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作文小学

2024-12-16

关于世界作文小学(精选12篇)

关于世界作文小学 篇1

“好美呀!”莎娜在灿烂的阳光下,在碧绿的湖面上,与哥哥维力乘着小木船,一起欣赏这梦的世界。

梦的世界里天气晴朗,太阳倒映在翡翠一样的湖水上,显得若隐若现。湖面十分平静,像一面镜子。湖上飞着一群洁白无暇的鸟儿,它们仿佛在为莎娜和维力表演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湖边有一棵参天大树,它的一根树悬挂在湖中心,树枝的枝头长着一个大铃铛,就像一朵巨大的金色铃兰。

莎娜和维力静静地欣赏着这美丽的世界。“咦!那是什么?”莎娜问道,“它们好美呀!”原来,从湖底冒出了几十颗白花花的圆形物体,“那是珍珠呀!圆溜溜的、白花花的,那是珍珠的特点。”维力对自己的妹妹说道。

莎娜点了点头,拿出了一个用香木做的小盒子和一个精致的小笼子,对维力说:“哥哥,帮我捉一只鸟儿,再帮我从湖里挑一个珍珠好吗?我想把它们当成纪念品。”“不!不可以这么做!莎娜,如果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像你这样做,这里的鸟儿和珍珠会慢慢消失,这美丽的景色会慢慢化成灰烬!”维力拒绝了妹妹。

“我明白了!”莎娜轻轻地说。“呵呵!”是谁在笑?“呵呵!呵!维力,谢谢你保护了我们!守护了这美好的环境!”一只白鸟飞到维力的身边,它的嘴里有一颗美丽的珍珠,“这个,是珍珠中最特别的一颗,给你们当纪念品吧!”“不!我们不需要,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维力说。“对!谢谢您,我们不需要!”莎娜认识到了错误,附和道。

“那我送你们回去吧!”白鸟说。“好的,谢谢!”莎娜和维力异口同声。天亮了,梦,结束了。

关于世界作文小学 篇2

一、立法明确中小学教师的公务员身份

教师的法律身份是定位教师的工作性质与教育内容、确定教师与教育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核心依据。许多发达国家考虑到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都先后颁布法律确定了公立学校教师的国家公务员身份。如早在19世纪末, 法国就颁布了《1889年法》, 确定小学教师为国家公务员, 工资由国家财政支付;1947年, 日本也通过《国家公务员法》, 明确了国立学校教师的国家公务员身份;1981年, 韩国颁布《教育公务员法》, 在第一条就明确指出:“考虑到教育公务员服务全体国民的职务特点和责任的特殊性, 本法作为国家公务员法和地方公务员法的特例法, 以特别规定适用于教育公务员的资格、聘用、报酬、培训及身份保障相关内容为其目的。”此外, 还有部分国家和地区采用了地方公务员制度, 如原西德地区公立学校的教师通常都是各州的公务员。因此, 要吸引优秀人才从教, 保持在职教师工作热情, 须尽快立法明确中小学教师的公务员身份或实行准公务员制, 或特殊公务员制, 把教师纳入公务员范畴。这样有利于保证教师的资格认定、配置调动以及待遇保障, 吸引优秀青年从事教育工作。

二、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标准

近年来, 世界各国先后出现了中小学教师“硕士化”的趋势。如2008年7月2日举行的法国部长联席会议决定, 于2010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中小学教师培训与录用硕士化标准。按照新的规定, 在师范生录取考试成绩公布之时, 候选人应具备硕士学历。芬兰教师通常也需要拥有硕士以上的学位, 他们不仅要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教育研究的技能, 而且要在日常工作中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使之与他们自身的专业发展融为一体。与此同时, 日本也把教师职前培养逐步提高到研究生教育的水平。2013年8月, 我国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 但依然遵循的是1993年通过的《教师法》的学历要求, “申请小学教师资格, 需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他专科以上学历;申请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及其他专科以上学历;申请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需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明显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水平, 因此有必要尽快提升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标准。

三、完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和注册制度

第一, 要提高教师质量, 不仅要设置不同学段的教师资格, 而且也要设置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教师资格。如韩国1978年颁布的《教师资格审定法》就规定, 中小学教师资格种类从资格等级上分为预备教师 (准教师) 、二级正教师、一级正教师;从资格内容上可分为中小学各科目教师、图书管理员、技术教师、保健教师、营养教师。日本的教师资格也分一级教谕、二级教谕等。如此更为细致的专业等级划分一方面有利于保证教师的专业质量, 另一方面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阶梯。

第二,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将教师资格证书的考试设为多个环节。如德国分为两次, 学生学习结束时 (相当于硕士毕业) 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 只有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才有资格进入第二阶段的见习期。见习阶段结束时师范生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 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方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澳大利亚的师范生也必须经过教师准备、临时注册和完全注册 (通常需要连续2年的专业能力评价合格) 三个阶段的考核才能获得正式教师资格。建立严格的教师国家考试制度和资格证书制度, 有利于提高教师行业的门槛及专业性, 保障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和标准。

第三, 世界各发达国家的教师资格证书都有定期更新的制度。如2009年日本开始实施教师资格证书更新制, 规定教师首先必须参加资格更新讲座的学习 (课时要在30小时以上) 后方有资格更新证书。2011年1月1日, 俄罗斯也开始实施新的《国立和市立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者考核条例》, 根据新的考核条例, 俄罗斯将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每五年一次的素质考核, 在此之前所获得的教师资质证明一律失效。澳大利亚的中小学教师在获得正式教师资格后, 也需要参加教师注册局每五年一次的考核, 完成教师资格的重新注册, 以此形成教师资格的退出机制。

四、改进职前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方案

1.选拔适合从事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

近年来, 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纷纷提升师范专业的入学标准, 同时加强对候选人职业认识的考察, 旨在选拔优秀的、适合从教的人员进入未来的教师队伍。如教师在芬兰就是一个要求很高, 而且有高度竞争力的职业。2011年赫尔辛基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共有2400人申请入学, 但录取名额仅有120人。他们首先必须在大学入学考试、高中平时表现、校外表现以及一项专门的全国性考试中成绩优异。通过这一关后, 还须接受大学的面试, 重点考察选择教育专业的动机。可以说, 入选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几乎都是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英国的学士学位分为五个等级:一级学位、二级甲等学位、二级乙等学位、三级学位、及格。2012年9月起, 英国规定只有取得二等及以上学位证书的学习者才能进入教师教育专业学习并得到政府提供的助学金。此外, 从2013年9月开始, 英国还将对考生进行语文和数学能力测试, 只有在测试中达到较高标准的人才能进入教师教育领域进行职前学习。美国ETS近年来开发的“教师实践考试系列”, 其中第一个系列就是针对教育学院大学二年级学生进行的职前学术能力测试, 主要测试学生阅读、数学和写作方面的基本技能, 以判断学生是否有资格接受师范教育。德国也制定了相应的规定, 要求必须经过相关的专业测试以考查学习者是否适合师范类专业的学习, 以确保能够选拔出适合从事教育工作的优秀人才作为未来教师队伍的后备军。

