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市情

2024-06-03

兴平市情(精选8篇)

兴平市情 篇1

兴平人杰地灵,物阜民丰,总面积507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人。古时,这里曾是周、秦、汉、唐四个王朝的京畿之地,今天,这里处于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圈,是陕西省3个县级市之一,称得上人文之都、工业重镇、食品基地、旅游胜地。

兴平是人文之都,历史上曾因兴平军讨伐“安史之乱”有功,始称兴平县。也是因为这里英杰辈出,文臣武将,光耀史册,西汉云中太守魏尚、飞将军李广、东汉战将马援、经学家马融、史学家班昭、三国战将马超、西晋十六国时织回文璇玑图的女诗人苏若兰等历史名人就出生在这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兴平是工业重镇,是国家“一五”、“三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之一,境内有115厂、408厂、兴化集团等中省大型企业、科研院所19家,形成了装备制造、化工、食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工业基础十分雄厚。

兴平是食品基地,素有“关中白菜心”、“平原米粮仓”和“辣蒜之乡”的美称,是全国大型商品粮基地市(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市(县)、陕西省畜牧十强市(县),先后有新加坡丰益国际、中粮集团等世界500强和台湾康师傅集团、鲁洲集团等国内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入驻发展。

兴平是旅游胜地,境内文物古迹210处6548件,国宝文物14件。城东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长眠之地——茂陵,是西汉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陵园。城西有中国四大美女唐杨贵妃墓,并以其“青冢留香、诗碑放彩”享誉海内外。

近年来,咸阳市委、市政府把兴平作为全市的重要增长极来打造,启动实施了主城区西扩战略和咸兴工业走廊建设,着力推进咸兴一体化发展。我们抢抓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围绕创建陕西十强县(市)的目标,立足工业基础雄厚、县级市城市品牌和地处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圈区位的三大优势,着力做好工业规模扩张、城乡统筹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和谐兴平四篇文章,全市经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25亿元,增长15%;规模工业产值完成176亿元,增长28%;财政总收入完成7亿元,增长2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1亿元,增长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5万元,增长1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7273元,增长26%,在2011年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排名第12位。

柳州市市情 篇2

柳州,又称“龙城”,是一座具有2100年历史的古城,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直辖市,辖六县四区(柳江县、柳城县、鹿寨县、融安县、融水县和三江县,城中区、柳北区、鱼峰区和柳南区),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6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20万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城市,是广西的侨乡之一,是体操王子李宁、乒乓球世界冠军谢赛克、奥运会冠军陆永、江钰源、著名文学家王拯和传说中的歌仙刘三姐的故乡。近年来,柳州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0.6亿元,人均GDP超过2万元。2009年柳州工业总产值将超过2000亿元。

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北部,地处北纬23°54′—26°03′,东经108°32′—110°28′。东与桂林市的龙胜、永福和荔浦为邻,西接河池市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和宜州市,南界新设立的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象州县、兴宾区和忻城县,北部和西北部分别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贵州省黎平县、从江县相毗邻。

柳州地处中亚热带向南亚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带。夏长炎热,冬短不寒,雨量充沛,光温丰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垂直温差大于纬度温差。中、南部多年平均气温为20.6℃,而北部山区则在16.5℃之间。

柳州有土地资源53万公顷,森林5.3万公顷,林木有杉、松、樟、枫、荷木、香椿等数十种,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产有:锰、铝、钨、镁、磷、硫、滑石、石膏、石灰石、大理石、重晶石和稀有金属近30种。柳州盛产大米、玉米、甘蔗、花生、木薯、油桐、麻类等粮食和经济作物,蔬菜有120多个品种,果类有柑、橙、柚、龙眼、梨、桃、李、柿、板栗、番石榴等20多种。

柳州是中国西南的工业重镇、是一座生机勃勃的工业名城。全市4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5家企业上市。目前已形成了以汽车、机械、冶金为支柱,化工、制糖、造纸、制药、建材、日化等产业并存的工业体系。“柳工”牌装载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鱼峰”牌水泥和“两面针”牌牙膏等柳州工业产品驰名中外。柳州是中国唯一同时拥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基地的城 1 市,是国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今年全市的汽车产销量将有望突破100万辆。柳州钢铁产能达到1000万吨,是中国华南和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基地。

柳州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南方人的祖先――“柳江人”的发祥地。柳州正式建制于2100多年前的西汉王朝,公元634年始称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早年风靡一时的中国电影《刘三姐》就是在柳州彩调剧的基础上改编而成。近年来,柳州所编演的大型民族音乐剧《白莲》、《八桂大歌》,在中国享有极高的声誉。柳州籍体操王子李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点燃开幕式圣火,陆永、江钰源夺得两枚金牌。

柳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市区山环水绕,柳江蜿蜒穿过,“江流曲似九回肠”,展现出“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的风姿。柳州“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林茂、草丰”,“壮歌、瑶舞、苗节、侗楼”,简约地概括了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的风情魅力所在。柳宗元诗中“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徐霞客笔下“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便是柳州城市风貌最为形象的写照。柳州的北部地区和毗邻的桂林市,共同构成享誉世界的大桂林旅游风景区。“柳州奇石甲天下”,被誉为“中华石都”。柳州是歌仙刘三姐的传歌胜地,山歌文化源远流长。三江程阳八寨风雨桥是人类木建筑艺术的精品,2008年被美国广播公司评选为世界十大最壮观桥梁之一。

柳州是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是沟通西南与中南、华东、华南地区的铁路中枢。柳州是国家一类口岸,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柳州白莲机场达到国家4D级标准,已经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线,柳州距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仅需一个半小时车程。目前柳州已形成集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于一体的立体化现代交通网络。

