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法宣传总结(共10篇)
侨法宣传总结 篇1
仙童社区侨法宣传工作总结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侨办的帮助指导下,仙童社区认真贯彻侨法,充分整合侨务资源,落实为侨服务,坚持以社区为舞台,推进为侨服务社会化工作,努力构建社区为侨服务、侨为社区服务的新格局。仙童社区先后获得了全国敬老模范社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省示范社区居委会、省绿色社区、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省文明社区、省无邪教社区、省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市城市党建工作示范社区、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廉政文化进社区示范单位、市文明社区、市残疾人工作先进社区、市文明家庭创建先进组织、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市绿色社区、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社区、市和谐示范社区、市民主法治社区、市创先争优闪光言行之星等国家、省、市先进荣誉称号。现将社区侨法宣传角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是加强组织网络,完善工作队伍。成立了社区侨务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社区书记为组长,主任为副组长的侨务工作小组。将侨务工作纳入社区党建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同时,还由组建了侨务信息员队伍、由老党员、老教师为主组成的“侨法宣讲团”、由党员志愿者为主组成的为侨服务志愿者分队、由文艺骨干为主组成的侨法宣传文艺队,搭建了侨务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办、上下有沟通的工作网络,使社区与侨、侨与社区融为一家,有效地增强了仙童社区侨务工作的活力。二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在社区范围内加强侨法工作宣传,通过社区宣传栏、宣传角、横幅、信息平台等载体,张贴涉侨法律、法规知识、发送短信等方式,宣传侨法工作的意义、目的等,使侨法工作深入人心。
三是对侨眷深入小区认真普查。社区工作人员下到片区,认真开展社区侨情调查工作,建立完善归侨侨眷和台胞台属基本信息资料,并及时更新常住侨台胞属的变动情况,随时掌握在外侨胞的工作、生活、家庭状况、事业发展等变化情况。再次是社区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将信息逐一登记造册、输入电脑、建立台账,做到对社区侨务工作对象底数清、情况明,为进一步做好社区侨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是建立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为使侨务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社区还制定了涉侨投诉机制、侨务理论学习、社区侨务工作信息员培训等一系列侨务工作制度,使社区侨务各项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实现了有组织、有网络、有制度、有计划、有活动、有成效。
五是举办各种活动,照料华侨感情。许多独居华侨、侨眷在生活上得不到照料、在精神上得不到慰藉,社区通过举行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邀请一些老华侨与居民一起,包饺子品饺子;在清明节期间开展“传统清明节居家养老情”清明集体过节活动、一起做清明馍;在端午节期间,举办“端午与居民同乐”的联谊活动,包粽子、烧茶叶蛋等,一起感受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六是开展献爱心、咨询台、文艺活动等丰富侨属业余生活。下一步打算:
1、结合社区“邻居节”活动,以“邻居节”活动为契机,开展“助邻日”“亲邻日”“睦邻日”“邻里百家宴”等活动融洽邻里关系,构筑和谐灵力,让社区独居华侨、侨眷在生活上得到照料、在精神上得到慰藉。
2、在传统佳节期间,社区将继续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留守在家的侨眷老人一起感受节日欢乐,感受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3、在暑期开展关注留守儿童系列活动。如开展反邪教科普图片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珍惜生命”清明活动及科普知识讲座等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社区侨务工作与居民息息相关,社区侨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社区的形象,在今后的创建工作中,社区牢记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主动、热情地为海外侨胞、归侨侨眷排忧解难,凝聚侨心、发挥侨力,充分激发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的爱国爱乡热情,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共建美好文明和谐大家园。
侨法宣传总结 篇2
2009年, 对于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级部门来说, 是工作任务繁重的一年, 是资源优化力度空前的一年, 是促进就业创意叠出的一年, 更是在党中央、国务院指导下, 为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切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不断发力的一年。
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9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宣传的通知》。通知要求, 从今年9月份起,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总结宣传工作。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 认真总结高校就业工作经验, 积极宣传推动就业工作先进高校的经验做法,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逐步形成政府积极引导、高校按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培养人才的长效就业工作机制。
本次总结宣传工作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指导,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实施。
此外, 为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总结宣传工作, 通知同时制定了以下工作方案。
一、总结宣传工作目标和原则
通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认真探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做法、新机制和新经验, 推动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和教育改革不断迈上新台阶。
通过向社会公布总结结果, 积极宣传就业先进高校及其经验, 进一步发挥就业对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导向作用, 促进高等学校积极面对社会市场需求, 科学定位办学育人方向、加快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深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政府积极引导、高校按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培养人才的长效就业工作机制。
总结和宣传工作要体现求真务实的原则, 分层次、分类别进行。
二、总结工作内容
总结工作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高等学校对就业工作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视程度;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实绩, 辅以抽样调查方式, 了解社会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对高等学校就业工作的反馈;三是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 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情况;四是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情况;五是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情况;六是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 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情况;七是实施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情况;八是高等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费支持和条件保障情况等。
侨法宣传总结 篇3
该区侨办成立伊始,侨办主任带队多次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整合资源,加强各类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侨务工作网络,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涉侨人员的信访接待工作,维护侨界的合法利益诉求。
区侨办按照市侨务部门关于结合 “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开展侨法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对法制宣传日活动进行了认真研究署,各街道相继开展了各类宣传活动。平江路街道通过法律进社区、法律进学校开展普法宣传;娄门、桃花坞、白洋湾、彩香等街道在活动现场向居民群众、归侨侨眷宣传各项侨务政策,免费接受居民群众的咨询,通过侨法问题现场解答、发放侨法知识手册、侨务政策法规版面展示、接受信访等形式,使广大市民、归侨侨眷乐于参与。全区共发放侨法知识手册1000多份,接受群众咨询300多人次。同时利用网络媒体、横幅、侨法宣传厨窗等载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还通过“侨法宣传角”、“侨务掠影”展板等手段,积极宣传市、区在依法护侨、为侨服务和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在侨法宣传角挂牌仪式上发言材料 篇4
工作思路和计划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下午好!能参加这次全国侨务系统“侨法宣传角”挂牌仪式,我感到非常高兴,一是能近距离的聆听国、省侨办领导对我市侨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同时还能通过参加活动向兄弟市学习社区侨务工作经验。
首先对国侨办、省侨办领导来我市指导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对五市侨办领导和社区领导来我市传经送宝和参加全省“侨法宣传角”授牌启动仪式表示热烈欢迎!
