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要有梦想的励志文章

2024-10-10

一直都要有梦想的励志文章(精选9篇)

一直都要有梦想的励志文章 篇1

“梦想”他是否能成为现实?“梦想”是否能改变自己?“梦想”是否能让自己得到锻炼……有人说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有人说梦想是人们的幻想,有人说梦想是人们的异想天开……

梦想是什么?它意味着什么?他能告诉我什么?我能在他身上得到什么?

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梦想心灵世界的一片光芒,若失去梦想,心灵世界将会变成一片黑暗。

我也不例外,我是一个有梦想的人,我的`梦想就像那数不清的星星和一望无际的海洋。

小时候,懵懂的我,梦想着去太空漫步,和外星人最好朋友,再去他们生存的星球上参观,还想着去环游世界……

我现在的梦想是当一名杰出的画家,当然,这很困难,但我不会气馁,更不会放弃这个梦想。因为坚持就是胜利!困难一定会被我的决心信心耐心和恒心所打败。

“梦想”多么熟悉的字眼!你就像一座帆船,寄托着无数人的目标,泪水和汗水。梦想,就像一盏明亮的灯,照亮着我们的前方。梦想,就像一条艰苦的道路,只要你不怕一切困难,你就能走向一条闪耀的星光大道。梦想,就像那阶梯,只要你认真爬他就能是你走的更高,望得更远。

“梦想”每个人都要有,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其实追求梦想还能够锻炼你的意志,磨炼你的耐心。就拿梦想是你的敌人,去尽一切力量将他打败。……

励志文章:成就大器要有四个条件 篇2

记得过去有一部日本影片,内容描述孙悟空修行的过程。影片里唐三藏对孙悟空说︰“你若要随我学道,必须天天站在同一个地方一百天;站过之后,跪在那里一百天;跪过以后,举起双手一百天;然后浸到水里一百天,身边烤火一百天……要经过这许许多多的考验,我才教你佛法。”孙悟空听了,就依照唐三藏所讲的话,一百天站着不动,一百天跪地不起,一百天高举双手,一百天浸在水里……经过了一个一百天、两个一百天、十个一百天……终于,孙悟空熬过了所有的一百天,这时,他也成道了。

现在的年轻人,正因为没有经历孙悟空所历练这么多的一百天,才会禁不起、耐不住,被太多的理由、太重的我执迷失了自己。如上述那许多的一百天,会训练我们的力量,加强我们的意志,但是又有多少人能耐得住呢?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学业、事业、养儿育女皆能有成。而常言道“大器晚成”,许多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是一棵树也得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打方能长大。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经不起时间的磨炼,经不起挫折,要有所成就很难。所以,成就大器要有四个条件:

一、要经得起烦嚣。

人要经得起各种烦恼才能有成就。好比作为一个学生,光是考试就烦不胜烦,你必须接受事实,才会努力不懈;身为老师,指导不同的学生相同的问题,一再重复,必须能耐得住性子,才能成就学生的学业;商人做生意失败了,得卷土重来;艺术家作品做坏了,也得再来一次。人世间所谓“人多事多”,经不起别人的吵闹,经不起外境的干扰,经不起各种烦琐,深陷在烦恼里,则无法跳脱困境。

二、要受得了气愤。

世间上没有人处处得意、天天欢喜,有时不如意的事情会接踵而来,觉得自己受尽了委屈。但是,生气能解决问题吗?生气不但不能成就好事,反而还会坏事。所以,生气的时候要先忍之于口,不要轻易骂人;再忍之于面,不要展现愤怒的样子;再忍之于心,心不气了,最后就没有事了。《菩萨戒经》载,佛陀在过去世修行的时候曾经被五百个“健骂丈夫”追逐恶骂,佛陀走到哪里他们就跟着骂到哪里,而佛陀的态度是“未曾于彼起微恨心,常兴慈救而用观察”。这种修持最后使佛陀证得无上菩提。所以,我们要把一切外来的横逆与侮辱都看作事业中的增上缘。有勇气有能力的人应该经得起狂风暴雨的吹打,应该抵得住一切魔障的攻击破坏。荣辱毁誉来时要忍得住、耐得下,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三、要忍得下挫折。

遭受打击、批评、陷害时该怎么办?跟人家打架,和人家起口角吗?这都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景行录》里说:“片刻不能忍,烦恼日月增。”能忍得下挫折,表示你有力量,能担当;不能忍讥耐谤,则烦恼不断,则难成大器。现在的年轻人往往逞一时匹夫之勇,为一件小事而拔刀相向,为一句闲话放在心里久久不能消除。没有忍辱的功夫,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达到目标。一句闲话就要计较,一点小小折磨就受不了,这种没有力量应付环境的青年是不能担当任务、创造事业的。佛陀说:“学道的人,如果不能忍受毁骂,对恶毒攻击不能如饮甘露,即不能算是学道的人。”我们看“忍”这个字是心上一把刀,从这个字的构造也可以看出忍耐的意义。一个人在平时生活里若不培养忍耐的力量,没有很好的修养,不要说一把刀插在心上受不了,脚皮割破一点就受不了而哇哇叫了。

四、要耐得住时间。

有些时候,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可以忍耐一年,两年就不能了;可以忍耐两年,三年就不行了……这样的忍耐功夫还是不够深厚,世上有的事情往往是要忍一年、两年、十年,甚至是一忍再忍的。你能耐得住时间,物换星移,人就成长了,如同见到花开,也就是离果子成熟的时间不远了。

做人处世,一切都要能承受得起。心胸豁达开朗的人,凡事看得高远,不会被眼前的得失所蒙蔽;心中狭隘的人,则处处与人比较、计较,徒增烦恼,往往不能成事,成不了大器。

佛光菜根谭

人格的可贵,是在功名富贵之外;

物质的可爱,是在赠者情义深长。

人格,建立在“不自私”三字;

关于梦想的励志小文章 篇3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题记

有人说,梦想的彼岸注定要跋山涉水,少不了伤痕累累,少不了独自忍受的孤独,少不了途中的坎壈的行程。因为梦想,许多人不得不远走他乡;因为梦想;许多人心甘情愿被此锋芒弄得面目全非;也正是因为梦想,许多人默默忍受,时间的煎熬。

每一个梦旅者,都是对梦想的偏执。

鉴于梦想,不过是走马观花的残影,一下掠过你那年少而又对未来处处神往的童年,牵引并驱动那颗早已烧热沸腾的心,直至梦想之天涯海角。因此,冒险者才能登珠穆朗玛峰;探险者才有勇气游过雅鲁藏布江;饥荒者才能逃离撒哈拉沙漠的险恶。

汪国真说:“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告诉我们梦想可贵是在于它的遥远,在于实现它的时候人们为之憔悴,在于

栉风沐雨砥砺之后的豁达,在于人生无憾的练达圆满。但实现梦想终归遥远,在无梦之人看来是天方夜谭,只能寄日庸为于以后的遥遥无期。这便是梦想所谓的艰辛了。

因为有了因为,所以有了所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说何必。

将来是未知数,物换星移,每一个故事的结局,都是自己亲手编织的。夜幕降临,或许,明朗的月光十年如一夜的透照大地,大城市的夜空城火光一片的,荧虹灯不止照亮的是街道,也照亮了我们模糊的未来。

精选励志文章,相信自己的梦想 篇4

1863年冬天的一个上午,凡尔纳刚吃过早饭,正准备到邮局去,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凡尔纳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邮政工人。工人把一包鼓囊囊的邮件递到凡尔纳的手里。一看到这样的邮件,凡尔纳就预感到不妙。自从他几个月前把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寄到各出版社后,收到这样的邮件已经是第14次了。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拆开一看,上面写道:

“凡尔纳先生:尊稿经我们审读后,不拟刊用,特此奉还。某某出版社。”每次看到退稿信,凡尔纳都是心里一阵绞痛。这已经是第15次了,还是未被采用。

凡尔纳此时已深知,那些出版社的“老爷”们是如何看不起无名作者.他愤怒地发誓,从此再也不写了。他拿起手稿向壁炉走去,准备把这些稿子付之一炬。凡尔纳的妻子赶过来,一把抢过手稿紧紧抱在胸前。此时的凡尔纳余怒未息,说什么也要把稿子烧掉。他妻子急中生智,以满怀关切的口气安慰丈夫:“亲爱的,不要灰心,再试一次吧,也许这次能交上好运的。”听了这句话以后,凡尔纳抢夺手稿的手慢慢放下了。他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接受了妻子的劝告,又抱起这一大包手稿到第16家出版社去碰运气。

这一次没有落空,读完手稿后,这家出版社立即决定出版此书。并与凡尔纳签订了的出书合同。

没有他妻子的疏导,没有为梦想持之以恒的勇气,我们也许根本无法读到凡尔纳笔下那些脍炙人口的科幻故事,人类就会失去一笔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成功需要坚持梦想。这种素质的人常常创造出人间奇迹。弗洛伊德、拿破仑、贝多芬、凡•高,还有《吉尼斯世界大全》一书中所记载的诸多人物,不能不承认,是所有这些大大小小的人物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有声有色。他们的性格中明显有着共同的一点,即执着。他们执着地将他们热爱的某项事业推向极致,什么也阻止不了他们——除了自身的死亡。

通向成功的路绝不止一条,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路,成功与否,往住不在于对道路的选择,而在于一旦选定了自己的路,便不再彷徨,而是坚定地走下去。所以,能否到达心中的目标,首先取决于对脚下道路的信任。

励志文章2:不断地征服困难,使生命充满乐趣

如果一个人在46岁的时候,因意外事故被烧得不成人形,4年后又在一次坠机事故中腰部以下全部瘫痪,他会怎么办?你能想象他后来会成为百万富翁、受人敬仰的公共演说家、幸福快乐的新郎及成功的企业家吗?你能想象他去泛舟、玩跳伞、在政坛角逐一席之地吗?

米契尔做到了这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经历了两次可怕的意外事故后,他的脸因植皮而变成一块“彩色板”,手指没有了,双腿那样细小,无法行动,只能瘫痪在轮椅上。

意外事故把他身上65%以上的皮肤都烧坏了,为此他动了16次手术。手术后,他无法拿叉子,无法拨电话,也无法一个人上厕所。但以前曾是海军陆战队员的米契尔从不认为自己被打败了,他说:“我完全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我可以选择把目前的状况看成倒退或是一个起点。”六个月后,他又能开飞机了!

