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情介绍(共8篇)
市情介绍 篇1
文章标题:市情介绍
【独特区位具优势】渭南是陕西东部的新兴中等城市,她东濒黄河,西倚西安,南靠秦岭,北接延安,古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今是西北地区的“东大门”。现辖一区(临渭)、两市(韩城、华阴)、八县(华县、潼关、大荔、蒲城、澄城、白水、合阳、富平)和高新技术开发区,195个乡镇(办事处),3237个行政村,总人口547万人,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境内地貌以渭河为轴线,分为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类型。境内交通发达,连霍、西禹高速公路,108、310国道,101、106等7条省道,同陇海、西延、西韩、西南等6条铁路纵横交错,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县县通铁路,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43.2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为268.4公里,均居陕西省各市之首。渭南中心城市距省会西安60公里,距咸阳国际机场80多公里。通讯便捷,固定电话用户已达100万部,移动电话用户128万部,互联网宽带用户5.3万户,均居陕西省第二。
【钟灵毓秀炳青史】渭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距今约8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约20万年前的“大荔人”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刀耕火种。沙苑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及西岳庙、太史祠、仓颉庙等遗存,如绝本的经典,记载着华夏文明悠久的历史;韩城两周古墓群、桥陵等数十座唐帝王陵墓,如遥远的星座,闪烁着神奇的亮光。周、秦、汉、唐两千多年,渭南一直是古都长安的京畿重地。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造就了杰出的人才。这里是诗之源、字之源、酒之源、史之源、乐之源。“中华第一诗”-《诗经》开篇《关雎》描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的洽川。在这片土地上,字圣仓颉创造了汉字,酒圣杜康酿造出美酒,史圣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写出了被誉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这里是中国北方梆子剧声腔的发源地和中国民俗之乡,秦腔、同州梆子、碗碗腔、眉户、阿宫腔等多种戏曲剧种源远流长,诉说着岁月的久远;石刻、木雕、面花、皮影、剪纸、提线木偶等民间艺术巧夺天工,蕴积着文化的厚重。这里曾出过6位皇帝、80多位宰相、300多位将军和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史圣司马迁、隋文帝杨坚、唐代名将郭子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宋代名相寇准、清代状元王杰、爱国名相王鼎、爱国将领杨虎城、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著名政治活动家屈武、著名作家杜鹏程等古圣先贤曾在这片热土激扬文字、指点江山。
【物华天宝蕴生机】渭南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宜。年均气温11.3-13.6℃,年日照时数2144-2505小时,无霜期199-255天,年降水量529-638毫米。水资源总量20.06亿立方米,流经市域的黄、洛、渭三河客水年均径流量486.92亿立方米,可利用量5.55亿立方米。境内川原平地约占70,耕地54.2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34.1万公顷。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历来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最优的农业生态区。秦川牛、关中驴、奶山羊等畜种闻名遐迩,丹顶鹤、黑鹳、褐马鸡、大天鹅等23种珍稀禽兽驰名中外。野生植物2500多种,农林作物87种。小麦、玉米、棉花、苹果、酥梨、蔬菜、花椒、柿子、红枣、核桃等农产品质优量大。林业用地38.7万公顷,林木蓄积量86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9.3%。天然草场14.8万公顷。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能巨大。已探明矿藏51种,可开发利用的33种,其中煤、钼、金、石颇具优势。原煤地质储量255亿吨,已探明储量50亿吨,主要集中在韩城、合阳、澄城、白水、蒲城五县市,素以“渭北黑腰带”而闻名全国。钼矿探明储量150万金属吨,居全国第二位;年产钼精粉2.76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是亚洲最大的钼精粉生产基地。黄金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地级市第三位。以盛产黄金而闻名的潼关荣膺“华夏金城”之美誉。石灰石探明储量1.08亿吨,大理石储量1.3亿立方米,年产水泥240万吨。分布在9县(市、区)的地热水和医饮兼用矿泉水储量大、水质优。大荔矿泉水日出水6万吨,富含多种人体所需元素,被誉为“中国之最”。丰富的历史遗存与壮丽的山河荟萃,形成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全市现有馆藏文物21025件(组),旅游文物资源5456处,列入保护和开发的文物旅游景点619处,其中国家级24处,居全省第二。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两处。奇险峻秀的西岳华山,傲居五岳之首,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风景秀丽的洽川,融“山河湖滩泉”于一体,是黄河流域最大最完整的干流湖泊型湿地风景区。集“山河川塬”自然景观与元明古建人文景观之大成的黄河龙门旅游景区,素有“北国小三峡”之美誉。规模宏大的渭北帝王陵墓群,一展盛唐雄风,是中国封建皇室宫廷文化的缩影。少华山、石鼓山、天留山森林公园青翠灵秀,层峦叠嶂,奇峰、幽
谷、岩洞、溪流、原始植被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尽入眼底,美不胜收。
【经济建设谱新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渭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十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比“九五”时期高出0.6个百分点。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1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7,是1994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
产业增加值56.7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4.31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111.34亿元,增长8.0。全市财政总收入21.0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01亿元,同口径增长22.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64元,比上年增加497元,增长7.9%;农民人均纯收入1882元,增加140元,增长8.04%。农业优势明显。初步形成了以粮棉油、果菜、奶畜、林果为主体的特色产业链。现有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优质小麦基地、陕西省唯一的以秦川牛为主导产业的国家农业科技园,有国家苹果生产百强县5个、国家优质棉花基地县1个和商品鱼基地县3个。水果面积158万亩,其中绿色果品86万亩,是陕西省最大的绿色果品生产基地。2005年,全市水果总产128.36万吨,其中苹果96.18万吨。“白水”、“重泉”、“甘井”、“成成”牌苹果和蒲城“尧山”牌酥梨荣获“中华名果”之称。白水、蒲城、韩城、大荔、富平分别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中国酥梨之乡”、“中国花椒之乡”、“中国枣乡”和“中国柿乡”。瓜菜面积85万亩,其中设施面积约占70。西瓜、哈蜜瓜、圣女果、金寿杏、油桃等反季节绿色瓜果菜出口亚欧各国。畜牧业增势强劲。猪、鸡、牛、羊存栏分别达到95.74万头、968.74万只,44.49万头和78.16万只。渭南素有陕西“粮仓”、“棉库”之称,2005年粮食总产190.28万吨;棉花总产6.79万吨,约占全省的90%;油料总产6.84万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果品冷藏库容超过20万吨,果汁年加工能力达21万吨,是陕西最大的果品冷藏群和全国最大的果汁生产基地。劳务经济发展迅猛。2005年,全市劳务输出人数达到80.4万人次。现代工业初具规模。能源、化工、食品、建材、有色、机械、医药等产业发展较快,是陕西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秦岭、韩城、蒲城三大发电厂和星罗棋布的地方发电站,年发电167.7亿度,占陕西总发电量的1/3强。以韩城、澄合、蒲白三大矿务局为主体、地方煤矿相辅助的煤炭工业,年产原煤1191万吨。以渭河煤化工集团、陕西华山化工集团公司等企业为主的化肥工业,年产化肥60万吨,约占全省产量一半。以西北地区三大钢铁企业之一的龙钢集团为主的冶炼工业,年产钢材153万吨,约占全省产量的一半。以量子高科、容厦、荣国、利君恒心堂、美邦、博爱等制药企业为主的现代医药工业发展较快,在全省具有重要的位置。园区经济发展加快。渭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地31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良好,现已形成现代医药、精细化工、设备制造、电子信息等6个产业园,近三年生产总值均增长30%以上,是全市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韩城龙门生态工业园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循环经济示范园。以现代制药为主的临渭产业园、以煤电铝产业群为主的澄城工业园、以农化工为主的蒲城工业园、以冶金建材为主的富平工业园各具特色。工业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2005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5亿元。
