是地方官把额外榨取的财物美其名曰“羡余”,拿去讨好皇帝,谋求高官。白居易的《红线毯》,虽自言是“忧农桑之费”,其实也就是讽刺“进奉”的。诗中的宣州太守便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地方官。

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花,织作披香殿上毯。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采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宣州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白居易《论裴均进奉银器状》说当时地方官“每假进奉,广有诛求”,又《论于迪裴均状》也说“莫不减削军府,割剥疲人(民),每一入朝,甚于两税”,可见“进奉”害民之甚。对于统治阶级的荒乐生活本身,白居易也进行了抨击,如《歌舞》、《轻肥》、《买花》等,都是有的放矢。

作为讽谕诗的第三个特点的,是爱国主义思想。这又和中唐时代国境日蹙的军事形势密切相关。《西凉伎》通过老兵的口发出这样的慨叹:

自从天宝干戈起,犬戎日夜吞西鄙。凉州陷来四十年,河陇侵将七千里。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

这种情况原应激起边将们的忠愤,然而事实却是:“遗民肠断在凉州,将卒相看无意收!”为什么无意收呢!《城盐州》揭穿了他们的秘密:“相看养寇为身谋,各握强兵固恩泽!”令人发指的,是这班边将不仅养寇,而且把从失地逃归的爱国人民当作“寇”去冒功求赏。这就是《缚戎人》所描绘的:“脱身冒死奔逃归,昼伏露行经大漠”,“游骑不听能汉语,将军遂缚作蕃生。……自古此冤应未有,汉心汉语吐蕃身!”在这些交织着同情和痛恨的诗句中,也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爱国精神。当然,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他也是反对的,如《新丰折臂翁》。但也应看到这首诗是为天宝年间的穷兵黩武而发,带有咏史的性质。

在艺术形式方面,讽谕诗也有它自身的特点。这是由这类诗的内容和性质决定的。概括地说,讽谕诗约有以下一些艺术特点:

(一)主题的专一和明确。白居易自言《秦中吟》是“一吟悲一事”,其实也是他的讽谕诗的一般特色。一诗只集中地写一件事,不旁涉他事,不另出他意,这就是主题的专一。白居易效法《诗经》作《新乐府》五十首,以诗的首句为题,并在题下用小序注明诗的美刺目的,如《卖炭翁》“苦宫市也”之类;同时还利用诗的结尾(卒章)作重点突出,不是惟恐人知,而是惟恐人不知,所以主题思想非常明确。这也就是所谓“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而且在题材方面,所谓“一吟悲一事”,也不是漫无抉择的任何一件事,而是从纷繁的各类真人真事中选取最典型的事物。例如“宫市”,《新唐书》卷五十二说:“有赍物入市而空归者。每中官出,沽浆卖饼之家皆撤肆塞门。”可见受害的下层人民很多,但他只写一《卖炭翁》;当时的“进奉”也是形形色色的,同书同卷说当时有所谓“日进”、“月进”,但他也只写一《红线毯》。这当然也有助于主题的明确性。

(二)运用外貌和心理等细节刻画来塑造人物形象。例如《卖炭翁》,一开始用“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样两句,便画出了一个年迈而善良的炭工;接着又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来刻画炭工的内心矛盾,就使得人物更加生动、感人,并暗示这一车炭就是他的命根子。这些都有助于作品主题思想的深化。此外如《缚戎人》的“唯许正朔服汉仪,敛衣整巾潜泪垂”、“忽闻汉军鼙鼓声,路傍走出再拜迎”,《上阳白发人》的“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等,也都可为例。

(三)鲜明的对比,特别是阶级对比。他往往先尽情摹写统治阶级的糜烂生活,而在诗的末尾忽然突出一个对立面,反戈一击,这样来加重对统治阶级的鞭挞。如《轻肥》在描绘大夫和将军们“樽儡溢九酝,水陆罗八珍”之后,却用“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作对比;《歌舞》在畅叙秋官、廷尉“醉暖脱重裘”的开怀痛饮之后,却用“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作对比,都具有这样的作用。《买花》等也一样。这种阶级对比的手法也是由阶级社会生活本身的对抗性矛盾所规定的。

