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动复习试题

2024-10-22

液压与气动复习试题(共7篇)

液压与气动复习试题 篇1

液压与气动复习试题库及参考答案(4)

六、问答题

1.是门元件与非门元件结构相似,是门元件中阀芯底部有一弹簧,非门元件中却没有,说明是门元件中弹簧的作用,去掉该弹簧是门元件能否正常工作,为什么?

答:当“是门”元件正常工作时,气流由气源流向输出口S,若由于某种原因使气源压力p为零而输出仍保持压力,则输出口S气流会回流到气源口,输出口S的污秽会进入是门元件甚至是门元件前的其它控制阀。这种情况应该避免。故采用弹簧使是门元件阀芯复位,防止输出口S气流回流。此中情况下非门元件输出口S回流气流正好使阀芯关断,故不需弹簧。2.简述压缩空气净化设备及其主要作用。

答:压缩空气净化设备一般包括后冷却器、油水分离器、贮气罐、干燥器。后冷却器安装在空气压缩机出口管道上,它将压缩空气中油雾和水汽达到饱和使其大部分凝结成滴而析出。油水分离器安装在后冷却器后的管道上,作用是分离压缩空气中所含的水分、油分等杂质,使压缩空气得到初步净化。贮气罐的主要作用是贮存一定数量的压缩空气,减少气源输出气流脉动,增加气流连续性,进一步分离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和油分。干燥器的作用是进一步除去压缩空气中含有的水分、油分、颗粒杂质等,使压缩空气干燥。3.试比较截止式气动逻辑元件和膜片式气动逻辑元件的特点。

答:(1)在工作原理上:高压截止式逻辑元件的动作是依靠气压信号推动阀芯或通过膜片变形推动阀芯动作,改变气流的通路以实现一定的逻辑功能;高压膜片式逻辑元件由带阀口的气室和能够摆动的膜片构成,它通过膜片两侧造成压力差使膜片向一侧摆动,从而开关相应的阀口,使气流的流向、流路切换,以实现各种逻辑控制功能。

(2)在性能上各有长处:高压截止式逻辑元件的阀芯是自由圆片或圆柱体,检查、维修、安装方便,行程短,流量大。高压膜片式逻辑元件结构简单,内部可动部件摩擦小,寿命长,密封性好。

4.简述冲击气缸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

答:它的工作过程可简单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段,气源由孔A供气,孔B排气,活塞上升并用密封垫封住喷嘴,气缸上腔成为密封的储气腔。第二段,气源改由孔A排气,孔B进气。由于上腔气压作用在喷嘴上面积较小,而下腔作用面积较大,可使上腔贮存很高的能量。第三段,上腔压力增大,下腔压力继续降低,上下腔压力比大于活塞与喷嘴面积比时,活塞离开喷嘴,上腔的气体迅速充入到活塞与中盖间的空间。活塞将以极大的加速度向下运动,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活塞的动能,利用这个能量对工件冲击做工,产生很大的冲击力。5.使用气动马达和气缸时应注意那些事项?

答:气动马达在使用中必须得到良好的润滑。一般在整个气动系统回路中,在气动马达控制阀前设置油雾器,并按期补油,使油雾混入空气后进入气动马达,从而达到充分润滑。

气缸在使用时应注意环境温度为-35~+80℃;安装前应在1.5倍工作压力下进行试验,不应漏气;装配时所有工作表面应涂以润滑脂;安装的气源进口处必须设置油雾器,并在灰大的场合安装防尘罩;安装时应尽可能让活塞杆承受轴线上的拉力载荷;在行程中若载荷有变化,应该使用输出力充裕的气缸,并附设缓冲装置;多数情况下不使用满行程。6.简述气压传动系统对其工作介质—压缩空气的主要要求。

答:气动系统要求压缩空气具有一定的压力和足够的流量,具有一定的净化程度,所含杂质(油、水及灰尘等)粒径一般不超过以下数值:气缸、膜片式和截止式气动元件--不大于50μm,气动马达、硬配滑阀--不大于25μm,射流元件--10μm左右。7.液压传动中常用的液压泵分为哪些类型? 答:1)按液压泵输出的流量能否调节分类有定量泵和变量泵。定量泵:液压泵输出流量不能调节,即单位时间内输出的油液体积是一定的。变量泵:液压泵输出流量可以调节,即根据系统的需要,泵输出不同的流量。

2)按液压泵的结构型式不同分类有齿轮泵(外啮合式、内啮合式)、叶片泵(单作用式、双作用式)、柱塞泵(轴向式、径向式)螺杆泵。

8.如果与液压泵吸油口相通的油箱是完全封闭的,不与大气相通,液压泵能否正常工作? 答:液压泵是依靠密闭工作容积的变化,将机械能转化成压力能的泵,常称为容积式泵。液压泵在机构的作用下,密闭工作容积增大时,形成局部真空,具备了吸油条件;又由于油箱与大气相通,在大气压力作用下油箱里的油液被压入其内,这样才能完成液压泵的吸油过程。如果将油箱完全封闭,不与大气相通,于是就失去利用大气压力将油箱的油液强行压入泵内的条件,从而无法完成吸油过程,液压泵便不能工作了。

9.什么叫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最高压力和额定压力?三者有何关系? 答: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是指液压泵在实际工作时输出油液的压力,即油液克服阻力而建立起来的压力。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与外负载有关,若外负载增加,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升高。液压泵的最高工作压力是指液压泵的工作压力随外载的增加而增加,当工作压力增加到液压泵本身零件的强度允许值和允许的最大泄漏量时,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就不再增加了,这时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为最高工作压力。

液压泵的额定压力是指液压泵在工作中允许达到的最高工作压力,即在液压泵铭牌或产品样本上标出的压力。

考虑液压泵在工作中应有一定的压力储备,并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和容积效率,通常它的工作压力应低于额定压力。在液压系统中,定量泵的工作压力由溢流阀调定,并加以稳定;变量泵的工作压力可通过泵本身的调节装置来调整。应当指出,千万不要误解液压泵的输出压力就是额定压力,而是工作压力。

10.什么叫液压泵的排量,流量,理论流量,实际流量和额定流量?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液压泵的排量是指泵轴转一转所排出油液的体积,常用V表示,单位为ml/r。液压泵的排量取决于液压泵密封腔的几何尺寸,不同的泵,因参数不同,所以排量也不一样。

液压泵的流量是指液压泵在单位时间内输出油液的体积,又分理论流量和实际流量。

理论流量是指不考虑液压泵泄漏损失情况下,液压泵在单位时间内输出油液的体积,常用qt表示,单位为l/min(升/分)。排量和理论流量之间的关系是: 式中n——液压泵的转速(r/min);q——液压泵的排量(ml/r)

实际流量q是指考虑液压泵泄漏损失时,液压泵在单位时间内实际输出的油液体积。由于液压泵在工作中存在泄漏损失,所以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小于理论流量。

额定流量qs是指泵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工作时,实际输出的流量。泵的产品样本或铭牌上标出的流量为泵的额定流量。

11.什么叫液压泵的流量脉动?对工作部件有何影响?哪种液压泵流量脉动最小?

答:液压泵在排油过程中,瞬时流量是不均匀的,随时间而变化。但是,在液压泵连续转动时,每转中各瞬时的流量却按同一规律重复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液压泵的流量脉动。液压泵的流量脉动会引起压力脉动,从而使管道,阀等元件产生振动和噪声。而且,由于流量脉动致使泵的输出流量不稳定,影响工作部件的运动平稳性,尤其是对精密的液压传动系统更为不利。通常,螺杆泵的流量脉动最小,双作用叶片泵次之,齿轮泵和柱塞泵的流量脉动最大。12.齿轮泵的径向力不平衡是怎样产生的?会带来什么后果?消除径向力不平衡的措施有哪些?

答:齿轮泵产生径向力不平衡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液体压力产生的径向力。这是由于齿轮泵工作时,压油腔的压力高于吸油腔的压力,并且齿顶圆与泵体内表面存在径向间隙,油液会通过间隙泄漏,因此从压油腔起沿齿轮外缘至吸油腔的每一个齿间内的油压是不同的,压力逐渐递减。二是齿轮传递力矩时产生的径向力。这一点可以从被动轴承早期磨损得到证明,径向力的方向通过齿轮的啮合线,使主动齿轮所受合力减小,使被动齿轮所受合力增加。三是困油现象产生的径向力,致使齿轮泵径向力不平衡现象加剧。

齿轮泵由于径向力不平衡,把齿轮压向一侧,使齿轮轴受到弯曲作用,影响轴承寿命,同时还会使吸油腔的齿轮径向间隙变小,从而使齿轮与泵体内产生摩擦或卡死,影响泵的正常工作。

消除径向力不平衡的措施: 1)缩小压油口的直径,使高压仅作用在一个齿到两个齿的范围,这样压力油作用在齿轮上的面积缩小了,因此径向力也相应减小。有些齿轮泵,采用开压力平衡槽的办法来解决径向力不平衡的问题。如此有关零件(通常在轴承座圈)上开出四个接通齿间压力平衡槽,并使其中两个与压油腔相通,另两个与吸油腔相通。这种办法可使作用在齿轮上的径向力大体上获得平衡,但会使泵的高低压区更加接近,增加泄漏和降低容积效率。

13.为什么称单作用叶片泵为非卸荷式叶片泵,称双作用叶片泵为卸荷式叶片泵?