【改革开放结硕果】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政府机构改革成效明显,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粮食流通体制等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民有经济发展迅速。2005年,民有经济增加值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45,较“九五”末提高了13个百分点。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外贸出口大幅度增加。“十五”时期,全市实际利用外来资金91.4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3倍。2005年出口创汇7亿美元,是“九五”末的18倍。广泛开展对外经济贸易和国内经济联合与协作,与匈牙利赛格德市及江苏省的徐州、镇江等市结为友好城市。
【城乡面貌换新颜】“十五”时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7.45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8倍。阎禹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境内国省道大修改造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三门峡库区移民防洪保安、渭河防汛应急等工程建成使用,全市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为切入点,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渭南火车站舍改造、渭清路城区段、乐天大街中段等市政工程竣工使用,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绿化率达到25.2%,城市化水平达到34%,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全市拥有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经营网点和机构5万多个,城乡集贸市场300个。家世界、苏宁电器等知名商业集团在渭南建立了连锁店。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规范化农村连锁店488个。
【社会事业共发展】全市共有各类科研机构25家,科技人员6.8万多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2家。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350家,技工贸总收入达5亿元。各级各类学校共3132所,在校学生95.6万人。其中,全日制高等院校2所,在校学生2.5万人。职业教育发达。各类职业技术学校277所,年输出各类技术人才4.5万人。“渭南技工”是陕西五大职教品牌之一,渭南技术学院成为全国“职教名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现有4个县市区的154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全市共有医疗机构324个,从业人员17169人,床位10680张,医疗条件不断改善。电视和广播综合覆盖率达89.5和85.5%。渭南体育馆设施良好,曾多次成功举办全国性体育赛事。华县皮影戏、合阳提线木偶戏、华阴老腔多次出国演出,《五味什字》、《千树万树梨花开》等一批文艺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跨越发展正当时】渭南是陕西“一线两带”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全市经济呈现增速加快、效益提高、活力增强、后劲充足的良好态势,社会政治保持稳定,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站在“十一五”发展的新起点上,开拓进取的渭南人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跨越发展、和谐稳定两大主题,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的工作格局,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力做大做强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医药、食品、果菜、畜牧、旅游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努力使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渭南屹立在三秦大地,展现在国人面前。
《市情介绍》来源于,欢迎阅读市情介绍。
赣州市情概况 篇2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简称赣南。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临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抚州两地区。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也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本市辖1区2市15县,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章贡区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
区)40.2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9.29万公顷,有林面积271.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4.2%。总人口845.69万人,其中市辖区56.91万人(非农业人口36.1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11‰,下降0.06个千分点。
本市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3%。
本市位于东径113゜54’——116゜38’,北纬24゜29’——27゜09’之间,处于中亚热带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市内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以发展橙、柚为主的柑桔生产的自然条件被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考队认为在全国堪称得天优厚,赣南适宜建为全国的柑桔商品生产基地。本市是江西省的一个农业大区和经济作物主产区,现已建成为全国的重点林区和全省的糖业、烟叶、桔生产基地,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命名市内的信丰县为脐橙之乡、南康市为中国甜柚之乡、安
远县为中国九龙蜜柚之乡、寻乌县为中国蜜桔之乡、大余县为中国瑞香之乡;石城县为中国白莲之乡、崇义县为中国毛竹之乡、赣县为中国板鸭之乡、会昌县为中国肉兔之乡。
本市矿产资源以有色、稀有金属矿为主,素有“世界钨都”和“稀有金属不稀有”之称。钨已探明的储量占世界第一。稀土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二。被称为江西省矿产资源中的“五朵金花”即钨、铜、铀、稀土、钽铌,除铜之外其余四种主要分部在赣南。经过建国后的开采建设,赣州成了全国重点有钯金属基地之一。
市内著名的自然景观,主要有安远的三百山、龙南县的九连山、大余县有梅关古驿道。三百山为东江源头,是香港同胞饮用水的发源地,现列为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了香港同胞到祖国内地旅游的景点。九连山是我国中亚热带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成的地段,保存有大量野生动植物活化石,被列为江西省的重点自然保护区。始建于秦、唐的梅关古驿道,是我国古代沟通南北往来的交道要道。此外,还有宁都的翠微峰、龙南的武当山、上犹的陡水湖、崇义的聂都溶洞,均是风景秀丽而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
市内的章贡区为赣州市政府所在地,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了许多宋代文化景点,主要有保存完整的宋代城墙、巍然壮观的八境台、郁然孤峙的郁孤台、完整壮观的文庙、艺术宝库通天岩等。全市列
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保存着一大批历史古迹。
南阳市情简介 篇3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古称宛,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辖1市、2区、10县,总人口1100万,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
南阳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50万年前,与北京猿人同时代的南召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时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是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有“南都”、“帝乡”之称。南阳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历史上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 范蠡及“智圣”诸葛亮,更滋养了哲学家冯友兰、军事家彭雪枫、文学家姚雪垠、科技发明家王永民、作家二月河等当代名人。