(四)叙事和议论结合。讽谕诗基本上都是叙事诗,但叙述到最后,往往发为议论,对所写的事作出明确的评价。这也和他所谓的“卒章显其志”有关。他有的诗,议论是比较成功的,如《红线毯》在具体生动的描绘之后,作者仿佛是指着宣州太守的鼻子提出正义的诘责,给人比较强烈的印象。《新丰折臂翁》的卒章也有比较鲜明的感情色彩。但是,也有一些诗,结尾近于纯粹说理,给人印象不深,甚至感到有些枯燥。只有《卖炭翁》等个别篇章,不着 一句议论,可以看作例外。

(五)语言的通俗化。平易近人,是白诗的一般风格。但讽谕诗更突出。这是因为“欲见之者易谕”。他仿民歌采用三三七的句调也是为了通俗。把诗写得“易谕”并非易事,所以刘熙载说: “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艺概》二)袁枚也说白诗“意深词浅,思苦言甘。寥寥千载,此妙谁探?”(《续诗品》)白诗流传之广和这点有很大关系。白居易还广泛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有的用人事比喻人事,如“托幽闭喻被谗遭黜”的《陵园妾》,“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的《太行路》,更具有双重的讽刺意义。

讽谕诗的这些艺术特点都是为上述那些内容服务的。当然,也不是没有缺陷。主要是太尽太露,语虽激切而缺少血肉,有时流于苍白的说教。宋张舜民说“乐天新乐府几乎骂”(《滹南诗话》卷三),是有一定的根据的。这已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技巧问题了。

讽谕诗外,值得着重提出的是感伤诗中的两篇叙事长诗:《长恨歌》和《琵琶行》。

《长恨歌》是白居易三十五岁时作的,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一方面由于作者世界观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由于唐明皇这个历史人物既是安史之乱的制造者又是一个所谓“五十年太平天子”,因此诗的主题思想也具有双重性,既有讽刺,又有同情。诗的前半露骨地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劈头第一句就用“汉皇重色思倾国”喝起,接着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兄弟皆裂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讽意是极明显的。从全诗来看,前半是长恨之因。诗的后半,作者用充满着同情的笔触写唐明皇的入骨相思,从而使诗的主题思想由批判转为对他们紧贞专一的爱情的歌颂,是长恨的正文。但在歌颂和同情中仍暗含讽意,如诗的结尾两句,便暗示了正是明皇自己的重色轻国造成了这个无可挽回的终身恨事。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诗的客观效果是同情远远地超过了讽刺,读者往往深爱其“风情”,而忘记了“戒鉴”。这不仅因为作者对明皇的看法存在着矛盾,而且和作者在刻画明皇相思之情上着力更多也很有关系。《长恨歌》的艺术成就很高,前半写实,后半则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没有丰富的想象和虚构,便不可能有“归来池苑皆依旧”一段传神写照,特别是海上仙山的奇境。但虚构中仍有现实主义的精确描绘,人物形象生动,使人不觉得是虚构。语言和声调的优美,抒情写景和叙事的融合无间,也都是《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琵琶行》是白居易贬江州的次年写的,感伤意味虽较重,但比《长恨歌》更富于现实意义。琵琶女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反映了当时女共同的悲惨命运。一种对被压迫的妇女的同情和尊重,使诗人把琵琶女的命运和自己的身世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至于叙述的层次分明,前后映带,描写的细致生动,比喻的新颖精妙——如形容琵琶一段,使飘忽易逝的声音至今犹如在读者耳际,以及景物烘托的浑融,如用“惟见江心秋月白”来描写听者的如梦初醒的意态,从而烘托出琵琶的妙绝入神,所有这些则是它的艺术特点。

他的闲适诗也有一些较好的篇章。如《观稼》:“饱食无所劳,何殊卫人鹤?”对自己的闲适感到内疚。《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一诗中,诗人幻想让大禹作唐代水官,疏浚江湖,使“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也表现了诗人不忘国计民生的精神。但历来传诵的却是杂律诗中的两首。一是他十六岁时所作并因而得名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另一是《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那首七律: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族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闲适、杂律两类在他诗集中占有绝大比重,象这样较好的诗却很少。其他多是流连光景之作,写得平庸浮浅;还有很多和元稹等人的往复酬唱,更往往不免矜奇衔博,“为文造情”。这不能不影响诗人的声誉。

白居易古诗欣赏 篇6

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 拥有浩瀚的诗的海洋.目前使用的初中语文教材中, 每册只选录了十几首古诗, 远远不能满足师生教学活动的需求.一直以来, 我们尝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古诗词阅读欣赏活动, 引导学生含英咀华, 增长见识, 陶冶性情, 净化心境, 提高语文素养.

