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含教案反思)

2024-06-22

乘车(含教案反思)(精选10篇)

乘车(含教案反思) 篇1

乘 车

李慧群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45~47页“乘车”。

【教材分析】

“乘车”活动的知识点是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这是学生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教材中所呈现的情境分别是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安排“乘车”的情境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连加与连减混合运算的含义,使他们知道这些算式的来龙去脉,也为今后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时安排的三个数之间的运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它与两个数运算的不同点是:学生进行计算时需要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问题。对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理解算式本身的含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道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乘车情境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的乘车情境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算式卡片、汽车教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接火车: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说得数,每人说一组。

①7-2 5-3 ②10-7 3-3 ③6-3 3+2 ④5+2 7-3 ⑤10-8 2+5 ⑥4+1 5+5 ⑦7+2 9-8 ⑧8-3 5+4 师:很好,看来大家对10以内的加减法很熟悉了!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坐过公共汽车吗?谁可以来告诉我,坐公共汽车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1:不能把手伸到外面。生2:要尊老爱幼。

师:那上车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生:要排队,不能挤。

师:我们都知道,坐车的时候有很多规矩,有很多事情要发生,那么,除了这些以外,其实乘车当中还有许多有关数学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探索“连加”

1、分析情境

师:瞧,一辆公共汽车来了。

(课件)出示情境图1:车上原来有2人,三家店到了,前门上来3人,后门上来2人。

(演示)请学生模拟情境1乘车过程。

师:谁能把把到站之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完整地说一说?

(板书:车上原来有2人,三家店到了,前门上来3人,后门上来2人。)学生叙述完,师把2、3、2三个数字板书在黑板上。

2、列出算式

师:现在车上有多少人?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生回答。

(板书:2+3+2=7)

说一说算式每部分的含义,两个2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3、讨论算法

师:2+3+2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我们用小棒来表示。结合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法的意义。

师:通过摆小棒,你能知道2+3+2是怎么算出的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2+3+2=7(先算什么就在它的下面画上横线)

4、小结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之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一样?(多了一个数字;多了一个加号)

像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板书:连加)

(三)探索“连减”

1、分析情境

师:公共汽车继续往前开。

(课件)出示情境图2:现在车上有8人,七里庄到了,前门下来了1人,后门下来了4 人。

(演示)请学生模拟情境2乘车过程。

师:谁能把把到站之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完整地说一说?(板书:车上原来有8人,七里庄到了,前门下来了1人,后门下来了4 人。)2列出算式

师:现在车上有多少人?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汇报展示,出现两种算式:8-1-4=3 8-4-1=3 两种算式有什么不一样?分别请学生表示两种算式表示的意思。

3、讨论算法 师:那你们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教师演示计算顺序。先算什么就在它的下面画上横线。板书:8-1-4=3 8-4-1=3 7 4

4、小结

师:像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减。(板书:连减)

(四)探索“加减混合”

1、分析情境

师:公共汽车继续往前开。

(课件)出示情境图3:现在车上有9人,九棵树到了,前门上来了1人,后门下去了5 人。

(演示)请学生模拟情境3乘车过程。

师:谁能把把到站之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完整地说一说?(板书:车上原来有9人,九棵树到了,前门上来了1人,后门下去了5 人。)2列出算式

师:现在车上有多少人?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汇报展示,出现两种算式:8-1-4=3 8-4-1=3 两种算式有什么不一样?分别请学生表示两种算式表示的意思。

3、讨论算法 师:那你们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教师演示计算顺序。

先算什么就在它的下面画上横线。板书:9+1-5=5 9-5+1=5 10 4

4、小结

师:像这种又有加法又有减法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板书:加减混合)

三、巩固新知

1、出示算式卡片直接说出答案 8-3+4= 4+1+5= 5+2-3=

2、教材46页练一练第2题:谁能根据图的意思编一个数学故事呢?(有8只小鸟,飞走了2只,又飞走了3只,还有几只小鸟?)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3、教材46页练一练第1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和大家一起认识3种算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这些算式都有一个共同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教学反思:

乘车”这部分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部分。对于数的运算,传统的教材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重点掌握计算方法,以单纯模仿为途径达到会算,速算。而新课标要求是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避免繁杂的运算。因为计算器和计算机的发展,繁杂的运算已经没有价值了,新课标要求把学生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运算意义的理解上。新教材的编写遵循课标要求,在内容上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运算过程,进而关注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建立实际操作与运算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产生直觉经验,找到数的运算的现实背景,促进学生理解运算的含义及性质,并能直觉的运用于解决应用的问题。

运算内容的引入与展开力求源于学生实际生活,建立数学与生活的天然联系。“乘车”这一身边生活情境的引入与展开,从而是让学生抽象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过程,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掌握基本计算方法。

因而我确定了教学目标是1.在模拟上下车的情境中,要告诉学生上下车的顺序,即前门上后门下,教育学生遵守交通秩序。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2.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是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目标实现得并不是很理想,对学生课堂上问题的回答引导得不够恰如其分,是本节课最大的缺陷,如在引导学生用多种算法计算时,应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这样算?”引导学生说出每个数表示什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理解;由于我课堂节奏慢导制教学超时;在课堂上我的评价方式单一不利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这几点。另外,由于这部分内容较多,学生练习得不够充分,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到位。

乘车(含教案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数字点卡进行乘车游戏。

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点卡。

【活动过程】

一、幼儿根据点卡乘车。

1、请幼儿领票。

“我们上车啊!要根据自己的车票去坐位子,你的车票是几个点子就找的位置标记也是几个点子,如果要是做错了售票员就会让你下车的。

2、请幼儿乘车。

3、教师充当检票员开始检票。

①“你拿的是什么票?几元钱的,坐的是什么什么车?”

②“你为什么要坐在这里?”

③错的幼儿。“你坐的什么车?他做的对吗?应该坐在哪辆车?”

④“好!请旅客们坐好车!我们出发了!我们的第一站是直塘!”“上海动物园已到请旅客们下车!”幼儿下车,教师可以适时介绍一些动物。

⑤“现在请旅客们坐好车!我们继续!接下来一站是沙溪!”好,旅客们,沙溪站到了,请下车的乘客们走好,祝旅行愉快!”

⑥“现在请旅客们坐好车!接下来一站是太仓了,出发!”好,旅客们,太仓站到了,请下车的乘客们走好,祝旅行愉快!”

二、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出去旅游真开心!看了这么多的动物!我们下次在去海洋馆好吗?”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乘车(含教案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知晓安全乘车的道理。

2、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能让幼儿知晓安全乘车的道理。

难点:能让幼儿大胆的用语言表达乘车时不规范的行为。

活动准备:

情景画四幅,车窗一个,小猴头饰一个,棒棒糖一根,零食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问题

师:今天天气怎么样?上个周末的天气是不是很好?趁天气好,阳光很好,爸爸带着小猴闹闹一起坐车到海洋公园游玩,闹闹一想到要去海洋公园可高兴了,一路上在车上动个不停,想知道闹闹在车上都做了些什么吗?

二、看情景表演并讨论

1、情景表演一:手和头伸出窗外、反向跪坐在车位上

师:好高兴呀,马上要到海洋公园了,可以和海龟、海狮还有海豚玩,哈哈,咦?那边有个大气球啊!真漂亮呀!我要大气球,我要大气球!爸爸,你看那只小狗多可爱啊,你好,小狗!(闹闹把手和头伸出车窗外,显得很兴奋,一辆车开过来(其他教师辅助当成车开过),把闹闹吓了一跳,赶紧把头伸进车里,不一会儿,闹闹又转过身,跪在椅子上玩,一个急刹车闹闹差点摔倒)

2、讨论

师:好,闹闹刚才在车上做了什么事情,你觉得他做的对不对?!来自快思老师教案.!为什么觉得他做得不对?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出示图片小结:车在路上行驶的时候,不要将手和头伸出车窗外,以免被边上开过的车子撞到或从车窗上掉出去。不要反跪在车子上玩,以免急刹车时摔倒。

3、情景表演二:在车里吃带棒的食物,从车中往窗外吐痰或扔废物

师:车子又往前开,马上就要到海洋公园了,这是妈妈给我买的棒棒糖,我要吃一个(撕开糖纸往窗外扔,又一个急刹,差点噎住,拿了餐巾纸擦了嘴巴,把餐巾纸往外面扔)

4、讨论

师:好,闹闹刚才又在车上做了什么事情?你觉得哪里有问题吗?为什么呢?

