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册12月联考测试题

2024-09-30

高二语文上册12月联考测试题(共5篇)

高二语文上册12月联考测试题 篇1

宿迁市四校2011-2012学年高二5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掣(châ)肘 船舷(xián)胼手胝(chǐ)足 缱绻(qiǎnquǎn)..... B.色(shǎi)子 模(mú)具 佝偻(gōu lóu)沸(fâi)反盈天 ..... C.砧声(zhān)浣女(huàn)朔漠(sù)塞草腓(fãi)....D.荷(hã)薪 整饬(chì)载(zǎi)歌载舞 庶(shù)出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研制与开发,将越来越提到各国的议事日程上,因为它关系到人类走出人口剧增、环境恶化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出路。

B.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力,致使一些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借口办特色班为名,向家长收取高额的费用。

C.城市发展论坛的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城镇化速度和趋势上,而对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政策的负面影响则明显忽视。

D.我们的乒乓球运动三十年来长盛不衰,不论是男女项目、团体项目还是各个单项,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根据下面的报道,概括说明研究人员运用的试验方法和试验取得的结果。(5分)

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研究人员对28名吸烟者和34名不吸烟者进行了试验。研究人员用微弱电流刺激受试者的舌头,这会使人产生一种类似金属味道的味觉。结果发现,吸烟者普遍需要更强的电流才会产生这种味觉。舌头的味觉感受器是味蕾,它的作用非常重要。研究人员用内诊镜观察受试者舌头上的味蕾后发现,吸烟者的味蕾更为扁平,并且周围相关血管的发育状况也不好,这会大大影响味蕾发挥作用。

试验方法: ▲(不超过20个字)

试验结果: ▲(不超过25个字)

4、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仿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式,要求结构相似,语意完整。(4分)

从古到今,分别都是使人痛苦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燕太子丹与荆轲之间的“壮别”; “

”,▲

; “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魏兰根,巨鹿下曲阳人也。兰根身长八尺,仪貌奇伟,泛览群书,机警有识悟。起家北海王国侍郎。丁母忧,居丧有孝称。将葬常山郡境,先有董卓祠,祠有柏树。兰根以卓凶逆无道,不应遗祠至今,乃伐柏以为椁材。人或劝之不伐,兰根尽取之,了无疑惧。遭父丧,庐于墓侧,负土成坟,忧毁殆于灭性。出除本郡太守,并有当官.之能。

正光末,尚书令李崇为本郡都督,率众讨茹茹,以兰根为长史。因说崇曰:“缘

边诸镇,控摄长远。昔时初置,地广人稀,或征发中原强宗子弟,或国之肺腑,寄以.爪牙。宜改镇立州,分置郡县,凡是府户,悉免为民,入仕次叙,一准其旧,文武兼用,威恩并施。此计若行,国家庶无北顾之虑矣。”崇以奏闻,事寝不报。. 孝昌初,转岐州刺史。从行台萧宝寅讨破宛川,俘其民人为奴婢,以美女十人赏兰根。兰根辞曰:“此县界于强虏,皇威未接,无所适从,故成背叛。今当寒者衣之,饥者食之,奈何将充仆隶乎?”尽以归其父兄。朝廷以兰根得西土人心,加持节、假平西将军。寻入拜光禄大夫。

庄帝之将诛尔朱荣也,兰根闻其计,遂密告尔朱世隆。荣死,兰根恐庄帝知之,忧惧不知所出。时应诏王道习见信于庄帝,兰根乃托附之,求得在外立功。道习为启闻,乃以兰根为河北行台,于定州率募乡曲,欲防井陉。时尔朱荣将侯深自范阳趣中山,兰根与战,大败,走依渤海高乾。属乾兄弟举义,因在其中。高祖至,以兰根宿望,深礼遇之。及高祖将入洛阳,遣兰根先至京师。时废立未决,令兰根观察魏前废.帝。帝神采高明,兰根恐于后难测,遂与高乾兄弟及黄门崔固请于高祖,言废帝本是胡贼所推,今若仍立,于理不允。高祖不得已,遂立武帝。废帝素有德业,而为兰根等构毁,深为时论所非。兰根虽以功名自立,然善附会,出处之际,多以计数为先,是以不为清论所许。

(选自《北齐书·魏兰根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忧毁殆于灭性

殆:几乎

.B.控摄长远

. C.事寝不报

.D.深礼遇之

摄:控制 寝:平息 遇:对待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魏兰根“机警有识悟”的一组是()(3分)①庐于墓侧,负土成坟 ②宜改镇立州,分置郡县 ③文武兼用,威恩并施 ④尽以归其父兄

⑤遂密告尔朱世隆 ⑥走依渤海高乾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兰根准备在常山郡安葬母亲,但那里先建有董卓祠堂,他认为董卓是叛逆,于是不顾他人劝阻,坚决砍伐了董卓祠堂的柏树为母亲做了棺木。

B.将军萧宝寅攻破宛州时,将俘获的十个美女送给了魏兰根,兰根认为这里的百姓是无奈从匪,应该慰问安抚,就把十个美女送还其家。

C.魏兰根曾经将孝庄帝要诛杀尔朱荣的消息密报给尔朱世隆,结果尔朱荣被杀后,他因怕此事被孝庄帝知道,就忧虑畏惧想不出什么办法来。

D.在拥立废帝这件事上,魏兰根表现出精于算计的一面。他为了讨好巴结高祖,而说废帝不当立,最终使很有德才的废帝未能即位。

8、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今当寒者衣之,饥者食之,奈何将充仆隶乎?(3分)▲ ②废帝素有德业,而为兰根等构毁,深为时论所非。(4分)

▲ ③多以计数为先,是以不为清论所许。(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晚望(唐)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①(唐)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注】①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

(1)高诗前两句写景,试分析其表现手法和作用。(4分)

▲(2)高诗说“一片伤心画不成”,韦诗却说“谁谓伤心画不成?”,各有何道理?(4分)

▲(3)两首诗都是怀古咏史诗,表达了怎样的共同主题?(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江月何年初照人。(2)欲为圣明除弊事,▲。(3)▲,使我不得开心颜。(4)我欲因之梦吴越,▲。

(5)人生得意须尽欢,▲。(6)花径不曾缘客扫,▲。(7)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8)▲,任重而道远。

五、现代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书房的窗子 杨振声

①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安静静的坐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切。一句话,它打通你与天然的界限。

②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荫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

③不错,特别是雪的反光,在太阳下是那样霸道,而在月光下却又这般温柔。其实,雪光在阴阴天宇下,也满有风趣。特别是新雪的早晨,你一醒来全不知道昨宵降了一夜的雪,只看从纸窗透进满室的虚白,便与平时不同。那白中透出银色的清晖,温润而匀净,使屋子里平添一番恬静 的滋味。披衣起床且不看雪,先掏开那尚未睡醒的炉子,那屋里顿然煦暖。然后再从容揭开窗帘一看,满目皓洁,庭前的枝枝都压垂到地角上了。望望天,还是阴阴的,那就准知道这一天你的屋子会比平常更幽静。

④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净。现实的世界退缩了,想象的世界放大了。我们想象的放大,不也就是我们人格的放大?放大到感染一切时,整个的世界也因而富有情思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人见,月冷风清欲堕时”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而“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也比“水晶帘下看梳头”更动人怜惜之情。

⑤这里不止是光度的问题,而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却不必使我们想得明透;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使我们像春草一般的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合一般的向内收敛。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离。而一切文艺的创造,决不是一些外界事物的堆拢,而是事物经过个性的熔冶、范铸出来的作物。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

⑥以此,我便爱上了北窗。南窗的光强,固不必说,就是东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约,反射而不直接。说到反光,当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最低限度地要老到透出点微黄的颜色;假如可能,古墙上生几片青翠的石斑。这墙不要去窗太近,太近则逼窄,使人心狭;也不要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墙上的光辉反射在窗下的桌上,润泽而淡白,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幽静,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

⑦假如,你嫌这样的光太朴素了些,那你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疏竹。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雪,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无月无风,无雨无雪,红日半墙,竹荫微动,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晖,泛出一片青翠,几纹波痕,那般的生动而空灵。你书桌上满写着清新的诗句,你坐在那儿,纵使不读书也“要得”。

(选自《品味人生》,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有删改)

11、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2、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②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为什么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请联系第④、⑤段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4、在第⑥、⑦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感佩陈寅恪

