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制改革

2024-05-20

双轨制改革(精选13篇)

双轨制改革 篇1

公立医院改革方案--总算出台了。从领导讲话和媒体的宣传来看,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成为强调的重点。然而,对于公益性本身却没有一个清楚和统一的定义。

除非政府补贴,公立医院显然无法长期维持亏本经营。方案提出政府增加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解决公立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购买大型设备的资金。这样一来,公立医院的收入将主要用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需

要,而扩大再生产和技术更新的资金主要靠政府投入解决。假如政府真能够解决我国上万家公立医院资金需要的话,公立医院加上没有交税负担,那他们就没有理由不向社会提供“廉价”(低于全部成本)的医疗服务。如果这就是所说的公益性,那么公立医院改革的成败便取决于政府投入资金的保证。

事实上,即使撇开什么是公益性和如何实现公益性的争论,公立医院改革的艰巨远不止是政府资金投入的问题。目前公立医院存在的问题,以及整个医疗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与我国经济改革之前许多行业的状况非常相似。消费者(病人)对医疗服务非常不满,这集中反映在看病贵、看病难和服务质量问题上。不仅如此,服务的供给方也不满意,医生成为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大家抢着当公务员,医学院成为非热门专业,而且大量医学院毕业生也流出医疗服务行业之外。

有种现象很值得琢磨:旦凡政府过度控制的行业,大都是老百姓最不满意的行业。

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实践的经验表明,改革首先就是冲破国有企业的垄断,各种非国有力量的成长带来了市场竞争,推动了整个行业的面貌变化。相信大家还记得,改革以前零售服务业大门朝南坐,消费者花钱找气受的情景。当民营和外资进入以后,对国营零售服务业带来巨大冲击,消费者才开始尝到了“上帝”的味道。今天再走进商场,那种营业员对顾客冷若冰霜的景象已难再见。

医疗服务之所以今天仍然是消费者最不满意的服务行业,显然与公立医院几乎一统天下的垄断地位密切相关。公立医院的垄断尤其表现在三甲医院的垄断力量上,而且这种垄断力量还在通过种种方式不断扩大和强化。民营医院尽管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生存环境中,与公立医院根本不在一个平等的竞争平台上。我国现有医疗资源与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相比,仍然极度匮乏。然而医疗服务行业的垄断和封闭,严重阻碍了我国医疗资源的扩大和增长。

公立医院,特别是三甲大医院的垄断力量,与政府卫生部门和卫生部门领导人的来源和利益密切相关。我国政府卫生部门的领导人大多来源于三甲医院,而且本身多是医疗专业人员。许多领导人在担任行政领导工作的同时,仍然从事临床工作。因此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他们的利益与三甲医院密切相关。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医改措施根本无法触及公立医院、特别是公立三甲医院的利益,从而无法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医疗卫生竞争市场。

因此,公立医院改革要想取得真正成效,不仅需要对公立医院本身进行改革,还需要打开大门引进各种非公有医疗服务的力量,特别是医疗服务行业的优秀服务模式。台湾公立医院改革和医疗服务行业面貌的改变与非公立医院的市场进入和打破垄断密切相关。我们需要通过开放和引进,改变目前我国医疗服务业的现有服务观念和模式,使得病人成为医疗服务业的上帝,同时也使得医生成为最受人尊重的职业之一。如果能够在开放和引进上有重大推进,将会在根本上改变我国医疗服务行业的生态环境,推动医改的实质性进展。

双轨制改革 篇2

养老“双轨制”的不合理, 已经成为人民热议的话题, 很多人将它称为“歪政策”。老百姓不禁问道:设计养老保险这一制度, 初衷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 理应是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而不是彰显在职时的身份差异。所以, 养老“双轨制”必然要“并轨”, 这也是大势所趋。

所谓的养老“双轨制”, 养老金的多少只是表现, 背后则是养老金计算方式、来源、管理等方面的不同。在计算上, 企业职工是以职业生涯中平均工资水平为基数;机关单位则是以退休时的最高工资为基数, 期间差别, 可想而知。同时, 企业职工养老金, 在某种意义上是“权利和义务”统一, 要“收支平衡”, 因而严控增长幅度;机关单位的养老制度, 还留存计划经济色彩, 国家财政负有“无限责任”, 在国家财力增长的情况下, 支付压力必然较小。而包括养老金的调整政策等, 也都因起点的不同而不同, 因此更加剧了“双轨”的差别。

当下, 养老“双轨制”所带来的问题已经显而易见。谁不想有更好的待遇?谁不愿意老有所依?所以, 现今很多企业人才流入机关单位,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也是“公务员热”高烧不退的原因之一。“双轨”的“不接轨”, 同样造成人员在企业和机关之间流动的障碍。更重要的是, 这种“双轨制”有悖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退休之后, 无论是企业职工还是机关单位人员, 都已经变成了“社会人”。从社会伦理角度看, 养老金是社会对劳动者的“反哺”, 以人为本、公平公正是必要前提;从国家伦理看, 正如歌曲中所唱的“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 每个成员退离休后应得到平等回报。

而另据统计, 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67亿, 占总人口的12.5%。全国老龄办负责人日前也介绍, “十二五”时期, 中国人口将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三个新特征。随着“银色浪潮”的日益逼近, 养老正在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而为了能让那些为国家贡献一生的老人们拥有一个更加幸福的养老轨迹, 养老“双轨制”改革已迫在眉睫。

改革:在“深水区”继续推进

舆论对于建立统一的国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呼声甚高。而在这之前的几年里, 每年也都有两会代表、委员提出相关议案提案。中央政府已从2005年起连续六年七次提高企业退休职工的待遇, 原来很低的企业退休人员工资, 大多升到1300元~1500元, 企业退休人员的总体待遇翻了一番, 可是因为其基数过低, 养老收入“鸿沟”依然存在, 企业退休人员与公职人员的退休待遇之间的差距并没有缩小。

虽然多数人认为养老“双轨制”不公平, 但是要企业职工养老金往机关干部靠, 难;机关退休干部自降养老金, 往企业职工靠, 也难。“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 短期内难以改变。

有专家指出, 如果将企业养老金发放标准与机关事业单位的标准接轨, 前提条件是前期的缴纳标准要提高, 这意味着企业要多花钱, 而我国的企业, 往往是建立在低人力成本、低土地价格、高耗能的模式之上, 当人力资源成本优势逐渐丧失, 也就意味着企业收益下降甚至亏本。每年的“两会”上, 有些代表委员来自企业一线, 这应该也是他们不愿就此发言的一个原因吧。

如今, 养老“双轨制”已经让养老制度形成了庞大的利益群体。2009年, 国家也试图对学校事业单位进行社保改革, 向企业看齐, 但却遭到强烈反对。“就高不就低”是人们的普遍心理———“早已享受机关退休待遇, 为何从我开始取消?”