2.增强教师教育管理和教学研究技能的培养

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心理学知识, 管理能力、教学技能、研究方法、评价技能等都是极为重要的教师素养的内涵, 各国给予高度重视。如法国2010年修订的《教师培训大学学院培训手册》具体规定了教师十大职业能力, 其中就明确列入了“能够设计并实施教学;组织班级教学;评估学生;掌握信息与通讯技术”等能力。德国的师范生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 而且要学习有关认知手段、教学管理方法以及学科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芬兰也强调要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研究型教师, 几乎所有的师范课程都重视合作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 强调批判性反思和信息技术的运用, 同时要求学生开展研究性项目, 以了解研究在指导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芬兰教师教育强烈的研究意识不仅使得芬兰教师在知识经济社会的今天能自如、科学、有效地解决日常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 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芬兰教师的专业地位, 进而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年轻人从事教育行业。因此, 我国亟须加强师范生管理能力、教学技能、研究方法和评价技能等方面的培养。

3.延长教学实习周期, 培养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把绚丽多彩的世界引入小学生作文 篇3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原因是孩子没有太多的时间接触生活,亲近自然,所以笔下无灵感、文中无妙语,久而久之,对作文也就失去了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指导孩子们写喜爱的小动物时,我就抓住孩子喜欢小动物的特点,首先请孩子们在课前认真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课上,请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都带到教室里,同时创设情境:“孩子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愿意跟它们交朋友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先来跟小动物们交个朋友,一起玩玩吧。”孩子们一听,顿时来了兴趣,纷纷跟周围的小动物一起玩耍起来,有的摸摸小动物的头,有的轻轻地抚摸小动物的毛,有的还跟小动物握手呢。有了与小动物间的亲密接触,孩子怎么会写不出来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呢,他们一定会用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描绘他们喜爱的小动物的。

2 及时鼓励,培养兴趣

学生对作文有一定的兴趣后,写出的文章,有时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在讲评时,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就要讲究评价的策略,抓住“闪光点”, 多用鲜花,少用棍子,多给鼓励,少给讽刺,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进步。及时鼓励、表演,注意保护孩子作文的兴趣,不挫伤他们作文的积极性。对优秀习作,特别是对有进步的作文,一定要推荐在全班朗读,肯定写得精彩的语段,师生互动评改,这样学生就会为自己取得成绩而自豪,就会为了下一次的表扬和鼓励而积极地写作了。当然了,也不是一味地表扬鼓励,对后进生则启发反复修改,多给这类学生以正面的鼓励,指出习作中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心情愉快地接受意见,产生写作兴趣,使他们树立自信、相信自我。例如,在一次作文讲评中,对我班的琪琪同学用的一个刚刚学过的成语,我在班上表扬了她,说她学过的词语就会用,她高兴极了,并在以后的作文时,经常有意识地用一些优美的词句,让人读了她的文章,有一种非常美的感觉,这就是激励表扬发挥的神奇作用呀。

3 坚持练笔,巩固兴趣

良好的作文兴趣,离不开平时的坚持练笔。作文教学一定要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学生的日记、摘抄、读书笔记、口语交际等多种学习环节,都可以让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从中找到作文的兴趣。应该由指令性作业,过渡到自主练笔,然后发展到我要作文,最后达到享受作文成功的愉悦。 课外练笔,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个有效措施。“作文的功力在文外”,如果将作文局限于课堂,显然是不够的,摒弃命题作文,完善话题作文,也让学生少了畏难情绪,增添了习作的兴趣和勇气。 课外练笔要不受限制,学生可自主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抒发自己的愿望、喜、怒、哀、乐。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要特别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必要时可正面引导,弘扬真、善、美,抨击、假、丑、恶。课外练笔,是课内作文的补充、扩展、延伸,课外练笔的实践证明,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必由之路。在课外,孩子们置身生活,留心周围的事物,积极观察自然景物、风土人情和复杂的社会生活,就会使学生产生喜欢观察、乐于思考的兴趣,还可以尝试进行诗歌、童话、散文的练习,这样就能全方位、多侧面地发展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4 亲身观察,引发兴趣

作文教学要打破课堂界限,把学生带出去,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亲身体验,然后再写,孩子们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如写《秋天的景色》,把学生带到田野,看秋天田野的自然风光,丰收的田野,繁忙的农民,喜悦的心情,边向学生介绍自然风光,边让学生亲自感受秋天的景色,让学生把自己观察的景物口头表达出来,发挥自己想像力,这样学生作文做到有话写、有情可抒,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就会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纸上。

关于我眼中的世界的小学生作文 篇4

我眼中的世界是美丽的,春天的来临,让小动物苏醒过来;春天的草地,让小朋友更加活泼;春天的景色,大家自然更加美丽......

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快乐的小鸟,在天空中对我们招手。啊!原来世界是这么的美丽。我们几个小朋友呼吸着春天的气息,一边闻,一边看着春天那美丽的景色。

我们在小溪边看着,小雨快乐的游泳,一不小心,出了水面,就被一只饥饿的大鸟拖走了,看着那只大鸟津津有味的吃着,就忍不住下河摸鱼了。啊!春天的景色真美啊。

冬眠的动物活了过来,小鸟又唧唧的叫了起来。我家的小乌龟也慢慢地爬进了水里,快乐的游了起来。楼下的花坛万物复苏,开出了美丽的鲜花。啊!春天真美啊。

春天可真美,大家都画不出来,大自然就是春天的绘画师。

关于世界高二作文 篇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娱乐,一个人是不可能没有些自己的爱好娱乐场所,这样的爱好隐私或一些不为人知的癖好,都是自己在心中所创的个人的世界。呃,如果自己的世界遭到看得清,人们往往对于这种行为是十分的厌恶。这正是人们在网络上进行的言论。每个人对各自的爱好与一些不为人知的癖好也许会有人产生可怕的反差,但如果这种个人的爱好无法对看的利益产生侵害,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人们可以看的和睦相处,互相理解。但并不代表一定非要抹杀自我。人们总是要在心里中给自己留个位,每个人都有权利在自己的心灵中留下自己的世界,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发泄,在孤独无助情况下获取安慰。

然而在现在的网络社会中,人们往往会对于不理解的行为表示不能理解,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歧视链。举个例子,追星的人看不起看动漫的。打篮球搞运动的看不起玩游戏的。玩游戏的人又看不起搞收藏的。而追星的人被除了追星的人所有人歧视。这真是一种很无聊的行为。仅仅是因为看不顺眼这样夸人的爱好与心灵当做无法理解的事情,这是一种愚蠢傲慢的事情,就像在网络上追星的人会因为看不起玩游戏的去向中央的人举报游戏暴力血腥,去说出一些不堪的言论。明明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爱好,都有个人的世界,这样的互相侵犯的行为,不就像历史上那些愚蠢的战争一样吗?