米契尔为自己在科罗拉多州买了一幢维多利亚式的房子,另外也买了房地产、一架飞机及一家酒吧。后来他和两个朋友合资开了一家公司,专门生产以木材为燃料的炉子,这家公司后来成为佛蒙特州销量排名第二的私人公司。意外发生后4年,米契尔所开的飞机在起飞时摔回跑道,把他的12块脊椎骨压得粉碎,腰部以下永久性瘫痪!“我不解的是为何这些事老是发生在我身上,我到底造了什么孽?要遭到这样的报应?”米契尔如是说。

但是,米契尔仍不屈不挠,日夜努力以使自己达到最大限度的自立。他被选为科罗拉多州孤峰顶镇的镇长。负责保护小镇的环境,使之不因矿产的开采而遭受破坏。米契尔后来也竞选国会议员时,他用一句“不只是另一张小白脸”的口号,将自己难看的脸转化成一项有利的资本。

尽管面貌骇人、行动不便,米契尔却坠入爱河,并完成终身大事,同时拿到了公共行政硕士学位,并持续着他的飞行活动、环保运动及公共演说。

米契尔说:“我瘫痪之前可以做1万件事,现在我只能做9000件,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我无法再做好的1000件事上,或是把目光放在我还能做的9000件事上。告诉大家,我的人生曾遭受过两次重大的挫折,如果我能选择不把挫折当成放弃努力的借口,那么,或许你们可以用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一些一直让你们裹足不前的经历。你可以退一步,想开一点,然后你就有机会说:‘或许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人要不断地征服困难,才使得生命充满乐趣,而永不服输的信念是一种自我的肯定。强者不惧怕困难,更不会被困难压倒,即使暂时战胜不了,也不气馁,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困难就永远不能成为他前进路上的终结者。

励志文章3:战胜命运,主宰自己人生

1940年6月23日,在美国一个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一位黑人妇女生下了她一生中22个孩子中的第二十个孩子,这是个女孩,取名叫威尔玛・鲁道夫。接连不断地诞生孩子让这个贫困的家庭更加捉襟见肘,连怀孕的母亲也常常饿肚子,孕妇营养不良使得威尔玛早产,这就注定了威尔玛的先天性发育不良。

4岁那年,威尔玛不幸同时患上了双侧肺炎和猩红热。在那个年代,肺炎和猩红热都是致命的疾病。母亲每天抱着小威尔玛到处求医,医生们都摇头说难治,她以为这个孩子保不住了。然而,这个瘦小的孩子居然挺了过来。威尔玛勉强捡回来一条命,她的左腿却因此残疾了,因为猩红热引发了小儿麻痹症。从此,幼小的威尔玛不得不靠拐杖来行走。看到邻居家的孩子追逐奔跑时,威尔玛的心中蒙上了一团阴影,她沮丧极了。

在她生命中那段灰暗的日子里,经历了太多苦难的母亲却不断地鼓励她,希望她相信自己并能超越自己。虽然有22个孩子,母亲倒是把许多心血倾注在这个不幸的小女儿身上。母亲的鼓励给了威尔玛希望的阳光,威尔玛曾经对母亲说:“我的心中有个梦,不知道能不能实现。”母亲问威尔玛的梦想是什么。威尔玛坚定地说:“俄想比邻居家的孩子跑得还快!”母亲虽然一直不断地鼓励她,可此时还是忍不住哭了,她知道孩子的这个梦想将永远难以实现,除非奇迹出现。

在威尔玛5岁的一天,母亲听说城里有位善良的医生免费为穷人家的孩子治疗。母亲便把女儿抱进手推车,推着她走了3天,来到城里的那家医院。母亲满怀希望地恳求医生帮助自己的孩子。医生仔细地为威尔玛做了检查,然后进到里屋。医生出来的时候拿了一副拐杖。母亲对医生说:“我们已经有拐杖了。我希望她能靠自己的腿走路,不是借助拐杖。”医生说:‘你的孩子患的是严重的小儿麻痹症,只有借助拐杖才能行走。”

坚强的母亲没有放弃希望,她从朋友那里打听到一种治疗小儿麻痹症的简易方法,那就是泡热水和按摩。母亲每天坚持为威尔玛按摩,并号召家里的人一有空就为威尔玛按摩。母亲还不断地打听治疗小儿麻痹症的偏方,买来各种各样的草药为威尔玛涂抹。

奇迹终于出现了19岁那年的一天,威尔玛扔掉拐杖站了起来。母亲一把抱住自己的孩子,泪如雨下。4年的辛苦和期盼终于有了回报1

11岁之前,威尔玛还是不能正常行走,她每天穿着一双特制的钉鞋练习走路。开始时,她在母亲和兄弟姐妹的帮助下一小步一小步地行走,渐渐地能穿着钉鞋独自行走了。11岁那年的夏天,威尔玛看见几个哥哥在院子里打篮球,她一时看得人了迷,看得自己心里也痒痒的,就脱下笨重的钉鞋,赤脚去和哥哥们玩篮球。一个哥哥大叫起来:‘域尔玛会走路了!”那天威尔玛可开心了,赤脚在院子里走个不停,仿佛要把几年里没有走过的路全补回来似的。全家人都集中在院子里看威尔玛赤脚走路,他们觉得威尔玛走路比世界上其他任何节目都好看。

13岁那年,威尔玛决定参加中学举办的短跑比赛。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知道她曾经得过小儿麻痹症,直到此时腿脚还不是很利索,便都好心地劝她放弃比赛。威尔玛决意要参加比赛,老师只好通知她母亲,希望母亲能好好劝劝她。然而,母亲却说:“她的腿已经好了,让她参加吧,我相信她能超越自己。”事实证明母亲的话是正确的。

比赛那天,母亲也到学校为威尔玛加油。威尔玛靠着惊人的毅力一举夺得100米和200米短跑的冠军,震惊了校园,老师和同学们也对她刮目相看。从此,威尔玛爱上了短跑运动,想办法参加一切短跑比赛,并总能获得不错的名次。同学们不知道威尔玛曾经不太灵便的腿为什么一下子变得那么神奇,只有母亲知道女儿成功背后的艰辛,坚强而倔强的女儿为了实现比邻居家的孩子跑得还快的梦想,每天早上坚持练习短跑,直练到小腿发胀、酸痛也不放弃。

在1956年奥运会上,16岁的威尔玛参加了4x100米的短跑接力赛,并和队友一起获得了铜牌。1960年,威尔玛在美国田径锦标赛上以22秒9的成绩创造了200米的世界纪录。在当年举行的罗马奥运会上,威尔玛迎来了她体育生涯中辉煌的巅峰。她参加了100米、200米和4x100米接力比赛,每场必胜,接连获得了3块奥运金牌。

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不可能”,即使被宣判了“死刑”,我们也可以用意志的力量让上天改判。真正顽强的生命总是不肯屈服于命运,而是用自己的努力来战胜它。

励志文章4:苦难与天才

上帝像精明的生意人,给你一分天才,就搭配几倍于天才的苦难。

世界超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位同事接受两项馈赠又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才演奏到极致的人。

他是一位苦难者。4岁时一场麻疹和强直性昏厥症,险些使他白布裹尸装入棺材。7岁险死于猩红热,13岁患上严重肺炎,不得不大量放血治疗。40岁牙床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大部分的牙齿。牙病刚愈,又染上可怕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手中的拐杖。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结核等多种疾病吞噬着他的肌体。后来声带也坏了,靠儿子按口型翻译他的思想。他活到58岁时因肺结核口吐鲜血而亡。死后尸体也备受磨难,先后搬迁了8次。

但帕格尼尼似乎觉得这还不够深重,又给生活设置了各种障碍和漩涡。他长期把自己囚禁起来,每天练琴10至12个小时,忘记饥饿和死亡。13岁起,他就周游各地,过着流浪生活。他一生和5个女人发生过感情纠葛,其中有拿破仑的遗孀和两个妹妹。姑嫂间为他展开激烈争夺。但他不齿于上流社会生活,认定人该受苦受难。在他眼中这也不是爱情,而只是他练琴的教场和获得唯一一个儿子的公平交易。除了儿子和小提琴,他几乎没有一个家和其他亲人。

他也是一位天才。3岁学琴,12岁就举办首场音乐会,并一举成功,轰动舆论界。之后他的琴声遍及法、意、奥、德、英、捷等国。他的演奏使帕尔玛首席提琴家罗拉惊异得从病榻上跳下来,木然而立,无颜收他为徒。他的琴声使卢卡观众欣喜若狂,宜布他为共和国首席小提琴家。在意大利巡回演出产生神奇效果,人们到处传说他的琴弦是用情妇的肠子制作的,魔鬼又暗授妖术,所以他的琴声才魔力无穷。歌德评价他“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李斯特大喊:“天啊,在这四根琴弦中包含着多少苦难、痛苦和受到残害的生灵啊!”

人们不禁问:“是苦难成就了天才,还是天才特别热爱苦难?”几乎所有的天才人物都曾遇到类似于帕格尼尼的磨难,虽然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磨练,却打造出相似的人生。但弥尔顿、贝多芬和帕格尼尼,西方文艺史上的三大怪杰,居然一个成了瞎子、一个成了聋子、一个成了哑巴!然而人生的苦难对于他们这样的历史人物,更多的是对心性的锻造,而无法摧残他们的意志与才华。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坚忍的一生告诉我们:任何苦难都是可以超越的。

真金不怕火炼,是宝石最终一定能发光。正如华盛顿所言:“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不完全是以他在生活中所得到的地位为标准,而是由他在努力通往成功的路上越过的障碍多少作为尺度的。”

励志文章5:每个生命都从不卑微

造物主常把高贵的灵魂赋予卑贱的肉体。

著名企业家迈克尔出身贫寒,他的家庭穷困潦倒。在从商以前,他曾是一家酒店的服务生,干的就是替客人搬行李、擦车的活儿。

有一天,一辆豪华的劳斯莱斯轿车停在酒店门口,车主人吩咐一声:“把车洗洗。”迈克尔那时刚刚中学毕业,还没有见过世面,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车子,不免有几分惊喜。他边擦洗边欣赏这辆车,擦完后,忍不住拉开车门,想上去享受一番。这时,正巧领班走了出来。“你在干什么?穷光蛋!”领班训斥道,“你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吗?你这种人一辈子也不配坐劳斯莱斯!”

