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雷锋的日子电影观后感800字(共10篇)
离开雷锋的日子电影观后感800字 篇1
雷锋,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人,他用自己的真心去接济他人,他为人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成了文明的“长城。”而观看《离开雷锋的日子》后,我心中油然而生于另一番滋味。
在雷锋逝世时,我的心里像投了颗石子似的,激起阵阵涟漪。心想,没有了雷锋,世界又会怎样?但影片中一个无名小卒乔安山却成了“雷锋二号”带着同一样的信念与真心去尝试人生百态。
乔安山——一个活雷锋,一个刚正不阿的铁血汉子,他为我们这荒芜了的,如同沙漠般的社会,带来了“清凉”的文明。他无私为民,他救了一名孕妇,而不要丝毫回报,当他又救了一位出车祸的老人时,却反遭诬陷,但他却丝毫不后悔自己的所做所为,直至真相大白,也丝毫不瞒怨他人。
是的啊!“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们又何必用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呢?乔安山没有如同泼妇骂街似的对诬陷他的人紧追不舍,而是宽宏大量的原谅了他们。
乔安山抱着始终如一的心——为人民服务,帮助他人,尝遍了世间百态,人情冷暖。他的人生虽然崎岖,充满坎坷,但他依然在不懈的努力啊!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乔安山,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他从来没有因社会的腐败而放弃为人民服务,并没有势力的向“钱”看,而是大公无私的帮助他人,直至两鬓斑白,眼角多出几条皱纹,他也一直有始有终的传递雷锋精神,舍己为人。在故事的结尾,当由许多好心人组成的集体来帮助乔安山脱离困境时,我的心如同烧开的水般沸腾起来了。是的!天无绝人之路,乔安山几十年的用心良苦没有白费,他的爱心代代相传,给予社会绿色的清凉,这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我为乔安山骄傲,为文明喝彩。
“雷锋还活着,他还在我们身边!”当听到这一句台词时,我激动不已,的确,雷锋虽死犹生,因为死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升华,雷锋还活着,活在我们身边:公交车上那主动让座的身影;马路上,那捡起垃圾的双手,那搀扶老人过街的爱心,这些不就是真正的活雷锋吗?雷锋还活着,活在我们的回忆里,但更存于我们心中,永垂不朽,教育我们爱心代代相传。
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篇2
他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决定把雷锋精神发扬下去。乔安山是雷锋生前的亲密战友,他退伍后与妻子在一家公司当司机,一直受着雷锋深远的影响,做什么事情都用雷锋精神要求自己。
有一次,乔安山与儿子一起出车,他们的汽车陷进了泥潭,整整停留了一夜。路过的一群中学生帮他们把气车从泥潭中推了出来。乔安山正要给大家报酬时,学生们说:“我们不要钱,我们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并且还向他介绍了他们的爱心帽子,中间是一个和平鸽,代表的是和平。在这个鸽子的外面,有一颗心围绕,代表的是爱心。乔安山听了后非常感动,他终于明白了,世界上还有像雷锋这样的人,雷锋还活着!
我也要像雷锋叔叔那样去帮助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做公交主动让座给老人,捡到东西要交公,在公共场合捡起别人乱扔的果皮纸屑,在学校里积极主动打扫教室的卫生,上课认真听讲,开水龙头并关水龙头,关心同学、老师,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就像雷锋叔叔说的那样:“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时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只要我们人人都是小雷锋,我们的社会就会更美好。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新时代的小雷锋吧!
