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国60周年征文

2024-07-28

铁路建国60周年征文(共14篇)

铁路建国60周年征文 篇1

房子的窗边有一条铁路。

沿着铁路行走,是件很诗意的事情。铁轨已经被车轮摩擦得锃亮圆滑,阳光铺洒在上面,温暖而静谧。铁路旁有星星点点的野花,倔强地涂鸦着缤纷的色彩,娇艳饱满。延伸无际的铁轨笔直地指向远方,把希冀也牵得无尽遥远。铁路上昼夜飞驰着长长的火车,呜呜地鸣笛,轰隆而过。

很小的时候,便对火车有着莫名的向往。

我痴痴地靠在草垛边看着村子里的露天电影,布幕上游击队员们个个身手不凡,擒敌无数……于是,这个长长的铁皮家伙贯穿了我孩提时所有的想象。

长大后,火车总是跟远方有关。它从故乡出发,将我和梦想载向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又将我带回挚爱稔熟的家乡。从此,火车便抽象成我人生的圆规,以思念为圆心,联结着异乡和故土。

每每临近年关,火车总满载着归家的游子,从离别驶向团圆。这个时候,火车的声响仿佛也充满着喜庆,鸣笛欢快而悠长。后来,火车写满了离别。总不忍在站台边挥手,泪湿衣襟。所有的既往已成追忆,这样的转身,谁也不知道究竟要过多久才能够再次重逢。而那每次欣喜的抵达,又总是为下一次的离别做好了铺垫。

火车是爱情的道具。站台上依依不舍的恋人,隔着车窗唏嘘不已,紧握着的双手拽不住易逝的流光,无处安放的青春,随着火车一路颠沛奔走。多么希望就像电影里一般,当火车缓缓驶过,对面长长的站台边,依然还有她微笑地站着。

深夜里,我喜欢看着窗外飞驰的火车。火车里亮着灯,有人坐在窗边,注视着黑夜,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看到窗口坐着的我?此刻,我也彷佛置身车厢之中,走走停停。即使等待,也会因为憧憬而变得美妙。或者,因为回忆而变得不再孤独。

就这样,住在这里已好些年头了,朋友们都不解,我为何执意留在这嘈杂的铁路旁。我没有回答。因为,他们不知道,我的梦里常常充满了故乡的味道。

铁路建国60周年征文 篇2

早在20世纪30年代, 我国个别大城市的近郊农村就有了照明电。1949年, 全国解放时农村总用电能量只有2 000万kW·h。1963年, 我国制定了“以商品粮棉基地为重点, 以排灌用电为中心, 以电网供电为主, 电网和小型农村电站并举”的农电建设方针, 为以后的农村电力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80年代, 全国广大农村普遍开展农田基本建设, 大力发展了井灌和高原地区提灌站, 全国形成了大办农电的热潮, 农村电网得到了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 通过开展行业化管理, 电力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三为”服务, 乡镇电管站示范窗口建设, “电力扶贫共富工程”等活动, 使农电企业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1998年以后, 全国实施了“两改一同价”工作, 为解决农电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促进农村电力事业快速发展, 开辟了良好的前景, 使我国农村电力事业进入了历史性、崭新的发展阶段。经过几十年的积极努力,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 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就, 农电服务水平、农村安全用电水平和用电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农电管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2009年是我国建国60周年, 为了全面总结建国60周年农电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进一步增强做好农电工作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本刊决定今年下半年起以“建国60周年农电发展”为主题, 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希望广大农电工作者积极参与, 踊跃赐稿, 为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文章着重从农网建设、农电安全、农电管理、优质服务等方面, 反映建国以来农村电力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以及农电发展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的推动作用。

铁路建国60周年征文 篇3

韦亚玲

穿过贵定县盘江镇有“金海雪山”美称的音寨,车子终于驶入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三五三五厂第二分厂,去拜访102岁的百岁老人龙素珍。

厂区坐落在两座郁郁葱葱的山脉间的谷地中,转过一个似乎已废弃的仓库,一座门前盛开着石榴花和栀子花的小院落,给寂寞的厂区增添了些许活力。一进门,老人就用一口浓重的四川口音招呼我们落座,并热情地和我们摆谈起来。

平凡母亲不平凡的爱

龙素珍1907年出生于今天的四川省射洪县农村,18岁时在父母的安排之下,嫁到“门当户对”的人家当了媳妇。因为从小就接受母亲和祖母灌输的思想,龙素珍小心翼翼,恪守妇道,但嫁入夫家多年,未能添个一男半女,慢慢遭到公婆的冷遇。幸而丈夫并没有因此嫌弃她。

后来,夫妇俩渐渐步入中年,龙素珍知道丈夫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为日后担忧。

可能是他们求子的诚意感动了上天。1945年的一个早晨,龙素珍夫妇像往常一样下地干活,远远就看到自家田边有一个小包裹,隐约还有微弱的哭声从包裹里传出。夫妻二人赶紧跑上去打开粗布包,他们惊喜地发现,里面裹着一个女婴。二人把孩子抱回家认真的清洗、喂食,从此,龙素珍夫妇把孩子精心养护起来。他们计划等孩子长大,就送去上学,不再像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终日辛苦劳作。

1952年,孩子到了上学年龄,不幸却再次降临在龙素珍身上,丈夫罹患重症不治而亡。她一个人顶着巨大的悲伤料理完丈夫后事,却没忘记和丈夫一起为孩子规划的未来。她坚持把女儿送到学校读书,日子再艰苦,都不曾想过放弃。女儿也很争气,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文革”开始后,女儿没能继续学习,后来通过政策照顾进入工厂成为一名工人。

尽管如此,龙素珍还是觉得安心了,这也算对死去的丈夫有了交代。

从好母亲到好外婆

1970年,龙素珍女儿女婿所在的工厂整体从四川搬迁到贵定县盘江镇,老人跟着他们来到这里。还在四川老家时,老人常去田间干活,总劝不住。搬迁后,他们希望借此让老人好好安享晚年。

然而,龙素珍老人并没照他们安排的那样去安享晚年。为了让他们安心工作,老人又承担起照顾外孙的责任。她在家属区房前屋后开地种上蔬菜瓜果,养些鸡鸭,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那些蔬菜瓜果和家禽成为孩子们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如今,三个外孙都已成家立业,对老人也很孝敬。

和他们一起搬迁过来的还有女婿的父母和兄妹。一大家20多口人,每个人的生日她都记得。哪个人的生日要到了,她会提前几天告诉家人。采访过程中,老人乐呵呵地指着身旁的女婿和女婿的五弟以及孙女,分别说出了他们的生日。我们开玩笑地问老人:“婆婆,您都记得大家的生日,那您自己的生日是哪天呢?”老人很快告诉我们:“阴历9月11日。”

孝道回报无私母爱

老人的女儿告诉我们,母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但如果没有母亲,也许她也不会有今天这个幸福美满的大家庭。工厂几年前陆续搬迁到贵阳,他们夫妇也应到省城居住。但省城的房子在三楼,老人几年前摔断了尾椎骨,行动不太方便,考虑到老人喜欢到户外活动,为方便老人,也已年近古稀的夫妻二人便轮流在贵定和贵阳之间来回奔走。

龙素珍的女儿很感谢老天给予母亲长寿,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回报为子孙辛劳了一生的母亲,他们希望四世同堂的母亲健康快乐!