全省侨务系统“五五”普法工作会议精神后,我们结合贯彻会议精神和落实省侨办“关于开展侨法进社区设立侨法宣传角的通知”要求,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及时与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等有关部门联系,将侨法宣传工作纳入全市“五五”普法规划,并联合下发了《关于在“五五”普法期间切实加强侨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二是认真抓了侨法宣传角试点工作。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赣榆县青口镇青下社区率先设立侨法宣传角,并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和通知要求,对侨法宣传角的软硬件进行进一步完善。为了更加扎实有效地抓好“五五”期间侨法进社区工作和充分利用好侨法宣传角在侨法宣传中的示范作用,现将下一步的工作设想简要汇报如下:
“五五”期间,我市贯彻落实侨法宣传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社区为载体,以社会为依托,以活动为平台,以宣传侨法为主题,以学法用法护法为目的。立足社区,面向社会,以点带面,分步实施,活动引领,取得实效。具体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不断创新思路,把社区侨务与侨法进社区有机地结合起来
社区侨务工作的广泛开展,不仅拓展了侨务工作空间,还延长了我们的工作手臂,使为侨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更加务实、更加有效。如果说社区侨务工作是新形势下侨务工作的一种服务形式创新的话。那么,侨法进社区则是新形势下侨法宣传的一种手段创新。无论是形式创新,还是手段创新,其宗旨离不开“两个”服务,社区侨务是侨法宣传的重要载体,把社区侨务工作与侨法进社区及开展侨法宣传角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一起布置、一起落实。
一是用活动引领侨法宣传。从今年开始,市侨办计划每年组织一项时间跨度大、影响面广、参与人数多的大型侨法宣传活动,以大活动为主线带动全市侨法宣传工作的开展。如侨法宣传大型文艺晚会、侨法知识讲座及图片展、侨法知识电视演讲比赛等;二是用考核强化侨法宣传。把侨法宣传作为考核社区侨务工作的一项硬指标,做到年初有布置,半年有检查,年终有考核;三是用优势带动侨法宣传。充分利用社区侨务优势进行侨法宣传,如利用宣传厨窗、社区侨务网和社区文艺宣传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侨法宣传,从而提高宣传成效;四是用活动催化侨法宣传。结合社区工作实际开展各种主题宣传活动。适时开展“学习侨法、争创平安社区”、“学侨法护侨益、构建和谐社区”、“学侨法、手拉手、比贡献”等特色主题活动,这样既有利于推动工作,又能调动大家学侨法、用侨法的积极性。另外,利用华侨华人回乡探亲、国内亲人与国外亲友联络和召开各种座谈会等时机进行侨法宣传。
二、努力拓宽视野,把着眼长远与立足于当前有机地结合起来
侨法宣传既要拓宽视野抓长远,又要立足实际抓当前。今年和今后三年我们拟在全市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系列侨法宣传活动,将着重抓好以下工作:第一,举办侨法知识巡回展。与市五侨及11个社区联合制作侨法宣传展板,在各个社区巡展的基础上,面向全市进行展出,展出场次不少于15场,参加人员不少于5000人;第二,积极开展侨法“五进”活动。年内确保全市有8个机关、6个企业、4个社区、2个高校、1个乡村参与到侨法“五进”活动中来。“五五”期间,力争实现“5315”工程,即侨法进50个机关、30个企业、10个乡村,使接受侨法教育人数突破5万人;第三,举办侨法知识答题竞赛活动。与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和新闻单位联合,在全市举办侨法知识答题竞赛活动;第四,开展“侨法宣传月”活动。坚持在每年4月开展“侨法宣传月”活动,采取“五侨”联动、市县区侨办、社区联动的方法,举办形式多样的侨法宣传活动;第五,举办侨法宣传文艺演出。计划今年10月份,市“五侨”部门、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和11家社区等单位,以“庆祝国庆、宣传侨法”为主题,组织一台文艺晚会,宣传侨务政策法规。这项工作,以纳入2006年侨政工作目标,四月份我们将着手这项工作;第六,举办侨法学习培训班。去年我市组织了“五侨”部门负责人、涉侨部门、各级侨务干部、归侨侨眷代表及为侨服务律师团共105人参加的侨务法律法规培训班,邀请了省侨办领导到场作了讲课。“五五”期间我们还将举办三场侨务法律法规培训班;第七,召开“侨法宣传角”及“侨法宣传五进”经验交流座谈会。及时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推广侨法宣传先进经验和树立先进典型,努力提高侨法宣传成效。第八,开展“学侨法、知侨法、凝侨心”主题活动。发动全市侨务干部、侨界人士、涉侨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实际行动,学法用法,为侨服务办实事。
三、扎实推进落实,把学习侨法与干部素质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是争取组织部门支持。将侨法知识作为党校市管干部班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必修课,纳入计划,定期安排,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二是争取机关工委支持。结合创建学习型机关、文明处室活动,在市级机关中开展“机关干部学侨法”活动,提高机关干部学侨法、用侨法,自觉维护侨法的自觉性;三是争取省侨办支持。适时举办侨法宣传专题培训班,重点加大对县区专兼职侨务干部和社区侨务干部的培训,提高侨法宣传的组织能力,确保侨法宣传成效。
四、创新服务形式,把侨法宣传与双向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便侨利侨活动,及时为广大归侨侨眷提供创业指导、家政服务、文化娱乐、代办咨询等系列服务,另一方面发动归侨侨眷积极参与建设社区、美化社区、服务社区,使侨力资源融入社区资源,并能为社区所用。总之,通过侨务社区这一平台,既能让归侨侨眷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特长,施展才华,为经济建设服务。又能让归侨侨眷乐在社区,满意在社区。
这次全国侨务系统五五普法“侨法宣传角”挂牌仪式在我市举行,是我们学习借鉴的大好时机,必将对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侨法宣传工作产生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其意义重大,深远影响,我们将抓住这一机遇,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做到三个到位:一是及时把会议精神传达到位。会后,我们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传达部署;二是及时把宣传方案调整到位。在精神吃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对照国侨办领导的讲话精神,调整充实工作计划;三是及时把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做到工作提前谋划,责任落实到人,督查及时到位,目标按月推进。以上是我的汇报,有不到地方请批评指正。
疟疾宣传日宣传活动总结 篇5
活动已经圆满收场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好好地写一份活动总结总结一下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活动总结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疟疾宣传日宣传活动总结范文(精选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疟疾宣传日宣传活动总结1今年“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是“消除疟疾、履行承诺”。为了搞好这次宣传活动,木梓乡卫生院专门抽调人员精心组织、策划制定方案搞好宣传活动。
活动当日:
一是在木梓街设立宣传咨询台向过往群众散发宣传单、量血压及咨询活动。
二是在乡繁华地段进行疟疾知识讲解、营造宣传氛围。
三是制作宣传展板免费向群众提高预防疟疾知识。
四是宣传疟疾防治知识,扩大覆盖面。
五是控制宣传质量。卫生院领导也参与了当天宣传活动。
