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夏秋冬说课

2024-09-10

1春夏秋冬说课(共9篇)

1春夏秋冬说课 篇1

幼儿园大班《春夏秋冬》说课稿

一、说课本:

我选择的说课的科目是说话,课题内容是《春夏秋冬》,这篇看图学文科学常识很强,可以借机造就幼儿不雅察大天然的爱好,进而造就幼儿酷爱大天然的优美情绪。要想让幼儿明白和领会一年四序的特性及四序中的节日。我在课前操纵发言运动引诱幼儿不雅察熟悉大天然有纪律的转变,让幼儿相识四序的转变特性,让幼儿切身感觉生存中大天然的美,为讲授的开展奠基了情绪根本。凭据大班幼儿的年事及生理特色,从情绪教诲、本领造就、常识三个方面卖力订定了本次运动的讲授目的。详细是:

1、不雅察丹青,开端感知一年四序的.特性。

2、在领会图片内容的根本上,实验相识四序都有什么节日及人们在节日中的运动。

3、有观赏、相识大天然的浓重爱好,体验人和大天然的亲情。

讲授难点:

在于怎样引诱幼儿在感知根本上,举行连贯,完备的说话表报告

讲授重点:

也是用连贯、完备的说话报告四序的特性和节日中人们的运动。

二、说教法:

爱好是最好的先生,而游戏是每个孩子都感爱好的运动,在课题导入部门我就经由过程应用娱乐游戏“指五官”,幼儿园教育随笔让幼儿开端相识人的说话是靠嘴巴和耳朵相识的,而大天然的说话又是靠什么知道的呢?引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孩子带着疑问去探讨大天然。运动的开展由易到难,层层深刻,使孩子能自动努力、志愿地到场和进修,得到履历,表现了孩子的主体职位地方。在运动中,西席以丰满的情感、美好的讲授挂图、合时地引导贯串于运动的始终,让孩子在美好的意境中感觉四序的特性。如许教也恰好契合了《纲领》中请求西席应成为幼儿进修运动的支撑者、互助者、引诱者”的理念。别的我还接纳了交换法、欣赏鼓励法引诱孩子在运动中体验人和大天然的亲情、并敢于表达本身的明白,建立了孩子的自信念,从而使本次运动到达美的享受、快活进修的调和同一。

三、说学法:

在看图讲授中我将凭据丹青内容、孩子进修的特色,让孩子用差别的方法(视、听、说、想)感觉图中表述的内容,经由过程感官的多通道到场满意孩子多方面的须要。并注更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既表现了“以幼儿生长为本”的理念,也促成“互助探讨式”师生互动的形成。

讲授预备:

1、有不雅察天然征象的爱好,开端积聚了一些履历。

2、配乐灌音磁带、灌音机。

3、春夏秋冬气象讲授挂图一幅。

四、说讲授法式:

每个运动的历程黑白常主要的环节,也是西席对课本的明白和运动计划的很主要的表现和实现的历程。幼儿手工制作凭据课本的内容和幼儿的担当本领,我把讲授分成二部门完成。

第一部门:经由过程玩“指五官”的游戏引出课题,引发孩子探讨大天然奇妙的爱好。什么是大天然?科学性的表明幼儿不易明白,为此我经心计划克己了一个春夏秋冬气象的挂图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目今,让孩子们经由过程视觉感官有个形象的熟悉。为看图内容的进修和明白奠基了根本。

第二部门:播放配乐诗歌灌音,引诱门生不雅察画面。

请门生连系画面思索并答复以下题目:

1、西席:一年中有哪几个季候?一年中有哪些节日?这些节日在哪些季候里?

2、西席赐与内容和表述程度方面的评析引导。

(1)门生报告春季特性和春季候日,认读汉字“春”、“暖”西席评价并作总结。

(2)门生报告夏日特性和节日。认读汉字“夏”、“热”西席评价并作总结。

(3)门生报告秋季特性和秋季候日,认读汉字“秋”、“凉”西席评价并作总结。

(4)幼儿园教案门生报告冬季特性和节日。认读汉字“冬”、“冷”西席评价并作总结。

3、门生报告本身最喜好的季候和缘故原由。

4、西席小结:大天然给我们带来很多礼品,给我们美的享受。我们要酷爱在天然,掩护在天然。

五、牢固延长:

1、给本身最喜好的季候画一幅画。

2、西席引导识字写字:日、月、水、火。

1春夏秋冬说课 篇2

1.1地位和作 用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的第1节,通过分析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及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总结出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是对第3章细胞膜、液泡等结构的功能认识的深入,根据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引出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作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1课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对应课程标准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活动建议,属于情感性目标中的经历水平, 所以本课的核心内容为“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课型为探究实验课。这是高中阶段第一个探究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树立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落实“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等基本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1.2内容 处 理 :将 “问题探讨 ” 换成学生分组实验 , 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加入萝卜条吸水和失水实验,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探究活动创设真实情境。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放在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之前, 这样有充分的时间讨论和实践将探究活动落到实处,而且与渗透作用实验相承接。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在学习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时已经了解,比较简单,适合作为自主探究练习。