开展古诗词阅读欣赏活动的主要做法是, 每周开设一节专门的阅读欣赏课, 从课外选取切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古诗词作为文本, 引导学生阅读欣赏, 每节课突出一两个重点, 略及其余, 以达到开阔学生视野, 拓展课本知识,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下面以两首咏风诗的阅读欣赏教学为例, 具体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教学设计

咏秋风

明王恭

青萍江上响萧萧, 吹得林间万叶飘.

何处凄凉最关情, 数株残柳灞陵桥.

注释: (1) 青萍:实指秋风. (2) 灞陵桥:在陕西长安县东.汉人送客至此桥, 折柳赠别.唐人以送别者多于此, 因谓之销魂桥.

咏风

唐张祜

摇摇歌扇举, 悄悄舞衣轻.

引笛秋临塞, 吹沙夜绕城.

向峰回雁影, 出峡送猿声.

何似琴中奏, 依依别带情.

注释: (1) 回雁:据《湖南通志》载:湖南衡阳有回雁峰, 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其峰如雁回转, 相传雁至衡阳而止, 遇春而回. (2) 向:同“响”, 吹响. (3) 何:多么. (4) 别:另外.

教学目标:

学习“化无形为有形”、“化无情为有情”的手法描写景物.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运用“化无形为有形”、“化无情为有情”的手法描写景物.

教学过程:

1. 检查预习——临渊羡鱼

(1) 诗画一向形影不离,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因此我国题画诗居多, 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为下列优美的画面配上咏风的诗句.

(多媒体展示一组与风有关的画面.)

(2) 大家都知道古诗中的“风”写得妙, 不知道妙在何处.知道别人写得好, 自己却不会描写“风”.今天我们就通过赏析两首咏“风”的诗来学习如何绘“风形”, 抒“风情”.领略百态“风”姿, 感受万种“风”情 (出示本节课标题———百态“风”姿, 万种“风”情) .

2. 示范赏析——授之以渔

引导赏析《咏秋风》.

(1) 朗读.

一起朗读《咏秋风》, 感受秋的“风”情.先齐读, 师范读, 生再读.

(2) 研讨.

(1) “风”本无形, 但我们读后却如在眼前, 诗人是如何绘“风”形的呢?

(诗人通过描写水、叶、柳等物象, 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展现“风”形、“风”声.)

(2) 我们还可以借助哪些物象, 从哪些角度来绘“风”形呢?

(a.花、草、木、水等.b.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幻觉的角度和谐地展现“风”形、“风”声、“风”色、“风”味.)

(3) 试着用自己的语言, 描绘出一二两句的画面, 并思考这首诗借助秋风的表现营造出怎样的氛围?

(a.秋风掠过江面, 水面涟漪浮动, 漾起一圈圈无奈的波痕, 风在江面上奏起一首“萧萧”的歌, 直吹入人的心田.当她的身影晃过树林, 霎时一片片树叶宛如蝴蝶一般纷纷坠落.b.凄凉、萧瑟、黯然.)

(4) 同学们丰富的想象让所有的意象都长上了翅膀在风中飞翔, 赏诗歌仅会辨“风”形还不够, 还应解“风”情.诗人又如何把无情的风写得有情有义呢?

(a.诗眼——凄凉;b.借助意象;c.运用富有人情味的词语来间接地表现.)

(3) 小结.

通过学习这首咏“风”诗歌我们来小结一下诗人是如何把无形风描绘得有形有情的. (出示方法.)

3. 合作实践——诗海取鱼

自主赏析《咏风》.

(1) 活动安排:全班分为两大组, 大组内部再分三个小组, 比朗读, 比赏析, 比创写.

(2) 活动内容:

(1) 具体分析出诗人如何“化无形为有形”、“化无情为有情”的?

(2) 发挥自己的想象, 描绘出诗句中写“风”的画面.

(3) 选择诗中没有的意象创写诗句.

( (1) 诗人借助“沙”、“雁”、“猿”这些意象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展现“风”形、“风”声.诗人运用“摇摇”、“悄悄”这些词语点化微风之风力, 具有拟人化的效果.“回”和“送”把秋风描绘得有情有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风比作乐曲, 别有一种依恋不舍之情. (2) 略. (3) 师示例:岸边拂杨柳, 江上逐帆影.轻铺残月辉, 摇别东逝水.)

