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凤校长在北京大学2009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024-06-08

周其凤校长在北京大学2009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精选6篇)

周其凤校长在北京大学2009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篇1

周其凤校长在北京大学2009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同学们:

今天是一个值得隆重庆祝并且会让我们永远记忆和珍藏的日子!大家就要毕业了,就要从北大出发,走上人生的新征程。作为你们的校长、老师,也作为北大的一名老学生,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激动。看到同学们的成长,看到你们取得的成绩,看到大家值得憧憬的远大前途,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在这里,我要代表学校的全体老师和员工,向同学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关心北大、爱护北大、支持北大的各位家长、中学校长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我是去年年底回母校担任校长的。各位同学是我在北大送走的第一届毕业生。临别在即,看着大家我的内心充满不舍,此时此刻,我要以怎样的话语来送别诸位呢?想了又想,还是用我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服务国家战略”来勉励大家吧。之所以讲这个话,既是我自己学习北京大学校史的心得,也来源于我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思考,还是我个人读书、治学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在今天这个庄重的场合,我想与即将离开母校的各位同学一起来分享自己的这些思考。

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的前任社长杜维明教授曾经这样评价北大,他说:“五四以来,北京大学不仅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主的象征,而且是现代中国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所向往的精神家园。仅此一端,世界其他大学,如东京、首尔、哈佛、牛津或柏林都无法望其项背。”

杜先生的话,对我们所有北大人都是一种鞭策,也说明了北大之所以为北大。北大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从1898年到现在,在中华民族解放和振兴的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北大人都没有缺席。为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伟大复兴,北大人前赴后继,献出了智慧、心血乃至生命。这在世界大学发展史上也是鲜见而独特的历史贡献。

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学,在北大求学的这几年时间里,都亲身经历了许多历史性的大事件,对中国的和平崛起应该有着最切身的体会。我们遭遇了罕见的大灾难,但是灾难中我们所表现出来的应变能力和民族凝聚力是惊人的;我们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就在大家现在所在的这个体育场里,国歌一次又一次地奏响,很多同学亲自参与了奥运志愿服务,你们自信的微笑,你们所展现出来的高素质,让全世界的媒体都给予了毫不吝惜的赞美;我们还正在经历一场百年难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但是就在这场危机中,中国的国际地位变得更加举足轻重。

可以说,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遏的历史趋势。国运兴,教育兴,北大兴。北大只有把自己的发展深深融入到国家发展的战略体系之中,始终牢记我们工作的意义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动力是什么、依靠是什么,才能够实现一百多年来几代北大人的一流大学之梦。北大曾经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未来还应该继续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源泉,我想,只要我们做出了这样的历史性贡献,那就可以当之无愧地说,北大是世界第一流的。

北大的发展,离不开服务国家战略;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发展,同样要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立足点和着眼点。在这里,我想给大家举一些校友的例子,也给大家提出三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培养战略的眼光,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的发展。

我们北京大学物理系1949届的毕业生、“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的于敏院士,由于种种原因,之前并没有出过国,但是这完全没有妨碍他站到了世界科技的高峰,因为他很早就看准了核物理这个学科发展的大方向,也看准了国家发展核技术的大方向。

彭桓武院士曾经讲,“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有人会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钱三强院士也认为,正是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于敏院士自己曾经讲过一段话,他说:“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历史已经记住了于敏,记住了这位毕业于60年前的北大人,因为他用自己的智慧放射出了灼热的能量和耀眼的光芒,他把自己的名字和国家的强盛联系在了一起,所以他的名字将永恒。

我们再看王选院士、徐光宪院士,这两位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的获得者,他们在选择科研方向、人生方向的时候,也都具有了不起的眼光。国家发展最需要什么,他们就选择什么。他们从来不会问国家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是问自己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这样的道路,一定是成功的道路。

第二,希望同学们牢固地树立服务人民意识,扎根到人民群众之中,时时刻刻不要忘本。

北大的学生无疑是众多优秀青年的代表。同学们在北大接受了中国最好的教育,通过进一步地努力,将来应该成为社会的精英。而所谓的精英,就是要能够给大家引领方向。德国大哲学家费希特在《论学者的使命》中曾经说,一个社会中的知识精英,“他的进步决定着人类发展的一切其他领域的进步;他应该永远走在其他领域的前头,以便为他们开辟道路,研究这条道路,引导他们沿着这条道路前进。”