关于世界末日作文精选 篇6

刚开始,我根本不相信,因为地球哺育了人类,动物,植物……是我们的生命摇篮。可是,每年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和不断逃难的人群,我不得不相信这样的事实:世界末日真的的确要来了。

现在的我,刚刚过完十周岁的生日。我还没有成为一个大人,没有真正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我还不想离开爸爸、妈妈、老师和同学……可是,今天就已经是世界末日了,我一定要和他们过得很开心。不能留下一点遗憾!想到这里,我擦了擦眼泪,然后大声的喊正拥抱在一起哭泣的父母。说:“爸爸,妈妈。我还没有来得及报答你们,世界末日就这样到了。但是我还是想对你们说,我爱你们。”爸爸妈妈含着泪笑了笑。说:“真是好样子的。比我们坚强。”

接着,我又给一位同学打了电话。从电话中,我能清楚地听见他的哽咽。我劝他不要伤心,要珍惜在这人世上的最后幸福的时光。与其他同学的通话都是这样,唯独我最好的朋友这样说:“虽然我们就要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以前在校园里的美好的记忆还是很精彩的。想想海伦凯勒,她不仅是一个盲人,也是一个聋人。但是她还是依旧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没有一点的抱怨,我们不能输给她啊。他说的很对。

打完电话,我就来到了学校。这里有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这一切的一切都令我不舍。在校园里走了一圈,离开之前,我对教学楼深施一礼,并且说:”再见了,教学楼,再见了,我的母校……“

天渐渐的黑了下来,我恐惧的钻进了自己的被窝,蜷缩在被子里。回忆起刚上小学的时候,证明自己是一名小学生了,第一次被大哥哥戴上红领巾……第一次考试得满分……我的人生才虽然短暂,但是也很精彩。我这辈子没有什么遗憾了。慢慢地我闭上了双眼……

清晨,我被小鸟的欢快声叫醒。咦?难道昨天不是世界末日,我挠了挠脑袋,忽然恍然大悟,原来是一场梦啊……

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7

关键词:作文,小学,创新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 而作文作为一种创造性劳动, 则是培养这种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 作文时学生选择性、综合性、开拓性地运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现实, 表达自身感情的智力活动。它是在思维活动的支配下进行的。倘若要使学生走出“平淡无味、言之无物”的误区, 写出新意浓郁、别具一格的作文来,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创新, 让学生用我的手写我的心。

那么, 如何使小学作文中有新意呢?经过多年的探索,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写即兴作文, 让真情自然流露

作文的训练时机以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为主, 也可以在“计划外”产生。我平时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利时机, 引导学生进行即兴作文的训练。因为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 在突发事件中, 学生会有感而发, 在不经意间表达出更真实、更自然的思想感情, 展现出他们激情的一面, 所以, 我善于抓住最佳时机开展即兴作文训练, 极有利于开拓学生写作思路, 培养学生的作文创造力。例如我们这地方夏天经常会下起雷阵雨。在一次语文课上, 狂风乍起, 天空骤然变得一片昏暗, 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 豆大的雨点冲刷而下, 地面瞬间溅起无数带着尘土的雨花, 窗外一片混沌的世界。学生们望着窗外, 表情各异:有的好奇, 有的惊讶, 有的害怕, 思路无法回到课文, 于是我索性让学生放下课本, 走到窗前仔细观察景物的变化, 聆听大自然是宏伟的交响乐。其间, 让学生随意交流、议论, 谈谈不同感受。雷雨过后, 我稍作准备, 引导学生进行了口头作文。有的学生生动地描述了雷阵雨的撼人景象, 有的学生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感受, 还有的学生发挥奇思妙想, 述说了心中的一个美丽的童话。由于抓住了最佳训练时机, 学生们情动而辞发, 争相发言, 语言流畅而富有个性。在这个过程中, 描述、抒情、想象结合在一起, 不同的表达方式都得以训练。事后, 我再让学生把口头作文整理成《感受暴风雨》的书面作文, 大家普遍完成得很好。又有一次, 离学校附近的山上发生火灾, 当时正巧上课, 火灾时的浓烟弥漫整个天空, 燃烧声、救护声、警车的长鸣声交织在一起, 学生无心上课, 我让学生走出课堂看眼前发生的一切。大火扑灭了, 同学们走进课堂议论纷纷:有的说这场大火好险呢, 差点我们学校也遭殃了……随后我让学生写书面作文。在今年全市举行的“保护我们绿色家园”征文比赛中, 我班吴建国写的《我不想再看到那一幕》一文荣获市级一等奖, 张东、吴萌希两位同学均获得二等奖。这样的即兴训练既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在不容忽视。

二、知道学生学会观察, 让学生兴趣盎然地作文

我们知道,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小学生的作文必须建立在“说实话, 写事实”的基础上, 培养学习观察的能力、方法, 习惯特别重要, 在教学实践中, 同在生活中, 有的学生有话可说, 而有的同学却不能呢?为此, 我把观察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1、观察必须细致入微

除了盲人, 每个人举目都在观察, 但是绝大多数人在一般情况下, 对事物都是一见了之, 不作彻底了解, 小学生更是如此, 表现在作文上, 就是翻来覆去总是几句话, 不具体, 感到无啥可说, 针对这一问题, 我就结合当地果点或各季植物进行命题, 让他们带着任务到实地进行认真仔细观察, 并引导他们在观察的同时进行比较。如在一次游园活动中, 我着重让学生看公园一角的喷泉, 喷泉的雕塑造型, 水从喷出到落入池中的过程, 都逐一仔细地观察, 并让他们感悟和品尝自己的感受, 这样学生觉得有东西写了。有位同学在《公园一角》一文中写道“……只见花丛旁边喷水池中, 人的倒影个个都在闪动。池中央是造型优美别致的雕塑喷泉, 那一朵盛开的荷花上站着一只仙鹤, 正在仰天长啸, 还不断地从嘴里喷出一股股水柱。直射空中, 到了上空, 水柱就化为无数小珠儿, 又各自敬开成一颗颗珍珠, 从空中撒落下来, 落入池中, 溅起一朵朵浪花……”。这样做, 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又有了详细的材料, 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2、使观察在比较中联想、感悟中升华