可以说,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十分艰难, 也有阵痛的过程。改革引发了一些事业单位职工的担忧, 即自己退休收入是否也会下降。而且, 按照改革设计, 即使事业单位和企业一致了, 其与机关公务员之间形成的“新双轨制”, 依然有“鸿沟”存在。

所以, 有人直言:从机关退休和从企业退休是两条路, 现在只能想方设法把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提上去。社会保障专家郑功成也主张, 现阶段无论是从历史路径、管理成本还是从制度模式考量, 我国只建立一个养老保险制度并不具有现实性。毕竟, 养老“双轨制”的形成具有历史性和复杂性, 难以在很短时期内完全消除。“‘双轨制’与否并不是关键, 关键的是这个差距。”郑功成认为, “公平是要逐步实现的”, 缩小企业退休人员与公职退休人员退休金的差距, 肯定会是2012年之前的一个重点工作。

2月27日上午, 在与全国网民交流时,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指出了养老保险改革的方向, 并提出三项解决措施:继续提高企业离退休职工待遇、在企业具有年薪的地方应拿出一部分来增加退休职工的工资、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养老保险改革等。温家宝指出:“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养老保险改革, 在我国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我们必须慎重、稳妥地加以处理, 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先进行试点, 逐步积累经验, 使我们整个国家能形成一个规范的养老保险制度。我想, 这一天会到来的。”

早在2009年初, 广东、山西、上海、浙江、重庆等5个省市, 被确定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但截至目前, 五个试点省市的实施方案都未出台。解决“养老金双轨制”问题迟迟得不到推进,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 既是养老制度的制定者, 又是受益者, 双重身份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可以预料, 如果要削减现有群体的养老金待遇, 自然会面临很多阻力。要解决这个问题, 有专家指出, 不妨走“帕累托改进”或增量改革的路子, 不减少各群体现在养老金的数额, 但增量部分绝大多数用于企业退休人员等弱势群体的福利增长。不“削峰”, 但要大力、尽快“填谷”。

对此, 也有不少人以为, 像养老“双轨制”这样涉及众多人切身利益的事情, 应当突破“先试点、再推广”的传统工作模式, 不宜一拖再拖, 而应“一步到位”, 让更多人及时享受到公平的阳光。养老“双轨制”本质上是一种特权, 多年以来之所以无法废除, 根本原因在于既得利益者不肯放弃这种附属于身份上的特权。其实, 在我国财力日益增长的今天, 废除养老“双轨制”的时机已经成熟, 是到了该拿出勇气和决心向养老双轨制说“再见”的时候了!就像有人说的:“政府部门一定得动真格取消养老‘双轨制’, 绝不能老是像撒胡椒面一样的加点钱, 只顺气, 不饱肚。”

的确, 养老“双轨制”的问题、成因、危害、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等, 社会早有共识, 关键是决策者的勇气、决心、具体方案层面的问题。正如宋晓梧委员所说, “问题实质不是理论争论, 而是利益调整。”现在的关键不是“提办法”, 而是“下决心”。”解决养老‘双轨制’问题, 责任感和勇气目前来说是第一位的。只要战役决心一下, 战术、办法有的是。”

不过, 也有专家指出:“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而缩小“落差”则需多措并举。其实, 养老收入的差异实际上相当复杂。比如有的事业单位完全由国家财政承担, 不纳入社保体系;有的事业单位进行了企业化改革, 通过市场运作自行缴费。在企业中也有类似情况。因此, 同样是事业单位、企业单位, 也有不同标准, 内部也需要逐渐拉平。

社会对“养老待遇公平”期待已久, 无论从社会公平角度考虑, 还是从财政负担考虑, 养老制度改革都必须在“深水区”继续推进。

“双轨制”之外

我国养老体制因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牵涉面广, 所以改革更要务实慎微。事实上, 公众之所以对养老“双轨制”不满, 不在于这种“双轨制”的顽固存在, 而在于社会养老保障覆盖水平与保障力度上的过度分化。

正因为如此, 打破养老“双轨制”的难点并不在“双轨”, 而在怎样寻求从“双轨”到“单轨”的合理制度路径, 它既要体现改革手段自身的艺术性与智慧性, 同时在新旧养老机制的过渡中, 保证平稳的衔接。在此过程中, 以累加的制度建设, 将企业职工直至所有社会成员都纳入无差别的有保障的养老福利体系中来。毫无疑问, 这需要渐进式的改革方向与方式, 也需要清晰的改革时间表。

值得庆幸的是, 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已走在路上。就改革方向而言, 2005年至今, 国家已七次提高企退人员基本养老金,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正式下发, 重要内容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基本一致;就改革时间表而言, 2010年3月,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也透露:养老金在机关、事业和企业单位之间的制度衔接问题, 十七大已作出明确的方向性规定, 将逐步推开。

社保改革“双轨制”终将合并统一 篇3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胡晓义介绍,以养老保险制度为例,2008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养老金双轨制 篇4

养老金“双轨制”的退休制度: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则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这种“双轨制”使得企业退休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养老金收入上的差距极为不合理。

养老金双轨制是当今中国社会最大的不公平、不合法政策,违背了社会主义宗旨,从制度上将中国社会划分了两个类似封建社会的社会阶级,为机关事业单位编制职工规定了达到正常待遇三到五倍的超国民待遇,贬低了企业职工及其他从业者的社会地位与尊严,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社会矛盾,并为青少年的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产生了负面影响。因为机关事业单位不缴纳或很少缴纳社会保险,直接从国家财政支出养老金,所以从本质上来讲,养老金双轨制是一种歧视性的剥削政策,是以剥削所有纳税人为基础的。

[养老金双轨制]

我国养老金双轨制正式清扫 篇5

国务院印发《关于构造奇迹单元事恋职员养老保险制度改良的抉择》,抉择从10月1日起对构造奇迹单元事恋职员养老保险制度举办改良;清扫原有的构造奇迹单元和企业间养老的“双轨制”,世界公事员、大夫、西席、科研职员等近4000万构造奇迹单元职员养宿将辞别 “免缴费”期间,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曾经被很多人倾慕的“铁饭碗”被冲破。

改良后的构造奇迹单元职员新的根基养老金报酬分为两部门:一是基本养老金,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改良抉择,根基养老保险方面,单元按人为总额的20%缴费;小我私纪獯本人缴费人为的8%缴费,本人缴费人为高于内地职工均匀人为3倍的部门不纳入缴费基数,低于均匀人为60%的以60%为基数缴费,即“300%封顶、60%托底”。