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作文 篇3
这部影片讲的是:雷锋指挥他的战友乔安山倒车,乔安山不小心撞到了电线杆,使其正好砸在了雷锋的太阳穴,就这样助人为乐、做好事不留名的年仅22岁的雷锋离开了我们。乔安山心痛不以,十分内疚,决定把雷锋乐于助人、默默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
之后的故事就围绕乔安山做好事来展开。有一次乔安山在送货的路上发现一位老爷爷被车撞倒,车跑了,老人满身都是血,他急忙把老人送医院,并拿出自己的钱给老人做手术,当老人的家属来到医院还诬陷他是肇事者,他都没吭声,也并没有后悔,而且还说:“如果雷锋在这也肯定会这样做的,而且比我做的好。”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1000字 篇4
一次,乔安山所驾驶的长途汽车上坐了七八个陈站长的亲戚,他们一个个都没买票。对陈站长以权谋私的行为,乔安山坚决抵制,将这些人轰下了车,为此得罪了陈站长。我为此佩服他,因为我平日在学校见那些势利的学长学姐们乱扔垃圾,我都不敢阻止,生怕他们揍我一顿。而乔安山却能够毫不畏惧地轰他们下车,这一幕让我受益匪浅:人不能屈服于权势的脚底下,应该勇敢地站起来反抗,坚决不做权势的奴隶!于是,“勇敢”、“坚定”、“ 无私”在我的心里深深扎了根,萌了芽。
一个深夜,乔安山驾车把一个被撞伤的老人送往医院抢救,老人却违心地说是乔安山撞了她。乔安山非常心寒、心痛,但他仍然坚持帮助这位老人。后来,撞伤老人的司机找到了,老人非常惭愧地握着乔安山的手,低着头,承认她错了。要是我帮助了别人,而别人还诬蔑我,我非骂他们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再找人狠狠地揍上他们一顿。乔安山在被冤枉、被误会的情况下坚持救这位老人,使我明白了今天的“雷锋”已经不同于历史上的“雷锋”,在今天做好人好事,不但要有奋不顾身的精神,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更要有被人误解也仍旧把学雷锋进行到底的精神。
雷锋走了,带给善良的人们无限的悲痛,留给善良的人们一笔丰厚的财富,默默离去。乔安山--雷锋生前的战友、雷锋牺牲的直接“肇事者”来了,带着终生挥之不去的遗憾和一个沉重的包袱,默默走来,继承了班长生前的遗志,处处以雷锋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助人为乐,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在被冤枉、误解的情况下坚持救助被撞伤的老人。试想,如果没有乔安山的帮助,难产的孕妇会怎样?如果没有乔安山的帮助,受伤的老人会怎样?如果没有雷锋式的好人,一个社会又会怎样?人活着,仅有健康的身体是没有用的,还要有生命的价值:做一个有用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勇敢的人,做一个真诚的人,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像雷锋那样勤俭朴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此时此刻,我怀着一份激动,一份亢备,眼前出现了一大群稚气未脱的青年志愿者,我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看到了那一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还向着未来延伸而去,那么地贴切而自然。或许这正是一代代凡夫俗子执着的真诚,正是无数坚实的脚步,才能将这座雷锋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社会树起的时代精神的丰碑构筑得如此沉稳,踩踏得那样殷实、富丽,才能让更辽阔的华夏大地传递文明的火种,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雷锋精神是一座丰碑,是万千民众的一个精神的皈依点;而瞻仰这座丰碑,你就会多一个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你的人生也会增添一股烫人的力量,开始浩大而勃发。这正是影片的感人之处。
离开雷锋的日子电影观后感800字 篇5
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以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为原型,讲述了雷锋牺牲以后乔安山学习雷锋精神的故事。看了这部电影,让我们相信雷锋其实没有离开我们,我们身边有更多像雷锋一样的人,让我们的社会变得这样美好。学习雷锋精神,不光是为别人带去阳光,自己也感到快乐,这样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今天是3月5日,是纪念雷锋的日子。大街小巷、电视新闻都在报道人们学习雷锋的事迹。有免费扫街的.,看望敬老院的老人们,免费修理的,义诊的……说明大家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的,我们要做的,不光是这一天有雷锋,我们要守住雷锋精神,每天都是3月5日。