答:由于单作用式叶片泵的吸油腔和排油腔各占一侧,转子受到压油腔油液的作用力,致使转子所受的径向力不平衡,使得轴承受到的较大载荷作用,这种结构类型的液压泵被称作非卸荷式叶片泵。因为单作用式叶片泵存在径向力不平衡问题,压油腔压力不能过高,所以一般不宜用在高压系统中。双作用叶片泵有两个吸油腔和两个压油腔,并且对称于转轴分布,压力油作用于轴承上的径向力是平衡的,故又称为卸荷式叶片泵。

14.双作用叶片泵如果要反转,而保持其泵体上原来的进出油口位置不变,应怎样安装才行? 答:要使一个向前倾斜的双作用叶片泵反转,而反转时仍保持叶片前倾状态,须将泵拆开后,把转子及其上的叶片,定子和配流盘一块翻转180°(即翻转过去),这样便可保持其转子叶片仍处于前倾状态。但也由于是反转了,吸油口便成了压油口,而压油口又变成了吸油口。为了保持其泵体上原有的进出油口不变,在翻转180°的基础上,再将它们绕转子的轴线转90°,然后再用定位销将定子,配流盘在泵体上相对应的孔中穿起来,将泵装好即可。15.限压式变量叶片泵适用于什么场合?有何优缺点?

答: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流量压力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在泵的供油压力小于p限时,流量按AB段变化,泵只是有泄漏损失,当泵的供油压力大于p限时,泵的定子相对于转子的偏心距e减小,流量随压力的增加而急剧下降,按BC曲线变化。由于限压式变量泵有上述压力流量特性,所以多应用于组合机床的进给系统,以实现快进→工进→快退等运动;限压式变量叶片泵也适用于定位、夹紧系统。当快进和快退,需要较大的流量和较低的压力时,泵在AB段工作;当工作进给,需要较小的流量和较高的压力时,则泵在BC段工作。在定位﹑夹紧系统中,当定位、夹紧部件的移动需要低压、大流量时,泵在AB段工作;夹紧结束后,仅需要维持较高的压力和较小的流量(补充泄漏量),则利用C点的特性。总之,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输出流量可根据系统的压力变化(即外负载的大小),自动地调节流量,也就是压力高时,输出流量小;压力低时,输出流量大。

优缺点:1)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根据负载大小,自动调节输出流量,因此功率损耗较小,可以减少油液发热。2)液压系统中采用变量泵,可节省液压元件的数量,从而简化了油路系统。3)泵本身的结构复杂,泄漏量大,流量脉动较严重,致使执行元件的运动不够平稳。4)存在径向力不平衡问题,影响轴承的寿命,噪音也大。16.什么是双联泵?什么是双级泵? 答:双联泵:同一根传动轴带动两个泵的转子旋转,泵的吸油口是公共的,压油口各自分开。泵输出的两股流量可单独使用,也可并联使用。双级泵:同一根传动轴带动两个泵的转子旋转,第一级泵输出的具有一定压力的油液进入第二级泵,第二级泵将油液进一步升压输出。因此双级泵具有单泵两倍的压力。

17.什么是困油现象?外啮合齿轮泵、双作用叶片泵和轴向柱塞泵存在困油现象吗?它们是如何消除困油现象的影响的?

答:液压泵的密闭工作容积在吸满油之后向压油腔转移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闭死容积。如果这个闭死容积的大小发生变化,在闭死容积由大变小时,其中的油液受到挤压,压力急剧升高,使轴承受到周期性的压力冲击,而且导致油液发热;在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又因无油液补充产生真空,引起气蚀和噪声。这种因闭死容积大小发生变化导致压力冲击和气蚀的现象称为困油现象。困油现象将严重影响泵的使用寿命。原则上液压泵都会产生困油现象。外啮合齿轮泵在啮合过程中,为了使齿轮运转平稳且连续不断吸、压油,齿轮的重合度ε必须大于1,即在前一对轮齿脱开啮合之前,后一对轮齿已进入啮合。在两对轮齿同时啮合时,它们之间就形成了闭死容积。此闭死容积随着齿轮的旋转,先由大变小,后由小变大。因此齿轮泵存在困油现象。为消除困油现象,常在泵的前后盖板或浮动轴套(浮动侧板)上开卸荷槽,使闭死容积限制为最小,容积由大变小时与压油腔相通,容积由小变大时与吸油腔相通。

在双作用叶片泵中,因为定子圆弧部分的夹角>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两叶片的夹角,所以在吸、压油配流窗口之间虽存在闭死容积,但容积大小不变化,所以不会出现困油现象。但由于定子上的圆弧曲线及其中心角都不能做得很准确,因此仍可能出现轻微的困油现象。为克服困油现象的危害,常将配油盘的压油窗口前端开一个三角形截面的三角槽,同时用以减少油腔中的压力突变,降低输出压力的脉动和噪声。此槽称为减振槽。

在轴向柱塞泵中,因吸、压油配流窗口的间距≥缸体柱塞孔底部窗口长度,在离开吸(压)油窗口到达压(吸)油窗口之前,柱塞底部的密闭工作容积大小会发生变化,所以轴向柱塞泵存在困油现象。人们往往利用这一点,使柱塞底部容积实现预压缩(预膨胀),待压力升高(降低)接近或达到压油腔(吸油腔)压力时再与压油腔(吸油腔)连通,这样一来减缓了压力突变,减小了振动、降低了噪声。18.柱塞缸有何特点?

答:1)柱塞端面是承受油压的工作面,动力是通过柱塞本身传递的。

2)柱塞缸只能在压力油作用下作单方向运动,为了得到双向运动,柱塞缸应成对使用,或依靠自重(垂直放置)或其它外力实现。3)由于缸筒内壁和柱塞不直接接触,有一定的间隙,因此缸筒内壁不用加工或只做粗加工,只需保证导向套和密封装置部分内壁的精度,从而给制造者带来了方便。

4)柱塞可以制成空心的,使重量减轻,可防止柱塞水平放置时因自重而下垂。19.液压缸为什么要密封?哪些部位需要密封?常见的密封方法有哪几种? 答:液压缸高压腔中的油液向低压腔泄漏称为内泄漏,液压缸中的油液向外部泄漏叫做外泄漏。由于液压缸存在内泄漏和外泄漏,使得液压缸的容积效率降低,从而影响液压缸的工作性能,严重时使系统压力上不去,甚至无法工作;并且外泄漏还会污染环境,因此为了防止泄漏的产生,液压缸中需要密封的地方必须采取相应的密封措施。液压缸中需要密封的部位有:活塞、活塞杆和端盖等处。

常用的密封方法有三种:1)间隙密封这是依靠两运动件配合面间保持一很小的间隙,使其产生液体摩擦阻力来防止泄漏的一种密封方法。用该方法密封,只适于直径较小、压力较低的液压缸与活塞间密封。为了提高间隙密封的效果,在活塞上开几条环形槽,这些环形槽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提高间隙密封的效果,当油液从高压腔向低压腔泄漏时,由于油路截面突然改变,在小槽内形成旋涡而产生阻力,于是使油液的泄漏量减少;另一是阻止活塞轴线的偏移,从而有利于保持配合间隙,保证润滑效果,减少活塞与缸壁的磨损,增加间隙密封性能。2)橡胶密封圈密封按密封圈的结构形式不同有O型、Y型、Yx型和V型密封圈,O形密封圈密封原理是依靠O形密封圈的预压缩,消除间隙而实现密封。Y型、Yx型和V型密封圈是依靠密封圈的唇口受液压力作用变形,使唇口贴紧密封面而进行密封,液压力越高,唇边贴得越紧,并具有磨损后自动补偿的能力。3)橡塑组合密封装置由O型密封圈和聚四氟乙烯做成的格来圈或斯特圈组合而成。这种组合密封装置是利用O型密封圈的良好弹性变形性能,通过预压缩所产生的预压力将格来圈或斯特圈紧贴在密封面上起密封作用。O型密封圈不与密封面直接接触,不存在磨损、扭转、啃伤等问题,而与密封面接触的格来圈或斯特圈为聚四氟乙烯塑料,不仅具有极低的摩擦因素(0.02~0.04,仅为橡胶的1/10),而且动、静摩擦因素相当接近。此外因具有自润滑性,与金属组成摩擦付时不易粘着;启动摩擦力小,不存在橡胶密封低速时的爬行现象。此种密封不紧密封可靠、摩擦力低而稳定,而且使用寿命比普通橡胶密封高百倍,应用日益广泛。20.液压缸为什么要设缓冲装置?