1.3内容呈现 :渗透作用对照试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进一步探究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学以致用。体现学科逻辑:原理→探究→应用,实现认知逻辑:从感性到理性、类比学习。

2.学情分析

2.1知识 :知道细胞生命活动需要水 , 红细胞在清水中会涨破,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的作用,液泡外有液泡膜,内有细胞液,含无机盐、色素、水等成分。

2.2能力 :学过显微镜的使用 、临时装片的制作 ,形成合作能力,提高探究能力。

2.3情感 态 度 与价 值观 : 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 , 有一定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但缺乏实践经历。

2.4生活经验 : 见过一些植物吸水和失水现象 , 有过吃很咸食物的经历,知道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等,但是没有认识到这些现象与细胞吸水或失水有关。

3.教学目标

3.1知识

1说出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2举例说出动物细胞膜和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相当于半透膜;3说出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原理和条件。

3.2能力

1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2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3运用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汇报实验结果,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尝试提出问题,初步形成质疑精神;3通过讨论交流完成实验设计,分享实验设计的成果;4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懂得尊重他人。

4.重点难点

重点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这是本节的核心概念,通过类比半透膜进行学习。

难点是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这是学生第一次进行探究,不知道从什么方面提出问题,怎样作出假设。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英文单词Why,How,Where,When,Who等提出问题。

5.教法学法

实验法、讨论法为主,谈话法、学案助学为辅,以学生活动构建课堂,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6.教学过程

6.1课题引入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感悟意境,明确细胞要与外界进行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以水为例,探究水分怎样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

渗透作用实验:

学生分四组,各完成一组实验,报告实验结果。比较A与B,总结渗透作用要有浓度差,比较A与C、D,总结渗透作用要有半透膜,进而总结渗透作用概念。

6.2探究植物 细胞的吸 水和失水 :萝卜条吸水和失水实验和渗透作用实验同步做,完成渗透作用内容后,观察萝卜条变化,获得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感性认识。复习植物细胞结构,介绍原生质层,引导学生类比渗透装置,利用英文单词提出问题写在学案上,并作出假设。讨论确定问题:原生质层是不是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做探究实验。利用学案中的提示:“选择怎样的材料、如何操作才能观察到液泡? 需要观察哪些溶液下的植物细胞? 这些溶液下的植物细胞先后观察顺序如何安排,才能观察到细胞失水、吸水两种情况下液泡大小的变化? ”小组讨论实验设计方案,组间交流达成共识,屏幕展示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将观察到的结果在屏幕上展示,总结质壁分离及复原,得出结论。交流实验中的成功经验,失败原因,产生新问题进行课下研究。

6.3动物细胞的 吸水和失 水 :动物细胞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学生类比渗透装置,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出示实验结果图片,得出结论,总结强化探究过程。

6.4学以 致 用 :利用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分析生活实例 ,如生理盐水、凉拌西红柿、饺子馅、卖菜喷水、烧苗等,为本区盐碱地的使用献计献策。举例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原理可以有哪些应用。

6.5类比总结 :通过板书类比总结动植物细胞利用渗透作用吸水失水,水分是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板书设计:

6.6设置悬念 :再出示“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设疑:细胞还可以吸收哪些物质,是不是都像水一样顺浓度梯度运输呢? 引出第2课时。

7.设计反思

7.1课程理念的 落实 : 探究实验体现了倡导探究性学习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学以致用,体现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7.2弹性预设与 动态生成 : 实验主体是学生 , 洞悉其思维和行为,教师有备而来,让预设接近生成。因势利导,引领和调控动态生成,观察、倾听、尊重学生,鼓励创新思维和独特感悟,取舍修正为合理猜想,避免严重偏离教学目标。

《开放英语1》说课稿 篇3

1.课程介绍;2.课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3.教学资源分析;4.教学设计;5.教学实践。

一、课程介绍

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专门为具有初级英语基础的成人自学英语而设计的。现为广播电视大学公共英语课,是电大专科非英语专业必修基础课之一。

2.《开放英语1》教学内容:主要以日常生活用语为主,突出语言的实用性和应用性。通过反复实践,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

3.课程结构设计:本课程分18个学习单元(Unit),每学习单元又分三个部分(Session)。每部分由若干个学习活动(Activity)串起来,涉及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的训练,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另外每单元还配之以Language Focus ,即语言要点作为语言知识归纳,以及英美文化习俗介绍。(Cultural Note)一个单元学习量为3个小时。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目标:是通过系列学习掌握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等相关基本知识,以及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其中词汇要求达到1600个。(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600词汇)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实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基础。

3.教学重难点:为了达到目标,反复实训是提高英语水平的必经之路,课程安排了许多学习活动,此为课程的重点。至于难点在于语法,尤其是词型变化比较难以记住。

4.解决方案: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多用英语进行交流;让学习活动变得有趣;不把语法讲得太多,太复杂,不影响表达即可。

三、教学资源分析

教材:《开放英语》(This is English)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英国开放大学合作,为我国英语学习者编写的一套适合于自学的多种媒体英语系列教材。共分6册,通过听、说、读、写技能的综合训练,提高学习者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进行口、笔头交际的能力。全部学完可从初级上升到中级水平。