北大的学生应该有这样的使命感和勇气,如果北大的学生都不敢为天下先,那我们还能有多少朝气?但与此同时,我希望大家在仰望天空的时候,同时要关注脚下的大地。始终不要忘记,既着眼于长远,又要立足于现实,在任何时候,都要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根本。

老北大的校门口挂着一块牌子,写着“学堂重地,闲人免进”。后来蔡元培先生来当北大校长,就把这块牌子取掉了,他主持开办了“平民夜校”,要北大的教授和学生利用晚上的时间,为北大的校工上课。“平民夜校”今天仍然还在开办,就是工会、团委、教育学院几家联合办的“平民学校”。在座的很多同学曾在这个学校里担任志愿者,我感谢你们。我希望,将来你们到了社会上,能够继续多做这样实实在在的事情,不要太“小资”,不要浮躁,要深入基层,关心时势,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要把党和国家的需要和老百姓的疾苦当成是北大人自己的事情。

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2007年的毕业典礼上讲过一段话,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人类的最大进步并不体现在发现和发明上,而是如何利用它们来消除不平等。不管通过何种方式,民主、公共教育、医疗保健、或者是经济合作,消除不平等才是人类的最大成就。”我也想把这段话送给今年毕业的各位同学,我希望你们为了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繁荣、和谐和稳定,作出北大人应有的贡献。

第三,希望同学们在高扬理想主义的同时,也发扬为人老实、作风朴实、学习踏实、工作务实的求实精神。

北大的学生总是充满激情的,我们这所大学,也是中国“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家园”。我始终都相信,理想主义者在推动国家社会的进步方面,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将来大家到了社会上摸爬滚打,也许会磨去许多棱角,但是,北大人特有的那种理想主义的气质,应该永远保持。

高扬理想主义,并不是要高调做人、高声说话、眼高手低。我在学校外面,常常听到别人夸奖北大学生如何如何了不起,这个时候,我既感到骄傲,又有些担心,担心大家浮躁,我希望同学们为人低调、老实,以诚待人,不要虚情假意;要保持朴实作风,不事张扬,为国家为社会为老百姓做实事,不沾染浮华的习气;要继续学习,崇尚科学,认真读书,勤于实践,大胆探索,要真正做到专业基础好,学问有功力,工作有方法,行为得拥护。

我知道有一些同学,可能就业的情况与自己的期望值差距比较大,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不要气馁,要受得住磨练,我相信,真正的北大人,一定能够从最基层、最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我也很高兴地了解到,今年毕业的同学中,有不少选择去了西部、去农村、去国家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胡春华校友和吴奇修校友的事迹,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我希望大家以他们为榜样,一点一滴去积累,一步一步去奋斗,实实在在地建功立业。同学们!

今天,各位正站在一个历史的关键点上。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经持续三十年高速发展,政治稳定,社会保持着充分的活力,这是中国历史所罕见的盛世。国家的崛起,已经为你们提供了人生最好的舞台。美好的画卷,正待你们用青春的力量尽情地去书写!我希望你们,把握机遇,再创辉煌,让你们的人生在服务国家战略,为人民谋福祉的过程中熠熠生辉!我相信大家,祝福大家,母校将永远关注、支持你们!

周其凤校长在北京大学2009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篇2

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首届免费师范生的毕业典礼。首先, 我要对即将加入人民教师队伍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祝贺, 对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们表示衷心感谢!去年教师节, 我到河北兴隆县六道河中学看望师生, 与同去的北师大同学有个约定, 我答应一定参加你们的毕业典礼, 今天我是来履约的。最近我连续收到北师大和东北师大部分免费师范生的来信, 同学们立志投身教育事业的理想和决心深深打动了我。大家希望在临毕业前, 能与我进行面对面交流。实际上, 我一直惦记着你们。同学们已经顺利完成学业, 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走上神圣的讲坛, 我感到非常高兴。今天我来, 就是同大家谈谈心, 说说心里话。