答:当运动件的质量较大,运动速度较高时,由于惯性力较大,具有较大的动量。在这种情况下,活塞运动到缸筒的终端时,会与端盖发生机械碰撞,产生很大的冲击和噪声,严重影响加工精度,甚至引起破坏性事故,所以在大型、高压或高精度的液压设备中,常常设有缓冲装置,其目的是使活塞在接近终端时,增加回油阻力,从而减缓运动部件的运动速度,避免撞击液压缸端盖。

21.液压缸工作时为什么会出现爬行现象?如何解决? 答:液压缸工作时出现爬行现象的原因和排除方法如下: 1)缸内有空气侵入。应增设排气装置,或者使液压缸以最大行程快速运动,强迫排除空气。2)液压缸的端盖处密封圈压得太紧或太松。应调整密封圈使之有适当的松紧度,保证活塞杆能用手来回平稳地拉动而无泄漏。

3)活塞与活塞杆同轴度不好。应校正、调整。

4)液压缸安装后与导轨不平行。应进行调整或重新安装。5)活塞杆弯曲。应校直活塞杆。6)活塞杆刚性差。加大活塞杆直径。

7)液压缸运动零件之间间隙过大。应减小配合间隙。

8)液压缸的安装位置偏移。应检查液压缸与导轨的平行度,并校正。9)液压缸内径线性差(鼓形、锥形等)。应修复,重配活塞。10)缸内腐蚀、拉毛。应去掉锈蚀和毛刺,严格时应镗磨。

11)双出杆活塞缸的活塞杆两端螺帽拧得太紧,使其同心不良。应略松螺帽,使活塞处于自然状态。

22.液压马达和液压泵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液压马达和液压泵的相同点:1)从原理上讲,液压马达和液压泵是可逆的,如果用电机带动时,输出的是液压能(压力和流量),这就是液压泵;若输入压力油,输出的是机械能(转矩和转速),则变成了液压马达。2)从结构上看,二者是相似的。3)从工作原理上看,二者均是利用密封工作容积的变化进行吸油和排油的。对于液压泵,工作容积增大时吸油,工作容积减小时排出高压油。对于液压马达,工作容积增大时进入高压油,工作容积减小时排出低压油。

液压马达和液压泵的不同点:1)液压泵是将电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的转换装置,输出流量和压力,希望容积效率高;液压马达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为机械能的装置,输出转矩和转速,希望机械效率高。因此说,液压泵是能源装置,而液压马达是执行元件。2)液压马达输出轴的转向必须能正转和反转,因此其结构呈对称性;而有的液压泵(如齿轮泵、叶片泵等)转向有明确的规定,只能单向转动,不能随意改变旋转方向。3)液压马达除了进、出油口外,还有单独的泄漏油口;液压泵一般只有进、出油口(轴向柱塞泵除外),其内泄漏油液与进油口相通。4)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比液压泵低;通常液压泵的工作转速都比较高,而液压马达输出转速较低。另外,齿轮泵的吸油口大,排油口小,而齿轮液压马达的吸、排油口大小相同;齿轮马达的齿数比齿轮泵的齿数多;叶片泵的叶片须斜置安装,而叶片马达的叶片径向安装;叶片马达的叶片是依靠根部的燕式弹簧,使其压紧在定子表面,而叶片泵的叶片是依靠根部的压力油和离心力作用压紧在定子表面上。23.液压控制阀有哪些共同点?应具备哪些基本要求? 答:液压控制阀的共同点:1)结构上,所有的阀都由阀体、阀芯和操纵机构三部分组成。2)原理上,所有的阀都是依靠阀口的开、闭来限制或改变油液的流动和停止的。3)只要有油液流经阀口,都要产生压力降和温度升高等现象,通过阀口的流量满足压力流量方程,式中A为阀口通流面积,Δp为阀口前后压力差。

对液压控制阀的基本要求:1)动作灵敏,工作可靠,冲击和振动尽量小。2)阀口全开时,油液通过阀口时的压力损失要小。3)阀口关闭时密封性能好,不允许有外泄漏。4)所控制的参数(压力或流量)稳定,受外干扰时变化量小。4)结构要简单紧凑、安装调试维护方便、通用性好。

24.使用液控单向阀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控制压力,否则不能打开液控单向阀。

2)液控单向阀阀芯复位时,控制活塞的控制油腔的油液必须流回油箱。3)防止空气侵入到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路。

4)在采用液控单向阀的闭锁回路中,因温度升高往往引起管路内压力上升。为了防止损坏事故,可设置安全阀。

5)作充液阀使用时,应保证开启压力低、过流面积大。

6)在回路和配管设计时,采用内泄式液控单向阀,必须保证液流出口侧不能产生影响活塞动作的高压,否则控制活塞容易反向误动作。如果不能避免这种高压,则采用外泄式液控单向阀。

25.什么是换向阀的“位”与“通”?各油口在阀体什么位置? 答:1)换向阀的“位”:为了改变液流方向,阀芯相对于阀体应有不同的工作位置,这个工作位置数叫做“位”。职能符号中的方格表示工作位置,三个格为三位,两个格为二位。换向阀有几个工作位置就相应的有几个格数,即位数。2)换向阀的“通”:当阀芯相对于阀体运动时,可改变各油口之间的连通情况,从而改变液体的流动方向。通常把换向阀与液压系统油路相连的油口数(主油口)叫做“通”。3)换向阀的各油口在阀体上的位置:通常,进油口P位于 阀体中间,与阀孔中间沉割槽相通;回油口O位于P口的侧面,与阀孔最边的沉割槽相通;工作油口A、B位于P口的上面,分别与P两侧的沉割槽相通;泄漏口L位于最边位置。26.选择三位换向阀的中位机能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1)系统保压当换向阀的P口被堵塞时,系统保压。这时液压泵能用于多执行元件液压系统。

2)系统卸载当油口P和O相通时,整个系统卸载。

3)换向平稳性和换向精度当工作油口A和B各自堵塞时,换向过程中易产生液压冲击,换向平稳性差,但换向精度高。反之,当油口A和B都与油口O相通时,换向过程中机床工作台不易迅速制动,换向精度低,但换向平稳性好,液压冲击也小。

4)启动平稳性换向阀中位,如执行元件某腔接通油箱,则启动时该腔因无油液缓冲而不能保证平稳启动。

5)执行元件在任意位置上停止和浮动当油口A和B接通,卧式液压缸和液压马达处于浮动状态,可以通过手动或机械装置改变执行机构位置;立式液压缸则因自重不能停止在任意位置。

27.电液换向阀有何特点?如何调节它的换向时间?

答:1)电液换向阀的特点:电液换向阀由电磁换向阀和液动换向阀两部分组成,其中电磁换向阀起先导阀作用,而液动换向阀起主阀作用,控制执行元件的主油路。它换向平稳,但换向时间长;允许通过的流量大,是大流量阀。

2)换向时间的调节:电液换向阀的换向时间可由单向阀进行调节。如图,当1DT通电时,液动换向阀的阀芯向右移动的速度(即换向时间)可用改变节流阀4开度的办法进行调节;2DT通电时,液动换向阀向左移动的速度(即换向时间)可用改变节流阀3的开度的办法进行调节。节流阀开度大,则回油速度高,即换向时间短;反之,则低,换向时间长。28.溢流阀在液压系统中有何功用?

答:溢流阀在液压系统中很重要,特别是定量泵系统,没有溢流阀几乎不可能工作。它的主要功能有如下几点: 1)起稳压溢流作用用定量泵供油时,它与节流阀配合,可以调节和平衡液压系统中的流量。在这种场合下,阀口经常随着压力的波动而开启,油液经阀口流回油箱,起稳压溢流作用。2)起安全阀作用避免液压系统和机床因过载而引起事故。在这种场合下,阀门平时是关闭的,只有负载超过规定的极限时才开启,起安全作用。通常,把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比系统最高压力调高10~20%。

3)作卸荷阀用由先导型溢流阀与二位二通电磁阀配合使用,可使系统卸荷。

4)作远程调压阀用用管路将溢流阀的遥控口接至调节方便的远程调节进口处,以实现远控目的。

5)作高低压多级控制用换向阀将溢流阀的遥控口和几个远程调压阀连接,即可实现高低压多级控制。

6)用于产生背压将溢流阀串联在回油路上,可以产生背压,使执行元件运动平稳。此时溢流阀的调定压力低,一般用直动式低压溢流阀即可。29.何谓溢流阀的开启压力和调整压力?