柳州是一座重要的区域性现代物流和商贸中心。柳州素有“桂中商埠”之称,自古以来就是周边省区的重要商品集散地。目前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钢材、建材、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等大型批发市场。柳州食糖批发市场是全国最大的食糖实物交易市场,柳州食糖价是全国食糖行业的指导价。

柳州是一座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生态城市。近年来,柳州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已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列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来建设。2008年柳州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4%。柳江河绕柳州市区流过,河水水质是全广西最好的。2006年温家宝总理到柳州视察时,称赞柳州“山清水秀地干净”,把柳江河称为“广西最大的品牌”。

柳江河不仅水质很好,而且形状也奇特,象英文的字母“U”字,把柳州城市环绕起来,“城在山水园林中,山水园林在城中”这句口号简洁生动地概括了柳州市特有的城市景观,如果您站在马鞍山顶上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一江碧水蜿蜒绕城而过,形成一个天然大盆景。温家宝总理来柳州考察时曾赞扬柳州“山清水秀地干净”,这样的景观在全国来说都是数一数二的。

柳州市正在打造“百里柳江”景观,将把沿江生态景观廊道建设作为城市旅游功能建设的重要突破口,重新展示江水环绕的壶城特色。景观带将充分利用沿江两岸城市景观和田园风光,利用柳州红花河水电站蓄水后形成的宽阔江面和稳定水位,建设开发出一条集现代城市风貌、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水上休闲、生态环境为一体的百里柳江观光景观带。景观带将分为4个主题来打造开发:以东门城楼为中心,沿柳江向两边延伸到鹞鹰洲和萝卜洲的古城风貌景观带;从萝卜洲头到河东大桥沿江的现代都市景观带;从环江村到三门江林场,再到洛维园艺场的都市农业和生态景观带;从柳城凤山到鹞鹰洲柳江两岸的都市外围田园风光带。柳江截流蓄水后,从红花电站坝址到新圩上游总共长108公里的范围,形成一个比较平缓的水面,柳江水面豁然开朗,堤下一泓碧流,北岸的柳荫呈水天一色,南岸的“外滩”更加惟妙惟肖,龙城呈现出一派“柳江出平湖”的妖娆景色!柳州老八景中的“东台返照”、“龙壁回澜”将在平缓江面的映衬下更为突出。乘坐游船沿江而下,4个景观带将会象电影胶片一般徐徐呈现,连绵百里,气势磅礴,好似一部精美的大型风光系列片。

市情介绍 篇3

【独特区位具优势】渭南是陕西东部的新兴中等城市,她东濒黄河,西倚西安,南靠秦岭,北接延安,古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今是西北地区的“东大门”。现辖一区(临渭)、两市(韩城、华阴)、八县(华县、潼关、大荔、蒲城、澄城、白水、合阳、富平)和高新技术开发区,195个乡镇(办事处),3237个行政村,总人口547万人,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境内地貌以渭河为轴线,分为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类型。境内交通发达,连霍、西禹高速公路,108、310国道,101、106等7条省道,同陇海、西延、西韩、西南等6条铁路纵横交错,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县县通铁路,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43.2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为268.4公里,均居陕西省各市之首。渭南中心城市距省会西安60公里,距咸阳国际机场80多公里。通讯便捷,固定电话用户已达100万部,移动电话用户128万部,互联网宽带用户5.3万户,均居陕西省第二。

【钟灵毓秀炳青史】渭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距今约8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约20万年前的“大荔人”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刀耕火种。沙苑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及西岳庙、太史祠、仓颉庙等遗存,如绝本的经典,记载着华夏文明悠久的历史;韩城两周古墓群、桥陵等数十座唐帝王陵墓,如遥远的星座,闪烁着神奇的亮光。周、秦、汉、唐两千多年,渭南一直是古都长安的京畿重地。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造就了杰出的人才。这里是诗之源、字之源、酒之源、史之源、乐之源。“中华第一诗”-《诗经》开篇《关雎》描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的洽川。在这片土地上,字圣仓颉创造了汉字,酒圣杜康酿造出美酒,史圣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写出了被誉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这里是中国北方梆子剧声腔的发源地和中国民俗之乡,秦腔、同州梆子、碗碗腔、眉户、阿宫腔等多种戏曲剧种源远流长,诉说着岁月的久远;石刻、木雕、面花、皮影、剪纸、提线木偶等民间艺术巧夺天工,蕴积着文化的厚重。这里曾出过6位皇帝、80多位宰相、300多位将军和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史圣司马迁、隋文帝杨坚、唐代名将郭子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宋代名相寇准、清代状元王杰、爱国名相王鼎、爱国将领杨虎城、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著名政治活动家屈武、著名作家杜鹏程等古圣先贤曾在这片热土激扬文字、指点江山。