莫敬山:背井离乡躲抓丁

韦亚玲

迎着初夏的雨走进贵定县沿山镇香山村,莫敬山老人的家就在村口不远处。我们还没有走进院内,老人66岁的幺儿便迎了上来,歉意地告诉我们他父亲捡拾柴火刚回家,让我们稍稍等候。不多时,脚穿胶靴、衣服上还沾着泥浆的老人从里屋走了出来,喝了满满一大杯凉水,让儿子给他点上一支烟后,开始和我们说起他的故事。

背井离乡当长工

1903年6月,莫敬山出生在贵定县盘江镇一户普通农家,上有兄长下有若干弟妹。自幼他便与兄长一起上山下地,照顾弟妹,成为父母最得力的帮手,兄弟二人的感情也颇为深厚。后来,兄长被国民党抓壮丁带离家乡,从此与家人失去联系。失去手足兄弟,莫敬山心中除了难以抑制的悲痛外,还对当时的国民党多了一层深深的仇恨。

不久,国民党再次来到他们村子抓兵,莫敬山沿着山路逃到深山里的一个村子,又累又饿的他找到地主家请求收留他做工。地主看他人比较结实,就同意他留下来试试,并安排他做守磨房碾米的活。

秋收時节,每天收割的稻谷源源不断地送到磨房,他也就不分白天黑夜的碾米。刚开始,地主怕他偷米,故意试探他,在磨房的角落里藏了一块大洋,看他拾到大洋后的反应。莫敬山并不知道这一切,但他拾到大洋后,没把这当做意外之财,而是把大洋还给了地主。他的诚实,使得地主留下他长干。

当时他就想,在离家不太远的这些村里做工,多攒些钱,等世道太平些,就可以回家孝敬父母。一次,新到一个地主家吃饭时,他发现有一个老妈子专门给他们添饭,不免让他受宠若惊。一个知底的长工告诉他: “那个老妈子是在数你吃几碗饭。你吃得多,明天就不能在这里干活了。”为保住这份工,他没敢吃饱。莫敬山就这样在各村庄辗转做工,农忙的时候下地干活,农闲的时候帮地主跑马帮贩盐等。

解放后,莫敬山在沿山镇香山村分到田土,与妻子过起男耕女织的日子,抚养9个孩子,日子虽然贫苦,却让他找到了做主人的感觉。

舍小家顾大家

1953年,村里成立农会,莫敬山被乡亲们推选为主席。

自从当上农会主席后,他处处为乡亲着想,事事以乡亲们的利益为先。在遭受自然灾害的那几年,他带领乡亲们进行自救,想尽一切办法让大家填饱肚子。村里有位妇女,丈夫患重病,有5个尚未成年的孩子。一次路过她家,看到几个孩子因为饥饿而奄奄一息,莫敬山赶紧跑回家中,把仅有的一点粮食送到那位妇女家里。而那几年,他却有两个孩子因为饥饿和重病死去。已是知天命之年的他,面对家中的妻儿,虽然充满愧疚,但他知道是共产党让他不用再受地主的盘剥,不用再过着四处漂泊的日子。莫敬山只能用这样的方式回报党,回报乡亲们对自己的信任。

一直到农会被撤消,他这个农会主席才完成了他的使命。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乡亲们的认可和拥戴。虽然又做回普通农民,但是当地百姓心里记住了这个舍小家顾大家的农会主席。

盼当铁路“保洁员”

刚刚开工的贵广高速铁路一段正好从香山村村头修过。说到这条铁路,老人说他自己除了年轻时驮马帮到过省城外,没有到过大城市,希望这条铁路修好后,他可以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说还要帮着打扫

铁路周边的卫生,让坐火车经过这里的人看到他们的村庄美丽又干净!

帅先荣:地主儿媳获新生

韦亚玲

拜访帅先荣老人并不费周折,来到贵定县老城区中山东路一排临街老房子,老人就住在这里。门口摆放着几盆精心侍弄的花草,房门敞开着,我们走进去时,老人正在用电磁炉煎炸粽子,很难相信眼前这位麻利操持家务的老人已是103岁高龄。

嫁入豪门苦难言

帅先荣1906年3月出生在贵定县城关镇普通农民家庭,5岁时母亲去世,家中兄弟姊妹众多,日子过得十分贫寒。祖母是一个很传统的家庭妇女,希望把她们调教得柔顺乖巧,日后嫁入夫家能得到赏识而过上有地位的日子。

也许在别人看来,嫁入“豪门”的帅先荣是幸运的。她18岁时,当地一大户人家遣媒人到家中说亲,父亲和祖母觉得能攀上这样的大户人家是他们三世修来的福。于是毫不犹豫的应承了这门婚事。她也希望如父亲和祖母期望的那样:嫁入豪门衣食无忧,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家人也从此沾上她的光。

然而,真正做起少爷太太后的她才知道,生活完全不像媒人所说的那样。丈夫是一个吸食鸦片多年的“老烟鬼”,整日在床榻上吸食鸦片。每天天微亮就被叫起来,由管家安排她每天要干的活计。大户人家的规矩繁多,家务沉重。吃饭的时候,她这个出身卑微的媳妇自然是不能上桌的,公公婆婆、丈夫和叔伯们吃饱,她收拾好碗筷后,才能到厨房吃些剩饭剩菜。这时的她只能一个人偷偷的流泪,却不能与家人诉说。

孩子们相继出生,让她没有太多时间去为自己的命运感伤。既要操持家务,又要照顾孩子,加上生产期没有得到很好照顾留下许多病痛,每天忙活完,躺在床上的她已累得浑身酸痛,而那个名存实亡的丈夫是不会懂得体衄她的。

全国解放获新生

解放后,这个在当地极有势力的封建地主家庭彻底地瓦解了。虽然财产被没收,做了近20年地主家儿媳妇的帅先荣却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她积极配合政府工作人员做好问题交代工作。她的命运得到工作人员深深的同情,没有把她与这个家庭同罪共处。考虑到她的情况特殊,负责妇女工作的同志推薦她到工厂、药店去做工,还帮助她丈夫戒除毒瘾,让他到建筑社学习一技之长。但丈夫因长期吸食毒品导致身体孱弱,家庭的重担还是落到了她的身上。为补贴家用她还上山挖过草药,下洞挖过煤,饿着肚子干活是常有的事。

“文革”期间,他们一家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当地工作人员了解到她因为过去的生活落下许多病根,没让她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给她安排了一些轻松的活儿。这些贴心照顾,让她深深的感受到是这个新政府给予她新生,使她摆脱过去那种因地位悬殊饱受凌辱的地主家儿媳妇的生活。另外,通过改造,她丈夫的思想和行为也有了一些改变,她对今后的生活有了新期待。

学会淡忘和享受

帅先荣老人现在还能自己做饭、洗衣。她说只要自己能做,绝不会给儿女增加负担。聊起过去的生活,老人脸上已看不出一点伤感和哀怨。老人说,过去她已经咬着牙挺过来了,现在生活这么好,老天爷让她比同时代的人多享受了很多,现在她会使用洗衣机、电磁炉,子孙都不在身边时候还有电视陪伴她……老人说她很满意现在的生活,不仅子孙孝顺,政府对她的生活也十分关照。采访中,老人乐呵呵地反复说到: “现在的社会好啊,真好啊!”