出示图片小结:不要在行驶的车上吃带棒的零食,比如棒棒糖、串烧、糖葫芦等,以免车子急刹棒子插进嘴里,也不随便把垃圾往车窗外扔,不但会把马路弄脏,也容易挡住其他车子的视线,造成撞车事件。

三、请幼儿做文明乘车,安全乘车的小乘客

师:刚才我们看了小猴闹闹做的那些不正确的乘车方法,我们也知道了该怎么乘车了,不管是自己家的车还是公交车都应该注意安全,有谁会做安全乘车的小乘客了呢?请几个小朋友来做做看。

小朋友乘坐期间出难题。

1、看,外面有个圣诞老公公,伸出手跟他打个招呼吧!

2、请他们选择正确的零食吃。

四、小结 再次出示上述图片,让小朋友讲出正确的做法。

师:好,我们今天知道了该怎么安全文明乘车,我们来看看要怎么做呢?

车在路上行驶的时候,不要将手和头伸出车窗外,以免被边上开过的车子撞到或从车窗上掉出去。不要反跪在车子上玩,以免急刹车时摔倒。不要在行驶的车上吃带棒的零食,比如棒棒糖、串烧、糖葫芦等,以免车子急刹棒子插进嘴里,也不随便把垃圾往车窗外扔,不但会把马路弄脏,也容易挡住其他车子的视线造成车祸。

五、延伸活动 活动以后,将图片贴在教室的墙上作为宣传用。

教学反思

首先,通过提问,了解孩子们平时乘坐公交车的经验,让幼儿说说他们在车上看到什么?鼓励孩子们能大胆、积极说出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在看图讲述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积极讲述图中所发生的事,并能正确判断图中的小朋友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做得不对,这样做有哪些危险,从而了解正确的乘车规则。通过这次活动,我班幼儿对安全乘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乘坐交通工具时应遵守的交通规则。

乘车(含教案反思) 篇4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乘车要注意什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乘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基本常识。

2、让幼儿懂得在乘车过程中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活动准备:

食物投影仪、图片、乘车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了解乘车的基本规则,出示车票:这是什么?它用来干什么?

你知道乘车要注意什么?

二、观看图片,知道乘车中的安全常识。

1、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对吗?为什么?

2、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安全常识。

三、讨论如何保护车厢环境。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车厢内的整洁?

四、组织幼儿“乘汽车”,巩固乘车的基本规则与常识。

五、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各种各样的汽车”主题活动结束了,孩子们这才依依不舍地将自己的玩具带回了家,不同的是,通过这几周的认识,孩子们知道了自己带的是什么汽车,同伴带的是什么汽车……孩子们对马路上汽车的种类、用途、汽车的发明、构造、发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谈到汽车,他们的话题开阔了。通过汽车这一幼儿喜欢的载体,进行的美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快乐,从中也获得了有益的经验,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培养。

活动延伸:

得到了家长朋友的大力支持,我们的调查表、资料非常丰富,所以活动组织很顺利。这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家长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有了家长的配合,很多事可以事半功倍。

在次活动中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作为老师应该努力的方向,关于汽车这个话题,一直以为比这些孩子懂得得多,在这30多位孩子的面前,我和他们的关系也只是半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可见老师的知识储备是很重要的。

蜗牛教案含反思 篇5

1、通过果树开花结果,感知小蜗牛行走缓慢的特征。

2、理解故事内容,能用比较完整的语句讲述。

3、体验小蜗牛给外婆带来快乐的情感。

重点难点

1.根据果树的生长过程去知道蜗牛行走缓慢的特征。

2.让幼儿从小知道尊重长辈关爱长辈。

活动准备

小蜗牛看外婆的卷轴画小蜗牛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猜猜是谁呀?(出示小蜗牛) 小蜗牛有什么本领?(学小蜗牛爬)小蜗牛爬行的速度怎么样?

2、小蜗牛要到什么地方去?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途中的变化

1、小蜗牛背了什么?这棵树长的怎么样?(这棵树没有树叶,只有树干和树枝)它为什么要背着树呢?那我们继续跟着小蜗牛,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2、小蜗牛走路的速度怎么样?走啊走啊,这棵树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棵树开花了,把谁引来了?它们来干什么?