宋振锐

①爱因斯坦在给居里夫人的悼词中写到:“第一流的人物对于时代的意义,其人格的力量常常远胜于单纯的才智。”陈寅恪堪当此论!②陈寅恪(1890-1969)家学渊源,又游学欧美十数年,他三十多岁便入主清华国学研究院,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并称国学四导师。陈寅恪一生治学涉及宗教、历史、语言、人类学、校勘学等方面,尤其精治魏晋南北朝隋唐之学。他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论述稿》都对隋唐历史研究具有划时代意义。每本书虽只有10万字,但其视野开阔、孕大含深;“研究之缜密、立论之严谨和说服力之强,前所未有”;“即此戋戋小册,亦岂今世学者所能为”?至于《柳如是别传》,虽是人物传记却是一本论述明末清初政治史的力作,对清代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③以陈寅恪的道德、学问,要获得俗世的名声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但陈寅恪对此不屑一顾。他将身心全部沉浸在艺术与思辨的世界里。陈寅恪面对身体的残疾,在有书不能读,提笔不能写的境况里,他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又由于见识、学养、智慧的差距无人与他对谈,那种深层的孤独亦远非凡庸之人可解可慰的。然而,心有所属,兀兀独处而无悔;志向远大,冷清寂寞仍无怨。漫漫长夜里非凡的孤独反使得他更敏锐地捕捉到光明。孜孜矻矻,心无旁骛,陈寅恪在助手的协助下,以超人的毅力,引用典籍605种,完成了80万字的煌煌巨著——《柳如是别传》。

④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做学问就是为了当官,这种传统根深蒂固,在行政权力独尊的年代尤其突出。1953年,陈寅恪被任命为科学院中古研究所所长,但被他委婉地拒绝了。在《对科学院的答复》一文中:“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的言论真可谓石破天惊骇人心目。北大教授刘浦江认为:“就老一代的知识分子来说,在1949年以后仍然固守自己的价值主张的,除了陈寅恪先生之外,恐怕再也没有第二人了”。

⑤ “寅恪生平治学,不甘逐队随人,而为牛后。”陈寅恪从一个无名气、无著作、无学位的“三无”学人,而终成为举世公认的学术大师。“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者,道德文章也。陈寅恪还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这种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的治学要求,是陈寅恪在学术研究中一以贯之的,表现出了一种纯粹的学者本色。

⑥沧海桑田,物换星移,时代的阻隔,经历的差异,虽然使我们不能透彻地解读陈寅恪的学术精神、立场以及其人格魅力,但丝毫不能影响我们对陈寅恪的敬仰与爱戴。

15、请根据②③④⑤段的内容,每段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陈寅恪的特点。(8分)② ▲

③ ▲ ④ ▲ ⑤ ▲

16、陈寅恪1911年就认真研读过德文版《资本论》,可他却在1953年要求“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对此,作者是怎样理解的?(6分)▲

17、本文介绍陈寅恪,层次安排上显得水到渠成,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请简要回答。(4分)▲

六、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群游客正在兴致盎然地参观一座古老的宅院,他们很纳闷,这座宅院的屋檐为什么特别大?为什么在屋檐下面还做了一间小巧的屋子?他们正在争论,导游告诉他们:这是供路过此地的流浪汉挡风遮雨,歇脚过夜的。游客们哑然了,同时感到一种从远古流传过来的温暖。也许,我们没有能力做一个屋檐,那就在自己的心里搭一个屋檐吧。因为,人心毕竟比屋檐大。

请以“心灵的屋檐”为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要把他们充做奴仆呢?”于是派人将十位美女一一送回家团聚。朝廷因为兰根深得西部百姓爱戴,加封他为持节、代理平西将军。不久又被授予光禄大夫。

9、(1)答案:(1)采用拟人手法(1分),情景交融(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傍晚浮云落日映照金陵古城的景象(1分),抒发了作者的沧桑凄凉之感(1分)

(2)答案: “一片伤心”是抽象的情感,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2分);但是这六幅图通过老木寒云表现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现实忧思,“画”出了伤心之情(2分)。(3)答案:两首诗都借六朝旧事(1分)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1分)

②句式上长短相间,以长句为主,且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③使用排比,如接连使用了三个“不喜欢……喜欢”,显得整齐、工稳、典雅。(或:多处直接引用了古典诗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残夜水明楼”、“明月照积雪”,使语言具有古典韵味。)(共三点6分,每点2分)

13、[解析] 结合第④、⑤两段内容,作者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更空灵,更生动”,就上下文的对比内容即可归纳出来。

保定联考高二上册语文作文 篇2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街小巷开始张灯结彩、红红的灯笼从院子里一直挂到了大街上,商店、超市里也处处悬挂着耀眼的中国红,映红了冬日里人们迎接新年的欢乐面孔,再配上反复播放的“恭喜”歌,那种欢乐喜庆的气氛,足以冲洗掉一切的不愉快。

家里一天天变得干净整洁,冰箱里的菜挤得没有一点空隙,餐厅里的水果坚果堆成了山,零食柜里再也不会“囊中羞涩”,而我们喜欢的零食也不会再受限制,那种满足的感觉,挂在脸上,乐在心里。

转眼到了除夕,“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在我们家乡,大年三十这天,一定要把家里的火烧得旺旺的,象征着来年家族兴旺、红红火火。我们住的房子虽然不能烧木柴,但是大人们一大早起来,就会把空调全打开,屋子里暖洋洋的,花儿们也以为春天来了,争先恐后地次第开放,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怀着期盼、焦灼与兴奋,我们在热闹祥和的春节电视节目中,等待年夜饭的到来。

厨房飘来诱人的香味,年夜饭上桌了!遍体金黄的烤鸭满屋飘香、肉肥味美的海参营养十足、鲜嫩可口的三文鱼让人垂涎三尺……大大小小的盘子挤满了一桌,红红绿绿的蔬菜点缀其间,犹如一道道精美的艺术品。当然,重头戏还是我最喜欢的干锅鲍鱼仔,一个个煎得金黄的鲍鱼仔整齐地摆放在锅里,犹如一个个玲珑可爱的金元宝,炒得香喷喷的蒜泥和着酱汁均匀地洒在鲍鱼仔上,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鲜香,轻咬一口,满嘴汤汁,舌尖和肠胃一起享受着饕餮盛宴……在一片觥筹交错声中,家人们欢笑着回忆一年的过往,憧憬着来年的美好,互相祝福着,团圆的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心中。

美食过后,大人们一边看着精彩的春晚,一边给亲朋好友发个短信祝福或抢个红包,而我照例是要去放烟花的,不管是腾空而起的大烟花,还是就地开放的小鞭炮,总能把我带到如梦如幻的境界。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之际,隆隆的鞭炮声响彻云宵,人们以最热闹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到来,而从这个时候开始,每个人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新年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先是去外婆家拜年,然后呼朋唤友地走亲戚、串门子。这是孩子们最幸福的日子:不用担心做错了事挨骂、不用考虑零花钱不够,可以见到很多的朋友、可以玩到天昏地暗,肚子被美食撑得饱饱的,口袋被压岁钱塞得鼓鼓的。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篇3

豫南九校2016—2017学年下期第一次联考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1.【答案】D(“致仕也是朝廷处理大臣的一个手段”“就会有官员致仕”理解有误,原文第4段的表述是“有时”,不是“也是”,也不一定“就会”。)2.【答案】D(“因为他是知进退的楷模,所以获得额外赏赐,所有待遇不变”理解和分析有误,强加因果)3.【答案】C(“全凭皇帝好恶”的判断过于绝对,文中依据也不足。)4.【答案】B(A项“为了研究磁性液体,他进入北京交通大学”于文无据。C “这是李德才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理解不准确。D项,原文只说“可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媲美 ”,不能判断是“世界最前沿”。)5.【答案】AD(毎项2分,共4分)

(B项,当时北京交通大学有磁性液体研究,只是基础较为薄弱。C项,“从硕士研究生入学开始”错误,原文是“当时还是研究生的李德才······能屈能伸。”E项,“每个人都能成为李德才教授那样的专家”说法绝对。)6.伟大:

①他无视困难,执着专注。没有团队传承、合作、方法和技术,他就独自摸索。一次实验一个通宵,省钱买

书,从有限的资料中“沙里淘金”。花费20年时间,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研制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

识产权的磁性液体。

②他拒绝诱惑,耐得住寂寞。李德才教授放弃有前途的研究方向,专注磁性 液体研究,拒绝外界诱惑和不

必要的消耗,把欲望和算计抛在脑后,一生成一事。

③贡献突出,成就巨大。他创立的磁性液体研究中心已研制出多种可与国际 同类产品相媲美的磁性液体,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成功地将磁性液体应用到国防科工的诸多领域,节约经费和创

造产值达数百亿元。简单:

①李德才教授爱上磁性液体研究,理由简单:有兴趣,觉得有挑战性,更有意义。

②选定一个目标便坚持做下去,目标专一:他自己说:“我做某件事的时候,总是觉得这就是我可以做一辈

子的事,只有做完做好这一件,我才会去做下一 件。”

(“伟大”3分,“简单”2分。“伟大”答两条,答任一条1分,两条3分;“简单”答任一条即可。共5分。意思对即可。)7.【答案】C D(毎项2分,共4分)

A“父亲却强迫子昂改变了志向”错;B“借酒浇愁,酩酊大醉”无中生有;E“言简练通俗、明白如话”不恰当。8.【答案】(每点1分,三点4分)