观察只是感知事物, 启迪智慧的“窗口”, 为了认知事物和写好作文, 还要深入到“室入”也就是在观察的同时要有目的地进行比较、联系、感悟、体味, 是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趣味性和思想性, 有血肉和灵魂。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是在长期培养锻炼中逐步形成的, 不能急于求成。我是始终坚持抓这方面的教育指导, 紧抓不放, 现在也初步见到了成效。如不少学生在写《记一位勤劳的人》一文时, 能抓住“勤劳”这一人物特点, 并把它从众多熟悉的人群中抽象出来, 还能联想到劳动的意义和劳动的价值观等, 使所写的人物比较典型。

升华应是无穷尽的, 我曾经告诉同学们,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达到触景生情。

三、创设情境, 让学生快乐地写作

在小学低年级, 培养学生学习写活的兴趣至关重要, 到了高年级增强叙述作文的自信心成立关键。学生若有了写活的兴趣或作文的自信心, 书面表达能力就会快速提高。要实现这个目标, 前提是要让学生在作文时有内容可写, 同时在写的过程中不断获得书面表达的乐趣。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应该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识发展规律,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采取种种方法, 创造各种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 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 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

我在指导习作《记一次活动》时, 把游戏引进课堂, 便是一次成功的实践。课前, 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了十只气球。课堂上, 让学生把气球系在脚上, 然后互相踩别人脚上系着的气球, 踩别人脚上的气球越多越好。在这一过程中, 引导学生积极运用学过的各种观察方法, 如有顺序, 抓住特点, 主要发展变化等等。学生在写作时, 我不作任何内容上的限制, 放手让他们去写自己喜欢的东西, 结果孩子们的表现特棒!请看:

“比赛开始了, 哇!‘噼里啪啦’比放爆竹还爽呢!我看中了一只蓝气球, 趁着别人不注意用力一踩, 非但没踩炸, 反而撞痛了头, 看来蓝气球可顽皮的了。我心里暗暗说……”

“教师别出心裁, 让我们开展了‘勇者总动员’这个活动, 来试试我们的胆量。刚开始我们还有些害怕, 你看我……”

“……见此情景, 不服输的我马上抖擞精神, 去踩别人的气球。我紧盯一个红色的气球, 快跑几步, 然后用力一踩哦!红气球在我的脚下成了几片花瓣, 我高兴得雀跃起来。”

由此可见, 我们的学生不是不会写文章, 而主要是缺少体验, 一旦有了丰富的感受, 就能写出连教师也惊叹的作文。

在新的教学改革形势下, 语文老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 作文教学更是如此, 小学作文力求做到用心感悟, 写出真情, 有所创新让作文教学有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沈会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美小学作文教学比较[J].安徽教育, 2007, (01) .

[2]胡笑霄.小学作文教学要重视教材中的细节描写[J].作文教学研究, 2009, (01) .

[3]宋道晔, 李香菊.滨州市滨城区小学快乐作文课题组, 引领学生步入快乐作文的殿堂——滨州市滨城区“‘三·三·九'式小学快乐作文教学研究”的实践与探索[J].山东教育, 2008, (Z1) .

[4]赵景瑞.小学作文训练课精彩片段评析——《发短信息》教学案例与解读[J].小学教学参考, 2008, (Z1) .

[5]秦霞.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 (05) .

[6]杜红梅.中美命题作文的比较及其借鉴意义[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4, (07) .

[7]柴国华.改写与比较:优化小说教学的新途径[J].中学语文教学, 2007, (02) .

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阅读量;兴趣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课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思维都是单一的、没有创造性、缺少灵活性。在学生的作文中一般都是缺乏思想的,按照一个思路走下去,并且缺乏写作手法以及写作技巧。从学生手里所看到的作文都是小学生作文大全里模仿的例子,这样长此以往对学生以后在作文生涯中的发展是极其不健康的,所以我们应该开拓新的方式,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这样既可以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升。

一、增加阅读量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很多学生没有什么材料去写,或者说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想出来却写不出来,即便是表达出来了,表达得也不够生动、准确、形象,造成这些现象产生的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把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知识面太窄,知识量太少。所以说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写作的基础就是阅读,读好书,从书本里面积累词汇量,开阔视野,为自己的作文打下一定的基础。阅读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可以多看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的书籍,这样学生的兴趣一定会高涨,不至于看看书就厌倦了。至于书的内容不限,但是书的质量是必须要保证的,因为现在的小学生还没有建立完整的思维,好的书可以引导一个学生走向更广阔的的社会,视野会得到一定的开拓。经常阅读书籍,有了一定的语感、一定的语言基础,那么写起作文来就一定会得心应手。

二、写作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在小学时代,学生的记忆还有待开发,所以说阅读做笔记是一个最好不过的方法了。可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本子然后摘录下自己看过的文章里面的精华部分,至于摘录的内容可以是好的段落、好的句子、好的词汇,写一下阅读的感受,或者是读书的笔记。我觉得写日记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可以记录一下自己的心情,发生的事情,自己看到的好的文章,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坚持写日记,既可以锻炼一下自己的写作水平,又可以在以后暮年老矣的时候回忆一下童年的记忆,这绝对是一件一本万利的事情。借鉴写作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经常性地阅读课本上的文章,然后根据文章的特点、写作手法、写作精华,根据自己所能理解的层次去写文章。通过读文章看作者是怎么思考与表达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兴趣。可以挑选一些朗朗上口的文章进行反复的朗读、让学生从反复的朗读中加深印象,并理解其中的含义,不是枯燥强硬地去背下来而是理解性地去记下来,这样学生就可以非常容易地去模仿、去写作了。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探知语言的魅力,举一反三,因人而异,真正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学习,自主写作。

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可以在课堂中经常性地拿出比较优美的文章,让学生读,反复地读,直到能凭借着自己的记忆记下来。也可以拿学生一些比较好的文章在学生之间传阅,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也增加了学生的竞争性,还增加了学生想要进取的意识。也可以每个月举行一次作文比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且在学生写出了优美的文章之后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学生就会想要主动地去学习和研究作文。在语文教学中要尽量地让学生懂得语言的魅力,比如,在人教版第二册《大自然的语言》“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这样的语言让学生多朗读、多背诵,让学生充分地感受语言的魅力,经常性地带学生去一些自然环境非常优美的地方。

四、改变评改的方式

传统评改作文的方式就是教师以自己的眼光来阅读文章,给定分数。在新课标的改革下,应该主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去修改自己的文章、自己评价自己的文章,这样做的目的既可以明确写作目标,还可以使学生印象深刻,对于自己所写的文章好的地方与坏的地方记忆犹新,在下次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就可以避免出错了。先对自己文章的可取之处,哪怕是一个词都说出来为什么用这个词、自己觉得这个词在这个地方怎么用得好,然后在同学面前讲出来。这样既可以得到同学的赏识和欣赏,自己的自信心也可以被激发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不再认为写作是一件非常苦恼的事情,而是愿意去写、想要去写,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想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我们也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去诱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新型的教育模式指出,学生是语文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所以說我们建议教师应该以辅助学生为主,以传授知识为辅,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主动地去学习,主动地去探索,主动地去想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一切想法。现代信息技术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应该从幼苗抓起,从根本抓起,从教育抓起,做好青少年的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周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浅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12).