双轨制清扫后,养老金不再按级别发放,而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抉择明晰,对改良前介入事变、改良退却休的职员,通过实施过渡性法子,保持报酬程度不低落。总的原则现实就是“老人老步伐、新人新制度、中人慢慢过渡”。

“老人”是肘锸扬前已退休的职员,他们原报酬维持稳固,并介入此后的报酬调解。“新人”是肘锸扬后新介入事变的职员,他们未来退休时,根基养老金为基本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门之和。这与介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根基同等。“中人”是肘锸扬前介入事变、改良退却休的职员。

同时抉择,同一进步世界城乡住民根基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最低尺度,再次进步世界企业退休职员根基养老金尺度。

双轨制改革 篇6

发布时间: 2013-06-03 14:16:56 作者:李群河 杨维维 刘晓林 来源: 恒和信律师事务所 我要评论(0)摘要: 律师事务所是否有一套完善的律师分配管理机制,关系其生存与发展。但目前部分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分配制度...恒和信律师事务所 李群河 杨维维 刘晓林

一、律师事务所利益分配制度的发展阶段

回顾我国律师业发展的历史,律师事务所分配方式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律师业恢复之初,律师事务所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律师的身份属于占编人员,按级别领取工资和津贴,因而此阶段基本上无所谓分配问题。(2)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后,合伙合作制律师事务所由试点到推开,随着律师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度加深,律师的收费也逐渐提高,出现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律师事务所,在某些领域(如金融证券、涉外业务领域等)形成一定的品牌优势。其时,律师事务所的内部分配机制大都采用成本分担制,事务所各律师业务相互独立,业务创收及成本独立核算,收益分配各自为政。(3)9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办所的改制,涌现出一批合作更紧密、更注重整体及事务所品牌的律师事务所,事务所利益分配机制逐渐由成本分担制向利润共享制过渡,但这种模式只限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所名所,大部分所实行的是提成制或以提成制分配方式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分配制度。

二、律师事务所几种主要分配方式的论述

目前,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利益的分配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1)平均分配制;(2)份额分配制;(3)各自提成制;(4)计点制。

(一)平均分配制

所谓平均分配制,是指合伙人均摊成本,均享收益的分配方式。在这种分配方式下,合伙人间不再计算每个人的创收数额和应摊成本,每年的事务所的收入减去支出后的余额由合伙人等额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方式比较适用于合伙制事务所的发展初期,此时事务所的规模较小,业务量也较少,合伙人之间的业务能力没有明显差异,合伙人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如何尽快拓展业务,而较少关注个人利益。因此,在发展初期采用这种分配方式有利于保持合伙人队伍的团结,促进合伙人之间的协作,并通过这种团队的形式使合伙人互相进行磨合,建立起合伙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但是当事务所发展到一定规模,事务所的业务量逐渐增加、合伙人数目逐步增多且合伙人间的业务发展不大均衡的情况下,平均分配制就会逐渐暴露出某些问题。

(二)份额分配制

所谓份额分配制,是指合伙人之间按照出资份额或者约定份额分配利润的分配方式。在这种制度下,合伙人分配利润的多少取决于合伙人出资的多少或约定的分配比例的高与低,而不是取决于其对事务所的贡献。对于这种分配方式,不论其承担成本的方式是均摊成本,或者是按比例(约定比例、出资比例或者创收比例)承担成本等等,都不是一种可取的分配方式。对于按照出资份额分配利润,实际上抹杀了合伙制“人合”的特征,抹杀了事务所的发展动力和创收来源都在于合伙人、律师及其拥有的知识这一规律,而使事务所从性质上成为了“资合”公司。

(三)各自提成制

各自提成制完全是按照个人贡献来分享利润,虽然尊重了合伙人的个人贡献,能鼓励合伙人个人快速发展,但对于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发展来说,各自提成制忽略了合伙制要求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要求合伙人之间共同努力,共同促进合伙事业的发展,要求合伙人之间权利义务的一致性。而在各自提成制的情况下,实际上合伙制已名存实亡,合伙几乎已变成了合伙人个人开业的联合。可见各自提成制无法充分发挥合伙人的整体优势,提高事务所的整体竞争力,必然会使事务所在一些需要综合法律服务的大型项目中处于劣势地位。

(四)计点分配制

所谓计点制,一般是指根据每个合伙人的资历及贡献等要素按照事先确定的标准折算成相应的点数,再根据每个合伙人的点数来确定其在利润分配中应占的比例。合伙人根据其点数的多少来决定当年应分配利润的多少。

计点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平均分配制和各自提成制在事务所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的弊病,既考虑了合伙人权利义务的一致性,维护了合伙人队伍的团结,从而使合伙人能够充分团体优势,又考虑了合伙人对事务所贡献的不一致性,鼓励了合伙人发展的积极性,从而使合伙人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因此,目前对于规模比较大的事务所,计点制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分配制度。当然,计点制在实行中也会有一定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合伙人就如何确定能够折算成点数的具体指标以及如何将这些指标具体量化为点数上会产生一定矛盾,这就需要合伙人之间进行协商、沟通和妥协,最终达成一个大家相对比较满意的方案。

通过以上四种利益分配制度的比较,每种制度都有其优缺点,都在事务所的不同发展阶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后面发展起来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比之前的制度更加的完善,更加的科学,但是,因为每个事务所面临的具体发展问题不相同,所以在利益分配方式的选择上各具特色。

三、律师事务所利益分配方式的选择

事务所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采用的分配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与其相适应的分配模式,适宜的分配模式会激发律师的潜能,促进律师事务所的长足发展,反之,不适宜的分配模式将会阻碍它的发展甚至出现倒退,因此,律所应当因时制宜,明确自身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需求。

比如中伦金通,他在合伙形式和分配机制方面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合伙人“利润均享”阶段到“成本计点制”阶段再到目前采用的“利润计制”,可以说,目前的分配制度暂时满足了他的发展需要,并且在不断地改进;再比如君合律师事务所,君合采用整体核算式的收支统一管理制度。对成本承担,君合采用的是事务所综合成本和个人成本分别支付的方式。对于利润的分配方案,则根据三个原则来确定:一是多劳多得、鼓励创收。二是体现事务所的整体合作。如规定事务所纯利润的30%可以按照合伙人人数平均进行分配;三是考虑综合因素。金杜在经济体制上采取整体核算式的管理制度,事务所成本由事务所同一支付,利润分配按照利润评价结果,实行计点制分配。对于合伙人的业绩评价,强调以完成业务收费定额和为事务所工作时间总量并重为基础,由管委会依据合伙人协议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综合评价。事务所对合伙人的年终评价应优先肯定和考虑那些业务收入额大且为事务所工作时间量大的合伙人,并根据合伙人协议予以肯定、鼓励和奖励。

