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方案创意(精选6篇)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方案创意 篇1
一、引出活动
请幼儿观察美术角中的各种豆豆艺术品,然后讨论:你喜欢这些东西吗?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怎样做的吗?
二、示范瓶装豆豆的制作
在玻璃杯或瓶子中一层一层地放入各种豆豆、干花、小贝壳或是剪碎的彩色印刷物等,有规律更好,再将杯子或瓶子封口即可。
三、幼儿操作
1.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活动。
第一组 瓶装豆豆:在敞口瓶中一层一层地放入各种材料。
第二组 豆豆球:在易拉罐中放入不同的材料,封口而成。
第三组 小相框:在泡沫盒中的四周粘帖上有规律的豆豆图案,再画上好朋友的画像。
第四组 小制作:用细铅丝、牙签等穿上豆豆做成项链、蚂蚁、小虫、小鸡等。
2.要求完成一种作品后才可以选择另外的活动区域进行活动。
3.提醒幼儿大胆地想象,制作出与众不同的豆豆艺术品。
四、作品展示
将自己的作品放置在美术角里,供大家观赏。
延伸活动:
1.节奏活动《捡豆豆》中,利用幼儿自己做的豆豆球作乐器进行打击乐活动。
2.制作的项链的装饰物在表演区运用,丰富表演材料。
3.美术区中继续投放豆豆等材料,鼓励幼儿进行新的艺术创作活动。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方案创意 篇2
关键词:范画,儿童主体,多元,多效,兴趣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创意美术的关键在于教师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使幼儿萌发对美的认识,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美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一、当前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幼儿的学习被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中,教师也只是孩子的模仿对象,缺乏创意的引领与指导,从而导致幼儿的作品千篇一律,因此,出现了教师幼儿过度依赖“范画”的现象。
二、摒弃范画,多措并举
1. 课前调查,收集资料,了解基本情况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幼儿头脑中没有很丰富的生活经验,怎能有说的内容?又怎能画得丰富?我们要让幼儿知道更多周围的人、事、物,了解这些人事物的特点、习性等。例如,《我最高兴的事》,教师准备了《我最高兴的事调查表》,再根据调查表的内容,把幼儿最高兴的事分类、整理。
2. 课中多种媒介,提供多种支架
幼儿可通过对音乐、音响的听觉、想象而获得各种视觉形象及画面,进而引发相应的情感与情绪。例如,在《幻想旅行记》的情境活动中,老师放着轻音乐和幼儿轻轻地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长出了翅膀。有小朋友说自己去了恐龙世界,有的说天很黑很黑自己走在小弄堂里出现了妖怪,有的说自己飞到了海洋看到好多鲸鱼。从幼儿情感出发,将“趣”贯穿活动始终,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自然会有丰富的作品。
再如,恰逢母亲节主题活动,教师和幼儿商量送什么礼物给亲爱的妈妈。幼儿提出送最漂亮的鲜花给妈妈。教师提出去哪里弄这么多漂亮的花的问题。幼儿说可以把它画下来。幼儿画完花后把纸卷起来捧在手上,并问老师可有漂亮的纸。教师拿出粉色、紫色、蓝色的纸,又去拿彩带打成蝴蝶结装饰,做好后就像一束立体的花一样。教师问幼儿怎么想到要这样做,幼儿回答她看到过爸爸送这样的花给妈妈,她觉得很漂亮。
3. 课后点评,给予孩子“话”画的机会
幼儿动手、动脑后能创作出多彩的作品,他们有着自己的奇思妙想。教师不妨在评价环节前再增加一个幼儿说作品的环节,给他们一个机会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其他幼儿分享,更能增加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评价时可以多元化,不仅教师要点评,还要给予幼儿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权利。
三、多种形式“玩”画,提升兴趣
1. 小组、集体相结合
一般的美术教育趋向集体教学,幼儿个体创作。《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指出合作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由两个以上的个体共同完成某一行为,是一种体现了个体间协调作用最高水平的行为。它是一种社交活动,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助于满足他们的个体利益。小组活动给予幼儿良好的空间环境,使幼儿很好地体验合作的乐趣与成就感。
2. 教室、户外相结合
创作源于生活,情境创设可以贴近自然,从生活中选取题材。比如,广阔的农田、夕阳朝阳、蓝天白云、各种动植物等。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用眼睛和心灵去感受自然、感受生活、认识自我,对幼儿创造性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如,《玩沙玩水》主题中,用胶水、白纸和沙子任意创作。幼儿的想象丰富多彩:有的说是恐龙,有的说是船等。教师给予幼儿宽松自由的环境,他们十分投入地围绕着“沙”进行创作,每幅作品都充满想象力且构思奇特。幼儿在畅所欲言中,有了灵感,并用灵感赋予作品生命力,让人觉得妙趣横生。
3. 家庭、园内相结合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满足不了幼儿的多种需求。而家庭美术教育不同于幼儿园美术教育,家长可以随时随地对幼儿进行指导,使幼儿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美术的熏陶。为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教师推出《绘画日记》,将在生活中孩子最直接的体验画下来,并进行讲述,家长帮助记录,共同成长。
4. 多种材料,无限创造
蒙台梭利强调,幼儿只有在一个宽松、自由、有秩序、生机勃勃、愉快的环境下,才会喜欢并且主动创作,才会无拘无束大胆地表现自己。由此,我在材料的提供上做出了改变。例如,作画的主要材料:用沙画纸、刮画纸、木板、轮胎、手套、衣物、纸筒、酒坛、石头等。辅助材料用沙、纽扣、铅笔削、乒乓球等。
参考文献
[1]俞淼.废旧材料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应用探索[J].新课程,2013(11).
