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座**六年级作文(通用9篇)
换座**六年级作文 篇1
换座**六年级作文
“星期天下午的晚托时间,我们将微调座位,所以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座位收拾好,不要……”随着班主任刘老师的声音响起,我既紧张又期待那一时刻的到来。我们组会来一位新成员吗?或换走一个谁?……
一眨眼,换座时间就到了。“现在请在优化大师里面排前十五名的同学站起来,有:文思妍、杨瑞泽……”排名前十五的我们组有两个人,一个是杨瑞泽,另外一个就是我。我以为老师会给这十五名同学特殊待遇,但没想到是——老师竟让我们去别的小组“扶贫”!“扶贫”就是到那些评分居后的小组去帮助他们学习。当然,你的小组去“扶贫”也是有条件的:你的小组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学排名前十五。换个角度来表述,如果你需要别人的帮助,你就会被分到一个实力更好的小组。
我的.心先是疑惑,渐渐又……这完全在我的意料之外!“现在我们开始拆分,进行微调!“刘老师的腔调为换座气氛增添了几分庄严,我的心开始了紧张不安的旅行。天啊,刘老师的眼睛在文思妍的小组上扫视,似乎在心里斗争了很长时间,才说道:”余路阳,你调到刘李涵小组和张浩天换,快去!“当时,余路阳就不乐意了,好像在嘴里念叨了什么,大意是这样的:“我好不容易在咱们组挣了这么多分,那一换走,不是又要重头再来啊?唉!唉!”他嘟嚷着,怏怏地哭了起来。看见了这一幕的我,也不禁担忧起我们小组来。
教室里,传出了异常多的唉声叹气,大家似乎都在抱怨不公平。我最初换座的期待都到哪儿去了?现在在我心里,除了担忧,还是担忧啊!
按老师的规则,过不了多久,我们小组也将失去一名大将。是我,还是杨瑞泽呢?来了,就要来了,刘老师用第一次看文思妍小组的眼神看着我们小组,我的心悬了起来。刘老师深思熟虑了一番后,对杨瑞泽说:“你这样自律的好孩子坐哪里不都一样吗?你就到肖鑫玥那个小组去吧!可以吗?”杨瑞泽点了点头,张刘瑞便到了我们小组,随之而来的则是李雨轩的哭声。没过多久,文思妍、赖昱阳、刘浩哲、黄班长等人都哭了起来。我的心里很纳闷,换个座位至于哭成那样吗?莫不是有些人是因为自己组里发生了大的变化,怕在以后的小组竞争中实力减弱急哭了?还是因为习惯了原来的小组成员,害怕面对新的环境?还是觉得本该受优待的先进生不仅没有优待,还要帮助别人,埋怨老师更关心后进生呢?
刘老师似乎也很为难,她一直很关心后进生,我们是知道的,但是现在,她好像也不想让我们先进生委屈。便对哭泣的李雨轩说:“算了算了,把朱怀诚换到你们小组可以吧?”这样朱怀诚便换到了我们小组。可是,我们组的董泉盛又哭了起来,我真搞不懂,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说哭就哭了?难不成是因为董泉盛怀念起他的上一任同桌——杨瑞泽?
看见我们小组两个男子汉都在哭,我的鼻子也酸酸的,不知什么时候,泪水也湿润了我的眼睛。我也不知道我是因为什么而哭,是被感染了,还是因为担忧我们组的实力?我真希望我的担忧是多余的啊!真希望我们组失去了一员大将,依然可以争夺前三名的位置!
回家后,我冷静反思了一番,我们为什么要哭,哭也是这样,不哭也是这样,又不能改变什么!并且,你这样哭,你会不会给别人打击呢?因为你看,就打我们小组说吧,朱怀诚次次考试都是98、100的,你一哭,会不会让别人误会——别人本身就不差,你这么一哭反倒感觉别人是差生。每一个新组员加入,我们应该高高兴兴欢迎才是啊!再说,老师这样调整,也是为了关爱每一个学生啊,凭什么优秀者就要独享老师的恩宠呢?
既然这个**已经过去了,那我们就不必再为这件事纠结了,好好团结组员,合作学习,再与别的小组PK吧!
换座**六年级作文 篇2
一、传统六年级作文命题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六年级作文测评是小学阶段的终结性考核, 具有相对完整性。
首先, 六年级作文命题基本上是传统的全命题作文, 在“应试”理念的催化下, “口袋文”“枪手文”屡见不鲜, 作文教学陷入教师让家长找文、写文, 让学生背文、默文的怪圈, 引发社会的负面评价。教师的工夫下在猜题和督促学生背文、默文上, 显然, 这样的作文测试评价没有起到促进师生发展的作用。在许多学生、家长甚至教师的眼里, 作文无非是一种考试的工具, 是一种得分的手段, 因此, 考试中能否得高分就成了写作文的唯一目的, 也成了评判作文质量的唯一标准。
其次, 作文命题人与阅卷教师在评卷过程中的人为性和主观性较明显。不同的命题人对教科书的理解、知识经验等, 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往往各有侧重、各有不同。阅卷教师评分的主观性也很强, 即使有严格的评分标准, 评价过程中的科学性与公平性也很难把握到位。
最后, 作文命题是语文课程评价中最为敏感的部分之一。多年来, 各地区很少进行相关改革与尝试, 形成一成不变、死板僵化的命题模式, 也影响和制约着作文教学改革与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因此, 如何改进六年级作文命题, 以期优化六年级语文课程评价、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仍是语文教学评价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六年级作文命题指导思想的定位要科学准确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夯实基础,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六年级习作的要求是: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
作文试题的命制应反映课改的方向, 传递课改的理念, 彰显课程标准的思想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命题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体现正面导向。作文测试评价其实是一个情感熏陶、人文培育的过程, 学生审题、在大量材料中选择的过程及文章主旨的确立都是学生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情操的体现, 因此, 命题中要渗透积极的思想内容,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有利于落实课程改革, 推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是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3.命题材料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强化基础, 绝对不出偏题、难题、怪题。作文命题材料应源于生活, 在生活中可见, 到生活中可用, 有利于学生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 捕捉作文题材。命题材料还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积极向上, 表达真情实感, 不能使学生见到作文题后, 不知所云, 无话可写。
三、六年级作文命题举例及分析
下面是我区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和第二学期期末的作文题。