教材起点为600词汇,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思想,充分考虑成人学习的特点,编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设计,精心选取,合理编排,其主要特点是:

1.内容实用,取自于现实生活,趣味性强。

2.“以学生为中心”组织编排学习任务,难易程度呈低起点阶梯状稳步递升,同时加强助学与导学,最大限度地减少学习难度。

3.边学边练,做中得学,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4.学习目标一目了然。

5.“虚拟导师”伴随学习过程。满足学生自学要求。

四、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根据电大系统教学要求,主要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导学为辅,所以教师不能如全日制学校那样完全按部就班的讲解,而主要告诉学生学习方法,重点难点辅导,督促检查作业等。这里就有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要求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教师的角色由“灌输者”变为“帮助者”,这里教师的作用是很关键的,不仅自己要转变观念和角色,还要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2.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实际困难:电大属于成人教育,学生大都来自社会各企事业单位,中专(技校)毕业生居多,一般来说英语基础比较差,加上是兼职学习,有的还有家务拖累,因此学习时间少,英语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是较普遍的现象。(2)解决方案: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是要有耐心,讲课要深入浅出,从基础内容开始训练。二是要多告诉学员学习方法,“授人以渔”。三是多辅导,多督促检查,不能放任自流。

3.教学法:主要运用(1)讲解说明法:这对课程难点重点的讲解很必要。(2)直观教学法:听录音看视频,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3)互动法:让学员扮演角色,用英语表达想法。(4)朗读法:有带读,小组读,个人示范读等多种形式。(5)随机测试法,随机抽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检查学习效果,激励学生认真学习、积极进取。

教学工具:主教材《开放英语1》;配套教材《开放英语1综合练习》;CD光碟一盘;电脑播放设备一台。

4.教学评价:为了检查学习效果,督查学生保证一定的自学时间,本课程的学习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形成性考核30%(课堂表现+出勤+作业成绩)+终结性考核70%=期末总成绩”的测试体系。并在网上采取定时和不定时两种形式辅导和答疑。此法对教学起到了积极反馈作用,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五、教学实践

下面我将以我校本学期“开放英语1”第一课为例,讲讲我的教案设计思路:

1. 本课定位:让学员初步了解本课程设计特点和学习方法,懂得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学习重点和难点:本单元重点是围绕学习目标来安排的,也就是学习Lin xiaoyan到达伦敦与朋友见面后如何介绍自己和他人。本课中设置的Language Focus 是语法、词汇需掌握的要点,也是学习难点。

3. 教学时间分配:A.课堂引入(5分钟,讲清为什么要学好英语);B.教材介绍(5分钟说明怎样学习);C.进入课本开始学习活动(Activity)(25分钟);D.难点讲解、回答疑义、布置作业(15分钟)

4. 导学内容:

(1)为什么要学好英语?

(2)怎样利用教材自学英语?

(3)本次课程介绍:本次课要学的是第一单元的第一部分,其余两部分由学员根据老师课堂学习的步骤和方法,举一反三的抽时间自学。Unit 1的标题是“talking about people”,即人物介绍,课程安排是来自中国的林晓燕将到达伦敦与朋友会面。

(4)本节课主要学习目标:A.与五位主角认识,学习介绍个人基本情况和所从事的工作(本部分的重点);B.学习动词to be;学习冠词a/an的用法(本部分的难点)。

一年级下1 .春夏秋冬 篇4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课时安排Lspjy.co绿色中小学教育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om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 冬 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4.教学词串: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可以说,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重点关注“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Lspjy.co绿色中小学教育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om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设计意图:抓住汉字的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生字的结构。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教师要注重多示范,一笔一笔地教,力求让学生把每个笔画写正确、写规范、写到位。

四、反复朗读,加强巩固

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

2.班内交流读。

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 夏雨——夏雨落 秋霜——秋霜降 冬雪——冬雪飘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4.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这里采用了多样的朗读形式,通过重组朗读,使识字语境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清晰的画面感。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充分发挥了教材优势,促进了学生发展,觉得以下两点做得还是比较好的。1.借助插图,联系实际想象画面,轻松快乐识字。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优美插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学生对四季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识字的热情。

2.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1春夏秋冬说课 篇5

1.能正确认读生字、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2.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3.能用词语说句子,学习用句号。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生字、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2.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教学难点 能用词语说句子,学习用句号。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四张不同季节树的图片,引导学生交流四季特点。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着重指导读好生字“春”。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2.指导学生读课文。

(1)分部分读课文,师相机正音。

(2)让学生选读课文,重点引导说说春天景物的变化,师相机点拨。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1.看图学习课文第1部分词语。(1)出示“春风”图片,指名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用句式练习说话:

我知道图上画的是()季节,因为我看到图上画的有()。(2)认读词语“春风”。

(3)引导想象表达,春风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呢?(4)指导识记“春”“风”二字,并口头比赛组词。

(5)学生在课本P2练习书写“春”“风”二字,小组展示,全班展示交流。重点指导:“春”在田字格中上宽下窄,“风” 的“横折弯钩”不同于以前学过的“九”,“钩”部分写时要稍斜一点。2.引导总结“春风”一词的学习方法。3.小组合作学习“夏雨、秋霜、冬雪”等词。