①象征、隐含人物命运。古琴的出现,使子昂命运有转机;古琴被摔碎,成就了子昂功名;同时也预示着他

将自食其果。

②揭示小说主题。为追求功名、攀升权势不择手段,终将事与愿违,自食其果。③“碎琴”是故事情节的高潮,是人物性格转变的关键情节。9.【答案】(每点2分,共6分)①少时聪慧顽劣、孝顺 ②踌躇满志,意志坚定 ③哗众取宠,沽名钓誉 10.【答案】D

11.【答案】A(“考中的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也称为‘会魁’。”错,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12.【答案】D(“又受到奸民的告讦,因而累遭贬谪,”错。)13.【答案】

(1)海瑞说:“以前胡总督巡视部属,命令所路过的地方不要供应太铺张。现在这个人行装丰盛,一定不是

胡公的儿子。”(“曩 ”、“按部 ”、“供张 ”,各1分,大意2分)

(2)海瑞平时憎恨大户兼并土地,全力摧毁豪强势力,安抚穷困百姓。贫苦百姓的土地有被富豪兼并的,大多夺回来交还原主。(“ 素 ”“ 嫉 ”“ 率 ”,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中举人。代理南平县教谕,御史到学宫,部属官吏都伏地通报姓名,唯独海瑞长揖而礼,说:“到御史所在的衙门当行部属礼仪,(但)这个地方是学堂,是老师教育学生的地方,不应屈身行礼。”迁淳安知县,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总督胡宗宪曾告诉别人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老母祝寿,才买了二斤肉啊。”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县,向驿吏发怒,把驿吏倒挂起来。海瑞说:“过去胡总督按察巡部,命令所路过的地方不要供应太铺张。现在这个人行装丰盛,一定不是胡公的儿子。”打开袋有金子数千两,收入到县库中,派人乘马报告胡宗宪,胡宗宪没因此治罪。

都御史鄢懋卿巡查路过淳安县,酒饭供应的的十分简陋,海瑞高声宣言县邑狭小不能容纳众多的车马。懋卿十分气愤,然而他早就听说过海瑞的名字,只得收敛威风而离开,但他嘱咐巡盐御史袁淳治海瑞和慈溪和县霍与瑕的罪。霍与瑕,尚书霍韬的儿子,也是坦率正直不谄媚鄢懋卿的人。当时,海瑞已提拔为嘉兴通判,因此事贬为兴国州判官。过了很长时间,陆光祖主张文官选举,提拔海瑞任户部主事。

隆庆元年,徐阶被御史齐康所弹劾,海瑞上言说:“徐阶侍奉先帝,不能挽救于神仙土木工程的失误,惧怕皇威保持禄位,实在也是有这样的事。然而自从主持国政以来,忧劳国事,气量宽洪能容人,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齐康如此心甘情愿地充当飞鹰走狗,捕捉吞噬善类,其罪恶又超过了高拱。”人们赞成他的话。

经历南京,北京左、右通政。隆庆三年夏天,以右金都御史身份巡抚应天十府。属吏害怕他的威严,贪官污吏很多自动免去。有显赫的权贵把门漆成红色的,听说海瑞来了,改漆成黑色的。宦官在江南监织造,因海瑞来减少了车吗随从。海瑞一心一意兴利除害,请求整修吴淞江、白茆河,通流入海,百姓得到了兴修水利的好处。海瑞一向憎恨大户兼并土地,全力摧毁豪强势力,安抚穷困百姓。贫苦百姓的土地有被富豪兼并的,大多夺回来交还原主。徐阶罢相后在家中居住,海瑞追究徐家也不给予优待。推行政令气势猛烈,所属官吏恐惧奉行不敢有误,豪强甚至有的跑到其他地方去躲避的。而有些奸民多乘机揭发告状,世家大姓不时有被诬陷受冤枉的人。又裁减邮传冗费,土大夫路过海瑞的辖区大都得不到很好地张罗供应,因此怨言越来越多。都给事中舒化说海瑞迂腐滞缓不通晓施政的要领,应当用南京清闲的职务安置他,皇帝还是用嘉奖的语言下诏书鼓励海瑞。不久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鱼肉士大夫,沽名乱政,遂被改任南京粮储。海瑞巡抚吴地才半年。平民百姓听说海瑞解职而去,呼号哭泣于道路,家家绘制海瑞像祭祀他。海瑞要到新任上去,正遇高拱掌握吏部,早就仇恨海瑞,把海瑞的职务合并到南京户部当中,海瑞因此遂因病引退,回到琼山老家。14.【答案】BE(选出一项2分,两项5分)

(B “徘徊留恋喜赏春花的悠闲心情”错,踯躅:羊踯躅花,杜鹃花科。E不是直抒胸臆,而 是间接抒情,曲折迂回,诗意婉转。)15.【答案】

(1)以景衬情(情景相映或借景抒情等),首联描写了春山明净,春江空阔,人烟稀少的景象,突出环境的

荒僻冷落,衬托了诗人因被贬荒地而生发的忧愁(孤寂凄凉之情。)(3分)(2)反衬(乐景衬哀情)颔联描写了一幅嫩笋争相滋生,踯躅花随处悠闲的开放的勃勃优美春景,与诗人 的 “悲情”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反衬出了诗人的各种“忧愁”。(3分)(其它答案,只要符合诗意和

题意,请酌情给分)16.【答案】

(1)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百年多病独登台 17.【答案】AC(每项2分,共4分)

(A项,一张一弛:原指治理国家要宽严互相补充,交替使用。现多用以比喻工作的紧松和生活的劳逸要适当调节,不能过头。此处使用对象不对。B项,穿云裂石:(声音)穿过云层,震裂石头,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使用正确。C项,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息息相关”。D项,临深履薄,脚踩薄冰。比喻做事小心谨慎,惟恐失误。适用正确。E项,兄弟阋墙:兄弟在家争吵。后来比喻内部相争。适用正确。)18.【答案】B A.缺少主语 “是人类历史上用最短的时间取得的成就最大、发展最快的国家”前加上“中国”。C.语序不当“ 一再美化” “ 否认”位置互换。D.中途易辙,“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没接谓语,后面主语成了“京剧”,改成“它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 19.【答案】B 20.【答案】(答对一空1分,两空3分,三空5分)①更给予我们精神的慰藉 ②也是属于社会的

③便自然地从社会空间转向自然空间 21.【答案】

此题是一道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应根据漫画构成要素,展开合理的联想,然后按照总分的顺序,联系社会现实将漫画反映的社会现象描述出来即可。描述时,要注意关键要素:众多的“臆造节日”、漫画人物的疑惑。可从传统节日与臆造节日、商业等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答案示例:

现象:名目繁多且缺乏传统文化内涵的“臆造节日”异军突起,掩盖了传统节日。(3分)看法1:传统节日被商业化的“新节”淡化,亟需“抢救”。看法2:节日也需要创新,不必一味严肃,新节日带来新快乐。(任选一种看法2分)22.参考立意:1.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执着的精神;

2.转变思维,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3.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应采取更好的方式;

高二语文上册12月联考测试题 篇4

年级:高二 科目:语文

命题人:崔轶楠 审题人:高健

考试时长:15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中性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范围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很多网络小说可以当作励志故事来读,是写给青少年读者看的,故事读来轻松、有趣,其内在的价值观念是明晰的、积极的,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表面上看,网络小说中的那些玄幻、穿越、架空历史所构筑的想象世界似乎离现实生活很远,但网络小说表达的情感离读者的情感其实很近。它让主人公由‚废柴‛变成可以‚逆天‛的世间强者,这个过程中主角会经历各种磨难,但最终凭借过人的智慧、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闯过一道道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主角不畏强权、不畏困难、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这样的故事给读者的精神影响是积极正面的,它给读者以梦想,也强化了所有的幸福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道理,帮助那些渐渐长大的青少年读者逐渐获得独立意识并找到自我。

在那些直面现实的网络作品中,很多作者都现身说法,以自己为原型来写作,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写进小说,让读者获得参与感,并从中获得生活的经验。这些作品的理念是‚小说是有用的‛,而非只是简单的消遣品,它洞明世事、人情练达,能帮助读者提升认识生活的能力。

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干预,主要是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的,读的人越多,作品产生的影响才会越大。网络文学在面对读者群时,是自觉分类的,根据读者的需求‚量身定制‛,作品分类标签针对的是不同读者的口味,这种分类细化的做法类似文化超市里陈列的各类文化产品。读者在选择这些作品时,选择的是一种情调和趣味,粉丝读者群是通过趣味‚扎堆的‛,通过阅读中的互动,共同探讨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获得不同层面的精神生活体验。

如果说传统纸媒文学是小众的,那么网络文学就是大众的;传统文学是厚重的,网络文学就是轻逸的;传统文学是‚烧脑‛的,网络文学就是悦人的;传统文学是作者的文学,网络文学就是读者的文学。类型化的网络文学更接近通俗文学,与大多数通俗文学一样,网络文学的价值观念是持中的,是大多数读者能接受的,少有价值观的探寻,多的是对已有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明晰和强化。网络文学传承通俗文学的传统,类似古代说书场的故事,又有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印迹,在环环相扣的故事中,既有传统精神价值的弘扬,也有对现代观念的书写。