关于世界作文四年级 篇9

记忆中,我用双手捧起的第一本书,是《格林童话》。只记得那印有白雪公主的红底封面,翻开,右下方的角落里有用铅笔歪歪扭扭地写着的名字。年幼的我,从那本书中看到了一个个美好的世界。

到现在,我甚至已经弄不清楚哪些是格林童话,哪些是安徒生童话了,只知道单纯而善良的人,总是能克服重重困难走到最后;卑鄙而邪恶的人,总是会落败。从此我相信幸福。

一套科普丛书,带我走进“不知道的世界”。渺小的我,思绪飞到几百年前。人们正用简陋的工具挑战智慧的极限。奇怪的自然现象,巧妙的几何图形,还有尘封依旧的历史,历历在目。一切的不可思议,竟在我未知的世界里变得如此得理所当然。实际上,当时我并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也许现在也不能。因为时代的不同,古人的智慧我们无法超越,但幸运的是我们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眼中的世界更加宽广。

奇幻小说的世界,是我可以自由幻想的国度。我也可以像书中的人那样,用他们的眼光去发现一块神奇的土地。或许我们叫不出它的名字,或许没有人能叫得出它的名字,更或许,它没有名字。穿越空间,时间,灵魂的界限,没有翅膀也能在美妙的梦幻中翱翔。故事,总归还是要有人物的。当读到他们的思想和情感的时候,好像给我抛来了几个问号:他那样做对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后果会如何?……这样不断地思考着我能思考的问题,大概也是其中的乐趣之一吧。

关于大世界作文初中 篇10

爸妈小时候,为了看金庸爷爷的《射雕英雄传》,晚上早早吃好饭,搬着小板凳,到邻居家凑热闹。小孩子们总是凑到电视机前,不时地学着电视里的样子,比划几招,而大人老人则摇着蒲扇,很自觉地坐在后面。当时一个村也就一两户富贵人家,才有这奢侈品——黑白电视机。虽然“雪花飘屏幕,噪音刺耳朵”,但观众还是挤满屋。

长大些,家里条件好了,花个几十块钱,买个二手的大屁股电视机。“别看是二手的,那时可不是家家都有的哦!”妈妈的口吻中,带着一丝丝骄傲,继续沉浸在其中。那时台数也变多了,不仅可以看到中央台,还可看到盐城电视台。可由于是二手的,偶尔不听话。次数多了,我妈也学会了修电视机的手艺——拍打电视机的大屁股,拎拎它的两个大耳朵——天线。说来也怪,拍几下,摇几圈,也就好了,可能是由于接触不良或接收信号不好。

上大学,成家立业,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电视机换了一台又一台,从彩电换到了现如今的液晶电视。不仅可以在家看电视,如果戴上眼镜,还可以看立体电影,那种感觉跟在电影院观看没有两样。

我调着家里的超薄液晶电视,感受着电视给我带来的视觉快感。突然,想看妈妈口中的《射雕英雄传》,“这有什么难的?”只见妈妈打开网络电视,直接进入搜索栏目,输入电视剧的首字字母。“几十年前的电视剧,电视机还可以保存吗?这也太厉害了!”“这部电视剧被翻拍过几次,电视机还会提醒你看哪个版本呢,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取。”妈妈嫣然从一个电视机修理工变成了电视专家。

北京与世界城市:关于宜居的较量 篇11

一、深刻认识宜居城市与世界城市的关系,努力把北京建成宜居的世界城市

(一)把北京建成宜居城市是实现世界城市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

目前,不论理论界还是实际部门对宜居城市的概念、评价标准的认识都不统一,有人提出,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2005年中央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定了北京未来四个主要的发展目标定位: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宜居城市”作为北京“四个主要的发展目标定位”之一。建设国际城市,是着眼于发展经济,增强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建设文化名城,着眼于弘扬历史文化,发展现代的、多元的文化,提高城市的国际影响力。笔者认为宜居城市应该是一个介于狭义和广义之间的概念,既不是狭义地指生态环境,又不是大而全的,泛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应限定在城市的公共环境(包括市容环境、生态环境、秩序环境)和公共设施。

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世界城市与宜居城市这两个目标定位是什么关系呢?

城市功能是多方面的,世界城市和宜居城市是根据城市的不同功能提出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功能可分为外部功能和内部功能,外部功能是指城市主要为本市以外的区域提供服务的功能,内部功能是指城市为本市市民、企业、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功能,目的是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转。世界城市是从城市的外部功能角度对城市的目标定位,世界城市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是全球范围的,而不是国家范围或区域范围的。而宜居城市是从城市的内部功能角度对城市的目标定位,宜居城市是适宜市民居住的城市,是能够满足高质量生活需求的城市。北京要提高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跻身最高级别的世界城市,就要提高北京对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北京如果没有宜居的环境,不可能吸引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到北京来开设总部或地区总部,不可能吸引全球高端人才聚集北京,不可能吸引世界各国人来北京旅游。日本城市战略研究所根据调查提出,宜居的城市环境成为制约北京深入建设世界城市的关键因素。所以说,把北京建成宜居城市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保障。

(二)世界城市都是宜居水平较高的城市

国际上权威的宜居城市评估机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经济学家信息部”(以下简称EIU),每年对全球140多个城市进行宜居城市调查,得分在80-100分之间表示是宜居城市,2010年全球有64个城市进入了宜居城市的行列(即得分在80分以上),纽约、伦敦、东京分别排在56、54、19名,都进入宜居城市之列。

从世界城市建设的历程、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规划看,北京要崛起成为新的世界城市,不能把目光仅仅盯住经济发展,必须要向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1992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东京通过对过去城市发展战略的反思逐步意识到,高速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市民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在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人口老龄化等社会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东京城市发展的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1995年发表的东京都3年规划中,首次提出了“生活型城市”的政策目标。2008年,东京制订了“十年后的东京”发展规划,内容涉及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8个方面。在《纽约2030》规划中,纽约的目标定位为21世纪的模范城市:一个更伟大更绿色的纽约,规划涉及土地、水、交通、能源、空气质量、气候等六个方面的目标。