(1)小组同学看图自学以上三个生词。比较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组词。

(2)全班交流:夏天的特点是什么?秋天和冬天呢?教师相机讲解“霜”和“雪”的区别。(3)学生朗读三个词。

(4)指导书写生字“冬”“雪”,并展示交流。4.整体诵读四个词。

5.出示:风声、雨景、霜降、下雪的场景.(1)用连线题形式学习新词: 春风 落 夏雨 吹 秋霜 降 冬雪 飘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3)认读新字:吹、落、降、飘。

(4)拓展:还有哪些事物能用上“吹、落、降、飘”? 6.再次总结四季特点。

四、归类观察,指导写字。

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仔细观察,重点观察雨字头的书写特点。

2.重点指导书写生字“花”“飞”“入”。

(1)“飞”和“风”对比指导,“入”和“人”对比指导。

(2)“飞”注意在田字格中起笔于左上格中间稍低位置,“横折弯钩”写法和“风”一样。

3.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描一个,写一个。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出示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学生用“春”组词并说话。

3.读词: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再次引导学生回顾课文。问: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二、认真观察,看图学词

1.在上节课里,我们认识了四季,四季里最美的是春天,那 么,谁能告诉我,春天里你看到了哪些很美的景物呢? 出示课文图画,问:看图的方法和顺序有哪些? 2.指导看图说话,练习句式:

我看到图上远处有(),近处有(),左面有(),右面有()。3.出示新词语,指导正确认读。4.用上新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

5.教师朗读短语,想象画面,问:你看到了什么? 6.指名说,教师相机板书: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7.用各种形式朗读以上生词。

8.识读生字“花”“游”“飞”,齐读生字“花”“游”“飞”,并组词。9.这些景物在哪里能看到?引导学生看课本P2插图说话:(1)青青的小草在哪里?(2)红红的花儿在哪里?(3)跳出水面的鱼儿在哪里?(4)茂密的树林里有什么? 10.出示: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图画理解句子意思,了解四季特征。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 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句意,了解四季特征。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句意。

教学关键:运用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句意。

教 法:直观演示、讲解法、谈话法等

学 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 具: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出示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2.指名读课文。

二、掌握方法,积累背诵

1.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引导回顾每部分词语的内容,选择读得熟练的一个词语说 话,师适时板书。

3.出示每部分相对应的画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尝试背诵 4.组织学生用其他方式背诵课文。(1)同桌互背,齐背,男女生竞赛背。(2)小组分角色表演、背诵。(3)在画面内容提示下全班齐背。5.组织展示背诵。

三、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出示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想象: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独特的 美丽,而春天在我们小朋友的眼里更美,除了课文中写的这些春 天的词外,你还知道哪些写春天的词呢?告诉大家吧。2.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编词语。3.出示词语,引导学生抄写词语。

4.采用开火车、猜字谜等方式引导学生巩固生字。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指导学生说一说春天带给人们的感受。2.布置作业:搜集有关描写四季的词语读一读。板书设计

1、春 夏 秋 冬

《1.4.1有理数乘法》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教学程序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教材首先利用数轴通过蜗牛运动的例子引入有理数乘法法则,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合理性有所认识和了解,然后通过例子说明如何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已经熟悉和掌握了正数及0的乘法运算,上初中后,学习有理数的乘法之前,又相继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与小学学过的乘法运算不同之处是多了符号法则,确定符号之后就化归成了小学的乘法运算。学习有理数的乘法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乘方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有理数的乘法和倒数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分析、操作以及归纳概括等活动,经历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化归和分类讨论思想及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认识和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规定的合理性。

四、教学方法手段和学法指导

要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已难以实现的。针对刚迈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我采用“情境——探究——概括——应用——拓展”的教学模式,用启发式教学,利用“班班通”教学设施,指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营造可探索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掌握规律,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它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创新精神.

五、教学程序设计

为实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引入新课,然后出示《蜗牛爬行》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设置了4个问题,这充分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设计意图是充分利用“班班通”教学设施,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同时为学生研究乘法法则创设探索的情境。

(二)探究新知,建立模型

如果说上一环节解决了如何引出的问题,那么本环节将解决如何认识的问题。本环节共设置3个教学活动:

1、讨论研究,解决问题

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5分钟时间去充分讨论研究,然后借助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得出每个问题的算式及结果;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究蜗牛不动的情况,以得出有理数同0相乘的情况。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

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意识。解决(1)一(4)问题能使学生对乘法法则规定的合理性有所认识和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班班通”教学设施充分展示了其突破难点,解决问题的强大辅助教学作用。

2、观察比较,概括法则

得出算式后,组织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比较四个算式(+2)×(+3)=(+6)①、(-2)×(+3)=(-6)②、(+2)×(-3)=(-6)③、(-2)×(-3)=(+6)④两相乘的情况,发现两个因数相乘的积随两个因数符号的变化规律及积的绝对值与各乘数的`绝对值的关系,然后归纳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展示辅助功能进行突破,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注意说明:乘法法则的形成,考虑了数学本身的继承与发展,保持了运算律,扩大了运算中数的范围。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是培养交流合作、观察与概括能力,感受归纳方法和分类讨论与化归思想。

