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服务圈实施方案

2024-07-12

一刻钟服务圈实施方案(精选4篇)

一刻钟服务圈实施方案 篇1

XXX地区关于推进“一刻钟社区服务圈”

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区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工作,更好地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根据北京市朝阳区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推进“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的通知》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为做好落实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按照“管理规范化、服务全覆盖、群众得实惠”的要求,以满足居民的生活服务需求为导向,创新工作机制,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监督管理,努力完善公共服务,扩大便民服务,开展自我服务,打造特色服务,不断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全面促进XXX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建设以社区主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整合政府、企事业单位各类资源,完善服务设施,拓展服务项目,规范运行模式,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基本生活需求的便民服务圈。XXX地区根据各社区实际情况,采取“一圈多社区”的便民服务格局,努力做到“一圈一策”,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各项工作,逐步实现“一刻钟服务圈” 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的总体目标。

三、主要工作及时间安排

建设“一刻钟社区服务圈”,主要包括建立标准体系、运行体系、保障体系和考评体系四方面内容。

(一)、明确工作职责,建立标准体系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在地区办事处领导下,摸清各社区区域内服务资源,合理调整公共服务站点、商业网点布局,做好资源的统筹、服务项目的引入工作;了解掌握居民需求,定期征集居民意见,及时发布服务需求信息,优化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质量,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协调统筹社区服 1 务资源,做好社区单位资源对居民的开放工作,按照职能划分做好政务、公益和便民服务。

2、围绕基本服务,确定服务内容。以“完善政务服务、强化公益服务、扩大便民服务、打造特色服务”为工作指导,全面提高政务服务效率、积极满足居民公益服务要求,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努力做到“基本服务应有尽有,个性需求能保就保”。

3、强化政务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加强XXX地区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等政府服务平台自身建设,建立健全一口受理、事项公开、首问负责、分办落实等工作制度,全面梳理工作流程,确保准确、快捷回复居民当面或电话服务申请、或咨询事项。

(二)搭建服务平台,构建运行体系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8月底前)

XXX地区各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印制、发放《致服务商和居民的一封信》,并充分利用各社区宣传板、宣传单、上门等形式向社区居民、社区商业服务网点合住区企事业单位广泛宣传构建“一刻钟精品服务社区”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意义,积极营造人人参与、全社会支持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确定本地区5个服务圈,成立服务商评审委员会

1、深入调研,确定5个服务圈。结合XXX地区各社区现状,以“先规划、后实施”为基本原则,将现有15个社区及5个行政村划分为5个服务圈(5个服务圈命名待定)。

___服务圈包括:________________共__个社区 ___服务圈包括:________________共__个社区 ___服务圈包括:________________共__个社区 ___服务圈包括:________________共__个社区 ___服务圈包括:________________共__个社区。

2、成立组织,完善措施。成立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会长一般由居委会主任担任,成员由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居民代表等(5-7人)组成。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依照《朝阳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基本服务目录》,受理商户的申请,审查商户提交的材料,进行实地考察,出据综合评定意见。切实把推进“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工作抓好抓细抓实。

第三阶段:摸清各社区资源底数和需求阶段(8月底前)

摸清需求,确定服务站点。按照各社区人口结构、地理位置、社区自身文化等特点,进一步摸清社区服务需求,把强化为老服务、开展助残助困、满足弱势人群基本需求作为重点,按照政务服务类(公共服务类)、公益服务类、便民服务类、特色服务类分类摸清各社区各类服务资源并登记册,采取上门走访、座谈等形式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切实弄清居民基本生活需求,为开展社区特色服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阶段:组织实施阶段(9月底前)。

服务商认定。对在“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内公共服务站点、有意进入社区服务圈的商业服务网点、社区社会组织(项目)实行资格认证,并建立社区“一刻钟服务社区圈”服务商资源库。筛选服务质量好、信誉度高的企业签订服务协议,并张挂标牌,为社区居民提供链接便捷的服务。

第五阶段:正式建立服务平台和载体(10月底前)主要包括三项内容:

1、制作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示意图,张贴各社区显著位置。

2、编印《便民服务手册》或者折页,发至辖区居民户。

3、建立服务平台和载体。制作区域政务、公益、便民服务点和商业网点分布示意图,张贴悬挂社区突出位置;集成各类服务信息,向居民印发《XXX地区社区便民服务手册》;运用社区信息栏和电子信息等通报日常服务、居民需求信息,依托“96156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和北京家政服务网,为社区居民开展便民服务,确保居民能比较方便的得到信息,自居住地出发一刻钟内找到餐饮、购物、娱乐、出行、就医等基本生活服务。