【物华天宝蕴生机】渭南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宜。年均气温11.3-13.6℃,年日照时数2144-2505小时,无霜期199-255天,年降水量529-638毫米。水资源总量20.06亿立方米,流经市域的黄、洛、渭三河客水年均径流量486.92亿立方米,可利用量5.55亿立方米。境内川原平地约占70,耕地54.2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34.1万公顷。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历来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最优的农业生态区。秦川牛、关中驴、奶山羊等畜种闻名遐迩,丹顶鹤、黑鹳、褐马鸡、大天鹅等23种珍稀禽兽驰名中外。野生植物2500多种,农林作物87种。小麦、玉米、棉花、苹果、酥梨、蔬菜、花椒、柿子、红枣、核桃等农产品质优量大。林业用地38.7万公顷,林木蓄积量86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9.3%。天然草场14.8万公顷。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能巨大。已探明矿藏51种,可开发利用的33种,其中煤、钼、金、石颇具优势。原煤地质储量255亿吨,已探明储量50亿吨,主要集中在韩城、合阳、澄城、白水、蒲城五县市,素以“渭北黑腰带”而闻名全国。钼矿探明储量150万金属吨,居全国第二位;年产钼精粉2.76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是亚洲最大的钼精粉生产基地。黄金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地级市第三位。以盛产黄金而闻名的潼关荣膺“华夏金城”之美誉。石灰石探明储量1.08亿吨,大理石储量1.3亿立方米,年产水泥240万吨。分布在9县(市、区)的地热水和医饮兼用矿泉水储量大、水质优。大荔矿泉水日出水6万吨,富含多种人体所需元素,被誉为“中国之最”。丰富的历史遗存与壮丽的山河荟萃,形成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全市现有馆藏文物21025件(组),旅游文物资源5456处,列入保护和开发的文物旅游景点619处,其中国家级24处,居全省第二。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两处。奇险峻秀的西岳华山,傲居五岳之首,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风景秀丽的洽川,融“山河湖滩泉”于一体,是黄河流域最大最完整的干流湖泊型湿地风景区。集“山河川塬”自然景观与元明古建人文景观之大成的黄河龙门旅游景区,素有“北国小三峡”之美誉。规模宏大的渭北帝王陵墓群,一展盛唐雄风,是中国封建皇室宫廷文化的缩影。少华山、石鼓山、天留山森林公园青翠灵秀,层峦叠嶂,奇峰、幽

谷、岩洞、溪流、原始植被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尽入眼底,美不胜收。

【经济建设谱新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渭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十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比“九五”时期高出0.6个百分点。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1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7,是1994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

产业增加值56.7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4.31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111.34亿元,增长8.0。全市财政总收入21.0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01亿元,同口径增长22.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64元,比上年增加497元,增长7.9%;农民人均纯收入1882元,增加140元,增长8.04%。农业优势明显。初步形成了以粮棉油、果菜、奶畜、林果为主体的特色产业链。现有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优质小麦基地、陕西省唯一的以秦川牛为主导产业的国家农业科技园,有国家苹果生产百强县5个、国家优质棉花基地县1个和商品鱼基地县3个。水果面积158万亩,其中绿色果品86万亩,是陕西省最大的绿色果品生产基地。2005年,全市水果总产128.36万吨,其中苹果96.18万吨。“白水”、“重泉”、“甘井”、“成成”牌苹果和蒲城“尧山”牌酥梨荣获“中华名果”之称。白水、蒲城、韩城、大荔、富平分别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中国酥梨之乡”、“中国花椒之乡”、“中国枣乡”和“中国柿乡”。瓜菜面积85万亩,其中设施面积约占70。西瓜、哈蜜瓜、圣女果、金寿杏、油桃等反季节绿色瓜果菜出口亚欧各国。畜牧业增势强劲。猪、鸡、牛、羊存栏分别达到95.74万头、968.74万只,44.49万头和78.16万只。渭南素有陕西“粮仓”、“棉库”之称,2005年粮食总产190.28万吨;棉花总产6.79万吨,约占全省的90%;油料总产6.84万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果品冷藏库容超过20万吨,果汁年加工能力达21万吨,是陕西最大的果品冷藏群和全国最大的果汁生产基地。劳务经济发展迅猛。2005年,全市劳务输出人数达到80.4万人次。现代工业初具规模。能源、化工、食品、建材、有色、机械、医药等产业发展较快,是陕西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秦岭、韩城、蒲城三大发电厂和星罗棋布的地方发电站,年发电167.7亿度,占陕西总发电量的1/3强。以韩城、澄合、蒲白三大矿务局为主体、地方煤矿相辅助的煤炭工业,年产原煤1191万吨。以渭河煤化工集团、陕西华山化工集团公司等企业为主的化肥工业,年产化肥60万吨,约占全省产量一半。以西北地区三大钢铁企业之一的龙钢集团为主的冶炼工业,年产钢材153万吨,约占全省产量的一半。以量子高科、容厦、荣国、利君恒心堂、美邦、博爱等制药企业为主的现代医药工业发展较快,在全省具有重要的位置。园区经济发展加快。渭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地31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良好,现已形成现代医药、精细化工、设备制造、电子信息等6个产业园,近三年生产总值均增长30%以上,是全市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韩城龙门生态工业园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循环经济示范园。以现代制药为主的临渭产业园、以煤电铝产业群为主的澄城工业园、以农化工为主的蒲城工业园、以冶金建材为主的富平工业园各具特色。工业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2005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5亿元。

【改革开放结硕果】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政府机构改革成效明显,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粮食流通体制等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民有经济发展迅速。2005年,民有经济增加值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45,较“九五”末提高了13个百分点。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外贸出口大幅度增加。“十五”时期,全市实际利用外来资金91.4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3倍。2005年出口创汇7亿美元,是“九五”末的18倍。广泛开展对外经济贸易和国内经济联合与协作,与匈牙利赛格德市及江苏省的徐州、镇江等市结为友好城市。

【城乡面貌换新颜】“十五”时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7.45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8倍。阎禹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境内国省道大修改造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三门峡库区移民防洪保安、渭河防汛应急等工程建成使用,全市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为切入点,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渭南火车站舍改造、渭清路城区段、乐天大街中段等市政工程竣工使用,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绿化率达到25.2%,城市化水平达到34%,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全市拥有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经营网点和机构5万多个,城乡集贸市场300个。家世界、苏宁电器等知名商业集团在渭南建立了连锁店。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规范化农村连锁店488个。