3、小蜗牛继续往前走,走啊走啊,会发生什么事?花朵怎么了?刚

才小蜗牛走啊走树就开花了,现在走啊走怎么就花谢了,结出果子

来呢?那是怎么回事呢?(小蜗牛爬行速度慢,经历了很长时间, 所以苹果树都慢慢开花结果了。)现在谁来看果树了?他们来干什么?

4、小蜗牛现在到什么地方了?原来小蜗牛要到外婆家呀。这回果树又怎么了?它是一棵什么树?原来小蜗牛背了一棵苹果树。

5、小蜗牛在路上发生的事还是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遍故事吧,故事的题目叫《小蜗牛看外婆》。

三、完整欣赏故事

1、小蜗牛只是去看外婆,可是他背上的苹果树为什么会经历了开花、结果,成熟这么长的一个过程呢?

小结:小蜗牛动作慢,小朋友做事不学小蜗牛,大家都要快快的。

2、到了外婆家,外婆看见小蜗牛带来的苹果树心里怎么样?你喜欢小蜗牛吗?为什么?

3、小蜗牛真是个孝顺的孩子想外婆了就带了苹果去看望。那我们小朋友想外婆奶奶的话,会怎么样啊?

小结:我们小朋友都那么爱自己的外婆奶奶,他们是最疼爱我们的人了。以后我们去外婆奶奶家做客,也带上一些礼物,外婆奶奶肯定很开心。

附:小蜗牛看外婆

小蜗牛想外婆了,他说:“我要去看外婆,顺便给他送一棵苹果树去。”小蜗牛把苹果树绑在背上,出发了。

走啊,走啊,苹果树开花了。蜜蜂来了,蝴蝶也来了。

走啊,走啊,苹果树结出了小苹果。小鸟来了,大鸟也来了。走啊,走啊,苹果树成熟了,外婆的家到啦!

小蜗牛和外婆吃着红红的苹果真开心。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后发现有几点不足:在卷轴式图片上的小树苗可以稍稍添加一些小绿芽,这样幼儿就能更容易的分辨出这是一棵小树苗,在画卷中的颜色可以明显一些,不要都是绿色的;在上课的时候,自己还可以放松一些,不要总是把小蜗牛拿在手里;在完整听故事提

五彩鱼教案含反思 篇6

1、通过欣赏,激发幼儿制作五彩鱼帽子的愿望。

2、利用卡纸粘出鱼帽的基本形状,用贴、画等形式,装饰帽子。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教学准备:卡纸,各种图案、各种形状的纸条、碎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今天智慧树节目来到了我们班,由老师来主持,我们先来变个魔术吧,呼啦呼啦Q,我爱变魔术,变变变,变出一个……(师变出一个五彩鱼帽,戴在头上。)

引导幼儿观察。(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变出了什么呀?帽子的形状像什么?对,老师变出的是五彩鱼帽,五彩鱼帽漂亮吗?老师带来了好多各种各样的五彩鱼帽,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欣赏老师手中的五彩鱼帽,然后再欣赏大屏幕上的小朋友戴的五彩鱼帽)欣赏了这么多装饰的各种各样的五彩鱼帽,你们想不想制作一顶属于自己的五彩鱼帽呢?小朋友先看看五彩鱼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成的,(打开一顶五彩鱼帽,为小朋友介绍五彩鱼帽的基本形状的.制作方法,)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制作出一顶更漂亮的五彩鱼帽,开始吧。

二、幼儿制作五彩鱼帽,教师巡回指导。

1、请幼儿做一顶自己喜欢的五彩鱼帽,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装饰。

2、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3、教师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成。

4、鼓励做的慢的幼儿,小朋友创意的五彩鱼帽真的很漂亮,但是有的小朋友速度有点慢,小朋友要加快速度,做完后老师想给小朋友拍张照片,带回去给我们那里的小朋友欣赏一下。

三、展示评价,老师发现小朋友做出的五彩鱼帽都非常漂亮,做好的小朋友可以戴在头上给其他的小朋友和客人老师看一看。

小朋友,现在,我们戴上帽子,变成小鱼,一起到小河里去游一游吧,不过,小鱼们要先把桌面收拾干净哦。(师带领幼儿边游边说儿歌河里小鱼游游游,摇摇尾巴点点头……)