“善之本在教, 教之本在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肩负着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 承载着千万家庭的梦想和希望。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荀子·大略》就有“国将兴, 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 必贱师而轻傅”的名言。我的祖父和父母都是教师, 我的父亲就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我对教师始终充满景仰之情。

前些年, 不少优秀学生不愿意当老师, 甚至师范院校的学生也不愿意当老师, 更不愿意到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中小学当老师, 我心中确实有些担忧。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就是向全社会发出重视师范教育的强烈信号, 吸引最优秀、最有才华的学生做教师, 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终身做教育工作者;就是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让教师成为最受尊重、最令人羡慕的职业。

我们高兴地看到, 经过四年不懈努力和探索, 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四年共招免费师范生4.6万人, 录取分数线高出本省重点线40分以上, 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志愿加入教师队伍。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已经全部落实到中小学任教, 超过90%的学生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上海、云南、江苏等地部分院校也开展了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 这项政策正在彰显出越来越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实践证明, 国家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已经四年, 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如何进一步完善好、实施好这项政策, 是一件大事。我们要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 认真总结经验, 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加快落实和完善配套政策, 让更多优秀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经过认真研究, 国务院将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我们要建立免费师范生录取和退出机制, 加大高校自主招生力度, 录取后经考察不适合从教的少数学生可以调整到非师范专业, 选拔愿意从教的优秀非师范生转为免费师范生, 让真正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读师范。要提高免费师范生生活补贴标准, 给予优秀免费师范生更多奖励。要支持建设一批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 安排更多名师给免费师范生上课, 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实习机会, 提高免费师范生培养质量。要进一步改进免费师范生就业办法, 通过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的跨部门工作机制, 全面落实免费师范毕业生的编制和岗位。要支持到农村学校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 免试攻读在职教育硕士。要逐步在全国推广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鼓励地方发展师范生免费教育, 支持各地师范院校采取定向招生、免费培养的办法, 为农村培养骨干教师。

有人认为, 大学毕业后当中小学教师, 尤其到农村当教师, 是大材小用, 没有前途。我不这样看。我认为, 中小学教师同样能够出人才、出大家、出大师。我国近现代许多杰出人物都是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文学家鲁迅、科学家钱伟长、历史学家翦伯赞、艺术家丰子恺, 等等, 都当过中小学教师。中小学老师天天面对的是最渴望求知的眼神和最纯洁的心灵, 往往最能体会学生对教育的真实需求, 最有条件思考教育的实际问题, 最能体会教育的本质, 从而不断检验和修正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叶圣陶先生当过很长时间的小学老师, 几十年的教学经历, 使他成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钱穆先生成为一代国学大师, 与他10年小学加8年中学教师经历有直接关系。他曾这样怀念他的中小学老师生涯:“我个人的经验倒觉得在教小学时最快乐, 教中学时又比教大学时快乐。”中小学教师另外一个独特优势, 就是脚踏实地、扎根基层, 广泛接触民众, 深入了解民情、国情, 有利于激发老师教育好下一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老舍的第一部长篇文学《老张的哲学》就取材于他当小学校长时的经历。徐向前元帅在回忆自己的一生时说:“‘五四’运动以后, 在先进思想影响下, 我心里也逐步萌发起改造黑暗社会的念头。当上教师我就想, 要通过自己的努力, 让学生从小就理解这一点, 长成有用的人才, 担负救国救民的重任。”

我曾多次倡导大学毕业生教小学, 教授给中学生上课。俗话说, 名师出高徒。中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的养成时期, 老师往往就是他们做人的榜样。如果老师人格高尚、眼界开阔、知识渊博、志向远大、思想活跃, 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是民国时期一所著名高级中学, 曾培养出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等许多优秀学生,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拥有像黎锦熙、周世钊、杨昌济、徐特立这样一批老师。他们中有的是大学教授、学者, 有的是诗人、文学家, 堪称大师。南开学校之所以人才辈出, 师资力量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张伯苓先生当年就提倡硕士生、博士生乃至留学生教中学。前些年, 霍懋征老师给我写信, 提出让大学毕业生教小学, 而且要蔚成风气。