【社会事业共发展】全市共有各类科研机构25家,科技人员6.8万多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2家。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350家,技工贸总收入达5亿元。各级各类学校共3132所,在校学生95.6万人。其中,全日制高等院校2所,在校学生2.5万人。职业教育发达。各类职业技术学校277所,年输出各类技术人才4.5万人。“渭南技工”是陕西五大职教品牌之一,渭南技术学院成为全国“职教名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现有4个县市区的154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全市共有医疗机构324个,从业人员17169人,床位10680张,医疗条件不断改善。电视和广播综合覆盖率达89.5和85.5%。渭南体育馆设施良好,曾多次成功举办全国性体育赛事。华县皮影戏、合阳提线木偶戏、华阴老腔多次出国演出,《五味什字》、《千树万树梨花开》等一批文艺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跨越发展正当时】渭南是陕西“一线两带”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全市经济呈现增速加快、效益提高、活力增强、后劲充足的良好态势,社会政治保持稳定,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站在“十一五”发展的新起点上,开拓进取的渭南人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跨越发展、和谐稳定两大主题,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的工作格局,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力做大做强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医药、食品、果菜、畜牧、旅游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努力使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渭南屹立在三秦大地,展现在国人面前。

2014年德阳市情 篇4

自然地理

德阳地处四川成都平原东北部,距省会成都47公里。交通便捷,宝成铁路、成绵高速、成南高速、108国道贯穿境内,形成了德阳至成都、市区到各县“半小时经济圈”。随着成都至兰州、成德绵乐城际铁路等铁路干线,成绵高速复线、成南巴高速、绵竹经茂县连接九寨沟的绵茂公路以及连接成都的天星大道、旌江大道相继建设竣工,德阳将进一步加快融入成都的步伐,为实现与成都的同城化创造更便捷的交通物流条件。德阳能源供应充足,金融、邮电、通讯发达。

德阳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6~17.9℃,无霜期308天,年降水量882.0~1024.1毫米,年日照时数891.8~1218.7小时。

德阳工业

德阳是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四川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拥有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宏华石油等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重装制造企业。德阳重大装备制造业集群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目前,全国60%以上的核电产品、40%的水电机组、30%以上的火电机组和汽轮机、50%的大型轧钢设备和大型电站铸锻件、20%的大型船用铸锻件都是由德阳制造装备,发电设备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居全国第一;食品工业享誉中外,拥有中国名酒剑南春、长城雪茄、冰川时代矿泉水等一批优质品牌,建成了亚洲最大的雪茄烟生产基地;化学工业以磷化工、氯碱化工、钛化工、天然气化工为主,是全国重要的磷化工基地和化肥生产基地;德阳着力培育新能源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以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潮汐发电、生物能、燃料电池等为重点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被联合国列为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新材料、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是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中药现代化生产基地。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雄厚的工业基础,奠定了德阳在中国西部重要工业城市的地位。

德阳农业

德阳地处成都平原,自然条件优越,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改革开放初期,广汉向阳在全国第一个摘掉“人民公社”牌子,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先河,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德阳拥有益海粮油、雄健米业、河南众品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建成蔬菜、生猪、烟叶、家禽、食用菌、药材等九大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是国家级苗畜、苗禽基地市、省级优质瘦肉型生猪出口基地市和省级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县域经济充满活力,有较好的经济基础,被列为四川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

德阳旅游

德阳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境内“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古蜀文明遗址,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和长江中上游地区中华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其出土的青铜大立人、青铜面具、青铜神树和金杖、边璋等一大批国宝级文物,均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还有荡气回肠的三国文化遗踪白马关庞统祠、全国三大孔庙之一的德阳文庙、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大孝之乡”中国德孝城、“音乐活化石”仓

山大乐、我国最大的现代石刻群德阳石刻艺术墙和特级英雄黄继光纪念馆,兼具工业遗产和地震遗址双重价值的国家级汉旺地震工业遗址纪念地和什邡穿心店地震遗址纪念园。德阳集如诗如画的平畴沃野和巍峨横空的雪山森林于一身,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等吸引着众多游人,市区旌湖两岸生态整治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县域经济

德阳县域经济发展较好,城乡一体化水平较高,是四川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区域综合竞争力,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均位居四川省第二位。

广汉市、什邡市、中江县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科技进步先进县;广汉市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示范工作已在全市开展

医疗卫生

2010年医疗卫生工程不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6个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4.83%。建成功能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8个,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94.83%。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144个。其中:医院65个,卫生院14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拥有卫生机构人员16721人,卫生机构床位14144张。其中:医院7702张,卫生院5799张,妇幼保健院318张。全市急性传染病发病率287.95/十万,孕产妇死亡率为28.91/十万。

新闻出版

2010年新闻出版事业继续繁荣,全年全市地方报纸出版2种,出版量6万份;期刊出版4种,出版量4.4万册。全市现有市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各1个;县级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3个;已批准或筹建的有线电视台8个。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77.5%

体育事业

2010年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年获国家级奖励1项、省级奖励3项、市级奖励1项。创建省级训练基地2个。建成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个。有5名运动员输送到省(市)优秀专业队,有1人入选国家青年队。体育彩票销售量继续攀升,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1.4亿元。德阳体育设施日益完善,已建成标准田径场、篮球场、网球场、门球场、游泳池等比赛场地,建有可容纳4千人的体育馆和容纳3万人的体育场。