活动反思:

幼儿手工活动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手工活动也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把自己观察到的信息通过手的塑造而转化成艺术作品。

鱼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幼儿对鱼的外形特征已有足够的了解。能说出自己看到过的鱼的形状、颜色、花纹。本活动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塑造鱼的主要特征,巩固团、搓、压、捏等技能。

本活动首先让幼儿观察各种不同外形、颜色,有着特殊本领的鱼,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在示范部分,我改变了以前老师示范讲解的模式,而是请几个幼儿到台前来,按自己刚才观察到的鱼的特点,或是以前见过的鱼的特征进行创作,再请全体幼儿一起欣赏、评价,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幼儿能说出同伴示范的作品什么部分塑造得好,哪里该怎么做更好。同伴的示范更接近幼儿理解的水平,他们在赏与评中进一步掌握了塑造鱼的方法,

三只猴子教案含反思 篇7

1、在游戏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初步体验歌曲的诙谐和幽默。

2、有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床上、沙发上乱蹦乱跳。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重难点:

在倾听和做动作及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理解歌曲的教育含义。

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参与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片两张,图1上的猴子可移动;

2、猴子头上摔的.“包”三个 。

活动过程:

一、看图片,熟悉歌曲内容。

1、借助图片,分段学唱歌曲。

(1)出示图片,提问:今天我们这里来了几个调皮的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它们在干什么?几只猴子在床上跳?三只小猴子在床上跳,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我这儿有一首歌唱的就是这三只猴子在床上跳的事情,请你们听听三只猴子怎么样了?

(2)范唱歌词第一段,提问:三只猴子在床上跳,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幼儿用唱的方式把猴子在跳的事情说出来)妈妈对它说什么了?(旋律1)

(3)范唱第二、第三段,提问:现在床上还剩几只小猴子?我们来听一听,最后一只小猴子怎么样了?(旋律2、3)

小结:原来三只猴子跳着跳着都从床上掉了下来,头上摔了一个大包。

2、幼儿欣赏歌曲一至三段。(歌曲一)

我把这首有趣的歌录了下来,我们一起听一听。想唱的小朋友可以放在心里唱。

3、幼儿看图片跟随歌曲一起演唱。(旋律第二遍)

三只调皮的猴子,妈妈刚把他们喊下来,这会他们又爬上了床。我们一起唱歌把他们喊下来吧。

4、幼儿演唱,教师用动作和口型提示。(旋律第三遍)

这次,老师不帮忙,请你们自己来喊。如果还不大会的可以看老师的口型和动作。

二、以游戏的形式继续熟悉歌曲。

1、幼儿用身体各部位表现猴子。(歌曲二123)

三只猴子现在不跳了。我能把我们小朋友身上变出三只猴子来。我这只手变出了一只小猴子,还有两只在哪?可以用身体哪个部位来变?

2、幼儿集体表演“许多猴子在床上跳”。(旋律第四遍1加滑音)

三、演唱歌曲最后一段,观察图片,了解小猴子在床上跳的严重后果。

1、小猴子们从床上掉下来以后都受伤了,他们会去哪里?

出示图2,唱歌曲最后一段。(旋律第五遍1)

2、小猴子们伤在哪了?

3、你们在家里有像小猴子一样在床上跳吗?除了在床上不能跳,还有哪里不能跳?在幼儿园,有小朋友在床上跳吗?我们可以在哪跳?

小结:看来,在床上、沙发上乱蹦乱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以后,我们不要在床上、沙发上跳来跳去了。幼儿园里有一种床叫蹦蹦床,我们可以在那跳。

活动延伸:

我们一起去幼儿园的蹦蹦床上跳一跳吧!跟随音乐有节奏的跳出活动室。(歌曲三)

活动反思:

《蝉》现场会教案(含反思) 篇8

教学目标:

品读课文,探究作者对蝉的情感,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同上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字词互批,易错点课前板书黑板; 2.课文内容的预习分歧较大PPT(齐读)

二.导入

由检查预习2导入:文中有一句话集中体现了作者对蝉的情感变化,请找出来。明确: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板书:烦——宽恕)

作者对蝉的情感跨度如此之大,一定有原因。为什么?(17年、一个夏天,生命的延续),如此短暂的生命,存在有意义吗?(生命意义)那我们就顺着这根感情线,看看作者从一只小小的蝉身上如何获得生命的感悟。(PPT出示学习目标:品读课文,探究作者对蝉的情感,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三.感情第一阶段:厌烦

齐读1、2节(听齐读是否读出厌烦之情)

1.任务一:第1、2段哪些词、句表现出厌烦之情?试作分析。(要求:文中圈点勾画,分析要具体。)

明确:杜鹃花还----就:写出今年蝉鸣得早。如果蝉听懂人类的语言,作者会怎样对蝉表达情感?