同学们要树立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志向, 首先要有一种精神和信念。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纵观历史, 任何国家、任何时代, 那些真正开启人类心智的人们, 当时大都默默无闻。他们淡泊名利, 生活清贫, 被人误解, 受到忽视, 靠着理想和信念, 靠着对事业的热爱支撑他们坚忍不拔地奋斗下去, 用自己的心血点燃智慧的火把, 照亮人间, 传承着人类文明的火种。但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他们的英名和事业将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丰碑上。大学毕业生立志做中小学教师, 就要有这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

今天, 在来这里的路上, 我还在想, 同学们经过四年学习, 很快就要奔赴基层教师岗位, 到比较艰苦的环境去工作, 你们是否做好了吃苦的思想准备?我觉得, 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 吃苦是一种磨炼, 是一种财富, 到艰苦环境中锻炼是年轻人成才的必修课。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说的就是, 但凡能成就大事的人, 都吃过大苦, 都经受过各种磨砺。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艰苦的环境磨炼人的意志, 增强人的勇气和信心。成功没有捷径, 艰辛成就事业。我们的周围就有很多生动的例子。就拿你们的校友次旺俊美为例, 他是1970年从教育系毕业的一位藏族学生, 自愿要求返回条件十分艰苦的家乡工作, 经过多年的基层磨炼, 后来成为西藏大学校长和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院长, 为西藏科教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你们的另一位校友窦伯菊, 1951年从生物系毕业后, 自愿到内蒙古乌兰浩特当一名普通教师, 先是教初中, 后来到高中和大学任教, 由于工作出色, 1983年被任命为内蒙古师范大学校长。条件差的地区更需要人才, 艰苦的环境更能锤炼人的意志品质。从人的一生看, 年轻的时候吃些苦、受些累, 更有利于自身的成长进步。希望大家不要怕吃苦受累, 不要怕经受挫折, 要敢于经风雨、见世面, 敢于到基层、到落后地区、到最艰苦的地方锻炼成长。

教师的工作岗位看似平凡, 其实当一名教师并不容易, 当一名合格的中小学老师更不容易。这里, 我想对你们, 同时也对全国广大的师范生提几点希望。

——要充满爱心。当好一名教师, 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霍懋征老师说过:“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 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 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 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 可以点石成金。”希望你们关爱每一名学生, 视学生为弟妹、如儿女, 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要甘于奉献。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不绝、薪火相传, 依靠的就是道贯古今的师者, 依靠的就是化育天下的精神。你们选择了做教师, 就是选择了奉献, 选择了高尚, 就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你们对教育事业的奉献, 应该像小河奉献给大海、阳光奉献给大地那样无私、那样无怨无悔、那样一往情深。希望你们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文明当做人生的最大乐趣, 做好终身从教的思想准备, 甘做培育人才的泥土, 在奉献中体现价值, 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要刻苦学习。“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 必须不断学习, 不断充实自己, 才会有教学之乐, 而无教学之苦。中小学教育是人生启蒙、知识准备、世界观萌芽的特殊阶段, 学为人师尤为重要。教师只有学而不厌, 才能做到诲人不倦。你们虽然从学校毕业了, 但你们的社会实践才刚刚开始, 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和教学质量。既要向书本学习, 更要向实践学习, 向社会学习, 向人民学习。

——要勇于创新。教育既是科学, 也是艺术。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 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钱学森先生曾回忆说, 在他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 第一个高潮就是在师大附中。六年师大附中的学习生活对他的影响很深。当时数学老师傅仲孙特别提倡创新, 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 如果出5道题, 学生都答对了, 但解法平淡, 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 但解法有创新, 就给100分, 还要另加奖励。杰出教师的过人之处, 就是能够在平凡的教学点滴之中, 探索教育的真谛, 追求事业的卓越。希望你们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创新实践, 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 创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氛围, 使美好的教育理想变为现实。

经过四年的寒窗苦读, 同学们已经完成了学业, 就要走向新的工作岗位, 这是大家人生的一个新起点。著名作家柳青说过, “人生道路虽然漫长, 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你们在踏上人生道路的关键时刻, 选择当中小学教师这个关键职业, 是有勇气的, 也是有远见的。我相信, 只要同学们志存高远, 刻苦自励, 执著坚守, 就一定能够把三尺讲坛变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谢谢大家!