网络文学通过人物故事、人物形象激发读者的认同感,通过一些感悟式的‚格言‛‚警

第1页,共15页

句‛,为读者舒缓压力,放飞梦想,识理明志,几乎每一部走红的网络小说都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被读者津津乐道,有一些‚名句‛被粉丝读者转录、传阅。读者阅读故事时,不知不觉地和人物同呼吸,并从中汲取精神动力,化为自身心智情感结构的一部分。网络文学中的‚大道理‛是春风化雨式的,因为精彩的故事是首要的,网络文学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启发读者思考生活,勇敢面对生活,追求自己的幸福。

(摘编自周志雄《网络文学与当代现实生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网络小说故事其内在价值观是明晰的、积极的,所以它们轻松、有趣,对青少年有励志作用。

B.玄幻、穿越、架空历史所构筑的网络小说的想象世界,表面上看好像离现实生活很远,但是网络小说却离读者很近,触手可及。

C.网络小说的主人公经历各种磨难,凭借智慧、毅力、意志成为世间强者,给读者留下具有不畏强权、不畏困难等奋斗精神的印象。

D.网络小说给读者的精神影响是积极的,它给读者以梦想,强化某些有意义的理念,帮助青少年读者获得自我意识并找到自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一项是()(3分)...A.文章用网络小说中主人公由“废柴”变成“逆天”的世间强者来论证此类故事给读者的精神影响是积极正面的。

B.文章以网络小说的很多作者都现身说法,以自己为原型来写作,让读者获得参与感,来论证网络小说属于消遣品。

C.文章用文化超市里陈列的各类文化产品来类比网络作品的分类,来表明不同需求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趣和趣味来选择作品。

D.文章把网络文学和传统纸媒文学、通俗文学进行对比,从而论证网络文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传承中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网络文学的价值观是大多数读者能接受的,持中的,大多是对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明确和强化,因而网络小说总体上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B.网络小说有传统的东西也有时代的东西。它传承了通俗文学的传统,又融合了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既弘扬传统精神,又书写现代观念。

C.网络文学通过人物故事、人物形象激发读者的认同感,为读者舒缓压力,使读者阅读故事时和人物同呼吸,并从中汲取精神动力。

D.网络文学追求精彩的故事,用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方式传播“大道理”,寓教于乐,启发读者思考生活,勇敢面对生活,追求自己的幸福。

第2页,共15页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异质伤口

【新加坡】希尼尔

早在若干月前,他就下定了决心。

然而,那与他相恋了一段时期的年轻女子似乎让他难舍难分。一连好几个夜里的天台上,墨蓝天宇处闪烁的星光,把气氛调协得极为柔和。仅仅片刻的温存后,他骤然缩身,退到冰冷的大理石椅旁,脸上挂满怅然。‚我们分手吧!‛他说。‚总要有个借口。‛女人十分镇定地回应,像是闲聊着别人的事。‚我想起了祖母……‛他停了停,思索着,‚今早,我替她把一颗紫铜色的子弹头送到文物馆去参加展览。‛ ‚什么展览?‛

‚日治时期文物……‛

‚跟这些日子的来往有关吗?‛

‚也许没有。不过,那子弹是从我爷爷的身上挖出来的。‛

男子不再说什么,他不想去破坏这美丽的夜色,或去加深分手的无奈。

回去以后,他的祖母一再告诉他有关宪兵与良民互相对峙的故事,以及漳宜海滩上一字雁排行的肉体与机关枪互相纠缠的传闻——那是紫铜色子弹从祖父的第四根肋骨处挖出后所透露出的惟一令人信服的事实——祖母一再强调。男子不断点头。

他再次向那相恋了一段时期的年轻女子提出分手的事。‚不是受你祖母的影响吧?‛

‚没有,她没说什么。只是今早,她又要我把一件有血色通行证的衣裳拿去展览。‛ ‚什么展览?‛

‚日治时期文物……‛ ‚哦!‛女人一脸茫然。

‚那些教科书都没有记载吧?‛

她沉默。男人也不刻意去继续同一个话题,尤其是在那么罗曼蒂克的餐厅里。

他一面喝着汤,一面胡乱思索。突然,一列宪兵的影子闪进他的眼帘,并持着刺刀呼喝着……

‚当‛的一声,汤匙从他手中滑落,碰到碟子的边缘,发出一声脆响,他感觉有不少视线朝他这个方向投射,连忙往碟子大作动作地检查了一番,以引开注意力。大约十秒钟后,他才继续对她说道:

‚喝忌廉杂菜汤吧,还拌着玉米,味道不错的!‛然后,他们低头,专心地喝汤。‚或者——就跟往常一样,把汤里的英文字母拼一拼吧!正还有时间。‛ ‚太迟了,汤里的面粉字母都快被我吃光了!‛ ‚那就以捞三回为限吧。‛

三回总共捞了两个E,两个R,M、O及S各一。

她在很短的时间内凑了好几个字,如SEE,MORE,ROSE等。他在侍者到来埋单之前,竟然想到一个较少使用却近日流行的字眼: REMORSE!‚什么意思?‛她一时也弄不清楚。‚忏悔、自责。你们的词汇里缺乏的!‛男人一口气把汤吞下,‚充其量,只会反省!‛

那夜,男人回去后,决定与这位两年前不期在异乡谋生时相遇相恋的年轻女子——早春

第3页,共15页

芳子——分手。他抵达家门后,等待他多时的祖母提着一口箱子,迫不及待地对他说:‚喏,这箱香蕉钞票,是那年用后剩的,你看适合展出吗?还有——‛她抽出上边的一张报纸,指着某段报导,压低声量,以狐疑的口气问道:

‚这可是真的?——那些人开始‘深切地反省’啦?‛ 男子默不作声。良久,拿起报纸,翻阅,翻阅。翻了好几版,都是一大版的SONY,不见SORRY……

(选自《小小说选刊》,略有删改)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为恰当的两项是()()(4分)..A.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和日本女友分手过于偏执,因为侵略战争与女友并没有关系,而且他们毕竟是有感情的,从他们艰难的分手过程来看,这感情还相当深厚。

B.本文的文题“异质伤口”中“异质”与“伤口”的新奇搭配,给人一种突兀险峻的感觉,同时又触目惊心,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C.本文中的祖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形象,男主人公的爱国思想情怀和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情感、以及与相恋的女友分手的行为,都因为她的悉心教导。

D.本文以冷静客观的甚至是严肃的笔触,以现代言情小说的形式把主题表现出来,轻松的爱情故事与沉重的历史伤痕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E.本文采用明暗线交织的手法,异国恋人的分手过程是明线,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亚洲各国沉重的历史则是暗线,匠心独运,使故事内涵更加深刻。

5.文中多次描写了日本女友在男主人公提到分手和“日治时期文物”时,提出的疑问和茫 然的表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6.中文和英文夹杂写作在新加坡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作者在本文多次强调英文单词,却有 着深刻的用意,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256.11万。其中,2016年海外人才归国率高达79.4%,共计43.25万留学人员回国,较2012年增长15.96万人。在中国强势发展的大背景下,巨大的‚人才磁铁‛效应正在全面显现。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现象级的人才回流态势,对于迅速崛起、走向复兴的中国来说无疑是好事。而且,随着人才国际化大势,不仅中国留学生纷纷选择回国发展,很多‚洋人才‛也倾向于来华‚淘金‛。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内地对顶尖人才的吸引力和吸附力与日俱增,第4页,共15页

在职业发展机会方面已位列全球前茅。从业领域渐由科研向创业、公共服务等多元化扩展,人员结构从‚高精尖‛向多层次转变,这种全方位的‚登陆‛,正促使中国从过去的‚智力出口国‛转向‚智力进口国‛。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海归潮涌是国家实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国家潜力的有机来源。我们不仅要张开双臂欢迎八方人才,更要把那些‚千里马‛用好,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人才资源这个第一资源成为赢得未来最坚强的战略支点。

(摘编自邱亭《‚最大海归潮‛会来得更猛烈》,2017年11月10日《北京日报》)

材料二:

现在留学生回国后发展机遇多而广,其中一条越来越宽的道路就是自主创新创业。海归创业早已有之,但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一批归国学子创业呈现出新的态势。

今年8月12日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在国内创业的新生代海归中,半数左右集中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武汉这5座城市,呈现‚一线城市为主导,二线特色城市快速崛起‛的特点。在创业行业分布上,海归偏好创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领域,最集中的是信息产业,占比近五分之一,其次是服务和文体教育、工艺美术。

与物质条件相比,新海归更注重精神追求与价值实现。‚如今,‘发展’成为点燃当代年轻人内心激情的火种。‛北大创业训练营首席执行官王健表示,‚欧美国家给年轻人留下的机会太少,加上语言文化隔阂,他们的才能与价值体现大多呈现等量偏弱的关系。‛各国留学生都可能面临这一窘境,但中国留学生最为幸运的就是他们身后遍布机遇的祖国厚土,一个蓬勃创新的环境能让青年的个人价值和理想抱负实现几何级的增值爆发。