韦陈氏:“女婿能顶半个儿”

佟文玲赵明

“现在的日子和以前比,那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家住平塘县白龙乡的百岁老人韦陈氏,笑呵呵地讲述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她的言谈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世纪老人的淡定和睿智。

没有儿子的痛苦

韦陈氏1909年出生在平塘县的打赖村,老人对那个年代的记忆似乎只停留在一个“穷”字上。她说,基本上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很苦。

结婚后,韦陈氏随丈夫来到摆克村,此后,就一直居住在这里。日子虽然苦,但是勤劳的夫妻俩,凭借双手和智慧,还是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但是,韦陈氏的心里始终有个解不开的“疙瘩”。原来,老人曾生有三个儿子,可是都不幸夭折了,在那个“重男轻女”思想极其严重的年代,她既要承受丧子的悲痛,又要忍受来自外界的“冷嘲热讽”。“出门就像做了错事,抬不起头来。”老人笑着说。

好在丈夫和公婆很是通情达理,不仅没有抱怨,给她增加任何压力,反而劝她想开点,丈夫安慰她说: “没有儿子是你的命,把5个女儿养大,也是一样的。”

家人的理解,使老人的心逐渐平静下来,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对女儿的抚养和对公婆的孝顺上。但内心深处,没有儿子的痛苦一直是老人忌讳的话题。

“女婿能顶半个儿”

上世纪40年代,韦陈氏的二女儿到了出嫁的年龄,考虑再三,老人招家境同样贫穷的韦平高为上门女婿。对于做上门女婿,今年已经80多岁的韦平高很坦然,“家里弟兄多,吃不饱,没有别的办法了。”

对于这个热情、能干又很老实的女婿,韦陈氏自然很是喜欢。她经常对女儿说,虽然他是我们家的上门女婿,但也不要欺负人家,不管怎样,我们一家人要和和气气的过日子。

老人说,女婿既要养家,又要照顾自己,还要有一些人情往来,很不容易。“我的衣服、鞋子,还有棉裤,都是他给我买的,比以前公社发的都好,穿着舒服。”只要是老人想做的事情,韦平高都会尽量满足,他说,让老人开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是晚辈孝顺老人的最好方式。

几十年来,韦平高悉心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即使在妻子去世后,他仍然和韦陈氏住在一起。如今,韦平高年事已高,他的儿子又接过了他手中的“接力棒”,继续照顾老人的生活。

韦陈氏有些感慨地说: “我这个女婿好啊,能顶半个儿子,我这辈子没有什么遗憾了。”

“男孩女孩都一样”

韦陈氏现在五代同堂,不管是男孩女孩,她都很喜欢。她说,现在生活好了,不应该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了,男孩女孩都一样。

老人常常告诫子孙,应该多做好事。即使晚辈们犯了错误,她也只是说服教育,从来不大声呵斥和动手打人。据老人的侄孙韦福忠回忆,他小时候不懂事,去别人家的果园偷桃,被老人知道后,心里很害怕,但老人只是轻轻地告诉他:拿人家的东西要征得同意才可以。这句话给韦福忠的影响很大,他至今仍然记忆犹新,“以后,我再也没有拿过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虽然可以颐养天年,但老人还是闲不住。衣服破了,她就自己缝上;子孙的衣服脏了,她就会拿过来洗;没事的时候,还端着菜篮去河边洗菜。更让人惊叹的是,她还能背着重孙在寨子里走动,一两个小时也丝毫不觉得累。

对此,韦陈氏说:“人得多走动、

多活动,身体才能好,才能活得长。”这时,有人在旁边插话: “就是生命在于运动吧?”老人没有搭腔,但是笑着点了点头,脸上尽显一个世纪老人的睿智。

杨冉妹:带领妇女改观念

佟文玲赵明

解放初期,杨冉妹被群众选为生产队的妇女主任,在这个官不大、事情却很繁杂的岗位上,一干就是5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回想起当初热火朝天地和大家一起工作、劳动的情景,杨冉妹的记忆还是那样清晰,仿佛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把妇女从灶台旁解放出来

杨冉妹的丈夫当时在罗甸县城靠给别人打零工维持生计。一次,他回家看望妻子孩子,正赶上村里如火如茶的进行土地改革。当时的土改委员会叫他担任生产队的队长,带领乡亲们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热潮中。与此同时,没有读过一天书的杨冉妹,因为大家的信任,也当选为妇女主任。

杨冉妹说,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妇女的地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可以像男人一样参加生产劳动。杨冉妹白天带领大家造田改地,参加生产劳动,晚上召开妇女群众会,进行思想教育。

但是,流传了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破除的。老人说: “有的妇女认为出去干活是男人的事,要么就有着严重的享受主义思想,劳动不参加,开会也不去。”

面对这种情况,杨冉妹和几位妇女干部挨家挨户的做工作,动员妇女要自食其力,宣传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同时,她还要求妇女的工分和男劳动力的保持一致,这样才能调动妇女劳动的积极性。

渐渐地,在杨冉妹的带领下,参加生产劳动的妇女越来越多,最后没有一个偷懒,都争着去干活。老人笑着说,她做的事情就是要把妇女从灶台旁、孩子的包围中解放出来。

风风火火的人生

29岁时,杨冉妹的第一任丈夫去世了。丈夫的嫂子想把她赶出家门,便放火烧了她的房子。杨冉妹回到娘家找来木头,请人帮忙,用双手一点一点的把房子重新造好。公公婆婆去世时,虽然她已经再嫁,但还是没有一句怨言地安葬了他们。她说,这是做人的本分。

大跃进时,杨冉妹的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饱受着饥饿的威胁。老人的儿子杨培兴至今还记得父亲去世时的情景, “浑身浮肿,活活饿死的。”

杨冉妹坚强的个性,让她不肯向现实低头。她起早贪黑的带着两个儿子干活,争取多挣点工分,即使这样,依然是饥一顿饱一顿。“早晨睡醒,发现没有吃的,就向邻居借,等到秋收时再还。”杨培兴说。

尤其是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稻子成熟了,自家根本看不到影。每当这时,杨冉妹总是对儿子说:“算了,都是被饿怕的,不计较了。”