3、分析法则,掌握实质

得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后,通过多媒体指导学生严格应用法则计算(-5)×(-3)和(-7)×4,

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步骤: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法则,掌握法则实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化归意识。

(三)应用新知

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后,接下来借助多媒体进行例1和例2的教学。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和订正,注意强调有理数乘法[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FFKJ.Net]的计算步骤。例1的目的是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运算,而且一举两得,不仅让学生练习了有理数的乘法,而且得出了有理数范围内倒数的定义;例2的目的是用有理数乘法解决问题。

(四)巩固新知

这个环节用多媒体出示两组课堂练习:第一组是教材第30页“练习”第1、2、3题,这是一组基础练习,其中第1和第3题采用抢答形式,帮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有理数乘法意义,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第二组是自编题和备用题,这是拓展提高练习,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练习显得有层次。这个环节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加大课堂训练量,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训练。

(五)小结,反思

用多媒体出示三个问题: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3、你还有什么疑问?这几个问题,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反思和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完善认知结构。

(六)布置课外作业

通过多媒体布置如下课外作业:

1、教材p38“习题1.4”第1、2、3题;

2、《练习册》p11~12“1.4.1有理数乘法

(一)。目的是通过课外作业,不仅巩固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而且也为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几个不等于零的数乘法和有理数的乘方做铺垫设下伏笔。

说课稿1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

我是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的参赛选手晏凡,很荣幸能在这里向各位评委汇报上学年我在095商务管理班担任的课程《市场营销基础》中第2个主题:你的领域 我发挥 市场分析ABC的教学情况及反思。

主题2 的教学设计思路是1个主题,2个重难点、3个目标、4个理念、5个话题和6个步骤,在此设计思路的引领下,我顺利的完成本主题的教学,今天我主要从目标确立、学情分析、教材处理等7个方面进行说课。

依托商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商务管理专业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发现:商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营销专员、营销策划人员等,针对这些岗位不难看出,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优秀的职业素质。作为商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市场营销基础》这门课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为学生能够胜任营销专员或者营销策划工作奠定基础。立足岗位需求、依托课程定位,将主题2的教学目标确定为3个知识技能目标、4个过程方法目标和3个情感态度目标。分别是(了解购买行为中的5个角色;掌握市场及消费者市场的概念;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基本模式)、(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通过课堂演讲提高表达能力;通过案例回放,体验知识建构;通过“角色扮演”拉近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距离)(实现快乐学习;培养团队意识和端正学习态度),最终为了实现现代职业教育——终身学习的目标。

由于授课对象是高职商务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已经对市场营销具有初步认识,何谓市场或消费者市场并不知道,但通过简单的课前自学,他们能够知道消费者购买行为基本模式,根据课前沟通学生想知道“消费者购买行为达成的历程”,通过“案例回放”、“角色扮演”、“巅峰对抗”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获知消费者购买刺激反应的模式。由于学生年龄尚小(16、7岁),仅学习过《商务礼仪》和《公共关系》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还没有养成专业课学习习惯,因此作为专业课教师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氛围十分重要,可以通过“创境激趣”为学生创造快乐的学习气氛,通过学案中每个小组的话题,创设一些情景,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由张润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市场营销基础》这本书是我们上课

用的教材,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能力本位”、“行动导向”。本书共分为11个章节,在对学生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贯彻职业教育课改的精神,本门课采取主题教学模式,并将11个章节进行整合为6个主题。主题2市场分析ABC就是对书本中第三章市场分析及第四章第一节消费者市场及消费者行为模式进行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在整门课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市场分析ABC这个主题也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及知识背景的差异性,设计了简单的由易到难的学习梯度,从市场分析A到市场分析C。根据知识的难易情况及上一届学生学习的困难程度,将本次课的重点知识确定为:购买刺激反应模式及掌握购买决策参与者;本次课的难点知识为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达成或失败的原因。

在本次课堂教学中秉持四个理念,分别为赏识教育、知识建构、快乐学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终身教育理念。

本次课采取“主题”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三种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除了普通的文字案例,还有视频案例)、任务驱动法(学生根据学案的要求,每个小组根据学案中指定的话题进行讨论)通过提前一个礼拜下发学案,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这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qq交流平台和教师进行沟通)、情景教学法(本次课学生在给定情景下进行角色扮演的照片)。

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三个,分别为主动建构学习法(录像是本次课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做的课堂演讲)、合作交流学习法、角色扮演学习法。

为了弥补PPT的不足,将本次课的重要知识点板书如下,这样层次分明、内容系统,便于学生提纲挈领地掌握知识。

本次课的课堂流程分6步走:“创境激趣”(15分钟)、“理论引领”(30分钟)为本主题的第一课时、“探究讨论”(45分钟)为本主题第二课时、“巩固拓展”(25分钟)、“多元评价”(15分钟)、和“能力生成”(5分钟)为本主题第三个课时。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具体设计为:教师首先在“创境激趣”阶段通过讲授、学生演讲、案例回顾的手段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并诱发学生想知道消费者为什么有时候买有时候不买?