就笔者所在的四川恒和信律师事务所的现状为例,原有的提成制利益分配模式不能满足恒和信所的发展要求,已经成为恒和信所发展壮大的瓶颈,因此,制定新的行之有效的利益分配模式已经迫在眉急,在新的阶段,综合分析恒和信所的利益结构模式和发展方向以及律师的利益诉求的前提下,恒和信所的利益分配模式偏向于计点制。它对于激发事务所的团队建设、业务交流和沟通以及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所以,这种计点制作为律所发展背后的利润分配模式将成为选择的重点,在计点制下,又包括了很多种计点方式,如成本计点制、利润计点制等,具体选择何种计点制要充分权衡其利弊以及该种方式是否有利于律所的长期发展。

可以说每个律师事务所的分配机制各不相同,因为每个事务所的发展问题千姿百态,所以恒和信所的发展模式不能照搬其他所得具体措施,而只能因地制宜,制定适合自身的分配制度,当然,可以以其他所的成功模式为借鉴,在此基础上,根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同律师、助理以及行政人员等本身在事务所中的职责不同,形成有恒和信所特色的双轨制利益分配机制。

四、恒和信所的双轨制绩效考核机制

恒和信所在分析各种分配方式以及其他事务所的实践状况后,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分配制度,并根据管理对象的不同,制定了两套不同的利益分配体系,两套体系都主要还是以计点制为核心,但在具体操作上又不同于现有的实施计点制的事务所。所谓双轨制绩效考核机制就是指根据对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考核机制,具体而言,就是在事务所中划分为合伙人和律师、律师助理、行政人员两大类,根据两大类在事务所中的角色不同制定不同的绩效考核机制。双轨制制定的必要性在于两套制度的目的不完全相同,针对合伙人的考核制度的目的在于合理平衡合伙人之间的利益分配,使合伙人在不断拓展业务的同时,还能积极的投身于事务所的行政管理和品牌的建设中去;而针对律师、行政人员等的考核制度的目的则在于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关注事务所的公共建设。

(一)针对律师、行政人员等的绩效考核

针对所有律师和助理以及行政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考核的内容包括主要业务完成情况和公共事务建设,两部分的基准分分别是60分和40分,在主要业务下,根据员工工作性质的不同,制定相应的业务标准,每一等级的业务标准对应规定的计点数,年终,根据员工的业务完成情况计算出其计点数;而在公共事务建设方面,则主要由两方面内容组成,分别是加分项目和扣分项目,在加分项目下包含一些具体的要素,比如在某著名刊物发表文章或得到奖励;被评为优秀律师扩大了事务所的知名度;承办影响力案件提高了律所的声誉;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介扩大了律所的知名度等,根据具体的情形予以增加相应的分数,同理,减分项目也包括一些具体的要素,诸如:上班迟到或者不参加每月的集体学习;服务态度不好,被客户投诉等其他有损事务所声誉的行为。根据增减分的具体要素对员工进行考核、计分,被考核对象两部分的年终综合得分将成为评选优秀员工的标准以及作为年度调薪的依据。这种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律师只关注业务,不注重整个事务所团队发展的弊端,使其在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的投身于事务所的建设中去,而不仅仅把律所只当做是工作的载体,使事务所不单单是合伙人的事务所,而是整个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事务所,这样才有利于事务所的长期发展和不断的壮大。

(二)针对合伙人的绩效考核

而对于合伙人,因其业务和工作范围以及职责的不同,所以需要制定一套不同于一般的律师、助理以及行政人员的制度,这样的区别性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工作的效率化和专业化。以恒和信所为例,如在合伙人之间,通过协议将事务所税后利润总额的30%作为待分配利润(30%M),将计点的基数分为四部分,分别为事务所投资、资历、业绩以及事务所公共建设贡献,所占比重根据合伙人会议达成一定的比例(如12%,8%,70%,10%),首先,根据合伙人的原始投资额来确定一定的计点数,并且该投资除了参与本年度的利润分配以外,还可以累积参加下一年度的分配;其次,对于资历,资历是一名律师工作经验的最直接的证明,同时,资历还包括律师的学历,所以资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律师的职业能力,因此也成为考核的重点,如工作一年计点为1,以此类推,直到达到最高限制,同样资历作为经验的累积,除了参与本年度的利润分配以外,还可以继续参与下一年的的分配。再次,业绩作为合伙人的核心事务,在所有的考核内容中占的比重自然也应该是最重的,应该是考核的核心部分,如规定以10万为一个计点档次,每增加10万计1点,事务所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阶段的不同,来规定相适应的计点档次,促使合伙人不断的拓展自己的业务,发展业务量;最后是事务所公共事务建设,将合伙人对事务所的公共事务建设具体为若干要素,如:担任社会公共职务或者是参与政府活动、发表重要学术论文或者著作并扩大律所荣誉、获得重要嘉奖或者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介扩大事务所知名度等等,根据合伙人的完成情况来确定计点数;年末,统计出每个合伙人各计点项目的计点数(如xn,yn,zn,wn),计算出合伙人的各项目计点数分别在该项目所有合伙人计点总和中所占的比重(xn/∑xn,yn/∑yn,zn/∑zn,wn/∑wn),再根据个项目在待分配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利用加权平均计算出每个合伙人的四个项目分别应分配的利润,即:30%M*(12%* xn/∑xn+8%* yn/∑yn+70%* zn/∑zn+10%* wn/∑wn)。

通过计点制作为合伙人之间利润分配的依据,能够有效的调动合伙人的工作节奏,能相对兼顾律所建设的其他方面,使其工作重心有所偏移,不至于一味的倾注在自身业绩方面,当然,业绩作为律师的本职工作肯定也是计点考核的核心所在。根据已经实行计点考核制度的律师事务所的发展经验,这种制度在事务所的发展中体现出了他的优越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事务所的发展矛盾。恒和信所制定的双轨制也将在事务所的发展实践中来检验其实用性和科学性。

五、总结

林毅夫:中国双轨制改革迫在眉睫 篇7

日前, 经济学家林毅夫在2013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 在当下的经济形势下, 中国有条件也应该推进中国的双轨制改革。他表示, 现在经济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双轨制改革不到位造成的。因此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 让企业平等使用各种生产要素, 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给民营企业更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林毅夫表示, 现在经济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双轨制带来的扭曲。这些扭曲主要体现在:金融结构的扭曲 (金融行业的大银行, 只能给大企业和富人提供服务) 、资源税费的扭曲 (主要体现为资源价格非常低) 和服务业 (如电信、交通部门) 的垄断导致分配不均, 收入向富人和大企业倾斜;富人和大企业消费倾向低, 导致消费和储蓄不均衡;储蓄和投资比重高, 国内的消费比重低, 导致国际贸易的不均衡。