(三)建设世界城市对城市宜居水平会产生一定影响

世界城市的建设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城市的宜居水平。目前,纽约、伦敦、东京这三个公认的世界城市都不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宜居的城市。根据国际上权威的两大宜居城市评估机构的评选,即前面提及的EIU和美世人力资源咨询公司(以下简称美世),这三个城市都未进入世界十大最宜居城市之列。

(四)北京应建什么样的宜居城市

自北京提出建设宜居城市目标以来,社会各界争议很大,认为北京人口多、城市规模大、城市功能集聚、资源承载力有限,北京不可能建成宜居城市。北京是特大城市(联合国有关部门把8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定为特大城市),而全球最宜居的城市都不是特大城市,人口都在800万以下,如温哥华210万,维也纳人口170万,多伦多250万,日内瓦不到20万。东京、纽约、伦敦三大世界城市的GDP在全球城市分别排第一、第二、第四,人口总量都在800万以上或接近800万,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5000人以上。北京有2000万人口,与东京、纽约、伦敦同属特大型城市之列,北京与人口较少、规模较小的城市比宜居水平,显然有失公平。因此,北京要建设的宜居城市,应瞄准东京、纽约、伦敦等国际性、特大型城市的宜居水平。

二、北京与世界城市宜居水平的差距

美世每年对全球200多个主要城市进行宜居排名。2009年北京与世界城市的宜居评分和排名见表1。

EIU每年对全球140多个城市进行两次宜居城市调查。北京与世界城市2010年的宜居排名见表2。

根据美世和EIU的调查评比,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北京与纽约、伦敦、东京在宜居水平上存在很大差距,北京的宜居水平仅相当于这三个城市的75%左右;(2)纽约、伦敦、东京是EIU公认的宜居城市,但北京尚未进入宜居城市之列。

根据美世报告,北京与世界城市在宜居水平方面的具体差距体现为:(1)饮用水的洁净程度,美世认为北京的自来水直接饮用并不十分安全,所以大量存在瓶装水。(2)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在北京是个让人十分关心的问题,按照国际标准来看,空气质量仍处于较低水平,而且在冬天空气污染情况会加剧,从而给很多人带来呼吸系统疾病。(3)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状况也并不乐观,得分基本上在5或6分水平。(4)交通拥堵,美世认为公共汽车通常都是拥挤的,也不十分安全,而且即使在上班高峰过后还经常发生交通拥堵现象。

三、北京提高宜居水平的城市建设重点

(一)让市民在出行方式上拥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建设平衡、高效、公平的交通系统

目前世界城市都把建设平衡、高效、公平的交通系统作为现代交通的发展目标。建设平衡、高效、公平的交通系统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让所有市民在出行方式上拥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而不是强制他们接受某一种交通方式。具有充分自由选择权的交通系统,一定不是最环保的,也不是最自由的,但却是最平衡、最多样化、最和谐、最可持续的。建设平衡、高效、公平的交通系统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建设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多元交通方式一体化换乘的公共交通系统。完善的轨道交通系统是东京高居全球宜居城市排行榜的三个主要原因之一(另两个是低犯罪率和良好的公共服务)。世界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公共交通系统以轨道交通为核心。东京、伦敦、纽约轨道交通承担城市交通客运量的比例分别为86%、35%、54%。二是轨道交通密集。东京市中心的轨道交通网密度高达约1010米/平方公里,伦敦市的轨道交通密度为740米/平方公里,纽约市的轨道交通密度为410米/平方公里。三是轨道交通覆盖都市圈,在都市圈都可以乘坐轨道交通当日往返中心城区通勤。四是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一体化换乘。多数放射状线路与环状线路交接,在节点处形成了大型换乘中心,大大方便了轨道交通线路间以及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和转换。

2.加快建设慢行交通系统,将自行车纳入公共交通领域。自行车在现有公共交通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可以解决市民公交出行中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中国曾是“自行车大国”,但在小汽车进入家庭后曾遭遇了严重衰落。慢行交通模式低速但绝不低效,这一理念已被世界城市所接受,并由此带动了慢行交通的复兴。北京要提高慢行交通出行比例,应当废止或完善不利于自行车出行的交通管理规定;要给予自行车交通以更多的路权,尽快着手恢复城市自行车交通网络建设;要加快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3.适度调节私人轿车使用频率。在世界上宜居水平较高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私人轿车拥有率虽然很高,但使用率不高,主要用于购物和旅游,而非上下班通勤。北京要通过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调控私人轿车的使用率,如在高速公路、市区道路,特别是繁华的中心商业区等处,收取高额的行驶费和停车费。

(二)加强以污水、垃圾处理为核心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美世的报告,北京在自来水的直接饮用、在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方面与世界城市存在很大差距,其中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的状况直接影响城市生态环境。

2008年,北京全市污水处理率为79%,其中城八区污水处理率为93%,郊区中心城污水处理率为75%,乡镇及镇以下污水处理率为32%。而世界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均达到100%。

近几年北京的垃圾产生量平均每年以8%的速度增加,垃圾处理设施超负荷运行,90%以上的垃圾处理为卫生填埋。世界城市一直面临垃圾产生量随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问题,垃圾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世界城市变革传统的垃圾管理理念,发展形成了“三个尽可能”的新理念,即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垃圾的产生,尽可能对产生的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尽可能提高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能源利用率。

(三)建设城市绿色空间

城市绿色空间不同于传统的城市绿地概念,它是包括城市森林、园林绿地、都市农业、绿色廊道、滨水绿地以及立体空间绿化等在内的复合生态系统中的绿色空间。绿是生命之道、城市之魂。城市绿色空间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景观美学、休闲娱乐等功能。城市绿色空间通过植物蒸腾作用,降低城市环境空气的温度。城市绿化覆盖率与热岛强度成反比,当一个区域绿化覆盖率大于30%时,绿地对热岛有较明显的削弱作用;覆盖率大于50%时,绿地对热岛的削减作用极其明显。

城市绿化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基本指标。城市绿色空间的建设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城市绿地的建设规模应保证在3公顷以上。一般情况下,面积大于3公顷且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的绿地在城市内部才可能形成以绿地为中心的低温区域,形成“绿岛效应”。

二是将城市绿色空间与都市农业布局有机契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城市绿色空间赋予都市农业的生态经济功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三是要考虑绿色空间距离居民区的距离和自身容量(承载力)。研究表明,人们使用绿色开放空间的理想距离是500米之内,儿童、老人、残疾人和弱势群体由于体力和客观条件所限,其理想距离是280米之内;人均拥有城市绿色空间的面积为9平方米。