据统计,活动当天抽调宣传人员8名,发放宣传材料2种约1200张,制作横幅1条,出动宣传车1辆,制作展板6块,发放购物袋100只。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疟疾宣传日宣传活动总结220xx年4月26日是第x个全国疟疾宣传日。崂山区疾控中心紧紧围绕“消除疟疾,共享健康”的宣传主题,在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大厅开展防治疟疾宣传活动。
现场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及宣传折页、播放宣传片和专家咨询等手段进行宣传。前来就诊的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咨询相关知识,达到了此次活动宣传的预期效果和目的。现场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
疟疾宣传日宣传活动总结3根据四川省卫生厅及德阳市卫生局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疟疾的宣传活动的通知》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全国疟疾日”宣传工作,开展全市宣传活动。我中心预防保健科在接到通知后,积极广泛宣传疟疾危害和防治知识,增强群众及时就诊,配合治疗的意识,提高居民及强化外出或流动人口的自我保护能力,于20xx年4月26日上午在我中心举行了以“防蚊虫,消除疟疾”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4月25日我中心组织了对医务人员疟疾知识的培训,并在中心制定了疟疾相关知识的宣传专栏;26日上午,预防保健科共抽调衣物人员3名在中心设立疟疾宣传点。我科室的医务人员向前来询问的群众答疑解惑,同时向群众发放了与疟疾相关的宣传知识,群众通过宣传展板,健康咨询等活动,提高了对疟疾的知晓度,建立了防蚊虫的知识,促进了健康预防意识。
这次宣传日,直接受益人次约200人,发放宣传资料约300份,宣传日在有条不紊的气氛下顺利进行,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疟疾宣传日宣传活动总结4疟疾俗称“打摆子”、“发疟子”,是由蚊虫叮咬引起的传染病。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虫媒传染病。由于近几年来人口流动频繁因素的影响,输入性疟疾病例呈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20xx年4月26日是第4个“全国疟疾日”,为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消除疟疾工作,提高百姓对于疟疾防控意义的重视,我镇卫生院积极准备,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宣传教育活动,20xx年4月26日我镇卫生院在镇街道集贸市场举办了一次大型的宣传活动。我们悬挂起横幅、摆放展板、设立咨询台,在医院大厅前的字幕上24小时播放“20xx年4月26日消除疟疾,履行承诺”宣传主题开展疟疾防治宣传活动。
本次宣传活动由中潮镇卫生院防疫科组长杨绍明及从事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相关医务人员具体负责,一方面宣传了我国政府有关疟疾防治的重要政策,明确了到20xx年要在全国范围内消除疟疾的任务指标。指出中央财政和中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对疟疾流行区开展发热病人血检予以补助,在所有疟疾流行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领取到免费抗疟药品。
另一方面宣传疟疾的防控历史及眼前形势、临床特点、、疟疾诊断与治疗以及疟疾的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措施等六个方面进行宣教,由浅入深,具体生动的为大家讲解的疟疾的相关知识。重点指出疟疾防控目前面对的严峻形势和作为个人如何有效预防疟疾的`感染与传播。
本次宣传活动设立咨询台1处,接受群众自愿咨询人员50余人宣传条幅2条,发放宣传单300余张,张贴宣传标语15张,制作展板2块,出动车辆1部。
通过本次宣传,使广大群众了解了什么是疟疾,疟疾是如何预防的,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怎样治疗疟疾等相关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我们将利用这次宣传的契机,加大工作力度。使我镇的疟疾防治工作更上一层楼,再上新台阶。
疟疾宣传日宣传活动总结520xx年4月26日是第x个“全国疟疾日”,为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消除疟疾工作,我所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小结如下。
一、加大宣传力度,举行新闻媒体通气会
为提高百姓对于疟疾防控的认知和重视,加强对出国经商、旅游和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我所于4月23日在省疾控中心举行了新闻媒体通气会,邀请了xx日报、xx画报、贵阳晚报、xx人民广播电台、xx都市报、xx商报、黔中早报等7家新闻媒体。会议由省疾控中心办公室主任容自豪主持,中心副主任雷世光参会并作了讲话。会上地病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我省20xx年疟疾发病的概况,以及我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的进展和20xx年任务部署,重点介绍了预防疟疾的有效措施和出国人员应注意的相关事宜。
二、开展疟疾知识现场咨询活动
4月25日省疾控中心地病所组织人员参加了黎平县疾控中心开展的疟疾知识现场咨询活动,共向当地居民、学生和农民等发放了疟疾小常识、如何防治疟疾等小册子、宣传页、宣传画等十余种资料共千余份。今年疟疾防治宣传的核心信息主要有: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且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其主要症状是发冷、发热、出汗。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防止蚊子叮咬。并向出境旅游人员宣传,出国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疟疾流行状况,在疟疾流行区,要防止蚊虫叮咬。企业派驻非洲、东南亚等地的随队医生应当具备疟疾诊治能力,并储备足量疟疾治疗药物。出现发热、发冷、头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就医,主动告知旅行史。尤其是从非洲和东南亚回国的发热病人,须查疟原虫。
通过开展这些群众易懂、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了群众的疟疾防治知识,让广大群众对疟疾的防治有了更清楚地认识,提高了防蚊防疟的自我保护意识,共同参与消除疟疾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疟疾宣传日宣传活动总结6根据高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卫疾控字(20xx)第x号《关于开展20xx年“全国疟疾日”防治宣传活动的通知》活动计划的通知及要求,我院领导十分重视,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认真学习、传达,并对这次活动作了认真部署和安排,确保了活动的正常开展,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了今年4月26日为“全国疟疾日”。
二、本次活动的口号为“消除疟疾,共享健康;使用蚊帐,远离疟疾;预防疟疾,保障健康;全程服药,根治疟疾;消除疟疾,共建和谐”等。
三、在20xx年4月26日组织我院疟疾防治专业人员在街道设点对外进行介绍防治疟疾知识的咨询、宣传、讲解,使广大老百姓了解疟疾的危害性与防治疟疾的必要性。
四、在中心卫生院的宣传栏上登载了疟疾是一各经蚊虫叮咬传播的寄生虫传染病,目前我省主要流行间日疟,主要症状等知识,如得了疟疾要及时就珍,及时治疗,规范用药;并告知预防疟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等措施。
五、对本次活动的相关宣传资料、照片等进行了留存与备案。
总之,通过本次宣传活动,向广大居民宣传疟疾防治知识,提高了广大群众对疟疾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进一步加强了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疟疾宣传日宣传活动总结7今年的4月26日是第x个“全国疟疾宣传日”,为进一步贯彻《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文件精神,根据大连市甘井子区卫生局《关于开展甘井子区20xx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的通知》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有关要求,针对我辖区实际情况,中心将举办主题为“消除疟疾,保障健康”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和门诊咨询和知识问答宣传活动,现将此次活动小结汇报如下:
4月23日上午9:00—11:20,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椒中社区社居委开展了此次宣传教育科普知识讲座活动,对市民提供讲座现场免费测量血压30人,发放有关疟疾病防治方面的宣传折页50份、大连市居民健康素养知识手册40册,自制宣传单20余份。直接或间接教育居民40余人。我们呼吁防治疾病,从自身做起。
4月23日——26日进行了专家义诊,前来义诊的人群大多为中老年人,进行了免费测血压和健康咨询工作,此次疟疾宣传日宣传受到了辖区广大市民的关注,我们在对中老年人进行防治疟疾病宣传的同时倡导大家把这种防病意识带到家庭里、带给孩子。此次活动约直接间接教育居民40余人,发放相关宣传单40余份。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通过此次“全国疟疾宣传日”宣传活动,推动全社会参加群众性的抗疟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防疟抗疟意识,增强自我健康的保护能力。动员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疟疾防治,广泛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增强和提高人群的自我防护能力,彻底消除疟疾,共享居民健康。
疟疾宣传日宣传活动总结820xx年4月26日是第x个“全国疟疾日”。为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消除疟疾工作,广泛宣传疟疾防治知识,牛塘镇卫生院认真落实《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积极开展疟疾防治宣传活动。
4月,牛塘镇卫生院围绕“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的宣传主题,开展以悬挂宣传横幅及宣传板、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健康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4月25日,牛塘镇卫生院来到市镇街道,对辖区居民开展了一次疟疾防治咨询活动,活动共悬挂横幅一条、发放宣传资料50余份、展出展板3块,受教育50余人次;在辖区12个村委和医院宣传栏张贴疟疾防治宣传画共计28份;下一步我们还将选一所辖区学校举办一次疟疾防治知识专题讲座。
此次活动主要向学生、社区居民、出国务工等重点人群宣传了疟疾防治的相关知识,增强了群众及时就诊、配合治疗的意识,提高了人群的自我防护能力,为牛塘镇更好的消除疟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疟疾宣传日宣传活动总结920xx年4月25日是第x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26日是第x个“全国疟疾宣传日”,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和公众预防接种和防治疟疾的意识,4月25日,遂溪县卫计局组织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慢性病防治站、妇幼保健院、中医院、皮肤病防治院及遂城镇卫生院等单位50余名医务人员在遂溪县街心公园开展了“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暨“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
活动紧密围绕“规范接种疫苗,共建健康中国”和“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这两个宣传主题,采取了悬挂横幅、张贴标语、设立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重点对计划免疫的程序、各种疾病的预防、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以及疟疾防治知识等进行了宣传。
据统计,此次活动现场共悬挂横幅3幅,张贴主题宣传海报20张,摆放科普知识宣传展板10块,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发放宣传购物袋400个,接受群众咨询500余人。
路政宣传月宣传活动总结 篇6
大队通过在路政服务大厅、各路政中队站房、超限运输检测站等地悬挂醒目宣传标语;在公路主线两侧等显要位置张贴宣传画;利用路政宣传车进行流动宣传;设置宣传摊位,路政人员现场接受群众咨询;发放公路法律法规文本、倡议书及漫画等宣传资料,多形式、全方位宣传浙江路政品牌。
此次宣传月旨在进一步宣传路政管理的依据,介绍路政管理的主要职责,公路路政管理统一电话96266服务平台的各项功能,宣传保护公路以及公路设施的相关知识,并以宣传公路边“三化”和“三改一拆”攻坚工作、创建“无违建公路”和“综合治超年”为重点,充分展示浙江路政在“依法行政、执法为民”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积极引导社会“学法、懂法、守法”,为路政管理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侨法宣传总结 篇7
关键词:地震科学知识,地震博物馆,防震减灾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 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的过程中造成的振动, 期间会产生地震波。如今, 科技水平还达不到及时、准确、无误的预测地震的程度, 即使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地震也难以被准确预测, 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 也不过是巧合。因此, 对于地震, 更应该做的是宣传地震科学知识, 做好防震减灾。相比而言, 地震给普通国民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比其给那些重视防震减灾地区的民众造成的损失要大的多, 懂得地震科学知识的民众在地震中往往能够侥幸逃脱。因此, 地震科学知识对于民众、政府、国家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必须加强对其的宣传并完善宣传对策。
1 地震科学知识宣传的重要性
1.1 减少地震灾害损失
地震科学知识, 包含了地震基础知识, 地震的产生和类型以及防震减灾知识等, 这些知识能为专业人员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使得防震减灾更加专业化;在大型建筑物如三峡大坝, 高技术产业区等的建造前期, 也会进行深入细致的考量, 将地震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以增大建筑物的防震功能, 使得地震危害达到最小。其次, 随着地震科学知识的宣传, 民众对于地震预防越来越重视, 很多老百姓在选择住房或者进行房屋建造时, 也会咨询有关地震预防方面的知识来做参考。另外, 地震科学知识使得国民渐渐了解并掌握一些防震技能, 如地震发生后先选近躲避, 震后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如果在室内要选择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躲藏, 若在室外突遇地震, 应选择开阔、安全的地方来避震等, 这些小知识都使得民众在遭遇地震时能够选择正确的方式及时逃脱, 减少生命损失。因此, 地震科学知识的宣传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
1.2 维护社会稳定
对于不懂地震科学知识的人, 一但出现地震就会引起恐慌。例如, 在当年唐山大地震后, 很多地方都谣传出震情, 甚至一些地方由于科学预测水平低而错误地发出了地震预报, 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停工停产, 银行存款巨减等不良现象, 导致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这类的损失一点也不亚于唐山大地震的损失。如今, 随着地震科学知识的宣传, 人们不再轻信地震谣传, 也减少了对于地震的恐惧感, 面对地震预测, 能够及时地调整自身和企业, 和政府的行为关系, 而政府也能够尽可能准确地发布预报, 因此, 这对于社会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 地震博物馆在地震科学知识宣传中的作用