世界地质公园南阳内乡宝天曼是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豫西南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和避暑胜地;南阳境内发现的大面积恐龙蛋化石群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西峡恐龙蛋生物遗迹博物馆是世界唯一一座恐龙蛋化石原址展馆。亚洲第一大水库丹江口水库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渠首和水源地。南阳白河湿地公园16000亩水面,是南阳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南阳地处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优越地理位置,交通便利,通讯发达。焦枝铁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横穿东西,许平南襄、沪陕高速公路在南阳形成两个“十字”交叉,南阳机场是河南省三大航空港之一,现开通国内6条航线,每周往返航班84个。
南阳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2012年南阳将迎来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盛典。
临沂市情概览 篇4
2.1903年4月,临沂最早的新制中学堂创办,校址设在临沂城考院,为沂州府所属7县公立。后相继改名山东省立第十中学校和省立第五中学校。该校即为(C、临沂一中)前身。
3.临沂最早建城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92年,(C、鲁国)在此建邑“启阳城”,有开启太阳之意,至今已有2500余年。
4.公元前255年(楚考烈王八年),春申君黄歇以(B、荀况)为兰陵令,这是楚在今临沂市地域所设最早见于文献的县。
5.临沂水资源比较丰富,境内水系发育呈脉状分布,主要河流为(C、沂河和沭河),10公里以上河流300余条。
6.1972年 4月,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竹简4942枚,还有数千残片。(C、《孙膑兵法》)、《孙子兵法》的同时出土,解决了千百年来孙武与孙膑其人其书争论未决的问题。
7.2011年以全国地级市测评总分(B、第一)名的成绩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2012年、2013年、2014年各复查工作,临沂均取得好成绩。
8.1941年10月,《反对黄沙会》由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员(C、阮若珊、李林)在下白石屋村(今属费县薛庄镇)编创问世。内容主要是控诉反动会道门“黄沙会”的罪行,曲子采用山东民歌曲调。解放战争时期词曲有所改动。1964年华东区民歌汇演,正式定名为《沂蒙山小调》。
9.1668年7月25日晚8点左右(清康熙七年6月16日戌时),临沂境内发生我国历史上大陆东部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为8.5级,史称(A、郯城大地震)。
10.商周时期,临沂地区分属鲁国和齐国,境内有(A、郯)国、莒国、鄅国、颛臾国等分封小国。11.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临沂升为(B、沂州府),置附郭兰山县,降莒州为散州,属沂州府。有兰山县、郯城县、费县、沂水县、蒙阴县、日照县、莒州6县1州。12.(A、沂源猿人)被称为最早的山东人,距今已有40余万年。
13.1938年3月初,国民党庞炳勋部第40军、张自忠部59军顽强阻击侵华日军第五师团板垣征四郎部国崎支队50余日,战斗悲壮惨烈,为台儿庄战役赢得至为重要战机。4月20日战略转移后,临沂城沦陷。4月21日,日军侵占临沂城,对无辜居民进行血腥屠杀10余日,并纵火毁城,全城被害群众(A、2840)余人。
14.临沂市交通十分便利,已经形成铁路、高速公路和(C、航空)立体大交通格局。
15.1949年4月21日,导沭整沂工程开始。10期导沭,3期整沂,先后动员临沂、沂水、泰安、滕县、胶州、徐州6个专区37个县(市)民工114万人次,历时4年7个月,完成分沂入沭河道开挖,劈开马陵山,挖掘新沭河,建起拦河坝,使洪水经沙河入海,初步控制了沂、沭河洪水,解除了(D、鲁南苏北)1400多万亩土地的洪涝灾害。
16.临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北而南,有沂山、蒙山、尼山3条主要山脉呈西北东南向延伸。其中蒙山海拔1156米,为山东(B、第二)高峰,素称“岱宗之亚”
17.沂南县(B、北寨汉墓)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汉画像石墓。1954年春,华东文物管理委员会对该墓进行发掘。
18.临沂市位于山东省(A、东南部),全市总面积17191.2平方公里,平原、山区、丘陵大约各占三分之一。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
19.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A、1926)年,这里就建立了中共党组织。
20.沂河水源地是淮河流域水质最好的地区,沂河风景区被列为首批国家18个(D、水利风景区)之一。
1.曾子,又叫曾参(前505~前436),字子舆。春秋末思想家。鲁国南武城(今平邑县魏庄乡南武城)人,系孔子弟子“四圣”之一。曾子有著作()等
A、《孝经》B、《大学》C、《曾子》D、《二十四孝》 答案:ABC 3.1950年代,毛泽东主席先后对莒南县三个农村典型做出批示,它们是()、()、()。
A、厉家寨B、王家坊前村C、高家柳沟村D、十字路 答案:ABC 4.沂蒙精神是山东军民尤其是沂蒙人民在战争年代和建设、改革实践中铸成的红色文化为主导的群体意识,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内涵被概括为()。蒙精神是山东军民尤其是沂蒙人民在战争年代和建设、改革实践中铸成的红色文化为主导的群体意识,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内涵被概括为()。A、爱党爱军B、开拓奋进C、艰苦创业D、无私奉献 答案:ABCD 5.临沂市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历史源远流长,著名温泉有河东区()温泉、观塘温泉、沂南县()温泉、颐尚温泉等。
A、汤头B、铜井C、智圣D、蒙山 答案:AC 6.沂蒙教育基地按照“()——()——()”的主线,以群众观和群众路线教育为主要内容,重点打造了沂蒙根据地群众工作展馆、沂蒙红嫂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等10个教学点。A、党做好群众工作B、人民群众爱党奉献C、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D、党和群众同心同德 答案:ABC 7.荀子是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先秦诸子中最后的一位大师,他继承了儒家学说并有所发展,还批判地吸取了各家学说中有益的成分而自成一派。他两次担任兰陵令,注重教育。主要著作有(《 》),()()都是他的学生。A、荀子B、韩非C、李斯D、商鞅 答案:ABC
8.从()年开始,经过l0年的艰苦创业,临沂在国务院确定的全国()个连片扶贫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完成了一项历史性任务,使沂蒙山区的贫困面貌发展了显著的变化。A、1985B、1980C、l8D、多个 答案:AC 9.临沂物产丰富,有许多全国闻名的土特产品,其中()大蒜、平邑()、蒙阴()、莒南茶叶蟾酥、临沭柳编等为著名。
A、苍山(兰陵)B、金银花C、全蝎、蜜桃D、费县奇石 答案:ABC 10.沂蒙精神概念的提出时在(),其内涵逐渐概括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这个概念被广泛认同,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2013年11月25日,()到临沂视察,参观了沂蒙精神展览馆,对沂蒙精神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A、1989年B、总书记C、江泽民D、胡锦涛 答案:AB 11.王祥与王览是兄友弟恭的典范,也是光大琅琊王氏的中坚人物。他们不仅自己名垂史册,更培养出如东晋宰相王导、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这样杰出的人才。()是表现王祥孝悌的3个经典传说故事。A、卧冰求鲤B、黄雀入幕C、风雨守柰D、鞭打芦花 答案:ABC 12.刘洪创制的()是中国第一部传世的引进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理论的历法。他的另一重大贡献是他对()的改进和推广。
A、《干象历》B、珠算C、历法D、圆周率 答案:AB 13.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琅琊阳都(今沂南县砖埠乡)人。在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智慧和忠诚的化身,事迹和著作广为传颂。谋略卓著的()、出师书表()都是传颂千古的名篇。联孙抗曹的经典大战()、白帝城托孤等,都是令人感动的著名故事。A、隆中对B、出师表C、赤壁之战D、五丈原 答案:ABC
14.1938年12月下旬,()率一一五师师部和六八六团(六八五团已先行出发)从晋西灵石向山东进军,于1939年3月6日渡过运河,进入泰山以西地区。9月进入鲁南地区。1939年7月初,()率一部分干部由冀南抵沂水县,与山东纵队指挥部会合。8月1日正式成立八路军第一纵队,徐向前任司令员,朱瑞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黄河以北山东、苏北的八路军部队。A、陈光和罗荣桓B、郭洪涛C、徐向前、朱瑞D、刘少奇 答案:AC 15.大青山突围 1941年11月29日晚,抗大一分校学员和()、()、()、山东纵队的后方机关,被包围于大青山西侧梧桐沟和梨行沟内。30日拂晓,日军在飞机大炮配合下,向大青山地区发起了疯狂攻击。省战工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明、一一五师敌工部副部长王立仁、抗大一分校政委刘惠东、蒙山独立支队政委刘涛等300多人壮烈牺牲。