[2]高莉.在美术材料操作中培养幼儿的探究力和创造力[J].实践教育,2010(6).
中班幼儿创意线描能力的培养 篇3
线描画使用工具简单,画起来方便,它对具体物象既能做概括处理,也可进行细致刻画;既能进行造型训练,也可作创造表现。 因而,学习线描画,是学习绘画的基础;提高线描教学,更是幼儿绘画教学的基础。 从中班开始我就重视了把创意线描画作为班级的特色美术,从培养幼儿们对于线描画的兴趣进行教育,通过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教育教学的相关活动,让幼儿们掌握到比较良好的线描画技能以及基本性的相关知识,结合开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要抓住于幼儿们线描画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发开发出幼儿们的想象能力
幼儿们在绘画当中所使用到的工具,是各种各样的,例如:油画棒、水彩笔等。种类比较繁多,色彩也比较鲜艳,幼儿们在绘画的过程当中,一些常用的黑色水彩笔为基础,后期拓展一些水彩笔、炫彩棒、颜料等,逐步增加,幼儿都是非常感兴趣的。
当我的要求提出以后,教室里很安静,小朋友都在很认真地作画。有的幼儿会边画边小声和同伴讲着自己画的太阳。如:老师你看我画的是小辫子太阳,我画的是花瓣太阳。这时王曦在喊:“老师老师你看我画的是像风一样的太阳!”于是我就问他:“为什么说是风一样的太阳呢?”他说:“你看我画的太阳的光芒是弯弯的有点像天上的云彩。”于是我就告诉他这有点弯弯的是“螺旋线”。你的太阳光芒装饰得很好,我的表扬鼓励让孩子充满了信心。
二、 及时运用语言、问答、谈话,让幼儿们的表现能力能够跃然纸上
在充分了解到幼儿们的创作绘画的意图之后,要认真去倾听幼儿在线描画当中的预想的言谈,当幼儿的想象在线描画当中,不能够完全进行体现的时候,能够及时地帮助幼儿们进行突破,开拓其绘画的思路。教师所提醒的一句话,一个字,都能够提示幼儿的想法,能够启发出幼儿的丰富的绘画联想。例如:有一次让小朋友画命题画“大树”时,画纸刚发下去一会儿,小朋友的画就交上来了,一看,哇,不少孩子的画面上都出现了一棵干巴巴的“树”。
在树身上胡乱地画了几个螺旋形线条。当时,我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后来一想,如果加上教师语言的启发,也许会好一点吧。于是我就简单地问了一句:“大树爷爷身上会有什么呀?他正在干什么呀?” 效果果然就出来了,画纸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大树爷爷笑呵呵、身上蹲着小鸟、伸出“手”抚摸着小朋友的头等富有幻想的形象跃然纸上。我想孩子的想象这时候正处于活跃的状态之中,才会取得这么好的效果。那次让孩子画“树”,画的时候,由于平时就注意了这方面的培养,幼儿在画的过程中我并没有去多加“干涉”,而是让他们按自己的情感、意愿、思维、理解去画。因此幼儿画出来的画各不相同,有的画是树上结满了果子,有小车装满了果实;有的画是树上开满了鲜花,孩子们在树荫下游戏;有的画是小鸟在树上唱歌,引来了好多小动物翘首欣赏;也有的画是动物在树下开联欢会,画面越丰富,孩子的线条用得就越多——所有的画面生动活泼,线条栩栩如生,这些作品渗透了孩子们的情感,他们的想象是可贵的。
三、追求比较精细的线描的绘画效果,以此来培养幼儿们比较细致的观察能力
根据前面的已有经验,我想今天的线描画《叶子》,一定会画得很不错的。首先,提供优秀的作品让幼儿欣赏,提供不同类风格的《叶子》线描画作品,让幼儿们发现到并且欣赏线描画与别的画的不同之处:黑白两种颜色虽然是最为朴实的颜色,但是一样能够表达出天地万物的形状以及自我的心境及情怀来。其次,我边讲边示范,画线描画:有点、线,还有点线组合。线包括直线、曲线、折线、波浪线、螺旋线。点包括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心形等。用点和线组合起来画的画很好看。最后我提出画线描画《叶子》的要求。小朋友开始创作了。于是我就注意着瑞瑞小朋友,瑞瑞拿起勾线笔唰唰在纸上画了起来,他说:“我画的是一片像鹅蛋形的叶子。”接着开始用短横线和点来装饰。过了一会儿,他旁边的月月小朋友站起来四处张望说:“老师老师你快来看他画的,乱七八糟的一点也不好看,脏死了。”瑞瑞看见老师注视着他,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于是我就忍住心中之火,走到他身边。我问他:“你为什么这么装饰?”他说:“我用短横线和点来装饰漂亮,短横线像妈妈的头发,点像小路。”其实小朋友的画,我们看不懂,听幼儿这样一说也有他自己的想法。我问他:“为什么这样装饰?”他说:“不是老师要求我们每个叶脉里用不同的线描装饰的吗?”这两幅画充分体现了幼儿内在潜能的自由发挥。我认为幼儿能画出如此的线描画已经很棒了!