文化生活

文化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共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支中心1个,县级支中心5个。全市一级图书馆2个,一级文化馆3个,三级文化馆1个。文化品牌活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了绵竹年画节、梨花节、保保节、德孝城孝文化活动等。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大赛中,“绵竹年画节”获全国“群星奖”项目类金奖。群众性广场文艺表演多姿多彩,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开展了网吧专项整治、歌舞娱乐市场、音像市场整治。2010年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9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6个,总藏量66万册(件),文化站122个,博物馆6个。

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2010年全市有高等教育学校6所,中等职业学校22所,普通中学170所,小学389所。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1.8万人,在校5.9万人,毕业

1.5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5万人,在校5.7万人;普通中学招生5.6万人,在校17.5万人;小学招生2.7万人,在校17.6万人。

历史

【三星堆都邑兴废】

今德阳地区为古蜀国地,现代考古发掘证明,公元前21世纪后的夏商时期,今广汉三星堆为古蜀国重要都邑。可能因洪灾或兵燹被毁于商末周初。

【周秦政区】

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即秦惠文王更元九年,秦灭巴蜀二国建巴蜀二郡,今德阳地区属蜀郡。郡下设县,县下有乡亭。

【李冰治水绵雒 】 公元前276-251年,李冰任蜀郡太守,治水雒、绵(地名,今德阳石亭江、绵远河一带),除患兴利,自流灌溉,受益至今。古今什邡有李冰祠墓承祀。1994年江泽民总书记为重建李冰陵题词立碑纪念。

【姜氏一门三孝子】

东汉初期,雒县汛乡(今旌阳区孝泉镇)有姜氏一门三孝子(姜诗、庞三春、姜石泉),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姜诗举孝廉,授江阳县令。时“赤眉”乱军至此皆敬畏孝子地。

【庞统攻雒阵亡】

建安十八年(213)刘备进围雒县(今广汉),军师庞统“中流矢”死亡,后封靖侯,葬今白马关,有祠墓历代承祀。

【秦宓谏阻下狱】

汉末蜀中学士绵竹人秦宓谏阻刘备兴兵伐吴,被下狱幽闭。备死后,放出,受诸葛亮重用,官至蜀国大司农,助亮治蜀有政绩。

【德阳建县】

唐武德三年(620),析雒绵建置德阳县,为德阳县名之始,至今历时1300余年,唐时德阳县上属益、汉州。

【玄宗驻跸万安驿】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避“安史乱”奔蜀,宿万安驿(今德阳罗江县),反感“万安”地名,曰“一安且不可,况万安乎”?乃移宿县城东外玉京山宝明寺。

【王建袭鹿关据蜀】

唐僖宗光启三年(887),西川节度使陈敬瑄书召曾任利州(今广元),壁州(今通江)刺史的王建议事。王建亦谋不轨,率全军进逼鹿头关,瑄悔,力止之。王建大怒,破关而入,据德阳,进杀陈敬瑄据成都,后取东川,称王号帝,建国前蜀。

【德阳赵铎起义】

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德阳赵铎于孝泉乡起义,聚众数千人,称赵王,设置将军、评事等官,联络川中多处义军,流动作战,成为著名首领,后被明军和绵竹地方武装杀死。

【德阳王的兴亡】

明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蜀王之下陆续封郡王16人,华阳王已传九代,德阳王仅传三代,有8个郡王仅传一代。崇祯十七年(1644),张献忠占成都称王时,德阳郡王朱至璇逃奔夔州(今重庆),部属幕僚7人死守德阳藩王城,被义军杀死,藩楼被毁。

【李调元藏书楼被毁】

嘉庆时(公元1800年前后),白莲教起义活动在德阳、罗江、中江一带盛行。罗江李调元的川西第一家万卷藏书楼毁于此次兵火之中。

【德阳工业区】

1958年10月25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视察德阳工业区东电和二重的建设工地。邓小平说:“德阳的工业是国家的大工业,拿制造冶金设备、电站设备的大工厂来说,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是机械工业之母,这里将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

【德阳建市】

1983年8月18日 国务院函安(1983)156号文批复:“同意设立德阳市。德阳市驻德阳城关,辖城区街道办事处、汉旺镇和旌阳、城区、八角三个公社。将绵阳地区的德阳、中江、绵竹三县和成都市的广汉、什邡两县划归德阳市管辖。”

【德阳县撤销】

1984年9月12日 国务院批复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设德阳市市中区的请示》:“同意撤销德阳县建制,将德阳县的行政区域划归德阳市;德阳市设立市中区。” 1996年8月3日撤销市中区建旌阳区、复置罗江县。

基础建设

德阳市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50余公里。宝成铁路、达成铁路、G5京昆(成绵)高速公路、G42沪蓉(成南)高速公路、108国道和境内四通八达的市县快速通道构成了德阳发达的铁路、公路、航空立体交通体系,还有成绵乐城际铁路客运专线、成德绵高速公路、成德南高速公路在建。

交通设施建设完善。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7568公里。在总里程中,等级公路占公路里程总数的88%。其中,高等级公路(含一级公路)334公里,高速公路100公里。全年新铺油路(水泥路)401公里。全市实现乡乡、村村通公路。新建县、乡级汽车站30个。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45.1亿吨公里,增长13.2%;旅客周转量23.4亿人公里,增长35.0%。全市交通重建项目累计开工40个;累计完成投资67.2亿元,占总投资的89.0%。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9万辆,比上年增长26.5%。邮电通信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7.4亿元,增长23.4%,国际互联网用户30.6万户,增长39.9%。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68.6万户,增长15.9%。

城市规划标准高,城市功能完善。秀美的旌湖、典雅的文庙广场装点城市更加靓丽,一环路建设工程速度加快,德什、德绵快速通道工程和德中公路改造工程全面提升德阳城市形象。“一中心三片区”组合城市圈规划将把德阳打造成为一座美丽的现代化工业山水园林城市。