受辱的迈克尔从此发誓:“这一辈子我不但要坐上劳斯莱斯,还要拥有自己的劳斯莱斯!”他的决心是如此强烈,以至于这成了他人生的奋斗目标。许多年以后,当他事业有成时,果然买了一部劳斯莱斯轿车!如果迈克尔也像领班一样认定自己的命运,那么,也许今天他还在替人擦车、搬行李,最多做一个领班。

霍兰德说:“在最黑的土地上生长着最娇艳的花朵,那些最伟岸挺拔的树木总是在最陡峭的岩石中扎根,昂首向天。”而高普更是一语道破天机,他说:“并非每一次不幸都是灾难,早年的逆境通常是一种幸运,与困难作斗争不仅磨炼了我们的意志,也为日后更为激烈的竞争准备了丰富的经验。”

每个人都具有特殊才能,每个人应该尽量灵活运用自己的这项“小玩意儿”来提高身价。而杰出人士正式因为勤于思考,发掘利用自己的才能,才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励志文章:坚持梦想 篇5

有人觉得我是在和他讲大道理,大道理谁都知道,然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人能去按照这些大道理去做呢?古今中外,几乎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摔倒一次起来,又摔倒一次再起来,又……就是这样摔的次数多了也就不怕摔了。那些成天思索着走一条捷径来取得成功的人终究只能当一个小人物,而能将这些简单而不费解的大道理付诸于行动的人往往成了大人物,甚至是伟人。

我想和大家说三个人,通过他们三人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坚持不懈”这四个字对于我们的人生是多么重要。

第一个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荀子。他从理论上提出“学不可以已”。荀子主张“学而知之”而非“生而知之”。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于行之而止矣。”学习从“不闻”到“行之”正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这样我们才能达到学以致用。学习如此,生活有何尝不是?

第二个是美国伟大作家海明威。他的人生丰富而坎坷:他当过见习记者,参过军,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负重伤,手术20多次,但他从未放弃过写作。他说:“成功的秘诀是:我从未七馁过,从未当别人面气馁过。”正是靠着这种坚持不懈的毅力他赢得了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的称号。

第三个是中国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他将坚持不懈体现到了实践中。李阳中学的学习状况不很理想,1985-1986年高三期间因对学习失去信心曾几欲退学,1986年自新疆实验中学勉强考入兰州大学工程力学系。大学一二年级李阳多次补考英语。为了彻底改变英语学习失败的窘况,李阳开始奋起一博,他摒弃了偏重语法训练和阅读训练的传统,另辟蹊径,从口语突破,并独创性将考试题变成了朗朗上口的句子,然后脱口而出。经过四个月的艰苦努力,李阳在1988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一举获得全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1990年李阳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西安西北电子设备研究所当了一年半助理工程师,从事军事和民用卫星地面站工作。这一年中他坚持每天清晨在单位九楼顶大喊英、法、德、日语,进一步实践和完善了“疯狂英语突破法”。1992年,李阳因出色的英语水平被调入广州筹办中国第一家省级英语电台广东人民广播电台英文台,并担任新闻播音员?“TALKSHOW”(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同时主持广州电视台的英语新闻节目,是广州地区最受欢迎的英语播音员。自此,他走上了自己的成功之路。

我之所以用大段的文字来介绍李阳,是因为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他从1988年到1992事业有成,甚至可以说直到现在仍在坚持不懈的奋斗着。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我想附上李阳疯狂英语的《脱口而出》第四辑的刊首语:

“我的誓言——坚持创造奇迹。

成功的秘密就是两个字:坚持!

别人不理解的时候坚持。

许多人放弃候坚持。

遭遇逆境的时候坚持。

绝望的时候坚持。

实在坚持不住的时候再咬牙坚持一会。

天寒地冻的时候坚持。

孤独无助的时候坚持。

有一天,我一定会发现:

我将成为那个领域的顶尖人物!

我将成为英雄!

我将成为命运的主人!

关于奋斗梦想励志文章 篇6

1

有个兄弟,一直很懒,毕业后换了不知道多少份工作,由于没有什么技能,只能跑业务。

昨天,他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不想再这样下去了,现在已经辞职,准备踏踏实实地学一门本事,“重新做人”。

我大惊,你个贱人受什么刺激了?

他说,他觉得自己三十岁了,还混得这么糟糕,心里很难受,于是想给以前的兄弟挨个打电话,告诉大家,自己想改变了。

当他联系到一个高中同学的时候,在qq上问人家现在电话多少,对方回过来一句:你是要推销什么还是要借钱?

看到这句话,他没有再聊下去,欲哭无泪,憋了很久,然后想起了我,觉得我是个不会放弃兄弟的人。

2

这兄弟跟我说,这些年他一直害怕改变,觉得要是改变以后失败了怎么办,于是就混到了三十岁。

听完这句话,我立马破口大骂,你他妈的哪是害怕改变,害怕失败,根本就是懒!你就是一屌丝,失败了大不了做回屌丝,你能失去啥?

他沉默了一会儿,开始狂笑,笑声止了以后,跟我来一句,还是你最好啊,每次都跟我说真话,而且一针见血,看来我这电话打对了。

是是是是是,我说的就是真话,他这么多年一直很懒,频繁换地方换工作,没有核心竞争力,更谈不上有什么积蓄了,再这样下去,找老婆都是问题。

通话接近尾声的时候,我问他,你知道摩西奶奶吗?就是那个七十多岁开始绘画,然后变得特别牛逼的美国人,据说大名鼎鼎的渡边淳一曾受她鼓舞,弃医从文。

他说,我知道啊,这人很厉害。

我用略带低沉的声音对他说,是啊,我想送你一句话,这句话就是她的书名--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

3

挂完电话以后,我想起了我自己,有人经常问我,你一个学法律的为什么会去教英语?文字功底不行的情况下,快三十的人了,为何又开始写作啦?

其实,人生哪里有什么一定要怎么样,或者一定不怎么样的,除了每个人都会死这一事实之外,谁都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变成什么样。

我们只能是在当时那个阶段做出自己认为对的决定,然后采取行动。

我想去教英语的时候,我就认真学,认真教,自己肯定会得到很多锻炼。

我想练演讲的时候,我就坚持练,坚持向高人请教,我的讲话能力肯定会得到提升。

虽然文笔不好,文章没有文采,但又怎么样?我正尽力地表达我想表达的,只要我坚持写下去,迟早有一天,我会突破,就算不能文采斐然,那也比现在好。

做了,能改变一点是一点,不去做,永远不可能怎么样。

4

最近收到一些留言,意思都差不多,就是,我今年要怎么样,要成为什么,但是我现在各种不行,请问我该怎么办?

讲真,我得跟这些读者大人说声对不起,看到你们这样的留言,我内心是痛苦的。

你能怎么办啊?你能做的,无非就是先把眼前的生存问题解决好,然后利用你发呆看手机玩游戏的时间提升自己啊!

我不是说你的想法不切实际,每一个为实现自己理想而奋斗的人,都值得去理解,去尊重。

但是,你做了吗?

也许你跟我说之前,已经想了大半年了,已经跟很多人说过你的想法了。

但是,你做了吗?

想法谁都有,大话谁都会说,但能坚持行动的有几个?

别去问怎么办了,没人能给你正确答案,其实你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你只是迟迟不去做罢了。

结束语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但是,你总得开始啊!

励志文章2:哪有什么天生幸运

这几天,好些朋友来和我交流写文章的经验。我从两个月前开始在网上写文,第二篇文章就有幸上了微博热搜,转发破十万,后来陆陆续续写过一些转发很广的文章,前几天一篇文章仅在一个公众号上就已经点击破百万。我算蛮幸运的。于是不少人来问我,有什么心得吗?

我真的说不出什么来。讲来讲去,也就是“内容为王”和“很幸运”这两句话了。

其实,还有未曾说过的。比如,别人看到我是写了短短两个月,就攒到了两万关注,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写了岂止两个月。我收到第一本样刊在。到现在,满打满算快十年了。这些年里,我收过的样刊摞满了书架。今年过年回家,我试图把新的样刊放进去,发现已经塞不下了。

可是,就像我会把样刊封存在角落里的书架一样,我一直讳谈自己是个写作者。如果有亲戚朋友问起,我都只推说自己是写了玩玩的。其实我写得很认真,却不愿提及这份认真。因为我害怕,怕被问起笔名,对方得知后茫然地摇摇头,说没听说过。十年之间,我陆陆续续换了几个笔名,躲在无人知晓的一隅,写着无人问津的文字。

得知我在写文的朋友们,最经常问的是:“你出过书吗?”抱歉,没有。我想写长篇,编辑A对我说:“你没有名气,所以你如果想写,我们只能让你替有名气的作者代笔。”我拒绝了。

后来在一家杂志连续发表了一些文章,编辑B跟我约长篇。我每天想梗想到凌晨,几易其稿,好不容易折腾出详尽的人物设计和大纲给她,她却再也没跟我提过。这件事就此被搁置了。

我想出一本自己的短篇小说,把十几篇文章发给编辑C,C对我说:“你粉丝不够多,我们要慎重考虑。”一考虑,就是大半年毫无音信。过了很久后我再问她,这才得知,她一直晾着我的稿子,还没有送审。

有一个因为写作而认识的朋友,走红了。有一天,我突然想起,之前每天都在朋友圈发自拍的他,似乎销声匿迹了。我好奇地点进他的头像,发现里面什么消息都没有,只有一条浅灰色的横线,休止符一样。我这才知道,原来他已经屏蔽了我,或者删除了好友。

遭到冷遇的经历,三言两语难以言尽。可是说真的,即使时时碰壁,我也从没有想过要停笔。

其实,我是一个挺务实的人,甚至有点功利。但是对文字,我却秉着超乎寻常的耐心。我不敢说“十年如一日”,但过去的这些年里,哪怕我知道可能再怎么写都摆脱不了小透明的命运,哪怕我知道自己可以拿写文的时间去做性价比更高的事情,我也从来没想过要放弃。