4、结合本地区现状,合理调控服务网点。根据居民需求和“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要求,合理的布控服务站点。积极为运营商提供便利条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力争硬件设施到位。并建立居民需求档案,规范服务管理。对居民需求意见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各种渠道,定期收集居民服务需求。结合居民实际需求对服务站点进行监督,规范管理。

第五阶段:自查验收阶段(?月-?月)对“一刻钟服务社区圈”建设工作全面总结,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写出自查报告,积极探索“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落实长效机制,健全保障体系

1、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的领导作用。社区党组织积极加强社区党建、文化阵地建设,开展政策理论宣传;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做好社区老弱病残、困难党员、群众的服务工作;深入群众,了解居民群众的意见和期望,做好居民服务需求调查工作,引导居委会和服务站不断调整和完善服务。

2、强化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加强与连区内社会单位的沟通协调,组织动员社区单位支援社区建设,加强对社区物业公司等服务机构的指导监督,提高物业等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区文体设施管理,积极开展市民课堂、社区文体活动,组织开展救灾、救济、募捐等公益服务,协调解决民间纠纷,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不断提高组织居民开展自我服务的能力。

3、提高社区服务站公共服务水平。积极开展社会保障、劳动维护和文化教育体育服务,不断满足居民社区公共服务需求;开展家政服务、为老助残等公益和便民服务,不断拓展服务新项目以完善服务内容,针对居民需求,积极探索居民跨社区就近办理公共服务事项的连锁式服务。

4、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服务。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是承接社会服务、完善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对超出政务服务范围而市场服务又无法满足的居民需求,可以采取发展社会组织的形式,通过项目补贴、项目购买、政府扶持等形式,引导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公益性服务。

5、发挥辖区社会资源的作用。加强与驻驱单位的沟通协调,按照匹夫经要求整合、统筹辖区社会资源,特别是单位的公共服务设施、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应有组织或限定时间向居民开放,不断提高辖区社会资源的共享率,方便居民基本生活。

(四)加强监督管理,完善考评体系。

1、建立服务站点会议制度。为全面加强辖区服务机构的联系沟通,扩大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定期召开服务站点工作会,建立服务站点沟通渠道,征求服务站点的意见和建议等,以便更好的完善服务内容。

2、检查验收。街道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单位进行检查验收。验收主要采取实地考察、抽调居民满意度等形式。

3、考核表彰。每年年底开展“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评选活动,总结表彰“一刻钟社区服务圈”优秀服务站点,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奖励标准_____元至____元不等(或流动奖旗)。

四、服务形式

1、有偿服务。依托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整合服务资源,形成包括餐桌、家政、医疗卫生等便民服务项目,形成市场化运作方式。

2、低偿服务(政府购买服务)。通过服务项目补贴、服务项目购买等形式,引导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一刻钟便民服务。

3、无偿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公益、便民服务的组织者,要积极组织社区党员、学雷锋小组、社区工作者等,定期为各个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上门服务、代购等无偿服务。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XXX地区推进“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社区办(因很多科室资料需要社区办协调),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沟通。各有关科室、各社区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按照分工,明确职责,细化任务,认真做好组织实施。

(二)通力协作,形成合力。“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工作覆盖面广,涉及主体多,各有关科室、各社区要进一步集成政策、集聚资源、集合力量,形成推进此项工作的整体合力。社区办为此项工作的牵头科室,要指导各社区规范“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组织开展各项服务。社区服务中心要积极配合,切实做好便民服务项目的摸底、提供、调配和开发。其他相关科室、各社区也要根据具体任务分工,加强协作,细化责任,狠抓落实。

(三)突出特色,务求实效。各有关科室、各社区要从地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抓住重点、突出特点、打造亮点。要紧密结合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居民群众的自我服务功能,通过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及其常委会、楼门(院)自管会等自治机制,征集民意、集中民智,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实现政府服务管理与社区民主自治的有效衔接,确保“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XXX地区社区服务中心

二O一一年九月十五日

打造企业级互联网服务生态圈 篇2

自2014年以来,中国企业级服务市场规模呈现井喷式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60%。2015年是企业服务的爆发之年,ToB领域创业获得资本前所未有的关注,这对于创业者来说是新的创业风口。