A、中共山东分局B、省战工会C、一一五师D、山东抗敌协会 答案:ABC 16.左宝贵是清末著名爱国将领,1894年9月15日,率军保卫平壤,身先士卒,(),乃着御赐黄马褂、珊瑚冠,登陴督战。几次中弹受伤,最后以身殉国。清廷谕令从优议恤,并入祀(),宣付史馆立传,并准于立功省份建立专祠。
A、“知势已瓦解,志必死”B、昭忠祠C、专祠D、左宝贵祠堂 答案:AB 17.教育基地积极运用近年来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成果,设置了理论铺垫——现场体验——典型示范——自省讨论——点评教学——关注发展的教学流程,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让学员穿越时空、触摸历史、感受震撼,启迪思考。教育基地具有三大特色教学模式:一是()二是()三是()。A、现场体验教学B、生活体验教学C、专题研究教学D、典型示范教学 答案:ABC
18.革命战争年代,临沂涌现出()、()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先模人物。A、红嫂B、沂蒙母亲C、先模人物D、革命者 答案:AB 19.1940年7月26日至8月26日,山东省各界代表联合大会在沂南县()隆重开幕。出席大会的代表300余人。选举产生了黎玉等23人为委员的()。
A、青驼寺B、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进委员会C、山东省最高抗日民主政权D、山东省政府 答案:AB 20.2003年制定临沂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形成“一河五片”多城区组团式的空间建设模式。一河即沂河,五片即兰山区、罗庄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A、兰山片B、罗庄片C、河东片D、南坊新区 答案:CD
21.1947年5月13至16日,华东野战军在()指挥下,发起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军精锐“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七十四师以及83师的一个团,共3.2万人,开创了在敌重兵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是打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的关键一战。A、陈毅B、粟裕C、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D、转变华东战局 答案:ABD 22.临沂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实践者主要代表人物有沂水县的()兄弟,沂南县的(),蒙阴县的()叔侄,郯城县的()和临沂的孙善师等。
A、李清潍、李清漪B、刘鸣銮C、刘晓浦、刘一梦D、刘之言 答案:ABCD 23.1933年5月29日,沂水暴动后,临沂又相继爆发()、()等革命暴动。A、苍山暴动B、龙须崮暴动C、日照暴动D、鲁南暴动 答案:AB 24.临沂金刚石储量居全国第2位,1977年12月21日,()县岌山公社常林大队女社员魏振芳在田间劳动时,发现一颗特大天然金刚石,重158.786克拉,是迄今我国所发现的四颗特大天然金刚石之一,被命名为()。
A、临沭B、郯城C、莒南D、常林钻石” 答案:AD 25.临沂商城享有“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美誉。中心城区有各类专业批发市场101处,先后被评为()、临沂商城被授予“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市场”、“中国十佳文明市场”、()。A、中国物流之都B、中国物流城C、中国市场名城称号D、中国商城 答案:AC 26.2004年,临沂市被国家旅游局正式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主要景区有:()、()、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兰陵县代村农业旅游区、天马岛旅游区、山东地下大峡谷景区、天然地下画廊旅游区、天上王城、蒙阴孟良崮旅游区等 A、蒙山景区B、曾子山景区C、马陵山景区D、王羲之故居 答案:AD 27.沂南教学点以()的典型事迹与群体形象,展示广大人民群众与党血肉相连的深厚感情和()的高尚品德,触及干部灵魂,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A、红嫂B、明德英C、无私奉献、爱党爱军D、良好作风 答案:AC 28.颜真卿(709~785),字清臣。唐代著名大臣、书法家。祖籍琅琊临沂。他的书法()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二。他的书法人称“颜体”,和柳公权并称为“颜柳”。碑刻有()、《东方朔画赞碑》、《臧怀恪碑》、《麻姑仙坛碑》、《李元靖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A、《祭侄稿》B、《多宝塔碑》C、颜筋柳骨D、楷书四大家 答案:AB 29.沂蒙精神的形成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革命战争年代,这是其形成期,其主要体现就是()、无私奉献。第二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沂蒙人民以()艰苦创业的实际行动与成就诠释和传承着沂蒙精神。第三个阶段,在改革开放以来,沂蒙精神的发展体现为沂蒙人民()的精神风貌。第四个阶段,进入新的世纪以来,随着大美临沂的建设,沂蒙精神在各个层面都得到了升华。A、爱党爱军B、艰苦奋斗C、开拓奋进D、开拓创新 答案:ABC 30.临沂市多年来注重品牌建设,着力打造城市名片。先后成功创建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被授予()中国温泉城、中国市场名城、中国物流之都称号。
A、全国文明城市B、全国双拥模范城C、中国优秀旅游城市D、中国书法名城 答案:ABCD 31.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时期琅琊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东晋著名书法家,被后人尊称王右军,推崇为书圣。()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正书以()草书以()和《忧悬帖》、《丧乱帖》最著名。
高安市情简介 篇5
高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北,面积2439.33平方公里,人口83万,下辖22个乡镇(街道)。高安位置优越,市区距省会南昌仅60公里,是西入南昌的“咽喉要地”,南接新余、樟树,东北面是世界著名风景区庐山,320国道横贯境内,赣粤、沪瑞高速公路途径境内,浙赣铁路接轨境内,滔滔锦河流经市区直下赣江,水陆交通十分便捷。高安历史悠久,建县始于汉高祖六年,历为州府治所、昌明繁庶之地,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高安人杰地灵,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一代代人中之杰,仅宋代高安就有进士139名,宋代与司马光同修《资治通鉴》的史学家刘恕、元代语音学家、戏剧家周德清、明代史学家陈邦瞻、清代“三朝帝师元老”朱轼等名儒学者光照史册,当代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原中科院副院长吴有训更是高安人的骄傲。到现代,遍布海内外的高安籍博士多达900余人。高安物华天宝,土地肥沃,地下矿产甚多,资源十分丰富,发展基础扎实雄厚。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高安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勤劳善良、开明开放、诚实守信的高安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向上,实现了主要经济指标
始终保持“两位数,二打头”的增长势头,夺取了各项社会事业齐头并进的新胜利。
工业经济高歌猛进。以清华泰豪、中国龙工为龙头的机电产业,以红狮集团为龙头的水泥产业,以中瑞、大盛纺织为龙头的纺织产业,以上海元盛为龙头的牛产品加工产业,以三爱尔医药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制药产业等一批新兴支柱产业迅速崛起;以改制后的新红梅、吉尼斯和新引进的美康陶瓷为主的陶瓷产业,以瑞酒集团为主的酿酒业在改革发展中重振雄风,初步形成了建材、食品、轻纺、化工、机电等为主的工业经济支柱产业。特别是2001年7月正式动工开发兴建的高安市新世纪工业城,总体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累计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七通一平”工作全部到位,美化、亮化、绿化工作全面完成,落户企业达102家,投产企业有58家,一个服务优质、环境优美、产业集聚、特色鲜明、规模宏伟的新兴工业园区已经形成。
商贸流通繁荣活跃。以汽运产业为龙头,以各类大中型商贸城为载体的商贸流通日益繁荣,目前,全市拥有大吨位货运汽车达8000多辆,发展汽运公司120多家,在全国各地设立货运网点3000多个、中转站50多个,培育各类民间流通组织460多个,从事流通业的经纪人突破9000多人,高安是全国汽运产业四强县市之一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汽运城、江南摩托车城、瑞州商贸广场、朝阳门商贸城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市场繁荣活跃,中山商贸城、锦江外滩步行街等一批新建项目初显成效。
农业产业化硕果累累。以“牛、花、菜、棉”四大产业为支柱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去年全市牛存栏达20多万头,饲养100头以上的专业户100多户,花卉苗木种植扩展到6000多亩,蔬菜种植规模突破18万亩,棉花基地面积发展到15万亩。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化进程加快,仅去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448万元,拓宽了高安大道东段,改造了赤土板路,新建了南连路,延伸了西湖东路,改善了锦水路,安装路灯158盏,锦江外滩、筠州大桥、政府二院、安居工程、人民医院住院大楼等近20多个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相继竣工,城市美化、亮化、花化、净化工程成效显著,城市规模已达15平方公里,一座现代化中等文明城市的雏型初步形成。