印象最深刻的高中时代,我租住在学校附近,学业压力繁重,自然没有人支持我写东西,于是我就偷偷地写。那时候我还没有笔记本电脑,便跟闺蜜借电脑,顶着冬日刺骨的寒风,骑车去附近大学的自习室,一个人一写就是一整天。听着键盘被敲击时发出的微弱响声,我会有一种莫名的满足感。

我随时随地将生活中的故事记录下来,即使最后大部分没能成为素材,现在看着那些生活记录,会有一种“噢!我原来还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的奇妙感慨。

寂寂无闻的漫长岁月里,我靠着一份愚钝的热爱,一直坚持到现在。如果说两个月攒到两万关注是幸运的,那如果把战线拉长到十年,或许就没多少人会羡慕我了吧。

去年在台湾,我遇到一个身障者。他在人烟稀少的山上开了一家餐饮店,从当初的无人问津,做到如今风生水起,很多文人雅士慕名来访。记者的长枪短炮架在他的面前,问他是如何做出这个传奇品牌的。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做就对了,做久了就对了。

人人羡慕他的幸运,才开餐厅没几年就备受关注。谁曾知晓,起步阶段,所有事情都要他一个行动不便的身障者亲力亲为,甚至连抽水马桶都要亲自打扫。他特地用手机拍下被自己打扫得光洁如新的坐便器,投影到屏幕上,在分享会时,乐呵呵地说:“辛苦,但心不苦!”我竟然听得鼻子泛酸。

还遇到一个即将退休的导演,他说的两句话,让我印象极深。他说:“喜欢什么,就把它玩下去,玩一辈子,就对了。”他还说:“要有耐心,恒心。”每当想起这话时,我心中总是涌起一阵感动。他的话,对每一个追梦的人来说,是慰藉,亦是鼓舞。

我的云盘里,有个文件夹,叫“英雄梦想”。里面存放着我曾经写过的所有文字,有被录用的,有被拒稿的,林林总总,许许多多。

杜拉斯有这样一句话——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我把文字当做我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它曾经是藏在书柜里、无人看见的小小梦想,如今是被小小的一撮人订阅着的小小梦想。即使只是这样小小的成绩,我也深感自己非常幸运。因为这世上一定还有很多比我还努力的人,获得的关注却寥寥无几。

我有一个好朋友,十九岁就出第一本书,可以说是幸运儿。可是鲜有人知,她是在实习上下班的地铁上,写完了一本书。

我有一个喜欢的作者,几年前,她的主职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工作忙碌,但她一直坚持写作,甚至有时候地铁上挤得连座位都没有,她就站着拿着电脑打字。

这样的人,受到命运的青睐,也在意料之中。

我看过一个朋友的采访,当时他在的团队拿了一个全国性比赛的金奖,采访者问他们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他们归结于“幸运”。于是,采访者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幸运,从来都是强者的谦辞。每个幸运者的背后,都有着与幸运无关的故事。

我非常钦佩那些靠努力付出得来成绩,却愿意归功于走运的人。他们很少在朋友圈发一些自怜求安慰的内容,心无怨尤,往往默默地把事给做了,却从不居功自傲。他们没有人定胜天的骄横,对生活永远抱着一种感激的、谦卑的心情。就算有天生幸运,也只有这样的人,当得起此等幸运吧。

有句话说,你只有足够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而我想说,你只有足够努力,才有机会拥有好运气。

励志文章3:你只是在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

大概因为毕业的学校还不错,又干着实际上苦逼但外人看来高大上的创业,网络上和现实中经常有人向我取经。

小A是我的邻居,刚毕业两年,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最近有件事让他愤愤不平:公司有位和他同期入职的同事刚刚升职了,但在小A看来不管从哪方面看升职的都应该是他。

“我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公司的,几乎都是最后一个离开的,而他每天都是掐着点来,掐着点离开。论勤奋程度,我甩他几条街。论个人能力,我也绝对不比他差。为什么老板就是看不到这一点,反而提拔他了呢?”

小A是个性格很不错的小伙子,能让他都感到如此气愤,显然在他心中觉得那位同事跟自己是有比较大差距的。

无独有偶,有个亲戚婶婶最近也特别烦恼。她家小孩眼看就要上高三,面临高考了。孩子学习特别刻苦,几乎每天都要学到十一二点钟,但成绩就是不上不下。甚至有些原来成绩不如他,也远不如他勤奋的同学都纷纷反超。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挺多这样的例子:明明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但别人似乎就是看不到,甚至老天爷也没看到,没有给予相应的回报。

身边人的求助让我开始思考这个奇怪的现象,最后还真找到了原因。这里并不想探讨“勤奋”与“结果”之间的哲学关系,而是让我思考,到底怎样的“勤奋”才算是真正的勤奋。

我发现的情况是:大部分人的勤奋往往流于形式,并且容易自我陶醉于“我在进步”的假象当中,反而疏忽了去做那些真正有助于自我提升的事情。

说得更不好听一点,这些人其实是在用勤奋掩饰自己的懒惰。

你是个加班狗,每天7点半就到公司,吭哧吭哧干到下午6点下班。出去吃个盒饭,回到公司接着拼命到晚上十一点才回家。

这样很辛苦,但不叫勤奋。

你每天早起晨跑、读书、冥想。你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俯视周围芸芸众生,觉得唯有自己卓尔不群,优秀得耀眼。

你是个有追求的孩子,但这也不叫勤奋。

大部分人对勤奋的理解,都肤浅地停留在这种表面的仪式感上面,而忽视了勤奋的本质意义。更可怕的是一旦你习惯了这样的过程,便很容易从中得到满足,最后当发现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的时候开始怨天尤人,觉得天道不公。

什么是对勤奋肤浅的认识呢?

重复性的做一件事情,却缺乏思考。

长时间的做一件事情,却缺乏思考。

以上两种便是最为常见的勤奋误区,也是大部分勤奋却平庸者陷入发展困境的本质原因。

重复且长时间的做事情其实并不难,只要条件具备,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难的其实是思考。

工作大概3年的时候,因为应酬工作太多,我体重剧增。大学毕业那会儿差不多是110多斤,可巅峰时期差不多到了150斤。

我决定减肥,采取的方式是每天早上7点钟起来去跑步。

自己意志力还算是不错的,启动减肥计划后的一个月,每天都准时去跑步,每次3到5公里,但减肥效果并不理想。客观地说,收效甚微。

去请教一位运动和减肥方面特别专业的朋友,他了解完我的具体状况后说,你这样跑步身体素质是会提升的,但减肥是没戏的,方法完全就错了。

后来他给了我一堆资料,硬着头皮全部看完,我这个门外汉才开始了解什么是无氧运动,什么是有氧运动。什么是正确的跑步方式,该给自己配置什么样的装备。我开始学会计算自己的摄入热量,知道大部分食物的卡路里。

后面的一个月状况完全不一样了,体重开始有规律的下降,而且跑起来更加轻松,完全不像原来感觉就像是在服苦役一样。

但在外人看来,这两段时期我的“勤奋”程度其实是差不多的,只不过结果是天壤之别。一般来说,后面好的结果会被解释为“这是坚持的力量”。

只有我自己明白,这是思考的力量。

有益的思考+坚持做事情,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勤奋。

勤奋不是为了努力,是为了偷懒!

怎样的偷懒?就是更快的把事情做完,做好,是让自己能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创业的第二年,我开掉了公司一位挺“努力”的员工。有些同事,甚至是我爱人都不是很理解。勤奋的员工不是所有老板都喜欢的吗,我为什么没有耐心再给他多些时间,而是采取如此决绝的手段?

原因很简单:这名员工已经中了很深的“勤奋病”,尽管和他有过多次沟通,但仍然没法改变,最后只好痛下杀手了。

他每天7点多一些就到公司了,大部分员工下午6点下班,但他每次都差不多8,9点才会离开。但问题是,他所在岗位的工作量根本没这么大,为什么需要这么多时间用在工作上呢?我便开始观察他。

首先我发现的一个状况是:因为每天起的太早(他家到公司差不多要1个小时的车程),所以上午的工作效率是极低的。差不多到10点钟开始,就会频频打呵欠,直到午休后才会有所改观。

所以大部分的工作,他其实都是在下午的时间完成的。如此仓促,完成的质量自然一般。有时候实在弄不完,还会弄到更晚,这也是为什么他必须比别人迟下班的其中一个原因。

有的时候按时完成了工作,下班后他留在办公室,其实也并没有拿这段时间来学习提升,或者总结工作。他干的最多的,还是提前去做明天的工作。有几次他下班后甚至开始打扫办公室,干阿姨做的事情。

很多次和他交流的时候,我都有意无意提醒他每天不用那么早来上班,同时每天能干好当天的活就可以了,与其加班去做更多的活,还不如多学点专业方面的知识,提高下自己的水平。

可惜的是提醒没啥效果,最后的结果是:他每天工作时间是最长的,但专业水准提升在同期员工中却是最慢的。后面加薪、职位提升如果不照顾他的话,肯定会心理失衡,影响公司整个氛围,没办法只好劝退。

这个员工最大的问题就是:沉迷于无效的勤奋,而忽略的勤奋的目的本身。

看完一本书很容易,看懂一本书很难。

看懂一本书,还能把书里的知识、方法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更难!

看书不是目的,学以致用,重点是后面的致用。

所以每天都看书,一个月看多少本书,其实都不是勤奋。

勤奋之前,要想清楚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的目的就是看书本身,当然也是没问题的。

但你就别抱怨别人看书比你少,掌握的知识却比你多。

问题在于:大多数人流于表面的勤奋,偏偏要求真正勤奋才能得到的东西。

坚持做事情很重要,但做事情的同时思考如何更快、更好地把事情做好更重要。

再次强调:勤奋的目的不是勤奋,是偷懒,是为了把原来需要1个小时才能做完的事情半个小时做完,是为了能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而不是把最简单的“重复性”工作持续下去。

我跟小A说,如果你老板不是傻子,你那同事不是关系户,那么他这样做肯定有你不知道的原因。

根据对小A的了解,以及他对那同事的描述,其实我大体知道原因是什么。

就算小A是在我的企业工作,我的选择可能都会差不多:我会更乐意给小A这样的员工加薪,而让他同事那种类型的人做管理岗位。

小A的长处是善于钻研专业,研究细节。这样的人是专家型人才,可以很好地把本职工作做好。但他的弱势在于大局观和“方向感”较差,同时人际关系处理上属于一般。

他那位同事虽然看起来“没那么勤奋”,但对业务方向的发展却相当敏锐,同时也具有人际关系管理的潜质。

小A有努力,也有思考,只是他勤奋的方向不同,最终得到的东西也不同。不出意外的话,老板应该很快会给他涨薪。

而婶婶的小孩就属于典型的“懒惰式勤奋”,将勤奋肤浅的理解为“每晚学习到几点”,将刷题库作为唯一的学习手段,做错的题不思考,做对的题不总结,成绩无法提升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反思我们,有时候难道不是同样陶醉于这样的勤奋?