2016年10月27日,理才网乔迁仪式在长沙中电软件园7栋隆重举行。中电软件园总经理夏利锋先生、理才网创始人兼总裁陈谏先生、联合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卢婧女士、投融资副总裁郑娟女士、理才网副总裁兼湖南理才网总经理余晨先生、中周至尚董事长曹昌先生及理才网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出席了乔迁仪式。

(理才网乔迁之喜公司集体合影)

11时18分,良辰吉时,夏利锋、陈谏、卢婧共同为理才网隆重剪彩,揭开了理才网飞速发展的新篇章。

(剪彩仪式)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各位嘉宾在公司高层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理才网的新办公地址,高端大气的办公职场让嘉宾感受到理才网内在实力以及对理才网品牌与服务表示高度认可。

夏利锋总经理恭贺理才网乔迁之喜,并祝福理才网未来发展越来越好,努力为长沙中电软件园标杆企业。

同时,陈谏先生在致辞中指出,湖南理才网的乔迁是即理才网B轮6亿融资后的又一喜事,为全体员工创造了舒适的工作环境,为公司布局企业级互联网服务生态圈营造了一个合作平台。

(领导嘉宾合影留念)

理才网全体同仁将以乔迁新址为新起点,坚持“创新、激情、团结、共赢”的核心,致力于实现“让天下没有难搞的管理”,为“连接人、工作、生活,构建一站式互联网工作平台,帮助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湖南理才网发展轨迹:

2014年7月,湖南理才网在长沙成立;

2015年7月,湖南理才网入选湖南股交所“移动互联网专板开通暨首批52家互联网企业”,参与鸣锣仪式;

2015年8月,搬迁入中电软件园主楼;

2016年10月,搬迁至7栋,办公面积达近2000平方米,并设置独立的工作、生活区域;

理才网重要荣誉及成果:

《篮球圈》策划方案 篇3

一.背景浅析:

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我校同学对篮球运动比较痴迷,对中外篮球界的动态非常关注,如NBA(美职篮)、CBA(中国篮球联赛)、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等。为了丰富校园生活,增进各位同学对篮球运动的了解,经讨论决定开办一档以篮球,及篮球周边为主题的电视栏目,名为《篮球圈》(Hoops)。

二.栏目浅析:

栏目名称:《篮球圈》(英文名:Hoops)

栏目类别:体坛动态分析报道

栏目主旨:

1、帮助在校同学了解国内外篮球界的最新动态

2、对篮球相关知识做出讲解

栏目目标:丰富校园生活,普及篮球知识。

栏目定位:全体热爱篮球运动的同学,关注篮坛明星的同学。

栏目内容:

相关网址:http:///中国篮协官网

NBA中国官网

央视体育频道官网

搜狐体育

网易体育

新浪体育

虎扑篮球新闻网(力荐)

栏目风格:轻松幽默、贴近大学生生活

剪辑风格:动感较强,应选择动感强烈的地方作为切换点(参考《篮球公园》

等著名篮球或《体坛风云》等体育类节目)。

主持人串联风格:简洁、明快、概括性强。

节目长度:20—30min

更新频率:15天

拍摄须知:主持人串词采用外景拍摄,要求环境不得嘈杂。(最好以人少的篮球场

为背景)

“技巧讲解”板块播出的内容需在篮球场或开阔地进行拍摄。

三.行销宣传

节目优势分析:1.节目内容覆盖面广

2.节目潜在观众数量庞大

3.本节目为目前长安大学学生电视台第一档以篮球为主题的节目。

节目劣势分析:1.制作经验不够丰富

2.观众性别将会呈现“一边倒”的趋势

一刻钟服务圈实施方案 篇4

(2009-2011)实施方案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备忘录》精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支持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国家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为抓住部省共同建设试验示范区的机遇,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提高建筑节能整体工作质量和水平,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结合武汉城市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节能减排战略,通过开展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不断提升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推进建设领域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保工作,提高建筑功能质量,改善人居环境,降低建筑能耗,实现人与建筑、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绿色建筑是在指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并能够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且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武汉城市圈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中,要坚持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的原则,以切实抓好建筑节能为基础,强化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及建筑运行等全过程的协调和管理。近两年,以武汉市为依托,重点建设发展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其它各城市都应积极开展绿色建筑的试点示范。

三、工作目标

2009年到2011年,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域实现节约167万吨标准煤的目标,其中:发展绿色建筑约400万m2;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实现新建建筑节能40万吨标准煤;推进既有建筑节能工作,实现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与改造34万m2,实现节能0.38万吨标准煤;推广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760万m2,实现替代常规能源5.69万吨标准煤;发展绿色城市道路、公园和庭院照明1.43亿Kwh,实现节能5.15万吨标准煤;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和轻钢结构等新型结构体系、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实现节能72万吨标准煤;推广应用散装水泥5600万吨,预伴砼4300万m3,实现节能43.68万吨标准煤。