他指出, 双轨制改革需要在三方面推进。第一, 治理金融过度集中的问题, 应该发展能够给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地区中小银行或地区中小金融机构。第二, 提供资源税费水平。原来的资源基本是白给的, 现在应该将资源的费率提高到国际的合理水平, 让山西煤老板的故事不再发生。第三, 放开民营企业向电信、交通等垄断性行业的准入和竞争。原来的电信交通等垄断行业, 由于过去资本很密集, 靠国有企业的经营, 赋予其垄断地位来克服不符合比较优势的问题。现在他们都是盈利的、具有竞争力的行业, 可以允许民营经济进入与其竞争, 深化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按照比较优势发展。

双轨制改革 篇8

首先,重庆征收房产税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中国房地产2003年后的又一次双轨制时期,即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并重。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提出,重庆今年新开工公租房1350万平方米,通过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结构合理、供求平衡、秩序规范。可以想象,商品房将成为重庆市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不论从地方财政,还是城镇化、保障体系的成本,商品房都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

其次,重庆房产税的开征并不意味着对土地财政的彻底替代,而是实行土地财政与房产税并存的双轨制,这是中国新一轮改革中出现的双轨并行局面。

我国对土地财政依赖极其严重,非朝夕可解。按财政部数据,预计全年全国财政收入将破8万亿元,保守估算,2.7万亿元的地价款收入将占全国财政收入的33.75%,占据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国土部去年计划供应住宅用地18.5万公顷,同比增140%。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许多地方政府并未如期完成,而是以饥饿治疗在年末推动土地价格节节上升。

据中原地产的数据,去年前8月11个城市完成全年商品住宅供地计划的47%,土地出让金收入却已达去年同期的76%,除上海外,一线城市只完成去年供地计划的20%~30%。

一线城市(含杭州)仅上海超额完成土地供应计划;深圳、北京完成率分别为76%和61%;广州最低,仅41%。二三线城市完成率普遍好于一线城市,但温州、重庆仅27%和23%,为完成率最低的城市。说明重庆市对于土地之依赖,对于饥饿疗法手法运用之娴熟。

第三,重庆房产税征收门槛较高,但税率有可能高于预期。

此前黄奇帆曾表示,重庆将对价格高于市场均价3倍的“高价房”收取1%的房产税。高于市场均价3倍,主要包括别墅、高档大户型商品房,对别墅将不论面积和价格一律征收房产税;高档大户型商品房须其评估价值达到一定价格以上才征收。而1%高于此前披露的0.6%、0.8%,但低于1986年出台的《房产税暂行条例》1.2%的税率。

有关方面对房产税抱有较高指望,财科所希望东部省市通过房产税、西部省市通过资源税弥补地方财政不足。在亚洲国家的一些大城市,房地产税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一般在23%~54%之间,而我国目前占比还只有3%左右。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我国通胀预期继续恶化,那么房产税无法抵挡汹涌如潮的投资人群。说到底,房地产投资是个货币现象。

双轨制改革 篇9

导读:企业退休人员连涨七年养老金才是同等条件的公务员三分之一,“养老金双轨制”被指是当今社会最大不公,两会代表委员呼吁“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经济改革纵横谈》,2008年就启动的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为何一直停滞不前?

中广网北京3月4日消息(记者丁华艳)据经济之声报道,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养老金双轨制”的退休制度: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这使得两者之间的差距可以达到3倍之多。在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看来,“双轨制”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

宗庆后:现在国家公务员,包括事业单位职工,是不交五金的,养老保险是财政在支持的。而且他退休之后,退休金还比企业更高。

随着养老双轨制的运行,它所造成的社会不公以及对社会就业平衡和人才合理流动的严重影响逐渐显现。宗庆后认为,改革已经很急迫。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也认为,晚改不如早改。

郑秉文:因为现在社会的这种舆论,双轨制这种待遇的差距,已经影响到了政府的公信力。

实际上,2008年就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等地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大致思路是: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有行政职能的纳入公务员的劳动保障体系,具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将参照企业职工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然而,改革一直停滞不前。

郑秉文认为,对改革抵触情绪最大的是以学校和医院为主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郑秉文:2008年年底,在广东省高校造成了普遍的恐慌。根据南方周末报道,几个高校人事处的门槛都要踏平了,50多岁的教师、教授,纷纷去申请提前退休,想退到旧体制里来。

四年过去,这一改革几乎流产的原因,首先是在制度上缺少顶层设计,将事业单位分类,让人感觉被区别对待;同时,没让公务员参与也使很多人不满。当然还有担心利益受损。那么要改的话,现在该从哪里下手?郑秉文的建议是,不要再做试点,直接启动改革,可以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来过渡: 郑秉文:第一,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职业年金的制度设计,要一起宣布,让这些人感觉到待遇水平没有下降;第二个联动,事业单位不要分出三六九等,一起参加改革。第三个联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一起联动参加改革。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不宜一拖再拖,而应“一步到位”基本已成共识,但是,养老保险制度的割裂、分化不仅体现在企事业机关单位之间,目前全国城市居民、农民、公务员、事业单位、城镇职工是各自为政,到底该怎么整合?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借鉴国外经验,设计了一个模式。

杨燕绥:第一部分就是社会统筹,应该实现中央统筹,按照各地消费支出的40-50%,支付吃饭的基础养老金。另外一部分,个人账户,可以包括个人缴费、企业的员工福利、甚至现在商家消费的积分转化养老金的让利,都进来,都是养老金,交给安全的受托人,有很好的投资机制,将来保证老年人改善生活。中央台记者丁华艳张奥实习记者张泽庭报道。

某物流公司会议轨制 篇10

一、例会安排

1、公司员工大会:每45天一次,由总经理主持总结上期工作情况,部署本期工作任务,讨论决定公司行政工作问题,解决处理重要事项。

2、行政事务会:总评当月行政工作情况,安排布置下月工作任务。

3、经营活动分析会:汇报、分析公司计划执行情况和经营活动成果,评价各方面的工作情况,肯定成绩,指出失误,提出改进措施 ,不断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4、部门事务:检查、总结、布置工作。

5、每天例会:全体员工每天8:00在一楼做广播体操,到会议室唱公司司歌,逢周一、三、六进行各部门提出工作问题及汇报工作情况。

二、会议准备、召开与总结

1、会议主持人和召集人都应分别做好有关准备要作如会议议程、提案、汇报总结提纲、发言要点、工作计划草案、落实会场、安排好座位、通知参会者等。

2、参加公司例会人员无特殊原因不能请假,如请假需经主持人或行政管理人员批准。

3、《会议纪要》属公司内部重要文件,具体一定范围的保密性,未经批准不得外传。

4、参会人员应知无不言,集思广义,一经会议决定之事,应按期完成。

5、参会人员必须严格会议纪律,不得3随意走动,不得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

6、会议时间一般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个人做报告时间非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5分钟。