作文命题1:课文中, 汩汩的溪流声、丁冬的山雨声、贝多芬的琴声、伯父鲁迅谆谆的教诲声, 是动听的;生活中, 歌声、掌声、笑声、读书声、赞美声、加油声……同样也是动听的。请以“动听的声音”为题, 选取你生活中的一件事, 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做到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分段表述, 书写规范。 (选自河北区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作文命题2:“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在《竹石》中用这样的诗句赞美了竹子坚定顽强的品格和不怕困难的精神。仔细默读这两句诗, 你想到了什么?可以是某个人、某件事, 也可以是某物。自拟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选自河北区六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两篇作文的命题内容都分三部分:提示语、题目和要求。这两项命题给我们如下启示。
1.作文命题的提示语非常重要。提示语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启迪学生展开联想, 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已有材料与经验, 在立意、选材上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提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有深刻的内涵, 透露出大量的信息, 需要学生仔细审读、推敲。
命题1中的提示语旨在调动学生在课内阅读中的知识储备和记忆, 提示学生选材可以是风景游记、感人事例, 也可以是人物。生活中的歌声、掌声、笑声、读书声、赞美声、加油声等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如嘹亮的歌声、热烈的掌声、朗朗的读书声、做了好事得到的赞美声, 还有各种活动中的加油声等, 提示语给学生写作“动听的声音”提供了极其广阔的空间。
命题2中的提示语虽只引用了郑燮在《竹石》中的两句诗, 但提示语很明确地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就是赞扬一种坚定顽强的品格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这样的立意就会引导学生作好选材。在后面的提示语中, 引领学生拓宽题材, 可从人、事、物中进行选材。命题内容看似较为“狭窄”, 但借助提示语, 给予其全新的含义, 激发学生从已有的积累和广阔的生活中, 选取新鲜生动的材料, 催发写作灵感。提示语不是摆设, 它对学生有正确的导向性和积极的启发性。
2.审题要清楚准确。命题1是给题目作文:动听的声音。题眼是“动听”, 要求选择悦耳的、美好的、积极的、感人的声音, 引领学生感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声音”是题限, 文章一定和“声音”有关。命题2是自命题作文, 学生一定要看好要求, 然后自拟题目。
3. 对文章的题材 、字数 、行文要有具体要求。
作文命题的三部分内容 (提示语、题目、要求) 是一个整体, 不能割裂开来生搬硬套, 应指导学生认真读好要求, 做到有事可叙、有人可记、有景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
四、六年级作文命题的几点思考
1. 作文命题要与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内容、要求相契合, 掌握语文课程标准的精髓, 防止命题人的主观性和随意倾向。教科书是语文学习的本源, 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凭借。语文教学必须依托教科书, 用好教科书。作文命题既要依托教科书, 又要拓宽学生思路, 在上文的命题1和命题2中, 就很好地做到了材料提示源于教科书, 引领学生在今后学习过程中多思善想, 感悟教科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 作文命题要以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为依据, 防止成人化倾向。语文既源于生活, 又广泛应用于生活, 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 作文命题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通过考查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要保持一颗童心, 了解学生头脑中“装”了些什么, 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 凭空指导是很难从学生的头脑中挖掘出真实丰富的题材的。不能把成人的生活、认识和语言“搬”到学生身上, 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 让学生表达真实的感受、抒写真实的生活, 防止成人化倾向。
3. 作文命题要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防止僵硬呆板的模式化倾向。语文作为一门实践课程, 要求学生在阅读和表达的实践上下工夫, 因此, 教师应避免围绕知识“框框”和写作技巧耗费过多的精力, 而要设计各种学习活动, 把语言文字的运用与阅读积累相结合、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与各学科的学习相结合、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为此, 作文命题应努力反映学生的实践活动内容, 要打开学生的思路, 拓宽他们的思维, 让他们把对生活的创新观察、对事物的独特感悟和与众不同的思想意识表达出来, 防止在作文中出现千人一面的僵化式写作局面。引领学生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追求新的发现;积极突破思维定势, 学会将直觉思维、反向思维、发散思维、聚敛思维、联想想象思维等灵活地运用于作文中, 使自己的写作思路活跃, 独具特色。
六年级作文:再见六年级作文 篇3
他爱她。这很重要,况且,他是四有新人:有房、有车、有型、有款。三十岁的男人,正是风华正茂的好年龄,心甘情愿做他的情人,还因为他说过,我爱的当然是你,给我时间,我会把最好的给你。她以为,最好的,一定是一个家,女人再疯、再浪漫,还是要一个家的。她年轻漂亮又风情,以为自己是等得起的,她给他的时间是五年。
所以,她常常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找到的情人这样地爱自己:她可以不在烈日炎炎下找工作;可以不被老板骂,就守在他送的大房子里,等待他回来,做羹汤给他喝。然而她发现,再晚,他也是要回家的。
即使有一次生日她把他灌醉,他还是挣扎着起来回家了,她追出去问:“为什么一定要回家?”他回答:“那是责任。”
这句话刺伤了她的心。她一下子明白,他们之间也许是激情、是游戏,但唯独不是爱,因为爱里,是有责任的。那时,她就动了离开他的念头,可是几年来,两个人已经牵着筋连着骨了,谈分手哪会如此容易?她究竟是舍不得,照样是等他回来,和他一起偷偷去另一个城市旅行,只有在另一个城市里,他才敢在光天化日下牵着她的手,那种牵手的感觉真是好,常常让她有流泪的冲动。
她明白,到底,她只是一个情人而已。她提出去一次他的家,那时,他的妻刚好去了娘家。执拗不过她,他带她去了。一进门,他脱掉外套,然后摘下领带,换了拖鞋。她站在门口,呆呆地看着他,一下子愣了。
几个细微的动作让她一下子崩溃了!他是回家了。只有回家了才会脱外套、摘领带、换拖鞋,而去她那里,他没有一次这样做过!如果脱衣服也是因为要和她缠绵,那是情不自禁脱掉的,而每次事后,他才会慌张地找拖鞋。
她心酸地站在门口,他边往里走边说:“看,她人干净,哪里都收拾得井井有条。看,这是我们家的小客厅。这是我们家的厨房,这是我们家的书房……”
她忍了好久的泪终于扑簌簌掉了下来。她知道,五年算什么?再过五十年他都不会离婚,从来,男人把这里当做了家啊!一个有家的男人,他怎么会离婚?