如果真的想要进步,请别再用勤奋掩饰自己的懒惰,真正开动起来吧!

励志文章4: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个平静努力的人

昨天,我在家呆了一天,从早到晚,拖鞋都没换。盯着电脑,看着屏幕改课件。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一点,一动没动,除了喝了一杯浓浓的咖啡,丝毫未进食。

夜深人静,忽然发现肚子饿了,于是起身出门,开门刹那,发现天早已黑透,熟悉的小店都关了门,我晃晃悠悠走到便利店买了一个面包,在路边就吃了起来。

我教了五年四六级听力课,学生的评价一直不错,这次四六级听力改革,我讲了五年的课要打乱重排。这几天,几乎每天在刷题,然后盯着电脑做ppt排版,接着剪音频编号,最后查阅大量资料引申知识点。其实在课上一个小时,背后至少要花出十倍或者更长的寂寞时光。

我蹲在马路边,看着夜色,眼圈红了,忽然明白一件事:这世界上所有光鲜亮丽的背后,都透着无比都寂寞。但每段平静安详的努力之后,都映射着人生轨迹的跳跃。

刚开始当老师时,我不知道如何备课,以为我的应变能力很强,想,课上不过两个小时,只要我保持精力充沛逻辑清晰,仅仅是两个小时的演讲,对我来说搓搓有余。

第一堂课,我自信的走进教室,讲完后,却垂头丧气的看着台下横七竖八的学生。我背着包,走进教师休息室。

后来明白,台上不可控的东西太多,这世上哪有什么凭白无故的横空出世,不过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必然结果。

后来,我把每次课对着墙讲十遍,用录音笔录下来反复听,每个知识点查阅大量信息,甚至课上的每一个段子都写下逐字稿,连停几秒都提前演练。终于,学生的评价开始明显好了起来。

一次在教室休息室,我看到了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前辈,他问我,看学生对你的评价很好啊,你两小时的课一般备课多久,我自豪的说,至少20个小时。

他猥琐的笑了一下,说,我备40个。

这些正能量的人在我身边给了我无穷的动力,这世上最可怕的就是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努力。我开始明白,只有偏执狂,才能创造卓越。你很难想一个人。

在夜深人静时,喝着咖啡40个小时一遍又一遍跟自己死磕的寂寞。那些安静的夜晚,只因他的心中有一颗照亮自己的太阳。

的确,只有耐住寂寞,才能看到曙光。

上大学那几年,我认识了一个警校的大学生,英文和口才一等一。在英语演讲现场上,评委现场问的问题,他对答如流,仿佛准备了很久。

之后,我问他是不是学英语专业的。

他说,不是,他是学刑侦的。

我问他,那你英语和应变能力怎么这么好。

他告诉我,一开始没人教他怎么练口语,更没老师给他捷径和方法。于是,他笨重的把托福口语题库里面几千道题每一道都背一遍。

我听呆了,于是问:你花了多久?

他说,一年多吧,从大一开始,一直到快大三了。那段时间,几乎没参加任何活动,甚至没有太多社交,平时休息的时间基本上都在图书馆和没人的角落里咆哮着度过。

我很难想象他耐住了多少寂寞,直到这些年,我看到他横扫了很多电视节目,许多人夸他口才一等一,说他是演讲天才。他总是不开心的回应:你才是天才。

我终于明白,这些寂寞的日子,终究会得到回报。

这是个快餐的年代,快到你总希望今天努力明天就要有结果;快到你总喜欢明天考试今天才开始复习;快到你总觉得今天跑步明天就能减肥成功。

可是,就算是再快的年代,也需要平静不计回报的寂寞时光去积淀,去一步步安静的积累,随着时间的堆积,才能有明显的改变。

一个人坚持跑步一周不难,坚持学英语几天不难,难的是把优秀养成习惯,坚持7、8个月,坚持一年,坚持更久。

这世界其实可以很公平,你想一年减肥十斤,最好的办法就是少吃饭。

你想三个月呢,少吃饭,多运动。

你想一个月呢,不吃饭,狂跑步。

可如果你想一天就减肥十斤,恐怕除了节食之外,就要抽脂、动刀了。

学习也是这样,为什么我昨天看书了文化素养还是没有提高;为什么我这两天背单词了英语还是没有突破;为什么我昨天突击了,考试还是没过。

那些闪着光芒的人,谁知道他在阴暗的角落里遭受过多少寂寞。

那些在台上辉煌的人,谁知道他经历了多少无人问津的努力。

这世上没有毫无理由的横空出世,世间的美好,不过是耐住寂寞,坚定不移而已。你要相信,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个平静努力的人。

励志文章5:你只有足够强大,你说的NO才有用

曾经的写文章《令你为难的事,越早拒绝越好》,在我朋友圈里刷了屏。很多原先沉寂在朋友圈里的同学也纷纷冒出泡泡,大家说得最多的感受就是“痛快,爽!”,我心里却有些悲哀,可见有多少人都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苦苦挣扎在传统习俗和日益苏醒的自我意识边缘。

昨天晚上有个同学找我聊天,她说我比你写的更惨呢,你是拒绝了就完事了,可我这里是我拒绝了,她们还会对我死缠烂打。

我挺惊讶,虽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别人已经明确拒绝了还纠缠不休的,没有足够的脸皮,也很难做到。

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婆婆带着离婚的女儿住在她家已经三年,还有一个5岁的男孩,母女俩经常联合起来欺负她。

但再问下去,我就理解了,因为她和老公结婚的房子是公婆出资买的,家务是婆婆做的,孩子是婆婆带的。人家根本不觉得这是住在她家,人家完全认为这是住在自己家,凭什么要搬走?凭什么要按照你的要求生活?

这使我想起一件事,记得多年前一个夏天的早晨,我陪80高龄的爷爷在阳台聊天,上了年纪后,他唯一的爱好就是给我讲各种人生道理。

他对我说:“如果你活在这个世上,你希望十个人里有十个人都说你好,那么结果就是没有一个人会觉得你好,你若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就一定会死在别人的嘴巴上。”

爷爷并没有念过多少书,但这辈子的经历和生活早就让他看清了太多人情世故和人性本质。

我问他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他捧着那把古老的紫砂壶问我:“你想过什么样的人生呢?”

我想了想说我只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他笑了笑,满脸的皱纹更深了:“你这个要求可高了,一个人活在世上,最高要求不就是身心自由吗?”

我表示,再高再难我也要努力做到,他点点头说:“那你就要学会拒绝,你两个姑姑一辈子为人奔忙,但念她们好的人有几个?她们就是永远不明白我的话,所以吃力不讨好。”

他喝了口茶继续说:“一个人的生存法则,绝不是有求必应,敢于拒绝勉强你的人,敢于拒绝你做不到的事,才是立身之本,永远不要去想人人满意的局面,你找遍古往今来的圣贤伟人,你都找不出一个。”

我点点头,表示记住他的话了,他又说:“这只是其中一点,我接下来对你说的话,你更要记住,拒绝别人其实没什么难的,但不是人人都有资格说‘不’,你首先就要具备说‘不’的底气。如果你之前就欠别人太多的人情,你根本无法拒绝,拒绝了就是忘恩负义,所以欠什么都不要欠人情,人情债还不清啊;如果你的生活决定权不在你手里,你更没资格说‘不’,你的生活都捏在人家手里,人家才有资格说‘不’。所以,你一定明白,只有你不欠别人的情,不欠别人的钱,不靠别人生活,你才有底气说‘不’。”

那次的话,对我影响很大。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会遇到不喜欢、不情愿的事,所有人都知道,要想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那就得学会拒绝。可是,很多人却忽略了一点,说“不”其实很容易,上下嘴皮子一碰的事。说“不”背后需要具备的条件,才是真正不容易的事。

当一个女人,住的房子不是自己买的,家务不是自己做的,孩子不是自己带的,处处要依靠别人生活,你怎么对那个人说不?就算对方真的接受你的拒绝,果断搬走了,家务没人做了,家里乱成一团糟,你有心无力,孩子扔还给你,你应付不来,你到底是爽了还是懵了呢?

以前有个朋友,父母早逝,生孩子时婆婆过来照顾她,孩子出生后,也是婆婆带的,但老人和年轻人有很多地方不一样,朋友就很不满意。她婆婆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不等她说,人家就自己收拾东西回家去了。

朋友没开心两天,发现饭没人做,孩子没人接,夫妻俩为家务如何分配,孩子如何带,吵得不可开交。最后,不得不买了礼品,赔上笑脸,恭恭敬敬地把婆婆请了回来。这一回合输了之后,从此家里就是婆婆做主了。

她经常哭丧着脸问我该怎么夺回主动权?我的回答永远只有两个字:赚钱!

前段时间,一位好朋友生下了双胞胎。我们过去祝贺,聊天时自然问起两个孩子如何抚养的问题。

她笑着说月子里有月嫂,出了月子还有保姆,但父母看多了保姆虐待孩子的新闻,坚持要过来帮她照顾孩子,就算具体的活不干,有个自家人在,总归放心一些。

她想了想答应了父母的要求。

我沉思了一下,问她考虑清楚了吗?因为,我实在见过太多父母搬过来后,家庭矛盾剧增的婚姻。

她拍拍我的手,示意我别担心,告诉我这一点她早就考虑过无数次了,虽然现在不和父母同住,但他们迟早有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子女照顾的一天,为了这一天,她早就做了无数准备。

我这朋友很帅地做出一个决定:买下了自己小区的另一套房子供父母居住,又给父母请了保姆,如此一来,既能相互照应,又能保证自己的独立空间。

但是,为了这一天,她放弃了悠闲体面的公务员编制,而是选择创业,在一个性别观念很重的社会里,女孩子创业的难度要远远高于男性。她曾经三天三夜只睡了两小时,只为抓紧时间做出计划书,也曾边打吊针边看资料,至于烈日下东奔西走,寒风中紧赶慢赶,更是家常便饭。

这所有所有的努力,只位换取一份自己满意的婚姻和生活。

我动情地拥抱她:你值得现在所有的圆满,我要向你学习。

经常会有人问我:其实你家条件挺好的呀,你何必这么努力,这么辛苦呢?