更知知不休:更加,越来越响,不停顿。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骂蝉? 微微:蝉之虚弱与上文鸣声之响形成反差 小东西:怜惜之情

那么小,却那么响,竟:体形小却声响大,惊讶,不可思议 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蔑视、厌恶至极(个人朗读)个人再朗读:第2节

2.任务二:自由朗读友人的话,友人对蝉的情感如何? 才----就只有---就:“才”深表同情,敬佩(“十七年”拉长读,“一个”加重,师示范读)

“就只有”怜悯、叹息。“就”无奈、遗憾、惋惜

“必须”:为何必须好好地活着?那么多蝉呢,让一些蝉承担生命的延续不行吗?(要读出坚定、坚强、读出责任感)正如《散步》中的“我”(齐读)

3.任务三:“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这句话该怎么读?

两个!理解,与友人感情一致,因敬佩而宽恕,同时惭愧。90天寿命的蝉为了生命延续,每一天都活得坚强、执着、负责任,蝉不拥有生命的长度,却活出了生命的宽度、厚度。那我们呢?

13、14岁的年龄,你们的生命有责任吗?享有生命的同时就要承担起责任,要有担当。你的责任是什么?(学习、提升自我价值)全班齐读全文。三.反馈提升

默读《卑微的虫子》,回答问题。

卑微的虫子

我的电脑前放着一棵小小的盆栽,高有七八厘米,宽约五六厘米,属仙人掌类植物,据说可以防电脑辐射;长得形状象仙人指,嫩绿的手指上间距均匀地长满一簇簇毛刺儿,它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做山影。真的很像山的影子,高低错落,疏密有间,像怪石参差的峰顶投下嶙峋的缩影。

不知从哪里爬来一条肉虫儿,沿着长长短短的手指林,不停地蠕动爬行。过沟坎时,它蜷缩着身体,过渡到别的手指上时,又极尽地舒展开身体。到了哪一根手指的顶峰,找不到退路的时候,它把褐色的针鼻大小的脑袋尽力地抬起来,望着高处直起大半个身子,象是在仰天长啸叹前路艰险。

从早上到下午,它一直在那不停地爬着,没有片刻的停歇。既像有一定的思想,又像盲目地没有目标。我不明白它到底想做什么,难不成就这样一直到累死?

我端起手掌大的花盆凑到眼前,近距离地观察这条莫名其妙的虫子。这时我意外地发现,我的山影那些突起的毛毛剌上,横七竖八,布满了丝网,象是披上了一层轻蒙的纱绸,在阳光下泛着丝帛的华泽。

我明白了,这条虫儿是想要做茧了啊。家养的蚕的一生被人悉心照料,因为它结出的茧子有益于人类,所以蚕被无数次的吟咏讴歌。如果能够做茧的都可称为蚕,那么这条虫子也可以被称做蚕么?它除了吐出的丝对人类无用处外,它结茧的目的与蚕是一致的啊!蚕在吐丝的时候,它所想的也并一定是要为人类做奉献,它的目的所在,与这条虫子是类同的,不过是要繁衍生息。

看着这条忙碌不已的小虫,我有些肃然起敬。如此卑微的生命,也有着与生俱来的追求,有着到死丝方尽的付出,即使处于本能,这种执着,也足以令人感慨良久。

是啊,如果你是辽阔的草原,请尊重一棵平凡的小草;如果你是无垠的海洋,请尊重一条浅显的溪流;如果你是广袤的苍穹,请尊重那颗微茫的星子;如果你是唯我独尊的人类,请尊重那些与你为邻的所有生物;是他们的渺小成就了你的豪气,是他们的卑微凝聚了你的高大,但他们与你有着同样的思想,有着同样的渴望,有着同样的追求!