接着教师给学生逐步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基本模式,细化知识点;第二个课时留给学生分小组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小组成果(每个小组一个话题); 第三课时

教师在课堂现场布置一个案例,根据案例小组讨论,进行巅峰对抗选出最优答案;接着教师组织学生采取360度的评价模型对课堂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最终布置一个开放的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是纸上谈兵,在主题2 你的领域我发挥 市场分析ABC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向学生讲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市场看作是买卖的场所,如集市、商场、织织品批发市场等。这是—个时空(时间和空间)市场概念。或者是抽象市场概念:市场是为完成商品形态变化,在商品所有者之间进行商品交换的总体表现。但是管理学领域市场是供需双方在共同认可的一定条件下所进行的商品或劳务的交换活动。来源于生活又有别于生活,接着让学生演讲看看学生眼中的市场为何物,采取抽签的手段让学生来晒一晒生活中一次难忘的消费经历。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

接着教师进行理论讲解:市场可以分为:消费者市场和生产市场,本次课主要向学生讲解“消费者市场”的相关知识,消费者市场是指个人或家庭为了生活消费而购买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在讲解中会和学生讲解消费者行为基本模式为5W+1H,重点介绍重点之一消费者购买—刺激反应模式,学生学案中的5个话题均由此演变而来,重点之二影响购买决策的5种角色,及如何影响购买行为的,课堂的巅峰对抗由此演变而来。

第二课时5个小组分别通过科代表抽签的方式选择小组代表进行展示:第一小组通过3个广告视频播放向其他小组提问,看了这些生活中熟知的广告,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通过其他小组成员回答,最后他们总结:广告不仅可以传授知识,主要对消费者的刺激体现在:一是在产品刚上市时刺激其初级需求;二是在市场上已有众多产品时刺激其选择性需求。

第二小组主要展示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分别是(单身、新婚、育儿、成熟及老年阶段)其购买行为表现不同,主要研究的是消费者社会因素不同其购买反应是不一样的。他们先简单讲解家庭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是怎么划分的?然后通过一段情景剧让其他小组猜一猜他们演得是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及为什么?最后给出五个阶段对应的反应模式。单身阶段——个人用品;新婚阶段——家居用品;育儿阶段——儿童用品;成熟阶段——追求品质;老年阶段——保健用品。虽然他们划分的比较简单,没有一个企业是这么简单定论的,但是对于初

学者有这样的理论认知已经足够。

第三小组先简单介绍消费者的四种个性:支配型——对外界控制力强,自我控制力也强,喜欢支配人,强势,语气多用命令式,讨厌浪费时间,有时较武断;分析型,喜欢独立思考、冷静,不太容易向对方表示友好,注重细节,有时死板、神经质;和气型——他们和气,友善,决策慢,优柔寡断。与他们沟通,销售员需多围绕他个人关心的事,如家庭、朋友之事交谈,以轻松的方式多赞美,多用鼓励性语言推动,方能提高成交概率。表达型——顾客爱说,爱表现,而又由于其自我控制力弱,说话凭自我感觉,表现欲强,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追求的是舞台表现。并通过一段角色扮演让其他小组去总结,他们表演的是那种消费者。

第四小组首先分析马斯洛的五层次需要理论,他们是如何理解的?并根据他们小组的理解缩小话题,他们首先播放了一段玫琳凯的广告,并引导大家思考目前都市成功职业女性的需求层次达到小康阶段。

第五小组在课堂上采取用“美国人、欧洲人、中国人”买车这样的购物过程进行角色扮演,最终向大家说明:美国人买车就像吃汉堡一样简单,欧洲人买车要像喝咖啡一样优雅,中国人买车像读MBA一样需要不断的攻克疑难问题。

在探究讨论,合作学习成果汇报之后,进入巅峰对抗阶段,教师在课堂给学生一个案例背景,一名40多岁的知识女性在挑选保健品,请每个小组课堂讨论去思考,在这个案例中,你来评价一下购买的五种角色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有个小组根据脑白金的广告小朋友很喜欢为契机。买保健品的倡议者是孩子,影响者是导购,决策者是妈妈,购买者是爸爸,使用者是奶奶。这个答案最终获胜。

通过《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评价表》,寻找出本次课表现最优秀的学生,邀请她作为本节课的明星得主总结发言,并请班长告知班主任在她的学生行为百分考核加1分。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使本次课的难点知识:结合实际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能够进一步攻克,布置了一个小任务:对你所熟悉的消费者进行分类,并结合实际为其推荐不同类型的手机,实现课后能力生成。

根据我的教学实施中运用到的大量的图片案例资源来自于网络,通过把书本中的章节进行整合为主题,学生在课堂能够充分动起来,体现了课堂的有效,分小组教学效果明显。使本次课在预想的和谐、快乐、竞争的气氛中度过。

总之,在本次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小组合作学学习,案例回放使本次课的知识目标得以实现,通过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广告视频不仅活跃课堂,关键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习惯;通过360多元评价得出本次课的明星得主,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当然,在教学实施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学习任务多数建立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这样小组成员中有个别学生有“搭便车”的现象,这些不足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多与学生沟通,使学生喜欢我,喜欢这门课,从而更大限度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文学采风》说课稿1 篇8