四、主要任务

1、发展绿色建筑

根据《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等规定,大力发展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的绿色建筑。武汉市新开工绿色建筑100万m2;城市圈其它城市2009年启动绿色建筑建设工作,到2010年

实现“零的突破”。目标计划见附表1。

2、新建建筑节能

所有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设计阶段执行率达到100%,施工阶段执行率到2010年达到96%以上。认真执行《武汉城市圈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DB42/T559-2009),提高新建居住建筑节能水平,武汉市新建居住建筑开始执行65%节能标准,其它城市可选择具备条件的新建居住建筑开展65%节能标准的试点。目标计划见附表2。

3、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以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为重点,对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照明系统、热水系统、空调系统等进行节能改造,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能效水平。武汉市在已经启动能源审计工作的同时,要启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其它城市2010年底以前要启动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工作,并选择重点项目启动节能改造。目标计划见附表3。

4、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推进太阳能光热、光电技术及地源热泵技术建筑一体化与规模化应用,促进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综合性利用。目标计划见附表4。

5、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大力发展应用新型墙材,所有城市城区实现“禁实”。目标计划见附表5。

6、发展散装水泥与“禁现”

大力发展散装水泥和预伴砼,禁止现场搅拌砼。目标计划见附表6。

五、工作措施和要求

1、统一思想认识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要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以转变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为着力点,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率先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率先建立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在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节能减排等方面处于全国前列。建设武汉市圈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推进建筑节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节能减排战略,建设“两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具体行动;是调整房地产业结构和转变建筑业增长方式,改造和提升传统的建筑业、建材业,实现建设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各城市应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努力做好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工作。

2、抓好规划编制

认真编制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建筑节能发展规划。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武汉城市圈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规划》,协调武汉市牵头编制《武汉城市圈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发展规划》,其它城市也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编制本地的《绿色建筑实施计划》、《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规划》,制定出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工作推进实施方案。

3、完善技术标准

制定推进绿色建筑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建立和完善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标准体系。省住房和建设厅发布《武汉城市圈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组织编制《湖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湖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协调成立武汉城市圈“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研发国家级试验室”。武汉市开展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完善绿色建筑推进工作的标准体系、技术体系和政策体系。

4、加强科技研发

充分发挥武汉地区的技术、人才优势,加强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加强新型墙体材料、建筑结构体系、节能门窗、高效用能系统与设备的研究,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的研究,探索和建立适合武汉城市圈的建筑节能技术路线。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成立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批准成立湖北省绿色建筑研发中心;各城市都要建立相应的专家委员会或绿色建筑(建筑节能)专家库,开展绿色建筑科技研发、推广和交流,为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

5、开展项目示范

广泛开展项目示范,扩大示范效应,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推进建筑节能深入开展。各城市要抓住“部省合作备忘录”确定的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项目优先考虑设在武汉城市圈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积极申请和争取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可再生能源城市级示范、农村地区示范,以及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项目示范。要建立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库并加强管理,通过施工图设计审查把关,开展绿色建筑标识与示范项目的能效测评与标识工作。武汉市王家墩商务区要积极申请“国家级绿色中央商务区”,加强绿色建筑的研究发展和区域示范;其他城市也要积极打造绿色建筑集中展示区。

6、推进区域共建

树立全局观念,坚持统筹兼顾。以武汉市为龙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打破区域限制,实现优势互补,保证建筑节能技术、产品、资源的自由流动,实现人才、技术、资源的合作共享。关注农村地区的建设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支持在农村开展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推动“禁实”工作和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积极向农村地区延伸。

7、推动产业发展

加大建设领域节能减排重大项目、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规模化应用,重点扶持武汉城市圈2-3家光电、光热企业、地源热泵设备配套企业、3-5家新型墙材企业以及节能门窗企业的产品升级换代,扩大生产规模,带动产业发展。

8、强化政策激励

建立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两方面共同促进的机制,营造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按照国务院《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湖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规定,落实建筑节能专项资金,并创新机制,放大

效应,加大建筑节能工作的支持力度。各城市要尽快落实本市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研究并提出有关建筑节能扶持政策。武汉市要带头研究提出对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项目投资、税收等优惠政策,按程序申请国家审批。要积极培育和建立建筑节能市场体系,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实施有利于节能市场化服务和发展的技术、经济措施。广泛开展国际交流,积极利用国际资金、技术优势,加强建筑节能项目合作。开展绿色建筑创新奖、优秀建筑节能示范项目评选活动,调动发展绿色建筑的社会积极性。