民族风情

广汉桃花节

广

市政市情概况 篇5

北省廊坊地区管辖,1990年撤县建市,为省辖县级市,省政府授权廊坊市管理。

政区划分:全市现辖6镇6乡一区和两个办事处,383个行政村(街)。

政区人口面积:到2003年底,全市总人口为56万人,现有国土面积784平方公里。

政区自然特征:全市东西长57公里,南北宽28公里,属冲击平原区,地势平坦,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2.5—12米。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1.5℃,全年日照2762.2小时,全年无霜期178天,全年平均降雨量543.6毫米。

政区资源特点:素有“东部摇钱树,西部聚宝盆”之称。西部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西瓜和蔬菜;东部是苹果、鸭梨、桃、杏、葡萄等鲜果主产区。霸州境内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地热等资源。热水田面积达500平方公里,热水储量达220亿立方米。

人民生活: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8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82元。1993、1994霸州市连续两年成为河北省十强县市,1995年成为首批达小康县市,同年跨入全国名星县市行列。2001年再次跻身省“十强”县市行列。

工业:以金属延压、钢木家具、塑料加工、机械加工、林木加工、食品加工、线缆制造、乐器制造八大优势产业为支撑,以2.2万家民营企业为依托,形成了分工合理、功能完善、产业集中、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工业经济体系。八大主导产业年创产值和税收分别占全市总量的65和85。

农业:积极抢抓奥运机遇,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业,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畜牧养殖业蓬勃发展,扶持了岔河集欧亚特色养殖场、胜芳宏发养猪场等畜牧养殖大户,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积极推行“龙头 基地 农户 市场”的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培育出梅花味精、华农大豆蛋白饲料加工、益海食品厂等产业化龙头企业,2003年,农业产业化率达到51;绿色无公害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建立了农副产品检测中心,强化了对全市果品蔬菜种植基地、畜牧养殖基地农产品的质量监控,充分拓展了我市农产品在京津市场的销售空间。

财税金融:2003年,全市完成财政收入4.0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96亿元。全市金融机构齐备,可办理国内外一切资金往来业务,2003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1.3亿元。

商贸投资:按照“依托产业建市场、建好市场兴产业”的思路,多方融通资金,积极培育了益津市场、胜芳滨鹏钢木家具城等一批在北方有较强影响力,规模大、辐射力强的龙头市场,拉动了全市第三产业的大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市场49个,市场总占地面积96.1万平方米,建设总投资近6亿元,商品经营范围涉及粮油、蔬菜、食品、小百货、服装、鞋帽、家具、钢材改制、废旧金属、建材等16大类4000多个品种。

2003年,续建、新建亿元以上项目15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亿元。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亿元,增长49.8。其中,技改投资完成2.9亿元,增长30.7。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7个百分点。

非公制经济:2003年,全市民营企业达到2.2万家,从业人员179300人。民营经济创造了全市80以上的财政收入,转移了80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民提供了80以上的现金收入。

交通通讯:境内交通便捷,路网纵横交错,京九铁路与津霸铁路、津保高速与即将建成的京开高速、106国道与112国道形成三个“黄金十字交叉”。公路密度达到了125.64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2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1倍。全市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21000门,移动用户达到60000户,互联网用户达到4695户。

城乡建设:大力实施“城建带动”战略,几年来,累计投资30亿元,完成了以市文化活动中心、商业步行街、市医院综合病房楼、市一中综合教学楼、三星级宾馆新华昆仑大酒店为代表的33项市政重点工程,2003年又启动了总投资2亿元的益津路改造工程,市区建成面积从9平方公里拓展到12平方公里,拉动了城市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市区天燃气入户率已达到40,灯箱亮化率、垃圾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6和100。几年来,全市城镇人口增长12.8,城市经济占县域经济总量的比重增至65。

水利电力:全市有大清河、中亭河、牤牛

河、固霸新河4条主要河流和东西贯穿全境的人工河龙江渠,国营扬水站15座,流量229m3/s。

2003年,全市新建、改建变电站7座,到年底供电能力达到30万千瓦,同比增长40,并投资2.3亿元,完成了农网改造,开发区等重要工业乡镇均实现了双回路供电系统,确保了全市各项用电的需要,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教育:全市现有秧歌队276个、花会78道、业余剧团57个。2003年以来先后举办了“彩色周末”、文艺演出等各类文化活动500多场次,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丰富了全市人民的文化生活。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14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学校2所,初中学校22所,农村小学169所,国办小学5所,市幼儿园1所,社会力量办学12所,全市有各类学生11万多人,在职教师6784人。2003年,我市高中毕业生重点本科上线人数为125人;一般本科上线1160人,上线率居廊坊各县(市)第四;专科上线1674人,上线率居廊坊各县(市)第一。

体育卫生:全市现有以市文化活动中心为首的各种健身场所400多处。2003年成功举办了霸州市第一届全民运会,举办其他各类比赛722场次,各类体育活动570场次。在2003年参加的廊坊市四运会上,我市获奖牌数居廊坊市第一。

全市乡村三级医疗网络健全,现有乡级以上医疗单位26个,其中市医院综合病房楼总投资达3200万元,总建筑面积13160平方米,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2003年又投资1600万元,对市医院门诊楼进行了新建,目前正在紧张建设中。非典期间,市委、市政府又投资1085万元新建成了市第三人民医院,专门用于治疗非典等各种传染性疾病。

科技普及:全市现有各类科技人员10648人,其中高级职称163人,中级职称2653人。为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市里组建了“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科技服务。目前,我市已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产品4项,完成省级以上新产品开发1项,认定民营科技企业32家,专利申请30项,其中邦壮电子、华洋线缆、天大天久等企业均被审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并正在筹划组建“河北钢木家具民营科技产业园区”申报工作。1999年跨入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行列,2003年再次通过复审。