德阳市情 篇6
德阳年建市。今辖、、、、、,幅员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居全省第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
德阳市位于,东跨入。德阳距省会成都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分钟车程,、、、4条高速公路、国道贯穿境内,六个县均有高等级公路联接,乡乡通公路,市区到各县形成了。德阳市属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无霜期天,年降水量毫米,年日照时数小时。
德阳是四川重要的城市,工业主要指标位居四川省第;是中国基地,拥有公司、公司、公司、公司等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重装制造企业;是全国重要的基地和生产基地,四川、、、等为代表的化工企业荣列四川百强;食品工业历史悠久,、、等骨干企业创造出的50多种全国、部、省优质产品成为知名品牌。
德阳生产条件好,地处灌区,是国家级、基地市、省级优质基地市和省级基地。全市建成了、、、、等十大优质农副产品基地,形成了、、等一批知名农业品牌和龙头企业。
德阳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长江文明之源”—,有西部第、全国第的德阳,有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此外,、、、等一大批人文自然景观也极具开发价值。德阳是城市,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7年,德阳被评为。
德阳经济发展较好,水平较高,是四川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区域综合竞争力,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均位居四川省第位。、、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科技进步先进县;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模式示范工作已在全市开展。
一、简介:德阳,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省辖地级市。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现辖旌阳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中江县和罗江县6个县(市,区)。距省会成都47公里,幅员面积5954平方公里,人口380万。是成都经济圈和成都——德阳——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德阳经济总量位居四川省第三位。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39.2亿元,比上年增长14%,增幅创近13年来新高。财政总收入70.7亿元,较上年增长2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33元,比上年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3906元,较上年增加321元。所辖什邡市,绵竹市,广汉市,旌阳区是四川省综合经济“十强县”,中江县是全国“农业百强县”,罗江县正在建成四川丘陵富县。“德阳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力争两年有新突破,四年上新台阶,为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两年有新突破。到2008年,力争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00元。四年上新台阶。到2010年,力争实现全市工业经济总量和地方财政收入翻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4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突入突破5600元。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油)路,县域经济做强做大,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二、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以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为代表的德阳装备制造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具备了相当规模的产业体系,集中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生产制造人才。2001年底,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作出了把德阳建成“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的决策。几年来,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德阳市紧紧抓住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大力振兴装备制造的机遇,按照“基地+链条”的思想。加快建设“装备产业园区”,狠抓装备行业的技术投入,新产品研发,产业配套和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积极构建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推动形成重大冶金设备,重大动力设备,石油天然气成套设备等九大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着力提高德阳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集成配套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装备制造企业集群正在形成。2006年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90.1亿元,比2002年增长3.5倍,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全市规模以上装备企业190多户,带动了300多户中小配套企业发展。其中东电、二重、东汽“三大厂”全年销售收入分别超过30亿元,实现利税总额超过20亿元,从业人员达5.9万人,为德阳装备制造业服务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有60余家,专家2.5万人,院士28人。
三、新兴工业城市:德阳主要工业指标居全省第二,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获全省工业目标考核一等奖。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21.3亿元,比上年增长25.7%,比2002年增长1.8倍。机械、化工、食品三大支柱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重装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规模以上企业687户,其中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达79户,上10亿元的企业达10户,国家级技术中心4个、省级技术中心12个,拥有中国名牌3个,国家免检产品7个,驰名商标3个,四川名牌57个,著名商标44个。到2011年,德阳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3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450亿元,百亿企业达到4个,百亿工业园区达到3个,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
四、食品工业:主要以什邡烟厂,剑南春,华润蓝剑等骨干企业为代表,先后开发了“国宝”,“天下秀”系列名牌卷烟,“东方红”,“剑南春”等系列名优曲酒,“蓝剑”系列精品啤酒,“冰川时代”矿泉水,“唯怡”、天然植物饮料。通过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德阳食品工业快速发展,以成为德阳地方财力的主要支柱。
五、化工工业:主要依托磷矿和天然气资源比较富集的优势, 以金路集团,宏达集团,龙蟒集团等骨干企业为代表, 在着力解决污染治理,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基础 上,大力发展磷化工厂业,加快发展精细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生物化工。钛白粉,电解锌,活性磷酸钙, 植物脱落酸等新产品的成功开发,有效地促进了化学工业的产业升级。
六、医药建材:借助中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注入现代生产技术,扩大中药生产。丹参,白芍等一批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美大康、蜀中制药等一批医药企业成为德阳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华拓科技,四川川纤,振云塑胶,森普管材等一批骨干企业是省政府确定的新型材料生产基地,在纳米材料,功能材料,超硬材料,高分子材料方面有较强开发生产能力。
