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好幸福新铜仁政法工作怎么干(共1篇)
建设美好幸福新铜仁政法工作怎么干 篇1
如何提升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
——“建设美好幸福新铜仁,政法工作怎么干”活动心得
“建设美好幸福新铜仁,政法工作怎么干”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开展是以铜仁撤地建市为契机,立足新起点,抓住新机遇,旨在结合政法干警“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层组织建设年、“四帮四促”等活动,把全市各级政法机关和全体政法干警的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和省委政法委的部署上,理清思路,凝心聚力,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大局意识和公仆意识,切实转变软、懒、拖、推等不良工作作风,大力推进政法队伍建设,努力开创全市政法各项工作新局面。我院紧密结合市、县政法委及上级法院党组的部署,积极开展“建设美好幸福新铜仁,政法工作怎么干”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并抓好贯彻落实。结合县法院实际,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谈谈开展“建设美好幸福新铜仁,政法工作怎么干”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一些思考和心得。对美好幸福新铜仁的理解
美好幸福,首先体现在物质的充裕,包括群众出行、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等条件的具备和改善;还体现在精神生活的丰富与充实,要让生活在这一方厚土的人民秉持真诚的理想与信念;还体现在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要让群众合理诉求有人倾听,有渠道表达,能得到保障。所以,只有让人民群众切实生活在物质充裕,精神生活充实并且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才能更加深刻体验到美好幸福。
我们法院肩负的使命就是要为社会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安居乐业的法治环境,运用好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审判机关的法定职责,切实化解矛盾,合理解决群众诉求,保障宪法和法律所赋予人们的各项权利。建设美好幸福新铜仁,法院工作怎么干
我认为县县人民法院应以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履行审判职责、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创新意识、践行能动司法、完善基础实施建设、自觉接受监督、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安保工作,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高度关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需求,高度关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新问题,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沉下身子,转变工作作风,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注意探索和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及时化解消除各类社会矛盾,为建设美好幸福新铜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生态环境。具体将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强化宗旨意识。努力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意识,事事、处处、时时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重,把人民群众的需要视为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的重点。
二、做好审判和执行工作,提高人民满意度。
(一)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坚持宽严相济,突出打击重点,夯实社会稳定基础。围绕创建“平安县”活动,针对我县治安状况,深入开展打击暴力犯罪和禁毒专项斗争,努力遏制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性犯罪的高发势头,有力打击各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加大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力度,有效的化解社会矛盾,最大程度的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
(二)在民事审判中坚持调判结合,注重矛盾化解,优化和谐发展环境。我院要从调节社会经济关系和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出发,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坚持在查明事实和分清是非责任的基础上,认真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
(三)在执行工作中坚持创新执行机制,注重因案制宜、多措并举,护民权、解民忧,努力维护司法权威。要立足执行联动平台,凝聚执行合力,穷尽执行措施,讲究执行艺术、变换执行策略,建立多样化、全方位纠纷解决机制。确保生效裁判得以顺利执行,维护法律尊严。
(四)充分发挥行政审判的职能,监督和支持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通过行政审判,畅通“官民”关系,化解“官民”矛盾。
(五)坚持公开审判制度,以公开促公正,大力推行“阳光审判”、“阳光执行”,加强对审判权、执行权的监督。
(六)加强判后答疑和释明工作,使当事人赢得堂堂正正,输得明明白白。
三、提高调解能力,做好调解工作,提高人民满意度。提高法律素质和掌握调解方法,把和谐稳定作为目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多方面利用社会资源,锲而不舍地开展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多样化的调解方法,运用公信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加强诉调对接工作,形成法官调解与人民调解的优势互补,提高调解成功率。
四、加强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人民满意度。
(一)加强廉政教育,确保司法廉洁。认真严格执行“四个一律”、“五个严禁”,并建立健全个人廉政档案,将干警受举报以及调查、处理情况记录入干警个人廉政档案。
(二)继续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法院干警作风教育整顿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法官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公正与效率意识。结合基层法院工作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
(三)求真务实、端正司法思想,转变审判作风,把司法为民的理念落实到具体、实际的审判工作上去,切实推广便民之举,拓宽亲民之路,探索利民之策,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
(四)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深入查摆和切实解决理想信念、法治意识、群众观念、作风纪律和司法水平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推进法院队伍的思想、组织、纪律、作风和能力建设,树立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良好司法形象,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
五、加强涉诉信访工作,提高人民满意度。
(一)加强立案窗口建设,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做到有诉必理、有信必复,积极推行告诉首次接待负责制,切实解决告状难的问题。
(二)在解决涉诉信访问题时,法院要注重提高案件服判息诉率,努力从源头上减少涉诉信访案件,并通过设立院长信箱,公示信访电话,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做好信访接待工作,继续实施“院领导开门接访”、“院长接待日”、“案件信访风险评估”等制度,进一步畅通涉诉信访渠道,防止矛盾激化。
(三)建立涉诉信访预警、排查、通报和处理机制,把矛盾及时解决在源头和基层,按照“人要回去,事要解决,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群众满意”的标准处理案件。
六、进一步落实司法为民措施,提高人民满意度。
(一)全面落实司法为民的各项要求,从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以更好的作风和更高的效率,认真纠正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等行为,下大力气解决少数案件裁判不公、打官司难、执行难和涉诉信访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和反映强烈的问题。
(二)从方便群众诉讼入手,在具体措施上体现司法便民。把司法便民措施落实到审判、执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从细化为民服务入手,加强文明接待。实行导诉制度,在立案窗口,审判人员诉前提供法律咨询,诉前调解,诉后指导诉讼一站式服务。秉持“联系基层、心系群众、重心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大力开展巡回办案,法官包村等专项活动,完善和发挥“项目法庭”、“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功能,使法院工作得到人民群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三)加大司法救助力度,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加大对低保户、下岗职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司法保护力度,依法减免诉讼费用,提供法律援助,确保他们平等参加诉讼的权利。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经济有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
七、强化司法宣传工作,提高人民满意度。
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杂志等新闻载体,加大典型案例和先进事迹宣传力度,突出法院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等工作特色和亮点,树立人民法官为人民的良好司法形象,提高群众对司法机关、审判职能的认知水平,增加法院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建设美好幸福新铜仁政法工作怎么干】推荐阅读:
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讲话07-18
某村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汇报09-04
古城学区2014年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01-06
土陂乡美好乡村建设2013下半年工作计划06-05
建设美好家园作文08-10
建设美好祖国征文10-25
推进跨越发展 建设美好07-29
热爱祖国建设美好家园08-19
建设美好绿色家园01-17
建设美好校园倡议书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