4. 迁移创写——文海泛舟

无“形”的风在诗人笔下有形了, 或轻盈或急骤, 无“情”的风在诗人笔下也有情了, 或愉悦或哀怨.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 向古人学习绘一绘眼中的“风形”, 抒一抒心中的“风情”, 写出美丽的“风景”.

欣赏画面, 创写“风”景.

要求:a.借助相关事物, 调动感官来间接地写“风”.

b.运用富有人情味 (拟人化) 的词语来直接写“风”, 鼓励创作诗歌.

(画面一:雪若柳絮空中舞.

画面二:纵情的蒲公英啊携着梦想飞扬.

画面三:落花无意风有情.

画面四:雨帘西斜别有意.)

5. 课堂总结

百态风形, 万种风情.学会五官辨风形, 学会炼字品风情, 风本无形, 风本无情, 因为人心而有形有情.

二、设计思想

本节课中, 有不少教学环节在有意识地通过语言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列举如下.

1. 强调积累

课前的预习作业, 就要求学生积累写风的古诗句, 上课检查预习时, 通过画面展示, 调动学生的积累, 说出相关的诗句, 导入了新课, 也尝试了对所积累诗句的运用.这样的预习作业富有针对性、时效性, 也注重了预习与新授的契合.

2. 玩味字词

通过对《咏秋风》中的“凄凉”、“残”, 《咏风》中“摇摇”、“悄悄”、“依依”、“回”、“送”等字词的玩味赏析, 引导学生从关键字词入手, 寻找诗眼, 理解诗句, 进而登堂入室, 领略整首诗的魅力.

3. 把握意象

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物象, 抓住意象就掌握了阅读古诗词的钥匙.本节课由“江”、“叶”、“柳”等意象入手, 从视觉、听觉的角度辨风形;借助“沙”、“雁”、“猿”等意象, 也是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展现风形、风声.学生以意象为抓手, 领会了诗的意境, 在后面的练笔中, 就自然而然地知道通过描写物象来表现风“形”、风“情”了.

4. 诵读诗韵

古诗词教学历来重视诵读, 以引导学生读出诗韵, 领悟文本内容, 感受其独特魅力.本节课通过齐读、范读、指名读、赛读等活动, 带领学生把诗中看不见的情气、情味具体转化为可感可触的声音形式, 使其沉浸到诗的美妙境界之中.

5. 赏析修辞

因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需要, 古诗词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 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反复等来表现, 引导学生赏析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 就能更好地领会诗中的形象, 领悟作者的感情.本节课中对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赏析就是基于这种认识.

6. 品味情感

“诗言志”, 而贵在含蓄, 直抒胸臆、明白如话的并不多见, 往往融情于叙事、描写、议论之中.本节课, 在“辨风形”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解风情”, 激发学生流淌出隐藏在心中的诗情, 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使其精神世界得到了诗意的熏陶.

7. 引导想象

诗词是情感与想象共同孕育的胎儿, 欣赏诗词当然离不开想象.古诗词教学应引导学生通过想象, 对诗中的意象、意境进行再创造, 去还原或丰富原诗中的场景, 进入诗人创造的奇妙境界, 使其获得审美享受.本节课要求学生对《咏秋风》中的一二句进行创造性的描绘, 在这个环节中, 学生展示了他们特有的想象能力, 他们所描绘出的画面之丰富多彩, 远远超出了教者预先的设想.这种设计, 对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是大有裨益的.

8. 注重练笔

从“临渊羡鱼”到“授之以渔”, 到“诗海取鱼”, 再到“文海泛舟”, 实际上体现的是激趣—授技—练技—用技的教学思路.让学生把在古诗中学到的“化无形为有形”、“化无情为有情”的写作技巧, 运用到具体的练笔中, 对诗歌的领悟是一种拓展和延伸, 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一次训练和提升.

三、学生课堂创作展示

谁说你无形/君不见/撩动的发丝/飘香的丹桂/漫舞的片片雪花

谁说你无情/君不见/染绿的柳条/羞红的月季/吻皱的一池秋波

百态风形/万种风情!

因为有“她”

风本无形却有形/披着阳光的嫁衣/踩着云朵的步伐/穿行于诗行之间.

风本无情却有情/捎走杜甫的茅草/拂乱贾岛的愁思/萦绕于你我之间.