七、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城市:坚持走城乡统筹,以工带农的良性发展之路,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加快扶力度,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稳定增收。农村呈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可喜局面。取消了农业税,实施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直补、农机具补贴等政策。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66户,农村专合组织达830个,带动农户面52%,劳务转移输出9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2亿元。4500名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八、区域协调发展,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德阳是四川省城乡差别较小,城乡一体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建市以来坚持“市带县”,不搞“市刮县”,“放权于县,藏富于民,放水养鱼”的指导思想,坚持民营为主,工业强县,立足优势,突出特色,统筹城乡,以工带农的发展战略,六县(市,区)扬长避短,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形成了县域工业快速发展的格局。广汉市,邡市,绵竹市一直为四川省“十强县”,2005年,旌阳区重返四川省“十强县”行列。全市六县(市,区)全部为四川省“小康县”, 28个乡镇进入全省200强乡镇,全市2/3的乡(镇)分别被列为国家,省,市小城镇建设试点乡(镇)
九、旌阳区:德阳市党政机关所在地,城市经济特征显著。依托地理优势。重装基地和天然气资源优势,发展重装配套产业,建设城郊型经济,做强电线电缆和天然气化工产业,已形成蔬菜生产基地,粮油蚕桑生产基地,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三个经济版块,是国家级优质农产品基地,拥有全国第九大天然气田——天新场气田。
十、广汉市:改革开放初期,在全国率先撤消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恢复乡人民政府。198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农村改革实验区,1993年被国家体改委等部委确定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市。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广汉经济的半壁河山。近年来,乡镇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形成了面向成都大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围绕三星堆发展商贸旅游业的经济格具。
十一、什邡市:四川省名牌产品最多的县级市,财政收入在全省县(市,区)中率先突破亿元大关,连续多年位居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实力第二位。通过实施工业市战略,形成了食品,饮料,化工,轻纺,建材,冶金,医药,旅游等支柱产业。
十二、绵竹市:多年位居四川省“十强县”之列,工业形成了以剑南春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业,以龙蟒为代表的磷化工业以及机械,电子,轻纺,建材,医药等支柱产业。农业实施以沿山开发为重点的发展战略。外贸出口连创新高,位居全省县级单位出口前列。民营经济在全市市场总量中所占比重逐年攀升。
十三、中江县:中江县是全国农业大县之一,人口达40万。近年来主要绕丘陵农业大县发展优质粮,猪,蚕桑,药材等特色农业,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发展农村工业,围绕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中江农民工”已逐渐成为著名劳务品牌。
十四、罗江县: 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域,城市建设形成规模,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一批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古城焕发出勃勃生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形成以金花犁为住的水果,蔬菜,种子,食用菌。优质稻,水产养殖等多个名优产品。
十五、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城市德阳自唐朝置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汉摩崖石刻,唐时宫廷贡品“剑南烧春”,三国庞统祠,“中国德孝文化”,清朝才子李调元故里。德阳名人汇集,有孝子安安,名臣秦宓,农学家张师古,文学家李调元,六君子之一杨锐和特级英雄黄继光。现代人文景观石刻艺术墙堪称当代石刻之最。绵竹年画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尤其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观”和“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展之一”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三星堆遗址,被列为20世纪中国最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是长江中上地区长江文明的典型代表。
十六、中国西部适宜人居的城市德阳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同上海、南京同处,相同的纬度。繁茂的农作物和四季长青的山野,构成了德阳优美的自然风光。境内蕴藏着大量优质矿泉水。汉代起就被称为:“天府之脉神仙境”。石亭江,绵远河,凯江等横穿德阳全境,六县(市,区)均属都江堰灌区,供水充足。中江县的粮食,猪,牛羊肉类总产量已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桑茧产量跃居全省前茅。中江柚子、金花犁、葡萄,广柑等是著名品种。绵竹市的西北山区生长着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三百余种珍稀动植物。什邡市是全国著名的粮油,烟,猪生产基地,山区拥有磷,煤,石灰石等多种矿藏。广汉市是省内知名的无公害蔬菜生产,花卉生产基地。旌阳区境内藏有超过3000亿立方米的优质浅层天然气,控制储存量名列全国之首。罗江县土地肥沃,物产富蔗。
武威市情简介(大全) 篇7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268更新时间:2010/4/8
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东临兰州,西通金昌,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世界白牦牛的唯一产地。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2005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2007年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现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有93个乡镇,1125个村民委员会,7个街道办事处,63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91.14万人,聚居着汉、藏、回、蒙等38个民族。武威市人民政府驻凉州区,邮编:733000。行政区划代码:620600。区号:0935。
武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而得名武威。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设郡置府。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绚丽的文化。境内名胜古迹众多,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市级文物保护点540多处。馆藏文物4.7万多件,突出的代表有“一马”(马踏飞燕)、“一碑”(西夏碑)、“一寺”(白塔寺)、“一窟”(天梯山石窟)、“一塔”(罗什寺塔)、“一庙”(文庙)、“一堡”(瑞安堡)。同时,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4A级景区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1处,雪域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价值。
武威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西通新疆,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位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兰新铁路、干武铁路、312国道贯穿全境,拥有西北最大的铁路编组站武威南火车站,亚洲最长的铁路隧道——乌鞘岭隧道,道路四通八达,是甘肃省比较繁华的商贸集散地。农业资源丰富。这里自古就是“人烟朴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市内地势平坦,光热资源丰富,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和全省瓜果蔬菜基地及肉类繁育生产基地,也是绿色食品最佳产区之一。尤其适合发展酿造葡萄,产量占全省的65%。著名诗人王翰的千古绝唱《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就是武威葡萄酒历史的真实写照。工业形成特色。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已经形成了以玉米淀粉、酿造、面粉、熏醋、药品、肉类等加工业为主的食品工业体系,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700多家,境内有上市公司4家。培育出了莫高干红、皇台干红、云晓熏醋、黄羊面粉、荣华味精、荣华淀粉、西凉啤酒等16种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及3个甘肃省陇货精品。葡萄酒年生产能力达3万吨,占甘肃省产量的72%,玉米加工能力居全国第三,益民熏醋是全国三大名醋之一,黄羊食品工业城是中国西部最大的面粉加工基地。矿藏资源丰富。境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各类矿产100多处、30多种,钛铁、石墨、煤炭、石灰石等矿产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武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改革开放继续深入,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全市经济社会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武威市全年生产总值214.75亿元,增长12.22%;固定资产投资109.32亿元:增长20%;工业增加值59.05亿元,增长16.84%;大口径财政收入8.23亿元,增长14.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14亿元,增长18.1%;农民人均纯收入3591元,增长8.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88元,增长11%。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方面,全年共实施各类项目580项,总投资159.4亿元,当年完成投资83.96亿元,增长27.66%,其中投资在亿元以上的项目34项;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22项,拟引进资金44.98亿元。