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不以善小而不为,不求回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篇6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2012年雷锋
离开我们已经50年了,但是他任活在我们心中。三月的春天万物复
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3月5日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学习
雷锋日,山艺校园充满了浓郁的好人好事的节日氛围。作为21世纪
新一代中国大学生,我们在3月8日由院领导组织观看了影片《离开
雷锋的日子》,让我们重温了雷锋的战友乔安山的英雄事迹,影片让
我们看到一个雷锋倒下了,千千万万个乔安山起来了。。。
乔安山,是个十分特殊的人。几乎所有的人都记住了雷锋,而却很少有人会记住或在意这位一直生活在他身后的人---乔安山。我也是看过《离开雷锋的日子》之后,才知道有这位人物的。那天他在倒车,谁也不会料到那车轮会被一个沟卡住,并且出来时一震;也不
会想到会打倒一个柱子,然后撞向雷锋的太阳穴,置他于死地。雷锋
在人们心中,扮演的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英雄,而这正代表着乔安山之后背负着多么重的包袱。他被人另眼相看、被
人挖苦甚至侮辱。常人也许都会无法承受、悲痛欲绝,永远地生活在雷锋的阴影下。但乔安山,他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用雷锋精神去感
化一个又一个不信任他的人,最终得到了众人的肯定。
影片以乔安山的回忆作为贯穿线。乔安山出场伊始,便陷入常人
无法忍受的困境,给人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悬念,直觉告诉有一段悲伤的记忆在他心里,始终割舍不下。1962年8月15日,两人执行任务回来,乔安山在倒车时,无意中撞倒一根木杆,正巧打在指挥倒车的雷锋的头上,经抢救无效,雷锋牺牲了……….离开雷锋的日子。乔安山当了长途汽车司机。但班长在他心中却始终活着,做事之前总是想到“在我做什么之前,先问问自己要是班
长(雷锋)会怎么做”。就这么 一句话,指引着他几十年的言行,影片讲述了疾恶如仇的他和以权谋私的孙科长的面对面的斗争。售票员小吴,被乔安山的精神所感动,把原先想据为己有的一枚乘客遗失的金戒指,悄悄挂在方向盘上。
随后影片进入高潮,事情发生在1988年。乔安山救助被汽车撞伤的梁老头,由于老头的子女不肯交纳医疗费,反被梁家亲属无耻地冤枉为肇事者,此刻乔安山有口难辩。除了妻子,连亲生儿子也一时间站到对立面。他再次陷入比当年无意撞死雷锋更深重的绝境。他感到无比孤独,甚至绝望。乔安山周围,几乎无人相信,现今社会还有雷锋式的乔安山这样无私无畏的人!乔安山在电台的真情流露唤醒了目击证人的良知,终于在挺身站出来为乔安山同志作证,与此同时,公安干警把肇事司机抓获归案,才真正还这位活雷锋一个清白.又一次出车,乔安山的汽车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快要生孩子的孕妇,他毅然停下车来,送往这位孕妇去医院。谁知,在途中,检查处竟说领导要他停车处置,他不顾那么多,与检查员争辩了起来,最后,一位老奶奶被他的所作所为而感动,下车打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才过去了。乔安山内心激动万分。人们没有忘记雷锋!
还有一次,乔安山与儿子一起出车,他们的汽车陷进了泥潭,整整停留了一夜。路过的一群中学生帮他们把气车从泥潭中推了出来。乔安山正要给大家报酬时,学生们说:“我们不要钱,我们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并且还向他介绍了他们的爱心帽子,中间是一个和平鸽,代表的是和平。在这个鸽子的外面,有一颗心围绕,代表的是爱心。乔安山听了后非常感动,他终于明白了,世界上还有像雷锋这样的人,雷锋还活着!
我不得不感叹:“他与雷锋一样,是了不起的,是我们的模范!”他生命中有着一段坎坷的经历,乔安山受了许许多多的委屈。但是他
没有就默认了他人对他的侮辱和诬陷。他为自己的尊严讨回了公道,为自己的人格作出了担保。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点!当别人对自己产生了误解时,不应该默默地接受,这样反而会使误解加深;当无理由被诬陷时,要光明正大地为自己辩护,为自己的尊严站起身。我们要直起腰板做人,不能让自以为强大的人欺负我们!