对当代归国学子而言,他们的激情还基于对祖国发展的坚定信心。他们在出国前就对中国势不可挡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因此,大量留学生的人生规划中,选择‚暂时离开‛的目的直指‚凯旋‛——在海外提升自我,有一定积累后果断回国,投身创业大军。这也是青年海归创业者群体的一个新特点,即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机遇紧密结合,相互成就。

除了客观条件的变化,社会文化的发展也促使海归们思想解放。王健分析说:‚当留学生看到国内80后、90后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他们也会想,自己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对于留学生回国创业热潮的未来,陈庚和王健所见略同:目前,归国学子创新创业正值爆发期,此后,热潮将逐步稳定下来,确立起更成熟的发展模式,前景会更好。

(摘编自陈沫、王庆环《发展机遇点燃喷薄的创新力》,2017年9月12日《光明日报》)材料三:

‚回国后,舞台更大,更有归属感。‛走进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张欣的办公室时,她正埋头工作。

张欣2012年7月从哈佛大学医学院回国,从事磁场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她和同事的最新研究发现,磁场可以改变肿瘤细胞中一种蛋白质的排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相关发现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

许多海归博士共同感受到‚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因为经济下滑而大量缩减科研经费,给项目制的科研工作造成了巨大困难,但国内情况恰恰相反。‛‚现在的科学研究需要整合越来越多的资源、学科和人才,集中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交叉研究,而中国有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能从国家层面集中统筹各方面的资源和人才,参与到同一个大型科目项目当中。‛

(摘编自徐靖《科研报国,快马加鞭》,2017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第5页,共15页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况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则材料是一篇评论,该评论认为“海归热”彰显了国家实力的提升,并提出将“海归”人才用好至关重要。

B.第二则材料是一则通讯,介绍了新一批归国学子创业呈现出的新态势,阐述了新海归的新追求。

C.第三则材料以描写式的导语开篇,勾勒一幅画面,从一小视角,真实地写出张欣归国后的工作状态。

D.这三则材料从不同层面论述了留学人员的海归热潮,吸引留学人员归国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的利好政策和社会大环境。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2016年海外人才回国人数较2012年增长15.96万人,在中国强势发展的大背景下,有学者认为这股热潮还将持续一段时期,进而逐步稳定。

B.当前中国内地对顶尖人才的吸引力和吸附力与日俱增,中国已经从过去的“智力出口国”转向“智力进口国”。

C.现在留学生回国后发展机遇多而广,其中自主创新创业是最有前景的一条道路。D.对于不看重物质条件,而注重精神追求与价值实现的新海归来说,最为幸运的就是他们身后有着遍布机遇的祖国厚土。

E.“海归”是国家潜力的有机来源,海外科技人才的大量回归,有助于中国大型科研项目的开展。

9.请结合三则材料分析出现“海归热潮”的原因。(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陆九龄,字子寿。父贺,以学行为里人所宗。九龄幼颖悟端重,十岁丧母,哀毁如成人。稍长,补郡学弟子员。

时秦桧当国,无道程氏学者,九龄独尊其说。吏部员外郎许忻有名中朝,退居临川,少所宾接,一见九龄,与语大说,尽以当代文献告之。自是九龄益大肆力于学,翻阅百家,昼夜不倦,悉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性周谨,不肯苟简涉猎。入太学,司业汪应辰举为学录。登乾道五年进士第。调桂阳军..教授,以亲老道远改兴国军,未上,会湖南茶寇剽庐陵,声摇旁郡,人心震摄。旧有义社以备寇,郡从众请,以九龄主之,门人多不悦。九龄曰:‚文事武备,一也。古者有征讨,公

第6页,共15页

卿即为将帅,比闾之长,则五两之率也。士而耻此,则豪侠武断者专之矣。‛遂领其事,调度屯御皆有法。寇虽不至,而郡县倚以为重。

及至兴国,九龄不以职闲自佚,益严规矩,劝绥引翼,士类兴起。不满岁,以继母忧去。服除,调全州教授。未上,得疾。一日晨兴,坐床上与客语,犹以天下学术人才为念。至夕,.整襟正卧而卒。年四十九。宝庆二年,特赠朝奉郎、直秘阁,赐谥文达。

九龄尝继其父志,益修礼学,治家有法。与弟九渊相为师友,和而不同,学者号‚二陆‛。....有来问学者,九龄从容启告,人人自得。或未可与语,则不发。尝曰:‚人之惑有难以口舌争者,言之激,适固其意;少需,未必不自悟也。‛

吕祖谦常称之曰:‚所志者大,所据者实。有肯綮之阻,虽积九仞之功不敢遂;有毫厘之偏,虽立万夫之表不敢安。公听并观,却立四顾,弗造于至平至粹之地,弗措也。‛

【注】①五两,古代军营候风的用具,这里代指军营。

(节选自《宋史·陆九龄传》)

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学行为里人所宗 .C.九龄不以职闲自佚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行学说认为大自然由此五要素构成,其盛衰消长能使大自然产生变化,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还能影响人的命运。

B.太学,其名始于西周,因汉代董仲舒向汉武帝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始设于京师,是当时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C.床在古代不仅是卧具,还是坐具,一般指能使身体安稳的器物,由此引申出起承托稳定作用的东西,如底座等。《静夜思》中的“床”就有说法是指井边的围栏或井台。D.“和而不同”语出《论语》:“君子和而不同。”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为了保持和谐的关系,即使不赞同别人的观点,也要附和别人的言论以示友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陆九龄聪颖好学,知识渊博。得到许忻的肯定和帮助后,他更加发奋攻读,日日夜夜不知疲倦,通晓了阴阳、星历、五行、卜筮等学说。

B.陆九龄长在治学,亦通武略。在湖南茶寇剽掠庐陵时,应众人之求主持义社,调遣屯兵防御有章法,虽盗寇没来,但使此事得到了郡县的重视。

C.陆九龄研修礼学,治家、治郡有方。与弟九渊相为师友,学者称他们为“二陆”;在兴国任上,他安抚百姓、劝士兴学,使当地学风大振。

第7页,共15页

宗:尊崇 领:带领 佚:放松 遂:满意 B.遂领其事,调度屯御皆有法 .

D.虽积九仞之功不敢遂

.D.陆九龄循循善诱,讲究方法。面对求学的人,他等待他们自己主动提问,启发他们自悟其道,不强以为师,不固执己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

(1)人之惑有难以口舌争者,言之激,适固其意;少需,未必不自悟也。(5分)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4分)

(3)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白 燕

【明】袁 凯 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应见稀。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

①袁凯: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太祖洪武三年(173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②梁园:汉代梁孝王会集天下文士的大型园林。③赵家姊妹:指赵飞燕和其妹赵合德,汉成帝时,两人专宠十余年。

①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化用刘禹锡的诗句,既写出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同时也铺设了白燕的生活的背景,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先写明月初升之时,白燕与皎洁月光融为一体,因此汉水之上难见其影,又写因大雪,白燕难以回到梁园。

C.颈联写池边柳可作为白燕“香入梦”的暂避港湾,而“梨花庭院冷侵衣”又呈现了一种被迫远离喧嚣的凄楚与清冷。

D.诗人在尾联借宫廷乱象,告诫白燕远离宫廷的喧嚣,表达了作者对白燕的关切以及对宫中文人争宠的鄙夷之情。

E.全诗虽无一燕字,却无处不有燕影,把客观环境之美与情志高洁之美有机结合,语言贴切自然,感情深厚饱满。

第8页,共15页

15.这首咏物诗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抒发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4小题,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逍遥游》中描绘了鲲鹏虽然体形硕大无比,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能够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庄子认为它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警醒当朝者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

(3)杜甫《蜀相》中“,”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是借景抒情的千古名句。

(4)杜甫在《旅夜书怀》中描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的诗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最近,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火爆荧屏,检察官侯亮平凭借其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和尽....忠职守的职业道德,保障了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②微信朋友圈中有少数人常把一些不经之谈当做新闻来分享,对某些言论不加分辨就转发到....朋友圈中,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③老顽童黄永玉92岁了,自称“90”后,开跑车,说段子,烟斗不离口,周末看《非诚勿扰》,萧乾说:“浮漾在他粗犷的线条间的正是童稚、喜悦和奔放”,少不更事,童稚一生....不褪,令人艳羡。

④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而这种约束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通常似乎又很难超越。

⑤八达岭老虎咬人事件发生后,被老虎咬得浑身遍体鳞伤的女子的悲惨遭遇让人痛心,部分....缺乏理性的网民暴露出来的人性的丑恶更令人痛心。

⑥2017年3月26日,林郑月娥女士获得777张有效选票,当选为香港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电视画面显示,竞选现场沸反盈天,林郑月娥女士的支持者们有序地握手拥抱,庆祝她成为....香港第一位女特首。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校学生的课余活动主要有班级野炊、年级文体比赛、校际联欢会 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第9页,共15页

B.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C.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其他学科的题意、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条理的、严密的思维习惯。