2.1 宣传教育
地震博物馆能让民众在参观的同时, 了解到相关地震灾害的知识, 对其有正确的理解, 使民众在遭遇地震时, 能够不恐慌, 镇定淡然地面对并采用学到的技能进行自我保护, 而后再去保护他人。地震博物馆能够教育人们如何面对地震, 如何自救, 如何救人。例如室内物体的摆放, 怎么摆放更为安全, 怎么预防地震可能引发的火灾, 发生地震时身处楼房里的人应该怎么办, 在大街上、山区的人应该怎么办等。因此说, 地震博物馆有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2.2 陈列展示
地震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就是陈列显示, 展示内容包括全球板块、地震带分布、地球内部及地体构造等模型;展示地震发生的原因及地层错动的模式, 展示着地震文物, 史料等;还有些博物馆展示着震灾后环境摧毁破坏的情形、救难救灾情况、各界送温暖、社区学校重建, 以及面对灾变坚强重生等情景;不少地区的博物馆也将地震过程进行场景复原, 将防震技能做成影像资料放映。这些知识成品的显示和物品的陈列能使民众在浏览过程中了解到地震科学知识, 认识到地震防御的重要性, 并能学习到些许技能。
2.3 服务警示
地震博物馆通过展示各种展品, 以及讲解员的各种描述, 让人们了解地震的危害, 使人们端正对地震的态度, 促使他们自觉去学习各种自救知识, 从而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同时, 通过地震博物馆的宣传教育, 人们也可以清楚的认识到, 通过思考、日积月累可以掌握很多自救知识, 在地震面前人类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类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最大限度的降低地震带来的破坏。
3 地震博物馆地震科学知识普及宣传的完善策略
3.1 做到教育与展示的协调
地震博物馆应确保教育及展示措施的到位, 可建立防震减灾宣传小组, 制定年度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计划, 多措并举加以落实。其次要加强各个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发挥科协、宣传、文化、教育、传媒、群众工作的作用, 实现政府领导、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的防震减灾教育格局。总而言之, 地震博物馆不仅仅是展示和陈列的平台, 也是宣传和教育的阵地。
3.2 面向学校, 面向基层
地震博物馆要想做好地震科学知识宣传, 就不能单纯的“等客上门”, 要主动深入基层开展科学教育, 尤其是做好企业、机关、社区、学校、农村地区的地震科学知识宣传。在农村和社区, 地震博物馆可以设立地震知识科普宣传栏、宣传站, 社区地震知识科普屋等, 开展防震减灾科学教育。在学校, 地震博物馆可以联合科协、教育局、校方建立《学校防震减灾教育相关通知》, 修正学校地震灾害紧急预案, 组织学生开展地震知识征文比赛, 地震知识宣传栏、手抄报、讲座。还应健全地震科普队伍, 更新各项数据信息, 强化对地震知识教育辅导员的知识培训。在机关、企业, 地震博物馆可以赠送《防震减灾科普手册》, 联合企业、机关进行地震灾害疏散演练, 播放地震科普教育片。总而言之, 地震博物馆的地震科学知识宣传要深入基层, 扎根群众, 不断增强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强化地震灾害应对能力。
3.3 加强在网络平台上的宣传
当前, 各行各业都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传统的地震科学知识宣传手段已经难以适应人们的生活节奏。地震博物馆可以利用网络开展远程地震知识科普教育, 例如建立网络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联合企业、学校、社区为人们提供防震减灾知识。也可以发布地震博物馆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或是微博, 定期更新防震减灾小知识。结合现代人生活节奏快, 工作压力大, 时间少的特点, 利用好人们的“边角时间”, 让人们随时随地的掌握一点防震减灾知识, 这样, 在面对灾害时, 人们就可以利用不经意间掌握的自救技巧实现自救和互救, 降低灾害损失。
3.4 追求针对性和真实性
地震博物馆要重视宣传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针对性, 利用实物、照片、视频、音频资料再现地震发生时的震撼景象, 利用直观的刺激引起人们对地震灾害的重视。同时, 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也要突出重点, 创新形式, 重点告诉人们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应如何自救, 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自己的生还率, 切勿惊慌失措。其次, 要宣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 增强人们对此的理解,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地震科学知识宣传中, 地震博物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地震博物馆的一员, 我们必须在做好各项展示、陈列的同时, 将防震减灾宣传作为工作的重点, 丰富手段, 创新形式, 扎根群众, 做好地震科学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推动地震博物馆的现代化发展, 提高社会整体的防震减灾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晔霖, 胡坚鑫, 蔡丽汾, 等.广州市居民防震减灾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调查[J].韶关学院学报, 2012 (10) .
[2]王鑫.台地景观在主题博物馆外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以兰州市地震博物馆综合环境改造为例[J].城乡建设, 2015 (08) .
[3]胡兴华, 徐一鸣.不垮的家园——记青川地震博物馆设计[J].四川建筑, 2011 (03) .
[4]袁志祥, 李娟, 段锋, 等.新时期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新思想[J].高原地震, 2011 (04) .
信用交通宣传月宣传活动总结 篇8
按照交通运输部和省交通运输厅统一部署和要求,即日起,厅运管局在全省道路运输行业广泛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信用交通宣传月”活动。活动坚持“聚焦主题、集中报道、持续深入、形式多样”的原则,以“唱响信用交通,唱亮交通发展”为主题,以信用政策知识、企业信用承诺、诚信典型、优秀信用报告、信用“黑名单”与“红名单”信息、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双公示等为主要内容,在全省道路运输行业积极营造信用交通活动宣传氛围,大力开展信用交通活动宣传工作。厅运管局要求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针对“信用交通宣传月”活动内容进行专项部署,充分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通过标语、横幅、图片、手册等多种形式,开展有声势、形式活泼的宣传活动;同时,要求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主动深入到道路运输企业一线和广大从业人员中,积极宣传道路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重大举措等,形成强大的宣传舆论声势,扎实推进全省道路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县委宣传部宣传思想工作总结 篇9
2011年,我区宣传思想工作在市委和市委宣传部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南充化学工业园区,加快推动项目工作,卓有成效地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建一流化工园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创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一、围绕主题,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线,把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今年以来,我区理论工作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紧密结合灾后重建实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强化理论武装,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卓有成效地开展理论工作,收效显著。