每一次遇到人生中的困境,杨冉妹都是默默无语,用行动去改变。

不服老的个性

1999年,93岁的杨冉妹从外面回家,发现钥匙落在屋子里了。她既没等儿子回来,也没叫邻居帮忙,而是一个人爬到楼上,试图取出钥匙。

谈起此事,老人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没成功,摔了下来,把手摔断了。”

或许是经历得太多,养成了杨冉妹火爆的性格。老人的大儿子杨培福介绍说,母亲年轻的时候对他们很严厉,要说就说,要打就打。对待他人,都是直言快语,想什么就说什么,也从来不计仇。

老人的性格有点急,她经常对儿子说,干活就得抓紧,要不就会被别人赶上。

老人患有风湿,双脚没有力气,行动不便。她说,多亏小儿子这么多年的照料,经常买鸡蛋和肉给她吃,喂她吃饭,背她走路,生病了就去镇上请大夫到家里给她诊治。老人觉得,“这样的生活,我已经很知足了。”

曾常英:相执百年幸福长

梁健赵明

她一生辗转南北,四个子女分别在四个省出生,她就是百岁老人曾常英……

辗转南北

1909年7月4日,曾常英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一个贫苦家庭,由于旧社会重男轻女,家里就没有让她上学。

1929年,曾常英嫁给本省隆回县的青年陈炳烨。结婚时,家里非常拮据。她嫁过来之后,丈夫便到外面务工养家糊口,常年奔波在外。她在家一边抚养孩子,一边操持家务。

抗战时,曾常英的丈夫考取驾驶兵,应征入伍参加抗日战争,退伍后返家跑运输。那时工作不好找,丈夫断断续续的工作,经常面临失业的危险。

曾常英随丈夫辗转于重庆、成都、广西等地,甚至到东北、西北等地区找工作,“哪里要驾驶员就往哪儿跑。”

解放前夕,曾常英的丈夫在柳州电厂当司机,负责货运,她随丈夫来到柳州。1949年,丈夫有一次给客户拉货,拉的是烟和糖,不小心翻车了,货主向他索赔200块大洋。她丈夫因拿不出这么多钱,被辞退了。

解放后,丈夫来到贵州省建二公司做建筑活,曾常英就带着子女到贵阳与丈夫一起生活。后来,贵阳市运输公司招人,她的丈夫被聘为公司司机。曾常英来到贵阳后,做过很多种工作,先是在一些小的合作社里帮忙,做过马肩垫。后来她加入由省二建公司职工家属组成的装卸社,做装卸工。

她要经常提着铲、扛着锹,从家里步行到花溪、二戈寨等远郊卸煤。“经常晚上半夜三更才从外面赶回家来。”老人说。贵阳市白云区修铝厂时,她去卸沙石,经常露宿于工地上。因为早出晚归,有时也会遇到危险。一次,她给一辆车卸完煤后,不小心从车上跌落下来,造成手臂关节脱臼错位。

“吃得亏,打得堆”

曾常英喜欢争强好胜,但从来不占别人的便宜,都是自己干得多。老人说:“我情愿自己吃亏,不会让人家吃亏。”“吃得亏,打得堆。”“只要自己能够做得到的,就尽量为他人提供一点方便。”

老人非常客气,就是现在,家里有好吃的,都是对子女说“你吃,你吃”。“按理说应该是我们让她吃。就是母亲为人本分,诚实,待人热情大方,心态好,不计较自己的得失,这可能是母亲长寿的一个原因。”老人的女儿告诉记者。

老人从来不占便宜。一有客人来了,她就到处找东西招待客人。若是有朋友买鸡蛋、小点心、水果来看望她,她会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掏出来,一一打发给客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家庭经济不是很宽裕的境况下,曾常英每月都要给自己母亲和丈夫的母亲分别寄去10多元钱。

老人说,她的这个习惯是受到父亲的影响。虽然曾常英没有文化,但是父亲把他做人处事的思想言传身教给了她。所以,曾常英诚实、热情的性格至今未改。

相执百年幸福

老人一生艰辛,连四个子女都分别在湖南、四川、廣西、贵州出生。

老人退休后,一直未闲着,六七十岁时,还推磨做起了小生意,做卷粉、米皮去买,挣点小钱。直到她88岁,一次背水不小心滑倒把脚跌伤了,忙碌一生的她才歇下来。

建国60周年征文精选 篇4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

听妈妈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应更是让妈妈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因为争购食品引起大人们吵闹甚至是相互抓扯让孩子们惊恐不已,妈妈十几岁时最怕的就是让家长吆喝着去排队,常常在接受这个任务时嘴硬地说“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淋漓。

三十年前,许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间,几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张床或一个大立柜放在房屋的中间,拉上帘子把屋子隔成两间,前面是客厅兼饭厅,妈妈说,她们玩时只能以床入座,条件好些的能备上一两只小马扎或小木凳;孩子多的家庭还得设计成上下铺,而床后面就是另一间卧室与储藏室的统一。现在,条件好了,人们大多住上了单位分的三室一厅,有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兴奋不言而喻。

且不说现在的自动化办公条件如何先进,单说喝开水一项都不知道换了多少种热水器,而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水只能是在早上锅炉房供应时间打好以保证全天的需要。现如今,坐在办工作旁,伸手就是饮水机加纯净水,冷热自斟,好不自在。

还有通讯工具的变化,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摇式电话,每次需要联系时头疼不已,且不说先要接通邮电局的接线员,再转接至某个地方或某个单位,若对方是信号不太好,得打上好几个电话,有时甚至得呼叫上一天才能接通。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腰间跨着BB机,传呼信号随时呼叫,每每发出叫声,还要故意装作听不见,让它多响几声......,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到了千禧之年,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征,持有者不仅要用上与自己身高不成比例的嗓音大喊,还得夹杂着地方语同时进行,才觉得在人前显圣。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邮政建国60周年征文 篇5

我很敬佩我爷爷干工作不讲条件、不讲代价,不怕吃苦、热心助人的奉献精神,几十年如一日恪守着“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人生准则,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和顾全大局精神、旺盛的劳动热情和艰苦创业精神、积极的开拓进取意识和创新求实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可贵的吃苦耐劳和积极奉献精神,都充分展示了新中国邮政人的高尚品质和时代风貌。

我爷爷退休以后,每年春节前夕,邮政局和邮政工会都要派人慰问,这也成了我爷爷最自豪的时刻,他曾经告诉我,“在邮路上,冷、饿、苦,还有野兽都无所谓,最要命的是常常走大半天看不到一个人,说不了一句话,到了住户,那里的人把你稀罕的不得了,你才能感到邮政工作多么重要。”“寂寞的时候,那只能数数山上的树枝,心里憋得实在难受,就和松鼠说说话,要不就蹲在山泉边,泡上带着的干馍,什么苦恼也没有了。” 他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通过自己的辛苦和勤劳,换来组织的关怀和群众的尊重,把劳动和工作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也最大限度的升华了自我的道德,创建了社会的和谐,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社会安宁,这也许是我爷爷留给建国60周年的崇高献礼。我爷爷虽然去了,可他带给共和国的精神财富却永远留在这块土地上,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篇6