D.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A.您借走《古文观止》已有数月,望能璧还于我。

B.毕业之后,我一直感念您的化育之恩,值此教师节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C.贵店后日开张大吉,请您放心,无论多忙,到时我都一定会拨冗前往祝贺。D.我的一个多年不见的学生,给我捎来了他家乡的土特产,我不好推辞,只好笑纳。

20.根据上下文,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余光中一生横跨文学四大领城,一手写诗一手写散文,还涉足文学评论和翻译。仅就诗歌而言,成就比《乡愁》更高的也不在少数,可是 ① ?这并不是余光中的诗文作品在大陆出版不多,人们对他了解不够,②。这首诗流行的时候,也是中国社会出现历史上最大规模人口波动迁徙的阶段,许多人从家乡出发外出打工、创业,一年难得回家一趟,难免思乡情切;后来,随着城乡大规模变迁,许多人的故乡变成自已不认得的模样,这时候

③,进而产生浓烈的乡愁意识。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日,一则‚女子为等家属上车阻拦高铁关门‛的视频不断发酵。视频显示,在由合肥开往广州南的G1747次高铁列车上,一女子以等家属为名,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让检票员给家属放行,说家属只需要10秒钟就能到达站台,最终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此女子的行为引发了网友们的大讨论。

关于这一事件,你怎么看?请说出你的思考。自择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深圳科学高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第10页,共15页

年级:高二 科目:语文 命题人:崔轶楠 审题人:高 健

考试时长:15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

1.C【解析】A项强加因果,“轻松有趣”的原因并不是“内在价值观明晰”。B项“网络小说却离读者很近,触手可及”错误,原文只是说“网络小说表达的情感离读者的情感其实很近”。D项“网络小说给读者的精神影响是积极的”表述不严密,原文“这样的故事”指的是特定范围内的某些网络小说。D项“虽然有少量作品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有冲突”无中生有。2.B【解析】“来论证网络小说属于消遣品”分析错误,实际上是用来论证“网络小说是有用的”。

3.C【解析】“网络文学引导读者的方式是通过人物故事、人物形象激发读者的认同感”不全面,舒缓读者阅读压力的是通过“感悟式的格言警句”。

4.B、D【解析】(A项说男主人公过于偏执不恰当并且对二人分手原因的分析有误。日本女友对历史的无知,使男主人公深感两人巨大的差距,最终导致两人的分手。C项文章没有涉及男主人公的爱国情怀,他与相恋女友分手也不是因为祖母的悉心教导。E项明暗线交织不准确,日本侵略史不是暗线。)

5.①从形象塑造上,表现了她性格的单纯和作为一个日本人,竟对那一段历史一无了解的无知。(2分)

②从主旨表现上,说明她的无知是由于日本篡改了教科书,掩盖了历史真相,企图逃避历史责任造成的,从而揭示了文章的控诉日本侵略的主旨。(1分)

③从情节展开上看,正是由于她的这种对历史的无知,使男主人公深感两人巨大的思想差距,最终导致两人的分手。(1分)

6.①用英文字母做拼字游戏的细节暗示日本女子对爱情痴迷以及她没有接受到关于“忏悔、自责”的教育。(2分)

②报纸上只是一大版的SONY(索尼广告),而不见SORRY(道歉)。既巧妙地回答了祖母的问题,表明了祖母对道歉的期待(1分),又暗示了现今的日本只致力于产品输出(1分),却对历史上的侵略罪行拒不认错,拒绝道歉的事实(2分)。

7.D【解析】(无中生有,材料中没有提到国内利好政策。)

第11页,共15页

8.A E【解析】(B项,变未然为已然;C项,“最有前景”曲解文意;D项,“不看重物质条件”曲解文意。)

9.①从国际形势来看,人才流动趋向国际化。(1分)②从中国国内环境来看,经济实力提升,发展机会多(1分)。中国有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能从国家层面集中统筹各方面的资源和人才,参与到同一个大型科研项目当中。(1分)③从人才自身来看,回国发展机遇多而广,可以满足他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实现,可以自主创新创业。(1分)10.B【解析】(领:接受)

11.D【解析】(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12.B【解析】(“应众人之求主持义社”不合文意,第三段“郡从众请,以九龄主之”,指郡县长官听从众人请求,叫九龄主持义社;“而郡县倚以为重”应理解为“郡县把陆九龄作为重要的依靠”。)

13.(1)人总有难以用语言说得清楚的糊涂之处,言词激烈,恰好强化他们的想法;过一段时间,未必不会自己明白过来。(口舌:用语言;固:使坚定;少需:稍待。三个点各1分,句意2分)

(2)祸患常常是在细微的事情上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仅仅是伶人啊?(忽微1分,被动句1分,独1分,句意1分)

(3)(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志得意满,(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4分)(补充主语1分,踌躇满志1分,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

陆九龄,字子寿。他的父亲陆贺,凭学问品行被乡里人尊崇。陆九龄年幼时聪颖持重,十岁时母亲去世,他像成人一样悲伤异常。年纪大些,就填补了郡学弟子员的空缺。

当时秦桧把持朝政,没有人讲程氏之学,只有陆九龄尊崇程氏的学说。吏部员外郎许忻在朝廷里很有名望,退隐居住在临川,(许忻)很少接待宾客,一见到陆九龄,跟(他)说话觉得很愉快,就把当时的文学典籍全部告诉他。从此以后陆九龄更加努力学习,翻看百家书籍,日日夜夜不知疲倦,对阴阳、星历、五行、卜筮这些学说都很熟悉。

(陆九龄)生性考虑问题周密严谨,对学问不肯苟且简单涉猎。进入太学,司业汪应辰推举陆九龄为学录。在乾道五年中了进士。调任为桂阳军教授,因为父母年迈、路途遥远改

第12页,共15页

任兴国军,还没上任,正赶上湖南的茶寇到庐陵剽掠,风声传到了邻郡,人心惶惶。旧时有义社来防备盗寇,郡县长官听从众人请求,叫陆九龄主持义社,他的门人学生大多不乐意。陆九龄说:‚文化活动和军事准备,是一致的。古时候有征战讨伐,公卿就是将帅,一乡之长,就是军营的表率。士人如果以此为耻,那么豪侠武断的人就专管了。‛于是他就接受任务,调遣屯兵防御都有章法。盗寇虽然没有到,但郡县把陆九龄作为重要的依靠。等到了兴国,陆九龄不因为是闲职而自我放松,规矩更严格了,他劝勉安抚百姓,引导辅助人们求学,于是士人逐渐增多。不到一年,因为继母去世而离开。服丧期满,调任全州教授。还没上任,就得病了。一天早晨起来,陆九龄坐在床上和客人聊天,仍旧把天下的学术人才作为惦记的事情。到了晚上,整理好衣襟正面躺着就去世了。去世时四十九岁。宝庆二年,皇帝特地追赠陆九龄为朝奉郎、直秘阁,赐谥号为文达。

陆九龄曾经继承他父亲的志向,更注重研修礼学,治家有法。陆九龄和弟弟陆九渊互相做师友,友好相处而见解各异,学者号称‚二陆‛。有求学的人来咨询,陆九龄从容地告诉他们,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想获取的。有的人没有什么和他交谈,他就不阐说。(陆九龄)曾经说:‚人总有难以用语言说得清楚的糊涂之处,言词激烈,恰好强化他们的想法;稍加等待,未必不会自己明白过来。‛

吕祖谦经常称赞陆九龄说:‚志向远大,脚踏实地。有关键之处的阻碍,即使累积了九仞高山般的功夫也不敢满足;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即使作为很多人的表率也不敢心满意足。他听取意见并且观察思考,站在那儿四下观看,不达到极平正极精通的境地,不会放弃。‛

14.B、D【解析】(共5分,答对1项2分,答对两项5分。B、理解错误,诗句中无处体现明月初升。D、诗人借赵飞燕、赵昭仪姐妹专宠于汉成帝的典故,实现写物到写人的转换。以赵氏姐妹的相互猜忌来比喻皇权在握的人对有才干的臣下的无端猜忌和残酷镇压。)

15.①托物言志(象征)。借写白燕外表的洁白,对梁园的漠视等一系列形象表明作者自己高洁的品质。②用典。借梁园典故来说明盛景不再,人才无枝可依。借赵飞燕和其妹赵合德典故,比喻有才干的臣子的遭受的无端猜忌和残酷镇压。寄寓作者不向统治者妥协的情怀。(解析:6分,每点3分,手法1分,分析2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言之有理者亦可酌情给分。

第13页,共15页

16.(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7.A【解析】(①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符合语境。②不经之谈:指荒唐的没有根据的言论。正确。③少不更事: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错误;④畏葸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符合语境。⑤遍体鳞伤:浑身受伤,伤痕像鱼鳞一样密。形容受伤很重。与前面“浑身”重复,成语使用错误。⑥“沸反盈天”,声音像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团,词义理解错误。故选A。)

18.A【解析】(B项,两面对一面,“国力的强弱”与“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一致;C项,成分残缺,“不可能形成有条理的、严密的思维习惯”;D项,搭配不当,“合理的时间安排”与“具备的”。)