总的来说要正确指导幼儿进行线描画活动,首先要正确评价幼儿的线描作品。评价幼儿的线描作品,应从不同能力的幼儿的实际出发,看这些画是否真实反映了幼儿的内心感受和个性特点,再是对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稚拙味”“原始味”应以鼓励为主,不能简单地以“像”与“不像”来评价。有的幼儿的作品虽然不很像,但用线大胆,颇具稚拙美。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方案创意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已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对图形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活动是通过让幼儿观察图形激发幼儿去想象,并以绘画的形式和组合的形式图形的变化。我根据幼儿的好奇心的特点,用几何图形粘贴了几张幼儿现实生活的事物,从而更好的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2、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3、培养幼儿热爱美术活动的兴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背景音乐、范画、几何图形若干、1人1张黑色卡纸、胶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引起兴趣
1、进入活动室,欣赏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看课件,逐一让幼儿观察各种几何图形,并说说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几何图形。
3、观看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让幼儿是有哪几个几何图形构成的。
二、教师出示范画
1、出示范画若干,引导幼儿发现图中存在的几何图形,并鼓励幼儿大胆思维与创新。
三、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操作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几幅作品,你们喜欢么?[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你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么?
师:先拿出一张黑色卡纸,一根胶棒,在脑子中构思好想要的图案,根据已有的几何图形,在卡纸上涂上胶,再把几何图形粘上去。
师:这个小宝宝呀很想找朋友,我请一位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把这幅作品完成。
四、幼儿操作,教师辅导(播放背景音乐)
1、鼓励幼儿大胆思维想象力。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做些内容丰富的图片。
3、重点帮助能力差的幼儿。
五、展示作品
1、让幼儿说出自己画中所表达的内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跟着教师一起出去展览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课是一节中班美术课,我力争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让幼儿乐于参加活动,并对此有所收获。孩子们的兴趣很高,也很积极。首先我用了动画课件的形式,吸引了幼儿的兴趣,在幼儿再次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并根据特征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通过让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发现事物中的美,感受生活的乐趣。
缺点:1、课前准备的几何图形很丰富也很多,但是发现孩子们都喜欢用大块的,小得几乎都没有用上,有些浪费。这些没有提前预知到。
2、孩子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但有几个孩子可能让我用范画把他们的思维给局限了,也许是要求没有到位。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方案创意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米罗作品中特有的符号及表现的情趣美,感受作品童话般的意境。
2.学习米罗用符号图形表现昆虫的方式,大胆运用剪贴添画的方式表现主题。
3.喜欢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体验创作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对昆虫有一定的认真和表现经验。