周其凤校长在北京大学2009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篇3

每当我想做出重大决定的时候,我都会用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这个信息来激励斗志。因为当你面对死亡的时候,无论别人对你有多大的期望,你有多么傲人的成绩,又或是你出过多大的丑,都不重要。那时,你真正需要考虑的是那些最重要的事。清楚知道你剩下的日子,你就会明白应该大胆尝试,无论这条路有多难。既然即将失去你最宝贵的生命,那为什么不趁机好好成全一下自己呢?

大约一年前,我被诊断出癌症。早上7点半,我做了一次检查,清楚地显示出胰腺上长了个肿瘤。在那之前,我甚至不知道胰腺是什么东西。医生告诉我这种癌症几乎无法治愈,而我应该只剩下3到6个月的生命。他们建议我回家好好休息并安排好所有事,意思就是说我离死不远了。我需要把自己在未来10年想和孩子们说的话,在这短短几个月里全说完。也意味着我需要把家里的事情交代清楚,不会遗留下麻烦,同时,我也是时候和好友告别了。

傍晚时分,我接受了一次活组织切片检查。他们从喉咙插入内窥镜,通过我的胃进入肠子里,然后在胰腺上扎了一针,取出一些肿瘤细胞。我很冷静,但是当时陪着我的妻子告诉我说,当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他们兴奋地尖叫了起来。因为我所患的是一种极罕见的能通过手术治愈的胰腺癌。于是,我做了手术,现在康复了!

这是我与死神离得最近的一次,也希望我这未来几十年里不要再有这样的事发生。经过这次磨难,我可以更加肯定地告诉你们,死亡是一个很有用且很考验人的讯息:没人想死,即使有人认为死后可以上天堂。但其实,死亡是每个人共同的终点。

这就是生命的规律。死亡很可能是生命中最好的发明,它是生命的促变者,它送走老一代,给新一代开出道路。如今,你们就是新的一代,但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也会成为老一代,被生命送走。非常抱歉我说的话有点悲观,但这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拥有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别把它浪费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被教条束缚,因为那些观念不属于你自己。别让其他人的意见掩盖了你内心的声音,你要有勇气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引。因为,只有你才能真正清楚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只是起辅助作用。

我小时候曾看过一本有名的读物《整个地球的目录》(《The Whole Earth Catalog》),这本书可以说是我那一代圣经级的读物。

这本书的作者Stewart Brand,住在离这不远的门洛帕克镇(Menlo Park)。他的生命里充满了诗歌般的写意。当时是60年代末,还没有个人电脑及台式印刷系统。因此,这本书是借助打字机、剪刀及偏光镜完成的。有点像谷歌的平装书,但要比它早35年。这本书充满了幻想色彩,并夹带了许多新奇的事物与想法。

周其凤校长在北京大学2009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篇4

大家早上好!

火红的凤凰花又开了,同学们又要在这火红的凤凰花的拥伴下,告别母校,迈向社会,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此时此刻,在这离别之际,请允许我代表厦门大学的全体师生员工向2009届毕业生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衷心的祝福!同时借此机会向所有关心、指导、帮助过你们的师长、同学、朋友和亲人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从五月时节,第一朵凤凰花开时起,同学们就开始以各种的方式与这美丽的校园道别,不论是留影还是聚餐,不论是叙别还是留言,同学们不论以何种方式道别,都让我们感动与不舍,因为我们从中看到同学们对自己学习、生活了4年的美丽校园的深深眷恋,感受到同学们对自己母校的一片深情和由衷热爱。当然,这美丽的校园也有丑陋,我知道,就在三天前,那可恶的窃贼还“血洗”了我们的两间宿舍,盗走了7部手提电脑、一台单反相机、还有若干钱财。我得到这些消息时,心情与同学们一样难过。除此之外,我想同学们还有其他种种的不愉快,我无法一一列举。这一切都说明学校的工作还有许多的不足,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提高的地方。但无论如何,我由衷的希望你们把愉快的记忆带走,把不愉快的记忆都留下。我相信,你们的不愉快会让学校的工作得到更好的改善,会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美丽。