环境绿化:排污基本达到国家规定二类标准,空气污染指数<100的天数超过275天,水质污染不超过五类。

自2001年实施“植树造林,绿化霸州”生态工程以来,全市新发展各类林地23万亩,植树1380万株,农田林网控制率达80%,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35.2%。市区人均绿地面积达到5.9平方米。

保障保险: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覆盖率100;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100,社会发放率100;城镇失业登记率为0.36,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率、特困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率均为100。加强下岗人员培训,创建了5个再就业基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4万人。

特色产业:全市共有八大特色产业,其中各种型号的薄壁管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钢木家具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70,西洋乐器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的20。

通化市情简介 篇6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区,南与朝鲜隔鸭绿江相邻,边境线长203.5公里;西与辽宁省接壤;东北部与我省白山市、辽源市、吉林市相连。全市幅员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230万,辖梅河口、集安两市,辉南、柳河、通化三县,东昌、二道江两区以及通化经济开发区、梅河口工业集中区、集安工业集中区3个省级开发区。市区面积761平方公里,人口50万。

通化地处东北亚经济圈腹地,是国家边境开放城市,同朝鲜、俄罗斯、韩国、日本的经贸合作,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地缘人缘上的优势,是我国对朝贸易三大口岸之一。境内有鸭绿江、松花江两大水系近千条河流,水资源总量65.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2280立方米,生产生活用水有充分保障。通化电力充足,年发电量55亿千瓦时。220千伏桃园变电、40万千瓦热电联产、500千伏输变电等一批项目相继竣工。

通化是一座山水城市,“七山二水半分田,半分田地和庄园”,森林覆盖率63%,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5.2℃,日照时数2200小时以上,平均降水量826毫米。优良天气超过300天。被国家评为“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百佳投资城市”,并授予“中国人居环境奖”。通化与长春、沈阳、丹东等城市的产业配套半径在250公里左右,是吉林省距出海口最近的中心城市。通化机场已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有望“十一五”期末实现通航。通沈高速公路通化段已经建成通车,通丹、梅沈高速公路和通丹铁路已全线开工。建成后,通化与上述城市将形成2小时经济带,并融入“环渤海经济圈”。

昆明市情 篇7

城市轨道交通分局 郭朝阳

昆明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环境是最稀缺的资源、生态是最宝贵的财富。要持续强化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生态城市,构建资源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趋向,昆明市委、市政府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把昆明建设成为集湖光山色、滇池景观、春城新姿,融人文景色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特色生态城市,让生态成为昆明永久的骄傲和名片。这也是面对21世纪,昆明城市发展模式的理性选择。

“报告中,市委、市政府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来抓。提出了着力推动绿色发展,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体制机制。”

此次党代会报告第九章明确提出,未来5年,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最适宜人居新环境。要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强调大力发展低碳技术、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争创国家低碳经济示范城市;加快推进“森林城市”创建目标;全面提速滇池治理,明确水环境治理目标;强调环保“七优先”,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全面实施禁止挖砂、采石、取土、烧砖、毁林等“十个禁止”措施,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并且针对环境形势发展的变化,例如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增加,昆明市机动车目前已达到140万辆,报告中增加了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等内容,突出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具体举措。

“十二五”期间,全市环保部门将以“削减总量、改善质量、建设屏障、防范风险”为主线,全面构筑现代新昆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产业合理、高效监管、保障有力环保体系,打造高品质的生态宜居家园。

着力从建立滇中城市经济圈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突出水源地、水库及河流的保护,编制滇中城市经济圈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强化环境执法机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建立重金属防治基金,将重点企业纳入重金属防治融资单位,并积极向国家申请专项资金;提升环境监测、监察能力,共建滇中城市群环境保护网格化、数字化、网络化的

管理体系;强化环保规划引领和科技创新,强力推进环保科技产业发展;建立环境评估前置机制和优先机制,重点推进战略环评、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确保重点项目快速审批;合力推动滇中城市经济圈“蓝天、碧水、洁净”工程,强化区域内重点流域、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生态村、生态乡镇、生态县(区)创建,明显改善农村环境质量7大方面开展工作。

学习贯彻昆明市 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有感

城市轨道交通分局 张晓东

本月8日,中国共产党昆明市第十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仔细聆听了仇和同志在昆明市第十次党代会上,充满激情和智慧的《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为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中造福人民而奋斗》的报告,颇有感触。

仇书记的报告语言流畅,结构严谨,求真务实,重点突出,分析透彻,听后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正所谓,过去的机遇没有放过,现在的机遇正在抢抓,未来的机遇正在孕育。

一是主题鲜明,即: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为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中造福人民而奋斗。

二是强调要抢抓两大机遇: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实施桥头堡建设的两大机遇。

三是阶段奋斗目标明确:近期抓规划、夯实基础。到2015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同步基本建成绿色经济强省的龙头、民族文化强省的枢纽,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门户和重要桥头堡城市。“十

二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中期壮实力、基本达标。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同步基本建设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远期提品质、全面建成。到2030年,使昆明区域性国际城市特征更加明显、实力更加雄厚、影响更加广泛,全面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四是主攻点精准:一是对应市场经济的四大特征,做好四打:打时间差——改革;打空间差——开放;打信息差——创新;打制度差——治理;二是对应民生工程,做好四主:经济发展的主体、民主政治的主人、文化繁荣的主角、社会进步的主力;三是对应开放抢先,抓好四大:始终把处于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最前沿,作为昆明最大的优势来培育,最大的潜力来挖掘,最大的形象来建树,最大的品牌来打造;四是对应运行体制,运用好四力:培育市场引导力,组织社会参与力、运用法制规范力、发挥党政推动力。