我们都知道,努力确实很辛苦,面对好玩的事,你得学会自律,面对人性中的惰性,你得学会克服。很多人都输给了自己的惰性,浑浑噩噩地生活,变成面目模糊,眼中迷茫的人。可是他们的人生真的就轻松吗?不,事实上努力奋斗很累,不努力的人生其实更累。

不努力的时候,确实很安逸,可是当你面临选择的时候,你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你只有被动的接受。

当你面对不喜欢的上司和同事时,你虽不满,却只能隐忍,因为你害怕辞职后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当你遇到婚姻中的一地鸡毛时,你只能抱怨,因为除了抱怨,你实在无力解决这些问题;当你遇到各种闹心时,你连说不的权利都没有,因为你们相互渗透、互为依赖,早已无法剥离。

我们婚前努力,是希望我们的爱情永远不必去将就面包;

我们婚后努力,是为了当有一天,爱情婚姻不如意时,还有足够的选择余地,虽然我们内心无比希望这一天永远都不必遇上;

我们中年努力,是为了将来亲人老了,我们能够在负起该负的责任时,依然有能力过我们想过的生活。

一直都要有梦想的励志文章 篇7

柯晓瑄的行囊中,有一件特殊的行李:一张20厘米高的折叠椅。这张用了的折叠椅,是她走出家门后的最佳伙伴。有了它,晓瑄才能按到电梯的高楼层按钮,够到银行柜台、饮水机和洗手台。

26岁的晓瑄,只有8岁孩子的身高、10岁孩子的力气,却在成长道路上不断突破命运的天花板。

台北,出生罹病

时间回到26年前,晓瑄在台北出生,是个肤色健康、双眸晶亮的女孩。她出生后,柯承恩与妻子返回美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孩子托外婆照顾。但7个月时,晓瑄无法爬行,只能软软地躺着,外婆带她去医院检查,护士看见她额头扁扁、鼻梁塌陷、下巴突出、身材短小,提醒外婆:“孩子怪怪的,赶快带到大医院检查。”

远在美国的柯承恩开始寻找医疗资源,发现明尼苏达州立大学附设医院,是这方面的医疗权威。他决定,放弃先前攻读了一年的博士,转学至明尼苏达大学。柯承恩一个人在美国往返奔波,申请新学校,搬家,安排就医事宜。一切就绪后,接女儿赴美国。“从那时起,我的一切决定,都以对晓瑄最好为优先考虑。”柯承恩说。

美国明尼苏达,展开黄金早疗

到美国的第3天,柯承恩带着晓瑄直奔医院。

只见医生在纸上画出一个基因图,并解释说:“这是基因突变,发生几率大约是1/40000。”

晓瑄不仅存在身高的问题,折磨人的还有其他并发症。譬如,牙床咬合不良,会影响发音;脊椎严重侧弯,会导致脊髓或神经根受压,可能造成四肢麻痹;咽鼓管短小,则容易产生浆液性中耳炎,若处理不当可能会重听……更严重的是,晓瑄的脊椎开始弯曲。在医生建议下,晓瑄成了一个小小盔甲婴儿,从肩膀至臀部,小小的身躯被包在密不透风的石膏架中,连睡觉都不能脱去。从1岁半到6岁,晓瑄就像个无法卸下盔甲的战士。

她很努力,却几乎都拿C

虽然学校诚心接纳,但晓瑄却有学习障碍。柯太太发现,女儿看书是“跳着看”,例如第1行没看完就跳到第10行,虽然很努力,就是没办法按顺序来。此外,简单的加减法、拼音,她怎么教,晓瑄就是不会。

“有时教一教,无名火就冒上来!”她很想大声呵斥孩子,但看到她无辜的眼神与娇小的身躯,又不忍心。“在美国的中国孩子,考试都拿A;她很努力,却几乎都拿C。我经常被老师叫到学校‘听训’,压力好大,听训到后来,我都哭了。”柯太太林丽穗忍不住又红了眼。

更令她难过的是,当她向姐姐哭诉晓瑄的学习障碍时,姐姐好意安慰:“不要担心了,以后给她开个投币式自助洗衣店就好了。”这句无心的话,却让她更心痛,连亲姨都把晓瑄的发展,定位在那样一个层面,难道晓瑄的人生真的只能如此吗?她从难过的泥淖中清醒,她不甘心。

拿到博士学位后,柯承恩在美国南加州大学任教5年。客居美国16年,晓瑄10岁时,柯承恩决定回到故乡任教。

回台湾,接受中小学教育

回到台湾,对晓瑄又是一番折磨。起初,她进入小学就读4年级。乍入鸭子听雷般的新环境,好几次,她回家把书包往床上一丢,对着妈妈哭叫:“你们好狠心!”此外,旁人的异样眼光,一开始也让晓瑄很不舒服。

小学毕业,柯家夫妇担心晓瑄上中学会受到歧视,特别将她安排到教会学校。

晓瑄很清楚:“我念书,都是爸妈精挑细选的,主要还是怕我受到欺负。”进中学后,第一次考试,她只考了30分。即使过了一段时间,全班月考,52个学生中,晓瑄还是第51名。

柯承恩决定,每晚在家帮晓瑄复习数学。没想到,即使再三解释几何概念,晓瑄仍似懂非懂。他急了:“怎么搞的,学得这么慢啊!”晓瑄察觉爸爸的情绪,向柯承恩抗议:“你不能把我跟台大的学生比啊!你教的是聪明人啊!”

柯承恩告诉自己:我一定要看她的能力,而不是看她的障碍。

争取关键的10厘米

女性的软骨发育不全症患者,即使成年后身高也多在125厘米以下,但在社会上,衣食住行的设计,都以130厘米为界线,以下是儿童,以上是成人。因此,如果能通过“骨痂延长术”,为晓瑄多争取到“关键的10厘米”,她的未来,将会便利很多。柯承恩通过美国医学组织,打听到台大医学院骨科教授黄世杰,是小儿骨科的权威。于是恳请他为晓瑄执刀。

手术前一天夜里,柯承恩在书房电脑前挑灯夜战查资料,当他拿着在网络上查到的手术并发症资料给柯太太看时,整个眼眶都是红的。并发症包括:钉口感染、关节挛缩、延长部位骨痂生长缓慢……

柯承恩逐字推敲着艰涩的医学名词。

就像被钉在十字架上

晓瑄从手术室推出来时,一段腿骨硬生生断成3截,血肉模糊,柯家夫妇震惊不已。

“我们都掉泪了,10根大钉子钉在孩子腿上,她就像被钉在十字架上一样……”柯承恩叙述当年情景,语带颤抖。因为不忍说出“锯开”“钉子”等字眼,只好不断地用手在桌边,来回做出锯开的动作。

手术和治疗过程异常疼痛,常常四五粒止痛药都压不住。晓瑄持续尖叫,几天后喉咙已哑。陪在一旁的柯承恩,身上内衣全被晓瑄扭扯撕裂。

女儿受苦,柯承恩夫妇也感到椎心。柯承恩是家中的坚定力量,眼泪只能往自己肚子里吞。

为了这10厘米,她忍受着并发症——无法走久,双腿因为血液循环不良经常肿胀疼痛,必须靠止痛药才能压住疼痛……她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杰出中学生

柯太太担心女儿难以适应联考压力,主张将她转至美国学校。柯承恩迟疑了,他担心女儿到了美国学校会被歧视。事实不然。

尽管拄着拐杖上学,但晓瑄积极参与扶幼社的活动,帮助孤儿。晓瑄的英文老师看在眼里,大受感动,他想起美国发现卡的活动。美国每年举办杰出高中生选拔,针对身处特殊困境,却能勇敢面对艰难,还热心帮助别人的学生。老师帮晓瑄报了名。几天后,晓瑄交出一篇自传:“我像一个饺子,里头有很多馅,但从外表看不见。丢到水里去,煮沸后浮起,却又被浇下一碗冷水,再度沉下去。经过浮起、加冷水、煮沸,反复淬炼,才有美味的水饺。”

最后,晓瑄打败全球11000名竞争者,成为该奖举办以来,首位境外全球金牌奖得主,还赢得2.2万美元奖学金。

这一天,柯家又响起了越洋电话,电话那边是激动的声音。“我从来没想过她会得奖!没想到她会因为自己的特殊状况而得奖!”柯太太惊呼。

我们从没想过放弃这孩子

颁奖典礼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一下飞机,晓瑄全家就乘坐着主办单位安排的加长型白色凯迪拉克,到下榻的白宫旁的顶级饭店。柯太太说,这是柯教授与她这辈子唯一一次搭乘如此气派的大轿车,她怎么也没想到,给她荣耀的竟是让她从小担心到大的女儿。主办单位还特别安排柯家赴白宫拜访美国教育部次长,她也是一名下半身瘫痪需坐轮椅的肢障者。

对晓瑄来说,这是永生难忘的鼓励。她在得奖感言中写道:“长久以来我已练得好臂力,能将自己拉上公交车,虽然拉不到吊环,但是我可以扶着座位把手。手术后,我虽然勉强够得到洗脸台,但公寓门铃、公用电话、电梯按钮,我仍触不到。虽然,我知道电梯按钮永远不会为我而降低,但是我的心可以升扬,我可以尽量延展我的极限。”

“当我自我接受时,无形中,也让别人更容易接受我;当我跨出去帮助别人时,我忘了自己的限制。”她强调。

梦想与天空同在励志文章 篇8

岁月无声,丰富多彩的20XX接近了尾声,充满挑战的在慢慢靠近。在这个特殊的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护长精心地为我们准备了一份年终暖心大福袋。小小的物品背后却蕴含着大大的能量!一笔一物,都将是我们备战2019的强大精神支柱!