今天,共有5174位本专科生毕业,其中本科毕业生5020人,专科毕业生154人。截至昨天为止,本科毕业生中已有4317人落实了就业单位,占毕业生总数的86%,专科生已有121人落实了就业单位,占毕业生总数的78.6%。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不景气的压力,在这样的一个形势下,我们能有如此之多的同学在毕业之际就找到了自己的就业单位确实令人高兴,这再一次说明,厦门大学的毕业生是最具社会竞争力的一个群体,也是最受社会欢迎的一个群体。在此,我要向已经找到自己工作岗位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祝你们在新的天地开创新的事业,为社会作出一份新贡献。还没有找到自己新岗位的同学,也请接受我的祝福,我衷心地祝愿你们都能心想事成,很快都能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且请你们相信,学校会一如既往地帮助你们,学校还会继续努力地收集就业信息、联络各种渠道、创造各种条件帮助每个想就业的同学都能有一份自己的工作。

同学们、朋友们,2009年是喜庆的一年,再过不到100天,我们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短短的6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这块古老而又文明的土地上勤劳耕作、艰苦创业,使得一个文明古国又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2009年,我们纪念改革开放30年,在这刚刚过去的30年里,我们的党领导我们按照小平同志设计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地走入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正确轨道,人们现在都企盼中国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向前进的火车头;2009年,也是希望与挑战、喜悦与困难并存的一年,因美国而起的世界金融危机也在折磨着中国,近30年了,中国人第一次真正地感觉到危机的寒冷、形势的严酷。在座的各位,首当其冲,你们正直面困难,接受挑战!在这样一个风云激荡的特殊年代,我特别希望

同学们能够乐观、自信、坚忍、有毅力。我听说过一个有关古希腊哲人的故事:据说,在一次开学的第一天,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说:“今天咱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能做到!”一年之后,苏格拉底再问时,全部学生中只有一个学生回答他坚持做到每天甩手300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与苏格拉底齐名的大哲学家柏拉图。柏拉图不仅是一个举世无双的大学问家,也是当时少有的健康长寿的老人,他生于公元前427年,逝于公元前347年,整整活了80岁。在2000多年前,柏拉图的学问无人能敌,他的长寿也很少有人能比。我想,他之所以有这样的非凡成就,与他拥有的无比坚忍和毅力有关系。在困难的时候,要保持乐观,看到希望;在挫折的时候,要保持自信,相信自己最终能胜利。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地去放弃,往往成功就存在于再坚持一下之中。

亲爱的同学、亲爱的朋友,明天你们就迈出校园,投入火热的生活,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临别之际,我还想说一句在每一次的毕业典礼上都要说的话,那就是不论何时何地,不论你走到哪里,厦门大学都是你忠实的朋友,她愿意与你们分享喜悦,更愿意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帮你一臂之力。

最后,祝你们一帆风顺,鹏程万里。

谢谢大家!

周其凤校长在北京大学2009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篇5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欢聚在这里,共同祝福2014届4700多名本科毕业生和3000多名毕业研究生。在你们即将走向人生下一段旅程之际,我代表学校热烈祝贺同学们顺利毕业!同时,也感谢长期以来帮助和关心你们成长的父母、老师和同学们!回想起几年前,同学们选择了成电作为大学梦开启的地方。几年来,你们禀承了“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成电精神,变得更加成熟、自信起来了,也更加有责任、有担当起来了。我校今年的毕业生中,有超过50%的本科生将到国内外继续深造;就业的同学们中,有32%的学生将到世界500强企业和电子信息领域百强企业工作,还有10%的学生将到国防重点单位工作。同学们不仅学业优异,而且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在充满挑战的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中,都展示了我们青年学子的朝气、锐气和才气。你们在成电严格要求的环境里,既能勤奋学习,又能创造精彩的生活,在本周二的“青春万岁”为主题的毕业晚会上,我们为同学们的激情和才华感到骄傲和自豪!今天,同学们满载着收获,怀揣着憧憬,来到了人生的又一个重要关口,面临着新的选择。和三十年前我们这一代人毕业时主要是等待国家统一分配相比,如今的你们对未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但是人生有时的确又很难选择,往往因为机会很多,弄得人眼花缭乱,选择反而变得更加困难。所谓选择,选就是比较,择就是确定。人生就是在比较中不断地确定、向心中的目标逐渐走近的过程,无数的选择构成了我们的生命曲线。其实,人一生的选择无数,但是重要的、决定性的或者影响你一生的也不是太多,比如上大学与选专业、干工作与干事业、谈恋爱与婚姻家庭等就非常重要。所以借这个机会,我想谈一谈对选择的理解,供大家参考:

1、站在国家的高度看自己,把个人的选择和国家的需要紧密相连

大家知道,当前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百年目标实现的关键阶段,同学们将是中国未来二、三十年之内主要的建设者,即便到2050年我们国家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你们那时也还不到60岁。今后二、三十年国家的转型发展、创新驱动、科技引领,都给同学们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和人生出彩的机会。作为这个时代的成电人,我们该如何选择呢?其实,我们成电的前辈们,在上个世纪50年代国家百废待兴时曾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大家知道的林为干先生,当年放弃了在国外开小汽车,选择回国骑自行车,不穿国外的锃亮皮鞋,选择回国穿土布鞋,数十年来,林老先生一直专注在微波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被誉为“中国微波之父”。刘盛纲先生,20多岁时就离开了当时条件相对较好的东部,选择来成电艰苦创业,在半个多世纪潜心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成为了杰出的物理电子学家,荣获世界电磁波科学最高奖“BUTTON奖”,古稀之

年,刘先生又将目光转向了国际前沿的太赫兹新领域,被誉为我国太赫兹科学的先驱。还有李乐民先生、陈星弼先生等我们身边的成电前辈们用自己的故事告诉大家,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一代一代人做出的一点一滴的贡献,只要我们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我们就能发展得更好、发展得更快,可以说,这是成功最好的捷径。希望同学们在做重要的选择时首先能站在国家的高度看自己,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

2、站在行业未来的角度看现在,把个人的选择和行业的发展紧密相连 五十多年来,电子科大始终与民族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大发展,我们从初级信息社会已开始进入到了高级阶段,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信息技术依然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面对信息行业的新发展,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我们有一位校友早年的选择可能会对大家有所启示:他当年学的是电工专业,那个时候是80年代末期,互联网才刚刚在国外起步,那时的中国还很少有人听说过网络,在大学期间他就敏锐地意识到互联网的潜在价值。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投身互联网创业,这一选择至关重要,成就了他日后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地

位。他叫丁磊,他用自己的选择告诉我们,要想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做成大事,就要站在行业未来一、二十年的角度回过头来看现在,一眼看十年。成电的众多杰出校友中有很多这样成功的例子,他们以超前的意识去抓机遇,甚至是创造机会,从而引领行业的发展,就像

在足球场上,成电的学子们不仅要成为罚点球的专家,还应努力成为能洞悉球场瞬间变化的中场大师。

3、站在事业的起点,迈好选择后的第一步

再好的选择,一旦决定了,就要去推进去实践。同学们今后不论是参加工作还是继续深造,只要选择了基本正确的方向,就要倾其所能,用心地做好第一件事,展示出自己的才能,这将为你们能够承担更大、更重要的工作打下信任的基础,像我们成电这一类行业特色性大学的毕业生,大家的动手能力、适应企业的能力都是比较强的,但相对于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来说赢得起步对成电的同学们更为重要,起好了步,你们才赢得了时间,从原来的专业深度更好地向知识的宽度拓展。只要做好了第一步,如果你还具有判断行业未来发展的战略眼光,那你就有可能在产业的转型升级中成为引领者;如果你还能把个人的成长融入到国家大发展的进程中,做出对民族、对人类社会进步有意义的事,那你就非常杰出了。

同学们,今天的毕业典礼即将为你们的毕业季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上周我与27位优秀毕业生代表座谈,这几天我又不断收到毕业同学们的信件,大家都充满了对母校未来发展的关心,说实话,母校也对每一位同学充满着期待,不管大家今后身处何地,无论是你遇到困惑还是取得成就时,成电永远都是你们的家。