7、会议主持人发现争议得不出结论时,应及时做出“会后再议”的决定,以免浪费时间。

8、与会人员不得打断他人发言,不得对发言者吹毛求疵。会议主持人应及时制止不礼貌言行或与会议无关的言行。

9、会议记录由主持人指定专人负责记录。

10、会议记录人应在一天内将会议内容做书面总结,并以书面形式发送至各与会人员及公布出来。

11、对会议遗留的问题及会议决定,当事人应按会议决定及时予以执行、处理。

三、会议室、接待室、娱乐室使用规定

1、公司所有员工非接待客人和参加会议,不得随意进入接待室和会议室。

2、任何员工不得随意移动会议室、接待室的家具和物品。

3、任何员工不得随员拿走会议室、接待室的报刊、杂志等资料。

4、爱护实施,保持清洁,会议结束后要整理好会场。

铁路“双轨制”何时休 篇11

铁路"双轨制"何时休

据报道,在火车站买不到的车票,加付1 O元送票费后就能在商务信息服务社拿到。其实,铁老大根据不同旅客群体实施不同政策的“双轨制”,为旅客铸就的不平等路径远远不止这些。

买票权益的不平等。每到黄金周或春运高峰期,方寸大小的火车票就会成为数以亿计旅客瞩目的焦点。这个时候,你在车站很难买到紧俏路线的车票,但如果肯花一点手续费,让一些旅行社、宾馆替你买,买票并不难。

进站出站的不平等。国内大多数车站都设有贵宾室或茶座之类的休息室,这些休息室吸引顾客的最大招牌就是可以提前进站,免受排队拥挤之苦。

买票退票的不平等。有票,车站可以不卖;火车晚点,铁路部门一句道歉都不说;但旅客退票,却需要交纳相当于20%票款的退票手续费。福建、黑龙江等一些地方消协也对此专门点评,称这是垄断行业为自己制定的典型的“霸王条款”。

运输部门是企业,有权决定自己的经营行为。但是,铁路部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而是一种具有国家垄断性质的企业,利用这种非市场经济的特权为自己谋取经济利益,显然不合适。

(河南) 赵光瑞

规范教师资格当都是细化

9月50日,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山区深处的广宜乡中心小学发生一起校园惨案,该校新调入的青年教师刘红文,手持菜刀闯进一、二年级教室,4个孩子被砍死,12个孩子被砍伤,另有4名教师受伤。据悉,刘红文患有精神病。

精神病患者当然不宜当教师,然而这并无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涉及教师资格的所有五条内容,并未有精神病患者不能当教师的规定。对教师资格的要求主要有三点:一是学历要求,二是相应机关认定,三是被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者不能当教师。

过于简单的教师资格要求,不仅可能会给校园安全带来不利,而且妨碍了优化教师队伍,使一些不能当教师的人能够很轻易地混进教师队伍,这也是近年来不断发现不合格教师的一个重要原因。个别教师简直是“恶魔教师”、“禽兽教师”,这样的教师能给孩子什么良好的教育?

国家制定了专门的《教师法》,说明对教师这一职业非常重视。但是过于简化的教师资格要求,又使这项工作缺乏严格规范。应提升当教师的门槛,严把教师入口关;要加强任期考核,及时清理不合格教师;要强化各级责任,使优化教师队伍成为各级领导的自觉行动。

(辽宁)李坚

莫让危险运动成壮举

澳大利亚人罗兰德·辛普森1 0月5日上午在“上海金茂大厦国际跳伞表演”进行试跳时,出现事故,没能正常落地,严重摔伤。

高楼跳伞是低空跳伞一种形式,国外把此类跳伞运动称为极限跳伞。这项运动事实上从跳出到着陆,整个过程不足1分钟。由于这项活动有很大的风险性,一般参赛选手在报名时都要签署生死自负的保险弃权书。鉴于该项运动危险性极高且容易发生伤亡,在国外曾遭受广泛批评与反对,一些国家甚至禁止在本国举办该项运动。

近年来,类似的极限冒险活动在国内频频出现。在这些冒险事件中,已经发生了因骑自行车飞跃黄河而丧生的事情。

说穿了,所谓“挑战极限”其实就是一种个人行为,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这是个性多元化的一种正常表现,没有必要取缔,但也不是值得崇尚的壮举。

而尊重生命,在全世界范围内却已达成了共识,在国内也逐渐被国人重视和认知,不过对此国人认知程度显然还不够,还不能分清盲目的冒险和理性的活动在尊重生命中的差异。去年9月阿迪力欲在世界最宽瀑布尼亚加拉瀑布走钢丝的申请,被美国和加拿大有关方面拒绝,就值得我们深思。

据报道,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这次清理中,受到停止建设、暂停建设限期整改、取消立项处理的违规项目共41 50个,总投资规模8441亿元。

事实上,国家每隔几年就要进行一次固定资产清理,哪些项目能上,哪些项目不能上,也早有明确规定。令人吃惊的是,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全国仍然有4000多个违规项目上了马,其中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的项目就达553个。

既然这些项目的建设是错误的,已被“叫停”,那么,必然应该有人对这些项目的错误上马而承担责任。但是,也许是笔者孤陋寡闻,从4月底开始清理至今,笔者从相关的报道中,还没有读到地方官员对项目的错误建设承担了相应的责任的消息。

这样的结果,必然会让人产生许多的担心,那就是在这一轮的清理之后,那些个慷国家之慨、借上项目之名谋一已之利而没有得到应有处罚者,会不会继续无视有关规定,再次反弹,掀起新一轮盲目建设的“高潮”?更多的官员会不会以违规者相安无事的结果为依据而步其后尘?