四、提高北京宜居水平的城市管理措施

(一)制定宜居城市发展战略

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提出了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定位,为实现目标定位,应制定宜居城市发展战略,确定阶段性目标、明确每个阶段的重点任务,以确保宜居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制定“十一五”规划当年,中央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总体规划首次提出了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定位。“十一五”规划期间,宜居城市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当前应抓住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契机,抓紧制定“十二五”宜居城市建设规划,统筹谋划、全面推进,将宜居城市建设目标落到实处。

(二)整合部门行政管理资源,搭建宜居城市建设的工作平台

建设宜居城市是个系统工程,涉及诸多部门,为了集中力量尽快提高北京的宜居水平,需要整合部门行政管理资源,搭建宜居城市建设的工作平台。2010年5月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简称“首环委”)刚刚成立,应赋予首环委提高北京宜居水平的重任,明确首环委的职能是把北京建成宜居城市,把首环委定位为整合部门资源、搭建宜居城市工作平台的抓手。首环委的工作要紧紧围绕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统筹指导、组织协调、督促落实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工作。

(三)建立宜居城市考评机制

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宜居城市的内涵不一,评价标准亦不同。首环委应组织研究机构,根据北京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宜居城市评价标准,将宜居城市评价指标量化。将量化的宜居城市评价指标分解到市级相关部门,纳入政府绩效评估。将宜居水平的评价纳入区县经济社会实绩的考核,确保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任务融入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四)每年进行“最宜居的街道”评选

根据宜居城市的评价标准,研究制定“最宜居街道”的评选标准,每年组织“最宜居的街道”评选活动,以便让宜居城市概念细化为区县、街道的工作要点,而且能让宜居城市这样一个宏大目标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让百姓更深刻地了解并参与宜居城市建设工作。每年进行“最宜居的街道”评选,有利于发挥街道在建设宜居城市中的作用,将“最宜居的街道”评选活动成为推动全市宜居城市建设的着力点。

(五)完善公众参与宜居城市建设的机制

联合国第二届人类居住区大会通过的“人居议程”认为,公众参与是实现宜居城市目标的重要保障。一是政府要为公众行使监督权创造条件。宜居城市的建设涉及面很广,光靠政府的执法队伍必定留下大量的城市管理空白,世界城市的政府都发动、组织公众参与监督。在香港,有大约3500名义工被委任为清洁香港大使和地区卫生纠察队队员。伦敦成立交通服务顾客委员会,监督伦敦的公交服务。委员会通过调查顾客投诉,开展对公交系统的独立研究,保持与公交调度员的经常性对话,评估公交站点的增设或关闭可行性及实施时间,监督伦敦公共交通政策的全面落实。

二是要建立、完善公众参与的激励机制。借鉴世界城市的经验,为了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市民参与宜居城市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应建立形式多样的奖励政策。纽约通过区划奖励激励开发商参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和城市历史文物、自然环境的保护。美国为联邦政府的雇员报销公共交通票,“联邦税法”允许私营业主为其雇员提供每月最多65美元的类似补贴,并允许将这笔钱作为可抵扣税款的营业费用。日本政府日前推出一项“环保房换积分”计划,消费者建造或购买符合政府节能标准的环保型住房将最多得到30万分奖励,1分等于1日元(约合0.01美元),可用积分换多种商品或购物券。

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的思考 篇12

关键词:旅游城市,旅游业,城市化

一、世界一流旅游城市是城市建设的突破口

世界城市是20 世纪末以来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在全球化发展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尤其引人关注。一般认为,世界城市是全球化的趋势下所产生的新空间形式,它是集聚跨国公司总部、商业服务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信息传播中心等,兼具各种功能,并且是控制全球经济的重要节点[1]。围绕着世界城市概念,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多样的判断标准。比如,美国的《外交政策》杂志选取了涉及商业活动、人力资本、信息交流、文化体验和对全球政策制定与对话的影响力等5个方面共计25个指标,推出了“全球城市指数排名(2010)”,中国的香港(5)、北京(15)、上海(20)、台北(39)、广州(57)、深圳(62)、重庆(65)都位列其中[2]。

世界城市建设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背景下的战略选项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城市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渠道,是中国城市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

当然,创建世界城市的任务非常艰巨,如何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中找到建设世界级城市的突破口,将成为建设世界城市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问题。中国的北京、上海等地都具有成为全球性世界城市的潜力,有些城市则具有成为区域性世界城市的潜力。无论如何在将潜力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潜力城市的综合优势,在某些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而旅游由于其对于推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旅游流对商务流、资本流、信息流、文化流、科技流有着强大的带动作用,因此旅游业完全有可能成为这些潜在世界城市中能够率先实现突破的领域之一。也就是说,建设世界一流旅游城市是建设世界城市重要途径之一。

二、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的集聚性和扩散性

如同世界城市一样,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的要义也在于“超越地理界限的影响力”。这种超越地理界限的影响力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集聚性影响力,其二是扩散性影响力。

(一)集聚性吸引力

所谓集聚性吸引力,就是指由于旅游城市的吸引力所产生的对全球旅游市场的影响力,主要表现为某旅游城市所吸引的外国入境旅游过夜人次数。如果以北京为例,则可以发现北京与伦敦、纽约、巴黎等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见图1)。2010年北京接待的入境过夜游客为490.1万人次、旅游创汇50.44亿美元,而伦敦在2007年就已接待了1 530万国际游客,国际旅游收入为83亿英镑,约166亿美元,2008年和2009年接待的国际游客分别为1 503.3万人次、1 405.9万人次,初步预计2010年将接待1 600万国际游客;纽约2008年接待国际游客达到946.3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约为170亿英镑,2009年接待数下降10.7%到847.9万人次,预计到2013年国际游客数量约为929.7万人次;巴黎2008年接待的国内外游客数量大约为3 510万人次,其中国际游客约为837.5万人次,估计到2013年该数字将上升到3 710万人次;2008年罗马接待入境国际游客为562.9万人次,预计到2013年国际入境游客约为660万人次。即便是泰国的曼谷,2008年接待的国际游客数量也达到了1 021万人次,2009年尽管同比下降了2.2%,但仍达998.6万人次。

资料来源:GMID数据库

(二)扩散性影响力

所谓扩散性影响力,大概又可分三个小层次,即传播的扩散性、创新的扩散性和管控的扩散性。可以想见,在当前传播媒体如此发达的环境中,如果无法通过各种全球主流媒体将自己推送到全世界各个角落,那显然难以称为世界一流旅游城市;一个世界一流旅游城市无法通过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对世界其他城市的旅游发展产生足够的影响,或者该旅游城市所驻有的旅游类跨国公司全球总部或地区总部的数量少的可怜,则显然也难以对全球旅游业“发号施令”。比如,从2004年至今的Google搜索量看,若以北京的网络搜索为基准的话,巴黎是北京的14倍,伦敦是北京的16倍,纽约是北京的15倍,罗马是北京的2倍;据1998年的资料,四大城市中巴黎的联合国机构及国际组织总部的数量最多,达208家,其次是伦敦57家,再次是纽约21家,东京为16家;而北京才2家[3]。