答:当油压对阀芯的作用力大于弹簧预紧力时,阀芯开启,高压油便通过阀口溢流回油箱。将溢流阀开始溢流时打开阀口的压力称为开启压力。溢流阀开始溢流时,阀的开口较小,溢流量较少。随着阀口的溢流量增加,阀芯升高,弹簧进一步被压缩,油压上升。当溢流量达到额定流量时,阀芯上升到一定高度,这时的压力为调整压力。30.使用顺序阀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由于执行元件的启动压力在调定压力以下,系统中压力控制阀又具有压力超调特性,因此控制顺序动作的顺序阀的调定压力不能太低,否则会出现误动作。

2)顺序阀作为卸荷阀使用时,应注意它对执行元件工作压力的影响。由于卸荷阀也可以调整压力,旋紧调整螺钉,压紧弹簧,使卸荷的调定压力升高;旋松调整螺钉,放松弹簧,使卸荷的调定压力降低,这就使系统工作压力产生了差别,应充分注意。

3)顺序阀作为平衡阀使用时,要求它必须具有高度的密封性能,不能产生内部泄漏,使它能长时间保持液压缸所在位置,不因自重而下滑。31.试比较先导型溢流阀和先导型减压阀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溢流阀与减压阀同属压力控制阀,都是由液压力与弹簧力进行比较来控制阀口动作;两阀都可以在先导阀的遥控口接远程调压阀实现远控或多级调压。差别:1)溢流阀阀口常闭,进出油口不通;减压阀阀口常开,进出油口相通。2)溢流阀为进口压力控制,阀口开启后保证进口压力稳定;减压阀为出口压力控制,阀口关小后保证出口压力稳定。3)溢流阀出口接油箱,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经阀体内流道内泄至出口;减压阀出口压力油去工作,压力不为零,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有单独的油口引回油箱。32.影响节流阀的流量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1)节流阀前后压力差的影响。压力差变化越大,流量q的变化也越大。

2)指数m的影响。m与节流阀口的形状有关,m值大,则对流量的影响也大。节流阀口为细长孔(m=1)时比节流口为薄壁孔(m=0.5)时对流量的影响大。

3)节流口堵塞的影响。节流阀在小开度时,由于油液中的杂质和氧化后析出的胶质、沥青等以及极化分子,容易产生部分堵塞,这样就改变了原来调节好的节流口通流面积,使流量发生变化。一般节流通道越短,通流面积越大,就越不容易堵塞。为了减小节流口堵塞的可能性,节流口应采用薄壁的形式。

4)油温的影响。油温升高,油的粘度减小,因此使流量加大。油温对细长孔影响较大,而对薄壁孔的影响较小。

33.为什么调速阀能够使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稳定?

液压与气动复习试题 篇2

液压与气动技术在工业、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该课程已经成为机械类必修课程。考试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 一方面可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另一方面可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 帮助教师和学生发现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而改进课程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建立试题库系统进行考试是十分必要的, 这也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试题库的建设, 首先实现了试题的优化选取, 解决了《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师出卷任务繁重的问题, 是实行教考分离的主要方式, 它符合教育科研的客观规律, 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其次通过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和丰富教学内容, 能够不断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为学生自学自测也提供了优质的试题平台,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试题库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 试题库系统的组成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覆盖面较广, 包括各种液压元件、液压回路、液压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所以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 能够考查学生对所学各部分重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考试涉及的题型也较多, 包括: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计算题等多种类型。另外, 由于分析题和计算题有时会包含一些液压职能符号及液压回路图, 所以在试题库系统设计时采用了对象存储, 将试题与答案分别按照一个对象存储到数据库中。为了对各种类型的试题操作方便, 把这些题型分别放置在不同的数据表中, 教师在使用该系统时,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题型进入不同的数据表, 对其中的试题进行各种操作。在每一个数据表中, 每一道试题和相应的答案作为一条记录保存在试题库系统的组成数据表中, 试题与答案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 便于教师对试题和答案进行修改和删除等操作。由于分析题和计算题有时会包含一些液压职能符号及液压回路图, 所以建立了专门保存图型的文件, 这些保存的图形与试题也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二) 试题库系统的功能

液压与气动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包括了基础理论、液压元件的结构及功能、液压回路设计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所以要求不但具有合理的试题库管理系统, 还要求具有科学的试题库自动组卷系统。根据试题库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试题库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提供不同题型, 不同难度的试题, 其难易程度分为容易、中等、偏难三类, 由教师自行选择, 可对试卷进行修改和调整。

2. 试题库具有很好的维护和管理功能, 进行试题的录入、修改、查询及删除等操作。

3.试题库能够自动组卷并生成相应答案, 输出打印。

整个题库包括试题库管理系统和自动组卷系统两部分, 用户可通过试题库系统进行添加试题、编辑试题及删除修改试题, 通过试题库组卷系统实现自动组卷, 并可随时进行编辑、浏览、打印等操作。在生成试卷过程中可同时生成标准答案, 和试卷形成配套文件, 便于以后阅卷工作。

三、试题库系统工作流程

(一) 试题添加工作流程

试题添加是题库管理的第一步,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一步质量的好坏 (这里的质量主要指的是试题的录入是否正确, 对于试题的质量, 主要与出题的老师有关, 系统无法控制) , 直接关系到试题库试题质量的好坏。对模拟考试系统接下来的功能是否可以正常实现, 有很大的影响。所以, 进行试题添加时除了需要题库管理员要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外, 系统本身还要充分考虑到题库管理员可能犯的错误, 以及题库内部的关联。用程序化的形式对试题的录入进行严格的限定。尽最大的努力确保试题录入的质量。

(二) 试题修改工作流程

试题修改也是题库管理模块重要的功能之一, 虽然系统录入时对进入试题库的试题做了严格的检测, 但是毕竟还有很多内容是系统无法检测的, 例如, 题目内容表述错误, 题目出现错字等等。另外, 由于试题是由题库管理员录入的, 在录入的过程中, 即使已经十分的注意, 出现差错也是难免的。试题修改功能为题库管理员提供了一个在一定范围之内对试题进行修改的功能, 使题库管理更人性化。

(三) 试题删除工作流程

当发现题库中某道试题存在严重错误不容易修改, 或者试题已经不用时, 我们要将试题进行删除。一是可以减小数据库的大小, 二是可以避免不用的试题再次被选入试卷。完成删除的试题将不会存在于试题库中, 所以, 在进行试题删除之前要进行严格的判断和多次的询问, 以减少由于题库管理员误操作把有效试题删除。

(四) 试题库组卷系统

组卷系统根据试题结构不同生成试卷, 依次在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中抽取要求数量的试题和答案, 分别按顺序放在两个Word文档中, 形成试卷和标准答案两个独立的文档, 如图1所示为试题库组卷系统窗口。

四、结束语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试题库的建立是实现教考分离, 推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该试题库功能齐全, 操作方便, 界面友好, 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并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试题库的建立使考试更加公正、公平, 试题更加标准化, 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要:《液压与气动技术》已成为各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 该试题库的建立不仅实现了教考分离, 使考试更加规范化, 而且减少了教师工作量。试题库的建立不仅可完成试题的添加、编辑、修改等功能, 还可进行自动组卷, 操作方便, 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液压与气动,试题库

参考文献

[1]关浩.液压传动试题库研究[J].液压气动.2000 (5) :3-4.

液压与气动复习试题 篇3

关键词:单招;机电;试题分析;复习浅析

一、单招《机械基础》《液压气动》试题情况

(一)2012年试题分析

1.判断题占8分:滑动轴承的润滑、表面热处理,气动、液压各一题(伸缩缸与液压泵)。

2.选择题占15分:螺旋传动的应用、联轴器特点、气动回路判别、蜗杆特点、偏心轮特点四题。

3.填空题占12分:齿轮加工、精度等级要求、齿数的要求及材料的力学性能四题。

4.问答题占30分:槽轮机构、蜗杆机构、锥齿轮的组合分析、轴的结构分析两题。

5.计算题占12分:滑移齿轮、锥齿轮、螺旋传动、摩擦轮传动的的组合机构分析计算一题。

6.综合题占43分:一题是四杆机构、凸轮机构与带传动组合机构分析;一题是液压传动综合回路分析。

(二)学生答题情况

这门学科题目变化较大,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学生灵活运用学科内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不善于运用基本的解题方法来分析综合性问题和一些未见题型。

可以看出,江苏省2012年单招高考《机械基础》《液压气动》试卷结构已从“稳中有变”的命题逐渐趋向于“强化基础,强调综合,重视应用”的模式。考纲在发生变化,职业中学的教学模式必须发生相应质的改变。

二、《机械基础》《液压气动》教学复习浅析

(一)复习方法

1.第一轮“夯实基础、注重应用”。对本课程的概念、规律、公式、法则系统地复习,使学生对书本具体内容进一步熟悉,能够形成学科间的知识体系,弄清知识与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因素。为此,在教学中要狠抓基础,在基础知识奠定的基础上配合设计的学案导学进行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做到融会贯通。

2.第二轮“查漏补缺、提升强化”。把握好难度,重点应加强学科重难点问题的渗透、交叉与综合,精选一些相对应例题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同时加强对一些综合性例题的练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此过程中了解学生在知识点中还存在的盲区,重点地查漏补缺,弥补一轮复习剩下的不足之处。

3.第三轮“综合练习、自行复习”。这阶段让学生接触综合性的练习,把前面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找出相互之间的联系并进行归纳总结,进而也提高了他们在高考中的适应能力与解题的速度。同时这阶段已到了考试的最后阶段,学生的心里比较紧张,给学生最后几天的自行复习时间,一方面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学生一个自行复习的空间,让他们发现自己还存在的不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及时找相关教师进行辅导,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再次研究高考考纲,思考并发现一些问题,及时地告知学生并进行补充。

(二)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抓点、抓线、抓面。综合考试,它考查的知识点不受知识覆盖面的限制,对考查点的选择更加自由,教材中的每一块内容都必须复习到,不能留有死角。同时还必须重视学科交叉或边缘的知识、常识性的知识,不能留有盲点。知识与知识之间抓共性点,连成线、铺成面,化散为集中,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熟悉与运用。