周其凤校长在北京大学2009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篇6

大家好!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隆重举行2010年毕业典礼,欢送全体毕业生踏上新的征程。首先我代表学校和全体教职员工向圆满完成学业的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每年的六月,我总会被熟悉的景象和气氛所感染,校园里一场场精彩的毕业晚会,一群群身着学位服的同学在“创造太阳”雕塑前合影留念,萃园bbs和创造太阳网毕业生专题中,满是同学们的回忆文字和珍藏图片……近一个月来,我时时为这些所见所闻而受到感染和感动,因为,我从中感受到了同学们对母校和老师的深切感情,感受到了你们同学之间的纯真友谊,感受到了你们的成长和成熟,更感受到了你们将要放飞理想的激情和对成就事业的渴望。每年的这个时候,看到同学们学业有成、即将奔赴各条战线建功立业,我的心中既充满了幸福和欣慰,同时也充满了对大家的留恋与牵挂。

同学们,你们是学校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推进学校发展的参与者,你们与学校一同走过的这几年,正是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蒸蒸日上的时期。你们亲历了本科教学评估、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获准立项建设、青岛校区不断发展与完善、55周年校庆等一系列学校发展进程中的大事、喜事,你们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成为相互的见证。天道酬勤,在校期间,你们修身明德、砥砺品学、不负光阴、执着奋进,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各类科技、文化、体育竞赛中取得了累累硕果。你们让石大校园朝气蓬勃,你们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你们传承了石大精神。你们心系学校发展,为学校建言献策,许多同学都在网上校长信箱中留下过真挚的心声,我为大家这份深切的责任感而感动和欣慰。你们没有虚度大学的美好时光,没有辜负自己的青春年华,向国家,向学校,向家庭交出了合格答卷。作为校长,我为你们取得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感到骄傲和自豪!

建校56年来,学校为祖国输送了15万名栋梁之材。他们分布在祖国四面八方以及世界各地,为国家石油石化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为学校增添了光彩。每每想到奋斗在海内外各条战线上的15万名校友,而你们也将要加入其中,母校就感到无比的自豪。每当去各地走访看到我们的校友,我就感觉到石大的力量无处不在。从今天起你们的身份将从“石大学生”转变为“石大校友”,不管是“石大学生”还是“石大校友”,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石大人”。今天同学们就要扬帆起航、开始新的征程。临别之际,作为校长,我送给同学们一句话,那就是——“做一个真正的石大人!”

一个真正的石大人,不止有石大求学的经历,关键要具有石大人的优秀品质。我们学校有着“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还有“惟真惟实”的校训,这是石大人共有的精神品格,也是石大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每一位成就事业的石大校友,无不是在各自的岗位上诠释和弘扬着这样的石大精神,石大精神就是石大人的品牌,就是一个真正的石大人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在这一期的校报“毕业怀想”专版中,刊登的一篇散文写得很好,表达出了同学们的心声,文章结尾写到:“即将离开,我们将自信迎接未来,因为,梦开始的地方,有石大的身影;未来的路,也会有石大人,更会有,石大魂”。今天,同学们就要踏入社会,母校希望你们永远弘扬石大精神,都能够做一个真正的石大人。那么,怎样去弘扬石大精神?我认为以下三点是石大人精神品格的突出体现:

第一,做一个爱国报国的人

要想成为一个有志和有为的青年,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首要的要求。2010年5月2日,xx在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在开创祖国美好未来的征程上,青年学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同学们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这是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我们学校因油而生,也因油而兴,始终与国家石油工业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以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为使命,始终把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首要的位置。我校毕业生历来有热爱祖国、奉献事业的优良传统。大家所熟悉的85届校友苏永地,被外国同行称为“石油神探”,面对国际猎头公司的高薪聘请和优厚条件,他不为所动,他说,“是国家培育了我,我惟有把自己的毕生所学献给中国的海外石油发展战略”。还有以“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为代表的众多杰出校友,他们都是以国家为重、事业报国的典范。

上一篇:农安县中小学2010—2014年度德育队伍建设五年规划下一篇:宝贵的生物资源(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