当今社会上,像雷锋和乔安山这样的人是不是少了许多?其实我认为,并没有这样。每个人的心中始终有一块是愿意去帮助别人、去发扬雷锋精神的!只不过,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扰乱了我们。瞧,当我们动员大家捐书给农民工子弟学校,所有的人都积极地参与,踊跃地伸出援手!是的,雷锋依然活在我们的心中,促使我们在别人需要时热心地帮助,同时也感到无比的快乐!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已离我们远去,他却永远活在了我们的心中。
离开雷锋的日子 观后感 篇7
三月是全国学雷锋活动月,在这样一个月份里,我有幸参加了10级物理系团委组织的三月学雷锋活动,观看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
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的主人公乔安山,雷锋的战友,他与雷锋一起入伍,他们同在一个班,同驾一辆车。1962年8月15日,两人执行任务回来,乔安山在倒车时,无意中撞倒一根木杆,正巧打在指挥倒车的雷锋的太阳穴上,经抢救无效,雷锋牺牲了。自此以后,乔安山以雷锋精神为楷模,在上世纪80与90年代,依旧在市场经济变化的浪潮中坚定地以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为自我激励,传承着雷锋的精神衣钵。《离开雷锋的日子》即是记录乔安山这些学雷锋故事的电影,不同的是,这部电影反映了在文化大革命之后,经济浪潮扑面而来之时雷锋精神与改革初期金钱至上及盛行的利己主义之间的冲突。
雷锋所处的年代,必然会早就他这样的思想。雷锋是贫苦农民出身,他对党的感情与忠诚应该是真实和不容质疑的。建国初期的巨变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也完全可能使得在青少年时期的雷锋培养起崇高的革命理想。这种在蓬勃发展年代孕育的伟大革命理想,完全有可能促成雷锋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应该怀着深深地对“新社会”感恩的心态,我们可以合理地猜测,这种感恩的心态正是他乐于助人的一种原动力。
随着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以后,每年三月就成为了我国学雷锋活动月。我记忆里当我还在上小学初中的时候,每年一到三月,学校就会组织我们走出校园去义务劳动。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也会感觉很快乐。但是我现在,部分人学雷锋也仅仅是出于某些压力出来义务劳动,仅仅是在3月份,3月份一过,雷锋们就不知道去哪里了。
前几年的小悦悦事件,带给人们的除了惋惜,同时还有心理上的震撼,人们开始反思,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这个社会难道真的就这么冷漠吗?同时我又联想到,某人因为扶起摔打的老人后反被老人讹诈,这就让我更加的忧虑。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篇8
对待同事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对待敌人要像冬天一样残酷无情,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你有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也有慈祥的面庞,有矫健的身躯,也有强壮的双臂,你,惟独没有漫长的生命。1961年,记得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却缺少了欢声笑语的点缀。当天上午,12点05分,你已与我们分离。你知道吗?你的战友乔鞍山,因救了一位白发苍苍被车撞了的老人而被冤枉,那是1988年,是一个寒冷的冬季,一辆黑轿车撞了一位老人,可他们不负医疗费,并把老人丢在一旁,乔鞍山把他送到医院,老人的亲人以为是乔鞍山是造事者,让父亲作证,可没良心的老人恩将仇报,。同学们,少先队员们,不要为了一丁点钱,而违背自己的良心,不要因亲人的一丝渴望,而嫁祸于人,什么事都要讲公正、公平、公开,瞧,乔鞍山叔叔,不惜一切为犯了错而不承担责任的人“背黑锅”,这种宽容之心是多直得我们学习呀!乐于帮助人,是多么美的行为,俗说“关心他人,快乐自己!”虽然,乔鞍山叔叔被冤枉,但事实证明了他是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人,有这么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只温暖的援助之手,一只和平展翅飞翔的白鸽,一颗温馨的爱心,一顶小红帽,
离开雷锋的日子电影观后感800字 篇9