请尊重所有的生命,哪怕是一条卑微的虫子。

1.文章表达作者对生命怎样的思考?

2.用自己的声音读出情感。

总结:

今天这个日子我们读《蝉》更有意义。2014年的圣诞已经来临,2015年的元旦即将来临。新的一年,我们要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更精彩、更有意义!祝大家圣诞快乐!

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针对不同班级):

《蝉》是香港作家小思的散文。小思的散文确是“写得真,想得深;笔很冷,心很热”。她的作品风格清挺,即使是貌若闲逸的写景之作,也含着一份思理,恰如“小思”这一名字。她满怀着一颗平常心,善解世俗社会的人情物议,在真实的日常生活里感受和体验,所以下笔从容,自然平易。世事纷繁,有时几乎要叫人目迷五色,无所适从,感觉晕眩,可是小思确有本领保持自己的独立的头脑,她的“定力”似乎很深,她能够“不为繁华易素心”,所以她的作品有一份清明隽爽的品质,有一份智慧之美。有先生评价小思的散文:从生活实感领悟出来的思理,又归结到真情常性,“清人神志而悦人心”。这个评语说得很对。

《蝉》看似简单,实则直指生命这个宏大话题,要让初一的学生真正读懂生命的意义,从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并非易事。所以针对初一实验班学生的特点,从他们感兴趣的朗读入手,贴着词语去教,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情感变化,从而循序渐进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实际操作:

作者对蝉的情感分为三个阶段,用三个任务来串,贴着词语读,贴着标点读,贴着手法读,读出厌烦、不解、同情、惋惜、理解、敬佩、惭愧。实际效果:

学生能读出来,在最后由蝉的生命意义衍生到自己活着的意义时,课堂短时间地出现沉默,我能感受到学生们在认真思考自己的生命了,只是还无法能准确说出。复盘式评课提出的改进措施: 1.目标用词力求准确:“探究”改为“体验”,“体会”改为“体悟”; 2.任务二用时较多,可适量缩减;

大班数学认识钱币教案含反思 篇9

1、认识1元和10元的币值与数字对应;

2、币值的换算;

3、书记符号与钱币的对应;

4、常规培养:养成不乱花钱,懂得储蓄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6、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二、活动准备:

10纸币、1元硬币(打印多份硬币)、存钱罐、蜡笔、操作册。

三、活动过程:

(一)引起动机1、认识1元硬币币值和外观图案今天啊,许老师带来了个神奇的百宝盒,它里面装着个神秘的东西——出示盒子(用口令变出来)我们一起来喊口令:咕噜咕噜,变变变。(是一个漂亮的存钱罐)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存钱罐)里面装着什么!(硬币或纸币)老师要把它给变出来(摇出1元硬币)看看这是什么呢?(1元硬币);老师现在要把1元硬币给变大“变、变、变”(出示硬币正反面的打印图)幼儿认知1元的.币值和外观。

小结:1元币的币面上有个元字,而且上面有朵菊花。

2、认识10元纸币币值和外观图案(出示10元纸币)小朋友观察这是几元钱?(10元)、老师再把纸张纸币变大给大家看清楚“变、变、变”;你是怎么看出它是10元的?(幼儿讨论回答)小结:10元纸币的纸面上有个数字10和元字、背面图案是长江三峡图。

(二)情境海报讨论1、一张10元纸币,可以换多少个1元硬币?(10个)(幼儿说对后,教师在黑板上做好币值的记录,10元=10个1元)2、小动物们也存了很多很多的钱,观察并说一说,穿橙色衣服的青蛙面前放着多少钱?(10元)你能拿出和他一样多的钱吗?

3、那穿蓝色衣服的松鼠有多少钱?(两张10合起来就是20元)4、穿绿色衣服的松鼠面前放着多少钱?(1元硬币)5、在牛老师旁边的小猴有多少钱?(6元)6、穿粉红色衣服的小老虎桌子上放着多少元?(11元)你能拿出和他一样多的钱吗?