六年级作文:微笑六年级作文 篇4
——题记
独坐在岁月一隅,欣然着这份单孤。一个人,一帘窗,一盏茶,一缕婆娑的月光,一份淡雅的情怀。淡月涤心,以清茶取暖,以文韵驱寒。简单着,明媚着,也快乐着。指尖流淌着月光的轻柔,水纹讴歌着香茗的淡雅。将点滴感悟融入字纹墨澜,手里捧着一本古籍不能忘怀。寒月中,捧着一缕岁月的暖意。落叶里,轻拥一点青翠的活力。帘外是人世凡尘的嚣喧,心中是一片风轻与云淡……微笑的羁绊。
微笑·善良
善良,是开在心上一朵嫣红的花儿,微笑,就是它的养料。
去以一颗善良的心灵看世界,去用一个温暖的微笑对他人,就不会有那么多寒冷与伤痛。你付出的关怀,你洒出的爱,哪怕只有萤火虫一般微弱,哪怕只有蚂蚁那般渺小,但也会温暖一颗孤寂的心。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个世界的美好,不在于一个人付出的多,而是在于每个人付出的一点所汇聚的力量。
时刻装着一颗善良的心,时刻挂着一个温暖的微笑,生活就会处处明媚。
微笑·人生
微笑,在冷暖交织中前行,人生,在悲欢离合中继续。
站在擦肩接踵的人群中,看那人来人往,望那车水马龙。心中涌起的,依然是那份熟知的感动。在岁月深深浅浅的足迹里,在时光凹凹凸凸的步痕中,相遇与离别,每一天都在上演。遇见,是为了给彼此留下一个微笑的温暖。离别,是为了走出那不属自己的章节。时光,可以沧桑容颜,岁月,可以斑驳心笺。但唯一不变的,是对美好的向往,是对自然的感恩,是对微笑的认承。
不思相遇与离别,常念天空的笑颜。一路微笑泛着脸,走过这风雨人间。
微笑·心灵
有一种境界,虽经历人间冰寒,依旧温暖;有一种微笑,虽经历风霜雪雨,依旧灿烂;有一种心态,虽经历荣繁铅华,依旧泊淡;有一种生活,虽经历忙忙碌碌,依旧快乐;有一种岁月,虽经历冷暖交加,依旧静好;有一种人生,虽经历千回百转,依旧生动。
拉开心灵舞台的帷幕,听流年似水的节奏,或悲或喜,从指尖滑落。唱岁月如歌的旋律,或泣或笑,在心间敲击。成功的起点是在山穷水尽时,希望的萌生是在峰回路转间,只要心中有一轮太阳,又何惧世事沧桑?任一切随它而去,既然不顾,又何足为惧?
心间的最美,灵魂的潇洒,就是回眸一笑那瞬间,看清一切的洒脱。
微笑·微笑
看淡一切,非繁华就是淡泊,非富贵就是洒脱,不要忘记——
时时刻刻,不管困难或简单,任它是天还是地,不要忘记——
一切会变,岁月会带走沧桑,时间会带走迷茫,但是请你——
换座**六年级作文 篇5
那时我们学校有两座教学楼,分别在操场两边,老楼有三层,颜色暗沉的砖楼掩映在高大茂盛的树后,阳光透过密实的树冠,撒下一地斑驳的光点。
那栋教学楼只有教室和办公室,卫生间都是户外的,在老楼的右边,隔着操场与校门相对。
后来学校扩建,就在老楼操场的对面新盖了一栋五层的新楼,外墙通体雪白,窗户大且明亮,楼前也没有再栽种树木,阳光散下来,感觉大楼亮得能闪瞎人的眼。
低年级的我们幸运的被安排在新楼上课。
那次考试应该是一次大考,不过我不太记得是不是期末,男女分班,下午考试的时候,男生留在新楼,女生去老楼的教室。
中午的时候,就有些阴天,厚厚的云层把天空压得很低,窗外一丝风都没有。
我们坐在老楼的教室里,由于搂外的树木真的太茂盛了,以至于阴天的中午,昏暗得如同傍晚一般。
日光灯全部打开,木质的小格子窗全部打开,头顶的两个吊扇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不急不缓地转着,我们依旧有一种憋闷的感觉。
只记得当时,除了考试以外,只盼着千万不要下雨,等考完了再说。谁知,天公不作美,卷子才写了一半,几条银龙穿过云层,几个响亮的雷声过后,倾盆大雨“哗”地泼了下来。
即便是在“不得喧哗”的考场里,依旧发出了哀叹“没带伞啊,可怎么办……”对,我们所有女生,全都没带伞……
这雨下得有多大呢,当我们考完试,跑到楼道口,积水已经淌入大楼,如果没有那垫高的三级台阶,水已经漫进楼道了……
女生们焦虑地堵在楼口,面对这还在倾泻的大雨,叽叽喳喳地讨论怎么办。
几个平时跑步快的姑娘,把外套搭在头上,鼓起勇气,冲出教学楼,向右先跑进卫生间,稍作休整,准备冲回新楼。
正在这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就见雨幕另一边的新楼那里出现一些人影,人影渐渐清晰,他们或打伞,或披着雨衣,一路小跑地穿过操场,涌进老楼……是我们班留在教室的男生们!
男生们进楼道第一件事,就是扯着嗓子喊自己同桌的名字!原来是班主任让男生们分批次带着雨具,去接自己的同桌!
我记得有个男生冲进楼道,找同桌的时候得知,那女孩刚刚以迂回的方式经过卫生间,回去新楼了,两人在雨幕中完美错过,于是“哎呀”一声,又一头冲进雨里,一边喊着名字,一边冲回去……
留守的姑娘们无语了……纷纷表示,你就算没接到同桌,顺便捎一个女孩回去也是好的啊!怎么就这么跑了呢……
不过,剩下的人倒也不似先前那么焦躁了,还隐隐有些小期待。
当然,最后我也是被同桌的男生撑着伞接回去的。
在最需要的时候,有人专门为你而来,为你撑伞,就算脚下淌着过膝的积水,那泼天的雨水好似也闪着耀眼的光。
换座**六年级作文 篇6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灭尽清辉发 。
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
课例呈现
(课前,学生在语文课代表的带领下背诵李白的诗歌。)
师:同学们背得真好,背得那么流畅。
师:知道今天我们上的课题叫什么?
生:(齐)《李白与月亮》。
师:你了解李白吗?说说你了解的李白,背过他哪些诗呢?
生: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师:浪漫主义诗人,你知道什么叫浪漫主义诗人?
生:我们可以与同时期的诗人杜甫来比较,杜甫写的是史诗,它真实地记录历史。而浪漫主义诗人是把自己内心的向往与对自己内心的看法,用诗来表达。
师:给他掌声。他的思维方式很好,在对比中读懂什么叫浪漫主义。杜甫是写实的,现实主义的;李白是写自己内心的向往、追求。他的思想、心灵是非常自由的,上天入地的,对不对?谁还有补充?
生:我觉得浪漫主义诗人就是写出自己的感情,有时比较忧伤,更多地表达自己的快乐、自由、豪迈。
师:浪漫主义诗人更多的是抒发自己的情怀,而李白的情怀是豪放的、是自由的、是奔放的,这样的诗人就是浪漫主义诗人。知道为什么李白字太白吗?
生:李白出生的前一天,他妈妈梦到了太白金星,李白的妈妈觉得非常神奇,认为儿子李白与太白金星一定有关,所以取名白,字太白。
师:小朋友讲得大体不错,还了解李白的什么?
生:我知道李白还被称为“诗仙”。
师: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诗仙”呢?
生:仙人是没有凡人多的,仙人只有那么几个。将他称为“诗仙”应该是诗写得特别好,非常厉害。
师:中国历史上的“诗仙”有几个?就李太白一个。你们说李太白的诗会写得怎么样呢?