50年前的这个春暖花开的三月,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提词,让雷锋这个伟大的名字家喻户晓、熠熠生辉。因为这个名字的出现使3月这个原本平凡的月份,变的却不再平凡;因为这个名字的出现,使雷锋精神在中华大地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雷锋”一个高大无比的形象永远印烙在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中。“雷锋”更是一种精神永远鼓舞着每一代中国人,让人民更加的团结,更加友爱,更加积极向上。从小我就知道了雷锋这个人,更被他那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不求回报的精神所感动。雷锋走了,带给善良的人们无限的悲痛,留给善良的人们一笔丰厚的财富,默默离去,乔安山——雷锋生前战友,雷锋牺牲的直接“肇事者”来了,带着终生挥之不去的遗憾和一个沉重的包袱,默默走来。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讲述的正是有关乔安山的一段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平凡经历。
看了这部电影,我特别感动,它用平凡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人的奉献和付出。好长时间我的思绪都沉浸在影片里。我想说雷锋离我们并不远。没有历史宏篇,没有经典传奇,鲜活地演绎了好人的真实,简单的美好。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没有激烈壮阔的场景,深刻地展示了平凡的伟大,人性的崇高。故事中的主人公乔安山作为雷锋的战友始终坚持雷锋精神,把雷锋班长作为心中的榜样,并默默传承着雷锋精神。
这位开车的战士一开始和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还有一点不良习惯。但他身边却站有了一位在那时已家喻户晓的人物——雷锋。他是他的班长,不仅从生活上还从部队学习中帮助他。可不幸的是在一次雷锋帮他指导出车时,他不小心把旁边的衣杆撞倒,打死了雷锋。领导关他禁闭时,他得知雷锋曾经帮他家解决困难,十分感动,这些事为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促使他成为“雷锋二代”做了很多好事。
在乔安山开大客车时,站长想靠关系,要求让他的亲属先上车,当即被乔安山严词拒绝,即使被责骂,威胁,他也毫不妥协。在运客过程中,他也急群众之所急,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做事果断有魄力,始终坚持原则。他还不断学习,做雷锋同志先进事迹报告,让更多人了解雷锋,并向雷锋同志学习。因为他的雷锋精神,使在客车上悄悄捡走一位老太太乘客的金戒指不想归还失主和他为同事的女售票员感化了,最后把金戒指挂在他的方向盘上。
电影中的乔安山在运货的途中救下了一个遭遇车祸的老大爷,把他送到了医院并垫付医药费,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老人的家属不但不感谢,反而把账都算到了乔安山的头上,诬
陷他是肇事者,扣了他的身份证,并要他支付4万元的赔偿。面对老大爷家属的行为,他无奈。只是感叹世态炎凉,大家都往钱看,世上有良心的人越来越少。最让他无法忍受的是老爹爹家人为了获取赔金,竟指责他是害死雷锋的凶手,悲愤之情让他无法自己,留下了悲痛的泪水。本来是做好事,却受到如此的诬陷,的确让人感叹好人难当啊!这段情节很容易然我们联想到近几年媒体上所报道的众多的类似事件。救人于危难本是人之常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亦本是人之常情,这两点原本不需要讨论,也不需要抉择。然而为什么走到今天,走到经济发展,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今天,这两点开始不断被挑战了呢?为什么当我们看到受伤需要救助的人时,第一反应不是伸出援救之手,而是考虑自身是否会因此被讹诈?为什么不断有病人的家属在利益与良心的抉择中背弃道德?为什么如今践行雷锋精神所需的不再仅仅是一颗热忱之心,而是承担误会、怀疑甚至无休止的麻烦的勇气?然而比较欣慰的是,后来老爹爹还是受不了良心的谴责,说出了真相。然而,乔安山不愧是雷锋班出来的,尽管看到了许多社会黑暗面,他仍然能够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
又一次的出车,乔安山的汽车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快要生孩子的孕妇,他毅然停下车来,送往这位孕妇去医院。谁知,在途中,检查处竟说领导要他停车处置,他不顾那么多,与检查员争辩了起来,最后,一位老奶奶被他的所作所为而感动,下车打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才过去了。乔安山内心激动万分。人们没有忘记雷锋!