一、教学理念我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力求与时俱进,力求站在时代课改的前沿,切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以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实践活动为主阵地,力求做到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质疑”、“探究”的创新精神。

二、说教材

1、说课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采风》。

2、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①从整个初中语文教材来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中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比七年级《语文》上册要求更高,基本与单元课文有勾连,要求充分利用文本资源。综合实践学习《文学采风》是体现利用文本资源的有效途径。②从教材的本身来看,第三单元选取风格各异的四篇童话,其情节曲折跌宕,形象生动,童趣十足,主题健康积极,引导这生把握童话中蕴涵的人文思想,达到熏陶,纯洁心灵、陶冶情操的目的。《文学采风》安排在第三单元其目的力求传承人文思想。充分认识到我国是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到处蕴藏着宝贵的文化遗产,到处流传着古老的传统。其中闪耀着人文思想的光芒。通过“文学采风”启迪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创造美,从生活、民间去吸取文学营养,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思想的洗礼。

③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待“文学采风”,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炊”。针对学生写作文无活可说这一现象。通过“文学采风”活动使学生初步明白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文学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采风是积累写作素材,积累生活的一项重要手段。

三、说教法语文教师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构建开放有活力的课堂必须让学生把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此次“文学采风”活动,要充分发扬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合作能力,发展探究精神。从知识到能力,过程和方法、态度和价值观三个难度进行教法设计。做到“扶”“放”有序。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小组合作为方法,以探究问题为核心,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全面发展。和实现语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

四、说学法叶圣陶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教学生学”。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探究。紧扣“文学采风”发扬学生自主和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但教师必须制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标准,其标准如下:①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②在活动中能否发现问题和整理资料。③在活动中能否积极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④学习成果归总、汇报。这样,学生就会有的放矢置身于综合性学习之中,根据评价标准实现自主探究学习。

五、教学目标的确定本单元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文学采风》其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了解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吸取民间文学的营养;二是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丰富写作素材。综上所述,我特从知识的衍生,能力的培养,发展品德教育等方面,确定活动目标:①了解我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②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③通过采风锻炼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能力,从民间吸取文学营养。④赏析民间文学。⑤培养学生对中华民间传统文学的感情和关注,为民间文学的明天开一剂药方。

六、活动的重难点的把握难点:此次活动力求体现语文课改精神,力求出现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组织能力,体现合作、探究、质疑的自主学习。重点:初步了解民间文学中的民歌、民谣、传说故事、谚语、歇后语等概念的含义。用生动语言描述民间故事。

七、活动方案设计根据单元教学重难点和活动教学目标要求。特制定活动方案如下:①采风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就内容、对象、时间、方法等制定出详细的实施计划。利用双休日,采访年岁较大、阅历丰富的人。②搜集的范围尽可能宽一些,民歌、民谣、传说、故事及谚语、歇后语等都在搜集之列。③对搜集来的资料要进行鉴别,和加工整理最好把其中的民间,民谣等编辑成册。④各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合作,开展民间文学知识竞赛,“文学采风”故事大赛。

八、活动程序安排过程整个活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充分准备、周密安排

1、确定研究时间:XX年4月——5月(一个月的时间)

2、人员组合,分工:根据学生自愿报名和学生之间的推荐分成若干小组。确定小组长,每组5个人。并进行明确分工。

3、争取学校和家长的支持。

4、器材准备:笔、笔记本、照像机、摄象机、录音机等。

5、教师做好充分安排。内容指导:初步了解民间文学的概念,收集民间文学知识,鉴析民间学;要求学生明确文学采风什么,向谁采,怎么采。方法指导:怎样对材料鉴别、筛选和整理,要去精取精、去伪求真。组织安排小组合作。第二阶段——积极投入,展开文学采风①举行民间文学知识竞赛,举行了民间文学阅读欣赏会,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民间文学,为文学采风作好知识储备。②编制“采风”记录表姓名班级小组时间采风内容:采风内容感慨与设想

③小组开展活动,主要采集民歌、民谣、传统故事、谚语、歇后语等内容。小组开展活动可形式多样,但必须目标明确,内容单一,不求全。凸现地方特色。填好采风记录表。④交流信息、整理信息。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撰写的采风日记进行整合,整理出合格的信息。第三阶段展示“文学采风”硕果累累。①由小组整理好的童话,传说等内容交到老师处并编撰成《文学采风》集。②小组把调查日记,照片等资料整理编撰成《文学采风》资料集。③举行文学采风故事大赛,提升学业生对传统文学的认识和品味。

《观刈麦》说课稿1 篇9

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观刈麦》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代诗词三首》中的第二首。本单元主题是“诗词拔萃”。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观刈麦》通过描写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一位贫苦农妇之口,诉说当时租税剥削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本诗所描绘的割麦者、拾麦者的生活场景,有利于学生感受劳动人民劳作的辛苦,培养学生对父母、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从而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认真学习。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的作品主题鲜明、通俗易懂。作品内容广泛反映了中唐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而且本诗的主要特点是叙事与心理揭示融为一体。所以结合本课的特点,确定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蕴,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掌握叙事和心理揭示相结合的写作特点。(3)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激发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当时时代背景基础上,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叙事与心理揭示相结合的写法。