回想起刚入行的那段日子,那一个个在冰冷的器械里穿梭的身影,看似忙乱却井然有序,感觉冰冷实则暖入人心。

我是团队中的一员,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扎根在这个女性稀少的科室里,确实得有点“劲儿”。由于没有系统深入学习行业规范知识,只能被“发配”到收洗送小组里。可想而知,一个柔弱女子即将在此开始她的职业生涯,自然是吃了不少苦头的,当然也闹了不少笑话。[由整理]

刚开始的时候,连拿清洗篮筐都感觉个性费劲,需要双手才能拿起,就更别说进炉了;点数的时候,常常因为记混器械包而闹出笑话;使用高压水枪也会不留意喷到身上,老师们望见我手忙脚乱的样貌,哭笑不得;回收器械的时候,总有人会亲切地喊我一声“阿姨”;

拉着装满器械将近百斤的大车,遇到坡路的时候,毫无疑问我自然是上不去的。运气好的时候能遇到三两好心人前来帮忙,一般状况下就只能使出浑身解数将其运上去,常常因为不擅长灵活推动大车而导致身体多处磕碰淤青,也是如此娇嫩的双手起满了茧子。

但是,“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尽管刚开始在体力上有点欠缺,有点困难,但还是没能浇熄我对这份工作的喜爱。我开始认真地学习各类行业标准知识,从“0”到“1”,从无到有。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工作中的锻炼,我的体能也在逐步增强:从拉车寸步难行到健步如飞,手上的茧也慢慢不见;我的行业知识也从似懂非懂到此刻的精准掌握,处理器械开始变得专业规范,井然有序。

确实,不经历风雨,怎样见彩虹!鹰的`成长从来都是痛苦的,但鹰也是强大的。

我的迅速成长离不开护长和各位老师的帮忙,他们总是对我投之耐心的讲解,细心地对我进行教学,让我获得专业的培训以及学会了标准的操作。每月科室都有培训以及小讲课计划,也正因如此我的潜力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是护长的一身百为,让我有了榜样并努力向之靠齐;是老师们的以身作则,让我丝毫不敢有松懈之心;因为资历尚浅,我深知未来要走的路途还很遥远漫长,即使折断了翅膀,也要忠于飞翔。

在前进的路上,我时刻感恩我的科室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一幕幕暖入人心的画面,在我心里回放:每当陷入困惑迷茫,总能得到同事们的鼓舞和指点迷津;每当生病之时,总能感到同事们的慰问和关心...这样暖心的片段太多太多。

一直都要有梦想的励志文章 篇9

周末的时候我正准备和几个朋友打游戏,热身的过程中同一个不是很熟的队员发生了一次有趣的谈话。“你是做什么的?”他问我。“哦,我给自己干,我有一个软件公司”,我回答。“真的吗!真令人羡慕!我在xxx公司工作,但我一直有个愿望去做动画设计,做独立职业人。这是我的梦想。可我现在陷入了这个错误的行业中了。”

“你还活着,不是吗?”我尽量小声的对他说。他继续说:“你不知道,我已经想这一天等了了,可一旦你有了家庭,你很难在干其它的事情了。”

我实在是按耐不住,于是就对他说:“那好,如果你是真的这样想,你也许应该报个动画设计培训班,或者你也可以在家里自学呀。只要你下定决心开始做。”我得到这样一句轻轻的回复:“嗨,这太难了,有了家庭,全职工作,没有时间。我很想这样做,但却不行。”

很无奈,我建议道:“你也许可以考虑几周或几个月的脱产培训,或者干脆辞职。”他看了看我,好像我是要砍掉他的右手。“你疯了吗?那我的收入从哪里来?”

我开始明白,如果谈话继续下去的话,我会和这个还不是很熟的人在第一次见面就会争吵起来,我选择只是笑了一下,就走开了。但这事让我有所思考。为什么人们不愿意冒一点风险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是他们的梦想不值得这样做吗?如果不是,为什么我们要对这样的人恨恨不已呢?我们是否愧对自己没有给梦想一次公平的机会呢?

现在,我明白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把全部的时间都投入到实现梦想中。但我们也不该因此就从来不向我们梦想的前方迈出一步。我的意思是,就像小孩学走路的第一步,如果你不能破釜沉舟,那也不能就此把梦想扼杀掉呀。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都有过疯狂的主意和梦想。当人们问起 “你长大后想干什么?”时,你不会说“我想做一份稳定的工作,我想在一家财富100强的公司里当总经理”或者“我想在政府部门里找个铁饭碗”。你希望去做一些能让你兴奋的事情,你有热情的事情 “军人,科学家,音乐家,舞蹈家,世界小姐”等等。你根本不会考虑能从中获取多少钱,你只是想去做这些。

可是为什么长大后我们就失去了所有的热情、动力、愿望以及守住我们的梦想的力量了呢?为什么金钱就支配了我们的热情,大多数情况是扼杀了热情?为什么“一份稳定的收入”就能禁锢我们的梦想?为什么我们要停止思考我们的热爱的事情?

我们为什么会受这每月稳定工作收入的诱惑,以至于完全忽视了一个真相:追求自己的梦想永远不会太迟。我可以理解人们为什么会这样,人们是“害怕失败”。我们担心失败,这种担心导致了我们给自己编织了一个谎言:有些东西永远是不属于你的。“我没有时间,我有家庭,当我有了足够的钱后我会去做的,等等”,这些都是借口。这样我们就默认了丢掉梦想也没什么,不去做那些你热爱的事情也没什么,日复一日的做那些重复的枯燥的事情也没什么。

就像tony robbins说的 – “唯一你够阻挡你去获取你想要的东西的事情是你一直在告诉自己为什么它不属于你。”

我们在等待什么?当所有的星星都能按你希望的方向连成一线的时刻吗?这样就能保证你一定成功吗?这条路永远是不通的。这个光辉的时刻你永远等不到。形式环境永远都不会达到你的满意。永远都会有某方面的事情对你有所不利。你不得不横下一条心,冒一回险。一旦我们设立了一个目标,我们不可能等待各方面都完美的时机、各方面都如我所期待的那种情况。我们需要的是着手去做。我们可以在全职工作之余慢慢的进行。我很喜欢我现在所做的事情,而且我也是做完我的白天的正式工作后做这些的。这不容易,但很有意思,因为我正在实现我梦想的事情,我对我正在开发的软件充满热情。

也许只有我是这样想的,也许我是个怪人。也许我很傻,但我宁愿犯傻,宁愿活在我的梦想里拼搏,也不要找出一堆的借口。金钱的利诱不会带来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来自于爱和热情。你必须爱你所做的事情,你必须对你所做的事有热情。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你60岁时回首往事才发现“也许我应该给自己一次实现梦想的机会,也许我会成功的,也许我应该守住梦想”。但此时已经太晚了。你也许正在走向这个结局。

不要害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将是你犯的最大的错误。

励志文章2: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战胜年龄

奥地利作家托马斯·贝雷·阿尔德里奇有一句广为人捧的名言:抚平心灵皱纹,等于青春永驻。40岁后,这句话荣登我日记本扉页,我以最真诚的态度和最醒目的标示,指引自己尽可能抚平心绪的波澜,压缩身躯的欲望,自感“受益匪浅”。因之,我时常以“智慧”和“经验”,嘲笑那些付出昂贵代价从美容院买来曲线、仰仗冬虫夏草或羊胎素养出满面红光的“青春崇拜者”,视他们为“迷途羔羊”。每天,我打开日记本,总是虔诚地告诫自己:要放下全部忧思,战胜消逝的光阴,注入不老的信念。

然而,这个夏天,有个莫可名状的阴影顽强摇晃在我眼前、心底,有些曾经紧紧抓在手里的东西忽然变得沉默而遥远,就像冬日的薄雾。我突然感到有些厌倦,我问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这样——让青春不逝?阿尔德里奇的名言真的就是鲜花和掌声的祝福?我镇定的大脑发出惊慌无措的信号,坚定的下巴猛然决定远走他乡。我知道,我必须重新看待这个问题,如同我在出门前必须整理好褶皱的衣领。

问题其实很简单,却又因简单而复杂。

青春易逝,人要老去,是谁也无法抵御的自然之力,是任何哲人也辩驳不了的真理和纪律,人类的渺小与无奈被时间一点一点抽丝剥茧,明明白白地横陈在历史做作的姿态里,化妆品、染发剂、假牙、羊胎素的荒诞和可悲一览无余。不论是追求年轻的外表,抑或追求年轻的心,归根结底都一样,都是在不遗余力地和时间作战,与自然抗拒。然而,这是一场注定要输的战争!更何况,难道青春真的那么有价吗?年轻真的那么美好吗?彼之熊掌,此之砒霜。我们的人生在不断地更易状态,心灵的皱纹和身体的皱纹一样,无法抚平,也没必要去抚平,因为那其实是我们的财富,它在黑暗和误解中默默地改善着我们生存的选择和人生的际遇。它也许并不尽善尽美,但它像春华秋实一样,自然而然。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各自的花香。

是的,20岁有20岁的青春和诗意,40岁有40岁的皱纹和诗意。追求年轻外表固不可取,追求年轻的心也一样,年轻的心再美好,也照亮不了不再年轻的生命。生命是一道时间算术题,生老病死是一个公式,我们无须对光阴之足怀有太大的恐惧,并因为恐惧而改变自己足下的步伐,让20岁的诗意覆盖40岁的诗意。

励志文章3:走吧,同年华一起

会想起年幼时在每年夏天都会吃的秋梨膏,浓稠的有如汤药的黑色糖膏。只要一勺,对上白开水,便可以散尽整个炎夏的炙热。在每每甘甜殆尽的时候,口中总会留下些许的苦涩,稀薄却无比的真切。

和成长那么相似的味道。

甜蜜如伤。

一度对某些东西有着偏执的执着。

喜欢雨后泥土的味道;秋梨膏阳光般的蜜甜;小学校门对面那个微胖的大婶用手亲自擀皮做馅的骨汤馄饨;一本青春文学月刊;赖声川和他的话剧。

可是,尽管曾今如此的偏执,还是在某个瞬间毫无知觉的瓦解坍塌。

随着年华的增长,开始发现雨后的泥土味道中有了令人厌恶的咸腥;很难再在南方的城市中买到秋梨膏;因为道路改造,小学对面的商铺拆迁,骨汤馄饨搬至了城市的某个角落;手头开始吃紧,停买了青春文学月刊;再没时间允许自己看一部话剧。