2.深色卡纸、油画棒、记号笔、剪刀、固体胶、8开白纸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体验
欣赏米罗的作品《昆虫的对话》,感受画面的内容与形式美。
1.播放《虫虫的乐园》,引导幼儿感受作品内容与形式美。发现米罗特有的符号和元素。
2.描述画面的内容。
3.进一步欣赏,感受形式美。
二、探索发现
1.欣赏其他作品,感受花架变形的独特方式,体验变形的趣味。
2.欣赏幼儿作品,发现作品中表现“虫虫乐园”的方法。
3.自由讨论:你想怎样表现虫虫的乐园。
三、创作表现
1.提出创作主题:“虫虫的乐园”。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在白纸上画出昆虫颜色样子,剪下后,贴在卡纸上。
3.引导幼儿在空余位置添画上其他物体,丰富画面。
四、欣赏作品
1.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中的昆虫。
2.鼓励幼儿表演昆虫的动态。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精选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方案 篇6
1、初步学习使用两张底版进行套印,感受背景与主要画面的对比效果。
2、尝试绘画造型各异的花,能将花朵上的主要线条描绘得较粗。
3、能细心地使用刻刀,注意使用刻刀的安全。
活动准备:
1、课件:各种花卉的图片,套印作品。
2、吹塑纸,5B铅笔,刻刀,宣纸,黑油墨,彩色油墨,玻璃板,胶滚,夹子,拓印用的小茶杯。
活动过程:
◎第一步:制版
1、欣赏观察花卉图片,感受其各种形态。
教师:你喜欢哪朵花?它是什么样子的?
2、通过观察、欣赏套印作品,感受背景与主体画面的关系。
(1)教师:看了这幅版画作品你有什么感觉?它有哪些颜色?
(2)教师:花是什么颜色?背景是什么颜色?这样的背景让画面看起来有怎样的感觉?
3、出示套印的作品与画稿,观察、比较它们的区别,引导幼儿探索套印的方法。
(l)教师:它们有什么不同?怎么会印出两种颜色?猜猜是怎样印制的?
(2)教师小结:套印就是将底版做成主体底版和背景底版两张版子,先刻出主体的部分,进行画面的主体部分印制;再用另一种颜色印制背景底版。两层底稿合为完整的一幅画面。
4、教师示范制作两张底版。
(1)在一张吹塑纸上绘画出底稿图。 (花的外轮廓需描画·出较深的印迹)
(2)笫一张底版——主体“花”的制版:用刻刀将花沿轮廓刻下,作为拓印主体部分待用。
(3)第二张底版——背景的制版:留下的背景画面,作为拓印背景部分待用。
5.幼儿创作。
(l)用刻刀制版的活动适宜分组个别进行。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工具拿放和使用常规。 (注意使用刻刀的安全)
◎第二步:拓印
1、教师示范如何套印,幼儿操作。
(l)将背景底版与拓印的宣纸对齐、贴好。 (方法如同吹塑纸粉印版画的贴法)
(2)将主体“花”的底版用胶滚蘸色,嵌入镂空的背景底版(此时背景底版是未上色的),覆盖上宣纸进行主体“花”的拓印。
(3)揭开宣纸,将背景部分取下,用另一种油墨_J一色后再次嵌入主体底版;覆盖E宣纸进行拓印,呈现主体与背景两种色彩的画面。
2、幼儿尝试拓印。
3、幼儿作品展评。
要点提示:
1)提醒幼儿先印主体部分,再印背景。
2)在嵌入背景底版时,教师应帮助幼儿将背景底版与印好的主体画面套准、对齐。
重点评价画面套印整齐的作品,表扬有耐心、能坚持制作的幼儿。
活动建议:
☆日常活动 欣赏套印作品,感受套印作品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
☆区角活动 在教师的帮助下,知道如何安全地使用刻刀进行切割活动。将家长收集的各种花的图片以展板形式展出,丰富有关花的造型、色彩的经验。
☆家园共育 欣赏过各种各样的花,对花的造型有较丰宫的感知。
【评析】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方案创意】推荐阅读:
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策划方案11-20
幼儿英语创意教学活动方案01-16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教学方案10-19
幼儿园中班教案:中班创意《奇妙的圆》教案05-23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活动方案08-26
幼儿园中班教学活动计划方案12-14
幼儿园中班科技活动教学方案05-14
幼儿中班英语《shapes》教学方案设计06-01
幼儿园创意重阳活动方案06-21
幼儿园创意端午节方案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