由于单位工作忙,我下班回来常披星戴月,一路上几乎无人,只那一世小说网 http://好硬着头皮,加快脚步。刚走过一段路,只觉眼前一片光亮。是谁家有事把灯拉到了外面?满腹狐疑中,顺着灯光的招引,来在光亮的近前。啊,是一盏明晃晃的路灯!在前面的不远处还有一盏在那里招摇地挺立着。眼望这柔柔的如水一般倾泻的灯光,心中涌起一股暖意,竟有一种来在亲人身边的感觉。身体的疲惫清洗一空,在没有月亮的夜晚,倍感这灯光的明亮,一直亮到心里。

小巷里也有了路灯,再也不用担心走黑道了。可不是,这几年**经济发展步子加快,城市环境渐入佳境。魁星楼巍然矗立,可谓:银河割情留魁星,龙山开怀举圣景;斜拉桥飞虹横跨:一桥通南北,天堑变通途;高楼林立,绿地朵朵映长空;北环路如玉臂护挽北城,穿山踏河,一路畅通。联想**这几年的巨大变化,欣喜地感受眼前的光明,心底涌起不尽的自豪。是的,发展中不忘为老百姓办实事儿,这正是**人的风采;把关怀和关爱传送到小巷里,送到老百姓的心中,这正是当代**人“以人为本”的宽大胸怀。

顺着灯光走上前去,眼前灯火更浓。

铁路建国60周年征文 篇7

[本刊讯]由全国人大机关老干部书画研究会、文化部侨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开发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书画协会、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北京仁和酒业有限公司和上海中菱电梯集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从辉煌走向辉煌———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全国书画展”, 8月15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揭幕。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布赫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随后与孙菊生、戴泽、姚少华等著名书画大师一起为开幕式剪彩祝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主席盛怀杰先生代表组委会向与会领导和嘉宾致答谢辞。

这次书画展征集到的作品多达几千幅, 参加人员广泛, 主题鲜明突出。它既以书画艺术的特有魅力, 讴歌和赞美了建国60年来的辉煌成就与巨大变化, 又以立意新颖、技法精湛的作品, 深刻反映出了书画艺术的繁荣和作者热爱祖国的心声。

书画艺术既形象又抽象, 其感染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在我们伟大的祖国60周年到来之际, 书画家们满怀激情地挥泼墨, 铸就的一幅幅生动活泼、寓意深刻的书画作品, 是献给团结一致为中华崛起、构建和谐而奋斗的中华各族人民一份厚礼。这份厚礼将作为一种无形力量, 激励和焕发中华儿女以更加豪迈的步伐, 朝着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奋进!

铁路建国60周年征文 篇8

一坐下,梁思谋就笑言,这次接受采访,促成此文,是他“交给建国60周年的一个作业”。而回顾梁思谋的人生经历,那赤子之心和为早日实现祖国现代化的理想和践行,真可谓是交给祖国60华诞的最好的礼物。

作为香港金宝岛集团公司、金宝岛电缆、金伟发展、金康保健经销中心、福懋地产、振隆贸易的董事长,梁思谋商界成就斐然,在繁忙的商务活动中,他把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向香港许多爱国侨社和扶植弱势群体的活动中,联合更多的侨友参与各种爱国爱港爱侨爱乡的活动中。在接受采访的整整三天里,每天与记者对话10小时以上,毫无倦意。他记忆力惊人,言及年少时期为周总理献花的一刻,言及十几年间不求回报为国铺设电缆,言及为支持中国承办奥运会四处奔走“添砖加瓦”……的往事,他仍激动潸然,拳拳爱国心流露无遗。

为周恩来献花的华侨少年

1940年7月,梁思谋出生在印度尼西亚万隆的一个华侨商人家庭。他的祖父母当年就是因为贫穷无法生存从中国逃难来到印尼的,凭着吃苦耐劳的本性,在半饥半饱中累积起来的财富,终于有资本开小商店,然后生意越做越大。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这极大地鼓舞了海外华人的民族自豪感。梁思谋的父母亲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当地的华侨小学,接受中华文化的教育。

1955年4月,在印尼总统苏加诺倡议下,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召开,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国代表团排除了各种困难参加了会议。梁思谋以侨校优等生的资格,代表印尼华侨到机场迎接中国代表团并向周恩来总理献花。这给正值十五岁的少年梁思谋留下了一生永不磨灭的记忆。如今当梁思谋回忆起50多年前这一幕,仍不时会泪水盈眶,难以自持。他说:“那是自冥冥中触动了我的中国魂,震撼了我的中国心的永生难忘一刻。”

“回唐山”

1960年,梁思谋没有像父亲安排的那样去德国或新加坡念大学,而是与一大批有理想的华侨青年一道,回到了祖国,被分配到北京市华侨补习学校,开始了两年半的学习生活。在客家话里面,这叫“回唐山”,这个唐山不是河北的唐山,而是回到自己的国家的意思。

在中国的这两年半,改变了梁思谋的人生观。他积极地投身到这种崭新的生活中去,一方面参加哲学和政治学习,学习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一方面参加校方组织的下乡农忙活动。

这时正好赶上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民食不果腹。周恩来总理亲自交待对这些华侨青年粮食配给不定量。但是梁思谋和许多华侨同学仍坚持要和普通中国人民一样,拒绝“特殊待遇”。

梁思谋至今仍充满激情地说:“这两年半的日子,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对我以后一生树立理想、分辨是非、艰苦奋斗,都是极具积极作用的。我学会了很多在海外无法学到的东西,在社会工作中培养了较强的工作能力,有清晰的头脑和懂得用辩证唯物论思考和处理问题。这对我以后在港驰骋商场和热心服务社会都受用无穷。这是祖国给我的人生第一课。”

创业香港

1963年初,梁思谋获准来到香港,但是他不愿意依靠家里接济生活,决心依靠自己的能力在香港闯出一片天地。

人生地疏,语言又不通,他去打工,首先想到的是推销国货。把国内的服装批发到香港,又利用业余时间去补英文,学商科,终于取得了国际贸易、商务会计、进出口条例和有关法律规例等多种文凭,懂得了商业贸易的操作规则。自力更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梁思谋好交朋友、谦虚好学的性格使其生意日渐红火。当时没有集装箱,香港的船只都是在海上抛锚停泊的。他和驳艇的艇主和码头工人这些人交朋友,打成一片,于是备受关照,他的运费成本时常比别人优惠。

在家人帮助下,在1964至1967年期间,他将大量国产的蚊香(白兔牌、公鸡牌和鹿牌)和上海产的拉链(555牌和蝴蝶牌)运到印尼,开拓了中印尼的贸易,填补了印尼市场的需求,又给祖国创造了宝贵的外汇。