你是三月纷飞的风筝/你是六月清凉的雨滴/你是八月飘香的丹桂/你是冬月漫舞的雪花.

人说你是无形的/可无处不在你的踪影/人说你是无情的/可处处感受到你的爱心.

你温暖了孩子们的童年/你凉爽了人们的心田/你甜醉了亲人的思念/你安抚了麦苗的梦境.

你有形/你更有情!

可爱的风

欣赏古诗请多多关照动词 篇7

一.了解动词在欣赏古诗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二.把握动词的陈述性、使动性等语言特点。三.体会动词语意含量丰富、易于塑造事物形象及表现事物动态的语言功效。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准确理解动词在古诗中的含义及对作者情感表达的作用。二.感知古诗,体会动词在古诗中凝练简洁、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的语言魅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学生结合导学案,适当借助工具书,自读诗歌,疏通文字,感知大意。

二.导入。“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大家都十分熟知的诗句,这句诗中哪几个字是作者苦心经营的呢?对了,是“破”与“弄”字,它们是两个动词,而且“弄”字又巧妙地与拟人手法结合在一起,让画面更加灵动形象。多么美妙的动词啊,几个字一片天地,难道同学们不想去诗的海洋中感知动词的魅力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古诗中动词的艺术。

三.请同学们朗读导学案上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找出这首诗中的动词,并体会它们对作者抒发情感的作用。

PPT显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请同学列举诗中所涉及的动词,并简明扼要地说明它们的意思。并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这些动词中你最喜欢哪些,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有什么作用?

[明确]“忽传”与“初闻”两个动词,后者紧承前者,“忽传”说明官军获胜的捷报来得十分突然,而“初闻”后的杜甫,情绪十分激动,喜极而悲,多年的漂泊生活让他对唐军的胜利十分敏感,诗逼真地再现了杜甫当时听闻胜利后的行为及喜悦心情。

却看,这个词充满了蕴藉,作者回头看着妻子,心里有无限感触,似欲表达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漫卷,说明作者转悲为喜,多年的阴霾不见了,他随手卷起诗册,与家人一同分享快乐。

“放歌”与“纵酒”,老诗人因年岁及漂泊生涯,难得有机会放歌与纵酒,而今天却可以放纵一次了,说明他心情十分舒畅。

……

师:杜甫在听闻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后,他终于可以结束漂泊生涯并返回家乡了,一股喜悦的激流冲向了自己,他望着家人,一股莫名的情感在心中荡漾着,如果用散文写法,恐怕要花费很多笔墨,而在诗歌中,作者则简练明了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这与他准确地使用动词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最后几个动词,“穿”、“下”、“向”,不仅准确描述了作者回家的路线,还反映了作者急切希望回到家乡的喜悦心情。所以,在诗歌中准确使用动词,既可节省笔墨,又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还有一点,我想告诉同学们,在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中,动词也十分重要。

下面请同学们朗读导学案上周邦彦的《春雨》一诗,说明作者描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PPT显示]春雨(宋)周邦彦

学生自己思考,教师提问。

[明确]雨后,一群耕人,他们正在小树林的土堆旁,扶着耒交谈着。花朵经春雨的润泽,竞相开放,娇艳美丽。而花丛外,鸥鸟拍打着翅膀,时而飞起又时而落下,悠然自在。

表现手法:侧面烘托。

师:这首诗中你认为最传神的动词有哪些?并简单说明理由?

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讨论,选择代表发言。

[明确]语,一群耕人在交谈着什么,或许是在谈论“春雨贵如油”,也可能是谈到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等,表现了耕人的喜悦之情。

落,随着春雨的到来,百花早已竞相开放,花团锦簇,一只鸥鸟在新涨的河水中欣喜地戏水,不停地煽动翅膀,飞上飞下。

回,表明水很大,可以转动一只小船。

师:塑造人或物的形象离不开动词,因为人或物的心理变化往往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所以赏析诗歌中的动词,可以让我们窥见诗中描写对象的心理或性格,诗的意蕴也会变得厚重,如诗中的“语”、“落”很好地表现了耕人与鸥鸟的喜悦之情,也间接表明了作者的欣喜之情,为下文写春雨的具体形态做了很好的铺垫。

下面请同学们朗读最后一首武元衡的《春兴》,寻找体现了诗人情感的重要动词,并试着感受它们的表现力。

[PPT显示]春兴(唐)武元衡

找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明确]吹、逐,两个词都很富表现力,让人联想到,春风一夜都在将家乡的讯息传递给作者,这也是作者为什么一夜都在梦中回味家乡的原因,诗人让春风变得多情多义了,而无形的梦境,也似乎变成了一丝一缕,随着春风到了家乡洛城,让抽象的梦变得十分形象。

师:同学们,“吹”、“逐”两个动词,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好处是什么?