2.提高效率、改变教学方式。在复习课堂教学中,也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学习新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在概念的复习教学中,可针对所复习的概念设计问题组,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使学生了解概念(包括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自己归纳专业述语汇概念,整理知识结构,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应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探索解题思路,对某些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问题,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制订解题方案,然后各组之间进行交流。课堂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充分的交流机会,要转变观念,不能以课堂解决题量的多少来评价课堂效率,而应以学生能力是否得到提升来评价课堂效率,要坚决改变那种高密度、大容量,教师一讲到底,让学生死记“套路”的课堂教学方法。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首先,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在学习中如果不重這“源”而只在“流”中打圈子,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就会不彻底、不完全。其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对所学的知识内容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巩固记忆。再者,密切联系实际能使所学的知识活起来,有利于不断发展学生的智慧和才能。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能利用所学的知识理论去分析实际情况,去解决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应当解决的问题,以达学以致用之目的。

液压与气动技术教案6-1 篇4

Ⅰ、引入新课

复习基本回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功能

Ⅱ、讲授新课

电气-气动控制系统主要是控制电磁阀的换向,其特点是响应快,动作准确,在气动自动化应用中相当广泛。

电气-气动控制回路图包括气动回路和电气回路两部分。气动回路一般指动力部分,电气回路则为控制部分。通常在设计电气回路之前,一定要先设计出气动回路,按照动力系统的要求,选择采用何种形式的电磁阀来控制气动执行件的运动,从而设计电气回路。在设计中气动回路图和电气回路图必须分开绘制。在整个系统设计中,气动回路图按照习惯放置于电气回路图的上方或左侧。本内容主要介绍有关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及常用电气回路的设计。

1、常用电气元件基本符号

电气控制回路主要由按钮开关、行程开关、继电器及其触点、电磁铁线圈等组成。通过按钮或行程开关使电磁铁通电或断电,控制触点接通或断开被控制的主回路,这种回路也称为继电器控制回路。电路中的触点有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

(1)中间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由一个线圈、一个铁芯、衔铁、复位弹簧、一组触点及端子组成,如图13-2所示,由线圈产生的磁场来接通或断开触点。当继电器线圈流过电流时,衔铁就会在电磁吸力的作用下克服弹簧压力,使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当继电器线圈无电流时,电磁力消失,衔铁在返回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使常闭触点闭合,常开触点打开,图13-3为其线圈及触点符号。

继电器线圈消耗电力很小,故用很小的电流通过线圈即可使电磁铁激磁,而其控制的触点,可通过相当大的电压电流,此乃所谓继电器触点的容量放大机能。

(2)时间继电器(Timer)

时间继电器目前在电气控制回路中应用非常广泛。它与中间继电器相同之处是由线圈与触点构成,而不同的是当输入信号时,电路中的触点经过一定时间后才闭合或断开。

按照其输出触点的动作形式分为以下两种: ①延时闭合继电器—(On delay timer):当继电器线圈流过电流时,经过预置时间延时,继电器触点闭合;当继电器线圈无电流时,继电器触点断开。

②延时断开继电器—(Off delay tmer):当继电器线圈流过电流时,继电器触点闭合;当继电器线圈无电流时,经过预置时间延时,继电器触点断开。

2、电气回路图绘图原则

电气回路图通常以一种层次分明的梯形法表示,也称梯形图。它是利用电气元件符号进行顺序控制系统设计的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梯形图表示法可分为水平梯形回路图及垂直梯形回路图两种。

如图13-5所示为水平型电路图,图形上下两平行线代表控制回路图的电源线,称为母线。

梯形图的绘图原则为:

1、图形上端为火线,下端为接地线。

2、电路图的构成是由左而右进行。为便于读图,接线上要加上线号。

3、控制元件的连接线,接于电源母线之间,且应力求直线。

4、连接线与实际的元件配置无关,其由上而下,依照动作的顺序来决定。

5、连接线所连接的元件均以电气符号表示,且均为未操作时的状态。

6、在连接线上,所有的开关、继电器等的触点位置由水平电路的上侧的电源母线开始连接。

7、一个梯形图网络有多个梯级组成,每个输出元素(继电器线圈等)可构成一个梯级。

8、在连接线上,各种负载、如继电器、电磁线圈、指示灯等的位置通常是输出元素,要放在在水平电路的下侧。

9、在以上的各元件的电气符号旁注上文字符号。

3、基本电气回路

1.是门电路(YES)

是门电路是一种简单的通断电路,能实现是门逻辑电路。图为是门电路,按下按钮PB,电路1导通,继电器线圈K励磁,其常开触点闭合,电路2导通,指示灯亮。若放开按钮,则指示灯熄灭。

2.或门电路(OR)

如图所示的或门电路也称为并联电路。只要按下三个手动按钮中的任何一个开关使其闭合,就能使继电器线圈K通电。例如要求在一条自动生产线上的多个操作点可以进行作业。或门电路的逻辑方程为S=a+b+c。

3.与门电路(AND)

如图所示的与门电路也称为串联电路。只有将按钮a、b、c同时按下,则电流通过继电器线圈K。例如一台设备为防止误操作,保证安全生产,安装了两个启动按钮,只有操作者将两个气动按钮同时按下时,设备才能开始运行。与门电路的逻辑方程为S=a.b.c

4.自保持电路

自保持电路又称为记忆电路,在各种液、气压装置的控制电路中很常用,尤其是使用单电控电磁换向阀控制液、气压缸的运动时,需要自保持回路。

启动与停止信号同时到达时,输出是什么状态:如为启动则为启动优先,反之则为停止优先

5.互锁电路

互锁电路用于防止错误动作的发生,以保护设备、人员安全。如电机的正转与反转,气缸的伸出与缩回,为防止同时输入相互矛盾的动作信号,使电路短路或线圈烧坏,控制电路应加互锁功能。如图所示,按下按钮PB1,继电器线圈K1得电,第2条线上的触点K1闭合,继电器K1形成自保,第3条线上K1的常闭触点断开,此时若再按下按钮PB2,继电器线圈K2一定不会得电。同理,若先按按钮PB2,继电器线圈K2得电,继电器线圈K1也一定不会得电。

6.延时电路

随着自动化设备的功能和工序越来越复杂,各工序之间需要按一定的时间紧密巧妙地配合,要求各工序时间可在一定时间内调节,这需要利用延时电路来加以实现。延时控制分为两种,即延时闭合和延时断开。

如图a为延时闭合电路,当按下开关PB后,延时继电器T开始计时,经过设定的时间后,时间继电器触点闭合,电灯点亮。放开PB后,继电器T立即断开,电灯熄灭。图b为延时断开电路,当按下开关PB后,时间继电器T的触点也同时接通,电灯点亮,当放开PB后,延时断开继电器开始计时,到规定时间后,时间继电器触点T才断开,电灯熄灭。

(a)延时闭合(b)延时断开

延时电路

4、电气—气动程序回路设计

在设计电气—气动程序控制系统时,应将电气控制回路和气动动力回路分开画,两个图上的文字符号应一致,以便对照。

电气控制回路的设计方法有多种,本内容主要介绍直觉法。1. 用直觉法(经验法)设计电气回路图

用直觉法设计电气回路图即是应用气动的基本控制方法和自身的经验来设计。是用此方法设计控制电路的优点是:适用于较简单的回路设计,可凭藉设计者本身的积累经验,快速的设计出控制回路。但此方法的缺点是:设计方法较主观,对于较复杂的控制回路不宜设计。在设计电气回路图之前,必须首先设计好气动动力回路,确定与电气回路图有关的主要技术参数。在气动自动化系统中常用的主控阀有单电控两位三通换向阀、单电控两位五通换向阀、双电控两位五通换向阀、双电控三位五通换向阀四种。

用直觉法设计控制电路,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分清电磁换向阀的结构差异。(2)注意动作模式。

(3)对行程开关(或按钮开关)是常开触点还是常闭触点的判别。

(1)用两位五通单电控电磁换向阀控制单气缸运动

例1单气缸自动单往复回路:利用手动按钮控制单电控两位五通电磁阀来操纵单气缸实现单个循环。动力回路如图1(a),动作流程如下方框图表示,依照设计步骤完成1(b)所示电气回路图。

利用手动按钮控制单电控两位五通电磁阀来操纵单气缸实现单个循环。动力回路如图(a),动作流程如下方框图表示,依照设计步骤完成(b)所示电气回路图。

图 1 单气缸自动单往复回路 ①设计步骤

a.将启动按钮PB1及继电器K置于1号线上,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及电磁阀线圈YA置于3号线上。这样当PB1一按下,电磁阀线圈YA通电,电磁阀换向,活塞前进,完成方框1,2的要求。如图1(b)的1和3号线。

b.由于PB1为一点动按钮,手一放开,电磁阀线圈YA就会断电,则活塞后退。为使活塞保持前进状态,必须将继电器K所控制的常开触点接于2号线上,形成一自保电路,完成方框3的要求。如图1(b)的2号线。

c.将行程开关a1的常闭触点接于1号线上,当活塞杆压下a1,切断自保电路,电磁阀线圈YA断电,电磁阀复位,活塞退回,完成方框5的要求。图1(b)中的PB2为停止按钮。

②动作说明

a.将启动按钮PB1按下,继电器线圈K通电,控制2和3号线上所控制得常开触点闭合,继电器K自保,同时3号线接通,电磁阀线圈YA通电,活塞前进。

活塞杆压下行程开关a1,切断自保电路,1和2号线断路,继电器线圈K断电,K所控制的触点恢复原位。同时3号线断路,电磁阀线圈YA断电,活塞后退。例2 单气缸自动连续往复回路