五是支撑点设置科学合理。“五个昆明”建设:富强昆明、活力昆明、文化昆明、生态昆明、和谐昆明;五个国际化:城市品质国际化、产业发展国际化、市场体系国际化、文化交流国际化、社会管理国际化;三是五大优势:

(1)五个面向优势:面向南亚、东南亚、西亚、南欧和非洲五大区域。这五大区域共有107个国家,占联合国192个国家的55.7%;人口23亿,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仅南亚、东南亚就集聚了全球70%的华商和90%的华商资本。(2)五度加权优势。发展首位度、产业支撑度、经济集中度、文化多维度、社会集聚度“五度”加权,市场体系覆盖全省,经济发展触角延伸全省,资源运作半径辐射全省。(3)五大出行优势。公务出行、商务出行、打工出行、探亲出行、旅游出行频率位居全国前列。(4)五大交通优势。公路、铁路、民航、管道、航运起步虽晚,但起点很高。5000多公里等级公路通达省内各地和邻省邻国,昆明新机场将于年内竣工投入使用,“三主三辅”地铁轻轨系统全面启动,“八出省四出境”的铁路大通道建设进展顺利,“五通互联”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正在形成。(5)五大环境优势。大气、水、土壤、山体、生物等五大环境良好,条件优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风光秀丽,是享誉世界的“春城”、“花都”,同时,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还有健全的产业基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四是应对五种发展趋势:工业化加速、信息化升级、城市化提升、市场化转型、国际化拓展;五是把握五个新的时期:经济发展的黄金期、改革创

赣州市市情介绍 篇8

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又称赣南。东、南、西分别与福建、广东、湖南三省接壤,北与本省吉安、抚州两市相连。现辖18个县(市、区)和1个高新技术开发区,285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人口831万,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概称“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人口和面积分别占全省的1/5和 1/4。

赣州历史悠久。公元前214年始就有县郡建置。唐代,随着梅关古驿道和赣江水路南北大通道的开通,赣南成为“五岭之要冲”、“粤闽之咽喉”;到宋代,赣州“商贾如云”,成为当时全国36大城市之一。赣州文化底蕴丰厚。五千年前就有先民生息繁衍。自唐代至清末,赣南中进士和状元550名。1955—1965年授衔的人民解放军将军,赣南籍的132名(上将3名、中将10名、少将119名)。赣州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发祥地和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全市95%以上为客家人,与闽、粤、港、澳、台有独特的亲缘、人缘、地缘关系和长期稳定的交往。目前赣州的海外侨胞及港、澳、台胞有近十万人,其中,在政治上有影响、经济上有实力、学术上有造诣的知名人士有九百余人。赣州创造了优秀的客家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尤其是采茶戏、东河戏、山歌、于都唢呐等流芳古今、扬誉中外。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有共和国摇篮之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1934年10月,红军二万五

千里长征从赣南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红军主力长征后,项英、陈毅等在赣粤边区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赣南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南参加红军的有33万人,参加赤卫队、担架队支前作战的有55万人。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出发时有8.7万人,其中赣南籍红军就有近六万人。赣南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总数10.8万余人,占江西省烈士总数的43%,占全国烈士总数的7%。

赣州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属中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农、林资源丰富,是南方18个重点林区之一,活立木蓄积量约80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74.4%,赣南具有发展柑桔尤其是脐橙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黑钨储量全国第一,稀土储量全国第二,被誉为“世界钨都”、“稀土王国”。锡及非金属矿产也非常丰富。旅游资源丰富。尤其“红色”旅游吸引众多游客。以当年中央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红色故都”瑞金为中心,集中了遗址群5处15个文物单位,属全省、全国范围内著名的近代革命史迹群落。1955年授军衔时,仅兴国籍将军就有54名,兴国县因此誉为将军县。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有2000多年历史的赣州城地处赣江源头,至今保存着众多的宋代建筑,被中外专家学者称誉为“宋城博物馆”、“千里赣江第一城”、“八景文化”发祥地。其中,有极具考古历史价值的“宋代四古”:即,古城墙、古石窟、古浮桥、古窑址;有称为“江南第一石窟”的通天岩古石窟,众多的石龛造像和摩崖石刻为唐宋时期的作品;有驰名天下的八

境台、郁孤台、文庙、慈云塔、福寿沟;有辛弃疾、王安石、文天祥、苏东坡等众多历史名人留下的墨迹。1994年赣州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赣州是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也是沟通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的纽带。自古就是“承南启北、呼东应西、南抚百越、北望中州”的战略要地。现在,赣州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方式齐全,距香港、广州、深圳、厦门等地均不过一日车程。同时赣州处于深圳、广州、长沙、南昌、厦门和汕头六大城市的中间,最有希望发展成为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对京九沿线城市长远发展比较优势分析后认为,赣州是京九沿线发展趋势最为看好的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部署和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定位,紧紧抓住广东提出建立“泛珠三角经济区”构想的机遇,从赣南实际出发,进一步理清、完善和提升发展思路,明确地树立集约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一切为民的发展观,加紧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努力在全省率先对接珠三角、融入珠三角,在全省率先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2003年,实现市内生产总值344.82亿元,增长12.5%;实现财政总收入31.4亿元,增长20.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68亿元,增长13.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2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40元,分别增长8.9%、2.3%。经济呈现加速发展的好势头。

上一篇:造纸废水处理研究研究论文下一篇:毒鼠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