切实加强党委中心学习组规范化建设。今年年初,区委印发了《中共四川南充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委中心组2011理论学习安排意见》,对党委中心组全年的学习进行了部署。党委中心组结合实际,切实抓好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把我区党委中心组学习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党委及时发出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通知》,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来。在抓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安排了党委中心组今年的学习主要内容和成员必读书目,规定了集中学习和自学时间。
切实把理论学习与建好化工园区紧密结合起来,使我区化工园建设工作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在建设南充化学工业园区中宣传普及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宣传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在我区公示栏开设了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专栏,为我区建好化工园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今年,组织5人参加全市理论骨干培训,超额完成了市委宣传部下达的培训任务。今年,我区组织专家辅导3场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让中央、省、市的各项政策、精神深入干部心中。
二、以“项目攻坚”为核心,积极营造良好的化学工业园发展氛围,不断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今年,在市委的领导下,开发区认真整合区内外宣传资源、统筹策划,紧紧围绕“项目攻坚”这一主题,深入扎实地做好了学习贯彻市委四届八次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和新中国成立62周年、项目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产业发展、拆迁安置等一系列宣传,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效果明显,全面、深入地宣传了全区干部职工全力以赴、不靠不等所做各项工作,展示了全区党员干部风雨同舟、团结拼搏,乐于奉献的精神,为我区各项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三、在凝聚人心上下功夫,深入推进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宣传工作,把全区干部职工的思想凝聚到党的决策和部署上来
切实抓好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工作。我区制定下发了《关于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2周年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大力营造浓厚社会氛围的紧急通知》、《关于做好国庆期间环境净化美化绿化亮化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组织开展纪念新中国成立62周年座谈会、演讲等系列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抗震救灾主题影片。
项目攻坚为主题,开展好党员教育工作。今年,开发区以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为契机,对党员干部加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工作,使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建国六十二周年为契机,扎实开展“做文明市民、兴文明风尚、迎祖国华诞”系列活动,通过组织开展主题文化教育活动,营造欢乐、祥和、奋进、乐观的社会氛围。
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载体,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工作。我区大力宣传省、市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有关文件精神和总体部署,广泛动员干部群众迅速投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创建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制作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型宣传广告10余幅,制作宣传标语100余幅,印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相关宣传资料。
四、采取新措施,强化策划,全面推进外宣工作 今年,我区对外宣传工作围绕中心工作,成效显著,进一步加强与中央、省、市媒体的联系,加大内引外联力度,与中央、省、市对口媒体建立密切的指导关系、合作关系,不断提高外宣稿件的针对性。
整合外宣资源,拓宽渠道,形成外宣合力。与新华网、新浪网、南充公众信息网、四川新闻网等网络媒体加强合作,畅通报送渠道,主动组织推荐我区重点稿件和作品,不断提升我区在市级以上媒体上稿质量和上稿率。主动为来开发区采访的区外媒体记者提供服务,并积极沟通,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引导外来媒体记者积极正面宣传开发区。先后接待了四川电视台、南充电视台、四川日报、南充日报等省内外主流媒体以及新华网、四川新闻网等中央、省、市网络媒体10余家20多名记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区先后在中央、省、市级新闻媒体刊登各类稿件210余篇(条)。
五、适应新形势,互联网宣传与管理
切实加强互联网宣传与管理,积极探索新办法、新措施占领网络阵地,将网络宣传作为日常常态工作进行,积极开展网络主题宣传,紧紧围绕市委“项目推动”的工作主线,结合开发区抓建设、抓投资、抓项目、抓开放、抓环境的新思路,新举措,在网络上开展宣传、落实“项目推动”等为主题的网络宣传系列活动,为化工园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形成网上正面宣传舆论强势,净化网络舆论环境、对外宣传化工园的新平台。
舆情信息收集工作专人负责,舆情信息工作有突破。我区高度重视舆情信息工作,年初做了具体安排部署,由专人负责舆情信息工作,坚持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和省委“ 两个加快”、市委“项目推动”、建国62周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化学工业园建设等的反映及舆论引导,准确把握群众思想动态,全面反映社会各阶层群体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预测趋势,分析影响,提出对策。
侨法宣传总结 篇10
一、新媒体改变了我们的存在