电影中乔安山的儿子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都什么年代了,谁还学雷锋?”这句话代表了市场经济建立初期,很多人的观念与想法。经济飞速发展,金钱的浪潮涌来,很多传统的价值观念在这种冲击下开始解体,人们不再拥有建国初期的单纯与热忱,很多人在利益与道德的冲突中丧失了道德的底线,抱有利己主义观念的人认为雷锋精神早已只是一个过时的口号。然而,雷锋精神是否已经过时?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诚然,雷锋精神只是一个特定时期的产物,但其精神内涵却是跨时代的。从广义上来说,雷锋精神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墨子的“兼爱”,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人道主义,就是老百姓口中最朴素的一个词:良心。它是一种超越时代,超越社会属性的普适价值,是任何社会形态都需要的。
影片另一处很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在结尾处,乔安山与儿子一起出车,他们的汽车陷进了泥潭,整整停留了一夜。过去了好多人要么不愿意帮忙,要么张口便要钱,连我都失去了信心。然而这个时候,乔安山的儿子也一直在对他说:“这都什么时候,早就没有雷锋精神了,就只有你还相信雷锋精神的存在。现在的人,只注重金钱。”这个时候,我想如果是我的话,我或许可能也会同意了他儿子的观点,但是那个“雷锋二代”的乔安山却还是选择了相信雷锋精神,选择和儿子两人卸下车上的货物,选择两人自己解决。可就在他们卸货的时候,来了一群骑自行车的中学生帮他们把气车从泥潭中推了出来。乔安山问大家是否要
报酬时,那些学生们说:“我们不要钱,我们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并且还向他介绍了他们的爱心帽子,中间是一个和平鸽,代表的是和平。在这个鸽子的外面,有一颗心围绕,代表的是爱心。乔安山听了后非常感动,他终于明白了,世界上还有像雷锋这样的人,雷锋还活着!这个时候,乔安山的儿子也被那些带着红色帽子的雷锋中学生的无私行为感动了,他深深地相信了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雷锋精神的!最后,他也加入了那个令我们感动雷锋团队中!
是的,雷锋并没有死,雷锋精神仍然存在,社会上还有千千万万的活雷锋。人民需要像雷锋这样的人,社会也需要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雷锋事件,有热心帮助他人的学生,有照顾孤寡老人的,还有许多不知姓名的雷锋„„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雷锋叔叔那样为人民、为社会做贡献。好人最终会有好报!