在80年代初,中国经贸活动仍以农产品为主的时候,梁思谋每年将中国的农副产品出口到美国、韩国和中东等国家,这包括四川、山西、山东的辣椒干。天津、河北的红小豆,福建的香菇、花菇和罐头白蘑菇等,年出口产值达2000万元人民币。

到了1972年,梁思谋在印尼已是SONY彩电和SONY影音器材和录像机的制造商兼总代理的控股股东。

搭建中国-印尼贸易平台

通过自己的努力,梁思谋还认识了印尼驻港总领事,并筹谋帮助领事馆解决馆址问题,他的各种努力获得这位总领事的信任。通过这位总领事,他不仅取得了回印尼的短期签证,还建立起一个中印(尼)贸易平台。

梁思谋每年为印尼政府及驻外使节带头捐款,并发动华侨华人资助。在印尼受灾、机构或官员有困难时,梁思谋亦乐意激活他的财力乃至社会关系网,给予必要帮助。这也为他从事中印(尼)贸易带来了种种便利。

他还担任香港政府的外贸顾问,这个工作不仅获得了商界的尊敬,而且也为中国商品出口打开方便之门。

1980年,印尼副总统马立克、印尼驻美大使、印尼驻港总领事等分别签署了向梁思谋颁发“对印度尼西亚政府和人民做出贡献”的荣誉证书。此时,他在印尼的生意也达到了一个“顶峰”时期,从而奠定了他在香港商界的地位。

为国家电讯业起飞助力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引进外资和先进科技的热潮席卷全国,国家计划在“八五”、“九五”期间,投入大量资金从国外引进高新技术,逐步建设适应现代化国民经济发展的高新通讯网络。

1982年,在一次国务院侨办的聚餐中,梁思谋得知中国向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购买了一大批48芯铜芯纸绝缘充气铝屏蔽铅包直埋式通讯电缆。可是他们的质量和性能都不能达到国际标准,国家两次不能收货,多次交涉无果,而已经激活的通讯改造工程却不能停下来等待。梁思谋立即敏锐地感到这是正在起步的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现代化事业基础设施的一件大事,对他而言,既是一次机会,更是一种责任。他下定决心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首先必须保证电缆质量和供货毫无问题的前提下,才能为国家克服难关。他以多年在目韩经营代理该产品的丰富经验和市场策略,无保留的向有关部门的专家领导作了汇报,赢得了大家的敬佩和信任。梁思谋被国务院侨办举荐承担这项工程的电缆供应商,并与中国邮电器材进出口总公司签订了销售通讯电缆买卖合同。

多年来,梁思谋与日韩著名通讯企业的董事局和决策领导人均有密切的商务来往。他与在韩拥有悠久历史

的通讯企业——大韩电线株式会社的总裁合作,以他多年在电讯业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广泛的人脉和令人信服的真诚态度,尽管当时中韩两国未建交,但终于说服韩方,以更优惠的价格专销中国。6个星期后,价值300万美元的通讯电缆运抵天津塘沽新港卸货,使得电缆可以及时铺设到上海郊区、江苏和浙江一带,解决了这一带通讯网络瘫痪的问题。这些电缆以其香港“金宝岛”公司出品注册,在经国际认可的SGS质量检验,使用寿命达五十年(国际标准是三十年)。

在他参与这场中国通讯业大改造的十五年中,梁思谋先生的认真负责及高度的信用感动了有关部门,与他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逐渐放弃与其它国家的电缆交易,而转向更多地用梁思谋的专销产品。这保证了国家能以优质的高新科技产品及时地更新各地老旧通讯电缆,前后为祖国节省了20亿人民币。

梁思谋在谈到参与中国电讯业改造工程的感受时,向记者说道:“参与中国的通讯改造更新,确实有一种要为祖国作奉献的责任激励我不分昼夜奔走,从产品生产、检验、包装、运输、配送到实地安装工程,几乎所有的程序和细节我都坚持跟踪到底,确保万无一失,我完全是低利润操作,我的祖国好了我会比自己赚了钱更高兴。”

为发动外商来华投资殚精竭虑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政治经济上遇到严重困难的时候,一些人的投资犹疑了,梁思谋心急如焚,他再次行动起来,带头积极促成外商来中国投资。

他先去说服老朋友大韩电线株式会社总裁进入中国投资。这时后者亦深刻地意识到,中国是一个充满商机的广大市场,前景是不可限量的。因此,在双方努力下,组织了“韩国重工业界中国商务考察团”来北京考察,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吴仪组织四十多位领导干部出席了洽谈会,并成功地引进了一批韩国技术密集型企业项目,和总额达6000万美元的投资款项。这次考察活动的更大作用,是其所带来的连锁效应,掀起了一个韩国资金和高新技术进入中国和开展中韩贸易往来的热潮。

当国家要奖励梁思谋总投资额的1.5%时,他谢绝了他表示:“能有机会为国家做一些贡献,尽一分力,是个光荣的任务。”

1993年1月,“青岛青大电缆有限公司”成立,1998年工厂走向健全成熟时,并通过了中国中技总公司的国际招标,获得为青海省提供通讯电缆的项目。同时,该产品同样获得新加坡,马来西亚政府认可,顺利打进新、马市场。

热心公益,情牵祖国昌盛

梁思谋说,“胡主席曾说,我们国家在百年以来,总是有侵略者,有灾难,需要帮忙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的,就是华侨华人。”华侨爱国是一种传统,一种信念,更是与生俱来的品格。

梁思谋先生从六十年代回国投身祖国建设,到今天以杰出的商业成就支持和贡献祖国,始终如一地表现一种爱国信念。这些年,除了一直推动印(尼)、马、新等东南亚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及商贸活动,他更加关注中国的公共事业和祖国统一事业,并投身其中。

1997年香港回归,他积极参与和策划香港侨界迎接和庆祝回归的一系列活动,参与由国家部门主办的庆回归音乐作品征集组委、评委工作,并联同九大社团组织庆典以及迎接解放军进城。2005年先后参与和策划了“香港侨界纪念万隆会议召开50周年”及“亚太战区华侨华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大型活动,赢得广泛的赞赏和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梁思谋更积极地参加香港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工作,还专门为“第二届中国和平统一亚洲论坛”撰文《以人为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非典肆虐期间,他第一时间向北京市捐赠了价值18万元人民币的药品物资和2000套的防护用品。2004年又再向北京市政府捐款兴建、参与“国家游泳中心”的场馆建设捐款活动,积极参加北京市港澳台侨同胞共建北京奥运场馆委员会的组织工作,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不辞劳苦,飞遍东南亚各地,联络各地友人,一起热心宣传北京奥运,动员组织了约5万海外华侨华人的集资活动,作出重大贡献,并荣获中共市委统战部授予“参与奥运服务奥运先进个人荣誉证书。该项目在际奥委会监督下总共1.1亿美元的国际招标总额中,在2007年由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共同捐了9.4亿元人民币。胜利完成了该项目招标总额的捐赠工作。

梁思谋先生为国家做过的事远不止本文所述,他亦不愿过多提及,只是说:“想到祖国,想到曾献花和握手的周恩来总理,总觉得他亲切的笑容、高尚的人格、一生贡献祖国的精神一直在鼓舞自己。”

许多人常问爱国是什么?梁思谋先生的回答是:“在我心中,爱国就是要勇于奉献”!