生:我认为李太白的诗自由、悠闲,充满了仙味。
生:我觉得李太白的诗写得出神入化。
生:他放荡不羁,他是饮酒赋诗,喝一杯写一句,十分悠闲。
师:哦,这是你的想象。你们的想象呢?
生:李太白写诗毫无顾忌,想写啥就写啥。
师:无所顾忌,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写。李太白写诗,张口即来,出口成诗。这样的人才叫什么?(生:诗仙。)李白仅仅是一个诗仙吗?他还有一个仙,叫什么仙?
生:(齐)酒仙。
师:李白还叫“酒仙”呢“。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鲁迅先生说过:一个没有伟人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一个有了伟人而不知道崇拜的民族,是更悲哀的民族。中国诗歌史上有了伟人,谁?
生:(齐)李白。
师:李白不仅喜欢喝酒,他和什么还特别有缘啊?(指屏幕上“月亮”二字)
生:(齐)月亮。
师:你们知道吗,李白存世的诗一千零几首,有人统计其中327首诗写到了月亮,也就是说3首诗当中就有1首诗写月亮。李白为什么对月亮这么情有独钟呢?你们猜猜看。
生:第一,我认为跟他的身世有关;第二,他经常在外面奔波,晚上很孤独,没有亲人,只有明月和影子陪伴着他。他喜欢喝酒,边喝酒边看月亮,所以对月亮情有独钟。
望———空中之月,无限遐思
师:常年在外奔波,孤独,只有月亮陪伴着他,所以喜欢月亮。猜得很有道理,让我们走进李白的诗篇,让他的诗来说话。他为什么这么爱月呢?(课件出示《古朗月行》全诗)谁来读这首诗?
(一生读)
师:读得不错,预习得很好,给她掌声。
(生齐鼓掌)
师: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朗读一遍:古朗月行,起———
(师生读)
师:李白是怎么和月亮发生关系的呢?他和我们一样,(板书:望月)首先要什么?
生:(齐)望月。
师:望月。他小时候是怎么望月的呢?第一句一起读一读。
生:(齐)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师:他把月呼作什么?(板书:盘)
生:(齐)白玉盘。
师:月亮在小时候的李白眼中是个白玉盘,他为什么把它当作白玉盘呢?为什么他没有把它比作:小时不识月,呼作大黄饼。
(全班笑)
生:我认为是这样的,因为月亮很皎洁,它的光非常的漂亮,就像一块光洁的玉一样,而且在满月的时候会非常的圆,就像一个大大的盘子,所以李白会把它叫作白玉盘。
师:它和玉盘很相似,形相似,色相似。你还要补充?
生:我觉得要是叫作大黄饼的话有点俗,像白玉盘的话感觉是一种高洁。
师:说得太好了,不仅形、色像,还有高洁品质也像。看来李白小时候他就很会想。(板书:想)小时候就会联想。我看到你们几个人身上有仙气,现在让你想一想,假如你不识月,你会把月呼作什么呢?让你们跟李白PK一下,小时不识月,呼作……你来呼一呼,讨论讨论你们可以呼作什么?
(生讨论)
师:来挑战一下,小时不识月,呼作……
生:呼作玉明珠。
师:不一样的,我喜欢不一样的,再来。
生:我觉得是:小时不识月,呼作光明洞。我把它比作一个洞,因为黑夜是黑的,只有月亮一个亮亮的东西,像一个大洞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一样。
师:呼作光明洞,奇思妙想。
生:呼作小白船,因为月亮晚上有的时候是弯的,弯的时候它不是一直都停在空中。它会升起来,它会落下去,就像小船在风波里有点颠簸的感觉。但同时呢,它又不会翻过来,就是风浪不是特别大,就是微微的有一点点。
师:好。小时不识月,呼作小白船。还有吗?
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荷瓣。荷花也有白颜色的,在月亮还没有满月的时候,是一个椭圆形有点尖的那种,荷花瓣也是那种椭圆形的样子。
师:给她掌声。
(齐鼓掌)
师:你看,李太白会想,你们也会想。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你们是小时不识月,呼作小白船,呼作白莲瓣、光明洞。是不是?你看,诗人的心灵是敞开的,思想是开放的。我们也要把自己的心灵打开,产生无限的遐想。(板书:遐) 你看李太白接着遐想。第二句又疑什么?
生:(齐)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师:他又把天上的月亮当作什么呢?瑶台镜,瑶台住着什么人?
生:(齐)仙人。
师:王母娘娘住在那里呢,那么这个“镜”是给谁用的?
生: “ 镜 ” 是给王母娘娘用的 。
师:给王母娘娘干吗用?
生:给王母娘娘无聊的时候照照,还有比如参加一些重大的聚会,在那里化妆用的。
师:梳妆打扮的,对不对?太神奇了,李白能想到,我们想不到,所以我们是凡人。李白是什么人啊?
生:(齐)仙人。
师:李白写的诗当中,有些词用得也非常好。他说呼作白玉盘。你把“呼”可以换一个词吗?可以换什么?
生:叫 。
生:唤 。
生:称 。
师:还可以换什么词?
生:想 。
师:想着、叫着、称着、喊着、唤着,是不是?唉,他不用这些词,用了一个什么词?“呼”,读读看,小时———
生:(齐)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师:你觉得用“呼”怎么样?
生:小时候的李白,他非常的天真,不像一些诗人比较拘谨,会用一些比较保守的词像“喻”。
师:写出了童年的李白,那样的天真、纯真、可爱。我们再读一下,品味品味。小时不识月,起———
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师: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飞”这个词你换一个试试看。
生:浮在青云端。
师:还可以换什么词?
生:挂在青云端 。
生:悬在青云端 。
生:飘 。
生:耀 。
生:荡 。
生:垂 。
师:这些词和“飞”相比,你觉得“飞”写出了什么?
生:我觉得“飞”写出了李白对自由的向往。
师:李太白的诗都是充满仙气仙味的。前两句一读,你读到仙味没有啊?我们都在地球上,都在地上,我们写的就没有那个仙气那个仙味。诗仙啊是要这样品读。把前面四句背一背。
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师:月亮到底给了李白什么呢?给了李白无限的(板书:无限)遐想。李白为什么喜欢月亮呢?因为李白看到月亮就产生无限的遐想,思绪万千。下面自己读读看。除了想到白玉盘,想到瑶台镜、仙人之外,他还想到什么?找找看。
(生自读)
师:说说看,他还想到什么?
生:他还想到了仙人坐在月亮上面,然后垂着两足。
师:仙人垂两足,你想想看那两个脚有多大?你想想看。
生:至少有我们一栋楼那么大吧。
生:我想月亮可能只是仙人的一个脚趾头而已,那么仙人的两足应该很大很大。
师:月亮只是脚趾头,那脚到哪里去了?
生:脚可能被天上的云挡住了,或者是只有月亮一个地方是亮的,其他的颜色比较奇怪。
师:传说月亮刚升起来的时候,我们地球上的人能看到月亮上的两只大脚,月亮越升越高,又看到什么呢?接着又看到什么?桂树何团团。李白还想到什么呢?