在法治社会里,只有真正地让那些违法违规者承担他们必须承担的责任,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河南)朱四倍

改变对官员的人格期待

据报道,一名叫李宗发的律师,慎重地向四川省人大提交了一份《四川省父母子女家庭关系规定》的立法草案建议稿,呼吁能为“孝”立法,让子女尽“社会主义亲情孝敬、奉养”义务,其中突出的一条就是公务员录用“孝”为先。

把官员进行道德化,可能是律师建议公务员录用“孝”为先的原因所在吧。李宗发的想法很有代表性。但是,在笔者看来,公务员录用“孝”为先折射着公众对官员的道德人格期待,这种期待是无法用法律加以保证的。

历史经验和现实都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对官员进行的人格期待有时是靠不住的,只有把官员当作理性的经济人预设,才能提升官德。因为我们对官员的人格期待,不能对官员的行为产生决定性作用,价值和理想的期待不能作为制度制定的底线,而只能作为减少制度实施成本的一种投资,不能取代制度对人的行为的作用。

双轨制改革 篇12

目前“工学结合”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得到了高职教育界的广泛认可,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 0 1 0 - 2 0 2 0年)》中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且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各高职院校已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形成了灵活多样、 各具特色的局面。但是由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成熟,同时随着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因此目前所实施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笔者针对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双轨并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5年来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改革思路。

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工学结合、双轨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5年的实践证明,得到了学生、企业的认可,学生对口就业率及就业质量都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今后的工学结合之路怎么走,改革似乎也到达了一种的瓶颈。现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从近几年所招学生中发现男女生比例越来越不协调,13级女生与男生比例达到2.6:1。然而现代物流是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业务流程偏向于重型操作。因此,物流企业对男性的需求更多于女性,有数据表明可能达到7:3。 与我们合作的林森物流集团订单班组建其中一个要求就是男生与女生比例达到2:1。目前13级的学生是无法达到此要求的。因此,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过程中不可忽略此问题。合作企业性质和岗位设定因考虑到目前的男女生比例。

在整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一直更加强调学生的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从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但是通过多年的校企合作及社会调研中发现,企业更看重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综合素质等能力。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做事情缺乏一种韧性和毅力,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和同事很好合作,有时甚至发生冲突;遇到问题后不会主动解决问题;不珍惜实习期间的岗位,轻易放弃;心理承受力较差, 自卑心理也较严重等等现象。这些无疑都影响了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和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前景。

目前工学结合是分三阶段进行实习的。第一阶段是大一暑假的识岗实习,第二阶段是大三第五学期集中跟岗实习,第三阶段是第六学期顶岗实习。目前大一暑假的识岗实习是不集中安排,是属于系部暑期实践活动的一种开展的。跟岗实习系部进行统一安排,安排合作企业到校集中宣讲,学生填报实习志愿,然后安排面试,确定好名单后分配校内和企业双指导老师。顶岗实习阶段主要是和导师确定毕业论文选题及撰写毕业论文,完成论文答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对企业的了解时间可能要到第五学期宣讲后,这样对企业具体岗位、职责、待遇、发展前景了解就不够深入,导致部分同学进入工作岗位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或并不适合。这样他们就带着情绪在工作,不能真正融入到企业中去,学习和工作效果就不明显了。那如何在三阶段实习中更好发挥企业的作用,使得校企合作更加紧密对这一现象肯定有很好的改善。

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独立,今后应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校企合作项目为支撑,打破单个专业培养人才的局限性,实现专业群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基地、师资保障、产学研合作、市场就业等多方面的资源共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和服务地方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今后改革思路研究

由于近几年招生中出现了男女生比例失调的现象,因此在校企合作选择企业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一因素。目前我们紧密合作的三家大型物流企业(林森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对男生的需求比较高,一般两个班的男生基本不够分,岗位主要集中在物流现场项目管理和营业厅现场操作。今后可能要寻找更多更适合女生工作的企业及岗位。女生则更侧重客户服务、 连锁经营等方面去发展。目前我们合作的江苏中和贸易有限公司为女生提供了很多的实习岗位。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呼叫中心也为女生提供了客服岗位。今后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时,要考虑到目前的男女生比例。

今后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这种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要通过优质及多元化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借鉴香港职业训练局的全人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八大特质(包括团队精神、解难有道、沟通无碍、学习得宜、自家社之结合、事业形象与职业道德、表现自信、事业发展及工作态度),及建立四大核心价值(发挥创意、积极参与、关心社会及道德伦理)。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构建相应的全人教育课程,同时将学生参与活动纳入必须学分(比如毕业前必须获得15学分)。这样鼓励每位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和合作企业探讨,企业在员工培训时也比较注重素质培训。比如江苏中和贸易有限公司对新员工都会有素质拓展训练,可以将企业训练模式搬入校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强化校企合作深度。首先,在 “工学结合、双轨并进”的背景下,可将识岗实习集中安排,有计划的安排参观所有的合作企业,对合作企业业务流程有个初步了解。 也可以集中一周进行某项短期实习工作体验,比如配合电商的双十一活动,支持合作企业进行分拣、配货、分发等基础性工作。这样一方面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对我们合作企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为后期合作打下良好基础。其次, 跟岗实习过程中,可以由实习单位根据岗位实际提供课题选题供学生选择岗位时选择,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就可以围绕课题内容有目的的工作、思考,而非为了工作而工作。同时,学校指导老师也应该定期到企业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那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同时更好指导学生工作。再次,目前的 “双师制”更多体现在实习阶段, 虽然有设想,一门课程的教学授课也应该由校内老师和企业兼职老师共同完成,比如核心课程的课内教学可以由校内老师承担,而企业兼职老师承担课程的实习,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但是目前缺乏了“双师制”授课制度,实施起来就困难。

双轨制改革 篇13

中国传统史学的繁荣兴盛,其重要原因是中国具有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这两条互动、互补又互相排抑的发展轨道。而形成组织化、制度化并且连续发展的官方史学,是中国传统史学区别于西方古代史学的显著特点,‘自方和私家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史学活动主体,视野、价值观、利益诉求不可能完全一致,而处于不断的矛盾与磨合之中,交织出多彩的史学景观,演绎着丰富的规范与理念。因此,欲深入研究中国史学史,就有必要考察史学双轨发展格局的形成过程和运行机制。

一、中国传统史学产生于官方

一个上古民族,是否能够产生原发性的历史学,实为或然性,而即使产生史学,其形式和途径也非一定。这从世界各地上古文明的对照和中西史学的比较即可看出:第一,文明发达很早的古埃及,仅存丰富史料并未产生本民族原发的史学,原因是古埃及缺乏自觉记史意识与强劲的记事求真理念。史学产生的社会条件,需要发明文字和具有相当程度的历法,需要大事件的激发,更需要一定社会背景下产生强劲的记事求真意识。第二,西方史学的产生,可以从古希腊说起,“希腊人是史学创始人,正如他们也是科学和哲学的创始人那样。欧洲的史学无须向更古的时代追溯了”扭,其标志性成果是希罗多德撰著的《历史))(又称《希腊波斯战争史一书。因此,西方史学实际是从私家撰史诞生的。 然而中国史学乃是从官方产生,这是与古希腊完全不同的途径。在西周武王伐封之后,统治者面对殷商“顽民”的反抗,总结殷商灭亡的原因,同时思考如何建立稳固的统治秩序,形成“殷鉴”。