课后作业

同学们翻阅《唐诗鉴赏辞典》,寻找动词作用突出的诗句,将其摘抄下来,并试着简单赏析,再结合《唐诗鉴赏辞典》上的赏析,重新体味,下次课上与同学彼此分享阅读体会。

古诗春风白居易翻译 篇8

春风 原文: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春风翻译:

春风先吹开了京城花园中早梅,继而让樱杏桃李也竞相绽放,令人感到生机盎然。春来临同样也给乡村送去了欢笑,春风拂过,田野里开放荠花榆英欢呼雀跃,欣喜地称道:“春风为我而来!”

春风赏析:

把村花村树描绘成为有感情生命,尤其农村百花火热迎春之情,写得极其真切,创造了一种“神似美”。并通过将荠菜这个可爱小生灵和梅花、桃花等相提并论,说明了春天是无私:对花而言,春风过处,不管是园中名卉还是村头野花,都不会错过春风带给自己花信;而春风也从不厚此薄彼,使它们呈现一派欣然景象。

作者资料: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唐代白居易古诗赏析 篇9

古诗《晚兴》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草浅马翩翩,新晴薄暮天。

柳条春拂面,衫袖醉垂鞭。

立语花堤上,行吟水寺前。

等闲消一日,不觉过三年。

古诗《题浔阳楼 自此后诗,江州司马时作》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

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

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

深夜湓浦月,平旦炉峰烟。

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

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

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

【注解】:

教会学生欣赏古诗词的意境美 篇10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一首大气磅礴的著名诗作,诗中夸张的语言风格,独特的诗歌意象,充满魅力的想象力,向世人展示了一幅绝美的瀑布图。如何让学生发挥想象,批文入情,与文中的景物同呼吸,达到心中见景,景中有情的境界,这是课堂教学的难点所在。

为此我预设了四步走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步步探究,深入诗歌之中,突破难点,达到情境共融。

一、读诗文,想象瀑布之美

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要求,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想象能力,发展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究其实质,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让学生调动生活经验,与文本的情境有机勾连,才能够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望庐山瀑布》诗歌中,有对瀑布的细致描摹,有声音也有形状,为了让学生从古诗中体会到瀑布的美,我从想象入手,创设氛围:

师: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在这一句里,你看到了什么?

生:太阳照着香炉峰,香炉峰上金光闪烁,就好像升起了袅袅的紫烟。

生:一道瀑布就挂在香炉峰的峰顶。

生:我看到了阳光下的香炉峰,还有紫色的云烟,还有一道瀑布从峰顶垂下来。

师:那道瀑布从香炉峰顶垂挂下来,那是什么样的?

我播放一段古典音乐,在缥缈的音乐声中,学生静静地读诗文,感受“日照香炉”那升腾的紫色云烟,感受那一道“瀑布挂前川”的景象,想象那将是一道非常明亮的白链子,垂挂下来,气势磅礴。也有学生想象那将是飞泻而下的白练,溅起无数水花,腾起很高的浪花。那种景色无比壮观美丽。

学生通过想象,抓住了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日照”“紫烟”“挂前川”的特点,感受到了瀑布动态的美丽,仿佛能够看到李白就站在瀑布那里,静静地感受那瀑布带给自己的内心冲击。在想象中,学生距离古诗越来越近,领悟古诗的意境也会逐渐迫近,此刻,学生只有一个词语来概括:人间仙境。

二、听声响,感受瀑布之韵

在《望庐山瀑布》的课文插图中,李白静静地伫立在庐山脚下,凝视着面前那一道飞流而下的瀑布。我让学生根据插图,再来读诗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感受那一道飞流的声响。

师:(播放瀑布的音频课件)仔细听,瀑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生:像千军万马在奔腾咆哮。