动力回路如图2(a),动作流程如下方框图表示。依照设计步骤完成2(b)所示电气回路图。用直觉法(经验法)设计电气回路图

图 2 单气缸自动连续往复回路

①设计步骤

a.将启动按钮PB1及继电器K1置于1号线上,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1置于2号线上并与PB1并联和1号线形成一自保电路。在火线上加一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这样当PB1一按下,继电器K1线圈所控制的常开触点K1闭合,3、4和5号线上才接通电源。

b.为得到下一次循环的开始,必须多加一个行程开关,使活塞杆退回压到a0再次使电磁阀通电。为完成这一功能,a0以常开触点形式接于3号线上,系统在未起动之前活塞杆压在a0上,故a0的起始位置是接通的。

c.由图1 b稍加修改,即可得到电气回路图2(b)。②动作说明

a.启动按钮PB1按下,继电器线圈K1通电,2号线和火线上的K1所控制得常开触点闭合,继电器K1形成自保。

b.3号线接通,继电器K2通电,4和5号线上的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闭合,继电器K2形成自保。

c.5号线接通,电磁阀线圈YA通电,活塞前进。d.当活塞杆压下a1时,继电器线圈K2断电,K2所控制的常开触点恢复原位,继电器K2的自保电路断开,4和5号线断路,电磁阀线圈YA断电,活塞后退。

e.活塞退回压下a0时,继电器线圈K2又通电,电路动作由b开始。

f.如按下PB2,则继电器线圈K1和K2断电,活塞后退。PB2为急停或后退按钮。

例3单气缸延时单往复运动回路

动力回路如图3(a),位移—步骤图如图3(b),用直觉法(经验法)设计电气回路图 动作流程如下方框图表示,依照设计步骤完成3(c)所示电气回路图。

图 3单气缸延时单往复运动回路 ①设计步骤

a.将启动按钮PB1及继电器K置于1号线上,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及电磁阀线圈YA置于4号线上,这样当PB1一按下,电磁阀线圈通电,完成方框1和2 的要求。

b.当PB1松开,电磁阀线圈YA断电,活塞后退。为使活塞保持前进,必须将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接于2号线上,且和PB1并联,和1号线构成一自保电路,从而完成方框3的要求。

c.将行程开关a1的常开触点和定时器线圈T连接于3号线上。当活塞杆前进压下a1时,定时器动作,计时开始,如此完成方框4的要求。d.定时器T的常闭触点接于1号线上。当定时器动作,计时终止,定时器的触点T断开,电磁阀线圈YA断电,活塞后退,从而完成方框5、6和7的要求。如图3(c)所示。②动作说明

a.按下按钮PB1,继电器线圈K通电,2和4号线上K所控制的常开触点闭合,继电器K形成自保。且4号通路,电磁铁线圈YA通电,活塞前进。

b.活塞杆压下a1,定时器动作,经过设定时间T,定时器所控制的常闭触点断开,继电器K断电,继电器所控制的触点复位。

c.4号线开路,电磁铁线圈YA断电,活塞后退。

d.活塞杆一离开a1,定时器线圈T断电,其所控制的常闭触点复位。

总结:

用两位五通双电控电磁换向阀控制单气缸运动

用直觉法(经验法)设计电气回路图

由上所述,使用单电控电磁阀控制气缸运动,由于电磁阀的特性,控制电路上必须有自保电路。而两位五通双电控电磁阀有记忆功能,且阀芯的切换只要一个脉冲信号即可,控制电路上不必考虑自保,电气回路的设计简单。

四、问题探究

双缸往复回路的实现

Ⅲ.本课小结

Ⅳ.布置作业

项目八 电气-气动程序控制回路的设计

Ⅰ、引入新课

复习电气回路的基本组成及搭建方法。

Ⅱ、讲授新课

(2)用两位五通双电控电磁换向阀控制单气缸运动 例-4 单气缸自动单往复回路

利用手动按钮使气缸前进,到达预定位置自动后退。动力回路如图4a,动作流程如下方框图表示,依照设计步骤完成4b所示电气回路图。

①设计步骤 图 4单气缸自动单往复回路 a.将启动按钮PB1和电磁阀线圈YA1置于1号线上。当PB1一按下立即放开,线圈YA1通电,电磁阀换项,活塞前进,达到方框1、2和3的要求。

b.将行程开关a1以常开触点的形式和线圈YA0置于2号线上。当活塞前进压下a1时,YA0通电,电磁阀复位,活塞后退,完成方框和5的要求。电路如图4(b)所示。

①设计步骤

a.将启动按钮PB1和继电器线圈K置于1号线上,K所控制的常开触点接与2号线上。当按下PB1后立即放开,2号线上K的常开触点闭合,继电器K自保,则3和4号线有电。

b.电磁铁线圈YA1置于3号线上。当按下PB1,线圈YA1通电,电磁阀换项,活塞前进,完成方框1、2和3的要求。用直觉法(经验法)设计电气回路图 例5 单气缸自动连续往复回路

图 5单气缸自动连续往复回路

c.行程开关a1以常开触点的形式和电磁铁线圈YA0接于4号线上。当活塞杆前进压下a1时,线圈YA0通电,电磁阀复位,气缸活塞后退,完成方框4的要求。

d.为得到下一次循环,必须加一个起始行程开关a0,使活塞杆后退,压下a0时,将信号传给线圈YA1,使YA1再通电。为完成此项工作,a0以常开触电的形式接与3号线上。系统在未启动之前,活塞在起始点位置,a0被活塞杆压住,故其起始状态为接通状态。PB2为停止按钮。电路如图5(b)所示。

四、问题探究

双缸往复回路的实现 Ⅲ.本课小结

气动与液压传动教学方法论文 篇5

《气动与液压传动》是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主要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知识,了解液压与气压元件的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其图形符号的画法,并熟悉一些典型回路的连接与设计方法等。中职学校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机电设备操作、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设备与产品维修、自动化生产线运行与维护、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岗位的职业。而大多数生产线上又是以气压传动为主,因而详细讲授气压传动部分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传统高教版《液压与气压传动》教材偏重于液压传动部分,其内容占据全书内容的80%左右,气动部分的内容仅占20%,而且实践知识讲解得较少。笔者深入企业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了理论课教学内容,制定了应用性较强的教学计划,并调整液压与气动部分的讲授比例为60%与40%,使得理论讲授与实际需求相匹配[1]。

2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中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我们的学生理论基础参差不齐,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们在讲解基本理论知识时注重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回顾旧知识,这样尽量能使基础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例如,我们在讲授“液体流动的伯努利方程”时,由于液体在流动的时候具有多种能量的变化,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损失,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所以,教师在讲课时应注重运用启发式,在讲授能量流动特点的同时帮助学生回顾液体静力学及其他的一些相关的基本知识,使前后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启发式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热情[2]。

3注重联系生活中的实例

讲课时注重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这么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学习愿望是学生学好每门课程的前提。老师如若照本宣科,不考虑学生是否接受他所讲授的知识,是否对所学知识有兴趣全然不顾的话,收到的教学效果可能会事倍功半。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不仅应该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能够讲出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举出大量实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例如:在“绪论”内容的讲授上,我们可以举出机床工作台的移动,起重机吊重物、千斤顶举重物、水库闸门的开关等动画实例;在讲“气压传动”时我们可以举出气动的升降台,汽车的刹车系统,汽车门的启闭等动画等等。总之,举出大量的实例,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4注重教学中的实操环节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的层次需求在不断地提高,用人单位要求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不但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经验积累得出结论: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辽宁煤炭技师学院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理念先进,实训实验设备齐全。利用这一优势,在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我们加大了实训课程的比例,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该校液压传动和气动传动两大块分别有实训室。液压传动装置采用的是天煌教仪THPYC-1A型液压传动与PLC实训装置;气压传动装置采用的是三向教仪SX-QPC-08A型气动PLC控制实验台。通过在实验台上的实训,学生认识了组成各种回路中的这些基本元件,如换向阀、溢流阀、节流阀等基本元器件结构,并学会运用这些元件组成其他功能的回路,从而增强了设计及动手能力,也为适应今后工作中的不同需求奠定了基础[4]。老师给出实验要求和固定的实验元件,让学生自己根据所给出的实验要求和实验元件设计一个回路,并要求这些回路可以完成既定的功能。如我们让学生设计一个逻辑速度控制回路,该回路要求通过两个启动按钮开关中的任意一个控制具有排气节流控制的气缸向前运动,当活塞杆运行至最前端且按下行程开关按钮时,气缸活塞杆迅速回程。给定的元件有双作用气缸、单向节流阀、双气控二位五通阀(4个)、或门型梭阀、与门型梭阀。要求学生在系统上组装这一回路,并验证自己设计的回路是否正确。根据实训要求,学生各自运用所学知识,并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出回路的连接方法。然后再让学生在SX-QPC-08A型气动PLC控制实验台上进行设计、连接。要完成连接工作,需要学生在众多的元器件中找出回路中所需要的各种阀类、缸体等元件,然后在工作面板上组成该系统的回路,并在连接后的回路上验证所设计回路是否准确。通过这样的连线,学生对各种元器件有了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左建民.液压与气压传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

[2]兰建设.液压与气压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纪正君.液压与气压传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5.