生:他通过想到仙人又想到了一些民间的传说故事。在月亮上嫦娥养了一只白兔,它天天捣呀捣呀捣,捣一种仙药。但是它捣了这么多仙药,到底是给谁服用的呢?
师:那个药是给谁吃的呢?你能告诉我吗?给谁吃?
生:我觉得给嫦娥吃 。
生:给一些仙女吃的 。
生:我觉得也是给嫦娥吃的,因为嫦娥离开了后羿之后,可能比较孤单,可能患上抑郁症之类的。
生:我认为白兔就像我们医院里的医生一样。仙女生病了,白兔捣的药就是给仙女吃,或者给王母娘娘吃。
师:白兔是月宫的医生,那个医院叫什么名字?白兔医院?
生:是给李白吃的。
师:为什么是给李白吃的?
生:因为我们人类都把李白叫作诗仙,说不定就是给李白吃让他成仙的。
师:这种妙想,一般人想不到的。
生:我觉得应该是给那些在凡间广结善缘的人吃的。
师:他是这样想的。那么李白还想到什么呢?无限的遐想,还想到什么?
生:他还想到了一只在吃月亮的蟾蜍。
师:蟾蜍就是癞蛤蟆,民间传说除了癞蛤蟆吃月亮,还有什么吃月亮?
生:(齐)天狗。
师:这个药是给癞蛤蟆吃的,还是给天狗吃的?这个白兔的药给不给天狗吃呢?说不清楚了,管它呢。李太白还想到什么?
生:他还想到古时候有个叫后羿的人,射下了9个太阳只留下了一个。然后这样使得天上的仙人与地上的凡人们都很平安。
师:是啊,原来天上有10个太阳,后羿射掉了9个,天上的仙人、地上的凡人都平安了。现在癞蛤蟆吃月亮,谁去管癞蛤蟆呢?还想到什么?
生:月亮是有变化的,有的时候是圆的,慢慢地转化成上弦月。所以,李白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想象是蟾蜍正在吃月亮,所以月亮变小了。还有,就是根据月亮变小了抒发了一些情感,觉得月亮变小了不好看,所以有些伤心。
师:他说“:阴精此沦惑。”月亮已经沦惑到这种程度了,是看不清的程度了,迷迷糊糊看不清的程度了。我还要看吗?就“去去不足观”,不值得看了。但是“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为什么他既不想看,又牵挂着月亮,并且那么悲伤、那么悲痛呢?
生:我是这样想的,李白长期在外奔波,他应该一直把月亮当成自己的亲人。自己的亲人现在变成这样,他肯定会非常伤心的。
生:我认为他觉得晚上月亮孤孤单单就一个,他自己也是孤独一个人,想到月亮就是另外一个自己,现在另外一个自己失落了,不愉快了,所以他也觉得自己不愉快。
师:月亮是李白心中的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个精神寄托的世界,充满理想的世界。他认为月亮应该是非常美好,永远美好的,没想到月亮也沦落到这种程度。他怎么不伤心呢?大家的解读真棒,能不能把这首诗背下来?给你一分钟,试试看。
(生试背)
师:古朗月行,起 ———
邀 ——— 心中之月,无数慰藉
师:观月我们都会,望月我们都会。如果李太白只会跟我们一样望月的话,他成不了诗仙,也成不了“月亮诗人”。李太白除了会望月,你猜猜他还会干什么?
生:我觉得他在孤单的时候还会和月亮讲话。
生:他会和月亮做朋友,互相吐露心声。
生:我觉得他会和月亮喝酒。
师:和月亮讲话,和月亮喝酒。太白之所以成为太白,就是与众不同。(板书:邀月)他还会什么?还会邀月。把月亮邀请下来。望月只能远远地看着它,他能把月亮从天上邀到地上来。大家都看过别人喝酒。你们看到别人喝酒是个什么情景?说给我听听。
生:就是有人喝啊喝,后面越喝脸越红,最后就直接趴在地上睡着了。
师:刚开始的时候是甜言蜜语,劝别人,喝到最后就变成胡言乱语、豪言壮语。是不是?
生:喝,好。你喝,我喝。好,再见。
(生笑)
师:第一,都是有喝酒的过程的;第二,都不是一个人喝酒的。你们看到一个人喝酒的吗?
生:(齐)没有。
师:一个人喝的是什么酒?
生:闷酒。就是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只能自己一个人闷闷地借酒消愁。
师:一个人是喝闷酒。你能想象出李太白一个人怎么喝酒吗?奇怪了,李太白一个人怎么喝酒呢?我们来看看李太白的诗。(课件出示《月下独酌》全诗)男人喝酒比较多,男同学读读看。
师:好多人读这首诗,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说李白一个人喝酒喝得很热闹,另一种观点认为李白喝得很孤独。请你拿出笔来,从这首诗当中找找看,你是热闹派呢?还是孤独派?热闹派的理由是什么?孤独派的理由是什么?请你从诗中找到有关理由来说。
(生在诗中找理由)
师:找好了,就坐好了示意一下,我就知道你找好了。好,我们交流一下好不好?(示意举手)哪位同学来发言,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说明理由。你是———
生:我是孤独派的。我觉得李白喝酒的时候是孤独的,因为他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他只有一壶酒,如果有很多很多人一起喝,他肯定不可能只放一壶酒。李白一个人就能喝很多酒,如果很多人陪他一起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而且“独酌无相亲”就是说他是非常孤独地一个人在那儿喝酒,旁边没有亲人。后边又写了“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他虽然想象了有月亮、有影子,但他只是空空地想着,那些月亮和影子并没有真的陪伴他喝酒,他最多也只能跟它们倾诉,而没有人能推心置腹地来安慰他,他确实是很孤独的。
师:孤独派,掌声。还有不同的。你来,你是———
生:我是中立派。因为他时而欢乐,时而悲伤。他先是认为自己很悲伤,因为他说“:我的亲人都不在我身边,只有我一个人在异地他乡。”然后,他又想,我还有我的影子和月亮陪伴我,他的心情又会欢乐一点。但又想,月亮不会和我喝酒,影子也只会模仿我,这样又有什么意思呢?于是他的心情又开始悲伤起来,所以,我认为他的心情时而悲伤,时而欢乐。
师:给他掌声。厉害,这两只小眼睛厉害,入木三分。还有吗?
生:我认为:他是既孤独又热闹的。首先,我们可以看前面几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可以知道他只有一个人,月亮和影子是没有生命的,他一个人在那儿喝酒,首先他非常孤单。为什么他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呢?他把自己的影子和月亮当成了他的朋友,渐渐地他的心里也就不孤独了,所以他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师:既孤独又热闹。你的观点呢?