第七,要处理好相同的市界和不同的空间之间的关系。

城市无论大小,都有市界,但是却有不同的纵深空间,因此在所谓的外国入境过夜人次的概念表现上会有不同。比如,伦敦之于英国,因为英国国土面积相对小,所以大量的游客可能是国际游客,北京之于中国,因为中国的国土面积相对大,所以大量的游客可能是国内游客,但是这些游客到北京的旅行距离未必比那些英国周边国家游客到伦敦的旅行距离为短。也就是说,如何在两个国土面积、人口总量完全不同量级的体系中确认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的标准,如何处理国际入境游客在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确认中的地位和权重,还需要深入的、实事求是的思考。

四、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的相关问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里茨曾经指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中国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4]。应该说无论是国际化、城市化还是旅游,都是当前社会热点。应该看到,我们正在积极有效地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中,正在不断拓宽国民的国际化视野。当然,无论是国际化还是城市化都将与旅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际化和城市化有利于旅游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将成为国际化和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

(一)标准

总体的建设目标必须要有细分的标准来支撑,这样大家才能遵照设定的标准来一步一步完成最终的发展目标。标准设定合理与否将会影响到建设过程的效率和效果,但有的时候标准可能会让人误入歧途,如果撇开学术的界定,我们不妨通俗地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世界级旅游城市:就供给角度而言,世界级旅游城市是指旅游供给达到世界级水准的旅游城市;就需求而言,世界级旅游城市是指为国际旅游市场所熟知具有一定美誉度的旅游城市。因此,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大体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衡量:

1.要有足够高的国际交往程度。主要可以通过诸如国际性组织和世界大型企业总部和代表机构的数量、举办大型国际会议数量、外籍居民的数量和比例、接待境外旅游者人数、国际航班数量等多个方面来体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居住在北京并接受普查登记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为107 445人,其中外籍人员91 128人,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8 045人、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500人、台湾地区居民7 772人[5];居住在上海并接受普查登记的境外人员共有20.83万人,其中外籍人员为14.32万人,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为1.93万人,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为910人,台湾地区居民4.49万人[6]。而日本2010年10月开始的国情调查显示,东京人口突破1 300万,其中外国人在20万以上,外国人中中国人最多,达9.6万人;其次为韩国人和朝鲜人计7.7万;菲律宾人2.5万;美国人1.8万[7]。

2.在国际上要有明确的城市旅游形象。目的地形象是目的地多因素综合匹配后作用于市场的一个总体印象。这对吸引国际客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3.接待设施要完善,尤其是要充分保证国际游客使用的便利性。这是世界级旅游城市区别于一般旅游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包括标识系统要符合国际通用标准(包括标识外语翻译的准确性)、要考虑使用人群的国别差异,居民的友善程度及与国际游客基本交流能力等。接待设施的完善则既包括类型的多样,还要保证档次配置的合理性。

4.需要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独特的人文环境。这其中包括国际知名的景区、会展活动等。之所以强调人文环境,一方面是因为人文环境往往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没有了她,城市就没有了精神;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独特的人文环境往往是吸引国际游客的重要因素,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但是独特人文环境并不反对多元文化的融合。

(二)瓶颈

当我们旅行于各个城市之间的时候,推开窗户,我们无法明确地告诉自己这是在哪里;当我们在多数城市的街道漫步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千城一面”的高楼大厦。这显然不是世界级旅游城市所应该追求的,可却恰恰是我们目前的一种真实写照。但对于我国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的瓶颈而言,更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国际组织的数量和城市建设的理念上。

以北京为例,截至2011年7月,北京已经拥有《财富》杂志评出的世界500强企业总部中的41家,仅次于东京,不过这41家企业都是中国企业。据国际协会联盟(UIA)的统计,2008年北京召开的国际会议②数量为75次,而排在第一位的新加坡有637次、第二位的巴黎有419次,此外东京有150次、首尔有125次;2010年前10位为新加坡(725次)、布鲁塞尔(486次)、巴黎(394次)、维也纳(257次)、首尔(207次)、巴塞罗那(193次)、东京(190次)、日内瓦(189次)、马德里(175次)、柏林(165次)。另据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的统计,2008年北京举办的国际会议③数为99次,而巴黎为167次、伦敦105次、东京92次;2010年分别为98次、147次、97次和68次(见图2)。

国外的理念认为,城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城市的文脉与肌理应该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因此,老建筑没有必要全盘保留,在城市的保护和利用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复兴城市的灵魂。此外,国外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对于老城与新城的关系处理已经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模式,诸如新老分离等。可是在我国,经常发生的往往是要么在城市化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大片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消失在铲车下,仿古建筑大量涌现,无国别的建筑大量涌现;要么只要是古代的东西就不能动,就需要保护。这两者都是极端,都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的差距。

(三)方向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加快,以及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我国国民经济必将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国内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和经济勃勃发展,为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对应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旅游产业需要在传统的运行轨迹上转型,才能顺应发展的需要。

这其中自然就包括根据资源的特质和市场的需求进行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升级。在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的过程中要实现核心旅游产品的国际化,使之具有国际性的吸引力。世界级旅游城市应拥有世界级的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和世界罕见的旅游景观,更要按照国际标准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产品。

要瞄准世界级旅游城市的目标,就要建立面向国际的目的地营销体系和适应国际散客化发展的旅游接待体系,包括保证国际化便利的旅游集散中心、引入国际知名的城市观光品牌等。

如果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我国的旅游业中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修学、健身、寻根、考察、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较少。要改善这种情况,就要求世界级旅游城市要对城市发展内在肌理、特质文化等的梳理和展现。加快旅游观光与休闲体验之间的融合,优化城市环境,满足“宜居、宜游”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郑剑锋.世界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当代社科视野,2009(11):26-30.

[2]Brian Fung,Jared Mondschein.The Global Cit-ies Index 2010.Foreign Policy.2010.8.11.

[3]魏小安.北京:建设世界一流旅游城市[EB/OL].http://weixiaoan.blog.sohu.com/182934116.html.

[4]张保淑.中国稳步推进城市化[EB/OL].[2005-05-12].中国人大网.

[5]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EB/OL].http://www.bjstats.gov.cn/xwgb/tjgb/pcgb/201105/t20110504_201364.htm.

[6]上海市统计局.2010年上海境外人员的现状与特征[EB/OL].http://www.stats-sh.gov.cn/fxbg/201112/237137.html.

上一篇:窗帘盒施工技术交底下一篇:入党积极分子证明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