7、邀请一位小朋友上来从老师的篮子里取出和它一样多的钱。

(10元纸币和一元硬币合起来是11元,1元硬币和10元纸币合起来也是11元)小结:我们做个不乱花钱的好孩子小朋友们,爸爸妈妈给你们的零花钱有没有存起来呢!我们要把零花钱存起来,等到需要用的时候经过家长的同意才取出来,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三)师幼互动、幼儿操作认识关于钱币符号。

1、(出示1元钱币符号)小朋友见过这个符号?这个符号叫钱币符号。

2、两个钱币符号表示多少元呢?(两元)。三元钱要用几个钱币符号表示……

3、购买此物品需要多少钱?(幼儿逐一观察)然后在左边方框里数一数有几个钱币符号,再在右边方框中找到相应币值的钱币连线。(以下题目同样方法操作)小结:操作中幼儿的情况。

(四)延伸活动:《购物》游戏请小朋友轻轻地坐在绿色线上。老师将已经准备好的物品卡片贴在两个大黑板上。幼儿每人一张卡片,卡上有硬币的数量,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币值购买写着相应价格的物品。

注:不多不少,每人的币值只能用一次,只能买相应价格的物品,看谁又快又准确完成任务。

四、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知识的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幼儿充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

在购物环节,有个别幼儿取钱后不会购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先充分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适当进行活动调节或个别指导。

★ 大班社会教案公开课

★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教案

★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 幼儿园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一分钟有多长》

★ 幼儿园中班社会公开课教案《这是垃圾吗》含反思

乘车(含教案反思) 篇10

1、通过游戏了解“边界”的含义,引起幼儿阅读《边界》兴趣。

2、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一些动物的边界,自由理解图画内容。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1、事先布置好游戏场景(呼啦圈当鼠洞,沙包当粮食),请3名幼儿当猫,其余幼儿当老鼠。

2、大绘本、小绘本、动物图卡。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猫抓老鼠”,引出“边界”。

1、幼儿玩“猫抓老鼠”的游戏。

2、幼儿讨论讲述游戏规则:小猫睡觉了,小老鼠出洞偷粮食,猫大叫,老鼠逃入洞中,小猫抓未逃进洞中的老鼠。

3、幼儿再次游戏。

4、教师提问:为什么小猫不去抓逃入洞中的老鼠。

5、幼儿自由回答,引出“边界”。

6、教师小结:呼啦圈就好像是老鼠洞口是小老鼠家的边界。

二、出示图画书,引导幼儿自主阅读。

1、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本有趣的图画书,书中讲述了各种各样的边界,小朋友想不想一起来阅读?(想)

2、幼儿自主阅读,教师适当与幼儿交流。

三、幼儿自主创编想象阅读。

1、有一种动物迫不急待地想来告诉我们它的“边界”,出示狼的一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出示图二“一只狼向狼一家打招呼图片”,引导幼儿阅读。提示:“为什么狼的.朋友要站在那么远来打招呼?”引出狼“边界”。模仿狼打招呼的动作。边出示图一背景,边操作小图卡,引导幼儿仔细阅读,讨论狼是怎样划“边界”的。

3、依次出示河马、狐狸、园丁鸟图片,边操作,边将其放入适当背景图中,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它们家边界是什么。模仿图中一些有趣情节。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来小结。

四、结束活动

刚才,我们了解了那么多动物的边界,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更多的“边界”?(想)

延伸活动:

和幼儿一起去寻找更多“边界”,结束第一课时活动。

活动反思:

当文本被选入教材,它的教学价值就开始被一层一层抽剥。但不可否认,文本的内在初衷是难以改变的,尤其是对于有一定时代视野和历史厚度的文本,它那震人心魄的力量在时间的流逝中渐行渐远。学生阅历尚浅,稚性正盛,面对文本往往犹如面对冰冷的字碑,达其理而难通其情,因此出现了隔阂和强自说愁。

在《树边界》的教学中,我便饱尝了这样一次情理未相生的遗憾。

【大班优秀语言教案《树边界》含反思】相关文章:

1.《快乐树》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附反思

2.大班优秀教案反思

3.大班优秀教案及反思

4.《风味小吃》大班语言教案含反思

5.大班语言公开课详案教案《小桃仁》含反思

6.优秀大班语言教案

7.幼儿园大班边界语言阅读教案

8.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唱给树的歌》含反思

上一篇:风控专员求职简历下一篇:2023年中考--茂名地方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