3、课时:一课时 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学的要求,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我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诗歌教学应着重体现朗读,通过朗读指导,在确定本诗的感情基调的基础上,注重语气、语调、掌握节拍速度,辅以教师示范。力求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深刻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爱民之心。其次利用品味鉴赏: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诗情,想象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诗境,反复涵咏,品味文章关键的字词句,从而领悟作者的情感。并通过探究讨论: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把学生的思考引向纵深,拓展思路,高质量地达到教学目标。学法: 叶老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很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具体的学法如下:

1、利用诵读涵泳,读出诗味,感知诗意、感悟诗情。

2、通过学生间的合作探究达到合作研讨,巩固提高的效果。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有关农民辛苦劳作的诗句及农民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画面,创设情境导入,“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陶土》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蚕妇》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卖炭翁》 导语:生活时时是语文,语文处处有生活。生活中,常见农民在日头下、田埂间,脸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的情景。古往今来诗歌中也不乏此类描写,这些诗句都体现了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白居易在他的诗句中也有体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白居易的作品《观刈麦》。(设计意图:通过屏幕展示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卖炭翁》等诗句,及农民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画面,创设情境,激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开启今天的学习。在带着这样的认识进入课文学习,将会事半功倍。)

二、诵读诗歌 感知诗意 此环节中,我设计了朗读指导。首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这时多媒体显示重点字词,让学生正音,以此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其次指名学生朗读,生互相点评,教师加以总结。使学生意识到朗读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还要把握住语调的轻重,语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气息的强弱。然后老师范读,使学生对朗读形成感性认识,最后学生齐读,把握文章沉郁悲怜的感情基调,同时感知诗意 感知诗意时设计了三个小问题:

1、找出诗中人物,并用诗中原词作答。明确“诗中人”是妇姑、童稚、丁壮、贫妇人和“我”。

2、季节是什么时候?人们从事的农事活动是什么?

3、农家人很少有空闲的时候,到了五月,夜晚刮起了一场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了„„诗中的人们面对这样的情景都在干什么呢?(设计意图:启发学生结合文句,通过想象的思维活动,进入诗的意境,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根据文句所想象的画面。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三幅画面:饷田图、刈麦图、拾麦图。这个问题的设置既帮助学生把握诗意,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感受到作者平易浅近的语言风格。)

三、解读诗歌 感悟诗情 对于文章主旨的把握,我主要设计了两个大问题:

1、用一个字概括百姓生活,说说表现在哪些方面,并思考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学生应该会用“苦”字概括,引导学生找出百姓生活“苦”的具体表现,设计了以下4个小问题:(1)作者怎样描绘割麦人劳动的情景?为什么他们“不知热”,并且还“惜夏日长”?(2)“贫妇人”生活的困苦,从文中哪些描写可以看出?(3)有麦可收的“丁壮”与无麦可收而捡拾“遗穗”的“贫妇人”相比,他更幸运些吗?学生畅所欲言,但最终要使学生意识到,看似不同的两种场面,其实是同一命运。教师明确:今日的拾麦人即昨日的割麦人,今日的割麦人也有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人。(4)思考造成诗中人物悲苦命运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原来是家田输税尽繁重的赋税已经使这个贫妇人失掉了田地 一个“税”字道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的真正原因。在繁重的赋税徭役之下,农民只有这样一种悲惨的命运!强烈的讽刺意味不言自明。

2、面对此情此景,用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理,说说作者对百姓疾苦所持的态度。此时教师课件出示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背景:《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唐代县尉是九品官,一年的俸禄除了三百石粮食外,另有职分田两顷五十亩,钱一千九百五十七文。找出文中关于作者心理描写的句子,这些心理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不事农桑”,“岁有余粮”,“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自愧 同情(板书)(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合作、探究、讨论中解读诗歌,关注农民的悲惨生活,结合写作背景,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白居易讽喻诗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了解其作讽喻诗的目的。)

四、赛读诗歌 读出诗韵

1、通过本文的教学,师生共同总结学习诗歌的方法。归纳出三点 诵读诗歌,感知诗意 品读诗歌,读出诗韵 解读诗歌,感悟诗情

2、然后教师配乐背诵全诗,并组织小组竞赛,当堂成诵。(设计意图:总结方法,“授人与渔”,教师背诵,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师生赛诵,有助于体现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五、总结归纳 升华诗意 同学们,白居易写的这首《观刈麦》,真实地再现了中唐时期劳动人民在苛捐杂税的盘剥下悲惨的生活状况。(出示幻灯片免税补贴画面)时代变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不仅免除了农民的各种赋税,还实行了农民种地补贴的多种优惠政策。农民的地位提高了、生活富裕了。我们这些农家的孩子没有理由不去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好好学习。最后赋对联一副,结束本课的学习。忆往昔,诗人观刈自责,当朝赋税苛重民生苦; 看今朝,人民赞政欢歌,国家惠农补贴百姓乐。(设计意图:教师背诵,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师生赛诵,有助于体现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总结方法,“授人与渔”,结语设计,新旧社会对比,激发学生的时代自豪感。)

上一篇:2011高一年级自管会宣传部下半学年工作计划下一篇:新白领对职场影响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