19.B【解析】(A项,“璧还”,敬辞,退还原物,并且表示感谢(多用于辞谢赠品)。此处语境是希望他人归还所借图书,用于此处不合适。C 项,“拨冗”,客套话,请对方推开繁忙的事 务,抽出时间(做某件事)。D 项,“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

20.(1)为什么人们最爱的还是余光中的《乡愁》?(问句,1分;最愛《乡愁》1分)(2)而在于许多人从这首诗身上找到了自己的乡愁。(而在于,1分:找到自己乡愁,1分)(3)人们又不免勾起对昔日时光的追忆(人们不免,1分;产生回忆,1分)

四、写作

21.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第14页,共15页

高二语文上册12月联考测试题 篇5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说“俗”道“雅”谈文化

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最初的“俗”,源于人的生存本能,体现出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与适应。当人的生存选择已适应“习惯成自然”时,我们就有了“俗”。

“积习”而“成俗”,说明“俗”是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群的“集体无意识”,是无需言明的默契,也是无需理析的律令。随着人类社会组织日趋复杂且日趋精密,乡民社会的默契需要规范并敞亮为“乡约”,于是“约定俗成”成为“俗”的自觉构建。这种体现出乡民社会“民风世情”的俗,也往往成为“法”的适用基础。俗,在一定语境中其实是人们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也是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因此,“约定俗成”之“俗”往往又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无论是“积习成俗”还是“约定俗成”,都说明“俗”是一定乡民社会的内在秉性和价值取向。

但是,“积习”也好,“约定”也好,“俗”的“群体性”呈现总有其“局限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的是空间局限,“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说的是时间局限。适宜某一社会的“俗”,对其余乡民社会可能“不宜”;某一乡民社会彼时之“俗”,也可能在时过境迁后变得“不宜”……“

我国是多民族一体化的文化大国,且地域广阔。因此,“和而不同”成为众多个体保持个体特质又顾及和谐相处的“公约”。“公约”可为更大空域和更长时段的“约定”,成为众多个体超越一己“俗”念、求取“公约”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因超越局限性、特殊性之“俗”而被称为“雅”。

“雅”实际上有文化整合的意味,经过整合并得到提升的文化会得到“雅正”的评价。“雅”不仅存在于“文化

庄谐之别乃至文野之别。“俗”的意涵也就渐生“陋意”,渐趋“庸境”。

讲究品位、追求境界的文化人,不一定自封“高雅”,但大多自命“清高”,不一定都能“超凡脱俗”,但大多鄙夷“谄世媚俗”。拒绝媚俗可以是为着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也可以是为着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也就是说,“俗”还是“雅”作为一种价值评判,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或文化习惯,它还是包括品位、境界在内的文化人格。

所谓“文化”,意在“以文化人”,在于使人脱离蒙昧、超越本能、发展智慧、趋赴道德。也就是说,“文”是构成而“化”是功能,相对于“化”之功能取向而言,“文”之构成往往更具有稳定性。“风俗”作为“人文”的重要构成,需要一定的坚守来维护稳定,也需要一定的迁变来谋求发展。“风俗”在需要稳定时,是作为正面价值呈现的,背弃者被斥为“伤风败俗”;而“风俗”在需要发展时,是作为负面价值披露的,变革者被誉为“移风易俗”。

文化的“以文化人”,主导倾向是“化人以雅”,是使人的品貌、趣味、格调、境界都渐至“文雅”起来。在这里,“雅”成了“文”的内涵,“文”成了“雅”的表征。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文化人格的追求并不都言行如

一、表里如

一、始终如一。既然人们鄙夷“谄世媚俗”,藐视“跟风从俗”,就不排斥有人以“文雅”来装装门面,垫垫柱基。因此,我们在远离低俗、拒绝庸俗、摒弃媚俗之时,更要养文心、修文德、循雅道、育雅趣,通过文化自觉陶塑文化人格并提升文化境界!

1.下列关于“俗”和“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类社会初期,“俗”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和适应,是特定人群中产生的一种不成文的、无需言明的默契。

B.在人类社会组织日益复杂和精密后,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的“俗”往往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

C.“雅”是一种“公约”,这种“公约”的特点是众多个体保持个体特质又顾及和谐相处,是一种更大空域和更长时段的“约定”。

D.“雅”是一种价值评判,讲究品位、追求境界的文化人拒绝媚俗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或彰显

2.对于“俗”和“雅”的关系,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俗”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雅”是社会群体的共同理想,故不具有道德层面的约束功能。

B.“雅”“俗”之间有高下之别、庄谐之别乃至文野之别。“俗”的意涵具有陋意,是庸俗的;“雅”则是高尚的、脱俗的。

C.“俗”是小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和遵守的无需言明的约定。“雅”则是面向更大的社会层面,对诸多的“俗”进行共性整合,进而形成的书面约定。

D.“俗”具有群体性,但这种群体性又有时 间或空间上的局限性;“雅”则是为了让更多的群体“和而不同”,是对“俗”的局限性的超越,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积习”可成俗,“约定”也可成俗,但是“俗”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全方位适用的,地域不同、时间不同而“俗”不同。

B.“雅”是文化整合的结果,也是文化提升的产物。“雅”与“俗”是相对的,追求“雅”就是要逐渐消除“俗”的影响乃至消除“俗”的存在。

C.“风俗”是人文的重要构成,但它直接受人的好恶的制约。人们认可它时,它便作为正面价值呈现;人们厌恶它时,它便被作为负面价值披露。

D.“文化”就是“以文化人”,“化人以雅”使人脱“俗”。因此,我们应该自觉远离和拒绝俗文化,培育雅趣,提升自己的文化境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合欢树 史铁生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炙。“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可母亲仍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实在太悬了。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

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几年前,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听了心里一阵抖。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离了同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大fk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但我再难看见它了,因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过道窄,摇车进不到里面的小院儿.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我告别了老街坊,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她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合欢树》前面部分采用了类似电影蒙太奇手法,对“我”10岁时、20岁时、30岁时自己和母亲的生活状况进行概括性描述,突出重点,略去枝节,选择富于包孕性时刻的精彩画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也给读者带来强烈震撼。

B.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C.“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字、比获奖更重要。

5.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三个不同的年龄段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5分)6.请结合全文分析“合欢树”的象征意义。(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扬州盐商是指明中叶至清末500多年间,由陕西、山西、安徽、江苏、江西、湖广、浙江等地商帮组成的,以扬州为中心从事淮盐运营的地域性群体。扬州盐商不仅将其大本营——扬州打造成为商业繁荣、文化发达、人文荟萃的园林城市,使达到了经济与文化的巅峰,而且推进了淮安、盐城、南通、泰州、仪征、南昌、汉口等淮盐口岸城市的近代商业文明;其风雅、奢华、“扬气”的生活方式使淮扬社会发生了变迁,也对华东与华中地区乃至全国的社会风尚、思维方式、生活习俗产生了影响。

据史料记载,运盐河(包括通州运盐河和盐城串场河、茱萸沟、仪扬河、淮北盐河等)、大运河、长

颍河、汝河等,以及洪泽湖、巢湖、鄱阳湖、洞庭湖及其相关支流,这些江河湖泊水道与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六省境内的口岸城市及乡镇连接,形成一条巨大的扬州盐商活动线路。

(摘编自《扬州盐商文化线路》)

材料二:

(选自《红军长征路线简笔图》)

材料三:

《文化线路宪章》指出:“无论是陆地上、海上或其它形式的交流线路,只要是有明确界限,有自己独特的动态和历史功能,服务的目标特殊、确定,并且满足以下条件的线路可称为文化线路:(1)必须来自并反映人类的互动,和跨越较长历史时期的民族、国家、地区或大陆间的多维、持续、互惠的货物、思想、知识和价值观的交流;(2)必须在时空上促进涉及的所有文化间的交流互惠,并反映在其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中;(3)必须将相关联的历史关系与文化遗产有机融入一个动态系统中。”

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功能特征构成了交流线路作为文化线路遗产的三项基本指标,符合这些指标的交通线路就是文化线路,而那些见证和反映了这一文化交流现象的物质载体及交通线路本身、价值理念、风俗习惯等构成了文化线路遗产体系的内容。

材料四: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国家一样面临着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巨大挑战,有时甚至更为尖锐。

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对中国世界遗产造成很大影响。2008年5月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不仅夺去了很多宝贵的生命,也对世界遗产青城山、都江堰的古建筑群造成了很大破坏。越来越频繁的台风襄挟暴雨,对福建、广东等地的遗产本体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

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以及旧城改造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挑战。一些不当的新农村建设破坏了历史村落的格局、环境和风貌,割裂了人与自然长期互动形成的和谐关系。城镇化迅速吞噬城市周边的文化景观,大量农村人口的涌入迫使历史城镇的街巷尺度、交通吞吐量、建筑密度及基础设施因扩容而面目全非,国际社会关注的历史城市景观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此同时,历史村落人去屋空,历史建筑因缺乏维护而损毁。