国情 党情 省情 市情简介 篇8
一、国情简介
简略几组数据便可清晰领略到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的巨大变化和发展。1.GDP年均增长8.1%,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偏下收入国家,1952年至2008年,扣除价格因素我国GDP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至世界第三。
2.城乡居民储蓄增加2.5万倍,人民生活由贫困迈向总体小康,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4元提升到4761元,2008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1.8万亿元,比1952年底增加2.5万倍。
3.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5亿减为1479万,减贫成效卓著,1978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仍有2.5亿左右,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到2007年末,减少为147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1.6%。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为,近25年来全人类扶贫事业成就中,三分之二应归功于中国。
4.财政收入增长1104倍,有效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1950年国家财政收入只有62亿元,到1978年上升到1132亿元,到1999年达到11444亿元,进入新世纪,财政收入连续跨越新台阶,2009年达到68477亿元,比1950年增长了约1104倍。
5.粮食产量增长4.69倍,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支撑工业化进程。2009年我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69倍,达到53082吨;2008年猪牛羊肉类产量达到5337万吨,而1952年只有339万吨。
6.粗钢年产从16万吨到5亿多吨,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由1949年的16万吨增长到5.678亿吨。纱产量由32.7万吨增长到2405万吨。我国由一个只能制造初级工业产品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根据联合国资料,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由1995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11.4%。在22个工业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有15个大类名列前三。
7.对外贸易增长2500倍,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贸易额约10亿美元;到2009年,我国日均贸易额就达70亿美元,60年间我国年贸易额猛增2500倍。如今,中国已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
8.城镇化率从10.6%提高到45.7%,走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0.6%,城乡之间处于严格的分割状态。改革开放依赖,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0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45.7%,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9.文盲率降至6.67%,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口80%以上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3%,高中毛入学率达74%,初中毛入学率达98.5%。小学净入学率达99.5%。文盲率降至6.67%;2008年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454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057万人。
10.科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2008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4570亿元,占GDP的1.52%,比1991年提高0.87个百分点,科技成果大量涌现。
11.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35岁提高到73岁,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地区缺医少药,人民健康水平低下。经过60年建设,我国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1949年全国每千人拥有亿元,卫生院床位数为0.15张,2008年未达到2.8张,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05年的73岁,在世界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中居于领先地位。
二、党情
通过从一大到十八大90多年的发展脉络,便可领略到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的发展变化。
一大1921.07.23上海
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确定党的纲领: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12名代表来自七个地方,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二大 1922.07.16 上海
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提出“两步走”计划;通过第一部《党章》。
三大 1923.06 广州
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共同合作统一战线。四大 1925.01 上海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五大 1927.04 武汉
同年8月在汉口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批判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六大 1928.06 莫斯科
集中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问题上,指出现阶段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明确了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
遵义会议 1935.01 遵义
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七大 1945.04 延安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府报告,总结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合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七届二中全会 1949.03 西柏坡
标志着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革命转变,提出党的建设为题,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八大 1956.09 北京
做出把党和国家的中心由革命转到建设上来,指出党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九大 1969.04 北京
提出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错误理论。
十大 1973.08 北京
十一大 1977.08 北京
宣告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次年12月召开了著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倾错误,把党的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
十二大 1982.09 北京