粱思谋简介

金宝岛集团公司总裁,1940年出生于印尼,1960-1963年回中国学习,1963年赴港创业并推销国货。

他还担任香港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委员,还被委任北京市第八、九、十届政协委员,全国侨联第四、五、六、七届委员等职务。

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篇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那时,日寇铁蹄恣意在中国土地上横行,侵我国土,掠我资源,奸淫烧杀,无恶不作。中华民族已到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有血气的中国军民挺身而出,他们拿那一世小说网 http://起刀枪,高唱《义勇军进行曲》,一批接一批奔赴抗日前线,奋勇杀敌。历经八年艰苦抗战,数千万人洒热血抛头颅,终于嬴来了最后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改奏国歌为唱国歌,改得好!

唱国歌:可以扬国威,壮军容;鼓士气,激斗志;聚人心,增团结。

唱国歌:可以唱出危机感,唱出紧迫感,唱出责任感,唱出自豪感。

建议从幼儿园开始,人人会唱国歌,人人要唱国歌,人人敢唱国歌。

但愿从今起:无论大会小会,机关学校,工厂矿山,人民广场,军营哨卡,外事活动,体育竞技;或是在使领馆内,远洋轮上,南极站里……只要五星红旗从哪里升起,雄伟庄严的国歌声就从哪里高高唱响。

石油工人建国60周年征文 篇10

是啊,一代地质、石油工人,他们“宁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有了这股气壮山河的豪情,有了惊天地、泣鬼那一世小说网 http://神的壮志,有了连命都可少活几十年的拚命勇气,又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有什么事情不能办成?什么目标不能实现?

天气寒冷,条件艰苦,设备缺乏、简陋,甚至吃不饱饭,饿着肚子也要创造条件大干快上。没有吊车就人拉肩扛,没有搅拌机就用人搅拌,没有住房就挤坐在一起睡觉……在人类发展史上,只有中国的工人阶级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有了这样的气魄,这样的创业文化。又岂能不惊天动地,岂能不战胜一切困难?最终把中国“贫油”的帽子扔到了太平洋去,让那些曾嘲笑我们贫穷落后的人无颜以对。

应该说电影《铁人》,展示的不单单是一个被称之为“铁人”的王进喜,而应该是为新中国地质、石油事业出过大力,流过大汗,甚至流过鲜血、付出过生命的一个时代的中国工人阶级的代表。是“铁人”事迹的写真,也是反映我们父辈创业的缩影。他们是为新中国的血管里造过血,为新中国的富强而拚过命,自觉地挺起了民族的脊梁,肩负起了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以诚实的劳动创造,以卓越的业绩贡献,创造了新中国工人的光辉形象,应该彪炳史册,有良知的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影片运用黑白、彩色,旧与新两个版式交替,映现出第一代、第二代石油工人鲜明的创业对比,感人的场面时时出现,既催人泪下,又令人兴奋、回味和沉思。催人泪下的,那就是我们父辈就是这样拚着命工作,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而令人兴奋和回味的是,新一代石油工人依旧继承了先辈的光荣传统,依旧在沙漠、在戈壁滩、在海洋甚至在国外创业拚博,续写着对祖国的忠诚和创造。令人沉思的是,祖国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石油工人,离不开地质找矿,离不开艰苦奋斗和劳动创造。年轻一代必须要从上一辈人手中接过班,又把“铁人”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

劳动创造光荣,智慧放飞理想。我们的前辈是多干少说,实干不说,在一穷二白的国度里创造了辉煌业绩,造就了物质、精神和社会文明,让一个建国才60年的国度,赶超为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我坚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在英雄辈出,俊采星驰的中国工人阶级队伍里,一定会传承好“铁人”的旗帜,续写更多、更新、更好的篇章。

铁路建国60周年征文 篇11

本刊讯(记者韩阳)11月27日,庆祝建国60周年青年原创动漫作品大赛颁奖典礼在京举行,《霜狼》等34部作品获奖,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出席颁奖典礼并致辞。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司长范卫平,新闻出版报社社长姜军在颁奖典礼上致辞,本次大赛形象大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委员、著名配音演员李扬先生发言。

本次大赛是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推动我国动漫出版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而举办的。它为国内出版单位和动漫制作企业、动漫爱好者提供一个广阔的展示、交流平台。今年8月12日,由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主办、新闻出版报社承办,历时2个月的征稿,截止到10月15日,收到的插画、漫画作品36万幅、动画作品95万秒,参赛作品一律为原创,主题鲜明,内容健康、立意新颖、积极向上、幽默风趣,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

动漫类出版社和媒体的相关领导、美术院校的专家学者、原创动漫知名作者组成评审团,通过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34部作品脱颖而出,分别荣获漫画、动画、手机动漫3大类别的金、银、铜奖及各类单项奖(原计划奖项39个,此次空缺5个)。

按照新“三定”方案,明确新闻出版总署在动漫出版单位出版活动管理、内容监管、市场监管、产业扶持、动漫版权保护和版权贸易、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负有大量的具体职能。新闻出版总署在《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把动漫产业作为“十一五”时期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战略重点之一,同时成立了推动动漫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动漫产业发展。有关管理人士表示,本次大赛的目的即是鼓励原创、发展动漫出版,激发原创动漫的创作热情,扶持和推动我国原创动漫出版产业的蓬勃发展。

继往开来振兴年画

本刊讯11月13日,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纪念毛主席亲自签批《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发表6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东方花园酒店举行。座谈会由出版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张振启主持,会议全面回顾了毛主席关于新年画工作的指示发表后,广大的艺术工作者创作了大量贴近生活、服务人民的作品的历程。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对于年画工作极为重视,文化部、中国美协、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版协,先后共举办了6届全国年画评奖展览,360多件优秀作品获奖并出版,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会上,专家和美术工作者的代表对于中华民族的瑰宝——年画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发表了意见,认为年画因其独特的民族性、大众性、时代性和直观性,应当成为百姓服务的艺术形式,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的。振兴年画,在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尤其是为农民群体提供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斯馨)

中国编辑出版史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本刊讯(记者张倩影)11月20-22日,中国编辑学会编辑出版史专业委员会、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在北京联合举办“中国编辑出版史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出版社的50多位专家学者相聚京城,交流和研讨编辑出版史研究新成果和新进展。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副会长袁良喜出席了这次会议。

桂晓风为今后的编辑出版史研究提出带有方向性的意见,包括增强继承和发扬我国悠久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明确研究目标、抓住研究重点、贯穿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的理念等等。编辑出版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冯志杰在开幕时指出,这次的会议主题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当前出版改革实际,深入研讨我国编辑出版的发展所史以及编辑出版对社会变迁的历史作用,交流新的研究成果和新进展,为我国新时期编辑出版工作提供历史借鉴。