生:我是孤独派的,我从“影徒随我身”的“徒”字看出来他是孤独的。这个“徒”字写出了李白他的影子只会徒劳地跟着“我”,“我”怎么动它就怎么动,它并没有自己的思想,就相当于一个小随从一样。李白说东,它绝对不敢说西,所以我认为他是孤独的。
师:他是从“徒”字当中解读出来的,白白的、没有情感的跟随着“我”。
生:我是豪放派的。
师:不豪放、不浪漫,怎么能想到把天上的月亮邀下来一起喝酒呢?只有豪放浪漫的人才能。大家说得非常精彩。李白为什么这么喜欢月亮呢?小时候在他的心目中月亮是美丽的白玉盘,现在月亮在他的心中已经不再是一个物体了,而成一个活生生的什么?(板书:人)如果说小时候月亮给了他无限遐想,现在的月亮给了李白什么呢?
生:我觉得现在的月亮在李白职场失意的情况下,让李白的孤独得到了慰藉。
师:得到了慰藉。
生:一开始我们说月亮像李白的亲人一样,李白和月亮喝酒的时候,看着月亮就变得很开心。就像他的亲人陪在他身边,一边聊天一边喝酒,十分快乐。
师:两个人归纳起来,我用你的词“,慰藉”这个词用得非常的好。(板书:慰藉)月亮给了李白心灵的慰藉,无数的慰藉。孤独的时候就找月亮说话、喝酒、倾诉。
问———眼中之月,无尽思绪
师:如果李白只能邀月的话,也成不了诗仙和月亮诗人。李白还会什么?
生:(齐)问月。
师:在什么情况下会问月?
生:我觉得李白会在醉酒的时候问月。
生:在他不解的时候问月。
生:我觉得他是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会问。因为他觉得月亮是他的一个朋友。
师:失落时会问。
生:我觉得在开心的时候也会问。因为他觉得自己和月亮很亲,开心的时候也不能忘了老朋友。
师:开心时也问,也不会忘了老朋友的。
生:孤单的时候会问月。因为他已经把月亮当成一个人了,他需要与这个人对话来排解心中的忧愁。
师:让我们走进李太白的诗《把酒问月》。拿出笔来,从这首诗当中找一找,李白向月亮问了哪几个问题?一般人都能看出三个问题,因为有三个问号。高水平的能看出五到六个。
(生在诗中找问题)
师:好。李白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生:第一个问题是:青天有月来几时?
师:你用现在的话来说,把它换成问题。
生:现在月亮什么时候会来呢?
师:现在月亮什么时候会来呢?是吗?这个问题是什么问题?
生:我觉得李白的问题是,这个月亮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天上的月亮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你能回答吗?
(生齐摇头)
生:我觉得月亮是挂在天上的,但有的时候———
师:是哪一天有这个月亮的?
生:我觉得这个月亮可能是在他心中出现的。
师:青天有月来几时?天上的月亮什么时候有的?
生:是这个世界出现的时候,月亮就已经有了。
师:哪一天出现的呢?为什么这一天突然就有月亮呢?那前一天就没有月亮?
生:月亮从李白的心中来。
生:月亮可能是王母娘娘要做镜子,让工人做的。
师:这些问题我们都没有想过,你想过吗?我们从来不去想天上的月亮是哪一天出现的。为什么是这一天出现的呢?因为你不想,所以你成不了仙。等哪一天你想这个问题的话,你就跟李太白比较接近了。把第一句读一读。
生:(齐)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师:我今停杯一问之。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生:我认为第二个问题就是诗的第二句,他说“: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我觉得这也是个问句,因为他说人不能到月亮上去,月亮却总是跟着人。
师:我们人上不了月亮,为什么月亮总是能跟着我们呢?你也没想过?李太白在1000多年前就想过这个问题了。第三个问题是什么?
生:是“皎如飞镜临丹阙”,月亮为什么能飞在天上,我为什么就不行呢?
师:李太白问的第四个问题是什么?
生:第四个问题是“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看到月亮从海上出现,但是谁知道它是从哪里没有的?
师:是啊,晚上的时候月亮就从海里升上来了,天亮的时候就从云间消失了。为什么每次都从海里升上来呢?有没有把龙宫撞碎呢?鲸鱼有没有把月亮吞掉呢?它在云里面消失了,消失到哪里去了呢?我认为最深刻的问题是这个问题:“今人不见古时月。”今天的人看不到唐朝的月亮,但是今月曾经怎样?照古人。今天这个月亮曾经照过苏东坡,曾经照过李太白。但是李太白、苏东坡都不在了,月亮却是永恒的。为什么人生这么短暂?月亮却是永恒的呢?如果说小时候的月亮在李白的心中是玉盘,长大成人后,在李白的心中月亮成了什么呢?
生:成了神仙。
生:成了自己的心了。
师:神仙、心都好。(板书:神)月是永恒的,人却短暂。短暂的人就要向永恒的月发问:为什么?所以,如果说“月”给了李白无限的遐想、给了他无数的慰藉,那此时的“月”给了李白什么呢?
生:月亮给了李白无限的问题、无限的疑问。
师:无限的疑问,(板书:无穷追问)无穷的追问。李白为什么这么喜欢月亮呢?原来“月”给他带来了遐想,带来了慰藉,带来了追问。
言———我心之月,无际表达
师:那你再想想看,李白会望月、会邀月、会问月,还会什么呢?如果让你来用两个字,你还会怎么对待月亮呢?
生:我觉得我会陪着月亮。
师:她会陪月。(板书:陪月)还有不一样的吗?
生:我会抱月。
师:哎呀,太厉害了,(板书:抱月)出现仙人了。你还会什么呢?
生:还会乐月 。
生:我会追月 。
师:追月,好,我也喜欢这个追月。(板书:追月)你还会什么呢?
生:赞月 。
生:思月 。
生:听月 。
师:这个厉害,(板书:听月)月亮是无声的,他还能听月。
生:送月。
师:(板书:送月)他会送月。你还会……拿出笔来,写四句小诗。你用“送月”做题目也可以,用“听月”、用“追月”、用上面的都可以,写四句诗。这四句诗可以是古诗,像李白写的那样整齐的、押韵的,也可以是现代诗,四句。
(生齐写)
师:写好了举手示意一下。我们交流几个人的,请第一个小诗人:李泽全上台来朗诵他的一首小诗。先读题目,再读诗人的名字。
生:《听月》。李泽全。润白银月天上悬,可有深入人心田。静谧心眼将月邀,迷雾云间清且闲。
(生齐鼓掌)
师:诗人诞生啦,好的。我们再来一个,叫王嘉真的,上来。
生:《送月》。每当晚月入云间,我抬头来送明月。蟾蜍不识天上月,嫦娥玉兔永世存。
师:掌声给他。
(生齐鼓掌)
师:我们再来一首现代诗《陪月》。高馨怡,你来。
生:《陪月》。
月亮你孤独吗?