新媒体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支撑的信息传播形式。美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认为, 真正的“传播革命”所要求的最直接的驱动力就是技术。正是传播技术的变革, 从物质到精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对新媒体的影响作了概括性的描述:新媒体意味着技术的进步 (数字化) 、传播语境的改变 (传播语境的“碎片化”) 、传统话语权的解构 (话语权的阅众分享) 和内容生产方式的转变 (全民出版的自媒体模式) 。[1]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创新, 其影响特征也在不断被总结。当下的新媒体特征及影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 搭建了新的媒介平台。互联网为所有的媒介都提供了具有兼容性、多样性、大容量的交换平台,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且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于是, 各类网络主体不得不将新媒体平台视为一块战略宝地, 与他人争夺之。第二, 速度改变了空间。新媒体发展到今天, 其传播速度已经有了质的跨越, 从传统报纸到网络, 就是从出报再看到网络发布即知;从传统静态网页到微媒体, 就是从网媒管理者发布即知到任何终端使用者的发布即知, 时时传递与分享成为新趋势。新媒体的这种“即时”传播, 深刻改变了人类的信息传递, 打破了空间限制, 重塑了人类交往及社会关系。第三, 受众范围难以确定。新媒体下的信息一经发布, 其受众范围也将难以确定, 任何机构和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网络中的一员和任何信息的发布者、接收者、传播者;可以在最快的时间阅读信息, 也可能还没有阅读旧信息就被新的信息所覆盖, 或者已经被修正、被删改、被再造。尤其在微博、微信等微媒体的传播中, “转发”效应让受众更具不确定性, 现有管理机构也无法确定信息传播的具体范围, 依靠传统的控制传播渠道影响舆论的方式难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第四, 话语体系被重构。新媒体对传播方式的影响最具革命性的是颠覆单项传播, 实现双向互动传播。每个人都是信息接受者, 也是信息创造者、发布者、传递者, 传播网络中的参与者角色改变, 进入“自媒体”时代, 一个人就是一个媒介。“互动双向传播改变了信息传递结构中双方的地位, 中央集权的传播向自由平等的传播回归”。[2]在这个传播场里, 居高临下、命令式的信息发布难以被接受, 受众越来越注重个人感受, “选择性”的使用影响了信息的传播和作用。尤其是人们对快信息倾向和多元主体作用导致的“碎片化”传播, 打破了传统媒介完整传播的模式, 受众阅读到的信息可能只是一个边角或者一个被放大了的观点, 经过媒介放大使局部覆盖整体, 甚至掩盖了真相。第五, 新技术不断创造新媒介形式。从简单的信息获取渠道到门户网站、搜索引擎, 再到QQ通讯、博客分享, 再到微博、微信和移动互联网, 从官方网站到官方微博、微信, 新的媒介形式不断出现, “摩尔定律”的适用使人们的媒介参与方式不断改变。任何一个不知与时俱进的参与者, 注定会有被动的一天。总之,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不仅仅表现在形式上, 更表现在传播的思维方式上”。[3]
二、新媒体挑战传统宣传方式
“互联网凭借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自主性强、开放度高、交互式活等独特优势, 为党的宣传工作的现代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手段, 为宣传工作开辟了网络阵地, 实现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 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平台。”[4]新媒体在增强宣传工作吸引力、拓宽宣传工作辐射面、提高宣传工作实效性的同时, 也构成了新的挑战。
一是多元传播渠道难以管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研究提出的“沟通的位差效应”阐释了现代沟通模式的转变。沟通的位差效应即是:来自领导层的信息只有20%~25%被下级知道并正确理解, 而从下到上反馈的信息则不超过10%, 平行交流的效率则可达到90%以上。新媒体实现的正是一种平行交流, 双方处于平等地位, 实现有效的互动与交流, 沟通方式更受欢迎。通过网络, 不但可以即时实现信息告知与公开, 还可以通过受众面广形成舆论压力。实践证明, 网络反映已经成为一个更有效率的诉求渠道。人们的信息反馈方式越来越依赖网络, 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写信等方式日益减少。
但是因为沟通障碍、误读误解等原因, 负面信息也造成了更大破坏。尤其是, 管理部门对各种新媒体渠道已经不像对传统的报社、电视台以及几家主流网站那样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及时管控。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认为, “一个个信息包各自独立, 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讯息, 每个信息可以经由不同的传输路径……正是这种分散体系结构使互联网络能像今天这样三头六臂。无论是通过法律还是炸弹, 政客都没有办法控制这个网络。”新媒体提供的信息传播途径, 除了各种官方网站、主流门户网站, 还有电子杂志、移动终端、微博、微信、BBS以及各种社区论坛、社交网站, 可以面向所有人, 也可以面向一定范围内的参与者 (如“朋友圈”) 。结果就是信息传递开后, 政府管理者难以应对, 不能在短时间内控制所有渠道。茂名PX项目事件、杭州垃圾焚烧厂事件就是鲜证。在社会敏感事件发生时, 官方舆论场与网络 (民间) 舆论场往往不同步, 由于体制的原因可以及时控制报纸、电视台等并让其引导舆论, 但是因为传播渠道的可选择性较大, 人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资讯, 甚至质疑传统媒体发出的声音。
二是新媒体异化扭曲原始声音。新媒体对信息阅读方式最大冲击就是“浅阅读”, 人们追求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资讯, “关键词”成为信息焦点, 甚至通过标题判断信息内容。“浅阅读”直接导致信息的不完整, 即“碎片化”。“碎片化”指完整的东西破碎成诸多零散的小块, 用在新媒体语境下, “碎片”主要用来“比喻在网络环境下, 思维越来越零化、跳跃化的网络使用者”。[5]碎片化破坏信息完整性, “事物整体风貌被打破, 细节先于整体出现, 通过阅读提取信息之海变成了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6]在新媒体下, 意义被解构, 意思比意义更重要, 人们更关注字面信息而忽视信息生产者的意图、信息的原始真相, 拒绝“深度思考”, 不再坚守质疑精神。这种异化了的信息阅读方式逐渐成为一种思维习惯, 人们在各种信息的包裹下将各种信息臆断性联想, 然后根据自己的价值取舍或者感性反应作出判断, 真相不再重要, 想表达什么才是关键, 原始声音被异化, 甚至被娱乐化、庸俗化。
三是参与者非理性混淆信息。新媒体缺乏传统媒体的编辑制度, 比如报纸的内容是经过系统筛选和整理的, 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完整性和逻辑性。但新媒体, 尤其是微媒体的信息发布缺乏这一套规范体系, 缺乏理性思考和逻辑规则, 情绪化、片面化、偏激化, 甚至极端化, 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成为网络非理性的负面结果。网民非理性主要表现在诉诸权威、诉诸群体、诉诸反权威和诉诸个人情绪。按照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群体容易盲从于权威, 在微媒体时代, 大V、意见领袖受到普通网民的关注和敬仰, 甚至是膜拜。薛蛮子当大V有做皇帝的感觉, 就是群体迷信权威的表现。当一个社会群体集体表达某种社会诉求时更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关注, 尤其是在权力结构中处于被动的一方更易获得认可和同情。在医生与患者、城管与小贩的对立中, 社会舆论往往不关心真相, 只对公权力表达抗议。由于过去社会结构和传媒渠道的限制, 民众的一些诉求和意见表达被限制, “信息饥渴”之后信息泛滥导致“信息霍乱”, 而且超乎理性的要反抗权威, 新媒体正好提供了反对权威、质疑权威、否定权威的“发泄通道”。在垃圾焚烧、城市PX项目等紧张关系发生时, 民众基本上持一致立场, 认为是政府不负责任损害民众利益, 而对垃圾焚烧、PX等缺乏理性认识, 这种社会群体惯性心理在政府公共决策中造成很大障碍, 甚至影响到城市公共利益。民众的短期聚集, 无论是现实还是网络, 很容易造成无理性的效应, 而这种短期聚集的群体最容易滑向非理性的陷阱, 正如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说的, “群体的深信不疑具有宗教情感固有的特点——盲目服从, 执迷不悟, 以及一心狂热地布道”, [7]“在心理学意义上, 群体只是暂时的, 当作为集体成分的异质因素合在一起时, 一个新的生命开始诞生, 像一个有生命特征的细胞一样, 它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与单个细胞的特点完全不同。”[7]即使个人并未受到他人信息的影响, 但当自己受到刺激时, 也会非常情绪化地表达出对某个群体甚至整个社会的不满, 直接引发一场网络谩骂和人身攻击。通过这些非理性的放大影响, 事件原委已经不重要, 而是个人想表达什么主宰了舆论的关注点。