《液压气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篇6

出版说明

第2版前言

第l版前言

本书常用量及其符号、单位和换算关系

项目一液压与气压传动认识实训……·1

任务一概括了解液压传动……………………l

任务二概括了解气压传动……………………3

任务三液压与气压传动认识实训总结………4

任务四 了解液压与气动技术的

应用和发展……………………………5

思考题和习题……………………………………5

项目二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及组成………………………6

单元一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6

任务一选用液压油……………………………6一

任务二了解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和流量………9

任务三了解液压冲击和空穴现象…………14

思考题和习题…………………………………15

单元二液压动力装置………………………16

任务一液压泵工作原理及选用……………16

任务二液压泵性能实验……………………27

思考题和习题…………………………………30

单元三液压执行元件………………………31

任务一液压缸工作原理及选用……………31

任务二液压马达工作原理及选用…………40

思考题和习题…………………………………44

单元四液压控制元件及基本回路…………46 任务一方向控制阀工作原理及选用………47

任务二方向控制回路组成原理及

油路连接……………………………56

任务三压力控制阀工作原理及选用………58 任务四压力控制回路组成原理及

油路连接……………………………69

任务五流量控制阀工作原理及选用………74

思考题和习题…………………………………79

单元五速度控制回路………………………82

任务一调速回路组成原理及油路连接……82

任务二三种节流调速性能实验……………92

任务三快速运动回路组成原理

及油路连接…………………………96

任务四速度换接回路组成原理

及油路连接…………………………98

思考题和习题…………………………………100

单元六多执行元件控制回路………………10l

任务一顺序动作回路组成原理及

油路连接……………………………101

任务二同步回路组成原理及油路连接……103

思考题和习题…………………………………104

项目三液压传动系统实例…………一105 任务一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105

任务二数控机床液压系统…………………108

任务三KTl300V立式加工中心液压系统…110

思考题和习题……一…………………………·112

项目四 液压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和

故障分析………………………·115

任务一液压传动系统安装与调试…………115

任务二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119

思考题和习题…………………………………123

项目五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及组成………………………124

单元一气压传动的工作介质………………124

单元二气源装置……………………………125 任务一气源装置的作用和工作原理………125 任务二其他辅助元件的工作原理

及选用………………………………131

思考题和习题…………………………………135

单元三气压传动执行元件…………………136

任务一气缸组成原理及选用………………136

任务二气马达组成原理及选用……………140

思考题和习题…………………………………142

单元四气压传动控制元件及基本回路……142

任务一气压传动控制元件工作原理

及选用………………………………142

任务二气压传动基本回路组成原理及

气路连接……………………………152

任务三其他常用基本回路及

气路连接……………………………159

思考题和习题…………………………………163

顷目六气压传动系统实例…………..164 任务一气动机械手气压传动系统…………164

任务二门户自动开闭系统…………………166

任务三数控加工中心气动换刀系统………167

任务四气动生产线气压传动系统…………169

思考题和习题…………………………………174

顷目七气压传动系统安装调试和

故障分析…………………一175 任务一气压传动系统安装与调试…………175

任务二气压传动系统故障分析

与排除………………………………179

思考题和习题…………………………………183

顷目八阅读及选学内容…………….184 单元一其他液压控制阀及其应用…………184

任务一电液比例控制阀……………………184

任务二电液数字阀…………………………185

单元二液压辅助装置………………………186 任务一管件…………………………………186

任务二密封装置……………………………188

任务三过滤器………………………………191

任务四蓄能器………………………………193

任务五油箱、热交换器及压力表附件……195

单元三液压伺服系统及液压CAD 技术简介……………………………198

任务一液压仿形刀架工作原理……………199

任务二液压伺服系统基本类型……………201

任务三液压CAD技术简介………………204

思考题和习题…………………………………205

单元四气压传动逻辑元件简介……………206

任务一高压截止式逻辑元件………………206

任务二逻辑元件选用………………………208

思考题和习题…………………………………208

附录……………………………………..209 附表l 常用液压与气动元件

图形符号……………………………209

附表2常用工作介质的密度………………213

附表3常用石油型液压油的种类及

使用范围……………………………213

附表4各类液压泵的性能比较

及应用………………………………213

附表5常用换向阀的结构原理

及图形符号…………………………213

附表6三位换向阀的中位机能……………214

附表7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216

附表8常用气马达的特点及应用…………219

附表9-1气压系统常见故障及

排除方法…………………………219

附表9-2减压阀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220

附表9-3溢流阀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221 附表9-4方向阀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221

附表9-5空气过滤器常见故障及

排除方法…………………………222

附表9-6油雾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222

参考文献…………………………………223

《液压气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

《液压气动技术》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液压技术、气动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液压、气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性能特点,为从事自动化系统设计及使用维护方面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应安排在机械设计基础之后进行,学生应具有机械设计制造方面的基本知识,为学习本课程打好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

本课程重点阐述液压传动技术,气动技术的流体力学基础,主要液压、气动元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液压、气动系统的组成原理、特点及液压、气动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学生应掌握液压、气动系统的基础理论;熟悉液压、气动系统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系统的设计方法,了解液压气动元器件的结构。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电视录像、实验、课堂讨论、面授辅导等,课堂讲授以阐述基本理论和实际系统分析为主。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本课程教学要求包括:“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课内学时81(4.5学分),其中电视录像学时20,实验学时6,课堂讨论及其它4.5 教 学 内 容

绪论、液压传动理论基础 液压元件

基本回路、典型系统 系统设计 气动理论基础 气动元件 气动回路 气动系统设计 合计

课内学时 12 12 14 10 10 8 5 10 81

电视学时 实验学时 2 2

讨 论 0.5 1 1 1 0.5

0.5 4.5

其 它

二、教材

1.文字教材

本课程采用全一册统一教材,上篇讲述液压传动,下篇讲气压传动。包括基本教学内容,各章小结,习题及自学辅导,重点难点分析,课堂讨论及自测内容等。

教材名称:《液压气动技术》

2.音像教材 电视录像

3.辅助教材 CAI课件

三、考试

本课程考试采用命题考试方法,其中平时作业及实验占20%,以考试成绩及实验两项内容为考查学生获取本课程学分与否的依据,考试及格并完成作业及实验,可获得本课程学分。

考试内容要求:掌握层次60% 熟悉层次30%

了解层次10%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上篇液压传动

(一)绪论 1学时

内容: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液压传动中两个重要参数压力,流量及其相互关系,液压系统的组成及优缺点,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方法、要求。

要求:了解液压系统原理,液压系统的优缺点。

(二)液压传动的流体力学基础 11学时

内容:1.液压油的主要性质与选用

2.液体静力学基础

(1)静压力及性质(2)静力学基本方程(3)静压力对固体壁面的作用力

3.液体动力学基础

(1)基本概念(2)连续性方程(3)伯努利方程(4)动量方程

4.管路压力损失计算

(1)流体的流动状态(2)沿程及局部压力损失(3)管路系统压力损失计算

5.孔口及缝隙流动特性

(1)孔口液流特性(2)缝隙液流特性

6.液压冲击及空穴现象

(1)液压冲击(2)空穴现象

要求:本章是液压传动的理论基础,重点有两个,一是静力学基本方程,学生应能够正确应用该方程,二是动力学中三个方程,学生应掌握三个方程的应用,能利用方程解决具体问题的分析计算,熟习管路系统压力损失计算,其它内容可做一般了解。

(三)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4学时

内容;1.概述

(1)泵与马达基本工作原理(2)主要性能参数(3)分类

2.柱塞泵与马达

(1)轴向柱塞泵与马达(2)径向柱塞泵与马达(3)变量机构

3.叶片泵与叶片马达

(1)单作用叶片泵(2)双作用叶片泵

4.齿轮泵及马达

(1)外啮合齿轮泵与齿轮马达(2)内啮合齿轮泵

5.液压泵与马达的选用

要求;本章介绍液压系统中用到的泵及马达,学生应掌握各种型式的泵与马达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泵主要性能参数的计算;熟悉常用的轴向柱塞泵,马达;叶片泵及齿轮泵的结构,了解如何选用液压泵及马达。

(四)液压缸 2学时

内容:1.液压缸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1)活塞式缸(2)柱塞式缸(3)其它结构液压缸

2.液压缸的结构

(1)缸筒与端盖(2)活塞与活塞杆(3)密封装置(4)缓冲与排气装置

3.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1)主要尺寸计算(2)强度与刚度校核

要求:液压缸是系统的执行元件,本章重点是活塞式液压缸,学生应掌握活塞式缸的结构,性能特点,能对主要尺寸进行计算及校核,了解各种缸的结构特点,能正确选定缸的类型。

(五)液压阀 6学时

内容:1.阀的分类

2.方向控制阀

(1)单向阀(2)换向阀

3.压力阀

(1)溢流阀(2)减压阀(3)顺序阀(4)压力继电器

4.流量阀

(1)节流阀(2)调速阀

5.比例阀与插装式锥阀

(1)电液比例阀(2)插装式锥阀

要求:本章是液压元件的重点章节,学生应掌握阀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其中以溢流阀,调速阀为核心内容,要求学生能正确选择各种液压阀;熟悉阀类元件的结构及职能符号;对比例阀及锥阀可作一般了解。