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会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速度推向全国。
十三大 1987.1 北京
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进本路线。十四大 1992.1 北京
科学概括和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 1997.09 北京
收藏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住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十六大 2002.11 北京
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愿想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十七大 2007.1 北京
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十八大2012.11.8北京
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推进人民福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三、贵州省省情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自治区、西连云南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2009年常住总人口为3900万人,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的内陆省份。
近年,贵州经济继续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4593.97亿元人民币,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0.33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800.06亿元,增长16.6%,其中工业增加值1516.87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2163.58亿元,增长12.1%,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贵州逐步实现了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为第二三产业带动逐步的改变,形成了以电力、煤炭、饮料、烟草、医药等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特色工业体系,以旅游业、科技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电信产业等为重点的服务业体系。
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86.28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699.86亿元,增长29.0%。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25.5%,更新改造投资增长24.8%。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9.9%。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
费品零售额1206.82亿元,增长19.0%;住宿业11.68亿元,增长16.6%;餐饮业141.50亿元,增长15.2%。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1.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0%其中,进口总额12.19亿美元,增长28.5%;出口总额19.19亿美元增长41.3%。全年新投外商投资企业37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倍。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3.24亿美元,增长97.2%;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20亿美元,增长60%。
四、贵阳市市情
贵阳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贵阳”因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已有400多年历史,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也称“金筑”,别名“林城”、“筑城”。
贵阳市土地总面积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4.56%,全市辖六区一市三县,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009年末全市总人口(常住半年及以上)为396.79万人。
2009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02.61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252.05亿元,地方财政支出168.98亿元。贵阳市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每年财政支出中涉及民生的支出都占50%以上,“贵阳避暑季”生态旅游品牌效应凸显,生态型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产业生态化格局渐显。三次产业结构为5.5:44.6:49.9,全市第三产业比重连续三年高于第二产业,形成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贵阳市地处东经106° 07′ 至107°17 ′,北纬26°11′至26°55′之间,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4℃,年平均气温15.3℃,与地球平均气温接近,适宜人类居住与多种植物生长,贵阳凉爽的气候赢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的美誉。2007年8月,中国气象学专家组向贵阳颁发了“中国避暑之都”匾额。
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5%,形成了峰林、溶沟、峡谷、溶洞为一体的绚丽景象,是名符其实的公园城市,从花溪、天河潭、南江峡谷到息烽温泉,到处是景点,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森林覆盖率达41.78%,已经形成“森林围城、森林绿城、森林护城、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生态大格局。2004年,国家林业局授予贵阳市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森林的高覆盖率使贵阳市空气含氧量充沛,空气质量优良率在95%以上,总长达374公里,总面积达228.51万亩的一环林带和二环林带,就像环绕在贵阳周边的两条绿色项链;而城市周边的几个森林公园和正在建设中的林带主题公园,就像点缀在项链上的珍珠,环城林带提供了富足的负氧离子,平均每立方厘米达到2700个以上,超过正常值的几倍,居全国各著名景区的前列,可谓“天然氧吧”。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铝土、磷、煤等50多种。其中铝土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五分之一,开阳磷矿是全国三大磷矿基地之一,清镇煤炭储量大。
贵阳居住着汉、苗、布依、仡佬等51个民族,这是一个多民族和谐相处的大家庭,长期以来,贵阳市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着灿烂的民族文化,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多民族生态文化,形成了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民族文化“大观园”。
2007年底,贵阳市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确定了贵阳生态文明城市的基本内涵和战略目标: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发达,文化特色鲜明,生态观念浓厚,市民和谐幸福,政府廉洁高效。
为了把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纳入法制化轨道,贵阳制定了《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这是国内首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法规;贵阳还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和检测办法,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生态文化、廉洁高效6个方面来衡量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成效。
贵阳市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突出位置,保护“两湖一库”,实施“畅通工程”、打击“两抢一盗”,纵深推进“三创一办”,件件关乎群众生活,与此同时,贵阳通过实施“绿色工程”、“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宁静工程”四大工程来美化人居环境,“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风貌得以充分体现。
【市情介绍】推荐阅读:
赣州市情介绍06-04
市情报告05-20
兴平市情06-03
营口市情简介05-20
通化市情简介09-28
柳州市市情08-29
合肥最新市情概况201112308-19
南通市市情简介09-05
银行装修贷产品介绍介绍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