生:声音震耳欲聋。

生:到处都是轰隆的声音,似乎什么都没有了,只有轰隆的瀑布声。

学生静听我播放的瀑布的声音,再结合课文插图,根据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脑海中会有瀑布的雄壮的形状——“飞流”,仿佛是从天而降,飞泻而下,说明气势非常之大。三千尺呢?是真的有三千尺吗?并非如此,在古诗里这只是一个虚指,代表瀑布的落差之大,由此可知声响将会有多大。如果说在第一个环节里学生想象感受到了瀑布仙境一般的美,那么在第二个环节里,学生则听到了瀑布天籁一般的声响,感受到了瀑布飞流而下的声韵。那种磅礴的气势不但美,而且有声,透过古诗的文字,学生充分领会到了瀑布的美与韵。

三、嚼文字,触摸瀑布之形

李白的诗作夸张浪漫,融情与景,写作手法诗意盎然。如何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写作手法,我并没有刻意引导,而是抓住诗作中李白对瀑布特征的描述,来进行感受:

师:李白就站在这庐山脚下,感受这一道瀑布,我们静静地读读古诗,看看瀑布有什么特点?

生:我感觉到瀑布很急。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飞流直下,这个飞流,还有直下,都说明山势很陡峭,瀑布流下来的速度很快。

学生抓住飞流、直下两个字眼,感受瀑布的流量之大,流水之急,山势陡峭,仿佛在三千尺的高空落下了银河。那么在李白的眼中,到底是否真的有三千尺?答案是否定的。古诗写作往往会运用夸张的写作手法,来渲染和表现飞流的迅速和急迫,表现那种雄壮的气势和巨大的声响。在李白看来,那种气势就好像天上的银河落下来了。

学生透过诗文的关键字眼,感受到瀑布的形,由此有了对瀑布可感的直观印象。我再次让学生通过朗诵,读出瀑布的气势来,效果就很快出来了。

四、赏画作,品鉴瀑布之神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从画作的角度,来品鉴瀑布的神韵。根据课文的插图以及学生收集的庐山的瀑布的画作,进行品鉴。

师:你看哪一幅画作最符合你心目中的瀑布?请抒发你的感叹。

生:这瀑布真的仿佛是天上的仙境,我真想进入仙境,看看那天堂一般的美景。

生:这瀑布多么雄壮美丽!我多么渴望看到它啊!

师:既然大家如此欣赏这瀑布的美景,那么就放声来借用李白的诗句来朗诵它的美吧!

生:用充满憧憬和赞美的感情朗诵《望庐山瀑布》。

在古诗文教学中,笔者认为,意象的美是需要一个梯度一个梯度地带领,学生才能从意象中获得美感,从而建构起对诗词的审美感觉,而后积累起丰富的文字鉴赏力,以此发展对古诗文的解读能力。

白居易《李夫人》古诗 篇11

汉武帝,

初丧李夫人。

夫人病时不肯别,

死后留得生前恩。

君恩不尽念不已,

甘泉殿里令写真。

丹青画出竟何益?

不言不笑愁杀人。

又令方士合灵药,

玉釜煎链金炉焚。

九华帐深夜悄悄,

反魂香降夫人魂。

夫人之魂在何许?

香烟引到焚香处。

既来何苦不须臾?

缥缈悠扬还灭去。

去何速兮来何迟?

是耶非耶两不知。

翠蛾仿佛平生貌,

不似昭阳寝疾时。

魂之不来君心苦,

魂之来兮君亦悲。

背灯隔帐不得语,

安用暂来还见违。

伤心不独汉武帝,

自古及今皆若斯。

君不见穆王三日哭,

重璧台前伤盛姬。

又不见泰陵一掬泪,

马嵬坡下念贵妃。

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

此恨长在无销期。

生亦惑,

死亦惑,

尤物惑人忘不得。

人非木石皆有情,

白居易的野草古诗 篇12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作品原文,大家看看下面的白居易的野草古诗。

白居易的野草古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⑴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⑵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⑶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⑷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⑸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⑹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要送的人。

⑺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作品译文

古原上的野草繁密茂盛,每年一度枯萎一度隆化

野火把它烧也烧不尽,春风吹来遍地又再生。

远处的芳草侵伸向古道,翠绿的草色连接着荒城。

今天我又为朋友送别,青青草儿满怀离别情。

创作背景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7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未满16岁。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白居易古诗欣赏 篇13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欣赏;有效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33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可以说,达到具有较高文学素养是学生语文学习旅程的最终目的地。而欣赏古诗词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至关重要。新课标强调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性,突出了文学作品教学的力度。七—九年级的语文课本收进了大量的古诗词作品,难道如此优美典雅的作品就只让学生读读、背背吗?