天上一定比地上冷吧,
我才不做不关心你的人。
我一定要想办法,
飞上天陪你说笑 。
不过你可别笑得太猛,
要是你掉下来,
我可没力气把你给背回去。
(生齐鼓掌)
师:想象月亮掉下来,我怎么背你回去呢?多么奇妙的想象啊。好的诗就在美妙的想象里。月亮给了我们这些美好的东西,我们怎么能辜负月亮呢?我们怎么能辜负李白呢?(出示《月之故乡》歌词)那我们就在一首美妙的月亮之歌当中,结束今天的课吧!
(播放歌曲:《月之故乡》)
师:这又是一轮怎样的明月呢?
(师生共同欣赏歌曲《月之故乡》)
师:同学们,当我们脚踏大地的时候,让我们像李太白那样永远地仰望月亮吧!下课。
(课堂实录由朱志林、詹妍两位老师整理)
课例评析
李白,孩子们知道;月亮,孩子们熟悉。将李白与月亮建立联系,则是孙老师的用心创意;让李白带着月亮的温度,浸润孩子的心田,则是孙老师的艺术。
一、熏陶感染,让学生“亲近”古诗
孙老师的古诗课,有字词的诠释,有诗句的朗读,也有情感的体味,但他的课还有着与众不同的味道,有他的特质,有他的“气场”。
我试着用“亲近”二字来概括。
你看,此次出示的几首古诗《古朗月行》《月下独酌》和《把酒问月》与学生多多少少有着隔膜,因此无论字词句的理解、古诗句的朗读,还是情感思想的交流,总存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障碍。但是孙老师几次三番地说“我的课,你答对了表扬,答错了更要表扬,因为学习总是从错误走向正确的”。这话乍听不稀奇,一听而过,但在我印象里,似乎只有孙老师讲了,而且早在十年前教《赠汪伦》就讲。一句话讲了十多年,就不是简单的一句话了。
我们的课堂总是紧张有余,总是匆忙有余,尤其是公开课,所以,倘能把自由的感觉,把安全的氛围,一点点带给学生,这是极其重要的。温柔敦厚本是中国诗教的精神,在孙老师的课上,学生能感受到这种仁爱的光芒与温暖。
孙老师古诗课的“亲近”,体现在他匠心独运的“课前研习单”的设计上,也体现在课上多次引导学生激活生活经验、走近诗人内心的种种努力上。如李白把月亮想象成“白玉盘”,大家可以怎么想象?再如李白寂寞了,会喝酒邀月,个中滋味如何体会呢?孙老师请学生交流自己孤独时怎么做。学生的答案不一而足,经验进来了,感受也有了,学生再体味李白邀月如友,排解寂寞的心情也就不难了。
孙老师古诗课的“亲近”,体现在组合古诗上,更体现在他随时随地的诵读上。学生只知道李白,可对李白了解多少呢?对李白又能理解多少呢?于是孙老师自己读“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自己读《把酒问月》。诗的情意,随着孙老师的朗诵,传到学生的耳朵,进入学生的心灵。诗,有时是不能讲的,不能讲时,讲也无用时,就读吧,老师来读,以读来感染,来进行“不教之教”,是方法,更是艺术。朗诵时的孙老师,往往就是语文,就是古诗,就是李白。
二、层层深入,教学生发展能力
关于课堂,孙老师有许多精彩的观点。比如“好课如登山”,再如“课堂因师生成长而美丽,教师因学生成长而伟大”。学生哪些方面可以成长呢?孙老师说:成长知识,成长能力,成长思想,成长情感。当然,这一切的“成长”都是在“语文”中,都得依靠“语文”。这一堂古诗课呈现了李白写月亮的诗,如何教学生读懂“古诗”呢?
教《古朗月行》重在咬文嚼字,就“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两句中的“呼”与“飞”,进行换词比较,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把握诗情,由此体会到月亮给了诗人无限遐想,也帮学生打开了想象的翅膀。
学 《月下独酌》重在抓诗眼。学生自己读诗、感悟,认为“独”是本诗的诗眼。抓住诗眼,学起来就以一当十,你看学生交流的感悟多好———“整首诗就给我孤独的感觉。诗人一个人喝酒,邀请明月,月亮又不能陪他喝酒。”“独酌无相亲,诗人喝酒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对影成三人,这‘三人’指月亮、影子和李白,其实还是只有李白一个人。”“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喝酒还有月亮陪着,醉了免不了要分散。”……
教学《把酒问月》,孙老师在范读,把学生带入“追问”的情境后,再让学生读读想想,画出、说清李白提的诸多问题。“月亮什么时候来的?”“月亮消失了,到哪里去了?”“月亮上的白兔年复一年捣药,给谁吃呢?”“为什么今天的人看不见古时的月亮,但是今天的月亮还照过古人呢?”在李白的眼里,这是哲学的月亮;在学生的眼里,月亮变成了永恒,变成了无解之谜。
几首诗写的都是月亮,学生跟着李白一起望月,邀月,问月。月不同,人也不同,情更不同。当然,在这样的语言实践中,学生的学习路径迥异,听得也丰富多彩。
本来,诗无达诂,咬文嚼字、读懂每一个字固然要紧,抓住诗眼整体把握也不赖,而暂时撇去词章进入“问”学又何妨?诗的读法就应该多样。所以,这样的古诗课,学生发展的是能力,掌握的是打开古诗大门的金钥匙。
三、读进读出,引学生实践创新
这堂课让人拍案叫绝的一定是学生课尾的表达。读完三首古诗,走近“李白的月亮”之后,孙老师让学生也动笔写一写。写之前,学生道出的题目实在很有意思:吟月、醉月、思月、梦月、追月。而短短的几分钟后,学生写出来的文字竟出乎意料的好。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还我们一份惊喜。任何时候,我们好像都不必怀疑学生的感悟,更不用担心他们的创意。
换座**六年级作文 篇7
走在这条熟悉的街道,心中阵阵惬意。是的,这正是樱花烂漫的时刻,那满树的粉红为这单调的绿色,平添了一份浓郁的色彩。片片花瓣被清风拂过,旋转着,飞舞着,如冬日的雪花圣洁美丽,悠悠地飘向地面。
我还记得,还记得那年的冬天。那是一个很冷的冬天,寒风凛冽,呼啸着吹过我的脸庞,脖子紧缩在大夹袄里,望着从天而降的,一丝丝精致的雪,我心不禁打了个哆嗦,心中怨道:“哎,今天怎么那么冷?早知道不出来了。”我一面说着一面走到小卖部买了瓶热水。
这是一个冷清的镇子,前几天父母到这儿办事,顺便把我带来。大街上,人稀少,几乎没有人,只有那些生意人懒乎乎地躺在椅上,或者只有一个茶馆,孤零零地开着门,没精打采地等着顾客来光临,但里头并没有人。
我大口大口喝完水后,居然惊奇地发现,在街旁竟有一个扫地工人。可能因为那时我还小,一直看不起那些为人民服务,而不求回报的人,每每遇到,我总喜欢去捉弄他们。
我走近一点,只见他的头上布满皱纹,嘴角朝下衣衫脏兮兮的,一副苦命人的样子,而我不会因为这些而去关心他,只是想着怎么去捉弄他。
终于靠近了些,我不由自主地恶笑了一下,并把那瓶还剩一半的热水,故意地抛到他那脏兮兮的裤子上。“呵呵”冷笑了一下,心里说着:拿去呗,捡垃圾的人!