世界遗产地面临着巨大的旅游压力。绝大多数遗产地一旦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游客量就会激增,遗产地面临的旅游压力尤其突出。

(摘编自《童明康:中国为世界文化遗产做了什么》)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扬州盐商以扬州为中心,汇集了来自陕西、江西、浙江、安徽、江苏、湖广等地从事淮盐运营的群体,以水路要道运销淮盐。

B.红军长征是指中国共产党颁导的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根据地的战略转移,先后进行了血战湘江、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战役。

C.“文化线路”是从属于甜文化遗产”的一个新类型,其定义中包含了自然要素、物质要素、非物质要素,而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功能特征是其基本指标。

D.中国具有的文化线路遗产十分丰富,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以及旧城改造面前,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问题相较于其它国家更加突出。

8.下列对相关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按照《文化线路宪章》的规定去评估“扬州盐商”与“红军长征”,后者更具有重大意义。B.“扬州盐商”与“红军长征”两者作为文化线路,都具有线性分布、有一定历史功能、有一定长度的特点。

C.材料四中列举的三个方面固然是中国遗产保护与发展面对的挑战,但是如果引起重视,这些挑战是人类智慧可以解决的。

D.“文化线路”的提出,引发了不可调和的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加剧了二者的冲突。E.按照《文化线路宪章》的说法,传统的文化遗产类型如历史遗址、城镇、文化景观、工业遗产等都有可能纳入其中。

9.请你根据材料三的内容,从“扬州盐商”和“红军长征”中选择一个对象,简要陈述其成为“文化线路”的依据。(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张邵,字茂宗,会稽太守裕之弟也。桓玄篡位,父敞先为尚书,以答事微谬,降为廷尉卿。及武帝讨玄,邵白敞表献诚款,帝大说,命署其门曰:“有犯张廷尉者,以军法论。”后以敞为吴郡太守。卢循寇迫京师,使邵守南城。时百姓临水望贼,帝怪而问邵,邵日:“若节钺未反,奔散之不暇,亦何能观望。今当无..复恐耳。”寻补州主簿。

邵悉心政事,精力绝人。及诛刘藩,邵时在西州直庐,即夜诫众曹曰:“大军当大讨,可各修舟船仓库,及晓取办。”旦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怪问其速,诸曹答曰:“宿受张主簿处分。”帝曰:“张邵可谓同我忧虑矣。”九年,世子始开征虏府,补邵录事参军,转号中军,迁咨议参军,领记室。十二年,武帝北伐,邵请见,曰:“人生危脆必当远虑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尊业如此苟有不讳事将如何?”帝曰:“此自委穆之及卿耳。”及穆之卒,朝廷恇惧,便欲发诏以司马徐羡之代之,邵对曰:“今诚急病,任终在徐,且世子无专命,宜须北咨。”信反,方使世子出命曰:“朝廷及大府事,悉咨徐司马,其余启还。”武帝重其临事不挠,有大臣体。十四年,以世子镇荆州,邵谏曰:“储贰之重,四海所系,不宜处外,敢以死请。”从之。..文帝为中郎将、荆州刺史,以邵为司马,领南郡相,众事悉决于邵。武帝受命,以佐命劝,封临沮伯。分荆州立湘州,以邵为刺史,将署府,邵以为长沙内地,非用武之国,置署妨人,乖为政要。帝从之。谢..

元嘉五年,转征虏将军,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初,王华与叠直隙,及华参要,亲旧为之..危心,邵曰:“子陵方弘至公,必不以私仇害正义。”是任也,华实举之。及至襄阳,筑长围,修立堤堰,开田数千顷,郡人赖之富赡。坐在雍州营私蓄取赃货二百四十五万,下廷尉,免官,削爵土,后为吴兴太守,卒,追复爵邑,谥日简伯。

(节选自《宋书·列传·卷四十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生危脆/必当远虑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尊业/如此/苟有不讳/事将如何 B.人生危脆/必当远虑/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尊业如此/苟有不讳/事将如何 C.人生危脆/必当远虑/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尊业/如此/苟有不讳事/将如何 D.人生危脆/必当远虑/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尊/业如此/苟有不讳事/将如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节钺,符节与斧钺,古代授与官员或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

B.储贰,就是储副,这里指皇位继承人,确立储君是封建时代实现权力更迭的大事。C.署府,泛指官署。这里指军府,为用兵打仗时所设立的官署。

D.元嘉是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谥,指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人物等去世后被追加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邵能在乱世中辨明是非。桓玄篡位后,他劝其父归诚武帝,由此更得武帝信任和亲近。B.张邵深谋远虑,处理政事稳妥。武帝北伐时,他劝谏武帝,要对后事作考虑和安排。在刘穆之去世,朝廷慌乱之时,他却能够临事不乱。武帝称其具备大臣的风度。

C.张邵做事识大体,顾大局。在武帝欲把世子外派镇守荆州的问题上,他直言进谏,武帝最终收回成命。在分立湘州设置府署的问题上,他主张要遵循政治要领。

D.张邵治理地方能力卓著。主政襄阳时,他修筑堤坝,开垦田地,郡中百姓因此而变得富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旦日,帝求诸簿署,虚时即至;怪问其速,诸曹答曰:“宿受张主簿处分。”帝曰:“张邵可谓同我忧虑矣。”

(2)初,王华与邵有隙,及华参要,亲旧为之危心。邵曰:“子陵方弘至公,必不以私仇害正义。”

2小题,11分)

念奴娇① 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妲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②?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老子③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④。

注:①此词作于作者谪居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时。②醽醁(línglù):美酒名。③老子:作者自指。④霜竹:指笛子。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山染修眉新绿”,写远山如美女的长眉,极尽妩媚之情态,而一个“染”字,更写出了经雨水洗刷的青山鲜活的生命力。

B.“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三句写园中月色,以桂树斑驳稀疏的影子衬托月色清冷。C.词的下阕写洒脱不羁的作者带着一群愉快的年轻人在张园密茂的树林中徜徉,共享欢饮听曲之乐。D.作者斟满手中的金质莲花杯,感慨虽离家万里,可是这把酒畅饮的欢聚时刻实在难得。

E.这首词表面上抒发了作者面对政治风雨的摧残仍然保持着乐观旷达的豪迈之情,实际上隐含着抑郁不平之气。

15.上阕作者怎样写月色之美和自得其乐的骚人雅兴的?请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送东阳马生序》中总结宋濂求学生涯的一句是:“。”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子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3)《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

,”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王健林又在海南搞了个大动作,以买椟还珠的气魄,大胆地与海口市政府签订协议,投资500亿元....在海口市建设全新万达城。

②我们未来几年,要通过不懈努力,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赢得海晏河清、朗朗乾坤。....③海口宜欣广场重修营业不久,友谊阳光城又敲响了开张的锣鼓,两家商场形成了鼎足之势。....④大学生活多姿多彩,你们憧憬它是正常的,但你们也别把它想得天花乱坠,等到上了大学你们再慢...慢体会其中的万分滋味吧。

⑤知行书店明天将开始营业,消息传出,学生们口耳相传。以前他们到最近的书店都要步行半个多小....时,现在出门走几步就能买上书了。

⑥这节目还是得由你继续主持下去,我可不敢狗尾续貂。....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早在2010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费德勒曾道出自己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是夺取至少20个大满贯。如今他做到了,他多年的夙愿终于完成了。

B.海秀快速路是海南省市重点项目,东起海口市国兴大道西段,西至火车站,全长18.42公里,建成后已大大缓解了海口市交通高峰期的堵车问题。

C.造成“提笔忘字”的因素很多,但不可否认,造成“能识不能写”这一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触屏操控和电子输入方式导致的。

D.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移动平台付款改变了人们的付款方式,由此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令爱能在上次的省青少年民歌大奖赛中获得一等奖,全是您悉心指导的结果,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B.日前丢失身份证,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汤杰感谢朋友大兵说:“敝帚自珍,这个小礼物你还是拿回去吧。” D.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学浅,书中谬误难免,敬请斧正。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6分)

为什么“原生家庭决定论开会如此流行?

。因为直面问题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把问题归咎于外界环境,是最简单、最容易的做法。所以,“原生家庭决定论”其实就是一些人推卸人生责任的挡箭牌。的确,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原生家庭的影响确实是举足轻重的。

,个体的人格特质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学校、朋友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如果用“原声家庭决定论”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过去和未来,③

,那就严重偏离了生命的本质。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一场大病痊愈之后,我反省了自己,对生活方式与健康有了更真切的认识:如果平时多多锻炼,一个人就不会生病,只要多吃蔬菜,就能保证身体营养的均衡,体重降下来了,身体也就健康了。

①并不是多多锻炼就一定不会生病。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③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④胸中书传有余香。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唐·李贺《致酒行》

——宋·辛弃疾《虞美人·送赵达夫》

——清·顾炎武《日知录》 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⑥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德国)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自古至今,无数的名言警句,能开心益智、恰情养性。多有育人之功。上面的句子引发了你怎样的

上一篇:《练习5》教学设计第1课时(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教学设计)下一篇:《园丁颂》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