二、私家史学的勃兴与超越

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辉煌发展的兴盛时期,众多学派兴起,百家争鸣是其重要特征;而伴随百家争鸣的进行,私家著述也大量产生,此为先前没有的文化现象。春秋时期,即使儒学创始人孔子,也未曾撰著个人的著述,这主要不是因为其文化程度和能力的限制,乃是整个社会与时代并未形成私人撰著的需要。所谓孙武撰《孙子兵法》,乃是缘于传说的不可靠记述,“孔子作《春秋》”的说法也缺乏实据且疑点重重,皆不足为训。但到了战国时期,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派蜂起,相互争论,诸子百家为扩大社会影响、压倒异说,产生了撰辑著述的需要;而为了学派传承的广远,也不能单凭口耳相传,需要付诸文籍。这样,私家著述的涌现成为必然的趋势。诸子的论说各自汇集为书,一些传说、故事和实用知识编纂成型,私家的历史撰述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产生。不少私家著述实际并非一人所作,如《墨子》《庄子》之中,既有本人之文,也汇入后学撰述,《管子》更是多种学派文献的杂编,学士将一些论说和撰述归属于本学派或某学派的创始人,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常例。

在战国的百家争鸣中,儒家是孔子所创立的学派,既比其他各家渊源较长,又热衷于招生授学而徒众亦多,其内部支派分立,理念参差,学术深浅不一,可谓处于“杂儒”泛泛的状态。但秉承孔子“信而好古”、“好古敏以求之”Cs7 }-}}f}}n;的遗训,儒家比其他学派更重视历史、重视历史文献,则为共同的特点。在私家撰述风生水起的背景下,不能像孟子、荀子等自成一子的许多儒学士人,不仅编辑、整理、解释《诗》《书》《易》《礼》等文献,而且编撰了《左氏春秋》①、《国语》等史籍。《左氏春秋》和《国语》,是战国时期私家撰史的代表作。《左氏春秋》后称《左传》,其书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学界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认为著名先秦史学家徐中舒的说法比较可信,要点是:《左氏春秋》起先乃贵族盲人左丘明开始讲说。

三、官修《东观汉记》与史学发展新格局

《史记》取得辉煌的史学成就,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面世之后,立即引起广泛注意,许多学者接续撰写,私家史学的发展远远超越了官方,西汉自司马迁之后,自方史学儿乎看不到任何起色。但是,在《史记》成就被肯定的同时,也泛起批判其思想倾向的声浪,西汉末年,扬雄就曾指责《史记》述史“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而东汉初续写《史记》的班彪,则批评司马迁“薄五经”、“轻仁义”、“贱守节”等等,“此其大敝伤道,所以遇极刑之咎也”,用语可谓十分尖刻。因此,司马迁所开辟的史家个性发展的路径,在私家学者中就遇到反制,而官方也随之作出相应的史学举措。 班彪之子班固承袭其父的撰史成就和史学思想,并且作出重要的改变,即决定将西汉的历史断代成书,摈弃了接续《史记》的撰述模式。班固认为:司马迁不仅在历史观点上“其是非颇谬于圣人”《马迁传》,而且那种通史的写法也是把汉朝“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同样有不敬之嫌,于是“探纂前记,缀辑所闻,以述汉明帝“十岁能通《春秋》”,后又“学通《尚书》”,具有相当的史学造诣。他对《史记》的思想倾向很不满意,后曾公开对文臣宣称:“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扬名后世,至以身陷刑之故,反微文刺讥,贬损当世,非谊士也。”

而阅读了班固《汉书》文稿,则十分赞赏,在对不同的私修史既有厌烦、也有赏识的感受下,受《汉书》体例和宗旨的启示,遂决计由官方纂修当朝的.纪传体国史,将史学拖向依附于朝廷政治的路径。 《东观汉记》的纂修在东汉是间断性地修纂,即积累一段时期后,由皇帝或其他执政者提议,再接续编撰。根据前引班固事略,可知于汉明帝时纂修伊始,就创立且编撰了“载记”,说明当时己经作出体例的全面规划。此后,汉安帝至顺帝、汉桓帝至灵帝两大段时期也取得重要进展。汉安帝时邓太后重视文史典籍,她亲自部署纂修《东观汉记》事宜,先后儿次令文官刘珍、刘驹腻、刘毅、李尤等人撰述名臣、节士、儒林、外戚等传以及史表,整理修订本纪。汉顺帝时,多名文官接续这些纂修工作,撰成“诸王”、“王子”、“功臣”等传、《南单于传》《西羌传》以及《恩泽表》。

四、史学双轨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

东汉建立的传统史学双轨发展格局,对此后的社会文化、民族关系都产生很大影响,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意义。

第一,挽救秦朝、西汉官方史学的衰退局面,使之复兴。如前所述,中国古代史学从官方产生,但战国时期私家史学己经发展到超过官方的水平。秦始皇在武力统一全国的进程中,灭裂六国历史载籍,而秦国的历史记载又很不健全,司马迁曾慨叹曰:“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口月,其文略不具。”田卷《六国年耕》西汉官方虽然在儒学经典的恢复和促进文学发展上均有不少建树,但史学作为甚寡,西汉朝廷有记事性“注记”(又称“著纪”),现存资料却见不到朝延对这种记史体制的描述,说明记史制度己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为秦火,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官方史学状况难于考知,但《竹书纪年》能够表明己比春秋时期有所进展,而秦与西汉的官方史学,反不及战国时期。东汉对《东观汉记》的撰修,抵消了司马迁另一史学途径的影响,扭转了官方史学停滞、衰颓的局面,不仅修成一部影响很大的纪传体史籍,而且带动了记史体制的发展。东汉坚持了“汉之旧典,世有注召纪第十’“脾’召纪》的记史方式,还创造了宫内“起居注”的载籍形式,启示了西晋以后的记史制度的建设。此后,‘自方史学的发展和繁荣,就是在东汉的基础上再度兴起的。东汉不仅是汉朝的“中兴”,同时也是官方史学的“中兴”。

第二,东汉将官方与私家史学的关系,进行了成功的整合,构建了史学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中国传统史学得以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因。‘自方的记史制度虽在春秋时期即己扩展到各个诸侯国,但编年记事的载籍乃藏于宫廷,并不传播。至战国时期私修史兴起,虽然官方一些“语”类、“书”类、“谱煤”类文献,可能有所流布,但编年史记依然封闭,连《竹书纪年》之书也如法秘存,直至随葬而少人知晓。可见当时官方史学与私家记载之间,尚未构成充分互动的社会结构,致使史学发展持续性的链条存有脆弱的一面,秦朝与西汉官方史学的衰微,即是这种脆弱而的反映。裔,国号为大夏,鲜卑宇文氏自称炎帝神农氏之后,其政权命名为“周”,诸如此类,儿乎所有少数民族政权均采用历史上己有过的国号,如“燕”、“赵”、“秦”、“汉”、“齐”等。

上一篇:艳阳下小学作文下一篇:大班科学活动策划《游泳的鱼》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