原来时间是这样汹涌,年华飞逝。维系比想象中还要脆弱。

也许一个人可以几年如一。但是一个人又可以在几分钟内打开缠绕了几年的心结,只是因为某句话语,某个场景,某人的某颗眼泪。

时间不是度量的工具,成长亦是如此。

所谓年华,所谓人生。

听过这样的一件事:他城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他开一家传统旧式照相馆。市场上的摄影器材和技术无论怎么更新,他都从不关心。用的显影定影材料,渐渐停产。拍照片用的相纸也都是他的存货,最多用三年。他最开心的事,就是一个人在漆黑的小房子里,站在古老的曝光机前默念数字。似乎只有那样冲洗出来的照片,才有时光的记忆。

或许······

所谓年华,所谓人生,是自己的事才对,和别人又有什么关系。也许老人的结局呢,是最终被淘汰,但有谁能说他是对还是错。

后来一次喜得朋友带回的秋梨膏,一样同年幼时那样,舀出一勺,用水调开,迫不及待地喝下。在甘甜散尽后的苦涩中多了另一种味道——回甜,和苦涩一样的稀薄,却比苦涩更加永久,更加真实。

我想。我还不知道在这世间,到底还要擦过多少人的肩旁,才能正确地停下来。但我一如年少时那般稚气的相信,相信着即便年华荏苒;时事变幻不测;成长再苦涩刻骨,总会有回味甘甜之时。

可能。

只有在年华的逝去之中,人才会有了阅历,才会懂得对些东西真正的执着,透彻的了解。

走吧,同年华一起。

励志文章4:写给我的毕业季

我是一个做事细致,却常会在平常生活中犯糊涂的人,总是犯那种“嗯,我要把什么什么放在一个重要的地方,这样以后容易找到”,结果总是转身以后就把所谓的“重要地方”抛诸脑后的错误,这种事情在我可怜的钥匙上屡试不爽。

后来,我开始在钥匙环上拼命地挂上各种挂件,钥匙体积变大揣在包里找起来容易多了。住校以后,原来只有一把家里门钥匙的,就又多了五把宿舍钥匙。我很喜欢每次别人看到我的钥匙环都好奇地翻看半天我那些零零碎碎的挂件时的神情,有一种很诡异的满足感。大概是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吧。

可是,我现在毕业了。

考完最后一门生物的时候,和老爸老妈一起开着车子去宿舍搬东西。当我一手把好不容易从钥匙环上弄下来的钥匙交给宿舍老师,一手从老师那里接过当初住宿舍拿钥匙时交的30块钱押金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

现在,钥匙环上只剩下一把钥匙了,回到了三年以前的样子。那些稀奇古怪的挂件们再也不能像当初一样给我满足感了。原来对我而言,家,学校,宿舍,是我生活的全部。一个星期内我总要在这三个地方辗转,我曾经不止一次的抱怨过交通有多不方便,地铁有多挤,公交车有多吵,可是即使现在我再抱怨,我出行的目的也和当初不一样了。钥匙上的挂件们忽然显得多余起来。

还记得高一那时候去脑科医院做义工的时光,那个小男孩哭着求我给他妈妈打电话让他妈妈去看他,不知道那个答应我去看孩子的母亲最后有没有兑现承诺,那次好像也是我最后一次去那里看他们陪他们玩的时候。

高一二食堂小卖部的大叔是认识我的,知道我最喜欢吃巧克力口味的奶昔,有时候即使是冬天也会跟我开玩笑说“又来吃奶昔啊~”,可是等我高二的时候他就不在那干活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高一美食节的时候,三班孩子苦想名字未果,最后干脆就叫“金中三食堂”了,现在想想感觉好幼稚。

高二一开始看到老班的时候,想到外面的传言,觉得她会是个很凶的人,可是从这两天她送考的样子来看,似乎也并不是这样。

学校附近西部的面食老板也认得我,因为我每次去不管吃什么都是“不要洋葱不要香菜”的,因为据说像我这种要求还是很少见的,而且我又经常去吃。老板每天看那么多人进进出出吃面的,还能记得我真是感到荣幸啊。

高二布置教室的时候,班级外面的走廊被贴了一排音符,高三搬到新楼重新布置的时候,外面的走廊是被贴了一排星星。不知道现在高二那儿的音符还在不在?

高三有一阵子我特别喜欢数学校足球场边那一圈的窨井盖的个数,数了好多次,终于最后确定那一圈一共有632个窨井盖。这个数字也许并没有什么意义,却让我高兴了好几天。

住在学校的最后一个晚上晚饭吃的是烤肉拌饭,还记得因为去太早了,店里就只有我和同学,老板还和我们闲扯了半天,叫我们用平常心对待高考,祝我们考上清华北大,我们笑称给我们一个东大就够了。

我现在最烦的就是每次当我大呼“我解放了”,“我自由了”的时候别人无情浇过来的冷水,总是一副教育家的姿态摆在那儿,告诉我别傻了,现实多残酷。

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走路。纵然我们涉世未深,可是身边大人们之间的应酬交际纠葛见的还会少吗?我只是在考完的那一刻,想为逝去的人生第一阶段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纵谁都曾在高中结束的时候有过这种解脱了的感觉吧,心里那一刻的了然不需要别人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在那苦口婆心地教诲。

只想带着最洒脱的心情,用美好的目光去审视这个即将到来的世界,为什么又总是有人不辞辛苦地在那叨叨不休呢。

我知道前路艰险,但我以后绝对不会为了我这刻喊出的“终于解脱了”而后悔。

如果非要说我傻,那就让我继续地傻上一段时间吧,我乐意。

谨以此文,纪念我逝去的高中生涯,纪念我的毕业季。

励志文章5:别休息太久,后面的人会追上来

人生是一条长路,在半路的时候,你会看见你前面有人,或者后面有人。但是如果你休息时间太长,后面的人就会追赶上来。但是如果你加倍努力,前面的人也会被你超越。

我小时候有一个青梅竹马的男同学,非常青梅竹马,我爹妈一直打算拿我换他回家。他小时候长得非常英俊,成绩不是一般的好,总之,当时是所有家长们期待的那种完美小孩。我小时候对他又嫉又恨又羡慕,感情很复杂。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转学出我们那个工厂子弟学校,去了当时市里最好的学校。然后不断听闻他这个考试第一,那个比赛第一的。

后来就失去联络,我也回上海读书。不过高考的时候,他是以全省第五的成绩,进入医学院就读。大二的时候回去过一次,在暑假里一起玩,听他说种.种做医生的梦想,非常向往。那时候,他还是很帅,有一个漂亮的音乐学院的拉小提琴的女朋友。他非常刻苦,我记得当年他在学校的作息是每天5点起床,跑步1万米,然后去图书馆看书,晚上12点前睡觉。

然后就是我们熟悉的人圈子里传言他疯了,神经病或者精神病不知道,总之退学养病去了。听说的时候我大哭一场。当时写了一篇日记说,完蛋了,这么天才优秀的人毁了。

工作的时候又见过他一次,那时候他又黑又胖,完全失去了以前的轮廓。据说是药物激素的结果。他已经不能做医生,但凭以前学医的底子,在做医药销售,他来问我看看有什么路子。

当年让我最伤心的,还不是他外形的改变,而是他的那种市侩气。我又写了一篇日记,大意是造化弄人,一个天才的医生变成了一个庸俗的推销员。

再后来,听说他药卖得不错,攒了一切钱。然后又创业做了一个糖尿病网站,也结婚生子过得很幸福。那时候我才真正欣慰起来。

他的故事,让我明白,人生真的是一次长跑,起起伏伏在所难免。

以前在学校里都有一些我羡慕嫉妒恨的对象,例如万人追逐的校花之流,也如中文底子特别好,可以填古诗词的人。当然也有那些平时天天看闲书考试每次都第一的怪才。有那些自己研究玩魔方还编口诀来教我们转6面的人。有那种连专业课老师都要叹服的艺术家。

总之,现在想来,大多数那时候我羡慕嫉妒恨的人,已经泯然众人矣。

时间是一把利器,它经常把你的优势削没,让你再一次跟众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一个人的时间花在哪里是看得出来的。

有人提出来说,我说“泯然众人矣”是以一种标准衡量所有人。而我想说的,恰恰是,我说的泯然众人的人,他们过得都算不错。至少在经济上都还算不错,工作顺利,家庭有幸福也有不幸福。有人甚至因为加入早期的创业公司,拿到期权早就退休,天天喊着大家打麻将了。

但是回想当年,校花我不太清楚她的理想是什么。玩魔方的那个家伙,理想是中科院院士,如今好像在做it民工。填古诗词的那个人,现在在做会计,她说连书都不看了,填诗词不过是年少轻狂而已。天天看闲书考试第一的那个,好像进的是国企编制,几年前听说他要升副处,公司里勾心斗角地厉害。

而我们同学或者朋友聚会,大家已经很少谈及当年的理想了。甚至连现在的小理想都很少谈及。大家好像被房子、家庭捆着。

我当然可以理解很多人说的,他们的幸福快乐我不知道。实际上,他们大部分人虽然不见得用得上“幸福快乐”四个字,但平安知足是肯定的。但关键也在这个“知足”上面。

用《时间心理学》的概念来说,就是现在维度的时间观念太强了,现在时间观念太强是以未来为代价的。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家只考虑到现在还房贷养孩子,实际上就会遇见未来如果房子出现泡沫,如果孩子不能让你满意的忧虑。另外,物质的东西追求太多,精神上未来的空虚是可以预见的。

当然,这篇日记主要想讲的不是这些问题。我说的那个男生的故事,是想夸奖他从人生低谷中挣扎出来,正如大家说的,别说他创业成功与否,单是他从病魔中挣扎出来,娶妻生子,已经是伟大的成就。

而我说的当年我羡慕嫉妒恨的人,是当年我觉得高高在上,无法企及的人。而现在,我觉得经过我自己的努力,大家已经没有太大差别了。

前不久很巧的机会,遇见我以前某公司的一个partner,想当年,我进公司的时候p已经是我梦想的终点了。大部分人,一辈子的奋斗目标,不就是在公司一步一步走上去,混成个p吗?但那次我跟他接触了下,觉得他思维很狭隘,做法很可笑。回家我跟暖手同学说,暖手说,那是因为你现在眼界已经不同了。

上一篇:新闻营销知识下一篇:杭州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