我大摇大摆地走了,发泄一通,心情很是开心。我回过头去瞄了那人一眼,她好像并没有在意我做的一切,继续默默无闻地扫着地。
“唉,那瓶没喝完的水就这样丢掉,真是太浪费了!”我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又走到不远处的小店去买水,我正想掏钱的那一瞬间,发现,我的钱包,竟然不见了!我急得犹如油锅上的蚂蚁,我真相尽快摆脱窘境,空气安静了几秒钟之后,忽然有人的声音打破了沉静:“小妹妹,这是你刚刚掉的钱包吗?我在地下找到的。”
我放眼望去,那不正是我刚遇见的清洁工吗?顿时间,我更尴尬了,我曾那样捉弄过他,而他却不以为然,还把钱包还给我!“是,是的,”我低着头,对他说,“对不起!”“过去的事不用再去管它了,”他说,“重要的是,做人要真诚!”真诚,我的心“咯噔”一下,我似乎明白了!我接过那钱包,拿出了50元的人民币,递给他说:“这是补偿你的。”
“我不能要,你并没有做错什么,而我也不过是举手之劳。”他嘴角满是笑意,纯朴而真挚。说完,就拿着扫把往回走。
“举手之劳”,这哪是我眼中的清洁工能脱口而出的。“人不可貌相。”这位清洁工给我上了一堂重要的课。
“唰唰唰”,他已开始工作,为人民服务……
我好不容易才忍住不哭,但终究,还是流下泪水。也许是为自己的无知,也许是为环卫工人的无私。
而今,抬眼望去,那朵朵樱花层层叠叠,织成片片云霞很美,朦胧中,我似乎看见那位环卫工人美丽的笑脸……
换座**六年级作文 篇8
四种花中最豪爽的是梨花,最爱美的是桃花,最娇气的是樱花,最淘气的是油菜花。
梨花把山推进了颜料店,进去时是绿色,出来时是白色。白得发亮,白得透明,白得想让人想多看几眼。
如果梨花的白是奇,那么桃花的香那就是绝。
桃花陪山逛的是香水店。进去时是无味的,买了几瓶香水,山出来后一下子变香了,让人可闻而不可及。
那樱花的娇媚也不简单。
樱花怕游人伤害她,便躲得远远的。可她又不想让游人冷落自己,于是站到了最醒目的地方――群山之巅,让人可望而不可及。
油菜花的淘气是出了名的。
油菜花虽然个儿不高,走不到半山腰,可她确实非常顽皮聪明,把山脚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都涂成了黄色!人们来了,她第一个上去迎接,让人感到赏心悦目。
怎样让学生学好小学六年级数学 篇9
1. 认真钻研教材,增强教材使用的有效性。
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依据,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是实施有效备课、有效课堂的前提。对于教材使用,我采取以下两种策略。
1.1 走进教材吃透教材。
对教材的处理,我首先认真研读把握教材特色;其次和教材平等对话,明确目标、把握要求,吃透重点难点,抓住关键点,做到尊重教材、源于教材。如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第一课时,依据教材,凸显画线段图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策略之一,突出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精心组织教学。
1.2 活化教材将教材内容情境化。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力求将静态知识动态化、可操作化;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或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与补充,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以本班学生抖空竹的例子改编例题,让学生感到亲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关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六年级数学教学要从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这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基础。因此教师了解学生实际,就能防止因脱离实际、学习内容过深而使学生茫然不懂,或过浅而使学生索然无味;就能抓住学生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与训练,使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启发诱导,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参与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行为的参与是否积极,努力;二是认知参与,也就是学生在参加课堂活动中思考的程度;三是情感参与,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我在平时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从三个层面有效参与。如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自己发现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或半径是直径的1/2。再通过欣赏: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古老的阴阳太极等,让学生深深感受到生活中圆的美。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有效参与使课堂绽放出生命的活力。
3. 总结经验,教给方法。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无捷径可走,但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 抓住课堂。
理科学习重在平时,突击复习是不行的。平日学习最重要的是课堂40分钟,听讲要聚精会神,思维紧跟老师。同时要说明一点,许多同学容易忽略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而注重题目的解答,其实诸如“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远远重要于某道题目的解答。
3.2 高质量完成作业。
写作业时,有时同一类型的题重复练习,这时就要有意识地考查速度和准确率,并且在每做完一次时能够对此类题目有更深层的思考,诸如它考查的内容,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规律、技巧等。另外对于老师布置的思考题,也要认真完成。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成功会带来自信,而自信对于学习理科十分重要。
3.3 勤思考,多提问。
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的内容要认真研究,提出疑问,追本穷源。对每一个概念、公式、定理都要弄清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内在联系,以及蕴含于推导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决问题时,要尽量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克服那种死守书本、机械呆板、不知变通的学习方法。
3.4 总结学习经验,评价学习效果。
学习中的总结和评价,是学习的继续和提高,它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建立、解题规律的掌握、学习方法和态度的调整和评判能力的提高。更深一步是涉及具体内容的学习方法,如:怎样学习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法则、数学定理、数学语言?怎样提高抽象概括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解数学题?怎样克服学习中的差错?怎样获取学习的反馈信息?怎样进行解题过程的评价与总结?怎样准备考试。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将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注重反馈,提高质量。
4. 突出思维,发展个性。
六年级数学课必须突出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给学生以能力的钥匙,不给知识的包袱,促进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作为小学阶段思维训练的一门主课,六年级数学课应责无旁贷地促使学生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思维材料的选择上,要做到“不超纲,不超前”,知识与能力训练尽量做到前后配合,否则,就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长才能的教学目的就会落空。
5. 寓于思想,提高品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学生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介绍一些我国的数学历史和我国的数学家及研究成果。比如:我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比埃及、印度早六七百年,比欧洲则早一千年;又如: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其精确度远远超过当时其他各国数学家……通过介绍历史,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发了他们为祖国发展而学习的热情。
6.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开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求知上来。
7. 深入细致地备好每一节课。
【换座**六年级作文】推荐阅读:
关于心愿六年级优秀作文_六年级作文06-04
游六峰山六年级作文05-11
滑雪小学作文-六年级作文09-06
色彩六年级作文08-27
六年级状物作文10-21
雾-六年级作文05-12
表姐六年级作文05-29
买票-六年级作文05-29
雪乡作文六年级05-30
圣诞六年级作文06-10