四是网络虚无化直接冲击道德底线和舆论规范。在众多网络言行中, 虚无化是最“润物细无声”的, 不像谣言、侮辱、诽谤等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干预, 言论虚无化是道德问题, 但是又很具破坏性, 会让社会失去核心价值观, 冲击社会主流价值, 导致道德危机, 破坏社会舆论规范。2010年前后经策划的凤姐事件、犀利哥事件, 2012年, 网络质疑雷锋事件, “揭露”雷锋助人是为了赚钱、雷锋捐款是贪污所得等。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和包容的社会, 质疑历史事件、宣传娱乐, 是个人选择问题, 但这种选择会在“浸润”中破坏社会秩序, 损害社会公德, 最终让人们无所适从。一些历史事件的庸俗化、娱乐化消解人们的历史认同和社会评价, 破坏的不是一家公司、一个地方政府、一个行业, 而是民族精神。
三、新媒体应是新宣传的新平台
拉斯维尔在《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中写道:“宣传仅指通过重要的符号, 或者更具体一点但欠准确地说, 就是通过故事、留言、报道、图片以及社会传播的其他形式, 控制意见。宣传关注的是通过直接操纵社会暗示, 而不是通过改变环境中或有集体中的其他条件, 控制舆论和态度。”从符号学的角度, 宣传是通过符号表达意义, 符号只是一种工具, 应该关注的是符号的指征内容。英国学者飞利浦·泰勒认为宣传就是“有意图地说服人们按照理想的方式思考和行动”。宣传工作是一项潜移默化的工作, 作用的是人的精神和思想, 不能以量化标准来衡量, 其作用体现在社会事件和政治事件当中。
新媒体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思维, 也影响着宣传工作的方式和理念。如何让新媒体的发展成为提升宣传工作的新平台、新渠道, 尤其是质疑雷锋事件、薛蛮子事件等考验着新媒体下的宣传工作。
一是认识新媒体规律, 积极拥抱新媒体。新媒体是网络技术发展和市场利益驱使的必然。宣传工作者要认识到新媒体发展的必然性, 正面待之, 拥抱新媒体、利用新媒体, 提高网络化时代的思想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能力, 以新思维、新方式解决新问题, 让新媒体更好地服务宣传工作。要求宣传工作者要把握好时度效、注重互动性, 坚定原则性。
对正面的传播内容, 要利用新媒体宣传和推广, 影响更多的受众。对负面信息, 要利用自身权威性、第一时间介入的优势, 忠于事实、第一时间、公开透明、开诚布公地予以回应。无论是应对积极还是消极的网络信息和社会事件, 要坚定原则。立场问题和价值观问题是第一问题, 价值观决定立场, 立场决定态度, 态度决定行动, 行动决定结果。同时也要具有人文情怀, 这是一种形象和态度, 尊重、互动, 体现平等的信息传播结构, 尊重他人也是一种自信和气度, 可以此赢得信任和支持。
二是注重价值塑造, 培养社会认同。价值多元、快节奏变化的现代社会, 人文精神滞后往往导致价值真空。宣传工作中, 要注重对这种价值真空的“填充”, 塑造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培养应通过典型来实现, 避免单纯的理论建构。“发现并宣传正面人物, 不仅回答了社会关注、公众迫切想了解的问题, 而且能发挥其特有的‘引路’和‘示范’作用。”[8]政府的典型塑造培养的是社会公共价值观认同, 比如道德家庭、公益人物等。
但仅仅通过官方塑造还不够, 还需要民间参与。国家塑造的人物, 是从整个时代主旋律、意识主流和宏观层面把握的, 很多典型人物和事件与民众距离较远, 民众缺乏深刻感受。微观层面, 一些单位、企业的典型就更生动、更具体。在当代, 社会人已经取代单位人, 社会人更注重自我感觉和亲身体验, 一些社会主体机构 (单位、企业) 如果能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塑造和宣传自己的典型, 对其成员个体更具感染力, 也更易于感知和接受、模仿并努力超越。
三是注重阅读体验, 重塑传播语言。语言也是一种权力, 福柯的这一理论影响了20世纪及至今的文学批评和社会学研究。在新媒体中, 受众对语言的感知力越来越敏感, 新媒体下的宣传必然要关注这种语言结构, 预见可能的语言解读, 尤其要避免可能产生的过度解读。在传播语言方面, 命令式、绝对化、强硬化的语言不但不受欢迎, 还容易受到网民质疑和批判。宣传语言要摒弃官僚思维, 运用社会公众易于接受的语言风格, 告别官话、套话, 采取灵活、充实的沟通方式和丰富的语言内容, 淡化官方语言。在媒体宣传中, 应根据不同场合、客体、内容和目的, 使用不同的语言, 但无疑, 新颖、鲜活的语言更容易被记住, 这也是一种文化活力的体现。
四是注重形象建设, 提升公关水平。在新媒体时代, 人们了解信息最直接、最迅捷的渠道就是网络。因此, 网络形象成为一个单位、企业的印象窗口。不断丰富的官网设计, 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的开通, 体现出一家机构对新事物的感知度和对公开形象的关注度。官方网站的页面设计效果, 体现了一定的美学标准和文化风格, 读者通过视觉、听觉等综合感受去判断该机构的机构精神、人文氛围, 党委网站、政府机构网站和公司网站从行业上就体现出鲜明的不同取向。一个呆板、信息陈旧、简单粗糙的网页会被人推断为机构缺乏活力。在微博热之后, 平安北京、广州发布等赢得了网络好评, 而各类“僵尸微博”引来质疑。形象是外表工作, 但不注重这种外表设计, 在新媒体下往往被人遗忘和质疑。
五是关注微媒体, 提高舆论感知力。“微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是新媒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在平面媒体和电波媒体等传统媒体之后, 基于智能终端、网络传输、移动通讯等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应用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9]微媒体具有即时互动性、海量信息、关系化、分众化、个性化、融合性、整合性与超文本性、随意性等特点。微媒体的信息推送、公共服务账户、群体聊天平台锁定了广大的用户群, 通过微媒体已经可以掌握全天和及时的新闻资讯, 报纸要在次日看到, 网页要开电脑, 而微媒体与手机的结合使用户醒来就可以看到。不把握微媒体动态, 不利用微媒体优势发挥影响力, 就会导致主流意识和声音在几亿网民中的缺失。
通过微媒体提高舆论感知度, 了解舆论最新动态。微媒体转发和意见领袖的“魔弹效应”会让一个几十字的信息像病毒一样扩散, 2013年江苏阜宁微博造谣导致全城大逃离引起广泛关注。2014年广东省因为单独二胎政策引起的准妈妈卫计委“散步”就是从QQ群散开的。微媒体的发展使政务微博、官方微博、机构代表人物个人微博微信、公共微信号应运而生。
新媒体是技术发展的产物, 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形式, 塑造了新的生活理念, 重塑了个体的存在感。网络是一个社会生态, 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是现实生活的空间延伸, 其发展和信息来源于现实社会也作用于现实社会, 2013年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作了一个定论, “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重视新型媒介运用和管理, 规范传播秩序。”争取新媒体话语权, 引导宣传舆论, 需要在信息内容、传播规范、体制构建等方面有更大的作为;需要整合整体社会资源, 发挥各层面的宣传作用, 从中央到地方, 从政府到企业, 从意见领袖到普通个人;需要公民意识的塑造, 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参考文献
[1]喻国明.解读“新媒体”的几个关键词[J].广告大观 (媒介版) , 2006.
[2]栾轶玫.新媒体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0.
[3]鲜鹏.新媒体的兴起对党的思想舆论工作的影响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 2009.
[4]本书编写组.党的宣传工作操作方法与创新实务[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13:36.
[5]栾轶玫.新媒体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81.
[6]李玲.新媒介传播中的浅阅读现象[J].电影评价, 2007.
[7]古斯塔夫·勒庞 (法)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陈天群, 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0:58, 17.
[8]薛国林, 等.形象塑造与社会认同:正面人物宣传报道的社会效果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