笔者认为,有效的古诗词教学应达到以下目标:1. 让学生成为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在阅读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2. 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欣赏古诗词的基本方法,并能独立进行古诗词的学习和欣赏。3.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从“陌生——了解——喜爱”,从而步入诗歌这一神圣的文学殿堂,加大文学积累,提高文学素养。

在教学中,笔者不揣浅陋,作了一些尝试。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作品灿若星辰,因各种原因,我们的学生接触甚少。为了引导学生走近古诗词,七年级时,笔者就组织开展“古诗词摘抄”活动。起初,由学生自由摘抄在课外接触到的诗词,每月交流一次,教师挑选其中的优秀作品在班上张贴,并对优秀摘抄者进行表扬和奖励,以激发积极性。接着要求全班同学每周背诵至少一首诗词(在张贴出来的优秀作品中挑选)。再接下来进行分类摘抄。例如,要求学生按季节,分别摘抄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诗词;按作品描写的景物,分别摘抄描写风、雨、雪、月、花等景物的诗词;按诗词的内容,分别摘抄描写送别、思乡、爱国情怀、爱情、亲情等的诗词。一年下来,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诗词,更可贵的是培养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古人云:“厚积薄发。”个别学生还能灵活运用所积累的诗词。在本学期的期末复习课上,有一道语言运用题,题目是:当你在困难中得到了父母的尽力帮助,你会怎样对父母说出你的感激之情呢?同学们正在议论的时候,班上一同学脱口而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父母爱我情。”这化用了李白《赠汪伦》的诗句,既精练典雅,又切题切情,答得相当不错。

第二阶段,感性认识阶段

笔者借用了读大学时古典文学教师的做法:利用课前五分钟,每次由一位同学上台介绍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要讲出诗词的大意,或借助想象和联想,尽量运用生动的语言,使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和生活画面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然后说出喜欢的理由。同学们对古典诗词已有了一些兴趣,而且手头上有很多材料,所以都跃跃欲试。当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缺少了评析的常识和经验。于是,笔者适当地作了指导,提示可从诗词的表现手法、作品形象、意境和思想感情等角度切入分析,特别要关注个别词语的应用效果。同学们表述的语言虽然有点稚嫩,但他们的参与热情鼓舞了笔者。一部分同学主动查阅了一些与诗词赏析有关的书和文章。在实践中,许多同学都能感性地捕捉到诗词的文眼。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自主鉴赏阶段

教师把讲台让给学生,教材中的诗词由同学们来评析。评析的方式是由若干名同学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在课外搜集有关资料。往往是一位同学侧重从内容上作分析,另一位同学则从艺术特色入手,其他组员或介绍背景材料,或简介作家生平、创作风格等。互相合作,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如学习李清照的《醉花湖·薄雾浓云愁永昼》时,笔者就安排班上的学习小组成员负责评析。先由A同学介绍李清照的生平,接着由B同学简介写作背景,再由C同学讲解词的内容,最后由D同学负责评析词的艺术手法,重点对名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进行了赏析。E同学还通过对《点绛唇》《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等词作一番比较,解读李清照词风的变化。当然,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作补充发言,也可质疑。当理解有分岐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以取得共识。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做法,笔者认为非常难得。两年下来,这一活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同学们在语言、语态,甚至临场应变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用语准确、语言流畅、表意清晰,神态大方,少数人见解独到。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很自然地就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

除此以外,在古诗词欣赏教学中,笔者还尝试采用比较阅读欣赏法和仿写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如在欣赏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时,笔者拿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要求学生从内容、思想倾向、语言等方面展开比较,并举出最喜欢的一句并说明理由。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在各小组评析完之后,笔者拿出白朴的《天净沙·秋》让学生比较赏析。激烈讨论一番后,同学们都能理解白朴的作品景物色彩较为明丽,感情积极乐观,表现的是秋高气爽的景致。它与马致远作品中那种天涯游子之思有明显的不同。笔者还进一步要求学生在课后试写一曲《天净沙》,景物可任选春、夏、秋、冬中的一季,模仿前两首《天净沙》的写法,融情入景,以景明志,并具备堆叠景物的句式特点。同学们的习作中有不少佳句出现。

上一篇:在我们这个年龄初二作文下一篇:新春温馨问候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