(六)辅助装置 自学

内容:1.滤油器

(1)作用与精度(2)类型与结构(3)选用原则

2.蓄能器

(1)类型及特点(2)功能(3)容量计算

3.油箱及管件

(1)油箱结构(2)管道及管接头

要求:本章内容全部为了解内容。

(七)基本回路 12学时

内容:1.压力控制回路

(1)调压回路(2)卸荷回路(3)保压与平衡回路

2.速度控制回路

(1)节流调速回路(2)容积调速回路(3)容积-节流调速回路

3.方向控制回路

(1)启停回路(2)换向回路(3)锁紧回路

4.其它回路

(1)快速运动回路(2)速度换接回路(3)顺序动作回路(4)同步运动回路

要求:本章是液压传动系统的基础,重点内容是速度控制回路,学生应掌握三种调速回路的结构,性能特点,能正确分析调速回路;熟悉压力控制回路及换向回路;对其它回路可做一般了解。

(八)典型液压系统 2学时

内容:典型液压系统

(1)组合机床液压系统(2)注塑机液压系统(3)起贷机液压系统

要求:本章主要讲述如何读懂液压系统原理图,以组合机床液压系统为代表,学生应能够看懂一般复杂程度的系统原理图。

(九)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 10学时

内容:1.设计原则与依据

(1)明确要求(2)工况分析(3)参数计算(4)工况图绘制

2.拟定系统原理图

(1)拟定(选取)基本回路(2)系统综合

3.计算参数、选元件

计算参数,选择泵、阀、辅件等

4.液压系统的电器控制方法

(1)常用电磁铁及低压电控制技术(2)PLC控制(3)单片机控制

5.绘工作图、编写技术文件

(1)绘工作图(2)设计计算说明书

6.设计实例

要求:本章介绍了液压系统设计的方法、步骤、基本设计准则,学生应熟悉简单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了解电器控制方法

下篇 气压传动

(十)气动技术的基础知识 10学时

内容:1.气动技术应用及优缺点

2.气动系统组成及分类

3.空气性质及气体状态方程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湿空气(3)自由空气及析水量

4.气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1)连续性方程(2)能量方程

5.声速及气体管流特性

(1)声速(2)管流特性

6.气体元件的流通能力

(1)小孔流量特性

7.充放气时间与温度计算

(1)充气(2)放气

8.气阻,气容及延时环节

(1)气阻(2)气容(3)延时

要求:本章是气动技术的理论基础,重点是气体状态方程,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学生应掌握正确应用方程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能正确进行参数计算;熟悉气动技术的特点,了解气动系统的组成。

(十一)气源装置及气动辅件 2学时

内容:1.气源装置

(1)气源组成(2)空压机(3)后冷却器(4)油水分离器(5)贮气罐(6)干燥器

2.过滤器,油雾器

(1)分水滤气器(2)油雾器

3.辅件

(1)消声器(2)转换器(3)管道与接头

要求:本章介绍组成气源装置的各部分;学生应了解气源装置的组成原理及性能特点。

(十二)气动执行元件 2学时

内容:1.气缸分类及特点

2.常用气缸设计计算

(1)基本参数计算(2)结构特点

3.冲击气缸结构及工作原理

4.气缸特性及选用原则

5.气动马达

(1)分类(2)原理及特点(3)选择及应用

要求:本章介绍气动执行元件气缸与气动马达,重点为气缸设计计算,学生应掌握气缸的主要参数计算,熟悉气缸结构原理及选用原则,对气马达可做一般了解。

(十三)气动控制阀 2学时

内容:1.压力控制阀

(1)压力阀分类与功能(2)减压阀特性分析(3)顺序阀,安全阀

2.流量控制阀

(1)节流阀结构特性(2)单向节流阀(3)排气消声节流阀

3.方向控制阀

(1)方向阀分类(2)气控换向阀(3)电控换向阀(4)机控换向阀

4.控制阀的选择

要求:学生应掌握各类控制阀的工作原理,熟悉阀的控制方式和结构及其职能符号。

(十四)气动逻辑元件 2学时

内容:1.气动逻辑元件的分类及特点

2.高压截止式逻辑元件

3.高压膜片式逻辑元件

(1)三门(2)四门(3)或双稳

4.其它逻辑元件及射流元件简介

要求:本章介绍常用逻辑元件的性能特点,学生应了解常用逻辑元件。

(十五)基本回路和常用回路 5学时

内容:1.基本回路

2.常用回路

要求:本章介绍的基本回路是气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学生应掌握常用基本回路的组成及应用特点,熟悉常见逻辑回路及信号变换原理,了解常用回路。

(十六)气动系统设计 10学时

内容:1.气动行程程序回路的设计概述

2.信号一动作线图设计方法

3.X—D线图设计法

4.逻辑回路的卡诺图法

5.设计内容与设计程序

6.设计实例

7.气压系统的电器控制

(1)电磁铁及低压电路控制(2)PLC控制(3)单片机控制

要求:学生应掌握简单气动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信号一动作线图设计法,对其它设计方法有所了解。

二、实验要求

本课程要求完成两个实验

实验一 液压元件拆装实验,以溢流阀,叶片泵拆装为主也可用其它元件替代(2学时,学完第六章后进行)

实验二 液压回路实验或雷诺实验(2学时,学完第七章进行)实验是本课程组成部分,学生应必须完成,否则不能取得本课程学分。

三、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促进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手段,通过对难点重点内容的讨论,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及基本概念的理解。

1.基本方程、参数的物理意义、几何意义。

2.各种阀的共性,压力阀压力与弹性力关系,调速阀共性结构。

液压与气动复习试题 篇7

一、高职院校液压与气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高职院校在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教材,多数是在本科院校教材的基础进行改编的,它的很多教学内容都来源与本科教材。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教材其实就是将本科教材内容进行了压缩。而本科教材的特点就是难度大,理论性强。但是对于要求实用性的高职院校而言,它的实用性就有所欠缺了。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的教学目标不同,高职的课程目标就是教学内容不一定要多深,但是一定要有实用性,而这也是高职学生在就业上的竞争优势。而“液压与气动” 课程内容过于深奥,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分配不合理,这些都影响着教学质量,同时也不利于着学生对课程的掌握。一旦无法理解课程,或者是跟不上课程进度,那么将被远远抛下,这对于学生未来就业是非常不利的。

(二)实践教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机械类课程而言,它们都是理论和实践结合共同完成的。只有通过实践,真正的上手操作才能够完全的掌握理论知识。但是就目前的高职教育而言,它还是过于偏重理论课程,教师认为只有把理论知识掌握住,在实践操作的时候才会更加的熟练。这样就使得学生严重的缺乏综合运用的能力。本身这门课程内容对于初学者而言理解和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使他们把理论知识具体化,简单化。而教师往往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 只是把它当作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工具,而不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以及设计能力的手段。这种传统式的实验教学非常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使实践教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提升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成果的策略

(一)改革教学内容。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他们所接受的教学内容需要深入浅出,也需要循序渐进,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的掌握内容跟上课程进度。“液压与气动”课程内容安排也应该如此。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门课程需要具备实用性以及适度性,从而使高职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这它,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在实用性上,可以通过模块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技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来使课程内容更加的系统化,使学生更容易接受。适度性就是在“液压与气动”课程中删除一些特别复杂不容易理解,但是又不影响课程目标的公式理论推导,只讲解公式的用处,让学生利用公式及可,而无需理解公式背后的意义。另外还需要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内容,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的合理。

(二)改进教学方法。在进行“液压与气动”教学的时候可以改变当前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来引导学生去学习。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明确教育主体,也就是学生既是受教者,同时他们也是教育的主体。只有掌握住这一点,才能够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服务。教师通过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从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这样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通过小组教学的形式来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提出问题,由小组共同来解决问题,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发挥出了团队精神,培养他们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在进行教学安排的时候,需要合理的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可以安排在理论课上,但是一些复杂的结构原理内容,如果安排在理论课程内,学生不但理解起来困难,同时也会认识内容枯燥没有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于这样的内容, 教师就可以安排在实践课程上,这样通过实物让学生加深印象, 同时还可以把部件拆开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理解更加快捷方便。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这样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也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动手能力。 通过合理的实践教学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有利于学生对“液压与气动”这门课程的理解,加快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消化与吸收。

总结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他们对于知识掌握的基本就是要有很强的实用性,这样有利于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步。而知识实用性,并不是强调知识的难度,而是知识的适宜度。在传统的教学当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认为知识越深越有利于学生的未来。这个理解是错误的,只有灵活的掌握知识,使其为实际生活服务才是教学的根本。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液压与气动”教学的时候,需要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只有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的密切,才能够培养出知识利用率和转化率高的人才,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

摘要:“液压与气动”是一门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的课程,而且学好它不仅仅需要具备理论基础,同时还需要有实践结合,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学好这门课程。当前高职院校“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教学方法落后等方面。这限制了高职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与吸收,所以这门课程教学需要进行改革,从而帮助高职学生更好的掌握“液压与气动”这门课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液压与气动,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艳芬,刘中成,耿强等.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180-183.

[2]钱小明.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1):40-42.

上一篇:多年禁毒教育工作总结下一篇: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任务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