小区居民建国60周年征文 篇12

小时候穿过很多的草鞋,都是父亲为我精心制作的。在解放初期,我这个农村的穷孩子,要想穿上一双布鞋子,实属不易。因为鞋面布要花钱买,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哪里有钱买布做鞋呢?但我父亲很聪明,他能用稻草编成鞋,保证全家都有草鞋穿。

每到雨雪天气,父亲就忙起了他的草鞋手艺:先是“删稻草

”,捆成一个个小捆,再用木榔头把这些小捆锤“熟”。锤“熟”的稻草,既软绵又结实。然后,父亲就坐到一张装有“扒头”的大凳上,利用“扒头”绷鞋底,再围鞋帮。一边把几根稻草绞紧,一边往鞋底留着的小绳头上编。一天能编好几双。

由于草鞋不耐穿,父亲总要给家里每个人多编几双备用。因此,家里的土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草鞋。按用途分,有四种:第一种是大人出门干活穿的草鞋,只有鞋底,没有鞋帮,穿的时候把鞋底前头的扣子套住脚趾头,把鞋底后跟的小绳扎到脚腕上;第二种叫“蒲鞋”,样子像布鞋,家里人平常都穿它;第三种叫“毛窝子”,帮子比“蒲鞋”高半尺左右,是冬天御寒穿的“棉鞋”;第四种叫草靴,在“蒲鞋”底上再绑上木制的小“趴趴凳”,用于雨后泥泞出门穿。

记得我第一天到私塾上学,父亲给我穿的是一双经过特别加工的“蒲鞋”,鞋面上、鞋帮上围的不全是草,还夹许多红布条,鞋后跟也缝上了一小块红布。这鞋穿在脚上舒服,脚后跟不会被磨破。我穿到私塾时,小朋友们羡慕极了。我也倍加爱惜,上学时才穿;回到家中,连忙脱下来换上木拖子(把厚厚的木板锯成鞋底状,前头钉一条布带,又叫“拖板子”)。后来,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就在为我编的“蒲鞋”上都夹上布条。其他小朋友家也跟着这么做。一时间,这夹布条的“蒲鞋”也成了“时尚”。

祝贺建国60周年学生诗歌征文 篇13

献您一首歌!

献您一首歌—

我们以《诗经》关雎的歌喉,以屈原《橘颂》音韵,以京剧与秦腔、梆子与鼓词,唱响您历史恢弘岁月的辉煌,唱响您江山风景如画的壮丽!

献您一首歌—

我们以岳飞的一阙《满江红》,以文天祥的一腔《正气歌》,以鲁迅的一声《呐喊》,以朱自清的一道《背影》,唱响您不屈的脊梁与骨气,唱响您高尚的尊严与神圣!

献您一首歌—

我们以翟秋白手中的那束鲜花,以方志敏胸前的那块补丁,以孔繁森草原上的那串脚印,唱响坚韧的毅力与气魄,唱响您无畏的灵魂与精神!

亲爱的祖国,五千年的蕴涵和积淀,六十年的扬弃和继承,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您不卑不亢不躁不惊,以坦荡豁达和深邃闲静,阔步在新世纪的黎明!

国企公司建国60周年献礼征文 篇14

(一)33年前,铁山巍巍,**清清,我就出生在桓台**岸边的一个小村落。

33年后,我来到“**”,是我工作成长的地方。

在来沂源之前,我对沂源的了解很少,据说沂源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鲁山是我从地图上了解到的有关沂源的知识,于是充满了对沂源的无限想往,梦想着有一天可以到沂源,在果实成熟的季节在山上采摘。

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经过努力后的必然结果,命运之神让我来到了沂源。

第一次来沂源,经过了长途跋涉,汽车过了两个隧道之后,车上的人说快到县城了。宽阔的螳螂河展现在我的面前,让我的眼前为了一亮。当然螳螂河还是后来知道的名字。当时我还以为是沂河呢。进入县城,跟头脑中原来那个“贫困县”,根本沾不上边,市容整洁,绿树成荫,路边的商店一派繁荣的景象。这就是我初到沂源的印象。有人概况的好,这里是“山好、水好、人更好”!

后来我了解到,现在的沂源已经由原来的国家级贫困县进入全省县市综合排名第55位;并且有四家上市公司。这就是我为之工作的地方,让我引以为自豪!

想起当时报考沂源的公务员,有人说你怎么不报考淄川,最后我还是选择了沂源,因为这里山青水秀,因为这里瓜果飘香,因为这里物产丰富,因为这里有我的梦想。虽然因为工作的关系,一直还没有登上鲁山,但是我为我的工作而无怨无悔。我为之服务的沂源,在2008年又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知道这里面也有我的一分辛勤汗水。在2008年全市经济社会目标综合考核中位居第二;在2008年全市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中均位居第一;在2008年对区县的群众满意度调查测评中,满意度居第一位。

沂源印象

(二)每次去悦庄镇都经过沂源一中,崭新的教学楼,塑胶的跑道。从报纸上了解到2008年山东省的文科状元就出自沂源一中,真是名不虚传啊!坐车回张店的路上,遇到来沂源一中上学的淄川学生回家。对这所学校更是充满了敬仰之情。她的桃李真是遍天下了。

来悦庄工作以来,对辖区内的几所学校又有更深入的了解,其中悦庄一中就是其一,无论是校园环境还是学校秩序,都给人以清新之感。春天那烂漫的樱花开满校园,竹林里自由栖息的小鸟,校园文化的新三字经,书香缭绕,处处关爱,体现在学校的每个细节之处。

悦庄二中以自己独有的特色给学生们带来不同的教育体验,民族民俗博览室,围绕乡风民俗文化,搜集整理了悦庄的人文景观,包括古槐、古建筑,以及“时过境迁”的物品,透过这些让学生们了解社会变迁,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悦庄中心小学的乡村文化宫,悦庄中心幼儿园的省级示范园的荣誉等等。透过这些点点滴滴,折射出沂源对教育的重视,沂源教育的发展。

沂源情节

只所以不说“沂源印象

(三)”是因为有太多印象而无法一一诉说。每当看电视的时候我关注着沂源,比如《探索.发现》里有“沂源”的名字;每当看报纸的时候我首先去看有关沂源的新闻;每当上网搜索的时候我用“沂源”作为搜索名词。我知道我已经融入进沂源,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

马逐芳春草路竿,胜游应说到沂川。

和风软泛桃花浪,暖气轻浮丽日天。

俗虑尽随流水去,襟怀都向碧波前。

追思点瑟当年事,吟咏归来兴浩然

沂河这是明代诗人伍文献游览沂河时所写的七律。沂河又名沂水,有沂河三源之说。诗情画意,美哉沂源!

上一篇:小学语文 二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说课稿下一篇:七彩童年四年级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