9、加强宣传培训

加强政策法规宣传,重点是国家节能减排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方针政策,以及《节约能源法》、国务院《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湖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宣传,提高社会节能意识。加大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实用技术宣传,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建筑节能知识。加强建筑节能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宣传,贴近市民生活,用真实可靠的数据对比,分析和展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与影响。加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技术培训,做好建筑节能技术指导与社会服务,保证建筑节能技术措施应用的质量和水平。

10、完善工作机制

武汉城市圈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要建立“政府组织、社会参与、部门负责、区域联动”的工作机制,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与交流。各城市要明确负责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的协调机构及其职责,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城市圈内各级行政机关要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做好建筑节能的表率,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积极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报请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的意见》。武汉城市圈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工作的实施情况,纳入省政府建筑节能目标责任管理考核范围,并作为省对市县“两型”社会激励性转移支付考核的重要依据。附件:附件下载.doc1、武汉城市圈绿色建筑建设目标计划

2、武汉城市圈(城区)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目标计划

3、武汉城市圈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目标计划

4、武汉城市圈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目标计划

5、武汉城市圈推广应用新型墙材与禁实目标计划

6、武汉城市圈发展散装水泥和预伴砼目标计划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九日

武汉城市圈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

联席会议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省政府签订的《关于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备忘录》,推进武汉城市圈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加强武汉城市圈各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和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建立武汉城市圈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

一、联席会议主要职责

1、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下,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省政府的有关要求,讨论、研究和完善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的重大问题和重大措施。

2、研究分析工作形势,交流工作情况,围绕总体目标和实施方案,协调各城市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工作重点和工作进度。

3、保持经常性沟通和协商,及时通报信息,探讨促进武汉城市圈绿色建筑发展的共性问题,共同寻求又好又快发展的方法与措施。

4、总结推广工作经验与做法,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5、开展学术交流,组织联合调研,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各市优势,促进共同发展。

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成员名单

1、武汉城市圈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名单: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黄石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鄂州市建设委员会

黄冈市建设委员会

咸宁市建设委员会

孝感市建设委员会

仙桃市建设委员会

潜江市建设委员会

天门市建设委员会

2、武汉城市圈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联席会议召集人和联络人名单:召集人:彭浩(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安建华(黄石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总工)

肖辉国(鄂州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吴杰(黄冈市建设委员会总工)

张开然(咸宁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严宗敏(孝感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周谟新(仙桃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关战卓(潜江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胡柏洋(天门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王云泉(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设科处副处长)

联络人:肖钢(武汉市墙革节能办主任)

喻茂炎(黄石市墙革节能办主任)

朱海波(鄂州市建委建筑业科科长)

朱肇赋(黄冈市建委建房办主任)

张京华(咸宁市墙革节能办主任)

李锦才(孝感市建委设计科科长)

印海涛(仙桃市建管办主任)

朱国平(潜江市建委设计科科长)

肖碧玉(天门市建委建管科科长)

万应荣(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设科处副处长)

三、联席会议工作制度

1、联席会议召集单位为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武汉市墙革与节能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肖钢同志担任。办公室职责为:

(1)负责与成员单位的联络,组织协调有关活动;

(2)其他日常事务工作。

2、各成员单位轮流担任各次联席会议主席。本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后的第一次联席会议主席由武汉市建委担任,以后每次联席会议主席由联席会议推举产生,联席会议主席单位职责为:

(1)负责提出联席会议的议题,制定联席会议方案,起草有关会议文件;

(2)负责召开联席会议工作会议;

(3)负责督促各成员单位执行联席会议的各项决议;

(4)负责联席会议决议中有关合作项目的开展和落实;

(5)印发会议纪要,编发信息简报;

(6)组织联合调查研究。

3、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职责:

(1)结合本市实际,贯彻落实联席会议的决定事项;

(2)做好与本市有关的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的日常工作;

(3)按要求负责组织参加联席会议;

(4)各成员单位负责建筑节能工作的部门为联席会议的具体联络、办事部门,其部门负责人为联席会议联络员,具体负责各市有关日常工作和联络工作。

4、每年不定期召开2次以上联席会议,由联席会议主席单位主持召开。联席会议在各成员单位城市轮流举行,各成员单位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

上一篇:大学生生活消费情况调查下一篇:在统战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