在这部电影中,乔安山的行为令我感动。我甚至于为他的默默无闻而潸然泪下,他只是沿着雷锋的足迹去完成雷锋未竟的事业,他没有叱咤风云的感召力,没有气吞山河的雄才大略,他所具有的只是一颗金子般的心和一种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的执着。然而,正是这平凡的一举一动将各种掺杂着自私与物欲的思想都款款地摇碎,又溶为一体,凝合成一座精神的丰碑,凛然屹立在新时代的开端。
我不由得有一种激动和亢奋。当一大群稚气未脱的青年志愿者哗然而现的时候,我似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那一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还向着未来延伸而去,那么地贴切而自然。或许正是一代一代凡夫俗子执着的赤诚,正是无数坚实的脚步,才能将新时代的这座丰碑巩筑得如此沉稳,踩踏得那样殷实、富丽,才能让更辽阔的华夏大地上长存文明的火种,生生不息,延绵不绝。
乔安山是平凡的,他身上背负着一个沉沉的希望,在崎岖变幻的历史路途上踽踽独行而毫无怨言,他默默地关注着变化万千的世纪,默守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静静地袒露着一种生命的俊美。他或许只是一片迎风而动的绿叶,或许只是一粒亮丽而纯清的海水,但他却昭示着一种生命的倔强,折射着一种生命的辉煌。
乔安山却是伟大的,他将雷锋那一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延续了下去,他将一个悠远的时代与现实连成缆索,让人们从心灵深处由衷地去崇敬、膜拜,让更多的人脱离种种龌龊腌臜,紧紧地凝聚在一面辉煌的旗帜下面,展示出浩浩淼淼的无私与崇高。
雷锋精神是一座丰碑,是万千民众的一个精神的皈依点。而瞻仰这座丰碑,你就会多一个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你的人生也会增添一股烫人的力量,开始浩大而勃发。“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参考 篇10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雷锋叔叔的战友乔安山叔叔开着卡车需要开过一段很窄的地方,旁边正好是晾衣架,雷锋叔叔站在晾衣杆旁边,指挥乔安山叔叔通过这里,结果因为路太窄,卡车撞到了一根晾衣杆,晾衣杆倒下正中旁边雷锋叔叔的太阳穴,雷锋叔叔当场晕倒,结果送去医院时,还未等到专家来抢救,他就离开了人世,他离世时只有22岁。
这部影片也讲了乔安山叔叔是如何做现实世界中的另一个“雷锋”,我越看越感动,可是看到后面,我的心情变得很沉重,我想问一下,为什么现在的一些人看钱办事,而变得不再乐于助人。而且还有一些人胡乱冤枉人,甚至还想骗人家的钱,就像影片中的那家人,他们那些子女的爸爸被别人的车撞了,明明是乔安山叔叔救的,那些人却不去找真正的肇事者,却说是乔安山叔叔撞的,把全部责任都赖在乔安山叔叔的头上,要乔安山叔叔赔偿所有的医疗费用。但是乔安山叔叔还是心甘情愿的帮他们支付所有的医疗费用,总共要一万多元,在当时那个年代这么多钱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他们连想都不敢想的,而且那些人还逼迫他们的爸爸说撞他的人就是乔安山叔叔。
最后通过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帮助,终于把真正的肇事者找了出来,然而那一家人看见穿帮了,就想敷衍了事。之前乔安山叔叔帮他们垫付的一万多元医药费却只字不提,只是随便道个歉,就想走人。对于这种人我真想冲上去踹他两脚吐两口吐沫,因为他们连做人最基本的道德都没有了,根本不配做一个人,连动物都不如,拿动物和这些人比,真是委屈了动物,正应了那句话:“禽兽都不如”。
然而有许多人都跟这部影片里的另一位司机很相似,他本来想帮助一个被另外的司机撞倒的老大爷,结果一听到这位老大爷说撞倒他的车和这个人的车一模一样,结果这个人就把老大爷又放回了地上,开车走掉了。
然而现在的许多人和这位司机一样有警惕性,都怕自己救了别人,别人反而冤枉自己,这些人有警惕性固然很好,但他们在提高警惕性的同时也能不能提高一下辨别性呢?不要再让我在报纸上看到的这种事情再发生:一位老婆婆在菜市场摔倒了,但是没有人过去扶她,有一个人刚想走过去又掉头回来了,结果这位老太太因为摔倒太久,而没有人扶,最终离开了人世。
【离开雷锋的日子电影观后感800字】推荐阅读: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200字左右10-16
4号作品:观《离开雷锋的日子》有感01-03
看雷锋电影观后感800字12-28
雷锋的故事观后感800字01-06
年雷锋电影观后感1000字07-21
电影《雷锋在1959》1000字观后感06-03
小学生《雷锋》电影观后感500字11-26
关于雷锋电影书籍的观后感该如何写05-25
我离开的作文600字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